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漂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语新诗兴起以来近百年间,各时期诗意的焦点一直在不同的象征结构之间漂移。本文选择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结构,着力探讨它们自身的生成演变历程,同时尽力勾勒出各代表性的象征结构之间的递变关系,以期清晰地展示出一部汉语新诗诗意变形记。
     从发生之日开始,汉语新诗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写作实践上,都与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勾勒出汉语新诗诗意变形的轨迹和背景,笔者将它们编织进论文的“花地毯”中,以满足“完整”的幻想。现代新诗对古典诗学资源的反思和汲取,反映在许多方面,在开篇中,笔者以《诗经·郑风·风雨》一诗在现代文学和学术语境中遭遇的阐释和挪用为例,梳理了此诗在现代阐释中的古典依据,及其与新诗写作方法论反思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出汉语古典文学转向现代文学过程中一些鲜为人注意的细节和线索,进而牵引出观察现代文学观念的生成和流变的一种新视角。
     在此基础上,第二章讨论了现代汉语新诗中的写物观念和意象系统形成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现象,为了凸现它们的特点,笔者把例证放到了中西诗歌传统交汇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在中西诗歌源流中,虽然诗歌“所写之物”与“所写之意”之间的关系模式区别很大,但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某种共通感。尤其在考察现代汉语诗歌中“写物”能力的重建时,必须从这两种源流谈起,它们之间的共通感,促成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发生和兴起。通过分析比较,笔者认为,五四以来形成了两类诗歌写作,一类是在词语的建筑中寻找和经营“空白”,说出生命与世界之间的偶然和自由;一类则努力用词语去撑满民族和政治意识形态需求的主题,它们形成了未来主义诗学的动力。
     这就引出现代汉语新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系统,关于“祖国”的隐喻。也是第三章谈论的焦点。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如何从诗歌自身出发,而不只是在诗歌社会学的意义上理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酝酿的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和集体/爱国主义话语曾经给诗歌注入的那些持久的兴奋?它们曾长期作为汉语新诗的内在气质,支撑着汉语诗歌与事物的对话结构。作为其体现的现代汉语诗歌话语中的“祖国”修辞运动,反过来也拓展了文学的世界,使之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抒情轴心和运转机制。“祖国”抒情的诞生及其在美学上合法化、内在化的过程,导致文学中诸多新特质的出现。它是现汉语新诗中最为扑朔迷离的崇高意象之一,它呼唤出的前所未有的诗歌抒情主体形象,
     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朦胧”诗中。当然,当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崇高性焦点,也渐渐从对凝聚着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的“祖国”话语的消化和搏击,转到在语言自身的探究中锻造与之匹配的新的象征结构。因此,第四章里,笔者以八十年代开始大量出现在诗人笔下的“天鹅”及其引领的合唱队为例,考订它们在诗歌中的“前世今生”,爬梳出这些新的象征结构诞生的“历史”,以及所包含的诗学问题。如果说,关于“祖国”的诗歌隐喻让汉语诗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备了一种穿越事物的特殊能力,足以把它们都贯穿在其象征网络之中,把所有人的声音都集为一种声音的话,那么,天鹅以及它引领的鸟的合唱队,则有力地让汉语诗歌重新回到对于诗歌自身角色的反省和意识上,并重新反思了诗歌与看不见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抒情中的个体足以从此前集体幻觉中分离出来,在新的背景下,形成新的自我象征方式。
     由于历史的巨大变化,在“祖国”和“天鹅”代表的抒情模式式微的同时,九十年代开始的汉语诗歌中的自我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渐渐发生了非常诡秘的变化。似乎所有出色的诗人,都把诗意的展开建立在对这种关系的警醒之上。九十年代以来的许多诗歌杰作中,这种“小心翼翼”转换为诗歌对于公共生活的变形。在这个时期,诗人杜甫被重新想象,以应对社会大时代与诗歌之间渐趋激烈的相互“否定”。“克服”这种否定性处境,成了此时期诗歌写作的起点。
     总之,在不同历史语境中,诗歌的真谛总是要变着法儿被说出。对汉语新诗来说,笔者着力讨论的几个象征结构,正是“变法儿”的集中点,它们在汉语新诗诗意变形史上有深远的影响。汉语新诗诗意在它们乃至更多的象征结构之间的停泊和漂移,呈现了多维度的诗意突破、增长和变形态势,而且还要继续下去。因为,诗歌只有随着存在困境而不断变形,逃脱被各种意识形态和知识禁锢的危险,才可能改善我们的永恒的缺失。
Since the blossom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the focus of the poeticness in different periods keeps shifting among different symbolic structures. This paper, with the aim of presenting a clear picture of the poeticness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choose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symbolic structures, probes into their own generating and evolution processes, and makes an effort to describe the changing among these symbolic structures.
     At the very beginning,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relates to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nd western poetry closely methodologically and practically.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ransformation track and background of the poeticness chang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I add all these to this paper for a complete discussion. In order to sort through the modern poets'reflection upon the classical poetry resources and their absorbing of it, I analyz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em Shijing·Zhengfeng·Fengyu and reference to it in the first chapter, clarify the classical basis of its modern interpretation an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methodology, and conclude a new angle to observe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viewpoint after revealing some unnoticeable details and clues of the change from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o modern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exemplification of some interesting phenomena fashioned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describing conception and imagery system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join-together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ry tradition to project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my opinion, although the imagery systems in the Chinese poetry tradition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 we are still able to find something in common between them. Especially when we investigate the rebuilding of the describing ability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we have to start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se two traditions, since their connection leads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After the contrast and comparison, I propos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oetry writing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1919, one kind is seeking the blank of the wording and word building to express the freedom of life; the other kind, which is becoming the motivation of the futurism poetics, is using the existing word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nation and political ideology.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metaphor of motherland which is a key imagery system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my opinion,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oem itself, instead of political ideology, collectivism and patriotism expressed in these poems from the viewpoint of poetic sociology. The birth of the motherland lyricism and its legaliz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aesthetically lead to the appearance of many new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Motherland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mysterious imageries in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it builds the unprecedented main body of the lyricism, and continues to exist in the contemporary obscure poems. Of course, the focus of the greatness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gradually shifts from the digest of the discourse about motherland soaked with th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nationalism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anguage itself for a new symbolic structure. Therefore,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history and deployment of the imagery of swan which was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1980s, and its related poetic issues. This poetic metaphor of motherland, travelling through the entire symbolic net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 condition, makes the whole group speak out in one way. However, the swan metaphor and its related bird metaphor make the Chinese poetry reposition its role to re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ems and the invisible things, and it also separates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group illusion and creates a new self symbolic way against a new background.
