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野武的电影世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野武,日本著名电影导演、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自1989年执导第一部影片《凶暴的男人》开始,北野武先后导演了13部电影作品,他的电影作品在国际和国内影坛上获得过大大小小许多奖项。凭借这些荣誉,北野武成为日本电影史上继黑泽明、大岛渚、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今村昌平之后的最受欢迎的导演之一。
     北野武的电影作品基本上都是自编、自导、自演的,这样使得这些电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自己思想、观念的呈现。由于日本独特的岛国地理环境和国家地域狭小,使得日本人天生没有安全感,他们心中压抑的愤懑之情无处宣泄,因此选择流浪、漂泊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看法和无奈之情。同时,北野武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母亲和大哥承担起养家的重任,这种童年的背景使得北野武对于流浪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笔者从母题的角度来分析北野武电影中的流浪情怀。北野武几乎每部作品都渗透着暴力美学的痕迹,就连最唯美的《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和《玩偶》也充满了暴力,但那种猛然爆发的、扼杀美好事物的暴力显得更加惨烈。沉默是北野武电影暴力美学风格的最显著特征,他的暴力是突如其来的,是一种让人来不及接受、来不及反应就已经结束的暴力。由于流浪的母题和暴力的美学风格使得北野武的电影作品显现出一种阴郁、冷静的视听语言风格,“北野蓝”就是理论界对其电影作品语言风格的富有创意的表述。
Takeshi Kitano, a famous Japanese film director, actor, TV presenter. Since 1989 the first movie "violent cop" directed by Takeshi Kitano, he has directed 13 films. His works received many award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ovie circles. Depending on these honor, Takeshi Kitano becomes one which of the best directors after Heizeming, Nagisa Oshima, Kenji Mizoguchi, Yasujiro Ozu, Shouhei Imamura in the Japanese movie history.
     Takeshi Kitano's films are basically self-wrote, self-directed and self-performed, so he assured that his thoughts and ideas can be presented integrally through the movie. Because of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Japan, the narrow island condition give the feelings of insecurity to the Japanese people, the suppressed feelings in their minds can be expressed nowhere, so they choose wander from place to place in order to convey their view about the society and their feelings of helplessness. At the same time, Takeshi Kitano's father had left the family when he was a young boy, his mother and eldest brother undertook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which supports the family, this kind of childhood's background give the deep feelings about wandering, so the writer wants to analyze the wandering feelings in the film of Takeshi Kitano by the motif. Most of the Takeshi Kitano's works are permeated with the aesthetics traces of violence, even the most aestheticism "A Scene At The Sea" and "Dolls" are full of violence, although the violence can't be seen easily, the violence just be a kind of power to ruin the beautiful things, so this kind of violence must be more miserable. Silence is the notable features in the Takeshi Kitano's violence film, in the film, the violence happened suddenly and there was no time to accept and react by the audience. Because of the feelings about wandering and the sudden violence, Takeshi Kitano's films have showed the gloomy, cool audio-visual language style. Therefore, "Kitano blue" is the most creative statement given by theoretical circle.
