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论之物感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物感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是关于审美体验发生的理论,同时也是关于艺术创作的理论。在魏晋之前,哲学领域已经提出了心物感应理论,到了魏晋南北朝,“物感说”受到文学、书法、绘画等各领域的重视,发展到其理论的完善阶段。在魏晋南北朝物感说中,本论文对文论上的物感说进行研究。
     第一章研究物感说的内涵及魏晋时期物感说得以发展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对物感的含义及其来源的研究。通过对物感的词义解释,阐明物感是指物与情之间发生的心物感应和由此产生的创作上的心理活动。与此同时还论述了《礼记·乐记》中的物感说。第二节是对魏晋时期物感说发展背景的说明。主要阐述创作上的情感表达和感应对象的变化。第三节是对于建安诗歌中物感追求的倾向的论述。这里主要说明建安诗歌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和作家个体情感的关系。
     第二章研究陆机《文赋》的物感说,具体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对陆机的物感说中“物”的内涵的分析。陆机在《文赋》中只提出“自然景物”,但实际上陆机物感说中的“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人事两个方面。第二节是对陆机物感说中“情”的内涵研究。《文赋》有“玄览”的观察态度、平时的“人格修养”及“情感表达的典雅”等内容,可知陆机追求幽深而高雅的创作情感。第三节是物感后产生的作家情感和文辞表达的问题。主要说明陆机的“循意取文”、“辞达而理举”和“缘情而绮靡”等创作原则。
     第三章研究刘勰《文心雕龙》的物感说,具体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对“神与物游”中“游”的分析。“游”的涵义、“游”与“虚静”及“积学”的关系、心物交融中的“游”的途径是这节的内容。第二节是关于统领“神与物游”的心理关键,即对“志气”内涵的论证。根据《体性》篇的说法,本文将“志”释为“情志”,将“气”释为“血气”、“才气”、“气质”。第三节是关于主管“神与物游”的表达枢机,即对“辞令”作用的说明。刘勰在与“辞令”有关的论述中,“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隐秀”的修辞方式、“声律”与“比兴”手法是提高意象与语言符号的契合度的重要的创作规律。
     第四章研究钟嵘《诗品》的物感说,具体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对“物”的论述,就是“气”的意义和“物”的范围问题。这是钟嵘物感说中有创见的地方。钟嵘提出“气”的概念,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确立了诗歌创作四段论。二是以“气”的感发作用,来解释五言诗的艺术感染力。在钟嵘物感说中,“物”的内涵有自然景物和社会人事两方面的内容。钟嵘特别重视社会人事对人情的感发,这正显示了钟嵘对当时文学庸俗化的不满和文学要有社会性内容的创作意识。第二节阐明“怨情”和“用事”、“声律”等形式的关系。钟嵘对“怨情”的重视,与当时的不良文风有关。第三节阐释“赋比兴”的内涵,钟嵘对赋、比、兴作出的新解释都有独到的见解。钟嵘对“赋比兴”的新解释及对“兴”的重视反映出钟嵘对情感与形象问题的深刻认识。
     第五章研究与物感有关的创作理论和观念,具体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阮籍《乐论》和传统儒家的物感说,可知玄学“名教合于自然”对儒家传统音乐理论的影响。第二节论述文论中的“形似”和“神似”问题。主要分析《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的内容,以阐明他们对形似和神似的观点。第三节论述“体物”和“写志”的关系,主要研究赋的体物特征和《文心雕龙·诠赋》中的物感内容。
The theory of material response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the the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theory is a theory on the genesis of literary art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well as a theory on literary creation. Material response had already been mentioned before WeiJin Dynasties, but the content was of fragmentary nature. Around the time of the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Material r esponse came to be highly regarded in various areas including philosophy, literatur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d reached its completion as a theory. Of theories of Material r esponse in the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discourse of Material response in literary theory.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and backgroun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in WeiJin Dynasties.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signifie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mind of the writer and the object, 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 The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was affected by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he philosophy of XianQinLiangHan, and that mentioned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in the generations to come. In the period of HanMoWeiJin, much emphasis was laid on personal emotions and there was a growing interest in natural features. This was reflected on the produc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period of Jian An. And these provided the backgrou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in the period of the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in of LuJia.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 among object, emotion, and letters In the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of LuJi, the object refers to natural features and social reality, emotion means deep and graceful emotional elegance. LuJi reflected the writer's emotion on literature felt during Material response, and advocated accord between emotion and writing.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in of LiuX ie. The book onin contains one of the best explications of M aterial response theory. LiuXie mentioned"ShenyuWuyou". This signifies the process of fusion and union of the object and the writer's emotion. LiuXie vie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writer's mind called ZhiQi and the linguistic activity called SiLing are involved in this psychological process.
