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研究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各个要素进行横向分类研究,包括对语音、词汇(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句法等的发展进行独立描写。这种方法对儿童语言的发展的微观过程描写得很充分,但对儿童语言的整体发展过程未能进行宏观层面的解释。
     本文试图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进行宏观纵向描写,从认知的角度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研究路径上,本研究采用群案纵向研究的研究路径,将作者收集的3个儿童语料、从31种公开出版的文献中收集的语料以及CHILDS中的汉语儿童语料整理成一个总语料库;按0.5岁为年龄段间隔,将1-5岁分为8个年龄段;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8个年龄段各抽取100条语料组成分析用语料库;并用本研究建立的一套新的语料分析方法—组块分析法对分析用语料库进行组块分析,得到了儿童语言发展的量化特征。以从组块分析得到的定量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定性分析,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性进行了研究,发现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可以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
     本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导言。从汉语儿童语言各要素发展研究、汉语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研究两个方面对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由与意义、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语料库的建立与语料分析。介绍了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与语料库的构成;并构建了一种新的语料分析方法:组块分析法;详细说明了组块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以及操作原则和方法;汇总了对8个年龄段抽样语料的组块分析结果。
     第三章:儿童语言发展各阶段的量化特征。基于组块分析的结果,对儿童语言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统计分析与图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分水岭。3岁以前,各个年龄段之间的语言发展指标呈显著差异,儿童语言处于快速发展期;而3岁以后,各个年龄段之间的语言发展指标差异不显著,儿童语言处于稳定发展期。
     在接下来的三章里,对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定性分析。
     第四章:语言意识形成期。本文认为,从婴儿语言的认知发展过程来看,0-12月龄婴儿处于语言意识形成期。根据婴儿的语言心理状态和外显副语言行为特征,这一阶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小的阶段:无语言意识期、语言意识萌芽期、语言意识确立期(沉默期)。儿童语言发展此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成音物共现象征化联结机制的发展,从而完成初始范畴及意义(词及其意义)在大脑中的表征过程。
     第五章:范畴关系确立期。在1:0-3:0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跨度较小,以范畴为主;到本阶段的后期,跨度逐渐扩大到简单的事件。儿童语言发展处于范畴关系确立期。在此阶段的初期,1:0-1:9月龄期间,儿童习得的范畴呈现显著的离散性,处于独立范畴外显期;大致上从1:9月龄开始,儿童开始建立范畴间的关系网络,进入范畴网络化期。在本阶段末期,儿童形成句法构建能力。本文提出了儿童句法结构产生的句法映射理论,认为儿童的句法构建过程是客观事件中各个范畴的自然顺序在语言中的自然排序过程,是范畴象征化过程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在1-3岁期间,动作的语言功能相对弱化,动作从主要的表意手段逐步弱化为与语言并驾齐驱的辅助性手段。
     第六章:事件域关系扩展期。从3岁起,儿童的语言逐步成为主要的表意手段,动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过程中都退居次要地位。随着动作的逐步内化,儿童的元语言学习能力也快速发展起来,使得儿童的汉语学习效率出现质的飞跃。同时,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增强,认知跨度增大,从范畴域扩大到事件域。儿童语言的发展进入事件域关系扩展期。此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体现在几个方面:词汇在词汇量、词义理解和灵活运用多方面发展;句法结构复杂化、严谨化;发展出多种语用能力;形成语篇能力;儿童语言表达的内容从朴素世界向科学世界转向。
     第七章:余论。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对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论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语音语料收集不够全面、所引用的语料存在转录不够规范的问题;从公开文献中收集的语料大多缺乏足够的语境和被试的语言发展背景状况,对儿童语言的认知发展过程的揭示作用有一定的限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包括:儿童语误的科学界定;儿童对语言构成要素的离析能力的发展过程和确定方法。
The study of children languag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Current studie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onological system, vocabulary and syntax in a lateral manner. This way of study can successfully describe the micro-processes of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language but fail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from a macro-perspective.
     This study intends to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in Chinese children in a macro-vertical manner and analyze it from a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It is based on a self-built corpus which comprised of data collected from 31 published books or articles,3 self-collected Chinese-children language (CCL) material and the Chinese part of CHILDS. From this corpus, the language materials of children of ages between 1 to 5 were sampled through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ith 0.5 year as the age span.8 analysis-oriented mini-corpus were set up. The materials were then analyzed with chunk analysis, which was proposed by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hunk analysis, the whole process of CCL development was then analyzed quantatively and/or qualitatively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in Chinese children of age from 1 to 5 years old can be divided into 3 macro-stages:0-1 year is the language awareness establishing stage; 1-3 year is the category relation establishing stage; 3-5 year is the event relation extension stag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7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It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udy on Chinese children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e main study objectives and method,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at the study bases on are also elaborated.
