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七子心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孔、孟、老、庄、墨、荀、韩等七子生活于东周乱世,乱世之中的各种情形是他们展开心论的现实基础,这其中既包含政治秩序的毁坏,朴质民风的消隐,还涉及到兼并战争带来的破坏。现实的苦难促使先秦七子去思考生活中的矛盾,而天人关系则是他们对这些现实矛盾的形上概括。以人与天的纠葛而论,老子提出了“天地不仁”、庄子认为“天刑”无处可逃、孔、孟皆是敬畏天命、墨子“天志”、“非命”的矛盾更显露出天人关系的紧张所在。以人与天的揖别而论,荀子和老、庄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老、庄却对“天之小人”的状态表现出惋惜之情。然而,以人与天的交融而言,在孔、孟、老、庄、墨、荀的思想中却都能发现他们对天人并生的向往,这种向往又构成他们心论所要直接面对的形上世界。
     荀、墨、韩、孟对心灵之真有着强烈的追求。荀子提出“治气养心”,并以养心至诚作为心灵之真的实现。相比之下,墨子对心灵之真的理解则更倾向于对真实功利的考量。韩非子的观点与墨子相似,只是他站在法家立场,认为对欲望的因势利导才是追寻心灵之真的正路。孟子则以“浩然之气”作为心灵之真,而这种对真实的理解方式便引申出心灵之善的问题。如孔子追求的君子之德便是心灵之善的表现,而孟子的求其放心更是至善之心的显露。老子和庄子并没有在心灵之真与心灵之善的问题上过多停留,他们更愿意在真实与至善的基础上去探求一处乌有之乡,那便是心灵的所求之美。老子以“贵柔之心”追求着若水的虚灵上善,庄子则用“游心”的状态听任自然。
     孔、孟、荀、庄对心知来源的问题有着不同见解。孔子和孟子对先天之知格外推崇,荀子更为认可后天之知,庄子则对心灵之知保持着谨慎的怀疑态度。孟、荀、墨、韩对心性善恶的问题有着激烈的争鸣。孟子维护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墨子和韩非子则与荀子相似,他们的思想中都有着性恶意识的影子。在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上,老、庄从“无”的立场批判了“有”的狭隘,老子认为礼义是道德之末,庄子认为儒墨的追求都是有为之心的刻意造作。
     孔子的起居行状反映出从心所欲的圣人境界,老、庄的高士之风体现出道家游心骋性的自然情怀,墨子和韩非子的适心而行则是他们对自家心论的努力落实。与此同时,七子心论并没有随着秦汉的统一宣告终结,它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中国哲学。老、庄心论对魏晋玄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弼用“贵无”之心诠释老子,郭象更用“玄冥之境”诠释出庄子的逍遥之心。与之类似,孔子和孟子的儒家心论不仅是宋明理学探讨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代新儒家所没有回避的重要问题。朱熹以把握天理作为心灵不逾规矩的前提,王阳明的“只求诸心”更是孟子精神的一种回归。时至现代,梁漱溟在困境中捍卫着儒家心论,而熊十力则在习心与本心的论述中发挥了孔孟心论的核心精神。
Confucius, Mencius, Laozi, Zhuangzi, Mozi, Xunzi and Hanfeizi all lived in the EasternZhou Dynasty, and the situations they faced is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their theories onheart. The situations of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include the destroying of political order, thedisappearing of simple life, and the suffering from the war. All of these urge the pre-Qinphilosophers to think the contradictions in liv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manis the metaphysical summary of the philosophers’ thoughts. From the entanglements betweennature and man, Laozi said: Nature is inhumane; Zhuangzi thought that the NaturePunishment can not be avoided; Confucius and Mencius argued to awe the heaven fates; InMozi’s theories, the God’s will and the Negating Fates reveal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nature and man. From the discriminates between nature and man, there are different attitudesbetween Xunzi and Lao-Zhuang. Xunzi argued the discriminates between nature and man, atthe same time, Lao-Zhuang feel sorry to the vile character of nature. However, From theuniting between nature and man, we can find out this yearning consisted in the pre-Qinphilosophers’ thoughts. And these thoughts are also the metaphysical world that the pre-Qinphilosophers had to face.
