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礼记正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隋唐建立,结束了自东汉末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天下统一,南北之学亦归于统一。政治上北方统一南方,然而学术上北学却并入南学。唐太宗为了构建“大一统”的政局,加强了思想文化的建设,其中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正义》,统一经学。《正义》的修撰,使朝廷取得了学术权威的话语权。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为西汉大儒戴圣编撰而成。自郑玄《礼记注》行世,遂配《周官》、《仪礼》,并称《三礼》,自孔颖达《正义》行世,遂配《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并称《五经》。郑注简奥,孔疏详赡,并形成互补。自宋代以来,《礼记》经、注、疏合刻,郑注、孔疏珠联璧合,代表了《礼记》学迄今最高的著述成就。清儒新疏《十三经》,唯阙《谷梁传》与《礼记》新疏。时至今日,《礼记正义》之成就仍无法逾越。本文即以孔颖达《礼记正义》这一经学名著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的写作以《礼记正义》为核心,以唐前《礼记》学的发展为纵线,以其发展的政治、历史、文化为背景,以《正义》的学术成就为横截面,紧密围绕《正义》文本展开多角度诠释,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期略识中国古代礼学之博大。再由此经,以窥中国经学之精深。本文共包括绪论,《礼记》称名及成书考释,唐前《礼记》学概述,《礼记正义》的修撰与版本考述,《礼记正义》校勘考释,《正义》对《礼记》经注的文本考论,《礼记义》训诂考释,《礼记正义》人物、名物与制度考证,《礼记正义》的经学与政治思想等九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礼记》的学术价值意义与重要成果、孔颖达《礼记正义》研究的学术意义及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集中考释《礼记》这部典籍的称名与成书两个问题。本章梳理了《礼记》历史上的多个称谓,如《小戴礼记》、《小戴记》、《礼》、《记》等,最终定名为“礼记”的历程。关于《礼记》成书,本文主张《礼记》成书问题实际应包含全书“成书”与具体篇章“成篇”两个方面。据此,本文列举了东汉以来《礼记》具体成篇的二十二家解说与考证成果;又重点比较分析了关于《礼记》一书编撰成书的七种主要说法:西汉戴圣编纂说,叔孙通编纂说,成于六国说,汉儒编纂说,伪托戴圣编纂说,马融、卢植删定说,河间献王之徒编纂说等。对以上诸说,本文皆一一辨析其正误、得失。
     第三章主要概述唐前《礼记》学发展情形。西汉礼学伴随着“大一统”的政局而兴起,《礼记》即在此背景中编撰成书。东汉以来,治《礼记》学者日益众多,《礼记》学著作蔚为大观。本章写作有两条线索,一是以《礼记》学著述成就为重点,对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际近八百年的《礼记》学作以鸟瞰,大致勾勒其发展的脉络,以梳理清楚唐初孔颖达等修撰《礼记正义》的学术渊源。另一条线索是描述东汉至隋唐这段历史中《礼记》学术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及其相关的政治、文化、文学、学术等诸多原因,从而揭示唐修《五经正义》弃《周礼》、《仪礼》二经而选疏《礼记》的历史背景。
     第四章主要论述《礼记正义》的修撰过程与考述其版本流传情况。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贞观之治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就是修撰《五经正义》。围绕《礼记正义》的修撰,本章首先考辨经学大师孔颖达主要的生平事迹,指正部分文献记载的混乱或讹误,尤其对孔颖达与唐太宗的交往及其学术著述成就两方面进行重点讨论,强调孔颖达领衔修撰《正义》所具备的学术成就、人格素养与政治机遇,并揭示唐修《五经正义》弃经选记的政治原因。其次,本章考察了《五经正义》的初撰与修定的历程,并考证其修撰具体年限、成书卷数、不同称名。关于《礼记正义》的版本,本章以其历史沿革为线索,主要考述《礼记正义》成书以来的唐代写本、宋以后的刻本(如单疏本、合刻本)、今人整理本等,其中又以宋、元、明、清四代的合刻本之传承、流变为重点论述内容,并比较分析诸版本之优劣。
     第五章主要考释了《礼记正义》中的校勘情况。《礼记正义》校勘成果丰富,蔚为大观。其校勘内容主要包括对《礼记》、郑玄《礼记注》的校勘,还有对郑注校勘的复校、对其它相关经史典籍的校勘等四个方面。本章首先考释孔疏校勘《礼记》经、注的所采用的多种版本,其次以实例归纳孔疏校勘中采取的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具体方法。孔疏校勘,除了方法多样外,还具有广集众本,择善而从,尊重郑义,详析原因,大量存异、存疑等特点。最后,指正孔疏部分的校勘失误,并将其概括为当校而未校、从郑校而误、不从郑校而误、误驳前贤所校、依据伪书误校等五种情形。
     第六章主要讨论《礼记正义》关于《礼记》及郑注文本的考论。《礼记正义》的考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礼记》一书的作者(包括成书、成篇问题)进行了考论。孔疏认为“《礼记》之作,出自孔氏”,其写作方式“错总鸠聚,以类相附”最后由戴圣编撰而成。其次则就《礼记》一书的性质、内容以及各篇题旨、要义展开论述与归纳。孔疏对《礼记》各篇的认识值得肯定处甚多。以上是其文本考论的主要内容。再次是对《礼记》部分篇章进行结构分析,总结其文法义例。最后还对郑玄《礼记注》进行发凡起例。
     孔颖达具有明确的训诂思想,认为训诂即“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主张维护儒经之纯洁,遵循“疏不破注”之原则,强调解经言之有据的态度,提倡语言简朴的风格。《礼记正义》训诂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可视为训诂学著作之典范。本文于第七章对其训诂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揭示其训诂成就。《礼记正义》的训诂内容可以分为释词、释句、释段、释篇等四个层次进行考察,而以释词为重点。本文首先将其释词法概括为义训法、声训法、形训法三种,其中又以义训法为重点,可归纳总结出数十种凡例,足见《正义》训诂之博大。其次简要归纳《正义》释句、释段之法。整体上看,《礼记正义》的训诂实绩体现了孔颖达的训诂理念。最后据前贤成果,辨析、指正了《正义》中部分训释误例,并将其归纳为因误解经、注而误,强解经、注而误,从郑注误而误,以及训释自相矛盾等四种情况。
     礼学本是实学。本文第八章主要论述《礼记正义》对相关人物、名物、礼制的考证情形。孔疏对《礼记》及郑注中所涉及的历史与传说人物,皆有所训释,达数百人之多。而其所考证的名物,范围极广,种类众多,可略分动植物、器物、宫室、天文地理四大类。《正义》重点考证的是礼仪制度,古礼名目繁杂,文献残缺,《正义》考证翔实,学术价值极高,故大有功于礼学之处。本文根据郑注、孔疏学术倾向,以吉、凶、宾、军、嘉“五礼”为纲,择要讨论《正义》关于各种礼仪制度的考证。此外,孔疏还考证了其他政治制度。本章最后对孔疏考证讹误亦略作辨正。
     《礼记》优于《周礼》、《仪礼》之处,关键在于其对礼义的阐发。《礼记正义》不但善于考证制度,而且阐发义理亦多有独到、深刻之发明。本文第九章集中论述《礼记正义》所蕴含的丰富礼(经)学思想与政治思想。本章首先总结孔颖达纯化儒学的具体表现;重点则论述孔疏关于对礼的起源、制作、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礼的践行、礼学著述的理念等;然后从孔颖达对礼与政治关系的讨论、对封建国家建构“大一统”思想的宣扬、以及对忠孝仁义伦理道德的阐释等多角度,考察《正义》以礼治国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结语简述《礼记正义》的学术成就,评价其在礼(经)学史上的意义。
     总之,本文的写作,以《礼记正义》为中心,以汉至唐《礼记》学为线索,以《正义》多方面成就为横截面,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全面、客观考察、揭示孔颖达《礼记正义》的学术成就。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Tang Dynasty, the separation of China since Wei Jin period was ended, leading to the un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academic sects. To forge a more unified nation,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Dynasty took measures in the cultural field, one of which was to unify Confucian Classics, which were split into many sections. Kong Yingda and other Confucian experts were asked to comment and explain the Five Classics. As a result,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the Five Classics consisting of170volumes was compiled, enabling the Tang Dynasty to possess the voice in the academic field.
