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兴起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经过晚清、民国初年两阶段的缓慢发展,到20世纪30、40年代,迅速壮大,而初具规模。但作为一门历史学分支学科,其起源、发展、研究状况以及在近代史学发展中的地位如何,尚未见有系统的讨论。缘于此,本文拟从史学史角度,对中国近代有代表性的外交史料汇编和外交史家学术实践作通盘的考察,力求在理论反思与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基本状况,揭示其近代的外交理念与史观对中国外交史乃至整个近代学术所造成的影响,从中总结出这一学科发展的特点及趋势,评估其在近代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学科发展全貌。
     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凡七章。绪论部分,首先梳理我国近代外交史学的发展历程,阐述研究之目的和意义,然后回顾与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外交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本文的撰述旨趣、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采取的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篇章结构。
     第一章研究三朝《筹办夷务始末》。三朝《始末》开启了有清一朝大型官方外交史料编辑的序幕,其编纂活动历经三朝,成为一常设性的修史机构,其确立的外交档案的编纂范式,对推动后来官私编纂外交档案资料热潮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冲破了传统政治史的束囿,丰富了晚清外交史的编纂内容,在近代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故宫博物院将其影印出版,它的出版面世,推动了30、40年代外交史研究的不断发展,并直接带动了近代外交史研究风气的转变。从这意义上说,《始末》不愧为中国近代官纂外交史料的典范。
     第二章讨论王氏父子与《清季外交史料》。王彦威以经世思想,感愤时局,王亮游历欧美,考察海外,忧念外交的重要,他们历经半个世纪编成的《清季外交史料》,是继三朝《始末》之后私人纂修的又一晚清史料巨制,其编述与《始末》相衔接,从而使得晚清近七十年的外交始末得以全貌呈现。赅博的史料,辅以近代科学的编辑方法,使其史学价值更加得以彰显。它既丰富了史料编例,规范了编纂程序,刺激了后来外交史料纂辑之风的兴起。《清季外交史料》不仅有力促进了外交知识的普及,而且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外交史研究获得重要突破的动力。
     第三章探讨近代外交史研究的开创者蒋廷黻的学术成就。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到了蒋廷黻,进入了一个变革的临界点。在外交史研究由传统向近代科学化转变之际,蒋氏为中国外交史做出了贡献,开风气之先。他以现代外交的基本原则,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着重阐述近代世界普世的外交理念和思想,打破了传统狭隘的治学模式。而他在史学研究中始终服膺科学的方法论,以纵、横两方面的对比来论述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并将考证与义理相结合,探求历史真相。可以说,无论从史料搜求与整理层面,还是从研究理念与实践方面考量,他对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都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
     第四章阐述民国时期外交资料出版的新局面。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在客观上需要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补充,在三朝《始末》与《清季史料》之后,民国时期迎来了史料出版的新局面。故宫博物院以自己所藏,继续整理清朝官方档案;在“信守条约”方针指导下以及修约、废约浪潮中的民国约章的编纂,外交部内部档案文件的定期颁布和刊刻,以及与现实相关联的各交涉案件的史料汇刊等先后问世,又直接开拓了外交史研究的新领域。这些外交史料的整理为20世纪30、40年代外交史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第五章探讨断代民国外交史研究。在民国外交史料的整理出版及其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在20世纪20、30年代,洪钧培和张忠绂以自己的史学活动,开创性地进行民国外交史的研究和编撰。他们采用专题的研究方法,对当代史实进行探讨。洪氏《国民政府外交史》,贯穿革命精神与革命外交,阐发自己独到的“史论”。而张氏的《中华民国外交史》,则在学术规范上更胜一筹。两部史著虽有不同的编纂风格,但作为一个整体,其出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其作为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为嗣后外交通史的编撰作了重要准备。
     第六章论述中国外交通史的研究和编著。此一领域的研究,刘彦开其端,完成了一部九十余年前后相续、系统详瞻的外交通史,初步确立了其研究内容和编纂框架,对后来者影响至大。在刘彦之后,研究相对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从北伐战争到抗日胜利,前后有一批学者投入研究,多部史著相继问世,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们还对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积极争论、勇于突破,以钱亦石、万仲文为代表,对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意义、内容、方法、框架和评价标准等诸命题作了理论探索,并以此指导史书的编纂。这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史学转变,是此一时期外交通史研究进步的一种表现,推动了近代化的外交史学研究。
     第七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论述王芸生与中日关系史研究。他以自己对中日两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所具有的远东及国际关系的广阔视野,完成了代表作《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及其他一系列论文。不仅对近六十年来的中日交涉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而且广稽材料,抉微阐幽,对中日各自的外交特点进行了阐述;又以坚定的认识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来评价人物,力求做到“论从史出”,对中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两国及东亚前途出发,提倡中日“相安共存”的构想。其开放的思维、超越的眼光,为同时期治中日关系史者所罕见。其“纯任文献自身说明真相”的治史思想和内外并重、中西互证的研究方法,更为中日关系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结语部分总结中国近代外交史学的发展特点。其研究人员以具有西学背景的专业化人士为主;史料在研究变革的每个阶段,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又与历史主题和时代背景相适应,其史观大多与近代契合;无论是史料编辑,还是历史本身的研究,其方法都不断趋于完善、成熟;学术实践始终贯穿着现代精神与外交理念。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近代转型。当然,在研究对象的认知、研究范围、研究态度和方法上也存有某些不足,值得反思。但其所构建的研究范式,是20世纪后半期乃至今天的外交史研究,仍须继承和借鉴的。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Diplomatic history had been rising in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After the slow develop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until 1930s and 1940s of 20th century,its development had been considerable. Although it is a special cross-branch of history,there is no systematic study on its origin, evolution,research and position in modern history.This being the case,this article tends to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ography,this article makes an overall review of much historical compilations and the research practices of several typical scholars in modern China.Second,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and the sorting out of history materials,this study outlines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Diplomatic history,and reveals the scholars' cultural values and the consequent influence on this branch and even on the whole field.Third,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and trend of this branch, and evaluates its functions and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story,providing people with a fuller and clearer picture of it.
     In addition to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there are altogether seven chapters in this article.In Introduction,the author reviews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this study,and then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elements:the general proces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diplomacy development,research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And the author defines some concepts of Diplomatic history,and at last, introduces writing purport of this paper,key issues to be resolved and methods,innov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ssay.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research of the Whole Course of three dynasties.The book opened the prelude of printing the Qing dynasty's official diplomatic historical files.Through three dynasties,its codification had become a regular agency in repairing history.Its paradigm had a significant and sustained impact on the late official and private compilation of an upsurge of diplomatic files.With breaking the shackles of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history and making the codification conten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s diplomatic history,it has an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In the late 1920s,being published by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n the form of photocopy,it promoted diplo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1930s and 1940s,and directly spurred the change of the study culture. And so,it is worthy of a model about modern Chinese diplomatic official file codific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Files of Diplomatic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Wang Yanwei observ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h his useful ideals.And his son,Wang Liang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diplomacy in the time of traveling in Europe and America and studying overseas.So they had achieved this book after half a century.It is a private historical masterpiec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fter the Whole Course.It made near the seventy year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of the diplomacy history.And its abundance of material with modern scientific methods mad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more clearly.It not only made the sty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much richer,standardized the procedures of the codification,and directly impetuses the boom of the late compilation about diplomatic materials, but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diplomatic knowledge.And it was a major driving force,making research about diplomacy in 1930s develop toward a breakthrough direction.
     The third chapter remarks on the research contributions of Jiang Tingfu.He was the pioneer of modern diplomatic research.Historical Science of Diplomacy started a change direction in his times.In a time when the research of diplomacy changed from tradition to science,he who contributed to historical materials,the academic of diplomatic research and paradigm and so on,was a leader in the country,gui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concepts in history of academia.And more,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odern diplomacy,open mind and thinking,he focused on the diplomatic concept and universal ideals in modern world. He broke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narrow scholar's hip,and updated new concepts in historical research areas.He always adhered to the scientific method.He described the great 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modern world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He combined research and argumentation in order to seek the truth of history.So inspecting his efforts from collecting and colla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study concept and practice,he both was pioneer and founder.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new situation about publishing diplomacy material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research needs the emergence of new materials.After the Whole Course of three dynasties and the Files of Diplomatic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re was a new situation.Using their own collections,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ntinued to collate the Qing Dynasty official files and met the need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commitment to the treaty" and in the wave of the abolition of the treaty,many charters were compiled;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nternal files were promulgated and printed regular; And the diplomacy materials on the reality were printed.These directly made the emergence of new areas of diplomatic research.So the historian for the prosperity ha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iterature in 1930s and 1940s.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public's diplomacy research in the initial stage.In the promotion of the collation of materials and the boom of the research,Hong Junpei and Zhang Zhongfu,with their own history activities,together created a line of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about the Republic's diploma cal history.Had been using the topic research methods,they explored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There w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Through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diplomacy,Hong expounded his own unique "theory on history" in his book of the 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But Zhang's research book of the 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was superior to Hong's in academic standard.Although the two books' styles of the codification were different,as a whole,they filled the gaps in this area, and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As a stage in the important results,they made an important preparation for the general history of diplomacy later.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search and edition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diplomacy.Being a leader in this area,Uu Yan,with his own efforts,completed a general system diplomacy history book of ninety years.His preliminary research contents and frameworks established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later.After him,the research went into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relatively.From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o the victory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a group of scholars went into this area;a number of books had come out in succession.On the basic of results,they debated key issues actively,and had courage to break.Qian Yishi and Wan Zhongwen,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esearchers,they had a exploration on the significance,contents,methods,standards and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diplomacy research.This change from practice to theory,wa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diplomacy this period,and contributed its forces to the direction of modern diplomatic history.
     The seventh chapter discusses Wang Yunsheng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Becaus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sight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a broad vision of the Far East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e completed his masterpiece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of 60 Years" and a series of other papers.He not only system collected and col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s,but also condu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Japanese diplomatic with the help of the analysis on this two countries.He evaluated history figures with the firm understanding and the spirit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to achieve "comments out of history".He thank in-depth about Sino-Japanese issues and promoted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s open mind and beyond the vision was rare in the researchers at the same time period.His thinking of history research about "only the truth from their literature" and western mutual certification method became a mode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research.
     The concluding chapter summarizes all features of modern diplomacy historical science in China.The researchers were by a group of professionals and academicians with study experience in western countries;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played a fundamental role in every stage of research;With a suit of history theme and times background,the history met modern concepts:The method to collating and researching history had becom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maturity;It had always been imbued with modern spirit and modern diplomatic ideas.All these are important modern transitions.Of course,in the study cognition, study scope,research attitude and approach,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to be worthy of reflection.But their constructions of the paradigm research are valuable experience to be absorbed by the researchers in the latter hal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is era.
