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葛洪,魏晋著名士人,道教外丹学派集大成者,其所著《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学界对于《抱朴子内篇》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且大多已成定论,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抱朴子外篇》中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等。
     在第一章中,主要讨论了葛洪本人的史实,以及对《抱朴子外篇》进行文本统计分析。关于葛洪本人的史实讨论,主要集中于葛洪卒年的问题上。由于史料记载互异、真伪难辨等原因,学界对于葛洪卒年主要有两种看法,即八十一岁说和六十一岁说。通过仔细研究相关原始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六十一岁说出现较早,八十一岁说其所依据的《神仙传》材料,很有可能为后人写入。与八十一岁说一起出现的,是关于葛洪“尸解”的传说;“葛洪八十一岁尸解成仙”一说,标志着葛洪在道教史上地位的确立。
     由于《抱朴子外篇》思想驳杂,因此从整体上把握殊为不易。本章从基本的统计入手,就文字统计而言,各章之间字数相差悬殊,除了因为古籍散佚的因素之外,大致可以看出,其中字数相对较多的十三章,是《抱朴子外篇》着重讨论的内容;就次序分析而言,位于“学”“教”两章(《勖学》、《崇教》)之前《嘉遯》《逸民》两章,地位十分重要;就各章内容对比分析,其中内容关联出现的部分,例如《嘉遯》/《逸民》、《君道》/《臣节》等章,也是重点讨论对象。
     在第二章中,主要讨论了《抱朴子外篇》中的言行观、人生观和隐逸观。在第一节里,通过分析“言”与“行”,我们可以发现,葛洪主张重“言”、慎“言”、“言重于行”。这一主张即是对先秦以来言行观的继承,也是魏晋时期特定历史形势的产物。在第二节里,对于葛洪的人生观加以分析,认为《抱朴子外篇》中所提出的“立德”、“立言”是葛洪的人生目标,“立功”在当时并不是合适的方式,这与西汉以来士人汲汲于功名的态度完全不同。在第三节里,我们对于葛洪的隐逸思想加以细致分析,提出“重生”等主张;隐逸的目的也并非对抗政府权威,而是从基层教化入手,力图重建士风;由于社会动乱,隐逸亦是士人实现人生观的重要方式。
     在第三章中,主要讨论了《抱朴子外篇》的政治思想,主要分为“有君论”、“君臣论”、“礼刑论”、“举贤论”四个方面。在“有君论”里,批评了鲍敬言的无君主张,认为君主的出现是必要的,也是符合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在“君臣论”中,描述了理想的“君”、“臣”素质,并对臣废君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在“礼刑论”中,提出礼主刑辅的治国方式,“礼”也需要删繁就简,以避免流于形式主义,同时主张恢复肉刑;在“举贤论”中,认为君主应该从士人中选拔贤人以治理国家,并提出了具体的选拔方式,对于基层官吏尤其应该加以重视。
     在第四章中,主要讨论了《抱朴子外篇》的文化思想,分为“社会批判”、“仁明论”、“贵今论”、“重文论”四个方面。葛洪对于世风是十分失望的,认为当时浮华交游、酗酒成风、待人无礼,这都是需要靠“礼”和“学”来改变的。在“仁明论”上,主张“明”高于“仁”,这是与传统儒家思想互异的,因此也收到了后世学者的非议。在“贵今论”中,主张历史是进化的,因此不可以执泥古代。在“文章论”中,认为文章今胜于古,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尤其是子书应该大力发展。
     在第五章中,讨论了《抱朴子外篇》中的儒道关系和对诸子的反思。在“儒道关系”上,首先对“儒”“道”二者的概念加以分析分类,由于《抱朴子外篇》和《抱朴子内篇》的内容侧重不同,因此造成前者认为儒家思想是重于道家思想,而后者则是恰恰相反。对于诸子的反思,主要体现于对于老庄、墨子和杨朱的深刻认识:对于老庄,相对而言称赞老子非议庄子;对于墨子,葛洪的理解十分深刻,不但在节葬等方面赞同,在言行观上以及“辨/辩”方面,都继承了墨子的思想;对于杨朱,则赞同其“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思想。
As a famous scholar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Ge Hong wrote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work, titled Baopuzi, which sustained Ge Hong's vital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thought. Since currently there are numerous research works on the "Inner" chapters (Neipian) of the Baopuzi, in this dissertation, I mainly researched the philosophic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hinking in the "Outer Chapters" (Waipian) of the Baopuzi.
     In the first chapter, we discuss some historical facts about Ge Hong, and analyze the text of Baopuzi Waipian by statistics. On the historical facts about Ge Hong, an intriguing question is on the accurate date of his death:some think that he died in A.D. 343 at the age of 61;others think he died in A.D.363 at the age of 81. After researching the reliable historical material, we think the first view is correct, and the second view questionable. About the statement of Ge's age of 81, this is related to the belief a that Ge Hong did not died but became an immortal via an apparent "death" ("Shi Jie"). The statement that Ge Hong died at the age of 81 and became an immortal indicates the enhanced important status of Ge Hong in Taoist religious history.
     Because of the intricacy of ideas in the Baopuzi Waipian, it is difficult to comprehend the whole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Baopuzi Waipian text, we find that there are 13 lengthy chapters which have more number of words, and these chapters should constitute the key parts. Among these, the chapters "Jia Dun" (In Praise of Eremitism) and "Yi Min" (The Reclusive People), which precede the chapters, "Xu Xue" (study) and "Chong Jiao" (educa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Baopuzi Waipian.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1) the issue of "Words versus Deeds", (2) the view of life, and (3) the thinking of hermitage. In the first section, Ge Hong argued that "words"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deeds". This view is deep-set in the thought of Kung Tzu, Mo Tzu, Lao Tzu, and Chuang Tzu in the classic age of Chinese thought in the Warring States era, and also the product of social-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Ea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find that his view of life is based on "li de" (realization of virtue) and "li yan" (producing worthy words), instead of"li gong" (meritous deeds) much valued in the Former Han Dynasty. In the third section, we analyze Ge's ideas of hermitage;indicating that "Gui Sheng" (valuing life) is its core. Hermitage is not to oppose government service, but to help educate its common people. Because of the chaos of society at his time, the hermitage may be a better way to achieve one's worldly ideal, too.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thinking of Baopuzi Waipian, including (1) the worth of the Ruler,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r and his subjects, (3) the utility of ritual commandment and legal punishment, and (4) promotion of worthy and capable men. In Section (1), Ge Hong criticized the anarchism of Bao Jingyan, who advocated the abolition of state rulers. Ge Hong argu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Ruler was necessary both in society and nature. In section (2), Ge Hong discussed the ideal quality of the Ruler and his subjects, and severely criticized the dethronement of the ruler by his subjects. In section (3), Ge Hong thought that the Ruler should use both ritual and punishment to manage state affairs, giving priority to ritual. But rituals should be simplified, and corporal punishment should be resumed. In section (4), he proposed to promoting able men from among scholars to help the Ruler rule and also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local government ministers.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thinking, including the issues of social protest,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ity and brightness (intelligence), and the value of literary works. In section (1), Ge Hong expressed concern about the society, considered the public morals of the time as very bad, i.e. lots of vanity and clique-partisanship, alcoholism and so on. He thought that with ritual and education, this situation can be changed. In section (2), Ge Hong urged that brightness (intelligence) is more valuable than humanness, and this tenet was deprecated by many scholars. In section (3), we found that Ge Hong believed the world is in evolutionary process, so the present is better than the past. In section (4), we found that Ge Hong attached much importance to "realism" literary works and argued that peopl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rite philosophical works.
