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揭示的资本主义乃至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许多原理被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被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所验证,总结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深远。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资本运动中研究经济增长,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一般性,这种一般性使其不仅能够对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具有和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现实可能性。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中国具体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研究现状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两方面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研究都需要系统进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本论文的研究基点和落脚点,本文在对涉及相关概念做了阐明和界定之后,按照时间顺序解读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形成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的产生过程。作为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理论的科学性阐述是该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理论具有的系统性和可延伸性以及可扩展性上。系统性体现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理论前提、理论假设和理论内容;可延伸性体现在从理论本身能够自然引申出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理论;可扩展性体现在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对理论本身研究假设的疏离和研究内容的拓展都不会改变其基本结论,甚至今天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该理论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能够给予经济建设以指导作用,同时具有社会价值,能够给予人类社会发展以思考空间,并且这些科学性能够一再被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包括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和发展。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为这个理论的中国化提供了广阔深刻的社会舞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实证是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宏观调控手段的变革、经历的经济周期以及宏观调控的理论生成和实践过程等重要经济现象来实现的。理论的中国化不仅是证实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要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对其进行发展。在把中国具体经济建设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农轻重并举和全国一盘棋思想,实行了与前苏联不完全一样的计划经济;陈云提出了综合平衡理论,提出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原则;邓小平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则体现在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思想、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等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观则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经济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国化带来了经济发展成就、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但问题也不能回避。在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进程的思考中,本论文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继承和发展了经济计划措施、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不断趋于完善的宏观调控五个方面归纳了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由于经济增长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必然涉及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论文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中国收入分配问题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在对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进程从科学理解和坚持理论精髓、把握当代社会再生产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不断总结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成果三个方面做了理论思考之后,从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收入差距、注重国内市场和调整经济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思考,以进一步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化,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总量均衡、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is important in Marx's economic theory. It reveals the general rule of capitalism, market economy and socialization production. Many 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are validated by the practice, especially by the soci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is significant to summariz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It can work in building socialism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ing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makes researche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apital movement. It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spiritual essence is universal. The theory can not only function as a guide in Chinese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t also have the realistic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with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inicization of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is to combine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with the specific economic practice in China. As a par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Marxist economics, the sinicization research of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practical problem for the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assessing by the present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is the basis point of this paper. After expounding and defining the related concepts, this dissertation interprets the emerging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ory. The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s macroeconomic theory, can be sinicizated only after expounding its theory scientifically. The scientificity of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is its theoretical systemicness, extendibility and expandability. The systemicness Is embodied in the theory's complete theoretical basis, theoretical premis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theoretical content; Its extendibility can be found in the fact that from theory itself we can study naturally economic cycle and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ory; its expandability is that the basic conclusion will remain the same even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change, the alienation of the theory's research hypothe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contents emerge. The current west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ies are developed on this basis.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is also embodied in that it is not only valuable economically, giving guidance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t also it is valuable socially, to be able to making us thinking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scientific nature can be verified by the practi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peatedly.
     The sinicization of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theory includes the theory's empirical side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decades of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actice has provided a broad social stage for the sinicization. The empirical side includes such economic situations as:the practice of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heavy industry firs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change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ans, as well a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economic cycles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rocess, and other important economic phenomena. The sinicization will not only confirm that the theory is scientific, but also want to promote it by combining it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practice, MAO Zedong proposed the idea of developing the farming, Light&Heavy Industry simultaneously and integrally and implemented a planned economy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Chen Yun put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balance theory, thinking the construction scale should adapt to n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Deng Xiaoping's contributions are reflected in the "three-step"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dea of "two overall situa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ism with market economy, etc; the comprehensiveness,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five overall plans" have further answered the two problems:what ki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required and how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The sinicization has contribu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ew theory achievements in China. However, it created some problems. In thinking over the promoting of sinic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by the following5aspects: adhering to the socialist basic economic system,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economic planning measures, adjus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imely, and perfecting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constantly. The economic growth problems are really complex, which makes it necessary to analyze many aspects of economic life.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5aspects: economic structure,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olicie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After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f understanding the sinicization and adhering to the theory, comprehending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trend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summarizing and promoting the reproduction theory of Marxism sinicization,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problems of five aspects:straighten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laying emphasis on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adjust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hus, the sinicization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the purpose of aggregate equilibrium,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of social capital reproduction can be realized.
引文
1. The Growth Commission. The Growth Report: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Growth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2008
    2. 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bdcj/t20120815_402827873.htm.
    3. 黄泰岩.2012年中国经济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3(4);黄泰岩,张培丽.2011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4).
    4. 史蒂文·普雷斯曼.五十位经济学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4,93,180.
    1. 引自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3-174.