     Xunzi, Mozi, Hanfeizi, and Mencius have a strong desire for the truth of heart. Xunziargued Zhi Qi Yang Xin (which means heart maintenance), and regarded this idea as the wayto the truth of heart. In contrast, Mozi argued the real utilitarian considerations means thetruth of lives. Hanfeizi has the same idea, and from the idea of the Legalists, he argued theway to the truth of heart is guiding the desire. Mencius argued Hao Ran Zhi Qi (whichmeans “noble heart”), and from this idea, he also argued the good of heart. For Example, inConfucius’ opinion, the gentleman’s moral is the performance of good of heart, and Mencius’Qiu Qi Fang Xin (which means “seeking the honest natural instincts”) has the same means.Lao-Zhuang uninterested in discussion on the truth of heart or the good of heart, because theyfavored the beauty of heart. Laozi argued the thought of “being good as water”. Zhuangziargued to conform to the nature.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source of heart knowledge between Confucius, Mencius,Xunzi, and Zhuangzi. Confucius and Mencius especially admired the innate knowledge, butXunzi admired the acquired knowledge. Zhuangzi hold the cautious attitude on this question.Mencius, Xunzi, Mozi, and Hanfeizi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humanity is good or evil.Mencius argued the good of humanity, and Xunzi, Mozi, and Hanfeizi have the same ideasthat the humanity is evil. On the contract between reclusive or mundane, Lao-Zhuang agreedwith the way of reclusive. Laozi argued the rightness is the minor details of Dao. Zhuangziargued that the pursuit of Confucianism and Mozi is the deliberately pretentious of heart.
     The living of Confucius reflected the sage realm which also called Cong Xin Suo Yu(which means “following what the heart desires but not over the rules”), and the living ofLao-Zhuang reflected the You Xin Cheng Xing (which means “heart cruising butunrestrained”). The Mozi and Hanfeizi’s restrictions on heart, are the efforts to implementtheir opinion on hear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bate between pre-Qin philosophers is not overwhen the Han Dynasty started, and their ideas has a huge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Philosophy.Lao-Zhuang’s theories on heart affected the Wei-Jin metaphysics. Wang Bi argued Gui Wu(which means “the importance of void”), and Guo Xiang argued Realm of Xuan-ming (whichmeans “profound and dark border”). The ideas on heart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also have ahuge influence on Neo Confucianism of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nd the contemporaryneo-Confucianism. Zhu Xi argued the heavenly principles is the standard of heart, WangYangming’ idea of Zhi Qiu Zhu Xin (which means “just seeking the honest natural instincts”)is a return to Mencius heart. In the modern time, Liang Shuming defended the theories ofheart of Confucian, and Xiong Shili developed the theories of heart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by the discussions between Xi Xin (which means “habit”)and Ben Xin(which means“conscience”).
引文
①黎翔凤(撰).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59页.
    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35页.
    ③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7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5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1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1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2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1页.
    ②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1页.
    ①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90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0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34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09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9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5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73页.
    (范燕宁.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662页.)
    ②高亨(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99页.
    ①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9页.
    ①秦彦士.诸子学与先秦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①郭化若(注).孙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7页.
    ②郭化若(注).孙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00页.
    ③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2页—第218页.
    ①郭化若(注).孙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09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0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5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6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66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8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5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5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9页.
    ②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91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08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09页.
    ②魏义霞.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7页.
    ②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4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73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91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73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2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9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7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9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24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9页.
    ②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63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13页.
    ②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66页.
    ①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88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6页.
    ③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6页.
    ②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1页.
    ①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33页.
    ③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1页.
    ②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46页.
    ③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55页.
    ④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18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2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2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2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6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5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2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9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4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1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8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8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8页.
    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9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5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1页.
    ②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9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页.
    ④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6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3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85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23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61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06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94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91页.
    ③陈鼓应.老庄新论[M].香港:中华书局,1997年,第187页.
    ④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60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11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10页.
    ④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58页.
    ⑤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34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47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90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77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57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44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3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6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5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7页.
