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如果说人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对人们的日常起居、人际交往、思想心态等的考察无疑是富有意义的。貌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能够引导我们认识历史的渊源以及城市文化形成的轨迹。本文即以民国中后期(1927—1949)武汉下层民众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梳理,来揭示武汉文化与历史的独特性。
     第一,以小贩为中心考察周边农村移民在汉的底层生活样态。半个多世纪以前,成千上万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四周乡民踏上武汉这片热土,奔走在三镇之间,打拼多年后依然是淹没在尘世的小民,过着最底层的生活,却顽强地在武汉生存下来,他们尽管有着身份认同的困难,但最终成为地道武汉人的祖先。为数众多者的这种人生样态,增添了都市的草根色彩。而十有其一的小贩人群,在生计逼迫与都市生活的双重形塑下的精明习性,成为这座城市小市民化倾向的重要来源。如此势必会销蚀都市生活总体的浮华、高贵和优雅的情调,使之归于平淡与庸常。
     第二,考察平民女性以家为中心的生活样态。女人依附型、从属性的家庭主妇角色,是历史、文化、政府、社会、男性和女性共同形塑的结果,成为一种文化的无意识,深化为女性内在的认同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民国时期武汉的平民女性以家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的世界,尤其在婚后,她们完全致力于家务劳动与相夫教子,因而被称为“家务”和“屋里人”。女人的家庭奉献为丈夫、孩子及老人提供关照和情感的归属,为其实现人生幸福与价值架设了一座桥梁。但女性却迷失在自己所献身的家庭主妇角色里,过着依附型人生,个人的人生幸福得不到保障。生活之不易使得武汉平民女性的家事操持必须沿着精明算计的途径进行。在此过程中,主妇们变得务实、精细、计较,丧失了高雅的品质。
     第三,考察民众的日常交往。人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同在,尤其在中国这个注重关系的社会,人际关系尤为重要。近代武汉民众踊跃的投身到与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交往之中,而且根据利益考量来选择对素昧平生者的态度,体现出人际关系网对人生的重要支撑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日常交往与人际关系都是和睦的,排他主义情感和现实利益的纠葛容易诱发矛盾和争吵,导致家庭破裂、邻里不和、朋友反目,使日常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裂变,这是人们不愿发生和尽力避免的,求和的心态使武汉社会呈现出一种争吵中的动态的社会安宁。良性的互动往来与不和谐的纷争构成日常交往的两种面相。
     第四,以汉口中山公园为例考察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与市民生活关系。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汉口中山公园,是政府规划与民众需求的产物,它被政府、民众、社会团体争相利用,或表达政治理念与追求,或追求个人价值与意义,或实现群体利益与诉求,体现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公共性,是城市进化的标志。公园增加了民众公众生活体验,让人们习惯了与陌生人的相遇和互动,形成了朦胧的公共责任感,开始关心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公园生活也反映出在公德心与对公共秩序和利益的认同与恪守上,汉市民众尚有待改善,这是过去长期私人化的生活经验造成的“盲点”。
     第五,考察大众心态。金钱至上与物质主义煽动起近代汉市民众的浮躁心理。对财富及财富拥有者的崇拜投射在财富的外在形式——人之衣冠外表时,人们浓厚的面子观念与印象整饰激情也就不难理解。人们没有耐心和自信去作出长期的奋斗打算,于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理便潜滋暗长,加上货币“精打细算的本性”迫使都市人必须精明圆滑的为人处世,难免出现精神的倦怠。结果,幸福感的缺失成为汉市社会的一种共相,而且作为社会发展方向与希望的青年也由于明天的不确定,而被悲观彷徨的心绪所左右。一些人成为宿命论者,使贫困衍生为一种心态,一些人依靠那些能通神之人或命运的先知来卜测自己的未来生活,使汉市社会弥漫着迷信的风气。
     总之,“东方芝加哥”的光辉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庸常是近代武汉社会并行不悖的两个历史面相。基于生存压力养成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实用主义态度,使汉市百姓的日常生活平实甚至庸俗,风范缺失和对共同利益的漠视也使市民认同程度低下,但这并不妨碍武汉独享“东方芝加哥”的辉煌。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the daily life of common people since human beings is the main power to advance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And this thesis tries to disclose the distinctive quality of Wuhan culture and history by focusing on the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 of Wuhan in the mid-late Republic of China (1927-1949).
     First,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life of the lower clas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he peddlers. Half a century ago, many nearby peasants came to Wuhan city and struggled to make a living, finally remained at the lowest level of the citizens. They had to become astute and uncouth to adapt to the urban life, as made the whole life style of Wuhan people far away from lofty.
     Secon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ife state of the Wuhan common women. They lived their lifetime circling the family. Their role of housewife was shaped by the history, culture, government, society, men and women themselves. Wuhan common women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happiness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but lost themselves in the trivial domestic life because they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areer, education and public life. However, we should acknowledge our thanks to them given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family in our life.
     Third,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the personal reactions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Wuhan common people concerning their attitude and correspondence to neighbors, relatives, friends and strangers and Guan'xi. The positive cooperative as well as negative conflict existed among people and most of them sought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since it's uniquely significant to their life.
     Fourt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ivil life and public activity space focusing on Hankow Zhongshan Park. As a public activity space, Hankow Zhongshan Park strengthened civil public life in Modern Wuhan. It worked as a pla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politically control and educate the citizens, a place for the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 a place for the social associations to organize activities, which was a symbol of the city advancement. The city development was in need of graceful civil virtue. And only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governmental and civil efforts can the public place and civil social life proceed to an advanced direction.
     Fift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mon mind of Wuhan people. The currency ration and materialism made Wuhan people impetuous and people showed respect for those who were dressed well because appearance was a symbol of wealth and they hold passion to decorate their face and pursue present interests and became spiritually tired. At last, the common people were almost all dis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and some of them hoped to change their fates through superstition and fortune interpreters.
     In conclusion, the prosperity of "Eastern Chicago" and the ordinary daily life existed simultaneously in Wuhan in the mid-lat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alism and pragmatism made people's daily life vulgar and the civility at a low level but it didn't interfered in the advancing of Wuhan to the second most prosperous city in modern China.
引文
① [英]边沁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7页。
    ② 李长莉:《上海社会生活史的典型意义》,《史林》2002年第4期。
    ③ [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英]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页。
    ④ [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⑤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57页。
    ⑥ 章开沅:《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论纲》,《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
    ⑦ 章开沅:《现代化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章开沅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⑧ 章开沅主编《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总序”。
    ⑨ 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
    ① 章开沅:《武汉呼唤研究 (未刊稿)》,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网站(www.zgjds.org)之“论文精粹”。
    ② 参见罗教讲:《武汉人的形象——对武汉人的自我形象的实证分析》,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③ 章开沅:《精品意识与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④ 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
    ⑤ 爹见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⑥ [美]戴维·格伦斯基主编《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② 日常生活史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按衣俊卿教授所言,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③ 个别论述可能追溯到1927年以前。
    ④ 参见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⑤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1.
    ⑥ 中国城市活力研究组主编《武汉的性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① 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②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③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 (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0页。
    ①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 再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前有江浦、朱忱等:《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1822年。
    ② 徐明庭:《民初汉口竹枝词今注》,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
    ③ 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④ 朱建颂:《武汉方言研究》,武汉出版社1992年版。
    ⑤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如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见邓正来,[英]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8—394页。
    ② [美]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 (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William T. Rowe.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6。
    ④ 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 任放:《汉口模式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⑥ 本部分内容参考了魏文享:《中国大陆的武汉史 (1927—1949) 研究综述》,《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① 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 皮明庥主编《武汉通史》(七卷十册本),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③ 严昌洪:《近代武汉社会风俗的嬗变》,《江汉论坛》1990年第5期;《近代武汉商事习惯的变迁》,《东方》1994年第6期;《老武汉风俗杂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
    ④ 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 (1861—1949) ——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该论文成果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⑤ 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⑥ 王玉德:《1931年武汉水灾纪略》,《湖北文史资料》第57辑,1999年。
    ⑦ 章博:《武汉1931年水灾救济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章博:《论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作用——以武汉1931年水灾为个案的考察》,《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⑧ 李怀军:《抗战和沦陷时期的武汉经济述论》,参见杨蒲林,皮明庥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
    ⑨ 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① 魏文享:《1940年代汉口的同乡会》,《武汉春秋》2001年第4期。
    ② [凶]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③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④ [德]西美尔(George Simmel)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页。
    ⑤ 齐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齐奥尔格·西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190页。
    ⑥ Bourdieu, Pierre. 1979, Distinction: A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参见周怡:《文化社会学的转向:分层世界的另一种语境》,《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⑦ 忻平:《在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 (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 卢汉超著,段炼、吴敏、子羽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 马敏、陆汉文:《建构民国时期 (1912—1949) 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 (1928—1937) ——基于社会统计的计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王笛:《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要加强对下层民众思想的研究》,《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④ 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一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⑤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 为数不多的有汤蕾:《多重权力网络下的近代中国人力车夫——以1945—1949年的汉口人力车夫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另外,华中师范大学黎霞正以《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作博士论文研究。
    ① 王笛:《近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叙事方法的思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②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③ 卢汉超:《史景迁谈史》,《史林》2005年第2期。
    ④ 岳珑:《试论口述历史研究的功用与难点》,《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⑤ 访谈老人情况列表见附录一;访谈大纲见附录二。
    ⑥ 那些耄耋老者的热心帮助,以及把我认作忘年交的真诚至今感动着我,当然还有些以“过去太苦了,我不想回忆”来婉拒我的老人,我也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① 陈三井:《口述历史的理论及史料价值》,《当代》第125期,1998年1月。
    ② 岳珑:《试论口述历史研究的功用与难点》,《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 参见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④ 参见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⑤ 马敏:《21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若干趋势》,《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⑥ 两江指长江和汉江。长江又称扬子江、大江;汉江一般被市民成为小河、襄河,又称汉水。
    ⑦ 三镇指武昌、汉阳、汉口,有时合称为武阳汉、
    ① 当时的武昌指今天的鄂州。
    ② 因为在有清一代和民国时期卓越的商业地位,汉口也是其他一些研究者的旨趣所在,如罗威廉的两本《汉口》,就是对晚清汉口的商业、贸易、行会、社会冲突的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观照;傅才武在考察中国娱乐业的近代化过程时,也选取了汉口为个案,参见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4页。
    ④ 小河指汉江,相对于长江小而得名,武汉人称汉江为小河或者襄河。
    ⑤ 江浦、朱忱等:《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⑥ 海峰:《汉口兴自小河》,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⑦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 再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⑧ 徐明庭:《民初汉口竹枝词今注》,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⑨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 再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⑩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 再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1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93页;张乐和:《“天下四聚”:前近代武汉发展的 高峰》,《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①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93页
    ③ [日]水野幸吉著,刘鸿枢、唐殿薰、袁青选译,《汉口——中央支那事情》,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版,第83页。
    ④ 参见海峰:《武汉建市前后的汉口》,皮明麻、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⑤ [日]水野幸吉著,刘鸿枢、唐殿薰、袁青选译,《汉口——中央支那事情》,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版,第1页。
    ⑥ 涂文学:《文化汉口》,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⑦ 皮明庥: 《武汉建市的历史考察》, 《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① 过去的正街、长街、大街通常是一个城市的主要街道,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②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总类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
    ③ [美]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④ 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⑤ 参见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
    ⑥ 江浦、朱忱等:《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⑦ 参见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
    ⑧ 参见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
    ① 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民国卷(下)》,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327页。
    ②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总类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③ 《汉口市民众教育馆划区分社办事处举办工人识字班》(1946年),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0—2—37。
    ④ 指军界、警界、法界、政界。
    ⑤ 主要指报界、学界、律师、儒士、医师、会计师、工程师、社团服务、僧侣教徒等。
    ⑥ 主要指学生和无业游民。
    ⑦ 关于大多数城市平民和贫民的职业,其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地位在民国时期是比较恒常的,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政府公教人员——一个依靠政府薪金维持生计的群体。在民国前期和中期,“政府的公务员和国家教师收入适中,来源稳定,具有一定的文化。无论从生活方式还是从社会地位上来说,都可以称作社会的中层。在整个民国时期,民国政府公教人员的生活状况经历了一个由舒适到艰难的演变轨迹。尤其到最后几年,受通货膨胀之苦而每况愈下,他们竟沦落到活不下去的地步”(王印焕:《民国政府公教人员生活状况的演变》,《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甚至有的教员在放学之后还去拉人力车贴补家用,访谈资料F—21,2006年4月28日。
    ⑧ 根据徐焕斗所统计,汉口当时“男丁33,135人,女口23,746人,壮丁9,464人,学童7,467人”,其中“小贸9,464人”,占总人口十分之一多,徐焕斗:《汉口小志》,“户口志”第3页,1915年铅印本;另在1946年,武汉人口80多万,而小贩占去10万,都显示出小贩在人群众的比例超出十分之一,为数甚众,见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市容虽美,民命难堪!十万摊贩何以为生?》,《武汉日报》1946年12月3日。
    ① 中国城市活力研究组主编《武汉的性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② 转引自罗教讲:《武汉人的形象——对武汉人的自我形象的实证分析》,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③ 李宪生:《两次世纪之交的武汉对外开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④ 章开沅:《精品意识与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⑤ [美]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⑥ 访谈资料:F—34,2006年5月2日。时至今日,天门、仙桃(民国时候称沔阳)、汉川等地的老人都习惯称到武汉为“下汉口”。
