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知识分子介入电视的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21世纪之初,随着《百家讲坛》栏目造星运动的成功,关于知识分子与电视关系的探讨在学界也便如火如荼地展开,由此,“电视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个新类型正式进入大众及学者的视野,支持者及反对者各自有之。
     本研究以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以华中科技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两所省、部级高校、湖北电视台所有频道,以及曾经红火一时的《百家讲坛》栏目为研究基点,在布尔迪厄“电视场”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术场”的概念,认为这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场域,本有着各自的不同的场域特征、行为惯习,以及资本形式。然而在大众文化时代,电视场却在不断向学术场的靠近、介越,这种碰撞使学术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原本安于学术研究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走上电视。这些知识分子之所以愿意与电视“合谋”,目的在于用学术资本换取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这些是其在学术场域内难以获得的。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使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传统人格发生部分改变,促使其社会角色的分流,并改变了知识分子获取象征资本的渠道。电视场介越学术场的路径主要包括:对场内不自主知识分子的寻找、对学术资本的借用、对“符号暴力”的巧妙使用、对电视学者的明星化打造等。电视场的介越行为主要体现在对学术场的总体影响和对学者的个人影响两个方面,就对学术场而言,它部分改变学术场内原有的评价标准、内部秩序和惯习学术语态;就对学者个人而言,它使部分学者转变原来的理论思维模式而成为“快思手”,使他们按“固定的思维”迎合受众,从而丧失了学者最宝贵的自主性。就这种介越行为的本质是:学术文化与时尚传媒的联姻、电视的商业逻辑与学术的文化逻辑的博弈,以及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妥协。
     经过以上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在大众文化时代,部分知识分子走上电视是时代所趋,这也符合布尔迪厄本人对知识分子与电视关系的思考。知识分子可以以文化普及型角色、专业服务型角色、理性批判型角色进行其电视化生存,当然,这需要有社会的理解以及相关制度的支持。本研究为学界探讨如何在传媒时代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late20th century, intellectuals involved in the television phenomenon began to attract attention, especially the beginning of the21st century, with the success of the movement of making academic stars of the "100forum",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TV relations begun prosperously. thus, the TV intellectuals as a new type of intellectual community, to enter the field of vision of the public and scholars, to have their respective supporters and opponents.
     This paper take the perspective of Pierre Bourdieu's field theory, with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the two University, and all the channels of Hubei television, as well as the "100forum" column once Created a great sens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on the foundation of Pierre Bourdieu's "television field" theor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field", that the two are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field, with the respective different field characteristics, behavior habit, as well as the form of capital.How ever, in the era of mass culture, television field has been to the academic field,this collision cause the academic field to make some changes, some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with academic intellectuals began to go on television. The reason why these intellectuals are willing to conspiracy with the TV is to use the academic resources for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capital, which is difficult to obtain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e arrogation of Television field to academic field make the intellectuals's traditional personality change partly, promoting the branch of its social role, and changing the intellectuals's channel of getting symbolic capital.The way of Television field's arrogation to academic field mainly including:to seek the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s, to borrow the academic capital,to use Ingeniously the" symbolic violence",to create television stars, etc..Television field's arrogation behavior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academic field of the overall effects and scholars of the personal influence two aspects, on the academic field, it partly changes the original academic evaluation criteria, internal order and habitus ways of academic expression.On the individual scholars, it enables scholars to change the original mode of thinking and become" quickly thinker", that they cater to the audience by the "fixed thinking", and then lost the most precious independent characters. The essence of the arrogation behavior is:the alliance of academic culture and fashion media,the contestion of TV's commercial logic and academic's cultural logic, as well as compromise of the elite culture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in the era of mass culture, intellectuals'go on TV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 this also accords with Bourdieu's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television. Intellectuals can role as cultural popularization type character, professional service type character, rational critical type character for their TV survival. of course, it need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support. The research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iscusses that how the intellectuals should better play in the media age.
