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伊犁社会经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伊犁成为全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后沙俄侵占大片土地,伊犁遂为边城,首府也迁往乌鲁木齐。新疆建省后设立府县制,伊犁九城中的绥定成为伊犁府的治所,中心城市由惠远转为宁远城。清代伊犁在整个新疆以至在我国西北边疆中具有极其重要战略地位,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为其以后更大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该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专门史、历史地理学中有关区域开发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有清一代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着重对其在清代各个不同时段的经略思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民族和人口的迁移分布、农业屯垦及水利建设的兴衰、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开垦范围的消长和移动、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工矿铸造业、商业贸易和城镇交通的发展状况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力求真实地反映其变化过程,总结其发展的经验教训,找出其中若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对在人类的开发活动影响下伊犁河谷的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以伊犁河谷的研究为典型“个案”,为专门史、区域历史地理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为今天西部大开发中伊犁地区的经济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有益的历史借鉴。
After unifying Xinjiang, Qing dynasty established General governance system to govern Xinjiang on the foundation of early Qing dynasty. Ili became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and cultural center and it began to develop itself in several aspects .With the Tsar of Russia’s invasion and occupation of large tracts of land , Ili was turned into a frontier city and Urumqi was the capital city of Xinjiang.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Xinjiang province, Suiding city among nine cities in Ili was the capital of Ili Fu, meantime, Ningyuan city developed fast and was the economic center. Ili had extremely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Northwest borderlands in Qing dynasty and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By using the theory of the specialized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systematically and profoundly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li in Qing dynasty unde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s, and 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 It focuses on the the economic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national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ater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crop cultiva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scope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land and mov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ock as well as the industry and mining, commercial tra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Qing Dynast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urvey ,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truly reflect the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restoration of historical features in Ili, and sum up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to find regularity; it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of Ili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f the local people. This dissert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ized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it provides useful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li i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引文
①王华云:《林则徐与伊犁农田水利建设》,载《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②赖洪波:《林则徐与伊犁皇渠》,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1996年第3期。
    ③晏海发:《清代伊犁河北岸农垦水利考》,载《新疆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④苏德善:《新疆锡伯族对北疆地区水利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贡献》,载《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二辑),第77页。
    ⑤田尚:《清代西域的农田水利》,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期。
    ①王培华:《清代伊犁屯田的水利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007年第5期。
    ②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③吴元丰:《清乾隆年间伊犁遣犯为民后的屯田》,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
    ④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⑤蒋其祥:《略论清代伊犁的回屯:从“塔兰奇”谈起》,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84年第3期。
    ⑥周红:《论清代乾嘉年间伊犁的回屯》,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1997年第3期。
    ⑦杨尘:《清代伊犁回屯的屯田体制问题》,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2期。
    ⑧齐清顺:《清代伊犁回屯赋率辨—从〈新疆简史〉中的一则注释谈起》,载《西域研究》2007年第2期。
    ①张建军:《清代新疆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地域分布》,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期。
    ②张建军:《清代新疆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地域分布》,载《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
    ③吐娜:《察哈尔蒙古对西北边疆经济的开发》,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1期。
    ④吐娜:《清代伊犁牧厂经营始末》,载《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
    ⑤吐娜:《厄鲁特营对伊犁地区的经济开发》,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2006年第4期。
    ⑥徐伯夫:《18—19世纪新疆地区的官营畜牧业》,载《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⑦杨尘:《清代伊犁的采矿业》,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⑧穆渊:《清代新疆货币的特点、发展阶段及有关问题》,载《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①张家庆,符庆林:《木沙巴也夫皮革厂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载《伊犁文史资料》(第二辑),1986年。
    ②魏永理等:《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王致中:《清代新疆矿业述略》,载《甘肃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
    ⑤穆渊:《清代前期北疆的制钱与铸局》,载《新疆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⑥朱卓鹏,朱圣弢:《新疆红钱》,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⑦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⑧王熹:《论乾隆时期伊犁哈萨克贸易的几个问题》,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92年第1期。
    ①陶德臣:《清末新疆的伊塔茶务有限公司》,载《安徽史学》,1998年第3期。
    ②吕一燃:《俄商茶叶走私与〈俄商借道伊塔运茶出口章程〉的签定与废弃》,载《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4期。
    ③厉声:《俄茶倒灌与〈议订俄商借道塔城、伊犁运茶赴俄条约〉》,载《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④厉声:《清代新疆与俄国的经济关系》,载《新疆对苏战略研究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⑤王少平:《试论中俄新疆贸易》,载《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2期。
    ⑥邓绍辉:《略论1881—1914年间新俄贸易关系的扩大》,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89年第1期。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沙俄侵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⑧周伟洲:《华俄道胜银行对我国新疆地区财政和金融的垄断》,载《西北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⑨梁克明:《华俄道胜银行是沙俄侵略新疆的工具》,载《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⑩阚耀平:《近代新疆城镇形态与布局模式》,载《干旱区地理》,2001年第4期。11秦川:《清代伊犁惠远城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004年第3期。
    ①佟加·庆夫,瓜尔佳·文明:《察布查尔各牛录城堡》,载《伊犁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
    ②洪涛:《历史上新疆伊犁的果子沟路》,载《西域研究》,1997年第1期。
    ③刘文鹏:《论清代新疆台站体系的兴衰》,载《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
    ④英林:《清代伊犁锡伯营水陆交通及军台驿站卡伦概观》,载《伊犁文史资料》(第18辑),2002年。
    ⑤祁若雄:《新疆伊犁河航运开发史钩沉》,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98年第2期。
    ⑥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陈延祺:《1840—1949新疆人口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初探》,载《西域研究》,1992年第1期。
    ②文静:《对清末民初两次人口调查的分析:以当时新疆人口为中心》,载《西北史地》,1998年第4期。
    ③晏海发:《从伊犁地名看历史上的移民和开发》,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④赖洪波:《伊犁历代移民开发与世居民族的形成》,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2000年第1期。
    ⑤阚耀平:《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载《干旱区地理》,2006年第6期。
    ⑥赖洪波:《伊犁外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科),2005年第1期。
    ①杜新宪,潘峰:《伊犁河流域水污染及水土流失防治调查》,载《干旱环境监测》,2002年第3期。
    ②黄梅,郑敏,曹世萍:《新疆伊犁地区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量的初步研究》,载《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③杨奉广,木合塔尔·扎日,封丽华:《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与防治对策》,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④张军民:《伊犁河流域气候资源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载《干旱气象》,2006年第2期。
    ⑤乔木,朱自安,徐海量,周生斌,李义玲:《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年第3期。
    ①胡焕庸:《新疆人口地理与人口区划》,载《人口研究》,1984年第1期。胡焕庸所作的区划,依据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经济状况、以及民族人口的不同,将全疆分为10个人口区,其中伊犁区,与伊犁地区的行政区划相同,即:位于天山西部伊犁河上游山间河谷盆地,包括伊宁、霍城、察布查尔、昭苏、特克斯、巩留、新源、尼勒克等八县和伊宁市。
    ②(清)傅恒等:《西域图志》卷十二疆域五:天山北路二之伊犁东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58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第226页。
    ③(清)傅恒等:《西域图志》卷十三,疆域六,天山北路三之伊犁西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58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第241页。
    ①夏训诚:《新疆的地貌》,载赵松乔:《中国干旱地区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②钱云:《伊犁河谷农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问题》,载《干旱区地理》,1995年第3期第8页。?
