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加强,旨在提高现代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休闲体育活动得到蓬勃发展。现实中休闲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理论上需要进行总结,实践中需要理论指导。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积极开展与人们休闲生活密切相关的休闲体育研究,对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体育生活需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城镇居民休闲体育行为作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休闲与休闲体育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休闲体育理论和小康社会对休闲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构建小康社会城镇居民休闲体育优化发展模式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得出:
     1.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内自愿借助体育活动的形式所表现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以及这种休闲生活方式中的各种体育活动现象。休闲体育具有消遣性、时间性、活动性、自主性、价值性的本质特征。
     2.体育活动的发展受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的制约。小康社会阶段的社会变迁,珠江三角洲地区表现出典型的城镇化加速,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生活需求增强的特征,对人们的体育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体育的休闲功能更加彰显,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3.小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休闲体育社会环境发生了良好变化,休闲体育氛围的宽松性、设施的便利性、活动的多样性等,使人们的休闲体育意识增强,休闲体育行为成为自觉。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普遍对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体验与价值评价,对休闲体育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尚有较大需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意识较高,实际的休闲体育消费行为也正在兴起,其休闲体育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物质型消费、娱乐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三方面。
     4.影响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差异的主要变量为性别、年龄、职业与收入。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动机正在由同质化向异质化转变,表现为运动健康型、健身愉悦型、合作交往型和时间打发型,现阶段以前二者为主;活动的内容表现出简单易行,游戏性、竞技性明显,健身价值高、地域特色突出和时尚性特点;活动的空间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场所、收费场馆、住宅小区、公园广场、单位和自家庭院;活动伙伴方面,朋友、家人、同事或同学之间的群体性活动在上升,而个体性和近邻一起活动的比例在下降。
     5.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条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资模式表现为由政府投资为主向企业投资异军突起发展的格局,城镇居民使用场地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模式表现出公益型、半公益型和市场型并存。目前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组织主要有政府主导型、社会团体型和居民自我行为型三种模式。其中政府主导模式仍表现出较强的历史惯性,而居民自我行为型又表现出十分突出的特征。
     6.小康社会城镇居民休闲体育优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服务于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选取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创新、配套设施与服务的创新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等三条路径。在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创新方面,应振兴传统体育项目,拓展新兴体育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体育文化需求;在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配套设施与服务方面,应走国家主导公共体育设施与服务,市场深化特殊需求的综合发展模式;在组织管理制度方面,应选择“上下共建”的混合发展模式,以推进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
In China’s historical course of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comfortably-off society, with the ever enriched social material wealth and increasing demand in people’s mental life, the development is vigorous in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ies aimed to improve modern people’s health and living quality. The mushrooming development in leisure sports in reality needs theoretical summery; practice needs theoretical guidance. In such a social background, an active research in leisure sports closely relevant to people’s leisure life has a far-reaching strategic importance and extremely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enriching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satisfying people’s ever growing demands in leisure sporting life.
     By means of library research,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ith townsmen’s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ies as the point of penetration and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and arrangement of Chinese and overseas literature on leisure and leisure sports, a study is made on leisure sports theory and fairly well-off society’s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in leisure sports; besides, an real evidence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ownsmen’s leisure sports modes with the Pearl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 explor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al developing modes for townsmen’s leisure sports in well-to-do communities. Obtained in the research are:
     1. Leisure sports are a kind of people’s leisure life mode voluntarily in form of physical activities in their spare time as well as the phenomena of various physical activities in such a leisure mode of life. Leisure sports have essential characters of amusement, timing, activity, autonomy and value.
     2.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by soci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social change of fair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the typical features manifest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townspeople’s improving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 and rising requirements in spiritual life greatly affect people’s sports life, the leisure function in sports have become still more obvious, and townspeople’s leisure sports living mode is taking shape.
     3.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well-to-do society brings about fine change in leisure sports social environment. Relaxed leisure sports atmosphe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s and diversified activities etc. strengthen people’s leisure sports consciousness, leisure sports behaviour becoming voluntary. Townspeopl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niversally have fine mental experience in and value evolution on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ies, with a comparatively great demand for further improved leisure sports environment. Inhabitants’leisure sports consumption consciousness is relatively keen, practical leisure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ur is also springing up. Their leisure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ur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3 aspects: material-, amusement/ enjoyment- and development-types.
     4. The principal influential variables for Pearl River delta townspeople’s leisure sports living mode are sex, age, profession and income. Inhabitants’motivation for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ies is switching from homogenization to heterogeneity, shown in 4 types: sports for health, body building for joviality, cooperation-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kill-time, the former 2 types being prevalent at the present phase. Activity contents are characteristic of simplicity and easy feasibility, obvious game-playing and competitive nature, high value for keeping fit, salient regional features and vogue. Activity spaces are chiefly public sports-sites, chargeable sports fields and gymnasia, residential districts, parks, squares, units and people’s own courtyards. Group activities are rising with playmates such as friends, family members, colleagues or schoolmates, whereas the proportion is descending in individual activities and activities with neighbours.
     5. The facility conditions in Pearl River delta townspeople’s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y sites take the lead in the whole country. Sporting site installment mode is rapidly developing from the original princip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to enterprise investment. The site modes for towns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ies are public-welfare-, semi-public-welfare- and marketing-types co-existent. The present Pearl River delta townspeople’s leisure-sports organizations are of 3 modes: the government-predominant-, social-organization- and the inhabitants’self-behaviour-types, the first of which still shows fairly strong historical inertia, whereas the last displays quit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6. Townsmen’s optimized leisure sports developing modes in well-to-do society must stick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 to serv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3 approaches are chosen for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ies: development with innovation, innovation in completed facilities and service, and innovation in the organis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s for development with innovation, traditional sports events should be invigorated, and newly risen events expanded to continually meet the people’s ever growing need in leisure physical culture. As to completed facilities and servic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ing mode taken should be the state predominating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nd service with the market depending special demands. And in terms of the organis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 mixed developing mode of“superior-subordinate co-construction”should be adopted.
引文
1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2001:5-6.
    2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会.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33.
    1吴迪.休闲好时光——时尚中国[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
    2消费革命是指人类的消费资料优化或消费方式发生了阶段性的质变和飞跃的过程,目前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有人认为,第一次革命是由百元级消费向千元级消费的革命,其典型的标志是家用电器全面进入家庭;第二次革命是由千元级消费向万元级消费的革命,其典型标志是电脑和其他信息产品全面进入家庭;第三次革命是由万元级消费向十万元级消费的革命(蒋国云、杨长清)。也有人认为,中国第一次消费革命是吃饱,第二次消费革命是满足高档消费,而第三次消费就是休闲消费(王琪延)。
    3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
    
