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月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杨慈湖(1141-1126)是南宋思想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尤其是在心学史上,更被时人认为是“泰山乔岳”般的人物,这一评价与后世对杨慈湖思想的批评态度大为不同。本文在仔细阅读杨慈湖遗留的全部著作和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着找出一种解读杨慈湖思想的新方式。本文认为,杨慈湖的哲学中存在着一个由其思想之主要哲学概念构成的…一’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杨慈湖思想中诸如“不起意”、“心之精神是谓圣”等理论问题,都可以由这个动态结构得到说明。
     杨慈湖自幼成长在儒者家庭,乃父杨庭显之“心本清明”、“十百千万,皆本于一”的思想对他影响深刻。在以往的研究中,杨慈湖的思想因他本人与陆象山的师生关系而被认为是“以心为本”的心学。实际上,杨慈湖对心学史上重要人物孟子和陆九渊的思想并非是单纯地继承,他对孟子之思除了“性本善”的观点而外不乏批评之辞;象山答杨慈湖的“本心之问”对杨慈湖思想的发展过程来说,其功用在于确证而不在于启发。并且,慈湖对“心”之本质状态与其发用功能的阐释也远胜过其师陆象山。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以“心学”范畴来解读杨慈湖的思想并不能够完整而清晰地说明杨慈湖思想的整体面貌。在慈湖的话语系统中,他几乎不在单一的意义上论述“心”概念,而是将之与“一”和“觉”等概念一起使用来阐明其思考。概而言之,慈湖的思想主要呈现为一个“‘
     ‘觉…’的动态结构,慈湖在这一结构之中阐释“心”清明无体,澄然无际的特性;世界之本相从根本处而言,就是作为存在者整体的“一”;而对世间万物之“一”状态的洞达,便是己“心”之“觉”。整全性的“一”只有在主体之“心”深入其中并且“觉”了以后,才会向我们展示出其各个方面的意义,已“心”之思也因此才获得思考前提和思想成果,此为杨慈湖思想“‘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之梗概内容。
     通过阅读杨慈湖的著作我们还发现,杨慈湖本人对佛禅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道家思想和道教科仪规范却较为熟悉。慈湖思想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曾一度淹没,到了明代,伴随着阳明学的兴起,因阳明学学者自身解释阳明思想的需要,慈湖之学被重新诠释,慈湖思想也因此获得重登中国思想史舞台的机会,慈湖思想与阳明学之间的关联,应该成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被重新予以重视的课题。
Yang Cihu was an important thinker on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especially in the history of school of mind, even he was also considered to be "Taishan-Qiaoyue"like figure by the people of his time. This evaluation was strongly different from the critical attitude of the future generation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e of reading all the books left by Cihu and some relevant research data, the author try to find a new way to interpret Yang Cihu's philosoph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does exist a dynamic structure could be called Yi-Heart-Consciousness in Cihu's thought. Yang's views such as "can not afford to the rise of ideas" and "the flowing of mind leads to the Holy" and other theoretical problems could be illustrated by this structure.
     Yang Cihu was born in a Confucian family, his father Yang Tingxian usually taught him with Confucianism, and his father's ideas "Heart in its essence is pure and bright" and'"thousands of things are from the same origin" have g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Cihu's thinking.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because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 Cihu and Lu Xiangshan. Yang Cihu's philosophy was also be classified to the school of mind on the base of Heart. In fact. Cihu was not simply inherited the thought of Mencius and Lu Jiuyuan in the history of school of mind. He criticized Mencius's ideas except for the view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 As for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heart's original essence, Lu Xiangshan's function is to confirm rather than enlight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hu's thought. In addition, on the nature state of heart and its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Cihu is far better than his teacher Lu Xiangshan. According to analysis, we believe that it is not able to be complete and clear to interpret the overall outlook of Cihu's thought on the position of school of mind. In Cihu's word of system, he almost does not separately discuss the heart concept, but expound it together with the concept Yi and Consciousness.