    ③殷剑宏,徐予洋:《伊犁河谷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载《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年第6期第20页。
    ④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114页。
    ①高格,巴雅尔塔,孟根:《伊犁河谷土地资源类型与利用现状分析》,载《甘肃农业》,2007年第9期第47页。
    ①军机处满文月折档388—1,转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3—94页。
    ①徐松著,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8页。
    ②(清)傅恒等:《西域图志》》卷一图考一,西域全图说。《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五八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③(清)《西域图志》卷二九,官制一。《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五八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②满文录副,雍正十年十二月十二日,锡保奏。转引自《蒙古史研究》第一辑,第61页。
    ③《清高宗实录》卷五九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82页。
    ④[日]佐口透,章莹译:《新疆民族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2页。?
    ⑤《清高宗实录》,卷五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⑥《清高宗实录》,卷六一二,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壬子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82页。
    ⑦《清高宗实录》,卷五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⑧(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一,初定伊犁纪事。《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史地文献》第二七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日]佐口透,章莹译:《新疆民族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②(清)椿园:《西域总志》,卷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③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1635-1758),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4页。
    ④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1635-1758),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4页。
    ⑤(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十二,厄鲁特旧俗记闻。《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史地文献》第二七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清高宗实录》卷六○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07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六七三,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乙巳,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9页。
    ③管守新:《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①乾隆二十三年(1758)陕甘总督事黄廷桂四月二十二日。
    ②乾隆二十六年(1761)参赞大臣舒赫德等二月十九日。
    ③(清)格琫额:《伊江汇览》屯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120页。
    ①(清)傅恒等:《西域图志》卷三二,屯政一,《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五八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第534页。
    ②(清)佚名:《伊江集载》屯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清)①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八库储,粮出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九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满文朱批,明瑞包第4号,转《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96页。
    ④吴元丰:《清乾隆年间伊犁遣屯》,载《西域研究》,1991年第3期第53页。
    ①魏长洪:《清代新疆屯田中的民屯析疑》,载《新疆文史》,2000年第2期第22页。
    ②(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七户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史地文献》第二七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③《阿文成公年谱》卷一,.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六日。
    ①《清高宗实录》,卷六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③徐松著,朱玉麒:《西域水道记》,卷四,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224页。
    ④(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回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⑤(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回务处应办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⑥(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回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242页。
    ①(清)傅恒等:《西域图志》卷三四,贡赋,《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五八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②(清)格琫额:《伊江汇览》赋税,《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③齐清顺:《清代伊犁回屯赋率辨》,载《西域研究》,2007年第2期,第34页。
    ④资料来源于(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240页。
    ①(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①(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②朱批屯垦,嘉庆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松筠奏。
    ①《伊江汇览》载:乾隆四十年前后为20556名口,至嘉庆中叶为34300名口,见《钦定新疆识略》卷六,《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①录副屯垦,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九日布彦泰奏。《清宣宗实录》卷四○。
    ②录副民族,道光二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萨迎阿奏。
    ③咸丰四年伊犁将军奕山,伊犁参赞大臣图伽布十月十二日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4页。
    ④(清)佚名:《伊江集载》户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⑤参考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①田尚:《清代西域的农田水利》,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期,第121页。
    ②(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七,兵屯水利,《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③(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屯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④参考(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旗屯水利,《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第239页。
    ①(清)格琫额:《伊江汇览》仓储,《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85-86页。
    ②录副屯垦,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四日松筠奏。
    ③(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参见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屯务,第239页。(清)④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屯务成案,《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⑤(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七,回屯水利,《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录副屯垦,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五日布彦泰奏,转引华立的《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157页。
    ②赖洪波:《林则徐与伊犁皇渠》,载《伊犁史地文集》,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③冯明珠:《清代档案展述介》,引自赖洪波的《林则徐与伊犁皇渠》,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④张灏,张忠修:《中国近代开发西北文论选》(下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⑤王培华:《清代伊犁屯田的水利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007年第5期,第82-83页。
    ①伊犁将军奕山,伊犁参赞大臣图伽布十月十二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4页。
    ②佐口透著,凌纯颂译:《十八---十九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2页。
    ③军机处:乾隆三十一年二月满文月折档,转引《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98页。
    ④录副屯垦,乾隆三十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十二月二十三日俞金鳌,转引自华立的《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1995年第105页。
    ①光绪十三年(1887)年置伊犁府,光绪十三年(1887)置精河直隶厅,光绪十六年(1890)置塔城直隶厅,光绪十二年(1886)置霍尔果斯分防厅。光绪十二年(1886)置绥定县;十三年(1887)置宁远县。
    ②巴拉诺娃:《1881—1883年穆斯林居民从伊犁迁移斜米列契问题》,转引自《新疆简史》第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3页。一说10万人以上,见《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9页。
    ①(清)奕言斤等:《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一六,《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史稀见方志文献》第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②《清德宗实录》卷五四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宣统政纪》卷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③(清)李方学:《宁远县乡土志》氏族,《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④(清)萧然奎:《新疆伊犁府绥定县乡土志稿》,《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七十五沟渠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19页。
    ②(清)马亮:《请伊犁特古斯塔柳地方接办屯垦片》,《新疆奏议》卷四,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本,1992年版。.