引文
[1]黄金祺:《什么是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年版,第1-5页。
    [2]周启明、杨闯:《国外外交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300页。
    [1]赵昀:《遂翁自订年谱》,光绪初年家刻本,第23页。
    [2]何双生、刘德麟:《清代官修的外交档案资料汇编——<筹办夷务始末>》,《学林漫录》(第五集),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207页。
    [1]赵昀(1808—1877),字芸谱,号岵存,又号遂园,安徽太湖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国吏馆协修、纂修、总纂官,实录馆总纂官。后官广东按察使。晚年主讲敬敷书院,并自编《遂翁自订年谱》,其中记有《清实录》编纂体例及编辑《筹办夷务始未》之创议。另有诗集《遂园诗抄》。
    [2]杜受田(1788—1852),字芝农,山东滨州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奉诏入值南书房,成为奕詝的师傅达十余年之久。咸丰即位后,加太子太傅衔,以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特命管理礼部事务。深得咸丰宠信,称其“秉躬端正,励节直清,经术渊醇,体用兼备”。后任清宣宗实录稿本总裁官,卒谥文正。传见《清史稿》卷385。
    [3]赵昀:《遂翁自订年谱》,第23页。
    [4]文庆(?—1856),字孔修,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翰林出身,历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后任户部尚书,兼翰林院章院学士。传见《清史稿》卷386。
    [5]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进书表》,中华书局 1964年版,第1页。
    [6]贾桢(1798—1874),字筠堂,山东黄县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历少詹事、内阁学士,左都御史、礼部尚书,曾任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为人“持恭端谨,学问优长”,是纂修《文宗实录》、《圣训》的主持者。传见《清史稿》卷390。
    [1]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进书表》,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1页。
    [2]宝鋆(1807—1891),字佩衢,索绰络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授礼部主事,迁侍读学士,后攉内阁学士,迁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曾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后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始求通知外国语言文字,置同文馆,肄习西学,廷臣每以为非。”曾襄助恭亲王奕诉“和辑邦交”。处理洋务事宜。传见《清史稿》卷386。
    [3]宝鋆等纂:《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进书表》,故宫博物院 1930年抄本影印,第4页。
    [4]何双生、刘德麟:《清代官修的外交档案资料汇编——<筹办夷务始末>》,《学林漫录》(五集),第215页。
    [1]蒋廷黻:《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之史料的价值》,《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合刊,1932年5月。
    [2]见三朝《筹办夷务始末》之《凡例》。
    [1]如道光朝《始末》进呈时间为咸丰六年(1856)九月,而《宣宗实录》进呈时间也为同年十一月初一日,时间相差无几。咸丰朝《始末》进呈时间为同治六年(1867)四月,《文宗实录》进呈时间为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初八日;同治朝《始末》进呈时间为光绪六年(1880)八月,《穆宗实录》进呈时间为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二十五日,后两朝也只有本年来年之差,基本无甚区别。
    [2]蒋廷黻:《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之史料的价值》,《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合刊,1932年5月。
    [1]文庆等纂:《清宣宗实录·修纂官》(首卷五),中华书局 1986年8月版,第50-51页。
    [2]贾桢等纂:《清文宗实录·修纂官》(首卷网),中华书局 1986年11月版,第43页。
    [3]宝鋆等纂:《清穆宗实录·修纂官》(首卷网),中华书局 1987年1月版,第46页。
    [1]宝鋆等纂:《清穆宗实录·修纂官》(首卷四),第46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1-3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1页。
    [2]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3页。
    [3]柴德赓在其讲义遗稿《史籍举要》中,将《筹办夷务始末》与《武昌革命真史》、《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等一道归入“纪事本末”类。见柴著:《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 2002年版,第279页。
    [4]材料的统计可参见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附录《索引》(第八册),第5-11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80),第3176-3214页。
    [2]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80),第2971页。
    [1]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第八册附录),第3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1页。
    [2]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3页。
    [3]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1页。
    [4]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1页。
    [5]宝鋆等纂:(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9、12页。
    [6]俱见三朝《始末》之《凡例》。
    [1]俱见三朝《始末》之《凡例》。
    [2]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2页。
    [3]宝鋆等纂:(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进书表》,第3-4页。
    [1]见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
    [2]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进书表》,第1页。
    [3]宝鋆等纂:(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进书表》,第5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1页。
    [1]宝鋆等纂:(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9页。
    [2]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第531页。
    [3]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卷8),第187、197、226页。
    [4]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22(第2册),第598条,第778-779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第51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21第588、589条;卷28第805条;卷29第840条等,第762-763、999-1002、1042-1044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例》,第2页。
    [2]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16),第524页。
    [1]以上见三朝《实录》首卷二《凡例》。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进书表》,第1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第512、515页。
    [1]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香港三联书店 1985年版,第166页。
    [1]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自序》(上卷),《蒋廷黻选集》(第一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8年版,第45-46页。
    [2]张德泽:《故宫文献馆所藏之清代外交史料》,《辅仁学志》第8卷第2期,1939年12月。
    [3]据王彦威在《清季外交史料·自序》中所言,此抄本应是其在公务余暇时,对三朝《始末》手抄录副之作,“余备员工部,习闻道咸同三朝有钦定《筹办夷务始末记》,顾藏之内府,无由见也。光绪十二年入值枢省,于从公之暇,展转寻觅,始于大库得之。尘封炱积,东西杂庋,拂拭排比,乃得完书。惟此编虽经钦定,尚未付刻,因录副藏之,于是道咸同三朝外交始末瞭如指掌矣。”
    [1]蒋廷黻:《清季外交史料序》,《蒋廷黻选集》(第三册),第493页。
    [2]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卷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年版。
    [1]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清华学报》第6卷第3期,1931年。
    [2]何双生、刘德麟:《清代官修的外交档案资料汇编——<筹办夷务始末>》,《学林漫录》(五),第215-216页。
    [3]陈恭禄:《史料评论》,《中国近代史》(下卷第19篇),商务印书馆 1936年版,第848页。
    [4]袁同礼:《清季外交史料》卷首之《袁同礼序》,第6页。
    [1]蒋廷黻:《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之史料的价值》,《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合刊,1932年。
    [2]后来蒋在《外交史及外交史料》一文(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0月10日)中及1933年10月份写成的《清季外交史料序》中又重申了这样的观点。
    [3]两文分见《外交月报》第2卷第4期,1933年4月;《清华周刊》第41卷第11、12期合刊,1934年7月。
    [1](英)考斯丁:《大不列颠和中国,一八三三——一八六○》,牛津大学1937年版。
    [2]齐思和:《英国史里面的鸦片战争》,《进步日报》,1951年11月3日。
    [1]邵瑞彭:《清太常寺卿黄岩王公弢夫家传》,《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北京书日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2]王彦威:《幽怀》诗,王舟瑶纂修:《西桥王氏家集二·内编二》,1917年刻本。
    [3]王彦威:《上瞿阁学书》,王舟瑶纂修:《西桥王氏家集五·内编五》。
    [4]王彦威:《泰州舟中晓望二首》之一,王舟瑶纂修:《西桥王氏家集二·内编第二》。
    [5]何奏篪:《清故太常寺卿王公弢夫墓志铭》,《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9页。
    [6]王彦威:《与张子沅书》,王舟瑶纂修:《西桥王氏家集四·内编四》。
    [7]何奏篪:《清故太常寺卿王公弢夫墓志铭》,《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9页。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黄岩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黄岩文史资料》第9期,1987年版,第172页。
    [2]何奏篪:《清故太常寺卿王公弢大墓志铭》,《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9页。
    [3]邵瑞彭:《清太常寺卿黄岩王公弢夫家传》,《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1页。
    [4]王棻(1828—1899),字子庄,号耘轩,别署柔桥居士,台州黄岩柔桥人。同治初年考取贡生,六年(1867年)中举人,后疏于仕途,一意著述。以“发明学术,表彰先进,启迪后进”为职志,先后从教四十余年,历任黄岩九峰、萃华书院、温州中山、崇文书院、莲城、经训、台州正学等书院山长。博学通经,著有《台学统》、《柔桥文钞》、《中外和战议》、《经说偶存》、《六书古训》、《史记补正》等,同时主持纂修了《黄岩县志》、《仙居县志》《杭州府志》等志书。
    [5]万德懿:《台学源流述要》,《青年日报》,1945年4月13日。
    [1]王棻:《论学》,《柔桥文钞》卷5,玩芳草堂从书之一,上海国光书局1914年版。
    [2]何奏篪:《清故太常寺卿王公弢夫墓志铭》,《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9页。
    [3]王棻:《论文》,《柔桥文钞》卷4。
    [4]王棻:《与王弢夫书》,《柔桥文钞·书牍一》卷10。
    [5]《九峰书院学规》,王棻、王舟瑶纂辑:《九峰精舍文集》卷首上。
    [6]《中外和战议》一书,撷取汉至明有关中外交涉之事,编辑史料,并附作者案语。全书分三纲十九日三十三篇,总为十六卷。三纲为中国全盛、中国有乱和中国积弱时期。中国全盛时期下,分外夷来朝、臣服、荡平、和战并用、以战而疲、以战而败、以战而亡共六个部分论述。中国有乱时期,分和战并用、以和而兴、不战而逃、不战而亡、和战皆误等部分。中国积弱时期,分以和而安、以和而存、以和而疲、以战而存、以战而败、不战而亡、不和而亡等。在案语部分,作者主要阐述自己的保民勤远、安民消忧、因时制宜、和战并用等的救时之策。见上海图书馆藏《中外和战议节要》手抄本。
    [7]王棻:《中外和战议节要·自序》,上海图书馆藏手抄本。
    [1]汪中(1744—1794),清代学者、骈文家,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人。出身孤苦,幼年无力求学,由寡母启蒙,后依书商为佣,博览经史百家,34岁为拔贡,后即不再应举,为经世致用之学。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著作有《述学》、《广陵通典》、《容甫遗诗》等。
    [2]王彦威:《与王旌夫书》,王舟瑶纂修:《西桥王氏家集叫·内编四》。
    [3]汪中:《与巡抚毕侍郎书》,《述学·别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4]汪中:《与朱武曹书》,《述学·别录》,第126页。
    [5]邵瑞彭:《清太常寺卿黄岩王公弢夫家传》,《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1页。
    [6]王树枬:《清宣统朝外交史料序》,《清季外交史料》(四),第3340页。
    [1]何奏篪:《清故太常寺卿王公弢夫墓志铭》,《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9页。
    [2]王彦威:《黄漱兰先生六十寿序》,王舟瑶纂修:《西桥王氏家集四·内编四》。
    [3]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四)之《西巡大事记》卷首《拳匪纪事》,第3988页。
    [4]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四)之《西巡大事记》卷首《中外议和》,第4003页。
    [5]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四)之《西巡大事记》卷首《大臣祸国》,第3994页。
    [1]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四)之《西巡大事记》卷首《杀戮忠良》,第3994页。
    [2]王亮:《西巡大事记跋》,《清季外交史料》(四),第4291页。
    [1]王彦威:《自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8页。
    [2]徐世昌:《徐世昌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页。
    [3]顾维钧:《顾维钧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3页。
    [4]何奏篪:《清故太常寺卿王公弢夫墓志铭》,《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9页。
    [1]王彦威:《自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8页。
    [2]邵瑞彭:《清太常寺卿黄岩王公弢夫家传》,《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0页。
    [3]徐世昌:《徐世昌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页。
    [1]王彦威:《自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8页。
    [2]王亮:《西巡大事记例言》,《清季外交史料》(四),第3987页。
    [1]王亮:《清季外交史料述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3页。
    [2]王亮:《西巡大事记跋》,《清季外交史料》(四),第4291页。
    [3]王亮:《西巡大事记跋》,《清季外交史料》(四),第4290-4291页。
    [1]王亮:《清季外交史料述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3页。
    [2]章棂:《章棂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7页。
    [3]王亮:《清季外交史料述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3-14页。
    [1]王亮:《清季外交史料述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4页。
    [2]王亮:《清季外交史料述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4页。
    [3]王亮:《清宣统朝外交史料跋》,《清季外交史料》(四),第3984页。
    [4]王敬立:《清光绪朝外交史料跋》,《清季外交史料》(三),第3331页。
    [1]所谓原稿本,系王彦威遗稿,由王亲手所记,字体比较草率,首尾又多简略,共粘贴成110巨册。抄本亦即清本,或称誊清本,应是民国初年时,王亮因被派往欧美、日本考察政治,遂以遗稿予秦墨哂,嘱托他代为检校,秦遂邀集同好,奋勉从事,照原稿本誊写,历时十个月完成100余册,其中多有谬误,有三分之一虽撰有标题,但较为难解。
    [2]冷衷:《光绪朝外交史料编纂之经过》(一),(北平)《华北日报》,1929年6月3日。
    [3]如原本中称日本为“倭奴”,满人奏折自称“奴才”,誊清时均改为“日本”或“臣”等字样,编纂时悉恢复之。
    [4]冷衷:《光绪朝外交史料编纂之经过》(一),《华北日报》,1929年6月3日。
    [5]引玉:《影印道成同光四朝夷务始末之建议》,《世界日报》,1928年12月10日。
    [1]冷衷:《光绪朝外交史料编纂之经过》(二),《华北日报》,1929年6月4日。
    [2]冷衷:《光绪朝外交史料编纂之经过》(二),《华北日报》,1929年6月6日。
    [3]冷衷:《光绪朝外交史料编纂之经过》(二),《华北日报》,1929年6月6日。
    [1]引玉:《影印道咸同光四朝夷务始末之建议》(续),《世界日报》,1928年12月12日。
    [1]参见《清季外交史料·例言》(第1册卷首),第15-16页。
    [2]王彦威:《自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8页。
    [3]玉亮:《清季外交史料述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3页。
    [4]王敬立:《清光绪朝外交史料跋》,《清季外交史料》(三),第3331页。
    [1]王亮:《清宣统朝外交史料跋》,《清季外交史料》(四),第3984页。
    [1]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索引述略》,《清季外交史料》(五),第4293页。
    [2]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索引述略》,《清季外交史料》(五),第4293页。
    [3]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索引凡例》,《清季外交史料》(五),第4295页。
    [4]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索引》(卷一),《清季外交史料》(五),第4296页。
    [1]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索引》(卷二),《清季外交史料》(五),第4321页。
    [2]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索引》(卷八),《清季外交史料》(五),第4478页。
    [3]王亮:《清季外交年鉴凡例》,《清季外交史料》(五),第4600页。
    [1]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索引》(卷十二)之《清光宣两朝条约一览表》,《清季外交史料》(五),第4591页。
    [1]王亮:《清季外交史料·例言》,《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5页。
    [2]王亮:《清季外交史料·例言》,《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5页。
    [3]王彦威:《藜庵老人家书》之“王亮按语”,《清季外交史料》(四),第3988页。
    [4]王亮:《清季外交史料·例言》,《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15页。
    [1]王敬立:《清光绪朝外交史料跋》,《清零外交史料》(三),第3331页。
    [2]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第一册),第124页。