    1 Howard L等著,王宗吉译.运动社会学[M].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0:24-52.
    2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17.
    1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I-III.
    2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11.
    3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国际上较为公认的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1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发展、进步、停顿、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称(参见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26)。
    1卢元镇,等.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3.
    1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州“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6:750
    2李燕.港澳与珠三角文化透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209.
    3参见http://news.sina.com.cn/c/2006-10-15/000010235654s.shtml。国家统计局“千强镇”评比始于2003年,每两年评定一次,测评涉及城镇发展水平、生活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近30个指标。
    4阎小培.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1997(2):47.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6.
    6广州市2004年人均GDP为6800美元(广州市统计局《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人均GDP达8500美元(信息时报2006年1月14日);深圳市2005年人均GDP为7483美元(市长许宗衡2006年3月22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佛山市2005年人均GDP为5007美元(《佛山市统计局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珠海市2005年人均GDP为5525美元(珠海市统计局《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惠州市2005年人均GDP为2715美元(《惠州市统计局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山市2005年人均GDP为4167美元(中山市统计局《2005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2,593.
    3申振东,周其华.城镇化透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
    4城镇化主要指伴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乡村变成城镇的一种复杂过程(申振东,2004;周一星,2003)。我国1955年颁布的建镇标准是“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可以设置镇的建制。不是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必须是聚居人口2000以上,有相当数量的工商业居民,并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镇的建制”。此后,1963年、1984年、1986年和1993年又先后四次对设市、建镇标准进行了大的调整,降低了建镇标准。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城,新兴小城镇不断涌现,出现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
    5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4-17.
    6苏国.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8.
    7严格区分,城市与城镇是两个概念。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区域才称为城市(city),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town),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urban place或city and town)。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总是组织成大小不等的群体居住在居民点里。根据这些居民点的类型和规模,中外各国大体将之分为:小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城市(city)-大城市(metropolis)。
    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不同时期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不完全一样。1963年以前,市镇辖区内的总人口(即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为城镇人口。1964~1981年期间改为市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才算城镇人口,造成了城镇人口与城镇地域间的脱节。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后,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又回到市镇总人口(即包括市镇辖区内的农业人口)。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地上“整县设市”和“整乡设镇”的模式逐渐代替过去的“切块设市”和“切块设镇”模式,市镇辖区包括了过多的乡村地域(即“城中村”),从而出现了至今仍混淆人们对镇的理解的“乡镇”一词。从本质上看,乡镇人口构成的主体是乡村人口。因此,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对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规定为:市镇人口中的市人口是指设区的市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区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是指不设区的市所辖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居民委员会人口。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80.
    3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6.
    4关于休闲和休闲体育的概念,目前没有公认的界定。在此给出本研究的界定,在后续章节中将进行详细论述。
    5编写组.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6:800.
    6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
    7李建国.转型社会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01:8.
    8 [美]厄尼·J·泽林斯基.你能不能不工作[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81.
    9张孝德.模式经济学新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1.
    1张孝德.模式经济学新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4.
    1李仲广,等.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
    2弗洛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159.
    3弗洛姆著,孙悄译.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98.
    4陈鲁直.民闲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
    5李仲广,等.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
    6李仲广,等.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
    1李仲广,等.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
    