    ③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七十五沟渠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19-720页。
    ④[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9‐130页。?
    ①《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一一,兵十,高健等:《清三通与续通考新疆资料辑录》下册,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6页。
    ②《马亮、广福奏稿》光绪二十八、二十九年奏,《长庚调拨经费修复渠道建筑屯堡派兵轮流屯种》。
    ①阿力侃·定升,萨克达·东晟:《“苏拉宫”来历漫话》,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伊犁文史资料》第九辑,内部发行,1993年第108-111页。
    ②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1990年版第98页。
    ①《马亮、广福奏稿》,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奏。
    ②《马亮、广福奏稿》,光绪三十年奏。转引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1990年版第99页。
    ③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版第282页。
    ④《大清十朝圣训》。
    ①(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页。
    ①《新疆图志》、《新疆识略》等为乾隆二十五年,《伊江汇览》为乾隆二十九年。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认为是乾隆三十三年。
    ②(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九,牧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③(清)傅恒等:《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④(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⑤王东平:《清代新疆马政研究》,载《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⑥(清)格琫额:《伊江汇览》马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121页。
    ①《清宣宗实录》,卷一○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王东平:《清代新疆马政研究》,载《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③(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九,牧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④(清)徐恒等:《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⑤(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⑥(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⑦《清高宗实录》卷六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九,牧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九,牧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③《清仁宗实录》卷一六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4页。
    ④《清高宗实录》卷八九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54页。
    ⑤(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84页。
    ①满文军机录副,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十五日,舒赫德奏。
    ②李晋年:《坤哈变事记》,转引王东平《清代新疆马政研究》,《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2002年版第165页。
    ③《清仁宗实录》卷二七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新疆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4页。
    ⑤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二八,实业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0页。
    ①《清德宗实录》,卷五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清德宗实录》,卷五五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清)长庚:《筹办伊犁要政六条详录》蕃牧,函一册。
    ①《变卖牧厂马牛价银挪垫正饷折》,选自马大正:《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下),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②(清)马亮:《光绪甲辰五月至八月致各处叙事函稿》(七),稿本,燕京大学图书馆藏。
    ③《清朝通典》卷十八,田赋考十八,高健等:《清三通与续通考新疆资料辑录》,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②(民国)王应榆:《伊犁视察记》,《西北民俗文献》第二十三卷,第156页。
    ③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①(清)佚名:《伊犁文档汇抄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23),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
    ②(清)佚名,管兴才译:《伊犁略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③(清)佚名:《伊犁文档汇抄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汇编》(23),第四册(军器局、军器库),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
    ④转引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2316—40,《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⑤《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三七,兵考,高健等:《清三通与续通考新疆资料辑录》下册,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0页。
    ①(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惠远城满营档房应办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
    ②(清)佚名:《伊犁文档汇抄》,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汇编(23),第四册,军器局、军器库,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
    ③(清)佚名:《伊江集载》炮位,《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171页。
    ①王致中:《清代新疆矿业述略》,载《甘肃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第123页。
    ②录副屯垦,嘉庆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松筠奏。
    ③(清)永保:《伊犁总统事宜》回务处应办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④《宫中档、光绪朝奏折》,转引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⑤(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245页。
    ⑥(清)格琫额:《伊江汇览》屯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①[日]佐藤田山著,王日蔚译:《伊犁见闻录》,载《天山月刊》,1935年一卷第四期,新疆大学馆藏。
    ②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页第53页。
    ③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页第82‐83页。
    ④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二八,实业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8页。
    ⑤(清)傅恒等:《西域图志》卷三九风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58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⑥(清)格琫额:《伊江汇览》坛庙,第74-76页。(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庙祠,第192页。(清)佚名:《伊江集载》,坛庙祠宇,《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151页。
    ①(清)格琫额:《伊江汇览》土产,《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②(清)许国桢:《伊犁府乡土志》,《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③《清德宗实录》卷五八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长庚:《筹办伊犁要政六条详录》函一册。
    ⑤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三十三,食货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⑥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二十八,食货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1页。
    ⑦王致中:《清代新疆矿业述略》,载《社会科学》(甘肃),1986年第6期第105页。
    ①(清)格琫额:《伊江汇览》,《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①杨尘:《清代伊犁的采矿业》,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1997年第4期第77页。
    ②(清)佚名,吴丰培整理:《伊江集载》铅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
    ③(清)佚名:《伊江集载》铅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
    ①(清)格琫额著:《伊江汇览》铜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②(清)佚名著,吴丰培整理:《伊江集载》铜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③(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④(清)佚名著,吴丰培整理:《伊江集载》铜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⑤《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10册,乌鲁木齐:新疆研究所,1978年版第4542页。
    ⑥《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10册,乌鲁木齐:新疆研究所,1978年版第4559页。
    ①《致潘抚帅、吴方伯函》,摘自《伊犁将军马明山致覆各处函稿》(稿本),燕京大学图书馆藏。
    ②杨尘:《清代伊犁的采矿业》,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1997年第4期第79页。
    ③(清)佚名:《伊江集载》煤窑,《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
    ①(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九煤窑,《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②(清)马亮:《致伊塔道庆观祭函》、《致宁远县陈石渠函》十一月十九日专送,《光绪甲辰九月至腊月致各处叙事函稿》(八),燕京大学图书馆。
    ③(清)佚名著,吴丰培整理:《伊江集载》银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④许国桢:《伊犁府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八日,矿产,《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②穆渊:《清代前期北疆的制钱与铸局》,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90年第3期第45页。
    ③(清)佚名:《伊犁文档汇抄》,《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23),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6页。
    ②(清)佚名著,吴丰培整理:《伊江集载》,《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③朱卓鹏,朱圣弢:《新疆红钱》,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④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三五,食货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页。
    ①《伊犁试办钱法案》,《国家图书馆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续编》第六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2277-2278页。
    ②《伊犁试办钱法案》,《国家图书馆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续编》第六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2280页。
    ③马钱:系用黄铜铸造,形状与制钱相同,1000文合银1两,仅在伊犁流通。日野强:《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0页。
    ④《新疆图志》卷三十五,纸币二,伊犁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页。
    ⑤李秉忠:《伊犁大事识略稿》,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94页。
    ①新疆档案馆:《新疆商业外贸史料辑要》第一辑,津商的崛起,1990年第193页。
    ②李颖超:《新疆津帮》,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004页。
    ①惠远城,位于今霍城县惠远乡。旧城在今霍城县惠远乡老城,新城在今惠远乡。
    ②惠宁城,位于今伊宁市巴彦岱镇。
    ③(清)格琫额:《伊江汇览》城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④《清高宗实录》卷六七八,乾隆二十八年正月辛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583页。?
