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协同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特征交织在一起的中国转型时期,既向我们展示出环境事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向我们勾绘出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态势。现实中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福利损失的普遍性与紧迫性,要求我们积极地探索有效治理策略。而管理型治理模式下,所形成的政府主导型、市场自决型与社区自治型等话语策略,在应对环境问题时,均存在着各自偏好与缺陷,从而导致治理体系集体失灵的局面。唯有在服务型治理模式引导下,积极推动环境领域合作化行为的实现,才能有效地缓解治理层面上的困顿。这一模式具体到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主要表现为环境协同治理的实践。本文中,我们选择“社会治理三部曲的总体性解释框架”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工具,结合“规模-权力”与“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方法,在社会治理演进史的视角中把握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发展趋势,探讨环境协同治理发生与发展的轨迹。
     首先,环境协同治理的问世起源于对环境治理危机的根源分析。在人类社会行为所诱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中,以及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往往呈现为局部改善与整体恶化的困局,若要实现有效治理需仰赖于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化行为。然而这种合作却难以实现,抑或即便发生,其合作层次与水平偏低,往往造就环境治理的新困境。影响这一合作行为发生的因素关乎制度、文化、组织与权力结构等方面,其中权力系统的封闭性与集中化趋势是其根源。权力系统的开放性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度、文化与组织结构的变迁轨迹。就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治理而言,中心-边缘结构模式下的官僚体系必然带来权力系统的封闭性与集中化趋势,从而造成控制系统与对象系统的结构失衡,治理绩效难彰。与这种强势的管理型治理模式相呼应的,是经济领域中资本的扩张性与主导性。究其内在动力源于极端现代主义的发展信仰,这种信仰不仅仅表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身上,更多时候也体现在地方政府行为的扩张之中,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直接的破坏。在此情势之下,造成消费主义的盛行与消费社会的形成;城市形成了所谓的消费型城市,农村则沦为城市环境问题的附庸。于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步伐,社会所失去的是地方的自主性、多样性以及极富治理意义的地方性知识。这种自主性的消亡不仅仅使得本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同时也使得地方社会组织难以发展起来。因而市民社会发展的赢弱也就难以应对权力系统集中化的趋势,进而也就难以有效应对环境问题。
     其次,通过对权力集中化进程外部因素的考察,发现权力的封闭性与集中性源于工业文明体系下社会规模的扩张。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张,权力结构逐渐呈现集中化的趋势,这种政治权力集中化趋势根源于经济与财富权力的集中,当文化体系、制度、经济和社会扩展的很大时,随着权力的持续集中化趋势,环境问题也就迅速地变得无法控制。适度规模是环境问题得以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然而,工业文明体系的消费型社会与城市化进程都使得社会规模不断膨胀,其确定性治理思维必然导向权力的单一化与集中化。后工业社会的提出恰恰就是对工业社会规模日益扩张的一种冷静的思考。可以说,“社会规模”是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性变量,其规模的扩张决定着集中化的进程,从而也就形成环境危机与规模扩张相伴生的局面。如何在后工业化进程中消减社会规模加速扩张的势头,只有通过协同治理的体系建构,对地方性与多样性给予充分地关注,才能削减这种规模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复次,协同治理是后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治理策略的现实选择。在环境治理策略的演变过程中,其本体论遵循着由市场到政府,再到社会的进化逻辑。市场与政府、政府与社会在功能性差异和复杂性背景中,逐步改善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在社区层面上勾绘着由非等级化的契约所构成的无压迫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政治秩序。在这一历程中,可以总结出各自环境治理策略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即其承认与建构的实体、对自然关系的描述、行动者系统的具体构成、行动者实施动机以及其话语策略中的隐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在经济理性主义的主导下,市场自决型治理策略模式中核心的是市场主体,这种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或作为个体存在的政府组织,其行动逻辑遵循竞争与个体理性主义;在行政干预主义视野下,强调的是一种从属关系的自然观,其致力于通过政府行为的积极介入实现生态危机的治理;在民主实用主义的视野下,如何通过参与或自治的方式实现公私利益的同构,来实现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是该话语策略的意义所在。协同治理基于对以上三种策略优劣之势的分析,以合作主义的价值构想为理论依据,致力于寻找政府与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行动者之间的适度规模与相应的文化结构,以避免集体失灵的局面。
     再次,协同治理的初步构想得益于协同学理论核心思想的借鉴,这也是通过协同治理来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如何为合作治理做好组织、文化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准备,是协同治理的题中之意。协同治理不同于协同政府、整体性治理等西方舶来的学术话语,它具有典型的区域性与本土化倾向。其运行结构可以划分成分别由地方区域和合作主义所伺服的两个序参阶段,二者集中关注于适度的治理规模以及文化制度领域的变迁过程,从而推动协同治理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初步构想,相较于政府主导型、市场自决型和社区自治型的策略而言,它有着积极地优势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和应用的局限。就其比较优势而言,主要表现为行动者系统的开放性、行动策略组合的多样性、文化制度结构的适应性、网络化组织的创新性以及协同机制的有效性。就其潜在风险而言一方面是体制吸纳对权力系统开放性的稀释;另一方面是自发秩序及其先在规则体系未必自动导向社会公平与正义。就其应用局限而言,如果无法形成全新的国际合作体系,那么定位于地方层面上的协同治理,将无力于应对全球环境危机;同时非政府组织发展薄弱的社区,亦不适宜于应用协同治理的策略。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方能为其实践领域中提供正确而适用的践行方略。
     最后,环境协同治理在实践层面上的思考,主要表现在合作主义对文化系统、组织结构、制度设计以及权力开放性的引导与塑造。其中.在生态主义与生态政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态行政的理念对地方性的考虑、对平行权力体系的追求、对自然生态的呵护、对经济政策的低碳性调适,可以为公共生活的发生与健全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在行动者与结构互动的逻辑进程中,政府与诸多行动者之间协同关系的展开,为合作制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生态。同时基于对地方层面相关行动者生态行为的考虑,为扭转环境领域的“末端治理”趋势,以及避免地方政府“底线竞争”的扩大化,必须推动致力于分权于地方的制度化改进。质言之,多样性的文化结构、合作制组织的发展以及关注于地方区域的制度设计,同权力结构的开放性是相互建构、相互伴生、交织在一起的。其相互建构的不断深化,也就实现了规则的内化,从而逐步实现合作行为的制度化和合作关系的稳定化。
     总之,我们正处在后工业化进程的开始阶段,这是一个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式微和后工业社会合作理念逐步成长的历史过程。处于现实阶段的协同治理,其目的就在于探讨合作发生的机理,其未来的指向也就意味着一种合作治理形态的形成。其对参与性治理的调适,以及对合作治理的预演,有助于为后工业社会合作治理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理论储备与经验积累。
In the period of China's trans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society, industrial society and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re intertwined. It both shows us the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s trend of environmental affairs, and draws developmental trend of social governance. The universality and pressure of environmental issue requires us to actively expl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However, under the governance model of management, the strategies. such as government-led. market-based and community-autonomous, are individual preferences and defects, resulting in a situation of collective failure in the system of governance. Only guided by the governance model of service, and actively actualizes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the environmental field. Then.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failure of governance. In the process of post-industrialization:it is the practice of synergic governance. In this paper, we select the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of trilogy of social governance" as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lso, we combined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scale-power" and "actors-structure". And. based on the real situation in develop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e will discuss the track of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synergic governance.