    ⑦ [美]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⑧ 江浦、朱忱等:《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页。
    ①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② 徐焕斗:《汉口小志·风俗志》,1915年印刷本。
    ③ 孙南溪:《题汉口镇》,周健录,《武汉日报》1948年5月23日。
    ④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
    ⑤ 当时没有新洲地名,今天的新洲是原黄冈的一部分,为了明确区别起见,本论文中使用了新洲这一地名。
    ⑥ 当时的移民来源,反映出今天武汉城市圈即1+8的规划格局有着历史的渊源。14+8城市圈中1是指武汉,8是指周边的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孝感、仙桃、潜江、天门。
    ⑦ 施坚雅和他的同事们在其巨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的中心论点之一就是传统中国的城市与乡村是联为一体的。直至十九世纪,处于不同的地理区域,行政管理、商业经营水平完全不同的城市和乡村,呈现出一片和谐相融的景象。尤其在社会、文化方面,城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和鲜明的对照。甚至连作为城乡分界标志的城墙,也无法将城市和乡村隔绝开来,但是这一切似乎被西方文明的进入而改变。参见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① 区别于乡村和古代城镇而言。
    ②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③ 贾明:《大众文化:现代都市的文化主潮——兼论文化与都市的关系》,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1页。
    ④ 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⑤ 上官柳:《这城市》,《武汉日报》1946年12月30日。
    ⑥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① 曼引:《崩溃》,《武汉日报》1933年5月18日。
    ② 上官柳:《这城市》,《武汉日报》1946年12月30日。
    ③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4页。
    ④ 贾明:《大众文化:现代都市的文化主潮——谦论文化与都市的关系》,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1页。
    ⑤ 李卫东:《晚清武汉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严昌洪主编《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8页。
    ① 刘旭光:《都市文化与媒介——从符号与媒介的角度对都市文化的定位》,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4页。
    ② 李里:《我回到了都市》,《武汉日报》1948年10月3日。
    ③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④ 访谈资料:F—12,2006年4月23日。
    ⑤ 参见[美]杜赞其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三章 农村政权的现代化建设”对此有详论。
    ⑥ 《湖北建设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9月。
    ⑦ 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⑧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q74页。
    ① 文心:《汉孝间“跑荒”者》,《武汉日报》1948年5月2日。
    ② 沙莲香等:《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③ 《武昌市政府人力车概况调查报告》,1935年8月,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18—10—102。
    ④ 《募寒衣》,《武汉日报》1934年12月13日。
    ⑤ 陈默:《清晨的镜头》,《大众报》1947年8月24日。
    ⑥ 公正:《武汉竹枝词》,《武汉日报》1949年2月5日。
    ①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② 曼引:《崩溃》,《武汉日报》1933年5月18日。
    ③ 九达:《物价高涨之原因》,《光明》1930年8月30日。
    ④ 严昌洪:《汉口的黄陂人与黄陂文化》,严昌洪编著《老武汉风俗杂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⑤ 访谈资料:F—20,2006年4月28日。
    ① 参见[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序”第5页a
    ② Honing, Emily. Sisters and Strangers: 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 1919-1949.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79-93.转引自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③ 访谈资料:F—2,2006年4月19日。
    ④ 访谈资料:F—38,2006年5月4日。
    ⑤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基于社会统计的计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4页。
    ⑥ 访谈资料:F—3,2006年4月19日。
    ⑦ 刘德政:《外来人口与汉口城市化(1850—191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7页。
    ⑧ 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20页。
    ① 江原:《浣衣女》,《武汉日报》1947年1月7日。
    ② 江原:《更夫》,《武汉日报》1947年1月7日。
    ③ 少章“《下河妇铭》,《大楚报》1940年3月5日。
    ④ 《武汉日报》1936年3月16日。
    ⑤ 豫生:《街头卖唱的一群》,《武汉报》1941年7月23日。
    ⑥ 根据《人力车业职业工会会员名册》统计折算而来,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政府档案,全宗9—17—38(1)。
    ⑦ 《怡和村分驻所管辖区贫民登记调查表(1947年)》,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705。
    ① 李芳:《寒夜里的一个车夫》,《武汉日报》1936年1月1日。
    ② 汤蕾:《多重权力网络下的近代中国人力车夫——以1945—1949年的汉口人力车夫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8页。
    ① 小帆:《小贩》,《武汉报》1941年8月9日。
    ② 根据徐焕斗所统计,汉口当时“男丁33,135人,女口23,746人,壮丁9,464人,学童7,467人”,其中“小贸9,464人”,占总人口十分之一多,徐焕斗:《汉口小志·户口志》,第3页,1915年铅印本。
    ③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
    ④ 《市容虽美,民命难堪!十万摊贩何以为生?》,《武汉日报》1946年12月3日。
    ⑤ 在进行城市职业人口统计时,小贩、小贸被归为商人一类,这大大提高了近代武汉商人的绝对数字和商人的人口比重,使得“商人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大大超过了政、军及学等”,涂文学:《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文化的近代化》,《城市史研究》1998年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69页。
    ⑥ 一些来自周边农村的店伙计、纺纱工人等也住在棚户中,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⑦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⑧ 访谈资料:F—3,2006年4月19日。
    ① 《拆迁市区棚户及商户设置帐篷案》,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578。
    ② 《一年来贫民借贷处之概况》,《新汉口》第二卷第八期,第89页,1931年。
    ③ 长风:《夏夜》,《武汉日报》1935年6月21日。
    ④ 吴勤治:《棚户》,《武汉日报》1935年3月4日。
    ⑤ 访谈资料:F—22,2006年4月29日。
    ⑥ 吴勤治:《棚户》,《武汉日报》1935年3月4日。
    ⑦ 长风:《夏夜》,《武汉日报》1935年6月21日。
    ⑧ 虎列拉即霍乱。
    ⑨ 吴勤治:《棚户》,《武汉日报》1935年3月4日。
    ⑩ 访谈资料:F—18,2006年4月26日。
    11 常怀祖:《在“贫民区”里》,《大众报》1947年4月27日。
    12 访谈资料:F—36,2006年5月2日。
    13 访谈瓷料:F—22,2006年4月29日。
    ① 常怀祖:《在“贫民区”里》,《大众报》1947年4月27日。
    ② 访谈资料:F—21,2006年4月28日。
    ①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② 除小贩外,来自四乡和外省作苦力、店伙计、工人的男青年也与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通常每年年终才有一段时间回家探亲。例如,当时武汉的知名药店叶开泰就是每年集中一段时间让来自四乡的员工回乡探亲,徽帮商号也是每年集中放假一次,让员工回安徽老家探亲,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③ 根据扬子《汉市户口统计》计算而来,《武汉日报》1932年1月20日。
    ④ 武汉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总类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168页。
    ⑤ 张建民、周荣:《汉口:近代前夜的社会保障》,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⑥ 武汉人称“捡渣滓”。
    ⑦ 访谈资料:F—34,2006年5月2日。
    ⑧ 访谈资料:F—22,2006年4月29日。
    ① 刘文响:《巧玲生活纪要》,《武汉日报》1935年12月12日。
    ② 访谈资料:F—36,2006年5月3日。
    ③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④ 小帆:《小贩》,《武汉报》1941年8月9日。
    ①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② 常怀祖:《在“贫民区”里》,《大众报》1947年4月27日。
    ③ 刘文响:《巧玲生活纪要》,《武汉日报》1935年12月12日。
    ④ 《新汉口月刊》第二卷第八期,1931年2月,第45页,武汉市档案馆馆藏资料bb1122—6。
    ⑤ 艾廷林:《汉口市之现在与将来》,《大风报》1930年4月21日。
    ① 宋海:《面子和关系》,《武汉日报》1949年3月2日。
    ② 市政府部门在统计职业人口时,把十一岁以下者列为“未达职业年龄”人口,也就是说,孩子到十一岁就成为职业人口了,据《汉口市人口职业统计》,《汉口市府三十六年度统计总概》,1947年。
    ③ 访谈资料:F—36,2006年5月2日。
    ④ 根据“汉口市警察局人口教育程度统计表(1946年)”计算而来,《汉口民众教育馆有关扫除文盲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0—2—28。
    ⑤ 摩西:《小贩》,《武汉日报》1934年11月3日。
    ⑥ 平朗:《摊贩的苦闷》,《大楚报》1941年5月15日。
    ⑦ 小帆:《小贩》,《武汉报》1941年8月9日。
    ⑧ 摩西:《小贩》,《武汉日报》1934年11月3日。
    ⑨ 《密查摊贩训令及无证摊贩名册》,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579。
    ① 摩西:《小贩》,《武汉日报》1934年11月3日。
    ② 《密查摊贩训令及无证摊贩名册》,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579。
    ③ 淬铭:《里巷之夜》,《武汉报》1941年7月30日。
    ④ 摩西:《小贩》,《武汉日报》1934年11月3日。
    ⑤ 怜璧:《暑夜的汉阳》,《武汉日报》1932年7月26日。
    ⑥ 武汉市档案馆编《大武汉旧影》,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⑦ 《大众报》1948年3月16日。
    ⑧ 芭林:《穷街》,《正潮报》1948年8月27日。
    ⑨ 翔聒:《卖棒冰的小孩》,《正潮报》1948年8月27日。
    ⑩ 摩西:《小贩》,《武汉日报》1934年11月3日。
    ① 乐芹:《夜之焦烦》,《武日汉报》1935年8月14日。
    ② 访谈资料:F—1,2006年4月18日。
    ③ 乐芹:《夜之焦烦》,《武汉日报》1935年8月14日。
    ④ 新吾:《一条热闹的大街》,《武汉日报》1948年9月24日。
    ⑤ 江原:《小巷》,《武汉日报》1946年12月1日。
    ⑥ 王再湘:《小偷》,《大楚报》1941年4月17日。
    ⑦ 摩西:《小贩》,《武汉日报》1934年11月3日。
    ⑧ 访谈资料:F—28,2006年4月30日。
    ⑨ 根据市公用局的菜市场管理规则,公营市场的蔬菜到达消费者手中时,经过了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基本批发商或者临时批发商的转手。据《汉口特别市市场营业系统表》,《汉口特别市政府三周年市政概况》(1942 年),武汉市档案馆馆藏资料bB12—6。
    ① 许敏:《明清饮食店铺与大众社会生活》,唐力行主编《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黄山书社1999年版, 第419页。
    ② 顾亦兵:《风雅武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③ 访谈资料:F—23、F—24、F—25、F—26,2006年4月29日。
    ④ 访谈资料:F—4,2006年4月19日。
    ① 小华:《街头新职业》,《大楚报》1941年9月5日。
    ② 李悟:《日记一则》,《武汉日报》1936年5月6日。
    ③ 魏端:《一天》,《武汉报》1941年1月29日。
    ④ 平朗:《摊贩的苦闷》,《大楚报》1941年5月15日。
    ① 王再湘:《疯》,《大楚报》1941年3月15日。
    ② 冰士:《汤圆》,《武汉日报》1933年1月16日。
    ① 访谈资料:F—36,2006年5月2日。
    ② 访谈资料:F—36,2006年5月2日。
    ③ 平朗:《摊贩的苦闷》,《大楚报》1941年5月15日。
    ④ 《武汉三镇摊贩管理办法》,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全宗40—13—367。
    ⑤ 小帆:《小贩》,《武汉报》1941年8月9日。
    ⑥ 褚晓琦:《近代上海菜场研究》,《史林》2005年第5期。
    ⑦ 访谈资料:F—27,2006年4月29日。
    ⑧ 叶向荣:《苦惘》,《武汉日报》1947年1月8日。
    ① 《武汉三镇摊贩管理办法及呈报调查摊贩情况》,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367。
    ② 《武汉三镇摊贩管理办法及呈报调查摊贩情况》,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367。
    ① 《十万摊贩何以为生?》,《武汉日报》1946年12月3日。
    ② 宗泽:《整饬市容》,《武汉日报》1946年12月17日。
    ③ 宗泽:《整饬市容》,《武汉日报》1946年12月17日。
    ① 王再湘:《小偷》,《大楚报》1941年4月17日。
    ① 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页。
    ② [美]顾德曼著,宋钻友译,《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③ 沙莲香等著:《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④ 常怀祖:《在“贫民区”里》,《大众报》1947年4月27日。
    ⑤ 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⑥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5页;熊月之:《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特点》,《史林》2006年第2期。
    ⑦ 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五,亦称中元节。
    ⑧ 不独农村移民,广大市民包括中上等人家也有烧纸钱以祈求亡故祖先的护佑的习惯,当时住在高档里弄住宅的日本军官百田宗志即发现对面人家在中秋夜焚烧冥钱,[日]百田宗志:《汉口风物诗》,武汉宣传联盟事务局1945年版,第43页。
    ⑨ 访谈资料:F—4,2006年4月19日。
    ⑩ 访谈资料:F—2、F—3,2006年4月19日。
    ①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1页。
    ② 徐焕斗:《汉口小志·名胜志》。
    ③ 涂文学:《对立与共生: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二元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④ 涂文学:《对立与共生: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二元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⑤ 王干一:《旅汉杂记》,《西北风》第16期,1937年3月,第29—30页。
    ⑥ 访谈资料:F—6,2006年4月20日。
    ⑦ 曼引:《崩溃》,《武汉日报》1933年5月18日。
    ① 适箴:《家信》,《武汉报》1941年7月5日。
    ② [美]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③ 凡凡:《还乡》,《大楚报》1941年6月6日。
    ④ 访谈资料:F—19,2006年4月27日。
    ⑤ [美]顾德曼著:《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宋钻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⑥ 星子:《怀乡》,《武汉报》1940年8月3日。
    ⑦ 力子:《怀乡》,《武汉报》1940年8月3日。
    ⑧ 拔戈:《游子情》,《武汉报》1941年1月26日。
    ① 萧然:《异乡的中秋》,《汉口罗宾汉报》1935年9月21日。
    ② 青芜:《我的故乡新年》,《西北风》第14期,1937年1月,第66页。
    ③ 邵劈西:《故乡》,《武汉日报》1934年8月2日。
    ④ 凡凡:《还乡》,《大楚报》1941年6月6日。
    ① [美]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页。
    ② 访谈资料:F—9,2006年4月21日。
    ③ 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④ 访谈资料:F—8,2006年4月20日。
    ⑤ 王里:《朝去暮归:水平线下生活之一》,《武汉日报》1935年8月2日。
    ① 指汽车。
    ② 宋海:《乡巴佬》,《武汉日报》1949年2月27日。
    ③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253—258页。
    ④ 小市民:《原来这就是垃圾》,《汉口报》1946年6月13日。
    ⑤ 《坐在前头》,《罗宾汉报》1947年2月9日。
    ①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8页。
    ②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③ 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④ 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第348页。
    ⑤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9页。
    ⑥ 均颖:《雇车的哲学》,《武汉日报》1932年1月1日。
    ① 曼引:《崩溃》,《武汉日报》1933年5月18日。
    ② 均颖:《雇车的哲学》,《武汉日报》1932年1月1日。
    ③ 宋海:《乡巴佬》,《武汉日报》1949年2月27日。
    ④ 著名的城市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帕克在《作为社会实验室的城市》一书中写道:“可以说,大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择选和筛选机制,它必然在全部居民之中挑选最适合在某一特定范围里生活的个人”,参见[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著,徐伟民译,《城市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①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①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总类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0—176页。
    ② 武汉人称家佣为娘姨。
    ③ 罗棋:《刘少奶奶的工作》,《大楚报》1940年3月24日。
    ④ 本章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武汉城市的平民和贫苦之家的女性,以与那些阔太太、小姐和贵妇人加以区别,但这种划分可能也不尽合理,因为当时武汉社会“女性形象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任何分类和描述都只能是一个接近对象的努力和尝试”,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1页。
    ① 《女人,是个苦难的称号》,《武汉日报》1948年12月21日。
    ② 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③ 访谈资料:F—33,2006年5月1日。
    ① 1935年流行于河南信阳的民歌《姑娘谣》中的汉口女孩就是这样的形象: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搁;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张淑君:《姑娘谣》,《武汉报》1942年5月20日。
    ② 访谈资料:F—4,2006年4月19日。
    ③ 高庸英:《女人与职业》,《武汉日报》1936年4月21日。
    ④ 访谈资料:F—11,2006年4月22日。
    ⑤ 访谈资料:F—33,2006年5月1日。
    ⑥ 魏予珍《汉口旧事竹枝词》,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⑦ 《汉口特别市各工厂工作时间及工人每小时所得工资一览表》,《汉口社会统计调查》1929年,湖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LSA2.14—23。
    ⑧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⑨ 魏予珍《汉口旧事竹枝词》,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7页。
    ⑩ 王里:《朝去暮归:水平线下生活之一》,《武汉日报》1935年8月2日。
    ① 张光宇:《大小姐们》,《武汉日报》1935年1月1日。
    ② 访谈资料:F—35,2006年5月2日。
    ③ 公爽:《可贵的一点进步》,《武汉日报》1934年8月10日。
    ① 幼鸿:《如何从事社交活动?——给未婚的女孩子》,《武汉日报》1948年10月26日。
    ② 访谈资料:F—2,2006年4月19日。
    ③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
    ④ 《今日社会与男女迟婚》,《武汉日报》1948年12月7日。
    ⑤ 幼鸿:《如何从事社交活动?——给未婚的女孩子》,《武汉日报》1948年10月26日。
    ⑥ 王印焕:《试论民国时期学生自由恋爱的现实困境》,《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
    ⑦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武汉书业公会,1920年。
    ⑧ 武汉人称女儿为姑娘。
    ⑨ 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⑩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11 《今日社会与男女迟婚》,《武汉日报》1948年12月7日。
    ① 《武昌社会服务处有关办理集团结婚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91—1—48。
    ②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③ 《汉口市警察局婚姻案审讯笔录》,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7—167。
    ④ 访谈资料:F—39,2006年5月8日。
    ⑤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俗语的原样,其实它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的一种误传,说的是女子嫁给乞丐和老头也要认命,因为音相近且容易上口,故今天人们只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⑥ 访谈资料:F—11,2006年4月22日。
    ⑦ 访谈资料:F—35,2006年5月2日。
    ⑧ 访谈资料:F—36,2006年5月2日。
    ① 观遐:《街头随感》,《武汉报》1941年2月23日。
    ② 醒亚:《恩爱夫妻——贫困不相随》,《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21日。
    ③ 《新汉口市市政公报》第一卷第四期,1929年10月。
    ④ 周健:《童养媳》,《正谊晚报》1947年7月27日。
    ⑤ 《武汉报》1941年8月13日。
    ① 吊膀子即调情。
    ② 箴:《新歌谣》,《汉口导报》1947年5月2日。
    ③ 汉口竹枝词《摩登女儿》,《正谊晚报》1947年8月10日。
    ④ 《女儿泪》,《正谊晚报》1947年7月14日。
    ⑤ 情圣:《女子无才便是德》,《大楚报》1940年11月22日。
    ⑥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武汉书业公会,1920年。
    ⑦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⑧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173页。
    ⑨ 《汉口市警察局1948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的斗殴》,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4215。
    ⑩ 王林:《家庭应有的娱乐》,《武汉日报》1949年1月4日。
    ① 高庸英:《女人与职业》,《武汉日报》1936年4月21日。
    ② 情圣:《女子无才便是德》,《大楚报》1940年11月22日。
    ③ 罗荪:《女性》,《大光报》1935年5月25日。
    ④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
    ⑤ 访谈资料:F—2,2006年4月19日。
    ⑥ 访谈资料:F—1,2006年4月18日;F—7,2006年4月20日。
    ⑦ 情圣:《女子无才便是德》,《大楚报》1940年11月22日。
    ① 丈夫姓胡,妻子姓涂,则妻子就被称为“胡涂氏”。
    ② 即她的丈夫。
    ③ 《汉口市警察局1948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的斗殴》,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汉口市警察局全宗40—13—4215。
    ④ 访谈资料:F—10,2006年4月22日。
    ⑤ 震元:《新婚杂记》,《武汉日报》1932年5月29日。
    ⑥ 访谈资料:F—1,2006年4月18日。
    ⑦ 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⑧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
    ⑨ 杰义:《沐浴的烦恼》,《武汉报》1941年1月25日。
    ①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见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② 汶耳:《枕边的烦喋》,《武汉日报》1935年7月3日。
    ③ 桃声:《吁叹》,《武汉报》1940年8月11日。
    ④ 访谈资料:F—32,2006年5月1日。
    ⑤ Marvin Harris, Orna Johnson. 2000. Cultural Anthropology. Boston: Allyn & Bacon. p95.