     In summary, there is a dynamic structure called Yi-Heart-Consciousness in Cihu's thought, in this structure, Cihu discusses heart'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learness brightness and boundlessness but without substance; what the world in terms of fundamental place, that is, there is a whole can be regarded as Yi; the enlightenment of Yi c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the Consciousness. The integrity of Yi will show us all aspects of its significance after our heart could come to Yi in depth and get its consciousness. This is the outline of the content of the dynamic structure so called Yi-Heart-Consciousness in Cihu's thought.
     After reading all the writings left by Yang Cihu. we also found that basiclly he hold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Buddhism and Zen, while he was more familiar with Taoism and Taoist specifications. Cihu's thought was once submerged in the spread course in later generations. In the Ming Dynasty, along with the rise of Yangming school, Cihu's thought has received a re-interpreted because Yangming scholars need to interpret Yangming's thought by explaining Cihu's idea. And because of this chance Cihu's thought come back to the stage of Chinese ideological history. For most importantly, the link between Cihu's thought and Yangming school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other serious issue in Chinese ideolosical historv.
引文
①《慈湖先生年谱》卷二
    ②《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
    ①《杨氏易传》卷一。
    ②《杨氏易传》卷一。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二陆先生祠堂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二陆先生祠堂记》。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永嘉郡治更堂亭名记》。
    ①《先圣大训原序》。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愤乐记》。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四《谒宣圣文》。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五《钱子是请志妣徐氏墓》。
    ①转引自岛田虔次著:《中国思想史研究》,邓红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2页。
    ①董平:《王阳明的生活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①《桐江续集》卷三十一《送家自昭晋孙自庵慈湖山长序》。
    ②李绂:《陆子学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1995年。
    ③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五十四《水心学案序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38页。
    ①彭东焕编:《魏了翁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山版社,2003年,第31页。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③《嘉靖奉化县志》。
    ④《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①《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②《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③《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四《祭沈淑晦文》。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五《家记九》。
    ①《慈湖先生遗书》续集《僧炳求训》。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永嘉郡治更堂亭名记》。
    ①《陆九渊集》卷二十八《杨承奉墓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7页。
    ②《陆九渊集》卷二十八《杨承奉墓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5页。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九《家记三》。
    ①《陆九渊集》卷二十八《杨承奉墓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6页。
    ②《杨公伯明封志》,《续集》。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④《宋元学案》卷五十八《象山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921页。
    ⑤以上《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①以上《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②《陆九渊集》卷二十八《杨承奉墓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6页。
    ①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9页。
    ②详见赵灿鹏:《宋儒杨慈湖著述考绿》,台北《书目季刊》第三十九卷第四期。
    ③http://auction.kongfz.com/detail.php?itemld=413096.
    ①《宋史》卷四百零七。
    ②《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③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页。
    ④《石鱼偶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②《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④《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③《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②《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③《慈湖先生年谱》卷二。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八《家记二·论<书><诗>》。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家记四·论<论语>上》。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家记四·论<论语>上》。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六《论治道》。
    ①郑晓江,李承贵著《杨简》,王心竹博士论文《杨简哲学思想研究》,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均持此观点,然在具体的论述上却都语焉不详,未能真正揭示出慈湖在哪些方面“发展”了象山之思想。
    ②王心竹:《杨简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第40页。
    ①《陆九渊集》卷十《与路彦彬》。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③《孟子·告子上》。
    ④《孟子·公孙丑上》。
    ①《孟子·公孙丑上》。
    ②《孟子·告子上》。
    ③《孟子·告子上》。
    ①《孟子·公孙丑上》。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孟子·梁惠王下》。
    ④《孟子·公孙丑上》。
    ⑤《孟子·尽心上》。
    ①《朱子语类》卷一二四。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
    ④《陆九渊集》卷一《与赵监》。
    ⑤《陆九渊集》卷十一《与李宰二》。