    1成素梅.休闲学研究的内在本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0):95-96.
    2王雅林,董鸿扬.闲暇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24.
    1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14.
    2 Johnson, Allan G: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 A User's Guide to Sociological Language,Oxford, OX, UK ; Malden, Mass., USA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pp174.
    3楼嘉军.休闲科学理论发展简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7-13.
    4 [法]罗歇?苏著,姜依群译.休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
    
    1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
    2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7.
    3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
    4俞继英.休闲与健身[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4.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编.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0.
    2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
    3周兵,等.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1于涛,等.论休闲体育的文化学背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13-15.
    2高俊雄.运动休闲事业管理[M].台北:志轩企业有限公司,2002:45-60.
    1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2001:6-7.
    1克里斯托佛·阿·埃丁顿.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休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16(3):93-96.
    2参见http://www.uts.edu.au.
    3与台湾长荣大学休闲体育管理系主任座谈所收集资料。
    4 Urbain claeys.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sport and the Participation / Nonparticipation Phenomenon [J].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985,(2):237.
    5吴贻刚.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39-43.
    6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8-79.
    1卢元镇.论消遣和娱乐[J]体育科学,1983,3 (1) :8-14.
    2 2002年,卢锋的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休闲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立项;2003年,于可红的“休闲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佟新的“阶层消费与体闲运动的调查”获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立项;2003胡小明的“建设小康社会与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005年,许宗祥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小康社会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立项。
    3罗林.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 ].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刘一民.余暇体育——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余暇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3),57-62.
    2林志超,季克异.余暇体育[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12.
    3陈济川.浅谈学校实施闲暇体育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4):542-543.
    4赵龙,等.论运动休闲在高校中的意义及其拓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3,(2):52-54.
    5彭文革.论休闲运动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4):12-14.
    6于涛.余暇体育?还是休闲体育?关于Leisure Sport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32-35.
    7郭晶.浅论休闲健身运动[J].体育文史,2000,(2):45-46.
    8周兵,等.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9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编:《体育科学词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92.
    10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编:《体育科学词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92.
    11朱大修,等.试论“休闲体育”的特点、概念及发展前景[J].上饶师专学报,1997,17(6):90-92.
    12卢峰.休闲体育概念的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32-34.
    1李艳翎,周兵.休闲娱乐体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2于涛. .余暇体育?还是休闲体育?关于Leisure Sport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32-35.
    3于可红,梁若雯.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1-31.
    4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25.
    5卢锋.休闲体育的社会功能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2):1-4.
    6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74-207.
    7曹卫.体育休闲的理想与现实[J].体育与科学,2004,25(3):29-31.
    8罗林.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5:42-47.
    9闻一平.论休闲体育的价值[J].浙江体育科学,2004,23(4):73-83.
    10徐佶.当代中国休闲体育及其兴起背景.文化多样性与休闲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M],2005:87-88.
    
