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贵州省是一个拥有54个民族的西部省份,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它关系改革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各族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群众的利益是具体的,就业是民生之本。
     本文从分析贵州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现状着手。2011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5600亿元,同比增长15%。随着贵州省经济的不断增长,贵州的就业人数也随之不断提高。贵州省已经基本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贵州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问题并未随着经济增长而消失殆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和劳动力总量供给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针对贵州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
     首先,考虑准确数据的可得到性,本文采用1990年一2009年间的相关数据,对贵州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引起就业增加的格兰杰因,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但就业增长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就业的增加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变化轨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州省经济以远高于2.25%的速度持续增长时,贵州省的失业率不但没有按照“奥肯定律”所讲“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0.25个百分点"的那样下降,反而还在持续上升。“奥肯定律”在贵州出现了变异,甚至是反方向的趋势,所以贵州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奥肯定律”悖论。
     再次,根据贵州省1998—2009年间的数据进行检验,所得结果表明,就业人数L与技术进步指标R&D经费投入不存在同阶单整,L-I(2),而R&D~工(1)。这说明两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由此看来,技术进步对贵州就业的增长并不存在显著影响。
     最后,提出促进贵州省就业增长的对策。在借鉴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现实,合理布局三大产业,推动产业信息化、集群化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对灵活就业的引导,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用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确保向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本文的主要的贡献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从贵州省的角度探讨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就业弹性的演进以及如何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促进就业,扩大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带动效应,涉及到西部省份。(2)通过本文对贵州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表明在GDP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3)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在较长的时期内,贵州省的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并不存在显著影响。(4)本文在合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资源特色,较为全面地构建了经济就业协调发展的对策体系。
Guizhou Province has54ethnic groups, which is located in Western China. The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nd reemployment in the process o economic growth in Guizhou province. It relat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reform, national unitity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e vital interests of all nationalities, and the magnificent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rly prosperous society. As we all know,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is specific, while employment is the basic thing.
     This paper proceeds with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status in Guizhou province. In2011, the GDP of Guizhou province reached560billion Yuan, increasing15%compared to last year. With the economic growing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amount of employment also continued to increase. Guizhou province has been basically established a market-oriented employment mechanism,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iced that Guizhou employment situation remains severe in the present and for quite a long period of time, as well as th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full employment demand and supply of the total workforce.
     This paper studie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Firstly, this paper uses the data between the years1990and2009, which considers the accurate data availabl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GuiZhou's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ence of one-way Granger causality at the10%significance level. It means economic growth increased employment and is Granger of employment increase, while employment growth does not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is not economic growth Granger.
     Secondly, to analyze the trajectory of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unemployment rate of Guizhou province. It shows that umemployment growth rate of Guizhou province is continuing to rise when the economy sustains growing at the much higher rate of2.25%. In other words, Guizhou province's unemployment rate did not follow the "Okun's Law", even wa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trend, which said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for each additional1%,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decline by0.25%". Therefore, there is the paradox of "Okun's Law"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in Guizhou province.
     Thirdly,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esting data of1998to2009of Guizhou province, show that there is no the same order of integration between employment (L)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ndicatiors (R&D). This means the cointegr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two. In view of thi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employment growth in Guizhou province.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employment growth in Guizhou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ombaining with the reality of Guizhou province, it ensures the provision of adequat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the labor through th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formaionzation and cluster,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hacing industrial empetitiveness,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flexible employment, establishing related polocies and reagulations, improving the relevant service system, and supporting strongly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on-public ecomomy.
     The main contribution and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1)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Guizhou province, relating to western provinces, to expand economic growth ondriving effect of the employment.(2)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DP and employment and there is a weak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GDP growth rate and employment growth ra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Guizhou province.(3) 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otal employment for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Guizhou provice.(4) This paper built a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system for economic and employment on the basis of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Guizhou province.
引文
①《201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①[法]萨伊.(陈福生,陈振骅译).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50.
    ②杨波.我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①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1.
    ① John Maynard Keyn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1936: 37-39.
    ②[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9.
    ③刘地久,刘希.一般均衡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收入差距缩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胡秋阳,乐君杰.东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模拟.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42-351页.
    ⑤程大中.中国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般均衡模型及其经济研究[J].世界经济.2010年第10期.
    ⑥[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0.
    ①王双正.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关系研究:兼论西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②卢宝梅.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①刘惯超.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一个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6期.
    ②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①[美]布罗姆利.(陈郁,郭宇峰,汪春译).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
    ②陈滨.关于事业的定义域科学测定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③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①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②王诚.当前经济增长中的失业治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③盛仕斌,徐海.要素价格扭曲的就业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④托马斯·G·罗斯基.中国充分就业前景展望[J].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⑤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⑥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
    ⑦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专业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年底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1.
    ②[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63.