引文
1王龙:《从<百家讲坛>看文化创新》,《中华儿女》,2009/10。
    2赵允芳:《做电视科教节目的王牌-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传媒观察》,2006/11。
    3林寅:《<百家讲坛>进入倒计时?》,《新闻天地》,2009/01。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
    1分别是宫留记:《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以及刘拥华:《社会世界的底蕴:从二元论到二重性》,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张意:《拆解新闻场的七宝楼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评》,《文艺研究》2008/04。
    2丁莉:《媒介场域:从概念到理论的建构》,《社科纵横》,2009/08。
    3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从阿多诺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04。
    4孙玮:《新闻场解密——读布尔迪厄<关于电视>》,《新闻记者》,2006/05。
    5李兴亮:《布尔迪厄的媒介哲学理论及借鉴价值》,《求索》,2011/01。
    6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国际新闻界》[J],2005/02。
    7罗德尼·本森:《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8罗四翎:《遭遇特洛伊木马<百家讲坛>与电视知识分子》,《上海文化》,2010/03。
    9张玉川:《中国“电视知识分子”与电视场域》,《符号与传媒》,2010/01。
    10张翼飞:《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电视知识分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分别是:颜敏:《学术明得的崛起与人文知识分子的现实定位》,《惠州学院学报》,2010/10。
    李光斗:《如何看待学术明星》,《经济》,2009/11。郝曼宁:《<百家讲坛>的栏目特色与“学术明星”养成》,《电影文学》,2009/05。闫翠静:《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明星”现象》,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闫翠静:《从学术明星现象看大众文化的回归》,《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柯婧的《学术明星与文化快餐风潮下的符号暴力》,《才智》,2008/20。薛宝林:《基于<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现象探析》,《理论观察》,2007/05。章芝羚:《学术明星: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对接的产物》,《今传媒》,2007/12。朱丹:《解构“学术明星”现象——兼论<百家讲坛>的生存策略》,《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05。李倩倩:《对学术性节目与“学术明星”的思考》,《新闻窗》,2007/01。余靖静:《“学术明星”如何传播经典》,《检察风云》,2007/08。惠东坡:《“学术电视”需要“学术明星”——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例》,《新闻与写作》,2004/11。许闹:《透视知识分子的“学术明星化”》,《湖北社会科学》,2004/02。
    2其它的如王丁:于丹《<论语>心得》世俗化传播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杨群:《于丹现象”简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许婕:《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现象解读和文化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莫幼兰:《从余秋雨到易中天、于丹》,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李仲庆:《大众传媒语境下的于丹热解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张沛:《媒介专家的专业性和公共性探析》,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高哲辉:于丹《<论语>感悟》商榷,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张雪雁:《于丹<论语>感悟纠谬》,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李倩倩:《对学术性节目与“学术明星”的思考》,《新闻窗》,2007/01。
    2陈文艳:《从“易中天现象”解读<百家讲坛>的成功》,《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03。
    3李光斗:《如何看待学术明星》,《经济》,2009/11。
    4风铃草:《学者明星化与学术浅薄化》,《语文新圃》,2008/06。
    5惠东坡:《“学术电视”需要“学术明星”》,《新闻与写作》,2004/11。
    6叶青:《“于丹”的文化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新西部》(下半月),2007/08。
    7李建群:《关于“于丹现象”的文化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1章芝羚:《学术明星: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对接的产物》,《今传媒》,2007/12。
    2张颐武:《易中天走红与浅思维文化》,《青年作家》,2006/Z1。
    3李倩倩:《对学术性节目与“学术明星”的思考》,《新闻窗》,2007/01。
    4语自《新周刊》编务总监周可。转引自冯艳:《由“易中天现象”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知道分子”的出现原因》,《社会科学家》2007/S1。
    5李明伟、陈力丹:《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当代传播》,2004/02。
    6周宪:《德布雷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读德布雷<教师、作家、名流:现代法国知识分子>》,《对话丛刊》,“跨文化对话”,第4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转引自许纪霖:《知识分子死亡了吗》,载于《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17。
    2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参见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1参见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2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自序。
    3参见何晓明:《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4陶东风:《知识分子与文化资本——读布尔迪厄<反思与实践——反思社会学引论>》,《博览群书》,1998/12。
    5袁同成:《以场域观消解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自利性的对立》,《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1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8。
    2分别是郑也夫的《学者与电视》;包亚明的《警惕传媒》;徐友渔的《学者罗素》。
    3何东:《电视“知识分子”》,《天涯》,1997/05。
    4周安华:《论中国“电视知识分子”》,《文艺争鸣》,1998/02。
    1时统宇:《试论“电视知识分子”》,《现代传播》2003/02。
    2周浩峰:《当知识遭遇电视的速食文化——关注“知道分子”的出现》,《新闻知识》,2004/08。
    3胡畔:《解析电视知识分子现象》,《传媒观察》,2007/11。
    4吴世文:《试论我国电视知识分子的公共事务参与》,《声屏世界》,2008/10。
    5郑萍《论中国电视知识分子的特殊性及其作用,《青海社会科学》,2009/01。
    6罗四翎:《遭遇特洛伊木马<百家讲坛>与电视知识分子》,《上海文化》,2010/03。
    7时统宇:《电视知识分子的前世今生》(1-3),《青年记者》,2011/01/04/07。
    8张玉川:《中国“电视知识分子”与电视场域》、《符号与传媒》,2010/01。
    9张翼飞:《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电视知识分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刘钫:《中国电视知识分子发展现状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冯洁:《电视媒介中的知识分子话语意义探寻》,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陈媛媛:《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1《福轲专访录》,参见《东西方文化评论》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62。
    1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6。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四卷),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1989:247-248。
    2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270。
    1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
    1概念界定及合法性理由均见牛慧清:《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42-43,有部分改动。
    2吴世文:《试论我国电视知识分子的公共事务参与》,声屏世界2008/10,稍作改动。
    1戴元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04页。
    1侯先荣曹建新主编:《MBA学位论文写作指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33。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6。