     Chapter Two explains how the corpus was build and how the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The sources and formation of the corpus are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chunck analysis is thoroughly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chunk analysis is presented in a table 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Chapter Three studies the q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s of CC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hunk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ldren language was analys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quantative ananlysis found that CCL development has obious phases. During the age range from 1 to 3 years, CCL development is very fast whereas during the age range from 3 to 5 years CCL development is very steady in terms of total numberof chunk, CB, complex sentences and mistakes.
     In the next 3 chapters, the 3 stages of CCL development are analysed qualatively.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awareness establishing stage. It is proposed that infants of age between 0-12 months are at this stage according to the para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they display. This stage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3 sub-stages:non-language-awareness stage (1-3 months); language-awareness emergence stage (3-9 months; language-awareness establishment stage (9-12 months).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egory relation establishing stage. During the 1:0-3:0 period, children's cognitive span is still limited within the category level. By the end of the stage, children's cognitive span enlarges to the event level. During the early part of the stage, between 1:0 to 1:9, children acquire isolated categories. Roughly form 1:9, children start to build a network among the categories they have acquired. Therefore, the categories begin to get related with one another. During this stage, the role of actions such as gestures in conveying meaning gradually decreases.
     Chapter Six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ent relation extension stage. From 3:0 on, children's language becomes the maijor meaning conveying means whereas the role of the action in conveying meaning deteriates. As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action deepens, children's metalinguistic Chinese learning capacity emerges and this enbables children's Chinese learning efficiency increase instantially. As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y grows, their cognitive span increases from the category field to the event field. During this stage, CCL development is manifestated in the follwing aspects:vocabulary develops in width, depth and flexity; syntactic structures become more complex and standardized; their pragmatic' comptences and textual ability emerge; the content that is expressed shifts from the naive world to the scientific world.
     Chapter Seven is the discussion. The major conclusion of the the study is summarized;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of chunk analysis are expounde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areas for further study are pointed out.
引文
①楼必生.婴儿教育活动设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①XY的相关情况:性别:女;出生时间:2000年8月6日出生
    ②JX的相关情况:性别:女:出生时间:2007年8月30日
    ③SS的相关情况:性别:男;出生日期:2006年11月16日
    ①李向农, 《儿童比较句和介词“比”习得状况的考察和分析》, 《语文建设》,1991(05)
    ①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
    ②陆丙甫,《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中国语文》,1986(02)
    ①李伯约、塞丹,《自然语言理解的心理学原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②陆丙甫、蔡振光,《“组块”与语言结构难度》,《世界汉语教学》,2009(01)
    ①《参考消息》2009年6月29日第七版(科学技术):科学家首次捕获记忆形成图像。
    ①陆丙甫,《流程切分和板块组合》,《语文研究》,1985(01)
    ①吴汉民,《内部思维机制的组块论模型》,《现代哲学》,1991(03)
    ①C和D在图2模型1中有清楚的表述,参见2.2.4。
    ①本文所用的语例凡未注明出处的,均出自作者自己收集的语料。下同。
    ①陆丙甫称“道一个歉”中的“道…歉”为非连续成分。这里借用“非连续”这一术语。陆丙甫.《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中国语文》,1986(02):110
    ①朱德熙先生从语法分析的角度将这种现象称为“谓词的体词化”。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7。
    ②英语中常有这样的结构:The fact that a conference is taking place is encouraging.:这句话含有外壳-内容构式,语言形式是一个抽象名词和从句(不定式)的结合,从句或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成分上。这种结构可以达到一种认知语用效果:让从句表达的整个命题可用作一个抽象名词的概念。这就是具体化(reification)过程。它将某件事变成一件更容易感知和把握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抽象名词充当了信息的容器或者外壳,被称为外壳名词。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著.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认知语言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81。汉语中也有类似现象,其中很多是通过“的”字结构完成的。例如:这个做梦的故事我就给大家讲完了。(4:5)参见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139。主谓结构作定语、宾语的用法也是具体化的一种。
    ①外位语指不和句中一般结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但和句中充当结构成分的某一词语复指同一对象。如:吴天宝和姚志兰,一个是电话员,一个是火车司机。参见邢福义,《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31。
    ①客体永久性指主体对客体存在与否的认识不依赖于自我感知,而形成了有关客体存在的稳定内部认识。李红、何磊,《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16)
    ①组成成分的突出性由下列因素决定:该组成成分在音节中的必要程度;该组成成分中包含的音位或分支的多少(分支越多,突出性越小);该组成成分区别语义的功能大小等。李嵬、祝华、Barbara Dodd、姜涛、彭聃龄、舒华,《说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心理学报》,2000(02):175