     Firstly, the advent of synergic governance originated in the roots of the crisis on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issue induced by human social behavior and solving this problem, it often appears as a local improvement and overall deterioration. It relies on the cooperation behavior between social actors to achieve effective governance. Induced in human social behavior in the secondary environment, and governance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is problem often appears as a local improvement and overall deteriora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needs to achieve effective governance relies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ocial actors behavior. However, this cooperation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nd even occurring, it often creates the new difficulty because of the lower level of cooperation.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actors relates to the structure of system, culture, organization and power. And it is root cause in which the closed nature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the trend of centralization. The level of the openness of the power system,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changing track of systems,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ost-industrialization, the system of power will be inevitably brought the trend of closure and centralization by the structure of "centre-edge" in bureaucracy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it results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 between the systems of object and control, which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governance. The expansion and domination of capital in economy is corresponding with the strong governance model of management. Its intrinsic motivation comes from the development faith of radical modernity. This belief is not only in the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but also reflected in the behavior of the expans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 Thereby. it damages the environment directly. It led to the prevalence of consumerism and the consumer society formation in the background. It formed the so-called consumption-based city and rural area became a vassal for city. With the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local autonomy, diversity and local knowledge which are significance with the governance have been losing. This is not only making a huge impact on local culture, but also makes it difficult to develop the loc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weak civil society will difficultly deal with the trend of centralization, and then difficultly deal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Secondly, according to investigate the external factors with the process of concentration of power, we found it rooted from expansion of social scale in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expansion, the trend of concentration of power structure is gradually showing itself, which rooted in concentration of power from economy and wealth. Besides, while culture system, institu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become huge, environmental issue is rapidly losing control. Proper scale is the prerequisite of effective governance. However, due to consuming society i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scale of society is being expanding. Meanwhile, the thinking of certainty governance inevitably leads to concentration and singularity of power. Comment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may be the very path to get rid of predicament. Scale of society is key element of environmental government system. Expansion of society scale obviously influences the process of concentration. For the sake of environment, constructing system of synergic governance and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locality and variety ought to be the only way to prevent the trend of expansion in the process of post-industrialization.
     Thirdly, synergic governance is reality sel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post-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s strategy, its ontology followed by the logic form market to government, and to society. In the background of functional differences and complexity which is government and market and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t improves gradual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And it is drawing political order which is a non-hierarchical and no oppression. In this course, we can sum up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i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trategies. The main content is about its re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ty, a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the structure of actors in the system, the motivation of action and the metaphor in the strategy. Led by economic rationalism, market players are the core of market-based governance model. It can be an individual, business and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as individual. They all follow the logic of competition and individual rational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rationalism, it emphasizes the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of nature, to achieve effective governance of ecological crisis by actively governmental a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democratic pragmatism, its meaning is to achieve effective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by the participation and self-governance to mix the interest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ynergic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se three strategies. It commits itself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e which i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al actors, to avoid the situation of collective failure on the value of cooperation concept for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urthly, the initial concept of synergic governance benefit from the core idea of the Synergetics. And this is pivotal to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issue. In the post-industrial process, how to prepare for the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institution, is the most significance for cooperative governance. Synergic governance is different from collaborative government, holistic governance from Western academic discourse. It has the typical regional and localized tendenci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f the order parameter by local area and corporatism. They focus on the moderate governance scale and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ing cultural system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synergic governance. However, as a preliminary idea of theoretical discourse, compared to the strategies, such as government-led, market-based and community self-determination, there are positive advantages and irreplaceable role, but there are potential risks and limitations of application. On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re are the openness of the actors'system, the diversity of strategy combination, the adaptability of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novation of networked organ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nergic mechanism. In terms of its potential risks, on the one hand, it is the dilution of openness of power system by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politics, the other hand, spontaneous order and its system of rules may not be auto-oriented in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Limitations of their application, synergic governance which located in local area will be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risis, without the new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community with the weak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s also not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ynergic governance. Only is there a clear understanding, there will be the correct strategy for the practice.