    ⑥ 指入赘的上门女婿。
    ⑦ 指岳母和妻子。
    ⑧ 访谈资料:F—28,2006年4月30日。
    ①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页。
    ② 促织:《婆媳之间》,《武汉日报》1948年12月28日。
    ③ 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④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67页。
    ⑤ 促织:《婆媳之间》,《武汉日报》1948年12月28日。
    ⑥ 访谈资料:F—19,2006年4月27日。
    ① 清君:《钱大嫂》,《武汉报》1940年12月25日。
    ② 江鸟:《武昌民歌一瞥》,《西北风》第8期,1936年9月,第22页。
    ③ 《谨献给情感不融洽的姑嫂们》,《武汉日报》1948年10月18日。
    ④ 人类学一般将家庭分为核心式家庭和扩展式家庭,这种分类为社会学家所沿用。核心家庭主要指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扩展式家庭又包含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主干家庭主要指夫妻(或加上他们的未婚子女)与父母或父母中的一方组成的家庭,也可以包括这对夫妻未婚的兄弟姐妹,联合家庭主要指父母或其一方与两对以上(含两个)已婚子女(或加上孙子及其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按照当时的抽样调查和笔者的访谈,在民国武汉大概有一半的家庭属于核心式家庭,另一半属于主干家庭,由父母、儿子和儿媳、未婚的子女、孙子组成,这样家庭里的媳妇就要面对丈夫的母亲(婆)和其未出嫁的姐妹(姑子),形 成婆媳、姑嫂关系。参见Marvin Harris,Orna Johnson.2000.Cultural Anthropoiogy.Boston: Allyn & Bacon.096;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159页。
    ① 访谈资料:F—4,2006年4月19日。
    ② 天君:《半年来违反交通人数之统计》,《新汉口》第二卷第八期(1930年),第73页。
    ③ 访谈资料:F—35,2006年5月2日。
    ④ 访谈资料:F—20,2006年4月20日。
    ⑤ 震元:《新婚杂记》,《武汉日报》1932年4月22日。
    ⑥ 张崇明:《江城茶馆话当年》,萧志华主编《湖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2000年版,第6页。
    ⑦ 访谈资料:F—10,2006年4月22日;张崇明:《旧武汉的茶馆、餐馆、旅馆及其文化、经济功能》,参见杨浦林、皮明庥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45页。
    ① 访谈资料:F—29,2006年5月1日。
    ② 访谈资料:F—2,2006年4月19日。
    ③ 军之:《理发店一瞥》,《罗宾汉报》1947年4月28日。
    ④ 蔡寄鸥:《咏汉口竹枝词》,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⑤ 根据《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本馆业务实施广播词》整理,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38。
    ⑥ 高庸英:《女人与职业》,《武汉日报》1936年4月21日。
    ⑦ 《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本馆业务实施广播词》,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38。
    ① Marvin Harris, Orna Johnson. 2000. Cultural Anthropology. Boston: Allyn & Bacon. p80.
    ② Marvin Harris, Orna Johnson. 2000. Cultural Anthropology. Boston: Allyn & Bacon. P80.
    ③ 马克·赫特尔著,宋践等译,《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④ 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⑤ 胡俊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男女平等》,《社会》2003年第5期。
    ⑥ 《仪礼·丧服·子复传》。
    ① 刘建凤,于作敏:《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转换》,《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② 《老舍文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51页。
    ③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各军政机关进驻武汉之际,各地文化界人士及其机构、团体也纷纷迁移武汉。截至1937年底,“迁移到武汉的科学、文化艺术和救亡团体已达一二百个,各类文化界人士达1000人以上”。戴知贤、李良志主编《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但是,在战时,他们在武汉的主要活动是宣传抗日,而不是进行妇女解放等民智启迪工作。参见田子渝、黄华文:《湖北通史·民国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423页。
    ④ 候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⑤ 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⑥ 访谈资料:F-2、F—3、F—4,2006年4月19日;F—11,2006年4月22日;F—19,2006年4月26日; F—27,2006年4月29日;F—35,2006年5月2日;F—39,2006年5月8日。
    ① 很遗憾,在民国武汉报刊,以及档案卷宗里面,我们几乎看不到已婚妇女的真实名字。一般以夫姓贯首,妻姓列后,再加“氏”,例如丈夫姓胡,妻子姓涂,则妻子就被称为“胡涂氏”;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② 访谈资料:F—39,2006年5月8日。
    ③ 《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敬老会分配礼品及其他文件等》,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103。
    ④ 《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敬老会分配礼品及其他文件等》,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103。
    ⑤ 《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敬老会分配礼品及其他文件等》,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103。
    ① 《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敬老会分配礼品及其他文件等》,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103。
    ② 苏红主编《多重视野下的社会性别观》,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③ 费尔巴哈说“人是历史文化的作品”,参见涂可国:《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④ 访谈资料:F—8,2006年4月20日。
    ⑤ 《汉口民众教育馆有关扫除文盲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0—2—28。
    ① “撂么事”是武汉地区方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长大的女孩子了,还到处晃荡什么”。访谈资料:F—39,2006年5月8日。
    ② 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妇女研究论从》2000年第4期。
    ③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④ 林语堂:《婚姻与职业》,《论语》半月刊第24期,参见王儒年:《从<申报>广告看现代上海社会的女性认同》,《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
    ⑤ 在汉口市1929年所统计的82种工种当中,只有大约10种行业乃女性准入的,如店员、纺织、鞋艺、缝艺、棉花业、酒饭面馆、拣茶、麻袋、被服工人、鲜果担摊,其他的行业要么因体力消耗大,要么知识文化要求高,女性都难以介入。根据:《汉口社会统计调查》1929年,湖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A2.14.23。
    ⑥ 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164页。
    ⑦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
    ① 李小紫:《妓女呼声——人贩子毫无惩罚》,《武汉日报》1947年2月3日。
    ② 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1页。同期其他城市如成都等妇女的职业情况,可以参考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著,何开松译,《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④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页。
    ⑤ 王儒年:《从<申报>广告看现代上海社会的女性认同》,《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
    ⑥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① 晓明:《男人需要内助》,《汉口报》1946年12月8日。
    ② 星子:《妻》,《武汉报》1940年8月3日。
    ③ 访谈资料:F—32,2006年5月1日。
    ④ 访谈资料:F—18,2006年4月26日。
    ⑤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转引自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⑥ 《小事记》,《大光报》,1935年4月23日。
    ①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
    ② 访谈资料:F—39,2006年5月8日。
    ③ 情圣:《打牌》,《大楚报》1940年5月28日。
    ④ 星子:《妻》,《武汉报》1940年8月3日。
    ⑤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85页。
    ⑥ 访谈资料:F—1,2006年4月18日;F—10,2006年4月22日。
    ⑦ 清君:《钱大嫂》,《武汉报》1940年12月25日。
    ⑧ 星子:《妻》,《武汉报》1940年8月3日。
    ⑨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86页。
    ② 潘光旦:《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698页;李银河、郑宏霞:《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③ 汶耳:《枕边的烦喋》,《武汉日报》1935年7月3日。
    ① 正俗:《体仁巷节妇殉情》,《武汉时事白话报》1932年5月2日。
    ② 徐明庭编著:《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③ 徐明庭编著:《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页。
    ④ 陈治国:《数罗汉》,《武汉日报》1949年2月5日。
    ⑤ 《汉口市警察局婚姻案审讯录》,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40—7—167。
    ⑥ 《汉口市府三十六年度统计总况》,湖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A2.14.21。
    ① 《男人的理想太太》,《亲民报》1949年4月26日。
    ② 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中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③ 皇甫艳玲:《女生就业难及女性劳动价值的评定》,《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9期。
    ④ 高庸英:《女人与职业》,《武汉日报》1936年4月21日。
    ⑤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37页。
    ⑥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⑦ 张竹君:《在爱国女学校欢迎会上的演说词》,中国妇联编《中国妇女运动资料》,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页。
    ⑧ 高庸英:《女人与职业》,《武汉日报》1936年4月21日。
    ⑨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①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② 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94页。
    ③ 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① [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② 叶南客:《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沙莲香等著:《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8年版,第143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5页。
    ①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② 徐国桢:《上海生活》,世界书局1933年版,第21页,转引自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③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④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13—419页。
    ⑤ 引自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⑥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⑦ 董玉梅:《汉口里弄建筑的文化魅力》,《长江论坛》2004年第2期。
    ⑧ “份”是武汉独有的对居住地的称呼,“里”、“巷”同义,指居住的房屋带中间的道路的整个地区,参见朱 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98—99页。
    ①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F—16,2006年4月24日;F—21,2006年4月28日。
    ② 刘文响:《巧玲生活纪要》,《武汉日报》1935年12月12日。
    ③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202页。
    ④ 访谈资料:F—1,2006年4月18日;F—10,2006年4月22日;F—11,2006年4月22日;F—22,2006年4月29日。
    ⑤ 访谈资料:F—39,2006年5月8日。
    ① 访谈资料:F—32,2006年5月1日。
    ② 《汉口市警察局一九四八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审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全宗40—13—4215。
    ③ 蒋贞:《告借》,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武汉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7(10)。
    ④ 季良:《百家锁衣饭》,《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3月6日;朱建颂:《武汉方言研究》,武汉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⑤ 因为武汉酷暑难耐,人们只好到屋外乘凉,甚至露宿街头,警察局虽因风化卫生之故屡有禁止,但终因露宿者我行我素,最后不了了之。有人在报上刊登文章对这种现象表示谅解,并道出了其中真谛:“一到晚上,满街满街躺满了裸体的男人,女人带着她们的孩子,也躺在那里。这已经成了‘陋习’,而且是无法纠正的‘陋习’!这原因是为了屋内闷热,所以才睡到外面来,目的是为了凉快。反正是晚上,所以与市容无碍,否则早就被赶进了热房中去烤热去了。若是我们大中华有一天有钱了,热水汀、冷水管像自来水管子一般的普通,家家都装得有,冷天开热水汀,热天放冷气,那就该舒服了。请那些睡惯马路的裸体男人和女人、孩子再睡到马路上来,恐怕他们未必乐意吧!”《睡马路》,《建国晚报》1947年8月26日;参见涂文学主编《武汉老新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494页;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中华民国卷(下)》,第91页。
    ⑥ 蒲扇有两个用处,一是扇风,一是驱赶蚊虫,访谈资料F—1,2006年4月18日。
    ⑦ 汪士孝:《纳凉记》,《武汉报》1940年8月11日。
    ⑧ 《怎样消遣夏夜》,《正谊晚报》1947年7月27日。
    ① 钰生:《街唱者》,《武汉日报》1936年7月15日。
    ② 淬铭:《里巷之夜》,《武汉报》1941年7月30日。
    ③ 此处指农历的六月,一般在公历的七月到八月间,是武汉每年最热的时节。
    ④ 钰生:《街唱者》,《武汉日报》1936年7月15日。
    ⑤ 访谈资料:F—2,2006年4月19日;F—3,2006年4月19日。
    ① 顾亦兵编著:《风雅武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② 鸟茜:《江边》,《武汉日报》1932年7月15日。另外,《罗宾汉报》1936年7月11日至7月28日,每六报道长江的水势情况,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关注。
    ③ 访谈资料:F—20,2006年4月28日。在《武汉报》1941年2月2日刊登的由商写的文章《爸爸难》中,也有“大不易居的汉口”的表达。
    ④ 《榨取血汗的房租》,《光明》1930年8月30日。
    ⑤ “你家”发音为ni·a,都念轻声,武汉方言,相当于尊称“您”,一般用在句首或句尾,表示客气或尊敬。
    ⑥ 武汉方言,“什么”的意思
    ⑦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7日;F—39,2006年5月8日。
    ⑧ 《物价这魔鬼》,《正潮报》1948年10月31日。
    ⑨ 左右:《岁腊话寒酸》,《武汉日报》1949年1月21日。
    ⑩ 《物价晴雨表:在标语上看涨落,由面孔上辨盈亏》,《正谊晚报》1947年7月16日。
    ① 伪军:《里巷趣闻》,《大楚报》1940年3月4日。
    ② 考虑到民国武汉平民拥挤的居住环境,保留隐私似乎是很困难的,因为人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邻里视听范围之内。
    ③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146页。
    ④ 王兰:《赔了夫人又搬家》,《光明》1930年8月19日。
    ⑤ 不平人:《不相干的话》,《大楚报》1940年11月25日。
    ⑥ 访谈资料:F—36,2006年5月2日;F—37,2006年5月2日。此两位受访者王贵和项国华是一对相伴五十多载的夫妻,他们的婚“恋”就是由双方父母包办的,在结婚之前,他们都未曾见过对方,只由双方家长维持来往。
    ①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国民党长期利用新闻垄断权和报刊媒体等,对共产党进行负面宣传,以培养老百姓对自己的好感和对共产党的敌意,主要是恶意宣传共产党的残酷可怕,这也导致了一部分群众的盲从和轻信,忆凤:《碎锦片片》,《武汉报》1941年8月21日。
    ②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③ 访谈资料:F—33,2006年5月1日;桃声:《吁叹》,《武汉报》1940年8月11日。
    ④ 访谈资料:F—22,2006年4月29日。
    ⑤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⑥ 《孟子·告子(上)》。
    ⑦ 《礼记·礼运》。