    ①乔治·彼得·默多克收集了1,072个称谓词(531个称呼“母亲”,541个称呼父亲),证实了许多历史上非亲属的语言中,双亲称谓词在结构上惊人地相似。(美)罗曼·雅可布逊,余前文译述,《为什么叫“妈妈”和“爸爸”》,《语言学动态》,1978(04):32。
    ①克拉申的语言学习理论--语言监控模式(Monitor Model)--由五个假说组成: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察器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和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监察器假设认为,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运用已经掌握的语言规则,对自己的产出进行下意识的修正和监控,从而减少错误。已经掌握的语言规则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成为语言监察器(Monitor)。使用已经掌握的语言规则进行监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充足的时问:2、注意形式;3、懂得规则。(Krashen,1985:80-95)
    ①参见6.2.4,例(1)(88)。
    ①参见6.3.3,例(1)(116)至(1)(118)。
    ①李宇明(2004:79)根据Berko和Brown的研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fis现象”,指在需要说[fiJ](fish)一词的场合下,在成人模仿儿童的错误发音fis时,他们会用自己的错误发音去纠正成人的发音。
    ①英语中的音位组合klasp是可能的,但lkaps就不可能。语言学用响音阶理论(Sonority Scale)来解释这种音位组合现象。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0。笔者认为,汉语儿童中的这种音位换位现象同英语中的音位组合规律在发声机理上有类似的地方。
    ①词义泛化指儿童将词语的指称外延扩大到目标语指称以外的范围,如将所有东西泡在水里的状况称为“洗澡”。词义窄化是指儿童将词语的外延指称缩小,如将“妈妈”窄化为自己的妈妈。词义特化是指儿童将词汇的外延指称进行自我定义而与该词目标语中的外延指称完全不同的现象。如儿童将人们欢迎时发出的“欢迎”声与欢迎时手中挥舞的红旗联系在一起,将“欢迎”的外延特定为红旗。(李宇明,2004:125-128,笔者有所修改)笔者认为,从认知过程来看,语义特化与泛化、窄化的心理过程是不一样的。语义特化类似于本文中的音义误联,参见6.2.4。
    ①李宇明称这种现象为词义特化(2004:127)。本文认为,用音义误联这一术语能更好地表达出这种现象发生的心理机制。
    ①Ungerer、Schmid(2001)认为,基本层次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而能取得关于某一物体最大信息的范畴层面(2001:68),给世界上的事物提供了数量最多的可理解相关信息,或者说,提供了数量最多的相互联系的属性集束。完成对世界上事物的范畴化是一种很困难的任务,而带有原型的基本层次范畴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须工具。(2001:72)
    ①贾红霞(2009:38)将运动事件分为两类:自移运动(spontaneous motion)和致移运动(caused motion)。自移运动是指一个生命体自发地进行空问位置变化的运动,如“他走进一家商店”;致移运动指的是施事(通常是有生命的)致使其他实体(通常是无生命的)进行空问位置变化的运动,如“我把杯了放在桌了上”。贾红霞,《普通话儿童空间范畴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②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①sememe是瑞典语言学家诺伦(Noren)于1908年首创的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解释。布龙菲尔德用它指一个最小的形式morpheme的意义。兰姆则既用它来指多义词的一个义项,也指一个义项的语义成分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语义分类等级。徐通锵,《语义句法刍议—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03):40
    ①这一语例对克拉申提出的母语习得说提出了否定的新证据。克拉申的母语习得理论认为,儿童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是无意识地习得的,不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努力。这一语例提出表明,儿童在习得母语过程中仍然存在有意识的努力过程。实际上,儿童很多时候的自言自语很可能就是他们的一种学习语言的自我努力过程的表现,可能是在自我练习某个语言规则项目。
    ①范畴化理论认为,范畴化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其基本作用是从差异中找出相似,从多个个体之中找出不同的共性特征,以便给事物行为或形状等进行必要的分类,从而减轻认知过程中的认知负担,实现认知经济原则。但是在人类认知世界的整个过程中,既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范畴化认知过程,又包含从一般到个别的非范畴化认知过程。非范畴化体现了人的认识的深化和创造性。(刘正光,2007:Ⅸ;2-3)
    ①在本例中,正确的问句表达形式是“什么叫/是互相揉揉”。此时A还未掌握这种格式,就以“为什么”代替。(引自刘颖,2009)这也是运用生疏范畴回避策略的一个例子。
    ①指向化手势具有甄别和明确具体和抽象物体的作用,符号化手势则具备更强的语义表达作用。廖慧,《手势与词的组合使用与早期句法发展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11
    ①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0-198
    ①参见6.2.4中的范畴化过程。
    ①朱智贤、林崇德,《思惟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3-74
    [1]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冯凌宇.汉语人体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李伯约,塞丹.自然语言理解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8]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9]卡罗尔(美)著.缪小春等译[M].语言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孔令达.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1]李宇明,唐志东.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2]李宇明,陈前瑞.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儿童问句系统的理解与发生的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3]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黎天睦.现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15]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6]楼必生.婴儿教育活动设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8]马清华.语义的多维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19]彭聃龄,陈宝国.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0]彭聃龄.汉语认知研究—从认知科学到认知神经科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彭耽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3]石毓智.语法的概念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4]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25]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7]温宝莹.汉语普通话的元音习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8]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3
    [29]邢福义.现代汉语(全1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0]徐烈炯.指称、语序和语义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1]杨治良,郭立平,王沛,陈宁.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3]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34]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5]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6]周兢.汉语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7]周兢.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国际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8]朱智贤,林崇德.思惟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9]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社,1994.