     Compiled by Dai Sheng, a Confucian scholar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Book of Rites is one of "Three Rites";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compiled by Kong Yingda is deemed as one of "Five Classics". The thesis studies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from many perspectives and conducts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nine chapters, namely, introduction, naming of the book, brief summary of the book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compilation, proofreading, semantic studies, explanation of people, things and systems in the book, and analysis of thought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of Rites, importance of studying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compiled by Kong Yingda,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 the thesis.
     Chapter Two focuses on naming and compiling of the Book of Rites. It reviews various titles (like Xiaodai Liji, Xiao Dai Ji, Li, Ji, etc.)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Book of Rites in the end. The thesis believes that the Book of Rites consists of two parts, compiled into a book and into a volume. Furthermore, it illustrates the seven interpretations regarding compiling of the Book of Rites and comments on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Chapter Three deals with studies on the Book of Rites by reviewing the the relevant studies in about800years in the Han Dynasty, Three Kingdoms and Wei Jin Period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efor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other clue is to describe the rising academic importance of the Book of Rites and relevant political, cultural and academic reasons to reveal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for the compilation of Explanatory Notes to the Five Classics in the Tang Dynasty.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compiling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and different versions. At first, it analyzes the life of Kong Yingda by putting the emphasis on his communication with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Dynasty and his achievements to highlight his outstanding academic success, character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Then, it discusses the initial compilation and edition of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the Five Classics to reveal the political reasons for the compilation. In terms of its versions, it surveys the manuscript in the Tang Dynasty, block-printed editions and the copy edited at present.
     Chapter Five concentrates on emendation of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examining the version, emendation methods and contents and Notes to Book of Rites by Zheng Xuan,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ong Yingda's emendation and pointing out some errors.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Book of Rites in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It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Kong Yingda's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pilation of Book of Rites, naming of each chapter, comment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its some chapters before discussing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Chapter Seven focuses on the semantic studies in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The chapter summarizes Kong Yingda's thoughts on the semantic studies and then analyzes those studies from the four levels of explaining words, sentences, paragraphs and texts. The chapter puts the emphasis on explaining words by observing the expla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eaning, sound and structure. It summarizes the explanation of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 briefly. In the end, it distinguishes and points out some explanation errors in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Chapter Eight discusses the explanation of people, things and social rites in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book explains those ancient various rites in details. Depending on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Zhang Xuan and Kong Yingda, the chapter attaches the priority to the explanation of rites system based on the system of "Five Rites".
     Chapter Nine discusses the rich and deep thoughts about rites in the Explanatory Notes to Book of Rites. On the one hand, it summarizes Kong Yingda's understanding of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rites, fulfillment of rites, his thoughts on books of rit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esis explores its political thoughts by analyzing Kong Yingda's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rites and politics, advocating the opinion of unity, elaborating loyalty, filial piety, benevolence and justice.
引文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2009.8重印),第67页。
    ② [明]郝敬,《读礼记序》,《续修四库全书》册9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③ [清]焦循,《礼记补疏叙》,阮元编《清经解》册6,卷1156,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652页。
    ④ 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03-204页。
    ⑤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3-94页。
    ⑥ 陈克明,《中国的经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页。
    ① 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② [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5-156页。
    ③ [清]郝懿行,《礼记笺·序》,《续修四库全书》册10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25页。
    ④ 参见王文锦,《经书浅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页。另参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秦汉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338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义,[清]齐召南等考证,《礼记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4-535页。
    ②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按梁氏将大、小《戴记》并论。
    ③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12页。
    ④ 高明,《礼学新探》,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23-24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2009.8重印),第344页。
    ② 皮锡瑞,《经学历史》,第89-90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义,[清]齐召南等考证,《礼记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4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5页。
    ⑤ [清]李调元,《礼记补注·序》,《续修四库全书》册10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39页。
    ⑥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9页。
    ⑦ 章太炎著,罗炳良主编,《訄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⑧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①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98页。
    ② [清]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1页。
    ① 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2页。
    ②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2009.8重印),第201-202页。
    ③ [日]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④ 张立文、祁润兴,《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⑤ 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21页。
    ① [宋]卫湜,《礼记集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② [清]皮锡瑞著,《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0页。
    ③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1页。
    ④ [元]陈澔,《礼记集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21,第680页。
    ⑤ 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8页。
    ②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页。
    ③ 章太炎,《国学演讲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 [清]吴廷华,《礼记疑义·提要》,《续修四库全书》册9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 [清]毛奇龄,《曾子问讲录·提要》,《续修四库全书》册10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③ [清]汪绂,《礼记章句·序》,《续修四库全书》册100,第350页。
    ④ [清]金榜,《礼笺·序》,《续修四库全书》册109,第1-2页。
    ① 曾军,《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②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③ 曾军,《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51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页。
    ② [清]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1页。
    ③ [清]陈澧著,《东塾读书记》,[清]王先谦主编《皇清经解续编》册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387页。
    ①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4页。
    ① 按:本文凡涉及《礼记正义》内容,除特殊说明外,皆引自由李学勤先生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之《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简体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为便于检阅与节省篇幅,后文皆于正文中直接注明卷数、页码,而不另加注释。
    ②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
    ③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1982重印),第925-926页。
    ④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18页。
    ⑤ [汉]司马迁撰,[宋]裴驯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5-1936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26页。
    ② 杨天宇,《<仪礼>的来源、编纂及其在汉代的流传》∥《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③ 彭林,《仪礼全译·前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10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10页。
    ⑥ 杨天宇,《<仪礼>的来源、编纂及其在汉代的流传》∥《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又见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⑦ 班固,《汉书》册6,第1706页。
    ⑧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16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4页中。
    ② [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册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0页。
    ③ [清]皮锡瑞著,《三礼通论》∥《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2008.6.重印)年版,第1页。
    ④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⑤ 彭林,《仪礼全译·前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① 范文澜,《范文澜全集·群经概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05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26-3127页。
    ③ 吕友仁、吕咏梅译注,《礼记全译·前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6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87页下。
    ① 杨天宇,《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254页。又见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0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11,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14-3615页。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45页上。
    ④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第980页上。
    ⑤ [清]郭嵩焘,《礼记质疑·序》,《续修四库全书》册10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⑥ 杨天宇,《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又见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⑦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5页下。
    ② [清]皮锡瑞著,《三礼通论》//《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2008.6.重印)年版,第1页。
    ③ 范文澜,《范文澜全集·群经概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④ [清]王夫之,《礼记章句·序》,《续修四库全书》册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 陈功文,《汉代<仪礼>称名考略》,《兰台世界》,2010年3月下期,第58-59页。该文认为汉代《仪礼》共有八种名称:礼、士礼、礼记、今礼、礼经、曲礼、礼古经、仪礼。