    1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107-113.
    2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11.
    3刘子众.中西方休闲体育之差异[J].广州:体育学刊,2003,10(4):34-36.
    4刘子众.中西运动休闲文化发展理念的传统差异与渐进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6-8.
    5钱利安.国外大众休闲体育兴起的因素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43-45.
    6王文伟.关于我国休闲体育发展初探[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1:97-98.
    7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15-16.
    8于涛,杨锡明.论休闲体育的文化学背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13-15.
    9邹师,等.终身体育理论视角中的休闲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2,5:26-28.
    10徐佶.当代中国休闲体育及其兴起背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115-117.
    
    1陈融.休闲体育兴起的文化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2,2:12-12.
    2周莹,申萍.中、日、韩居民闲暇体育活动倾向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43-45.
    3景志辉,吕志刚.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7-9.
    
    1胡春旺.城市休闲体育消费调查及发展对此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6-9.
    2朱树豪.体育休闲产业与社会发展[J].体育学刊,2004,11(1):1-3.
    3李文波.休闲体育消费研究一种文化与社会学的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4,9:154-157.
    4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167-171.
    5叶盛中.试论重庆休闲娱乐体育的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26-28.
    6彭文革.论城市休闲健身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1):48-50.
    1赵强,等.新乡市体育休闲广场规划研究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106-107.
    2范烨.提倡大力发展体育休闲类园林空间[J].广东园林,2003:39-43.
    3曾智泽,刘宗贤.小康寻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95-105.
    4张发强.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小康体育”[N].市场报,2003,3(12):第一版.
    5张玉超,曾庆涛.基于小康社会小康体育内涵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19(4):9-10.
    6解毅飞.中国小康体育的形成与发展[J].四川:四川体育科学,1997,1:6-8.
    7陈立.建设小康体育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与科学,2003,24(6):28-31.
    
    1肯·卡瑟,多蒂·博·奥尔克斯著,高远洋译.体育与娱乐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吴贻刚.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39-43.
    
    1卢元镇.论消遣与娱乐[J].体育科学, 1983,3 (1) :8-14.
    2李翅鹏.娱乐体育[J].体育师友,1983,(4):23-24.
    3田慧,周虹.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26(4):67-70.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71.
    
    1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25.
    2罗林.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27.
    3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5,(4):43.
    4周兵,等.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1吴增基,等:《现代社会学》(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92.
    
    1 [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7.
    2 [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
    3 [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78.
    4楼嘉军.休闲新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46-47.
    1 [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8.
    2 [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1.
    3体育生活化属于生活方式的范畴,它通过大众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形式,使体育丰富而独特的活动内容、形式和功能通过社会生活而得以展现,形成满足大众生活享受、发展的需要、促进大众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过程(梁利民.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程志理.余暇运动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3):7-11.
    