     Finally, 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aspect, environmental Synergic governance mainly shows the guidance and creation of Corporatist to cultural system, organization socialism structure, system design and power loosen. As the local considerations, the pursuit of parallel power system,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and accommodation to low carbon, Ecological administration which comes from Ecologism and ecological politics can provide necessary cultural basis to social life. In the interaction of actors and structu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people will supply a good environment for cooperation. Meanwhile, considering the local actors, we must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decentraliza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end-treat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bottom line competi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meantime,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the system design concerning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ness of the power structure are mutually constructive, mutually co-existed, and intertwined.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ir mutual construct rule internalization realized. Thu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ooperative behavior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 can be achieved.
     In a word, we are beginning to move into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t is a historical process with declining industrial ideology and intensive post-industrial cooperative conception. As the result, one purpose of synergic governance studying is to find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so as to form a cooperative society in the future. The accommodation of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as well as the preview of cooperative governance, can help to reserve the necessary theory and experience, which to achieve cooperation governance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引文
[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地球环境与公共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0页。
    同,第270-291页。
    ②[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译序第2页
    [美]西蒙·A·莱文:《脆弱的领地——复杂性与公有域》,吴彤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Peter M.Vitousek. Harold A. Mooney. Jane Lubchenco. and Jerry M.Melillo. Human Domination of Earth's Ecosystems. Science. July 25.1997, pp.494-499.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朱旭峰:《市场转型对中国环境治理结构的影响——国家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分配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6期。
    参见:[美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王云峰:《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略探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第6期。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同上,第44页。
    同上,前言第1页。
    杨劬:《环境治理约束下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1期。
    杨曼利:《西部生态治理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特区经济》2006年第4期。
    周丽晖,严盖:《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生态经济》2007年第12期。
    David Pearce. Blueprint 3: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ndon:Earthscan.1993,p.8
    Tom Jones. Policy Coherence.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2:pp389-401.2002
    Bruno Turnheim. Mehmet Y. Tezca. Complex Governance to Cope with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An Assess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published online:22 October 2009.
    ①[美]西蒙·A·莱文:《脆弱的领地——复杂性与公有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230页。
    Antonio P. Contreras. Civil Society.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Knowledge:Forest Governance in Thailand and the Philippines in the Context of ASE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4: pp179-193.2004.
    Janet McIntyre. Critical Systemic Praxis fo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A Case Study of Management. Governance, and Polic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Vol.15. No.1, February2002.
    史耀波,任勇:《收入差距、流动成本与地区环境治理》,《生态经济》2007年第9期。
    李胜:《两型社会环境治理的政策设计——基于参与人联盟与对抗的博弈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洪璐,彭川宇:《城市环境治理投入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杨妍:《环境公民社会与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新视野》2009年第4期。
    李雪松,高鑫:《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以武汉水专项为例》,《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4期。
    童志锋,黄家亮:《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双重困境”与“双管齐下”》.《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张连国:《生态生产力:自然生态生产力与生态理性经济人的生态治理能力的协同》,《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6期。
    Stefan Buzarovski. Local environmental action plans and the'glocalisation'of post-socialist governance:The Macedonian experience. GeoJournal.54:pp557-568,2001.
    Imme Scholz.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National Water Policies. W. Scheumann et al. (eds.)Water Politics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Berlin Heidelberg.2008.pp81-104.
    Asa Persson.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ion and bilater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ith an evolving governance framework. Int Environ Agreements (2009) 9:pp409-429.
    艾络·帕罗海墨:《欧洲的未来——后工业化社会环境设计前瞻性思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9页。
    Rikke Arnouts,Bas Arts.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ailure:The'Dark Side'of an Essentially Optimistic Concept. B. Arts et al. (eds.), The Disoriented State:Shifts in Governmentality; Therritoriality and Governance, Volume 49.pp201-228.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2009
    Eero Palmujoki. Public-Private Governance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06) 8:pp1-17.
    Sebastian Oberthur and Thomas Gehring. Reform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n Institutionalis Critique of the Proposal for a World Environment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Lav and Economics.4:pp359-381,2004.
    Tom Athanasiou.Divided Plant:The Ecology of Rish and Poor.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6.p304.
    Neil T. Carter and Arthur P. J. Mol (ed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London and New York.2007
    Joshua Su-Ya Wu. The State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fter the 17th Party Congress. East Asia(2009) 26:pp265-284.
    ①[美]西蒙·A·莱文:《脆弱的领地——复杂性与公有域》,吴彤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美]西蒙·A·莱文:《脆弱的领地——复杂性与公有域》,吴彤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Sylvia I.Karlsson. The End of Knowledge and Beginning in Pesticide Governance:The End of Knowledge and Beginning of Values in Governing Globalize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4:pp195-213.2004.
    Janis Birkeland. Towards a New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The Environmentalist. Volume 13. Number 1, pp19-32 (1993).
    Oran R. You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Causing and Confron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3:pp377-393.2003.
    Philipp Pattberg. What Role for Private Rule-Making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alysing the Fores Stewardship Council (FSC).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2005) 5:pp175-189.
    Anke Fischer. On the Role of Ideas of Human Nature in Shaping Attitudes. Toward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um Ecol(2010) 38:pp123-135.
    杨妍,孙涛:《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期。
    薛冰,郭斌:《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任志宏,赵细康:《公共治理新模式与环境治理方式的创新》,《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王关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3期。
    John R. Parkins. De-center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 short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democratic processes in the forest sector of Alberta. Canada. Policy Sic (2006) 39:pp183-203
    Adil Najam.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From Contestation to Participation to Engagem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2005).5:pp303-321.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黄爱宝:《论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环境合作治理》,《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黄爱宝:《走向社会环境自治:内涵、价值与政府责任》,《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③黄爱宝:《生态善治目标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理论探讨》2006年第4期。
    诸巍:《官民协同治理:夯实政治文明的基石》,《解放日报》,2004年7月6日。
    ⑤徐建辉:《“协同治理”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科学时报》,2005年12月13日
    ⑥陆世宏:《协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09-113.