    ② 吕友仁、吕咏梅译注,《礼记全译·前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① 洪业等编,《礼记引得·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② 杨天宇,《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256页。又见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①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9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82页。
    ③ 陈戍国,《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88页。
    ④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册2,北京:中华书局,1973(1982重印)年版,第288页。
    ⑤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①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34页。
    ③ [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97-499页。
    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点校本)册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31页。
    ⑤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页。
    ⑥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8页。
    ①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③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67页。
    ④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581页。
    ⑤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372页。
    ⑥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309页。
    ⑦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192页。
    ⑧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446页。
    ⑨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411页。
    ⑩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399-400页。
    11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410页。
    12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670页。
    13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975页。
    14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254页。
    15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334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页。
    ② [清]丁晏,《礼记释注》,《续修四库全书》册10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③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页。
    ④ 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96重印),第53-56页。
    ① 王国维著,《汉时古文本诸经传考》∥《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161页。
    ②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2页。
    ③ 引自顾洪编,《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④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页。
    ⑤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163页。
    ⑥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243页。
    ⑦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89页。
    ⑧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313页。
    ①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67页.
    ②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63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33-3142页.
    ④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35页。
    ⑤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605页。
    ⑥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91页。
    ⑦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61页。
    ①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201页。
    ②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73页。
    ③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421页。
    ④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645页。
    ⑤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571页。
    ⑥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597页。
    ⑦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651页。
    ⑧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25页。
    ⑨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43页。
    ⑩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49页。
    11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57页。
    12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67页。
    13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77页。
    14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673页。
    15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11页。
    16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97页。
    17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817页。
    18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829页。
    ①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第787页。
    ②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48页。
    ③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4页。
    ④ 彭林,《郭店楚简与<礼记>的年代》∥《中国哲学》第21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1-59页。
    ⑤ 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页。
    ①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3-114页。
    ②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9页。
    ③ 王锷,《<礼记>成书考》,第281-282页。
    ④ 杨天宇,《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254页。又见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⑤ 参见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第13页。杨氏曰:“二戴既传后仓之学,则取其师所撰之《记》,以入己所撰辑之《记》,自是理所当然的事。”
    ⑥ 章太炎,《国学讲义·六经大概》,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① 蔡介民,《<礼记>成书时代再考》∥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72页。按原载《新东方》第一卷第五期,1940年。
    ②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4页。
    ③ 周予同著,朱维铮编,《群经概论·三礼》∥《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④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下。
    ①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1982重印),第925-926页。
    ②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下。
    ③ [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98-499页。
    ④ [唐]杜佑撰,王文锦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20页。
    ①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②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③ [宋]郑樵撰,《六经奥论》,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下。
    ④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5页。
    ① [清]戴震,汤志钧点校,《大戴礼记目录后语一》//《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0-21页。
    ② [清]陈寿祺,《左海经辨》,王先谦编《续清经解》册8,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9732页。
    ③ [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页。
    ①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页。
    ② [清]沈钦韩著,《汉书疏证》(外二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55页。
    ③ [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三礼》,北京:中华书局,1954(2008.6.重印)年版,第2页。
    ④ [清]陈廷敬著,《三礼指要》,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47年版,第2页。
    ⑤ [清]江永撰,《礼记训义择言》,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9页。
    ⑥ [清]任兆麟撰,《夏小正补注》,《续修四库全书》册10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⑦ [清]任启运撰,《礼记章句·自叙》,《续修四库全书》册99,第3页。
    ⑧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8-2079页。
    ⑨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① [清]钱大昕撰,陈文和主编,《二十二史考异》,《嘉定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176页。
    ②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③ 李学勤,《郭店楚简与<礼记>》∥《重写学术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176页。
    ④ 李学勤,《郭店简与儒家经典》∥《重写学术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119页。
    ① 吴承仕撰,《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吴检斋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2-104页。
    ② 蒋伯潜, 《经学纂要》,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27-29页。
    ① [明]郝敬撰,《礼记纂言》,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2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上。
    ② [明]郝敬撰,《谈经》,《续修四库全书》册17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98-699页。
    ③ [清]王夫之撰,《礼记章句》,《续修四库全书》册98,第4页。
    ④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册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402页。
    ⑤ [清]陈寿祺,《左海经辨》,王先谦编《续清经解》册1,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9732页。
    ⑥ [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三礼》,北京:中华书局,1954(2008.6.重印)年版,第64-65页。
    ①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92页。
    ②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③ [汉]司马迁撰,[宋]裴驯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22-2723畎。
    ④ [清]丁晏,《礼记释注》,《续修四库全书》册10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下。
    ⑤ 蔡介民,《<礼记>成书之时代》∥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153页。按原载《新东方》第一卷第五期,1940年。
    ① [清]毛奇龄,《经问》,阮元《清经解》册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702-703页下。
    ② 洪业等编,《礼记引得序——两汉礼学渊源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③ 朱自清,《经典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40-41页。
    ①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2页。
    ② [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页。
    ① 杨天宇,《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267页。又见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② 蔡介民,《<礼记>成书之时代》∥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153页。按原载《新东方》第一卷第五期,1940年。
    ③ 蔡介民,《<礼记>成书时代再考》∥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72页。
    ④ [日]内藤虎次郎著,江侠庵译,《先秦经籍考》,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162页。
    ① [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册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565-2578页。
    ②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6-47页。
    ③ [清]姜兆锡撰,《礼记章义十卷·提要》,《续修四库全书》册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④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7页。
    ⑤ [清]戴震著,戴震研究会编纂,《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9-1250页。
    ① 高明,《礼学新探》,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4年版,第31页。
    ② 李学勤,《重写学术史·后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0页。
    ③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4页。
    ④ 王锷,《<礼记>成书考》,第321-324页。
    ⑤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⑥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第223页。
    ①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 高明,《礼学新探》,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4年版,第80-95页。
    ③ 杨天宇,《略述中国古代的<礼记>学》∥《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282页。
    ④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5-337页。
    ⑤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可参章权才,《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论略》,《学术研究》,1990年第2期,第51-54页。
    ①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1982重印)年版,第922页。
    ② [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册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565页。
    ③ 朱彝尊撰,《经义考》(新校)册6,第2575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0页。
    ⑤ 班固撰,《汉书》册6,第3614-3615页。
    ① [宋]郑樵撰,《六经奥论》,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下。
    ②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页。
    ③ [宋]范哗撰,[唐]里贤等注,《后汉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95页。
    ① 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0,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78页。
    ③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1982重印)年版,第925页。
    ①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1-1205页。