     In the fifth chapter,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nd the philosophies of the Pre-Qin classical Scholars. In section (1), we distinguish the Tao as the way, the method, the words, and Taoism proper. In the text of Baopuzi Waipian, all Tao isn't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appeared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Taoism. On the other hand, Taoism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onfucianism in the Baopuzi Neipian. In section (2), Ge Hong mainly discussed the classical philosophers Lao Tzu and Chuang Tzu, Mo Tzu. Contrastingly, he criticized Chuang Tzu more than Lao Tzu. As to Mo Tzu, he approved not only Mo's teaching of thrifty but also Mo's ideas on "Words versus Deeds"; as to Yang Chu, he approved much of Yang's thinking.
引文
①T.L. Davis, Wu Lu-Ch'iang, "Ko Hung on the Gold Medicine and on the Yellow and the White",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70 (1935-36), pp.221-264. Feifel. Eugene, "Pao-P'u Tzu Nei-P'ien, Chapter Ⅰ-Ⅲ",Monumenta Serica 6,1941,pp.113-211.
    ②村上嘉實:《中国の仙人——抱朴子の思想》,平樂寺书店,1959年版:《抱樸子》,明德出版社,1967年版;本田济譯《抱模子》,平凡社,1969年版。
    ③代表作有石岛快隆譯注《抱樸子》,岩波害店1989年版;尾崎正治等编《抱樸子列仙傅》,角川害店1989 年版。
    ①梁荣茂:《抱朴子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1977年版。
    ②蓝秀隆:《抱朴子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版。
    ③林丽雪:《(抱朴子)内外篇思想析论》,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版。
    ④李丰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台北:中时出版社,1982年版。
    ⑤陈飞龙:《葛洪之文论及其生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版;《抱朴子内篇今注今译》,台北: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抱朴子外篇今注今译》,台北: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王利器:《葛洪论》,台北:五南图书,1997年版:何淑贞:《新编抱朴子外篇》,台北:鼎文书局,2002年版,《新编抱朴子内篇》,台北:鼎文书局,2002年版。
    ⑥王明:《抱朴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⑦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⑧符国栋:《不死的探求——抱朴子》,海口:中国三环出版社,1992年版。
    ①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邱鹤亭:《神仙传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容肇祖:《读(抱朴子>》,《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周刊》1926年第22、23期。
    ④王明:《论葛洪》,收入所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①钱穆:《葛洪年谱》,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第三册,台北:兰台出版社,2000年版。
    ②丁宏武:《葛洪卒年考》,《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③刘剑锋:《论葛洪的生卒年及相关问题》,《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
    ①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3页。
    ③武锋:《葛洪卒年再考证》,《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④李光富:《葛洪行实考略》,《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1993年第2期;程喜霖:《葛洪生卒年及隐居罗浮考》,《武汉大学学报》1982年年第6期;谭世保:《葛洪生卒年考》,《广州研究》1986年第1期。
    ⑤王承文:《葛洪早年南隐罗浮考论》,《中山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⑥冯汉镛:《葛洪曾去印支考》,《文史》第39期。
    ⑦盖建民:《左慈、葛洪入闽炼丹略考》,《中国道教》1997年第1期。
    ⑧邹远志:《葛洪家族世系考辨》,《湖南省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①孙向中:《葛洪生地葬地新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l期。
    ②丁宏武:《(抱朴子外篇>所载东晋初年(庚寅诏书)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③孔令宏:《从葛洪在岭南的史实论其道术结合的思想》,《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④武峰:《(抱朴子外篇)佚亡情况考辨》,《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⑤林丽雪:《葛洪事迹与著述考——葛洪研究之一》,台湾《“国立”编译馆馆刊》1977年第6卷第2期。
    ⑥陈飞龙:《抱朴子修撰过程考论》,台湾《“中央”大学社会文化学报》1994年第1期。
    ①陈兴伟:《(抱朴子·外篇>标点举误》,《浙江帅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②王家葵:《<证类本草)引(抱朴子)文字汇考》,《宗教学研究》1988年第2期。
    ③金毅:《<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笺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999年第1期;《<抱朴子外篇校笺下)校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
    ④王敏红的《读<抱朴子·内篇)校释札记》,《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A期。
    ⑤谷方:《(老子河上公章句)考证——兼论其与(抱朴子)的关系》,《中国哲学》第七辑;金春峰:《也谈(老子河上公章句)之时代及其与<抱朴子)之关系——与谷方同志商榷》,《中国哲学》第九辑。
    ⑥汪大白:《曹植<释疑论>应系葛洪所杜撰》,《学术界》2001年第5期。
    ⑦丁宏武:《(西京杂记)非葛洪伪托考辨》,《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11期。
    ⑧杨福程:《谈(遐览篇)的道书数目——兼谈错误估计所造成的错误结论》,《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4期。
    ①杨光文:《葛洪与道教目录学》,《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3期。
    ②许抗生:《葛洪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③卿希泰:《试论葛洪的神仙不死思想》,载《中国无神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④徐弢、李思凡:《(抱朴子>的心身观念及其科学文化功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⑤余平:《葛洪<神仙传>神学位格的现象学分析》,《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
    ⑥徐西华:《葛洪神仙思想探源》,《中国道教》1983年第2期。
    ①戢斗勇:《葛洪的“玄”“道”与“一”不是一回事》,《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②卢国龙:《葛洪“玄道”对汉魏晋道教哲学的综括》,《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③陈克文:《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江淮论坛》1996年第10期。
    ④胡孚琛:《葛洪的哲学概说》,《孔子研究》1988年第4期。
    ⑤李刚:《魏晋道教哲学三题》,《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⑥戴建平:《葛洪自然观探讨》,《中国道教》2000年第2期。
    ⑦孔令宏:《论葛洪以术为底蕴的哲学思想》,《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⑧郭起华:《从葛洪和陶弘景看道教对古代医学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
    ⑨盖建平:《六朝炼丹术及其化学成就》,《科技与经济》2001年第3期。
    ①高兴华:《试论葛洪对古代化学和医学的贡献》,《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②韩建斌:《葛洪的养生术》,《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第3期。
    ③曾勇:《葛洪养生学说简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徐仪明:《论葛洪的道教内丹养生学》,《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⑤陆侃如、牟世金:《葛洪的文学观》,《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S5期。
    ⑥韩泉欣:《葛洪<抱朴子>中的鉴赏论与批评论》,《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⑦张宝坤:《<抱朴子>的文学思想简论》,《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1期。
    ⑧陆勇敏:《<抱朴子>之文学创作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①丁宏武:《(抱朴子外篇)的骈化倾向》,《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②皮朝纲:《葛洪美学思想初探》,《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③潘显一:《“道—美”观从道家到道教的标志》,《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④马丝蒂:《(抱朴子>的美学思想》,《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⑤许抗生:《葛洪社会政治思想探析》,《学术月刊》1985年第1期。
    ⑥庞月光:《葛洪及其政治观》,《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⑦陈继华:《葛洪与鲍敬言之辩》,《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1期。
    ⑧孔毅:《论葛洪<抱朴子·外篇)的社会风俗批判思想》,《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①赵芃:《论葛洪的“君道”思想》,《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②李锦全:《徜徉在人世与出世之间——葛洪儒道兼综思想剖析》,《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③陈昌文:《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④李宗定:《葛洪(抱朴子>“道本儒末”与魏晋玄学“会通儒道”之关系》,台湾《世界宗教学刊》2008年第12期。