    1 P.Bourdieu,L.D.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96.
    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1-72。
    3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5。
    4《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1。
    5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1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8。
    2《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6。
    3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9-140。
    4 P.Bourdieu,L.D.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96
    5 P.Bourdieu,L.D.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98
    6《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4-145。
    1《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193。
    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5。
    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3。
    2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1。
    3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84。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1。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4。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1。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5。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择,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8。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2。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0。
    5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8。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1。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1。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5。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8。
    2在《关于电视》中,布尔迪厄并未明确提出“学术场”,但明确提到“科学场”和“艺术场”。应该说,学术场包括了“科学场”和“艺术场”的“纯粹凝视”部分。
    1关于“明星”的概念请参看第一章“主要概念界定”中“学术明星”部分。
    2关于“学术”的概念请参看第一章“主要概念界定”中“学术明星”部分。 1问卷的回收有两种方法: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谈法。其中自填问卷法又包括三种:个别发送法、邮寄填答法、集中填答法;结构访谈法包括当面访问和电话访问两种。参见风笑天的《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问卷调查方法的回收率应在60%以上。见袁方的《社会调查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8。
    3有效回收率是指除掉各种废卷后的回收率。见袁方的《社会调查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8。
    1《〈百家讲坛〉的幕后故事》,资料来自于央视国际网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0060803/103651.shtml
    2《央视科教频道改版》,资料来自于央视网站新闻频http://www.cctv.com/news/society/20051227/101188.shtml
    1谢苏妮齐雷杰:《讲坛类电视栏目还能火多久?》,《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月/28日/第007版。
    2以2005年为例,历史文化及文学经典占据了全年播出内容的74.16%(数据引自张君:《<百家讲坛>栏目特色解读及借鉴意义》,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林寅:《<百家讲坛>进入倒计时?》,《新闻天地》,2009/01。
    1林寅:《百家讲坛进入倒计时?》,《新闻天地》,
    1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01。
    1万卫:《<百家讲坛>的酿酒师》,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6/04/28/001293081.shtml
    2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6-117。
    3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1。
    1谢江平:《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08。
    2张国助:《混个脸熟的“电视知识分子”http://www.bookker.com.cn.
    1刘玉清:《精英文化借传媒走向大众》,《传媒》,2002/10。
    2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4。
    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451。
    1转引自白贵:《知识分子走入电视——电视与知识分子的双赢之举》,《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03。
    2《葛红兵:批易中天乱嚼三国遭“易粉”群殴》,http://view.news.qq.com/a/20060725/000014.htm
    1杨光祖:《历史祛魅后的娱乐化与价值错位》,载于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57。
    2刘忠:《易中天的矛盾》,载于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96。
    3张健:《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南方周末》,2007/03/22。
    4王小六:《易中天是个南蛮》,载于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208-209。
    5转引自马爽:《大众传播——后工业时代的仙女棒》,《法制与社会》,2007/06。
    1《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葛红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73d280c010003up.html
    2杨光祖:《历史祛魅后的娱乐化与价值错位》,载于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63-64。
    3参见牛学智:《从易中天看当代知识分子的隐性形象》,载于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80。
    4于敦康:《我们需要更多的于丹》,《光明日报》,2007/05/18。
    5杨光祖:《历史祛魅后的娱乐化与价值错位》,载于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64-65。
    1杨光祖:《历史祛魅后的娱乐化与价值错位》,载于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66。
    2牛学智:《从易中天看当代知识分子的隐性形象》,载于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78。
    3徐晋如: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EB/OLJ,天涯论坛:天涯杂谈httP://www..tianyaCn/PublieforuIn/Contentjfree/1/870238.shtml,2007-3-22
    4肖鹰:《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于丹现象”批判》,《当代文坛》,2007/04。
    5李宗陶:《历史学家朱维铮:于丹不知论语为何物》,《南方人物周刊》,2007/07。
    1《我走红因为我人性—易中天教授访谈》,《三联生活周刊》,2006/08。
    2鲁民:《易中天为何“如日中天”》,蔡栋主编:《说不尽的易中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33。
    3余靖静:《“学术明星”如何传播经典》,《检察风云》,2007/08。
    4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82-283。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45。
    2陶东风:《赢者输与颠倒的经济——于丹现象解读》,学术中国网站,2007/04/06。
    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07。
    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84。
    2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99。
    3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85。
    1也被译为“输者赢”,或“输者为赢”、“赢者为输”。
    2《“赢者输”:于丹们赢在市场,输在学术圈》,http://i.mtime. com/2110969/blog/2356132/
    1张健:《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南方周末》,2007/03/23。
    1罗德尼·本森:《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2罗德尼·本森:《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1。
    4丁莉:《媒介场域: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场域》,《青年记者》,2009/16。
    5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2。
    6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5。
    1赵晖:《电视——文化的诗意栖居》,《现代传播》,2005/01。
    2《名嘴倡议抵制低俗化崔永元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http://ent.sina.com.cn/x/2005-07-20/0306784917.html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4。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7。
    1刘钫:《中国电视知识分子发展现状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2。
    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88。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0。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1。
    1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61。
    2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58。
    3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5。
    4哈晓光:《从大众文化批判角度看<百家讲坛>的娱乐性》,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杨曾宪:《社会不公与易中天何十》,《学习月刊》,2006/23。
    2(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杨信彰等译:《“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35。
    3卡尔·曼海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论》,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126-127。
    1参见李春青:《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
