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乔姆斯基的内在天赋论建立在刺激贫乏论(the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基础上,刺激贫乏是指儿童所接受的语言输入和最终获得的语言能力之间是不对称的。如果刺激贫乏论不能成立,将从根本上动摇语言天赋论的根基,从而也会动摇生成语法的根基。为探究儿童所接受的语言输入是否贫乏,是否包含了儿童习得语言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否能从语言输入中获得,本文以儿童早期(两岁半以前)语言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致描写该时期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及其理解与表达状况的基础上,将儿童的理解与表达、儿童的语言输出与所接受的输入加以对照,深入探讨了后天语言环境对儿童习得语言的影响和作用,为揭示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提供了事实依据。
     本研究属于个案追踪研究,同时采取了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和实验测定法,三种方法都建立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以录音材料为基础的自建语料库的规模为36万字。
     本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术语使用情况,然后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儿童语言研究和汉语儿童早期语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儿童语言研究的不充分之处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理论、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进行了介绍,其中语料库语言学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在对数据的准确、客观分析基础上,在研究手段上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第二章介绍语料库建设情况,包括语料采集、录音转写、文本处理、分词校对四个方面。该语料库的建立为之后的词频、句频统计以及成人与儿童语言的对照提供了切实的数据基础,语料库的建设过程以及一些特别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为儿童口语语料库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第三章对语前阶段儿童听到的成人话语进行了全面描写,通过从词、短语和句法结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发现语前阶段的成人话语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语言知识,儿童在语言出现之前就已接受了这些语言知识的刺激。
     第四章是对语料库中成人与儿童语料的计量分析。首先以词句数量为基础,分别统计成人话语输入量、成人与儿童话语句长、儿童话语类型。结果显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语言输入量是巨大的,绝非天赋论所说的“贫乏”;儿向语言(Child Directed Speech)的句长与儿童的语言水平密切相关;儿童自发性话语句长是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模仿行为在独词句和双词句阶段作用明显。然后从输入和输出的角度出发对比成人和儿童的词汇量、高频词、高频句式以及首次听到和首次说出的时间。结果显示,输入词汇量远远大于输出词汇量,成人和儿童话语中越高频的词重合度越大,输入频率高的词,儿童使用频率也高,输入频率低的词,儿童使用频率也低。独词句是输入和输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式,前十个高频句式的重合度较大。由此得出结论,成人话语输入对儿童言语输出的影响作用明显,输入频率高低与儿童习得快慢之间呈正相关。
     第五章是对儿童早期理解状况的详细描写,包括对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的理解两方面。首先从信息传递的角度重新定义体态语,并指出体态语对儿童理解成人话语有促进作用。其次阐明儿童理解成人话语的特点及理解的判定问题,指出儿童理解的动态性,提出判断儿童是否理解成人话语的标准、方法、手段、原则,使儿童理解状况的描写具有可操作性。再次,分类描写儿童理解的语言单位,一类是参照词类标准划分的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代词性、数量性语言单位,一类是从句式、句类角度选取的领属结构、“把”字句、疑问句、祈使句,还有一类是体现汉语独特性的语序、声调。
     第六章儿童的表达状况,首先描写了儿童运用体态和简单语音等进行交际的非言语表达行为,然后在严格界定习得为自发说出的基础上分析了儿童最早习得的50个“词”的类别构成情况及其深层原因,发现名词和动词在儿童早期词汇中呈强势,但到底是名词多还是动词多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如语言类型、前导性话语、活动场景等等。最后,描写了儿童表达领属结构、“把”字句、问句的状况,并与儿童理解相对照,发现儿童表达的格式、语义类型都在语言输入范围内,甚至绝大部分都在儿童理解的范围内。
     结语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概括了创新点及意义所在,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状况。
     本研究将儿童的理解能力纳入儿童语言研究范围,延伸了儿童语言研究的触角,拓宽了儿童语言研究的视野;从理解与表达、输入和输出相对照的角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语料库语言学和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使结论建立在大规模语言事实的基础上。
     本研究能够为揭示后天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进而揭示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提供事实依据;为汉语儿童母语习得研究提供个案补充;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借鉴。
Noam Chomsky's Mentalism Innate Theory is based on the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The poverty of stimulus means that the language input and the language competence are unequal. If the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is untenable, it will fundamentally shake the foundation of Mentalism Innate Theory and thus shake the foundation of Generative Grammar. But is the language input scarce actually? Does it include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 children acquire the language competence because of the language input? In order to probe these issues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younger than the age of two and a half years ago) as the object of its research. On the one hand, this dissertation describes the language input and the child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sertation compares the understanding with expression, compares the language output with input. The ultimate aim is to reveal the impact of postnatal language input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research is one kind of the case follow-up study. At the same time it adopts corpus linguistics method and experiment method. These three methods are all based on the language facts. The conclusions complement and confirm mutually. The corpus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cordings includes 360,000 characters.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ain elements:
     Chapter one: preface. Firstly, we illustrate the origin and terminology, and then overview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n child language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Chinese language study on early childhood. Secondly, we point out the inadequate parts and the problems in child language research. Finally, we introduce the main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difficulties in this research. The corpus linguistics method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re based on the accurate, objective data analysis, so they are scientific and innovative.
     Chapter two: corpus construction.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language data collection, recording to writing, text processing, segmentation proofrea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pus provides a real foundation for word frequency and sentence-frequency statistics as well a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dult language and child language. Corpus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means to deal with some special problem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ld spoken language.
     In chapter three, we describe the adult language in Pre-language stage thoroughly. We find that the adult language includes a variety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words, phrases and syntax. The child has already accepted these stimuli of language knowledge.
     In chapter four, we compute and analyze the adult and child language in the corpus. Firstly, we calculate the quantity of the adult's utterances, MLU(the Mean Length of Utterances) of the adult and the child and types of the child utteranc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arly childhood language input are enormous. It is not poverty actually. The MLU of CDS (Child Directed Spee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child language level. The Child's spontaneous utteranc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Imitation happens more often at single-word and double-words stage. Secondly, we compare the adult's vocabulary with the child's vocabulary, compare the adult's high-frequency words with the child's high-frequency words, compare the adult's high-frequency sentence patterns with the child's high-frequency sentence patterns, compare the first time to hear with the first time to ut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input vocabulary is much more than the output. The more high-frequency of the adult's words and the child's, the coincidence degree becomes greater. The vocabularies of high frequency appear in the child's usage as well as the adult's usage. Also, the vocabularies of low frequency appear in the child's usage as well as the adult's usage. Single-word sentence is the sentence of the highest frequency sentence of input and output. The coincidence degree of the preceding ten sentence patterns is quite great.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we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adult language input has an obvious effect on child language output, and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put frequency and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apter five, we describe the understanding of early childhood, inclu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ech act and non-speech act. First of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we redefine body language, and point out that body language can promote child's understanding of the adult's utterances. Secondly, we put forwards our view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judgment of child's understanding and point out the dynamic feature of child's understanding, and point out the criteria, methods, means, and principles of child's understanding. Thus we can describe the situation of child's understanding operatively. Thirdly, we describe th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units. One category is noun unit, verb unit, adjective unit, pronoun unit and numeral unit which are selected by reference to words. The second category is superior-subordinate structure, "Ba" construction,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nd imperative sentence by reference to sentence pattern and sentence mood. The third category is word order and tones which reflect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In chapter six, we describe the expression of the child. Firstly, we describe the non-speech act using simple gesture and voice, and then analyze the first 50 "words" after strictly defining acquisition as the act of speaking spontaneously. We find that nouns and verbs are dominating vocabularies in early childhood, and whether nouns are more than verbs or not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such as language type, preceding discourse, and activity scene and so on. Finally, we describe the expression of superior-subordinate structure, "Ba" construction,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nd compare thes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We find that the structures and semantic types output are in the scope of language input and even the vast majority of output is included by understanding range.