引文
[1]左怀建,《流浪女的精神价值--丁玲小说的女性主义书写》,《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第31页。
    [2][德]黑格尔著,《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3]赵稀方,《米兰·昆德拉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132页。
    [1]柳笛善,《北野武的流浪情怀》,《电影》,2006年第4期,第54页。
    [2]朱玛,《北野武--他是自己的拐杖》,《电影文学》,2001年第4期,第34页。
    [1]邵培仁、方玲玲,《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第99页。
    [1]峻冰主编,《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95页。
    [1]祁晓冰,《孤独的守望--淡<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化意蕴》,《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0页。
    [1]陈兆荣、温越,《从三毛看现代作家的流浪意识》,《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42页。
    [1]峻冰主编,《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69页。
    [1]峻冰主编,《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220页。
    [2][美]罗伯特·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1]柳笛善,《北野武的流浪情怀》,《电影》,2006年第4期,第54页。
    [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1990年版,第133页。
    [2]峻冰主编,《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69页。
    [3]王立群、李果,《试论北野武的暴力电影》,《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95页。
    [4]颜翔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峻冰主编,《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68页。
    [1]王立群、李果,《试论北野武的暴力电影》,《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95页。
    [2]曾静蓉,《当代巴西的寻根电影:<中央车站>》,《福建艺术》,2001年第6期,第19页。
    [1]柳笛善,《北野武的流浪情怀》,《电影》,2006年第4期,第55页。
    [1]赵媛媛,《暴力冷峻的生存追问:论余华前期小说和北野武影片四种相似创作情结的异同》,《科教文汇》,2007年第1期,第168页。
    [2][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吕万和,熊达云,王志新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页。
    [1]郝建,《“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页。
    [2]李彬,《管窥日本独立制片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31页。
    [1][美]罗伯特·C·克里斯托弗,《日本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第16页。
    [1]菲林橙子,《绚烂之极归于寂--看北野武(花火)》,《电影文学》,2002年第12期,第19页。
    [1]黄欣,《暴力世界的天使--北野武》,《实用影音技术》,2003年第10期,第81页。
    [1]朱玛,《北野武--他是自己的拐杖》,《电影文学》,2001年第4期,第35页。
    [1]郝建,《“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4、5页。
    [1]张蜀津,《当代电影创作中的“暴力美学”》,《艺术评论》,2004年第3期,第30页。
    [1]张蜀津,《当代电影创作中的“暴力美学”》,《艺术评论》,2004年第03期,第32页。
    [1]阎瑾、梁凤鸣,《为什么偏偏是日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2]颜翔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吕万和,熊达云,王志新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35页。
    [4]毛过,《北野武完全手册》,朝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田兆耀,《本土体验与镜像突围--管窥全球化语境中的亚洲电影经验》,《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91页。
    [1]刘迅,《从视听语言的形式美感谈起:影视文化的表层解读》,《理论界》,2005年第7期,第189页。
    [2]潘桦,《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杨洋,《贾樟柯:游刃有余的旁观者》,《电影》,2006年第11期,第16页。
    [1][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2]康路,《(花火)--北野武的色彩策略评析》,《剧影月报》,2006年第2期,第7页。
    [3]毛过,《北野武完全手册》,朝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4][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1][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页。
    [1]孙宜君、房蓉,《略论<美人依旧>的视听语言》,《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57页。
    [1]孙宜君、房蓉,《略论(美人依旧)的视听语言》,《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57页。
    [2]武继平编译,《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重庆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70页。
    [3]雄晓霜,《残酷的诗意:(玩偶)》,《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142页。
    [1]袁玉琴、谢柏梁主编,《影视艺术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1]孙宜君,《影视艺术鉴赏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78页。
    [2][捷]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4页。
    [3][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武菡卿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1]徐玉梅,《北野武的电影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第23页。
    [1]程青松,《亚洲四大后现代电影大师》,《华夏时报》,2001年11月26日。
    [2][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里博士到希特勒·引言》,参见李恒基、杨远婴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
    [3]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1.[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法]贝尔特朗·韦热里,《禁止死亡》,李建英译,海天出版社,2004年版。
    3.[美]艾德温·奥·赖肖尔,《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陈文寿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出版。
    4.[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伍菡卿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7.[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吕万和,熊达云,王志新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8.[日]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9.[日]梅棹忠夫编,《77把钥匙--开启日本文化的奥秘》,彭前旭、李名宏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
    10.[日]小笠原隆夫,《日本战后电影史》,苗棣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
