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先锋队”思想的历史地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两个先锋队”思想,这引起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一些同志的担心。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模糊党的阶级性,影响党的先进性,会不会把我们党变成“全民党"。为此,本文把“两个先锋队”思想摆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现在与未来的总体坐标上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以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分析、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个先锋队”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系统地研究。
     “两个先锋队”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首先,“两个先锋队”思想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建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正确的。但在理解先锋队的内容上却陷入了阶级范围的思维,认为先锋队天然只属于工人阶级。这种认识势必造成对先锋队内容上的单一理解。“两个先锋队”的提出,表明先锋队已从阶级范围扩展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范围。“两个先锋队”思想从提出到写入新党章,这说明“两个先锋队”思想不是一般的表述创新,而是一个事关党的性质、事关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其次,“两个先锋队”思想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执政理念的新觉醒;执政基础的新拓展;执政资源的新发掘;执政安全的新认知;执政使命的新定位。再次,“两个先锋队”思想是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两个先锋队”思想的提出,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它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源泉和实践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沃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是其产生的客观社会现实。“两个先锋队”是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的全面性,体现了党的本质要求与社会进步要求的一致性,体现了功能性建党、制度性建党和思想建党的统一性。
     “两个先锋队”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此,本文从积极吸收各方面优秀分子入党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两个方面,研究了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为保持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而采取的具体政策和举措。建党时期:党提出要创立一个“中国工人阶级的大的群众党”;民主革命时期:党又指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后指出要“扩大党组织的工人成分”,为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而斗争;改革开放时期:结合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进一步提出要不断坚持与时俱进,夯实党的社会基础,永做“两个先锋队”。其中积极慎重地吸收各方面优秀分子入党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坚持和体现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的两个重要环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党始终抓住这两个环节从而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社会基础,党的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党的事业也不断地取得胜利。
     “两个先锋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永葆青春活力的胜利之旗。首先,“两个先锋队”思想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其次,“两个先锋队”思想是应对国内外各种新的风险和挑战的重要法宝。再次,“两个先锋队”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新时期要实现“两个先锋队”,就必须始终做到“四个坚持”,才能使我们党永葆“两个先锋队”性质:坚持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坚持从严治党,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new time, our party has proposed "two vanguards", which has caused the entire party and whole nation's enormous attention, also has caused some comrade's worry. Some of comrades have worried that would blur the class nature of the party, affect the party's sophistication, and turn our party to "the party of all the peopl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esented the thought of "two vanguards", proposed by our party in the new time, on the coordinat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istorical and reality, present and future to research and discuss omni-directionally, by the history and logic, the comparison and the analysis, the induction and the deduction, underground will unify the research technique,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 absorption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I had studied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two vanguards" thought systematically.
     The thought of "two vanguards" is the Marxism party-building theory which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Firstly, the thought of "two vanguards" is the new summary of party's nature. Since the party building, we always emphasized the party is working class's vanguard, which is correct. But, in the understanding vanguard's content, fell into actually the thought of social class scope, to regard naturally the vanguard only belongs to the working class. This kind of understanding will create inevitably to content of the vanguard in the sole way. The statement of "Two vanguards" has indicated the vanguard expanded the scope from the social class to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hinese nation. The thought of "Two vanguards", from proposing to reading in the new party constitution, has explained that is not the general innovation of indication, but is a new great project of significant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question, which is referred to the Party's n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n the new time. Secondly, the "two vanguards" thought is the new understanding to the Party's ruling rule which is manifested mainly as following: ruling ideas awaken newly; the new development of ruling foundation; the new excavating for ruling resources; the new cognition of ruling security; the new localization of ruling mission. What's more, the "two vanguards" thought i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ory to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The statement of "Two vanguards" thought is not the product of subjective conjecture; it has the deep fountainhead of thought theory and the foundation of practice. The Marxism-Leninism, the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have provided extremely rich thought theory fertile soil for it,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ld, the nation and the Party is the objective social reality which it produces. "Two vanguards" is the innovation achievement of theory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time. It has manifested the integrity of party's vanguard nature, the uniformity of the demands between the party's essence and the social progress, the unity of the functionality party building, the institutional party-building and the. thought party-building.