    ⑤蔡德贵:《葛洪思想的儒道互补特征》,《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⑥陈昌文:《葛洪(自叙):一个“内圣外王”的人格分裂文本》,《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①李刚:《葛洪及其人生哲学》,《文史哲》2000年第5期。
    ②董平:《庄子与葛洪——论道家生命哲学向宗教信仰的转变》,《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③刘玲娣:《出处两难——论葛洪隐逸思想的特点》,《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期。
    ④彭惠娴:《从葛洪一生的际遇探讨其入世与出世思想》,台湾《中华佛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⑤丁成际、武峰:《葛洪隐逸思想述论》,《江淮论坛》2009年第2期。
    ⑥黄霞平:《浅析葛洪的隐修与出仕观》,《中国道教》2001年第6期。
    ⑦李慕如:《试论葛洪之习武与治军》,台湾《科大学报》2005年第3期。
    ①石磊:《试论葛洪的经济思想》,《宗教学研究》1989年Z1期。
    ②丁宏武:《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③武峰:《葛洪(抱朴子外篇)仁明思想析论》,《孔子研究》2009年第6期。
    ①《晋书》卷七二《葛洪传》,北京:中华书局,]974年,第1910页。下同。
    ②《抱朴子外篇》卷五O《自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698页。
    ①钱穆:《葛洪年谱》,《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三册,台北:兰台出版社,2000年:李光富:《葛洪行实考略》,《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1993年第2期。
    ②钱穆:《葛洪年谱》,《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三册,台北:兰台出版社,2000年,第103页。
    ③乐史:《太平寰宇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91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83页;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7页;陈飞龙:《葛洪年谱》,见朱传誉《葛洪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第19页;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2页: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806页;丁宏武:《葛洪卒年考》,《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①乐史:《太平寰宇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91页。
    ②《晋书》卷八一《邓嶽传》,第2131页。
    ③《晋书》卷七《康帝纪》,第184页。
    ④《晋书》卷八一《邓嶽传》,第2132页。
    ⑤《晋书》卷五七《滕修传》,第1554页。
    ⑥《晋书》卷八《穆帝纪》,第205页。
    ⑦丁宏武:《葛洪卒年考》,《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25页。
    ⑧刘剑锋:《论葛洪的生卒年及相关问题》,《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第113页。
    ①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5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3页。
    ③武锋:《葛洪卒年再考证》,《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④何法盛:《晋中兴书》,引自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八《灵异部仙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26页。
    ⑤《晋书》卷七二《葛洪传》,第1913页。
    ⑥乐史:《太平寰宇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91页。
    ⑦《晋书》卷七二《葛洪传》,第1913页。
    ①《晋书》卷七《成帝纪》,第181页。
    ②《晋书》卷一一《天文志》,第280-281页。
    ③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19页。
    ④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9页。
    ⑤丁宏武:《葛洪卒年考》,《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①《晋书》卷七《康帝纪》,第184页。
    ②《晋书》卷八一《邓嶽传》,第2132页。
    ①武锋:《葛洪卒年再考证》,《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②高瑜:《魏晋南北朝早婚成因分析》,《武汉文博》2008年第1期。
    ③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的早婚》,《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2期,第15页。
    ④王记录:《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素质分析》,《殷都学刊》2000年第1期,第34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64页。
    ①乐史:《太平寰宇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91页。
    ②何法盛:《晋中兴书》,引自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八《灵异部仙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26页。
    ③《晋书》卷七二《葛洪传》,第1913页。
    ①《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9页。
    ②《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51页。
    ③《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369页;《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列传》,第2751页;《三国志》卷二九《方技传》裴松之注引《华佗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05页;《三国志》卷四六《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第1110页;《晋书》卷七二《葛洪传》,第1913页:《宋书》卷四五《刘怀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8页;《北史》卷二七《李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9页;《北史》卷八八《隐逸传》,第2916页;《隋书》卷七七《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59页;《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7页;《新唐书》卷二○四《方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810页。
    ④上述结论是依据史部正史中关于“尸解”的记载,考虑到唐宋之后野史的兴盛和小说的繁多,本人没有对其余部分(尤其是集部)中所见“尸解”进行比较研究,一则因为正史是官方话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则分析民间文学中“尸解”形象的工作量太大,且非本文能够容纳。
    ⑤ 参见余平:《葛洪(神仙传>神学位格的现象学分析》,《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第104页。
    ①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2页。
    ②《太玄·玄图》,参看司马光:《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13页。
    ③吴慧颖:《中国数文化》,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143页。
    ④《史记》卷一○《孝文本纪》索隐注引《汉官仪》,第417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98页。
    ②《晋书》卷七二《葛洪传》,第1913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98页。
    ④因统计误差等原因,本表格只反映各章之间字数的大体数目,具体数字可能略有区别。
    ①《抱朴子内外篇》的写作次序,葛洪在《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中自述《抱朴子外篇》在前,《抱朴子内篇》在后。但是,一部著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肯定经历了后来的不断修改和完善;至于《抱朴子内外篇》的写作时代,则似乎无法考证出具体的日期。故此,将《抱朴子内外篇》视为两晋时期的著作,是一种稳妥的办法。
    ②武锋:《(抱朴子外篇)佚亡情况考辨》,《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第38页。
    ①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532页。
    ③《孟子·离娄上》,引自焦循:《孟子正义》卷一四《离娄》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9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33页。
    ②《论语·宪问》,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宪问》下,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13页。
    ③《论语·雍也》,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一《雍也》上,第86页;《论语·述而》,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三《述而》上,第462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33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33页。
    ⑥《论语·为政》,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为政》上,第79页。
    ⑦《孟子·离娄上》,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一四《离娄》上,第532页。
    ⑧《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参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卷一《开宗明义章》,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2545页。
    ⑨《抱朴了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40页。
    ⑩《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41页。
    ① 《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34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34页。
    ①胡孚琛:《葛洪的哲学思想概说》,《孔子研究》1988年第4期。
    ②孔令宏:《论葛洪以术为底蕴的哲学思想》,《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初步讨论参见陈启云:《历史“知识论”与西方史学理论》,《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深入论析,见Chad Hansen,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ruth'",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4:3(1985), pp.491-519以及Chi-yun Chen, "Chinese Language and Truth-A Critique of Chad Hansen's Analysis", Chinese Culture,31:2(1990), pp.53-80.
