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贫困人口问题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贫困人口问题及其治理一直都是我国比较突出的重要问题。多年扶贫开发的成效使得贫困人口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贫困治理依然严峻。特别是在新一轮贫困标准提高后,贫困人口将实现倍增,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突出,但是该区四县并不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作为汶川大地震的震源和核心区、民族人口聚集区,革命老区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的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这些基本的区情使得该区贫困人口问题具有各种特点,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判定该区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贫困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和内容,如何从战略上、具体扶贫措施上以及制度、机制、组织保障上构建该区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思路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了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从现状、成因、具体对策到制度、机制、组织保障等各个方面对该区贫困人口治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论文共分为八章,各个章节层层演进,理论逻辑严密。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介绍。认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区域特征明显、贫困人口问题突出、典型意义较强,论证了选题以及文章框架的可行性。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主要对论文所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述评,集中对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人口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灾害移民理论、主体功能区理论等进行分析和述评,在理论的指导下,对人口经济理论与贫困人口发展的探讨、发展经济学理论与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研究、灾害移民理论与人口迁移研究、主体功能区理论与贫困人口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论文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研究。主要从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的基本情况入手,对该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该区贫困人口的状况与贫困成因,对其贫困人口问题进行了理论判断与总结。
     第四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反贫困模式研究。主要论述了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既有的反贫困模式及其成效与不足,借鉴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然后对一般反贫困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的情况,对该区应采取的反贫困模式给出了对策建议。
     第五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人口迁移与反贫困战略研究。主要从主体功能区以及灾害移民的角度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与反贫困之间的关系,并对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的适度人口进行了测算,计量结果表明该区大致需要迁出20万人口以促进适度人口规模的实现,为该区人口迁移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以实施人口城市化和灾害移民为重点的人口迁移的反贫困战略。
     第六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发展定位与贫困人口问题治理战略着力点。首先对其区域发展和贫困人口发展进行了定位,并将该区域定位于重要的生态保障区、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合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区、特色农产品和生物产品产业基础,将贫困人口发展定位于满足其生存、生产、基本发展以及与区域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为重点的人口战略、以促进移民可持续生计为重点的迁移战略、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以促进产业结构和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的产业战略。
     第七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制度创新、机制设计与组织保障。通过制度创新消除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制度性障碍和约束,强调机制设计和建立完善的机制来保障相关政策措施的实现,重视组织保障来保障贫困人口问题治理中的若干环节顺利实施。
     第八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启示。对开发式反贫困战略、地方特色的反贫困措施、政府主导的反贫困模式、对口帮扶的反贫困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为生态脆弱区、限制开发区、灾害频发区的贫困人口问题治理提供研究参考。
     论文的创新主要是:一是首次较为系统地对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进行研究,回应了当前对该区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需求,从而为今后该区乃至全国同类区域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本,丰富了贫困人口问题的理论研究。二是确立了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框架,对贫困人口问题、贫困人口问题治理、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与模式、制度安排与组织保障进行了系统性阐述,理论框架的确立为丰富贫困理论以及该区贫困人口问题治理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素材。三是分析了该区贫困人口问题的特殊性,指出了该区贫困人口问题与一般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的异同,研究了相关因应对策,为其他生态脆弱区、限制开发区等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四是从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对该区的人口迁移策略和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讨论和测算,探讨了人口迁移与反贫困之间的关系,可能对未来该区域生态移民提供较好的研究参考。
     论文的不足主要是:一是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论文在分析了人口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灾害移民理论与主体功能区理论,并以此作为全篇的理论支撑,但后续研究如何与理论紧密结合稍显不足。二是对国内外的反贫困的经验归纳性分析和总结不够,论文或多或少涉及了相关反贫困经验,但在进一步的比较与总结性分析中还做得不够。三是论文的案例观察不足,没有就龙门山后山某区域或某人群作出更进一步的经济学、社会学观察和思考,并以此作为论文观点的支撑和辅助。四是计量方法运用还不足,受制于方法适用性,本文未能构建具有说服力的数学模型对文中观点进行验证。
The poor are the key challenges facing the worl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oor governance has always been China's more prominent issues. Year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makes the situation of the poor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but still a large number of poor people in China, poverty is still poor governance is still grim. Especially the increase of the poverty standard for a new round, the poor will realize doubled, accounting for about one tenth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The Longmenshan Alexander fault zone in poverty in the population problem, but four counties in the district is not in the list of national poverty reduction priorities County. As the source and the core area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nation populated areas,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and planning among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s and prohibited development zone. These basic regional situation in particular make poor area with a variety of features to study not only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etermine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poor condition of the area, problems of the poor is mainly reflected the content from the strategic, specific measures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to build the area of poor governance on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idea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research, literature research, from the status quo, the causes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the systems, mechanisms, and security in the area of poor governance issue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given his views.
