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体系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阿尔蒙德语)。那么,政治生态能否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与学科地位如何?政治生态理论对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具有哪些现实指导意义?如何根据政治生态理论,客观总结分析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怎样构建中国政治生态的建设路径,以及如何对政治生态建设成效(政治作为)开展科学评价?回答这些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初步揭示出政治生态理论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意蕴。
     本文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质是在建立一种生态型政治改革取向,预示着中国政治生态建设元年的来临。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战略构想源自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一致性,其中更加离不开优良政治生态的支撑和保障。政治生态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立体坐标轴,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尤其是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更是增强了对政治生态化建设的诉求。立足于中国政治现实,借用生态理论和智慧来研究和观察政治现象和政治发展规律,重构政治理念制度、政治民主等政治范式,既是建设责任政治、生态政治,适应风险社会的治理需要,也是对传统政治的反思和对未来政治发展的探索。
     本文认为,政治生态理论开创了用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生态学观点研究现代政治的新时代,将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等生态法则运用于中国的政治实践。对政治生态理论的正确掌握与运用,离不开对政治生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学科地位和方法论意义的深入分析与考察,离不开对政治生态的系统结构、功能特性及生态要素等基本原理的具体分析。本文通过构建优良政治生态的基本理论框架,试图打开政治生态的内部“黑箱”,探究蕴含其中的“秘籍”,并以此为指导,观照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态建设提供现实坐标和分析样版。本文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阔步迈进。但是,我国政治发展离政治生态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要实现政治生态化发展,必须肃清和应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痼疾、官僚集权体制的羁绊、社会转型的陷阱、预期评价的缺失,以及既得利益者阻碍等顽疾。
     对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提出设想,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从政治生态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出发,在对中国政治改革实践的历史分析和对人类社会核心价值观扬弃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为政治”、“合作政治”、“整体政治”、“民主政治”、“生活政治”、“开明政治”等概念,从提高政治体系的适应性、维持性和创制力等方面初步搭建起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架构与设想。
     对政治作为和政治生产力进行比较评价,是政治分析家往往试图回避而实际上无法回避的问题,应该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阿尔蒙德语)。本文遵循体系——过程——政策——评价这一结构功能分析原理,认为评价概念本身就蕴含着生态的价值,开展政治生态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国家、社会、公民之间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沟通协商、互动参与、纠错提高的民主协商、共同治理的过程。对政治生态状况进行评价是推进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描述政治作为,明确政治生态建设可测度性,减少政治风险,以及建设责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政治生态评价的概念与缘起、功能与意义、基本假说与原则等分析,尝试提出政治生态评价的基本模型、方法与主要指标体系等。
     本文主要运用结构-功能主义体系分析和评价方法,把政治体系看作动态过程,并将之与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结合起来研究,以此来分析和把握影响政治生态建设的各要素。本文将对政治体系的结构、过程、功能及预期评价分析作为贯穿全文的内在微观逻辑次序。同时,围绕对概念范畴的提炼和规则的构建,作为组织篇章结构的外在宏观分析逻辑,即:从对政治生态理论探源起步,到对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的实践分析,再到对策与路径的构想,最后以对实践成效(政治作为)的评价研究收尾,依次遵循着从理论追朔——实践探究——验证评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分析回路。
Almond points out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concept of ecology”. Therefore, there isa series of problem needed to be illustrated: whether political ecology can form intotheoretical system and what the principle and academic status of it? What is the realisticimportant guideline of the political ecology theory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construction? Based on political ecology theory, how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on theachievement, problem and caus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logyconstruction? How to build the Chinese political ecology construction path and how toconduct scientific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Chinese political ecology construction?The above problems are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dissertation, through which thedissertation aims to illustrate political ecology theory not only contains abundanttheoretical connotation but also practical impl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holds that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ecology, with the openingof The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Third Plenary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 as the country enters intoecological political reform situation which indicates the arriving of the first year ofChinese political ecology construction. The new collective leadership proposes thatbuild a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democratic civilized harmonious Chinese socialismand the strategy derived from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between socialistic policy,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must beguaranteed by excellent political ecology. Political ecology construction is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 of the Beautiful China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With the advent ofrisky society, it is needed to enhance politic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Chinese political reality and combined ecological theory to research and observe politicalphenomena and the law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build political paradigmas political ideas, political system etc, which is the need not only for construction ofresponsible politics, ecological politics and adapta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riskysociety but also a refection on traditional policy and research on political developmentin future.