    2. 胡振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复活”[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08(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1. Robinson J.Marx,marshall and Keynes,in collected Economics Papers,Vol.2,Oxford:Basil Blackwell.1960:7.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0.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74.
    1. G. M. Meier, J. E. Stiglitz(ed). Frontie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M].World Bank.2001:29.
    2. 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载《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0.
    3. 保罗·霍肯等著,王乃粒、诸大建等译.自然资本论[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1. 赫尔南多·德·索托著.王晓东译.资本的秘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14-21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2-63.
    3.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8.
    1,3.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2,927-928.
    2. Hunt, E.K. Marx as a social Economist: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J].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37. 1979:275-29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0.
    6,7.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666-667.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0.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7-6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18.
    3. 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7.
    4,5.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4,44.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7.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34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1-142,5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0.
    3.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5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0.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1.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6.
    3.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9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7-348.
    1,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1,332,363.
    1.2.3,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14,12,1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1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3. 资本论[M].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1卷翻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3:58-59.
    4.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9-100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1-32,36.
    2,3.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3,27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8,38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0.
    3.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8.
    4,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79,289,27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6.
    1,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3,242,249
    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72,27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
    2.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437,42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
    2. 琼·罗宾逊.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0.
    3.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J].载于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
    1,2,4.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2,33,34.
    3,5.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8,66.
    6.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71-72.
    7. 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75.
    1.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6.
    2. 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6.
    3. 引自:高峰.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现实[J].中国社会科学.1983(2).
    1.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
    2.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18.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
    1.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6.
    2,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8,337,77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7.
    6.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8-439.
    1.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
    1.2.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7-528,44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11.
    1,2,3.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8,438,410.
    1.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57.
    1.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83.
    1. 陈岱孙.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82-18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5.
    1. 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8.
    2.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3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2.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7.
    4. 黄力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8(6).
    1. 杨文进.论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学:马克思经济理论新解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40.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91.
    3.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8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4.
    2.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78.
    3.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16.
    1.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1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7.
    1.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88.
    3. World Bank:2003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M].2003:310.
    4,9. 李翀.论国际贸易条件下的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
    7. 裴长洪,临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J].求是.2006(9).
    8. 胡春生.开放经济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5).
    1.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46.
    2.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9.
    1,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6,554-555,547.
    2.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2.
    3.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2.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92.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10,58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1. 杨帆.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成就的客观评价—从历史与可持续发展角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6.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7,458.
    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83.
    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1.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8-929.
    2.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博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0;陈长.环境视角下的马克思再生产模型构建[J].海派经济学.2010卷第32辑.
    3. 李忠民,姚宇.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低碳经济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
    2. 琼·罗宾逊.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0.
    3. J.C.Wood(ed.).Karl Marx's Economics Ⅲ,London:Routledge.1988:172,165.
    4. 马克·布劳格.凯恩斯以前100位杰出的经济学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140-141.
    5. D.麦奎因、安贝吉.马克思和现代系统论[J].哲学研究.1980(2).
    1. 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9.
    2,5.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60,23.
    3. 莫里斯·多布.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J],见《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0.
    1. 路奇·帕西内蒂.“琼·罗宾逊”词条,吴毓骙译,载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28-233.
    2,3,5. J.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0-21.
    4. 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0.
    6. J·罗宾逊.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
    1. Dabic, D.et al. Keynesian, post- Keynesian versus Schumpeterian, neo- Schumpeterian: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innovation theory. Management Decision 49(2).2011:195-207.
    2. 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33.
    1. 琼·罗宾逊.凯恩斯以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6.
    2,3.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91,377.
    1. 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17.
    1. Walter Eltis. The Harrod-domar Equation from Quesnay to Marx to Harrrod and Domar[J]. Economic Dynamics.Trade and Growth:Essay on Harrodian Themes. ST. Martin,s Press.1998.
    1.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581.
    2.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
    1.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98.
    2.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94.
    1,2,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0,10,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5.
    2.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5.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3.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8.
    1.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6.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
    2.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1.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9.
    2.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48.
    1,2. 贺绍奇.不公平的诅咒[N].经济观察报.2010-10-29.
    3. 时家贤.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探究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介绍克里斯·哈曼新著《僵尸资本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10(2).
    4.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7.
    1,2,4.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4-495,499,68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9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2.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5.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66-667.
    2.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5.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 引自:吴易风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05.
    1. 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0.
    2,3. E.多马.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233.
    4.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9.
    5.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7.
    6. Walter Eltis. The Harrod-domar Equation from Quesnay to Marx to Harrrod and Domar[J]. Economic Dynamics,Trade and Growth:Essay on Harrodian Themes. ST. Martin,s Press.1998.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66-66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1.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1,2.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73,374.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633.
