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疑难词句辨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春秋时期兵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是值得关注和继续研究的,尤其是其文本解读,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多的疑难词句未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拟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二十三个疑难词句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试图从语法、语义、语音等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入手,或用新观点,或走新路径,或找新材料来辨析其中关键字词,以期获得有理、有据、有力的解释。对《孙子兵法》疑难词句进行研究,不仅对于《孙子兵法》的阅读和整理,而且对于古代汉语词汇、词义的研究,对于辞书的编纂和修订,都应当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价值。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言,主要对相关研究,包括《孙子兵法》和疑难词句的相关研究作了一个回顾,同时对疑难词句作了一个界定,并阐述选题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目的意义、研究重点及视角等。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本部分着眼于语言的社会性、历史性,力求与传统训诂学方法相结合,对《孙子兵法》中二十三个疑难词句进行辨析。
     最后一部分是余论,一来通过第二部分的辨析,归纳前人对《孙子兵法》疑难词句辨析的得失,尝试总结出辨析疑难词句所应当使用的方法及需要注意之处;二来从词汇的角度对《孙子兵法》的成书时代做了一个考证。本文正文部分约十九万字。
As the classics of military school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sthe most ancient book about war in our country",the art of war" isworthy of atten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especially the interpretation ofthe text, there are many doubtful words and phrases can not be explainedreasonably for a long time. Basing on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selecting twenty-three doubtful words and phr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leading by common linguistics theory and starting from the internalfactors of language system, such as syntax, semantic and phonological,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with new view, new ideas, or the new materialto discriminate the key wor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reasonable powerfulexplanation.Research on the doubtful words and phrases of the Art ofWar, has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not only for reading and sortingthe Art of War, but also for the research to the ancient Chinesevocabulary and its meaning, for the compilation and revision ofdictionarie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which mainly reviews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including the Art ofWar and the doubtful words and phrases, meanwhile analyzes on themain topics relating content and purpose, method and ideas, focus anddifficulty and innovation point.The second part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paper. This part is focused o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 characteristic oflanguage,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xegetics method, toanalyze the twenty-three doubtful sentenses of the Art of War. The last isa summary of the paper. Firstl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econd part,the predecessor's gains and losses to the doubtful words and phrases ofthe Art of War, the methods and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doubtful words and pharses weer being to try to summarize. Secondly,the time of the Art of War was trac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vocabulary.This text is about One hundred and ninety thousand words.
引文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第439页。
    ①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②(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六》,中华书局,第675页。
    ④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12页。
    ①杨丙安:《孙子兵学大典?原著校译?卷首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杨丙安先生的《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是以孙子重要传本系统之一的宋刊《十一冢注孙子》作为母本,是本又研究的重要参照。
    ①于汝波:《〈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与齐国兵学文化》,《管子学刊》,2005 (1),41一44。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2页。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310页。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8页。
    ③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56页。
    ⑤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8页。
    ③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4页。
    ①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5页。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37页。
    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30页。
    ②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4页。
    ③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①石云孙:《训诂得义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②戴震:《尔雅文字考序》,载《戴震全书》(第6册),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275页。
    ③于亭:《玄应〈一切经音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32页。
    ④黄焯:《文字声韵训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89页。
    ⑤王永超:《古书疑义辨析举隅》,上海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11年,第6页。
    ①王宁:《单语词典释义的性质与训诂释义方式的继承》,中国语文,2002 (4):310—316。
    ②王永超:《古书疑义辨析举隅》,上海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11年,第7页。
    ③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63,第315页。
    ④洪诚:《洪诚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①杨树达:《词诠?序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②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商务印书馆,1934年。
    ③郭在贻:《训诂学源流述论》,载《杨树达诞辰百周年纪念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81页。
    ④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28、29页。
    ①王永超:《古书疑义辨析举隅》,上海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11年,第11页。
    ②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0页。
    ②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2页;许威汉:《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页;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41页;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43页。
    ①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4页。
    ②吴如嵩:《〈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及现代价值》,光明日报,2007年3月22日第十版。
    ③孙炜:《〈孙子兵法〉的语言学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1)。
    ④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载《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4页。
    ⑤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2005年,第24-25页。
    ①郑厚:《艺圃折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许威汉:《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③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转引自《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7页。
    ④赵世举:《评〈诗经〉疑难词语_析一一兼议专书词语研究问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①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78年,第5页。
    ②奚傅先:《著名语言学冢谈治学经验》,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页。
    ③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6页。
    ①杨伯峻杨逢彬:《论语译注》,岳麓书社,2009年,第3页。
    ①刘唯力:《孙子译注商榷》,载《中国语文》,1988 (5)。
    ②朱军:《〈孙子兵法?计篇〉探微三则》,载《孙子》新论集粹一一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长征出版社,1992年。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第11页。
    ②分别参见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2页;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页;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校解》,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07页;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年,第5页;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1页。
    ③傅朝一一:《孙子兵法?计篇》译又献疑兼论古代学术论又的今译,《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刘唯力:《孙子译注》商榷[lf.中国语又,1988(5);朱军:《〈孙子兵法?计篇〉探微三则》,载《孙子》新论集粹一一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又选,长征出版社,1992。
    ①李桂生胡小莲:《〈孙子兵法〉释校十二则》,《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 (5)。
    ③蒋协众:《孙子兵法》“将听吾计”中“将”字释义问题商榷.现代语文,2007 (11).
