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崇拜:现代人与传媒的异态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通过考察现代社会大众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认为大众对传播媒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现代生存的媒介化。而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则变得越来越突出,以其专业化运作和高科技特点而具备了浓厚的权威色彩,同时在与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合作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权力。在此背景下,现代人虽然在技能上可以熟练地使用各种传播媒介,却未必能够在心智上理性地掌控它们,人与传媒之间形成了一种异态关系——现代社会的传媒崇拜。本文从三个部分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首先描述了现代人的媒介化生存方式,归纳了现代人使用传播媒介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媒崇拜”的概念,认为传媒崇拜是人们在使用传播媒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媒介过分依赖、沉溺、轻信和盲从的状态,是人对媒介的误用。现代传媒崇拜的实质是人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某些诱惑性特征的妥协,同时也是一种异化和同化。
     第二部分从社会基础和心理机制两个方面探寻了现代传媒崇拜的成因。现代社会结构中大众传媒的核心地位、现代社会系统内信息传播的模式以及现代社会制度中大众传媒的社会定位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获得崇拜的社会基础;传媒崇拜的社会基础必然需要通过受众的心理机制才能发挥其作用,大众传媒满足了现代人身处有限追求无限、通过依赖消除恐惧、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借助模仿获得认同的多种需要,传媒对人们心理的这种渗透,构成了传媒崇拜的主要心理机制。
     第三部分剖析了现代传媒崇拜的三种主要表现:传媒技术崇拜、传媒权力崇拜、传媒偶像崇拜。“传媒技术崇拜”是现代人的技术崇拜情结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反映,其具体表现为对传媒技术的深度依赖、盲目追崇和过于乐观的期许,如速度至上的观念、对影像真实的迷信以及现代电子乌托邦思想等;传媒权力是作为权力组织之一的力量属性和作为对社会发生干预作用的能力属性的统一。传媒权力源于权力的生产能力,通过生产知识、受众从而生产出崇拜意识。“传媒权力崇拜”表现为传媒话语权崇拜、地位赋予权崇拜和社会监督权崇拜。崇拜是对这些权力的放大,会导致传媒运行过程中发生角色越位;现代偶像的创生、传播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是现代的造神者,因此现代偶像实际上就是传媒偶像。“传媒偶像崇拜”反映了现代偶像、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共谋”的关系。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es and the mass media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asses ar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media, which finally lead to Being Media.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mass media are getting more outstanding. Based on its superiority on specialization and high-tech, mass media is now of great authorities, meanwhile by cooperating with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apital it gained more and more resources and power.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ough the public can use all sorts of media skillfully, they may not capable to control them rationally, so the mass and the mass media now form a deviant relationship— worship to communication media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d the survival way of being media, and summarized some characteristics on how the masses use media. This part brought forward a new concept—the worship to communication media. This concept was defined as a situation of over-dependence, addiction, over credulous, obey blindly and being misled which existed in the masses' using mass media. The crux of this worship is that the masses reach a compromise to some lure of contemporary mass media, and it's also alienation and assimilation.
    The second part searched the cause of this worship from aspects of social basi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 Media's core 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al structure, mode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mass media in contemporary social system together set up the foundation for the worship to communication media. The social basis could act on this worship only through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masses. The mass media can meet the public's demands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pursuing for infinite while living in a finite world, eliminating fears through dependence, seeking ideal by overcoming reality and acquiring identity through imitation etc.. Mass media infiltrated these into the public's mind and constituted the main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this worship.
    The third part analyzed three expressions of the worship to communication media: the worship to media technology, the worship to media power and the worship to media idolatry. The worship to media technology represented technical complex of contemporary public in mass communication field. This type of worship includes deep dependence on, seeking blindly to, and unrealistically optimistic view on media technology. The typical expression can be found in the idea of supreme speed, superstitious belief of image reality, and modern electronic Utopia etc. The media power is the unity of property of power organizations and ability property of intervening society. The origin of media power is production ability of power, which produced knowledge, audience and the worship mentality. The object of this worship consists of rights of speech, status -endowing and society-supervising. The worship magnified these powers, and led to media's offside and misplacement. The modern idol is produced and communicated by mass media, so modern idol is actually media idol. The media idolatry reflected collusive relationship among modern idol, mass media and audiences.
