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油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中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现代都市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业文化向现代都市文化转向的时期。在这一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经济、文化、艺术无一不是在相互影响中既充当此次转变的外在原因又承担转变本身的结果,形成了中国都市语境的复杂网络。这其中,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征与源自西方的都市文化价值取向共同构成当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双重价值系统”。受此影响,当代的文化艺术形态处于变化与融合阶段,远未形成稳定的代表本土的现代艺术形态。
     中国当代都市语境中,意识形态的作用虽没有像以前直接的干预和限制艺术领域,但是统一的经济发展战略却使我们看到在追求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其对文化艺术的巨大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向与传统思想道德的抵触,经济大幅前进对原有生活模式的整体切割,社会的整合所带来的阶层的流变,这些隐性或显性的问题直接体现在具有问题意识的当代油画中。
     中国当代油画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油画创作者既是时代发展变革的见证者又是参与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当代油画家在时代发展的背后如何针砭时弊,清醒地认识和面对问题才是构建中国当代油画意义的关键。因此本文通过对都市文化艺术语境的分析,提出中国当代艺术形态是一种“双重艺术价值体系”,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孕育下的反省性艺术与现代都市文化影响下的顺承性艺术的共存,一方面是本土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在对现代都市问题的分析之后,其反映在都市油画的“问题对应”,“危机表现”也为进一步探讨油画家的时代困境与责任以及人文价值的重塑提供了依据。对都市油画概念的定义也是笔者在能力范围之内的一次尝试。
     研究表明,相对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油画体系并与之对应的风格研究,图像研究而言,中国油画缺少自身体系的演变过程却更多地是社会演变的痕迹。并且每一次油画的面貌彰显都与中国社会变化关系紧密。当代社会正由人口迁移到社会整合的事实决定了当代都市油画复杂多元的审美价值判断和艺术样貌,受当代都市语境的影响这种多元样貌还将持续存在。
China is witness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he agriculturalsociety to modern metropolis,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economy, and from agricultural culture to modern urban culture.During the period, ideology, economy, culture and art interplay and actas the external reasons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the transition, whichforms the complex Chinese metropolitan context. The characteristicsof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 together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Westernurban cultural value, constitute the “dual value system” of the Chineseurban culture. Influenced by the system, the modern culture and artform is in the phase of changing and fusion, therefore, a stable nativeart form has not formed.
     In the modern metropolitan context, ideology does not directlyinterfere and limit art as before. However, the uniform economicdevelopment strategy makes it apparent that ideology has a strongimpact on culture and art in the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Someovert and covert problems, lik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ainideology transi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the great change of theoriginal life style because of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hierarchy evolvement brought by social integration, will directlyrepresent in the modern oil paintings with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modern Chinese oil paintingsdecides that creators of oil paintings act as the witnesses as well asparticipants of times. As intellectuals, the oil painters should clearlyknow, face and point out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ras,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construc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rnChinese oil paintings. The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metropolitancontext of art and culture, and then the “dual art value system” is putforward. One is the coexistence of reflexive art under the conception of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ereditary ar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urban culture; the other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Western cultures and arts. After the analysis of modern urban problems,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and “crisis performance” reflected in modern oil painting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oilpainters’ dilemma and responsibilities as well as for the remolding ofhumanistic values.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tries to define the urbanoil pain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oil paintings lack theirevolution process but remain the traces of social development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oil painting system with hundreds of yearsas well as the study of styles and images of the Western oil paintings.Moreover, every manifestation of oil painting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social changes of China. The fact that the modern society istransforming from population migration to social integration decidesthe complex aesthetic values and artistic appearance of the modernurban oil paintings.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 metropolitan context, thecomplex appearance will continue to remain.