    [1]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二)卷93,第1629-1639页。
    [2]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一)卷6,第107-124页。
    [3]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一)卷6,第421-438页。
    [1]胡适:《胡适序》,《清季外交史料》(第1册卷首),第4页。
    [2]引玉:《影印道咸同光四朝夷务始末之建议》,《世界日报》,1928年12月10日。
    [3]《转令购王亮所辑清季外交史料》,《广东省政府公报》第210期,1932年。
    [4]潘公展:《上海市教育局训令教字第三一四六号:令本局所属各机关(不另行文):为购置王亮所辑清季外交史料一案转令知照由》,《上海市教育局教育周报》第174期,1932年。
    [1]蔡元培:《介绍<清季外交史料>通函》,《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2]《中英庚款董事会赠送清季外交史料先寄一四七册余俟年杪寄到》,《大夏周报》第8、9期合刊,1934年。
    [1]台港及海外学界约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对蒋廷黻展开研究,大陆则起步较晚,于80年代学术氛围相对宽松之后才真正开始。但最近十年,对蒋的研究论文数量猛增,已有上百篇。相对来说,海内外学界的研究,重点在蒋的政治思想史和中国近代史上,而专门探讨外交史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却不多。较有影响者有以下四篇:叶振辉的《蒋廷黻与中国外交——特别注重1947至1961之一时期》、林文仁《介于两个世界之间——蒋廷黻和他的外交史研究》、李建军的《蒋廷黻的外交史观》、蔡乐苏等的《蒋廷黻外交思想探析》等。
    [2]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以下简称《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7-46页。
    [3]蒋廷黻:《回忆录》,第64页。
    [1]当时欧柏林学堂的三位杰出教授,霍莫兹(Holmes)教化学,布丁顿(Budaington)教生物学,葛威尔(Grover)教树木学和进化学。与主修历史学不同,蒋廷黻“羡慕这种教育方法”,科学研究很快就上了道,各科课程都学得不错,以致每位教授劝其主修自己的课程。具体见蒋著《回忆录》,第62、63页。
    [2]“心理学”是当时欧柏林学堂的一门新课,讲授心理学的是威尔斯(Wells)教授,他的关于“人性中的狂妄”的讲解方法,以及詹姆斯(Williams James)的《心理学大纲》一书,使得蒋氏对心理学深感兴趣,致其“在大学中专攻心理学”。讲解经济学的是鲁兹(H.H.Lutz)教授,以陶星(Taussing)的《经济学大纲》为底本,为学生讲授复杂的供求问题、边际效用和价值等问题。具体见蒋著《回忆录》,第64页。
    [3]蒋廷黻:《回忆录》,第63页。
    [4]蒋廷黻:《回忆录》,第67页。
    [5]蒋廷黻:《回忆录》,第67页。
    [6]蒋廷黻:《回忆录》,第76、77页。
    [7]蒋廷黻:《回忆录》,第77-79页。
    [8]蒋廷黻:《回忆录》,第80、81页。
    [1]《劳工与帝国》,英文名:Labor and Empire:A Study of the Reaction ofBritish Labor,Mainly as Represented in Parliament to British Imperialism since 1880,蒋高度评价了英国工党放弃统治的观念而代之以合作的观念,并以一种新方法建立国际组织的主张。见蒋著《回忆录》,第82-83页。
    [2]李勇、侯洪颖:《蒋廷黻与鲁宾逊的新史学派》,《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
    [3]对蒋氏与“新史学派”关系的考察,可参见王宪明:《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学术影响源探析——以所受“新史学”及马士的影响为中心》,《河北学刊》第2004年第4期:沈渭滨:《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复旦学报》1999年第4期:李勇等:《蒋廷黻与鲁宾逊的新史学派》,《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
    [4]参见蒋著《回忆录》第九章《哥大研究与华盛顿会议》,第86-88页。
    [1]蒋廷黻:《回忆录》,第90页。
    [2](美)查尔斯·R·里利,张新译:《蒋廷黻:局内的局外人》,《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3期。
    [3]蒋廷黻:《回忆录》,第102页。
    [4]蒋廷黻:《回忆录》,第100页。
    [5]蔡乐苏等:《蒋廷黻外交思想探析》,《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平生》(一),(台)《传记文学》第8卷第3期。
    [7]参见蒋著《回忆录》第十章《革命仍须努力》,第100-102页。
    [8]蒋廷黻:《吲忆录》,第102页。
    [9]这段经历可参见蒋著《回忆录》第十一章《国内游历》,第108-125页。
    [1]蒋廷黻:《回忆录》,第111页。
    [2]蒋廷黻:《回忆录》,第117页。
    [3]刊于1932年12月《清华学报》第8卷第1期上。
    [4]1929年夏到1934年夏,实际上其在清华执教应截止1935年12月弃学从政,但1934年6月份蒋氏即赴俄考察和欧洲之旅,真正执教并研究的日子就这五年。
    [5]蒋廷黻:《回忆录》,第128-130页。
    [6]王信忠,先学日本史,后在清华利用中日以及英美资料做1894年中日战争外交关系的论文,后去日本东京帝大研究两年,再回清华任教。朱谦云,研究苏联历史,先到伦敦斯拉夫语学校(School of Slavonic Studies)做研究,后入达帕脱(Dorpct)大学,担任中央社驻莫斯科记者。邵循正,在清华时蒋指导他做中法战争前的外交关系的研究,后又推荐他去法国巴黎研究波斯和阿拉伯语。宋迪夏,由政治系转入历史系,在蒋的指导下,搜集利用有关的中国资料,研究领事裁判权以前中国境内涉外的民刑案件,成为中国治外法权方面的权威。以上见蒋著《回忆录》,第137-138页。梁嘉彬(1910-1995),1929年起在蒋的指导下从事研究,他注意将中外档案与文献相互印证,著有《广东十三行考》,参见刘泽生:《一本旧书,两代学人——梁嘉彬与蒋廷黻》,《广东史志》2001年第2期。
    [1]此书很长时间属未刊稿,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65年出版的《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系费正清在上世纪30年代清华读书时的摘抄本,不全。北京大学1988年为了学术研究的需要,将《补遗》全本影印出版,此书始以完全面目呈现。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论集》之《序例》,(台)大西洋图书公刮1970年4月版。
    [3]其反响可以参见蒋著《回忆录》第十二章《清华时期》,第135-136页。
    [4]具体参见蒋著《回忆录》第十四章《赴俄考察与欧洲之旅》,第156-177页。
    [1]史料评论的文章主要有:《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之史料的价值》(《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1932年)、《评清史稿邦交志》(《北海图书馆月刊》第2卷第6号,1929年)、《外交史及外交史料》(《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49期,1932年)、《东北问题的新史料》(《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61期,1933年)、《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从顺治到咸丰)》附录之一《资料评述》(《清华学报》第8卷第1期,1932年)、《从日俄对敌到日俄合作》(《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87期,1933年)、《民国初年之中日关系》(《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98期,1933年)、《欧洲几个档案库》(《国立北甲故宫博物院十周年纪念文献特刊》,1935年)。另外还有几篇关于史料评论的序言、序例,如《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自序”(1931年)、中卷“自序”(1934年),《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序》(1935年),《清季外交史料序》(1933年)等。以上这砦文章对当时出版的重要史料,如《筹办夷务始末》、《清季外交史料》、《清史稿·邦交志》、《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等,都进行了深入独到的点评。
    [2]蒋廷黻:《清季外交史料序》,《蒋廷黻选集》(3),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再版,第439页。
    [3]蒋廷黻:《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之史料的价值》,《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1932年。
    [4]蒋廷黻:《清季外交史料序》,《蒋廷黻选集》(3),第439-440页。
    [1]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自序),《蒋廷黻选集》(1),第45页。
    [2]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18-119页。
    [3]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19页。
    [4]蒋廷黻:《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之史料的价值》,《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1932年。
    [5]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24页。
    [1]蒋廷黻:《东北问题的新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60页。
    [2]蒋廷黻:《民国初年之中日关系》,《蒋廷黻选集》(1),第396、399页。
    [3]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19页。
    [4]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l页。
    [5]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20页。
    [6]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19-120页。
    [1]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自序),《蒋廷黻选集》(1),第46页。
    [2]蒋廷黻:《回忆录》,第157、158页。
    [3]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自序),《蒋廷黻选集》(1),第46页。后因时间及精力有限的缘故,只出版了上中两卷,下卷没有完成。
    [4]蒋廷黻:《民国初年之中日关系》,《蒋廷黻选集》(3),第395-396页。
    [1]蒋廷黻:《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2]蒋廷黻:《回忆录》,第133-135页。
    [3]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自序,《蒋廷黻选集》(1),第45页。
    [4]蒋廷黻:《欧洲几个档案库》,《蒋廷黻选集》(4),第621-624页。
    [5]蒋廷黻:《中国社会科学的前途》,《蒋廷黻选集》(1),第158页。
    [1]蒋廷黻:《从日俄对敌到日俄合作》,《蒋廷黻选集》(2),第339页。
    [2]如对日本历代首相及外相发表的资料,对来过中国活动的日本武人的回忆都有所关注。
    [3]蒋廷黻:《东北问题的新史料》,《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61期,1933年。
    [4]此文见《独立评论》第6号,1932年6月20日。
    [5]蒋廷黻:《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序》,第1页。
    [6]上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费正清将其选抄一份带回美国。1965年费正清又将其抄稿转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近代史所将其中与故宫博物院1930年版《筹办夷务始末》及新刊《四国新档》中完全重复的118件删去,其余826件以《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名义出版,且将与上述两书中有出入者一一注明。此书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第6册,精装一册,由郭廷以主编,李毓澍、黄福庆编辑。可惜此书只抄录《补遗》原稿的部分内容,前后不完整,割裂了史料的系统性。
    [7]蒋廷黻:《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出版说明》。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论集》之《序例》。
    [2]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自序》(上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页。
    [3]中卷的出版颇有周折,初稿在1927年即已编好,曾油印发给南开的同学。二稿编于1929年,清华及北大曾铅印此稿,加上了《夷务始末》的材料。三稿编于1931年,进入付梓阶段,不幸随着商务印书馆一同化为灰烬。由于新史料的源源出版,蒋氏又有重编的念头。四稿比较合乎蒋的意思,将三稿中的旧文件删去四分之一,以新文件补上,新文件的来源是故宫博物院出版的《中日交涉史料》及《中法交涉史料》和王彦威的《清季外交史料》。参见《中卷·自序》,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4]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凡例一》。
    [5]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凡例四》。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4月版,第36页。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24页。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35页。
    [4]蒋廷黻:《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蒋廷黻选集》(2),第279页。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总论”,第10页。
    [1]蒋廷黻:《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蒋廷黻选集》(2),第279页。
    [2]这其实是美国人马士在其有关中国近代国际关系史著作中运用的历史阐释模式,蒋受马士著作影响甚大,继承了此一模式。同时,上世纪三十年代留学清华、并受到蒋指导的费正清就是此一模式的扩展人,他和蒋强调中西方“冲击——反应”关系,强调“传统——现代”之间的二元对立与转换。
    [3]王宪明:《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学术影响源探析——以所受“新史学”及马士的影响为中心》,《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4]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自序),《蒋廷黻选集》)(3),第496-497页。
    [1]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自序),《蒋廷黻选集》)(3),第494-496页。
    [2]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自序),《蒋廷黻选集》)(3),第496页。
    [3]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第6页。
    [4]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自序),《蒋廷黻选集》(1),第45页。
    [1]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18页。
    [2]蒋廷黻:《评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重庆《新经济》第3卷第9期,1940年5月1日。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87页。
    [4]蒋廷黻:《现今史家的制度改革观》,《蒋廷黻选集》(1),第15页。
    [5]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20页。
    [6]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27页。
    [1]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1),第117页。
    [2]蒋廷黻:《外交与舆论》,《蒋廷黻选集》(3),第409-410页。
    [3]蒋廷黻:《外交与舆论》,《蒋廷黻选集》(3),第410页。
    [4]蒋廷黻:《外交与舆论》,《蒋廷黻选集》(3),第412-413页。
    [1]蒋廷黻:《外交与舆论》,《蒋廷黻选集》(3),第413页。
    [2]蒋廷黻:《外交与舆论》,《蒋廷黻选集》(3),第411-412页。
    [1]蒋廷黻:《五千万美金的借款》,《蒋廷黻选集》(2),第313-314页。
    [2]蒋廷黻:《外交与舆论》,《蒋廷黻选集》(3),第411页。
    [3]蔡乐苏:《蒋廷黻外交思想探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4]蒋廷黻:《九一八的责任问题》,《蒋廷黻选集》(1),第114-115页。
    [1]蒋廷黻:《外交与舆论》,《蒋廷黻选集》(3),第411页。
    [2]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平生》(一),(台)《传记文学》第8卷第3期。
    [3]蒋廷黻:《历史学系概况》,《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
    [4]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第276-277页。
    [5]蒋廷黻:《亚洲的门罗主义》,《蒋廷黻选集》(2),第327-329页。
    [6]这是指蒋在1927年夏利用国内游历的机会,与何廉博士在上海拜访了据说即将出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蒋向王阐述了自己对当前外交政策的看法,认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外交问题,是“东北问题”。与此论述完全契合。见蒋著《回忆录》第十一章《国内游历》,第115-117页。
    [7]蒋廷黻:《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小引》(从顺治到咸丰),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35页。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总论”,第11页。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总论”,第24页。
    [3]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29-30页。
    [4]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2页。
    [5]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1页。
    [6]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29-30页。
    [7]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0页。
    [1]蒋廷黻:《现今史家的制度改革观》,《蒋廷黻选集》(1),第9-15页。
    [2]蒋廷黻:《现今史家的制度改革观》,《蒋廷黻选集》(1),第12-13页。
    [3]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20页。
    [1]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20页。
    [2]蒋廷黻:《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蒋廷黻选集》(2),第284页。
    [3]蒋廷黻:《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蒋廷黻选集》(2),第279页。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36页。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总论”,第11页。
    [6]蒋廷黻:《中国近代化的问题》,《蒋廷黻选集》(4),第641页。
    [7]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总论”,第11页。
    [8]蒋廷黻:《中国近代化的问题》,《蒋廷黻选集》(4),第638页。
    [1]蒋廷黻:《论国力的元素》,,《蒋廷黻选集》(4),第647-648页。
    [2]蒋廷黻:《中国近代化的问题》,《蒋廷黻选集》(4),第638-639页。
    [3]蒋廷黻:《陈果夫先生的教育政策》,《蒋廷黻选集》(1),第82页。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52-53页。
    [5]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之“重印前言”,第4页。
    [6]蒋廷黻:《论国力的元素》,《蒋廷黻选集》(4),第650页。
    [1]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20-522页。
    [2]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24-525页。
    [3]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30-531页。
    [4]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37页。
    [5]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39-540页。