    ⑧ 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⑨ 流行在武汉民间的一种纸牌,由旧时儿童描红的三字经演变而来,例如“上大人”、“可知礼”、“画三千”、“丘一己”、“七十士”、“八九子”、“佳作仁”、“尔小生”,即使不识字的文盲也大多会打此牌。访谈资料:F—1,2004年4月18日。参见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3页;徐明庭等:《武汉地区的“上大人”纸牌》,《武汉文史资料》1989年第1辑。
    ⑩ 小青:《音乐家的悲哀》,《武汉日报》1932年8月8日。
    11 《社会日报》,1936年7月24日,参见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12 淬铭:《里巷之夜》,《武汉报》1941年7月30日。
    ①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见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⑦ 本章中的“社区”是指人群聚居的地方。
    ③ “放”在此处念轻声,“斗散放”即开玩笑的意思,参见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年版,第36页。
    ④ “宜”,在此处念轻声,“占相宜”即占便宜的意思,亦作“占相应”(“应”念轻声),《汉口指南‘方言志要》,参见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⑤ 访谈资料:F—2,F—3,2006年4月19日;F—7,2006年4月20日;F—18,2006年4月26日;F—33,2006年5月1日:F—39,2006年5月8日。
    ⑥ 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① 陈隶华:《礼教之下》,《武汉报》1941年2月23日。
    ① 访谈资料:F—39,2006年5月8日。
    ② 访谈资料:F—10,2006年4月22日:F—12,2006年4月23日。
    ③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又作“一颗老鼠屎弄坏一甑饭”,见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④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⑤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67页。
    ⑥ 省政:《这是何苦呢?——为小孩,打官司;两愚妇,真可笑》,《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12日。
    ⑦ 《汉口市警察局一九四八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审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全宗40—13—4215。
    ⑧ 张余氏和单瞿氏就因为孩子而动粗了:单瞿氏的孩子林儿拿着汤匙从张余氏家门前经过,被她的两个儿子张鸡蛋、张鸭蛋说汤匙是他们家的,还骂林儿是“婊子养的”,单瞿氏出来回应,张余氏便从屋里跑出来,同单瞿氏争吵起来,两下打拢去了。但是被带到警察局时,双方皆表示不愿打官司,希望和解。《汉口市警察扁一九四八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审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全宗40—13—4215。
    ⑨ 荷风:《“看房子”及其他》,《武汉日报》1934年11月5日。
    ① 审讯记录反映出这场邻里纠纷是因为散布邻居生活放浪的谣言导致的——刘杨氏供词:我原在王吴氏家中住,平时帮她做家务事情,感情很好。六月间,我搬到三码头住家,她背地对我现住房东说,我乡中来的客,都是我的野老公。我听见这种话,同房东去与她对质,才吵打起来。她把我腰打伤了,新买的褂子也撕破了,我丈夫也挨了她的打。王吴氏供词:她在我家中同住一年多,感情很好。六月间,她搬走了。前几天她叫我到她家中去,说我说了她的坏话,彼此吵闹,我被她打了一顿。昨天她从我门口经过,我也打了她一顿,并没有打过她的丈夫。衣裳不是我撕的,是在电线网上撕的。《汉口市警察局一九四八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审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全宗40—13~4215。
    ② 访谈资料:F—12,2006年4月23日。
    ③ 《汉口市警察局一九四八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审讯》中记录了这桩邻里纠纷。当事人为熊小么和其兄熊祥喜以及黄文凯和妻子黄周氏。当事人的供词如下:熊小么(当被问道“你的头是怎样被打破的”时)——“他(指黄文凯,笔者加)向我借钱,我未借给他。我在洗脚,他说我脚不干净,我说洗的水也不给他喝:他说给你哥哥喝。我的哥哥说他不该说的。他夫妻俩打我哥哥,我拉他,他的妻子把我头打破。”熊祥喜(当被问道“你是怎样与他们打架”时)——“他(黄文凯,笔者加)的妻子打我兄弟,我去转弯(意思为劝架,武汉方言,笔者加),我并未打架。”黄周氏(当被问道“你是怎样打破熊小么的头”时)——“他在屋里洗脚,说他的脚冻吊了。我说一句笑话,他叫我把洗脚水喝了。我说他不该,他就骂我。我拿一根铁东西把他的头打破了。”黄文凯(当被问道“你是怎样与他打架”时)——“我刚回来。他们在说笑话,把我妻子按到地下。我问他理由,他们兄弟二人打我,我的妻子把他脑壳打破了。”见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全宗40—13—4215。
    ④ 访谈资料:F—19,2006年4月27日。
    ⑤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263页。
    ⑥ 在平民居住的板平房里,人均居住面积多在3—5平方米,而且相邻的两户人家中间仅—板相隔,大的声响动静隔壁都能听清楚;而住在简易楼房二层的人家也是一家人都挤在同一间房里。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F—8,2006年4月20日;F—10,2006年4月22日;F—16,2006年4月24日。
    ①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②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2页。
    ③ 访谈资料:F—5,2006年4月20日;F—20,2006年4月28日;F—30,2006年5月1日。
    ④ 省政:《这是何苦呢?——为小孩,打官司;两愚妇,真可笑》,《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12日; 《汉口市警察局一九四八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审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全宗 40—13—4215。
    ⑤ 打圆场,即劝架、调解之意,在武汉也称“转弯”, 在邻里纠纷审讯中有此记录,《汉口市警察局一九四八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审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全宗40—13—4215。
    ⑥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① 访谈资料:F—39,2006年5月8日。
    ②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③ 王再湘:《疯》,《大楚报》1941年3月15日。
    ④ 孟庆超:《中国警察近代化研究——以法文化为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⑤ [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5页。
    ⑥ 刘德政:《外来人口与汉口城市化(1860—1911)》,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53页。
    ⑦ William T. Rowe.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 313.
    ⑧ 唯一的例外,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尤其是1947—1948年间,为实现所谓“戡乱救国”,整顿民风与“查捕”共产党,曾经使警察和保甲制度干涉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警察局担负起民众教导、交通、治安、卫生、风化等众多职能,几乎涉及居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同时,保甲长在基层社区也发挥起作用,成为沟通社区居民与政府和警察局的中间人,获得了罕见的权威,甚至居民将门口掉落在地的路灯捡回家中也要请示甲长。这一时期的警察与其说是关心民众生活,不如说是对民心的防范,主要是“查捕”共产党员,大量警力被派到大街上对路人进行搜身即是明证。《汉口市警察局一九四八年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审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4215;《社会动态调查表》,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1685;《社会一般动态日报表》,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5862;《有关社会一般动态调查日报》,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8—129;《检查行人报告表》,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8—134。
    ①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②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③ Jane Jacobs.The Uses of Sidewalks:Safety.引自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86页。
    ④ 慕洁:《骂——社会上恶习惯之一》,《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3月20日。
    ⑤ 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3页。
    ⑥ [美]科塞(Coser,A.)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⑦ 姚伟钧、胡俊修:《论武汉人文化品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访谈资料:F—22,2006年4月29日:F—28,2006年4月30日:F—35,2006年5月2日。
    ② William T. Rowe.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17.
    ③ 另一美国学者魏斐德则从“高度制度化意义上的社区共同体”能否缓解社区共同体的冲突这一角度,置疑如何将“暴力争吵”与“相对安宁”的相互一致性,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思考》,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5页。
    ④ “跶倒”是武汉方言,“摔倒”的意思。
    ⑤ 访谈资料:F—20,2006年4月28日。
    ⑥ 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页。
    ① 访谈资料:F-5,2006年4月20日;F—13,2006年4月23日;F—17,2006年4月24日;F—20,2006年4月28日。
    ② 访谈资料:F—5,2006年4月20日。
    ③ 因为他以前在家乡有酱油拌饭吃的经历,所以以为应该放很多酱油到菜里。
    ④ 访谈资料:F—17,2006年4月24日。
    ⑤ 访谈资料:F—2,2006年4月19日;F—3,2006年4月19日;F—16,2006年4月24日。
    ① 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
    ②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
    ③ 正如费孝通在江村观察到的,田里如果需要额外劳动力,住在附近的亲戚朋友便会来帮忙并不计报酬;遇到重大婚丧喜事,邻居也这样来帮忙。从长远看,亲戚和邻居之间的互相接待、留宿和服务都是取得平衡的,社会关系越亲密,对等的交换也越少。同时,为了满足情感需求,乡村的人们还进行另一种交换——送礼,用来作为正式礼品的一些东西是根据习俗而来的,主要是食品,在重要的礼仪场合则送一些现金,例如将一定数量的钱送给急需的新婚夫妇。人们送礼的食品,或是从市场买来的,如年底送的火腿和糖果,或是自己制作的,如端阳节送的三角形的糯米粽子,接受礼物的人,也做同样的粽子,买相同的东西回送亲戚朋友,这种交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人们的联系。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6页。
    ④ [美]G.C.霍曼斯:《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转引自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⑤ 卢霞:《献给失意的孤零人》,《汉口工报》1948年9月28日。
    ⑥ 蒲风:《友情》,《武汉日报》1936年1月15日。
    ① 汉口的旧称。
    ② 不才:《送别》,《汉口新闻报》1928年11月28日。
    ③ 端人也:《寂寞,空虚,茫茫然》,《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16日。
    ④ 陈衡:《朋友》,《大楚报》1941年3月14日。
    ⑤ 林适存:《穷极无聊》,《武汉日报》1935年8月14日。
    ⑥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38页。
    ⑦ 《礼记·曲礼》。
    ⑧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①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② 参见马文·哈里斯著,李赔茱、高地译,《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③ 访谈资料:F—8,2006年4月20日:F—10,2006年4月22日;F—20,2006年4月28日。
    ④ 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⑤ 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版,第138页。
    ⑥ 翟学伟:《中国社会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⑦ 皮生:《人情》,《罗宾汉报》1936年12月8日。
    ⑧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
    ⑨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①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②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F—28,2006年4月30日。
    ③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④ 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⑤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第152页。
    ⑥ 宝华:《谋事》,《大楚报》1940年3月4日。
    ⑦ 秋涛:《没有办法》,《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8日。
    ⑧ 过去武汉人称“过阴历年”。
    ⑨ 过去武汉工厂里对车间上司的称呼。
    ① 访谈资料:F—6,2006年4月20日。
    ② 访谈资料:F—35,2006年5月2日。
    ③ 萧士德:《陡变》,《武汉日报》1934年10月31日。
    ④ 冷寒冰:《论送节礼》,《武汉日报》1935年10月18日。
    ⑤ 宝华:《谋事》,《大楚报》1940年3月4日。
    ⑥ 参见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4页。
    ⑦ 翟学伟:《中国社会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
    ⑧ 参见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文版自序”。
    ⑨ 奚弱:《卖文与生活》,《武汉日报》1935年8月14日。
    ⑩ 访谈资料:F—20,2006年4月28日。
    11 志成:《新口号》,《汉口工报》1948年10月14日。
    12 丁觉先:《绝路词(十三)》,《武汉日报》1948年12月15日。
    ① 宝华:《谋事》,《大楚报》1940年3月4日。
    ② 《粉红裙带》,《大众报》1947年7月27日。
    ③ 宋海:《面子和关系》,《武汉日报》1949年3月2日。
    ④ 访谈资料:F—18,2006年4月26日;F—25,2006年4月29日;F—31,2006年5月1日。
    ⑤ 和美融洽、稳定持久是传统的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由于地缘与血缘相联,加上人们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同质性高因而容易形成这样的人际关系。参见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9页。
    ① 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引自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② 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1页。
    ② [美]R.E.帕克主编,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4页。
    ④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⑤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⑥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⑦ 固子:《雨天杂感》,《武汉日报》1934年10月16日。
    ⑧ “诈倒裹”是武汉方言,指人冒充某种身份或虚构某些事实,以达到某种目的,参见李权时、皮明庥主编 《武汉通览》,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第539页。
    ① 访谈资料:F—12,2006年4月23日。
    ② 访谈资料:F—38,2006年5月4日。
    ③ 余何:《点滴杂感》,《武汉日报》1935年7月28日。
    ④ 摩西:《谈“朋友之中”》,《武汉日报》1935年3月4日。
    ⑤ [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版,第321页。
    ⑥ 陈言:《提高人价》,《正路旬报》1948年2月6日。
    ⑦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291页。
    ⑧ 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⑨ 钢:《衣》,《武汉日报》1933年5月2日。
    ⑩ 芸芸:《“一字街”上叫大人》,《大光报》1935年3月25日。
    11 芬:《失眠》,《武汉报》1940年9月3日。
    12 齐奥尔特·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德]齐奥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文化艺 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① 情圣:《仪表和举止》,《大楚报》1940年5月3日。
    ② 求去:《盲从二三事》,《武汉日报》1948年12月28日。
    ③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265页。
    ④ 新吾:《看枪毙人记》,《武汉日报》1949年2月9日。
    ① 访谈资料:F—1,2006年4月18日。
    ② 求去:《盲从二三事》,《武汉日报》1948年12月28日。
    ③ 据解放前父亲在长江上趟划子的肖毓芝回忆,在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前,武汉民众过长江主要是坐过江轮渡,也有坐划子过长江的,一般是有急事者,坐划子过长江比坐过江轮渡稍贵,而且木划子在风浪之中容易翻船,一般市民更愿意乘坐既便宜、又安全的轮渡过江,而过汉江只能乘坐划子。《昨日风急浪大,渡江小划六只翻覆:因无人救,乘客船户均遭灭顶》,《汉口中西报》1935年8月9日;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