    1梁利民.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1-26.
    2 R. Edginton. Sport for All: Perspectives Towards the 21st. 97 Int. Symposium on Sport for All, 1997.
    3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10
    4枝兴.台湾战后社会变迁与休闲运动之发展(1945-2003)[D].台湾:屏师体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4:9
    1任海等.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7.
    1林显鹏.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2001:5.
    2 J.Palm. Sport for All as a challenge of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the 1990s, in P. Oja and R. Telama eds. SPORT FOR ALL, PP.509.
    1林显鹏.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2001:22.
    1李振彪.二战以来德国体育的发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15-20.
    
    1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5/04/content_4508667.htm.
    2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5/04/content_4508667.htm.
    1任弘等编著.国外家庭健身新视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9.
    1任弘等编著.国外家庭健身新视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0,67-101.
    1任弘等编著.国外家庭健身新视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0,67-101.
    1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3.
    2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68-269.
    1参见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008ay/1206918.htm.
    1倪同云.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11.
    
    1任弘,等.国外家庭健身新视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0.
    2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6,273.
    3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20,281.
    4任海,等.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8-48.
    5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第六届世界大众体育活动讨论大会.汉城,1996-4-21.
    1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08.
    2高俊雄.运动休闲事业管理[M].台北:志轩企业有限公司,2002:61.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1-39.
    
    1 ORRRC, Outdoor Recreation for American[M], Washington, D.C., 1962:27-28.
    2蔡宏进.休闲社会学[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35
    
    1肖唤禹.中国部分城市体育人口的社会分层调查与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129.
    2庞树奇,等.普通社会学理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70.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48.
    
    1高俊雄.运动休闲事业管理[M].台北:志轩企业有限公司,2002:79.
    2在面访广州市体育局刘江南局长时,刘局长对人的体育习惯形成的概括。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
    4邓小平思想年谱(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2.
    5吕书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56.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0.
    1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根据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中国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20万以上和不满20万人的城市。其中建制镇也界定为城市,因此本文的“城镇化”和“城市化”可以视为同义词。
    2黄文忠.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1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19.
    2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24-225.
    3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5.
    1柴彦威.中国城市的时间空间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5-121.
    1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 ,又称为“公民社会”和“民间社会”。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坚持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分法,强调市民社会由非政治性的社会所组成。葛兰西指出,国家等于市民社会加上政治社会。所谓政治社会,指的是由政府、军队和司法部门构成的强制性的国家机构,行使暴力性质的强制功能(即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而市民社会则是由非强制性、相对自主的非政府组织,如社团、工会、教会、行会和学校等机构组成,替统治阶级行使非强制性的“霸权”职能。市民社会除了保证这种空间以外,还强调保证人员自由的个人主义的存在价值。鲍景华认为:市民社会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政治社会的对应物,是一种自主自治的社会领域;市民社会是非政治化生活领域,主要包括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市民社会的目的是实现个体的物质利益、满足个体交往发展的需要(鲍景华,市民社会基本概念梳理.四川社会科学在线http://www.sss.net.cn)。
    1曾智泽.寻梦小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01.
    2 David Harrison.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ic Division of Unwin Hyman Ltd 1988:56.
    3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M].台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8:72.
    4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3,26.
    5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9.
    1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0(6):32-37.
    2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32.
    3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17.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3.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74.
    2西方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体制内进行的,对剩余价值的绝对追求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唯一的绝对的动力,因此社会发展被简化为增长。这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既不关心自然,更不关心人的本身,这样,人的异化和生态的异化就成为这种现代化的双重代价。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4.
    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J].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4,21(4):33.
    1 WHO. Report of the WHO Meeting on the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Health Care. Geneva: WH0.1991
    2卢淑华、韦鲁英.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1992,10(1):121-136.
    1胡晓风.体育研究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115.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00,610-613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1.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5.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321、2005:297.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321、2005:297.
    1王雅林.城市休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9-70.
    
    1王宁.关于消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120-126.
    2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54.
    
    1参见《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0日第八版
    2郭景萍.现代消费文化对我国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调适[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5):16-18.
    