     The fourth chapter examines the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in by ZhongRong. ZhongRong raised a Material response theory in creation of poetry for the first time. He laid great stress on Ghi (a kind of spiritual energy), social reality, and the feeling of rancor, which is the main point of ZhongRong's theory of Material response. Especially, ZhongRo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Fu, Bi, Xing, a form of rhetoric. He interpreted Fu, Bi, X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re literature, which is divergent from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theory of creation and literary ideas in relation to. Mos tly, of RuanJi and the issue of XingSi and ShenSi arementioned. RuanJi was influenced by XuanXue, and hi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 resp onse theory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and applied the philosophy of nature of XuanX ue. In creation of literary work, XingSi and ShenSi refer to description of the externa1forms of things. It was frequently employed in poetry on landscape, and through su ch poetry, the relation between Material response and XingSi and ShenSi can be und erstood.Lastly, this thesis st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wu and emotions. This thesis examines Fu and edition-material response of
引文
1(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353页。
    2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3参见王元化的《释(物色篇>心物交融说—关于创作活动中的主客关系》。王元化:《文心雕龙讲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3-118页。
    4张晶:《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感物”说》,《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5此外还有伍宝娟:《“物感”说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张希玲:《“物感说”及其理论创作基础》,《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9期。钟文华:《论物感说的成因与内涵》,《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6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
    7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8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
    9赵沛霖:《兴的起源—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此外还有曾永成:《感应与生成》,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王先霈:《兴论新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张节末:《比兴、物感与刹那直观—先秦至唐诗思维方式的演变》,《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高翎:《“物感说”与“模仿说”—从主客关系看两者的创作论》《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陈庆辉:《诗兴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邹其昌:《论朱熹的“感物道情”与“交感”说—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审美创作旨趣研究之一》,《江汉论坛》2004年第1期。胡雪冈:《我国古代美学的移情》,《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卞良君:《感物·兴会·畅所—中国古代山水诗主体创作心理透视》,《东方论坛》2005年第6期。陈国强:《陆机物感思想与刘勰感物思想的根本区别》,《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刘伯珍:《评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心物感应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张桂琴、王惠丹:《(乐记>中的“物感”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0王毅:《略论魏晋文学中的“感物”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1詹冬华、金木根:《时间的情感化与魏晋诗学中的“物感”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2李健:《魏晋南北朝的感物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3郁沅:《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1(汉)许慎撰,王贵元主编:《说文解‘字》,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2胡吉宣著:《玉篇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506页。
    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1075页。
    4“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者,欲将明乐随人心见,故更陈此句也。本,犹初也。物,外境也。言乐初所起,在于人心之感外境也。”(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7页。
    5(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550页。
    6十三经辞典编纂委员会:《十三经辞典·尔雅》,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4页。
    7(汉)许慎撰,王贵元主编:《说文解字》,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458页。
    8(魏)王弼,楼字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373页。
    9(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10(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558页。
    11(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550页。
    1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指“同质感应”。“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是指“异质感应”。参见郁 沅:《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13李宗侗注释,叶庆炳校订:《春秋左传今注今译》,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第1103页。
    14杨柳桥撰:《庄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15杨柳桥撰:《庄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16(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0年,第437-438页。
    17(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0年,第412页。
    18(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0年,第406页。
    19张双椂撰:《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77页。
    20张双椂撰:《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733页。
    21苏舆撰,锺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402页。
    22《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曰:“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
    2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1074页。
    24(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1075-1076页。
    25此外《乐记》多有与性情有关的言及:“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人生而精,天之性也,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好恶形焉”等。
    26(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1083-1084页。
    27《乐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28对“物”的内涵,大体上有三种意见:第一是“物”有宽泛的意思,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内容。第二是“物”只是自然景物。第三是“物”就是社会生活内容。第一种意见提出的是王运熙、顾易生,他们在《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中说:“艺术的产生,根源于‘人心之感于物’,这里的物,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乐记》之所谓‘物’,不仅指客观的自然界,史重要的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也即人类的社会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各种关系,因而他所受社会事物的影响也就愈加深刻”。王运熙、顾易生提出了“物”是指客观的自然界及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但其重点还在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84-385页);第二种意见提出的是蒲友俊,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论》中说:“《乐记》乃至《文赋》和刘勰两篇文(《明诗》、《物色》)中所说的‘物’,基本上自然之物,不包括社会人事。在先秦两汉,‘物’与‘事’是有区别的。《说文》:‘物,万物。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韩非子.喻老》注:‘事,为也。’《广韵》又作‘倳’”。蒲友俊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说明“物”的含义没有“事”的意思。他还在这里主张从钟嵘《诗品》开始意识到了既“感于物”,也“感于事”,但“感于物”还是更根本的,而“感于事”差不多是唐宋以降的新概念(蒲友俊:《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先秦-魏晋南北朝卷)》,巴蜀书社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第三种意见提出的是王毅,他在《略论魏晋文学中的“感物”说》中说:“《乐记》中所说的‘感于物’其立足点是感于王道兴衰所带来的是时世治乱,而不是感于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事物。……而凡与王道兴衰无关的‘物’也就都没有列在应‘物’之列”。王毅从儒家政治伦理角度来解释“物”的意思,他认为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都是“物感”的“物”之直接表现。(王毅:《略论魏晋文学中的“感物”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一期,第68页)