    2.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6.
    4. W. Brus & K. Laski from Marx to Market:Socialism in Search of an Economic Syste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5.
    1. 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24.
    2.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2.
    3.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45.
    4.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
    5.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78.
    1.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2. Ed A.Hewett Reforming the Soviet Economy,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8:37-38.
    3. A.Bergson.The Real National Income of Soviet Russia Sine 1928(《1928年以来苏俄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1.
    4.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53.
    1.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2.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8.
    1. 莱维·巴拉特.1990年大萧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86-88.
    1.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1-139.
    2. 引自黄安年.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其原因[J].http://hi.baidu.com/ccm6ede/item/bd116322b3fefc3095f6.
    1. 引自:最后的警告——没有石油,世界的运转是无法想象的[N].南方周末.2008-11-20.
    2. http://jjckb.xinhuanet.com/2013-01/20/content_424665.htm.
    1.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5.
    2. 引自吴易风.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J].经济学动态.2010(3,4).
    1. 丁圣镇.布伦纳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J].国外理论动态.2009(5).
    1. 柳随年,吴群敢主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1949-1983)[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5.
    2.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47.
    1. 马从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J].经济学家.2002(4).
    2. 陈征,李建平等.《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60.
    1. 孔祥智,何安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9).
    2. 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J].中国党史研究.2002(4).
    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98.
    1. 中国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13.
    2. 张风波主编.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29.
    3. 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7.
    4. 侯为民.评价社会经济制度不能忽视价值标准——兼评对“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内在统一论”的质疑[J].经济学动态.2011(12).
    1. (美)G·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438
    1. 毛寿龙.计划体制低效率问题再思考[J].1995.摘自2004年3月5日《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网站(Website i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 http://www.wiapp.com web-master@wiapp.org.
    2. 吴敬琏.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培育[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48.
    3. 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
    2. 赵艺文.新中国的工业[M].北京:统计出版社.1957:5.
    3.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1.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91.
    2. 列宁.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00.
    3.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85-18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1953-1957年)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1959年4月13日)[N],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八).人民出版社.1980:715.
    2. 鲁济典.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吗[J].经济研究.1979(4).
    3. 林毅夫,蔡昉和李周.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
    4,5. 姚洋,郑东雅.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J].经济研究.2008(4).
    1.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2. 姚洋,郑东雅.外部性与重工业优先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7(2).
    1. 姚洋,郑东雅.外部性与重工业优先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7(2).
    1. 曾培炎.新中国经济50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897--898.
    2. 武力.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辩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4).
    3. 陈征,李建平等.《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60.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经济增长降中趋稳,宏观政策灵活微调[J].经济学动态.2010(9).
    1.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980.
    2. 彭森,陈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00-403.
    1. 胡鞍钢.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1. 刘瑞.宏观调控的定位、依据、主客体关系及法理基础[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5).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1. 中国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0/21/content_1135402.htm.
    2. 胡鞍钢.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1. 庞明川.转轨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6(2).
    2. 中国财政年鉴1999.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1999.
    3. 常春凤.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学家.2009(2).
    1. 庞明川.转轨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6(2).
    1. 庞明川.转轨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6(2).
    1. 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 Jan.8.2010.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643.
    1,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83,356.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1.
    1,2.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0,186.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85.
    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3.
    3,5,6.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52,28,27.
    4.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103.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2.
    1,2.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38.
    3. Susan Shirk: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1. 引自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和六十年[J].读书.2007(6).
    2,3.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244.
    1.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
    1,2,3,4.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194-195,380,309.
    1. 肖东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93-95.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373-374.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
    2,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149,83.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7.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1.
    1. 北京社会科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
    3,4,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28,250.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53.
    1. 孔祥智,何安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9).
    2. 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8.
    1. 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261.
    1.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0.
    1.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N].人民日报.1995-9-28.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9.
    2. 温源.国有企业:在攻坚克难中创造辉煌[N].光明日报.2012-10-16.
    3. 胡鞍钢.论大国企“集体性崛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1-01.
    4.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65.
    1.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203/c1004-20414645.html.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31.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0,633.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48-452.
    2. 薄一波.关于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64-165.
    1.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匕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4-165.
    2. 汪海波.新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的回顾:成就和经验[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到1957年)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1959.4.13)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国党史参考资料(八)[M].人民出版社.1980:715.
    1. 胡鞍钢.就业:中国发展的第二号任务[J].改革内参.1997(12).
    1.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2.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
    2. 胡鞍钢.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1. 安士伟.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研究[J].经济经纬.2004(2).
    2,3,4.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26,26.
    1. 高新才.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96.