    ④陈启云:“孔子的正名论、真理观和语言哲学”,见《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①陈启云:“魏晋南北朝知识份子的特色”,见《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2页。
    ②第20世纪初以罗素为中坚的英国和维也纳的“逻辑实证主义”又名“分析实证论”(Logico-Postivism),其主旨为:无法用[科学]实证的,应由逻辑或分析方法来推断;无法用逻辑或分析方法来推断的(或用逻辑或分析方法的推断发生了问题——如自相矛盾或与实证相矛盾),应由[科学]实证来求证。
    ③参见Chi-yun Chen,"Chinese Language and Truth-A Critique of Chad Hansen's Analysis",Chinese Culture, 31:2,(1990),p.53,Note 1.转引自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④参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6.106页。又陈启云《治史体悟》,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第306页。
    ① Schwarts,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Belknap Harvard,1985; Xing Lu, Rhetoric in Ancient China, Fifth to Third Century B.C.E:A Comparison With Classical Greek Rhetori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8; Michael Loew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②《论语·学而》,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学而》下,第52页;《论语·里仁》,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八《里仁》下,第278页;《论语·宪问》,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九《宪问》中,第1010页。
    ③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
    ④陈启云:《治史体悟》,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第270页。
    ⑤《墨子·鲁问》,参看孙诒让:《墨子閒诂》卷一三《鲁问》,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473-474页。
    ①《老子·第一章》,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页;《老子·第五十六章》,参看朱谦乏:《老子校释》,第227页;《庄子·齐物论》,参看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下《齐物论》,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3页。
    ②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①相关讨论参见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第197页。
    ②《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3620页。
    ③王薇提出“剧烈的政治经济变革、史无前例的名实之争可谓言意关系探讨在战国时期出现的催化剂;汉语汉字白身的独特性对言意关系探讨的产生也是不可或缺的。”见王薇:《浅谈战国出现言意关系探讨的原因》,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5期。该文仅仅对战国时期讨论“言意关系”的原因进行了粗浅的表述,认为“汉语汉字的自身特性是促发言意关系探讨的语言因素”则足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了。
    ④《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9页。
    ①《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1页。
    ②《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5l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01页。
    ①《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参看王叨:《抱朴子内篇校释》,第72页。
    ②《抱朴子内篇》卷二《论仙》,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5页。
    ③《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46页。
    ④《抱朴子内篇》卷六《微旨》,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28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6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87页。
    ④转引自马海良:《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s theory)》,《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2期。奥斯汀(J.Austin)的《如何以言行事(How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的外文版已经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⑥《论语·学而》,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学而》上,第18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六《臣节》,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67页。
    ②《论语·子路》,参看《论语集释》卷二七《子路》下,第919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13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07页。
    ⑤《论衡·逢遇》,参看黄晖:《论衡校释》卷一《逢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l页;《论衡·偶会》,参看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偶会》,第105页。
    ⑥《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第91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八《时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96页。
    ② B. Malinowski,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OGDEN C K, RICHARDS I A. The Meaning of Meaning,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23.转引自许力生:《语言学研究的语境理论构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抱朴子内篇》卷二○《祛惑》,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346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46页。
    ③《抱朴子内篇》卷一四《勤求》,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56页。
    ④值得注意的是“道”的古义,不但是“行走之途”,也有“称道/言说”之义,如《老子》首章的“道可道”,便有“道可言说”之义;在《圣经·约翰福音》中,全篇第一句是"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翻译过来即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名实》,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90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六《正郭》,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66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41页。
    ④《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参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五《襄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979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7页。
    ①李刚:《葛洪及其人生哲学》,《文史哲》2000年第5期。
    ②《左传·襄公二十叫年》,参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五《襄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979页。
    ①王绍东:《论“三不朽”说对司马迁及<史记)创作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8年第5期,第45页。
    ②钱逊:《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4页。
    ③谭运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价值观体系及当代价值》,《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第1期,第54页。
    ④张学智:《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89页。
    ⑤《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孔颖达注,参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五《襄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979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7页。
    ⑦陈启云:《治史体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7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一《贵贤》,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1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八《擢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62页。
    ③《晋书》卷三三《何曾传》,第998页。
    ④《晋书》卷四《惠帝纪》,第108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6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53页。
    ③《汉书》卷五四《李广传》,第2439页。
    ④《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第913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7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7页。
    ⑦与传统不同,葛洪立“德”的具体内容,并非传统的社会道德,而是个人修行的功德,在《抱朴子内篇》中谈到修道必须立功德,基本内容是忠孝仁义等。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54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20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7页。
    ④李生龙:《“三不朽”人生价值观对古代作家文学观之影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67页。
    ⑤蒲二利:《试论“三不朽”思想对曹丕曹植兄弟的影响》,《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l期,第169页。
    ⑥《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孔颖达注,参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五《襄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979页。
    ⑦关于中国古代言行观,可以参看陈启云:《<论语>“正名”与孔子的“真理观”和语言哲学》,《汉学研究》,1992年第l0卷第2期;以及陈启云《墨学“言·义”的哲理体系》,《新亚学报》第22卷,收入《治史体悟》,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九《任命》,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8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八《博喻》,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89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92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1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14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93页。
    ⑦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0页,第34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36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9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98页。
    ④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①《汉书》卷八九《循吏列传》,第3623-3624页。
    ②《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第3247页。
    ③相关论述参考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④分别见《三国志》卷九《曹爽传》,第288页:《三国志》卷二八《王凌传》,第758页;《三国志》卷九《夏侯玄传》,第299页;《三国志》卷二八《毌丘俭传》,第767页;《三国志》卷二八《诸葛诞传》,第773页。
    ⑤《三国志》卷五九《孙奋传》,第1375页;《三国志》卷五六《吕据传》,第1312页;《三国志》卷六四《诸葛恪传》,第1441页;《三国志》卷六四《孙綝传》,第1446页、第1451页、第1452页。
    ①《晋书》卷四九《嵇康传》,第1370页。
    ②《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③《南史》卷八○《侯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96页。
    ④《三国志》卷二《文帝纪》注引《魏书》,第88页。
    ①崔伟:《儒、道隐逸思想之浅探》,《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19页。
    ②《荀子·成相》,参看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一八《成相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62页。
    ③《论语·微子》,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七《微子》下,第1272.1277页。
    ①陈斯怀:《先秦隐逸思想与士人心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01页。
    ②晁福林:《战国时期隐士生活状况及隐逸理念考析》,《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l期,第50页。
    ③肖玉峰:《论道家隐逸思想之实质:适性》,《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37页。
    ④郑训佐:《略论儒道两家的隐逸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51页。
    ⑤李连霞,王加鑫:《解读隐逸》,《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74页。
    ①《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第2044.2047页。
    ②王继训:《两汉之际士人与士风》,《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第81页。
    ①冯友兰,涂有光:《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②《晋书》卷九四《隐逸传》,第2426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1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7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4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9页。
    ⑦《论语·卫灵公》,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一《卫灵公》上,第1073页。
    ⑧《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4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 《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l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逛》,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6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2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7页。
    ⑧《抱朴子外篇》卷三五《守塉》,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73页。
    ⑨《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7页。
    ⑩《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94页。
