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价值观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党和国家高度关心和重视人才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吸引、战略实施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高层次人才的价值观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比较罕见,研究文献屈指可数,国内对价值观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明显滞后于西方国家,本研究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编制出了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高层次人才价值观调查问卷”,并应用“高层次人才主观幸福感问卷”对800名高校教师、政府公务员、医务人员和企业职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高层次人才价值观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研究结论如下:
     ①高层次人才在家庭价值观的目标取向上的评分最高,人际价值观的社会取向评分最低;高层次人才在工作价值观的社会取向和人生价值观的集体取向上的得分显著性地高于非高层次人才,在家庭价值观的手段取向上的得分显著性地低于非高层次人才;女性高层次人才在人际价值观分问卷上的得分显著性地高于男性高层次人才的得分;不同职业的高层次人才在人际价值观的心理取向和人生价值观的合作取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程度高层次人才对工作价值观的心理取向因子的独立主效应显著。
     ②高层次人才在各主观幸福感因子上的得分都在中等偏下水平,在家庭满意度因子上的得分最高,在负性情绪因子上的得分最低;高层次人才在工作满意度、健康与休闲满意度上明显低于非高层次人才,在负性情感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高层次人才;男性高层次人才在工作满意度和居住满意度上明显低于女性高层次人才,不同年龄高层次人才在工作满意度、居住满意度、总体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以及总问卷上的得分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同职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健康与休闲满意度、总体满意度和总体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年龄因素对高层次人才居住满意度的独立主效应比较显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着高层次人才的正性情绪因子,年龄和职业的交互作用比较显著地影响着高层次人才的负性情绪因子。
     ③总体上价值观各个因素与主观幸福感各个具体维度来看有一定的相关;工作价值观的物质取向和社会取向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工作满意度有极其显著的回归效应,工作价值观的心理取向对正性情绪有非常显著的回归效应,家庭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对居住满意度和负性情绪有非常显著的回归效应,人际价值观的心理取向对高层次人才的居住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总分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人际价值观的社会取向对健康与休闲满意度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人生价值观的个人奋斗取向对人际满意度有比较显著的回归效用。
Human resources are the primary resources,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care and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talent,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had deeply researched high-level talents’training, evaluation, the use of mobile, to inspire, to attract, strate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However, the research of the high-level talents’values and their subject well-being relatively rare, few studies literature on the domestic, and the relationship research between values and subject well-being have lagged behind the Western nations. This study compiled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high-level talents’values questionnaire" in light of high-level talents’actual conditions, and applied "high-level talents’SWB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800 college teachers, civil servants, Medical staff and the staff of enterpris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gh-level talents’values with SWB.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①The scores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family value’s goal orientation is the highest but it is the lowest in interpersonal social value’s orientation; the scores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social and life value’s collective orienta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n-high-level talents, but i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means orientation; the scores of female high-level talents in interpersonal value sub-questionnair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ale on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personal value’s mental orientation and life value’s cooperative orienta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main effects among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 high-level talents in work value’s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factors.
     ②The scores in subject well-being factors of high-level talents are on the lower-middle-level, and on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family satisfaction factors, but in the negative emotion factors are on the lowest level; the job satisfaction, health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are markedly lower than the non-high-level talents, but i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egative emotion factors; the scores of male high-level talents are markedly lower than the female ones in job satisfaction an living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ages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job satisfaction,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general satisfaction ,positive satisfaction, negative satisfaction and the total score; different occupational high-level talents are markedly different in health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general satisfaction and general subject well-being scores; the independent main effect of age factor is significant in the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age and educational level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positive emotion factors of high-level talents, an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age and occupati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negative emotion factors.
     ③Generally speaking, various factors of value are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dimensions of subject well-being; work value’s material orientation and social orientation have too significantly regression effects to job satisfaction of subjects well-being, work value’s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has the very significant regression effects to positive emotion, family value’s foal orientation shows very significant regression effects to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nd positive emotion, and interpersonal value’s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has significant regression effects to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nd subject well-being’s score, interpersonal value’s social orientation shows significant regression effects to health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ife value’s self-struggle orientation has comparable significant regression effects to interpersonal satisfaction.
引文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319 页.
    2郝铁川.人才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年 3 月:引言部分.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 5 月:第 207-208 页.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26 页.