    [6]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44-548页。
    [7]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49、550页。
    [1]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50页。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4页。
    [3]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15页。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26页。
    [5]蒋廷黻:《亚洲的门罗主义》,《蒋廷黻选集》(2),第327-328页。
    [1]蒋廷黻:《美国外交目前的困难》,《蒋廷黻选集》(2),第308页。
    [2]蒋廷黻:《九一八的责任问题》,《蒋廷黻选集》(1),第113页。
    [3]蒋廷黻:《国联调查团所指的路》,《蒋廷黻选集》(1),第135页。
    [1]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30-531页。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8-22、28-31页。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24页。
    [4]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37-539页。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22-26页。
    [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35页。
    [1]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66-567页。
    [2](美)查尔斯·R·里利,张新译:《蒋廷黻:局内的局外人》,《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3期。
    [3]蒋廷黻:《送兰普森公使归国》,《蒋廷黻选集》(3),第442页。
    [4]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第5页。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7页。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35页。
    [3]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附录二,第133页。
    [4]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附录二,第130页。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35页。
    [1]蒋廷黻:《亚洲的门罗主义》,《蒋廷黻选集》(2),第327页。
    [2]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附录二,第113页。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27页。
    [4]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48页。
    [5]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之附录二,第115页。
    [6]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60-561页。
    [7]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8页。
    [1]蒋廷黻:《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蒋廷黻选集》(2),第283-284页。
    [2]蒋廷黻:《论妥协并答天津益世报》,《蒋廷黻选集》(2),第379页。
    [3]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蒋廷黻选集》(1),第6页。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9页。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24-26页。
    [6]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55页。
    [7]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62页。
    [1]蒋廷黻:《中困近代史·外三种》,第82页。
    [2]蒋廷黻:《中固近代史·外三种》,第30页。
    [3]蒋廷黻:《回忆录》,第80-84页。
    [1]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9-40页。
    [2]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附录二,第123-124页。
    [1]蒋廷黻:《帝国主义与常识》,《蒋廷黻选集》(3),第421页。
    [2]蒋廷黻:《回忆录》,第135页。
    [1]蒋廷黻:《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蒋廷黻选集》(2),第283-284页。
    [2]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2-43页。
    [3]蒋廷黻:《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附录),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94-195页。
    [1]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4-35页。
    [2]一份系署理公使巴布罗福(Pavloff)及户部大臣威特(Witte)之代表博可留洛夫(Pokotiloff)二月十六日(西历三月九号)博氏致威特电、二月二十三日(西历三月十六号)博氏又致威特密电,此两份密电均见于Steiger:China and the Occident,1927,页71。见《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6页。
    [3]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5-36页。
    [4]蒋廷黻:《东北问题的新史料》,《鞯廷黻选集》(1),第162页。
    [5]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29-530页。
    [1]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选集》(1),第38页。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91-194页。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附录之一《资料评叙》,第194页。
    [1]蒋廷黻:《又一个罗斯福进白宫》,《蒋廷黻选集》(1),第147-148页。
    [2]蒋廷黻:《未失的疆士是我们的出路》,《蒋廷黻选集》(2),第290页。
    [3]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蒋廷黻选集》(3),第520-521页。
    [4]蒋廷黻:《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见《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137-138页。
    [5]蒋廷黻:《外交与舆论》,《蒋廷黻选集》(3),第409页。
    [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2页:又见尤小立:《从著作和回忆录看蒋廷黻的思想和行为取向》,《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第77页。
    [2]尤小立:《从著作和回忆录看蒋廷黻的思想和行为取向》,《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朱传誉主编:《蒋廷黻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第55页。
    [1]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出版物总目》,1936年印行,第48-49页。
    [2]《清代外交史料》(嘉庆朝)之《引言》,故宫博物院1932年编印发行。
    [3]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河北徐水人,目录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目录学教授,北京图书馆协会会长,国立北平图书馆副馆长、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等职。北平解放前去美国,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及斯坦福大学研究所工作,著有《西文汉学书目》、《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目》等。
    [4]《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概况》之《沿革》,故宫博物院1931年编印,第1-2页。
    [5]见《清季外交史料·袁序》。
    [6]《清季外交史料·蒋序》;又见《蒋廷黻回忆录》第十二章《清华时期》,第133页。
    [1]《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一览》之《甲:沿革》,故宫博物院1932年1月编印,第1页。
    [2]参见张德泽:《故宫文献馆所藏之清代外交史料》,原载北平辅仁大学《辅仁学志》第8卷第2期;又见包遵彭等编:《中国近代史论从》(第1期第1辑)之《史料与史学》,台湾正中书局1956年8月版,第163-180页。
    [1]如王氏父子的《清季外交史料》,故宫文献馆编纂的《清代外交史料》嘉庆、道光朝,及蒋廷黻辑录的清官方史料,虽然在编纂方法上对之有所改进和完善,但其基本体例和原则还是承袭《始末》而来的。
    [2]方甦生:《整理档案方法的初步研究》第五部分《副工作》乙《辑印珍贵史料》,见《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年刊》,故宫博物院1936年7月印行,第106-107页。
    [1]《清代外交史料》(嘉庆朝)之《引言》(第一册)。
    [2]《清代外交史料》(嘉庆朝)之《编辑略例》。
    [3]《清代外交史料》(嘉庆朝)之《编辑略例》。
    [4]《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之《编辑略例》(第二册)。
    [1]《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奉》之《陈垣叙录》,故宫博物院1932年影印发行。
    [1]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之《前言》,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1、5、7页。
    [2]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第142页。
    [1]《外交部藏书目录》(上),北京政府外交部1916年编印。
    [2]徐宗亮(?—1904),字晦甫,号归庐、椒岑,安徽桐城人。荫生,历游胡林翼、李续宜、李鸿章幕府数十年,著有《徐勇烈公行状》、《善思斋文钞》、《诗钞》等。
    [3]徐宗亮等编:《通商约章类纂》之《李鸿章序》,光绪二十四年北洋官书局重刊本;又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47辑461,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第1页。
    [4]徐宗亮等编:《通商约章类纂》,第6-9页。
    [5]劳乃宣(1843—1921),字玉初、无功、季碹等,号矩斋、矩斋学人、韧斋等,晚号韧叟,浙江桐乡人,法学家、音韵学家。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学部副大臣、代理大臣。张勋复辟时,被任为法部、学部尚书,清末曾参加文字简化运动。著有《合声简字谱》、《筹算浅释》、《拳案杂存》、《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庚子奉禁义和拳汇录》等。
    [6]劳乃宣:《各国约章纂要》之《凡例》,光绪十七年刻本:又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编第19辑186,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第4页。
    [1]劳乃宜:《各国约章纂要》之《凡例》,第3页。
    [2]蔡乃煌总纂:《约章分类辑要》之《俞廉三总叙》,光绪二十六年湖南商务局刊;又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第12辑111,台北文海出版印行,第8页。
    [3]蔡乃煌总纂:《约章分类辑要》之《例言》,第23页。
    [4]蔡乃煌总纂:《约章分类辑要》之《例言》,第23-27页。
    [5]颜世清(1868,一作1873—1929),字韵伯,广东连平人。画家,善山水、花卉,又善鉴赏,收藏之富为北京之首,曾任湖南长沙关监督,人称“颜跛子”。
    [1]颜世清:《约章成案汇览》之《张百熙序》,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874”,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光绪三十一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影印,第372页。
    [2]颜世清:《约章成案汇览》之《例言》,第374页。
    [3]吴成章:《外交部沿革纪略》(乙编),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241)》,第70、71页。
    [4]吴成章:《外交部沿革纪略》(乙编),第71-72页。
    [1]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纂:《康熙条约、雍正条约、乾隆条约、道光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编》(第8辑73),第31页。
    [2]《康熙雍正乾隆条约》之《凡例》,第3页。
    [3]汪毅、张承棨编:《咸丰条约》之《凡例》,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编》(第8辑76),第3页。
    [1]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同治条约》之《凡例》,第3-4页。
    [2]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之《凡例》,第5页。
    [3]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之《凡例》,第7页。
    [4]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之《孙宝琦序》,第3-4页。
    [5]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之《凡例》,第7页。
    [1]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宣统条约》之《凡例》,第3页。
    [2]吴成章:《外交部沿革纪略》(乙编),第105-106页。
    [3]吴成章:《外交部沿革纪略》(乙编),第123、125页。
    [4]石源华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17页。
    [5]分为《外交公报》和《外交部公报》,前者为北京政府外交部情报词编,月刊,从1921年7月至1928年4月,每月1期,每期1册,共出82期。据其《凡例》所载,专设“条约门”,“凡已订及现订之条约章程合同等,以及有关系之各项文件均属之。”而《外交部公报》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编,时间从1928年至1949年,也为月刊,经常在“特载”一栏中有条约记载。
    [6]又如1934年1月至12月的《外交年鉴》中,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等,有中国与国际、国联、日英美土比丹荷古等国签订的条约、换文及决议案等,见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
    [1]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第181页。
    [1]《外交部出版物一览表》,见《外交年鉴》(1933年1-12月),生活书店1934年版,第151-154页。
    [2]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第105-108页。
    [3]外交部参事厅编:《外交部条约委员会暂行纽织规程》(民国二十年八月十一日行政院三十四次国务会议议决通过),《外交部法规汇编》1937年版,第25页。
    [4]外交部参事厅编:《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处务规程》(民国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三日部令公布),《外交部法规汇编》,第27页。
    [1]商务印书馆编:《国际条约大全》之《例言》,1914年版。
    [1]商务印书馆编:《国际条约大全》之《例言》,1914年版。
    [2]汪大燮(1859—1929),原名尧俞,字伯庸、伯棠,浙江钱塘人。1910年出任驻日公使,后任教育总长、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等职,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
    [3]石源华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辞典》,第216页。
    [4]北京外交委员会编纂处编:《分类编辑不平等条约》之《汪大燮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印行。
    [5]北京外交委员会编纂处编:《分类编辑不平等条约》之《汪大燮序》。
    [6]北京外交委员会编纂处编:《分类编辑不平等条约》(下册),附录二,第49页。
    [7]北京外交委员会编纂处编:《分类编辑不平等条约》(下册),附录二,第52页。
    [8]北京外交委员会编纂处编:《分类编辑不平等条约》(下册),附录二,第53-54页。
    [1]尹寿松编:《中日条约汇纂》之《例言》,东北外交研究委员会1932年印行。
    [2]尹寿松编:《中日条约汇纂》之《例言》,东北外交研究委员会1934年增订3版。
    [3]于能模(1892一说1893—?),字伯度,浙江金华人,法学教授。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外交部法官训练所教授等职,编有《中外条约汇编》(合编),译有《国际私法大纲》、《国际私法》等。
    [4]黄月波、于能模、鲍厘人编:《中外条约汇编》之《凡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印行。
    [1]黄月波、于能模、鲍厘人编:《中外条约汇编》之《检查表·例言》。
    [2]薛典曾、郭子雄、徐寿龄编:《中国参加之国际公约汇编》之《凡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印行。
    [3]《外交部藏书目录》(上),北京政府外交部1916年编印。
    [1]外交学会编:《外交大辞典》之《刘达人自序》,中华书局1937年版。
    [1]外交学会编:《外交大辞典》之《顾维钧序》。
    [2]吴颂皋(1898,一作1899—1945以后),笔名令观、颂皋,别名吴翼公、翼公,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曾任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教授,后任汪伪国民党中执委、司法行政部长,1945年被捕,判无期徒刑。著有《治外法权》、《欧洲外交史大纲》,译有《心理学导苦》、《政治论》等。
    [3]《民国外交年鉴》之《吴颂皋序言》,世界书局1935年版。
    [4]民国十年之后,又另编两案:华盛顿会议案(又洋文)、金佛郎案。
    [1]朱启钤编:《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之《凡例》,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34辑340),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5页。
    [2]王正廷(1882—1961),字儒堂,别名正庭,浙江奉化人。同盟会员,曾任南京政府外交部长、驻美大使,交通银行董事,太平洋保险公司董事长等职。
    [3]王正廷编:《国民政府近三年来外交经过纪要》(民国十五—十八年)之《导言》,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1929年3月印行,第1页。
    [1]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会编印:《九一八后对日外交之经过》之《引言》,1933年发行,第5页。
    [2]见《外交公报·凡例》。
    [3]《外交部公报编辑所办事规则》,见《外交部公报》第1卷第6号,1928年10月。
    [1]《外交部公报》第1卷第1号,1928年5月。
    [2]外交部参事厅编:《外交部法规汇编》,1937年版,第49页。
    [3]《外交部公报》第1卷第2号,1928年6月。
    [1]陈祐等编校:《驻外各使馆星期报告》(民国七年),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第31辑301-306),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2]外交部参事厅编:《外交部法规汇编》,第116-119页。
    [1]有1933年、1934年、1935年之《外交年鉴》,还有1940年汪伪政权外交部编辑的《外交年鉴》。
    [2]颜惠庆(1877—1950),字骏人,西名W.W.Yen,上海人,我国外交界之元老。曾任北京政府外交部次长、总长、内务部总长,国民政府驻英、苏大使,驻美全权公使,出席国际联盟大会首席代表。解放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
    [3]张一志编:《山东问题汇刊》之《颜序》,见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第16辑158),第1页。
    [1]张一志编:《山东问题汇刊》之《范源廉序》,第2页。
    [2]晨报编辑处、清华学生会编:《五卅痛史·凡例》,1925年版,第1页。
    [3]张一志编:《山东问题汇刊》之《自序》,第2页。
    [4]晨报编辑处、清华学生会联合编:《五卅痛史·凡例》。
    [5]张一志编:《山东问题汇刊》之《自序》,第2页。