    ①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第357页。
    ①刘利纪凌云:《左传》,中华书局,2007年,第14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656页。
    ③李梦生:《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34页。
    ④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増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一33页。
    ①蒋绍愚:《读〈论语〉札记》,载郭锡良、鲁国尧主编《中国语言学》(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赵大明:《〈左传〉介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2页。
    ①罗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中国语文2009(1)。以下第(60)例亦转引自此文。
    ①杨逢彬:《〈论语〉小不忍则乱大谋”解 兼释“是可忍孰不可忍”》,载《文衡》(2008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①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页;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2页;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7页。
    ②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页;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③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9页。
    ④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2页。
    ⑤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9页。
    ⑧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年,第9页。
    ⑨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7页。
    ①岳中奇:《也说“胜”和“败”》,《语言科学》,2003(6)。
    ①岳中奇:《也说“胜”和“败”》,《语言科学》,2003 (6)。
    ①杨逢彬:《〈论语〉“何有於我”解一一兼论所谓“不难之词”》,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1)。
    ①刘唯力:《〈孙子译注〉商榷》,《中国语文》,1988(5)。
    ①转弓I自任俊华赵凊又:《孙子兵法正宗》,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①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②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1962 (1)。
    ①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21页。
    ②王力,岑麟祥,林煮,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49页。
    ③王统尚石毓智:《先秦汉语的判断标记“也”及其功能扩展》,《语言研究》,2008 (4)。
    ②李宗江:《“也”的来源及其对“亦”的历时替换》,载《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第164-178页。
    ②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1页。
    ③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④王力,岑麟祥,林焘,等:《古/又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83页。
    ①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78年,第105页。
    ②王力,岑麟祥,林焘,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5页。
    ③李零先生认为,“简本作‘共’,似应读为‘供’,‘共’亦通‘恭’,今本‘善’字可能是因误读‘共’为‘恭’而改字。”参见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21页。
    ④蒋绍愚:《读〈论语〉札记》,载《中国语言学》(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46 —48页。
    ③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7 —38页;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7页;任俊华赵清文:《孙子兵法正宗》,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57页;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18页。
    ④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24页。⑤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①蔡英杰:《〈孙子兵法〉训诂札记》,《长江学术》,2007(:3)。
    ①赵大明:《〈左传〉介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页。
    ②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年,第285页。
    ①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②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校解》,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5页。
    ④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69页。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56页。
    ②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1977年,第26页;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页。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28页。
    ③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④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44页。
    ①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王力古/又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1398页。
    ①杨丙安:《^^一冢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第68—70页。
    ②杨丙安:《^^一冢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第68—70页。③同上。④参见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第32页: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页;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第45页;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校解》,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第368页;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第116页;骈手骞,王建手,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第24页。
    ①李桂生胡小莲:《〈孙子兵法〉释校十二则》,《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 (5)。
    ②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2005,第24-25页。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第70页。
    ②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①由文平:《〈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本义考_》,《社会学辑刊》,2010(6)。
    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74页;许威汉:《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2页;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26页;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32页;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②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③分别参见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428、745页。
    ①郭锡良:《/又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②参见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载《/又语史论集》(増补本),2005年,第240页,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词典》“以”字条下,连词用法只列有两种,都出现于句中,表承接关系和万式目的关系。参见杨伯峻徐提:《春秋左传词典》,中华书局,1988年,第172页。
    ③上三例转引自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又语史论集》(増补本),2005年,第236—240页。
    ④赵大明:《〈左传〉介词研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5 —205页。⑤转引自罗端:《从甲骨、金又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中国语又》,2009 (1)。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98页。