    1.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2.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3.
    3.刘霞.均衡·非均衡·协调·统筹——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经济师.2007(1).
    1. 高新才.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 科尔奈(1978).短缺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1. 柳欣,赵雷,吕元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失衡探源[J].经济学动态.2012(7).
    2. 史晋川,黄良浩.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
    3. 哈继铭.“现在不能把子弹都打完”[N].南方周末.2013-6-27.
    1.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9.
    1. 洪银兴.以创新支持开放模式转换[J].经济学动态.2010(1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
    1. (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 孙咏梅.提高增长质量需优化资源配置[N].人民日报.2009-12-7.
    1. 宋晓梧.不要过早肯定中国模式[N].经济观察报.2011-2-28.
    2,3. 陈永杰.雾霾警示中国放慢发展速度[N].经济观察报.2013-4-1.
    4. 中国又第一?[N].南方周末.2010-8-5.
    1. 王小广.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N].经济观察报.2010-12-6.
    1. 钟伟.“中国经济转型,需要实质性改革”[N].南方周末.2013-6-27.
    1.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 史正富.中国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J].社会观察.2010(12).
    1. 武力,温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J].经济研究.2006(9).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0.
    1. Delong, J.1. The Shadow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Inflation of the 1970s [J]. FRBSF Economic letter. (Mayl)1998:98-14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2. 以下2011年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以下2012年数据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22.
    4. 张车伟,张士斌.中国初次收入分配的格局的变化与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2010(5).
    1. 王小鲁.我国的灰色收入与居民收入差距[J].《比较》第31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6.
    1. 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J].《比较》第48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6.
    2. 魏众.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及对策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8).
    3. 周子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箭在弦上[N].证券时报.2009-9-24.
    4. 洪银兴.《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51.
    5. 代晓霞.中国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需调整收入分配制度[J].瞭望.2013(1).
    1. North, D.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Norton.1981.
    2.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
    1.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51.
    2. 陈志武.财政税收15年翻10倍[N].新京报.2011-12-27.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5.
    1.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0.
    1. Hnatkovska V. and N.Loayza. "Volatility and Growth", in Joshua Aizenmann and Brian Pinto, eds. Managing Volati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65-100.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8.
    1. 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主编.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和建议[M].中信出版社.2011.
    1. 祝宝良.要容忍经济增速减慢.经济观察报[N].2011-3-2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7.
    1. 袁瑛.碳税这把剑该怎么舞?[N].南方周末.2009-10-23.
    1.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2-273.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5.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63-64.
    1. Cai fang & Meiyan Wang.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employment in transition China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8.2010:71-81.
    2. 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J],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1954.139-191.
    1. Minami, R.& A. Ono. Behavior of income shares in a labor surplus economy:Japan's experience[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9(2).1981:309-324.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http://politics.people.com.cn.2010-1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1-3-17.
    1. 黄泰岩.增加居民消费的渠道与措施[J].前线.2010(2).
    2,3. 降蕴彰.收入分配“提低”进程加速农民工最先受益[N].经济观察报.2013-3-11.
    4. 社论.收入分配改革的两个重点[N].经济观察报.2012-10-15.
    1. 布兰克·米兰诺维奇.世界的分化:国家间和全球不平等的度量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2-159.
    2. 麦肯锡:中国中产阶层正在崛起2025年将达5.2亿http://gb.cri.cn/8606/2006/07/09/1245@1124308.html.
    3. 陆学艺:中国中产阶层所占比例已达22-23%.http://www.admin5.net/thread-1204631-1-l.html.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
    2. 于光远.谈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理论”问题[N].人民日报.1979-10-22.
    1. 财新网.201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降至47%. http://economy.caixin.com/2013-02-07/100490638.html.
    2. 斯蒂格利茨.中国第三代改革的构想[J].引自胡鞍钢主编.中国走向[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51.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47.
    2.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26/c_116303664.htm.
    3. 新华网.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03-25/1201337.shtml.
    1. 尹中卿.金融业的使命与责任[N].经济观察报.2012-1-16.
    1. 温铁军.中国经济的八次危机及其软着陆.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2013-3-3.