引文
① 皮埃尔·布迪厄,见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21页。
    ② Dennis K.Davis & Stanley J.Baran:《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理论和效果的透视》,苏蘅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26页。
    ① 参见大卫·李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昆、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16页。
    ② 高小康:《大众的梦》,东方出版中心1993年,第7页。
    ③ 参见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60-361页。
    ① 参见Stanley J. Baran and Dennis K. Dav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 Ferment and Future,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7页。
    ② 参见Lowery, Shearon A. and DeFleur Melvin L., 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effects, Longman Publishers U. S. A, 1995, p.93-111.
    ③ 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1-182页。
    ① Melvin DeFleur and Sandra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1989, p.297-327.
    ② 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苗华建、陈体仁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③ 参见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13-339页。
    ① 参见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7页。又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第339—349页。
    ② 参见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3页。
    ③ 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第10页。
    ④ 郭镇之:《媒介崇拜与经验认同》,《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① 《情报资料工作》1999年第6期,
    ② 《自然辨证法研究》2005年第5期。
    ③ 《现代传播》1995年第5期。
    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⑤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⑥ 胡志毅:《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⑦ 祥贵:《崇拜心理学》,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①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359
    ②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缩印本,第955页。
    ① 《淮南子·本经训》,《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第7册第116页。又东汉王充《论衡·骨相》篇中说“仓颉四目”,1956年,山东沂南北寨村出土的东汉石墓画像,即有四只眼睛的仓颉形象。
    ① 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② 参见曾庆香:《媒介神话化——从《泰坦尼克》神话看传播致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第10页。
    ③ 参见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① 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204页。
    ② 参见藤竹晓:《电视社会学》序,蔡林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③ 唐·库比特:《上帝之后——宗教的未来》导论,王志成、思竹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④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1页。
    ⑤ 郭镇之:《媒介崇拜与经验认同》,《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① 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① 苗隶、范钟离:《电视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56-157页。
    ② 据2005年7月28日杭州《都市快报》。
    ① 高小康:《娱乐世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9页。
    ①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300-301页。
    ② Melvin DeFleur and Sandra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1989, p.297-327.
    ③ 参见Lowery, Shearon A. and DeFleur Melvin L.: 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effects, Longman Publishers U.S.A, 1995, p.93-111.
    ① 朱苏进:《致电视一封情书》,载《独自散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② 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71页。
    ①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泰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60-361页。
    ② 王爱玲:《媒介的自主性异质与人的施动效能》,《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第36页。
    ① 参见斯图尔特·霍尔:《编码、解码》,罗纲、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又明铭:《一个诠释性典范:霍尔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第23-30页。
    ①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5页。
    ② 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质》,《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第30页。
    ③ 同上书,第8页。
    ①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44-45页。
    ① 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读书》,2000年第7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9页。
    ③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6页。
    ① 弗罗姆语,转引自王元:《弗罗姆“人性异化论”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4期。
    ②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95页。
    ③ 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第10页。
    ① 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76页。
    ② Amatai Etzioni: Modern Organization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64), p.1. 转引自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38页。
    ① 转引自倪虹:《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1期,第24页。
    ① 倪虹:《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1期,第22页。
    ② 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1991年,第136页。
    ①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9页。
    ②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
    ③ 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① 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2-93页。
    ① 关于各种传播模式的介绍,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9-70页。
    ① 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刘振英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② 吉玉泉:《宪政视野里的社会制度观念批判》,《行政与法》2004年第2期,第55页。
    ① 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卷第360页。
    ③ 丁柏铨:《新闻理论新探》,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④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卷第8页。
    ⑤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8卷第185页。
    ⑥ 《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97页。
    ⑦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港),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258页。
    ①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5页。
    ② 《求是》,1990年第3期。
    ③ 成美、童兵:《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8—89页。
    ④ 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04页。
    ① 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6—138页。又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27页。
    ① 祥贵:《崇拜心理学》,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②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③ 喻国明:《报纸的定位: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考察》,《新闻战线》2000年第7期,第27-29页。
    ④ 参见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7页。
    ①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② 张咏华:《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论评述》,《新闻大学》1997年春季刊,第27页。
    ① 参见施拉姆:《传学概论》,宣伟伯述,第22页、第34页,第210页。
    ② 何克、刘丽君:《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治疗》,《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80页。
    ① 祥贵:《崇拜心理学》,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② 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新华文摘》2000年第5期,第39页。
