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庚子之变后,清政府为了继续其岌岌可危的统治,适应国难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推行了新政措施。在经济上清政府逐渐树立了工商立国的观念,设立商部,颁布了一系列保商奖商的政策律例,并劝办商会;在文化领域内,清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行政体系,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并倡办留学教育;在政治领域内,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积极倡导地方自治运动;此外,清政府在新政时期还积极促进近代传媒业的发展。清政府在各个领域内推行的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广泛的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通过政治上的地方自治运动扩大了人民的参政权利,培育了人们的参政意识;通过开放党禁,允许集会结社等政策,培育了人们的权利意识;此外,在阶级构成上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机构,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批包括工商业者、新式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等在内的近代市民团体,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并壮大,他们积极的与政府互动,组织了旨在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社会活动,市民社会逐渐发育并得到发展。即,清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新政,催生了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的全面发育。
     新政之前,中国的一些租界内零零散散的存在着西方式的市民社会。租界内市民社会的发育主要源于西方殖民者将本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文化体制强行移植到租界内,促使了租界内工商业经济、市民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促使着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市民社会发育所需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条件成熟,市民社会逐渐形成。清末新政之前,中国的租界内存在着市民社会,其他大部分地区还都是万马齐喑的局面。
     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推行新政措施,促使了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全面发育。市民社会产生后,展现了其巨大的能量,反过来促进了清末新政的进一步推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等。然而,对于清末的市民社会,学术界未能对其产生的根源做一研究,也未能对其与清末新政的关联做一阐释。因此,本文从清末新政的各项措施入手,剖析近代中国市民社会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状况。
     论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第一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及市民阶级,是本文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阐述了清末新政之前的中国社会以及晚清租界内市民社会的发育情况,与清末新政时期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以及市民社会的发育相比较。第三部分(第四-七章)通过阐述清末新政的经济、文化及政治政策的颁布、推行以及市民团体的活动,肯定了清末新政时期存在着市民社会。
     通过以上七章的论述,本文肯定了清末新政直接促进了近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产生,即清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以及政治政策,引起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革,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逐渐弱化,社会与国家逐步分离,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市民社会反过来又推动了新政的深入开展。论文肯定了近代中国的确存在着西方式的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从新的角度拓展了对清末新政的研究,同时对于市民社会发育发展所需“土壤”的分析,对于当今我国构建公民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After the Boxer movement,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implemented the new policies in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in order to continue its precarious rule and deal with the national crisis.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the Qing government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concept that commerce business can strengthen the country; established the Business Department;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bout business and persuaded establish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he cultural field, the Qing government established matur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bolish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founded the westernized schools, and promoted studying abroad. In politics, the Qing government executed the Preparative constitution, actively advocated local autonomy movement. In addition, the Qing government had also a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journalism. The series of sweeping reforms of Qing dynasty greatly made the obvious effect, for example, the reform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 widely disseminated the western democracy and freedom; expanded local autonomy rights and fostered the peopl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rough the local autonomy campaign; fostered the awareness of people's rights by lifting the ban on political parties. Besides, the New policy completely broke the traditional classes institutions, and fostered a number of modern civic groups, civil classes gradually expanded and they positively interacted with the government, they also launched social activities which aimed at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class, and the civil society developed. That is, the Qing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New Policy from top to bottom and eventually gave birth to the Civil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Before the New policy, there also existed civil society in the foreign settlements in modern China. The western colonists in the foreign settlements forcibly transplanted their own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into settlements, which prompte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conomy, citizen culture and political system. These all promp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society. So before the New policy, there existed the civil society in foreign settlements and most other areas still were conservative depressing situation.
     After the Boxer movement, the Qing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New policy, which fostered the civil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in modern China. After the generation, the Civil Society demonstrated tremendous energy, which in turn promoted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nd so on. However, the academia hasn’t researched the root cause of the civil society, and also failed to interpre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ivil society and New Policy. Therefore, the article will analysis the caus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from the view of the New Policy in late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cluding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chapter 1) expounds the Marx’s civil society and bourgeois, this is the theory basis of the paper. The second part (chapter2 - chapter 3) expounds the conservative depressing society and the civil society in foreign settlements before the New policy, which can compare with the civil socie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policy. The third part (chapter4 - chapter 7) affirms the existence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and the movements of the bourgeois.
     Through these three parts, this paper is sure that the New Policy directly contributes to the civil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The Qing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New policy, which caused the change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the state control was gradually blurred, the society and the state gradually separated, and civil society gradually formed. The civil society in turn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olicy. This paper affirms that there did exist the western civil society bu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extends the new study about the New policy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a new perspective, at the same time, the analysis of the“soil”of the civil society will offers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the citizen society nowadays.