     The "two vanguards" thought is the scientific summary of more than 80-year history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mainly from the two aspects: positively absorbing outstanding member to join the Party and the enhancement to the Party's thought constructs, it has researched the Party's concrete policy and action, during each historical period, to maintain the nature of "two vanguards". The stage of party-building: Establish "China working class's big populace party"; the stage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Constructing a Marxism political party of the general mass in nationwide scale"; the stage of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building: "Expanding worker ingredient in the Party organization", struggles for maintains the sophistication to the working class; the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ramming party's social basis will. be forever. In the article, to absorb prudently outstanding member to join a political party positively and to enhance the Party's thought construction, are the two important links of persisting and manifesting the nature of the party's "two vanguards". Among the historical stages of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 because the Party throughout held these two links to build, thus the Party's sophistication can be maintained, the Party's social basis can be strengthened, the Party's troop grew strong unceasingly, the Party's enterprise also unceasingly gained the victory.
     The "two vanguards" thought will be the flag of victory to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facing the future, and preserving the vigor of youth. It has made the analysis and the elabo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two vanguards" thought is the advanced way that must be taken to preserve the party forever. Next, the "two vanguards" thought is the important magic weapon to face kinds of new risk and the challenge both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Once more, the "two vanguards" thought is the basic safeguard that the Chinese nation revives greatly.
     In the new time, how does realize "two vanguards", which does achieve throughout the "four insistences" below, the Party can preserve forever the nature of "two vanguards": persisting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achieve "The Three Represents"" throughout; insisting the unif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s social class foundation and mass base; insisting the unification of the Party's maximum program and minimum program; insisting to govern the Party severely, and enhance the Party ruling ability and level diligently.
引文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8-569页。
    ① 陈贻新.“两个先锋队”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科学表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2期:第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4页。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57页。
    ④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83页。
    ⑤ 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07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1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0页。
    ④ 列宁.列宁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2-363页。
    ⑤ 列宁.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2-257页。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2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5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5-46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875页。
    ②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27页。
    ③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0-331页。
    ① 韩亚光.中共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认识曲折过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0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4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
    ① 管怀伦.论党的性质理论的三次重大发展.唯实,2002年,第7期:49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5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9页。
    ② 董京泉.社科研究与理论创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① 转引自秦宣.全民党”思潮的历史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8期:第51页。
    ① 转引自王长江.提出党同时成为“两个先锋队”,是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成为“全民党”?.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第32页。
    ②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201页。
    ③ 转引自秦宣.全民党”思潮的历史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8期:第49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第39—4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192页。
    ② 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1991年.第1468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1页。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0页。
    ④ 戈尔巴乔夫.1988年1月8日在会见舆论工具、意识形态机关和创作协会的领导人的讲话。
    ⑤ 转引自汪亭友.如何认识苏联演变的性质.中国与世界,2005年,第1期。
    ① 转引自文选德.学习《讲话》需要深刻领会的几个理论问题.湖南日报,2001年9月5日。
    ②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辅导.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① 李君如.“三个代表”思想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③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陈琪译.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 徐晨光.执政党执政安全研究。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6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306页。
    ① 宋镜明.毛泽东建党科学体系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4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8页。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07页。
    ④ 列宁.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64页。
    ⑤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64页。
    ⑥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67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0页。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2页。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43页。
    ④ 列宁.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47页。
    ⑤ 苏共决议汇编(第一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19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14—315页。
    ② 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2页。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6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页。
    ②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9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75页。
    ③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27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8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4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8页。
    ③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25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1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8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5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6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① 冯毓云、罗振亚世.世纪之交的沉思.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8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4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57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61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38页。
    ③ 中央档案馆.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7—18页。
    ④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510页。
    ①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56—57页。
    ② 沙键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40页
    ③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历程和经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页。
    ④ 潘阿芳.现实中国的劳动运动与劳动者.劳动界,第2册,1920年8月22日。
    ① 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印刷业(一).新青年,第7卷:第6号。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3——184页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
    ①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25页。
    ② 李季.社会主义与中国.新青年,第8卷:第6号。
    ①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上海:三联书店,1979年.第125页。
    ②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4页。
    ③ 施存统.我们底大敌,究竟是谁呢?.1920年9月28日。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② 沙键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99页
    ③ 沙键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01—302页
    ①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510页。
    ①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5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复蔡和森——一大前后(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5页。