     The conclusion part clarifies the views of this research, and gives a summary of innova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project of further research.
     This study takes th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ld into child language research scope, extending the reach of child language study, and broadening the vision of child language research. This study compares child understanding with child expression, compares language input with output, and this makes the conclusions more convincing. The conclusions are based on large-scale language materials by the way of corpus linguistics method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 facts and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effect of postnatal language environment on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then revealing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It provides supplementary cases for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ildren.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引文
[1]嵇红英《儿童语料库建设与幼儿词汇语义分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页。
    [2]CHAT(Codes for the Human Analysis of Transcripts)是国际儿童口语语料库CHILDES的录写系统。
    [1]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42页。
    [2]李宇明《独词句阶段的语言特点》,《中国语言学报》总第7期,1995年。
    [1]转引自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60页。
    [2]吴天敏、许政援《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纪录的初步分析》,《心理学报》,1979年第2期。
    [1]李宇明《乳儿话语理解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
    [1]B.A.Moskowitz《语言的掌握》(李平 节译),《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2期。
    [2]《吉尼的开化》(陈琦译),载朱曼殊主编《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3]详情请见《环球时报》2007年7月20日第十一版。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3版,第37页。
    [5]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42页。
    [1]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第53页。
    [1]石毓智《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语言研究》,2007年9月,第27卷第3期。
    [1]许力生《语言学研究的语境理论构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1]也有一些表达先于理解的情况,比如儿童背古诗、或者模仿成人的话时。
    [2]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253页。
    [3]孔令达等《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30页。
    [1]王军《汉语词义系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48页。
    [2]王军《汉语词义系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215-216页。
    [1]李宇明《乳儿话语理解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
    [2]李宇明《乳儿话语理解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
    [3]李宇明、陈前瑞《语言的理解与发生》,1998年5月第1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7-118页。
    [1]王军《汉语词义系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46-47页。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此时的A听到“擓哪儿?”就指或拉着妈妈的手擓身上脖子、肚子、后背等需要擓的地方,听到“哪儿痒痒?”就指身上痒痒的地方,因此我们判定她已理解这两个更小的语言单位。
    [2]李宇明《乳儿话语理解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
    [1]周红《论致使的语义核心--致使力的传递》,《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朱曼殊主编《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3]史慧中(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见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
    [4]孔令达等《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158页。
    [5]该分类方式是在郑林曦(1987)编《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增订本)中形容词的分类体系基础上调整而成的。
    [1]这时的A所理解的“香”与成人不完全一致,她只知道自己的手是香的。因此常常主动伸手给大人闻。
    [2]朱曼殊主编《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64页。
    [3]孔令达等《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235页。
    [1]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第73页。
    [2]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第74页。
    [1]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第72页。
    [2]比如搭积木时加减积木就能引起长短、高矮或多少的变化,儿童能直接看到因果关系。
    [1]孔令达等《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288页。
    [1]孔令达等《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332页。
    [1]郑为川、邢少颖《对0-2岁儿童数概念发生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2]周念丽(2006):《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第124-125页。
    [3]参见周国光、梁国英《汉族儿童习得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状况的考察》,《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4期,第61页。我们的格式划分与之基本一致,但不采纳其“变式”提法。
    [1]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3期。
    [1]据崔希亮统计述补结构或包含述补结构的把字句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86%以上),详见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3期。
    [2]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74-79页。
    [1]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89-90页。
    [2]此处的“鸡蛋黄”是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是受事成分,因此也看做受事主语。
    [3]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第1版,第187页。
    [1]此处的“你”正确表达应为“我”,该阶段A还不能正确使用“你、我。”
    [2]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40页。
    [1]李宇明、陈前瑞《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85页。
    [2]转引自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65页。
    [1]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73页。
    [2]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41页。
    [1]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56页。
    [1]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59页。
    [2]转引自朱曼殊、缪小春主编《心理语言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66页。
    [1]因为研究者们研究的不是同一种语言,而且由于翻译的不同,产生了最早50个字或词的提法,在此我们无意讨论到底是字还是词的问题,况且儿童最早说出的并不一定和语言学家所分析的字或词相对应,正如语前阶段我们称之为“语言单位”一样,儿童最早习得的应该也是这样一种语言单位,但为了方便和前人研究做比较,我们笼统称之为最早说出的50个字/词,或者有时称之为语言形式。
    [2]转引自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43页。
    [3]Gentner,D.Why Nouns are Learned Before Verbs:Linguistic Relativity versus Natural Partitioning,In S.A.Kuczaj(eds),Language Development:vol,2,language,thought and culture,Hillsdale,NJ:Erlbaum,1982,301-334.