    ② 范哗撰,《后汉书》册7,第1972负。按《后汉书》卷60上马融本传曰:“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了》、《淮南了》、《离骚》,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③ [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册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第900-902页。
    ④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下。
    ⑤ 范晔撰,《后汉书》册8,第2116页。
    ⑥ 陆德明撰,《经典释文》,第11页下。
    ⑦ 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册1,第902-910页。
    ⑧ [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册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576页。
    ⑨ 李云光,《郑氏三礼学发凡》,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7年版,第38页。
    ① 杨天宇,《略述中国古代的<礼记>学》∥《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274页。
    ②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两汉礼学之传授》,《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9页。
    ③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④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2009.8重印)年版,第141页。
    ⑤ 杨志刚,《中国礼学史发凡》∥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原载《复旦学报》1995年第6期。
    ① 高明,《礼学新探》,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4年版,第81-82页。按:其中“缑氏《礼记要钞》”,上文已论,缑氏系东汉初人,刘歆弟了,故不应视作魏晋南北朝人。
    ② 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264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2009.8重印)年版,第155页。
    ② 皮锡瑞著,1959(2009.8重印)年版,第160页。
    ③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册7,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76-1977页。
    ④ [唐]李延寿撰,《北史》册9,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09页。
    ⑤ [唐]李延寿撰,《北史》册9,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08页。
    ⑥ [唐]李延寿撰,《北史》册9,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43-2744页。
    ①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79页。
    ② 李延寿撰,《南史》册6,第1744页。
    ③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385页。
    ④ 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5,第1391页。
    ⑤ 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5,第1393页。
    ⑥ 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5,第1415页。
    ⑦ 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6,第1716页。
    ⑧ 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6,第1717页。
    ⑨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23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2009.8重印)年版,第176-177页。
    ② 高明,《礼学新探》,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4年版,第229页。
    ③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8-109页。
    ④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册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1页。
    ⑤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册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8页。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册3,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9页。
    ②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册3,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5页。
    ③ [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0-391页。
    ④ [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册4,第891页。按《蜀志·先主传》注曰引自《诸葛亮集》。
    ⑤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86-587页。
    ⑥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册4,第871页。
    ① 章太炎,《五朝学》,《章太炎全集》卷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5-76页
    ② [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8页。
    ③ [唐]李延寿撰,《南史》册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44页。
    ④ [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6页。
    ⑤ [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7页。
    ① [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28页。
    ② 引自刘咸炘,《学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③ 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3页。
    ④ 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996重印),第12-13页。
    ① 杨伯峻,《我看先秦文学和<礼记·檀弓>》,《文史知识》,1986年第6期,第11-12页。
    ② 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8页。
    ③ 陈戍国,《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56页。
    ④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册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9-1040页。
    ⑤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册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75-1276页。
    ①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5页。
    ②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册5,第2175-2193页。
    ③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册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74-2575页。
    ①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1999重印)年版,第115页。
    ① [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6页。
    ② [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93页。
    ③ [清]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9页。
    ① [宋]朱熹撰,《朱了语类》,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9页。
    ② 朱熹撰,《朱子语类》,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7,第2940页。
    ① 参见邱衍文,《中国上古礼制考辨》,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163页。
    ② [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页。王文锦《前言》曰:“《大戴礼记》……到了唐代就佚失了四十六篇,留存至今的只有三十九篇。……现存的篇目数次中有两个七十三篇,即‘诸侯迁庙第七十三’和‘诸侯衅庙第七十三’,则共为四十篇。但‘盛德第六十六’和‘明堂第六十七’实为一篇,都属‘盛德第六十六’,不应该分作两篇,则现存的仍应为三十九篇。下面篇目的数次上移,则‘诸侯迁庙’为‘第七十二’了,避免了重出,恢复了原貌。”
    ③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20页。
    ① [清]王昶,《金石萃编》,《历代墓志丛书》册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6页。按申屠炉明《孔颖达 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作“卷七”,误,当为卷四十七之唐七。
    ② 陈冠明,《孔颖达世系及入唐前行实考》,《阴山学刊》,2003年9月,第63页。
    ③ 陈冠明撰,《孔颖达年谱》,//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文献学信息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2006年版。
    ④ 申屠炉明《孔颖达 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279页。
    ⑤ 李鹏程、王厚香,《天下第一家——孔子家族的历史变迁》,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⑥ 安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版。
    ① 张立兵,《论<毛诗正义>的学术成就》,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1-2605页。
    ③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1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43页。
    ④ 欧阳修撰,《新唐书》册11,第3433页。
    ⑤ [清]王昶,《金石萃编》,《历代墓志丛书》册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6页。
    ⑥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61-1464页、第1472页。
    ⑦ [宋]宋沈括撰,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3页。
    ⑧ 羊春秋,《领略传统学术的魅力》,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⑨ 安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 申屠炉明《孔颖达 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 张立兵,《论<毛诗正义>的学术成就》,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44-154页。曰:“孔福以前的世系为:孔子、鲤、伋、白、水、箕、穿、谦、腾、忠、武、延年、霸、福,孔福为孔了第十四世孙。这样可以推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提到的孔福七世孙孔郁为孔了二十一世孙,孔郁之了孔扬为孔子二十二世孙,孔扬七世孙孔灵龟则为孔了二十九代孙,其子孔硕为孔子三十代孙。又据于志宁《大唐故太了右庶子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宪公孔公碑铭》,孔颖达祖父为孔硕,任‘魏制书侍御史’。孔颖达父亲为孔安,任‘齐青州法曹参军’。则孔颖达为孔子三十二代孙无疑。”
    ③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1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44页。
    ④ 欧阳修撰,《新唐书》册11,第3433-3434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3页。
    ⑥ 陈冠明撰,《孔颖达年谱》,∥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文献学信息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2006年版,第158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7,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51-2452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82页。另可参《唐会要》卷64。
    ② 刘峋等撰,《旧唐书》册8,第2680页。
    ③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17页。按《艺文志四》录有太宗《凌烟阁功臣赞》一卷。
    ④ [唐]李贺著,[清]王琦等评注,《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1-62页。
    ⑤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601-2605页。
    ⑥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1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44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1-2605页。
    ②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1982重印)年版,第1718-1719页。
    ③ 陈冠明,《孔颖达世系及入唐前行实考》,《阴山学刊》,2003年9月,第64页。
    ④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601页。
    ⑤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601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2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1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3页。
    ③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601-2602页。
    ④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1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43-5644页。
    ⑤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1-192页。吴兢曰:贞观三年,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惟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故《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曰:“《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诚如卿言。”诏赐物二百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3,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11页。
    ②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3,第916-197页。
    ③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603页。
    ① [唐]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15页。
    ②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73页。
    ③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98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87页。
    ⑤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0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1页。
    ② [清]王昶,《金石萃编》,《历代墓志从书》册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6页。
    ③ [清]李调元,《礼记补注·序》,《续修四库全书》册10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39页。
    ④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49页。
    ⑥ [唐]刘知几撰,张振佩笺注,《史通笺注》下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7页。
    ⑦ [清]王昶,《金石萃编》,《历代墓志丛书》册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6页。
    ⑧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43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2页。
    ②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1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44页。
    ③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1页。
    ④ 欧阳修撰,《新唐书》册12,第3564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3,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16-817页。
    ⑥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602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2009.8重印),第193页。
    ②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③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73(1982重印),第17161717页。
    ④ 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6,第1716-1717页。
    ⑤ 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39-4940页。
    ⑦ [宋]宋敏求编,洪不谟等点校,《唐大诏令》卷11,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0页。
    ②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94页。
    ① [唐]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17-618页。