    ①胡孚琛:《葛洪的哲学思想概说》,《孔子研究》1988年第4期,第48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00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00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8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8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7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9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7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90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7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1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2页。
    ⑧《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页。
    ⑨《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4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96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96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九《任命》,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80-481页。
    ①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②《三国志》卷四《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第144页。
    ③《晋书》卷四《惠帝纪》,第97页。
    ④“(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卷九八《王敦传》,第2554页。详情参考陈启云,罗骧:《社会名望与权力平衡:解读王敦之乱》,《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
    ①《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第1952页。
    ②《老子·第八十章》,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第309页。
    ③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0页。
    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9.180页。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版,第347页;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③陈飞龙:《葛洪<抱朴子·洁鲍篇)中“无君论”作者之考辨》,台湾《中大文化学报》,1996年第3期。
    ④《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参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五《襄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85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93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98-499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0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07页。
    ②《老子·第十八章》,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第72-73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39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4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94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45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47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52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98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12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11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16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09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23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23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22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35页。
    ①武峰:《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06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26-527页。
    ①陈继华:《葛洪与鲍敬言之辩——(抱朴子·诘鲍篇)分析》,《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1期,第85页。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2年,第375页。
    ③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2年,第390页。
    ①《论语·颜渊》,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五《颜渊》下,第855页。
    ②《论语·八佾》,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六《八佾》下,第197页。
    ③《孟子·告子下》,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二五《告子下》,第854页
    ④《孟子·梁惠王下》,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五《梁惠王下》,第145页
    ①《慎子·佚文》,《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7页。
    ②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40页。
    ③《韩非子·内储说上》,参看王先谦:《韩非子集解》卷九《内储说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36-237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74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名实》,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96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八《百里》,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9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四九《知止》,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28页。
    ⑤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2页。
    ⑥《晋书》卷二《文帝纪》,第42-43页。
    ①《晋书》卷六《元帝纪》,第145.146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77页。
    ③ 《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93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84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2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46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8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13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5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84页。
    ①《潜夫论·明忠》,参看汪继培、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卷八《明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7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2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一《贵贤》,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12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六《臣节》,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49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六《臣节》,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5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六《臣节》,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55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六《臣节》,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71.27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六《臣节》,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7]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83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九《官理》,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02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六《臣节》,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51页。
    ①《论衡·定贤》,参看黄晖:《论衡校释》卷二七《定贤》,第1110页。
    ②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③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80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85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8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88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7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91页。
    ④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6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95页。
    ①《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②《礼记·曲礼》,参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一《曲礼》上,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231页。
    ③《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第2616页。
    ④《孟子·公孙丑上》,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七《公孙丑》上,第234页。
    ⑤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三《礼论》,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47页。
    ⑥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参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五《襄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802页。
    ⑦《论语·为政》,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为政》上,第68页。
    ①《慎子·佚文》,《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3页。
    ②《世要论·治本》,参见严司均:《全三国文》卷三七,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260页。
    ③在不同思想家,或者同思想家的不同表述中,在治国方法上,相对于“刑/法”,往往以“礼/仁/德”等不同的文字表述。虽然“礼/仁/德”三者严格意义上是不同的,但是在治国方法的范畴里,作为“刑/法”的对立面,三者大体上具有一致的含义。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0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六《讥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7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40页,第54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0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24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27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0-8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96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6页。
    ④《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l页。
    ①《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第2159-2160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48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3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44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36-337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40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3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64-367页。
    ②《新书·过秦》,参看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卷一《过秦》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页。
    ③《新语·无为》,参看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上《无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2页。
    ④《三国志》卷六一《陆凯传》,第1401页《三国志》卷六五《贺邵传》,第1458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个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72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46页。
    ①《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第2162页。
    ②《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第1099页。
    ③《法言·先知》,参看汪荣宝:《法言义疏》卷一二《先知》,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6页。
    ④《后汉书》卷二七《杜林传》,第938页。
    ⑤《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第1652页。
    ①薛菁:《汉末魏晋复肉刑之议论析》,《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第153页。
    ①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l177-l178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6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76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77页。
    ①范江涛:《(傅子>政治思想研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6年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8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82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一《贵贤》,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1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一《贵贤》,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12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一一《贵贤》,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1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二《任能》,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17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二《任能》,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19页。