    [1]Tardif T.Nouns are Not Always Learned Before Verbs:Evidence From Mandarin Speaker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32.No.3,1996,492-504.
    [2]Tardif.T.et al.Putting the Noun Bias in Context: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Mandarin.Child Development 70(3),1999,620-635.
    [1]彭红《儿童早期词汇发展过程中确有名词倾向吗?》,湖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主动模仿是指儿童主动模仿前句成人话语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音节或整个句子,这种模仿是儿童主动进行的.如:妈妈:妈妈给你找衣服穿.A:找,找找.//妈妈:都掉了,掉妈妈脚上去了.A:掉妈妈脚上去了.被动模仿是指儿童在成人要求下说出成人话语中的某一部分或全部。如:妈妈:你说天线宝宝.A:宝.//成人:饼干好吃吗?你说“好吃”.A:好吃.
    [1]参见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60-261页。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选择问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2期。
    [2]李宇明《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34页,第91-92页。
    [1]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74页。
    [2]杨小璐、肖丹《现代汉语把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3期。
    [1]错误的句子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儿童对“把”字句的掌握情况,这些例句另有研究。
    [2]Cheung Hintat(张显达).The acquisition of BA in Mandarin.Ph.D.diss.,University of Kansas,1992.
    [3]杨小璐、肖丹《现代汉语把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3期。
    [1]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第74页。
    [2]低龄儿童常常边说边做,尤其是独自玩玩具时,这些自言自语中有很多“把”字句。
    [1]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儿童说出的“把”字句是从笔记和录音中找到的,成人“把”字句只在录音中检索得到,由于录音时段和转写次数的局限性,实际出现在成人“把”字句中的动词应该多于19个。
    [1]杨小璐、肖丹《现代汉语把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3期。
    [1]Brown,R.A First Language:The Early Stage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Charles A.Ferguson.六种语言里的幼儿语言[J].《国外语言学》1982年第3期.
    [3]Chomsky,N.Language and Mind(Enlarged Ed.)[M].San Diego,CA: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4]Gentner,D.Why Nouns are Learned before Verbs:Linguistic Relativity versus Natural Partitioning[J].In S.A.Kuczaj(Eds),Language Development:vol,2.language,thought and culture,Hillsdale,NJ:Erlbaum,1982.
    [5]Glenn E.Tagatz.有关语言习得的三种主要理论[J].《国外语言学》1985年第4期.
    [6]Goldberg,A.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7]Goodluck,H.Language Acquisition:A L inguistic Instruc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MacWhinney,B.The CHILDES Project:Tool forAnalyzing Talk(3rd edition).Mahwah,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9]Mic Whinney,B.&Snow,C.E The 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85,12.
    [10]N.Chomsky.评斯金纳著《言语行为》[J].《国外语言学》1982年第4期.
    [11]Nelson,K.E.,& Nelson,K.Cognitive pendulums and their linguistic realization.In K.E.Nelson(Ed.)[J].Children's language(Vol.1,223-285).New York:Garden Press,1978.