     Due to the tremendous historical change, the self-group relationship in the Chinese poems in the 1990s began to change. It seems that all the good poets tend to build the poeticness on the warning of this relationship. In many masterpieces written after 1990s, this kind of warning transferred to the poetic description of the public life. In this period, the legendary poet Du Fu was reimag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growing mutual denial between the society and poetry. Therefore, to deny that "denial" becam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oet writing during that period.
     To sum up, the truth of poetry is always expressed differ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mbolic structures which are the locus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imagery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poeticness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lies in these structures or even more, and it also shifts among them, for its sustained development. Therefore, poetry has to transfer according to its existing difficulties to escape various ideologies and knowledge durance and to fill our eternal missing.
引文
维吾尔族古代佚名诗人作品。在此要感谢我的朋方,维语小说家和诗人帕尔哈提非生专门为我翻译此诗(未刊):
    [英]约翰·但恩:《艳情诗与神学诗》中《赠别:莫悲伤》、《解体》两诗,傅浩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页76、页101;
    参阅张缨《圣经背景下的约翰·多恩爱情诗解读》,见《圣经文学研究》第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267-268;
    ①见《圣经·创世纪》;
    ②[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lenth Brooks):《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5—22,郭乙瑶等译;这种关系在多恩病中所著的《丧钟为谁而鸣》可以看得更明白。新星出版社2009年出版,林和生译;
    ③傅浩:约翰·但恩《艳情诗与神学诗》译者序,页5;
    ④德谟克里特:《著作残篇》,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页4;
    关于“志”意义的分歧和产生的氛围,现代以来,己经有闻一多等学者注意到,见《歌与诗》一文。当代学者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对此问题有较详细的论述,因此问题不影响本章的论述,在此不表;
    参阅[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导言》,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1:
    周英雄:《赋比兴的语言结构》,见《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页122;
    当然,在意象关系和词与物的关系之间,是有差异的,因为汉字和拉丁文造字法不同,所以体物的方式也不同。
    ②陈世骧:《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见《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155;
    参阅庞朴《说“无”》全文,见《庞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日本]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何乃英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页46-83;
    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页67-90;
    顾颉刚:《起兴》,1925年,后收入《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英雄:《赋比兴的语言结构》,见《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页146;
    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页42;
    [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83;
    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中华书局2008年,页21;
    (?)徐复观:《释赋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见《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页27-29;
    周英雄:页142-143:
    周作人:《(扬鞭集>序》,1926年,见《谈龙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41;
    梁宗岱:《梁宗岱批评文集》,李振声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页59;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页249;
    [加拿大]弗莱(Northrop Frye):《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陈慧、吴伟仁译,页401;
    [美]爱伦·坡:《影子寓言》,见《爱伦坡的诡异王国》,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页312;
    ②[法]波德莱尔:《恶之花》序诗,郭宏安译,漓江出版社1992年,页5;
    ③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见《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页332
    朱东润:《诗三百探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9;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见《古史辨》第三册,页347;
    ①闻一多:《风类诗钞乙》,《闻一多全集》第四卷,湖北人民出版社,页508;
    ②朱东润:《诗三百探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9;
    ③朱自清:《诗言志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53;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页364;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等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贝506;
    (?)朱熹:《诗经集传》卷四;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2006年,页220;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页207;
    (?)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58年顾颉刚标点本,页110—111;
    (?)陈子展:《国风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29;
    (?)屠岸:《回忆田汉与曹禺》,见《当代》2009年第6期,页217;
    ①周作人:《苦竹杂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页139-144:
    ②周作人:《泽泻集·过去的生命》,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31:
    ③周作人:《立春以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26;
    ①耶胡达·阿米亥(Yehuda Amichai):《耶胡达·阿米亥诗选》(上),傅浩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194:
    ②闻一多:《风诗类钞乙》:(《闻一多全集》第四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P508;
    ③周作人:《秉烛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页12-13;
    ④参阅《古史辨》第三册,顾颉刚、钟敬文、刘大白等的文章和通信,页685-694;
    ⑤参阅朱东润于1933年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发表的《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见《诗三百探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45;
    ⑥王风编:《废名集》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739;
    ⑦废名:《废名讲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378;
    林庚:《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唐诗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贝212—213;
    (?)周作人:《木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76-77;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14;
    ②[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页167;
    ③波德莱尔:《孤独》,《巴黎的忧郁》,亚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页82;
    ④穆旦:《穆旦诗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川版社2006年,页46;
    ①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77;
    ②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见《戴望舒作品新编》,王文彬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239:
    转引自陈建军《废名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P266;
    马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页7。
    林徽因:《山中一个夏夜》,见《林徽因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18:
    转引自《论善恶之辩大抵系于我们的意识》,见《蒙田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P30: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页98:
    ④[德]海德格尔:《系于孤独之途》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成穷、余虹、作虹译,页301;
    J.L.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转自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页31;
    (?)法国汉学家特克依·费伦茨(F T(?)kei)在《中国哀歌的产生》一书中用席勒对哀歌的定义解读屈原的《离骚》对哀歌的贡献,并认为:“哀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成功的,占主导地位的体裁。”他认为,在中国,直到出现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为止,最适宜抒情和史诗意图的文学体裁是哀歌。参阅特克依·费伦茨《论屈原二题》,见钱林森编《牧女与蚕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134-153;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知觉》,刘有元、罗选民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页17;
    《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沈琪译,吴作人校,页1;
    《歌德文集》(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范大灿等译,页5;
    (?)里尔克:《里尔克散文选》,绿原、张黎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页63
    (?)张枣:《跟茨维塔耶娃的对话》,见《春秋来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页107
    《济慈诗选》,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页293;
    ①参阅徐迟《依利阿德选译》,上海群益出版社(民国),1947年;
    ②[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103:
    ③[美]古斯塔夫·缪勒:《文学的哲学》,孙宜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5:
    ④[德]埃里希·奥尔巴赫:《摹仿论——西方文学中所描绘的现实》,吴麟绶、周建新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页14;
    ⑤[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字出版社2009年,页103;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P9:
    [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P95;
    转引自《陈占元晚年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页361:
    [德]歌德:《诗歌与雕塑》,《抒情诗·东西合集》,杨武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页269;
    吴笛译:《世界诗库》第二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
    [德]荷尔德林:《梅农为迪奥蒂玛悲歌》,见《追忆》,林克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页33;
    (?)[法1波德莱尔:《艺术家的“忏悔经”》,见《巴黎的忧郁》,亚丁译,三联书店2004年,页19;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S.Bruner)有一段话也可以作为很好旁证:“在人类从上帝的形象中看到自己的时代里,赞美上帝荣耀的作品创造为艺术家、工匠和有创造力的人的尊严提供了足够的依据。但是在实用主义成为主流价值、主要成就是复杂难懂的技术的时代里,仅仅有用是不够的。因为仆人会效仿自己的主人,所以当上帝是主人时,人是上帝的仆人,并在上帝的荣耀里进行创造。但是,机器是人类的仆人,效仿机器的功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尊严。机器是有用的,使机器产生效用的系统是有效的,但人是什么?艺术家、作家、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括科学家,都试图从他们活动的本质中寻找一个答案。他们创造或试图创造,这过程本身就被赋予了尊严。‘创造性’写作和‘纯’科学,都在自身的范围内为自己的生产者的活动进行辩护。”见杰罗姆·布鲁纳《论左手性思维——直觉能力、情感和自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彭正梅译,页18-19;
    [英]奥 登:《希腊与我们》,王敖译,见《新诗评论》2005年第2辑;
    ②[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24;
    ③[宋]李颀:《古今诗话》见《宋诗话辑佚》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转自胡晓明:《从诗言志到骚言志》,见《诗与文化心灵》,中华书局2006年,页41-42
    (?)王逸、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3;
    (?)陈世骧:《中国的抒情传统》,见《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2;
    马茂元主编:《楚辞评论资料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362、364;
    姜亮夫:《(九歌>解题》,见《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页271;
    姜亮夫:《(九歌>解题》,见《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贝271;
    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2年,页105-106;
    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2年,页106-108;
    刘学锴:《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阅本书中编部分;
    葛兆光:《唐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页118;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页214;
    张潮:《幽梦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页130;
    《胡适作品新编》,胡明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5;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年,页141;
    ②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原载1931年1月20日,《诗刊》创刊号),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
    爱莲心:《向往内心转化的庄子:庄子内篇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P83;
    《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页118;
    (?)熊十力:《原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174:
    [法]加斯东·巴什拉(Bachelard Gaston)《空间的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张逸婧译,页267:
    (?)卞之琳:《关于<鱼目集>》,天津《大公报·文艺》,1936年5月10日:
    (?)冯友兰:《新知言》,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页12
    [英]约翰·伯格:《抵抗的群体》,何佩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39;
    张华[晋]:《博物志》卷三;
    [奥地利]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三联书店1996年,页20:[荷]斯宾诺沙:《知性改进论》,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页260:[美]E C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黄华新、徐慈华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1;
    (?)[法]马拉美:转引自《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美]埃德蒙·威尔逊著,
    黄念欣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15,[法]瓦雷里:《瓦雷里诗歌全集》,葛雷,梁栋译,中国文学出版社,页82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7年,页111-114;
    刘西渭:《咀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页91-95;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页252253;
    [美]苏桑·桑塔格:《激进意志的样式》,何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页1
    ②[奥地利]里尔克:《永不枯竭的话题——里尔克艺术随笔》东方出版社2002年,史行果译,页123;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20;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42;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间接的语言和沉默的声音》,见《符号》,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页56;
    见《中国新诗总系》第3卷,吴晓东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页152:
    穆旦:《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页48-58,
    (?)[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诗歌卷,陈东飚等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41;
    (?)[美]阿兰·布鲁姆:《政治哲学与诗》,张辉译,见《巨人与侏儒》,华夏出版社2003年,页112;
    (?)[美]阿兰·布鲁姆:《政治哲学与诗》,页112;
    [德]弗里德里希·施格莱尔:《论文学》,李伯杰译,见《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一卷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页34;
    ③[英]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布莱克诗集》,张炽恒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页32;
    ④[美]沃格林(Eric Voegelin):《政治的宗教》,见《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景联译,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77;
    ⑤[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页126;
    林庚:《唐诗综论》,林庚诗文集,第七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171;
    肖开愚:《此时此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P391;
    [西班牙]山姆斯·希内:《诗歌的纠正》,潞路主编《标准与尺度》北京出版社2003年,页470;
    [英国]柯尔律治(Coleridge):《颂法兰西》,《柯尔律治诗选》,杨德豫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沃格林(Eric Voegelin)《科学、政治与灵知主义》,见《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锦联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8;
    (?)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导言第2页:
    (?)[英]乔恩·库克(Jon Cook):《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诗学要素论》,赵四译,见唐晓渡、西川主编《当代国际诗坛》2010年第3辑,作家出版社2010年,页291;
    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页97;
    [德]西美尔(Simmel)《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页12;
    (?)[美]沃格林(Eric Voegelin)《政治的宗教》,见《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景联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78:
    (?)[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页26:
    卡尔·雅斯贝尔斯:页99:
    卡尔·雅斯贝尔斯:页100;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页213;
    ②叶芝:《1916年的复活节》,见《叶芝抒情诗选》,太白文艺出版社,袁可嘉译,1997年,页183;
    ③卡尔·雅斯贝尔斯:页101:
    ④谭嗣同:《题江建霞东邻巧笑图诗》(其三),见《谭嗣同诗选注》,刘玉来注析,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页226;
    ⑤“睡狮—醒狮”可以说是一对孪生隐喻,自它们诞生以来,传播迅速而广泛,影响极为深远。以“醒狮”命名的杂志,先有创刊于1905年8月的《醒狮》,首篇论著开场,就是一歌词:“美哉黄帝子孙之祖国兮,可爱兮。北尽黑龙,西跨天山,东南至海兮,除盗贼兮。皆我历代先民所经营开拓兮。如狮了兮奋迅震猛雄视宇内兮。诛暴君兮,除盗臣兮,彼为狮害兮。自由兮,独立兮,博爱兮,书十旆兮。惟此地球之广漠兮,尚有所屈兮。我黄帝子孙之祖国,其大无界兮。”(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初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页98。)后来又有创刊于1924年的《醒世周报》。它以宣传国家主义为己任,是当时所谓国家主义派出版的刊物,因而国家主义派又称“醒狮派”。田汉主编的《南国特刊》1925年8月问世之初就是以《醒狮周报》附刊形式出版的。恽代英、肖楚女曾先后发表《评醒狮派》《显微镜下之醒狮派》等文章与之展开激烈的论战。转引自袁伟时编著《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21。)“醒狮派”和《醒狮周报》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在教育领域,作新社于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出版的《教育必用学生歌》里就有《醒狮歌》:“猩兮,狮兮,尔乃阿母之产,百兽之王。胡为沈沈一睡千年长,世界反复玄为黄,虎豹叫嗥凌天阙,龙蛇上陆恣强梁,杜鹃血尽精卫丧,尔乃葑日戢耳敛牙缩爪一任众兽戏弄相拍张?!堂堂金鼓震山谷,駸駸日月发光芒,尔鬣一振慑万怪,尔足一步周四方,丁甲待汝司号令,仙灵待汝参翱翔。……”(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页126);“睡狮”作为中国的隐喻,在诗歌中出现较早的当推黄遵宪作于光绪29年(1903年)的《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这是一首五言古体长诗,其中有句云:“我今托中立,竟忘当局危。散作枪炮声,能无惊睡狮?睡狮果惊起,爪牙将何为?”(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页1078)。有陈天华所作小说《狮子吼》何香凝的著名国l画《睡狮醒》。柳亚子题诗曰:“国魂招得睡狮醒,绝技金闺妙铸形,应念双清楼上事,鬼雄长护此丹青。”(柳亚子著《磨剑室诗词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599);