     The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 political ecology theory starts a new era to researchon contemporary politics with systematic, overall and organic ecological theory, and putecological laws as systematicness, integrity, relevance, cooperativity into the practice ofChinese politics. In order to correctly grasp and apply for political ecology theory, it cannot neglect deep research on basic connotation, academic status and methodology ofpolitical ecology theory, and can not neglect the concrete analysis on systematicstructure, function and ecological elements as well.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constructframework of excellent political ecology and tries to open the internal “black box” tofind the profound secret. Then, compared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practice,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provide realistic reference and analysis sample for politicalecology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dissertation putsforward that our political ecology construc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during the past30-year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and has been facing thetransform from traditional politics to modern politics. Whereas, it is a long way for ourcountry to accomplish political ecology and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to accomplishpolitical modernization, our country must clean up and deal with problems of traditionalideology, restraint of bureaucracy system, trap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lack of expectedevaluation as well as objection of some interest groups.
     Research on putting forward the assumption of route choice of contemporaryChinese politic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for the dissertation.Based on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ecological theory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on Chinesepolitical reform and sublate the core values of human society, the dissertation putsforward a series of conception as promising politics, cooperative politics, overallpolitics, domestic politics, life politics, enlightened politics to preliminarily establish the basic framework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rough aspects ofadaptation improvement, maintenance and creativity etc.
     As Almond points ou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Political contribution and politicalproductivity should b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tudy of politics, although actually whichis always avoided by political analyst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Based on thestructure function analysis theory as system-process-policy-evaluation, the dissertationproposes that evaluation conception itself contains the ecological value, and the processto conduct political ecological evalu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he country, society andcitizen to conduct constant reflection and summarizes, communication and consultation,interac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to improve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and mutualgovernance. To make political ecology evalu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and strategyto enhance politic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eanwhile, it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to illustrate political contribution, guarantee measurability of political ecologicalconstruction, decrease political risk and conduct responsible political construc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onception, originality, function and meanings, hypothesisand principle of political ecological evaluation,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put forwardbasic model, method and index system etc of the political ecological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of structure-functional systematic analysis andevaluation, the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 political system as a dynamic process, andcombines it with constant changing social environment to conduct research on its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so that to analyze and grasp the elements that affected political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dissertation takes analysis on structure, process, functionand expected evalu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as inner micro logical sequence. At the sametime,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refining of conceptual category and construction of ruleas the external macro analysis logic for chapter structure. That is to say it starts withliterature review of political ecological theory, and then turns to the practice analysis on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o discuss the hypothesis ofcountermeasure and path and it ends with the evaluation of political efficiency. All thestructure follows the way of literature review-practice analysis-validationevaluation-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makes the dissertation to be a completed research circuit.
引文
①前[苏]H诺维克:《科学的未来和生态问题》,《哲学问题》1975年第l期。
    ①郇庆治:《环境政治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2期,第45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9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①李刚:《生态政治学:历史、范式与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第21-27页。
    ②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页。
    ③[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75-776页。
    ①文传浩等:《论政治生态化》,《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48-52页。
    ②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③宋言奇:《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6期,第103-106页。
    ①文传浩等:《论政治生态化》,《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48-52页。
    ②张友渔:《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7页。
    ①Daniel Lerner,Harold D.Lasswell,The policy science:recent development in scope and method,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p.10.