    [1]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6Ⅰ,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26Ⅲ,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46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3]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5]列宁全集(第1,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6]列宁全集(第13,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7]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8]毛泽东文集(第6,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27](英)乔安·罗宾逊.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8](英)乔安·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9](英)琼·罗宾逊.凯恩斯以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0](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1](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2](英)马克·布劳格.凯恩斯以前100位杰出的经济学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
    [33](美)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4]林重庚,迈克尔嘶宾塞主编.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和建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5](美)史蒂文·普雷斯曼.五十位经济学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6](意)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7](美)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8](美)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9](美)G·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40](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2](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3](比)厄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4](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5](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46](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7](英)霍华德和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8](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49](美)保罗·霍肯等著.自然资本论[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50](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著.资本的秘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1](美)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52](美)罗伯特·布伦纳.繁荣与泡沫[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3](美)E.多马.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4](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5](美)莱维·巴拉特.1990年大萧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6](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7](日)青木昌彦等.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58](美)布兰克·米兰诺维奇.世界的分化:国家间和全球不平等的度量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9](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又热又平又挤[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
    [60](美)费正清著.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61](匈牙利)科尔奈.短缺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62](美)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63]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编.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3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4]世界银行.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2012.
    [65]陈岱孙.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66]胡代光等.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67]宋涛.《资本论》与现代经济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8]朱钟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9]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0]卫兴华,张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1]陈佳贵,李扬.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2年春季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2]高鸿业.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73]洪银兴,葛扬,秦兴方.《资本论》的现代解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4]洪银兴.《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5]张宇,孟捷,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6]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7]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8]吴易风,顾海良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9]吴易风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1,2,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0]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的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81]吴敬琏.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培育[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82]顾海良,张雷声.从马克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8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4]赵洪主编.《资本论》第一稿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理论成就[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85]裴小革.财富与发展——《资本论》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6]裴小革.建设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7]王维平,庄三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8]王维平.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9]沈志远.世界经济危机[M].上海:中华书局.1935.
    [90]董辅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1]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2]肖东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93]赵艺文.新中国的工业[M].北京:统计出版社.1957.
    [94]李宗植,张瑞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1999.
    [95]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96]柳随年,吴群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1949-1983)[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97]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98]剧锦文.中国经济路径与政策(1949-1999)[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9]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编.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00]曾培炎.新中国经济50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0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2]林毅夫等.充分信息和国有企业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3]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4]张燕喜,石霞.《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05]肖兴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6]欧阳=峣.大国综合优势[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7]孙尚清,马洪.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08]课题组.中国的道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109]白暴力.政治经济学若干重大争论问题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110]陈征,李建平等.《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1]王文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112]王文寅.国家计划与规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13]孙居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基本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4]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15]彭森,陈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6]刘树成,张连城,张平.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012)[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17]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118]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1978-2005)[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119]人民日报理论部主编.“六个为什么”[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120]甘犁等.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121]胡鞍钢.中国走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22]高建国.顾准全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123]杨文进.论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学:马克思经济理论新解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D.麦奎因,安贝吉.马克思和现代系统论[J].哲学研究.1980(2).
    [2]黄泰岩.2012年中国经济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3(4).
    [3]黄泰岩,张培丽.2011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4).
    [4]胡振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复活”[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08(5).
    [5]韩凌.魁奈的再生产理论及其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1983(1).
    [6]陈振羽.劳务再生产问题不能纳入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9(5).
    [7]朱钟棣.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4).
    [8]郭继严.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建立过程[J].社会科学战线.1982(3).
    [9]吴树青.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内容简介[J].经济研究.1980(12).
    [10]彭力.马克思何时开始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读《<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札记[J].教学与研究.1985(1).
    [11]邹柏松.马克恩对亚当·斯密再生产理论的批判与继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
    [12]王长荣.社会总生产与总需求的平衡是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J].辽宁教 育行政学院学报.1991(3).
    [13]王辅民.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问题和争论[J].经济学家.1991(4).
    [14]于洪波.马克思的经济表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创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15]金铸仁,王毅武,韩小平.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重要里程碑——学习马克思1863年《经济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16]钱津.深入研究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J].经济评论.1992(1).
    [17]贾华强.引入非物质生产因素后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J].北京社会科学.1988(1).
    [18]王赞新.考虑服务产品生产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拓展模型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4).
    [19]栾刚.国际贸易条件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J].南开经济研究.1994(1).
    [20]曹应旺.社会资本再生产中固定资本的折旧与更新问题[J].江淮论坛.1985(1)
    [21]李翀.论国际贸易条件下的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7).
    [22]胡春生.开放经济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5).
    [23]杨帆.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成就的客观评价—从历史与可持续发展角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
    [24]陈长.环境视角下的马克思再生产模型构建[J].海派经济学.2010卷第32辑.
    [25]白书祥.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再认识[J].探索.2004(4).
    [26]王维平.价值增值规律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J].科学·经济·社会.2007(2).
    [27]王维平.商品经济文明基因与对市场机制的积极扬弃[J].科学·经济·社会.2008(1).
    [28]王维平,郭海齐.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5(4).
    [29]孙冶方.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J].经济研究.1956(6)
    [30]顾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J].经济研究.1957(3).