引文
1〔美〕M·李普曼编邓鹏译《当代美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页。
    1〔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9页.第129页。
    2〔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0页。
    1张杰《自觉开启“城市启蒙”》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7日第1343期.第8版
    2注:“据法国经济学家维德·马耳利用瑞士的资料得出的结论:100万人口的城镇经济效益比2万人口的城镇高2.2倍,比20万人口的城镇高40%,比40万人口的城镇高19%。”鲜祖德主编《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1注:“两个建制镇的高峰一个是1984-1986年的‘撤社建乡’,一是1992-1994年乡镇‘撤、扩、并’时期,”随着小城镇的剧增,加之1997年国家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政策出台,直到2001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小城镇已经废除了城乡分隔制度。”因而,从图表中可看出自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率的大跨步增长。《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2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9页;国家统计局编:《200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的“九五”》,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谢伏瞻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主题演讲系(2)“十一五”规划与城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第39期;国家统计局官网首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四月;中科院《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0年6月6日;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统计分析。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2012-1-21
    3张杰,《自觉开启“城市启蒙”》,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7日第1343期.第8版。
    4张永丽景文超《中国已跨越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试论中国的人口转变、结构转型与刘易斯转折点》,载《调研世界》2012年12期。
    5《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2年04月27日,国家统计局网站,
    6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当代中国研究所》2003-06-27引国家统计局编:《200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的“九五”》,第354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以人口城镇化释放内需最大潜力》光明日报2013.4.
    2《环京津贫困带的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网2006-03-29.
    3刘士林《光明日报》2013年02月18日05版。
    1《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城市交通》2010年第4期。
    2姜美娟《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第24期。
    3李艳红《经济增长与煤炭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分析》《经济论坛》2009年第10期。
    4李艳红《经济增长与煤炭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分析》《经济论坛》2009年第10期。
    5谢和平刘虹吴刚《经济对煤炭的依赖与煤炭对经济的贡献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6谢和平刘虹吴刚《经济对煤炭的依赖与煤炭对经济的贡献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7“来自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十年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为47902人,平均年死亡4790人。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吴思在《血酬定律》一书中,则计算出2002年与2003年我国煤矿工人的年均死亡率3.98%,即平均每年的千人死亡率为3.98。中国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王树鹤在一次公开讲话时说,从2002年到2009年,这八年时间,全中国煤矿死亡41064个人,死亡率每百万吨0.49个人。”《中国矿工生存调查》东方网2011年11月。
    1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1金耀基《殷海光遗著<中国文化的展望>我评》载《中国文化的展望》附录3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16页。殷海光曾引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对社会类型的划分,将集权统治下君权至上并将其意志层层贯通于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性质称为通体社会(Gemeinschaftsociety)。并且,他认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具有通体社会的主要表征,例如特殊主义、功能普化、感情用事、家族中心的、神圣化的、固执己见等通体社会的特征。随着时代的演进,这种通体社会的基型趋向瓦解,正在向另一种被滕尼斯称之为联组社会(Gesellschaftsociety)的类型过渡,“即无关特定人身的及由无历史关系和各不相属的片段联组而成的社会”。这种社会由大量兴起的现代化都市组成,社会个体间的关系是工具性的,行动的目的也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展开的,社会趋向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运行模式。关于这组中西社会结构的概念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译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23页。
    2〔德〕齐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载《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2页。
    1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齐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载《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8页。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5页。
    1注: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将大众文化定义为:“社会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的整合力之间斗争的场所”,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7页。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1注:例如殷海光就以婚葬为例,认为婚葬是规范特征和艺术特征加器用特征形成的一个文化丛结单位,这些文化认同的普遍基础在当代中国依然被接受,殷海光将其称为文化恒常基本单位。参见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1页。