    1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2莫非.休闲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南方[J].2006,18(6):23.
    1参见http://www.gdsports.net/newyu/main012-36.asp.
    1参见广州视窗http://www.gznet.com/sport/2005/2005-11-25/665929.html.
    1吕树庭.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1-6.
    1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报告[N],2005:2-13.
    2参见广东省体育局网页http://www.gdsports.net/.
    1参见http://www.dgty.gov.cn/cgjs/Detail.asp?NewsID=301.
    1参见http://www.shunde.gov.cn/data/main.php?id=12545-10070.
    1参见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网页http://www.thc.com.cn.
    1 http://www.fstjj.gov.cn/fstyjout/Web/Article/2005/05/23/1047504531C95207.aspx.
    1倪同云.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11.
    1林显鹏.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2001:52-76.
    
    1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http://www.austemb.org.cn/cn/index.htm.
    2许博渊.澳大利亚:要当志愿者不容易,需要经过资格审查. http://news.sohu.com/64/78/news210567864.shtml.
    1林显鹏.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2001:145-204.
    
    1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1-25.
    2本书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1-73.
    1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2002.
    1参见http://news.sina.com.cn/c/2006-10-05/125710167320s.shtml.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参见http://info.sport.hc360.com/2006/01/20083416698-2.shtml.
    [1](英)克里斯·布尔,杰恩·胡思,迈克·韦迪著,田里,董建新等译.休闲研究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3]Patricia A.Stokowski著,吴英伟,陈慧玲译.休闲社会学[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2月
    [4]蔡家进.休闲社会学[M].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5]张宫熊.休闲事业概论[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4月
    [6]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会.国外大众体育[M].2003年1月
    [7]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2001年
    [8]田雨普.中国群众体育探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10]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
    [11]田松青.休闲经济[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
    [12]王琪延.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3]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
    [14]Howard L. Nixon LL & James H. Frey著,王宗吉译.运动社会学[M].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3月
    [15]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16]卢元镇,等.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17]李燕.港澳与珠三角文化透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6月
    [18]黄志云.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19]马丁·霍利斯著.人的模式[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10月
    [20]肯·卡瑟,多蒂·博·奥尔克斯著,高远洋译.体育与娱乐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21]楼嘉军.休闲新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6月
    [22]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23]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24]马惠娣,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25]陈鲁直.民闲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26]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27]任弘等编著.国外家庭健身新视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
    [28]卢先吾.全民健身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2月
    [29]卢锋.娱乐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月
    [30]周兵.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31]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32](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3](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4](美)杰弗瑞·戈比著,张春波等译.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5](美)杰弗瑞·戈比著,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6](美)卡拉·亨德森等著,刘耳等译.女性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8](荷)赫伊津哈著,多人译.游戏的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10月
    [39]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8月
    [40](法)罗歇?苏著,姜依群译.休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8月
    [41](德)约瑟夫·皮珀著,刘森尧译.闲暇:文化的基础[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
    [4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编.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43]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主编.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44]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45]吴忠民.社会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9月
    [46]张云飞.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
    [47]刘建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广东城镇化进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
