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定中“V双+N双”结构是现代汉语动词直接做定语的常见表现形式。定中“V双+N双”结构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是一种非典型的句法结构;第二,是同形异构结构;第三,是句法与词法的中间站。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定叫,“V双+N双”作为一种短语类型的特殊地位,同时也决定了对定中“V双+N双”作专门研究的价值。
     定中“V双+N双”既是以结构主义为理论背景的词类与句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又是以功能与认知语法为理论背景的词类与句法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定中“V双+N双”的研究成果很丰富,同时争论分歧也较多。
     本文在理论背景上立足于功能与认知语法,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于演绎考察,在研究平面上,立足于共时,兼顾历时,在研究的定位上,立足于本体,并尝试把本体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对自然语言处理有帮助的应用规则。
     全文八分八章。第一章考察典型性对定中“V双+N双”结构的影响,认为:动词、名词典型性由高到低的渐变序列与“V双+N双”结构类型由动宾到定中的认知序列成正相关。第二章考察结构义对定中“V双+N双”结构的制约,认为:定中“V双+N双”的结构义是“从动作角度对事物进行下位分类”,即:动作分类标准+事物。在这种结构义的制约下,名词概念义的具体程度与其构成定中“V双+N双”的能力成反比;动词在概念义上应具备“具体性”、“客观性”、“分类性”二个条件。在动名语义的相互选择中,名词对动词的语义制约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第三章考察“V双+N双”的语义关系。就格关系“V双+N双”而言,名词的语义角色对“V双+N双”的结构类型有着较大的制约力量,具体表现为“施事>工具>方式>处所>原因>时间>目的>致使>结果>受事>对象”这一优先序列。该序列与“充当主语、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本质相通,同叫又有一定差异。第四章考察定中“V双+N双”结构的粘合式扩展。第五章考察制约“V双+N双”优先理解模式的因素及该结构的认知特征。认为:受语言本质的决定,语言内部因素是制约“V双+N双”优先理解模式的驱动因素,社会认知因素是制约“V双+N双”优先理解仪式的决定因素。第六章就共时与历时的有关现象进行了考察。第七章就与“V双+N双”有关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考察。第八章是面向计算机的“V双+N双”结构类型研究。
     全文最后还有三个附录。附录一:唯定中动词;附录二:定中动宾两可动词;附录三:构成定中“V双+N双”的常见名词。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is a common form representing a noun head modified by a verb. This pattern is characterized by (1) its non-typicality in syntactic structure, (2) Homogeneity in form but diversity in structure, and (3) middle position between syntax and lexicon. The three features determine the special status of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as a type of phras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s value as a subject for special study.
    "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is a hot subject in lexical and syntactic studies both for scholars with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nd functionalism and cognitism background . However, both achievements and controvercies are abundant.
    The present paper is based upon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grammar with focus on the deductive, synchronic, ontological approach and tries to convert the results of the ontological studies into rule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typicality upon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Chapter 2 discusses the constraints of structural meaning on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Chapter 3 is devoted to discussion of inner semantic relationship of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In Chapter 4, we deal with cohesive expansion of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structure. Chapter 5 examines factors affecting preferred understanding model of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and its cognitive features. Chapter 6 approaches related phenomenon from both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 Chapter 7 focuses on grammaticalization in connection with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Chapters is a computer-oriented effort on typology of "V double syllables + N double syllables" on grammatical level.
    Attached to the paper are three appendice.
引文
白丁(1989)谈一种借来的结构,《语法求索——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伯纳德·科姆里(1989)《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泽,华夏出版社。
    毕广吉(2000)现代汉语词类相关性的统计与分析,盛玉麒主编《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
    曹广顺(1995)《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陈爱文(1986)《汉语词类研究和分类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满华(1997)“VO的N”转化为同义粘合式偏正短语的规则——附论述宾结构做定语,《汉语学习》1期。
    陈宁萍(1987)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中国语文》5期。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2期。
    陈平(1994)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3期。
    储泽祥(1996)动宾短语和“服从原则”,《世界汉语教学》3期。
    戴浩一(1994)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董振东 董强(2001)面向信息处理的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3期。
    端木三(1999)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中国语文》4期。
    段益民(1999)略论“形名结构”作状语,《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范继淹 徐志敏(1981)关于汉语理解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中国语文》1期。
    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胜利(2000)《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冯胜利(2001)汉语双音化的历史来源,史有为主编《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冯胜利(2001b)论汉语“词”的多维性,《当代语言学》3期。
    冯志伟(1996)《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傅承德(1993)《论现代汉语动名短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的自动识别》,《语言研究》1期。
    傅雨贤(1988)“Vt+N”式偏正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川 裕(2001)外界事物的 “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当代语言学》4期。
    顾阳 沈阳(2001)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造过程,《中国语文》2期。
    郭良夫(1985)《词汇》,商务印书馆。
    郭继懋(1996)“熊猫保护组织”与“保护熊猫的组织”的句法语义区别,《汉语学习》5期。
    郭锐(1993)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6期。
    郭锐(1997)论表述功能的类型及相关问题,《语言学论丛(19)》,商务印书馆。
    郭锐(2000)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2期。
    
    
    韩陈其(1983)《史记》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中国语文》3期。
    贺巍(1989)《获嘉方言研究》,商务印书馆。
    胡明扬(1996)动名兼类的计量考察,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胡明扬(1996b)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黄南松(1994)试论短语自主成句所应具备的若干语法范畴,《中国语文》6期。