    ④孔子治学所面对的“道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道德,即是仁义礼乐式的伦理规范;广义的道德则意指世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3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3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0页.
    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9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93页.
    ②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20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95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5页.
    ②有关人的有限性的根源问题,胡雪萍女士认为主要有如下三点:“首先,内在的主观成见遮蔽真理。庄子认为,从个体的感受和观察所得的道理都是不完备的,必将浑然同一的大道裂变为方术小技,……其次,真理不能来自感性对象和经验。感性世界的现象和活动都是虚幻的,有条件的,不能独立自存的,事物本身无成与毁,任何事物都依托外在关系经由主观认识而存在。而主观认识受外在条件制约必有界限,同时世界源于道而成为矛盾的统一体,单凭主观狭隘的认识只能产生幻象,不能对自体进行本真的认识,……最后,论辩和推理解决不了真理问题。人认识事物还要通过论辩与推理,但是所有的论辩都是无聊的游戏。”(胡雪萍.从受“役”到“心斋”之“忘”——庄子论人如何存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48页.)
    ③关于“知”的有限性,李耀南先生指出:“庄子认为,知有其不可知是知的根本规定性;人如果力图革除人所不免的知之有限性,这是人的悲哀。人的有限性是知的有限性的根源,知的有限性又是人的有限性的深刻体现。首先,知的有限性是就人的心智能力而言。……知的有限性是就知之所知而言。(1)地域环境造成知之所知的有限性。……(2)生命的限度造成知之所知的有限性。……(3)人所受的教化、所学之方术造成知之所知的有限性。”(李耀南.庄子“知”论析义[J].哲学研究,2011年第3期,第31、32页.)然而,庄子亦在追求着道德境界的“真知”,它“不是关于世界的一般认识,也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方法论,而是一种修为功夫所达致的心灵境界,一种解除人生系累桎梏而与道为一的自由之境。我们的分别心智对于‘真知’不能有所知,而只有具有真知的真人冥一于道,虚怀任物,生死不足以动其灵府之闲和,在极端的境况里也能‘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大宗师》),以至于于无古无今、不生不死的状态;凡此,方可视为‘真知之大用’。”(同上,第38页.)
    ④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39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5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5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6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7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36页.
    ③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0页.
    ④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0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1页.
    ②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1页.
    ②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29页.
    ③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91页.
    ①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14页.
    ②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71页.
    ③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42页.
    ①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89页.
    ②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3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0页.
    ②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页.
    ③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页.
    ④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6页.
    ②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36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52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72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77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80页.
    ②关于历来学者对老子“无为”的诠释,许春华先生有着详细的综述。许先生指出:“虽然研究者们都认可‘无为’是老子道体的价值原则,是老子道论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但是自古至今,却存在着对‘无为’的种种误读。下面笔者以对《道德经》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注解、理解为例,来分析四种不同的理解方式:第一,‘君无为而臣有为’的黄老道家式理解。这种理解源于庄子后学。《庄子·在宥》篇载:‘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见郭庆藩,第401页)这是以天道、人道的对立来说明君当无为而臣有为,把‘无为’作为君王统治天下的方式和手段,目的是达到‘无不为’之效果。这种解读最终导致把老子之‘道’理解为‘道术’或‘君人南面之术’。第二,将‘无为’理解为一种‘为’的方式和手段。这里又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理解:一种是将‘无为’中的‘为’字理解为‘有所作为’,或者说,不是将‘无为’理解为‘为’的一种价值原则,而是理解为‘为’本身。这种理解依旧没有逃脱以‘无为’为方式和手段、以‘无不为’为结果的‘道术’阐释之藩篱。……另一种是将‘无为’理解为‘无所事事’,把‘无为’看作是‘无所作为’。如朱熹在回答学生问孔子所言‘为政以德’是否老子所言‘无为’时,说:“不必老子之言无为。孔子尝言:“无为而治者,其舜也舆?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老子所谓无为,便是全不事事。圣人所谓无为者,未尝不为。’(见黎靖德,第537页)这里多少有贬损老子道家之无为的意思。第三,以严遵和王弼的理解为本。……这两种理解的合理之处在于,将‘无为’与‘为’看作是两种前后或者上下的逻辑关系。应该说,这种解释已经接近于老子思想的主旨。第四,以蒋锡昌的理解为依据。……这种注解的合理之处在于:一是将‘道常无为’理解为‘常道无为’,这就将‘无为’与道体联系在一起,‘无为’乃是道体之‘无为’,从而更加接近将‘无为’视为道体价值原则的观点;二是以体用关系来看待‘无为’与‘无不为’,更有利于厘清‘无为’与‘无不为’的逻辑关系。”(许春华.老子之道是存在本体与价值本体的统一[J].哲学研究,2011年第11期,第57、58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50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3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56页.