    ②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39页。
    ③骈手骞,王建手,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34页。
    ④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3、54页。
    ⑤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校解》,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页。
    ①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1977年,第47页
    ②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③陈志明晋月爱:《〈孙子> “而”字用法辨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2)。
    ④裘锡圭:《说“择人而任势”》,《文史》,1981 (11);李先华:《“河海不择细流”补说》,《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②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67页。
    ①蒋绍愚:《古/又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44页。
    ②李先华:《“河海不择细流”补说》,《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1)。
    ③郭锡良:《反训不可信》,载《/又语史论集》(増补本),2005年,第510 —518页,第519—526页。
    ①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②参见王永超:《古书疑义辨析举隅》,上海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11年,第51页。
    ②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18页。
    ③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1977年,第55页。
    ④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45页。
    ⑤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⑥许威/又:《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48页。
    ⑦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2页。
    ①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①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84页。
    ①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2001
    ①黄月圆:《复合词研究》,《国外语言学》,1995 (2)。
    ①沈冢煊:《实词虚化的机制一一〈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1998 (3)。
    ②徐时仅:《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复旦学报》(哲社版),1998 (5)。
    ①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96页。
    ②杨合呜:《〈诗经〉疑难词语_析》,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③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398页。
    ④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1962 (1)。
    ①杨伯另峻杨逢彬:《论语译注》,岳麓书社,2009年,第3页。
    ②王:《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国语又》,1962 (1)。
    ①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52页。
    ②董秀芳:《汉语动转名的无标记性与汉语语法化模式的关联》,载《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190页。
    ③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中华书局,1956年,第8页。
    ④郭在贻:《训诂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89—190页。
    ⑤许威汉:《训诂学导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⑥杨华查中林:《〈孙子兵法〉“以卒待之”考_》,《滨州学院学报》,2012 (1)。
    ①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载《/又语史论集》(増补本),2005年,第236页。
    ②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载《/又语史论集》(増补本),2005年,第237页。
    。②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页、101页。
    ①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1962 (1)。
    ②此3例转引自杨华查中林:《〈孙子兵法〉“以卒待之”考_》,《滨州学院学报》,2012 (1)。
    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0页。
    ③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2页;许威汉:《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页;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41页;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43页。
    ④扈光珉:《〈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越”字新解》,滨州学院学报,2007 (5)。
    。②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1344页。
    ②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38页。
    ③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29页。
    ④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53页。
    ⑤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47页。
    ⑥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⑦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校解》,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29页。
    ①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1977年,第47页。
    ②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
    ③杨荣祥:《论“名而动”结构的来源及其语法性质》,《中国语又》,2008 (3)。
    ④宋洪民:《也谈“名而动”结构》,《中国语又》,2009 (2)。
    ②朱振家:《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36页。
    ③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03页。
    ④参见白兆麟:《说“而”》,载《文法训诂论集》,1997年版,第29—32页。
    ①薛凤生:《试论连词“而”的语會与语法功能》,《语言研究》1991 (l)o
    ②陈宝勤:《先秦连词“而”语法语义考察》,《古/又语研究》,1994 (1)。
    ③裘燮君:《连词“而”语法功能试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
    ④杨荣祥:《论“名而动”结构的来源及其语法性质》,《中国语又》,2008 (3)。
    ⑤万有国:《古/又语主谓间“而”字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又社会科学版),2002 (4)。
    ⑥解植水:《古/又语“主?而?谓”结构论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 (5)。⑦傅书灵:《关于古/又语“名而动”的一点B考》,《中国语又》,2010 (5)。⑧刘光明:《〈孙子兵法〉“而”字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3)。
    ③傅书灵:《关于古汉语“名而动”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2010 (5)。
    ①可参考李学勤:《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95页。
    ②参见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第82页。
    ③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一有足和无足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当代语言学》,2002(1)。
    ①此三例转引自傅书灵:《关于古/又语“名而动”的一点思考》,《中国语又》,2010(5);上三例转引自杨荣祥:《论“名而动”结构的来源及其语法性质》,《中国语又》,2008(3)。
    ①徐江胜:《试论古汉语句子的焦点和焦点的凸显方式》,《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1)。
    ②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65页。
    ③傅书灵:《关于古汉语“名而动”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2010 (5)。
    ①陈雪君:《古汉语虚词“而”之用法小议》,《广东教育?教研》,2007 (2)。
    ①陈宝勤:《先秦连词“而”语法语义考察》,《古汉语研究》,1994(1)。
    ①转引自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34、135页.