    [6]如《中俄会议参考文件》(中俄交涉公署编)、《参与国际联合会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说帖》(顾维钧编)、《中国恢复关税主权之经过》(外交部编纂委员会编)、《退还庚款事宜来往文件》(佚名编)、《关税特别会议议事录》(佚名编)、《第三届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纪要》(祁仍奚编)、《处理日本投降文件汇编》(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编)等。
    [1]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宜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宜兴人物志》(中册),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7年6月版,第327页。
    [1]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93页。
    [2]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之《自序》,第1页。
    [1]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之《自序》,第1页。
    [2]张忠绂:《迷惘集(作者自传)》,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53辑530),台湾文海出版社1978年6月版,第15-17页。
    [3]张忠绂:《迷惘集(作者自传)》,第81-82页。
    [1]张忠绂:《迷惘集(作者自传)》,第99页。
    [2]张忠绂:《迷惘集(作者自传)》,第86页。
    [3]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之《自序》,正中书局1943年12月初版,第1页。
    [4]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之《自序》,第1页。
    [5]张忠绂:《迷惘集(作者自传)》,第110页。
    [6]该书于1936年春上卷完成,由北大出版部印行,于秋季始发售。1937年7月,抗战军兴,北京大学南迂,其所印行的上卷除一小部分售出外,其余均在北京遗失。中日战争爆发后,作者因故赴美,返国后因环境关系,暂时脱离教读生活,以致无暇顾及本书的再版问题。后作者在各大学教授中国外交史的友人,常以此书相询,之后遂由正中书局收印冉版,再版与初版无大区别。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9章《华盛顿会议与中国》第四节《结论》之注179,第430页。
    [2]张忠绂:《迷惘集(作者自传)》,第100页。
    [3]张忠绂:《迷惘集(作者自传)》,第101页。
    [4]张忠绂:《迷惘集(作者自传)》,第247-248页。
    [1]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1-5页。
    [2]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6页。
    [3]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4-5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12页。
    [2]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11页。
    [3]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14页。
    [4]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17页。
    [1]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19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48页。
    [2]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48-49页。
    [3]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49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困外交史》(一),第207页。
    [2]张忠绂:《中华民固外交史》(一),第219-220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219-220页。
    [2]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115页。
    [3]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40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46页。
    [2]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210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300-307页。
    [2]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5页。
    [1]洪钧培:《困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5-9页。
    [2]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78页。
    [3]洪钧培:《固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79页。
    [4]洪钧培:《困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78页。
    [1]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0页。
    [2]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1页。
    [3]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2页。
    [4]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3页。
    [5]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2页。
    [1]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8页。
    [2]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3-384页。
    [3]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91页。
    [4]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4-385、389-390页。
    [5]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5-386页。
    [6]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90页。
    [1]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91页。
    [2]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1集),第386-387、392-393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之《自序》,第1-2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225页。
    [2]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223-226页。
    [3]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之《自序》,第2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22-24页。
    [2]见该书第3章《山东问题之初期与二十一条之交涉》第二节《二十一条之交涉》注78,第159页。
    [3]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140页。
    [4]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第6页。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之《自序》,第2页。
    [2]见第1章《中华民国诞生初期之外交》第一节《历史的背景》注32-80,第13-16页。
    [3]见第1章《中华民国诞生初期之外交》第一节《历史的背景》注81、82,第17页。
    [4]见第1章《中华民国诞生初期之外交》第一节《历史的背景》,第17页。
    [1]周宏业:《善后借款详论》,《庸言》第1卷第13号,1913年6月1日。
    [2]见第2章《中华民国诞生初期之外交(续)》第一节《与银行团借款之交涉》,第76页。
    [1]详见第4章《欧战期中中国之外交》(中国参战前)第四节《其他各项问题》,第193-203页。
    [2]张玉法:《现代中国史研究的趋势》,见《中国现代史论集》第2辑《史料与史学》,台湾联经出版社1980年3月版,第55页。
    [1]此处的“中国外交通史”,系指中国近代以来的外交发展通史,它与“中国通史”的时间范畴不同。因外交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自有对外交涉,自康熙《尼布楚条约》始,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则自鸦片战争始。就是其中有一部分学者对以上两点持不同看法,他们的外交史起始时间也不过定于明正德年间葡人西来,因此所谓的近代外交通史,就其最长限度而言,也不过从明朝至民国这一段历史时期。
    [2]刘犬参:《刘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醴陵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醴陵文史》第7辑,1990年7月版,第12页。
    [3]《东方杂志》第18卷第17号,1921年9月。
    [1]刘犬参:《刘彦》,《醴陵文史》第7辑,第13页。
    [2]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再版序》,由日本佐佐木俊一印刷,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与泰东图书局代发行(下同),1914年8月增补再版本,第1页。
    [3]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萍乡黄序鹓序》,1911年6月版,第3页。
    [4]刘犬参:《刘彦》,《醴陵文史》第7辑,第12页。
    [5]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绪论》,第1页。
    [1]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萍乡黄序鹓序》,1911年6月版,第4页。
    [2]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例言》,1914年8月版,第1页。
    [3]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萍乡黄序鹓序》,1911年6月版,第4页。
    [4]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叙》,上海太平洋书店1921年5月版,第2页。
    [5]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叙·例言》,第4页。
    [6]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叙》,第2页。
    [1]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绪言》,第1页。
    [2]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卷首《岑春煊题词》。
    [3]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上卷)之《自叙》,上海太平洋书店1927年8月版,第1页。
    [4]刘彦:《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12月版;《被侵害之中国》,上海太平洋书店1928年7月版。
    [1]刘彦:《被侵害之中国》之《序》,第2页。
    [2]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第524页。
    [3]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叙·例言》,第4页。
    [4]刘彦:《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第110页。
    [5]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第134-135页。
    [1]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叙》,第2页。
    [2]刘彦:《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第1-2页。
    [3]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下),上海太平洋书店1927年8月版,第462页。
    [4]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绪言》,第1页。
    [5]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绪言》,第2页。
    [1]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绪言》,第3页。
    [2]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绪言》,第4页。
    [3]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萍乡黄序鹓序》,第1-2页。
    [4]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上)之《自叙》,第2页。
    [5]刘彦:《被侵害之中国》之《序》,上海太平洋书店1932年8月四版,第1页。
    [6]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上)之《自叙》,第2页。
    [1]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叙》,第3页。
    [2]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第257-258页。
    [3]刘彦:《被侵害之中国》之《序》,第1页。
    [4]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萍乡黄序鹓序》,第3页。
    [1]唐陶华:《刘彦著<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图书评论》第2卷第1期,1933年。
    [2]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例言》,第1页。
    [3]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例言》,第1-2页。
    [1]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醴陵袁家普序》,第1页。
    [2]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叙·例言》,第4页。
    [3]刘彦:《被侵害之中国》之《序》,第1页。
    [1]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之《叙》,第1-3页。
    [2]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上卷)之《自叙》,第1页。
    [1]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上卷)之《绪言》,第3页。
    [2]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第261-264页。
    [3]刘彦:《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第15页。
    [4]刘彦:《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第10页。
    [5]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第515页。
    [1]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第224页。
    [2]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第539页。
    [3]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第6-7。
    [4]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第18-19页。
    [6]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第257-258页。
    [1]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下),第452页。
    [2]刘彦:《帝困主义压迫中国史》(下),第455页。
    [3]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之《例言》,第1页。
    [4]刘彦:《帝国土义压迫中国史》(上)之《例言》,第1页。
    [1]刘彦:《被侵害之中国》之《绪论》,第2页。
    [2]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第218页。
    [1]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第74页。
    [2]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第287-288页。
    [3]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下),第98页。
    [4]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第291-295页。
    [1]王纪元:《不平等条约史》,上海亚细亚书局1935年3月版;郑瑞梅、汤曾(易攵):《百年条约史》,重庆光华出版社1944年版。
    [1]廖德珍:《中国外交失败史》,上海新建设书店1929年9月版:徐国桢:《近百年外交失败史》,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5月版。
    [2]徐国桢:《近百年外交失败史》,第2页。
    [3]徐国桢:《近百年外交失败史》之《例言》,第2页。
    [4]夏天:《中国外交史及外交问题》,光华书局1932年11月版。
    [1]夏天:《中国外交史及外交问题》,第356-357页。
    [2]吴君如:《近世中国外交史》,神州国光社1933年1月版。
    [3]吴君如:《近世中国外交史》之《绪论》,第1页。
    [4]吴君如:《近世中国外交史》,第3页。
    [5]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之《绪论》,广西建设研究会1940年11月版,第2页。
    [6]苏乾英(1910—1996),广东海阳(今潮安)人。1926年进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乡村师范科就读,1929年 毕业,后出洋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做工,1930年秋回国,进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渎书,1934年暨大毕业后留校当助教,从事南洋史籍的搜集及研究工作,主讲亚洲史、南洋概况等课程,主编《南洋研究》,负责对南洋及欧、美、澳三洲华侨团体的联络工作。1952年以后,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华东师大、上海外国语学院《日本史》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上海归国华侨联合会理事、上海华侨历史学会理事。著作甚丰,有《南海史籍解题》、《中国近代外交史》、《古代中国与南海交通贸易》、《中国南海关系史述略》等。
    [1]苏乾英:《中国近代外交史》之《导言》,国民出版社1944年5月版,第3页。
    [2]曾友豪(1900—1973),字赓元,广东梅县人。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又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返国后,历任国民政府监察院设计专员,安徽省、甘肃省高等法院院长等职。嗣后辞职,任教中央大学和东吴大学,1937年底至香港定居,与钟鲁斋创办香港南华大学,任董事长及名誉校长。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联名通电谴责国民党顽固派,旋受迫辞职转任南华杂志社社长,同年底香港沦陷,为日军软禁,曾遭酷刑。1945年以病重保外就医,香港光复后,任审讯战争罪犯特别法庭陪审法官,1973年在港逝世。著有《近代中国法政哲学》(英文)、《国际上不平等条约之废止》、《婚姻法》、《英国宪法政治小史》、《中华民国政府大纲》、《中国外交史》、《国际公法例案》等。
    [3]任启珊(1888—?),字松如,湖北黄陂人,曾任湖北整理财政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教育会主席,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等职,著有《中国外交史纲要》、《四库全书答问》等书。
    [4]任启珊:《中国外交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12月版,第2-3页。
    [1]王正廷:《中国近代外交概要》之《绪言》,外交研究社1928年11月版,第4页。
    [2]吴君如:《近世中国外交史》,第3-6页。
    [3]吴君如:《近世中国外交史》,第12、14页。
    [1]苏乾英:《中国近代外交史》之《导言》,第1-3页。
    [2]任启珊:《中国外交史纲要》之《自序》,第2页。
    [3]夏天:《中国外交史及外交问题》,第356-357页。
    [1]夏天:《中国外交史及外交问题》,第362页。
    [2]夏天:《中国外交史及外交问题》,第373页。
    [3]夏天:《中国外交史及外交问题》,第362-363页。 人士的追悼回忆性文章。另如《追悼钱队长纪念册》、《钱亦石先生传略》、《钱亦石先生行述》等,都是追述钱亦石文章的专辑。《咸宁县志》及《咸宁文史资料》、《中共党史人物传》中也有他的生平记载,其中赖钦显、杨存厚撰写的钱亦石传记较为详细。