     The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topics, the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of relevant concepts, research methods are explained. Then, this paper relates to the status of relevant theory and literature were reviewed to establish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In this paper, then, Alexander fault zone region in the Longmen Mountains after a detailed analysis, including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nalysis defined the a priori condition for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ck of poor governance ideas. Area,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verished people of the area, and to analyze its causes and the problem, and established the basic premise behind the proposed governance ideas.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the area to clear the area in the planning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and then positioned in the area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bjectives were to determine, based on area of poor governance of strategic focus.
     Established the area of positioning and strategic focus, the paper then in the area both anti-poverty measures,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deficiencies,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general anti-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district poverty alleviation should be aspects and focus on solving specific poverty alleviation ideas, suggestions.
     Comprehensive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considera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but also specialized ecological migrants in the area a special chapter deals with, is to measure the modest size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area,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cological migrants.
     Discourse over poor governance ideas, articles,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s, mechanisms, and organizational security, put forward specific proposals. Finally, the article Implications of the area of poor governance ideas, mainly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area, some general question once again the depth of thinking, to explore with the general sense can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enlightenment.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e paper are:First, from the modest population size of the angle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the district estimate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anti-poverty. Second, the special problems of the poor people of the area, pointed out the poor problems of the area and the general area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oor,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other parts of the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s. Third, poor governance put forward idea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linked, making its practical value. Presented their views on the general anti-poverty theories and models, and the view. To avoid a general discussion on the Si Luti ideas, but from many angles, the premise of a full range of ideas and follow-up support has been improved, making the whole idea of a more scientific.
引文
1范小建:《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政策解读)》,《人民日报》2011年11月30日02版。
    2童星,林闽钢:《我国的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3参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发改委,2010年
    4参见《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境保护部,2008年9月。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李炳炎:《共同富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管新华:《新世纪中国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中共三代领导人反贫困基本思路比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阿班·毛力提汗:《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1期。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美]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的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版。
    15 W.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2):139-191.
    16[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7 Wolpert, J. Migration as an adjustment to environment stress[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6,22 (4) P92-102.
    18 Johnston, R. J. Place utility[c]//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Johnston。B. J., et al. (eds.), Blackwell Publishers, Oxford, England,2000, P585.