    2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金耀基《殷海光遗著<中国文化的展望>我评》载《中国文化的展望》附录3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16页。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6页。
    2注:1949年,全国5.42亿人,其中农村人口4.84亿人,占89.39%;城市人口5800万人,占10.61%。⒁而2011年,全国总人口13.47亿人,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别为6.65亿人和6.91亿人,都市化水平为51.27%。据程光金《身份化制度区隔——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及公正性问题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与中商情报网,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统计分析。
    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4根据1982年、1990年、2000年的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中国目前“职业结构出现了趋向高级化的形态”,“新职业的兴起与较高等级职业的数量和比重的加大,为多数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在递进式的社会流动中,多数人的职业地位都有所改善,收入也有所提高。而向上流动及其伴随的收益增加,使人们心理倾向于接纳和认可这个社会结构,而较少与之抗拒。”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第104页。
    5注:克鲁伯提出,文化的恒常基本单位是在一般文化里找不出像纯生物世界那样基本而又齐一的单位,像细胞、基因之类。但在同一文化里,许多被认为单位的特征可以结合起来成为更大的文化丛结单位,就像殷商时期的占卜和春秋时期以后在皇权的“天之所与”、天命不可违之上建立的伦理等级意识形态,虽文化的表现不同,但实则存在文化的普同基础。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0页。
    1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3注:在传统封建社会里,人们相信君王受命于天,具有与天一样的特殊力量或品质,而对自然世界不可探知的神秘性转化为对君王的绝对信奉。“天之所与”的思想方式使人们认为宇宙的秩序“本该就是那样的”。“内圣外王”、“成仁成圣”的儒生终极追求,使道德本身成为目的。
    4注:《论语》上曾有“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八佾》),乐之所以能成其为乐,成其为美,除了通过音律将高低、顿挫、急缓的音符相生相克而达到和谐的形式之外,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音乐里所包含着有礼有节的中和的本质。“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就合乎孔子所要求的美。⑽而美属于艺术的范畴,韶是舜乐,因为舜的禅让体现为“仁”,所以孔子的尽善其实是仁的精神而言,是道德的体现,更是“仁”的实践,亦是真知的实践。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2〔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0页。
    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1页。
    1孙京涛《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92页。
    1参见蒋原伦、史建主编《“无父”的弃儿—论新中国第6代电影》林小平著载《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1《焦点笔谈——刘小东谈油画创作》,《美苑》1995年2期。第4页。
    2关于刘小东油画中的纪实性论述参见本人论文《谈刘小东油画的纪实性倾向》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曹恺《记录与实验:DV影像前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2唐萍《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纪实性”倾向》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
    1唐萍《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纪实性”倾向》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
    2刘宏球《论电影影像的知觉性与陌生化》《浙江师大报.社科版》1995年3期载吴三军《纪实电视剧的美学思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3钟涵《霍珀—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载《廊下巡礼》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24页。
    1唐萍《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纪实性”倾向》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
    2关于“纪实性”美学的详细论述可参见本人论文《城市叙事——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纪实性”倾向》中国知网。2009年。
    3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1〔英〕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页。
    1〔德〕齐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选自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2《京津冀共商贫困带涉及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新京报news.dayoo.com2005年11月01日08:21
    1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美术馆》2008年01期
    2王广义《中国新闻周刊》崇真艺术网,原文链接:http://yiker.trueart.com/2011297/article_item_19953_3.shtml
    3参见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美术馆》2008年01期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11页。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1注:方力钧的“玩世现实主义”;曾梵志早期被称之为接近“表现主义”具有“象征的图式”(吕澎),在广州双年展上则被归为“新写实”画家;王广义被称为“社会波普”,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6页.第878页。
    2〔德〕齐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选自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腾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第96页。
    2〔法〕加缪《加缪文集》《西西弗神话》.加缪选自《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柳鸣九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95页。.第84页。
    3〔法〕加缪《加缪文集》散文卷Ⅰ.柳鸣九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95页。
    1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82页。
    2〔法〕加缪《加缪文集》散文卷Ⅰ.柳鸣九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84页。
    3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4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页。
    2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8页。
    3王林《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几点思考》雅昌艺术网2011-9-6.