    杰弗里·利奇(1987)《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贸彦德(1999)《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靳光瑾(2001)《现代汉语动词语义计算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柯理思(2002)汉语方言里连接趋向成分的形式,《中国语文研究》1期。
    李芳杰(1994)汉语基本词组的语义结构模式,《武汉大学学报(哲社)》1期。
    李临定(1990)《现代汉语动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泉(2001)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4期。
    李铁根(1999)论“V的N”偏正构造,《现代汉语时制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1986)所谓的“名物化”现象新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3期。
    李宇明(1996)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中国语文》1期。
    李宇明(1998)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中国语文》2期。
    李宇明(1999)词语模,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2000)《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刘丹青(1999)语序共性与歧义结构—汉语中若干歧义结构的类型学解释,石锋、潘悟云主编《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刘焕辉(1999)一批名词性短语族崛起的社会背景与内在机制透视及其前景预测,《中国语言学报(第九期)》,商务印书馆。
    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 (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3期。
    刘街生(2000)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汉语作为语用敏感型语言的一个实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娟(1997)轻声的本质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1期。
    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
    陆丙甫(1993)《核心推导语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陆丙甫(1998)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5期。
    陆俭明(1988)名词性“来信”是词还是词组? 《中国语文》5期。
    陆俭明(1991)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之管见,《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
    陆志伟(1964)《汉语的构词法(修订本)》,科学出版社。
    吕叔湘(1954)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国语文》9期。
    吕叔湘(1963)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1期。
    吕叔湘(1981)试论非谓形容词,《中国语文》2期。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4)与动词后得与不有关之词序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4b)《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马清华(2000)《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2期。
    马庆株(1985)述宾结构歧义初探,《语言研究》1期。
    马庆株(1995)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
    马真 陆俭明(1996)“名词+动词”词语串浅析,《中国语文》3期。
    梅祖麟(1991)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兼论中古时期起词的施受关系的中立化,《语言学论丛(第十六辑)》,商务印书馆。
    孟琮 郑怀德 孟庆海 蔡文兰 (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莫彭龄 丹青(1985)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期。
    彭利贞(1993)论使宾动词,《杭州大学学报》2期。
    彭睿(1996)名词和名词的再分类,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彭睿(1996b)非量化名词的考察,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乔治·莱科夫(1994)《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所揭示之心智的奥秘》,梁玉玲等译,台北市:桂冠。
    屈承熹(1999)汉语功能语法刍议,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屈承熹(2001)“及物性”及其在汉语中的增减机制,戴昭铭、陆镜光主编《语言学问题集刊》,吉林人民出版社。
    孙德金(1997)现代汉语动词作状语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3期。
    邵敬敏(1993)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国语文》3期。
    邵敬敏(1995)双音节V+N结构的配价分析,《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1997)论汉语语法的语义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报》8期。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5期。
    沈家煊(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4期。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1999b)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期。
    石定栩(2000)语义、句法、话语和语用的关系——从“的”结构谈起,《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
    史有为(2000)“V的N”的“体貌”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
    石毓智(2000)《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石毓智 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谭景春(2000)词的意义、结构的意义与词典释义,《中国语文》1期。
    汤廷池(2002)汉语派生动词“一化”的概念结构与语法功能,《中国语文研究》1期。
    王艾录(1998)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邵敬敏主编《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王冬梅(2001)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王光全(1993)动词直接做定语时的位置,《中国语文》1期。
    王惠(1992)以及物性系统看现代汉语句式,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王惠 朱学锋(1998)现代汉语名词的子类划分及定量研究,《1998国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王洪君(2001)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当代语言学》4期。
    王力(1954)《中国语法理论(下)》,中华书局。
    王政红(1989)动词作动词的修饰语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期。
    王政红(1997)偏正的NV结构分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4期。
    吴继光(2000)有凭动词和无凭动词,《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
    吴为善(1994)句法结构和音节组合,邵敬敏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吴蔚天(1999)《汉语计算语义学—关系、关系语义场和形式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
    吴锡根(1991)无宾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型,《浙江师大学报》1期。
    吴锡根(1998)支配式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式,范晓、李熙宗、戴耀晶编著《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1957)动词做定语要带“的”字,《中国语文》8期。
    邢福义(1994)NVN造名结构及其NVlVN简省形式,《语言研究》2期。
    邢福义(1997)《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1999)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徐枢(1988)“又+形1+又+形2”格式的限制,《中国语言学报(3)》,商务印书馆。
    徐枢(1991)兼类与处理兼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
    杨伯峻 何乐士(2001)《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语文出版社。
    杨成凯(1986)P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下),《国外语言学》3期。
    杨成凯(1991)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的“名物化”,《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
    姚振武(1995)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中国语文》1期。
    尤庆学(2000)歧义度的调查与分析,《汉语学习》5期。
    尹斌庸(1986)汉语词类的定量研究,《中国语文》6期。
    尹世超(1991)试论粘着动词,《中国语文》6期。
    尹世超(2000)动词直接做定语与动词的类:第十一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芜湖。
    袁毓林(1992)现代汉语二价名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3期。