引文
①张连起:《清末新政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韦庆远等:《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李刚:《大清帝国最后十年:清末新政始末》,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
    ④白文刚:《应变与困境: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吴春梅:《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关于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⑥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⑦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⑧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⑨楚双志:《变革中的危机:袁世凯集团与清末新政》,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⑩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章开沅:《折断了的杠杆——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比较研究》,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③刘增合:《鸦片税收与清末新政》,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④林家有:《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⑤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⑥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⑦王建科:《再论清末新政》,学海,1993年第6期。
    ⑧王守中:《论晚清近代化的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⑨郭世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
    ⑩曹立前、郭大松:《清末新政与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1朱英:《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2侯宜杰:《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历史档案,1991年第4期。
    13马小泉:《清末地方自治运动论纲》,史学月刊,1993年第5期。
    14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15马敏:《试论晚清绅商与商会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6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17吴会蓉:《晚清教育新政探析》,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18泮君玲:《清末商部——农工商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郑芸:《现代化视野中的早期市民社会:苏州市民公社个案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②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朱英:《辛亥革命时期的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④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⑤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⑥查灿长:《转型、变项与传播:澳门早期现代化研究(鸦片战争至194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⑦马敏:《拓宽历史的视野:诠释与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⑧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⑨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⑩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②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③朱英:《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④庞晓燕:《晚清宪政研究——基于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市场周刊,2007年1月号。
    ⑤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⑥李跃:《苏州市民公社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何王芳:《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社会生活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5页。
    ③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①参见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
    ①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6期。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页。
    ①黄逸峰:《关于旧中国买办阶级的研究》,《历史研究》1964年4月号。
    ②赫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③沙为楷:《中国买办制》,万有文库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8页。
    ①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②《刘坤一遗集》第5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9页。
    ①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47页。
    ①玛礼逊:《教育会章程》,《中国丛报》1836年12月,第375-376页。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①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②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1页。
    ③严昌洪、许小青:《癸卯年万岁——1903年的革命思潮和革命运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①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②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页。
    ③《广州府志》,卷六五,第一四页。
    ④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①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②《云南杂志选辑》,第462页。
    ③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①徐新吾、黄汉民:《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②祝慈寿:《中国近代工业史》,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页。
    ①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①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②陈振江:《发微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9页。
    ③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
    ②刘惠吾:《上海近代史》(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页。
    ①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页。
    ①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
    ①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73页。
    ①(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013页。
    ②《论中国宜保护商务》,《东方杂志》第1年第9期。
    ①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山东师范大学2000级硕士学位论文。
    ①《奏定商会简明章程》,《东方杂志》第一年第一期。
    ②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49—150页。
    ①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57页。
    ②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93页。
    ①章开沅:《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页。
    ①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①游小培:《奏定学堂章程颁行百年祭》,《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第4141页。
    ②(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第4128页。
    ①李俊:《戊戌年“经济科”的历史命运》,《文史知识》,1991年第7期。
    ②(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第4220页。
    ①《清德宗实录》,卷五四八,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谕内阁。
    ②《宣统元年份教育统计图表》,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①(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19页。
    ①(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819页。
    ②王笛:《清末近代学堂和学生数量》,《史学月刊》,1986年第2期。
    ③《议定强迫教育办法十款》,《中国日报》1907年4月3日。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④参见王笛:《清末近代学堂和学生数量》,《史学月刊》,1986年第2期。
    ①《云南杂志选辑》,第875页。转引自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
    ①《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五次报告》,转引自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
    ②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一册,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177页。
    ③李喜所:《清末留日学生人数小考》,《文史哲》,1982年第3期。
    ①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一册,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279页。
    ②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170页。
    ①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①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90页。
    ①《金山朱泾镇明经学堂募集股份缘起》,《江浙铁路风潮》第1期。
    ②《苏省铁路学堂拒款意见书》,《江浙铁路风潮》,第2期。
    ③《苏州女界保路会纪事》,《中国日报》1907年11月28日。
    ①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①(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563页。