    29(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0年,第428页。
    30杨柳桥撰:《庄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36页。
    31《庄子》的《杂篇》是庄子后学的文章。
    32苏舆撰,锺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294页。
    33苏舆撰,锺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298-299页。
    34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15页。
    35林田慎之助著,卢永磷译:《汉魏六朝文学理论中的“情”与“志”问题》,《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三辑,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编,1988年,第17页。
    36刘绍《人物志·九征》曰:“盖人物之本,出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人物志》将情性放在人物的本质地位上来认识,这反映出建安时期对情性的新认识。
    37(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625页。
    38(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631页。
    39(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353页。
    40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61页。
    41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4页。
    42黄淬伯著:《诗经核诂》,中华书局,2012年,第22页。
    43黄淬伯著:《诗经核诂》,中华书局,2012年,第104页。
    44高华平校释:《论语集解校释》,辽海出版社,2011年,第347页。
    45钱锺书:《管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96年,第612-613页。
    46黄灵庚集校:《楚辞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71-274页。
    47(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92页。
    48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0年,第21页。
    49(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87页。
    50曹丕著、易健贤译注:《魏文帝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19页。
    51曾丕著、易健贤译注:《魏文帝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52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4页。
    5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46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62页。
    2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4《庄子·天道》曰:“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
    5苏舆撰,锺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341页。
    6《春秋繁露·阴阳义》曰:“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8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613-614页。
    9实际上,天道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命题。古代中国哲学认为人是来源于宇宙自然(可称为“天道”),自然景物及其变化和人的行为之间总是存在着内在建构的一致性。从而天道中去找寻人生盛衰之理是一种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易·系辞下》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俯仰观取”即人对天地万物的体察观照,这就是中国古人体认“天道”的普遍思维方式。
    10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606页。
    12赵厚均:《两晋赋序与文学批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1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3-94页。
    1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79页。
    15杨明在《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说:“晋武帝曾下诏令‘作愁思之文’。这也还是表现了以欣赏悲愁之情为乐的审美心理。其时左芬应沼作《离思赋》,尽情抒发思亲之痛,血泪交进。赋中有‘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之句。按屈子之哀有深刻政治内容,与一般的离别自不尽同。而左芬此处撇开其政治内容,单从‘恨别’加以体会,其态度与陆云作《九悯》略似。这表明晋人阅读作品时,政治观念减弱而情感观念却加强了。”杨明:《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复旦学报》1985年第一期,第61页。
    1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0年,第904页。
    1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0年,第104页。
    18张溥撰:《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32页。
    19追求功名一直是儒家文士的主要指向,也是西晋寒素文人的人生理想。他们希望以功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认为“功名”是将个体生命从有限达到无限的环节。于是感叹时光易逝,而兴起对功名的觉醒是他们诗赋的常成套式,如张华的《励志赋)鲜明地反映出西晋寒素文士的追求功名的心态。综观陆机全部诗文,始终围绕着建功立业、振兴家声的愿望问题。“日重光,但惆怅才志。日重光,身没之后无遗名。”(《月重轮行》)、“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猛虎行》)、“迁化有常然。盛衰自相袭。靡靡年时改。冉冉老已及。行矣勉良图,使尔修名立”(《遨游出西城》),这些作品传达出的乃是时间迁移与及时用世的期望,以及其不遂的焦灼。
    20参见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3-94页。
    21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第208页。
    22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第207页。
    23钱锺书和张少康等学者指出了《文赋》所讲‘物感’未及社会内容。钱锺书的《管锥编》日:“陆《赋》则似激发文机,惟赖观物,相形殊病疏隘,殆亦徵性嗜之偏耶?”;张少康《《文赋集释》曰:“陆机的不足之处是只讲了自然事物,后来刘勰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就着重讲社会人事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而到钟嵘的《诗品序》则讲得更为明确,有了更大的进步。”参见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第35页。24徐中玉在《论陆机(文赋)的进步性及其主要页献》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等话看来,它心目中的客观事物其实很狭隘,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例如人民群众的劳动和斗争,统治阶级的横暴、奢侈和堕落,在他的作品中既很少有所反映,在《文赋》中都未尝触及。”参见徐中玉:《论陆机(文赋>的进步性及其主要贡献》,《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91-92页。
    25成复旺:《神与物游—中国传统审美之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8页。
    26引自朱恩彬、周波:《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32页。
    28“‘缘情’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山木篇》,乃指率性而为,与魏晋之‘缘情’意义殊隔。而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所言之‘缘人情’,是指顺乎民情,与魏晋之‘缘情’意亦不同。”(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29如袁准《袁子正书》的“礼者何也,缘人情而为之节文者也”:潘岳《悼亡赋》的“吾闻丧礼之在妻,谓制重而哀轻,既履冰而知寒,吾今信其缘情”;徐邈《答曹述初问》的“礼缘情耳”;徐广《答刘镇之问》的“缘情立礼”等,都用过这一词语。
    30《与兄平原书》曰:“兄前表甚有深情远旨,可眈味,高文也。”
    31(晋)陆云撰,黄蔡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137页。
    32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33此外还有五臣注《文选》将“禁邪”解释为“禁浮艳”,“浮艳”是指文辞而不实。实际上,这强调文学内容方面包括情感的充实在内。
    34(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631页。
    35(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23页。
    35(明)刘绩补注,陈广忠校理:《淮南鸿烈解》,黄山书社,2012年,第292页。
    37(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763页。
    38(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776页。
    39五臣注《文选》日:“良曰:‘伊,惟也。惟此文之为用,固乃考众妙之理’。”