    何水.协同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M].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2-106.
    ⑧刘光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17.6
    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第48-53页。
    孙磊:《协同治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51-55页。
    [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地球环境与公共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地球环境与公共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同上,第4页。
    同上,第6页。
    [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法国史新治理研究院编:《治理年鉴2007》,金俊华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
    [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7页。
    同上,第26页。
    同上,第40页。
    同上,第48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中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0页。
    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新华文摘》2004年12期,第55页。
    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二卷)儒学与新儒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4页.
    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页。
    闵宗殿:《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虎患及相关问题》,《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九,转引自:张研:《17-19世纪中国的人口与生存环境》,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69页
    包世臣:《安吴四种》卷二七,《齐民四术·致江西新抚部陈玉生书》,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九,转引自:张研:《17-19世纪中国的人口生存环境》,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70页。
    曾国荃:《曾忠襄公奏议》卷十,《查明和托两厅遗粮无法招佃请予豁免疏》:卷十三,《勘明和托二厅荒地仍恳豁除疏》。转引自:张研:《17-19世纪中国的人口与生存环境》,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70页。
    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景爱:《环境史引论》,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5页。
    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页。
    [法]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页。
    同上,第4页。
    张康之,张乾友:《对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考察——兼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共同体视角》,《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第38卷第4期,第94-102页。
    文明的形态是非线性的,是一种网点分布,并不是一种时间序列关系,而是一种空间结构。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166页。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白平则:《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环境法基本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同上,第29页。
    Rachel Carson. Silent Spring.Boston:Houghton Mifflin,1964,p.13转引自(美)约翰·贝拉来·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同上,第57页。
    笔者整理自:山东省冠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冠县志》,齐鲁书社,第307-309页。
    [英]布莱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杨通进序言,第2页。
    同上,第3页。
    [美]约翰·博德利:《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周云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2页。
    [美]约翰·博德利:《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周云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同上,第16页。
    同上,第46页。
    整理自:聊城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聊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页。
    张康之,张乾友:《认同、承认与通向合作之路》,《长白学刊》2010年第1期,第22-30页。
    相关数据材料整理自:洪星范,陈博政编著:《代价——人类发展史上最值得铭记的20大教训》,2006年版,第69-81页,第137-149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1页。
    [美]约翰·博德利:《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周云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2-73页。
    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页。
    同上,第187页。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1页。
    ①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②张康之:《历史转型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治理对策》,《浙江学刊》,2008年第5期。
    ③[英]玛格丽特·罗斯:《后现代与后工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④同上,第35页。
    [德]U·梅勒文,柯小刚译:《生态现象学》,《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第84页。
    Giovana Ricoveri.Culture of the Left and Green Culture. Capitalism. Nature. Socialsm,4.3. September 1993. pp.116-117
    整理自:洪星范,陈博政编著:《代价——人类发展史上最值得铭记的20大教训》,2006年版,第162-186页。
    [美]约翰·博德利:《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周云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杨继平:《谈谈生态文明》,载严耕主编:《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英]布莱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杨通进序言,第3-4页。
    [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9页。
    高兴武:《传统行政组织的困境及生态化改造——以生态环境治理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8期。
    同上。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5页。
    黄爱宝:《论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环境合作治理》,《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4-10页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同上,第251页。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美]琼·科思:《信任、自愿社团与有效民主:当代美国的市民社会话语,参见[美]马克·E·沃伦编:《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6页
    同上,第419页。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2页
    参见: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
    约翰·斯科特:《研究权利》.载[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威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页。
    同上,第259页。
    [美]戴维·约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吴琼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美]戴维·约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吴琼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同上,第372页。
    (?)同上,第364页。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62页。
    [美]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林尚立:《轴心与外围:共产党的组织网络与中国社会整合》,载陈明明等主编:《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
    [英]简·汉考克:《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李隼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美]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For an enlightening discussion of the intellectual lineage of authoritarian environmentalism. see Douglas R.Weiner. Demvthologizing Environmentalis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25. no.3 (Fall 1992):385-411.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潘磊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6页
    [美]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4年11月,第479页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4页。
    Peter M..Vitousek.Harold A. Mooney. Jane Lubchenco.and Jerry M.Melillo. Human Domination of Earths Ecosystems. Science. July 25.1997,pp.494-499.
    Giovana Ricoveri. Culture of the Left and Green Culture. Capitalism. Nature. Socialsm,4,3. September 1993. pp.116-117.
    Paul M.Sweezy.The Guilt of Capitalism. Monthly Review.49:2. June 1997, p.61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瑞典]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5-76页。
    国家名称后括号内的数字为2007年HDI (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英]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黄爱宝:《生态型政府构建的背景动因》,《南京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二卷)儒学与新儒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页。
    同上,第323页。
    同上,第320页
    同上,第324页
    同上,第325页。
    同上,第332-33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赵宇,张京祥:《消费型城市的增长方式及其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4期,第84页。
    同上
    王宁:《中国何以未能走向消费型社会——低成本发展战略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困境》,《社会》2009年第2期,第50页。
    张式军:《消费文化转型的激励机制与“两型社会”的构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第25页。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4页。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译序第2页。
    (?)[瑞典]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张蔚文,黄祖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导读一,第19页。
    2010年7月,Daniel A. Bell于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第二届“社会科学高级讲习班”上的发言。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Yang Guobin. Weaving a green web:The internet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n China. China Environment Series.6 (2003),pp.89-93.