    ②可参见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69 —171页。
    ①刘利:《古汉语“有VP”结构中“有”的表体功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②郭凤花:《说甲骨丈中的谓宾动词“有”》,《大理学院学报》,2002 (2)。③陈海燕付习涛:《关于构式“有+VP”》,《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④赵涛涛:《“有VP”句的多视角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79页。
    ②赵涛涛:《“有VP”句的多视角研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苏瑞卿:《上古汉语的“有+谓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8 (6)。
    ④张文国张文强:《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⑤刘利:《古汉语“有VP”结构中“有”的表体功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⑥方有国:《上古汉语语法研宄》,巴蜀书社,2002年,第229-242页。⑦付习涛:《关于构式“有+VP”》,《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
    ①现代汉语里还有宋金兰(1994)的助词说和石毓智、李讷(2001)的助动词说等。
    ②张爱民:《有’字的意义与‘有’字句式》,载廖序东主编《汉语研究论集》(:第一辑),语文出版社,1992年。
    ③陈叶红:《试论“有”字的意义和性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
    ④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3页。⑤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30-631页。⑥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第437页。
    ①郭锡良:《古汉语虚词研究评议》,载《汉语史论集》(増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81页。
    ②杨逢彬:《对语气副词“其”单功能性质的考察》,载《沧海一粟一一汉语史窥管集》,2007年,第123—124页。
    ②王克仲黄珊:《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刍议》,《中国语文》,1995 (2)。
    ③韩学重:《对“莫”的词性问题的几点思考》,《古汉语研究》,2000 (1)。
    ①郭锡良:《古/又语虚词研究评议》,载《/又语史论集》(増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93页。一一一
    ①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方言》,1983 (1)。
    ②胡安顺:《“所”字三论》,《语文研宄》,2010 (3)。
    ③徐江胜:《论被动式中的“所”字》,《语言研宄》,2010 (3)。
    ④姚振武:《个别性指称与“所”字结构》.《古汉语研宄》,1998 (3)。
    ①转引自邵S吉:《〈马氏文通〉和“语法八大家”的“所”字结构研究及启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1)。
    ②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3页。
    ①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方言》,1983 (l)o
    ②关于“事”的词性存有争议,不少语法著作认为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但据张永胜统计,在《论语》《孟子》中当名词用的有75次,当动词用的是86次。参见张永胜:《从〈论语〉、〈孟子〉谈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l)o
    ③刘利:《古汉语“有VP”结构中“有”的表体功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l)o
    ②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④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方言》,1983 (1)。
    ①参见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9—132页。
    ①胡敕瑞:《代用与省略一一论历史句法中的缩约方式》,《古汉语研究》,2006(4)。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74页。
    ③许威/又:《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5页。
    ④杨丙安:《^^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74页。
    ①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②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75页。
    ④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57页。
    ⑤骈手骞,王建手,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57页。
    ①张松辉:《庄子疑义考_》,中华书局,2007年,第89页。
    ②李学勤:《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93页。
    ①杨丙安:《^^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90页。
    ②许威/又:《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5页;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③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④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76页;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67页。
    ①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69页。
    ①杨丙安:《^^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202页。本页其余两外涉及^^一冢注均同此。
    ②许威/又:《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3页;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63页。
    ③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④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②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226页。
    ②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70页。
    ③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79页。
    ④杨丙安:《^^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226页。
    ⑤许威/又:《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2页。⑥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①两例转引自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花城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
    ①我们注意到《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在注释中解“上”为古,但在译文中却译为“古代的名将”。可参见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②许威/又:《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川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2页。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80页。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26页。
    ③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④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王力古/又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30页。
    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249页。
    ②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第82页。
    ③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81页。