    ③《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80-381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二《任能》,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0-32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三《钦士》,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2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务正》,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09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三《钦士》,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6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一三《钦士》,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5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48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八《擢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6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49-554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55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03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58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03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1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04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1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93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07.41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八《百里》,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9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八《百里》,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2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八《百里》,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9页。
    ④《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24页。
    ⑤ 《潜夫论·三式》,参看汪继培、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卷四《三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6页。
    ⑥《晋书》卷七七《诸葛恢传》,第2042页。
    ①陈启云:《治史体悟》,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②《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第2034页。
    ③《后汉书》卷七三《党锢列传》,第2207页,第221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三《汉过》,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2l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三《汉过》,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2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三《汉过》,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27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三《汉过》,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21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名实》,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9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名实》,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90页。
    ⑤《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第2187页。
    ①《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第2198页。
    ②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卷上《德行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页。
    ③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④《晋书》卷四九《嵇康传》,第1374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一六《交际》,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20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一六《交际》,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29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一六《交际》,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31页。
    ⑧《抱朴子外篇》卷一六《交际》,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36页。
    ⑨《抱朴子外篇》卷一六《交际》,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4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六《交际》,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44页。按:其中“不以巧辨饰其非”句,“辨”应做“辩”。具体论述参考下文。
    ②《晋书》卷四九《刘伶传》,第1376页。
    ③《晋书》卷三三《何曾传》,第998页。
    ④《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2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四《酒诫》,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70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四《酒诫》,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76-57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0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01.60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04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19-620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28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16-619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七《刺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3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四《酒诫》,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68.569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38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勖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17页。
    ①《论语·颜渊》,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五《颜渊》下,第873页。
    ②《论语·雍也》,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二《雍也》下,第428页;《论语·颜渊》,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四《颜渊》上,第824页。
    ③《论语·学而》,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学而》上,第13页。
    ④《论语·颜渊》,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四《颜渊》上,第817页。
    ⑤《孟子·梁惠王上》,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二《梁惠王上》,第66-67页。
    ①《论语·季氏》,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三《季氏》,第1159页;《论语·颜渊》,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四《颜渊》,第833页。
    ②《论衡·问孔》,参看黄晖:《论衡校释》卷第九《问孔》,第408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58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八《博喻》,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76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38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明》,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35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明》,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27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明》,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27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明》,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28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明》,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28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明》,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29页。
    ①《韩非子·五蠹》,参看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一九《五蠹》,第445页。
    ②《说苑·指武》,参看向宗鲁:《说苑校证》卷一五《指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66-36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5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54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叨》,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28-229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41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4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明》,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20-234页。
    ①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第32页。
    ②李天根:《诸子平议补录》,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92页。
    ③武峰:《葛洪(抱朴子外篇)仁明思想析论》,《孔子研究》2009年第6期,第97页。
    ①《孟子·滕文公下》,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一三《滕文公下》,第446.457页。
    ①《孟子·尽心下》,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二九《尽心下》,第1034.1037页。
    ②《孟子·公孙丑下》,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九《公孙丑下》,第309页。
    ③董文武,刘文英:《孟子历史观新探》,《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29页。
    ⑤《老子·第十八章》,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第72-73页。
    ⑥《老子·第十九章》,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第74页。
    ①《老子·第八十章》,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第307-309页。
    ②《韩非子·五蠹》,参看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一九《五蠹》,第442-443页。
    ③蒋重跃:《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文史哲》2004年第4期,第77页。
    ①张秋升:《西汉儒家历史观述论》,《齐鲁学刊》2003年第4期。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崇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56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三《勖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43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八《博喻》,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56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4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96页。
    ②《抱朴子内篇》卷一六《黄白》,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84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48-349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20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20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99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07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22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八《诘鲍》,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526-527页。
    ③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094页。
    ①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①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1页。
    ②《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③《法言·吾子》,参看汪荣宝:《法言义疏》三《吾子》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④《论衡·定贤》,参看黄晖:《论衡校释》卷二七《定贤》,第1117页。
    ①韩格平:《魏晋子书书名作者杂考数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6期。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一《循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0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07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09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13页。
    ③张宝坤:《(抱朴了>的文学思想陶论》,《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1期,第128页。
    ④《论衡·书解》,参看黄晖:《论衡校释》卷二八《书解》,第1149-1150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14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辞义》,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89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16页。
    ③相关讨论,参见本文第五章相关文字。