    ④ 犀犀:《汉口人语》,《汉口报》1946年5月15日。
    ⑤ 端人也:《快慢都不是》,《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28日。
    ⑥ 庭晟:《过江》,《武汉夜报》1933年7月31日。
    ① 端人也:《快慢都不是》,《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28日。
    ② 湖北建设厅刊行《湖北建设月刊》,第一卷第三号,1928年8月。
    ③ 庭晟:《过江》,《武汉夜报》1933年7月31日。
    ④ 《布告武汉轮渡搭客不得拥挤由》,《湖北建设月刊》第一卷第二号,1928年7月。
    ⑤ 岱芙:《轮渡上的哲学》,《武汉日报》1932年1月21日。
    ⑥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① [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② 林尚立:《权利的空间:市民意识与上海政治文化》,见上海证大研究所编《上海人》,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③ 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引自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56页。
    ① 美国社会学家格拉诺维特1973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将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对关系强弱的测量是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互动的频率,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二是感情力量,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因此,所谓强关系是指人们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更多情感、并且彼此更为亲密也更为频繁的提供互惠性服务的关系。弱关系是指那种自我卷入不多甚至没有卷入的关系。参见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② 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③ 这些负面情绪的缓解和剔除,从当时报刊文章分析,主要是通过朋友间的相互倾诉、交流和开导实现的,参见邵冠华:《生活与趣味》,《武汉日报》1935年1月18日;蒲风:《友情》,《武汉日报》1936年1月15日;端人也:《寂寞、空虚、茫茫然》,《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16日。
    ④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⑤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⑥ 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文版自序”。
    ① 访谈资料:F—38,2006年5月4日。
    ②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③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290页。
    ① 近来学界开始关注公园这一具有“公”之特点的市民活动空间。研究者认为,在华西人早期在租界里辟设的公园由于带有殖民主义的痕迹,问题重重,从侧面折射出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西文化融合,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冲突的发展轨迹。而后来由中国政府自己推动设立的近代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进行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公共场所,使民众的生活和工作性质与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关系更为密切。公园设立之目的,并非仅仅是为市民生活造福这么简单,它还是政府向民众传输意识形态的空间,“寓教于乐”的模式引入旅游文化之中,使国家对民众娱乐空间的控制增强。由于政府的意志和市民对公园的期望存在差异和分歧,导致了公园里各种社会冲突,使公园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之一。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陈晶晶:《近代广州城市活动的公共场所——公园》,《中山大学学报论从》(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4年第5期: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沖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研究者一般利用政府公报、地方志、报纸、近代城市指南、文学资料较多,而对档案材料的挖掘利用很不够。其实,档案材料里面有着公园管理当局与政府、民众、社会以及媒体等往来情况的丰富记载,有利于我们管窥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公共性特征,以及与市民社会生活的关联、纠葛、距离、隔阂。本章以汉口中山公园有关档案材料和近代武汉报纸资料为基础,论述了政府、民众和社会团体以公园为舞台展开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② 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
    ③ 公园作为普通百姓可以前往消遣和娱乐的场所,这一概念是纯粹西方的、近代的。近代公园最初兴起于19世纪初的英国,以解决当时由于工业化及人口剧增而引发的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19世纪20年代,劳顿(J.C.Loudon)率先提出公园这一概念,他认为公园是一种增进社会中最底层阶级的理性特征的工具。而后英国官方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公园在生理、道德、精神、政治等方面的种种益处:公园是城市之肺,可以清新空气;公园提供锻炼的场所,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公园让人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精神焕发,可以取代酒馆成为供人们消遣娱乐的场所;公园面向社会的所有成员开放,不同阶层间可以相互接触,相互学习,因而社会张力也会有所消解。而且大量贫民挣扎在生存的最底线,他们对公园的需求最为迫切。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公园运动迅速在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扩展开来。西人认为公园之主要目的,“为供给各级市民,以最优之娱乐。园林之布置,宜有广阔安静及悠闲态度,副之以天然美观。举凡贫富老少与人品善恶,苟在园内保持秩序,均应一律容纳之”,强调公园提供给不同阶层人们以充分享受空间、美景和“最优之娱乐”场所。当时到欧美各国留学或游历的中国留学生、官员和专家目睹了其公园的发展和给百姓带来的福祉,其间包括一批后来执掌汉口(武汉)市政府的专家型官员。参见张天洁、李泽:《从 传统私家园林到近代城市公园——汉口中山公园(1928年—1938年)》,《华中建筑》第24卷,2006年第10期;W.B.Munro著,陈士良译,《政法从书·市政府与市行政》下册,商务印书馆1935年2月版,第18页。
    ① 陈晶晶:《近代广州城市活动的公共场所——公园》,《中山大学学报论从》(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② 《武汉特别市市政月刊》第1卷第1号,1929年5月,“纪事”第26页。
    ③ 《刘文岛之整理市政谈》,《汉口中西报》,1929年4月12日。
    ④ 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中华民国卷(下)》,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9页。
    ⑤ 在汉口市政府秘书处所编《新汉口月刊》(1931年2月)上,登载了美国公园委员会会长勃洛克(Clarence L. Brock)著,陈震译的《1909—1930年间美国市公园系统之发达与其价值》,对公园价值、建设、规划等有具体的介绍。
    ⑥ 汉口市政府编《汉口市建设概况>),1930年9月。
    ⑦ 汉口市政府工务局编《汉口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1930年,第13页。
    ⑧ 《武汉特别市市政月刊》第一卷第二号1929年6月,参见张天洁、李泽:《从传统私家园林到近代城市公园——汉口中山公园(1928年—1938年)》,《华中建筑》第24卷,2006年第10期。
    ⑨ 西园是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于20世纪初修建的两处私人花园之一。1914年左右,刘为笼络“将军团”以保产固,遂将此园赠与当时湖北军政府财政厅厅长李华堂(“将军团”的中坚分子)。1927年,北伐胜利后成立的汉口市政府没收西园,充作公产,暂且荒置。参见商若冰:《汉口第一公园——中山公园》,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⑩ 吴国柄(1898—1989),湖北建始人,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城市规划硕士学位,获英国皇家工程师资格, 并考察过欧美、日本各国。出国留学前曾在武汉生活过一段时间,留学归国后,惊于武汉的落后状况,“和我出国前相同,毫无进步”,人们“愚、弱、贫、散、私”,“抽鸦片、打牌,白天睡觉,没有公园、树木,百姓甚至连春夏秋冬都不晓得”,认为当务之急是“先要百姓出来见天日,过有太阳的生活”,因而毛遂自荐,获准筹建汉口市第一公园,吴国柄:《江山万里行(六)——游学归国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外杂志》第26卷,1979年第1期。参见张天洁、李泽:《从传统私家园林到近代城市公园——汉口中山公园(1928年—1938年)》,《华中建筑》第24卷,2006年第10期。
    ① 张天洁、李泽:《从传统私家园林到近代城市公园——汉口中山公园(1928年—1938年)》,《华中建筑》第24卷,2006年第10期。
    ② [美]约翰.西蒙兹著,《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③ 《汉口市建设概况》1930年9月,“第五编社会”第19页。
    ④ 武汉园林局编《武汉风景名胜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5页。参见王国华:《从旅游到旅游业》,珠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⑤ 公园开放前,报刊就向民众介绍公园的已造和拟建建筑,认为公园的的设备乃完全农林化、艺术化、教育化,并介绍市卫生局对通往公园道路的整顿情况。秉彝:《中山公园设备》,《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4日;铎声:《卫生局积极整顿与取缔办法》,《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4日。
    ⑥ 汉口中山公园建成开放后,其势头远远胜过此前建成的琴园、首义公园,居三镇之首,且一枝独秀。参见王国华:《从旅游到旅游业》,珠海出版社2003年版,199—204页。
    ⑦ 1931年武汉大水成灾,公园淹没,仅存湖山和游泳池之平台,1932年仍由吴国柄主持整顿和修建,见商若冰:《汉口第一公园——中山公园》,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中山公园在武汉1931年大水后的破败景象,可参见木端;《水灾后的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32年1月13日。
    ①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日本人将汉口中山公园改作松田兵站,使公园受到严重破坏。1942年,(汪伪)汉口市政府对其整理重新开放:“本市中山公园,事变后多已毁坏,本年设立公园事务管理所,以资负责整理,逐步实施,所有园内房屋、亭台、桥路、游场、划船等项,均次第修缮完竣,添购花木,布置整齐,气象焕然一新。”《汉口特别市政府三周年市政概况》,1942年,“社会篇”第7页。
    ② 《汉口特别市政府十九年度行政报告》,第54页。
    ③ 商若冰:《汉口第—公园——中山公园》,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④ 伟(笔名,作者加):《武汉唯一游憩地中山公园》,《武汉报》1941年9月8日。
    ⑤ 池尘:《公园里》,《武汉日报》1935年6月4曰;访谈资料:F—1,2006年4月18日;F—10,2006年4月22日。
    ⑥ 参见王笛著,李德英等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⑦ 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以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6年第1期。
    ⑧ 吴国柄《我与汉口中山公园及市政建设》,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三卷,第454页。
    ① 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4年第5期。
    ②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③ 《新汉口》1930年第2卷,第57页。
    ④ 《汉口市政概况》1930年,第90页。
    ⑤ 湖北水灾善后委员会《工赈专刊》,1933年,第35页。参见胡昌民;《汉口中山公园曾经有“中山”》,《武汉文史资料》2002年第4期。
    ⑥ 即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
    ⑦ 汉口市政府编《汉口市政概况(1935.7—1936.6))》,“公务篇”第12页。
    ⑧ 陈志华:《北富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⑨ 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⑩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18日,国民党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在中山公园由张公祠改建而来的受降堂,接受了日本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第六方面军指挥官冈部直三郎等呈上的投降书。武汉市中山公园编《中山公园沧桑——纪念武汉市中山公园七十周年》,武汉市中山公园内部资料,1998年。11《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① 《汉口市建设概况》1930年9月,“第二编工务”第40页。
    ②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③ 《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3月12日。
    ④ 江康黎:《市行政学》,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33页。
    ⑤ 汉口市政府工务局编《汉口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1930年,第13页。
    ⑥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⑦ 周亚荣等编《武汉指南》第四编《公共处所》,汉口新华日报社1933年版,第22页。
    ⑧ 《武汉概况》,书包简讯社1949年版,第354页。
    ⑨ 吕学赶口述,唐仁民整理,《汉口中山公园动物院的片断回忆》,《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9期。
    ① 黄以仁:《公园考》,《东方杂志》第九卷第二号,民国六年八月初一日,第1—3页。
    ②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③ 《罗宾汉报》1936年5月8日。1929年10月,武汉市第一次市民运动大会在中山公园举行,“市教育局为提倡体育,使一般市民于日常生活中,养成运动习惯,铲除不良嗜好,以为强毅体魄之锻炼计,特于十八年度十月中旬在中山公园举行第一次市民运动大会。会期共三日,市民之参加运动者,不下千余人。”汉口市政府编《汉口市建设概况》1930年9月,“教育编”第21页。
    ④ 伟:《武汉唯一游憩地中山公园》,《武汉报》1941年9月8日。
    ⑤ 《敬老会分配礼品及其他文件等》,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103。
    ⑥ 《有关艺术体育活动等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12。
    ⑦ [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① 洲民《间日谈》,《武汉日报》1932年11月3日。
    ② 流沙:《春到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47年1月29日。
    ③ 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
    ④ 张鸿雁:《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城市问题》2005年第5期。
    ⑤ 访谈资料:F—10,2006年4月22日。
    ⑥ 一江:《幽默的中山公园》,《大光报》1935年6月2日。
    ⑦ 《中山公园的夏:爱侣双双情意浓,郎心妾意待天明》,《罗宾汉报》1946年8月5日。
    ⑧ 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社会生活——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严昌洪主编《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5页。
    ⑨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⑩ 流沙:《春到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47年1月29日。
    ① 《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公园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3。
    ② 当时将汽水放在盛有冰块和冷水的桶中,就成了所谓的冰冻汽水,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③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园商租赁公园地基案》,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5。
    ④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园商租赁公园地基案》,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5。 一
    ①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园商租赁公园地基案》,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家85—1—35。
    ② 《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1。
    ③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④ 从公园管理处与汉口市照相商业同业公会的函件往来,可以明显看出公园管理处庇护园商利益的态度和立场,而对园外照相商甚至其同业公会颇有咄咄逼人的架势。当时,针对其会员应邀到中山公园照相而被公园管理人员阻止一事,汉口市照相商业同业公会致函公园管理处:“弊会会员应各机关及各团体之雇请至中山公园摄影,受公园管理人员排挤阻止,甚至威胁、侮辱、武力相待。此等会员实为受顾客之请’并非私自到园内招揽生意,并无妨碍公园管理规则。而且北平中山公园、武昌黄鹤楼等处并无排挤阻止,靖管理处转告。”公园管理处的回复是:“经查,所言是否事实,请提供证据。”对方久未回复,公园管理处又去函,并加重了口吻:“久未提供证据,未解。经查明,乃你会会员自生事端,竟诬蔑我园职员。信口供词,损害本园名誉,希查照见复为荷!”《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⑤《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公园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30
    ⑥《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园商租赁各项文件净,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1.