    ⑤佟加·庆夫,瓜尔佳·文明:《察布查尔各牛录城堡》,载《伊犁文史资料》第六辑,1990年第4期第175页。
    ①(清)洪亮吉:《天山客话》,载《古西行记选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378-380页。
    ①(清)格琫额:《伊江汇览》衙署,《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钦定八旗通志》卷一一八,营建制七。
    ②(清)格琫额:《伊江汇览》衙署,《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③《钦定八旗通志》卷一一八,营建志七,八旗驻防规制三,各省驻防三。①(清)佚名:《伊犁文档汇抄》,《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23),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
    ②佟加·庆夫,瓜尔佳·文明:《察布查尔各牛录城堡》,载《伊犁文史资料》第六辑,1990年第4期第175页。①赖洪波:《伊犁锡伯族抗同化条件的初步研究》,载《伊犁史地文集》,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清)徐松著,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2-243页。
    ①齐清顺:《读清代满、汉文人所作伊犁惠远城诗歌杂谈》,载《伊犁将军研讨会论文集》第13‐14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九四三,乾隆三十八年九月甲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56页。
    ③(清)格琫额:《伊江汇览》,《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井工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编》第74页。?
    
    ①钟镛:《西疆交涉志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四卷,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76页。?
    ②王树楠:《新疆图志》建置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③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五十四,交涉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89页。
    ①《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二六。台北:文海出版社。
    ②[俄]鲍戈亚夫连斯基著,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4‐85页。
    ③《光绪朝朱批奏折》第一一三辑,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一,新授伊犁将军色楞额奏,转引吴轶群博士毕业论文,第112页。
    ①[俄]鲍戈亚夫连斯基著,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6页。
    ②《刘襄勤公奏稿》卷一二,拟设伊塔道府等官折,光绪十三年三月十二日,《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卷(上),1996年版第103页。
    ①[日]日野强著,华立译:《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48页。
    ①[美]拉铁摩尔,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庄吉发:《故宫档案述略》,转引潘志平:《清代新疆的交通和邮传》,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2期第36页。
    ②王树楠:《新疆图志》卷八四道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③潘志平:《清代新疆的交通和邮传》,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6年第2期第34页。
    ①王树楠:《新疆图志》卷八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②《清宣宗实录》卷一四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2页。
    ③谢晓钟:《新疆游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①罗绍文:《“四十八桥”沧桑》,载《新疆文史》,2000年第2期第25页。
    ②光绪三十一年七月附片(1141条),《马亮、广福新疆奏议》,见《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下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6页。
    ①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十二日(1196条),《马亮、广福新疆奏议》,见《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下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7—1468页。
    ②《致吴方伯、和方伯再启》,见《光绪甲辰九月至腊月致各处叙事函稿》(八),燕京大学图书馆。
    ①罗迪楚:《新疆政见》(民国抄本),《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21,北京:.线装书局,第461页。
    ②李慧荣:《清代新疆驿递》(1759—1864),见吴福环,陈世明:《中国与中亚研究文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③(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兵部邮政,卷六六。
    ④(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兵部邮政,卷五六二。
    ⑤(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兵部邮政,卷六六。
    ①潘志平:《清代新疆的交通和邮传》,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2期第39页。
    ②[日]日野强:《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5页。
    ③潘志平:《清代新疆的交通和邮传》,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2期第40页。
    ①祁若雄:《伊犁河古渡初探》,载《伊犁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②(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③(清)徐松,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5页。
    ④(清)格琫额:《伊江汇览》》船运,《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⑤(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河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①王树楠:《新疆图志》道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②(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河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③(清)徐松,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8—209页。
    ④[日]日野强:《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⑤(清)徐松,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1页。
    ①(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②(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九,财赋,《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③(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八,船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第488页。
    ④(清)佚名:《伊犁文档汇抄》,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23),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
    ⑤(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七,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⑥(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卷六,船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清)⑦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①锡伯族简史编写组:《锡伯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98页。
    ②《筹办夷务始·咸丰朝》十七卷,第10页。
    ③《清穆宗实录》二三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俄]尼·维·鲍戈亚夫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汉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206页。
    ②新疆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著:《新疆简史.》第二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4页。
    ③杨增新:《补过斋文牍》正编甲集上,《呈覆伊犁河航业情形文》,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卷》第一册,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2页。
    ④杨增新:《补过斋文牍》(一)甲集上,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卷》第一册,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2页。
    ①(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备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②(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备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③(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备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①(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厂务孳生,《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①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286页。
    ①(清)格琫额:《伊江汇览》贸易,《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①(清)格琫额:《伊江汇览》贸易,《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127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三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66页。
    ③《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六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7页。
    ④厉声:《新疆对(俄)苏贸易史》(1600‐1900),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①(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惠远城满营档房应办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一四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9页。
    ①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②保宁奏,乾隆五十八年(1793)六月初三日。
    ③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94页。
    ④《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一。
    ⑤(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⑥《清高宗实录》卷一三二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26页。
    ①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那文毅公奏议》卷七七。
    ①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二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②(清)格琫额:《伊江汇览》赋税,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③郝俊等:《乌鲁木齐杂诗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
    ①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三三,食货二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页。
    ②(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粮饷处应办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③(清)曹振镛等:《钦定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卷六八,《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西北史地文献》第一卷,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版。
    ④(清)格琫额:《伊江汇览》赋税,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⑤舒赫德折,乾隆三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
    ①《清德宗实录》卷一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管守新:《刘锦棠恢复和发展新疆经济的重大措施》,见吴福环,魏长洪主编:《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123页。?