    ④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⑤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1977年,第114页。
    ①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98页。
    ②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49页。
    ④许威/又:《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川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6页。
    ①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657页;王力,岑麟祥,林焘,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39页。
    ①何乐士:《〈左传〉的“芎”》,载《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19—369页。下同。
    ①何乐士:《〈左传〉的“芎”》,载《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7页。
    ②刘利:《先秦/又语助动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③段业辉:《中古/又语助动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 —13页。
    ④王力:《/又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45页。
    ①参见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781页。
    ②刘利:《先秦汉语助动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①杨逢彬:《真力弥漫万象在旁一一〈玄应〈一切经音义〉研究〉读后》,《武/又大学学报》(人又科学版),2012(2)。
    ②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0页。
    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249页。
    ②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98页;许威汉:《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6页;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50页;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81页。
    ③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④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36 —437页。
    ①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页、第124页。
    ①杨丙安:《十一冢注孙子校理》(増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252页。
    ②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浙/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M页。
    ③许威/又:《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5页。
    ④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52页。
    ①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82页。
    ②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③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
    ④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4页。
    ①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②王力,岑麟祥,林焘,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99页。
    ③王宁:《先秦哲学中的“静”观念》,《云南社会科学》,2012 (4)。
    ①刘笑敢:《老子古今》(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②胡明扬:《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19一21页。
    ①潘国东:《〈论语译说〉训释方法献疑一一兼论古籍训释的语言学方法》,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又,2012年。
    ②傅朝:《〈孙子兵法?计篇〉译又献疑一一兼论古代学术论又的今译》,《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
    ③刘唯力:《〈孙子译注〉商榷》,《中国语又》,1988 (5)。
    ①朱军:《<孙子兵法?计篇>探微三则》,载《〈孙子〉新论集粹一一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长征出版社,1992年。
    ②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1962 (1)。
    ③杨逢彬:《论读古书须通语言学一一以〈论语〉、〈孟子〉为例》,载《经学研究论丛》(第十七辑),台湾学生书局,2009年12月,第267—284页。
    ①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1962 (1)。
    ②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302页。
    ③王云路:《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第133页。
    ④[瑞士]费尔南迪?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44页。
    ①郭芹纳:《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
    ③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序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④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③许威汉:《训诂学导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 —106页。
    ①曹广顺遇笑容:《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第166页。
    ②转引自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244—245页。
    ①杨琳:《训诂方法新探》,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页。
    ②李零:《孙子古本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5页。
    ②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页。
    ①刘利先生通过调查得出“能”与“克”存在着用法上的区别和分工,但两者的区别不是本又中我们要讨论的重卢;。可参见刘利:《先秦/又语助动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
    ①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99页。
    ①王彤伟:《〈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①王彤伟:《〈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又演变浅探》,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又,2004年。
    ②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载《/又语史论集》(増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26页。
    ④王其和:《论〈史记〉中的“于”和“於”》,载《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 (5)。
    ①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载《/又语史论集》(増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0页。
    ①徐刚:《古文源流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宄》,商务印书馆,2004年。
    曹广顺遇笑容《中古汉语语法史研宄》,巴蜀书社,2006年。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2005年。
    褚良才《孙子兵法研宄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段业辉《中古汉语助动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方有国《上古汉语语法研宄》,巴蜀书社,2002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
    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校解》,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