    袁毓林(1994)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4期。
    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1期。
    袁毓林(1996)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语言文字应用》1期。
    袁毓林(1998)基于原型的汉语词类分析,《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9)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中国社会科学》2期。
    袁毓林(2001)述结式的结构和意义的不平衡性,史有为主编《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俞士汶 朱学锋 王惠 张芸芸(1998)《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
    詹卫东(1998)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汉语学习》2期。
    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爱民 韩蕾(1997)偏正短语的语法地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期。
    张伯江(1991)关于动趋式代宾语的几种语序,《中国语文》3期。
    张伯江(1993)“N的V”结构的构成,《中国语文》4期。
    张伯江 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伯江(2000)名物化结构的篇章属性,第八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广州)论文。
    张伯江(2000b)汉语连动式的及物性解释,《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
    张伯江(2001)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中国语文》6期。
    张登岐(1999)“(动+补)+宾”结构对动词、补语和宾语的选择,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国宪(1989)“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中国语文》3期。
    张国宪(1993)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选择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国宪(1994)双音节动词功能增殖探讨,《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张国宪(1997)“V_双+N_双”短语的理解因素,《中国语文》3期。
    张国宪(1998)略论句法位置对同现关系的制约,《汉语学习》1期。
    张国宪(2000)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中国语文》5期。
    张国宪(2001)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中国语文》6期。
    张炼强(1990)试说以“时”或“的时候”煞尾的假设从句,《中国语文》3期。
    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学成(1991)动词名化和动名词,《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
    张云秋(2002)“化”尾动词功能弱化的等级序列,《中国语文》2期。
    赵军 黄吕宁(1999)结合句法组成模板识别汉语基本名词短语的概率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第36卷第11期。
    赵世举(2000)《<盂子>定中结构三平面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
    赵元任(1959)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袁毓林编《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和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
    赵元任(1961)语言成分里意义有无的程度问题,《清华学报》新2卷2期,又见《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赵元任(1968)中文里音节跟体裁的关系,《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40本,又见《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赵元任(1996)《赵元任卷》,刘梦溪主编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河北教育出版社。
    周刚(1989)形式动词的次分类及其他,《语法求索——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德熙(1956)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1期。
    朱德熙(1966)关于《说“的》,《中国语文》1期。
    朱德熙(1980)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2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5)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为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作,《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5期。
    朱德熙(1985b)《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8)汉语,《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又见《朱德熙文集(3)》,商务印
    
     书馆。
    朱德熙(1999)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兼论汉语同位性偏正结构,《朱德熙文集(3) 》,商务印书馆。
    Anthony R.Davis, Jean-Pierre Koenig 2000 Linking as constraints on word classes in a hierarchical lexicon, Language, volume 76, number 1.
    Balthsar Bickel 1997 Spatial operations in deixis, cognition, and culture: where to orient onself in Belhare, in: Language and Conceptualization, edited by Jan Nuyts, Eric Pedeson, Cambrige University.
    Deirdre Wilson 1994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 in: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 edited by G.Brown, K.Malmkjaer, A.Pollitt, J.Willa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见《语言与理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D.N.S.Bhat 1994 The Adjectival Category: Criteria for Differentiation and,Identification, John Benjamins B.V..
    E.V.Clark and H.H.Clark 1979 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 Language, volume 55, number 4.
    John A. Lucy 1992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 A. Lucy 2000 Systems of nominal classification: a concluding discussion, in: Systems of Nominal Classification, edited by Gunter Senf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 R.Taylor 1989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Clarendon Press, Oxord.
    Keith Allan 1977 Classifiers, Language, volume 53, number 2.
    Leonard Talmy 1988 The relation of grammar to cogniton, in: Topics in Cogintive Linguistics, edited by Brygida Rudzka-Osty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Marianne Mithun 1991 Active/agentive case marking and its motivations, Language, volume 67, number3.
    Paul J.Hopper, Sandra A. Thompson 1984 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 Language, volume 60, number 4.
    Simon C.Dik 1997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Grammar (part1, 2) ,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 New York.
    Stephen C. Levinson 1997 From outer to inner space: lingustic categories and non-lingustic thinking, in: Language and Conceptualization, edited by Jan Nuyts, Eric Pedeson, Cambrige University.
    William Croft 1991 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the Cognitiv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William Croft ,Esther J.Wood 2000 Construa! Operations in Linguis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Meaning and Cogni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edited by Liliana Albertazzi, John Benjam B.V..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