    ⑥《陆九渊集》卷一《与曾宅之》。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三《象山先生行状》。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④《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②《陆九渊集》卷十一《与吴子嗣(八)》。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④《陆九渊集》卷十一《与李宰(二)》。
    ⑤《陆九渊集》卷三十二《养心莫善于寡欲》。
    ⑥《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④《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八《家记二》。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三《家记七》。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
    ②《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②《陆九渊集》卷一《与曾宅之》。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②《先圣大训原序》。
    ③《四库全书总目·先圣大训提要》。
    ①《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②《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①《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②《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①《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0页。
    ③《先圣大训》卷一《哀公问第二》。
    ①《先圣大训》卷一《孔子闲居卷六》。
    ②《先圣大训》卷三《中庸第十九》。
    ①《先圣大训》卷一《孔子燕居第五》。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一《春秋解序》。
    ③《先圣大训》卷一《孔子燕居第五》。
    ①《先圣大训》卷六《子路问第四十七》。
    ②《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③《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①《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①《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②《先圣大训》卷二《檀弓第十三》。
    ③《先圣大训》卷二《檀弓第十三》。
    ④《先圣大训》卷二《檀弓第十三》。
    ①《先圣大训》卷三《主言第十七》。
    ②《先圣大训》卷三《中庸第十九》。
    ①《先圣大训》卷三《中庸第十九》。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①《慈湖先遗书》卷二《二陆先生祠堂记》。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永堂记》。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二陆先生祠堂记》。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⑤《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临安府学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②《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临安府学记》。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乐平县学记》。
    ①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
    ②以上《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③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79页。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②以上《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一《周易解序》。
    ②《杨氏易传》卷二。
    ③《杨氏易传》卷一。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一《春秋解序》。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一》。
    ②《杨氏易传》卷九。
    ③《杨氏易传》卷九。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五《家记九》。
    ②《杨氏易传》卷二十。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一·己易》。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一·己易》。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一·己易》。
    ④《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
    ⑤《慈湖先生遗书》卷五《墓志铭·冢妇墓铭》。
    ⑥《慈湖先生遗书》卷五《墓志铭·冢妇墓铭》。
    ⑦《慈湖先生遗书》卷四《奠高处约》。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一《家记五·读论语(下)》。
    ②《先圣大训》卷五《管仲第四十》。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一《曾子序》。
    ①《杨氏易传》卷一
    ②《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③《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④《杨氏易传》卷八。
    ⑤《杨氏易传》卷十五。
    ①《先生大训》卷三《主言第十七》。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三《学者请书(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三《詹亨甫请书》。
    ②《先圣大训》卷一《哀公问第二》。
    ③《先圣大训》卷四《虞戴德第三十四》。
    ④《杨氏易传》卷一
    ⑤《杨氏易传》卷一
    ⑥《杨氏易传》卷二
    ⑦《杨氏易传》卷二
    ⑧《杨氏易传》卷二
    ⑨《石鱼偶记》。
    ①《五诰解》卷三。
    ②《杨氏易传》卷一
    ③《杨氏易传》卷一
    ④《五诰解》卷一
    ⑤《杨氏易传》卷五。
    ①《杨氏易传》卷一
    ②《杨氏易传》卷七。
    ③《杨氏易传》卷七。
    ④《五诰解》卷二。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六《送黄文叔侍郎赴三山》。
    ②《杨氏易传》卷六。
    ③《杨氏易传》卷十四。
    ④《先圣大训》卷五《臣谏第四十六》。
    ⑤《慈湖先生遗书》卷三《王子庸请书(二)》。
    ①《先圣大训》卷四《虞戴德第三十四》。
    ②《先圣大训》卷四《诰志第三十五》。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②《杨氏易传》卷十。
    ③《先圣大训》卷六《命性第五十三》。
    ④《杨氏易传》卷三。
    ⑤《慈湖先生遗书》卷八《家记二》。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八《家记二》。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一》。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一《周易解序》。
    ③详见崔大华:《南宋陆学》,北京:中国社科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40-155页。
    ④《杨氏易传》卷五。
    ①郑晓江、李承贵:《杨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96年,第100页。
    ②《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九》。
    ④郑晓江、李承贵:《杨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96年,第30页。
    ①《石鱼偶记》。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乐平县学记》。
    ③《杨氏易传》卷三。
    ①《杨氏易传》卷三。
    ②《杨氏易传》卷六。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六《家记十》。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八《家记二》。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七《纪先训》: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二陆先生祠堂记》。
    ②《先圣大训》卷五《知者第四十一》。
    ③《杨氏易传》卷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永嘉郡治更堂亭名记》。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六《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一》。
    ②《五诰解》卷一
    ③《五诰解》卷二。
    ④《杨氏易传》卷二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三《詹亨甫请书》。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一《诗解序》。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六《偶作》。