    ⑦丁毓琳:《妆台之前》,《武汉日报》1932年8月6曰。
    ① 张黄:《秋之中山公园,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汉口报》1946年10月17日。
    ② 张黄:《秋之中山公园,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汉口报》1946年10月17日。
    ③ 木端:《水灾后的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32年1月13日。
    ④ 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中华民国卷(下)》,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⑤ 伟:《武汉唯一游憩地中山公园》,《武汉报》1941年9月8日。
    ⑥ 吴炳炎:《汉口竹枝词》,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⑦ 华:《汉口竹枝词》,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页。
    ⑧ 流沙:《春到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47年1月29日。
    ⑨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处制定出七条出租游划规则,此处为第七条,其他六条分别是:出租时间暂定每日上千七时至下午八时;年龄未满16岁概不发租;先在售票处交押金、领划桨,划完时,缴还划桨,凭票算时间,结算租金,退还押款:游客中途不得将船只转让他人,不得损坏船只,否则照价赔偿;游划每只限乘四人;乘游划者按顺序登记,不得争先恐后。《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公园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3。
    ⑩ 伟:《武汉唯一游憩地中山公园》,《武汉报》1941年9月8日。
    ① 《新快报》1948年4月5日。
    ②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③ 汉口市政府编《汉口市政概况(1935.7—1936.6))》,“工务篇’’第12页。
    ④ 流沙:《春到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47年1月29日。
    ① 老岑:《谈整理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49年4月29日。
    ② 洲民:《间日谈》,《武汉日报》1932年11月3日。
    ③ 徐贤杰,林振德:《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性思考》,《山西建筑》2005年第1期。
    ④ 仅以在公园茶社喝茶为例,不同阶层的消费力和感受就大相径庭:对于一些中产阶级来说,公园茶社是“再平常和便宜不过”的休憩场所了,参见老岑:《谈整理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49年4月29日:但是对于一些青年男女来说,公园里“茶价资昂,只能望之兴叹”,《中山公园的夏:爱侣双双情意浓,郎心妾意待天明》,《罗宾汉报》1946年8月5日;而对于一些在小手工作坊做工的工友们来说,勉强才能消费的公园里的茶水,让他们体味到人生别有一番滋味,当时作学徒的严春林和自己王友共七人到中山公园打篮球,其间在公园第二茶社要了三杯茶,让老板不停的加水,这样七个人都能品尝其滋味,这是他们无比快乐的, 时光,访谈资料:F—15,2006年4月2日。
    ① 《中山公园伪机构与公园管理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23。
    ② 丘八,合起来即“兵”。
    ③ 《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公园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3。
    ④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⑤ 老岑:《谈整理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49年4月29日。
    ⑥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① 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②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Publishing,1991.转引自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 “公共性”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又具有不同的意义。最早对政月牙“公共性”进行论述的政治家是柏拉图,他从道德的角度对城邦正义精神作了阐述,其中维护正义即体现为政府的公共性。近代以来的政治家们从政府代表一种公共的契约精神出发阐述了政府“公共性”问题,社会契约论认为,在国家产生前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为了避免在冲突中受到伤害,通过协商把天赋权利让渡给国家,由国家来维护和实现“公意”,共同利益演变为“公意”的同时,即具有了“公共性”。马克思是从阶级的角度分析政府的“公共性”,阶级性是政府的本质属性,所以从表面上看好像政府并不存在全社会范围的“公共性”问题,但由于国家具有维护全社会“秩序”的功能,这种功能正是国家“公共性”的体现。沃尔多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归纳了公共性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哲学、法学和政治理论层次上,即从国家或者政府的角度给“公共性”下定义,这里涉及主权、合法性、福利一类的问题;二是从经验层次上,即从公共职能和公共活动的范围上来界定;三是从政府执行活动或者职能的角度来定义。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参见王洪杰:《中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释义》,《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
    ① 龚德慧:《城市中的人文关怀——武汉市中山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
    ② [美]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③ 汪民安:《街道的面孔》,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5页。
    ④ 例如,当公园开放在即,市卫生局会同公安局,对通往公园的马路及两旁环境作出整顿计划如下:“(一)中山公园开放在即,双洞门为必由之路,观瞻所系,两旁商店住户,悬挂屏障物,应商量公安局,勒令拆除;(二)西满路为中山公园另一孔道,两旁车马行人林立,粪溺满地,臭气四播,应即会公安局指定地点,勒令搬迁;(三)双洞门及西满路之马路,应请工务局尽先修理。”铎声:《市卫生局积极整顿与取缔办法》,《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4日。
    ⑤ 张鸿雁:《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城市问题》2005年第5期。
    ⑥ 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① Sennett, Richard. 1977. The Fall of Public Man: O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api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p17.转引目王笛著,李德英等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5页。
    ② Raymond Geuss. Public Goods, Private Goo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p13.转引自詹世友:《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③ [美]R.E.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④ [英]F.吉伯德著,程里尧译,《市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⑤ 木端《水灾后的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32年1月13日。
    ⑥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⑦ 周之密:《为孩子们说话》,《汉口报》1946年5月25日。
    ⑧ 方代:《中山公园的茶房》,《武汉日报》1934年8月13日。
    ⑨ 武汉方言,宠坏的意思。这应该是当时《武汉日报》(见本页下一条注释)上的一个错误,“慣式”应该是“惯使”(“使”在此处可念去声,音同“式”),有习惯于使用的意思,如章回体武打小说中,常用“惯使大刀”来介绍人物;另外惯使还有姑息、纵容之意,《武汉日报》的“惯式”应该是取此意,且将“惯使”误写为“惯式”了。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① 芥蒂:《谈到“小帐”》,《武汉日报》1934年8月18日。
    ② 《新快报》,1948年4月5日。
    ③ 《新闻晚报》1948年6月9日。
    ④ 张鸿雁:《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城市问题》2005年第5期。
    ⑤ 詹世友:《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⑥ 陈晶晶:《近代广州城市活动的公共场所——公园》,《中山大学学报论从》(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①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② 孙立平:《社会生活的底线在频频失守》,《中国社会报》2006年1月16日。
    ③ Mark Girouard.The English Tow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p272.转引自陆伟芳:《城市公共空间与大众健康——20世纪英国城市公园发展的启示》,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④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武汉市民在公园里的言行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却仍然留有往日生活的“印迹”。时至今日,酷夏的傍晚,汉口中山公园里亦时有“袒胸赤膊”之辈,且无人制止,说明在这个城市长期以来有一群人冒着被“另眼相看”的压力,敢于在公众场合面露不雅,这无疑是养成文明高雅的市民习性的负面行为惯性。若有朝一日,当所有游人包括苦力也衣冠楚楚、举止优雅的游憩在公园时,人们将惊叹于这座城市文明和市民素养的提升,这将是一个有别于今日与过去的武汉社会里方能出现的现象。不过,目前,我们还不能太过乐观,当今武汉人自我评价中的“行为少规范,修养缺风范”(罗教讲:《武汉人的形象——对武汉人自我形象的实证分析》,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就反映了武汉市民在通往文明高雅上,还有一段路途要走。
    ⑤ 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① 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② 汉口中山公园在1929年到1949年间的开放期内,管理机构数易其名,先后有汉口中山公园董事会、汉口中山公园管理事务所、汉口中山公园办事处、汉口中山公园管理处、汉口中山公园整理委员会,为行文方便起见,本章以汉口中山公园管理处笼统称之,下文简称公园管理处。
    ① 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② 例如1935年,公园收入7,260元,支出5,400元,《汉口市政概况》(1935年7月——1936年6月)。
    ③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④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园商租赁公园地基案》,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5。
    ① 《中山公园关于修理游泳池及续制游划和其他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5。
    ② 《汉口市中山公园管理处游泳池增添工人有关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50。
    ③ 《市统计室催报公园各项有关统计资料》,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41。
    ④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⑤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园商租赁公园地基案》,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5。
    ⑥ 例如,当公园管理处按市府指令限制公园茶社增设,而市府又批准了商家增设的请求,使得报刊批评公园,“管理无方,以致亭台水榭,均已淹没无踪,茶楼相馆,反而到处皆是。此种情形,深为社会所诟病”,老岑:《谈整理中山公园》,《武汉日报》1949年4月29日。
    ⑦ 吴国柄:《我与汉口中山公园及市政建设》,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三卷,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页。
    ① 《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公园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3。
    ② 吴国柄:《我与汉口中山公园及市政建设》,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三卷,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页。
    ③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④ 刘圣中:《从私人性到公共性》,《东方论坛》2003年第1期。
    ⑤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⑥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⑦ 《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公园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3。
    ⑧ 例如,公园为了避免一般部队的入园骚扰和游人的粗蛮行为,利用武汉警备司令部的权威,在园门竖立武汉警备司令部牌示七项:禁止车马入园;禁止驻扎军队;禁止砍伐树木、攀折花卉;禁止摆设摊贩;禁止 裸体泅浴;禁止湖内钓鱼捕鱼;禁止园内埋葬坟墓。《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① 公园管理处写给武汉警备司令部、市府、武汉行辕主任程潜的一封“告状信”即表现出其面对军队武力的无奈:“本园游泳池原定每周二、六下午一时至四时公开免费优待军警,但近来有不守规定军人,不服劝阻,勉强入池。昨日下午不明番号部队五十人结队汹涌入池,出言不逊,一时秩序大乱。管理员上前理馆论,不料军人各手持铁棍砖头如狂风暴雨迎头围殴,员工无一幸免,轻者头破血流,重者呼吸困难。捣毁门窗柜台茶壶玻璃。近日游泳池停止开放,员工已到医院检查,恳请设法制止此种目无法纪行为。”《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② 《监守自盗:中山公园两个警士,同谋倒卖园内公物》,《武汉报》1941年5月22日。
    ③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④ 负责维持公园秩序的管理员几乎全是初小教育水平,《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⑤ 公园方面牌示游人不得在公园湖内游泳,沿湖岸立“禁止在湖内游泳”木牌多处,但游人中一般流氓及中小学生最不守规矩,常不服劝告,与员工发生冲突,时有所闻,以至于发生强行入湖游泳者“刹那间惨遭灭顶”的悲剧,公园为亡羊补牢起见,请市府转请警局制作更具威严的警示牌,以速予制止此类事情发生。⑤此处,不是公园没有挂牌禁止入湖游泳,而是流氓与学生挑战公园员工权威,不听劝止。显然,公园管理处的权威不够,公园本身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希望依靠军警的权威,由其制作牌示悬挂,威慑游人。《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⑥ 《公园谋杀案哑谜揭开》,《武汉日报》1947年3月20日。
    ⑦ 1948年8月14日,公园办事员张谦即被驻园保警队长殴辱,为此公园管理处致函请求市政府出面解决:“公园管理处与新运会联合举办庆祝第九届空军节及水上竞技大会,本园办事员张谦在公园游泳池维持秩序,由于着便装,游人不听管制,场面有些混乱,结果驻园保警李分队长训斥,张谦请求警员带枪协助维持秩序。李分队长认为张谦不服从命令,怒从心起,当着宪兵班长的面,打了张谦一耳光,一拳击中张谦胸部。宪兵班长愿意作证。”《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① 汉口市警察局致函给公园方面:“一、水管被窃原因为公园围墙尚未修竣,且园内电灯除大门内外仅只有五盏外,其余均未设置,以致暗夜之时监视困难。兼之园内除茶社及贩卖部及三青团学生分团所有人员均在内居,五方杂处外,尚有邱主任亲友多人,时常拘留园内,园内保警每一查及,均以亲友为辞,不便深追,管理困难。所以,该园未能及时安装电灯及修筑围墙,擅任亲友居住园内,难逃责任。”《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② 此事在报纸上被披露:中山公园驻园警士中有刘东炎、黄桂章两名,性同恶劣,不明大体,竟敢于其监守职责之下,狼狈为奸,同谋倒卖园内公物,被该园事务所察觉,遂于日前一并将两人送交其主管。经查。二人同盗园内公物,但尚未达到变卖目的,终将两人革职。两人于昨日返回公园,搬取其行李时,复职向该园事务所,借题发挥,大肆咆哮,经多人劝解,仍滋闹不休。该所所长庄瑞陔甚为愤怒,情无可忍’复将二人一并交警察局。《监守自盗:中山公园两个警士,同谋倒卖园内公物》,《武汉报》1941年5月22日。
    ③ 总务股负责办理人事、文书、出纳、庶务、收发、卫生及公共管理事项;园艺股主办栽培花木、整理园容及建筑物,包括房屋、亭舍、湖池之一切设计事项。《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④ 公园规定园商在原定营业种类不得兼营他业;不得在非承租地区内建筑房屋亭阁;园内茶社、贩卖部所售各种饮品及照相馆业务和动物院参观价格,必须呈请园方核准方可实行,不得随意加价;园商应在营业范围内注重清洁卫生、不得倾倒渣滓,并保护公物不得任意损毁,及阻止游客损害;园商都有帮助本园开展文化宣传事宜之义务;凡在园内住宿之园商住户及雇用工友人数应列册报处。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①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② 《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公园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3。
    ③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④ 《汉口中山公园有关公园园商租赁各项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73。
    ⑤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⑥ 访谈资料:F—21,2006年4月28日。
    ⑦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⑧ 《汉口中山公园管理所有关公园管理方面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39。
    ① 《新闻晚报》1948年6月9日第四版报载声称:“中山公园区区一个动物院,看一下还得买票,这到底是对于市民的教育还是榨取呢?据说公园茶社照相馆,除正当的租金之外,还要另外和管理人员论成分帐,利益均沾,假若这传言是真的话,那我简直要反抗了!”这是市民不了解公园的内部运作情况的误解和无缘由的臆测。动物院由向公园交租的园商所办,自主经营,自补取费,公园管理处无权令其为汉市民众尽纯粹义务免费招待。而分账显然是讹传,公园管理人员是政府机关人员,拿国家薪俸的!一般市民可能对此不了解。公园方面在答复中也指出“论成分帐,此事关系本处名誉太大,请提出者拿出证据”。《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① 段妍:《沦陷时期东北民众社会心态剖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 [法]高勒夫等编《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
    ③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作者前言”率4页。
    ④ [德]齐奥尔特·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齐奧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⑤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冯克利序”,第9页。
    ⑥ 《荀子·正名》。
    ⑦ 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① 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② 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页。
    ③ 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136页。
    ④ 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⑤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1—272页。
    ⑥ 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⑦ [德]齐奥尔特·西美尔:《当代文化中的货币》,见齐奥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⑧ [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自我实现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8—53页。
    ① 访谈资料:F—35,2006年5月2日。
    ② 《钱!我拜倒你!》,《汉口报>)1948年3月9日。
    ③ 《为公教人员设想》,《武汉日报》1949年4月16日。
    ④ 罗本为:《钻眼》,《汉口报》1946年5月22日。
    ⑤ 陈言:《提高人价》,《正路旬报》1948年2月6日。
    ① 常生:《朋友的老板》,《武汉日报》1935年6月4日。
    ② 苏全有:《从自是到崇洋:近代国人社会文化心态的转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③ 而成:《关于“洋”》,《武汉日报》1936年5月4日。
    ④ 访谈资料:F—32,2006年5月1日。
    ⑤ 均颖:《雇车的哲学》,《武汉日报》1932年1月1日。
    ⑥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⑦ 峻嵌:《我们的礼拜》,《武汉日报》1932年2月11日。
    ⑧ 指元旦,作者加。
    ⑨ 李家斌:《年尾杂感》,《武汉日报》1934年12月31日。
    ⑩ 在当时被看成各个不同层次的“洋”玩意。
    11 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① [美]欧文·戈夫曼著,徐江敏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②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③ 鲁迅:《说“面子”》,《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④ 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203页。
    ⑤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⑥ 朱瑞玲:《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论面子的问题》,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256页。
    ⑦ 翟学伟:《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江海学刊》1991年第2期。
    ⑧ 黄国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305页。
    ⑨ 小可:《讲面子与破面子》,《镜报》1929年3月14日。
    ① 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② 荷风:《“看房子”及其他》,《武汉日报》1934年11月5日。
    ③ 郭洛:《端午》,《大楚报》1941年5月30日。
    ④ 访谈资料:F—4,2006年4月19日;F—39,2006年5月8日。
    ⑤ 张承书:《新年谈新装》,《武汉日报》1947年1月4日。
    ① 寄鸥:《苦苦的要面子》,《水晶宫》1929年11月2日。
    ② 商生:《闲话理发》,《武汉报》1941年8月19日。
    ③ 石磷:《剪头》,《武汉日报》1932年6月10日。
    ④ 王矢:《皮鞋》,《武汉报》1941年1月24日。
    ⑤ 访谈资料:F—20,2006年4月28日。
    ⑥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页。
    ⑦ 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⑧ 钢:《衣》,《武汉日报》1933年5月2日。
    ⑨ 指阴历,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被作废了,故称废历。
    ① 甫行:《端阳节的前夜》,《武汉日报》1932年6月16日。
    ② 铢子:《论打麻雀》,《武汉日报》1934年11月8日:情圣《打牌》,《大楚报》1940年5月28日;巴老:《麻雀经验谈》,《大楚报》1941年3月21日。
    ③ 迷迷:《流行在大汉口的麻将》,《武汉报》1942年3月29日。
    ④ 伟:《麻将是家庭娱乐吗?》,《社会周刊》1946年4月28日。
    ⑤ 铢子:《论打麻雀》,《武汉日报》1934年11月8日。
    ⑥ 情圣:《打牌续》,《大楚报》1940年5月29日。
    ⑦ 周之密:《麻雀万岁》,《汉口报》1946年10月13日。
    ⑧ 伟:《麻将是家庭娱乐吗?》,《社会周刊》1946年4月28日。
    ⑨ 《家庭赌窟》,《亲民报》1949年5月4日。
    ⑩ 仲濒:《汉口新年竹枝词》,《大汉报·楚报日刊》1922年3月3日。
    ① 长生:《日记的一页》,《武汉报》1941年2月23日;访谈资料:F—8,2006年4月22日。
    ② 访谈资料:F—10,2006年4月22日。
    ③ 长生:《日记的一页》,《武汉报》1941年2月23日。
    ④ 涛若:《黎明》,《武汉日报》1934年11月15日。
    ⑤ 茂真:《一块肥皂》,《武汉日报》1947年1月11日。
    ⑥ 涛若:《黎明》,《武汉日报》1934年11月15日。
    ⑦ 野红:《骆驼的生活——我的生活》,《武汉日报》1932年7月23日。
    ⑧ 情圣:《打牌》,《大楚报》1940年5月28日。
    ① 伟:《麻将是家庭娱乐吗?》,《社会周刊》1946年4月28日。
    ② 铢于:《论打麻雀》,《武汉日报》1934年11月8日。
    ③ 指赢钱的两个人。
    ④ 涛若:《黎明》,《武汉日报》1934年11月15日。
    ⑤ 新吾:《抢购“幸福”》,《武汉日报》1948年10月29日。
    ⑥ 时至今日,一些靠政府发放低保而维持着最低生活水平的人们,不是想着靠奋斗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而是每天指望打麻将赢点小钱过日子。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长城烟(小卖部里最便宜的一种香烟,二元一包),沱牌酒(非常便宜的一种白酒,三元到五元左右一瓶),二分的晃晃天天有”就是这种态度的最好的反映,说的是抽着最便宜的烟、喝着最便宜的酒,但是赌注不大的麻将每天非打不可。“晃晃”是武汉麻将的一种玩法,每盘的输家要下来,在边上等着的玩家轮换上场,“二分”是指赌注底子,实际过钱时在此基础上以10倍翻翻,一般输一盘要付给和牌的人二角到八角钱不等,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① 新吾:《抢购“幸福”》,《武汉日报》1948年10月29日。
    ②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页。
    ③ [德]西美尔(George Simmel)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页。
