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断层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危机。少数民族文化大多不是通过学校教育,而是在民众日常生活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的。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也是一个久经磨难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来实现。
     本文通过对湘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田野考察发现,苗族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传承是以家庭、节日、集会等为主要教育场所,文化传承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而这正是苗族在其学校教育相对薄弱以及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保持浓郁民族特色的根本所在。
     全文力图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进行详细考察,指出苗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中包含有四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即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国家在场教育。在这四类教育形式当中,学校教育属于有意识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采用特定的手段对特定人群进行的教育,对教育内容上有很大规定性,这里集中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而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场教育则是无意识教育,往往是通过人们无意识行为来实现文化的教育传承,体现出民族价值观和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融合。同时指出每种教育传承形式在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
     论文的第五章对苗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变迁表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苗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平台结构模式,指出正如社会是一个完整的功能整体一样,湘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不同部分分别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同时,这些不同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国家在场影响的背景下,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构成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主流形式。家庭教育是社区教育的基本单位,而社区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学校作为正规的形式化教育,有具体的教育从业人员、专门的教育场所以及明确的教育指导方向。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存在着“隐蔽的课程”,本身受到社会阶层、民族、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当中,也渗透着家庭和社区教育。
     论文的第六章在充分认识教育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其教育传承方法不可能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在多年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上,经历过多次失败和面临着许多困难。这需要我们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完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手段和方法。
     论文最后指出:正如民族发展一样,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随着时间的流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三种趋势可以并存于同一时段,表现出创新、发展、消失三种状态。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方向从内因上说主要是民族主体自主选择,从外部影响因素来说,教育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文化传承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在不同的场所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得以实现。如湘西苗族,在传统社会里,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在家庭、家族、社区、宗教活动仪式中,通过歌的形式、舞的形式、禁忌的方式展现出来,人们则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受到教育。在新的社会时期里,现代学校系统的建立和学校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采借,促进了民族文化在学校课堂中的教育。
     从整体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体系来看,人们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获得。有意识的教育渗杂了教育者主观的价值观念,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一定价值导向。教育者对于教育内容的选择,对某些文化事项的赞扬、贬抑或抛弃,往往影响到该项文化的壮大或消减。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 number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facing growing inheritance issues among young people,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s of ethnic minorities are facing a crisis. Most of minority cultures descend not through school education, but through mouth and heart in everyday life. Miao nationality not only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a long-suffering and unique culture, but also has language without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is lagging behi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descends mainly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ield work of inheritance education of Miao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Miao has a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heritage takes family, festivals, meetings and other venues as the major locations. The means of cultural heritage are in various ways and do not stick to one pattern. This is exactly why the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Miao nationality could descen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keep the essence of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ven if the school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poor and lacking in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investigate the education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Miao nationality in the west of Hunan province in detail from the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perspectiv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Miao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systems contain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education, that is, family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presence education. Among these four forms of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is a conscious education based on certain social requirements, and using specific means for specific populations. The content of this education is very prescriptive and embodies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the society. But the family, community and the state presence education are unconscious education, which normally descend through unconscious behavior to achieve it's purpose, reflecting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values and national mainstream values. This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that each form of educ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but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problems.
     The fifth chapter analyses the changing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ducation heritage in Miao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inheritage education system of Miao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organic whole just as the society is a fully functional community as a whole. Each part plays a different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close contact between these different par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tate presence, family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constitute the mainstream of nation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forms of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basic uni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extension of family education. Schools, as a formal education, have specific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specialized education establishments, and a clear direction.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their daily teaching, there is a "hidden curriculum" in school education which is affected by social strata, ethnic, local factors and so on, which means that schools are permeated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fully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iao nationality, chapter six points out that the educational heritage methods are diverse thanks to the d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mplex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We have been experiencing countless problems and failures over the years, which requires us to draw lessons, and make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improve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education heritage.