    4〔法〕加缪《置身苦难与阳光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5页。
    1〔德〕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3郑崇选《当前中国主流文化的边缘化危机及其价值重塑》载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文集——中国文化现代性与主体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4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主流文化怎么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人民论坛》2010年第24期
    1〔英〕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2页。
    1冯博一《艺术生态的视觉样本—CAFAM未来展》,上述的个别画家如李青、李华参与了这项展览《收藏趋势》2013年1月。第77页。
    1〔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1http://www.jinghua.cn2011-10-27来源:京华时报
    2吴凡《2011年综艺节目收视分析》载《收视中国》2012年03月刊
    1注:孵化器中的伽马、德尔塔和伊普西龙出自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指批量化、标准化的人类群体
    2〔美〕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163页。
    1〔法〕《波德莱尔散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2〔法〕《波德莱尔散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3〔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3版。第24页。本雅明所述的桥梁在波德莱尔那即指彩色玻璃,而在本文中,则可以看做是沟通现实与想象的油画图像。
    1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一版第204页。
    2〔英〕维多利亚·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1〔德〕齐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选自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1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2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3梅琼林、陈旭红《视觉文化转向与身体表达的困境》《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1李爽《从接受理论视角看彼得·潘的三个中译本》《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年。
    1〔法〕加缪《加缪文集》《西西弗神话》.加缪选自《加缪全集》散文卷Ⅰ.柳鸣九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95页。
    1参见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第五章“公式和经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2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3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1刘中东.孟伟.王文科《视觉文化传播与公共文化空间构建》载《现代视听》2011年第05期
    1注:米歇尔在他的《图像理论》中提出反映图像本质的图像都是“元图像”,它们作为一种样式的典型用法、效果和地位用于解释图像是什么。“元图像”共三类,1、再现自身的图像,2、再现某一类图像的图像,3、视觉再现本性的图像。〔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5—46页。
    1〔美〕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政译《图像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3页。
    2斯坦伯格借《螺旋》这幅画来指涉艺术家即世界创造者,此图也成为以此为题的一系列作品的典范。〔美〕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政译《图像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0页。
    1刘晓丹《方力钧:一个打了15年的哈欠》载《艺术与投资》2008年6月28日
    2〔美〕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政译《图像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6页。
    1〔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载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
    1〔德〕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1〔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2注: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我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范玉刚《欲望修辞与文化守夜: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291页。
    3〔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法〕葛赛尔《罗丹艺术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3〔法〕葛赛尔《罗丹艺术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3王洪岳《美学审丑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6页。
    4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三卷第354-365页载王洪岳《美学审丑读本》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1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三卷354—365页载王洪岳《美学审丑读本》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2〔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德〕阿多诺《美学原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页。
    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123页。
    3〔德〕阿多诺《美学原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4〔德〕阿多诺《美学原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6页。
    1〔德〕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1〔德〕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2〔英〕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6页。
    1〔英〕雷蒙·威廉斯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314页。
    2〔英〕雷蒙·威廉斯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314页。
    1〔英〕雷蒙·威廉斯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314页。
    1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2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8页。
    3注:荣格在分析人类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因时认为是来自“人类受环境影响,所得的印象,所养成的习惯和需要,借遗传的影响储蓄在个个人的心的深处。”朱光潜《变态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65页。
    4朱光潜《变态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66页。
    1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森(MancurLloydOlson,1932-1998)语,转引自王清《集体无意识行动与制度变迁——以流动人口管制制度变迁为例》《岭南学刊》2009年第6期。