    ③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98页。
    ④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63页。
    ⑤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78页。
    ⑥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97—98页。
    ⑦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9页。
    ①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50页。
    ②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0页。
    ③ 沙键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33页。
    ①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② 盛继红.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页。
    ①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页。
    ①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页。
    ②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6页。
    ① “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05页。
    ① “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5页。
    ②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2-43页。
    ③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7页。
    ④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309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78页。
    ②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78页。
    ②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刚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6。
    ③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5—116页。
    ④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⑤ “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5页。
    ①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7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2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05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06页
    ③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55、319页
    ①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0、73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90页
    ③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1页。
    ①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5页。
    ②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5页
    ③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④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65页。
    ⑤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28页。
    ⑥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5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451-452页。
    ② 列宁.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25页。
    ① 布尔塞维克(第4卷).1927年,第3期。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62页。
    ③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273页。
    ① 沙键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80页。
    ②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78-179页。
    ①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7页。
    ④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8-269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4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④ 刘勇.从历史经验看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4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8页。
    ②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79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620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622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622页。
    ③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622页。
    ①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1-63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3-524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9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1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3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9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2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5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1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页。
    ①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27页。
    ②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23页。
    ③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25页。
    ④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0-331页。
    ⑤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
    ⑥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2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2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9页。
    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第95页。
    ② 李德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编(1949—1985).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3页。
    ③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2页。
    ④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0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第147—172页。
    ③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工作文件选编(第1集).1953年.第226-227页。
    ①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1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77年.第217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77年.第217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0页。
    ①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5页。
    ①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64页。
    ②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64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2页。
    ①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2-693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7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7页。
    ②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工作文件选编(第1集).北京:1953年.第211页。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工作文件选编(第1集).北京:1953年.第228页。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工作文件选编(第1集).北京:1953年.第75页。
    ②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工作文件选编(第1集).北京:1953年.第316页。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工作文件选编(第1集).北京:1953年.第232页。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工作文件选编(第1集).北京:1958年.第18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3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86页。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工作文件选编(第1集).北京:1958年.第267页。
    ②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9页。
    ③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第50页。
    ①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6页
    ②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0页
    ③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87页
    ④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3页
    ①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80页
    ②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82页
    ①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84页
    ②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87页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98页。
    ①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2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6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①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53-254页。
    ① 陈云.陈云文选(1956-1985).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265-266页。
    ②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2页。
    ③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47页。
    ④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48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①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1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287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5页。
    ③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④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9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大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5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
    ① 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② 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①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1-15(1)。
    ②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1-15(1)。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②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40页。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9页。
    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年.第271-2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1页.