    Katherine Morton. Taming the Yellow Dragon: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hD thesis.2000),p.21.
    刘虹:《中国环保NGO的政策参与》,载李春成主编:《观念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
    刘虹:《中国环保NGO的政策参与》,载李春成主编:《观念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121页。
    江心:《中国环境NGO与政府间关系:以“自然之友”为例》,载郇庆治主编:《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Mann Michael.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ume 11):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Stat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59
    王晓毅:《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学海》2010年第2期.第60-62页。
    同上。
    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年版.第56页。
    顾俊:《“行政社区”的困境及其突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年第4期,第61-77页。
    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英]C.H.麦基文:《宪政古今》,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燕继荣:《从“行政主导”到“有限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与路径》,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②[澳]约翰·德赖泽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学春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③[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2页。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55页
    ①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②同上,第153页。
    [英]简·汉考克:《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李隼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William C.Mitchell and Randy T.Simmonms. Bevond Politics:Markets, Welfare, and the Failure of Bureaucracy. Boulder. Colo.:Westview.1994. p.148.
    [澳]约翰·德赖泽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学春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Andrew Dobson. Citizenship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John S.Dryzek, "Found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olitical economy:The search for homo ecologicus?" New Political Economy,1(1996),pp.27-40.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5-46页。
    [澳]约翰·德赖泽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学春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同上,第99页。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5页。
    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谢志强,潘嘉:《党政领导干部对2007-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引自《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153页。
    夏光:《论环境治道变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2卷第1期,第20-23页.
    (?)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同上,第94页
    杨洪刚:《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及其选择研究》,复旦大学博士生论文,2009年4月,第136页。
    H.H.Gerth and Mills C.Wright,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8.
    周祖成:《论行政主导对我国走向法治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希]塔基斯·福托鲍洛斯:《当代多种危机与包容性民主》,李宏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Albert Weale. The New Politics of Pollution.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2,pp.17-18.
    [澳]约翰·德赖洋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学春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笔者整理:“正蓝旗‘无为’治沙试验‘人退杀退’”,《新京报》,2010年4月6日。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页。
    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同上,第229页。
    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宋言奇:《国外生态环境保护中社区“自组织”的发展态势》,《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①[澳]约翰·德赖泽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学春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134页。
    George A. Gonz lez. Corporate Pover and the Environme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S Environment Policy,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1.
    [美]威廉·A·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佟德志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澳]约翰·德赖洋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学春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同上,第132-133页。
    [德]赫尔曼·哈肖:《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2页。
    参见:[德]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郭治安译,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俄]A.M.科斯京:《生态政治学与全球学》,胡谷明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106页。
    邓正来主编:《哈耶克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邓正来主编:《哈耶克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
    [德]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郭治安译,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9页。
    何水:《协同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02-106页。
    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第48-53页。
    ③[挪威]Tom Christensen PerLagreid张丽娜,袁何俊译:《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9期,第83页。
    参见:[挪威]Tom Christensen PerLagreid,张丽娜,袁何俊译:《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9期,第83-90页。
    George Boyne. Introduction to the Symposium on New Labour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79 No.1,2001.p3.
    解亚红:《“协同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新阶段》,《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第61页
    [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主编:《地球环境与公共性》,韩立新等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第11页。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2页。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载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133页。
    ②同上,99页。
    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博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同上,第11页。
    [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博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博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同上,译者序第9页。
    [法]埃哈尔·费埃德博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同上.第119页
    [法]埃哈尔·费埃德博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贝。
    ②同上.译者序第13-14页。
    ③[美]詹姆斯·汤普森:《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敬又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希]塔基斯·福托鲍洛斯:《当代多种危机与包容性民主》,李宏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8-59页。
    同上,第177页。
    [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1页。
    同上,第174页。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173页。
    笔者整理自:周晓湘:《靖西民众抗污染事件调查》,《凤凰周刊》2010年第22期。
    [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7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1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2页。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
    ①[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2页。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美]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文化与环境》,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参见: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09-310页。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多中心》,载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第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9-95页。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多中心》.载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11页
    [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页。
    [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同上,第254页
    曾广容:《系统开放性原理》,《系统辨证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44-47页。
    Stephen Goldsimth.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ity:Resurrecting Urban America (Washington:Regnery.1997),pp.30-44.
    ①[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①[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俞可平:《创新:社会进步的动力源》,载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258页。
    Stephen Goldsmith, Putting Faith in Neighborhoods:Making Cities Work through Grassroots Citizenship (Noblesville.Ind.:Hudson Institute.2002)
    [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Elaine C.Kamarck, "Applying 21st-Century Government to the Challenge of Homeland Security" (Washington:IBM Endowment for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 June 2002). p.12.
    [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4页。
    [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等译,北京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参见:[英]安德鲁·多布森:《国家、公民及其环境》,昆廷·斯金纳,博·斯特拉思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
    (?)同上,第420页。
    (?)[美]奥恩斯坦、埃尔德:《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定》,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转引自:(?)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9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2页。
    同上,第390页。
    [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114页。
    Riflkin,J.:《熵,进入绿色世界》,纽约,1989年版,第274页,转引自: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郇庆治:《环境政治国家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1页。
    [英]布莱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226页。
    同上,第9页。
    同上,第74页
    [英]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曾建平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三联书店2005年版,引言第11页。
    郇庆治:《环境政治国家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美]丹尼尔·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98页
    Janet Mclntvre. Critical Systemic Praxis fo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A Case Study of Management. Governance, and Policy. Sv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Vol.15, No.1. February 2002.