    2〔美〕简·罗伯森,克雷格·迈克丹尼尔著匡骁译《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
    3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1〔法〕《波德莱尔散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9页。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9页。
    1舒阳、胡泽、吕晓刚编《处境—中国当代艺术谈话录》北京:金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杨小彦《作为资本的艺术象征及其解释危机》2007-12-1116:12:47来源:雅昌艺术网
    3杨小彦《作为资本的艺术象征及其解释危机》2007-12-1116:12:47来源:雅昌艺术网
    4〔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5〔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6〔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1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2〔法〕加缪《加缪文集》散文卷Ⅰ.柳鸣九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95页。
    1注:“迄今为止,即使是最先进的社会里,阶级划分对于文明的必要性,都是由于低下的物质生产力。〔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2钱穆《湖上闲思录》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7页。
    3〔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1注:在成都市郊参与创立“蓝顶”的周春芽在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艺术区最大好处是促进交流。‘一方面是艺术家之间交流,互相探讨、互相促进,不再闭门造画,可以保证自身的艺术状态常在。另一方面,聚拢来形成团体,更易于与外界交流,形成品牌拓展市场。画廊、媒体、策展人来这里,走一处就可以拜访众多艺术家……’
    2裴蕾《来自成都两个“艺术区”的调查(下)》《四川日报》2008年10月23日。
    3叶立梅《全球化背景下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调整研究》北京社科规划办2007年3月12日。
    4崔永福《大山子798厂艺术区调研报告》2006年8月18日深圳新闻网。
    5陈云《上海国际化进程中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商务环境分析——企业界的视角1》,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第15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博览会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2005年11月26~27日,上海。
    1裴蕾《来自成都两个“艺术区”的调查(下)》《四川日报》2008年10月23日。
    2吕佳静《艺术区调查报告:艺术家逃离宋庄》收藏投资导刊。2012.10.24。
    1《威尼斯双年展成中国人商机业内人士揭潜规则》人民网。2013年4月8号。
    2张绍诚《张绍诚:画院的人才培育很重要》新浪网。2012年12月11日。
    1.李海强《环球企业家》2006年第8期。电子杂志。
    2李海强《环球企业家》2006年第8期。电子杂志。
    3同上
    4〔德〕本雅明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7月第3版。第7页.第42页。
    1〔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版。第11页。
    1〔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版。第12—13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版。第13页。
    3〔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版。第11页。
    1王洋《历史之路(三)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缩影》《看历史》2013年第6期。
    2王洋《历史之路(三)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缩影》《看历史》2013年第6期。
    1王洋《历史之路(三)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缩影》《看历史》2013年第6期。
    2孙青《艺术本是社会之镜》,《世界艺术》2011年第5期。
    3孙振华《“双年展”是城市的思想引擎》《艺术中国》2012-08-08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1〔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版。第105页。
    1〔英〕D.H.劳伦斯毕冰宾译《书·画·人》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2〔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注:邹跃进认为:80年代的艺术创作主观上总是想摆脱毛时代的艺术创作模式,但客观上却成为一种变相的继承。详见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第207页。
    1“‘等等原则’也就是我们愿意采用一种假设:看到一个系列中的几个成员就看到了全体成员。”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59页。
    1谢昆《中国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南京大学》2013年。
    2张国刚《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问题研究》中国网china.com.cn2008-01-17。
    1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05期。
    2王胜才,柴修发《德国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安徽决策咨询》2002年01期。注:中国在2011年都市化率为51.27%。
    1辜亚兰编《外国艺术丛书—马克思·贝克曼》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1王德威《从十八岁到第七天》《读书》2013年第10期。第14页。
    1《著名作家贾平凹与青年评论家谢有顺摆开龙门阵:被时代误解并不可怕》《南方都市报》2003年1月22日。
    2〔德〕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编译《依于本源而居—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文选》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
    1注:艺术与政治从来就没有疏远过,90年代以前是艺术与政治的被动关系,之后则是主动关系,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对“民众”身份,“阶层”身份的关注,并且这种关注成为一种当代艺术的现象。
    2注:传统文化恒常基本单位详见第一章第一节。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1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1页。
    1金耀基《殷海光遗著<中国文化的展望>我评》载《中国文化的展望》附录3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16页。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1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2〔美〕苏珊·朗格腾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3〔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4〔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牟宗三主讲.蔡仁厚辑录《人文讲习录-中西哲学的会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8-89页
    1牟宗三主讲.蔡仁厚辑录《人文讲习录-中西哲学的会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0-93页
    2牟宗三主讲.蔡仁厚辑录《人文讲习录-中西哲学的会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3〔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江月译.《西方的没落》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18-219页.