    ②Robert Eyestone,The thread of public policy:a study in policy leadership, Indianpolies: Bobbs-Merrill,1971,p.18.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①方世南:《从生态政治视角把握生态安全的政治意蕴》,《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60-66页。
    ②方世南:《从生态政治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41-48页。
    ③桑玉成:《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生态问题》,《学术月刊》2012年第8期,第5-13页。
    ④乔耀章:《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第33-41页。
    ①约瑟夫·拉帕龙巴哈提出,明确的结构—功能分析的“重要课题”是“对功能发挥的结构选择和相似结构的多重功能”。《比较政治学中宏观理论和微观应用》,《比较政治学》第1期(1968年10月),第52-78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版,第6-7页。
    ①[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前言,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②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③参见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8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版,第5页。
    ①刘京希:《现代民主政治的生态学考察》,《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58-64页。
    ②[美]费正清、[英]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5页。
    ①金太军:《政治文明:历史发展与中国特色》,《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33-3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4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版,第3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69-70页。
    ②王沪宁:《政治的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①《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页。
    ①桑玉成:《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生态问题》,《学术月刊》2012年第8期,第5-13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71—372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
    23页。
    ①参阅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122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5-72页。
    ②参见Andrew Heywood,Key concepts in Politics,N.Y.St.Martin’s Press2000,p.93.
    ①参见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117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7页。
    ②虞崇胜:《以人为本: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50-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②叶竣:《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几个哲学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18页-25页。
    ①李景鹏:《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沪)2012年第1期,第13-22页。
    ②参阅Alan R.Ball and B. Guy Peters, Modern Politics&Government, NewYork·London: Chatham HousePublishers/Seven Bridge press, LLC,2000, p.68。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②参阅徐世丕:《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网》2005年10月20日。
    ①参阅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60-466页。
    ①享廷顿语。丛日云著:《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②[美]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38-440页。
    ③Jeffrey Sachs,《终止贫穷: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行性》,纽约:企鹅出版社,2005年。
    ①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0-382页。
    ②彭文贤:《行政生态学》,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14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7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③乔耀章:《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第40-48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36-439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30页、25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66、472页。
    ④[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6年,第72页。
    ⑤William Blackstone,《英国法律评注》,费城:Birch and Small出版社,1803年,41-42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①参阅乔耀章:《政府理论》,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294页。
    ①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40页。
    ②金太军:《政府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97-107页。
    ①[美]道格拉期·C.诺期:《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3-24页。
    ②Peter Evans.The Eelipse of the State? Refleetions on Stat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J] WorldPolities,1997,(50).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63-64页。
    ①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②[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文韬、佩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63-64页。
    ①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②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①参见杨光斌:《党的十八大与中国政治的发展》,来源:爱思想,2012-11-13。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1页。
    ③[法]阿列克·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曹冬雪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版,第106页、72页。
    ①Niklas Luhmann:《Die Gesellschaft der Gesellschaft(社会之社会)》,德国法兰克福Suhrkamp出版社,1998年出版。
    ①参见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318页。
    ①[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9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88页。
    ④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⑤[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①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②参阅塞缪尔·P.享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72-47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43-372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40页。
    ③[英]安东尼·吉丹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4-96页。
    ④[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①[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③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113-118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9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11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4页、第58页。
    ④[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曹冬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
    ①[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1-53页。
    ②Jams Harrington,引自Sabine,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rev.ed.New York,Henry Holt,1950),p.501.