    ④尤信雄:《葛洪评传》,台北:文津出版社,1977年版,第34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98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99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四四《百家》,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42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05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四四《百家》,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44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97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71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钧世》,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5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钧世》,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三○《钧世》,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7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钧世》,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71页。
    ①武峰:《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第225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五○《自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98页。
    ②李锦全:《徜徉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1页。
    ③刘玲娣:《略论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第16页。
    ④陈昌文:《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43页。
    ⑤蔡德贵:《葛洪思想的儒道互补特征》,《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第134页。
    ⑥《抱朴子内篇》卷一○《明本》,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4页。
    ⑦卿希泰:《从葛洪论儒道关系看神仙道教理论特点》,《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①张立文:《道》,台北:汉兴书局1994年,第22-27页。
    ②《抱朴子内篇》卷一四《勤求》,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56页。
    ①《史记》卷五六《陈平世家》,第2062页。
    ②《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第3292页。
    ③《庄子·天下篇》,参看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十下《天下篇》,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098页。
    ④《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51页。
    ⑤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①由于《抱朴子外篇》卷五O《自叙》文字内容与所表达目的与其他篇章不同,故在关键词统计过程中将其剔除,下文中对于“儒”的统计亦是。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1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三《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74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04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七《刺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3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2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92页。
    ⑧《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了外篇校笺》(上),第336页。
    ⑨《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7页。
    ⑩《抱朴了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了外篇校笺》(上),第624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勖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14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一《贵贤》,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12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七《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3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七《仁明》,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31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61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2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91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78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02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四《崇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45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10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三《勖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34页。
    ⑧《抱朴了外篇》卷三三《勖学》,参看杨叨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43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61-36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崇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73页。
    ②《抱朴了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了外篇校笺》(下),第411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三《勖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34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1页。
    ① 《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82页。
    ② 《抱朴子外篇》卷三《助学》,参看杨叫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43页。
    ③ 《抱朴子内篇》卷九《道意》,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70页。
    ①《抱朴子内篇》卷一○《明本》,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4页。
    ①《抱朴了内篇》卷七《塞难》,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38页。
    ②《抱朴了内篇》卷一○《明本》,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7页。
    ③《抱朴子内篇》卷七《塞难》,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39页。
    ①《抱朴子内篇》卷九《道意》,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73页。
    ②《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53页。
    ③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史记》卷六三《老子列传》,第2139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77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94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27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09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四九《重言》,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634页。
    ③《史记》卷六三《庄子列传》,第2143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一三《钦士》,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6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二五《疾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612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三八《博喻》,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49页。
    ⑧《抱朴子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11页。
    ①《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5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贞。
    ③《抱朴了外篇》卷四《崇教》,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73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一四《用刑》,参看杨明照:《抱朴了外篇校笺》(上),第361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了外篇校笺》(下),第378页。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2年,第390页。
    ②《孟子·滕文公下》,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一三《滕文公下》,第456页。
    ③武峰:《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第24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勖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27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二《逸民》,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102页。
    ⑥ 《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99页。
    ⑦ 《抱朴子外篇》卷三四《吴失》,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66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六《正郭》,参看杨明照:《抱朴了外篇校笺》(下),第460页。
    ②《抱朴了外篇》卷四九《重言》,参看杨明照:《抱朴了外篇校笺》(下),第633页。
    ③《墨子·非儒下》,参看孙冶让:《墨子閒沽》卷九《非儒下》,第291页,第300页。
    ④《抱朴了外篇》卷三g 《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0.82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6.87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3页。
    ③《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第53页。
    ④《晋书》卷一《宣帝纪》,第20页。
    ⑤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4页。
    ⑥《抱朴了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3页。
    ⑦《抱朴子外篇》卷三一《省烦》,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85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三八《博喻》,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250页。
    ②《抱朴子内篇》卷一九《遐览》,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337页。
    ③《抱朴了内篇》卷四《金丹》,参看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8l页。
    ④《神仙传》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21页。
    ①梁启超:《墨子学案》,上海:上海书店1933年,第15页。
    ②伍非百:《墨子大义述》,上海:上海书店1933年,第23页。
    ③《孟子·滕文公下》,参看焦循:《盂子正义》卷一三《滕文公下》,第456页。
    ④《孟子·尽心上》,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二七《尽心上》,第916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88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二二《行品》,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537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五《君道》,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30页。
    ③《抱朴子外篇》卷七《良规》,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91页。
    ④《抱朴子外篇》卷三二《尚博》,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101-105页。
    ⑤《抱朴子外篇》卷三九《广譬》,参看杨明强:《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334页。
    ⑥《抱朴子外篇》卷二○《名实》,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90页。
    ①《抱朴子外篇》卷四二《应嘲》,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第416.419页。
    ② 《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32页。
    ③ 《孟子·滕文公下》,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一三《滕文公下》,第456页
    ④《孟子·尽心上》,参看焦循:《孟子正义》卷二七《尽心上》,第915页。
    ①《列子·杨朱》,参看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七《杨朱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30-231页。
    ②《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遯》,参看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29页。
    1.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2.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5. 《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6.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 《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8. 《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 《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0. 《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 《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2.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3. 《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4. 《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5. 《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6.[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17.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8.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9.[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0.[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1.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2.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3.[清]孙诒让:《墨子閒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2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5.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6.[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7.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8.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9.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30.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 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7年。