    [40]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1]朱曼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2]朱曼殊,缪小春.心理语言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3]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著.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4]Carroll, 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5th ed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5]Erika Hoff, Marilyn Shatz, Blackwell Handbook of Language Development[M], Victori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7.
    [46]Edward Finegan, Language, Its Structure and Use (4th edition)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7]Ferguson, C. A., Baby Talk as a Sinplified Register in Talking to Children: Language Input and Acquisition [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48]Gleason, B,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9]Halliday, M. A. K., The Langage of Early Childhood[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0]Haiman, J. Natural Syntax:Iconity and Erosion.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51]Jean Berko Gleaso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6th edition) [M],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1.
    [52]Krashen.S.D.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1985.
    [53]Lakoff, G., 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y George Lakoff[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4]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a.
    [55]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b.
    [56]Levelt,W. J. M., 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7](美)MacWhinney, B.M.著.许文胜.高晓妹译.国际儿童语言研究方法:CHILDES国际儿童语料库数据储存和分析系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58]Ralph, W. Fasold, Jeff, Connor-Linton (ed.)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9]Ruth A. Berman, (ed.) Language Development across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M], John Benjiamins B. V.2004.
    [60]Sternberg, R. J.,认知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1]Ungerer, F., 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ng: Fore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62]Victoria Fromkin, Robert Rodman, Nina Hyam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3]毕鸿燕,彭聃龄.6-8岁儿童三种时间副词理解能力及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01).
    [64]蔡仲.数学与认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6(02).
    [65]迟立忠.儿童语音获得理论简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03).
    [66]陈敏.儿向语在语言复杂程度上的调整[D].湖南大学,2005.
    [67]陈敏.儿向语存在与否的实证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68]陈萍,许政援.儿童最初词汇的获得及其过程[J].心理学报,1993(02).
    [69]陈前瑞.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理论的再思考—评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01(01).
    [70]陈前瑞.中国儿童语言学的长成之作——读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1996(03).
    [71]陈晓湘.儿童早期句法发展两大理论的对比研究——先天普遍语法理论和建构语法理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7(03).
    [72]陈舟楫.一个四岁儿童语言知识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73]程琪龙.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关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
    [74]崔荣辉.5-6岁儿童语言习得状况的考察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9
    [75]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当代语言学,1990(04).
    [76]戴曼纯.“自然习得顺序”质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04)
    [77]戴雪梅.言语领域内隐认知研究述评[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78]邓湘君.儿童语音习得中的语音处理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79]杜映.儿童最初词汇的习得及其词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03)
    [80]范莉.儿童和成人语法中的否定和否定辖域[D].北京语言大学,2005.
    [81]范莉.儿童对普通话中否定词的早期获得[J].现代外语,2007(02).
    [82]范莉.普通话中动词后情态的早期获得[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06).
    [83]樊利春,张静.0-3岁儿童语言能发育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04(10).
    [84]方格,方富熹,刘范.儿童对时间顺序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Ⅱ)[J].心理学报,1984(03).
    [85]方格,方富熹,刘范.儿童对时间顺序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Ⅰ[J].心理学报,1984(02).
    [86]傅根跃.弱智儿童语言障碍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0(01).
    [87]傅满义.儿童语言中的副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2.
    [88]高航.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
    [89]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
    [90]龚少英,彭聃龄.4-10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8(02).
    [91]龚少英.4-5岁幼儿把字句和被字句句法意识发展的特点[J].教育科学,2007(01).
    [92]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94(01).
    [93]辜正坤.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批判与语言学新定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04).
    [94]郭纯洁.论语言认知分析的层次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95]郭培方.句法习得理论的发展[J].心理科学,1999(01)
    [96]龚少英,彭聃龄,易冰.4-5岁幼儿句法意识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5(Z1).
    [97]郝玥,王荣华.语音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阶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1)
    [98]何洁.汉语儿童早期语法中的“自己”[D].北京语言大学,2009.
    [99]何莉芳.复句与句群之比较分析[J].语文学刊,2004(4)
    [100]胡承佼.儿童语言中的复句[D].安徽师范大学,2004.
    [101]胡承佼.5岁前汉族儿童因果复句习得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102]胡德明.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发展顺序的理论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3(03).