    2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自序2-3。
    3参见(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22-225。
    1天行健:《应该把反对于丹歪批经典的斗争进行到底》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Article=114468&strItem=no05
    1赵海萍:《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了”》,《咬文嚼字》,2006/06。
    2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当代文坛》,2009/02。
    1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当代文坛》,2009/02。
    2《“知道分子”大逼供》,《新周刊》2002/05。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汉斯·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1996:51。
    4赝居:《一个知道分子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新周刊》,2002/05。
    1参见(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郊斌祥译,郑也夫校,译林出版社,2000:8。
    2(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郑也夫、冯克利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前言第4页。
    3(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郑也夫、冯克利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68、122。
    1刘康:《全球化/民族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64。
    2德布雷《教师、作家、名流:法国现代知识分子》,转引自周宪:《德布雷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一读德布雷(教师、作家、名流:法国现代知识分子)》,《对话丛刊》,“跨文化对话”第4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3(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31。
    4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遍——专业化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知识分子论丛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第44页。
    1苏力:《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建构》,《思想与文化》第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参见田秋生:《传媒中的公共知识分子现象》,《当代传播》。2005/01。
    3《福轲专访录》,参见《东西方文化评论》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62。
    4《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61。
    1(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版,第一章《消逝的知识分子?》。
    2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278。
    3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
    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73
    2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5。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7。
    1《问题的思考比批评于丹更重要》,《中华读书报》,2007/03/14。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1。
    1《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8。
    2摘自天涯论坛[天涯头条]《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载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free&idarticle=870238&flag=1&hotid=1105,2007年3月2日。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3。
    1张健:《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南方周末》,2007/03/22。
    2摘自天涯论坛《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载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free&idarticle=870238&flag=1&hotid =1105,2007年3月2日。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2。
    1肖鹰:《戏学超女于丹:不学而术讲<论语>》,载于张法、肖鹰、陶东风等著:《会诊“百家讲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63。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译序:14。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1。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4。
    1布尔迪厄:《电视、新闻和政治》,《遏制野火》,河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罗四翎:《遭遇特洛伊木马《百家讲坛》与电视知识分子》,《上海文化》,2010/03。
    3赵允芳:《做电视科教节目的王牌-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传媒观察》2006/11。
    1 Pieerre Bourdieu,Outline of Pra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83。
    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5。
    3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5-176。
    1赵允芳:《做电视科教节目的王牌—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传媒观察》2006/11。
    2陈鹏:《当代电视媒体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陈鹏:《当代电视媒体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王小峰.打造学术演讲明星[J/OL].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0051230/101132.shtml,2005.12.30
    2转引自牛蕊:从《百家讲坛》看我国电视讲坛节目的问题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9-20。
    3《打造学术明星》,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198765561842424
    1宋义凯:《百家讲坛》成功策略探究,苏州大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孟蔚红:《<百家讲坛>:非常静,非常火》,《成都日报》,/2006年/8/14/B01版。
    3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4《打造学术演讲明星》,央视国际网站,2005-12-30。
    1资料来自于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172567915
    2以上参阅宋仪凯:《百家讲坛》成功策略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157。
    2石长顺:《电视传播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02。
    3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4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1杨丽媪:《<百家讲坛>的品牌炼金术》,《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5。
    2参见赵何娟:《电视学者易中天背后的商业逻辑》,人民网>>传媒>>媒介批评,2006/08/10。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7。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5。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0。
    2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60。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0-71。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8。
    1陈力丹、张闳、易前良、稽立群:《“文化独角戏”:中国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北京日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5653242.html
    1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1。
    2程曦:《学术电视大有可为——从(世纪大讲堂〉看电视节目的创新》,《新闻知识》,2002/07。
    3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01/
    4宣炳善:《“说史”还是“说书”——兼论易中天的知识分子历史观》,《学术界》,2007/04。
    5时统宇:《试论“电视知识分子》,《现代传播》,2003/02。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9。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0。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0。
    1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9。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9。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0。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0。
    4郭五林:《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思考》,《当代传播》,2003/06。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0。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8。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1-42。
    1王小峰:《打造学术演讲明星》,《三联生活周刊》,2007,44。
    2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75。
    1《陈丹青:也谈学者上电视》,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689567/
    2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3蒋升阳陈杰:《三问易中天——给大众怎样的学术》,《人民日报》,/2006/6/26/第011版。
    4曹建文:《“学术明星”,化学术之“祸”为学术之“幸”》,光明日报/2006/9/13日/第005版。
    1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四卷),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1989:247-248。
    3蒋升阳陈杰:《三问易中天——给大众怎样的学术》,《人民日报》,/2006年/6月/26日/第011版。
    4张富春:《王立群读(史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06。
    1张帆:《易中天:我是流寇主义》,《传奇文学选刊》(人物金刊),2006/07。
    2转引自方鸣主编:《给易中天补牙》,重庆出版社,2006:17。
    2参见易中天博客:《我看(百讲坛)》(二),http://yizhongtian.qzone.qq.com/(2007-8-13).