    ③[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④[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5-49页。
    ①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第21-35页。
    ①程竹汝:《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文汇报》2011-08-10。
    ①参见刘杰:《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12),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②张涛:《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就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第16-20页。
    ①金太军:《政治文明:历史发展与中国特色》,《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33-38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①郑永年:《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与转型》,《领导文萃》2013年第11期(上),第7-22页。
    ①萧功秦:《当元老派成为改革家之后——中国与苏俄改革战略的反思》,《同舟共进》2012年第2期,第13-16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66页。
    ①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新华文摘》2014年第1期,第1-2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0页。
    ①参见熊光清:《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12期,第28-36页。
    ①[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②邓正来: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主办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协调发展”学术论坛上的发言,2012年12月22-23日。
    ③参见杨光斌:《党的十八大与中国政治的发展》,来源:爱思想,2012-11-13。
    ①褚松燕:《公权力的内部制衡与外部均衡》,在“首届中国政治学30人圆桌会议”上的发言,2013年8月17-18日,北京。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①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40页。
    ①[英]肯尼思·博尔丁:《形象》,安阿伯: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01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175页。
    ①金太军:《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53-65页。
    ①参见虞崇胜、吴雨欣:《上下联动:破解中国基层民主困局的应然路径》,《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2期,第61-68页。
    ②[美]普特南:《西方高级文官的政治态度》,第17页。转引自[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③金太军:《政治的基本问题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文史哲》2000年第5期,第60-64页。
    ①参见刘义强:《从基层民主到地方民主:县域政治生态重构》,《求索》2008年第5期,第73-78页。
    ②杨海蛟、林毅:《新中国60年阶级阶层社会结构变迁与政治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5-12页。
    ③李强:《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第32-41页。
    ①李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现实、问题与发展前景》,《领导文萃》,2014年第1期(下半月),第15页。
    ①转引自包国宪、王学军:《我国政府绩效治理体系构建及其对策建议》,《新华文摘》2014年第1期,第8页。
    ①李克强:《上下联动,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305页。
    ①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159页。
    ②参见陆明远:《培育与规制—中国政府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③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认为,系统是开放的,但系统又是有边界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等系统对所有人开放,各有独特功能和运作规则,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依赖。但一个系统内的运行规则不能随便侵人另一个系统,权力、金钱、法律、教育、知识都不能成为社会中可以在任何领域交换的‘硬通货’。在此意义上,所谓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就是指经济和社会领域建构各自的运作规则体系,互相独立但又相互依赖。”
    ①《瞭望》新闻周刊:《官员“会诊”经济转型升级: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2013年10月21日10:09。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0-21/5402755.shtml。
    ①姚洋:《民主救经济》,《南风窗》2010年第6期,第25-28页。
    ②刘义强:《从基层民主到地方民主:县域政治生态重构》,《求索》2008年第5期,第73-78页。
    ③参见吴敬琏:《警惕权贵资本主义,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财新《中国改革》2011年12月1日。
    ④郝雨凡:“中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协调发展”学术论坛上的发言,2012年12月22-23日。
    ①孙立平:《中国改革的四种思路》,《领导文萃》2012年第8期(上),第26-31页。
    ①黄靖:《中国的挑战选择》,《南风窗》2010年第10期,第41-42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76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①刘泽华、葛荃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89第2期,第12-17页。
    ②[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曹冬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74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50页。
    ①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新华文摘》2014年第1期,第1-2页。
    ①刘京希:《试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路径选择》,《文史哲》2012年第2期,第153-161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407页。
    ①参阅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40-4439页。
    ②黄卧云:《“毛主义”对现实政治的影响》,《炎黄春秋》2014年第1期,第61-63页。
    ③邓聿文:《打破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碍》,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时间:2013-04-1315:01。
    ①邱炜煌:《净化官场政治生态》,《学习时报》,2013年04月01日。
    ①参阅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42-447页。
    ②雪珥:《被阻击的政改》,《中国经营报》,2012-05-07。
    ①凤凰网资讯>深度>经济观察报>正文。http://news.ifeng.com/shendu/jjgcb/detail_2014_02/22/34076504_
    0.shtml。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4页。
    ①汪玉凯:《冲破既得利益的藩篱是二次改革成败的关键》,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2013年11月05日08:04。
