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医道文化体系与旅游开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李时珍医道文化,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以李时珍为代表的我国16世纪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与其它历史遗存共同充实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合理开发利用李时珍医道文化,对培育新型旅游消费点、弘扬中华医道文化精神,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自21世纪以来,国际医疗旅游事业发展风起云涌,我国医疗旅游市场已逐步打开,但独具民族特色的医道文化旅游尚未引起旅游学界高度重视,且面临产品开发不足,结构单一,缺乏活力等系列问题,矛盾日益突显。因此,加强李时珍医道文化及旅游开发的研究势在必行。
     为全面获悉李时珍医道文化相关知识内容、深刻了解李时珍医道文化内涵,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整理和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界定李时珍医道文化真正内涵,梳理李时珍医道文化知识体系,为李时珍医道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交代研究意义,综合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对“医道文化”及旅游开发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李时珍医道文化的基本概况,阐述李时珍医道文化的深刻内涵,解析李时珍医道文化构成。认为李时珍医道文化应区别于传统的“道文化”和“医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文化类型,具有独立的文化特征。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对李时珍医道文化进行梳理,概括出李时珍医道文化由传统中医药文化、“生命观”道文化、现代养生学文化、唯物主义哲学思辨文化、科学进取的人文精神文化五种文化类型构成,并对各相应文化组成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部分在文化旅游开发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方李时珍医道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从旅游开发策略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两个方面对李时珍医道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行阐述,提供了一些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最后本文对李时珍医道文化旅游开发作了简要回顾和评述,并针对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进行综合评价。
Li Shi Zhen medical culture,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wonderful work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cultural of development history, is represented the wisdom by the people of the 16th century, carries a uniqu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enriches the treasur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together with other historical relics. Exploitation of Li Shi Zhen culture rationall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a new point of tourism consumption, promoting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as well as highlighting the cultural charm.
     Since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medical tourism developed like the surging, while Chinese medical tourism market has gradually opened. However It is the fact that the unique medical cultural tourism has not ye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ourism facing product exploitation is not enough, single structure, lack of energy etc, and the contradiction is getting prominent increasingl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and imperati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research of medical culture tourism.
     In order to gained more and overall related medical cultural knowledge, the article mainly adopts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defining the real connotation, clarifying the cultural knowledge system and providing the developed foundation of medical cultural products.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it major account of the research meaning, analysis comprehensively the present research state of the "medical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n recent academic word. In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d the basic briefs, explained the profound meaning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edical culture.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maintained that Li Shi Zhen medical culture,which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traditional "Tao culture" and the "medicine" culture, is a unique type of tourism culture, possessing an independent cultural identity. Based on this concept, the author point out that "Li Shi Zhen medical culture" is consist of five type culture, which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life concept" Tao culture, modern health preserving culture, materialist philosophy speculative culture and progressive human spiritual cultural, and elaborate it in detail. In the third part,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te of local Li Shi Zhen medical cultural tourism an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xploitation,the author provide some design ideas and design in two way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reative design of tourism products. At last, the article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 Shi Zhen cultural tourism and comment briefly about the innovation and the inadequacies of this article.
引文
数据来源:梁相萍,甘巧林.《国际医疗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数据来源:罗丽娟.《印度医疗旅游业发展对海南的启示》.《企业研究》.2010年第10期。
    ③数据来源:张文菊,杨晓霞.《国际医疗旅游探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④数据来源:同上。
    ⑤数据来源:《医疗旅游将成为拉美创收产业》.《世界知识》.2007年第20期。
    ⑥数据来源:张文菊,杨晓霞.《国际医疗旅游探析》.《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⑥注:因各国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故具体数据还需斟酌。
    王剑.《李时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②悔全喜.《蕲州药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
    ③王剑.《李时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王剑,何诚道,邓鹏飞,张其成.《试论李时珍医道文化思想体系》.《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第7期。
    ②资料来源:《素问·至著教论》
    ③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④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7月。
    ①赵林灿.《浅析“医之道”》.《中医学报》.2010年5月第3期。
    ②程雅君.《医道相通的三重内涵》.《道教研究》.2009年第2期。
    ③傅景华.《复兴中华文化迎接未来文明》.《观点》.2007年第138期。
    ④唐·孙思邈.《大医精诚》.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
    ①唐明邦主编.《李时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
    ②王剑等主编.《李时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①胡小红.《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王剑等主编.《李时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②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月.
    ③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升降沉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月.
    (?)资料来源:《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
    ②资料来源:《本草纲目》《三十四卷·辛夷条》.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月。
    资料来源:百度网.《中医基础理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2/23/107641083494608.shtml。
    ④王剑等主编.《李时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王剑等主编.《李时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老子:《老子》.第64章.朱谦之《老子校释》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②李霞.《道家生命观论纲》.《学术界(双月刊)》.2004年第5期。
    ③《周易·系辞下》
    ④王小平.《<内经>关于对生命起源的认识探微》.《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2期。
    ①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凡例》.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凡例》(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月。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刘衡如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薏苡·发明》校点本第三册.第1491页。
    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三册.第1547页。
    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三册.第1571页。
    真诰·卷十《协昌期》《道藏》第20册.第551页。
    ②《灵枢·师传第十九》《灵枢经校释》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492页。
    ③顾景星.《白茅堂集》,清刻本
    ④汉·刘安.《淮南予·泰族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0月。
    ⑤任应秋.刘长林《<内经>研究论丛》.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⑥王剑等主编.《李时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王剑等主编.《李时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唐明邦.《李时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一册.第256页。
    马勇.《旅游经济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98.
    ②李明德.《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中国旅游报》.2006年8月.
    ③李庆雷.《旅游创意:缘起、内涵与特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第1期.