    3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2。
    4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5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1黄芹:《洛文塔尔的消费偶像观》,《国外社会科学》,1998/01。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9。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0。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译序13-14。
    2林寅:《<百家讲坛>进入倒计时?》,《新闻天地》,2009/01。
    1葛维樱:《<百家讲坛>现象观察》,《晾望》,2007/06。
    2以上内容参考张英梁轶雯:《百家讲坛》:当年险被末位淘汰,人民网>>文化>>新闻,2006年12月08日。
    1牛蕊:《从<百家讲坛>看我国电视讲坛节目的问题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肖鹰:《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当代文坛》,2007/04。
    3周丽娜:《于丹传播风潮》,《今日南国》,2007/09。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5-26。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2。
    3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理论》,见B.罗森堡等编:《大众文化》,格伦科:自由出版社,1957:72。
    4禹建强李永斌:《对媒体制造大众文化的批判》,《国际新闻界》,2004/05。
    1朱立言:《哲学与当代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0。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1-192。
    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70。
    2王晓华:《精英文化能够拯救大众文化吗》,《探索与争鸣》,1996/07。
    3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6。
    1转引自杨群:《“于丹现象”简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3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1张彦红:《草根学者易中天》,《东北之窗》,2006/24。
    1(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24。
    1张宏森:《“中国电视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华文摘》,1995/10。
    2转引自白贵:《知识分子走入电视——电视与知识分子的双赢之举》,《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03。
    3《陈丹青:也谈学者上电视》,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689567/
    4林子、秦西:《余秋雨回答》,《文友》,1998/01。
    1陶东风:《食利者的快乐哲学》,见《会诊(百家讲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48。
    1《打造学术明星》,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198765561842424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译序,第3页。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0。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7。
    5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4。
    6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8。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4。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4。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1。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7。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0。
    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4。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2。
    5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4。
    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8。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译序:16。
    1吕绍刚:《聚焦<百家讲坛>:“讲坛”告诉我们什么》,《人民日报》,2007/03/30。
    1(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33。
    2该节目一直延续到1990年。次年,毕沃另行创办《文化汤》专栏节目,基本延承《毕沃读书》的风格与传统,依然好评如潮。至2001年6月,毕沃在“整个法国文化界的一片反对和哀求声”中主动结束这一栏目。
    3罗艳:《“文化讲坛”类电视节目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8-24。
    1《于丹解读:“我为什么这样红?!”》,千龙网视频中心,2007:龙行天涯系列访谈http://v.youku.com/v show/id XNjI2OTM5MTI=.html
    2丁洁如,孟宪实:《知识分了可以讨好大众》,《北京青年周刊》,2007/06/14。
    3转自罗艳:《“文化讲坛”类电视节目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5材料源自本人访谈
    6易中天认为,知识分子要服务当代人的幸福生活。参见刘蓓蓓:《易中天:另类解读的逻辑》,《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6-8-2:006版。
    1参见谢江平:《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08。
    1 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4781/01/,2006-3-28
    2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47。
    3《王鲁湘:导演最怕一根筋》,http://news.sohu.com/20060731/n244543173_4.shtml
    1 C.Kay Weaver,Reinventing the Public Intellectual Through Communication Dialogue Civic Capacity Building,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7:21.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0。
    1许纪霖:《知识分子是否已经死亡》,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9。
    2参见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赵勇:《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以<百家讲坛>为例》,《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2007,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近思录拾遗》,《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376。
    3(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13。
    4(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85。
    1王晓明,张宏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15-16。
    2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遍》,摘自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9。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遏止野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汉斯·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1996。
    [5](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法)鲍曼:《立法者和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
    [9](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
    [11](美)拉赛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2](美)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3](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去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4](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译林出版社,2005。
    [16](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译林出版社,2003。
    [17](美)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8](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9](法)戴维·斯活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0](意)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1](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译林出版社,2000。
    [2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4](德)B.罗森堡等编:《大众文化》,格伦科:自由出版社,1957。