    ⑥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第四章《醒狮:国家光明未来的文学想象》,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113-141: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页8;
    郭小川:《望星空》,《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105;
    多多:《在英格兰》:《多多诗选》,花城出版社2005年,页161;
    张枣:《祖国从书》,《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贝183;
    《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七·四夷部十八·西戎六》:“波丽越”条: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页1231;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2004年第1辑;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三册,《饮冰室专集之九》,中华书局1937年版;
    姜耕玉主编:《20世纪汉语诗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卷,页36;
    ①李大钊:《青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页381;
    ②[德]荷尔德林:《追忆》,林克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页14;
    《聂鲁达诗选》,邹绛、蔡其矫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页264;
    ④《海涅诗选》,魏家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页196;
    ⑤华滋华斯:《“我记得是什么驯服了伟大的国家”》,见《英国历代诗歌选》,屠岸译,凤凰出版集团2007年,P346;
    ⑥《叶芝抒情诗选》,袁可嘉译,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42;
    《自由颂——普希金诗歌精粹》,查良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页58;
    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多人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页42;
    ⑨[美]劳伦斯:《我嘛,是个爱国者》,《劳伦斯诗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贝153;
    ⑩[俄]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哀泣的缪斯》,见《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页125-126;
    11比如,《论语·微子第十八》中就有“父母之邦”的说法;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之十九》中有“邦职部五十三·刺史下);如父母,不待恩而爱”的说法;《五代史》中也有“父母之邦”的说法(见《太平御览》卷二百五十五·官
    杨宪益:《李白与菩萨蛮》,见《译余偶拾》,三联书店1983年,页5-15:
    [英]约翰·伯格:《讲故事的人》,翁海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296;
    ①《闻一多作品新编》,姜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103;
    ②《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160;
    ③[德]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丁建波译,九洲出版社2007年,负107;
    ④裘樟松:《方令孺先生轶事》,《点滴》,2010年第2期;
    ⑤陈子善:《闻一多集外情诗》,《边缘识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页58-69;
    ⑥募雪林:“……作者所要求的‘奇迹’在《死水》里是果然寻到了。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啊,经过了‘雷劈’、‘火山的烧’‘全地狱的罡风乱扑’,他才攀登看‘帝庭’在‘半(?)的金扉’后看见一个头戴圆光的你出现。假如没有作者那样对艺术的忠心,奇迹哪会轻易临到他呢。”《论闻一多的诗》,1934年1月1日《现代》第4卷第3期;
    ⑦[德]莱辛,《论寓言》,张玉书译,见《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张玉书、卫茂平等编,页70;
    《林徽音作品新编》,陈学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6;
    《闻一多作品新编》,姜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73;
    ③[美]杰弗里·哈特曼(Geoffrey Hartman):《荒野中的批评——关十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25;
    杰弗里·哈特曼(Geoffrey Hartman):《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23:
    (?)转自[英]戴维·E·库珀:《隐喻》,郭春贵、安军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页5;
    Lakoff&.i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c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法]维克多·谢阁兰:《碑》,车槿山、秦海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页23;
    [德]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页163;
    Raymond Gibbs:Embodiment refers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n agent's own body in its everyday,situated cognition. Embodiment and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1
    [德]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丁建波译,九洲出版社2007年,贞99:
    (?)原刊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草儿》;参阅《中国新诗总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卷;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14;
    穆旦:《穆旦诗文集》(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页214;
    王文彬编:《戴望舒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145;
    乔治·赫尔伯特·米德:《“主我”和“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霍桂桓译,见《米德文选》,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页89;
    艾青:《画者的行吟》,1933-1934年间在狱中作,据叶锦《艾青年谱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页31:
    ②牛汉、郭宝臣主编:《艾青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页56:
    (?)狱中作,最早发表于《新语林》1934年第五期;
    (?)陈辉1942年8月10日于拒马河畔八渡村写下《为祖国而歌》,后被选入《革命烈士诗抄集》;具体可参见下列网址:
    http://xy.eywedu.com/zhongguo/%E9%9D%A9%E5%91%BD%E7%83%88%E5%A3%AB%E8%AF%97%E6%8A%84/mydoc(?)53.htm;
    ②艾青直到晚年的回忆中,仍然说自己不太会写颂歌,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分裂感的结果。周红兴:《文青研究与访问记》,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页202;
    ③闻一多:《艾青和田间》,见《闻一多作品新编》,姜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165-166;
    ④骆寒超:《论艾青诗的意象世界及其结构系统》,《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2年,页162;
    《艾青诗全编》(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页148:
    艾青:《诗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269;
    (?)闻一多:《艾青和田间》,见《闻一多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页165-166:
    (?)田间:《拟一个诗人的志愿书》,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年,页415:
    (?)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序言,刘文飞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页6:
    (?)冯雪峰:《论两个诗人及诗的精神和形式》,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年,页378-384;
    艾青:《诗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85:
    (?)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见叶芝散文集《生命之树》,三联书店1997年,赵春梅、汪世彬译,页175
    ①郭小川:《草鞋》(1941年7月写十延安),《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14;
    ②郭小川:《一个声音》,首刊十《诗创作》1942年2月20日,《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10:
    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1955年),《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22:
    郭小川:首刊于《中国青年》1956年第3期,见《向困难进军》(1955年),《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26:
    常文昌:《马雅可夫斯基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4期:
    (?)洪了诚:《个人“本质化”的过程》,《诗探索》,1996年3期:此外,同期还刊登了数为论家关于此的讨论。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7677:
    王富仁:《郭小川精选集》序,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张逸婧译,页13;
    (?)胡风《月光曲》.(1951年),见《中国新诗总系》(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页312;
    《艾青诗全编》(中),页767;
    (?)贺敬之:《贺敬之谈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43;
    (?)郭小川:《关于<致青年公民)的几点说明》,《谈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贝101-103;
    (?)胡风:《祝福祖国,祝福人民!》1950年12月28日,见《胡风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页674-675:
    宗白华:《从一首诗想起》,1951年7月1日刊于南京大学《南大生活》,见《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页1-2:
    (?)贺敬之:《贺敬之谈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99:
    王敖:《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对表——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见《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辑,页38-48;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101-102:
    (?)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见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页457:
    (?)贺敬之:《贺敬之谈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8:
    (?)南帆:抒情话语与抒情诗,《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
    在台湾汉语新诗中的“祖国”抒情情况有所不同,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台湾诗歌从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式的祖国抒情,到年轻一代所喜爱的李双泽作的《美丽岛》,“祖国”形象发生了变化。龙应台:《我怎么会没有中国梦呢?》,见《南方周末》,2010年8月15日;
    [英]乔恩·库克(Jon Cook):《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诗学要素论》,赵四译,见唐晓渡、西川主编《当代国际诗坛》2010年第3辑,作家出版社2010年,页291;