    ④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36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0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8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7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2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1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0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1页.
    ④有关“子见南子”的故事及其背后的哲学史意义,可以参考黎红雷先生的《“子见南子”:儒者的困惑与解惑》一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0页.
    ②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0页.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3页.
    ②有关孟子周游列国的考证可以参考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中《孟子至宋过薛过邹考》、《孟子游滕考》、《鲁平公欲见孟子考》、《孟子游梁考》、《孟子自梁返齐考》等篇(以上诸篇分别见于: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99、402、404、411、415页.)同时,刘培桂先生曾在《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上发表《孟子周游列国年代考》一文,这也是对孟子生平,特别是对他周游列国活动较为详实的考证成果。
    ②有关老子生平的考证,可以参考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中的《老子杂辨》一篇,见于该书第233—262页。
    ③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6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4页.
    ②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1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07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29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28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6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04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05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07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15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2页.
    ①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2页.
    ②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88页.
    ①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1页.
    ②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8页.
    ①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7页.
    ②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8页.
    ②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21页.
    ①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96页.
    ②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16页.
    ①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②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48页.
    ②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①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9页.
    ②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页.
    ③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页.
    ④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页.
    ②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页.
    ③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6页.
    ④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7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47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47页.
    ④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91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91页.国古代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③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94页.
    ④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95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91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91页.
    ①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91页.
    ②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92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5页.
    ③关于心性和工夫的关系,黄诚先生认为:“儒家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修养和实践工夫。儒家‘工夫论’围绕‘心性修养’与‘心性实践’两个层面而展开,强调在现实生命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探究生命机制,具有极其浓厚的人文精神,是儒家生命意义价值的历史呈现。在现实中,儒家从生命存在本身意义出发思考和寻找心性修养所应遵循的样式。他们提倡‘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慎独’,要求在现实生命中通过向内磨砺的修习而不断地完善心性修养,达到人生追求的‘道’。……由于儒家思想极为重视以道德的先天性来说明天赋的人之本性,所以人只有依靠内心体验,即道德理性的心性修养和实践,才能理解和把握生命的真实和价值意义。因此,儒家提出的道德情感修养与知行学思的道德实践,是儒家‘工夫论’奥义之所在,这也为建立道德化的人生理想和价值系统奠定了基础,而‘心性’修养和‘心性’实践则是实践这一理想和价值的具体工夫。可见,‘工夫论’既提出了‘心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又指明了‘心性’修养的基本路径,更反映了‘心性’修养和‘心性’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是构成儒家‘心性论’系统的重要内容。”(黄诚.儒家“心性论”系统架构及其思想展开[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64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8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7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8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页.
    ①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4页.
    ②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③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0页.
    ①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8页.
    ③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7页.
    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3页.
    ①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0页.
    ①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1页.
    ③陈来(编).梁漱溟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①陈来(编).梁漱溟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②陈来(编).梁漱溟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9页.
    ①陈来(编).梁漱溟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③陈来(编).梁漱溟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①景海峰(编).熊十力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7页.
    ②景海峰(编).熊十力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7页.
    ①景海峰(编).熊十力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7页.
    ②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3页.
    ③景海峰(编).熊十力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7页.
    ①景海峰(编).熊十力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0页.
    ②景海峰(编).熊十力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1页.
    [1]黎翔凤(撰).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5]王国维.观堂集林[M](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7]白奚.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J].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
    [8]王夫之.船山全书[M](第八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9]王心竹.以尊王贱霸倡王道思想——孟子王霸论探析[J].河北学刊,2012年第1期.