    ③ 刘艳、吴悠:《论信息社会中受众的媒介依赖》,《社科纵横》2003年第2期,第69页。
    ① 玛丽·泰尔斯(Mary Tiles):《技术哲学》,欧阳康、孟筱康译,《自然辨证法研究》,1997年第6期,第66页。
    ① 林德宏:《“技术化生存”与人的“非人化”》,《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4期,第51页。
    ① 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2页。
    ② 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510页。
    ①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3、7页。
    ② 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8页。
    ③ 参见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92页。
    ①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媒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5-47页。
    ② 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张争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③ Morris 1986,见约翰·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大学媒介研究小组,张威、邓天颖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①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② 布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30页。
    ③ R·舍普:《技术帝国》,刘莉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4页。
    ①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94页。
    ②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94页。
    ③ Schramm, Wilbur and Poter, William E, Men: Women, Messages, and Media,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Inc. 1982, pp262-263
    ④ 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6页。
    ① 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99页。
    ② 居伊·德波:《景象社会》,见《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①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66页。
    ①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34页。
    ② J·费斯克、J·哈利:《解读电视》,郑明椿译,远流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③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④ 白瑞德:《理性的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72页。
    ① 周宪:《反思视觉文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71页。
    ①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1页。
    ②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4页。
    ①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133页。
    ② 蔡贻象:《影视消费的文化美学意味》,《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27页。
    ① 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3页。
    ② 蒋彦婴、王庆超:《人造影像的泛滥与文化的创建》,《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第135页。
    ③ 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④ 孟健:《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第6页。
    ①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8页。
    ①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3页。
    ② 参见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刚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③ 保罗·利文:《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8页。
    ① 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6页。
    ② 参见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
    ③ http://xys.3322.org/xys/netters/others/net/smth3.txt,2005-3-22进入。
    ① 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9页。
    ② 杜骏飞:《存在于虚无:虚拟社区的社会实在性辨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第75页。
    ① 刘吉、金吾伦:《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278页。
    ② 参见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5页。
    ① 邵志择:《电子媒介的民主功能: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2年第2期,第93页。
    ① 注:本文中的“传媒权力”与各引文中的“媒介权力”为同一概念。
    ① 吴予敏:《帝制中国的媒介权力》,《读书》,2001年第3期,第75页。
    ② 吴予敏:《帝制中国的媒介权力》,《读书》,2001年第3期,第75页。
    ③ 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第5页。
    ④ 梅琼林、胡华涛:《媒介权力的生成及嬗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第110页。
    ⑤ 李春媚:《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与权力特征》,《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89页。
    ⑥ 李思屈:《传媒文化及其权力现象——传媒权力论之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第10页。
    ⑦ 李青:《对传播媒介权力的思考》,《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3期,第56页。
    ⑧ George Gerbner,见王怡红:《认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的历史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第77页。
    ① 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3页。
    ② 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③ 见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26页。
    ④ 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28页。转引自杨瑞明:《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权力》,《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6期,第50页。
    ⑤ 梅琼林、胡华涛:《媒介权力的生成及嬗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第110页。
    ⑥ 罗伯特·达尔,1957。转引自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陶庆、薛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① 见梅琼林、胡华涛:《媒介权力的生成及嬗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第110页。
    ②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③ 见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27页。
    ④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8页。
    ①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16页。
    ②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③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18页。
    ①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9页。
    ②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4页。
    ③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第二章《米歇尔·福柯和话语分析》,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① 让-弗朗索瓦·利奧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第14页。
    ② 彼特·丢斯:《福柯论权力和主体性》,汪民安译,http://arts.tom/com/1004/2004/5/28-40931.html, 2004-12-2进入。
    ③ 福柯:《性史》(History of Sexuality),转引自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第二章《米歇尔·福柯和话语分析》,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①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24-225页。
    ② Bourdieo.P.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p.170,转引自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08页。
    ①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18页。
    ① 丁和根:《后现代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187页。
    ② 梅琼林、胡华涛:《媒介权力的生成及嬗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第112页。
    ③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④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① 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8页。
    ② 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2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1页。
    ④ 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28页。
    ① 李本乾、张国良:《受众议程、媒介议程与真正现实关系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第47页。