    何其芳:《忆昔之三》(共十四首),1975年作,《何其芳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忆昔》副题标明这组诗旨在纪念《延讲》发表33周年;
    ④直到明清时期的小说《痴婆子传》开头还说,故事是由一个郑卫之墟的70老妪回忆的。当然,对“边地”或者“异地”的差异性认知,往往也成为文化新变的突破点。《痴婆子传》中的老太太,以第一人称回忆了自己的性经验史,这在中国小说、乃至历史文献中都少见。
    彭金山:“新边塞诗的繁荣,是从50年代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即吹响了开发大西北的号角。50年代初,国家在西北投资了一批大型建设项目,如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等都是在那个时期开始兴建的,玉门、克拉玛依油田的扩建与开发、大规模的屯垦戍边、戈壁的防风治沙等工程,也都在那个年代拉开了战幕。西北边塞的开发与建设极大地吸引了一大批志在边疆的建设者,也吸引了一批诗人和作家。”《新边塞诗流变概观》,西北师大学报,2000.1;
    《李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页48:
    ③[意]维柯:《新科学》,《西方文论选》下,伍蠡甫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页534;
    (?)诗人周涛最早提出这一命名,见周涛《对形成“新边塞诗”的设想》,《新疆日报》1982年2月7日;
    (?)周政保:《闻捷的诗歌艺术》,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页10:
    罗伯特·格雷夫斯语,转引自杰罗姆·布鲁纳(美):《论左手思维——直觉能力、情感和自发性》,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41
    洪了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203;
    吐尔逊·帕尔哈提:《喀什葛尔,我的眼泪》,载《凤凰周刊》2009年7月;
    ②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朱光潜译,页87;
    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4647;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多人译,本诗为裘小龙译,页161:
    ①杨炼:见《传统与现代》(多人对话录),《当代国际诗坛》,作家出版社2010年,页200;
    ②杨炼:见《传统与现代》(多人对话录),《当代国际诗坛》,作家出版社2010年,页199;
    ③秦晓宇:《海子:胡汉合流的民族诗学》,《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亚伟:《野马和尘埃第一首(自大者和渺远的风景1989)》,见李亚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156f9010007v4.html;
    (?)同上
    (?)《萧开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91:
    马骅:《雪山短歌》,作家出版社2008年;
    (?)西川:《南疆笔记》,《深浅》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页131; 沈苇主编:《大地向西》(新疆肖像文库·诗歌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106;作品原为维吾尔语,汉语为作者自译。
    (?)根据齐简的回忆,这种怨诉从1967年左右开始在年轻的朦胧诗作者中间普遍出现:“从领袖到学生普遍膨胀的理想主义与严酷的现实开始对撞,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喟叹。”,刘禾编《持灯的使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4,
    《芒克诗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页9-10;
    朱大可:《话语的闪电》,华龄出版社2003年,页76;
    ②杨炼:见《传统与现代》(多人对话录),《当代国际诗坛》,作家出版社2010年,页183;
    ③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30;
    (?)西渡:《(致橡树)和朦胧诗——答郑义广老师》,见《语文学习》2010年9期;
    里尔克:《现代抒情诗》,见《永不枯竭的话题,里尔克艺术随笔集》,史行果译,东方出版社2002年,页46:
    ②敬文东:《追寻诗歌的内部真相》,见《激情与责任》,臧棣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页267;
    瓦雷里:《瓦雷里诗歌全集》,葛雷、梁栋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页303;
    敬文东:《追寻诗歌的内部真相》,见《激情与责任》,臧棣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页275;
    ①谢冕,唐晓渡主编:《以梦为马——新生代诗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页8;
    ②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页52;
    ③李亚伟:《我是中国》,见《第三代诗新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页126;
    ④柏桦:《山水手记》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141;
    (?)以上引用诗句兼见王家新《未完成的诗》,作家出版社2009年
    (?)西渡、王家新编:《访问中国诗歌——中国23位顶尖诗人访谈录》,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174;
    ①民刊《新诗》2002年第2辑,蒋浩编,萧开愚专辑:收拾集;
    ②宗仁发选编:《2006年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434;
    ③[德]西美尔(Simmel):《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字林出版社2000年,页106:
    谢冕孙玉石洪了诚:《新诗评论》(2005年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奚密认为,“中国传统的咏物诗以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为主要表现方式:“物”与“我”之间往往是比喻的关系。臧棣的新咏物诗除了比喻还有转喻的运用。诗和松塔既是喻旨和喻体的关系,也是两条平行存在又交错的线索”。见《“浅”的深度:谈臧棣的<咏物诗>》,同前;
    刘禾认为,文明之间无所谓冲突可言,而历史上大规模的冲突都是在帝国之间发生的。参阅《帝国话语政治》导言部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页3:革命象征主义诗歌、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诗歌,也有其西方的渊源,在更多意义上堪称帝国碰掩的产物。马雅可夫斯基,科萨科夫斯基,惠特曼等都对中国革命象征主义诗歌有过影响。
    (?)莱:《诗之辩护》,《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137;
    ①《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页1925;另外,任洪渊1980年写的《天鹅的歌声》里曾注意到鹄与天鹅的同物而异名:
    ②[希腊]柏拉图;《斐多》,杨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页103,104;
    ③[英]本·琼孙:《莎士比亚戏剧集题词》,见《卞之琳译文集》.(甲卷)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页48;
    ④[法]布封:《布封散文》,李玉民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贝134-147;
    (?)[德]海德格尔:《系于孤独之途》,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成穷、余虹、作虹译,页291:
    [德]荷尔德林:《梅农为迪奥蒂玛悲歌》,见《追忆》,林克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页32-33;
    (?)[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顾嘉琛译,岳麓书社2005年,页41:
    (?)[印度]檀丁:《诗镜》,金克木译注,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十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页18;
    笔者写到此处时,恰好看到日本作家长谷川四郎的散文《天鹅湖》(汪剑钊主编《最新外国优秀散文》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里,写了一个现代人如何渴望和梦想天鹅降临湖面的故事;
    这毕是借[美]哈罗德·布鲁姆在谈论莎士比亚时的著名说法。见《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15;
    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邵炜译,页4;
    《歌德文集》(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范大灿等译,页3;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页97;
    惠特曼:《草叶集》(上),楚图南、李野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页513;
    ①诗人陈建华六十年代后期的诗歌里,也零星写到天鹅,但没有作为主题抒写。参阅《陈建华诗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
    《艾青诗全编》(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页1357;
    叶文福:《天鹅之死》写于1980年12月,参见谢冕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诗歌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页787;
    【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页275;
    (?)[美]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陈禹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页212;
    戈麦:《彗星——戈麦诗集》,漓江出版社1993年:
    (?)[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姜志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119;
    谢冕,唐晓渡主编:《以梦为马——新生代诗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页155,
    (?)西川:《西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页10;
    西川:《西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页129;
    (?)吕耀:《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页245;
    宋琳:《门厅》,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页1;
    于坚:《于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92;
    吕德安:《适得其所》,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108;
    (?)张枣《"Anne-Kao汉语诗歌创作奖”受奖辞》,《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肖开愚,臧棣,孙文波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249:
    ②此处引用的张枣作品都根据《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③[德]海德格尔:《系于孤独之途》,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成穷、余虹、作虹译,贝100;
    宋琳:《域外写作的精神分析》,《中国新诗评论》2009年第1辑,页205:
    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见《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页458;
    柏拉图:《斐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杨绛译,页95;
    引自:http://www.aiwoqi.com/content.asp?id=9120;
    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名作欣赏》2010年第4期;
    [美]杰弗里·哈特曼(Geoffrey Hartman)《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39-40、42;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页485: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2002年,陈维钢译,页2:
    [俄]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选》花城出版社2010年,黄灿然等译,页20;
    (?)[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顾嘉琛译,岳麓书社2005年,页42;
    (?)【珐】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页299-300;
    《新鲜的焦渴:陈敬容诗选》,杜运燮,蓝棣之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168;