     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like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lso has a general law of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As time goes on, the three trends of national cultural development can coexist at the same time, showing three states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disappearance.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spontaneous choice according to internal reasons, but according to external factors, the education can play a very active role.
     Education is the basic method and means for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s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is just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It can be achieved by different forms of education in different places. For example,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Miao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al knowledge passes down in the forms of word and mouth, or in the forms of song, dance, taboo in the places like family, clan, community, religious ceremony. The people wh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are educated unconsciously. In the new society,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school system and the borrow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school classroom.
     From the overall view of the whol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the accepta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achieved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Conscious education contains the subjective values of the educators, which to some extent bring value play to the traditional cutural education. The educators'choic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praise, belittle or abandoning of cultural issues often influence the growth or reduction of the culture.
引文
①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④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民族教育研究》,2006第6期。
    ①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②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③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④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⑤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⑥关荣华:《四川苗族教育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①罗廷华,余岛:《贵州苗族教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1999年版。
    ②熊光红:《云南苗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三苗网:http://www.3miao.net
    ④陶红:《蚕丝文化传承中教育功能分析—嘉陵江流域蚕区考察与探索》,2008年西南大学博士论文。
    ①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6版。
    ②张福三:《论民间文化传承场》,《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2期。
    ③哈经雄、膝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④哈经雄、膝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⑤王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17卷3期。
    ⑥和少英:《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①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6期。
    ②苏娜:《倡导全方位的传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传承》,《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8期。
    ③普丽春:《云南彝族烟盒舞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价值》,《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18卷第2期。
    ④申茂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教育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
    ⑤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2卷第6期。
    ⑥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1卷第4期。
    ⑦朱学明:《文化传承与和谐社会》,《跨世纪》2008年第16卷第4期。
    ①郭祥超:《学校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新论——视觉文化反思和图文文化建构的视角》,《中小学学校管理》2009年第1期。
    ②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③胡迪雅:《高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论凉山大学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及推广价值》,《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卷第1期。
    ④容中逵:《论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隐性课程因素》,《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
    ⑤张飞曹能秀:《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为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卷第1期。
    ⑥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⑦刘培军,丁红兵:《校本课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0卷7期。
    ①张学敏,王爱青:《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微》,《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②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③王艳霞:《中国课程现代化及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④曹能秀,王凌:《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期。
    ⑤张俊豪:《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3期。
    ⑥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云南示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9卷2期。
    ①李琦:《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4卷第4期。
    ②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版。
    ③童绍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研究》,2006年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④范婷婷:《家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8卷第11期。