    (?)[美]理查德·斯蒂尔曼二世编著:《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美]理查德·斯蒂尔曼二世编著:《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里格斯在台湾大学的演讲词,转引自:彭文贤:《行政生态学》,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19页
    ③里格斯:《公共行政比较研究的趋势》,《国际行政科学评论》.1962年,第2期。转引自: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同上,第298-301页。
    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王泸宁:《行政生态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118页
    黄爱宝:《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内涵比较分析》,《学海》2005年第3期。
    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三卷)伦理与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三卷)伦理与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意]加埃塔诺·莫斯卡:《政治科学要义》,任军锋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页。
    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主编:《地球环境与公共性》,韩立新,李新荣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常庆欣:《治理、组织能力和非营利组织》,《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1期。
    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131页。
    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同上,第143页。
    [美]费勒尔·海迪:《比较公共行政(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杜治洲:《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与公众互动的三种模式》,《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39页。
    [韩]全中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韩]全中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187页。
    张烁:《政治合法性的法理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林尚立:《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载陈明明主编:《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同上,第8页。
    同上,第9页。
    同山,第12页。
    林尚立:《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载陈明明主编:《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8页。
    托尼·布莱尔:《第三条道路:新世纪的新政治》,引自陈林,林德山主编:《第三条道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第24-25页。
    闫健编:《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访谈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4-33页。
    刘祖云:《政府与公民关系:契约与责任之张力》,《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11页。
    Holmes, Stephen," Lineages of the Rule of Law."pp.19-61, in Jose Maria Maravall and Adam Przeworski,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p.50.
    [瑞典]奥斯卡·阿尔们:《地方人大、利益集团与法治的发展》,载陈明明等编《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上海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周光辉:《论宪政的基本精神及其思想蕴涵》,《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张康之:《论合作制组织的开放性》,《探索》2009年,第1期。
    张康之:《论信任、合作以及合作制组织》.《人文杂志》,2008年第2期。
    同上。
    [美]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338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5页。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6页。
    同上,第398页
    [美]约翰·博德利:《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周云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页。
    [美]约翰·博德利:《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周云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9页。
    同上,第403页。
    同上,第420页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页。
    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5页。
    汗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同上,第53页。
    [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罗梁波:《论行政学研究的基础和取向》.载李春成主编:《观念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7页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1页。
    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祖:《党政领导干部对2007-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9-300页。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2页。
    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
    此处“地方环境保护主义”意指保护地方政府为局部利益而纵容管辖区域内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薛澜:《制度惯性与政策困境》,2009年1月15日《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22857
    约翰·桑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中国民主的前景》,“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张千帆:《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陈国权:《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张志坚主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0页。
    刘祖云:《“权力行政”向“责任行政”的范式转化》,《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
    [瑞典]埃里克·阿姆纳,斯蒂格·蒙丁主编:《趋向地方自治的新理念——比较视角下的新近地方政府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4页。
    张千帆:《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陈国权:《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张志坚主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7页。
    《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http://yss.mof.gov.cn/yusuansi/zhengwuxinxi/zhengceguizhang/200907/t20090707176746.html
    张千帆:《集权还是分杈?地方自治的成本-利益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Cass Sunstein. Federalism in South Africa? Notes from American Experience.8 Americ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Policy 421转引自张千帆:《集权还是分权?地方目治的成本——利益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江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拉里·雷:《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载f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威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引言第11页。
    [德]乌尔里希·贝克等编著:《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德]乌尔里希·贝克等编著:《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0-92页。
    托尼·布莱尔:《第三条道路:新世纪的新政治》,引自陈林,林德山主编:《第三条道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第24-25页。
    杨雪冬:《论“县”:对一个中观分析单位的分析》,载陈明明主编:《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笔者整理日:聊城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聊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书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330页。
    [韩]全中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99负。
    (?)[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孙晓莉:《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页。
    [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李传军:《管理主义的终结——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与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264页。
    同上,第267页。
    高小平,刘一弘:《1998年、2008年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三定”规定比较研究——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吕炜,王伟同:《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张康之:《历史转型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治理对策》,《浙江学刊》,2008年第5期。
    [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148贝。
    刘祖云:《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伦理审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5年版,第131页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280
    同上,第283页。
    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310页
    同上,第318页。
    [韩]全中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同上,第177页
    同上,第194页
    [德]赫尔曼·哈青:《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5年版,第129页。
    [1][澳]约翰·德赖泽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学春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德]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郭治安译,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5][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德]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肖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德]乌尔里希·贝克等编著:《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赵延东译,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9][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0][俄]A.и.科斯京:《生态政治学与全球学》,胡谷明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法]埃哈尔·费埃德博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法]法国更新治理研究院编:《治理年鉴2007》,金俊华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14][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博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16][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7][法]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芬]艾络·帕罗海墨:《欧洲的未来——后工业化社会环境设计前瞻性思考》,柳翰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韩]全中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加]埃伦·M·伍德:《资本的帝国》,王恒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加]隆纳·莱特:《进步简史》达娃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22][美]阿尔伯特·O·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卢昌崇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24][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5][美]艾胲博,百里枫:《揭开行政之恶》,自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26][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肖晨阳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9][美]戴维·约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吴琼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31][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3][美]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美]费勒尔·海迪:《比较公共行政(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美]格雷姆·泰勒:《地球危机》,赵娟娟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37][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8][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40][美]理查德·斯蒂尔曼二世编著:《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42][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 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听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44][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美]马克·E·沃伦编:《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46][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47][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王文章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4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9][美]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文化与环境》,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50][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顾建光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美]威廉·A·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佟德志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4][美]西蒙·A·莱文:《脆弱的领地——复杂性与公有域》,吴彤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5][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6][美]约翰·博德利:《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周云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7][美]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主编:《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58][美]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孙艳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59][美]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0][美]詹姆斯·汤普森:《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敬又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1][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潘嘉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3][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地球环境与公共性》,韩立新等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4][瑞典]埃里克·阿姆纳,斯蒂格·蒙丁主编:《趋向地方自治的新理念——比较视角下的新近地方政府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瑞典]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张蔚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6][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7][希]塔基斯·福托鲍洛斯:《当代多种危机与包容性民主》,李宏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8][意]加埃塔诺·莫斯卡:《政治科学要义》,任军锋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69][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张淑兰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英]C.H.