    19Hunter, L. M. Migrmion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05,26(4) P273-302
    20 Todaro, M. 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 Geneva:ILO.1976 P25-46
    21 Slovic, P. Perception of risk[J]. Science,1987, (236):P280-285
    22Hunter, L. M. Migrmion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05,26(4) P273-302
    23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5李嘉岩:《农村反贫困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观》,《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26陈卫平、中学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救助式扶贫还是开发式扶贫》,《财政研究》,2006年第5期。
    27杨科:《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8程建平、魏长领:《旅游扶贫开发中农村贫困人口融入问题探讨》,《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29罗利丽:《农村贫困人口反弹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缺失》,《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30王丽华:《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变化视域下的农村扶贫政策探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2期。
    31马征杰:《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矛盾分析—以陕南汉中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4期。
    32赵曦:《人力资本理论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1997年第4期。
    33李飞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贫困人口脱困路径研究——以浙江衢州为例》,《北方经贸》,2007年第1期。
    34刘萍:《西部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的非经济因素分析与政策研究》,《北方经济》,2009年第6期。
    35赵曦:《中国西部农村的反贫困治理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6赵曦:《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1年第1期。
    37雷启荃、赵曦:《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的道路与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2期。
    38赵曦、成卓:《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39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40汪同三、李小云:《中国式扶贫:战略调整正当其时》,《人民论坛杂志》,2010年1月8日。
    41许飞琼:《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缓贫策略》,《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0期。
    42陈美招、杨罗观翠:《理性选择与贫困缓解——基于国际NGO教育扶贫行为的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3 Scoones, I.1998.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 IDS working paper, Vol.72, Brighton:IDS.
    44 Scoones, I.1998.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 IDS working paper, Vol.72, Brighton:IDS.
    45 Scoones, I.1998.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 IDS working paper, Vol.72, Brighton:IDS.
    46刘家强:《灾后重建的人口迁移问题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47沈茂英:《汶川地震灾区受灾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48陈勇:《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灾害学》,2009年第2期。
    49魏听:《三峡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4期。
    50荀厚平:《刍论中国非自愿移民模型》,《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51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2[美]迈可尔.M.塞尼:《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政策与经验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3 World Commission on Dams:Dams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Final Report. Beijing: Development Center of StateCouncil,2000:8
    54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5魏昕:《三峡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4期。
    56沈茂英:《汶川地震灾区受灾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57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8胡锦山:《罗伯特.帕克与美国城市移民同化问题研究》,《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
    59唐利平:《“边际人”心态及其影响因素——三峡农民跨省外迁移民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
    60沈茂英:《试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0期。
    61沈茂英:《汶川地震灾区受灾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2王俊鸿:《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和生计方式转型——四川省邛崃市木梯村和直台村田野考察报告》,《民族学科》,2011年第4期。
    63高新才、王科:《主体功能区视野的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培育》,《改革》,2008年第5期。
    64熊理然、成卓:《中国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与反贫困战略调整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5期。
    65欧阳慧:《推进主体功能区的人口迁移政策》,《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6期。
    66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主体功能区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促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人口政策》内部资料第155号(总3001号),2007年。
    68丁四保、宋玉祥、王荣成:《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实现主体功能区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经济地理》,2009年第8期。
    69汪段泳、刘振光:《国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江汉论坛》,2007年第5期。
    70茂县扶贫开发办:《茂县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整村推进规(2007--2010)》,2007年3月.
    71参见《茂县“十二五”高半山村寨扶贫开发规划》、《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2黎娟:《“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反思与完善》,《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73王丽华:《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变化视阈下农村扶贫政策探析——以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2期。