    5景淑华、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青年研究.1997 年第 1 期:第 21 页.
     6Kennon M Sheldon,Tim Kssser,(2001).Goals,congruence,and positive well-being:New empirical support for humanistic theories.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41:1-16.
    7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年 6 月:第 3 页.
     8李真.职业倦怠十大高发职业排行榜.职业.2006 年 11 期:第 12-13 页.
    9陈浩.江浙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嘉兴学院学报.2006 年 5 期:第 112-115 页.
     10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1991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 5 月.
    11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心理学报.1999 年 7 月第 3 期第 31 卷:第 322-348页.
    12Kluckhohu, C., Value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In T. Parsons & E. Shils(Ed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390.
    13Rokeach. M.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68:16.
    14王连法等.简明应用哲学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第 846 页.
    15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第 403-404 页.
    16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年:第 1 页.
    17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18俞国良.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第 230 页.
    19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2002 年 5 月.
    20沈建建、张进辅.创造价值观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4 期.
    21桂亚莉、张进辅.性别价值观浅述.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 1 期.
    22张进辅、童琦、毕重增.生育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心理学报.2005 年 5 期.
    23孟东方、李志、周顺文、朱勋春、吴绍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的调研论纲.青年探索.1998 年:第 4、5、6 期.
     24孟东方、李志、谢朝晖.2004 年重庆青少年价值观现状和 2005 年展望.重庆蓝皮书 2005 年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重庆出版社.2005 年.第 249-261 页.
    25彭凯平、陈仲庚.北京大学学生价值观倾向的初步定量研究.心理学报.1989 年第 2 期.
     26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 95(3), 542-575.
    27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 04 月:第 83-88 页.
    28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5 年第 28 卷第 3 期:第 632-633 页.
    29范肖冬.主观幸福感的测查.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年:第 69-92 页.
     3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年:第 618 页.
    31毕明、孙承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 2 期:第 126-127 页.
    32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 年第 11 卷第 4 期:第294-295 页.
    33邢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理论探讨.2004 年第 1 期(总第 116期):第 32-35 页.
    34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 5 月:第 8-9 页.
    35范肖冬.主观幸福感的测查.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年:第 69-92 页.
    36Oishi S., Diener E., Suh E., Lucas R.E., Value as a moderator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9,67, 157-184.
    37陈树林、王义强、赵国秋.杭州市中学生价值观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 年第 3 期:第 200-202 页.
    38金盛华等.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 年第 2 期:第 57-62 页.
     39李志、彭晓玲.进取型与知足型大学生幸福观的比较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 03 期:第 106-109页.
    40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年 6 月.
    41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心理学报.1989 年第 3 期.
    42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 04 月:第 83-88 页.
     43李 志等.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生活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题报告(项目批准号:2005-SH01).2006 年 10 月 10 日.
     44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年 6 月:第 465-468 页.
    45李儒林.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初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5 月.
     46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 7 月.
     47戴忠恒.心理教育与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年:第 262 页.
    48张华.重庆市高校教师主观生活质量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5 月.
     49刘慧.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50刘刚、杨林、邓文艳、梁维君.高校教师价值观分析探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 12 月,第7 卷第 4 期:第 131-1321 页.
    51冯春、张进辅、葛缨.大学教师人际价值观特点的初步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 9 月,第 23 卷第 3 期:第 91-95 页.
    52张积家、陈栩茜、陈俊.高校教师生活压力的研究.应用心理学, 2003 年第 2 期:第 6-10 页.
    53胡坚、莫燕.高校教师工作价值观与任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 年 12 期:第 114-117 页.
    54倪陈明、马剑虹.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与组织行为关系分析.人类工效学.2000 年第 4 期:第 24-31 页.
    55邓倩.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 年 7 月,第 27 卷第 4 期:第 99-103 页.
    56孟东方、李志、朱勋春等.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青年发展实证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年 5 月:第 135-145页.
    57洪武.女性社会心理特点.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 年第 4 期:第 37-42 页.
     58易松国、风笑天.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研究——武汉、北京、西安三地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华中理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3 期.
    59李少文、张荣.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教师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的调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60张华.重庆市高校教师主观生活质量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5 月.