    [25](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26](德)卡尔·曼海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论》,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7](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
    [28](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杨信彰等译:《“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29]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0](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32](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杜,2000。
    [33](法)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萨特与阿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4](英)约翰·费斯克等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
    [35](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人民出版社,1997。
    [36](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7](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一齐格蒙特·鲍曼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8](英)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
    [39](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萨特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40](美)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41]高宣扬:《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2]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3]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4]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5]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6]许纪霖主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
    [47]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48]何晓明:《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东方出版中心,2007。
    [49]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0]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三联书店,1999。
    [51]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学林出版社,2006。
    [52]李悦:《批评于丹》,远方出版社,2007。
    [53]陈媛媛:《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54]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5]祝勇:《知识分子干什么》,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56]牛慧清:《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7]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8]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9]宫留记:《资本:社会实践工具——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60]张法肖鹰陶东风等著:《会诊“百家讲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61]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62]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3]《东西方文化评论》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4]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65]戴元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66]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7]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68]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
    [69]蔡栋主编:《说不尽的易中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70]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71]李春青:《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72.王朔:《王朔文集·随笔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72]崔卫平编:《知识分子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73]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74]石长顺:《电视传播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75]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
    [76]方鸣主编:《给易中天补牙》,重庆出版社,2006。
    [77]《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8]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9]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0]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81]邹广文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82]朱立言:《哲学与当代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83]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
    [8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5]汤学智等编:《台港及海外学者论中国知识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86]陆地:《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7]《思想与文化》第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8]陈平原:《大学何为·学者与传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9]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
    [90]朱大可:《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花城出版社,2005。
    [91]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92]张岱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93]梁从诫主编:《现代社会与知识分子》,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
    [94]陈平其:《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95]Miehae Seriven, Sartre and the Media[M].,NewYork:ST.Martin's Press,1993
    [96]C.Kay Weaver,Reinventing the Public Intellectual Through Communication Dialogue Civic Capacity Building,
    [97]Pieerre Bourdieu,Outline of Pra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98]P.Bourdieu,L.D.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99]Peter H. Mann, Motheds of Social Investigation[M]. New York:Basic Blackwell Inc.1975
    [1]赵允芳:《做电视科教节目的王牌-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传媒观察》,2006/11。
    [2]群友 虢美妮:《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云南社会科学》,2007/03。
    [3]张意:《拆解新闻场的七宝楼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评》,《文艺研究》2007/04。
    [4]丁莉:《媒介场域:从概念到理论的建构》,《社科纵横》,2009/07。
    [5]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从阿多诺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04。
    [6]孙玮:《新闻场解密——读布尔迪厄<关于电视>》,《新闻记者》,2006/05。
    [7]李兴亮:《布尔迪厄的媒介哲学理论及借鉴价值》,《求索》,2011/01。
    [8]罗四翎:《遭遇特洛伊木马<百家讲坛>与电视知识分子》,《上海文化》,2010/03。
    [9]郝曼宁:《<百家讲坛>的栏目特色与“学术明星”养成》,《电影文学》,2009/05。
    [10]闫翠静:《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明星”现象》,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11]启之:《关于于丹“心得”的心得—兼评百家讲坛及媒介体制》,《社会科学论坛》,2007/09。
    [12]柯婧的《学术明星与文化快餐风潮下的符号暴力》,《才智》,2007/20。
    [13]薛宝林:《基于<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现象探析》,《理论观察》,2007/05。