    4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篇(上)》,安徽出版社,2006年,第247页。
    4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对“虚静”与“发愤”的关系作了如此说明:“他(刘勰)的创作论,在构思上强调虚静,好像跟发愤抒情之说相矛盾,对于怨愤之作冲满激情,感情奔进而出,似淡不上虚静。但像《书记》里讲的司马迁的《报人少卿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都是有愤激的感情的。但这种感情还是经过长期的酝酿成的。在酝酿的过程中,一定经过反复思考,那还需要虚静。经过虚心和静心的思考,确实认清了自己的冤屈,这样进发出来的愤激之情,才更为有力。”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第245页。
    42“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意司契而为匠”:“文繁理富”、“理朴而辞轻”;“颐情志于典坟”、“志往神留”等。
    43孔安国《尚书序》日:“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项、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44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45霍松林、赵望秦主编:《宋本史记注译》,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2453页。
    46《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日:“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嚼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7(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772页。
    48《文选》李善注曰:“夫性者生之质,情者性之欲。故性充则国兴,情多则国乱。”陆机所说的“情”不仅是喜怒哀乐等人之情,也包括嗜欲、欲望等人之欲。
    49(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781页。
    50刘孝标注曰:“夫冒霜雪而松柏不凋,此由是坚实之性也。天虽损,无害也。鸡善伺晨,虽阴晦而不辍其鸣,此谓时累不能淫也。”
    52杨慎《升庵合集》曰:“《防露》与桑间为队,则为淫曲可知”:陈与郊《文选章句》日:“第观《防露》与桑间并称,其为淫曲审矣。”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00-201页。徐复观《陆机(文赋>疏释》曰:“此处之‘防露’与‘桑间’,皆指恋情而言。此句言寤寐(犹今言陶醉)于防露与桑间的恋情,虽有感情(悲),但失其雅正。”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53谢灵运《山居赋》曰:“楚客放而《防露》作”;徐文雨《文论讲疏》曰:“是《防露》亦为名曲,乃楚客屈原被放时所作,当系悲词也”;程会昌的《文论要诠》曰:“盖《防露》,逐臣之曲。”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00、202页。
    54朱珔《文选集释》曰:“《防露》疑即《薤露》。”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01页。
    55(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665页。
    56“宋、卫皆殷之后,所以二国的风俗相同,都在桑林之中立社,而在名称上,一曰桑林,一曰桑中或桑间,相差也实在太有限了。”闻一多:《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1页。
    57(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073页。
    61《文心雕龙·才略》曰:“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
    62“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458页。
    63“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297页。
    64(清)朱彝尊著,王利民、胡愚校点:《曝书亭全集》,吉林出版社,2009年,第383页。
    65(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中华书局,2010年,第576-577页。
    66周汝昌在《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中曰:“陆机本意之与‘言志’、与‘闲情’‘艳情’‘色情’并无干涉,就已不待烦言而自明了。”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67《管锥编》说:“按意内而物外,文者,发乎内而著于外,宣内以象外;能逮意即能称物,内外通而意物合矣。”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72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74张少康: 《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75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76(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66页。
    78(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776页。
    79(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70页。
    80“雅”即是“正”,《毛诗序》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艳”即是“美”,扬雄《方言》曰:“艳,美也”。
    81杜道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考论》,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28页。
    82张少康《文赋集释》说:“陆机是不是只求华艳而忽略内容呢?《文赋》的论述显然不是这样。它讲的明明是‘既雅且艳’,是‘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它反对的是‘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而逐微’”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83(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5页。
    84(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85(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627页。
    86(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87(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04页。
    88(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四卷《文笔十种得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481页。再引用谢建忠:《唐代“雅丽”诗学观与<毛诗>的经学阐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6辑,华东出版大学出版社,2008年,178页。现代修辞家郑颐寿从“随情选韵,因情变声”的观点来如此说明:“根据声音响亮程度的不同,韵部可分为洪亮的、柔和的和细微的三种:‘ang’、‘an’、‘ong’、‘eng’、‘a’,发音比较洪亮;‘ai’、‘ei’、‘ao’、‘o’,收音比较柔和;‘i’、‘u’、‘u’、‘ie’,音响比较细微。般说来,抒发豪壮、昂扬、欢快、热烈、奔放的感情,宜用比较洪亮的韵,……;倾吐优美、温柔、轻松、低沉、哀痛的情怀,宜用柔和、细微的韵。”郑颐寿:《比较修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3页。再引用沈国辉:《论诗歌音韵与情感表达》,《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5卷第2期,2009年,第38页。
    89卞兰《赞述太子赋并上赋表》曰:“窃见所作《典论》及诸赋颂,逸句烂然。沈思泉涌,华藻云浮,听之忘味,奉读无倦。”(《艺文类聚》卷十六)
    90《宋书·谢灵运传论》,见《宋书》卷六十七。
    91张华《答何邵诗》其二曰:“是用感嘉贶,写心出中诚。发篇虽温丽,无乃违其情。”
    9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第86页。
    93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94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90页。
    95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曰:“安仁过情,士衡不及情。……故安仁有诗而士衡无诗。”
    96黄子云《清诗话》日:“平原五言乐府。……踵前人步伐,不能流露性情,均无足观。”
    97沈德潜《古时源》曰:“士衡以名将之后,破国亡家,称情而言,必多哀怨,乃词旨敷浅,但工涂泽,复何贵乎。”
    98对于陆机的赠答诗,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曰:“大抵衷情本浅,乏于激昂者也。”
    99对于陆机作品《赴洛道中作》其二,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说:“它不是直接诉诸情感的,而是以密实的 物象诉之于读者的理性认识——这就使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转了一个弯,读者要经过一番考虑方才感受得到,缺少一种自然的感发力量。”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01页。
    100对于陆机的小赋,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曰:“陆机小赋无论是抒情、叙述、还是写景,大多都能从表达感性的情而进入抽象的理,表现出很高的哲学智慧形态。”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31-32页。
    10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篇》曰:“陆机的一些诗读来使人感到缺少真情,这是同上述他思想中的矛盾分不开的。一方面,他有人生无常哀痛之感,也有‘匡世’之志,另一方面,他又不忘于名位的追求。这就使他那些哀叹人生的作品难得有如《古诗十九首》、建安文学以致阮籍的《咏怀诗》那样深刻感的力量。”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篇(上)》,安徽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
    102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曰:“陆机的《折杨柳行》、《梁甫吟》与张华《杂诗》相类似,也是抒崇替之感的。陆氏在国破家亡之后,不敢大胆地抒写哀痛之思,而是从天道中寻找寄托,试图以理性排遣感情。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最多阴阳盛衰的意象。”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7页。
    103葛晓音《八代诗史》日:“他(陆机)的作品大部分‘敷旨浅庸,性情不出’,其原因固然是怕出口招祸,而更重要的则是因为自负才高,热心功名,衷情本浅。他为求进取,不惜为时人所讥,朝秦暮楚,趋附权贵,反复无常,甚至在流放边地时,还不肯接受友人劝告回乡避难,人品的卑下必然导致思想的浅薄。陆诗内容肤浅、感情浮泛的特点就是这样形成的。”葛晓音:《八代诗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93页。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114-115页。