    ②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③ [唐]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第3页。可参见《全唐诗》卷1。
    ④ 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第3页。可参见《全唐诗》卷1。
    ⑤ 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第57页。可参见《全唐诗》卷1。
    ⑥ 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页。
    ② [唐]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201页。可参见《册府元龟》卷97、《全唐文》卷4。
    ③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15-216页。
    ①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页。
    ② 吴兢编著,《贞观政要》,第219-220页。
    ③ [五代]王定保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唐摭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页。
    ④ [五代]王定保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唐摭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5页。
    ① 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②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册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页。
    ③ 瞿林东,《一个政治家的史学自觉——略论唐太宗和历史学》,《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10月,第5-13页。
    ④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页。
    ① [明]郝敬,《读礼记》,《续修四库全书》册9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② [清]焦循,《礼记补疏叙》,阮元编《清经解》册6,卷1156,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652页。
    ③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3-204页。
    ④ 王文锦,《经书浅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页。
    ⑤ 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3,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11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35页。
    ①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24-225页。
    ②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册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7-618页。
    ③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册2,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76-1777页。
    ④ [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69页。参见《册府元龟》卷61、《旧唐书》卷45。
    ①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86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页。
    ③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3,第917页。
    ④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559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6页。
    ⑥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40-441页。
    ①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5,第4941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94页。按《新唐书》册18卷198《儒学上》第5641页记载与《旧唐书》不同,曰:“颜师古,字籀。”
    ③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594页。
    ④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1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39页。
    ⑤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5,第4944-4945页。
    ⑥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上。
    ① [清]桂文灿著,陈居渊注,《经学博采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9页。云:“学录(张磬泉)又尝语梁玉臣曰:‘天下有至宝之书,不可不读。’请之,则《经典释文》也。”
    ②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页。
    ③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7页。
    ④ 皮锡瑞著,《经学历史》,第207页。
    ⑤ 参见安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70-77页。
    ① [清]王昶,《金石萃编》,《历代墓志丛书》册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6页。
    ②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20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2页。
    ④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6,第1968-1978页。
    ⑤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1页。
    ⑥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8,第5644页。
    ⑦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26-1440页。
    ⑧ [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405页。
    ⑨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册8,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276页。
    ⑩ [宋]王应麟撰,《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册94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① [宋]王应麟撰,《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册94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②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27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3页。
    ③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册8,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276页。
    ④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6022603页。
    ⑤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26、1440页。《新唐书·艺文一》:《周易正义》十六卷: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太学博士马嘉运,太学助教赵干叶、王谈、于志宁等奉诏撰,四门博士苏德融、赵弘智覆审。《春秋正义》三十六卷:孔颖达、杨十勋、朱长才奉诏撰。马嘉运、王德韶、苏德融与隋德素覆审。
    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3页。
    ⑦ 欧阳修撰,《新唐书》18,第5644页。
    ⑧ [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405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册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1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74-1375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3,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17-818页。
    ①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91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68页。
    ③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726页。
    ④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3,第853页。
    ⑤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5,第4950页。
    ⑥ 按《旧唐书》册8卷79第2719页李淳风本传曰:“淳风复与国子监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受诏注《五曹》、《孙子》十部算经。书成,高宗令国学行用。”可见,王真儒的专长在算学。按《旧唐书·儒学上》册15卷189上第4952页谷那律本传曰:“魏州昌乐人也。贞观中,累补国子博士。黄门侍郎褚遂良称为‘九经库’。寻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
    ⑦ 夏传才,《十三经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① 参见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 王静芝等,《经学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89-301页。
    ③ 王锷, 《八行本<礼记正义>传本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11月。
    ④ 王锷,《孔颖达<礼记正义>及其版本》,《文教资料》,2001年3月。
    ⑤ 王锷,《字大如钱,墨光似漆——八行本<礼记正义>的刊刻、流传与价值》,《图书与情报》,2006年5月。
    ⑥ 周越,《越州本<礼记正义>版本述略》,《图书馆学刊》,2009年4月。
    ⑦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3页。
    ⑧ 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第2603页。
    ① [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405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1页。
    ③ 参见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9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27页。
    ⑤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中。
    ① [宋]王应麟撰,《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册94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② [元]脱脱,《宋史》册37,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809-12812页。
    ① [宋]王应麟撰,《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册94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② 傅增湘,《宋监本周易正义跋》,《藏园群书题记》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③ [宋]王应麟撰,《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册94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④ 傅增湘,《宋监本周易正义跋》,《藏园群书题记》卷1,第2-3页。
    ⑤ 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130页。
    ⑥ 王锷,《孔颖达<礼记正义>及其版本》,《文教资料》,2001年3月,第112-118页。
    ⑦ 于大成,《经书的版本》∥王静芝等,《经学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89-301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27页。
    ②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册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27页。
    ② 于大成,《经书的版本》∥王静芝等,《经学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89-301页。
    ③ [清]阮元编,《清经解》册六,卷107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284页上。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② [清]阮元编,《清经解》册六,卷117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711页下。
    ①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册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56页。
    ② [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擎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19-621页。
    ③ [清]焦循撰,《雕菰集》,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第87页。
    ④ 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第621页。
    ⑤ 吕友仁,《<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整理本平议》∥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1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131页。
    ①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页。
    ② [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第984页。
    ④ [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13页。
    ⑤ [清]段玉裁撰,钟敬华校点,《经韵楼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94页。
    ①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下。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5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60页。
    ① [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000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页。
    ① 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148页。
    ① 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66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① 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7页。
    ①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70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57页中。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7页。
    ④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66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驯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12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55页上。
    ① [清]郭嵩焘,《礼记质疑》,《续修四库全书》册10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下。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19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79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8页中。
    ① [清]俞樾,《礼记异文笺》,[清]王先谦,《清经解续编》册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990页。可参见杨天宇,《郑学三礼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5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5页上。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69页下。
    ② [清]孙诒让撰,雪克辑校,《十三经注疏校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69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4页下。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8页。
    ②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49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3页。
    ④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41-1142页。
    ⑤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64页。
    ⑥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95-496页。
    ⑦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①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第984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55页上。
    ② [清]胡朴安,《校雠学》,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52年版,第22页。
    ① 鲍廷博雕印,《知不足斋丛书》,上海:上海古书流通处,1921年影印。
    ①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22页。按其中《音义隐》,据《隋志》有谢氏(谢慈,又射慈,三国吴人)撰《礼记音义隐》一卷,又有魏秘书监孙炎注《礼记音义隐》七卷。今不知此具体为何氏之书。