    [1]赖钦显、杨存厚:《钱亦石》,《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9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第178-179页。
    [2]钱亦石:《德国农民战争》之《译者例言》,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9月再版,第1页。
    [3]钱亦石:《中国外交史》,上海生活书店1947年5月胜利后1版,第1页。
    [4]钱亦石:《中国政治史讲话》,《民国从书》(第二编21),上海书店印行,第6页。
    [5]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页。
    [1]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2页。
    [2]钱亦石:《中国政治史讲话》,第30页。
    [3]钱亦石:《中国政治史讲话》,第31页。
    [4]钱亦石:《中国政治史讲话》,第32页。
    [5]钱亦石:《中国政治史讲话》,第34页。
    [6]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2页。
    [1]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3页。
    [2]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3-4页。
    [3]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2-3页。
    [4]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8页。
    [5]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4-7页。
    [1]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2页。
    [2]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5页。
    [1]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3-14页。
    [2]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5-17页。
    [3]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7-21页。
    [4]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21-22页。
    [1]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31-32页。
    [2]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93页。
    [3]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94页。
    [4]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61-163页。
    [1]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00页。
    [2]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01页。
    [3]钱亦石:《中国怎样降到半殖民地》,上海生活书店1946年12月版,第90-91页。
    [1]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8-10页。
    [2]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1页。
    [3]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11-12页。
    [4]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77页。
    [5]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第84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卷首《自序》,第1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卷首《自序》,第1-3页。
    [2]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卷首《自序》,第3-4页。
    [3]本处也参考了陈玉堂先生主编的《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一书,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1-2页。
    [2]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2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1-3页。
    [2]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3页。
    [3]此处所谓的“开国外交”,并非指一国刚建立时的外交,而是指当时清政府在英国武力威逼之下,过去闭关锁国外交政策的松动和变化。
    [4]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1-2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5页。
    [2]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3页。
    [3]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4页。
    [4]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9页。
    [5]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4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3页。
    [2]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之《叙例》,第1页。
    [3]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4页。
    [4]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4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4页。
    [2]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5页。
    [3]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4页。
    [4]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27-28页。
    [5]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21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41-42页。
    [2]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之《叙例》,第2页。
    [3]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9页。
    [4]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10页。
    [1]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43页。
    [2]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36-37页。
    [3]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第101页。
    [1]严安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读书》杂志2006年第3期。
    [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凡例》,大公报社1932年4月版(以下引用该书各卷的版本,除有特别注明外,皆来自大公报社30年代各版)。
    [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修订导言》,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12月版,第2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张季鸾序》。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张季鸾序》。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31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张季鸾序》。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页。
    [1]缪凤林:《王芸生辑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图书评论》第2卷第12期,1934年。
    [2]如曾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的第一手史料,以及袁世凯的朱批、驻俄、驻日使馆的档案等。
    [3]沈予:《“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读书》杂志2006年第3期。
    [4]刘大年:《王芸生先生和他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读后记》,见《中国与日本》第8卷附录,三联书店1982年4月版,第411页。
    [1]王鹏:《<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出版和再版》,《纵横》2004年第12期。
    [2]刘大年:《王芸生先生和他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读后记》,见《中国与日本》第8卷附录,第411-412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修订导言》,第10页。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二卷),三联书店1980年6月版,第1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二卷),第172-175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修订导言》,第10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八卷)之《后记》。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八卷)之《编例》。
    [5]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八卷),第1页。
    [1]如日本在进行势力范围与领土扩张时,经常叫嚷“人口过剩”,此举实为鼓动向中国东北移民之意,不过扩张领土之烟幕而已,见《中国与日本》第八卷,第21页。
    [2]如对《中日文化协定》的记叙。
    [1]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第一册),第120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修订导言》,第10页。
    [3]王芸生:《悼胡馨吾先生》,《芸生文存》,大公报社1937年版,第186-188页。
    [4]王芸生:《北归杂记》,上海版《大公报》,1947年6月21、22日。
    [5]来源于此的资料,如《东京之三年》,以及曹汝霖致驻日公使陆宗舆的四信封等,虽然其真伪问题在学术界存有争论,但当事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仍然可以成为了解那段历史的重要参考材料。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33章《东三省交涉》,大公报社1932年11月版,第64-148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修订导言》,第11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38章《中日北京会议》,第251-344页。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五卷)之《凡例》,大公报社1933年4月版。
    [5]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46章《新法铁路问题》,第89-116页:第52章《锦爱铁路与诺克司计划》,第285-346页,大公报社1933年4月版。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七卷),大公报社1934年版,第72-83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92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127页。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128页。
    [5]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128-134页。
    [6]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第一册),第120页。
    [1]王芸生:《<中日关系条约汇释>序》,《由统一到抗战》(此书又名《芸生文存》第二集,以下为统一起见,在注释中涉及该书时,俱以《由统一到抗战》之名标之。),大公报1937年版,第201页。
    [2]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2-3页。
    [1]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1页。
    [2]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2页。
    [3]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3-5页。
    [4]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7页。
    [5]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8页。
    [6]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9页。
    [1]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12-14页。
    [2]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14-15页。
    [3]王芸生:《中国国民党外交之回顾》,《芸生文存》,第36页。
    [4]王芸生:《中国国民党外交之回顾》,《芸生文存》,第48页。
    [5]王芸生:《<日本的新满蒙狂>序》,《芸生文存》,第173-174页。
    [1]王芸生:《日本外交之历史观》,《芸生文存》,第20-21页。
    [2]王芸生:《日本外交之历史观》,《芸生文存》,第22-24页。
    [3]王芸生:《日本外交之历史观》,《芸生文存》,第23页。
    [4]王芸生:《日本外交之历史观》,《芸生文存》,第25页。
    [5]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六卷),大公报社1933年8月版,第367页。
    [6]王芸生:《关于中日问题的一些认识与感想》,《芸生文存》,第238页。
    [1]王芸生:《日本外交之历史观》,《芸生文存》,第27-28页。
    [2]王芸生:《关于中日问题的一些认识与感想》,《芸生文存》,第239页。
    [3]王芸生:《关于中日问题的一些认识与感想》,《芸生文存》,第243页。
    [4]王芸生:《日本外交之历史观》,《芸生文存》,第30页。
    [5]王芸生:《关于中日问题的一些认识与感想》,《芸生文存》,第241页。
    [1]王芸生:《日本外交之历史观》,《芸生文存》,第30-33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凡例》。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三卷)之《凡例》,大公报社1932年9月版。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三卷)第26、27章。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三卷),第1-2页。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166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之《凡例》。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二卷)第12章第22节。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二卷),第86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29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8页。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29页。
    [5]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凡例》。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五卷)之《凡例》。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之《凡例》。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修订导言》,第2页。
    [2]代表性的文章有:《中国的外交病》(1933年)、《日本外交之历史观》(1934年)、《中国国民党外交之回顾》(1933年)、《关于中日问题的一些感想》(1935年)、《关于中日问题的一些认识与感想》(1936年)、《泛论中日问题》(1936年)、《东亚幸福之途径》(1937年)、《战时外交》(1937年)、《寄日本国民》(1937年)、《诫日本军阀》(1937年)、《我们的外交方针》(1937年)等。
    [3]王芸生:《芸生文存》之《自序》,第7-8页。
    [1]王芸生:《国民党与中日外交》,《芸生文存》,第109页。
    [2]王芸生:《关于中日问题的一些感想》,《芸生文存》,第205-206页。
    [3]王芸生:《国民党与中日外交》,《芸生文存》,第110页。
    [4]王芸生:《国民党与中日外交》,《芸生文存》,第112页。
    [5]王芸生:《国民党与中日外交》,《芸生文存》,第113-114页。
    [1]王芸生:《国民党与中日外交》,《芸生文存》,第114-115页。
    [2]王芸生:《炎天杂感》,《芸生文存》,第211页。
    [3]王芸生:《炎天杂感》,《芸生文存》,第213页。
    [4]王芸生:《炎天杂感》,《芸生文存》,第212页。
    [5]王芸生:《炎天杂感》,《芸生文存》,第214页。
    [6]王芸生:《关于中日问题的一些认识与感想》,《芸生文存》,第246页。
    [1]王芸生:《东亚幸福之途径》,《由统一到抗战》,第78页。
    [2]王芸生:《东亚幸福之途径》,《由统一到抗战》,第79页。
    [3]王芸生:《东亚幸福之途径》,《由统一到抗战》,第80-85页。
    [1]王芸生:《东亚幸祸之途径》,《由统一到抗战》,第87页。
    [2]王芸生:《东亚幸福之途径》,《由统一到抗战》,第85页。
    [3]王芸生:《东亚幸福之途径》,《由统一到抗战》,第88页。
    [4]刘大年:《王芸生先生和他的<六十年来中国日本>读后记》,见《中国与日本》第八卷附录,第412页。
    [5]王芸生:《寄日本国民》,《由统一到抗战》,第273页。
    [6]王芸生:《寄日本国民》,《由统一到抗战》,第275页。
    [1]王芸生:《战时外交》,《由统一到抗战》,第251页。
    [2]王芸生:《前进吧,中国!》,《由统一到抗战》,第1页。
    [3]王芸生:《由统一到抗战》,第15页。
    [1]王芸生:《前进吧,中国!》,《由统一到抗战》,第2页。
    [2]王芸生:《前进吧,中国!》,《由统一到抗战》,第3页。
    [3]王芸生:《危疆杂感》,《芸生文存》,第267页。
    [4]王芸生:《泛论中日问题》,《芸生文存》,第255页。
    [5]西南交大2003级硕士刘军的《王芸生的日本观及现代化思想初探》一文,对王芸生的现代化思想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可以参考。
    [1]王芸生:《我对中国历史的一种看法》,上海版《大公报》,1946年5月27、28日。
    [2]王芸生:《泛论中日问题》,《芸生文存》,第248页。
    [3]王芸生:《学生界的责任》,《由统一到抗战》,第282页。
    [4]王芸生:《泛论中日问题》,《芸生文存》,第249页。
    [5]王芸生:《学生界的责任》,《由统一到抗战》,第282-284页。
    [6]这次现代化问题大讨论,以1933年7月《申报月刊》2卷7号上发表的“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的特辑为代表,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现代化的探讨。见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9-246页。
    [7]王芸生:《四寄北方青年》,《由统一到抗战》,第95页。
    [8]王芸生:《这两年》,《芸生文存》,第77页。
    [9]王芸生:《泛论中日问题》,《芸生文存》,第250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之《凡例》。
    [1]如第三卷《台湾之割让》一章中《战事期中之台防》与《台北之亡》二节,根据《东方兵事纪略》卷五《台湾篇》上加以剪裁:同章《台南之亡》一节就根据同卷《台湾篇下》加以剪裁等。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三卷),第133-140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二卷),第221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之《凡例》。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252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252-338页。
    [1]王芸生:《中国的外交病》,《芸生文存》,第10-11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五卷),第65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64页。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三卷)附论《中俄密约辨伪》,第302-303页。
