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阶段程序性违法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活动。刑事诉讼伴随着强制措施和强制性调查措施的运用,不仅涉及被追诉者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财产等基本权利,而且涉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刑事诉讼追究刑事责任的过程,对于公民权利来说具有“侵犯性”,加之我国公安司法机关的各种陈弊和现实问题,我国的刑事诉讼过程仍然是问题丛生。从近期媒体披露的几起已经引起中央司法机关重视的冤案来看,侦查阶段的程序性违法问题确实较为严重,影响恶劣,危害巨大。为此,本文以几起典型的冤案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刑事侦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程序性违法现象,解读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就如何预防和纠正此类违法问题作简要探索。
     本文共分五部分,由引言和四个小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三起典型的冤案,包括杜培武案,佘祥林案,胥敬祥案,并得出初步结论:侦查阶段的程序性违法问题不仅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而且严重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且造成的错误难以在后续阶段得到有效的纠正。
     第一部分,侦查阶段程序性违法综述。这部分首先就程序性违法的含义、性质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程序性违法是与实体性违法相对的一种独立的形态。接着,就我国现在刑事侦查中的典型程序性违法问题进行了归纳,指出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程序性违法问题:(1)留置盘问前置主义,利用行政强制措施办理刑事案件,延长控制被追诉者的时间;(2)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立案,违背立案的立法初衷;(3)违反法定程序获取口头证据,刑讯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4)违反法定程序获取实物证据,搜查、扣押等侦查行为不规范;(5)违反法定程序保全被追诉者人身,超期羁押、非法羁押现象仍然存在;(6)违反法律规定限制或者剥夺被追诉者辩护权,严重扭曲控辩双方的对抗关系。
     第二部分,侦查阶段程序性违法问题的原因分析。对于第一部分总结的违法问题,本部分着重从法律制度内和法律制度外两个领域分析了原因。并且指出,法律制度的缺陷是根本性的,主要在于:(1)现代刑事诉讼原则未能明确确立或体现在刑事诉讼立法之中;(2)立法技术粗糙,侦查程序过于粗疏,缺乏人权保障价值;(3)侦查程序规则结构不完整,缺乏法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 aims to resolve the defendant's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This process always takes coercive measures and methods, involving proceeding participants' rights, such as freedom, personality and property. So for citizen's rights, this process is apt to infringe. In Chinese criminal practice, there exist many traditional problems, plus some limitation of factual situation, procedural violation of law is a bit popular. Recently, several wrong cases were exposed in newspaper, which have brought big attention from both government and people. The author feels indignant about these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and want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procedural violation of law.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a preface and four parts.
    The preface firstly indicat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and then introduces three miscarried case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whole society heavily. In the last passage, it concludes that the lawbreaking investigation often keeps the facts away, and infringes people's rights.
    The first par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procedural violation of law, involving its signification, character and characteristics. Then this part sums up six kinds of typical procedural violation of law: (1) detain the suspect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with an administrative measure in order to prolong time for the case; (2) file a criminal case in illegal way; (3) obtain the oral evidence in illegal ways; (4) obtain material evidence in illegal ways; (5) arrest and keep suspect's body in illegal ways; (6)limit or deprive of defendant's rights of defending.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se lawbreaking acts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relevant law articles are not perfect: (1) many modern investigational principles haven't been written into the Criminal Procedure Act; (2) some current articles are too simple, lack of vital value; (3) some articles themselves are not whole, lack of restriction power, (4) some articles go against the practical principle; (5) some current measures which have been taken in investigation haven't been written into the Law. Second, some other factors influence the investigation: (1)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attaches too much importance to the Law's function of punishment; (2) some investigational policies
引文
1、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4、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彭勃:《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6、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7、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8、汪海燕、胡常龙:《刑事证据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版。
    9、刘春:《权力的陷阱与制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10、毛寿龙、李梅、陈幽弘:《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王达人、曾粤兴:《正义的诉求》,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2、彭海青:《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3月版。
    13、万毅:《变革社会的程序正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4、马贵翔:《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5、陈光中主编:《中德强制措施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著,姚永吉等译:《英国刑事司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7、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8、樊崇义主编:《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 版社2005年3月版。
    19、陈兴良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0、陈兴良主编:《法治的言说》,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1、陈泽宪主编:《刑事法前沿》(第二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2、宋英辉、李忠诚:《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3、[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版。
    2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26、Rosemary Pattenden, evidence statutes, Sweet & Maxwell's, London, 2003.