    [103]胡明扬.语法意义和语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影响[J].汉语学习,1992(01).
    [104]何昌平.语言学习中概念形成的认知诠释——24种“跑”的启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
    [105]洪显利,张荣华,冉瑞兵.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6)
    [106]侯智德.语用策略认知关联研究[J].外语研究,2006(03).
    [107]缑瑞隆,何秋和,刘雯.2-3岁儿童兼语句发展的实验研究[J].汉语学习,1992(04).
    [108]黄剑平.语言词汇习得顺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109-111.
    [109]贾红霞.普通话儿童空间范畴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110]贾永华.语言输入与输出角色的再认识——克拉申输入说评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5(01).
    [111]贾玉新.国外儿童语言习得研究[J].语文建设,1992(09)
    [112]蒋祖康.语法习得次序与语法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02).
    [113]姜丽杰.认知能力和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01).
    [114]姜涛,彭聃龄.汉语儿童的语音意识特点及阅读能力高低读者的差异[J].心理学报,1999(01).
    [115]姜涛,彭聃龄.关于语音意识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概况[J].心理学动态,1996(03)
    [116]姜涛.汉语的语音意识及其与语言能力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1998.
    [117]静进.儿童言语及语言障碍的神经机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05).
    [118]金颖若,盘晓愚.婴儿语音发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119]荆增林.对克拉申输入说的异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01).
    [120]昝飞,刘春玲.儿童语音发展的研究方法,对象及规律[J].中国特殊教育,2000(03).
    [121]亢蓉,方富熹.幼儿朴素理论发展的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5(01).
    [122]孔令达,周国光,李向农.儿童动态助词“过”习得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3(04).
    [123]孔令达,周国光,李向农.1-5岁儿童使用结构助词“的”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心理科学,1990(06).
    [124]孔令达.儿童语言中的述补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4(04).
    [125]孔令达,陈长辉.儿童语言中代词发展的顺序及其理论解释[J].语言文字应用,1999(02).
    [126]孔令达.儿童对两组时间词的习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127]李红,何磊.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128]李嵬,祝华,Barbara Dodd,姜涛,舒华,王立新.性别,幼儿园教育和英语学习对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0(02).
    [129]李嵬,祝华,Barbara Dodd,姜涛,彭聃龄,舒华.说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J].心理学报,2000,(02).
    [130]李甦,李文馥,周小彬,陈茜,孔瑞芬.3-6岁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2(03).
    [131]李平.语言习得的联结主义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2(03).
    [132]李守江.试用“原型”理论分析单复句[J],2006(08)
    [133]李文馥,张筱菁.儿童理解程度副词的特征[J].心理科学,1993(01).
    [134]李向农,周国光,孔令达.2-5岁儿童运用“把”字句情况的初步考察[J].语文研究,2004(04)
    [135]李向农,周国光,孔令达.1-5岁儿童运用方位句及方位介词情况的调查分析[J].心理科学,1992(03).
    [136]李向农,周国光,孔令达.儿童比较句和介词“比”习得状况的考察和分析[J].语文建设,1991(05).
    [137]李欣珍,傅根跃.儿童语法接受能力发展特点[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Z1).
    [138]李欣珍.浅谈幼儿对汉语语法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02).
    [139]李行德.语言发展理论和汉语儿童语言[J].现代外语,1997(04).
    [140]李宇明等.试论成人同儿童交际的语言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06)
    [141]李宇明,唐志东.四岁前儿童“谁”字句的发展[J].语言研究,1990(02).
    [142]李宇明.语言学习异同论[J].世界汉语教学,1993(01).
    [143]李宇明.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及顺序性[J].汉语学习,1994(05).
    [144]李宇明.语言教学和儿童语言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8(01).
    [145]李宇明,陈前瑞.群案儿童的问句理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2).
    [146]李卓.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语言习得[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
    [147]马菊青.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语义发展规律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148]马晓红.儿童语言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5).
    [149]梁如娥.外语概念培养与儿童语义概念发展的认知对比[J].语文学刊,2008(07)
    [150]梁卫兰,郝波,王爽,张致祥,‘T Tardif,P Fletcher.幼儿早期句法和句子表达长度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03).
    [151]梁卫兰,郝波,王爽,江玉卿,杨艳玲,张致祥,左启华,Tardif T,Fletcher P.幼儿中文语言词汇发展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11).
    [152]梁卫兰,郝波,王爽,杨艳玲,张致祥,左启华,Tardif T,Fletcher P.中文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的再标准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05).
    [153]卢英俊,施莹.儿童语言系统大脑表征的发展及教育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10)
    [154](美)罗曼·雅可布逊.余前文译述.为什么叫“妈妈”和“爸爸”’.语言学动态[J],1978(04)
    [155]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J].外国语,1997(03)
    [156]刘卫华,梁卫兰,郝波,王爽,张致祥,Tardif T,Fletcher P.北京市部分城区婴儿早期语言理解与表达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05).