    
    ①《刘襄勤公奏稿》卷一二,《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卷(上),1996年版。
    ②(清)许国桢:《伊犁府乡土志》商业,《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③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二九实业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00页。
    ①李颖超:《新疆津帮》,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327页。
    ①马亮:《致吴方伯函》,《光绪甲辰九月至腊月致各处叙事函稿》(八),燕京大学图书馆。
    ②《安文忠在新疆经营创业》,.摘自《新疆商业外贸史料辑要》第一辑,1990年第229页。
    ③[日]日野强:《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页。
    ①[日]日野强:《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页。
    ②李颖超:《新疆津帮》,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①魏长洪:《近代新疆民族工业的代表-----伊犁玉山巴依制革厂》,《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2002年版第44页。该文认为伊犁制革公司于1909年成立。
    ②(清)长庚:《筹办伊犁要政六条详录》函一册。
    ①(清)长庚:《筹办伊犁要政六条详录》函一册。
    ①[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4‐65页。?
    ①[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5页。
    ②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
    ①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78--79页。
    ②齐清顺:《清代新疆的官铺和对外贸易政策》,载《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版第3期。?
    ③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第66--67页。
    ①《清史稿校注》卷一六,志135,邦交,俄罗斯。
    ②《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一八,台北:文海出版社。
    ③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5页。
    ④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
    ⑤参见米镇波:《1845年柳比莫夫的秘密考察与<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签订》,载《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
    ⑥[俄]A.H.库罗帕特特金:《喀什噶尔》,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32-333、334-335页。
    ①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页。
    ②新疆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0-362页。
    ③(清)李方学:《宁远县乡土志》商务,《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俄]鲍戈亚夫连斯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7‐‐201页。?
    ①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②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③耿兆栋:《伊犁旅行记》,载《地学杂志》宣统二年第七期。
    ④[日]日野强:《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页。
    ①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台北:台北兰溪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5页。
    ②何式业:《新疆纪闻》,载《东方杂志》第一六卷,一一号。
    ①[俄]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0—202页。
    ②驻扎海参崴总领事陆是元:《商务报告》宣统三年秋季。引自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③[俄]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4页。
    ④驻扎海参崴总领事陆是元:《商务报告》宣统三年秋季。引自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⑤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宣统朝,卷二四,文海出版社。
    ⑥《新疆图志》卷五六,交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09页。
    ⑦《新疆图志》卷五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⑧《国家图书馆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续编》第6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2228--2229页。
    ①罗迪楚:《新疆政见》抄本,《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21,北京:线装书局。?
    ①[日]日野强:《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6页。
    ①冯家昇,程溯洛,穆广文编著:《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第271页。
    ②本章主要资料参考杨尘:《清代伊犁军府制财政管理体制述略》,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1998年第3期第77-78页。
    ①《清高宗实录》.卷九四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56页。
    ②(清)佚名:《伊江集载》封储银两,《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①(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抚民同知应办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②(清)李方学:《宁远县乡土志》,《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①(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抚民同知应办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②《西域地理图说》卷三(南充师院图书馆旧稿本,共八册)。阮明道主编:《西域地理图说注》,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③(清)傅恒等:《西域图志》卷三四,贡赋,《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58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④(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粮饷处应办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314页。
    ①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三十二,食货一,盐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3页。
    ②李磊,田华:《清代新疆建省后的赋税制度研究》,引自《新疆近代经济研究文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370页。?
    ③(清)佚名:《伊江集载》茶叶,《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164页。
    ①(清)佚名:《伊江集载》茶叶,《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164页。
    ②《哈密、古城税则九条》,见《新疆图志》卷三一,赋税二,榷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06页。
    ③王树楠:《新疆图志》卷三二,食货二,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页。
    ④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卷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史地文献》第二七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⑤《大清会典事例》,卷五二六。
    ⑥(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⑦谢晓钟:《新疆游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①《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七七卷。台北:文海出版社。
    ②新疆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3页。
    ③(清)佚名:《伊江集载》捐输,《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①满文月折档,乾隆三十七年一月二十六日折,转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56页。?
    ②满文月折档,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八日折,转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57页。?
    ③满文月折档,乾隆四十八年一月十九日折,转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57页。?
    ①满文月折档,乾隆四十八年一月十九日折,转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57页。
    ①满文月折档,乾隆四十八年一月十九日折,转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58页。
    ②如,(清)永保的《总统伊犁事宜》中载,筑挑水坝等,责成八旗协领于旗屯粮石变价银项下动用。佐藤田山在《伊犁见闻录》中曾记载,县税之收入大部亦用于沟渠之管理上。
    ③(清)马亮:《致新疆潘抚帅、吴方伯函》,《光绪乙巳正月至六月致各处叙事函稿》(十)。
    ①《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2581-3。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86页。?
    ①(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②(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③《清宣宗实录》卷一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清文宗实录》卷一五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6页。
    ②魏建华,薛晖:《清代协饷制度概论》,《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2002年版第215-216页。
    ③《清文宗实录》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72页。参见《伊江集载》现办事宜,减饷酌发。
    ①魏建华,薛晖:《清代协饷制度概论》,《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2002年版第230页。
    ②《伊犁将军马广奏议》,马广奏预估光绪二十九年伊犁所需饷银数目折,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③《宣统政纪》卷一五,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6页。
    ④(清)永保:《总统伊犁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⑤(清)佚名:《伊江集载》现办事宜,发饷生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①(清)佚名,管兴才译:《伊犁略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②厉声:《乾隆年间新疆协饷拨解及相关问题》,载《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62页。
    ③齐清顺,田卫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161页。
    ①伊犁粮饷处造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至年底支银粮各款清单片,《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下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5—1411页。
    ①[日]日野强:《伊犁纪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②八腊庙中,供设先穑神农、司穑后稷、水庸、水房、猫、虎、昆虫、农畯邮表暇神,无塑像。
    ③(清)永保纂:《总统伊犁事宜》北路总说,伊犁,山川,《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页。
    ①(清)格琫额:《伊江汇览》坛庙,《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②李大海:《清代新疆地区官主山川祭祀研究》,载《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第94页。?