    [12]R.H.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R.M.利伯特.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4]Susan H.Foster-Cohen.An Introduction to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5]Tardif T.Nouns are Not Always Learned Before Verbs:Evidence From Mandarin Speakers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32.No.3,1996,492-504.
    [16]Tardif.T.et al.Putting the Noun Bias in Context: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Mandarin.[J].Child Development 70(3),1999,620-635.
    [17]Twila Tardff,Susan A.Gelman,and Fan Xu.Putting the "Noun Bias" in Context: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Mandarin[J].Child Development,1999 Vollume70.
    [18]V.Volterra,F.Antinucci.儿童语言中的否定句:语用学的研究[J].《国外语言学》1986年第3期.
    [19]Zofia Laubitz.儿童叙述中的连词[J].《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4期.
    [20]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1]陈敏、陈颖.儿向语语言特征及调整状况研究综述[J].《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2]陈萍、许政媛.儿童最初词汇的获得及其过程[J].《心理学报》1993年第2期.
    [23]陈晓湘、罗琼鹏.儿童早期汉语中的“强跨越”现象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4]陈艳芳.乔姆斯基、韩礼德的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学说之比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25]陈舟楫.一个四岁儿童语言知识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论文.
    [26]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3期.
    [27]丁国旺、任太艳、宋正国.语言,语义,语言表征,心理理论[J].《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
    [28]范莉.儿童对普通话中否定词的早期获得[J].《现代外语》2007年第2期.
    [29]傅满义.儿童语言中“不”字否定句的语用考察[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0]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31]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3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33]郭小朝、许政媛.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动词和动词结构的运用与句子的建构[J].《心理科学》1991年第6期.
    [34]郝波、梁卫兰.8-16个月婴幼儿语言理解和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第6期.
    [35]何克抗.语觉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6]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7]黄昌宁、李涓子.语料库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8]黄洁.语言习得研究的构式语法视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9]嵇红英.儿童口语语料库建设研究综述[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0]嵇红英.儿童语料库建设与幼儿词汇语义分类[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1]季恒铨.对一个6岁儿童语词的分析[J].《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42]金立鑫.“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J].《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
    [43]金宇、静进.语言理解能力与儿童心理理论测试成绩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第6期.
    [44]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5]卡罗尔(J.B.Carroll).儿童语言的发展[J].《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4期.
    [46]孔令达、周国光、李向农.1-5岁儿童使用结构助词“的”的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第6期.
    [47]孔令达.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48]李行德.对语言获得理论的一些假设的再思考[J].《当代语言学》2002年第3期.
    [49]李宇明、陈前瑞.语言的理解与发生[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0]李宇明、李汛等.试论成人同儿童交际的语言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51]李宇明、唐志东.三岁前儿童反复问句的发展[J].《中国语文》1990年第2期.
    [52]李宇明、唐志东.四岁前儿童“谁”字句的发展[J].《语言研究》1990年第2期.
    [53]李宇明、汪国胜.中国儿童语言研究概述[J].《语言学通讯》1988年第3-4期.
    [54]李宇明.独词句阶段的语言特点[J].《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总第7期.
    [55]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6]李宇明.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和顺序性[J].《汉语学习》1994年第5期.
    [57]李宇明.论语言运用与语言获得[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3期.
    [58]李宇明.乳儿话语理解的个案研究[J].《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
    [59]梁卫兰、都波.幼儿中文语言词汇发展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第11期.
    [60]梁卫兰、郝波.幼儿早期句法和句子表达长度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第3期.
    [61]梁卫兰、郝波.中文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的再标准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第5期.
    [62]廖慧.手势与词的组合使用与早期句法发展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
    [63]刘东台、李小建.语言与数量认知关系的新认识[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5期.
    [64]刘晋利.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5]刘培玉.关于把字句的结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66]刘晓、金星明.前语言阶段语言发育进程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6年第10期.