    ②《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4页。
    ①端方:《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端忠公敏奏稿》(卷六),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7141页。
    ②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端忠公敏奏稿》(卷六),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7471页。
    ③《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4621页。
    ④《考政大臣之陈奏及廷臣会议立宪情形》,《东方杂志》临时增刊《宪政初纲》,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
    ①马小泉:《公民自治:一个百年未尽的话题——读康有为《公民自治篇》(1902年)》,《学术研究》,2003年第10期。
    ②黄玲:《浅析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兴盛》,《新西部》,2008年第8期。
    ①(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749页。
    ②《政治官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①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②《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7-680页。
    ①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246页。
    ①《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30页。
    ②《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6页。
    ②《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8-729页。
    ①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②《内阁官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
    ③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①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②《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第60-64页。
    ③《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第87-88页。
    ④《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第89-90页。
    ⑤《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第92页。
    ⑥《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第92-93页。
    ⑦《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第42页。
    ①《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第60页。
    ②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①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①《中国旬报》,1900年8月第19期,转引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5页。
    ①《中国旬报》1900年8月,第21期。
    ②《中外关系说》,《中国旬报》1900年8月,第21期。
    ③《开门政策》,《中国旬报》1900年8月,第21期。
    ①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页。
    ①《海上之美国》,《浙江潮》1903年8月12日第6期。
    1.《清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2.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
    4.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5.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北图社影印社辑:《清末民初宪政史料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7.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
    8.《奏定学堂章程》,湖北教务本
    9.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商会档案研究论文集》
    10.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
    12.《公民自治篇》,刊于《新民丛报》第6号
    13.宣统元年十月三十日《江苏自治公报》,第八、九期
    14.江苏苏属地方自治筹办处编:《江苏自治公报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53辑,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版
    15.杨逸等:《上海市自治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4年版
    16.宪政编查馆:《地方自治各项章程条例并草案》,1908年油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17.宋原放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近代部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张连起:《清末新政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韦庆远等:《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李刚:《大清帝国最后十年:清末新政始末》,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
    4.吴春梅:《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关于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6.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8.楚双志:《变革中的危机:袁世凯集团与清末新政》,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9.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章开沅主编:《折断了的杠杆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比较研究》,湖南出版社, 1992年版
    12.刘增合:《鸦片税收与清末新政》,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林家有:《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版
    14.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版
    15.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16.陈彦超:《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郑芸:《现代化视野中的早期市民社会:苏州市民公社个案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9.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1.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
    22.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3.查灿长:《转型、变项与传播:澳门早期现代化研究(鸦片战争至194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朱英,郑成林主编:《商会与近代中国》,华中师范大出版社,2005年版
    25.朱英,石柏林:《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 1993年版
    27.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8.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32.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3.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蒋华志:《清末新政新论》,《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2期
    2.王建科:《再论清末新政》,《学海》,1993年第6期
    3.王守中:《论晚清近代化的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5期
    4.郭世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
    5.曹立前、郭大松:《清末新政与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6.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战略与管理》1993年创刊号
    7.余丽芬:《清末新政评议》,《浙江学刊》,1991年第4期
    8.刘平:《慈禧新政评议》,《学海》,1993年第5期
    9.王守中:《从甲午到清末中国两次改革运动研究的几个问题》,《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10.郭大松:《义和团运动与清末新政》,《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
    11.廖一中:《义和团运动与晚清“新政”》,《历史教学》,1991年第5期
    12.谢俊美:《“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综述》,《辛亥革命研究动态》,1995年第2期
    13.朱英:《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4.沈振群:《清末政治体制改革邹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15.董方奎:《论清末实行预备立宪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兼论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起点》,《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
    16.曹晓君、余林南:《也谈清末的所谓“假立宪”》,《齐齐哈尔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17.侯宜杰:《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历史档案》,1991年第4期
    18.陆建洪:《清末地方自治剖析》,《探索与争鸣》,1991年第6期
    19.马小泉:《清末地方自治运动论纲》,《史学月刊》,1993年第5期
    20.马小泉:《晚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操纵与控制》,《历史档案》,1995年第4期
    21.王开玺:《清统治集团的君主立宪论与晚清政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5期
    22.雷俊:《官僚立宪派与清末政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
    23.张践:《丁未政潮与预备立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
    24.黄达诚:《国情与民主进程——兼论清末“预备立宪”与中国民主进程的起步》,《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25.李育民:《试论清末的宪政改革》,《求索》,1992年第4期
    26.侯宜杰:《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
    27.杨小川:《掉入陷阱的清末宪政》,《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8期
    28.马宝成:《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参与》,《东岳论丛》,2000年第3期