    [5]此约传系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Count Cassini)于1896年9月30日与清廷军机处王大臣签订。条文亦系由上海《字林西报》揭载,计十二条。此十二条发表后引起学术界很大重视,如美国人林乐知所编《中东战纪本末》、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东亚同文会编纂的《东亚关系条约汇纂》、前驻华美国公使马慕瑞(Mac Murray)所纂《中国关系条约集》(Treaties and Agreements with and concerning China),都将此约节录或辑入。故王芸生说:“以是此约之存在,俨若世所公认,近人之著作中,尚不少援引者。”见《中国与日本》(第三卷)附论《中俄密约辨伪》,第303-307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三卷)附论《中俄密约辨伪》,第306-308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三卷)附论《中俄密约辨伪》,第310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149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136页。
    [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139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149页。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之《修订导言》,第11页。
    [5]王芸生:《中国与日本》(卷三),第107-108页。
    [6]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23-163页。
    [7]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六卷),第397。
    [8]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六卷),第398页。
    [1]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30页。
    [2]王芸生:《炎天杂感》,《芸生文存》,第211页。
    [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50-151页。
    [4]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30页。
    [5]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300页。
    [6]王芸生:《悼胡馨吾先生》,《芸生文存》,第186-188页。
    [7]王芸生:《忆黄膺白先生并略论国民党日本之关系》,《由统一到抗战》,第195页。
    [1]王芸生:《炎天杂感》,《芸生文存》,第211-212页。
    [1]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国新发现之学问》,《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5-69页。
    [2]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从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6页。
    1.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1964年版。
    2.文庆等纂:(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56辑551种),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
    3.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1979年版。
    4.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59辑581种),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
    5.宝鋆等纂:(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故宫博物院1930年抄本影印。
    6.宝鋆等纂:(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62辑611种),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
    7.文庆等纂:《清宣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8月版。
    8.贾桢等纂:《清文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11月版。
    9.宝鋆等纂:《清穆宗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1月版。
    10.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11.蒋廷黻:《蒋廷黻选集》(1-5),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版。
    12.蒋廷黻:《蒋廷黻选集》(1—6),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再版。
    13.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14.蒋廷黻英文口述稿、谢钟琏译:《蒋廷敲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蒋廷敲:《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65年版。
    16.蒋廷黻:《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7.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
    18.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19.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0.蒋廷黻:《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清华大学1932年发行。
    21.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出版物总目》,1936年7月印行。
    22.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外交史料》(嘉庆朝),1932年1月发行。
    23.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1933年发行。
    24.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外交史料》(宣统朝),1933年发行。
    25.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1932年发行。
    26.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32年发行。
    27.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宣统朝中日交涉史料》,1933年发行。
    28.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概况》,1931年10月印行。
    29.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年刊》,1936年7月发行。
    30.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一览》,1932年1月印行。
    31.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故宫俄文史料(清康乾间俄国来文原档)》,1936年印行。
    32.陈垣校注:《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影印发行。
    33.北京政府外交部编:《外交部藏书目录》(上),1916年印行。
    34.徐宗亮等编:《通商约章类纂》,光绪二十四年北洋官书局重刊本。
    35.劳乃宣:《各国约章纂要》,光绪十七年刻本。
    36.蔡乃煌总纂:《约章分类辑要》,光绪二十六年湖南商务局刊。
    37.颜世清:《约章成案汇览》,光绪三十一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
    38.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纂:《康熙条约、雍正条约、乾隆条约、道光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73,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39.汪毅、张承棨编:《咸丰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76,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40.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同治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77,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41.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78,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42.徐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宣统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79,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43.外交部参事厅编:《外交部组织法》(1928年12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外交部法规汇编》,1937年5月版。
    44.外交部参事厅编:《外交部处务规程》(1936年2月20日公布),《外交部法规汇编》,1937年5月版。
    45.商务印书馆编:《国际条约大全》,1914年3月版。
    46.北京外交委员会编纂处编:《分类编辑不平等条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47.尹寿松:《中日条约汇纂》,东北外交研究委员会1932年版。
    48.黄月波、于能模、鲍厘人编:《中外条约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49.薛典曾、郭子雄、徐寿龄编:《中国参加之国际公约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50.外交学会编:《外交大辞典》,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51.朱启钤:《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4辑340,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52.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会编印:《九一八后对日外交之经过》,1933年1月发行。
    53.陈祜等编校:《驻外各使馆星期报告》(民国七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31辑301-306,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54.张一志编:《山东问题汇刊》,见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16辑158,台湾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
    55.晨报编辑处、清华学生会联合编:《五卅痛史》,1925年印行。
    56.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第一集),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版。
    57.张忠绂:《迷惘集》,台北双子星出版社1971年版。
    58.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一),正中书局1943年版。
    59.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由日本佐佐木俊一印刷,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与泰东图书局代发行,1911年6月版。
    60.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1914年8月增补再版。
    61.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21年版。
    62.刘彦:《被侵害之中国》,上海太平洋书店1928年版。
    63.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上卷),上海太平洋书店1927年版。
    64.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下卷),上海太平洋书店1927年版。
    65.刘彦:《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
    66.王正廷:《中国近代外交概要》,外交研究社1928年版。
    67.廖德珍:《中国外交失败史》,上海新建设书店1929年版。
    68.徐国桢:《近百年外交失败史》,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
    69.夏天:《中国外交史及外交问题》,上海光华书局1932年版。
    70.吴君如:《近世中国外交史》,神州国光社1933年版。
    71.任启珊:《中国外交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72.王纪元:《不平等条约史》,上海亚细亚书局1935年版。
    73.万仲文:《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广西建设研究会1940年版。
    74.郑瑞梅、汤曾敢:《百年条约史》,重庆光华出版社1944年版。
    75.苏乾英:《中国近代外交史》,国民出版社1944年版。
    76.钱亦石:《中国外交史》,上海生活书店1947年版。
    77.钱亦石:《中国政治史讲话》,《民国丛书》(第2编21),上海书店1990年版。
    78.钱亦石:《中国怎样降到半殖民地》,上海生活书店1946年版。
    79.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大公报社1932年4月版。
    80.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大公报社1932年5月版。
    81.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三卷),大公报社1932年9月版。
    82.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四卷),大公报社1932年11月版。
    83.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五卷),大公报社1933年4月版。
    84.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六卷),大公报社1933年8月版。
    85.王芸生:《中国与日本》(第七卷),大公报社1934年4月版。
    86.王芸生:《芸生文存》,大公报社1937年版。
    87.王芸生:《由统一到抗战》(又名<芸生文存》第二集),大公报1937年版。
    88.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三联书店1979年版。
    89.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2—7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
    90.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八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
    1.长冈春一:《外交通义》,东京译书汇编社1902年发行。
    2.小川平吉著、震亚斋译:《明治外交史》,上海开明书局1903年版。
    3.武日源次郎著、觉海浮沤编译:《极东外交感慨史》,湖南作民译社1904年版。
    4.常书林:《外交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
    5.吴颂皋等:《现代外交评论集》,世界书局1930年版。
    6.廖德珍:《外交学》,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版。
    7.海斯著、蒋廷黻译:《族国主义论丛》,上海新月书店1930年版。
    8.杨熙时:《现代外交学》,上海民智书局1931年版。
    9.王亚南:《现代外交与国际关系》,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
    10.高承元:《革命外交文献》,神州国光社1933年版。
    11.周子亚:《现代外交家传记》,南京正中书局1934年版。
    12.张忠绂:《欧洲外交史》,世界书局1934年版。
    13.杨振先:《外交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4.张弼:《现代外交的基本知识》,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版。
    15.(英)考斯丁:《大不列颠和中国,一八三三——一八六○》,牛津大学1937年版。
    16.陈钟浩、黄士华:《自主外交论》,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年版。
    17.刘达人:《外交科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版。
    18.聂科逊(Nicolson·H):《外交学》,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
    19.陈钟浩:《外交本质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20.《外交报刊资料索引》(哲学和社会科学部分),中国人大图书库1959年版。
    2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论集》,(台)大西洋图书公司1970年版。
    22.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李育民:《中国废约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24.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年版。
    25.石源华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6.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
    27.《近代中国外交史料汇刊三十种》“清代篇”第1、2、3辑,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版。
    28.黄金祺:《什么是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29.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李恩涵:《中国外交史研究》,《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册),(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
    31.邵循正:《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2.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季各国照会目录》,《近代中国外交史料丛刊》(清代篇13),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33.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34.杨公素:《晚清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5.何茂春:《中国外交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6.黄风志:《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赵佳楹:《中国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38.杨公素:《中华民国外交简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9.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0.傅启学:《中国外交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57年初版:1971年修订版。
    41.王曾才:《中国外交史话》,台湾经世书局1988年版。
    42.陈志奇:《中国近代外交史》,国立编译馆主编,南天书局1993年版。
    43.刘培华:《近代中外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4.王绍坊:《中国外交史(1840—1911)》,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5.吴东之:《中国外交史(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6.何茂春:《中国外交通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6年版。
    47.(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吴天威、谭汝谦主编:《近百年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民国史料中心1992年版。
    49.张声振:《中日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50.梁伯华:《近代中国外交的巨变》,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1.Aubrey Singer:The Lion & the Dragon,London,1992.