    [48]倪同云.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49]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50]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51]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6月
    [52]王雅林.城市休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
    [53]徐明宏.休闲城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54]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55]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3月
    [56]曾智泽.寻梦小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57]李燕.港澳与珠三角文化透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6月
    [58]秦惠基,黎汉津.运动娱乐在广东[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59]高俊雄.运动休闲事业管理[M].台北:志轩企业有限公司,2002年2月
    [60]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61]饶远,陈斌.体育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62]乐平.现代社会与我们的生活——一个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2月
    [63]方心清,王毅杰.现代生活方式前沿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月
    [64]Derek Wynne.Leisure, Lifestyle and the New Middle Class: A Case Study. 2002 Published in the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65]H. Ken Cordell, etc. Outdoor Recreation in American Life: A National Assessment of Demand and Supply Trends.1999 Sagamore Publishing.
    [66] Richard Kraus. Recreation &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1998 by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Inc.
    [1]于涛.余暇体育?还是休闲体育?关于Leisure Sport概念和定义的批评性回顾[J].天津体育学院,2000,15(1),32-35
    [2]于可红.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1-23
    [3]卢锋.休闲体育概念的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32-34
    [4]韩素萍.休闲体育概念研究之综述[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33-35
    [5]朱大修.试论“休闲体育”的特点、概念及发展前景[J].上饶师专学报,1997,17(6),90-92
    [6]席玉宝.试论休闲与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1),51-54
    [7]薛海红.休闲与休闲体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4),22-32
    [8]舒盛芳.闲暇体育的社会价值[J].怀化师专学报,2000,19(5),75-78
    [9]魏薇.休闲体育与生活质量[J].浙江体育科学,2005,20(12),122-124
    [10]汤晓波.从体育的视角看城市生活中的休闲[J].文教资料,2006(3):167-168
    [11]陈融.休闲体育兴起的文化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2(2),12-13
    [12]沈定珠.休闲运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文化意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10),118-121
    [13]王骏.休闲视野中的中国城市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3):93-101
    [14]卢锋.休闲体育的社会功能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2),1-4
    [15]赵龙.运动休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26-30
    [16]曹卫.体育休闲的理想与现实[J].体育与科学,2004,25(3),29-31
    [17]钱利安.国外大众休闲体育兴起的因素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43-45
    [18]王文伟.关于我国休闲体育发展初探[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1:97-98
    [19]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15-16
    [20]于涛,杨锡明.论休闲体育的文化学背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13-15
    [21]邹师,等.终身体育理论视角中的休闲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2,5:26-28
    [22]周莹,申萍.中、日、韩居民闲暇体育活动倾向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43-45
    [23]吉建秋.休闲文化传播对大学生闲暇体育行为的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1),52-55
    [24]周莹,申萍.中、日、韩居民闲暇体育活动倾向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43-45
    [25]陈永军.对我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4),11-12
    [26]朱树豪.体育休闲产业与社会发展[J].体育学刊,2004,11(1),1-3
    [27]景志辉,吕志刚.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7-9
    [28]叶盛中.试论重庆休闲娱乐体育的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26-28
    [29]杨忠伟.台湾休闲运动的发展现状和教育模式介绍[J].体育学刊,2004,11(4),143-144
    [30]吴晓明.探析我国未来运动休闲发展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4(4),30-32
    [31]古丽帕丽.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职业女性闲暇体育生活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9),26-27
    [32]彭立群.新疆大学生闲暇体育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38-39
    [33]石岩.运动休闲俱乐部营销现状、前景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3),1-2
    [34]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15-16
    [35]彭文革.休闲运动与体育教学[J].体育学刊,2001,8(5),121-125
    [36]陈立国.休闲体育教材化[J].体育学刊,2004,11(2),101-103
    [37]曹卫.论余暇、休闲、体育三者之交融[J].体育与科学,2005,26(3),35-36
    [38]吴贻刚.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8)39-43
    [39]刘子众.中西运动休闲文化发展理念的传统差异与渐进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6-29
    [40]赵强,等.新乡市体育休闲广场规划研究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106-107
    [41]范烨.提倡大力发展体育休闲类园林空间[J].广东园林,2003:39-43
    [42]李振彪.二战以来德国体育的发展.天津体育学院学报[J],1995,10(1),15-20
    [43]章柳云,孙守正.试论娱乐体育的兴起及其概念的内涵[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5,7(1):83-87
    [44]卢元镇.论消遣和娱乐[J].体育科学,1983(1),
    [45]李翅鹏.娱乐体育[J].体育师友,1983(4),23-24
    [46]田慧,周虹.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26(4),67-70