    ①[美]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①[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曹冬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72、252、70页。
    ②[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曹冬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69页。
    ③[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曹冬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71页。
    ①[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②[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1-52页。
    ③任剑涛:《党权、异地任职与中央控制——从三个案例看地方治理的权力畸变与制度矫正》,《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08-116页。
    ④[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1-52页。
    ①参见吴敬琏:《警惕权贵资本主义,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财新《中国改革》,2011年12月1日。
    ②参见杨光斌:《党的十八大与中国政治的发展》,来源:爱思想,2012-11-13。
    ③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三十年政治发展的反思》,《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第38-198页。
    ④[美]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纽约:格兰科自由出版社,1958年版);卡尔·多伊奇:《社会动员和政治发展》,《美国政治学评论》,第55期(1961年9月),第493-514页。
    ①吴忠民:《社会发展滞后的四个表现》,《中国经济时报》,2004/03/03。
    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认为: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前提条件和创造出的旨在维持现状、抵制革新的行为模式。它存在于影响社会制度的各项变量之中,是种障碍性堤坝。拘泥于已有的观念价值,因循守旧。
    ②[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9-60页。
    ③参见刘润忠:《社会行动·社会系统·社会控制: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理论述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66-71页。
    ①[美]弗雷德·W·里格斯:《行政生态学》,金耀基编译,台湾商务印刷馆,1985年版。
    ②郝宇青:《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人民论坛》2013年第27期,第33-35页。
    ③Herbert H.Werlin,The Mysteries of Development:Studies Using Political Elasticity Theory [M].Lan-ha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①唐晓:《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及其启示》,《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第37-51页。
    ①孙立平:《中国改革的四种思路》,《领导文萃》2012年第8期(上),第26-31页。
    ②孙立平:《确立社会转型新思维》,《经济观察报》,2013-03-01。
    ①张维迎:《既得利益也可能变为改革者》,《领导文萃》2014年第3期(上半月),第25页。
    ②乔耀章:《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第40-48页。
    ③李强:《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领导文萃》,2012年第5期(下半月),第10页。
    ④参见乔耀章:《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第40-48页。
    ⑤李强:《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领导文萃》2012年第5期(下半月),第10页。
    ①王小章:《社会转型与民政转型:走向“现代大民政”》,《新华文摘》2014年第4期,第17页。
    ②参见乔耀章:《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第40-48页。
    ③孙立平:《转型陷阱,中国面临的制约》,《领导文萃》2012年第4期(下),第30-33页。
    ①王志勇:《论转型期我国政治生态的变迁及其影响——兼谈转型期国家政治整合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第79-83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40页。
    ①OSBORNE S P. Public Governance and Public Services De-livery:A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Future[M]//TheNewPublic Governance?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Public Governance.London:RoutLedge,2010:413-428.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4-76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07页。
    ②包国宪、王学军:《我国政府绩效治理体系构建及其对策》,《行政论坛》2013年第6期,第1-7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07页。
    ①Hatry P.Harry:how Effective are your Community Services?Procedures for Monitoring the Effectveness ofMunicipal Services,Washington,D.C.:Urban Institute,1977,p.238.
    ②[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页。
    ①邱炜煌:《优化官场政治生态》,《学习时报》2013年04月01日。
    ①张千帆、蔡克蒙:《政改与经改不可分割》,《领导文萃》2014年第3期(下),第24-28页。
    ①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第21-35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9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4-76页。
    ①金太军:《政治文明:历史发展与中国特色》,《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33-38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379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88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11-14页。
    ③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论选》,《联合早报》编(1996),北京:现代出版社,第570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9页。
    ②金太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第5-13页。
    ③[瑞典]埃里克等:《趋向地方自治的新理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131页。
    ①Christoppher Pollit. Joined-up Government: a Surve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2003,1(1), p.35.
    ①韩庆祥:《习近平执政围绕“一条主线”、“一个主题”》。凤凰网评论独家专访,网友评论(173)2013.11.11,总第7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200页。
    ①Henry Jones Ford, The Rise and Growth of American Politics(New York, Macmillan,1858), pp.322-323.