    [14]李倩倩:《对学术性节目与“学术明星”的思考》,《新闻窗》,2007/01。
    [15]薛宝林张旭:《基于<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现象探析》,《理论观察》,2007/05。
    [16]朱丹:《解构“学术明星”现象》,《声屏世界》,2007/05(下半月)。
    [17]陈文艳:《从“易中天现象”解读<百家讲坛>的成功》,《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03。
    [18]李光斗:《如何看待学术明星》,《经济》,2009/11。
    [19]葛红兵:《我为什么批评易中天》,《读书文摘·灵感》,2007/09。
    [20]惠东坡:《“学术电视”需要“学术明星”》,《新闻与写作》,2004/11。
    [21]叶青:《“于丹”的文化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新西部》(下半月),2007/07。
    [22]王俊棋:《超越精英与大众的紧张——从于丹现象看传统文化的审美化传播》,《当代文坛》,2007/05
    [23]李建群:《关于“于丹现象”的文化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4]章芝羚:《学术明星: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对接的产物》,《今传媒》,2007/12。
    [25]张颐武:《易中天走红与浅思维文化》,《青年作家》,2006/Z1。
    [26]李正国凌燕:《学者+电视=?》,《青年记者》,2001/03。
    [27]郭五林:《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思考》,《当代传播》,2003/06。
    [28]李明伟陈力丹:《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当代传播》,2004/02。
    [29]冯艳:《由“易中天现象”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知道分子”的出现原因》,《社会科学家》2007/S1。30。蒋艳芳:《电视精英文化拯救与公共电视的建立》,《声 屏世界》,2006/09。
    [30]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社会科学战线》,2007/04。
    [31]陶东风:《知识分子与文化资本——读布尔迪厄<反思与实践——反思社会学引论>》,《博览群书》,1997/12。
    [32]袁同成:《以场域观消解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自利性的对立》,《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33]时统宇:《试论“电视知识分子”》,《现代传播》2003/02。
    [34]周浩峰:《当知识遭遇电视的速食文化——关注“知道分子”的出现》,《新闻知识》,2004/07。
    [35]李兴亮:《知识分子与电视的关系新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36]白贵:《知识分子走入电视——电视与知识分子的双赢之举》,《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03。
    [37]黄宁:《电视知识分子的传播逻辑》,《声屏世界》,2006/10。
    [38]胡畔:《解析电视知识分子现象》,《传媒观察》,2007/11。
    [39]吴世文:《试论我国电视知识分子的公共事务参与》,《声屏世界》,2007/10。
    [40]郑萍:《论中国电视知识分子的特殊性及其作用,《青海社会科学》,2009/01。
    [41]马俊丽:《浅谈电视与当代知识分子的关系,《电影文学》2009/22。
    [42]郑萍 刘钫:《论中国电视知识分子的特殊性及其作用》,《青海社会科学》,2009/01。
    [43]周东华:《中国电视知识分子发展策略探析》,《新闻界》,2010/04。
    [44]时统宇:《电视知识分子的前世今生》(1-3),《青年记者》,2011/01/04/07。
    [45]张玉川:《中国“电视知识分子”与电视场域》、《符号与传媒》,2010/01。
    [46]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读书》,1993/03。
    [47]罗德尼·本森:《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48]周鸿:《布尔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学术论坛》,2005/01。
    [49]陈勇:《作为消费社会文学文本的媒介现象——对央视《百家讲坛》的个案分析》,《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50]谢江平:《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07。
    [51]刘玉清:《精英文化借传媒走向大众》,《传媒》,2002/10。
    [52]林怡:《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科学定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07。
    [53]扈海鹂:《大众文化与人的现代性的结合》,《江苏社会科学》,1994/06。
    [54]易前良:《透析“电视讲坛”现象——关于<百家讲坛>的思考》,《中国电视》,2007:370。
    [55]张宏森:《中国电视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华文摘》,1995/10。
    [56]马爽:《大众传播——后工业时代的仙女棒》,《法制与社会》,2007/06。
    [57]肖鹰:《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于丹现象”批判》,《当代文坛》,2007/04。
    [58]李宗陶:《历史学家朱维铮:于丹不知论语为何物》,《南方人物周刊》,2007/07。
    [59]王俊棋:《超越精英与大众的紧张——从于丹现象看传统文化的审美化传播》,《当代文坛》,2007/05。
    [60]《我走红因为我人性—易中天教授访谈》,《三联生活周刊》,2006/07。
    [61]余靖静:《“学术明星”如何传播经典》,《检察风云》,2007/07。
    [62]丁莉:《媒介场域: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场域》,《青年记者》,2009/16。
    [63]赵晖:《电视——文化的诗意栖居》,《现代传播》,2005/01。
    [64]杨曾宪:《社会不公与易中天何干》,《学习月刊》,2006/23。
    [65]王朔:《王朔自白》,《文艺争鸣》1993/01。
    [66]赵海萍:《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子”》,《咬文嚼字》,2006/06。
    [67]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当代文坛》,2009/02。
    [68]《“知道分子”大逼供》,《新周刊》,2002/05。
    [69]赝居:《一个知道分子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新周刊》,2002/05。
    [70]孙丽萍:《聚焦2006“新明星学者”现象》,《北京纪事》,2007/02。
    [71]邵建:《知识分子的三个问题》,《粤海风》,2003/03。
    [72]杨丽媪:《<百家讲坛>的品牌炼金术》,《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5。
    [73]张建永:《媒体知识分子与经典的危机》,《文艺评论》,2007/01。
    [74]程曦:《学术电视大有可为——从(世纪大讲堂)看电视节目的创新》,《新闻知识》,2002/07。
    [75]宣炳善:《“说史”还是“说书”——兼论易中天的知识分子历史观》,《学术界》,2007/04。
    [76]时统宇:《试论“电视知识分子》,《现代传播》,2003/02。
    [77]罗锋:《幽雅的摆渡者:一场与收视率抗争的电视仪式——对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学理审视》,《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11。
    [78]王小峰:《打造学术演讲明星》,《三联生活周刊》,2007,44。
    [79]张迪:《<百家讲坛>与<世纪大讲堂>比较研究》,《现代视听》,2009/06。
    [80]张富春:《王立群读<史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06。
    [81]张帆:《易中天:我是流寇主义》,《传奇文学选刊》(人物金刊),2006/07。
    [82]林寅:《<百家讲坛>进入倒计时?》,《新闻天地》,2009/01。
    [83]葛维樱:《<百家讲坛>现象观察》,《瞭望》,2007/06。
    [84]R.威尔逊:《商业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国外社会学》,1990(7):22。
    [85]禹建强李永斌:《对媒体制造大众文化的批判》,《国际新闻界》,2004/05。
    [86]王晓华:《精英文化能够拯救大众文化吗》,《探索与争鸣》,1996/07。
    [87]陶东风:《于丹现象解》,《天涯》,2007/04。
    [88]马瑞芳:《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人民文摘》,2007/11。
    [89]李桂杰:《易中天:名利不是我关心的问题》,《环球人物》,2006/11。
    [90]蒯乐昊 易中天:《我已经上了明星的“贼船”》,《南方人物周刊》,2006/19。
    [9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译,《天涯》,1999/03。
    [92]李明伟、陈力丹:《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当代传播》,2004/02。
    [93]贝淡宁:《<论语>的去政治化》,吴万纬译,《读书》,2007/07。
    [94]丁洁如,孟宪实:《知识分子可以讨好大众》,《北京青年周刊》,2007/06/14。
    [95]林子、秦西:《余秋雨回答》,《文友》,1997/01。
    [96]张金海李小曼:《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兼论传媒结构的合理建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97](加)马克·莱伯伊著,郭镇之译:《世界公共服务广播的形势俯瞰与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02。
    [98]金冠军、郑涵:《当代西方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类型》,《国际新闻界》,2002/02。
    [99]郭镇之:《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历史遗产及当代解释》,《国际新闻界》,1997/03。