    ③伊犁将军奕山,伊犁参赞大臣图伽布咸丰四年十月十二日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4页。
    ①咸丰四年(1854)陕甘总督易棠七月二十九日奏。
    ②咸丰四年,伊犁将军奕山伊犁参赞大臣图伽布十月十二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4页。?
    ③(清)长庚:《筹办伊犁要政六条详录》函一册。
    ①《伊犁将军马广奏议》光绪二十八年九月。
    ②(清)格琫额:《伊江汇览》土产,《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1页。
    ③《清高宗实录》卷六七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3页。
    ④谢晓钟:《新疆游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①(清)佚名:《伊犁文档汇钞》,《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北京:线装书局,2004页。?
    ②(清)徐松,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2‐243页。?
    1.(清)傅恒:《平定准噶尔方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史地文献》第七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2.(清)傅恒等修、褚廷璋等纂:《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五十八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3.(清)格琫额:《伊江汇览》,《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4.(清)佚名:《伊江集载》,《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5.(清)永保纂:《总统伊犁事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6.(清)佚名:《伊犁略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7.(清)松筠纂:《钦定新疆识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一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8.(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9.(清)佚名:《新疆四道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史地文献》第六十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10.(清)椿园七十一:《西域总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四辑,《西北民俗文献》第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11.(清)许国桢:《伊犁府乡土志》,《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伊犁师范学院图书馆:《伊犁府志注释》,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85年。
    12.(清)李方学:《宁远县乡土志》,《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13.(清)萧然奎:《绥定县乡土志》,《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六十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14.高健、李芳:《清三通与续通考新疆资料辑录》(上下),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三辑,《西北史地文献》第二十七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16.王树楠主编:《新疆图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一卷,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王树楠主编:《新疆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7.新疆民族研究所等:《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乌鲁木齐:新疆民族研究所,1978年。
    18.吴翼先辑,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编:《新疆条例说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西北史地文献》第三卷,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
    19.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1988年。
    20.《筹备夷务始末》(咸丰朝),《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五十九辑,文海出版社。
    21.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22.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汪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宣统朝),《近代中国外交资料丛刊三十种》,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24.杨增新:《补过斋文牍》,《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卷》第一册,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25.钟镛:《西疆交涉志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四卷,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
    26.[清-民国]长庚:《筹办伊犁要政六条详录》,函一册,书号10809/,国家图书馆.
    27.马亮:《伊犁将军马明山致覆各处函稿》(稿本),北京:燕京大学图书馆藏。
    28.石光明主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23),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
    29.齐思和:《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华书局,1964年。
    30.奕言斤等: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史稀见方志文献》第一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3.《伊犁将军马广奏议》,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
    4.佚名:《伊犁考》,清末抄本。
    5.《伊塔道属各厅县(光绪三十一年)分支过驿站经费银两细数清册》
    6.《清代西迁新疆察哈尔蒙古满文档案译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徽复制中心,1994年。
    7.(清)佚名:《伊犁文档汇钞》,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8.《伊犁粮饷处造呈调募北洋军队支款》,宣统元年十一月。
    9.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国家图书馆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续编》(第一册、第六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
    10.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清代(未刊)上谕奏疏公牍电文汇编》(第38册)影印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
    11.(民国)《外交部清档-禁止俄商的伊犁开矿设邮抄档》,甘肃省图书馆据北京图书复制胶卷本.
    12.(庚)《伊犁禁贩牲畜米粮案抄档》甘肃省图书馆,55859/858.2.
    13.(庚)《伊犁试办钱法案》,甘肃省图书馆,552.2/858.
    14.茅海建:《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第74、77、78册,2005年。
    15.袁同礼译:《伊犁交涉的俄方文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
    1.伊·亚·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2.[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3.[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
    4.[俄]普尔热瓦尔斯基、(英)摩尔根译,吴玉其译:《从伊犁越天山到罗布泊》,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年。
    5.[日]佐滕田山著,王日蔚译:《伊犁见闻录》,摘自《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新疆分册)兰州:甘肃图书馆出版,1985年。
    6.[日]佐口透、凌纯颂译:《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7.[日]日野强,华立译:《伊犁行记》,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8.耶拉维奇.查尔斯编,北京编译社译:《俄国在东方》(1876--1880)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
    9.[俄]库罗帕特金,凌颂纯、王嘉琳译:《喀什噶尔》,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10.[俄]克拉米息夫,王正旺译:《中国西北之经济状况》,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三年。
    11.[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
    12.[俄]捷连季耶夫,新疆大学外语系译:《征服中亚史》(第二卷),1983年
    10月第1版(超星电子图书版)。
    13.加帕尔·买合皮尔、谢维尔斯基:《人类活动对亚洲中部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天山积雪资源评价》,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年。
    1.马汝珩、成崇德主编:《清代边疆开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1990年。
    3.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4.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5.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6.厉声:《中俄伊犁交涉》,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7.阿拉腾奥其尔:《清代伊犁将军论稿》,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
    8.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
    9.李秉忠:《伊犁大事略稿》,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赖洪波:《伊犁史地文集》,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2005年。
    11.赵嘉麒、翟新菊:《伊犁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姜崇仑:《伊犁历史与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马汝珩:《清代西部历史论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重印)。