    欧阳江河:《事物的眼泪》,作家出版社2009年,页3;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39;
    (?)[美]哈罗德·布鲁姆等:《读诗的艺术》,王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14;
    ①周伦佑:《周伦佑诗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页1;
    ②[俄]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选》,黄灿然等译,花城出版社2010年,页124;
    (?)白倩VS张枣:《绿色意识:环保的同情,诗歌的赞美》,《绿叶》2008年05期;
    ①海德格尔:页301;
    ②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名作欣赏》2010年04期;
    ③顾彬《最后的歌吟已远逝》,肖鹰译,中华读书报2010年2010-11-5;
    ④录音整理稿,未刊;
    白倩VS张枣:《绿色意识:环保的同情,诗歌的赞美》,《绿叶》2008年05期;
    《何其芳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页122-124;
    白倩VS张枣:《绿色意识:环保的同情,诗歌的赞美》,《绿叶》2008年05期;
    宋琳:《今天》(2010年夏季号)张枣纪念专辑《编者按》;
    ②白倩VS张枣:《绿色意识:环保的同情,诗歌的赞美》,《绿叶》2008年05期;
    ③张枣在早年给柏桦写的信里曾说:自己永远不写一行伤感的诗。(由柏桦提供,未刊稿)
    [德]弗里德里希·施格莱尔:《论文学》,李伯杰译,见《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一卷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页40;
    ②比如西川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就一直觉得我们的诗歌离生活太远了,没法和生活对称——我把这叫对称,因为文学作品不一定反映生活,但必须有一种关联……”,见西渡、王家新编:《访问中国诗歌——中国23位顶尖诗人访谈录》,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183:
    (?)西渡、王家新编:《访问中国诗歌——中国23位顶尖诗人访谈录》,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63:
    已经有研究者对这些作品的意义表述方式进行了阐释,比如,张松建有过细致的疏理,据他统计,现代以来至少有十一首以杜甫为题的诗作。见《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北岛主编:《今天杂志2008年春季号;
    (?)凌越:《诗在弱的一面——肖开愚访谈》,书城,2004年02期;
    ③西渡、王家新编:《访问中国诗歌——中国23位顶尖诗人访谈录》,油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104;
    白倩vS张枣:《绿色意识:环保的同情,诗歌的赞美》,《绿叶》2008年05期;
    柏桦:《烂醉是生涯——论杜甫的新形像》,《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3期;
    (?)西渡:《诗歌是灵魂的倾心告白》,《南方都市报》,2003-10-17;
    (?)汉乐逸、王家新:《“为了杜甫你还必须是卡夫卡”——中国当代诗歌之旅》,中华读书报2011年4月6日;
    宇文所安:《盛唐诗》,贾晋华译,三联书店2004年,页210;
    比如,杨炼说:“从屈原的《天问》精神到杜甫以非完美的方式传达的“言志”和“传道”精神,再到晚唐的李商隐,实际上已经把诗歌声音里的纯美学形式的因素,从道和志的传达里提炼出来了,发展成为一种语言哲学意义上的东西。这个意义已经是非常当代的”。见《传统与现代》(多人对话录),《当代国际诗坛》,作家出版社2010年,页183:西渡也说,“在一种崭新的意识的烛照下,他们重新发明了古典文学的伟大传统:肖开愚、臧棣发明了一个新的杜甫,黑大春发明了他自己的陶渊明、李白和王维……”西渡:《时代的
    (?)弃婴与缪斯的宠儿》,见《灵魂的未来》,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122;
    张枣:《“Anne-Kao汉语诗歌创作奖”受奖辞》,《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肖开愚,臧棣,孙文波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249:
    ②西渡:《灵魂的未来》,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229;同上,248:
    参阅《博尔赫斯谈诗论艺》,陈重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页3;
    (?)钱钟书:《钱钟书论学文选》第4卷,舒展选编,花城出版社1991年,页7;
    (?)周伦佑:《镜中的石头》,见蔡天新:《现代汉诗100首》,三联书店2007年,页122;
    (?)[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负20;
    所引张枣诗句兼见《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孙文波:《与无有关》,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10;
    桑克:《海岬的揽车》,见蔡天新编:《现代汉诗100首》,三联书店2007年,贞288;
    西渡:《草之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贝82;
    ①[德]阿多尔诺:《谈谈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见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424:
    臧棣:《人怎样通过诗歌说话》:《风吹草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页2;
    [德]弗洛姆(Fromm Erich):《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页134;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16;
    [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页38;
    [法]福柯:《主体阐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17;
    清平:《一类人》,作家出版社2007年,页61;
    敬文东:《道旁的智慧——敬文东诗学论集》,台北:秀威出版社2010年,页35-36;
    朱朱:《枯草上的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19;
    朱朱:《枯草上的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173;
    阿吾:《足以安慰曾经的沧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页201;
    王小妮:王小妮《等巴士的人》(1993年),《有什么在我心里一过》,作家出版社2008年,页19;
    [德]荷尔德林:《人民的声音》,见《追忆》,林克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页76:
    臧棣:《哑剧的轶事》,见《燕园纪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页141:
    周瓒:《松开》,作家出版社2007年,页92:
    王小妮:《半个我在疼痛》,华艺出版社2005年,页223;
    多多:《小麦的光芒》(1996),见《多多诗选》,花城出版社2005年,页230;
    西川:《鹰的话语》(19971998),《深浅·西川诗文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页61;
    同瓒:《松开》,作家出版社2007年,页94;
    ①张曙光:《垃圾箱》,《小丑的花格外衣》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页161;
    ②茜渡:《轮回》,《雪景中的柏拉图》,文化艺术出版社198年,页56;
    ③西渡:《为白颐路上的建设者而写的一支赞歌》,见《草之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页23;
    张枣:《张枣的诗》,贝239;
    臧棣:《哑剧的轶事》,见《燕园纪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页149:
    翟永明:《女人》,作家出版社2008年,页126-127;
    翟永明:《女人》,作家出版社2008年,页128;
    柏桦:《山水手记》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147-148;
    姜涛:《巴枯宁的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9;
    (?)肖开愚:《北站》,《肖开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页97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19:
    萧开愚:《获救之诗》,见蒋浩主编民刊,《新诗》2002年8月第2辑,页34:
    宋琳:《门厅》,页81:
    (?)周瓒:《松开》,作家出版社2007年,页96;
    李亚伟:《野马和尘埃·自我》(http://sjycn.2008red.com/sjycn/article_269_6312_1.shtml)
    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名作欣赏》2010年第4期;
    (?)西渡、郭骅编:《先锋诗歌档案》,重庆出版社2004年,页48;
    (?)西渡:见《草之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页14:
    (?)罗振亚:《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诗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③敬文东:《道旁的智慧——敬文东诗学论集》,台北:秀威出版社2010年,贝43;
    [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页45-48;
    蒋浩:《与798无关》(2006):《新诗》(民刊)2006年9月第10辑,页38;
    池凌云:《池凌云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页183;
    史蒂文斯:《最高虚构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德]荷尔德林:《追忆》,林克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页120;
    西渡、郭骅编:《先锋诗歌档案》,重庆出版社2004年,页56;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冯川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116;
    1[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笔记》,[芬]冯·赖特、海基·尼曼编,许志强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20;
    [1]. 《诗经》
    [2]. 《论语》
    [3]. 《孟子》
    [4]. 《庄子》
    [5]. 《左传》
    [6]. 《太平御览》
    [7]. 董仲舒:《春秋繁露》
    [8]. 张华:《博物志》
    [9]. 陆机:《文赋》
    [10]. 刘勰:《文心雕龙》
    [11]. 朱熹《诗经集传》
    [12]. 王逸、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
    [13]. 张潮:《幽梦影》
    [14].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2006年
    [15]. 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标点本,中华书局1958年
    [16].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37年版
    [2]. 谭嗣同:《谭嗣同诗选注》,刘玉来注析,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3].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 杨宪益:《译余偶拾》,三联书店1983年
    [5].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6]. 林徽音:《林徽音作品新编》,陈学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7].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8]. 周作人:《周作人文集》,止庵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9]. 梁宗岱:《梁宗岱批评文集》,李振声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
    [10]. 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1].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12]. 朱东润:《诗三百探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