    ②郑永年:《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与转型》,《领导文萃》2013年第11期(上),第1-16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212页。
    ④参见罗曼·科尔克威茨:《苏联政治中的利益集团》,《比较政治》第2期(1970年4月),第445-472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187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46-448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67页。
    ②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7-119页。
    ③James Q.Wilson,“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Notes Toward a Theory,”in James D.Thompson,ed.,Approaches toOrganizational Design(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66),pp.193—218.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70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3-85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7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页。
    ①郑永年:共识网,发布时间:2012-01-2708:45。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0页。
    ②殷剑峰:《经济转型和改革的三种错误倾向》,《领导文萃》2013年第6期(下半月),第27页。
    ①韩庆祥:《习近平执政围绕“一条主线”、“一个主题”》,凤凰网评论独家专访,网友评论(173)2013.11.11,总第7期。
    ②孙立平:《中国改革的四种思路》,《领导文萃》2012年第8期(上),第26-31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420-440页。
    ①李强:《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领导文萃》2012年第5期(下半月),第16页。
    ①李强:《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领导文萃》2012年第5期(下半月),第14-16页。
    ①[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28页。
    ②金太军:《社会管理是政府和公民的合作》,《苏州日报·人文周刊》,2011年5月20日,第169期。
    ③金太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第5-13页。
    ④Kooiman,J.Governing as Governance.New Delhi:Sage,2003:79~131.
    ①[美]亨利·埃克斯坦:《政治作为与评价:问题和方面》,贝弗利希尔斯:塞奇出版公司,1971年版。
    ②[美]J.罗兰·彭诺克:《政治发展、政治体系和政治产品》,《世界政治》第18期(1966年4月),第421页。
    ③舒国莹:《在法律的边缘》,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④参见王仲田:《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①参见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38-39页。
    ②[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页、第105页。
    ①金太军:《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学理分析和实践价值》,《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3-10页。
    ②俞可平、黄平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7-420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10页。
    ②叶竣:《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几个哲学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18页-25页。
    ①唐均:《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现实、问题与发展前景》,《领导文萃》2014年第1期(下半月),第19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83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②[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④范忠信:《信法为真》,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①金纬亘:《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新民主诉求——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观探析》,《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第53-56页。
    ②杨昌宇:《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③[俄]拉扎列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④[美]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07-408页。
    ①乔耀章:《政府理论》,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①姜晓萍、郭金云:《基于价值取向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行政论坛》2013年第6期,第8-13页。
    ②[美]戴维·奥斯本等:《摒弃官僚制》,谭功荣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③李抒望:《进一步优化地方政治生态》,《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11日。
    ④姜晓萍、郭金云:《基于价值取向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行政论坛》2013年第6期,第8-13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42页。
    ①李文彬、郑方辉:《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23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③Gore,A.(1993).Report of the Nationnal Performance Review. Washington: The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p.76.
    ①Kemp,P.(1990). Net Steps for the British Civil Service.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Administrantion, April.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①R.Kaufman.Preparing Useful Performance Indicators[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88(9):80.
    ①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代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76-84页。
    ①[美]帕特利莎·W.英格拉姆:《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见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编:《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1998年),第62-63页。
    ②Woodrow Wisin: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June1887.
    ③[美]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泽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④Frank.J.Goodnow: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A Study in Government, New York: Russell&Russell,1900,pp.17-26.
    ①Luther Gulick:Science, Valu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In: Luther Gulick and L.Urwick,eds Papers on the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New York: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37b, p.193.