    11.[日]岩崎昶,《日本电影史》,钟理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出版。
    12.[日]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13.[苏]巴赫金、沃洛希诺夫,《弗洛伊德主义》,佟景韩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5.蔡贻象,《影视文化美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16.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集(上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7.陈晓云,《电影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段德智,《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郝建,《硬作狂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21.贺红英、李彬主编,《世界电影:管窥与嘹望》,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22.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主编,《电影艺术导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版。
    23.黄文达,《世界电影百话》,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24.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25.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峻冰主编,《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27.刘宏球,《电影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鲁涛,《影视语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9.罗雪莹,《向你敞开心扉--影坛名人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30.毛过,《北野武完全手册》,朝华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1.沈寂主编,《二十世纪外国电影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32.王海洲主编,《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3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4.武继平编译,《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35.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36.徐志祥,《影视艺术论说》,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7.阎谨、梁凤鸣,《为什么偏偏是日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38.颜祥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39.虞吉、叶宇、段运东,《日本电影经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袁玉琴,《电影文化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41.袁玉琴、谢柏梁主编,《影视艺术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1.[日]菅原庆乃,《我是日本电影界的癌症,大家赶快驱逐我吧!--围绕<花火>的对话》,《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2.[日]四方田犬彦,王众一译,《北野武:求死的本能与阳光》,《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3.[日]藤原爱理美,李燕译,《色彩丰富言语沉寂--作画的“天才武”》,《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4.白娟娟,《世纪之交的漂流与回归--谈当代日本电影中的“无国界流派”》,《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陈兆荣温越,《从三毛看现代作家的流浪意识》,《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丁珊珊,《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青春电影》,《福建论坛》,2006年03期。
    7.洪帆,《从传统到现代--任侠黑帮电影中的日本文化精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黄钟军,《暴力外的一抹暖阳--看<菊次郎的夏天>有感》,《电影评介》,2003年03期。
    9.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柳迪善,《北野武的流浪情怀》,《电影》,2006年04期。
    11.倪震,《北野武:日本新电影的象征》,《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12.邱宝林,《如今樱花特别红--九十年代日本电影的新景观》,《电影创作》,2000年02期。
    13.沙惠,《寻找父亲的道路--俄罗斯电影<小偷>观后随笔》,《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4期。
    14.舒凌鸿,《不同维度的死亡之美--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文学中“死”与“美”的主题比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月。
    15.孙骏,《当代英雄主义文学内在精神的变迁》,《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16卷第3期。
    16.田兆耀,《本土体验与镜像突围--管窥全球化语镜中的亚洲电影经验》,《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7.汪献平,《黑泽明的电影世界》,《电影评介》,2001年11期。
    18.汪晓志,《菊次郎的夏天》,《世界电影》,2001年01期。
    19.王昌风,《论荒谬》,《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4期。
    20.王佳泉,《中国“文人电影”与欧美“作者电影”》,北华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1.王文蓉,《鬼怪天才的拼盘容量--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世界》,《电影》,2004年02期。
    22.王文蓉,《论日本电影的民族性》,《电影评介》,2001年11期。
    23.吴舜立,《“禅”与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4.吴舜立,《佛禅的无常观与川端康成的“虚无”及自杀》,《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704期。
    25.武小宇,《传统与反传统的平衡--北野武新片<座头市>浅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6.萧心,《绝望与抗争--萨特与家缪思想异同辨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7.熊晓霜,《残酷的诗意:<玩偶>》,《当代电影》,2004年01期。
    28.徐建平,《略论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作者电影”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9.徐莹,《回归主流中的自我消隐--张元创作走向探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0.徐玉梅,《北野武的电影世界》,《电影》,2004年03期。
    31.许程明,《出门远行:余华小说中的出走意向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32.杨柳,《田园暴力交响曲--北野武古装武侠片<座头市>读解》,《四川戏剧》,2006年01期。
    33.杨世真,《<英雄>与当代解构主义文化思潮》,《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4.应宇力,《在现代时空中穿梭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语风格》,《同济大学学报》,2001年2月第12卷第1期。
    35.张凌志,《“日本人”北野武--<花火>和国民电影的形成》,《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36.周小臣,《谈日本传统文化的消退》,《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