    [31]郭祥谷.关于马克思再生产原理和综合平衡[J].宏观经济研究.1982(15).
    [32]詹仲.列宁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捍卫和发展[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33]吴易风.经济增长理论:从马克思的增长模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增长模型[J].当代经济研究.2000(8).
    [34]吴易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7(9).
    [35]吴易风.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
    [36]有林.陈云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
    [37]朱殊洋.对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8(3).
    [38]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J].经济研究.2007(7).
    [39]卫兴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5).
    [40]肖泽群,文建龙.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投资率问题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
    [41]肖泽群.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启示[J].财贸研究.2008(1).
    [42]王小刚.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3]林刚.农轻重的排列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学习陈云关于正确处理工业农业关系的思想[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9).
    [44]段平方.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均衡思想与中国经济均衡发展[J].江汉论坛.2009(3).
    [45]崔占峰,桑琰云.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析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J].晋阳学刊.2005(3).
    [46]王璐,李亚.从社会再生产到有效需求:马克思宏观体系新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06(11).
    [47]任定方.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
    [48]王毅武.中国工业化理论对马克思再生产学说的贡献[J].经济评论.1992(1).
    [49]李广平.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总量均衡理论的相通性[J].江汉论坛.2007(1).
    [50]许崇正,柳荫成.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经济学家.2006(4).
    [51]胡钧.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J].当代经济研究.1996(1).
    [52]胡钧,唐路元.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新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00(4).
    [53]刘后平,王丽英.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4]姚慧琴.马克思宏观经济增长运行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对马克思社会资本扩大再生
    产理论的再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55]刘仁胜.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口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3).
    [56]王本兴.马克思“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思想的当代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9).
    [57]黄邦根.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7(5).
    [58]汪冰.从科学发展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59]闫雪梅.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J].经济师.2003(1).
    [60]白书祥.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再认识[J].探索.2004(4).
    [61]万文丽.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宏观经济调控[J].当代经济研究.2004(2).
    [62]周纪信.马克思社会再生产中的货币流通理论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1990(1).
    [63]孙承叔.是一种生产,还是四种生产?——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J].东南学术.2003(5).
    [64]孙承叔.一被忽视的生产——马克思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7(4).
    [65]孙民.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五种生产的内在平衡——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承叔访谈[J].江淮论坛.2010(1).
    [66]蔡万焕,何干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索洛增长模型的比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4).
    [67]李健英.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我国宏观调控理论的基础[J].南方经济.2000(1).
    [68]蒋宏达,张露丹.布伦纳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J].国外理论动态.2009(5).
    [69]沈德仁.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给我们的启迪[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70]肖殿荒,张皓.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理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J].消费经济.2004(2).
    [71]张建君.凯恩斯与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
    [72]高峰.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现实[J].中国社会科学.1983(2).
    [73][美]大卫.M.科兹.新自由主义与长期资本积累的社会积累结构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4(10).
    [74]裴长洪,临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J].求是.2006(9).
    [75]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和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76]李忠民,姚宇.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低碳经济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7]赵学清.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成果及其特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5).
    [78]刘国光.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关系[J].党史文汇.2009(9).
    [79]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J].中国党史研究.2002(4).
    [80]刘国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初级阶段实践的矛盾[J].经济学动态.2010(12).
    [81]刘国光.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J].新华文摘.2011(7).
    [82]张宇.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
    [83]宗寒.正确认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月刊.2010(8).
    [84]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11).
    [85]张车伟,张士斌.中国初次收入分配的格局的变化与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2010(5).
    [86]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
    [87]王小文.公有产权效率研究[J].财经研究.2000(12).
    [88]齐新宇,徐志俊.政府行为对两大部类增长率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89]武力,温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J].经济研究.2006(9).
    [90]本刊记者.影响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重要因素——访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9).
    [91]武力.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辩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4).
    [92]葛扬.基于六十年整体视角的计划经济模式历史评价[J].福建论坛·认为社会科学版.2009(9).
    [93]李哲.马克思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对当代中国经济实践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1(4).
    [94]胡鞍钢.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95]赵人伟.1985年“巴山轮会议”的回顾与思考[J].经济研究.2008(12).
    [96]田秋生,唐汗青.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与波动趋势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4).
    [97]李建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特征[J].经济研究.2003(7).
    [98]汪同三.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及其经验教训[J].新金融.2005(7).
    [99]黄力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6(6).
    [100]王小鲁.我国的灰色收入与居民收入差距[J].《比较》第31辑.中信出版社.2007.7.
    [101]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J].《比较》第48辑.中信出版社.2010.6.
    [102]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治理通胀需要坚持紧缩性的货币政策[J].经济学 动态.2011(8).