    ②David Osborne and Ted Gaebler:Reform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Public Sector,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1992,p.333.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43-372页。
    ④[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40页。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②李文彬、郑方辉:《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294页。
    ①参见李文彬、郑方辉:《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216页。
    ①重庆日报:《“二政府”,腐败的“毒瘤”?》2013-03-05。
    ②[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页。
    ③姜晓萍、郭金云:《基于价值取向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行政论坛》2013年第6期,第8-13页。
    ①参见李文彬、郑方辉:《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09页。
    ①参见张塽:《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管理流程设计研究》[D],兰州大学(2007)。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20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72-474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孙笑语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1]任剑涛:《党权、异地任职与中央控制——从三个案例看地方治理的权力畸变与制度矫正》,《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刘泽华、葛荃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89第2期。
    [3]孙立平:《中国改革的四种思路》,《领导文萃》2012年第8期(上)。
    [4]孙立平:《确立社会转型新思维》,《经济观察报》2013-03-01。
    [5]邱炜煌:《净化官场政治生态》,《学习时报》2013年04月01日。
    [6]乔耀章:《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7]金太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
    [8]金太军:《政治文明:历史发展与中国特色》,《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
    [9]金太军:《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学理分析和实践价值》,《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0]金太军:《社会管理是政府和公民的合作》,《苏州日报·人文周刊》2011年5月20日。
    [11]乔耀章:《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12]孙立平:《转型陷阱,中国面临的制约》,《领导文萃》2012年第4期(下)。
    [13]王志勇:《论转型期我国政治生态的变迁及其影响——兼谈转型期国家政治整合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14]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
    [15]郑永年:《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与转型》,《领导文萃》2013年第11期(上)。
    [16]金纬亘:《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新民主诉求——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观探析》,《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
    [17]李抒望:《进一步优化地方政治生态》,《中国青年报》2012年06月11日。
    [18]重庆日报:《“二政府”,腐败的“毒瘤”?》2013-03-05。
    [19]参见张塽:《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管理流程设计研究》[D],兰州大学(2007)。
    [20]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代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1]H诺维克:《科学的未来和生态问题》,《哲学问题》1975年第l期。
    [22]郇庆治:《环境政治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2期。
    [23]李刚:《生态政治学:历史、范式与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24]文传浩等:《论政治生态化》,《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5]宋言奇:《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6期。
    [26]方世南:《从生态政治视角把握生态安全的政治意蕴》,《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27]方世南:《从生态政治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8]桑玉成:《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生态问题》,《学术月刊》2012年第8期。
    [29]刘京希:《现代民主政治的生态学考察》,《天津社会科学》,003年第1期。
    [30]金太军:《政府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1]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32]阿伦·里杰夫哈特:《民主体系的分类》,《比较政治研究》1968年第1期。
    [33]虞崇胜:《以人为本: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4]叶竣:《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几个哲学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5]李景鹏:《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沪)2012年第1期。
    [36]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
    [37]参见熊光清:《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12期。
    [38]吴敬琏:《警惕权贵资本主义,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财新《中国改革》2011年12月1日。
    [39]姚洋:《民主救经济》,《南风窗》2010年第6期。
    [40]刘义强:《从基层民主到地方民主:县域政治生态重构》,《求索》2008年第5期。
    [41]吴敬琏:《警惕权贵资本主义,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财新《中国改革》2011年12月1日。
    [42]黄靖:《中国的挑战选择》,《南风窗》2010年第10期。
    [43]芮国强:《生态政治概念辨析》,《学术界》2003年第4期。
    [44]杨海蛟、林毅:《新中国60年阶级阶层社会结构变迁与政治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5]李强:《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46]刘京希:《试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路径选择》,《文史哲》2012年第2期。
    [47]金太军:《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48]虞崇胜、吴雨欣:《上下联动:破解中国基层民主困局的应然路径》,《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2期。
    [49]金太军:《政治的基本问题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文史哲》2000年第5期。
    [50]J.罗兰·彭诺克:《政治发展、政治体系和政治产品》,《世界政治》第18期(1966年4月)。
    [1]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俞可平、黄平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埃里克等:《趋向地方自治的新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
    [5]范忠信:《信法为真》,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6]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李文彬、郑方辉:《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帕特利莎·W.英格拉姆:《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见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编:《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1998年)。
    [9]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1]李文彬、郑方辉:《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12]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3]李文彬、郑方辉:《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15]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6]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8]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张友渔:《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20]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1]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卷,1983年版。
    [24]《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卷,1983年版。
    [25]费正清、[英]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6]《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7]《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8]王沪宁:《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9]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30]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1]阿列克·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版。
    [32]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4]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6]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7]卢梭:《社会契约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8]安东尼·吉丹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9]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0]道格拉期·C.诺期:《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4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
    [43]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5]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6] Jeffrey Sachs,《终止贫穷: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行性》,纽约企鹅出版社,2005年版。
    [47]彭文贤:《行政生态学》,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
    [48]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6年。
    [49]刘杰:《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12),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
    [5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53]陆明远:《培育与规制—中国政府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4]肯尼思·博尔丁:《形象》,安阿伯: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55]刘润忠:《社会行动·社会系统·社会控制: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理论述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7]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刷馆,1985年版。
    [58]杨昌宇:《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9]拉扎列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0]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1]戴维·奥斯本等:《摒弃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三联书店,1997年版。
    [63]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4]舒国莹:《在法律的边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65]王仲田:《政治学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66]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7]亨利·埃克斯坦:《政治作为与评价:问题和方面》,贝弗利希尔斯:塞奇出版公司,1971年版。
    [1]Daniel Lerner,Harold D.Lasswell,The policy science:recent development inscope and method,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p.10.