    ①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2—243页。
    ② 张四翼:《与市侩搏斗》,《武汉日报》1947年1月1日。
    ③ 罗本为:《钻眼》,《汉口报》1946年5月22日。
    ④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
    ⑤ 情圣:《老实》,《大楚报》1940年12月31日。
    ⑥ 小青:《音乐家的悲哀》,《武汉日报》1932年8月8日。
    ⑦ [德]齐奧尔特·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齐奧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①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250页。
    ② 西美尔:《金钱、性别与现代生活风格》,参见周建国:《西美尔社会发展理论述评》,《社会》2003罕第4期。
    ③ 企冯:《机器的奴隶》,《大众报》1947年7月27日。
    ④ 张大伟:《城市文化与“身份认同”》,《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⑤ [德]齐奧尔特·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齐奥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190页。
    ① 《汉口市警察局第三分局胡正启日记》,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663。
    ② [德]齐奥尔特·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齐奥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③ 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④ 峻嵌:《我们的礼拜》,《武汉日报》1932年7月11日。
    ⑤ [德]齐奧尔特·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齐奥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188页。
    ⑥ 《民铎》第4卷第5号,转引自涂文学:《涂文学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⑦ [美]杰弗瑞·戈比著,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⑧ 楚风:《信不信由你》,《武汉报》1941年5月17日。
    ⑨ 个中人:《星期日的漫谈》,《光明》1930年9月6日。
    ① 淬铭:《跳舞琐淡》,《大楚报》1940年3月5日。
    ② 胡俊修:《近代上海舞厅的社会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 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②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③ 赵书田:《穷人十叹》,《大众报》1947年4月13日。
    ④ 寄鸥:《赤膊之歌》,《光明》1930年8月16日。
    ① 小巴:《教师自叹》,《罗宾汉报》1947年2月11日。
    ② 郁郁生:《穷得病不得》,《光明》1930年9月3日。
    ③ 荒屯:《病中杂记》,《武汉报》1941年1月16日。
    ④ 郁郁生:《穷得病不得》,《光明》1930年9月3日。
    ⑤ 宝卿:《牢骚》,《武汉报》1941年1月31日。
    ⑥ 裔生:《送穷文》,《武汉报》1941年1月6日。
    ⑦ 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2页。
    ⑧ 陈京华:《都市风景线》,《武汉报》1940年12月8日。
    ⑨ 《显微镜下穷人富入》,《罗宾汉报》1946年7月31日。
    ⑩ 《富家一只饼,穷人几月粮》,《罗宾汉报》1946年9月10日。
    11 茗:《棉花包下》,《武汉日报》1934年7月24日。
    ① 瑛兰:《炎夏》,《血针》1933年7月21日。
    ② 紫子:《汉口图案》,《大光报》1935年3月27日。
    ③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274页。
    ④ 吴绪茂:《追求与满足》,《武汉日报》1933年6月3日。
    ⑤ [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⑥ 吴绪茂:《追求与满足》,《武汉日报》1933年6月3日。
    ① 访谈资料:F—8,2006年4月20日。
    ② 访谈资料:F—20,2006年4月28日;F—29,2006年4月30。
    ③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4页。
    ④ 长生:《日记的一页》,《武汉报净1941年2月23日。
    ⑤ 《汉口市警察局第三分局胡正启日记》,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663。
    ① 子雨:《一种社会现象的心理的解说》,《武汉日报》1934年10月15日。
    ② 一江,《从教员生活转到店员生活》,《大光报》1935年5月19日。
    ③ 在笔者设计的对老武汉人的访谈大纲中,95%的受访者在描述解放以前的精神状态时,选择了“感到压力一项,主要是物质生活的压力,参见访谈大纲第104个问题。
    ④ 一江:《从教员生活转到店员生活》,《大光报》1935年5月19日。
    ① 秋鸿:《生活剥蚀了愁容》,《武汉报》1940年12月16日。
    ② 陈衡:《朋友》,《大楚报》1941年3月14日。
    ③ 谨若:《漂泊的人生》,《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3日。
    ④ 芬:《失眠》,《武汉报》1940年9月3日。
    ⑤ 邵冠华:《生活与趣味》,《武汉日报》1935年1月18日。
    ① 端人也:《寂寞,空虚,茫茫然》,《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16日。
    ② 《汉口市警察局第三分局胡正启日记》,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663。
    ③ 访谈资料:F—5,2006年4月20日;F—10,2006年4月22日;F—13,2006年4月23日;F—20,2006年4月28日。
    ④ 《汉口市警察局第三分局胡正启日记》,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663。
    ⑤ 访谈资料:F—14,2006年4月23日。
    ⑥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⑦ 罗杰斯,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⑧ 萧卓:《生活杂感》,《大楚报》1941年3月24日。
    ① 汪曾亮:《爱情的安慰》,《大楚报》1940年3月14日。
    ② 张四翼:《与市侩搏斗》,《武汉日报》1947年1月1日。
    ③ 汪曾亮:《爱情的安慰》,《大楚报》1940年3月14日。
    ④ 《汉口市警察局第三分局胡正启日记》,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663。
    ⑤ 《小事记》,《大光报》1935年3月5日。
    ⑥ 访谈资料:F—14,2006年4月23日。
    ⑦ 李权时、皮明庥主编《武汉通览》,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第545页。
    ① 小青:《音乐家的悲哀》,《武汉日报》1932年8月8日。
    ① 汪易周:《如此高中学生》,《武汉日报》1946年12月20日。
    ② 小峥:《某校改选皇后的问题》;选民:《某校改选皇后的经过》:昭:《三淡某校改选皇后》,均刊登在《大光报》1935年5月28日。
    ③ 金爪:《真善美的生活》,《武汉日报》1936年2月4日。
    ④ 敦友谊:《失眠之夜》,《大光报》1935年5月5日。
    ⑤ [法]埃米尔·杜尔凯姆著,钟旭辉译,《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① 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一个社会心理学者的观察和思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② 涂文学:《文化汉口》,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③ 《今年的新年》,《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1月5日。
    ④ 罗荪:《街景——一个记者的半日纪事》,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武汉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7(2)。
    ① 《汉口市警察局第三分局胡正启日记》,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2663。
    ② 金爪:《真善美的生活》,《武汉日报》1936年2月4日。
    ③ 叶向荣:《苦惘》,《武汉日报》1947年1月8日。
    ④ 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一个社会心理学者的观察和思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⑤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⑥ [英]艾伦·斯温杰伍德著,陈玮、冯克利译,《社会学思想简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⑦ 端人也:《寂寞,空虚,茫茫然》,《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16日。
    ⑧ 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一个社会心理学者的观察和思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⑨ 林适存:《穷极无聊》,《武汉日报》1935年8月14日。
    ① 《论语·颜渊》。
    ② 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203页。
    ③ 维镐:《人间世》,《大光报》1935年4月20日。
    ④ 林适存:《穷极无聊》,《武汉日报》1935年8月14日。
    ⑤ 访谈资料:F—35,2006年5月2日。
    ⑥ 林适存:《穷极无聊》,《武汉日报》1935年8月14日。
    ① 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② 访谈资料:F—2,2006年4月19日。
    ③ 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④ 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⑤ Moynihan,Daniel.1968.On Understanding Poverty(1).New York:Basic.p 186-189.见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① 王玉德:《神秘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0页。
    ② 子雨:《千古不朽》,《武汉日报》1934年10月16日。
    ③ 岳庆平:《中国民国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④ 小百姓:《不可解一打》,《水晶宮》1929年11月29日。
    ⑤ 拔戈:《酒话》,《武汉报》1940年8月3日。
    ① 符祺:《铁匠》,《大光报》1935年4月22日。
    ② F:《穷职员日记》,《武汉报》1941年1月20日。
    ③ 访谈资料:F—12,2006年4月23日。
    ④ 季良:《百家锁衣饭》,《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3月6日。
    ⑤ 指小孩出生尚未满月、卧床休息的产妇。
    ⑥ 访谈资料:F—7,2006年4月20日。
    ① 吴商:《爸爸难》,《武汉报》1941年2月2日。
    ② 农夫:《由厕所文章说到小孩的夜啼》,《大楚报》1940年5月3日。
    ③ 郁郁生:《穷得病不得》,《光明》1930年9月3曰。
    ④ 子雨:《千古不朽》,《武汉日报》1934年10月16日。
    ⑤ 王里:《朝去暮归》,《武汉日报》1935年8月2日。
    ⑥ 子雨:《千古不朽》,《武汉日报》1934年10月16日。
    ⑦ 《新汉口》第一卷第四期,第197页,1929年10月。
    ⑧ 《小糊涂相命家》,《汉口新闻报》1934年3月16日。
    ① 林适存:《穷极无聊》,《武汉日报》1935年8月14日。
    ① 子雨:《千古不朽》,《武汉日报》1934年10月16日。
    ② 宋抵:《民俗性迷信文化功能及其心理特征浅释》,《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
    ③ [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刘魁立“中译本序”,第7页。
    ④ 贾明:《大众文化:现代都市的文化主潮——兼论文化与都市的关系》,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1页。
    ⑤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⑥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266页。
    ① Lemer. D.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Moderning the Middle East Glencoe: Free Press. 1958.,.p73.转引自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3页。
    ① 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年版,第75页。
    ② 赵从光:《汉口印象记》,《西北风》第12期,1936年11月,第29页。
    ③ [日]水野幸吉著,刘鸿枢,唐殿薰,袁青选译,《汉口——中央支那事情》,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第1页。
    ④ 许多描述汉口或武汉的文章都惯用“东方芝加哥”称之。如峻嵌:《到汉口以后》,《武汉日报》1932年6月10日;许季明:《东方芝加哥的武汉》,《西北风》第8期,1936年9月,第10页;赵从光:《汉口印象记》,《西北风》第12期,1936年11月,第29页;亦君:《轮渡三福》,《罗宾汉报》1947年8月4日。
    ① “铆”是武汉的方言,本指铆钉铆住物体这个动作,常用在人的行为前面,比如“铆起来做”、“铆起来跑”等,表示竭尽全力的意思。
    ② 殷增涛:《“武汉文化”与“文化武汉”》,《光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
    ① 据武汉《大光报》一篇文章所载,“一个栖留在亭子间的失业朋友,作了一天关于小贩的统计,合计卖小菜者四十七人,卖小食者五十五人,其他共计三十九人”,文澜:《一篇弄堂指南》,《大光报》1935年5月10日。
    ②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① 同期的上海也有类似的小摊,参见卢汉超著,段炼、吴敏、子羽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②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武汉书业公会,1920年。
    ③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①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② 访谈资料:F—35、F—36,2006年5月2日。
    ③ 汶耳:《枕边的烦喋》,《武汉日报》1935年7月3日。
    ④ 为了论述的方便和避免复杂和重复的概念梳理,本文大致认为传统是指与农业社会相关的一般特征,现代则是指与工商业社会相关联的特征,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分法,有其不合理的地方,因为传统与现代并非绝对的二元对立的,但是对于社会变迁的讨论是有效的。对于“传统”、“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等,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是意义都是相近的,大概现代化是指的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转型的过程,而现代性则是指的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社会与人表现出的特性。例如章开沅先生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变革系统工程。一般来说,现代化包括非农业化(特别是工业与服务行业)的相对迅速增长;商业化和国际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经济相对稳定而持续的增长;城市化及与此相应的人口流动;多层次的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收入分配渐趋协调平衡;组织与技能的专业化;科层化;群众政治参与程度的增进等等”,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现代化理论大师吉登斯则认为“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现代性大略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参见山小琪:《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薛晓源、李惠斌主编《当代西方学术前言研究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6页。
    ⑤ 任放:《汉口模式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⑥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① 任放:《汉口模式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② 海峰:《武汉建市前后的汉口》,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③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
    ④ 涂文学:《在被动与主动之间:武汉早期对外开放晚发早致的奧秘》,《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⑤ 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⑥ 在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时,报纸上醒目的爱用国货、抵制洋货的口号只是商家的噱头,只能让人短期内对洋人产生激愤而选择国货,时间一久,老百姓大抵会将用国货是爱国、用洋货不爱国的念头抛之九霄云外,商家也很清楚这一点,于是集中一段时间,煽动消费者的情绪,增加卖点。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打国货广告的商家,都不会在内心深处把用国货、洋货与爱国、卖国真正的联系在一起。
    ①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273页。
    ② 访淡资料:F—27,2006年4月29日:郁郁生:《穷得病不得》,《光明》1930年9月3日。
    ③ 《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敬老会分配礼品及其他文件等》,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民众教育馆档案,全宗80—2—103。
    ④ 观遐:《街头随感》,《武汉报》1941年2月23日。
    ① 齐奧尔特·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德]齐奧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②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③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④ 摩西:《谈“朋友之中”》,《武汉日报》1935年3月4日。
    ⑤ 《中国俗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712页。
    ①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② 访谈资料:F—20,2006年4月28日;在《武汉报》1941年2月2日刊登的文章《爸爸难》中,也有“大不易居的汉口”的表达。
    ③ 参见谢茜茂编;唐性天校,《汉口大水记(1931)》,江汉印书馆1931年版;许季明:《在我记忆中的武汉水灾》,《西北风》第8期,1936年9月,第10—12页。
    ④ 日本人在武汉对老百姓的伤害可参见武汉中山公园受降堂内展览图片。
    ⑤ 丘八合起来即兵,卓夫:《关于“丘九”》《武汉日报》1934年7月29日。
    ⑥ 《检查行人报告表》,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8—134。
    ① 鸟茜:《江边》,《武汉日报》1932年7月15日。另外,《罗宾汉报》1936年7月11日至7月28日,每天报道长江的水势情况,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关注。
    ② 城市平民和贫民住在毗邻的木板平房或者棚屋,房屋的材质和拥挤的居住环境使得这些地方火灾频发,棚户时常受到火灾的威胁,例如汉正街的板平房产经常起火,报纸上常常报道这样的事件,表达对穷人的怜悯;相对的,中产阶级和上等人士住在石库门里弄房子,不易发生火灾。无倚楼主:《乞者言》,《武汉报》1941年9月3日;《武汉两市三处火警》,《武汉日报》1948年5月30日;《今晨公安街大伙》,《大光报》1935年5月16日;《分金炉下昨发生火灾,延烧百余家》,《汉口中西报》1935年10月28日。
    ③ 在天灾人祸以及饥饿和疾病的侵袭下,武汉社会非正常死亡年龄的病故频繁发生。在笔者深度访谈的40位老武汉中,在解放前有20位的家中经历了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偶、老年丧于(女)的亲人的意外离去,其中一位访谈者的母亲生育了十四个女儿,在解放前有十三个病死或饿死,她是唯一的幸存者,而且是被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的,F—1,2006年4月19日:那些买不起棺材的人家直接用芦席把死者尸体一卷,扔入水塘中,因而旧武汉浮尸很多,政府设浮棺收葬会,负责打捞处理,收埋浮棺,仅1935年9月份,汉市就收葬浮棺八百具,《九月份收葬浮棺八百具》,《汉口中西报》1935年10月13日。
    ④ 侠魂:《窃犯》,《武汉日报》1936年3月1日:罗荪:《街景——一个记者的半日纪事》,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武汉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7(10)。
    ⑤ 《今年的新年》,《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1月5日。
    ⑥ 金爪:《真善美的生活》,《武汉日报》1936年2月4日。
    ⑦ 访谈资料:F—14,2006年4月23日。
    ⑧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⑨ 罗杰斯,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⑩ 有人在评价全国各个城市说到武汉时,没有言语了,只剩一个字——俗,武汉人对此并不气恼:俗又怎么了?俗就是生活,武汉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既不故作深沉,又不骄横矫情。中国城市活力研究组 主编《武汉的性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① 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② 沙莲香等:《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③ [德]西美尔(George Simmel)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页;[德]齐奥尔特·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齐奥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④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2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90页。
    ⑤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⑥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⑦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⑧ 子雨:《一种社会现象的心理的解说》,《武汉日报》1934年10月15日。
    ⑨ 上官柳:《这城市》,《武汉日报》1946年12月30日。
    ① 徐新编著:《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② 潘光、陈超南、余建华:《犹太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185页。
    ③ 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冢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2页。
    ① 据武汉方言专家朱建颂口述,2007年4月12日。
    ② 慕洁:《骂——社会上恶习惯之一》,《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3月20日。
    ③ 王再湘:《小偷》,《大楚报》1941年4月17日。
    ④ 《理发店店员戏弄女顾客》,《武汉报》1941年8月18日。
    ⑤ 《有关家庭、钱财、邻里纠纷及相互斗殴等案的解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汉口市警察局档案,全宗40—13—4215。
    ⑥ 情圣:《骂》,《大楚报》1940年12月15日。
    ① 罗教讲:《武汉人的形象——对武汉人自我形象的实证分析》,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页。
    ② 一般认为“婊子养的”是武汉市的市骂,是市民使用最多的口头禅,其实在民国早些时候,人们所骂为“妖姑养的”,当时人们称妓女为妖姑,后来才变成“婊子养的”。而且,在民国时期武汉还有另一句市骂“板马日的”,粗俗的骂人话“抱倒姆妈(在武汉,人们喊妈妈为姆妈)日的”说快些就成了“板马日的”,今天有时还听见人们说这句粗话。当时民间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外地人来武汉后总听到人们说“板马日的”,不知何意,便在离开武汉时,问他的一个朋友:“你们武汉有一件什么畅销商品,八毛二两(误听‘板马日的’为‘八毛二两’)?”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汉市还有一句骂人的口头禅“个杂种”,有时也简化成“个杂”,常用在句子的开始,据武汉方言专家朱建颂口述,2007年4月12日。
    ③ 陈芳国、黄建芳主编《武汉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上)》,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438页。
    ④ 钟声:《武汉话的温柔与野蛮》,《第1生活》,2007年4月3日,第A04页。
    ⑤ 易中天:《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民间文化》2000年第9期。
    ⑥ 易中天:《武汉人保留了一种可贵的生命野性》,《第1生活》,2007年4月3日,第A05页。
    ⑦ 何祚欢:《武汉人不说武汉话说么斯》,《第1生活》,2007年4月3日,第A05页。
    ⑧ 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① 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②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③ 《中山公园管理处有关公园管理的文件》,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5—1—62。
    ④ 《中山公园成立新运服务团,纠正衣履不整游人》,《汉口中西报》1935年7月3日。
    ⑤ 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⑥ 一种解释认为人们对这些形象粗野的人心存恐惧,唯恐避之不及,更不敢劝阻:他连脸都不要,还会听劝阻?据武汉方言专家朱建颂口述,2007年4月12日。