    郭化若《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郭芹纳《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87年。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郭在贻《训诂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洪诚《洪诚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胡明扬《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黄焯《文字声韵训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63年。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序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军事科学院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年。
    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宄》,中华书局,2006年。
    李零《孙子古本研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梦生《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学勤《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学勤《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学勤《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刘利纪凌云《左传》,中华书局,2007年。
    刘利《先秦汉语助动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笑敢《老子古今(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宄出版社,1983年。
    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
    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年。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9年。
    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
    任俊华,赵清文《孙子兵法正宗》,华夏出版社,2007年。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施芝华《孙子兵法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石云孙《训诂得义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孙中山《三民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宄》,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三版),中华书局,1999年。
    王力,岑麟祥,林焘,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
    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
    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
    王云路《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
    奚傅先《著名语言学家谈治学经验》,商务印书馆,2008年。
    许威汉《孙子兵法读解大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许威汉《训诂学导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徐刚《古文源流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丙安《〈孙子〉会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杨丙安《H家注孙子校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
    杨丙安《孙子兵学大典?原著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杨伯峻,徐提《春秋左传词典》,中华书局,1988年。
    杨伯峻,杨逢彬《论语译注》,岳麓书社,2009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杨伯峻《文言语法》,北京出版社,1956年。
    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宄》,花城出版社,2003年。
    杨合鸣《〈诗经〉疑难词语辨析》,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
    杨琳《训诂方法新探》,商务印书馆,2011年。
    杨树达《词i全》,中华书局,1978年。
    杨树达《词诠?序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商务印书馆,1934年。
    (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
    于汝波《孙子兵法研宄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于亭《玄应〈一切经音义〉研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清)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中华书局,1956年。
    俞志慧《国语韦昭注辨正》,中华书局,2009年。
    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张涛《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松辉《庄子疑义考辨》,中华书局,2007年。
    赵大明《〈左传〉介词研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褚良才《孙子兵法研宄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郑厚《艺圃折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周秉均《古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年。
    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
    朱振家《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德]汉斯_格奥尔格?加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瑞士]费尔南迪?德?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3年。
    艾贵金《从汉语史的角度论证〈素问〉成书年代的下限》,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白兆麟《说“而”》,《文法训诂论集》,1997年。
    蔡英杰《〈孙子兵法〉训诂札记》,《长江学术》,2007(3)。
    陈宝勤《先秦连词“而”语法语义考察》,《古汉语研宄》,1994(1)。
    陈海燕付习涛《关于构式“有+VP”》,《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2)。
    陈雪君《古汉语虚词“而”之用法小议》,《广东教育?教研》,2007(2)。
    陈叶红《试论“有”字的意义和性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陈志明晋月爱《〈孙子〉“而”字用法辨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戴震《尔雅文字考序》,《戴震全书》(第6册),黄山书社,1995年。
    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董秀芳《汉语动转名的无标记性与汉语语法化模式的关联》,《历史语言学研宄》(第1
    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
    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
    范开泰《省略、隐含、暗示》,《语言教学与研宄》,1990(2)。
    方有国《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付习涛《关于构式“有+VP”》,《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傅朝《孙子兵法?计篇译文献疑一一兼论古代学术论文的今译》,《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
    傅书灵《关于古汉语“名而动”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2010(5)。
    巩曰国《《管子》成书与流传研宄》,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郭凤花《说甲骨丈中的谓宾动词“有”》,《大理学院学报》,2002(2)。
    郭锡良《反训不可信》,《汉语史论集》(增补本),2005年。