    [14]. 朱东润:《诗三百探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 朱自清:《诗言志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 陈子展:《国风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7]. 废名:《废名集》,王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 废名:《废名讲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 林庚:《唐诗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 多人:《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21]. 陈世骧:《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22]. 庞朴:《庞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23]. 戴望舒:《戴望舒作品新编》,王文彬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24]. 艾青:《艾青诗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25]. 艾青:《诗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 穆旦:《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27]. 多人:《楚辞评论资料选》,马茂元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8]. 胡适:《胡适作品新编》,胡明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29]. 熊十力:《原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 冯友兰:《新知言》,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31].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7年
    [32]. 刘西渭:《咀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33].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34]. 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35]. 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2年
    [36]. 郭小川:《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37]. 贺敬之:《贺敬之谈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38]. 郭小川:《谈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39]. 胡风:《胡风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40].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41]. 何其芳:《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42]. 李季:《李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43]. 赵沛霖:《兴的源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44].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45]. 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
    [46]. 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济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 多人:《圣经文学研究》(第3辑),梁工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48].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9]. 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50].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1]. 闻捷:《闻捷全集》(第四卷),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52]. 多人:《朦胧诗新编》,洪子诚,程光炜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53]. 陈建军:《废名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4]. 谢冕、孙玉石、洪子诚主编:《新诗评论》(多种)
    [55].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
    [56]. 多人:《南疆农村社会》,民族出版社2009年
    [57]. 陈占元:《陈占元晚年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58]. 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中华书局2006年
    [59]. 刘学锴:《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60]. 葛兆光:《唐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61]. 多人:《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
    [62].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
    [63].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4]. 多人:《标准与尺度》,潞路主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
    [65]. 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66].多人:《当代国际诗坛》2010年第3辑,西川主编,作家出版社2010年
    [67]. 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
    [68]. 郭小川:《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69].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
    [70]. 多人:《20世纪汉语诗选》,姜耕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71]. 闻一多:《闻一多作品新编》,姜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72]. 陈子善:《边缘识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73]. 叶锦:《艾青年谱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74]. 多人:《艾青名作欣赏》,牛汉、郭宝臣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
    [75]. 周红兴:《艾清研究与访问记》,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76]. 多人:《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
    [77]. 周政保:《闻捷的诗歌艺术》,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78]. 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9]. 多人:《持灯的使者》,刘禾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80]. 朱大可:《话语的闪电》,华龄出版社2003年
    [81].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82]. 多人:《激情与责任》,臧棣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83]. 刘禾:《帝国话语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84]. 陈敬容:《新鲜的焦渴:陈敬容诗选》,杜运燮,蓝棣之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85]. 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86]. 多人:《最新先锋诗论选》,陈超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87].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88]. 多人:《今天》(2010年夏季号)北岛主编,张枣纪念专辑
    [89]. 多人:《访问中国诗歌》,西渡、王家新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
    [90]. 西渡:《灵魂的未来》,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91]. 姜涛:《巴枯宁的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2]. 戈麦:《彗星——戈麦诗集》,漓江出版社1993年
    [93]. 西川:《西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94]. 昌耀:《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95]. 陈建华:《陈建华诗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
    [96]. 多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诗歌卷》,谢冕主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
    [97]. 多人:《以梦为马——新生代诗卷》,谢冕,唐晓渡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98]. 宋琳:《门厅》,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
    [99]. 欧阳江河:《事物的眼泪》,作家出版社2009年
    [100].张枣:《春秋来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01].张曙光:《小丑的花格外衣》,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02].西渡:《雪景中的柏拉图》,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03].臧棣:《燕园纪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04].朱朱:《枯草上的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05].西渡:《草之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106].多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选》,作家出版社2009年
    [107].多多:《多多诗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
    [108].周伦佑:《周伦佑诗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
    [109].孙文波:《孙文波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110].肖开愚:《肖开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111].多人:《先锋诗歌档案》,西渡、郭骅编,重庆出版社2004年
    [112].王小妮:《半个我在疼痛》,华艺出版社2005年
    [113].马骅:《雪山短歌》,作家出版社2008年
    [114].西川:《深浅》,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
    [115].多人:《大地向西》,沈苇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6].芒克:《芒克诗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117].清平:《一类人》,作家出版社2007年
    [118].周瓒:《松开》,作家出版社2007年
    [119].阿吾:《足以安慰曾经的沧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
    [120].蔡天新:《现代汉诗100首》,三联书店2007年
    [121].翟永明:《女人》,作家出版社2008年
    [122].王小妮:《有什么在我心里一过》,作家出版社2008年
    [123].池凌云:《池凌云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
    [124].多人:《第三代诗新编》,洪子诚,程光炜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125].王家新:《末完成的诗》,作家出版社2009年
    [126].柏桦:《往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7].萧开愚:《新诗》2002年第2辑,蒋浩编,萧开愚专辑:收拾集;
    [128].多人:《2006年中国最佳诗歌》,宗仁发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9].多人:《中国新诗总系》,谢冕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130].张枣:《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
    [131].肖开愚:《此时此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2].柏桦:《山水笔记》,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3].陈东东:《夏之书解禁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4].黄灿然:《我的灵魂》,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5].吕德安:《适得其所》,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1]. 多人:《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缪灵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斯:《天堂简史》,高民贵、陈晓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4]. [美]爱德华·W.萨义德:《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阎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5]. [法]维克多·谢阁兰:《碑》,车槿山,泰海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 [英]约翰·但恩:《艳情诗与神学诗》,傅浩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7]. 多人:《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8]. [英]约翰·但恩:《丧钟为谁而鸣》,林和生译,新星出版社2009年