    61牛丽琴.重庆市高层次人才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12 月.
    62杨彩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析.高教论坛.2006 年 8 月,第 4 期:第 179-181 页.
    63李志、胡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特点及相关对策研究.重庆行政.2005 年第 6 期:第 57-58 页.
     64谢倩、刘建芬.军队护士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南方护理学报.2004 年 2 月,第 11 卷第 2 期:第5-6 页.
    [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8 月.
    [2] 郝铁川.人才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年 3 月.
    [3]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 5 月.
    [4]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5] 景淑华,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青年研究.1997 年第 1 期.
    [6] Kennon M Sheldon,Tim Kssser,(2001).Goals,congruence,and positive well-being:New empirical support for humanistic theories.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7]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年 6 月
    [8] 李真.职业倦怠十大高发职业排行榜.职业.2006 年 11 期.
    [9] 陈浩.江浙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嘉兴学院学报.2006 年 5 期.
    [10] 杨彩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析.高教论坛.2006 年 8 月,第 4 期.
    [11]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心理学报.1999 年 7 月第 3 期第31 卷.
    [12] Kluckhohu, C., Value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In T. Parsons & E. Shils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13] Rokeach. M.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68.
    [14] 王连法等.简明应用哲学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
    [15] 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
    [16] 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年.
    [17] 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18] 俞国良.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年.
    [19] 沈建建,张进辅.创造价值观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4 期.
    [20] 桂亚莉,张进辅.性别价值观浅述.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 1 期.
    [21] 张进辅,童琦,毕重增.生育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心理学报.2005 年 5 期.
    [22] 孟东方,李志,周顺文,朱勋春,吴绍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的调研论纲.青年探索.1998 年:第 4、5、6 期.
    [23] 孟东方,李志,谢朝晖.2004 年重庆青少年价值观现状和 2005 年展望.重庆蓝皮书 2005 年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49-261.
    [24] 彭凯平,陈仲庚.北京大学学生价值观倾向的初步定量研究.心理学报.1989 年第 2 期.
    [25]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 95(3).
    [26]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 04 月.
    [27] 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5 年第 28 卷第 3 期.
    [2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年.
    [2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年.
    [30] 毕明,孙承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 2 期.
    [31] 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 年第11 卷第 4 期.
    [32] 邢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理论探讨.2004年第 1 期(总第 116 期).
    [33]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 5 月.
    [34] Oishi S., Diener E., Suh E., Lucas R.E., Value as a moderator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9,67.
    [35] 陈树林,王义强,赵国秋.杭州市中学生价值观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 年第 3 期.
    [36] 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 2 期.
    [37] 李志,彭晓玲.进取型与知足型大学生幸福观的比较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 03 期.
    [38]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心理学报.1989 年第 3 期.
    [39] 李志等.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生活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题报告(项目批准号:2005-SH01).2006 年 10 月 10 日.
    [40] 李儒林.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初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5 月.
    [41]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 7 月.
    [42] 戴忠恒.心理教育与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年.
    [43] 张华.重庆市高校教师主观生活质量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5 月.
    [44] 刘慧.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45] 刘刚,杨林,邓文艳,梁维君.高校教师价值观分析探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 12 月,第 7 卷第 4 期.
    [46] 冯春,张进辅,葛缨.大学教师人际价值观特点的初步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 9 月,第 23 卷第 3 期.
    [47] 张积家,陈栩茜,陈俊.高校教师生活压力的研究.应用心理学.2003 年第 2 期.
    [48] 胡坚,莫燕.高校教师工作价值观与任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 12 期.
    [49] 倪陈明,马剑虹.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与组织行为关系分析.人类工效学.2000 年第 4 期.
    [50] 邓倩.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 年 7 月,第 27卷第 4 期.
    [51] 孟东方,李志,朱春勋.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青年发展实证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年 5月.
    [52] 洪武.女性社会心理特点.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 年第 4 期.
    [53] 易松国,风笑天.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研究——武汉、北京、西安三地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华中理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3 期.
    [54] 李少文,张荣.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教师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的调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55] 张华.重庆市高校教师主观生活质量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56] 牛丽琴.重庆市高层次人才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12 月.
    [57] 李志,胡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特点及相关对策研究.重庆行政.2005 年第 6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