    8杨柳桥撰:《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37页。
    15詹鍈: 《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79页。
    19“驯致以怿辞”的解释,学者意见有所不同。周振甫释为“顺着文思去引出美好的文辞”(见其《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第249页);詹锁释为“顺着作者的思致或情致以寻绎适当的辞令”(见其《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82页);郭绍虞释为“在构思过程中逐渐得到恰当的言词”(见其《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35页);李泽厚、刘纲纪释为“文章的写作要有一种从容、平和、畅适的心境”(见其《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篇(下)》,安徽出版社,2006年,第675页);徐复观释为“由不断练习,以达到表现时文字语言的流畅”(见其《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0-11页)。
    20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98页。
    26对于此句,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有所阐明:“情深风清,‘志’之事也。事信义直,‘辞’之事也。体约文丽,‘文’之事也。……‘志’者,作者之情思也。‘辞,者,情思所托之以见之事也。‘文’者所以表其‘事’而因以见其‘志’者也。”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27周振甫曰:“风清是对情志的要求。《风骨》里说:‘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情志要写得有生气,写得骏爽,就是快利爽朗,这就是风清”;“风格清新而不混杂。”(见其《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第25页)此外,“风清而不杂”的“风情”,还有不少人提出不同看法:一、陆侃如、牟世金释为:“风:风化,指作品的教育意义”见其《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出版社,1996年,第116页)二、廖仲安、刘国盈释为:“所谓‘风清而不杂’,大意也是情志的诚挚转一,不纷乱邪僻。风情两字,刘勰有时合用,有时又互相包举替代。因为两者含义相近。‘休琏风情,则百一标其志’(《才略》)就可以证明。”(中国文心雕龙学会选编:《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释“风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560页)三、张少康释为:“刘勰所提倡的‘风’要‘清’,则是指具有儒家纯正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的作家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气度风貌特征。”(见其《文心雕龙新探》,1987年,第131页)四、罗宗强释为:“对风提出的要求,是清而不杂。风与风力,就是作品中感情流动产生的力,与气有关。杂是不纯。清而不杂,就是清明纯正。”(见其《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第255页)
    28罗宗强曰:“对体的要求是约而不芜,体是结体的体,文章的组织结构要简练而不芜杂。”(见其《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第255页)此外,“体约而不芜”的“体约”,亦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解释:一、周振甫释为:“体约指风格精当,《体性》的‘八体’就指八种风格。”(见其《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第25页)二、詹鍈释为:“文体(风格)简练而不芜杂。”(见其《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29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出版社,1996年,第57-58页。
    30“贯一”的解释,周振甫曰:“‘贯一’,即一贯,即掌握全篇的主旨来安排章节,章节的安排是为了贯彻主旨的,所以一贯就可以救乱。”周振甫:《周振甫讲《文心雕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31王元化《心雕龙讲疏·陆机的应感说》曰:“在想象未经整理前,各种意象纷至沓来,千头万绪,只有按照一定步骤去区别部类,分清层次,才能使之首尾相衔,条贯一致。”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2页。
    32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28页。
    33为了更具体理解“博见”对“构思”的作用,可以参考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的阐述:“从想象到文思,重要的问题在于打开思路。要是思路受到阻塞,想象就无法飞腾,文思贫乏,写不出东西来。这时就得从‘博见’上用功夫,回到前面说的‘神与物游’以及积累学识,研究经历上去。从文思到表达要加强表达能力,善于运用文辞,但陷在辞藻里也不行。总之,要有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历,才能打开思路,使想象飞腾,医治作品内容的贫乏。”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第247页。
    34(宋)杨万里著,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96页。
    35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37页。
    42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35页。
    43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出版社,1996年,第550页。
    44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4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第412页。
    51梁运华校点:《管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9页。
    52梁运华校点:《管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9页。
    53(明)刘绩补注,陈广忠校理:《淮南鸿烈解》,黄山书社,2012年,第181页。
    5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97页。
    55周振甫:《周振甫讲《文心雕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56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漓江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57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58《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学刊》,齐鲁书社,1992年第六辑,第295页。
    59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1页。
    60陈思苓:《文心雕龙臆论》,巴蜀书社,1988年,第69页。
    61王志彬:《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2年,第318页。
    62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辑,第74页。
    63例如“神不是来无踪影去无痕迹的,它受‘志气’即思想情感的统率”(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87页);“‘志气’即作家的情感和血气,‘志’,思想情感,一般是后天形成的。‘气’,即曹丕《典论·论文》中所说的‘文以气为主’的‘气’,指人的生命的力”(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志气’即情志气质,它在心里诸要素中起着主导作用”(朱恩彬、周波:《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74页)等。
    64金良年撰:《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0页。
    66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2-203页。
    78朱自清著、邬国平讲评:《诗言之辨》,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41-42页。
    79朱自清著、邬国平讲评:《诗言之辨》,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80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3-204页。
    8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89页。
    86王金陵《文心雕龙文论述语析论》曰:“‘清和其心’即《神思》篇所说‘虚静’的方法,若要虚静,必得体先安适。体要安适,心得气息调畅。气息不畅,则体不安适,体不安适,心则分想而不能虚精,文思自然壅滞不通。”参见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582页。
    93对于曹不所提出的“气”的内涵,历来学者们颇有争议,迄无定论。袁济喜在《六朝美学》中学者们对“气”的解释如此整理:“由于曹丕本人说得并不十分明白,再加上古代哲学和美学中,‘气’又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所以后人对它的理解也多钟多样,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指作品本身体现的气势、声调、音律、语气等等,一类认为指创作主体的素质,如才气、才性、才情、性格等。在这一类看法中,又存在着微妙的差异,一种认为‘气’是指作家的才性、才华、才气和才情等,另一种认为‘气’就是作家的先天禀赋,如‘气质’、‘个性’等。”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94李笠《中国文学述评》(1928年版)《文思之迟速》节:“……黄侃曰:‘世固有为文常速,忽窘于数行;为文每迟,偶利于一首’(《札记》)……虽然,试以二人相较。则同遇骏发之际,而有利钝焉;同处底滞之境,而有迟速焉;谓非天才不可也。……至张、左等之类书式的文章,既非性情之事,不能以常例论。然以张、左之他文考之,未始不足以定其才之迟速也;即以张与左比之,亦未始不可定其迟速也。故以根本言之,不能不舍外而论内。……古人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见宋长白《柳亭诗话》三十)尤足见文才之迟速焉。”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99页。
    96(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8页。
    97(清)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6页。
    99李宗侗注释,叶庆炳校订:《春秋左传今注今译》,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第1134页。
    100(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027页。
    101苟悦撰,黄省曾注:《甲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3灭。
    102《人物志·体别》曰:“禀气阴阳,性有刚柔。拘抗文质,体越各别。”
    103(魏)刘邵著,(西凉)刘昞注:《人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0-43页。
    104中国文心雕龙学会选编:《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538页。