    ④赛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兰州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①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2月。
    严亚.品牌策划视野中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品牌开发研究个案,中国商贸.2009.1。
    ②资源来源:豆丁网.《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何红.基于TPC及DLC理论的汉中旅游新产品开发策略襄樊学院学院2008年2月第28卷2期第63页。
    ②张源.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研究.福建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
    ③魏小安.魏诗华旅游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旅游学刊》2004(4)。
    [1]Marvin J Cetron, Fredrick J DeMicco, Owen Davies. Hospitality 2010:The Future of Hospitality and Travel [M].(s.l.):Prentice Hall,2005.
    [2]老子.《老子》第64章朱谦之《老子校释》本[M].中华书局.2000年版.
    [3]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0月.
    [4]唐·孙思邈.《大医精诚》[M].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
    [5]李时珍.《本草纲目》[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月.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1—4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
    [7]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人民卫生出版社.1912
    [8]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M].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7月。
    [9]王剑等编.《李时珍》[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年7月.
    [10]梅全喜.《蕲州药志》[M].中原古籍出版社,1993.
    [11]唐明邦.《李时珍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
    [12]任应秋.刘长林《<内经>研究论丛》[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
    [14]陈道瑾.《十大名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
    [15]杜乐勋.《中国医疗卫生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
    [16]甄志亚.《中国医学史》[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7]施舟人原编、陈耀庭改编.《道藏索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18]程雅君,程雅群.《医道还元注疏·卷四》[M].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19]蒋力生.《药王千金方·千金方道教医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0]李良松,郭洪涛.《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1.
    [2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2.
    [22]吴必虎.《区域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23]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4]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5]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0.
    [26]马勇.《旅游经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98页.
    [27]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8]刘晓航.《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4.
    [29]康玉庆.《中国旅游文化》[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
    [30]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1]林南枝.《旅游市场营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32]吴必虎,徐斌,邱扶东.《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陈怀平.古都西安历史文化旅游业开发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2]刘格燕.佛教文化的旅游价值与旅游开发——以西安市大兴善寺的保护与开发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栾岭雪.老残游记与济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4]崔敬昊.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3.
    [5]杨婧.大汉上林苑旅游文化的开发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6]高晓亮.吉林省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7]欧越男.天水文化旅游开发探析[D].西安:长安大学,2007.
    [8]胡小红.荆楚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9]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8.
    [10]张源.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研究[D].福建:福建大学.2006.
    [1]Antonio P . Russo,Jan Van der Borg. Planning considerations for cultural tourism:a case study of four European cit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631-637.
    [2]R Srivastava. Indian Society for Apheresis and apheresis tourism in India—Is there a future?[J].Transfusion and Aphaeresis Science,2006(34):139-140.
    [3]杨欣.医疗旅游正在成为全球的旅游热点[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4(1):25—30.
    [4]梁湘萍,甘巧林.国际医疗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130—136.
    [5]罗丽娟.印度医疗旅游业发展对海南的启示[J].企业研究,2010,10:67—69.
    [6]张文菊,杨晓霞.国际医疗旅游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5):736—740.
    [7]李正欢,郑向敏.印度医疗旅游的发展评价[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2):263—266.
    [8]张其成,刘理想,李海英.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回顾[J].中医论坛,2009,1:22—26.
    [9]程雅君.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中医学的起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9,3:58—63.
    [10]符友丰.光照世界史坛的中医起源之谜[J],2006,8(9).
    [11]方东行,施杞.中医学说学派的研究与探讨[J],2006,37(286):9—12.
    [12]吉文辉.试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界定[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9(10):133—135.
    [13]赵林灿.浅析“医之道”[J].中医学报,2010,25(3):425-427.
    [14]张文菊,杨晓霞.中医药旅游性质之我见——兼与张群商榷[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1):13—15.
    [15]傅景华.中华医道的认识领域及其理论纲纪[J].中国工程科学,2006,8(3):7—10.
    [16]蒋力生.试论道教医学的形成基础[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20—22.
    [17]程雅君.医道相通的三重内涵[J].宗教学研究,2009,2:26-30.
    [18]张梁森,何良富.简论李时珍与医道文化[J].亚太传统医药,2006.9.
    [19]王剑,何诚道,邓鹏飞,张其成.试论李时珍医道文化思想体系[J].亚太传统医药,2010,6(7).
    [20]李霞.道家生命观论纲[J].学术界(双月刊),2004年第5期。
    [21]李如辉.论中医文化学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4—7.
    [22]李玫姬.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医文化的现代发展[J].医学与社会,2007,20(4):4—6.
    [23]田广增.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82—85.
    [24]田广增.我国医疗保健旅游的发展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93—96.
    [25]孙永平,刘丹.中医药旅游研究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5.
    [27]张春丽.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3:46—49.
    [27]卜伟.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商贸,2010.
    [28]雷鸣.荆州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125—126.
    [29]张晓明,张辉.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刍议[J].前沿,2010,13:94—97.
    [30]张姝.文化旅游营销策略研究——以湖北省楚文化旅游为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25(1):68—71.
    [31]王小平.《内经》关于对生命起源的认识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2期.
    [32]严亚.品牌策划视野中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品牌开发研究个案[J].中国商贸,2009年1月.
    [33]何红.基于TPC及DLC理论的汉中旅游产品策略[J].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2月,28(2):第63页.
    [34]魏小安,魏诗华.旅游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J].旅游学刊.2004(4)
    [35]李明德.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J].中国旅游报.2006年8月.
    [36]李云雷.旅游创意:缘起、内涵与特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1)
    [1]百度网.《中医基础理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2/23/1076410_83494608.shtml.
    [2]豆丁网.《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