    ①刘永估.政治经济学方法史大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99.
    ②[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7.
    ①绉微.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第6期.
    ②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
    ③蔡昉.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④胡鞍钢.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与促进就业[J].中国劳动,2004年第5期.
    ⑤龚下泉,袁志钢.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⑥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①注:本章用“经济发展”一词意在突出贵州省经济不仅有量的增长,而且有质的提高。
    ②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8.
    ③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0.
    ①厉以宁.中国城镇就业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53.
    ②数据来源:张明龙.我国就业政策的六十年变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
    ①朱宝树.论我国转型时期城镇化滞后和城镇化就业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②刘国贤.贵州省劳动就业60年回顾与展望[J].理论与当代.2009年第12期.
    ③数据来源:赵成才.我国的就业制度变迁和就业发展战略选择.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5.
    ④数据来源:赵成才.我国的就业制度变迁和就业发展战略选择.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5.
    ①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J].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①赵成才.我国的就业制度变迁和就业发展战略选择[J].北京交通大学,2005年学位论文.
    ②数据来源:张明龙.新中国50年劳动就业制度变迁纵览[J].天府新论.2000年第1期.
    ③数据来源:张明龙.劳动就业制度的纵向考察[J].求实.2000年第3期.
    ④袁志刚,方颖.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1978—1998[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60.
    ⑤全国有500万失业职工和下岗职共参加了再就业工程,其中300万人接受了职业指导,74万人参加了转业转岗培训,399万人次享受到了失业救济(包括为下岗职工提供一次性救济230万人),组织了100万人开展生产自救,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就业服务,使24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安置下岗职工160万人,还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400多万人。
    ①截止到1996年底,已建立职业介绍机构3.1万所,其中劳动部门举办的2.6万所,就业服务中心2716所,失业保险机构2000多个;劳动就业服务企业20多万户;从事劳动服务工作的人员接近1000万人,遍布城乡的职业介绍咨询服务网络开始形成。
    ②数据来源: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从业人员总计资科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11).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11).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11).
    ②曹建云.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③③刘庆河.2009—2010年贵州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75.
    ①刘国贤.贵州省劳动就业60年回顾与展望[J].理论’j当代.2009年第12期.
    ①刘尔铎.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与“民工荒”[J].人口学刊.2006年第1期.
    ②陈扬.贵州经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54.
    ③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11).
    ①资料来源:洪名勇.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11).
    ②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11).
    ③倪卫红.对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规律的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1期.
    ①高进田.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8期.
    ②李汉强.旅游地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复口.大学学位论文.2009.
    ①高进田.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8期.
    ①李裴.贵州区域发展战略新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70,84.
    ④贵州省历年统计年鉴
    ①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09—09.
    ②贵州省人民政府.http://www.gzgov.gov.cn/gzgov/216172782113783808/index.html
    ①陈彩虹.中国城市和地区三产化排行榜.中国城市发展网.http://www.chinacity.org.cn/csph/csph/62918.html.2010-11-23.
    ②高健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释放三产就业潜力.新华网.
    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足400个,轻工业是700个,而第三产业是1000个,可见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比较强。
    ①宋蓓.安徽就业问题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10:190.
    ①李裴.贵州区域发展战略新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70.
    ②洪名勇.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①蒋泽中.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9.
    ①蒋泽中.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51.
    ①黄范章.西方经济学说史[J].世界经济,1981年第10期:74.
    ②通常采用“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说法,也叫潜在产出量或可能的输出量。
    ①尹伯成.西方经济学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46—247.
    ②丁胜.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探索[D].安徽大学学位论文.2006.
    ①程实.中国经济对奥肯定理的偏离[J].经济学家.2005年第4期.
    ②李元真.隐性失业使奥肯定律在我国失灵[J].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第2期
    ①李元真.隐性失业使奥肯定律在我国失灵[J].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第2期.
    ②陈帧.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8年第2期.
    ①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39.
    ①张得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倾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①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②即一个百分点的GDP能够创造0.4个百分点的就业。
    ①杨宜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27.
    ①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9.
    ②刘建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中国网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0304jybg/74115.htm. 2004.12.28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2011).
    ①贺有利.中国城市和地区三产化排行报告[R].兰州:2009年11月10日
    ②金成晓,王猛.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J].管理,2008年第2期.
    ①孙拥军,张子麟.西方就业结构理论及对中国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启示[J].河北学刊,2010年4期.
    ②夏晓文.浅析德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和就业政策改革[J].德国研究,2005年第4期.
    ③范海昌,孔德威,郑立欧洲大陆国家保守主义就业政策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①张唯实,胡坚.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1年1期.
    ②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10)
    ①赵成柏.江苏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征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4期.
    ①马艺.加快贵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对策建议[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①高进田.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J1.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8期.