    105张小康《文心雕龙新探》曰:“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乃是作家感情的表现,作家的气质个性在感情中表露得最为充分, ‘情与气偕’,两者是结合得最为紧密的。”张小康:《文心雕龙新探》,齐鲁书 社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106童庆炳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中将风骨内涵的理解归纳了十种说法,其内容如此:第一种,“风意骨辞”说。认为“风”是指文意的特点,“骨”是指文辞的特点。持此说的学者甚多,以范文澜为代表。第二种,“情志事义”说。认为“‘风’是情志,‘骨’是‘事义’,两者都是文学内容的范畴”。以刘永济为代表。第三种,“风格”说。认为“风骨”是一种特殊的“风格”。以王云熙为代表。第四种,“刚柔之气”说。认为“风骨”就是“气”。以徐复观为代表。第五种,“情感思想”说。认为“风”是情的因素,“骨”是理的因素,“风骨”是思想情感的表现。以宗白华为代表。第六种,“感染力”说。认为“风”是作品的“感染力”。以马茂元为代表。第七种,“精神风貌美”说。认为“风骨”是“精神风貌美”。以张少康为代表。第八种,“内容形式美”说。认为“风”是内容、“骨”是形式。第九种,“形式内容”说。认为“风”是形式、“骨”是内容。第十种,认为要从“刘勰的理论体系的相互关系”中来看“风骨”处在理论体系的什么地位,弄清楚一系列概念的内涵和关系,从整体来把握局部,这样才能使对“风骨”的解说接近刘勰著作的事际。以寇效信和牟世金为代表。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4-210页。
    107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出版社,1996年,第377页。此外,《风骨》篇所说的“志气”内涵,学者们还有不同的解释:一、周振甫释为“志是情志,气是才气”(见其《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第262页)二、詹鍈释为“思想感情”(见其《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048页)。
    108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
    109中国文心雕龙学会选编:《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578-579页。
    114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49页。
    11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隐”如此解释:“重旨者,辞约而义富,含味无穷。陆士衡云‘文外曲致’,此隐之谓也。”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33页。
    11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秀”作了如此解释:“独拔者,即士衡所云‘一篇之警策,也。”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33页。
    117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第157页。
    1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页。
    2(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117页。
    3杨柳桥撰:《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45页。
    4(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215页。
    5苏舆撰,锺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360页。
    6苏舆撰,锺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330页。
    7曹旭《诗品研究》曰:“把‘气’引进诗歌理论,并以‘气’为核心,是钟嵘继曹丕以后的天才创造。”曹旭:《诗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4页。
    8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页。
    9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739-740页。
    10(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潜夫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33页。
    11(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5页。
    12(清)叶燮、沈德潜著,孔之梅、周芳批注:《原诗,说诗晬语》,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92页。
    13(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1页。
    14张少康曰:“《乐记》对物的内容没有作具体说明,其后,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物主要是指四时变化之类自然事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人心感物’的‘物’的理解则比陆机要宽,他所说的物不仅是指自然事物,也包含了社会事物。《诗序》篇中说:‘文变染乎世情,而兴废系于时序。’‘世情’即是指社会生活内容。钟嵘则说得更明确,他在《诗品序》中对物的内容,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分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15曹旭《诗品研究》曰:“钟嵘在这里想概括的,只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典型感情,从而证明历史悲剧和社会感荡是诗歌发生的第二大根源。……无论是陆机、萧子显,还是萧统、刘勰没有发现社会悲剧、历史感伤人心的第二驱动力。”曹旭:《诗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16(宋)郭茂倩辑:《乐府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92页。
    25郭绍虞在《中国历代文论选》中指出钟嵘对社会环境作为创作动机的认识有重要意义:“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被损害的人们的痛苦生活,是产生文学作品的土壤。钟嵘能注意到这些事实,并主张通过诗歌来反映,根据抒情 诗歌的特征,通过个人的抒情以表达遭遇相同的情绪,从而使读者认识社会的面貌。”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20页。
    29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30张少康曰:“他(司马迁)提倡‘怨’和‘发愤’著作又不受儒家那种不能过分的‘中和’思想之局限,表现了极大的批判精神与战斗精神,强调作家在逆境中也应当奋起,而不应消沉,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的进步文学传统的突出表现。”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33(清)严可均辑,冯瑞生审订:《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6页。
    3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曰:“钟嵘所处的时代究竟已不同于汉魏,也不同于晋了,所以他对‘怨’的理解又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生活在齐梁时代的钟嵘所理解的‘怨’,主要是当时地位不高的文人们在仕途宦游中所产生的‘怨’。它缺乏汉至魏晋那种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大胆执著的追求和思考。这种‘怨’,例如可以在谢胱的不少诗中感受到,它是一种在宦游中的漂泊不定、惆怅不安的情怀的表现。正因为这样,钟嵘既很重视‘怨’,同时又要求‘情兼雅怨’、‘文典以怨’、‘雅意深笃’,不能‘伤渊雅之致’、‘伤清雅之调’。总之,不外就是要符合儒常讲的‘怨而不怒’的原则,不可有强烈的反抗和不满的表现。”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篇(下)》,安徽出版社,2006年,第744-745页。
    36周振甫《周振甫讲古代文论》曰:“《诗品》里讲的,是可以怨,出了怨气,就可使心胸舒畅些,‘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意义就不如使闻者足戒的重要了。”周振甫:《周振甫讲古代文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44(清)严可均辑,冯瑞生审订:《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56页。
    45(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中华书局,2010年,第245页。
    46(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34页。
    47(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23页。
    48(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23页。
    49《前自录序》曰:“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
    5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18页。
    52《文选》李善注曰:“道隐未形,治彰既乱。老子曰:大象无形。又曰:道隐无名。王弼曰:有形则亦有分,有分者不温则凉,故象者非大象也。又曰:夫道,物以之成而不见形,故隐而无名也。河上公曰:道潜隐,使人无能名也。太玄经曰:乱不极则治不形。贾逵国语注曰:彰,著也。帝迹悬衡,皇流共贯。春秋合诚图曰:黄帝有迹,必稽功务法。宋均曰:迹,行迹,谓功绩也。申子曰: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称轻重。所以一群臣也。长杨赋曰:逮至孝文,随风乘流。孔安国尚书传日:万国共贯。惟王创物,永锡洪算。周礼曰:智者创物。毛诗曰:永锡难老。郑玄仪礼注曰:算,数也。谓年数。仁固开周,义高登汉。其一。毛诗序曰: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汉书曰:五星聚于东井,此高祖受命之符,当以义取天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5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4页。
    59蔡镇楚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阐述永明年间声律运动勃然兴起的三个原因:其一,汉语诵读本身所具备的抑扬顿挫的节奏之感,乃是永明声律论得以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其二,印度梵音的传入与佛经翻译之风是永明声律运动勃兴的催化剂。其三,永明声律论的崛起,是魏晋以来许多中国学者研究梵语音韵之学并把它用之于汉语音韵学的积极成果。参见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2006年,第121-123页。
    60(梁)萧子显选:《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898页。
    61(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9页。
    62《答陆厥书》曰:“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烦,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又非止若斯而已也。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