    2.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陈启云:《治史体悟》,《陈启云文集》之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 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陈启云文集》之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7.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8.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9. 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
    10.何启民:《竹林七贤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66年。
    11.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2.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13.孔繁著:《魏晋玄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14.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5.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6.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17.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0.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1.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1976年。
    23.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24.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5.钱穆:《两汉今古文评议》,北京:商务印书5馆,2001年。
    26.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27.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28.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29.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30.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3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3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6.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7.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8.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39.许抗生:《三国两晋玄佛道简论》,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40.许抗生:《魏晋玄学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4l.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2.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余英时:《名教危机与魏晋士风的演变》,载《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
    44.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
    45.张荣明:《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6.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7.张荣明:《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8.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9.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 曹念明:《道教的成仙观与汉字——以葛洪为个案的研究》,《岭南文史》,1997年第2期。
    2. 陈昌文:《葛洪(自叙)——一个内圣外王的人格分裂文本》,《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 陈昌文:《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4. 陈代新:《抱朴子内篇养生学说钩沈》,收入罗炽等主编《众妙之门——道教文化之谜探微》,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5, 陈继华:《葛洪与鲍敬言之辨——(抱朴子·诘鲍篇)分析》,《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1期。
    6. 陈抗生:《葛洪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7. 陈抗生:《葛洪的法律思想——(抱朴子·用刑)述评》,收入《法律史论丛(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8. 陈克文:《葛洪(抱朴子·内篇>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江汉论坛》,1996年第10期。
    9. 陈立旭:《葛洪思想对桃花源记的影响》,《齐鲁学刊》,1996年第6期。
    10.程喜霖:《葛洪生卒年及隐居罗浮考》,《武汉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11.戴建平:《葛洪自然观探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2.戴建平:《葛洪自然观再探》,《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3.邓新华:《葛洪的文学接受理论试探》,《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4.冯汉镛:《葛洪曾去印支考》,《文史》,1994年。
    15.盖建民:《左慈葛洪入闽炼丹略考》,《中国道教》,1997年第1期。
    1.6.郭起华:《从葛洪和陶宏景看道教对古代医学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
    17.韩建斌:《葛洪的养生术》,《世界宗教》,1996年第3期。
    18.瀚清、国新:《葛洪的教育目的和内容》,《中国道教》,2002年4期。
    19.侯外庐:《葛洪内神仙外儒术的道教思想》,收入《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0.胡孚琛:《(抱朴子内篇>中的神仙法术》,《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3期。
    21.胡孚琛:《葛洪的思想脉络和心理特征》,《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5期。
    22.胡孚琛:《葛洪年谱略述》,《上海道教》,1991年第3期。
    23.黄霞平:《浅析葛洪的隐修与出仕观》,《中国道教》,2001年第6期。
    24.焦传斌、李哲夫:《<抱朴子·外篇)中的人才学探微》,《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5期。
    25.金春峰:《也谈<老子河上公章句>之时代及其与<抱朴子)之关系——与谷方同志商榷》,《中国哲学》,1983年第9期。
    26.金毅:《抱朴子校笺上笺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4期。
    27.金毅:《抱朴子校笺下校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
    28.金毅:《葛洪抱朴子外篇概论》,《北京第二外国与学院学报》,1997年第l期。
    29.金毅:《论逸民、隐士及其隐逸权——<庄子)、(法言)、(抱朴子)论隐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30.金正耀:《葛洪与魏晋丹鼎道派》,收入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1.李伯勋:《葛洪的文学主张》,《关陇文学论丛》,1982年第1期。
    32.李刚:《葛洪及其人生哲学》,《文史哲》,2000年第5期。
    33.李刚:《葛洪神仙学隐含的认识论》,《天府新论》,1998年第2期。
    34.李刚:《葛洪神仙学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l期。
    35.李军:《论葛洪的道教教育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
    36.李希运:《论葛洪对神仙道教发展的贡献》,《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7.凌南申:《如何评价葛洪的文学发展观》,《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
    38.刘玲娣:《出外两难——论葛洪隐逸思想的特点》,《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9.刘玲娣:《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0.刘仲宇:《葛玄、葛洪与抱朴子内篇》,收入牟锤鉴等编《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山东:齐鲁书社,1993年。
    41.卢国龙:《葛洪“玄道”对魏晋道教哲学的综括》,《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42.卢曙火:《葛洪的仙道追求与科学贡献》,《中国道教》,1995年第l期。
    43.陆侃如、牟世金:《葛洪的文学观》,《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
    44.陆勇敏:《(抱朴子>之文学创作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5.罗宗强:《一个旁观者和他的文学观——读(抱朴子外篇)随记》,《社会科学战线》, 1994年第4期。
    46.潘显一:《葛洪的神仙美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l期。
    47.潘显一:《葛洪美学思想三论》,《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48.潘显一:《南桔北枳道能为一——从<太平经>、(抱朴子>看早期道教美学思想的变迁》,《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
    49.潘显一:《早期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分化——<太平经>与<抱朴子>美学思想比较》,《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50.庞月光:《<抱朴子外篇)注释札记》,《文献》1997年第3期。
    51.庞月光:《葛洪及其政治观》,《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52.皮朝刚:《葛洪美学思想初探》,《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53.卿希泰:《从葛洪论儒道关系看神仙道教理论特点》,《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54.邵新:《葛洪与神仙理论体系的确立》,《上海道教》,1996年第3期。
    55.唐长孺:《(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序》,《哲学研究》,1989年第2期。
    56.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7.弢甫:《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举正》,《中华文史论丛》,1982第1辑。
    58.汪大白:《曹植<释疑论>应系葛洪所杜撰》,《学术界》,2001年第5期。
    59.王承文:《葛洪早年南隐罗浮考论》,《中山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60.王利器:《葛洪著述考略》,《文史》37期,1993年。
    61.王明:《(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序》,《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2期。
    62.王明:《葛洪有无佛教思想探讨》,《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
    63.王明:《论葛洪》,收入《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4.王荣彬:《葛洪生平及其主要著述考辨》,《内蒙古师大学报》,1989年3期
    65.王燕:《葛洪仙道学说的统一性》,《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6期。
    66.王宜峨:《葛洪、陶弘景的审美思想及其影响》,《中国道教》,1992年第3期。
    67.王卓民:《葛洪神仙道教教育思想探微》,《道教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68.伍伟民:《从<抱朴子)看<道藏>目录》,《上海道教》,1992年第2期。
    69.伍伟民:《黄老之学与<抱朴子)》,《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
    70.熊铁基:《人皆可以为神仙——葛洪神仙论的现代诠释》,《中国道教》,2003年第6期。
    71.徐西华:《葛洪神仙思想探源》,《中国道教》,1983年第2期。
    72.徐文明:《论葛洪的文艺美学思想》,《文艺研究》,1997年第3期。
    73.徐仪明:《论葛洪的道教内丹养生学》,《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4.许抗生:《葛洪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75.许抗生:《葛洪社会政治思想探析》,《学术月刊》,1985年第l期。
    76.颜智:《葛洪与道教养生观》,《中国气功科学》,第2卷第10期。
    77.杨德贵:《葛洪文艺思想论》,《中州学刊》,2000年第3期。
    78.杨光文:《葛洪与中国道教目录学》,《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3期。
    79.杨光文:《试析葛洪<遐览>的道教书目特征》,《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80.杨明照:《(抱朴子外篇>略论——<抱朴子外篇校笺>前言》,《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2期。
    81.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前言》,《四川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82.杨明照:《“抱朴子内篇校释”补正(上)(下)》,《文史》16期、17期,1983年。
    83.杨伟立:《简论葛洪神仙道理论的虚弱性》,《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6期。
    84.杨向奎:《论葛洪》,《文史哲》1961年第1期。
    85.杨福程:《谈(抱朴子·遐览篇>的道书数目——兼谈错误估计所造成的错误结论》,《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
    86.张宝坤:《(抱朴子)的文学思想简论》,《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1期
    87.张成扬:《葛洪论道俗两家的嫉妒》,《开封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88.郑文、倪小莉:《葛洪的医学教育观》,《中医教育》第18卷;1999年9月第5期。
    89.周浩:《葛洪传略及在鄂州活动考证》,《时珍国医国药》,1999年第9期。
    90.庄朝兰:《葛洪<论仙)的逻辑分析》,《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 《首届葛洪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编印,2003年。
    2. 刘固盛、刘玲娣:《葛洪研究论集》,“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杨世华:《葛洪研究二集》,“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丁宏武:《葛洪及<抱朴子外篇)考论》,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 武锋:《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 晁天义:《文化新综合的一个案例——<抱朴子>巫术溯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2. 刘玲娣:《<抱朴子外篇>与葛洪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3. 赖平:《<抱朴子>养生伦理研究》,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4. 邹远志:《葛洪儒道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5. 郭勇:《<抱朴子外篇)与葛洪的文学观念及其文学成就》,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6. 丁宏武:《葛洪及其<抱朴子外篇>简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7. 张勇:《立言与成仙:<抱朴子>政治思想初探》,南开大学硕士论文呢,2005年。
    8. 姚明会:《“身国同构、儒道互补”》,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9. 宋丽娜:《<抱朴子内篇>美学思想初探》,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0.陈宁:《论葛洪的养生思想》,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1.张媛:《儒家思想对葛洪的影响》,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2.崔红健:《葛洪<抱朴子外篇>政治和文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3.陈进林:《论葛洪的“人间神仙”观》,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14.许小峰:《葛洪神仙思想的生命哲学研究》,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5.唐精彬:《<抱朴子·外篇>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
    16.汪玉兰:《葛洪<抱朴子>美学思想解读,》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7.赵文朝:《<朴子>养生思想综论》,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8.王文姮:《<抱朴子内篇>的思想体系与文学特色》,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9.张福德:《<抱朴子外篇>社会与文学思想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