    [9]. [美]布鲁克斯:《精致的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 [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 [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何乃英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12]. [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 [美]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中华书局2008年
    [14].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5]. [加拿大]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16]. [美]爱伦·坡:《爱伦坡的诡异王国》,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17]. [法]波德莱尔:《恶之花》,郭宏安译,漓江出版社1992年
    [18]. [以色列]阿米亥:《耶胡达·阿米亥诗选》傅浩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20]. [法]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亚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21].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22]. [法]蒙田:《蒙田散文》,梁宗岱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23].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24]. 多人:《牧女与蚕娘》,钱林森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5]. [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知觉》,刘有元、罗选民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26]. [法]罗丹:《罗丹艺术论》,沈琪译,吴作人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
    [27]. [德]歌德:《歌德文集》(十卷),多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28]. [德]里尔克:《里尔克散文选》,绿原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29]. [英]济慈:《济慈诗选》,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30].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31]. [美]古斯塔夫·缪勒:《文学的哲学》,孙宜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 [德]埃里希·奥尔巴赫:《摹仿论》,吴麟绶、周建新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33].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34]. [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35]. [德]歌德:《抒情诗·东西合集》,杨武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36]. [美]杰罗姆·布鲁纳:《论左手性思维》,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7]. [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8]. [英]约翰·伯格:《抵抗的群体》,何佩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9]. [奥地利]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三联书店1996年
    [40]. [荷]斯宾诺沙:《知性改进论》,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1]. [美]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黄华新、徐慈华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42]. [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黄念欣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43]. [美]苏桑·桑塔格:《激进意志的样式》,何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年
    [44]. [德]里尔克:《永不枯竭的话题—一里尔克艺术随笔》,史行果译,东方出版社2002年
    [45].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46]. [美]阿兰·布鲁姆:《巨人与侏儒》,张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47]. [英]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张炽恒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48]. [美]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景联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9]. [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50]. [英]柯尔律治:《柯尔律治诗选》,杨德豫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1].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52]. [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
    [53]. [爱尔兰]叶芝:《叶芝抒情诗选》,太白文艺出版社,袁可嘉译,1997年
    [54]. [秘鲁]聂鲁达:《聂鲁达诗选》,邹绛、蔡其矫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55]. [德]海涅:《海涅诗选》,魏家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
    [56]. [英]多人:《英国历代诗歌选》,屠岸译,凤凰出版集团2007年
    [57]. [俄]普希金:《自由颂》,查良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58].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多人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59]. [美]劳伦斯:《劳伦斯诗选》,吴笛,漓江出版社1988年
    [60]. [俄]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61]. [苏]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
    [62]. [爱尔兰]叶芝:《生命之树》,赵春梅、汪世彬译,三联书店1997年
    [63]. 多人:《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64].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5]. [法]瓦雷里:《瓦雷里诗歌全集》,葛雷、梁栋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
    [66]. [法]布封:《布封散文》,李玉民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67]. [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顾嘉琛译,岳麓书社2005年
    [68]. [印度]檀丁:《诗镜》,金克木译注,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十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69].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70]. [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71].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
    [72]. [美]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李野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73]. [德]多人:《德语诗学文选》,刘小枫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75].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76]. [德]荷尔德林:《追忆》,林克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
    [77]. [德]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丁建波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
    [78]. [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79]. [英]戴维·E·库珀:《隐喻》,郭春贵、安军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
    [80]. [德]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81]. [美]乔治·赫尔伯特·米德:《米德文选》,霍桂桓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2]. [美]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陈禹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83]. [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姜志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84]. [德]海德格尔:《系于孤独之途》,成穷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85]. [古希腊]柏拉图:《斐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
    [86]. [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87].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钢译,三联书店2002年
    [88]. [俄]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选》,黄灿然等译,花城出版社2010年
    [89].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
    [90]. [美]多人:《读诗的艺术》,王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1]. [美]史蒂文斯:《最高虚构笔记》,张枣、陈东飚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92]. [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93]. [英]约翰·伯格:《讲故事的人》,翁海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94]. [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诗论艺》,陈重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95]. 多人:《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96]. [法]福柯:《主体阐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7]. [德]R·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98]. [意]维柯:《维柯论人文教育》,张小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 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2]. J.L.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Lakoff&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c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 Raymond Gibbs:Embodiment refers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n agent's own body in its everyday, situated cognition. Embodiment and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