    [157]李红,何磊.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
    [158]廖慧.手势与词的组合使用与早期句法发展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
    [159]缪小春,朱曼殊.幼儿对某几种复句的理解[J].心理科学,1989(06).
    [160]缪小春,桑标.5-8岁儿童对几种偏正复句的理解[JJ.心理科学,1994(01).
    [161]缪小春.汉语语句的理解策略—词序和词义在汉语语句理解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通讯,1982(06)
    [162]刘春燕.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研究综述[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163]刘街生.婴幼儿说明性身势的发展特征[J].心理科学,1999(06)
    [164]刘森林.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聚焦言语行为.外语研究,2007(05).
    [165]刘晓,金星明.婴幼儿语言发育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6(03).
    [166]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67]刘平,孟庆娟;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词汇习得顺序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6(03):94-96.
    [168]刘召兴.汉语多义动词的义项习得过程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
    [169]刘鑫民.词汇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汉语研究中的实践——评《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2(03).
    [170]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01)
    [171]陆丙甫,蔡振光.“组块”与语言结构难度[J].世界汉语教学,2009(01)
    [172]陆丙甫.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J].中国语文,1986(02).
    [173]陆丙甫.流程切分和板块组合[J].语文研究,1985(01)
    [174]缪小春,桑标.5-8岁儿童.对几种偏正复句的理解[J].心理科学,1994(01)
    [175]孟爽,李敏.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研究新进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2).
    [176]孟祥芝,舒华.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4).
    [177]欧阳俊林.儿童语义习得与认知发展研究述略[J].语言文字应用,1999(02).
    [178]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
    [179]潘世松.学龄前语用主体辞格习得考察[J].修辞学习,2004(04)
    [180]彭小红.说汉语儿童早期代词习得[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04).
    [181]彭小红.论语言语境对儿童话语产出的影响[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04).
    [182]彭小红,崇慧芳.从范畴化视角看说汉语儿童的早期名词习得[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183]秦喆,陈家麟.对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心理学再认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184]时秀娟.简论汉语儿童语音习得研究的理论探索[J].语言文字应用,2007(03).
    [185]司富珍.中心语理论和“布龙菲尔德难题’—兼答周国光[J].当代语言学,2006(01).
    [186]司玉英.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的个案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6(01).
    [187]宋刚.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范畴、论元结构与句法线索[D].北京语言大学,2009.
    [188]宋会鸽.从认知的角度看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偏离用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189]宋苗境,彭景华.儿童汉语语音意识发展之研究[J].读与写杂志,2008(01).
    [190]宋雪松,张忠梅.儿童语言习得认知观与早期双语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8(01).
    [191]宋正国.48岁儿童句子可接受性判断能力及其特点[J].心理科学,1992(05).
    [192]李素建.汉语组块计算的若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193]钱琴珍.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94]苏新春.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06)
    [195]孙广路.基于统计学习的中文组块分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196]孙艳红.四岁前汉语儿童名词性偏正短语习得情况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09.
    [197]牛书杰.吕建斌.人类组块理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198]田晓丹.1-3岁汉族儿童语法习得[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99]佟乐泉.儿童的言语习得和语言学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
    [200]田玮玮.早期儿童被动句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201]王葆华.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重要突破—读《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9(04).
    [202]王金秀.儿向语言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05).
    [203]王立非,刘斌.国际儿童口语语料库录写系统的赋码原则初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1).
    [204]王永坡.汉语早期儿童的隐喻机制及多义词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05]王永德.从儿童语法习得过程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心理科学,2001(03).
    [206]王永德.基于认知发展的儿童汉语句法习得[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
    [207]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08]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
    [209]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现代外语,2005(01)
    [210]王寅.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6).
    [211]王寅.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体验性概念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4).
    [212]王葆华.儿童语素习得顺序及相关解释[J].山东外语教学,2000(04)
    [213]王沛,蔡李平.儿童语言获得之认知发展机制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6(05).
    [214]魏锦虹.03岁儿童心理词库的建立与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05)
    [215]魏锦虹.论0-3岁儿童词义理解的几个阶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216]魏锦虹.低龄儿童词义理解度的发展及其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a(01).
    [217]魏锦虹.低龄儿童词义理解的策略[J].修辞学习,2005b(02).
    [218]温志军,胡瑰玲.开发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儿童语料库—CHILDES[J].外 语教学与研究,2001(05).
    [219]温晓虹,张九武.语言习得研究概述[J].世界汉语教学,1992(01).
    [220]吴琳.试论汉语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
    [221]吴睿明,黄彦萍,李红,冯廷勇,龙长权.3.5-5.5岁儿童时序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03).