    [10]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2]卞修全、朱腾.荀子礼治思想的重新审视[J].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13]颜世安.荀子、韩非子、庄子性恶意识初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4]梁启雄(撰).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5]高专诚.专制之父:韩非子[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
    [16]宋洪兵.二十世纪中国学界对“专制”概念的理解与法家思想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7]陈文联.先秦儒、法社会整合观异同论[J].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2期.
    [18]肖玉峰.论道家隐逸思想之实质:适性——兼比较其与西方异化观之异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9]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0]\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21]秦彦士.诸子与先秦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2]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3]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个体与自我[J].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24]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
    [26]范燕宁.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6期.
    [27]刘生良.孔子删《诗》说考辨及新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8]曹建国.《诗》本变迁与“孔子删诗”新论[J].文史哲,2011年第1期.
    [29]高亨(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0]吴毓江(撰).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1]曹顺庆、聂涛.《史记》不立“墨子列传”之缘由[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32]郭化若(注).孙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3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5]陈天庆.试论“君子三畏”——孔子天命思想的存在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6]孙利天.实践理性的自然基础——中国哲学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7]杨泽波.天志明鬼的形上意义——从天志明鬼看道德学说中形上保证的重要作用[J].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38]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9]丁成际.荀子“分”、“和”思想的四重内涵[J].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
    [40]魏义霞.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1]杨楹、李志强.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内在逻辑[J].哲学研究,2006年第8期.
    [42]孙正聿.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J].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4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44]崔宜明.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之再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45]晁福林.“时命”与“时中”:孔子天命观的重要命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46]陈鼓应.先秦道家之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夏之卷.
    [47]许春华.天人合道——老子天道、地道、人道思想的整体性与统一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48]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49]颜炳罡.正义何以保证?——从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谈起[J].孔子研究,2011年第1期.
    [50]许苏民.论王国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普世哲学定义观照下的中西慧境[J].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
    [51]王楷.荀子诚论发微[J].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4期.
    [52]郝长墀.墨子是功利主义者吗?——论墨家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J].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1期.
    [53]胡子宗、李叔兴.墨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4]黄正泉.论韩非子法学思想的人学基础[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5]陈来.孟子的德性论[J].哲学研究,2010年第5期.
    [56]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J].文史哲,2004年第4期.
    [57]黄诚.儒家“心性论”系统架构及其思想展开[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58]杨建祥.颜子“公案”论[J].船山学刊,2010年第4期.
    [5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0]翟奎凤.论语“无適无莫”三种历史诠释之考察[J],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
    [61]李景林.忠恕之道不可作积极表述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2]杨泽波.从德福关系看儒家的人文特质[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63]郭齐勇.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64]李霞.从“无情”到“有情”:道家生命本性论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65]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66]何石彬.老子之“道”与“有”、“无”关系新探——兼论王弼本无论对老子道本论的改造[J].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67]邵汉明.论《庄子》中的孔子[J].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4期.
    [68]陈鼓应.《庄子》内篇的心学(下)——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J].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69]崔大华.庄学研究——中国哲学一个观念渊源的历史考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70]曾振宇.论孔墨之相通[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71]黄玉顺.关于“实践”的“理论”——答干春松教授[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72]黄玉顺.生活儒学与当代哲学[J].理论学刊,2010年第8期.
    [73]杜汉生.“生而知之”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4]张善文.先后天学说与儒道思想[J].东南学术,2008年第6期.
    [75]吴子林.原学:自我的创造性转化——孔子之“学”思想抉微[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76]郭美华.自我的凸现与消弭──论熊十力哲学对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解决[J].学术月刊,2000年第8期.
    [77]李俊祥.先秦儒家道论与汉代经学的兴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78]胡雪萍.从受“役”到“心斋”之“忘”——庄子论人如何存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79]李耀南.庄子“知”论析义[J].哲学研究,2011年第3期.
    [80]王树人、李明珠.《庄子》的道思及其诗意表达——通《庄子》玄奥之门[J].文史哲,2006年第4期.
    [81]陆建华.告子辨析[J].孔子研究,2008年第2期.