    29.周武、张雪蓉:《晚清经济政策的演变及社会效应》,《江汉论坛》,1991年第3期
    30.罗大正:《清末奖励实业政策剖析》,《齐鲁学刊》,1993年第4期
    31.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32.王笛:《试论清末商会的设立与官商关系》,《史学月刊》,1987年第4期
    33.徐鼎新:《中国商会研究综述》,《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34.朱英:《清末商会研究述评》,《史学月刊》,1984年第2期
    35.马敏:《试论晚清绅商与商会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36.朱英:《清末商会“官督商办”的性质与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37.虞和平:《近代商会的法人社团性质》,《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38.丁日出:《辛亥革命前上海资本家的政治活动》,《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1期
    39.徐鼎新:《从绅商时代走向企业家时代——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总商会》,《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0.马敏:《清末苏州商会组织系统试论》,《江海学刊》,1988年第6期
    41.宋美云:《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中介组织——天津商会(1912-1927)》,《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42.洪振强:《清末民初(1902-1927)商会网络结构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3.虞和平:《西方影响与中国资产阶级组织与中国资产阶级组织形态的近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44.张志东:《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角度、模式与问题的再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45.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46.张小莉:《试析清政府“新政”时期教育政策的调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7.吴会蓉:《晚清教育新政探析》,《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48.吴国荣:《晚清留学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进》,《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
    49.李晓英:《科举制度废除与绅士阶层在新式教育领域中的贡献》,《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50.刘春华:《废科举与晚清教育改革》,《理论学刊》,2006年第7期
    51.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近期难圆的梦》,《中国社会季刊》(香港),1993年第4卷
    52.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4卷
    53.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方法与限度》,《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12月号,总第32期
    54.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55.邹怡:《清代城市社会公共事业的运作——以杭州城消防事业为中心》,《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56.马敏:《试论晚清绅商与商会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57.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58.邱捷:《清末广州居民的集庙议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59.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60.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
    61.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62.刘增合:《试论晚清时期公共舆论的扩张——立足与大众媒介的考察》,《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63.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64.屠雪花:《试论苏州市民公社的性质》,《江海月刊》,1995年第3期
    65.李明:《苏州市民公社的衍变及现代意义》,《史林》,2003年第1期
    66.周青松:《公共领域与上海地方自治的起源》,《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1期
    67.刘春荣:《“市民社会”与立宪政治:清末的另一种政治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冬季号,总第32期
    68.杨念群:《“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中国书评》,1995年5月
    69.高钟:《商会——近代社会二重变奏中的和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
    70.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几点商榷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春季卷
    71.朱英:《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72.庞晓燕:《晚清宪政研究——基于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市场周刊》,2007年1月号
    73.李长莉:《清末民初城市的“公共休闲”与“公共空间”》,《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74.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学术月刊》,2000年第10期
    75.朱英:《市民社会的作用及其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成败》,《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76.王雪梅:《清末民初契约自由在自贡盐业契约中的体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77.杨妍:《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空间的扩展与国家认同建构》,《人文杂志》,2008年第5期
    78.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79.朱英:《试论近代市民社会产生的模式——兼论中国近代市民社会雏形的生成特点》,《开放时代》1998年第3期
    80.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5月总第3期
    81.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82.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83.陈隽:《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与变迁》,《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吴秀梅:《岑春煊与清末新政(1901-1907)》,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黎俊祥:《慈禧与清末新政的启动及转轨》,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清末立宪改革述论》,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4.王洪涛:《论清末新政中的制度变革》,西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5.瞿骏:《清末新政在地方推行之困境——以地方自治风潮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6.冯荣:《试论清末新政的矛盾》,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7.郭强:《论袁世凯在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泮君玲:《清末商部——农工商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9.朱锴:《清末农工商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11.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中山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12.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3.李浩贤:《地方自治的主张与实践——晚清上海和天津的比较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4.王仲:《强势国家于民间社团之命运——以民国苏州商会为例(1927-1937)》,苏州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5.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6.胡俊修:《近世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解读与建构》,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7.白玲玲:《清末民初上海市民的社会生活及社会观念变迁——兼谈大众文化的研究》,西北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18.李跃:《苏州市民公社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9.代亚松:《茶馆与近代汉口的文化社会生活》,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0.尹菲:《休闲视野下的成都城市公园》,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1.林丰艳:《青岛市民文化研究:以报纸所见资料为中心(1922-1937)》,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2.杨杰:《论汉口租界文化对汉口市民文化心理的影响(1861-1917)》,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3.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西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4.谷雪峰:《近代济南市民文化研究(1904-1937)》,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5.宋莉:《清末民初商人的政治参与》,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26.程二奇:《近代中国行业组织的历史变迁》,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27.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8.何王芳:《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社会生活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29.彭辉:《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两条路线》,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0.韩泽斌:《马克思和葛兰西“市民社会”思想之比较》,山西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1.周海波:《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2.张海夫:《论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思想及意义》,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