    [47]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5(4):41-48
    [48]刘一民.余暇体育——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余暇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57-62
    [49]朱孔来.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J].理论学刊,2006.10:77-78
    [50]张廖丽珠.“运动休闲”与“休闲运动”概念歧义诠释[J].中华体育,15(1),28-35
    [51]陈在姬.美国休闲活动发展史研究[J].台湾体育学会体育学报第4辑,1982,12:19-36
    [52]黄慧.台湾社会发展休闲运动作法之研究[J].中华体育,16(3),122-129
    [53]汪玲玲.论休闲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27(1),70-71
    [54]佟强,等.社会发展与全民休闲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6.2:49-51
    [55]王志威.体育休闲娱乐发展与政府角色——以英国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06.2:78-80
    [56]欧阳萍.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世界体育·学术版,2006.1:5-7
    [57]唐国勇.中国休闲体育发展演变的时代特点[J].体育成人教育学科,2006,22(1):19-20
    [58]常朝阳.五年来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状况的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1):112-116
    [59]秦学.广州市民休闲生活的调查与研究[J].消费经济,2005,21(6):72-75
    [60]王乔君.浙江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状调研[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6):15-21
    [61]易剑东.休闲体育三论—兼论中国当前休闲体育的几种倾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12-20
    [62]Ken Green, Andy Smith and Ken Roberts. Young people and lifelong participation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ntemporary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England and Wales. Leisure Studies,Vol. 24, No. 1, 27–43, January 2005
    [63] Nigel Curry. The divergence and coalescence of public outdoor recreation values in New Zealand and England: an interplay between rights and markets. Leisure Studies,Vol. 23, No. 3, 205–223, July 2004
    [64] Andrea Abbas. The embodiment of class, gender and age through leisure: a realist analysis of long distance running. Leisure Studies,Vol. 23, No. 2, 159–175, April 2004
    [65] Mary Greenwood Parr. What is Leisure? The Perceptions of Recreation Practitioners and Others. Leisure Sciences, 26:1–17, 2004
    [66] Leslie A.Raymore.Facilitators to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Vol.34,No.1,37-51,2002
    [67] Raphael Snir, Itzhak Harpaz. Work-Leisure Relations: Leisure Orient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Vol.34,No.2,178-203,2002
    [68] John H.Kerr, Hakuei Fujiyama and Jessica Campano.Emotion and Stress in Serious and Hedonistic Leisure Sport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Vol.34,No.3,272-289,2002
    [69] Monika Stodolska. The Role of Recreational Sport in the Adaptation of First Generatio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Vol.36,No31,379-413,2004
    [70] Robert Madrigal. Investigationg an Evolving Leisure Experienc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pectator Affect During a Live Sporting Event.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Vol. 35, No.1, 23-48, 2003
    [71] Kyungro Chang. Comparison of Part-Time Workers and Full-Time Workers: Commitment and Citizenship Behaviors in Korean Sport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7:394-416, 2003
    [1]李建国.转型社会的生活社区体育发展模式[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01年6月
    [2]罗林.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3]黎霞芳.江西省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宋伟.我国运动休闲业的管理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张晓宁.休闲体育的科学理论基础及理论体系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石振国.休闲体育的社会发展观[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曹琛.中外休闲体育产业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8]杨彬.多维视角下休闲体育的价值与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牛静.体育院系休闲体育教育的初步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高侠.论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1]姜耘.中美休闲体育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2]周雁红.社区室外体育休闲场所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3]郭金芳.美国政府部门的休闲服务职责及其运行机构之研究[D].国立台湾体育学院休闲运动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92年
    [14]枝兴.台湾战后社会变迁与休闲运动之发展(1945-2003)[D].屏师体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5]黄雅铃.休闲运动行为与睡眠品质关系之研究[D].铭传大学观光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92年
    [16]邱建章.来去加州:休闲健身运动与生活风格之文化研究[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2年
    [17]David John Snepenger.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Models and the Level of Discourse[C].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College of Texas A&M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1982.
    [18]Deane Anderson Lamont. 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Building of an Urban Community: The Case of Oakland, California 1850-1906[C].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