    63(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690页。许学夷《诗源辩体》曰:“至梁简文及庾肩吾之属,则风气益衰,其习愈卑,故其声尽入律,语尽绮靡而古声尽亡矣。”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28页。
    64周振甫在《中国第一部诗话—《诗品》》中指出钟嵘反对声律论有些问题:“《诗品》里还反对声律论,反对讲究四声。事实证明,当时的声律论发展成为唐代的格律诗,在格律诗的创立上是有作用的。他反对声律论的主张,是不符合格律诗发展的要求。”(见其《周振甫讲古代文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4页)张少康也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言及钟嵘对声律派的评价有过分:“‘尝试言之,……今既不备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语言的音乐美应当合乎自然,诗人不懂四声,也不是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不能因为就否定利用四声掌握声律的规律,科学地构成语言的音乐美。钟嵘对声律派的批评显然有过分之处,不如刘勰论述得全面。”(见其《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4页)
    67(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76-877页。
    68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9页。
    69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7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71《六诗说》:“外有武王饫诗、《新宫》、《祈招》、《河水》、《辔柔》诸名,时时杂见于《春秋传》,今悉散亡,则比、赋、兴被删不疑也。”参见董运庭:《从六诗到六义》,《重庆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
    7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76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77郭绍虞曰:“感,感动触发。兴,既是因外物的触动而引起诗兴,并借托披物为诗篇的发端。”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94页。
    78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第294页。
    79陈元胜: 《诗品辨读》,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91页。
    80对于“寓言写物”的解释,研究者意见不同:一、曹旭《诗品笺注》曰:“寓言,即‘寄言’;寄托之言。”(曹旭:《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6页)二、陈元胜《诗品辨读》曰:“托言寓意描写事物。”(陈元胜:《诗品辨读》,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81周振甫:《诗品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页。
    82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0年,第21页。
    2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页。
    3陈寿撰:《三国志·魏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604页。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页。
    5现代许多学者认为阮籍《乐论》体现自然与名教的调和,例如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说:“因此更能代表阮籍的真正思想,更能体现阮籍思想之‘本趣’的,不是贬斥礼法的《大人先生传》,而是调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以自然为礼法名教的存在提供理论依据的《乐论》等,就其整体思想而言是如此,就其美学思想而言也是如此,就其音乐美学思想而言就更是如此。”(见其《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487页)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说:“阮籍的美学思想也是建立在‘自然’这一根本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也和儒、道两方相通。……这可以阮籍的《乐论》为代表。”(见其《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6《达庄论》曰:“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阮籍:《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2页。
    7阮籍:《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6页。
    8《达庄论》曰:“自然一体,则万物经其常。入谓之幽,出谓之章。一气盛衰,变化而不伤。是以重阴雷电,非异出也。天地日月,非殊物也。故曰‘自其异者视之,则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则万物一体也。”;《通易伦》曰:易顺天地,序万物。方圆有正体,四时有常位,事业有所丽,鸟兽有所萃,故万物莫不一也”。
    9“中国古人认为和谐是宇宙之道的体现,其中反映了天地万物的生命精神。天地间的万物的生命现象,便是最高的艺术,造化便是最高的艺术活动。艺术中的和谐是自然之道的体现。”参见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10(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1095-1096页。
    17阮籍:《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9页。
    19“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第三十五章》)王弼将此句如此解释为:“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日。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娱其耳。若无听中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88页。
    2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1139页。
    26杨柳桥撰:《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270页。
    30杨柳桥撰:《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51页。
    31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9-320页。
    32牟世金在《意得神传笔精形似—艺术构思民族特色试探之三》中论及形神统一和形象思维的关系:“形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的特殊规律,是它始终具有结合形象来进行思维的特点。而形象思维在艺术构思中,主要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形象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客观的物象作主观的艺术加工,在人或物的原形的基础上,创造出生动的、有感人力量的艺术形象。这个过程,也就是由形似到神似,使形神统一的过程。”参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辑,第50-51页。
    35《物色》曰:“略语则阙,详说则繁。”
    36詹鍈:《文心雕龙议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732页。
    3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8-89页。
    38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31页。
    4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66页。
    42何新文《中国赋论史》日:“司马相如认为,赋家要具有巨大的艺术想象力和总体把握大千世界的艺术概括力,要能包括这古往今来、四方上下的整个宇宙时空,总览这宇宙中的整个民人万物于其心中,于其赋内。”何新文、苏瑞隆、彭安湘著:《中国赋论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16页。
    44刘勰《文心雕龙》十分强调以情志为主的创作原则,如《原道》篇的“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定势》的“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文采》篇的“述志为本,言与志饭,文岂足徵”等。
    45对“立体”字的理解,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思想感情来确定主体”(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出版社,1996年,第412页);一种是指“根据情理来决定体制”(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95页),本文并用。关于更具体的内容,参见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85-1186页。
    46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49页。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商务印书馆,1960年。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陈寿:《三国志·魏书》,中华书局,1975年。
    (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
    阮籍:《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潜夫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80年。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漓江出版社,1982年。
    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华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
    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
    (宋)郭茂倩辑:《乐府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出版社,1996年。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梁运华校点:《管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晋)陆云撰,.黄蔡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98年。
    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郭绍虞:《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陈元胜:《诗品辨读》,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严可均:《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严可均:《全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严可均:《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沈德潜:《古时源》,中华书局,2000年。