    [103]乔榛.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变迁的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1(7).
    [104]马从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J].经济学家.2002(4).
    [105]孔祥智,何安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9).
    [106]侯为民.评价社会经济制度不能忽视价值标准——兼评对“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内在统一论”的质疑[J].经济学动态.2011(12).
    [107]姚洋,郑东雅.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J].经济研究.2008(4).
    [108]姚洋,郑东雅.外部性与重工业优先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7(2).
    [10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经济增长降中趋稳,宏观政策灵活微调[J].经济学动态.2010(9).
    [110]常修泽,高明华.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程度及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1998(11).
    [111]刘瑞.宏观调控的定位、依据、主客体关系及法理基础[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5).
    [112]庞明川.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模式与理论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9(12).
    [113]庞明川.转轨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6(2).
    [114]常春凤.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学家.2009(2).
    [115]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和六十年[J].读书.2007(6).
    [116]北京社会科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
    [117]查朱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2).
    [118]刘霞.均衡·非均衡·协调·统筹——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经济师.2007(1).
    [119]高新才.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兰州大学学报.2008(3).
    [120]安士伟.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研究[J].经济经纬.2004(2).
    [121]金乐琴.中国国家发展战略:30年变迁及成就[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5).
    [122]杨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五年计划和规划的历史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1(8).
    [123]汪海波.新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的回顾:成就与经验[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1).
    [124]高辉清.十个“五年计划”的10大经验[J].小康.2006(1).
    [125]刘思源.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经验教训的总结——访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2).
    [126]柳欣,赵雷,吕元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失衡探源[J].经济学动态.2012(7).
    [127]史晋川,黄良浩.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
    [128]洪银兴.以创新支持开放模式转换[J].经济学动态.2010(11).
    [129]史正富.中国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J].社会观察.2010(12).
    [130]张车伟,张士斌.中国初次收入分配的格局的变化与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2010(5).
    [131]魏众.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及对策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8).
    [132]李实.提高我国基尼系数估算的可信度——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作者商榷[J].经济学动态.2013(2).
    [13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和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134]黄泰岩.增加居民消费的渠道与措施[J].前线.2010(2).
    [135]张颖熙,夏杰长.服务消费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1(11).
    [136]夏杰长.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J].经济学动态.2009(2).
    [137]邵传林.国有企业性质的比较制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1(9).
    [138]贺世友.从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开放——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决策的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6).
    [139]王叔云,吕火明.毛泽东农轻重思想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1993(5).
    [140]胡安全.1950年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141]祝芳.毛泽东分权经济改革思想及其意义[J].石油大学学报.1995(4).
    [142]周辉.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谢淑丽的解读中国与甘阳的中国解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3).
    [143]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博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0
    [144]吴春雷.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博士论文].山东大学.2012.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中国统计年鉴1998[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6]中国统计年鉴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2013-2-22.
    [8]刘树成.中国经济增长率60年的波动曲线进行回顾与展望[N].经济参考报.2009-10-14.
    [9]苏琦.中国人眼中的经济危机史——一个资本主义他者的关照与经验[N].经济观察报.2008-11-3.
    [10]贺绍奇.不公平的诅咒[N].经济观察报.2010-10-29.
    [11]周其仁.其仁其文: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N].经济观察报.共计50篇.
    [12]Ian Sample文,曹曙婷译.最后的警告—没有石油,世界的运转是无法想象的[N].南方周末.2008-11-20.
    [13]孙立平.危机提出了一个真正的问题[N].经济观察报.2009-3-2.
    [14]社论.全国一盘棋[N].人民日报.1959-2-24.
    [15]任仲平.走好全国一盘棋——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人民日报.2007-4-5.
    [16]曹普.从指导方针的演变看新中国的十二个五年规(计)划[N].学习时报.2010-10-25.
    [1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18]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04-04-05.
    [19]温源.国有企业:在攻坚克难中创造辉煌[N].光明日报.2012-10-16.
    [20]胡鞍钢.论大国企“集体性崛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1-01.
    [21]张向东,刘伟勋等.中国产能再度过剩[N].经济观察报.2009-8-31.
    [22]哈继铭.“现在不能把子弹都打完”[N].南方周末.2013-6-27.
    [23]世行.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模式无法长久持续[N].南方日报.2012-2-28.
    [24]章三礼.中国股市“荡秋千”[N].南方周末.2009-9-10.
    [25]孙咏梅.提高增长质量需优化资源配置[N].人民日报.2009-12-7.
    [26]陈永杰.雾霾警示中国放慢发展速度[N].经济观察报.2013-4-1.
    [27]任仲平.中国的环境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N].人民日报.2013-7-22.