    14.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略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7.李耕耘:《伊犁风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庄鸿铸、吴福环、厉声、魏长洪:《近现代新疆与中亚经济关系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马大正、杨廉等编:《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2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准噶尔史论文集》(1982-1976),1981年。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专题资料选辑》(第二辑),《清末新军编练沿革》,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23.吴福环、魏长洪:《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25.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26.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再版。
    27.罗迪楚:《新疆政见》(民国抄本).《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北京:线装书局。
    28.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29.关连吉、赵艳林:《西北开发思想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30.王应榆:《伊犁视察记》,《西北民俗文献》第二十三卷。
    31.管守新:《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
    32.程其畴:《伊犁河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33.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
    35.朱卓鹏等:《新疆红钱》,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36.米镇波著:《清代西北边境地区中俄贸易》(从道光朝到宣统朝)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37.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编写组:《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38.李新春:《新疆通志》(商业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39.包尔汉:《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40.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台北:台北兰溪出版社,1980年。
    41.齐清顺、田卫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42.冯家昇,程溯洛,穆广文编著:《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
    43.阿拉腾奥其尔:《清代伊犁将军论稿》,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
    44.殷晴:《新疆经济开发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45.杨建新:《古西行记选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
    46.温世霖:《昆仑旅行日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47.谢晓钟:《新疆游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48.穆相林:《新疆民族贸易》,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
    49.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新疆伊犁开发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50.锡伯族简史编写组:《锡伯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
    贺斌:《霍城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伊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宁市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尼勒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尼勒克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伊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宁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特克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特克斯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委员会:《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
    昭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昭苏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程德波、李云哲等:《巩留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克之:《伊宁县地名图志》,乌鲁木齐:新疆伊犁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克之:《伊犁地名史话》,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年。
    巩留县地名委员会:《巩留县地名图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委员会:《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地名图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
    尼勒克县地名委员会:《尼勒克地名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伊犁文史资料》(第九集),伊宁:伊犁日报社,1993年。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伊犁文史资料》(第十七辑),伊宁:伊犁日报社,2001年。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史资料》,伊宁:伊犁日报社,2002年。
    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青文史》(第八册),1997年。
    魏长洪:《新疆辛亥革命史料选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1.王希隆:《准噶尔统治时期天山北路农业生产的发展、分布与规模》,载《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2.王希隆:《关于清代伊犁回屯收获计算单位“分”的辨析》,载《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3.蒋其祥:《略论清代伊犁的回屯:从“塔兰奇”谈起》,载《新疆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4.杨尘:《清代伊犁回屯的屯田体制问题》,载《中国农史》,1999年第2期。
    5.齐清顺:《清代伊犁回屯赋率辨——从〈新疆简史〉中的一则注释谈起》,载《西域研究》,2007年第2期。
    6.戴良佐:《清代伊犁地图资料辑述》,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科),2008年第2期。
    7.吴元丰:《清乾隆年间伊犁遣犯为民后的屯田》,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
    8.吐娜:《清代伊犁牧厂经营始末》,载《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
    9.阚耀平:《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载《干旱区地理》,2006年第6期。
    10.王熹:《论乾隆时期伊犁哈萨克贸易的几个问题》,载《新疆大学学报》(社期,1992年第1期。
    11.陶德臣:《清末新疆的伊塔茶务有限公司》,载《安徽史学》,1998年第3期。
    12.阚耀平:《近代新疆城镇形态与布局模式》,载《干旱区地理》,2001年第4期。
    13.加·庆夫,瓜尔佳·文明:《察布查尔各牛录城堡》,载《伊犁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4期。
    14.秦川:《清代伊犁惠远城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004年第3期。
    15.晏海发:《清代伊犁河北岸农垦水利考》,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95年第1期。
    16.祁若雄:《新疆伊犁河航运开发史钩沉》,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98年第2期。
    17.刘文鹏:《论清代新疆台站体系的兴衰》,载《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
    18.英林:《清代伊犁锡伯营水陆交通及军台驿站卡伦概观》,载《伊犁文史资料》第18辑,2002年。
    19.洪涛:《历史上新疆伊犁的果子沟路》,载《西域研究》,1997年第1期。
    20.穆渊:《清代新疆货币的特点、发展阶段及有关问题》,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93年第1期。
    21.杨尘:《清代伊犁的采矿业》,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2.杨尘:《清代伊犁将军府制财政管理体制述略》,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3期。
    23.杨琰:《清季新疆屯田对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的影响》,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4.齐清顺:《清代新疆遣犯研究》,载《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2期。
    25.齐清顺:《清代遣员在新疆的贡献》,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26.佟克力:《伊犁文献资料与研究》,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7.潘秋燕:《伊犁资料与研究综述补》,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8.吴元丰:《清代伊犁察哈尔述论》,载《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
    29.洪涛:《果子沟交通史略》,载《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2期。
    30.齐清顺:《清代新疆的官铺和对外贸易政策》,载《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31.潘志平:《清代新疆的交通和邮传》,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2期。
    32.风良:《清代进行丝绸与马匹交易的新疆城市》,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33.田尚:《清代西域的农田水利》,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期。
    34.蔡家艺:《简论噶尔丹策零》,载《民族研究》,1981年第3期。