    74段世江、石春玲:《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评价与视角选择》,《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75赵昌文、郭晓鸣:《贫困地区扶贫模式:比较与选择》,《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6期。
    76陕立勤:《对我国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效率的思考》,《开发研究》,2009年第1期。
    77童玉芬、尹德挺:《西北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研究》,《人口学刊》,2009年第2期。
    78杨科:《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79唐常春、洪辉:《长江流域主体功能区建设补偿机制构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80张宏艳、戴鑫鑫:《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第2期。
    82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杨魁信、邵宁译:《人口学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83沈茂英:《汶川地震灾区受灾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84郭跃:《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灾害学》,2008年第2期。
    85 Hewitt, K. Interpretations of Calamity[M]. Winchester, MA:Allen & Unwin. inc.1983
    86陈勇:《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灾害学》,2009年第2期。
    87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88刘家强等:《灾后重建中的人口迁移问题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89陈勇:《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灾害学》,2009年第2期。
    90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权益保护与政府责任》,《四川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91程军、金晶:《灾害移民及其安置要点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5期。
    92 Bates, D. C. Environmental refugees?Classifying human migrationg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02 (5) P 465-477
    93陈勇:《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灾害学》,2009年第2期。
    94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5沈茂英:《汶川地震灾区受灾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96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7徐琪、刘逸农:《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研究》,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8宁大同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期。
    99彭立等:《基于RS和GIS的地震移民选址空间决策研究与实现》,《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00刘家强等:《灾后重建中的人口迁移问题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101程军、金晶:《灾害移民及其安置要点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5期。
    102段禄峰等:《基于主体功能导引下的汶川灾区移民及重建探讨》,《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期。
    103沈茂英:《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人口分布变动研究》,《西北人口》,2009年第4期。
    104葛剑雄:《地震灾区应大规模紧急疏散人口,但不宜采用政府组织移民的方式》,《群言》.2008年第6期。
    105陈勇:《汶川地震灾害特点及灾区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16期。
    106原华荣:《“适度人口”的分野与述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07吴忠观:《人口科学辞典》,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8陈如勇:《中国适度人口研究述评》,《西北人口》,2001年第1期。
    109陈卫、孟向京:《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110陈卫、孟向京:《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111 Chan, N. w. Choice and constraints in floodplain occupation: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factors on residential location in Peninsular Malaysia[J]. Disasters,1995,19 (4) P287-307
    11 Osterling, J. P. The 1970 Peruvian disaster and the spontaneouse relocation of some of its victim: Ancashino Peasant migrants in Huayopampa[J]. Mass Emergencies.1979, (4)P117-120.
    113 Morrow-Jones, H. A., Morrow-Jones, C. R. Mobility due to natual disaster: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and preliminary analyses. Disasters,1991,15 (2) P126-132
    114程军、金晶.灾害移民及其安置要点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15)P21-22
    115《震后重建经验·日本之鉴》,选自《招商周刊》2008年第13期
    116熊理然、成卓:《中国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与反贫困战略调整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
    117李澜,张朋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118王丽华:《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变化视阈下农村扶贫政策探析——以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2期。
    119陕立勤:《对我国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效率的思考》,《开发研究》,2009年第1期。
    1.Roberts, M.,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2.曹光明:《贫困本质初探》,《开发研究》,1992年第5期。
    3.陈栋生:《关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4.陈端计:《贫困根源新探》,《开发研究》,1991年第5期。
    5.陈俊生:《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中心,搞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经济日报》,1991.11.27。
    6.陈俊生:《关于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基本对策问题》,《人民日报》,1995年1月28日。
    7.陈美招、杨罗观翠:《理性选择与贫困缓解——基于国际NGO教育扶贫行为的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陈如勇:《中国适度人口研究述评》,《西北人口》,2001年第1期。
    9.陈绍军,荀厚平:《中国非自愿移民收入来源与风险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0.陈卫、孟向京:《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11.陈卫平、申学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救助式扶贫还是开发式扶贫》,《财政研究》,2006年第5期。