    [1]张翼飞:《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电视知识分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刘钫:《中国电视知识分子发展现状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冯洁:《电视媒介中的知识分子话语意义探寻》,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张焱生:《机械复制与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成珊:《知识分子的传媒化生存》,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林嘉维:《从讲坛类栏目看学者的电视生存》,吉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金文菲:《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中的专家角色分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黄佳利:《“易中天现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王珊珊:《论易中天<品三国>通俗化与幽默化的语言特征》,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张娜:《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莫幼兰:《从余秋雨到易中天、于丹》,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2]王丁:于丹《<论语>心得》世俗化传播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于婷:《于丹现象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4]杨群:《于丹现象”简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许婕:《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现象解读和文化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李仲庆:《大众传媒语境下的于丹热解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张沛:《媒介专家的专业性和公共性探析》,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8]高哲辉:于丹《<论语>感悟》商榷,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9]张雪雁:《于丹<论语>感悟纠谬》,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0]张沛:《媒介专家的专业性和公共性探析》,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1]温波:《大众传媒时代知识分子与媒体关系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2]哈晓光:《从大众文化批判角度看<百家讲坛>的娱乐性》,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3]陈鹏:《当代电视媒体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4]牛蕊:从《百家讲坛》看我国电视讲坛节目的问题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5]宋义凯:《百家讲坛》成功策略探究,苏州大硕士学位论文,2007。
    [26]杨群:《“于丹现象”简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7]李仲庆:《大众传媒语境下的于丹热解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8]罗艳:《“文化讲坛”类电视节目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9]琚若圩:《我国公共电视的定位游离分析》,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0]樊葵:《传媒崇拜:现代人与传媒的异态关系》,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曹建文.《“学术明星”,化学术之“祸”为学术之“幸”》,光明日报,2006-09-13。
    [2]张健:《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南方周末》,2007/03/02。
    [3]于敦康:《我们需要更多的于丹》,《光明日报》,2007/05/17。
    [4]《易中天现象是浮躁的标志—访作家梁晓声》,《重庆晚报》,2006/07/21。
    [5]《问题的思考比批评于丹更重要》,《中华读书报》,2007/03/14。
    [6]黄振伟:《<百家讲坛>财富缔造秘密》,《财经时报》/2006年/06/12/H01版。
    [7]孟蔚红:《<百家讲坛>:非常静,非常火》,《成都日报》,/2006年/7/14/B01版。
    [8]曹建文:《“学术明星”,化学术之“祸”为学术之“幸”》,光明日报/2006/09/13/005版。
    [9]蒋升阳陈杰:《三问易中天——给大众怎样的学术》,《人民日报》,/2006/06/26/011版。
    [10]于丹:《于丹现象启示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2/10。
    [11]《于丹:“我不是娱乐圈的,我是个学者”》,《广州日报》,2009/07/13。
    [12]肖复兴:《易中天现象是不是学者的介越》,《文汇报》,2006/06/20。
    [13]蒋升阳陈杰:《易中天:我不怕人家说我“异类”》,《人民日报》,2006年/07/30/015版。
    [14]姜小玲:《“明星学者”易中天》,《解放日报》,2006/05/19。
    [15]周国平:《心平气和看于丹现象》,《新京报》,2007/04/27。
    [16]吕绍刚:《聚焦<百家讲坛>:“讲坛”告诉我们什么》,《人民日报》,2007/03/30。
    [1]《葛红兵:批易中天乱嚼三国遭“易粉”群殴》,http://view.news.qq.com/a/ 20060725/000014.htm
    [2]徐晋如: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EB/OL」,天涯论坛:天涯杂谈。httP://www..tianyaCn/PublieforuIn/Contentjfree/1/770237.shtml,2007-3-22
    [3]《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葛红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270c010003up.html
    [4]顾晓萍邢虹:《易中天刘心武替你读书,何错之有?》,人民网>>传媒>>动态,2006/07/07。
    [5]陶东风:《赢者输与颠倒的经济——于丹现象解读》,学术中国网站,2007/04/06。
    [6]《“赢者输”:于丹们赢在市场,输在学术圈》,http://i.mtime.com/2110969/ blog/2356132/
    [7]《名嘴倡议抵制低俗化崔永元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http://ent.sina.com.cn/x/ 2005-07-20/0306774917.html
    [8]天行健:《应该把反对于丹歪批经典的斗争进行到底》http://www.tianya.cn/New/ PublicForum/Content.asp?idArticle=114467&strltem=no05
    [9]《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载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free&idarticle=770237&flag=1&hotid=1105,2007年3月2日。
    [10]赵静:《百家讲坛》如何酿造“好酒”[J/OL].http://media.news.hexun.com/ 1271177.shtml,2005.07.16
    [11]《打造学术明星》,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197765561742424
    [12]赵静:《学术+文化《百家讲坛》如何酿“好酒”?》,人民网>>传媒>>研究,2005年09月30日。
    [13]尹鸿:《媒介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的发言域》,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 cbx/cft/yh/diceng-shidian-mi.htm
    [14]《(百家讲坛〉:让争议来的更猛烈些吧》,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 2006-10/27/content 7273749 2.htm
    [15]赵何娟:《电视学者易中天背后的商业逻辑》,人民网>>传媒>>媒介批评,2006/07/10。
    [16]《陈丹青:也谈学者上电视》,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679567/
    [17]易中天博客:《我看(百家讲坛)》(二),http://yizhongtian.qzone.qq.com/(2007-7-13).
    [18]张英梁轶雯:《百家讲坛》:当年险被末位淘汰,人民网>>文化>>新闻,2006年12月07日。
    [19]《中国青年报:作家的惶恐和学术明星的坦然》,《中国青年报》,http://news. xinhuanet. com/newmedia/2007-10/15/content 6773755.htm
    [20]央视《对话》栏目,源自《易中天对话网友:偶尔出去打一下野食的圈养动物》,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10/30/content_5265035.htm,2006年10月30日。
    [21]《易中天“品三国”:让更多学者成为“大众情人”》,http://news.xinhuanet.com/ school/2006-05/15/content 4546517 2.htm
    [22]于丹聊天实录:《(论语)与和谐社会有相通》,http://book.sina.com.cn/author/ 2006-12-01/2324206939.shtml.
    [23]《(百家讲坛)新坛主:我能比易中天更易中天》,《青年周末》,2007年3月30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2223/79152/79153/5542745.html.
    [24]英子:《曾经没人看央视《百家讲坛》为什么这么火时间》,http://www.21huashang.com/html/guanliqianyan/baijiajiangtan/2009/0323/33106.htm
    [25]《于丹解读:“我为什么这样红?!”》,千龙网视频中心,2007:龙行天涯系列访谈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20TM5MTI=.html
    [26]《王鲁湘:导演最怕一根筋》,http://news.sohu.com/20060731/n244543173_4.shtml
    [27]胡正荣:《竞争·整合·发展—当代美国广播电视业考察》(上)IEB/OL].http:// www.66wen.com/05wx/xinwen/xinwen/20061102/25364 3.html,2006-12-2/2009-2-16.
    [28]袁跃兴:《明星学者的文化生存》,http://news.sina.com.cn/o/2007-01-07/064510945637s.shtml
    [29]《英国学者用电视向上帝挑战》,http://news.sohu.com/20060731/n244543173_7.shtml
    [30]周宪:《德布雷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http://www.studa.net/Present/060112/ 14551117.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