    ⑦ [美]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8—384页。
    ① 忆凤:《碎锦片片》,《武汉报》1941年8月26日。
    ② 访淡资料:F—8,2006年4月20日:F—20,2006年4月28日:F—36,2006年5月2日。
    ③ 张崇明:《江城茶馆话当年》,萧志华主编《湖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④ 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⑤ 寒心:《可怕的社会》,《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3月5日。
    ⑥ 王再湘:《疯》,《大楚报》1941年3月15日。
    ⑦ 郭晟:《过江》,《武汉夜报》1933年7月31日。
    ⑧ 一般按常理而言,人们在乘船乘车时是“挤上不挤下”,上去时挤,下来时要从容些,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3月29日。
    ① 端人也:《快慢都不是》,《汉口中山日报》1929年6月28日。
    ② 郭晟:《过江》,《武汉夜报》1933年7月31日。
    ③ 岱芙:《轮渡上的哲学》,《武汉日报》1932年1月21日。
    ④ 《武汉轮渡之调查》,《新汉口》第一卷第四期,1929年9月,第143。
    ⑤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⑥ 据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口述,2007年4月5日。
    ① 小市民:《乘马车游中山大道》,《汉口报》1946年6月8日。
    ② 拔戈:《关于马车》,《武汉报》1941年7月29日。
    ③ 丙尼:《漫谈人力车夫》,《汉口报》1946年7月13日。
    ④ 报纸上经常有文章表达对人力车夫艰苦生活的同情,也有文章体恤马车夫的,谓马车夫“从娘胎里带来一座无线电,天天和香格里拉(汉口的饭店,每日放留声机吸引顾客)争着喊,可惜大意永远是‘嘎’,蹬蹬蹿蹿就为了一碗饭”,夷笙:《生活》,《汉口工报》1948年10月3日。
    ⑤ 《马车业与人力车夫发生业务冲突》,《武汉日报》1947年6月3日。
    ① 武汉文史资料编辑部主编《武汉文史资料》,1992年第2辑,“汉口忆旧(续辑)”,第37页。
    ② 张徐:《还我宁静:本市住宅区域,不能走马车》,《正谊晚报》1947年6月23日。
    ③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④ [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⑥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年版,第421页。
    ⑦ 樊风:《未谋面的孩子的死》,《大楚报》1941年7月6日。
    ① 侠魂:《窃犯》,《武汉日报》1936年3月1日。
    ② 参见袁继成:《1938年武汉的“七·七”抗日献金运动》,《楚天主人》2005年第10期。
    ③ 《扫荡报》1938年7月9日。
    ④ 武汉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主编《武汉工人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205页。
    ⑤ 《新华日报》1938年7月12日,参见武汉市档案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武汉图书馆合编《武汉抗战史料选编》,内部资料,1985年,第189页。
    ⑥ 参见袁继成:《1938年武汉的“七·七”抗日献金运动》,《楚天主人》2005年第10期。
    ①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244页。
    ② 在近代中国,城市名称前被冠以“大”的称谓的只有上海和武汉(或者汉口)。
    ③ 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页。
    ④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244页。
    ⑤ 章开沅:《精品意识与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徐焕斗:《汉口小志》,1915年印刷本。
    《汉口指南》,武汉书业公会,1920年。
    周亚荣等编《武汉指南》,汉口新华日报社1933年版。
    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中华书局1957年版。
    江浦、朱忱等:《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 再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徐明庭校注《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徐明庭:《民初汉口竹枝词今注》,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
    政协武汉市委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武汉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总类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萧志华主编《湖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武汉市档案馆编《大武汉旧影》,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权时、皮明庥主编《武汉通览》,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涂文学主编《武汉老新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武汉市档案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武汉图书馆合编《武汉抗战史料选编》,内部资料,1985年。
    武汉市中山公园编《中山公园沧桑——纪念武汉市中山公园七十周年》,内部资料,1998年。
    [日]水野幸吉著,刘鸿枢、唐殿薰、袁青选译,《汉口——中央支那事情》,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版。
    [日]百田宗志:《武汉风物诗》(日文版),武汉宣传联盟事务局1945年版。
    汉口市警察局档案(1946—1949),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40。
    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档案(1935—1948),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80。
    汉口中山公园档案(1946—1948),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85。
    武昌市社会服务处档案(1946—1949),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91。
    汉口社会服务处职业介绍所档案(1946—1949),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92。
    汉口市/武汉市《市政公报》: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卷宗号bB—1。其中包括以下资料
    《湖北建设月刊》,第一卷1—4期,1928年。
    《武汉特别市市政月刊》第1卷第1号,1929年5月。
    《武汉特别市市政月刊》第1卷第2号1929年6月。
    《汉口市建设概况》1930年9月。
    《汉口特别市王务计划大纲》1930年。
    《汉口特别市政府十九年度行政报告》1930年。
    《新汉口》1930年第2卷。
    《汉口市政概况》1930年。
    《新汉口月刊》第二卷第八期,1931年2月。
    《汉口市政概况(1935.7—1936.6))》。
    《汉口特别市政府三周年市政概况》1942年。
    《汉口市府三十六年度统计总概》1947年。
    《汉口社会统计调查》1929年,湖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A2.14.23。
    《汉口市府三十六年度统计总况》,湖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A2.14.21。
    《武汉调查初步汇集》1949年3月,湖北省档案馆藏,A211.167.
    《武汉时事白话报》(1932)
    《武汉日报》(1932—1949)
    《武汉报》(1940—1944)
    《汉口中西报》(1927—1935)
    《汉口中山日报》(1929—1931)
    《汉口报》(1946—1948)
    《汉口导报》(1947)
    《汉口工报》(1948)
    《罗宾汉报》(1935—1949)
    《大光报》(1933—1935)
    《大众报》(1947—1948)
    《正谊晚报》(1947)
    《正潮报》(1948)
    《正路旬报》(1948)
    《光明》(1930)、《血针》(1933)
    《西北风》(1936)、《亲民报》(1949)
    章开沅主编《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章开沅:《章开沅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中华书局1986年版。
    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严昌洪编著:《老武汉风俗杂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
    严昌洪主编:《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皮明庥主编《武汉通史》,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杨蒲林、皮明庥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涂文学:《文化汉口》,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中华民国卷(上、下)》,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玉德:《神秘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卢汉超著,段炼、吴敏、子羽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朱建颂:《武汉方言研究》,武汉出版社1992年版。
    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王国华:《从旅游到旅游业》,珠海出版社2003年版。
    李宪生:《两次世纪之交的武汉对外开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城市活力研究组主编《武汉的性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邓正来,[英]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田子渝、黄华文:《湖北通史·民国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沙莲香等:《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翟学伟:《中国社会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唐力行主编《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黄山书社1999年版。
    顾亦兵编著:《风雅武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版。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人民出版社2005年。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候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苏红主编《多重视野下的社会性别观》,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涂可国:《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潘光旦:《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李银河、郑宏霞:《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孟庆超:《中国警察近代化研究——以法文化为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证大研究所编《上海人》,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
    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主观幸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一个社会心理学者的观察和思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岳庆平:《中国民国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陈志华:《北富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
    徐新编著:《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潘光、陈超南、余建华:《犹太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英]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凶]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法]埃米尔·杜尔凯姆著,钟旭辉译,《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版。
    [法]高勒夫等编《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著,徐伟民译,《城市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边沁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艾伦·斯温杰伍德著,陈玮、冯克利译,《社会学思想简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德]西美尔(George Simmel)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美]罗威廉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年版。
    [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美]顾德曼著,宋钻友译,《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德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著,徐江敏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科塞(Coser,A.)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2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美]R.E.帕克主编,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版。
    [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戴维·格伦斯基主编《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杜赞其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自我实现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美]杰弗瑞·戈比著,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施坚雅(G Wdliam Skinner)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马文·哈里斯著,李赔茱、高地译,《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著,何开松译,《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罗杰斯、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马克·赫特尔著,宋践等译,《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William T. Rowe.1989.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vin Harris, Orna Johnson. 2000. CulturalAnthropology. Boston: Allyn & Bacon. Anthony Giddens.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章开沅:《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论纲》,《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
    章开沅:《精品意识与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章开沅:《现代化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章开沅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马敏、陆汉文:《建构民国时期(1912—1949)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马敏:《21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若干趋势》,《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严昌洪:《近代武汉社会风俗的嬗变》,《江汉论坛》1990年第5期;
    严昌洪:《近代武汉商事习惯的变迁》,《东方》1994年第6期。
    皮明庥:《武汉建市的历史考察》,《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
    涂文学:《对立与共生: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二元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涂文学:《在被动与主动之间:武汉早期对外开放晚发早致的奥秘》,《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王笛:《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王笛:《要加强对下层民众思想的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王笛:《近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叙事方法的思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李长莉:《上海社会生活史的典型意义》,《史林》2002年第4期。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任放:《汉口模式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熊月之:《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特点》,《史林》2006年第2期。
    殷增涛:《“武汉文化”与“文化武汉”》,《光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
    魏文享:《中国大陆的武汉史(1927—1949)研究综述》,《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魏文享:《1940年代汉口的同乡会》,《武汉春秋》2001年第4期。
    王玉德:《1931年武汉水灾纪略》,《湖北文史资料》第57辑,1999年。
    姚伟钧、胡俊修:《论武汉人文化品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胡俊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男女平等》,《社会》2003年第5期。
    胡俊修:《近代上海舞厅的社会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周怡:《文化社会学的转向:分层世界的另一种语境》,《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岳珑:《试论口述历史研究的功用与难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陈三井:《口述历史的理论及史料价值》,《当代》第125期,1998年1月。
    章博:《论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作用——以武汉1931年水灾为个案的考察》,《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刘建凤、于作敏:《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转换》,《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王儒年:《从<申报>广告看现代上海社会的女性认同》,《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
    褚晓琦:《近代上海菜场研究》,《史林》2005年第5期。
    王印焕:《试论民国时期学生自由恋爱的现实困境》,《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
    王印焕:《民国政府公教人员生活状况的演变》,《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皇甫艳玲:《女生就业难及女陸劳动价值的评定》,《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9期。
    董玉梅:《汉口里弄建筑的文化魅力》,《长江论坛》2004年第2期。
    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4年第5期。
    陈晶晶:《近代广州城市活动的公共场所——公园》,《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
    张天洁、李泽:《从传统私家园林到近代城市公园——汉口中山公园(1928年—1938年)》,《华中建筑》第24卷,2006年第10期。
    詹世友:《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孙立平:《社会生活的的底线在频频失守》,《中国社会报》2006年1月16日。
    陆伟芳:《城市公共空间与大众健康——20世纪英国城市公园发展的启示》,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刘圣中:《从私人性到公共性》,《东方论坛》2003年第1期。
    段妍:《沦陷时期东北民众社会心态剖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翟学伟:《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江海学刊》1991年第2期。
    宋抵:《民俗性迷信文化功能及其心理特征浅释》,《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
    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易中天:《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民间文化》2000年第9期。
    徐贤杰,林振德:《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性思考》,《山西建筑》2005年第1期。
    王洪杰:《中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释义》,《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
    苏全有:《从自是到崇洋:近代国入社会文化心态的转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张乐和:《“天下四聚”:前近代武汉发展的高峰》,《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龚德慧:《城市中的人文关怀——武汉市中山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
    胡昌民:《汉口中山公园曾经有“中山”》,《武汉文史资料》2002年第4期。
    吕学赶口述,唐仁民整理,《汉口中山公园动物院的片断回忆》,《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9期。
    罗教讲:《武汉人的形象——对武汉人的自我形象的实证分析》,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张建民、周荣:《汉口:近代前夜的社会保障》,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见邓正来、[英]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李怀军:《抗战和沦陷时期的武汉经济述论》,参见杨蒲林,皮明庥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
    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
    叶南客:《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沙莲香等著:《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贾明:《大众文化:现代都市的文化主潮——兼论文化与都市的关系》,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1页。
    刘旭光:《都市文化与媒介——从符号与媒介的角度对都市文化的定位》,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4页。
    汪民安:《街道的面孔》,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5页。
    李卫东:《晚清武汉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严昌洪主编《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8页。
    许敏:《明清饮食店铺与大众社会生活》,唐力行主编《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419页。
    林尚立:《权利的空间:市民意识与上海政治文化》,上海证大研究所编《上海人》,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商若冰:《汉口第一公园——中山公园》,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习匕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吴国柄:《我与汉口中山公园及市政建设》,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三卷,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454页。
    海峰:《汉口兴自小河》,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海峰:《武汉建市前后的汉口》,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张崇明:《江城茶馆话当年》,萧志华主编《湖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基于社会统计的计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许大乎:《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当代意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陸形象的叙述与展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汤蕾:《多重权力网络下的近代人力车夫——以汉口人力车夫为例(1945—1949)》,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德政:《外来人口与汉口城市化(1850—1911)》,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