    12.陈勇:《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灾害学》,2009年第2期。
    13.陈勇:《汶川地震灾害特点及灾区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16期。
    14.程建平、魏长领:《旅游扶贫开发中农村贫困人口融入问题探讨》,《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15.程军、金晶:《灾害移民及其安置要点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5期。
    16.丁四保、宋玉祥、王荣成:《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实现主体功能区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经济地理》,2009年第8期。
    17.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杨彦波:《地震灾害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第16期。
    18.都阳等:《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5期。
    19.杜健梅,风笑天:《人际关系适应性:三峡农村移民的研究》,《社会》,2000年第8期。
    20.段禄峰等:《基于主体功能导引下的汶川灾区移民及重建探讨》,《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期。
    21.段世江、石春玲:《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评价与视角选择》,《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2.樊琦、魏淳,《日本地震灾害的预测与防御》,《地震科技情报》,1992年第6期。
    23.范小建:《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政策解读)》,《人民日报》2011年11月30日02版。
    24.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5.高文学、苗良田、罗兰格:《唐山地震的回顾——纪念唐山地震十周年》,《山西地震》,1987年第1期
    26.高新才、王科:《主体功能区视野的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培育》,《改革》,2008年第5期。
    27.葛剑雄:《地震灾区应大规模紧急疏散人口,但不宜采用政府组织移民的方式》,《群言》.2008年第6期。
    28.庚德昌:《论贫困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6期。
    29.郭犹焕、蒋路安:《关于贫困地区发展态势和启动产业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7期。
    30.郭跃:《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灾害学》,2008年第2期。
    31.韩福、温友祥:《关于扶贫资金及筹集、管理和使用探讨》,《开发研究》,1991年第2期。
    32.郝玉章,风笑天:《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227户移民的调查》,《市场与入口分析》,2005年第6期。
    33.何景熙,王文川:《西藏教育性人力资本投资效益问题》,《财经科学》,2005年第6期。
    34.侯恩才《唐山地震后截瘫伤员的安置对策》,《灾害学》,1988年第03期。
    35.候元君,王君华:《论水库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调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6.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7.胡锦山:《罗伯特.帕克与美国城市移民同化问题研究》,《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
    38.胡书芝、舒玢玢:《外迁地质灾害移民边际人格研究——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西北人口》,2010年第3期。
    39.贾福军、徐广明:《唐山地震21年后截瘫者的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第6期。
    40.贾晔,唐继锦:《建立水库移民经济学的构想》,《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41.姜长云、孙自铎:《关于扶贫资金风险的初步研究》,《科学.经济.社会》,1990年第6期。
    42.雷洪,孙龙:《三峡农村移民生产劳动的适应性》,《人口研究》,2000年第6期。
    43.雷启荃、赵曦:《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的道路与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2期。
    44.黎娟:《“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反思与完善》,《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45.李飞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贫困人口脱困路径研究——以浙江衢州为例》, 《北方经贸》,2007年第1期。
    46.李含琳:《关于贫困实质的七种观点及简评》,《开发研究》,1994年第3期。
    47.李华,蒋华林:《论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合和社会稳定》,《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8.李嘉岩:《农村反贫困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观》,《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49.李金良,贺洪梅:《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师》,2000年第5期。
    50.李澜,张朋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51.李鹏:《加强扶贫攻坚力度,尽快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湖南日报,1997.1.7①④。
    52.林闽钢:《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调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4期。
    53.刘家强等:《灾后重建中的人口迁移问题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54.刘萍:《西部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的非经济因素分析与政策研究》,《北方经济》,2009年第6期。
    55.鲁实、潘元振:《旧金山地震的教训与对日本地震防灾对策的建议》,《地震科技情报》,1991年第8期
    56.罗利丽:《农村贫困人口反弹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缺失》,《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57.罗凌云,风笑:《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调研世界》,2001年第4期。
    58.马德峰:《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现状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2期。
    59.马德峰:《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中的土地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大丰市移民安置点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60.马征杰:《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矛盾分析—以陕南汉中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4期。
    61.迈克尔.M.塞尼、陈思:《社会整合与人口位移:社会科学的贡献》,《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6年第1期。
    62.苗齐,钟甫宁:《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与扶贫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2期。
    63.苗艳梅:《对三峡移民社区环境适应性状况的考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64.宁大同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期。
    65.欧阳慧:《推进主体功能区的人口迁移政策》,《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6期。
    66.彭立等:《基于RS和GIS的地震移民选址空间决策研究与实现》,《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