    ②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第二章《米歇尔·福柯和话语分析》,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① 福柯:《性史》,转引自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第二章《米歇尔·福柯和话语分析》,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①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第二章《米歇尔·福柯和话语分析》,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②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③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5页。
    ① 李希光、刘康等:《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9-280页。
    ① 该文见http://news.sina.com.cn/c/2004-12-06/13575138923.shtml,2004年12月20日进入。
    ② 该文见http://xys.3322.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5/huhaiqing/txt,2004年12月20日进入。
    ① 李希光、刘康等:《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② 喻国明:《1998:媒介的权力与竞争》,《现代传播》1999年第1期,第19-20页。
    ① 冯宇飞:《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新闻战线》2002年第11期,第35页。
    ② 邵培仁:《论新时期的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嘉兴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3页。
    ③ 参见慕明春:《媒介审判的机理与对策》,《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第64页。
    ① 参见杭州《青年时报》2004年12月8日第27版。
    ① 尚民杰:《史前时期的偶像崇拜》,《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第23页。
    ②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上册,第9页。
    ① 见《太平御览》卷39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① 祥贵:《崇拜心理学》,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51-152页。
    ① 王晓华:《明星崇拜现象与信仰的一种转向》,《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5期,第52页。
    ② 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59页。
    ① P.H.Weaver 1975,84,转引自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至关重要的新闻》,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81页。
    ② 胡志毅:《现代传播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① 参见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43页。
    ① 朱大可语。转引自《杭州日报》2005年8月27日第8版《“超女”具有时代前列色彩》一文。
    ②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72页。
    ① 参见黑雨:《政治家的动态型塑过程》,见http://www.socialforce.org/mlist/issues/mlist_25.html。
    ② 参见杭州《青年时报》,2005年9月4日第5版。
    ③ 包亚明文,载《南方周末》1997年1月24日,转引自孟繁华:《众神狂欢》,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27-128页。
    ① 闵丽:《当代中学生偶像崇拜的后现代特征》,《青年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页。
    ② 祥贵:《崇拜心理学》,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① 参见:http://www.910cn.com/article_view.asp?id=8539。
    ① 布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② 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①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6页。
    ①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72页。
    ① 参见《寻找广州的Twins Twins》,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gzzz/mdsd/200404150678.asp
    ① 西奧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前言,苗华建、陈体仁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②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26页。
    ① 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33页。
    ② 王荣江:《“数字化生存”提出的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54页。
    ③ 旷新年:《作为文化想象的“大众”》,《读书》1997年第2期,第14页。
    ④ 参见藤竹晓:《电视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见第四编。
    ① 马克西米利安·哥特施利希:《信息社会——正直与道德的挑战》,《新闻学刊》1988年第4期。
    ② 参见林德宏:《“技术化生存”与人的“非人化”》,《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51页。
    ③ 《听和听见》,R·舍普:《技术帝国》,三联书店1999年,第110页。
    ④ 参见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① Elizabeth Thom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Media Literacy, 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 Los Angeles, CA, U. S. A, 1995
    ①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947页。
    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苗华建、陈体仁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
    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
    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质》,《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居伊·德波:《景象社会》,见《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
    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邵培仁:《艺术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宣伟伯:《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余也鲁译述,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泰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
    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
    Dennis K.Davis & Stanley J.Baran: 《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理论和效果的透视》,苏蘅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E.E.Dennis & A.H.Ismach & D.M.Gillmor:《大众传播的恒久话题》,滕淑芬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约翰·埃尔德里奇:《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邓天颖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陶庆、薛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物中的作用》,裘志康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
    胡志毅:《现代传播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祥贵:《崇拜心理学》,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
    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藤竹晓:《电视社会学》,蔡林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戴维·巴勒特:《媒介社会学》,赵伯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J·费斯克、J·哈利:《解读电视》,郑明椿译,远流出版社1993年
    R·舍普:《技术帝国》,刘莉译,三联书店1999年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刚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年
    保罗·利文:《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至关重要的新闻》,新华出版社2004年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
    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白瑞德:《理性的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刘振英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大卫·李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昆、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作家出版社1996年
    高小康:《娱乐世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高小康:《大众的梦》,东方出版中心1993年
    孟繁华:《众神狂欢》,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
    James Lull: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Lowery, Shearon A. and DeFleur Melvin L: 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effects, Longman New York & London. 1998
    James S. Ettema D. Charles Whitney: Audiencemaking: How the Media Create the Audience, Sage Publication, Inc. 1997
    Paul Martin Lester: Visual communication, image with message, Wad-sworth, 2000
    Melvin DeFleur and Sandra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1989
    Schramm, Wilbur and Poter, William E: Men, Women, Messages, and Media,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Inc. 1982
    Stanley J. Baran and Dennis K. Dav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 Ferment and Future, 清华大学出版版社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