    ①《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
    ②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⑤《杨氏易传》卷十一。
    ①《杨氏易传》卷十六。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二陆先生祠堂记》。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临安府学记》。
    ⑤《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绝四记》。
    ①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第158页。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乐平县学记》。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临安府学记》。
    ③《杨氏易传》卷十六。
    ④《杨氏易传》卷七。
    ①《杨氏易传》卷十八。
    ②《先圣大训》卷三《隐而第二十》。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永嘉郡治更堂亭名记》。
    ④《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五《铭张渭叔墓》。
    ②《孔从子·记问》。
    ③《先圣大训》卷四《乐山第三十一》。
    ①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77-278页。
    ②南宋陈振孙曾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言:“慈湖之学,专主乎‘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
    ①《杨氏易传》卷一。
    ②《杨氏易传》卷十七。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申义堂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三《与张元度》。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临安府学记》。
    ③《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④《先圣大训》卷一《孔子闲居第六》。
    ⑤《先圣大训》卷一《蜡宾第一》。
    ①《慈湖诗传》卷十七《大雅二》。
    ②《慈湖诗传》卷十八《周颂》: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申义堂记》。
    ②《杨氏易传》卷五。
    ③《先圣大训》卷四《四代第三十三》。
    ①《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②郑晓江、李承贵:《杨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第29-36页。
    ①《孟子·万章章句上》。
    ②《慈湖先生遗书》续集《炳讲师求训》。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五《家记九》。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永嘉郡治更堂亭名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贤觉斋记》。
    ②《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7-488页。
    ①《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四《祖象山先生辞》。
    ①《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②《杨氏易传》卷二十。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五《家记九》。
    ①《先圣大训》卷六《晏子第四十九》。
    ②《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③《慈湖先生年谱》卷二。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四《谒宣圣文(二)》。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愤乐斋记》。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二《默斋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六《大哉》。
    ②《慈湖先生年谱》卷二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三《王子庸请书》。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三《送子之官》。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三《谒宣圣文(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永嘉郡学永堂记》。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二《永堂记》。
    ①《杨氏易传》卷二
    ②《杨氏易传》卷五。
    ③《杨氏易传》卷十六。
    ①《宋元学案》卷四十八《晦翁学案》。
    ①董平:《浙江思想学术史—从王充到王国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
    ①《慈湖先生年谱》卷二。
    ②《慈湖先生遗书》续集《祭愿禅师文》。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六《偶作》。
    ①《北溪大全集》卷二十三《与李寺丞师复(一)》。
    ①《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附录》。
    ②《黄氏日抄》卷八十五《回董瑞州》。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
    ②《王畿集》卷五《慈湖精舍会语》。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
    ②《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④王应麟:《重建慈湖书院记》。
    ①王心竹,张念诚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谈到了慈湖思想与老、庄思想的关系问题,赵灿鹏的博士学位论文则包括了慈湖思想与老、庄及与道教关系的考察,对本节内容的写作很有启发作用,特此说明。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③《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④《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①《杨氏易传》卷五。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①《先圣大训》卷五《适周第三十九》。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七《家记一》。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九《家记三》。
    ②《先圣大训》卷一。
    ③《悟真篇自序》。
    ④伍伟民:《易山道还得涓埃—道教文化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六《内丹歌》。
    ②以上《慈湖先生年谱》卷一
    ③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三),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
    ①以上《慈湖先生遗书》续集一。
    ①《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②吴震教授曾撰《杨慈湖在阳明学时代的重新出场》一文,论述了慈湖之学在阳明学时代所遭遇的一系列问题,“出场”二字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慈湖之学从思想界“失而复得”的情形,故此处借用之。
    ③《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序绿》。
    ①以上均见《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②《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③全祖望《四先生祠堂碑印文》。
    ①《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②《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③《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④《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①《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②以上《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③以上《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①以上《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②以上《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③以上《宋元学案》卷七十六《广平定川学案》。
    ④以上均见《宋元学案》卷七十五《絮斋学案》。
    ①见《西山文集》,转引自《宋元学案》卷七十五《絮斋学案》。
    ②以上均见《宋元学案》卷七十五《絮斋学案》。