    [82]颜世安.荀子、韩非子、庄子性恶意识初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83]丁士松.儒家人治理念的价值预设及其现实困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4]张树业.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J].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3期.
    [85]路德斌.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J].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86]王永平.荀子学术地位的变化与唐宋文化新走向[J].学术月刊,2008年第6期.
    [87]周春生.“法”与“道”——韩非政治法律思想源流辨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88]冯国超.人性论、君子小人与治国之道——论《韩非子》的内在逻辑[J].哲学研究,2000年第5期.
    [89]许春华.老子之道是存在本体与价值本体的统一[J].哲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90]王富仁.论庄子的自由观——庄子《逍遥游》的哲学阐释[J].河北学刊,2009年第6期.
    [91]方同义、黄瑞瑞.民生之维:老子政治哲学的内核[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92]姜广辉、程晓峰.先秦的“圣人崇拜”与诸子之称“经”——兼论中国文化主流为人文信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93]李祥俊.明体达用:儒家礼学的当代转换[J].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94]黎红雷.“子见南子”:儒者的困惑与解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95]方旭东.服从还是不服从?——孟子论人臣的政治义务[J].文史哲,2010年第2期.
    [96]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97]赵世超.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98]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9]冯达文.“曾点气象”异说[J].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
    [100]刘培桂.孟子周游列国年代考[J].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
    [101]刘笑敢.老子之人文自然论纲[J].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102]吴根友.老子与庄子的生命哲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103]海波.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J].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04]王树人、李明珠.《庄子》的道思及其诗意表达——通《庄子》玄奥之门[J].文史哲,2006年第4期.
    [105]胡景敏,孙俊华.《庄子》神话分类辨证[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06]王焱.游世的庄子——兼论庄子为何反对避世与入世[J].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3期.
    [107]杨国荣.他者的理解:《庄子》的思考——从濠梁之辩说起[J].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108]周兵.论庄子生死观的四种境界[J].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2期.
    [109]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10]杨玉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现代性”——论墨家与儒家道家的对立[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11]马腾.墨家“兼爱”思想的法权利观阐释[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12]高建立.墨子尚同说的专制性特征解析——兼及尚同说对韩非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3]刘小刚.明君之道——韩非君主论思想研究[J].管子学刊,2010年第1期.
    [114]宋清华.略论人类理想的本体论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115]张分田.略论先秦法家规范君权的政治思想[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16]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17]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8]康中乾.郭象“独化”范畴释义[J].哲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119]李刚.道家的态度:“冷眼热心”[J].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120]刘文英.道家的精神哲学与现代的潜意识概念[J].文史哲,2002年第1期.
    [121]巴晓津.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与魏晋儒学之传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22]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3]李承贵.陆九渊佛教观考论[J].现代哲学,2004年第4期.
    [124]黄诚.儒家“心性论”系统架构及其思想展开[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25]李明辉.朱子对“道心”、“人心”的诠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6]陈来.宋明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127]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28]陈来(编).梁漱溟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9]陈永杰.站在理智的对岸——梁漱溟直觉概念考察[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1期.
    [130]杨庆中.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J].齐鲁学刊,2004年第1期.
    [131]景海峰(编).熊十力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2]郑炳硕.熊十力之《周易》新诠释与儒学复兴[J].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
    [133]吴乃恭.儒家思想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134]李振纲.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35]谢祥皓.孟子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
    [136]许全兴.中国哲学的认识主体修养论[J].哲学研究,2006年第8期.
    [137]向世陵.中国哲学的本体概念与本体论[J].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
    [138]赵法生.孔子人性论的三个向度[J].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
    [139]王博.权利的自我节制:对老子哲学的一种解读[J].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
    [140]李振纲.庄子之“道”与现代生态反思[J].哲学研究,2008年第12期.
    [141]程志华.儒家关于“意志无力”问题的主要线索[J].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142]李世平.孟子良心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年.
    [143]李娟.孟庄心性论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年.
    [144]彭启福.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45]朱承.超越心性——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46]王新营.本心与自由——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47]王英.儒家心性心理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年.
    [148]罗安宪.道家心性论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149]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