    ② [清]胡朴安,雪克编校,《古书校读法》∥《胡朴安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1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04页、第524页。
    ② [清]引自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18-219页。
    ① 按:今本《礼记正义》皆作“毋”字,黄氏误为“无”字。
    ② [清]黄以周撰,《礼说》,《续修四库全书》1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61-762页。
    ③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8-274页。
    ④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4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8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10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51页。
    ① [清]引自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1-81页。
    ② 黄侃,《礼学略说》∥《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5-456页。
    ③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5页。
    ④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96页。
    ⑤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6页。
    ② [清]引自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52页。
    ③ [清]黄以周撰, 《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87-688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2页。
    ②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7页。
    ③ [清]俞樾,《礼记异文笺》,[清]E先谦编,《清经解续编》册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992页。
    ④ 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6页。
    ⑤ 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7页。
    ⑥ 参见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第587页。
    ① [清]黄以周撰, 《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36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16页。
    ③ 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586页。
    ④ [清]王引之撰,《经义述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349页。
    ⑤ [清]孙诒让撰,雪克辑校,《十三经注疏校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64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86页中。
    ② [清]黄以周撰, 《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09-510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46-847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39页中。
    ③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61-462页。
    ④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27页。
    ①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卷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0页。
    ② [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7-1212页。
    ①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13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16页。
    ③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册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27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39页中。
    ⑤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35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7页。
    ② [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4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① [清]黄以周,《礼说》,《续修四库全书》册1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61-762页。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8页。
    ① [战国]韩非著,陈奇献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4页。
    ②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2页。
    ③ 王锷,《<礼记>成书考》,第190页、第250页。
    ①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25-926页。
    ① 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34页。
    ①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
    ②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7页。
    ③ 姜广辉,《经学思想研究的新方向及其相关问题》∥《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1页。
    ①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2页。
    ②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0页。
    ①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4页。
    ②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③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义,[清]齐召南等考证,《礼记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4-535页。
    ⑤ [清]郝懿行,《礼记笺》,《续修四库全书》册10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25页。
    ⑥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8-92页。
    ① 杨天宇,《礼记译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7页。
    ③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15页。
    ④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1页。
    ⑤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23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59页。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7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07页。
    ④ 任铭善,《礼记日录后案》,第58页。
    ⑤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36页。
    ⑥ 任铭善,《礼记日录后案》,第59页。
    ①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70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72页。
    ① [宋]朱熹撰,《朱子语类》卷85,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9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11页。
    ③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1页。
    ④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02页。
    ⑤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40页。
    ⑥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49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19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128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280页。
    ④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71页。
    ⑤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49页。
    ①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78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55页。
    ③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79页。
    ④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364页。
    ⑤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⑥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90页。
    ①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00页。
    ②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2页。
    ①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3页。
    ③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8页。
    ④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20页。
    ⑤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21页。
    ①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4页。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26页。
    ③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28页。
    ④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31页。
    ⑤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774页。
    ⑥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839页。
    ⑦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040页。
    ⑧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52页。
    ①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华》,第1192页。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57页。
    ③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60-61页。
    ④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62页。
    ⑤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64页。
    ①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66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22页。
    ③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第73页。
    ④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1-555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77页。
    ③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579页。
    ④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580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39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34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86页。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60-61页。
    ③ 孙希旦撰,《礼记集解》,第1254页。
    ① 按:此揭示修辞手法,亦是一种训诂法,可参见本文《训诂考释》相关内容。
    ①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60-61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97页。
    ① 引自刘咸炘,《学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①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②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7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1-92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上
    ③ [清]顾炎武,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4页、第73页。
    ④ [清]戴震,《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1页、第140页、第168页。
    ⑤ [清]阮元等撰集,《经籍纂诂》,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页。
    ⑥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序》。
    ① [清]桂文灿著,陈居渊注,《经学博采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② [清]臧慵堂撰,《尔雅汉注》,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版。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上。
    ① 向世陵著,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3页上。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03页。
    ① [清]阮元校课,《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中。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中。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0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61页。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1222-1223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1698-1699页。
    ① [清]孙诒让撰,孙启志点校,《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15页、第349页。
    ①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9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5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65页。
    ① 杨树达著,《词诠》,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90页。
    ① 杨树达著,《词诠》,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447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② 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页。
    ① [清]李汝珍,《镜花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4-75页。按:《镜花缘》第17回:“紫衣女子道:‘婢子闻得要读书必先识字,要识字必先知音。若不先将其音辨明,一概似是而非,其义何能分别?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
    ② [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45页。
    ① [清]王引之撰,《经义述闻》,杨家骆主编,台北:世界书局,1975年版,第2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4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41-1142页。
    ②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64页。
    ③ [清]黄以周撰, 《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95-496页。
    ① 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6页。
    ② 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第486页。
    ① 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98页。
    ① 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2页。
    ① 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21页。
    ① [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2页。
    ②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① 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33页。
    ①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页。
    ② 詹金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8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5页。