    ①以上均见《宋元学案》卷七十五《絮斋学案》。
    ②《宋元学案》卷七十五《絮斋学案序录》。
    ①《慈湖先生遗书》卷十八《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②《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慈湖学案序录》。
    ③《鲒埼亭集外编》卷十六《石坡书院记》。
    ①以上均见《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
    ②以上均见《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
    ①以上均见《宋元学案》卷七十五《絮斋学案》。
    ①以上均见《宋元学案》卷七十五《絮斋学案》。
    ①《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
    ①《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七《续编二·书·与顾惟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00页。
    ①详参董平:《王阳明的生活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161页。
    ①罗钦顺:《困知记》卷下。
    ②《慈湖先生遗书》卷二《安止斋记》。
    ①《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
    ②《王畿集》卷九《答季彭山龙镜书》。
    ①《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主事黄洛村先生弘纲》。
    ②董平编校:《邹守益集》卷十《答曾弘之》,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3月,第522页。
    1.[宋]杨简《五诰解》墨海金壶本。
    2.[宋]杨简 《杨氏易传》 四明丛书本。
    3.[宋]杨简 《慈湖诗传》 四明丛书本。
    4.[宋]杨简 《石鱼偶记》 四明丛书本。
    5.[宋]杨简《先圣大训》 四明丛书本。
    6.[宋]杨简 《慈湖先生遗书》 四明丛书本。
    7.[宋]杨简 《慈湖小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宋]周敦颐著,陈克明点校:《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9.[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0.[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11. [宋]朱熹著,郭齐、尹波点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12.[宋]陈淳著, 熊国祯、高流水点校:《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3.[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4.[宋]王应麟著,孙通海校点:《困学纪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6. [明]王阳明著,吴光、钱明、董平等点校:《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7. [明]智旭著,施维、周建雄整理:《周易·四书禅解》,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18.[清]冯可镛,叶意深(编) 《慈湖先生年谱》毋自欺斋本。
    19. [清]魏源著,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20.[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沈芝盈点校:《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1.[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董平:《浙江思想学术史—从王充到王国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董平:《王阳明的生活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束景南:《朱子大传》,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4.何俊:《南宋儒学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5.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崔大华:《南宋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7.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9.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10.萧箑父:《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王蘧常:《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吕思勉:《理学纲要》,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16.马一浮:《尔雅台答问》,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7.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19.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22.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张君劢:《义理学十讲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27.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28.郑晓江,李承贵:《杨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96年。
    29.王凤贤、丁国顺:《浙东学派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30.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31.沈善洪主编:《浙江文化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32.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3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7.孙钦善:《论语本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8.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39.彭国翔:《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0.杨义:《感悟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41.章太炎:《国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2.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3.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4.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5.毛文凤:《终极关怀:儒家形上睿智的现代走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46.黄玉顺:《儒学与生活:“生活儒学”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47.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48.干春松:《制度儒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9.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0.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1.启良:《启良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52.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5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4.牟宗三:《生命的学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5.蒋维乔:《蒋维乔讲佛教》,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
    56.赖品超、林宏星:《儒耶对话与生态关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57.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58.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9.顾红亮:《儒家生活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0.韩星:《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61.杨国荣:《成已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62.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3.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4.程石泉:《中西哲学合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5.李明辉:《当代儒学的自我转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66.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67.裴传永:《论语外编:孔子佚语汇释》,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年。