    [67]刘晓.婴幼儿语言发育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第3期.
    [68]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9]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0]罗曼·雅可布逊.为什么叫“妈妈”和“爸爸”[J].《语言学动态》1978年第4期.
    [71]罗贤、熊宏哲.语言的天赋性与模块性[J].《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2]马菊青.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语义发展规律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73]眸子.国内儿童语言研究鸟瞰[J].《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4期.
    [74]聂大海.语言获得理论及其形成的哲学基础[J].《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75]欧阳俊林.儿童语义习得与认知发展研究述略[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76]彭红.儿童早期词汇发展过程中确有名词倾向吗[D].湖南大学2004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
    [77]彭小红.论语言语境对儿童话语产出的影响[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4期.
    [78]皮亚杰J、英海尔德,B.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9]皮亚杰J.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0]乔姆斯基,N.句法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81]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8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3]邵敬敏.现代汉语选择问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2期.
    [84]沈阳.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85]盛玉麒.语言文字信息处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86]石毓智.乔姆斯基“普遍语法”假说的反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87]石毓智.语法的概念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8]石毓智.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J].《语言研究》第27卷第3期.
    [89]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90]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2]唐志东、李宇明.汉族儿童“吗”“吧”问句的发展[J].《语言研究》1989年第2期.
    [93]王军.汉语词义系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94]王立非、刘斌.国际儿童口语语料库录写系统的赋码原则初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95]王沛、蔡李平.儿童语言获得之认知发展机制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6年第5期.
    [96]王瑞昀.普遍语法与语言习得[J].《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7]魏锦虹.低龄儿童词义理解的制约因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98]魏锦虹.论0-3岁儿童词义理解的几个阶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99]温宝莹.汉语普通话元音习得的实验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
    [100]温志军、胡瑰玲.开发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儿童语料库[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
    [101]无藤隆.婴儿眼里的世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02]吴天敏、许政援.初生到3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J].《心理学报》1979年第2期.
    [103]徐杰.疑问范畴与疑问旬式[J].《语言研究》1999年第2期.
    [104]许力生.语言学研究的语境理论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05]许政援、郭小朝.11-14个月儿童的语言获得--成人的言语教授和儿童的模仿学习[J].《心理学报》1992年第2期.
    [106]许政援、闵瑞芳.汉族儿童人称代词的获得[J].《心理学报》1992年第4期.
    [107]许政援.三岁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第3期.
    [108]许政援等.儿童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109]杨成虎.语法化与母语习得[J].《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10]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11]杨小璐、肖丹.现代汉语把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3期.
    [112]杨小璐.儿童语言中的限制焦点[J].《当代语言学》2002年第3期.
    [113]杨小璐.关于刺激贫乏论的争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
    [114]野村庄吾.乳幼儿的心理发展[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
    [115]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6]约翰·泰勒.应用认知语言学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17]曾衍桃、蔡蔚.儿童词汇习得理论述评[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18]张国华.对普遍语法研究的再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19]张云秋、符晶.儿童母语获得机制和动因[J].《学术交流》2007年第10期.
    [120]张云秋、赵学彬.早期儿童副词习得的优先序列[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121]章士嵘.认知科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22]赵元任.语言的意义及其获取[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4期.
    [123]郑为川、邢少颖.对0-2岁儿童数概念发生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24]郑银芳.Chomsky“普遍语法的认知心理学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25]周昌乐、唐孝威.对语言神经机制的新认识[J].《心理科学》2001年第4期.
    [126]周福盛.论儿童语言获得中的先天作用和后天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27]周国光、梁国英.汉族儿童习得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状况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4期.
    [128]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129]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130]周红.论致使的语义核心--致使力的传递[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31]周红.现代汉语“给”字句的语义类型与语义特征[J].《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32]周兢.从前语言到到语言转换阶段的语言运用能力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
    [133]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4]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35]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6]朱曼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37]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论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138]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139]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