    1、李锡海、张高文:“论侦查思维的科学化”,《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2、王涛:“对侦查取证的思考”,《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3、吴泗江、胡正昌:“刑事侦查程序规范化浅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张爱钦:“完善侦查程序的几点思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5、李长春、周冬平、张英红:“我国侦查程序的反思及重构”,《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6、云山城:“侦查程序法制化与科学化刍议”,《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7、张学辉:“构建我国的侦查司法审查机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张步文:“刑事侦查政策述评”,《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9、李华耕:“论简历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2000年第3期。
    10、郑定、杨昂:“不可能的任务:晚清冤狱之渊薮”,《法学家》2005年第2期。
    11、吴春军:“论犯罪侦查中的程序性违法”,《犯罪研究》2004年第6期。
    12、盛先磊、田晋宁:“从程序正义看‘招标破案’”,《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3、卢娟:“论侦查程序的价值设计与改革探索”,《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4、陈瑞华:“程序性违法及其法律后果”,《检察日报》2002年10月18日。
    15、王敏远:“用‘规范’的方法追究犯罪”,《检察日报》2002年10月18日。
    16、蒋庆红:“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制裁问题探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7、宋世杰、彭海涛:“论刑事诉讼中权力因素及其权力与权利的整合——刑诉法再修改之理论新视角”,《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8、郜占川:“侦检一体化:刑事侦查程序构造之最优化设计”,《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9、潘金贵:“法国刑事预审程序考察与评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20、陈卫东、程雷:“刑事程序合法性原则论纲”,《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
    21、何良苏:“试论中国政党制度的宪法化”,《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22、陈永生:“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裁”,《现代法学》2004年第1期。
    23、姜松华:“留置盘问应纳入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4、闵春霞:“遏制刑讯逼供的程序构想——以侦查权的控制为视角”,《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5、曹晓霞:“留置盘问的缺陷与完善”,《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6、王连薄:“我国侦查中的强制到案措施之不足与整合”,《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7、万玲:“对公安机关使用留置盘问的几点思考”,《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6期。
    28、刘敬怀:“全面推进跨世纪政法工作——访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瞭望》1999年第1期。
    29、娄正文:“论党委政法委的职能”,《法学杂志》1997年第1期。
    30、殷家国:“基层政法委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6年第11期。
    31、李保行:“充分发挥政法委职能浅谈”,《人民代表报》2003年4月15日。
    32、海言:“基层公安局长兼政法委书记弊多利少”,《工人日报》2003年11月13日。
    33、马臣瑞:“党委政法委职能应加强”,《河北法制报》2001年12月3日。
    34、龙宗智、秦宗文:“再论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5、苏力:“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为例”,《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6、孙长永“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7、傅铭星、付明银:“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简析”,《攀登》2004年第1期。
    38、孙粤文:“公务员制度法治化:中国法治的关键”,《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年第1期。
    39、刘晓明:“论人民法院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40、戴中祥:“试论起期羁押责任追究制的建立”,《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41、杨国章:“关于超期羁押问题的若干思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2、刘妍:“建立政府部门领导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3、詹达明:“强化司法监督 建立司法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44、田霖:“喻案必破是理想 是旗帜 是境界”,《中国刑事警察》2004年第3期。
    45、李建明:“重复性刑事司法错误的三大原因”,《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
    46、赵春生:“现代刑警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东方刑侦》2005年第1期。
    47、胡弘业:“‘责任区刑警队’配置模式检讨”,《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
    48、“解析公安指标”,《人民公安》2000年第23期。
    49、韦立华:“建立公安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和思考”,《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50、王建:“公安民警绩效考核机制研究”,中国期刊网硕士学位论文库。
    51、贾治中:“浅谈公安机关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52、姜晓萍、马凯利:“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53、白兴国、李亚辉:“浅论公安机关错案责任追究制及错案的预防对策”,《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