    ①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第1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6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0页。
    ③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①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关于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形势教育参考材料,2007年,第1期。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9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8页。
    ② 崔常发.徐明善.高层讲坛-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大课题(下).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年.第475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09页。
    ①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8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8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8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51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2-293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1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3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1-32页。
    ① 虞云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二版。
    [3] 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1995年。
    [4] 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二版。
    [5] 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6] 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8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9]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10-1911页。
    [10]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 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4] 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5]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中、下册).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
    [17] 沙键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8] 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0年。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历程和经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2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2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学习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
    [25] 执政兴国的伟大纲领——江泽民中央党校“5.31”讲话学习辅导.北京:人民日 报出版社,2002年。
    [26] 谢俊春.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7] 学习·思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29] 李君如.“三个代表”思想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30] 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50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31]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辅导.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32] 申振东等.党的先进性历史溯源与现实要求.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3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34] 徐晨光著.执政党执政安全研究.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年。
    [35] 商志晓.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36] 刘晓玲.两个先锋队”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7] 董京泉.社科研究与理论创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8] 宋镜明等.毛泽东建党科学体系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39] 冯毓云 罗振亚世.纪之交的沉思.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41]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2] 盛继红.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
    [43] “二大”和“三大”.中国现代革命史丛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4] 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45] 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室编印.组织工作文件汇编(第1、5集).北京:1953、1958年。
    [4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47]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48]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49]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
    [50] 李德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编(1949—1985).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51] 虞云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52]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
    [53]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资料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54] 苏共决议汇编(第一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55]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
    [56]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上海:三联书店,1979年。
    [57]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 [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年。
    [59] [美]费正清、[英]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60]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61] [美]塞缪尔·亨廷顿.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62] [日]卫藤沈藩吉.现代中国政治结构.东京: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1982年。
    [63] [日]毛里和子.现代中国政治.东京:名古屋大学出版社,1993年。
    [64]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65] [美]白鲁恂.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
    [66] [苏联]波诺马辽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莫斯科,1960年
    [1] 李季.社会主义与中国.新青年,第8卷第6号
    [2] 戈尔巴乔夫.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真理报,1990年2月13日。
    [3] 胡锦涛.深入学习、正确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究·参考,2001年第10期。
    [4] 李莉.从“两个先锋队”看党对自身认识的深化.学习论坛,2003年第5期。
    [5] 陈贻新.“两个先锋队”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科学表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 李达龙等.试论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先锋队”的统一.天府新论,2005年第3期。
    [7] 管怀伦.论十六大对党的性质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发展.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8] 管怀伦.论党的性质理论的三次重大发展.唯实,2002年第7期。
    [9] 管怀伦.对围绕“两个先锋队”产生的几种观点的理论辩正.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0] 宋建新.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兼谈新时期党的性质.兵团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11] 翟杰.两个先锋队——党的性质的新概括.鲁行经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2] 王凤军.澄清在金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问题上的模糊认识.理论前沿,2002年第18期。
    [13] 王玉云.简析新党章对党的性质的新表述.理论导刊,2003年第7期。
    [14] 赵明富.论执政党性质的民族性和社会适应性.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5] 冯虞章.正确理解“两个先锋队”的表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16] 余章宝.“两个先锋队”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17] 唐英等.论党章中党的性质规定的几次重要演进.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3期。