    ②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20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册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18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41页下。
    ⑤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12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41-1142页。
    ②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64页。
    ③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95-496页。
    ④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329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4-185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7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1-82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7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册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5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册6,第1905页。
    ⑤ [汉]司马迁撰,《史记》册6,第1946页。
    ⑥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钱宾四先生全集》册5,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199-202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39页。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1页。
    ③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1页。
    ④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1页。
    ⑤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2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95-996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07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23-1024页。
    ④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32页。
    ①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18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16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31页。
    ④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15页。
    ⑤ 杨树达著,《词诠》,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95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15页。
    ②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97页。
    ③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①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1-82页。
    ② 黄侃,《礼学略说》∥《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5-456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页。
    ②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65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册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6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册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15页。
    ②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钱宾四先生全集》册5,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23-25页。
    ①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钱宾四先生全集》册5,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1-2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15页中。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16页。
    ①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修订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版,第89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11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12-621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24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08-710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35页。
    ②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1页。
    ③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38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50页中。
    ②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35页。
    ③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53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56-1357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1-182页。
    ②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02页。
    ③ 张焕君,《从郑玄、王肃的丧期之争看经典与社会的互动》,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第66-76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55-1656页。
    ①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44页。
    ② [清]皮锡瑞,《王制笺》,《续修四库全书》册1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6页。
    ①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34页。
    ②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0-60页。
    ① [清]黄以周撰, 《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13页。
    ②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0-391页。
    ③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④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70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1页。
    ②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6页。
    ③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6页。曰:“唐代在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的地位在儒教、佛教之上,居三教之首。道教教主老子不仅被尊为唐宗室的‘圣祖’,而且先后被册封为‘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事实上成为唐皇朝的护国神,道教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唐太宗有《令道士在僧前诏》,见《唐大诏令集》卷130。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97页。
    ①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① [日]本田成之,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②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49页。
    ①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46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61页。
    ①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94页。
    ① 章权才,《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②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3页。
    ③ [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0页。
    ① [宋]宋敏求编,洪丕谟等点校,《唐大诏令》,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按:所谓汉制,见《汉书》卷4《文帝纪》第131-134页:汉文帝遗诏曰:“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注曰:“服虔曰:‘皆当言大功、小功布也。纤,细布衣也。’应劭曰:‘红者,中祥、大祥以红为领缘。纤者,禅也。凡三十六日而释服矣,此以日易月也。’晋灼曰:‘《汉书》例以红为功也。’师古曰:‘红与功同。服、晋二说是也。此丧制者,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于《周礼》也,何为以日易月乎!三年之丧,其实二十七月,岂有三十六月之文!禫又无七月也。应氏既失之于前,而近代学者因循谬说,未之思也。”
    ①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7页。
    ① [汉]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③ 杨天宇,《郑学三礼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202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36页。
    ①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7-2878页。
    ② [清]焦循撰,《礼记补疏》,阮元主编,《清经解》册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652页。
    ③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3页。
    ① [清]陈澧著,《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0页。
    ② 杨天宇,《略论“礼是郑学”》,《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第90-95页。另参见杨天宇《郑学三礼注研究》第四章《略论“礼是郑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5-57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1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77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06页。
    ②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7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7页。
    ④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37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1页。
    ②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册4,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06页。
    ①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36页。
    ②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4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页。
    ② [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2页。
    ③ 皮锡瑞著,《经学历史》,第201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45页上。
    ⑤ 史应勇,《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53页。
    ①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3页。
    ① 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4页。
    ② [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0页。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册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8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册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页。
    ② 姜广辉,《经学思想研究的新方向及其相关问题》∥《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1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3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册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1页。
    ③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7页。
    ④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册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0、2957页。
    ⑤ [清]李光坡撰,《礼记述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2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0页。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义,[清]齐召南等考证,《礼记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4页。
    ⑦ [清]李调元,《礼记补注》,《续修四库全书》册10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39页。
    ⑧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9页。
    ⑨ 章太炎著,罗炳良主编,《馗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⑩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98页。
    ①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上。
    ①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② 夏传才,《十三经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③ [清]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9页。
    ① [清]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1页。
    ②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③ [清]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0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03页。
    ① [清]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2页。
    ②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③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1-202页。皮氏曰:“议孔疏之失者,日彼此互异,曰曲徇注文,曰杂引谶纬。案著书之例,注不驳经,疏不驳注;不取异义,专宗一家;曲徇注文,未足为病。谶纬多存古义,原本今文;杂引释经,亦非巨谬。惟彼此互异,学者莫知所从;既失刊定之规,殊乖统一之义。即如谶纬之说,经疏并引;而《诗》、《礼》从郑,则以为是;《书》不从郑,又以为非;究竟谶纬为是为非,矛盾不已甚欤!官修之书不满人意,以其杂出众手,未能自成一家。唐修《晋书》,大为子玄呵诋;梁撰《通史》,未见一字留遗。《正义》奉敕监修,正中此弊。颖达入唐,年已耄老;岂尽逐条亲阅,不过总揽大纲。诸儒分治一经:各取一书以为底本,名为创定,实属因仍。书成而颖达居其功,论定而颖达尸其过。究之功过非一人所独擅,义疏并非诸儒所能为也。其时同修《正义》者,《周易》则马嘉运、赵干叶,《尚书》则王德韶、李子云《毛诗》则王德韶、齐威,《春秋》则谷那律、杨士勋,《礼记》则朱子奢、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頵、张权。标题孔颖达一人之名者,以年辈在先,名位独重耳。”
    ② [日本]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③ [日本]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①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0-211页。
    ②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4页。
    ③ [宋]卫湜,《礼记集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④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⑤ 范文澜,《群经概论》,《范文澜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清]阮元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80-18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民国]南海潘氏重雕,景宋本《礼记正义》(八行本)七十卷,1927。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同上。
    李学勤主编,《仪礼注疏》,同上。
    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同上。
    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同上。
    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同上