    67.陕立勤:《对我国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效率的思考》,《开发研究》,2009年第1期。
    68.沈茂英:《试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0期。
    69.沈茂英:《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人口分布变动研究》,《西北人口》,2009年第4期。
    70.沈茂英:《汶川地震灾区受灾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71.施国庆:《非自愿移民——冲突与和谐》,《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72.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权益保护与政府责任》,《四川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73.施国庆等:《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4.世界银行后评价局:《非自愿移民:大型水坝经验》,《河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75.宋全成:《.非自愿移民公众参与政策及其在我国四川地震灾区移民安置中的应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76.宋树清:《试论贫困地区建立支柱产业的风险保障机制》,《开发研究》,1993年第1期。
    77.苏红,许小玲:《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
    78.孙中锋,吴宗友,夏松:《三峡外迁移民社会的整合与发展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9.唐常春、洪辉:《长江流域主体功能区建设补偿机制构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80.唐利平:《“边际人”心态及其影响因素——三峡农民跨省外迁移民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
    81.童星、林闽钢:《我国的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82.童玉芬、尹德挺:《西北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研究》,《人口学刊》,2009年第2期。
    83.汪段泳、刘振光:《国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江汉论坛》,2007年第5期。
    84.汪同三、李小云:《中国式扶贫:战略调整正当其时》,《人民论坛杂志》,2010年1月8日。
    85.汪雁,风笑天,朱玲怡:《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2期。
    86.王干梅:《扶贫制度创新》,《开发研究》,1991年第4期。
    87.王俊鸿:《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和生计方式转型——四川省邛崃市木梯村和直台村田野考察报告》,《民族学科》,2011年第4期。
    88.王丽华:《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变化视阈下农村扶贫政策探析——以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2期。
    89.王文川、马红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理论界》2006年第9期
    90.王正理: 《贫困地区的特点及发展对策》,《科学.经济.社会》,1986年第6期。
    91.王中山:《唐山地震人员伤亡概况及原因宏观分析》,《灾害学》,1989年第2期
    92.魏昕:《三峡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4期。
    93.吴国宝:《对中国扶贫战略的简评》,《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8期。
    94.吴忠:《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探讨》,《开发研究》,1992年第3期。
    95.夏永祥、潘未名:《中国地方性贫困原因新论》,《开发研究》,1993年第6期。
    96.谢晓非,徐联仓:《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心理学动态》,1995年第3期。
    97.熊理然、成卓:《中国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与反贫困战略调整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
    98.徐滇庆:《“造血功能比输血更重要”》,《财经网》,2008年5月29日
    99.徐琪、刘逸农:《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研究》,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0.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01.许飞琼:《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缓贫策略》,《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0期。
    102.许佳君,施国庆:《三峡外迁移民与沿海安置区社会整合的难点探析》,《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03.荀厚平:《刍论中国非自愿移民模型》,《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104.严瑞珍:《中国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道路》,《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8期。
    105.杨科:《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06.姚润丰:《我国水库移民总数达1500多万》,《北京晨报》,2004年5月5日。
    107.叶南客:《现代生活方式转型的人格化效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08.亦冬:《中国扶贫开发若干问题综观》,《开发研究》,1994年第6期。
    109.原华荣:《“适度人口”的分野与述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10.张保民、杨德森:《论扶贫攻坚的三大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8期。
    111.张驰:《中国库区移民研究述评》,《理论月刊》2006(12):75-77
    112.张宏艳、戴鑫鑫:《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第2期。
    113.张世均等:《地域变迁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以5.12地震羌族异地永久安置为例》,《民族科学》,2011年第3期。
    114.赵昌文、郭晓鸣:《贫困地区扶贫模式:比较与选择》,《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6期。
    115.赵冬缓、兰徐民:《我国测贫指标体系及其定量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3期。
    116.赵曦、成卓:《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117.赵曦:《中国西部农村的反贫困治理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18.赵曦:《人力资本理论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1997年第4期。
    119.赵曦:《中国西部农村的反贫困治理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20.赵曦:《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1年第1期。
    121.赵曦:《西藏边境地区贫困调查》,《财经科学》,2004年第2期。
    122.祝爱武,周晓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价格月刊,2006(3):21-22
    123.《震后重建经验·日本之鉴》, 《招商周刊》,2008年第13期。
    124.《成都商报》2008年6月23日第12版。
    125.《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境保护部,2008年9月。
    126.《山西援建茂县主要成果》,《山西日报》2011年12月24日,第A1版。
    127.《茂县“十二五”高半山村寨扶贫开发规划》、《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8.茂县扶贫开发办:《茂县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整村推进规(2007--2010)》,2007年3月。
    12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促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人口政策》内部资料第155号(总3001号),2007年。