    [18] 陶柱标.共产党员先进性与“两个先锋队”的唯物史观基础.社会科学家,2005年增刊。
    [19] 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南方周末,2001年8月17日。
    [20] 巨旺民.“两个先锋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理论导刊,2003年第3期。
    [21] 王霁等.三个先锋队与“三个代表”.中华读书报,2001年月10月10日。
    [22] 陶胜先.“两个基础”和党的统一战线.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3] 乐治洲等.论党的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4] 徐晨光.执政安全:执政党建设研究新领域.湖湘论坛,2005年第2期。
    [25] 何一成等.赫鲁晓夫“全民党”思想的批判与反思.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6] 陈妍.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的自身变革及启示.求实,2004年第6期。
    [27] 兰喜阳.苏东共产党败亡的教训及启示.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8] 阎颖.挑战与应对: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党的性质的维护.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9] 罗晓梅等.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探索跳出“盛衰周期率”的重要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第5期。
    [30] 张成林等.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先进分子入党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的新思考.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2期。
    [31] 仝华.关于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几个问题.理论学刊,2006年第3期。
    [32] 钱吕军.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3] 雷琳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化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34] 周淑真.从比较研究角度看执政党建设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2期。
    [35] 付建龙.从苏东剧变教训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6] 周敬青.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的历史演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37] 周新城.如何理解党是“两个先锋队”问题.理论学习,2003年第8期。
    [38] 夏光明.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学习导报,2006年7期。
    [39] 龚培兴等.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理论前沿,2002年第17期。
    [40] 陈俊宏.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资源.文汇报,2004年7月12日
    [41] 李勇华.“两个先锋队”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42] 蓝蔚青.在“四个多样化”条件下加强党的整合作用.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
    [43] 季正矩.苏联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十经验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44] 张静如、周志强.中国共产党是最富创新精神的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45] 张静如、韩保卫.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46] 陈章乐.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与“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价值.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4期。
    [47] 郝铁川.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精神.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10期。
    [48] 李君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阶级性.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49] 李捷.样正确理解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求是,2001年第21期。
    [50] 路爱林.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求实,2002年第8期。
    [51] 秦宣.论工人阶级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京),2001年第6期。
    [52] 秦宣.全民党”思潮的历史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8期。
    [53] 王长江.提出党同时成为“两个先锋队”,是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成为“全民党”?.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
    [54] 龚培兴、陈洪生.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理论前沿,2002年第17期。
    [55] 陈登才、梁春鸿.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21期。
    [56] 王茂华.应时代呼唤的重大决策.长沙晚报,2002年11月12日。
    [57] 耿向东.“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光明日报,2002年6月8日。
    [58] 郑昌华.牢牢抓住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湖南日报,2000年11月3日。
    [59] 回良玉.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战略举措.人民日报,2001年11月20日。
    [60] 权伟太.永做“两个先锋队”.光明日报,2002年10月8日。
    [61] 王霁、萧钰.三个先锋队与“三个代表”.中华读书报,2001年10月10日。
    [62] 李勇华、潘海生.“两个先锋队”命题的提出及渊由——对党的性质和党员条件和规定及其演进的历史考察.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
    [63] 秋石.论“两个先锋队”.求是,2002年第3期。
    [64] 李铁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求是,2002年第16期。
    [65] 蓝蔚青.在“四个多样化”条件下加强党的整合作用.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
    [66] 秋石.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求是,2002年第9期。
    [67] 张希仁.全球化对党的执政及执政方式带来的影响.黄河论坛,2002年第3期。
    [68] 耿洪彬.“四个多样化”与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探索,2001年第1期。
    [69] 周振国等.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民日报,2002年10月31日。
    [70] 黄中平.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导报,2003年第1期。
    [71] 文选德.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一些体会.中共湖南委宣传部编《形势教育参考材料》,2001年第5期。
    [72] 文选德.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学习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的一些体会.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编《形势教育参考材料》,2002年第7期。
    [73] 李志民.怎样理解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求是,2001年,第24期。
    [743] 王霁.先进生产力与党的先进性.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5期。
    [75] 虞云耀.党的先进性问题探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6] 张国宏.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理论的探索与创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77] 孙黎海.党的性质的时代认知.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78] 管怀伦.论党的性质理论的三次重大发展.唯实,2002年第7期。
    [79] 姜德福、孙道同.积极而慎重地发展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不会改变党的性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年第10期。
    [80] 陈红辉.应势而变 与时俱进——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党的建设.求实,2001年第6期。
    [81]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份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82] 文选德.学习《讲话》需要深刻领会的几个理论问题.湖南日报,2001年9月5日。
    [83] 汪亭友.如何认识苏联演变的性质.中国与世界,2005年,第1期。
    [84] 刘晓玲.“两个先锋队”: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85] 刘晓玲.“两个先锋队”与“三个代表”.光明日报,2002年12月14日。
    [86] 刘晓玲.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实现“两个先锋队”.求索,2003年第1期。
    [87] 刘晓玲.“三个代表”:实现“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88] 刘晓玲.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实现“两个先锋队”.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89] 刘晓玲.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实现“两个先锋队”.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90] 刘晓玲.实践“两个先锋队”会不会使我们党变成“全民党”.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