    [222]武进之,朱曼殊.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几个因素[J].心理科学,1982(05).
    [223]吴天敏,许政援.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J].心理学报,1979(02).
    [224]吴汉民.内部思维机制的组块论模型[J].现代哲学,1991(03).
    [225]汲克龙.两至四岁汉语儿童叙事语篇生成能力的发展:—从语篇街接与连贯角度所做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9.
    [226]肖玲.早期儿童语言泛化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27]肖玲.汉语儿童动词论元结构习得研究—对句法启动猜想的质疑[J].科技信息,2009(04).
    [228]肖丹,杨小璐.一岁儿童动词发展的个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S1).
    [229]邢红兵,舒华,李平.小学儿童词汇获得的自组织模型[J].当代语言学,2007(03).
    [230]熊学亮.语言的ICM和语言研究的ICM[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231]徐宝良.学前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32]徐芬.儿童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D].浙江大学,2002.
    [233]徐洪征.解析术语“话语”与“语篇”[J].外语学刊.2010(03)
    [234]徐火辉.汉语儿童量化否定句理解的发展[J].心理科学,1990(04).
    [235]徐山.0至1岁半的儿童语言[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
    [236]徐速.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237]徐通锵.语义句法刍议—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语 言教学与研究,1991(03)
    [238]许政援,闵瑞芳.汉语儿童人称代词的获得[J].心理学报,1992(04).
    [239]许政援,郭小朝.11-14个月儿童的语言获得—成人的言语教授和儿童的模仿学习[J].心理学报,1992(02).
    [240]许政援.儿童语言和认知(思维)发展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4a(04).
    [241]许政援.对儿童语言获得的几点看法—从追踪研究结果分析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b(03).
    [242]许政援.三岁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和有关的理论问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03)
    [243]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4)
    [244]鄢超云.儿童的朴素理论及其学前教育意义[J].上海教育科研,2003a(04).
    [245]鄢超云.从日常概念到朴素理论—维果茨基关于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理论及其挑战[J].学前教育研究,2003b(05)
    [246]杨蓓.上海儿童的上海话音系习得[D].复旦大学,2003.
    [247]杨继芬.2-5岁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高/低”的语义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48]杨海燕.4-6岁儿童未来时间认知教学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49]杨先明.沉默期理论的再认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50]杨文秀.语用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
    [251]杨小璐.现代汉语“才”与“就”的母语习得[J].现代外语,2000(04).
    [252]宇斌.论语言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基础[J].教育评论,1999(03)
    [253]袁园.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偏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254]乐守红.浅论儿童语言能力培养的起点[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
    [255]乐守红.2岁至3岁儿童语言中复句的发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
    [256]乐守红.2岁至3岁儿童语言中修饰词的发展[J].华章,2009(16)
    [257]约翰·麦克纳马拉,王汝仁.幼儿语言学习的认知基础[J].心理科学,1981(06).
    [258]曾琦,董奇,陶沙,Joseph J. Campos.婴儿客体永久性发展机制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7(04)
    [259]曾衍桃,蔡蔚.儿童词汇习得理论述评[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02)
    [260]张春泉.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261]张放放,周兢.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06)
    [262]张金桥.汉语句子理解中语言表达的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63]张璐.婴儿早期语言理解与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264]张萌.汉语儿童反语理解的心理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
    [265]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66]张新彬.儿童语言习得的“形式—功能互补”理论研究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
    [267]张兴峰,吴卫东.幼儿语言习得过程中代词习得的个案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7(01)
    [268]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69]张仁俊,朱曼殊.婴儿的语音发展—一例个案的分析[J].心理科学,1987(09)
    [270]张仁俊.幼儿对空间词汇的掌握[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04).
    [271]赵芳,张云秋.基于用法建构理论的汉语儿童主谓结构习得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272]章依文,金星明,沈晓明,张锦明.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筛查标准的建立[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05).
    [273]章依文,金星明,沈晓明,张锦明.2-3岁儿童词汇和语法发展的多因素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11).
    [274]张云秋,赵学彬.早期儿童副词习得的优先序列——北京话早期儿童副词习得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03).
    [275]张云秋,符晶.儿童母语获得的机制和动因[J].学术交流,2007(10).
    [276]张云秋,王忠玲,肖永华.四岁前儿童否定结构类型及误用的认知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277]张仁俊.国外关于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研究[J].心理科学,1985(02).
    [278]周国光.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9(03)
    [279]周国光.汉语时间系统习得状况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4(04).
    [280]周国光,孔令达,李向农.1-5岁儿童使用介词“给”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02).
    [281]周国光.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9(03).
    [282]周国光.儿童习得副词的偏向性特点[J].汉语学习,2000(04).
    [283]周国光.汉语儿童习得述宾结构状况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1996(03).