    52.Alain Peyrefitte:《停滞的帝国》,风云时代出版社1995年版。
    53.J.K.Fairbank: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1842-1854,Cambridge,Mass.1953。
    54.王尔敏:《晚清商约外交》,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Ian Nish:The Anglo-Japanese Alliance,1894-1907,London,1966。
    56.李恩涵:《近代中国史事研究论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赵昀:《遂翁自订年谱》,光绪初年家刻本。
    2.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二编》,上海书局1902年印。
    3.王舟瑶纂修:《西桥王氏家集》,1917年刻本。
    4.王棻:《柔桥文钞》,玩芳草堂丛书之一,上海国光书局1914年版。
    5.王棻著、王舟瑶纂辑:《九峰精舍文集》,上海图书馆藏本。
    6.王棻:《中外和战议节要》,上海图书馆藏手抄本。
    7.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8.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香港三联书店1985年版。
    9.陈恭禄:《中国近代史》(下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0.陈恭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中华书局1982年版。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黄岩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黄岩文史资料》第9期,1987年3月版。
    12.汪中:《述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辑:《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蒋廷黻著、陈旭麓导读:《中国近代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
    1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17.朱传誉主编:《蒋廷黻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6年影印。
    18.包遵彭等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1期第1辑,台湾正中书局1956年版。
    19.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
    20.《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1.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宜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宜兴人物志》(中册),江苏文史资料编部1997年版。
    22.冯天瑜主编:《湖北省志·人物》(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版。
    23.张玉法:《现代中国史研究的趋势》,《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二辑:史料与史学》,台湾联经出版社1980年版。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醴陵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醴陵文史》第7辑,1990年7月版。
    25.李城外主编:《咸宁文史资料》,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6.赖钦显、杨存厚:《钱亦石》,《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9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7.恩格斯著、钱亦石译:《德国农民战争》,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版。
    28.陈玉堂主编:《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9.王之琛:《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版。
    30.王之琛:《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1.周雨:《王芸生》,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32.周雨:《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33.刘军:《王芸生的日本观及现代化思想初探》,西南交大2003级硕士论文。
    34.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5.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6.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7.钱念孙:《无法尘封的历史——抗战旧书收藏事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8.刘绍唐主编:《民国人物小传》(第四册),《传记文学丛刊》(23),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民国人物传》(第11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
    40.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1.李定一等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1辑),台北正中书局1956年版。
    42.宫明编:《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3.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4.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45.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6.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7.马金科、洪京陵:《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8.瞿林东:《史学与史学评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0.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1.李承贵:《通向学术真际之路: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2.龚书铎:《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3.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
    54.王宪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5.陈哲夫等主编:《现代中国思想政治流派》(中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56.朱传誉主编:《蒋廷黻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
    1.王芸生:《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一条错误的外交路线》,《历史研究》1965年第2期。
    2.国际关系研究会编:《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一),1981年3月印行。
    3.何双生、刘德麟:《清代官修的外交档案资料汇编——<筹办夷务始末>》,《学林漫录》第五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4.戴文葆:《关于王芸老<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第八卷原稿》,《编辑之友》1985年第2期。
    5.刘大年:《孙中山与中华民国》,《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6.月风:《热烈希望创立我国外交学》,《世界知识》1987年第16期。
    7.张季良:《加紧建设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学》,《外交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8.牛大勇:《武汉国民政府外交两重性析论》,《历史档案》1990年第3期。
    9.任骏:《蒋廷黻与七七事变前后的中苏关系》,《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0.严振非:《王彦威父子与<清季外交史料>》,《文献》1991年第1期。
    11.李少军:《鸦片战争与清朝对外政策的转变》,《河北学刊》1991年第4期。
    12.董蔷:《外交档案的特点》,《档案学通讯》1993年第3期。
    13.潘新民:《外交档案的特点和作用》,《档案学通讯》1994年第2期。
    14.高路:《清末对外政策与中国走向世界》,《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1期。
    15.萧永宏:《论洋务时期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学术月刊》1997年第12期。
    16.刘增合:《1840—1884年晚清外交观念的演进》,《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17.田文林:《国际政治视野中的文化因素》,《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9期。
    18.陈双燕:《经世致用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产生》,《学术月刊》2000年第1期。
    19.谢晓鹏:《北洋政府废约外交述论》,《民国档案》2000年第2期。
    20.刘彬:《李鸿章外交思想评析》,《北方论丛》2000年第3期。
    21.蔡永明:《论晚清洋务思想家的近代外交观》,《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22.林琼:《清木早期驻外使节的西学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23.柳宾:《国际法的输入与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4.刘泽生:《一本旧书,两代学人——梁嘉彬与蒋廷黻》,《广东史志》2001年第2期。
    25.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6.李斌:《试析北洋政府修约外交的特点》,《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
    27.李建军:《蒋廷黻的外交史观》,《安徽史学》2002年第3期。
    28.李扬帆:《晚清对外关系研究若干问题再思考》,《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3期。
    29.范文:《论外交哲学》,《新视野》2002年第6期。
    30.陈潮:《19世纪后期晚清外交体制的重要特点》,《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31.张历历:《新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2.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安徽史学》2003年第4期。
    33.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34.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评介》,《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35.傅华:《外交档案开放的启示》,《中国档案》2004年第4期。
    36.刘馨:《试论晚清时期外交思潮的演变》,《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7.任骏:《抗战前蒋廷黻的内政外交主张简述》,《民国档案》2004年第4期。
    38.王鹏:《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出版和再版》,《纵横》2004年第12期。
    39.贾中福:《清末民初的国民外交思想浅析》,《学术探索》2004年第12期。
    40.潘培志:《晚清政府改革下的中国外交近代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期。
    41.蔡乐苏:《蒋廷黻外交思想探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42.张玉龙:《蒋廷黻与南京国民政府联苏制日外交》,《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3.马建标:《北洋政府时期社会舆论中的外交系》,《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
    44.门洪华:《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变》,《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
    45.任云仙、牛杰:《清末报刊评论与中国外交论析》,《安徽史学》2005年第6期。
    46.张玉龙:《关于抗战前蒋廷黻秘密访苏的探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47.王芝琛等:《“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读书》2006年第3期。
    48.杨艳琼:《近年来国内晚清外交史研究综述》,《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1期。
    49.肖建东:《民国之初中国面向世界的历史昭示》,《理论界》2007年第1期。
    50.高飞:《我国外交学研究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国际论坛》2007年第1期。
    51.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2.管书合:《袁世凯对日外交述论》,《史学集刊》2007年第1期。
    53.任云仙:《近代中国国际政治词汇演变论析》,《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4.张卫明:《晚清公法外交述论》,《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
    55.邱少云:《国民外交运动与民国外交现代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6.张俊华:《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内政外交》,《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
    57.钟龙彪:《双层博弈理论:内政与外交的互动模式》,《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
    1.李勇、侯洪颖:《蒋廷黻与鲁宾逊的新史学派》,《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
    2.王宪明:《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学术影响源探析——以所受“新史学”及马士的影响为中心》,《河北学刊》第2004年第4期。
    3.沈渭滨:《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4.(美)查尔斯·R·里利,张新译:《蒋廷黻:局内的局外人》,<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3期。
    5.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平生》(一),(台)《传记文学》八卷三期。
    6.吕文浩:《清华学人之五——蒋廷黻在清华历史系》,《文史精华》1999年第3期。
    7.尤小立:《从著作和回忆录看蒋廷黻的思想和行为取向》,《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8.傅国涌:《王芸生在<大公报>》,《炎黄春秋》2003年第12期。
    9.甘竞存:《一代报业宗匠王芸生》,《文史精华》2001年第8期。
    10.许水涛:《一位民办报人五味俱全的生命历程——王芸生之子王之琛访谈录》,《文史精华》2005年第9、10期。
    11.散木:《“一代报人”的王芸生》,《读书》2005年第10期。
    12.刘崇理、熊文枫:《读谢泳的<王芸生的历史感>有感》,《郭沫若学刊》2002年第2期。
    13.董锦瑞:《抗战时期王芸生与蒋介石的四次摩擦》,《党史文汇》2005年第6期。
    14.王鹏:《毛泽东为什么保下了王芸生》,《书屋》2002年第5期。
    15.王鹏:《民国大文人王芸生和陈布雷的不同结局》,《文史春秋》2002年第8期。
    16.王鹏:《愿作壤士细流之献——老报人王芸生与共产党的交往》,《纵横》2001年第7期。
    17.王鹏:《周恩来与王芸生交往二三事》,《文史精华》2004年第7期。
    18.马飞孝:《评王芸生的两次思想转变》,《新闻大学》2001年春。
    19.刘自立:《一代报人王芸生》,《海上文坛》1996年第4期。
    20.汤恒:《王芸生》,《新闻界人物》第4期。
    21.吴超:《世间自有真情在——<代报人王芸生>出版后》,《纵横》2005年第2期。
    22.王鹏:《王芸生参加人民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前后》,《纵横》2003年第9期。
    23.谢泳:《王芸生的历史感》,《文史精华》2002年第2期。
    24.张玉芳:《王芸生三碰蒋介石》,《民国春秋》1997年第5期。
    25.王芝琛:《王芸生与短评风波》,《文摘报》2005年4月3日。
    26.王芝琛:《王芸生缘何内定“反苏型大右派”》,《文史精华》2002年第7期。
    27.丁进军选编:《晚清创办报纸史料》(一),《历史档案》2000年第2期。
    28.蔡乐苏:《蒋廷黻与清华大学历史学系课程新模式的建立》,《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9.刘耀:《蒋廷敲的文化史观与中国近代史》,《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30.刘耀:《蒋廷黻的“全盘西化”论与中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
    31.杜华:《学者蒋廷黻衔蒋介石命访苏记》,(台)传记文学第66卷第3期。
    32.林冠群:《评蒋廷敲的鸦片战争史观》,《海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3.张连国:《论理性民族主义——“独立评论”派自由主义者对日观剖析》,《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34.梁嘉彬:《蒋廷黻先生传》,(台)《湖南文献》第17卷第4期,1989年4月。
    35.王宏志:《蒋廷黻传》,(台)《国史馆馆刊》1988年第4期。
    36.陈之迈:《蒋廷黻其人其事》,(台)《传记文学》1965年第6期。
    37.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平生》,(台)《传记文学》1966年第3期。
    38.金焕玲、崔子修:《丁文江、蒋廷黻“新专制主义”思想浅析——兼论20世纪30年代“民主与独裁”论战》,《石家庄学院学报》第7卷第1期,2005年1月。
    39.高志勇:《试析胡适与蒋廷黻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争》,《历史教学》2005年第2期。
    40.刘文沛:《丛<中国近代史>看蒋廷黻的史学思想》,《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1.罗家伦:《坛坫风凄:凭吊蒋廷敲先生》,(台)《传记文学》8卷1期。
    42.刘风翰:《蒋廷黻博士对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问题的见解》,(台)《传记文学》7卷6期。
    43.李济:《回忆中的蒋廷黻先生》,(台)《传记文学》8卷1期。
    44.欧阳军喜:《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二题》,《复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