    (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黎翔凤撰、梁边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饶尚宽:《老子》,中华书局,2006年。
    杨柳桥撰:《庄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周振甫:《诗品译注》,凤凰出版社,2006年。
    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宋)杨万里著,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
    王叔岷:《钟嵘诗品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
    (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黄灵庚集校:《楚辞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清)朱彝尊著,王利民、胡愚校点:《曝书亭全集》,吉林出版社,2009年。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中华书局,2010年。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晋)杜预集解,李梦生整理:《春秋左传集解》,凤凰出版社,2010年。
    方勇译:《庄子》,中华书局,2010年。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0年。
    王充著、张宗祥校注:《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0年。
    高华平校释:《论语集解校释》,辽海出版社,2011年。
    霍松林、赵望秦主编:《宋本史记注译》,三秦出版社,2011年。
    (魏)刘邵著,(西凉)刘晒注:《人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
    黄淬伯著:《诗经核诂》,中华书局,2012年。
    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
    李宗侗注释,叶庆炳校订:《春秋左传今注今译》,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
    苏舆撰,锺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12年。
    金良年撰:《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刘绩补注,陈广忠校理:《淮南鸿烈解》,黄山书社,2012年。
    (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
    王志彬:《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2年。
    张双禄撰:《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
    张少康:《古代文学创作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赵沛霖:《兴的起源—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陈思苓:《文心雕龙臆论》,巴蜀书社,1988年。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选编:《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2。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96年。
    闻一多:《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朱恩彬、周波:《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曹旭:《诗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于浴贤:《六朝赋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徐斌:《魏晋玄学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冯春田:《文心雕龙阐释》,齐鲁出版社,2000年。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选编:《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学苑出版社,2000年。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刘文英:《中国哲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
    童庆炳:《中古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杜道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考论》,学苑出版社,2003年。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
    曹旭:《中日韩诗品论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4年。
    冯良方:《汉赋与经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韩高年:《诗赋文体源流新探》,巴蜀出版社,2004年。
    (日)佐藤利行:《西晋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振甫:《周振甫讲古代文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周振甫:《周振甫讲修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周振甫:《周振甫讲《文心雕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杨铸:《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师培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篇》,安徽出版社,2006年。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
    郁沅:《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田崇雪:《文学与感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成复旺:《神与物游—中国传统审美之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健:《魏晋南北朝的物感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徐有富:《诗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葛晓音:《八代诗史》,中华书局,2007年。
    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张亚军:《南朝四史与南朝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蔡彦峰:《元嘉体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朱自清著、邬国平讲评:《诗言之辨》,凤凰出版社,2008年。
    第环宁、鲍鑫、李楠、于晓川:《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范畴辑论》,民族出版社2009年。
    张晶:《神思——艺术的精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
    朱光宝:《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诗体之变与诗人之变》,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
    赵红菊:《南朝咏物诗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耿建华:《诗歌的意象艺术与批评》,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叶嘉莹:《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中华书局,2010年。
    胡大雷:《中古赋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郭绍虞:《对《文赋》所为“意”的理解》,《文学评论》,1961年4月。
    徐中玉:《论陆机(文赋>的进步性及其主要贡献》,《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王毅:《魏晋时期的“自然”说与晋诗之风貌》,《文学遗产》,1984年4月。
    刘昆庸:《论陆机的《拟古诗》》,《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4月。
    杨明:《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复旦学报》1985年第一期。
    李庆甲:《《文赋》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85年5月。
    傅刚:《论陆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2月。
    王毅:《略论魏晋文学中的“感物”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一期。
    寇效信:《“志气”与“神思”—《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之一》,《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四期。
    《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学刊》,齐鲁书社出版社,1992年第六辑。
    蒲友俊:《感物与观物—兼论山水诗的产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王志彬、白宝增:《刘勰‘养气’说今探》,内蒙古师大学报,1995年弟4期。
    张晶:《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感物”说》,《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周国林:《陆机陆云思想趋向探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月
    孙明君:《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6月。
    童庆炳:《《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五期。
    乐爱华、姜一:《《文心雕龙·隐秀篇》言意观解析》,《运城学院学报》第26卷第6期,2011年。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博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陈庆辉:《诗兴研究》,博士论文,武汉大学,2004年。
    兰宇冬:《物色观形成之历史过程及其文学实践》,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
    戚良德:《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研究》,博士论文,山东大学,2007年。
    杨继勇:《隐秀说和显隐》,博士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刘硕伟:《诗品诗学研究》,博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曾毅:《西晋诗歌批评史研究》,博士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11年。
    付瑛瑛:《传神达意》,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11年。
    赵天一:《中国古典意象史论》,博士论文,西南大学,201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