    [284]周国光.1-5岁儿童使用双宾结构状况的考察[J].心理科学,1997(02).
    [285]周国光.儿童使用否定词“不”及其相关否定结构状况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2(04).
    [286]周国光,孔令达,李向农.儿童语言中的被动句[J].语言文字应用,1992(01).
    [287]周兢.汉语儿童的前语言现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
    [288]周兢.汉语儿童语言发展阶段新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1).
    [289]周晓红.第一语言习得研究概况[J].理论界,2008(05).
    [290]周新玲.语言规范层次性的个案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7)
    [291]郑荔.学前儿童修辞性语言的出现与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9(02).
    [292]郑荔.学龄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3]郑振宇.2267名2-6岁儿童汉语单音节词语音发展状况调查[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94]朱曼殊,武进之,缪小春.幼儿口头言语发展的调查研究:1.幼儿简单陈述句句法结构发展的初步分析[J].心理学报,1979(03)
    [295]朱曼殊,武进之.影响儿童理解句子的几个因素[J].心理科学通讯,1981(01).
    [296]朱曼殊,华红琴.儿童对因果复句的理解[J].心理科学,1992(03).
    #12鲁桓,俞约法.根据心理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材料讨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J].当代语言学,1981(03)
    [298]科学家发现儿童语言障碍基因[J].《参考消息》2008年11月10日(第七版.科学技术)
    [299]科学家首次捕获记忆形成图像[J].《参考消息》2009年6月29日(第七版.科学技术)
    [300]詹卫东.确立语义范畴的原则及语义范畴的相对性.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
    [301]http://www.teachingenglish.org.uk/think/knowledge-wiki/silent-period.
    [302]海伦·凯勒..http://baike.baidu.com/view/3751.htm.
    [303]顿悟过程中组块破解的大脑奥秘被揭开.http://zhihai.heshang.net/ Article/fxyj/xsjl/200805/57444.html.
    [304]学飞.组块记忆法——考研致胜的法宝.http://www.kuakao.net/? viewnews-41613.
    [305]鄢超云.儿童的朴素理论及其学前教育意义.http://www.mankt.net/ ReadNews.asp?NewsID=538.
    [306]http://news.sohu.com/20100921/n275174160.shtml:五个月宝宝加减乘除识千字.专家确认其超常(图).
    [307]http://news.sohu.com/20101018/n275856323.shtml:我国将明确人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姓在前名在后。
    [1]车艳,欧伶伶.说汉语儿童早期副词习得个案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12)
    [2]陈长辉.儿童语言中的人称代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1)
    [3]陈勇.儿童语言中的介词及相关问题讨论[D].安徽师范大学,2006.
    [4]丁凌云.儿童语言中的量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5]杜映.儿童最初词汇的习得及其词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03).
    [6]符晶.三岁前汉语儿童多义词习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D],2008.
    [7]高晓玲.儿童语言中的主体格、客体格、邻体格介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3.
    [8]缑瑞隆,何秋和,刘雯.2-3岁儿童兼语句发展的实验研究[J].汉语学习,1992(04)
    [9]胡承佼.儿童语言中的复名[D].安徽师范大学,2004.
    [10]孔令达,陈长辉.儿童语言中代词发展的顺序及其理论解释[J].语言文字应用,1999(02)
    [11]孔令达,丁凌云.儿童语言中体词性宾语语义成分的发展和相关问题的讨论[J].语言文字应用,2002(04)
    [12]孔令达.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3]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4]李向农,周国光,孔令达.1-5岁儿童运用方位句及方位介词情况的调查分析[J].心理科学,1992(03)
    [15]李向农,周国光,孔令达.2-5岁儿童运用“把”字句情况的初步考察[J].语文研究,1990(04)
    [16]穆亚婷,邓永红.说汉语儿童早期动词习得个案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7]钱益军.儿童语言中的语气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3.
    [18]孙艳红.四岁前汉语儿童名词性偏正短语习得情况考察.首都师范大学[D],2009(5)
    [19]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
    [20]王永坡.汉语早期儿童的隐喻机制及多义词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1]魏锦虹.0-3岁儿童心理词库的建立与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22]肖玲.早期儿童语言泛化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10)
    [23]汲克龙.两至四岁汉语儿童叙事篇生成能力的发展—从语篇衔接与连续角度所做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9.
    [24]乐守红.2岁至3岁儿童语言中修饰词的发展[J].华章,2009(16)
    [25]杨小璐.现代汉语把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8(03)
    [26]张云秋,王忠玲,肖永华.四岁前儿童否定结构类型及误用的认知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27]周国光.汉族儿童习得联合结构状况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3)
    [28]周国光.汉语儿童习得述宾结构状况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1996(03).
    [29]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0]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31]朱万喜,王祥荣.儿童语言中亲属称谓词泛化标记及其习得顺序的理论解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