    郭锡良《古汉语词类活用浅谈》,《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郭锡良《古汉语虚词研宄评议》,《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郭锡良《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和来源论争的几点认识》,《汉语史论集》(增补本),2005年。
    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郭锡良《试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郭锡良《怎样掌握古汉语词义漫谈》,《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郭在贻《训诂学源流述论》,《杨树达诞辰百周年纪念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韩学重《对“莫”的词性问题的几点思考》,《古汉语研宄》,2000(1)。
    何乐士《〈左传〉的“焉”》,《左传虚词研宄》,商务印书馆,2004年。
    何乐士《〈左传〉中介词“以”的前置宾语》,《左传虚词研宄》,商务印书馆,2004年。
    何乐士《〈左传〉的连词“而”》,《左传虚词研宄》,商务印书馆,2004年。
    何乐士《〈左传〉的“之”》,《左传虚词研宄》,商务印书馆,2004年。
    何乐士《“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古汉语语法研宄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胡安顺《“所”字三论》,《语文研宄》,2010(3)。
    扈光珉《〈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越”字新解》,《滨州学院学报》,2007(5)。
    黄月圆《复合词研宄》,《国外语言学》,1995(2)。
    蒋绍愚《读〈论语〉札记,《中国语言学》(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蒋协众《孙子兵法“将听吾计”中“将”字释义问题商榷》,《现代语文》,2007(11)。
    解植永《古汉语“主?而?谓”结构论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5)。
    兰碧仙《据出土文献再论先秦汉语“有2+VP”结构中的“有2”》,《汉字文化》,2011(4)。
    李桂生胡小莲《《孙子兵法》释校十二则》,《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5)。
    李锐《“重文”分析法评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李先华《“河海不择细流”补说》,《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李学勤《〈管子?轻重篇〉的年代和思想,《道家文化研宄》(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宗江《“也”的来源及其对“亦”的历时替换,《汉语常用词演变研宄》.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宄》,2001(2)。
    刘光明《《孙子兵法》“而”字研宄》,《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刘利《古汉语“有VP”结构中“有”的表体功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刘唯力《《孙子》译注商榷》,《中国语文》,1988(5)。
    罗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中国语文》,2009(1)。
    潘国东《〈论语译说〉训释方法献疑一一兼论古籍训释的语言学方法》,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彭睿《语法化“扩展”效应及其相关理论问题》,《汉语学报》,2009(1)。
    裘锡圭《说“择人而任势”》,《文史》,1981(11)。
    裘燮君《连词“而”语法功能试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裘燮君《先秦文献中连词“而”的历时分布特征(上)》,《河池学院学报》,200(6)。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一一〈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1998(3)。
    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一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当代语言学》,2002(1)。
    宋洪民《也谈“名而动”结构》,《中国语文》,2009(2)。
    苏瑞卿《上古汉语的“有+谓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8(6)。
    孙炜《《孙子兵法》的语言学研宄》,《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邵逼吉《〈马氏文通〉和“语法八大家”的“所”字结构研宄及启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l)o
    唐钰明《古汉语语法研宄中的“变换”问题》,《中国语文》,1995(3)。
    王克仲黄珊《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刍议》,《中国语文》,1995(2)。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1962(1)。
    王宁《单语词典释义的性质与训诂释义方式的继承》,《中国语文,2002(4)。
    王宁《先秦哲学中的“静”观念》,《云南社会科学》,2012(4)。
    王其和《论〈史记〉中的“于”和“於”》,《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5)。
    王彤伟《〈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统尚石毓智《先秦汉语的判断标记“也”及其功能扩展》,《语言研宄》,2008(4)。
    王永超《古书疑义辨析举隅》,上海大学博士后研宄工作报告,2011年。
    吴如嵩《〈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及现代价值》,《光明日报》,2007年3月22日,第10版。
    徐江胜《论被动式中的“所”字》,《语言研宄》,2010(3)。
    徐江胜《试论古汉语句子的焦点和焦点的凸显方式》,《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徐时仪《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复旦学报》(哲社版),1998(5)。
    薛凤生《试论连词“而”的语意与语法功能》,《语言研宄》,1991(1)。
    薛儒章《“莫”字用法辨析》,《语言文字学》,1987(10)。
    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一一〈列子〉著述年代考》,《杨伯峻学术论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
    杨伯峻《上古无指代词“亡”“周”“莫’》,《中国语文》,1963(6)。
    杨逢彬《〈论语〉小不忍则乱大谋”解 兼释“是可忍孰不可忍”》,《文衡》(2008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杨逢彬《对语气副词“其”单功能性质的考察》,《沧海一粟一一汉语史窥管集》,2007年。
    杨逢彬《论读古书须通语言学一一以〈论语〉〈孟子〉为例》,《经学研宄论丛》(第十七辑),台湾学生书局,2009(12)。
    杨逢彬《真力弥漫万象在旁一一一〈玄应切经音义研宄〉读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
    杨逢彬《〈论语〉“何有於我”解一一兼论所谓“不难之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1)。
    杨华查中林《〈孙子兵法〉“以卒待之”考辨》,《滨州学院学报》,2012(1)。
    杨荣祥《论“名而动”结构的来源及其语法性质》,《中国语文》,2008(3)。
    姚振武《个别性指称与“所”字结构》,《古汉语研宄》,1998(3)。
    由文平《〈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本义考辨》,《社会学辑刊》,2010(6)。
    于汝波《〈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与齐国兵学文化》,《管子学刊》,2005(1)。
    岳中奇《也说“胜”和“败”》,《语言科学》,2003(6)。
    张爱民《“有”字的意义与“有”字句式,《汉语研宄论集》(第一辑),语文出版社,1992年。
    张国宪《谈隐含》,《中国语文》,1993(2)。
    张世禄申小龙《上古“而”字功能研宄》,《古汉语研宄》,1987(1)。
    张文国张文强《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6(3)。
    张永胜《从〈论语〉、〈孟子〉谈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赵涛涛《“有VP”句的多视角研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赵世举《评〈诗经〉疑难词语辨析一一兼议专书词语研宄问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方言》,1983(1)。
    朱军《〈孙子兵法?计篇〉探微三则》,《孙子新论集粹一一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长征出版社,1992年。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汉籍全文检索系统》,2004年。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国学备要》,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