    [28]王小广.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N].经济观察报.2010-12-6.
    [29]钟伟.中国经济转型,需要实质性改革[N].南方周末.2013-6-27.
    [30]陈涛.三十年中国人收入流变[N].南方周末.2008-12-18.
    [31]周子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箭在弦上[N].证券时报.2009-9-24.
    [32]祝宝良.要容忍经济增速减慢[N].经济观察报.2011-3-21.
    [33]宋晓梧.不要过早肯定中国模式[N].经济观察报.2011-2-28.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1-3-17.
    [35]社论.收入分配改革的两个重点[N].经济观察报.2012-10-15.
    [36]社论.切分好国民收入这块蛋糕[N].经济观察报.2013-3-13.
    [37]于光远.谈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理论”问题[N].人民日报.1979-10-22.
    [38]尹中卿.金融业的使命与责任[N].经济观察报.2012-1-16.
    [39]雷颐.改革初期的思想历程[N].经济观察报.2012-7-12.
    [40]单忠东.宏观经济政策三大失误[N].经济观察报.2009-3-6.
    [41]谢春涛.对中国模式的理性思考和坚定认同[N].光明日报.2011-4-11.
    [1]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2]《新世纪实现新跨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bdcj/t20120815_402827873.htm.2012-8-15.
    [3]黄安年.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其原因.http://hi.baidu.com/ccm6ede/item/bd116322b3fefc3095f6.
    [4]毛寿龙.计划体制低效率问题再思考[J].1995.摘自2004.3.5《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网站:’Website i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http://www.wiapp.com web-master@wiapp.org.
    [5]王庆.中国经济不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http://news.163.com/09/1206/14/5PRVGCB100012Q9L.html.
    [6]项怀诚.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超20万亿,不是特别高.http://news.hexun.com/2013-04-06/152858757.html.
    [7]许小年.我们浪费了一次危机.http://bbs.hexun.com/stock/post_5_3140501_1_d.html.
    [8]新华网.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5/12/c_1290731.htm.
    [9]财政增收更应坚定减税.http://www.eeo.com.cn/2011/0722/206856.shtml.
    [10]麦肯锡.中国中产阶层正在崛起.http://gb.cri.cn/8606/2006/07/09/1245@1124308.html.
    [11]陆学艺.中国中产阶层所占比例已达22-23%.http://www.admin5.net/thread-1204631-1-1.html.
    [12]财新网.201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降至47%.http://economy.caixin.com/2013-02-07/100490638.html.
    [13]http://jjckb.xinhuanet.com/2013-01/20/content_424665.htm.
    [14]http://wenku.baidu.com/view/bb3294f504alb0717fd5ddef.html.
    [15]http://economy.caixin.com/2013-02-07/100490638.html.
    [16]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203/c1004-20414645.html.
    [17]http://www.safe.gov.cn/wps/wcm/connect/985775804af05ae79ed89f8299a02c57/2001-2011.
    [18]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data201212/20130118/7574994.shtml.
    [19]新华网.中国2012年城镇化率达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26/c_l 16303664.htm.
    [20]新华网.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2008-3-25.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03-25/1201337.shtml.
    [21]腾讯财经.http://finance.qq.com/a/20130118/003784.htm.
    [22]迟福林.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14/c_122420033.htm.
    [23]辜胜阻.城镇化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最好的结合点.人民网.2011-1-24.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3804543.html.
    [24]温铁军.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国经济的八次危机及其软着陆.2013-3-3.
    [1]The Growth Commission. The Growth Report: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Growth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 C.[M]. The World Bank.2008.
    [2]G. M. Meier, J. E. Stiglitz(ed). Frontie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M]. World Bank.2001.
    [3]J.C.Wood(ed.). Karl Marx's Economics III[M]. London:Routledge.1988.
    [4]Hunt, E.K. Marx as a social Economist: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M].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1979.
    [5]North, D.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M]. New York:Norton.1981.
    [6]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7]Walter Eltis.The Harrod-domar Equation from Quesnay to Marx to Harrrod and Domar[J].Economic Dynamics, Trade and Growth:Essay on Harrodian Themes.ST. Martin,s Press.1998.
    [8]W. Brus & K. Laski from Marx to Market:Socialism in Search of an Economic System [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
    [9]A. Bergson.The Real National Income of Soviet Russia Since 1928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1.
    [10]Delong, J.B. The Shadow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Inflation of the 1970[J].FRBSF Economic letter 98-14(Mayl).1998.
    [11]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1954.
    [12]Minami, R.& A. Ono. Behavior of income shares in a labor surplus economy:Japan's experience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9(2).1981.
    [13]Branko Milanovic. Worlds Apart:Measuring International and Global inequality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