    68.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9.王元骧:《论美与人的生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70.钟泰:《中国哲学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
    71.贾丰臻:《中国理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72.朱谦之:《谦之文存》,上海:泰东图书局印行,1926年。
    73.邱椿:《古代教育思想论丛》(上、中、下三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1.[日]岛田虔次著,邓红译:《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
    2.[美]狄百瑞著,黄水婴译:《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吴震、吾妻重二主编:《思想与文献:日本学者宋明儒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5.[美]姜新艳主编:《英语世界中的中国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6.[美]杜维明著,段德智译:《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江文也著,杨儒宾译:《孔子的乐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9. [英]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0.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11.[美]倪德卫著,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 [美]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 [日]池田大作著,潘桂明、业露华译:《我的佛教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德]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庆节译:《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5.[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董平:《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孔子研究》,1999年第2期。
    2.董平:《王畿哲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
    3.董平:《“儒道互补”原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束景南:《四书升格运动与宋代四书学的兴起—汉学向宋学转型的经典诠释历程》,《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5.何俊:《庆元党禁的性质与晚宋儒学的派系整合》,《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李明友:《敦本尚实,返朴还淳—王阳明的经学观》,《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7.潘立勇:《本心灵觉:良知境界的美学意义》,《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8.范立舟、王华艳:《杨简易学思想与其“复心”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9.刘宗贤:《杨简与陆九渊》,《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10.傅荣贤:《杨简易学略论》,《周易研究》,1996年第1期。
    11.傅荣贤:《陆九渊易学的心学建构》,《周易研究》,1999年第3期。
    12.蔡方鹿:《杨简的心学思想及其在心学史上的地位》,《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3.陈寒玉:《杨简的泛心观及其特点》,《江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4.郑晓江:《慈湖先生之人论探微》,《南昌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5.李承贵、赖虹:《论杨简的儒学观》,《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6.刘晓梅:《杨简心学思想之空实辨》,《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17.刘晓梅:《杨简实心思想探微》,《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
    18.刘晓梅:《溯源本心实体寻找达用工夫—杨简修身问学方法论探讨》,《宁波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9.曾凡朝:《杨简心学工夫论发微》,《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
    20.曾凡朝:《从<已易>看杨简易学的心学宗旨及其学术意义》,《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
    21.曾凡朝:《论杨简以阴阳解易及其心学特质》,《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2.曾凡朝:《论杨简与朱、陆道器观的异同》,《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3. 曾凡朝:《试论悟觉对心学架构的意义—以杨简为例》,《兰州学刊》,2009年第5期。
    24.王心竹:《浅析杨简“心本论”思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5.张理峰:《心学视域下的易学—杨简易学思想初探》,《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
    26.赵灿鹏:《杨慈湖与南宋后期的儒学格局》,《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7.孙显军:《杨简的<大戴礼记>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8.钱茂伟:《论湛若水<杨子折衷>的学术价值》,《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9.李才栋:《甬上四先生及其后学与书院教育》,《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30.叶文举:《杨简<诗经>研究的心学特色》,《孔子研究》,2009年第2期。
    31.石明庆、王素丽:《杨简心学及其诗歌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3期。
    32.杨国荣:《心学的意义之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3.启良:《周公才是中国文化的先祖》,《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4.陈少明:《忍与不忍—儒家德性伦理的一个诠释向度》,《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35.钱明:《“浙学”涵义的历史衍变》,《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6.费君清:《南宋江湖诗人的谋生方式》,《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37.游腾达:《慈湖学说在明代中叶的回响—以阳明后学评骘“不起意”说为焦点》,《国文学报》(台北)2008年第43期。
    38.黄忠慎:《心学语境下的<诗经>诠释—杨简<慈湖诗传>析论》,《东吴中文学报》,2010年第19期。
    39.邓秀梅:《杨简易学析论》,《高雄师大学报》,2007年第23期。
    40.徐建勇:《杨简哲学思想研究》,湘潭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41.曹亚美:《杨简四书学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2.马彗:《杨简对“内圣外王”思想的心学阐释》,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3.王心竹:《杨简哲学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44.张念诚:《杨简心、经学问题的义理考察》,台湾“国立中央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45.赵灿鹏:《“精神”与“自然”:杨慈湖心学研究》,香港岭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6.曾凡朝:《杨简易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47.赵玉强:《<慈湖诗传>:心学阐释的<诗经学>》,浙江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48.鲍希福:《三教本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