    130.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http://www.gov.cn
    131.[美]阿瑟·刘易斯: 《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32.[美]迈可尔.M.塞尼:《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政策与经验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3.[美]舒尔茨: 《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的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版。
    134.[英]马尔萨斯: 《人口原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5.吴忠观: 《人口科学辞典》,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6.汪三贵: 《贫困问题与经济发展政策》,农村读物出版社,1994。
    137.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主体功能区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8.邱天朝: 《我国贫困地区的环境问题》,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9.迈可尔.M.塞尼: 《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政策与经验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0.刘坚: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就与挑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41.刘家强: 《人口经济学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2.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杨魁信、邵宁译:《人口学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43.李嘉岩:《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反贫困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4.康晓光: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5.侯作前:《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丛书:残疾人权益保障百例解析》,机械出版社,2004年版。
    146.Bates, D.C.Environmental refugees?Classifying human migrationg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02 (5)
    147.Bhugra D, Jones P.Mi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Advances in Psychiatric Treatment,2001,7
    148.Cernea,M.,The Risks and Reconstruction Model for Resettling Displaced Populations, World Development,1997 (10):1569-1587
    149.Chan, N. w. Choice and constraints in floodplain occupation: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factors on residential location in Peninsular Malaysia. Disasters, 1995,19 (4)
    150.George V. Zito, Population and Its Problems, Human Sciences Press, New York.
    151.Heming, L., Waley, P., Rees, P., Reservoir resettlement in china:past experience and the Three Gorges Dam,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2001 (3):195-212
    152.Hewitt, K. Interpretations of Calamity. Winchester, MA:Allen & Unwin. inc.1983.
    153.Hunter, L. M. Migrmion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05,26 (4)
    154.IDS,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Proposal to ESCOR. Brighton,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6
    155Jing, J., Rural resettlement:past lessons for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he China Journal,1997 (38):65-92
    156Johnston, R. J. Place utility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Johnston. B. J., et al. (ets.), Blackwell Publishers, Oxford, England,2000
    157.Morrow-Jones, H. A., Morrow-Jones, C. R. Mobility due to natual disaster: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and preliminary analyses. Disasters,1991, 15 (2)
    158.Osterling, J. P. The 1970 Peruvian disaster and the spontaneouse relocation of some of its victim:Ancashino Peasant migrants in Huayopampa. Mass Emergencies,1979, (4)
    159.Scoones, I.,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DS, Working Paper 72.
    160.Scoones, I.,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DS, working paper 72:3-25
    161.Scudder T, Colson E.Involuntary migration and resettlement:the pattern and responses of dislocated people. Westview Press,1982
    162.Slovic, P. Perception of risk. Science,1987, (236)
    163.Smith, K. Environmental Hazards::Assessing Risk and Reduc ilIg Disaster.4ed. London:Routledge. 2004.
    164.Tan, Y., Hugo, G.., Potter, L., Rural women, displacement, and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5 (4):711-734
    165.Tan, Y., Hugo, G.., Potter, L., Government-organised distant resettlement and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China?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2003 (3): 5-26
    166.Tan, Y., Yao,F.J.,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effects of resettlement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reservoir area and countermeasure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06(4):351-371
    167.Todaro, M. 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 Geneva: ILO.1976
    168.W.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2):139-191.
    169.Wolpert, J. Migration as an adjustment to environment stress[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6,22 (4)
    170.World Commission on Dams:Dams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Final Report.Beijing:Development Center of StateCouncil,20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