麦基文:《宪政古今》,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1][英]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英]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3][英]布莱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74][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5][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76][英]简·汉考克:《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李隼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77][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威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8][英]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英]玛格丽特·罗斯:《后现代与后工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0][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1][英]威廉·贝纳特,彼得·科茨:《环境与历史》,包茂红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82][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3][中]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郁建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白平则:《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环境法基本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3]陈林,林德山主编:《第三条道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4]陈明明等编《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陈明明主编:《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程倩:《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8]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邓正来主编:《哈耶克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洪星范,陈博政编著:《代价——人类发展史上最值得铭记的20大教训》,2006年版。
    [14]郇庆治:《环境政治国家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郇庆治主编:《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孔繁斌:《公共性再生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李传军:《管理主义的终结——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与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李春成主编:《观念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9]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二卷)儒学与新儒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三卷)伦理与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聊城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聊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23]刘柏志:《论农业社会治理中的权制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24]刘光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5]刘祖云:《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伦理审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7]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梅雪芹主编:《和平之最——人类社会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30]彭文贤:《行政生态学》,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
    [31]山东省冠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冠县志》.齐鲁书社。
    [32]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孙晓莉:《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34]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5]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7]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38]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0]闫健编:《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访谈录》,中央编译出版礼,2009年版。
    [41]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2]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3]杨洪刚:《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及其选择研究》,复旦大学博士生论文,2009年4月。
    [4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5]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0]张康之:《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2]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张康之:《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54]张研:《17-19世纪中国的人口与生存环境》,黄山书社,2008年版。
    [5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6]郑易生,钱薏红:《深度忧患——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德]U·梅勒文,柯小刚译:《生态现象学》,《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
    [2][挪威]Tom Christensen PerLagreid,张丽娜,袁何俊译:《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9期。
    [3]常庆欣:《治理、组织能力和非营利组织》,《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1期。
    [4]杜治洲:《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与公众互动的三种模式》,《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5]高小平,刘一弘:《1998年、2008年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三定”规定比较研究——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6]高兴武:《传统行政组织的困境及生态化改造——以生态环境治理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8期。
    [7]顾俊:《“行政社区”的困境及其突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何水:《协同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洪璐,彭川宇:《城市环境治理投入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10]黄爱宝:《论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环境合作治理》,《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1]黄爱宝:《生态善治目标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理论探讨》,2006年第4期。
    [12]黄爱宝:《生态型政府构建的背景动因》,《南京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3]黄爱宝:《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内涵比较分析》,《学海》,2005年第3期。
    [14]黄爱宝:《走向社会环境自治:内涵、价值与政府责任》,《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15]解亚红:《“协同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新阶段》,《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16]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17]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新华文摘》,2004年12期。
    [18]景爱:《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中国环境史研究举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9]李胜:《两型社会环境治理的政策设计——基于参与人联盟与对抗的博弈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20]李雪松,高鑫:《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以武汉水专项为例》,《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4期。
    [21]刘祖云:《“权力行政”向“责任行政”的范式转化》,《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
    [22]刘祖云:《政府与公民关系:契约与责任之张力》,《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3]陆世宏:《协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4]吕炜,王伟同:《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5]闵宗殿:《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虎患及相关问题》,《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26]彭锦鹏:《全观型治理:理论与制度化策略》,《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5年第23期。
    [27]任志宏,赵细康:《公共治理新模式与环境治理方式的创新》,《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28]史耀波,任勇:《收入差距、流动成本与地区环境治理》,《生态经济》,2007年第9期。
    [29]宋言奇:《国外生态环境保护中社区“自组织”的发展态势》,《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0]孙磊:《协同治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8年第5期。
    f31]童志锋,黄家亮:《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双重困境”与“双管齐下”》,《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32]王关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3期。
    [33]王宁:《中国何以未能走向消费型社会——低成本发展战略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困境》,《社会》2009年第2期。
    [34]王晓毅:《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学海》,2010年第2期。
    [35]王云峰:《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略探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第6期。
    [36]夏光:《论环境治道变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2卷第1期。
    [37]徐建辉:《“协同治理”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科学时报》,2005年12月13日。
    [38]薛冰、,郭斌:《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39]杨曼利:《西部生态治理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特区经济》,2006年第4期。
    [40]杨劬:《环境治理约束下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1期。
    [41]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年第4期。
    [42]杨妍,孙涛:《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期。
    [43]杨妍:《环境公民社会与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新视野》,2009年第4期。
    [44]曾广容:《系统开放性原理》,《系统辨证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5]张康之,张乾友:《对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考察——兼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共同体视角》,《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第38卷第4期。
    [46]张康之,张乾友:《认同、承认与通向合作之路》,《长白学刊》,2010年第1期。
    [47]张康之:《历史转型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治理对策》,《浙江学刊》,2008年第5期。
    [48]张康之:《论信任、合作以及合作制组织》,《人文杂志》,2008年第2期。
    [49]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7卷第2期。
    [50]张连国:《生态生产力:自然生态生产力与生态理性经济人的生态治理能力的协同》,《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6期。
    [51]张千帆:《集权还是分权?地方自治的成本——利益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52]张千帆:《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53]张式军:《消费文化转型的激励机制与“两型社会”的构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54]张烁:《政治合法性的法理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55]赵宇,张京祥:《消费型城市的增长方式及其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4期。
    [56]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
    [57]周光辉:《论宪政的基本精神及其思想蕴涵》,《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58]周丽晖,严盖:《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生态经济》,2007年第12期。
    [59]周祖成:《论行政主导对我国走向法治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
    [60]朱旭峰:《市场转型对中国环境治理结构的影响——国家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分配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6期。
    [61]诸巍:《官民协同治理:夯实政治文明的基石》,《解放日报》,2004年,7月6日。
    [1]Adil Najam.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From Contestation to Participation to Engagem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2005).5:pp303-321.