    [1][美]沃尔特·罗斯托.(郭熙保,王松茂译).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39.
    [2][法]萨伊.(陈福生,陈振骅译).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50.
    [3][法]莱昂·瓦尔拉斯.(蔡受百译).纯粹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7.
    [4][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7,50,89.
    [5][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0.
    [6][美]布罗姆利.(陈郁,郭宇峰,汪春译).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
    [7][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
    [8][美]查尔斯·I·琼斯.(舒元译).经济增长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10]施正一.施正一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施正一.理论思维与民族科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2]施正一.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13]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4]刘永佶.现代劳动价值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5]刘永估.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6]刘永佶.中国政治经济学一主体主义主题主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7]刘永佶.民主中国法制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8]刘永佶.劳动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9]张丽君.西部边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0]张丽君.地缘经济时代[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1]张丽君.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2]张丽君,王玉芬.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边境贸易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3]樊胜岳.中国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与制度选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4]谢丽霜.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支持与金融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02.
    [25]李克强.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6]宋才发.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7]宋才发.中国民族法学体系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8]宋才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9]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国法律制度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0]于光远.经济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31]张丽君,李澜.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西部边境城市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2002(24)
    [32]毛健.经济增长理论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
    [33]杨波.我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4]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1.
    [35]庞明川.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增长[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9.
    [36]刘惯超.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一个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6期.
    [37]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8]吕政,史忠良.从贫困走向小康一中国经济五十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9]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0]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41]王诚.当前经济增长中的失业治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42]盛仕斌,徐海.要素价格扭曲的就业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43]托马斯·G·罗斯基.中国充分就业前景展望[J].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44]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5]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46]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专业和就 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年底3期.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1.
    [48][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3.
    [49]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史大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99.
    [50]绉薇.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第6期.
    [51]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
    [52]蔡防.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3]胡鞍钢.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与促进就业[J].中国劳动,2004年第5期.
    [54]龚玉泉,袁志钢.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55]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6]曹建云.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57]陈扬.贵州经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54.
    [58]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
    [59]李裴.贵州区域发展战略新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70,84.
    [60]刘庆河.2009-2010年贵州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75.
    [61]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自主增长动力增强,国家统计信息网,2005.
    [62]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09—09.
    [63]贵州省人民政府.http://www.gzgov.gov.cn/gzgov/216/172782113783808/index.html
    [64]高健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释放三产就业潜力.新华网.
    [65]宋蓓.安徽就业问题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10:190.
    [66]蒋泽中.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9,151.
    [67]黄范章.西方经济学说史[J].世界经济,1981年第10期:74.
    [68]尹伯成.西方经济学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46-247.
    [69]李元真.隐性失业使奥肯定律在我国失灵[J].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第2 期.
    [70]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39.
    [71]张得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72]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8,40.
    [73]厉以宁.中国城镇就业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53.
    [74]朱宝树.论我国转型时期城镇化滞后和城镇化就业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75]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76]袁志刚,方颖.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1978—1998[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60.
    [77]杨宜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27.
    [78]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9.
    [79]刘建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N].中国网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0304jybg/74115.htm 2004.12.28
    [80]贺有利.中国城市和地区三产化排行报告[R].兰州:2009年11月10日.
    [81]金成晓,王猛.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J].管理,2008,(1—2)
    [82]孙拥军,张子麟.西方就业结构理论及对中国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启示[J].河北学刊,2010年4期.
    [83]夏晓文.浅析德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和就业政策改革[J].德国研究,2005年第4期.
    [84]范海昌,孔德威,郑立欧洲大陆国家保守主义就业政策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85]张唯实,胡坚.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1年1期.
    [86]赵成柏江苏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征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4期.
    [87]马艺.加快贵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对策建议[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88]刘地久,刘希.一般均衡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收入差距缩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89]胡秋阳,乐君杰.东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模拟.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42-351页.
    [90]程大中.中国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般均衡模型及其经济研究[J].世界经济.2010年第10期.
    [91]王双正.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就业关系研究:兼论西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92]卢宝梅.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3]洪名勇.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94]高进田.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8期.
    [95]蔡昉,都阳,王美艳.人口转变新阶段与人力资本形成特点[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2期.
    [96]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饭战略的其实[J].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97]张建武.劳动经济学一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0.
    [98]陈滨.关于事业的定义域科学测定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99]中国贸易统计年鉴(2011)[CD].
    [100]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11)[CD].
    [101]贵州省统计年鉴(2010,2011)[CD].
    [102]Acemoglu.D. "Technical Change, Inequality, and the Labour Marke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2,40(7-72).
    [103]Aghion.P., P.Howitt.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4,61(477-494).
    [104]C.G.Clark.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London:Macmillan Press, 1957.
    [105]John Maynard Keyn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36.37-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