    35.齐清顺:《清代新疆的协饷供应和财政危机》,载《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36.齐清顺:《试论清代新疆兵屯的发展和演变》,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88年第2期。
    37.魏丽英:《明清时期西北城市的“商帮”》,载《兰州学刊》,1987年第2期。
    37.潘志平:《清季俄英殖民主义势力对新疆的经济侵略》,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3期。
    38.潘志平:《清季新疆商业贸易》,载《西域研究》,1995年第3期。
    39.厉声:《新疆俄国贸易圈研究》,载《西域史论丛》(第三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40.郦永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再研究》,载《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41.厉声:《俄茶倒灌与议订俄商借道塔城伊犁运茶赴俄条约》,载《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42.华立:《清中叶新疆与内地的贸易往来》,引自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3.穆渊:《清代前期北疆的制钱与铸局》,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1990年第3期。
    44.李慧荣:《清代新疆驿递制度(1759-1864)》,引自吴福环、陈世民:《中国与中亚研究文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
    45.齐清顺:《清代新疆的协饷和专饷》,载《新疆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46.刘永刚:《近十年来清代西北经济研究述评》,载《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2期。
    47.祁美琴:《五十年来的近代新疆开发史研究综述》,载《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48.董琳:《清代新疆移民屯田的历史作用与教训》,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9.杨琰:《清代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经济状况》,载《西北人口》,2001年第1期。
    50.苗普生:《清代维吾尔人口考述》,载《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51.王致中:《清代新疆矿业述》,载《甘肃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
    52.李吟屏:《新疆历代度量衡初探》,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53.王东平:《“塔里雅沁”考》,载《新疆大学学报》年社科),2007年第4期。
    54.刘金萍:《20世纪初期中国新疆与俄国的贸易》,载《西北史地》,1998年第4期。
    55.贾秀慧:《津帮在近代新疆的商业活动述评》,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56.李大海:《清代新疆地区官主山川祭祀研究》,载《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
    57.秦川:《从惠远城兴建的军事功能看清代新疆军府制的建立》,载《新疆师范大学党报》年哲社),2003年第4期。
    58.晏海发:《从伊犁地名看历史上的移民和开发》,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59.吐娜:《厄鲁特营对伊犁地区的经济开发》,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2006年第5期。
    60.王希隆:《关于清代新疆军府制的几个问题》,载《西域研究》,2002年第1期。
    61.赵珍:《清代西北地区的农业垦殖政策与生态环境变迁》,载《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2.厉声:《废止俄商在新疆贸易“暂不纳税”始末》,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1期。
    63.成崇德、孙吉吉:《论清代前期的西部边疆开发》,载《清史研究》,2001年第4期。
    64.萧正洪:《论清代西部农业技术的区域不平衡性》,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
    65.郭蕴深:《论新疆地区的中俄茶叶贸易》,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
    66.潘志平:《乾嘉年间新疆的商业贸易研究》,载《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67.张建军:《乾嘉时期新疆屯牧的发展及其地域特征》,载《中国地理历史论丛》,1995年第4期。
    68.星汉:《乾隆时期伊犁流人诗作论》,载《新疆大学学报》(哲社),1999年第1期。
    69.薛晖:《清初新疆的官主祭仪与多神崇拜》,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
    70.韩香:《清代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其对新疆的开发》,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3期。
    71.赵葆惠:《清代对新疆的开发》,载《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
    72.牛海桢、李晓英:《清代西北边疆屯田政策与经济开发》,载《石河子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3.赖洪波:《清代伊犁将军及伊犁将军府的历史演变》,载《中共伊犁州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74.赖洪波:《清代伊犁将军职主汇考》,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75.王培华:《清代伊犁屯田的水利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007年第5期。
    76.赖洪波:《清代伊犁望河楼诗歌的历史文化考察》,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7.佟克力:《清代伊犁驻防八旗始末》,载《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
    78.佟克力:《清代伊犁驻防索伦营始末》,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2006年第1期。
    79.杨凌:《试析新疆伊犁地区地名文化》,载《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80.杨凌:《新疆伊犁地区地名中多民族杂居的语言积淀》,载《语言与翻译》(汉文),2006年4期。
    81.武红薇、张杰:《新疆伊犁回族发展考》,载《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2.杨尘:《伊犁回屯的定编管理体制琐议》,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83.武红薇:《伊犁将军保宁与乾嘉年间的伊犁建设》,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4.赖洪波:《伊犁历代移民开发与世居民族的形成》,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2000年第1期。
    85.赖洪波:《伊犁外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86.钱云:《伊犁河谷农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问题》,载《干旱区地理》,1995年第3期。
    87.王茜:《论乾嘉年间的新疆屯田及其历史作用》,载《新疆大学学报》(哲社),1994年第4期。
    88.张建军:《论清代新疆城市的人口规模》,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期。
    89.齐清顺:《论清末新疆“新政—新疆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开端”》,载《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90.吕卓民:《明清时期西北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与演变》,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2期。
    91.厉声:《乾隆年间新疆协饷拨解及相关问题》,载《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92.杨琰:《人口发展的经济环境》,载《西北人口》,2001年第1期。
    93.李磊、田华:《清代新疆建省后的田赋制度》,载《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94.周云:《清代新疆土地制度研究状况概述》,载《西北史地》,1994年第3期。
    95.董琳:《清代新疆移民屯田的历史作用与教训》,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2001年第1期。
    96.张建军:《清代新疆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地域分布》,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期。
    97.黄达远:《晚清新疆城镇近代化初探》,载《西域研究》,2005年第3期。
    98.黄达远:《清代中期新疆北部城市崛起的动力机制探析》,载《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
    99.黄梅,郑敏,曹世萍:《新疆伊犁地区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量的初步研究》,载《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00.乔木,朱自安,徐海量,周生斌,李义玲:《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年第3期。
    101.钱云:《伊犁河谷农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问题》,载《干旱区地理》,1995年第3期。
    102.殷剑宏,徐予洋:《伊犁河谷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载《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年第6期。
    103.高格、巴雅尔塔、孟根:《伊犁河谷土地资源类型与利用现状分析》,载《甘肃农业》,2007年第9期。
    104.李志忠、武胜利、陈蜀江、马荣、凌智永、曾雅娟、刘小超:《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风水地貌初步研究》,载《新疆农业科学》,2008年第45卷,增刊。
    105.耿兆栋译:《伊犁旅行记》,自《地学杂志》,宣统二年第七期。
    106. [美]米华健(托马斯·米尔瓦特):《1759---1860:新疆白银生命线》,马大正、杨廉等编,《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1.吴轶群:《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以伊犁、喀什噶尔为中心区》,复旦大学,2007年。
    2.阚耀平:《清代天山北路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
    3.刘卓:《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以晚清、民国为中心》,复旦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张勉励:《清代乾隆年间新疆镇迪道的城镇开发》,新疆大学,1998年。
    2.吴轶群:《清代新疆人口研究》,新疆大学,2001年。
    3.张中华:《新疆伊犁河流域史前时期墓葬初步研究》,西北大学,2007年。
    4.冯继强:《伊犁总统事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苏奎俊:《清代新疆满营研究》,新疆大学,2006年。
    6.王金环:《清代水利开发研究》,新疆大学,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