    李学勤主编,《尔雅注疏》,同上。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台湾“国立编译馆”主编,田博元标点,《礼记注疏》,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1。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礼记注》,《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汉]卢植撰,[清]马国翰辑,《礼记卢氏注》,《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清]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
    [魏]郑小同撰,《郑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礼记王氏注》,《玉函山房辑佚书》。
    [梁]贺场撰,《礼记新义疏》,《玉函山房辑佚书》。
    [梁]皇侃撰,《礼记皇氏义疏》,《玉函山房辑佚书》。
    [北周]熊安生撰,《礼记熊氏义疏》,《玉函山房辑佚书》。
    [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本,《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宋]张虑撰,《月令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卫湜撰,《礼记集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卫湜撰,《礼记集说》,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宋]郑樵撰,《六经奥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魏了翁撰,[清]阮元辑,《礼记要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2。
    [元]吴澄撰,《礼记纂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吴澄撰,《三礼考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
    [元]陈澔撰,《礼记集说》(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明]胡广等辑,《礼记集说大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刘绩撰,《三礼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王夫之撰,《礼记章句》,《船山遗书》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清]万斯大撰,《礼记偶笺》,《清经解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
    [清]毛奇龄撰,《经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惠栋撰,《九经古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阮元编,《清经解》(1-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
    [清]王先谦编,《清经解续编》(1-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
    [清]阮元著,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清]纳兰性德辑,《通志堂经解》(1-16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
    [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
    [清]孙诒让撰,雪克辑校,《十三经注疏校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
    [清]王引之撰,《经义述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清]秦蕙田撰,《五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邵懿辰撰,《礼经通论》,《清经解续编》本。
    [清]黄以周撰,《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
    [清]林昌彝撰,《三礼通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清]朱彬撰,《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
    [清]郭嵩焘,《礼记质疑》,《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
    [清]俞樾撰,《礼记郑读考》1卷,《皇清经解续编》本。
    [清]俞樾撰,《小戴礼记平议》,《清经解续编》本。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2009.8重印)。
    [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2008.6.重印)。
    [清]江藩撰,周春健校注,《经解入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清]赵良澍,《读礼记》(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1982重印)。
    [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999重印)。
    [唐]杜佑撰,王文锦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五代]王定保著,《唐摭言》,北京:中华书局,1960。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册1,北京:中华书局,1960。
    [宋]郑樵撰,《通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
    [宋]王尧臣撰,《崇文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王应麟撰,《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宋]王应麟撰,《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元]脱脱,《宋史》册15,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051页。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北京:中华书局,1993。
    [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清]孙诒让撰,《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刘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唐]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1999重印)。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清]戴震,汤志钧点校,《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清]戴震著,戴震研究会编纂,《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清]钱大听撰,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听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清]凌廷堪著,王文锦点校,《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
    [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章太炎、刘师培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章太炎,《国学讲义》,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北京:中华书局,2006。
    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96重印)。
    郭沫若等,《<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钱穆,《两汉经学古今文平议》,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范文澜,《范文澜全集·群经概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钱玄、钱兴奇编著,《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钱玄,《三礼名物通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周予同著,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周予同著,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等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蒋伯潜、蒋祖怡著,《经与经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陈克明,《群经要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陈克明,《中国的经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洪业等编,《礼记引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蒙文通撰,《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张舜徽,《郑学丛著》,济南:齐鲁书社,1984。
    王梦鸥撰,《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夏传才,《十三经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王文锦撰,《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章权才,《两汉经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章权才,《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杨天宇,《经学探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吕友仁、吕咏梅译注,《礼记全译》(修订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高明,《礼学新探》,台北:学生书局,1984。
    林庆彰主编,《五十年来的经学研究》(1950-2000),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
    林庆彰,《经学研究论著目录》,台北:台湾汉学中心,1981。
    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
    彭林编,《经学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书店,2001。
    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姜广辉,《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北京:中华书局,2010。
    姜广辉主编,《郭店楚简研究》,沈阳:宁教育出版社,1999。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田汉云,《中国近代经学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
    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
    陈冠明撰,《孔颖达年谱》,∥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文献学信息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2006。
    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台北:文集出版社,1992。
    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方俊吉,《礼记之天地鬼神观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傅亚杰,《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勾承益,《先秦礼学》,成都:巴蜀书社,2002。
    黄宛峰,《礼乐的渊数——<礼记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黄俊郎,《礼记著述考》,台北:“国立编译馆”,2003。
    华友根,《西汉礼学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成都:巴蜀书社,2002。
    林素玟,《<礼记>人文美学探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李云光,《三礼郑氏学发凡》,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7。
    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曰刚等著,《三礼研究论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1。
    邱衍文,《中国上古礼制考辨》(增订本),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苏志宏,《秦汉礼乐教化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
    吴十洲,《两周礼器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
    谢谦,《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周何,《礼学概论》,台北:三民书局,1998。
    周春才,《礼记图典》,上海:上海文联出版社,2003。
    张鹤泉,《周代祭礼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孙显军,《<大戴礼记>诠释史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张焕君,《先秦儒家礼学的形成与特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薛永武,《礼记·乐记》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2010。
    安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9。
    曹春平,《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曾军,《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长沙:岳麓书社,2009。
    徐迎花,《汉魏至南北朝郊祀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赵泽厚,《大学研究》,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1。
    杨雅丽,《<礼记>语言学与文化学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
    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杨树达著,《词诠》,北京:中华书局,1978。
    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济南:齐鲁书社,1998。
    王静芝等,《经学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日]本田成之,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日]内藤虎次郎著,江侠庵译,《先秦经籍考》,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杨向奎,《礼的起源》,孔子研究,1986(1)。
    韩东育,《从周代社会会结构看礼的社会功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3)
    刘泽华,《先秦礼论初探》,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杨群,《从考古发现看礼和礼制的起源与发展》,孔子研究,1990(3)。
    胡新生,《周代祭祀中的立尸礼及其宗教意义》,世界宗教研究,1990(4)。
    周绚隆,《中国古代的冠礼》,民族研究,1994(1)。
    杨志刚,《中国礼学史发凡》,复旦学报,1995(6)。
    杨天宇,《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孔子研究,1996(4)。
    杨天宇,《论郑玄<三礼注>》,《文史》,第21辑。
    金景芳,《谈礼》,《历史研究》,1996(6)。
    李学勤,《郭店楚简与礼记》,中国哲学史,1998(4)。
    王小盾,《冠礼及其彝器的来源》(一、二),南昌大学学报,1999(1-2)。
    翁贺凯,《两汉<礼记>源流考——从<郭店楚简>与<礼记>谈起》,福建论坛,1999(5)。
    张弛,《从“冠”字看周代的冠制礼仪》,汉字文化,1999(1)。
    惠吉兴,《近年礼学研究综述》,河北学刊,2000(2)。
    杨英杰,《关于“礼”起源的再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6)。
    吴亚文,《<礼记>有关篇章作者及成文年代》,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4)。
    萧新祺,《覆刻宋本<礼记正义>重印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4)。
    王锷,《孔颖达<礼记正义>及其版本》,文史资料,2001(3)。
    王锷,《八行本<礼记正义>传本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6)。
    徐文新,《<礼记正义>标点商榷》,石河子大学学报,2003(4)。
    王锷,《字大如钱,墨光似漆——八行本<礼记正义>的刊刻、流传与价值》,《图书 与情报》,2006。
    周越,《越州本<礼记正义>版本述略》,图书馆学刊,2009(4)。
    曾晓梅、毛远明,《阮元校勘<礼记正义>存在的问题》,图书情报工作,2011(23)。
    吕友仁,《<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整理本平议》,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一辑,2005(11)。
    虞万里,《<缁衣>简本与传本章次文字错简异同考征》,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一辑,2005(1)。
    瞿林东,《一个政治家的史学自觉——略论唐太宗和历史学》,《山西师大学报》,2003(10)。
    杨少涵,《<中庸>成书之辩难焦点综述》//杨朝明主编,《孔子学刊》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8)。
    林文琪,《礼记中的人观》,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98。
    陈开先,《<礼记>主题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1998。
    林素玟,《<礼记>人文美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9。
    濮传真,《北朝<二戴礼记>学》,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02。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5。
    王祎,《<礼记·乐记>研究论稿》,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傅华辰,《<礼记>郑注训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曾军, 《清前期<礼记>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马春花,《论郑玄<礼记注>在训诂学史上的成就》,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05。
    张琴,《郑玄<礼记注>初探》,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
    苏成爱,《<陈氏礼记集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常虚怀,《<礼记正义>校读札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黄瑶妮,《<礼记>文本分类与政论散文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时维超,《<礼记·礼运>中的礼治思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王琳,《<礼记>祭祀词语的起源与流变》,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张宇,《礼记》用器类名物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文论文,2011年4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