    [2]Robert Eyestone, The thread of public policy:a study in policy leadership,Indianpolies: Bobbs-Merrill,1971,p.18.
    [3]Jams Harrington,引自Sabine,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rev.ed.NewYork,Henry Holt,1950),p.501.
    [4]Peter Evans. The Eelipse of the State? Refleetions on Stateness in an Era OfGlobalization [J] WorldPolities,1997,(50).
    [5]Andrew Heywood,Key concepts in Politics,N.Y.St.Martin’s Press2000,p.93。
    [6]Alan R.Ball and B.Guy Peters,Modern Politics&Government, NewYork·London: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Seven Bridge press, LLC,2000,p.68。
    [7]WilliamBlackstone,《英国法律评注》,费城:BirchandSmall出版社,1803年。
    [8]Niklas Luhmann:《Die Gesellschaft der Gesellschaft(社会之社会)》,德国法兰克福Suhrkamp出版社,1998年出版。
    [9]Herbert H.Werlin,The Mysteries of Development:Studies Using PoliticalElasticity Theory[M].Lan-ha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10]Hatry P.Harry:how Effective are your Community Services?Procedures forMonitoring the Effectveness of Municipal Services,Washington,D.C.:UrbanInstitute,1977,p.238.
    [11]Kooiman,J.Governing as Governance.New Delhi:Sage,2003:79~131.
    [12]James Q.Wilson,“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Notes Toward a Theory,” inJames D.Thompson,Approaches to Organizational Design(Pittsburgh, University ofPittsburgh Press,1966), pp.193—218.
    [13]Christoppher Pollit.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 Political StudiesReview,2003,1(1), p.35.
    [14]Henry Jones Ford,The Rise and Growth of American Politics(New York,Macmillan,1858),pp.322-323.
    [15]R. Kaufman.Preparing Usefu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J]. Training andDevelopment Journal,1988(9):80.
    [16]Gore, A.(1993). Report of the Nationnal Performance Review.Washington:The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p.76.
    [17]Kemp, P.(1990). Net Steps for the British Civil Service. Governance: 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ntion,April.
    [18]Frank.J.Goodnow: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A Study in Government,New York: Russell&Russell,1900,pp.17-26.
    [19]Luther Gulick:Science, Values, and PublicAdministration, In: Luther Gulickand L. Urwick, eds 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New York:Institute ofPublic Administration,1937b, p.193.
    [20]David Osborne and Ted Gaebler:Reform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Spirit is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Addison-WesleyPublishing Company, Inc.1992, p.333.
    [21]Woodrow Wisin: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June1887.
    [1]参见杨光斌:《党的十八大与中国政治的发展》,来源:爱思想,2012-11-13。
    [2]参阅徐世丕:《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网》,2005年10月20日。
    [3]邓正来: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主办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协调发展”学术论坛上的发言,2012年12月22-23日。
    [4]褚松燕:《公权力的内部制衡与外部均衡》,在“首届中国政治学30人圆桌会议”上的发言,2013年8月17-18日,北京。
    [5]《中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协调发展”学术论坛上的发言,2012年12月22-23日。
    [6]汪玉凯:《冲破既得利益的藩篱是二次改革成败的关键》,《人民网-理论频道》,2013年11月05日08:04。
    [7]邓聿文:《打破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碍》,《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时间:2013-04-1315:01。
    [8]韩庆祥:《习近平执政围绕“一条主线”、“一个主题”》,凤凰网评论独家专访。网友评论(173)2013.11.11,总第7期。
    [9]郑永年:共识网,发布时间:2012-01-2708:4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