    [2]Albert Weale, The New Politics of Pollution,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2. pp.17-18.
    [3]Andrew Dobson. Citizenship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4]Anke Fischer. On the Role of Ideas of Human Nature in Shaping Attitudes. Toward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um Ecol (2010) 38:pp123-135.
    [5]Antonio P. Contreras. Civil Society.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Knowledge:Forest Governance in Thailand and the Philippines in the Context of ASE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4:pp179-193,2004.
    [6]Asa Persson. Environmenta policy integration and bilater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ith an evolving governance framework. Int Environ Agreements (2009) 9:pp409-429.
    [7]Bruno Turnheim, Mehmet Y. Tezca. Complex Governance to Cope with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 An Assess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published online:22 October 2009.
    [8]David Pearce. Blueprint 3: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ndon:Earthscan,1993, p.8
    [9]Douglas R.Weiner, Demythologizing Environmentalis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25. no.3 (Fall 1992):385-411.
    [10]Eero Palmujoki. Public-Private Governance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06) 8:pp1-17
    [11]Elaine C.Kamarck, "Applying 21st-Century Government to the Challenge of Homeland Security (Washington:IBM Endowment for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 June 2002). p.12.
    [12]George A. Gonz lez. Corporate Pover and the Environme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S Environment Policy, 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1.
    [13]George Boyne. Introduction to the Symposium on New Labour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79 No.1.2001.p3.
    [14]Giovana Ricoveri.Culture of the Left and Green Culture. Capitalism, Nature. Socialsm,4.3. September 1993, pp.116-117.
    [15]H.H.Gerth and Mills C.Wright.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8.
    [16]Holmes, Stephen, "Lineages of the Rule of Law. " pp.19-61, in Jose Maria Maravall and Adam Przeworski,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p.50.
    [17]Imme Scholz.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National Water Policies. W.Scheumann et al. (eds.) Water Politics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Berlin Heidelberg.2008.pp81-104.
    [18]Janet Mclntyre. Critical Systemic Praxis fo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A Case Study of Management, Governance, and Polic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Vol.15. No.1. February 2002.
    [19]Janis Birkeland. Towards a New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The Environmentalist, Volume 13. Number 1,pp19-32 (1993).
    [20]John R. Parkins. De-center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 short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democratic processes in the forest sector of Alberta. Canada. Policy Sic (2006) 39:pp183-203.
    [21]John S.Dryzek. " Found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olitical economy:The search for homo ecologicus?" New Political Economy.1(1996),pp.27-40.
    [22]Joshua Su-Ya Wu. The State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 After the 17th Party Congress. East Asia (2009) 26:pp265-284.
    [23]Katherine Morton. Taming the Yellow Dragon: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hD thesis.2000),p.21.
    [24]Mann Michael.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ume 11):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Stat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59.
    [25]Neil T. Carter and Arthur P. J. Mol (ed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London and New York,2007.
    [26]Oran R. You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Causing and Confron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3: pp377-393,2003.
    [27]Paul M.Sweezy.The Guilt of Capitalism. Monthly Review,49:2, June 1997, p.61.
    [28]Peter M.Vitousek, Harold A. Mooney. Jane Lubchenco,and Jerry M.Melillo. Human Domination of Earth's Ecosystems. Science, July 25.1997, pp.494-499.
    [29]Philipp Pattberg. What Role for Private Rule-Making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alysing the Fores Stewardship Council (FSC).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2005) 5:pp175-189.
    [30]Rikke Arnouts,Bas Arts.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ailure:The'Dark Side'of an Essentially Optimistic Concept. B. Arts et al. (eds.). The Disoriented State:Shifts in Governmeniality, Therritoriality and Governance. Volume 49,pp201-228.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09
    [31]Sebastian Oberthur and Thomas Gehring. Reform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n Institutionalist Critique of the Proposal for a World Environment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4:pp359-381,2004.
    [32]Stefan Buzarovski. Local environmental action plans and the'glocalisation'of post-socialist governance:The Macedonian experience. Geo Journal.54:pp557-568,2001.
    [33]Stephen Goldsimth.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ity:Resurrecting Urban America. Washington: Regnery,1997, pp.30-44.
    [34]Stephen Goldsmith, Putting Faith in Neighborhoods:Making Cities Work through Grassroots Citizenship.Noblesville, Ind.:Hudson Institute,2002.
    [35]Sylvia l.Karlsson. The End of Knowledge and Beginning in Pesticide Governance:The End of Knowledge and Beginning of Values in Governing Globalize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4:pp195-213,2004.
    [36]Tom Athanasiou.Divided Plant:The Ecology of Rish and Poor.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6. p304.
    [37]Tom Jones. Policy Coherence,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2:pp389-401,2002.
    [38]William C.Mitchell and Randy T.Simmonms, Beyond Politics:Markets, Welfare, and the Failure of Bureaucracy, Boulder. Colo.:Westview,1994, p.148.
    [39]Yang Guobin. Weaving a green web:The internet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n China, China Environment Series,6 (2003),pp.8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