    4注:中国儒家的德化与道家的道化与法家的物化是中国在治道上的成就,因而牟宗三说“德化与道化属‘治道’,都是超政治的境界。而政治则必须具有客观精神以显出队列之局方可,故吾人说中国只有治道而无政道”牟宗三主讲.蔡仁厚辑录《人文讲习录-中西哲学的会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01〔.美〕M·李普曼编邓鹏译《当代美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02.〔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03.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04.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05.国家统计局编:《200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的“九五”》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06.鲜祖德主编《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07.谢伏瞻《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主题演讲系(2)“十一五”规划与城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第39期。
    0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官网2011年4月。
    09.《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统计分析》中商情报网2012-1-21。
    10.张永丽景文超《中国已跨越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试论中国的人口转变、结构转型与刘易斯转折点》,载《调研世界》2012年12期。
    11.《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2年04月27日,国家统计局网站,
    12.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当代中国研究所》2003-06-27引国家统计局编:《200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的“九五”》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3.中科院《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城市交通》2010年第4期。
    14.姜美娟《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第24期。
    15.李艳红《经济增长与煤炭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分析》《经济论坛》2009年第10期。
    16.谢和平刘虹吴刚《经济对煤炭的依赖与煤炭对经济的贡献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7.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8.金耀基《殷海光遗著<中国文化的展望>我评》载《中国文化的展望》附录3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9.〔德〕齐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载《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0.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2.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程光金《身份化制度区隔——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及公正性问题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与
    2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6.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孙京涛《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
    29.蒋原伦、史建主编《“无父”的弃儿—论新中国第6代电影》林小平著载《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焦点笔谈——刘小东谈油画创作》《美苑》1995年2期。
    31.曹恺《记录与实验: DV影像前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唐萍《论刘小东油画作品的纪实性倾向》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33.刘宏球《论电影影像的知觉性与陌生化》《浙江师大报.社科版》1995年3期载吴三军《纪实电视剧的美学思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钟涵《霍珀—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载《廊下巡礼》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35.〔英〕西蒙·帕克《遇见都市:理论与经验》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36.唐萍《城市叙事——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纪实性”倾向》中国知网2009年。
    37.〔英〕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8.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美术馆》2008年01期
    39.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英〕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41.〔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一版。
    43.〔英〕赫胥黎著李黎译《美丽新世界》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44.〔美〕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45.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腾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
    47.〔法〕加缪《西西弗神话》载《加缪文集·散文卷Ⅰ》柳鸣九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版。
    48.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49.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0〔.美〕《城市文化》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李翔宇周明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5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法〕加缪《置身苦难与阳光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53.〔德〕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54.郑崇选《当前中国主流文化的边缘化危机及其价值重塑》载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文集——中国文化现代性与主体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5.〔法〕《波德莱尔散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56.〔德〕本雅明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7月第3版。
    57.〔英〕维多利亚·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58.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梅琼林、陈旭红《视觉文化转向与身体表达的困境》《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60.李爽《从接受理论视角看彼得·潘的三个中译本》《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年。
    61.〔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第五章“公式和经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62.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63.〔美〕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4.〔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载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65.〔德〕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6.〔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7.范玉刚《欲望修辞与文化守夜: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
    68.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69.〔法〕葛赛尔《罗丹艺术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0.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三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1.王洪岳《美学审丑读本》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73.〔英〕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74.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5.朱光潜《变态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版。
    76.〔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7.舒阳、胡泽、吕晓刚编《处境—中国当代艺术谈话录》北京:金城出版社2002年版。
    78.〔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9.钱穆《湖上闲思录》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80.《广州双年展画册》,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81.〔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版。
    82.王洋著成都当代美术馆编《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
    83.孙青《艺术本是社会之镜》,《世界艺术》2011年第5期。
    84.〔英〕 D.H.劳伦斯毕冰宾译《书·画·人》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5.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05期。
    86.王胜才,柴修发《德国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载《安徽决策咨询》2002年01期。
    87.辜亚兰编《外国艺术丛书—马克思·贝克曼》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88.王德威《从十八岁到第七天》《读书》2013年第10期。
    89.〔德〕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编译《依于本源而居—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文选》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9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91.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2.〔美〕苏珊·朗格腾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93.牟宗三主讲.蔡仁厚辑录《人文讲习录-中西哲学的会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4.〔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江月译.《西方的没落》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95.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96.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8.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9.周宪《视觉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0.〔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1.〔美〕阿瑟·丹托著陈岸瑛译《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2.〔英〕雷蒙·威廉斯著倪伟译《漫长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03.〔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4.〔美〕 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著宋峻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5.张未民朱竞孟春蕊编选《新世纪文艺学的前沿反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