    ⑤黎林,陈忠军:《回族习惯法与回族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甘肃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①郑雪松:《清代满族皇室教育传承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②王润平:《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方式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③李禧:《湘西苗服与苗风初探》,《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卷第1期。
    ④陈莲:《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及艺术特点》,《艺术百家》2007年第2期。
    ⑤伍魏:《湘西苗族妇女服饰的巫术精神特征》,《装饰》2005年第2期。
    ⑥彭延炼,张琰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旅游开发——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第25卷第3期。
    ①丁洁,吴修林:《湘西瑰宝民间珍奇——解读湘西苗族鼓舞的内涵与价值》,《四川戏剧》2009年第1期。
    ②麻三山:《历史记忆、文化展示与民族认同——湘西苗族鼓舞象征意义与功能分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5卷第4期。
    ③李真:《论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27卷第10期。
    ④陈杰:《湘西苗族鼓舞艺术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4期。
    ⑤罗婉红:《湘西苗族鼓舞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0卷第4期。
    ⑥姚岚:《试论湘西苗族接龙舞的文化精神》,《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9卷第1期。
    ⑦张建国:《湘西苗歌音乐初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⑧张艺:《湘西苗歌的种类及特征分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20卷第4期。
    ⑨吴华强:《湘西苗族情歌衰微的思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①龙杰:《湘西苗族情歌赋比兴初探》,《怀化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②周亚辉:《浅谈湘西苗族锉花艺术》,《美术大观》2009年第12期。
    ③田鲁:《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湘西苗族刺绣艺术赏析》,《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0卷第5期。
    ④田茂军,邓振军:《湘西苗族剪纸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2卷第3期。
    ⑤赵丽君:《湘西苗族婚姻礼辞初探》,《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第1期。
    ⑥姚金泉:《试论湘西苗族婚恋自由的相对性》,《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①史德文:《湘西苗族丧俗考》,伍新福:《苗族文化论丛》,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张应和:《湘西苗族“闹丧”习俗漫谈》,《民族论坛》1997年第2期。
    ③杨林,刘少英,龙佩林:《从湘西苗族“赶秋节”看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民族论坛》2007年第9期。
    ④李乐为,吴善茂,屈甘霖:《浅谈苗族传统节日的功能——以湘西苗族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6第2期。
    ⑤陆群,谭必友:《湘西苗族巫蛊信仰生成之剖析》,《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第20卷第3期。
    ⑥陆群:《试论湘西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特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第19卷第1期。
    ⑦张卫华:《浅析湘西苗族巫术文化的特性》,《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5卷第2期。
    ①吴晓:《神圣叙事的日常表述——湘西苗族枫树崇拜的神话学解读》,《民族论坛》2006年第8期。
    ②龙明锋:《湘西苗族饮食文化浅析》,《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年第21卷第4期。
    ③于志海,龚双姣,谌蓉等:《湘西苗族聚居地野生食用植物种类调查初报》,《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年第25卷第2期。
    ④屈杰,白晋湘:《湘西苗族玩年抢狮的社会功能及健身价值》,《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4期。
    ⑤曹阳:《湘西苗族农村妇女对民族传统体育再传承的价值与对策》,《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第30卷第6期。
    ⑥李兴平,刘少英,龙佩林,宋彩珍:《湘西苗族百狮会项目的嬗变及其文化价值》,《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5期。
    ⑦张涛:《湘西苗家跳鼓活动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5卷第6期。
    ①喻湘存:《湘西苗族民俗文化初探》,《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8卷第4期。
    ②麻三山:《新时期湘西苗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探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5期。
    ③唐志明:《湘西苗族傩戏发展简述》,《人民音乐:评论》2007年第11期。
    ①覃文光:《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①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128页。
    ①资料来源:凤凰县政府网站,http://www.fhzf.gov.cn。.
    ①雷振扬:《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文化利益保障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4卷第3期。
    ②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
    ①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6版。
    ②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③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④周光大:《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⑤周光大:《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
    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①王桐龄:《中国民族简史》,第一页:如照历史上观察,中国民族,除了汉、满、蒙、回、藏之外,还有一位长兄,即苗族。
    ②《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
    ③民国《贵州通志·宦迹志·张广泅》。
    ④《咸同贵州军事史》结论部分。
    ⑤李明天:《海南岛苗族反抗国民党反对派大屠杀的斗争》。
    ⑥李廷贵等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第2页。
    ⑦三苗网(苗族联合网):资料来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①湖南省统计局:《湘西自治州:立足改革开放加速湘西发展》。http://www.hntj.gov.cn
    ①湖南省统计局:《湘西自治州:立足改革开放加速湘西发展》,http://www.hntj.gov.cn
    ①岑秀文:《苗族》,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②廷贵等著:《苗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①见江泽民《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中的讲话)
    ②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423页。
    ③李谨瑜:《试谈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八个问题》,《民族教育研究》1992年第4期。
    ①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页。
    ①参见Jamese A. Banks, Multicultural Educatiion:characteristics and Coods, Boston:Allyn and Bacon,1997 (P24).
    ①周光大主编:《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2版,第597页。
    ②哈经雄、膝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美]乔治·彼得·默多克著,许木柱译:《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台北洪叶文化馆印行,第1页-第2页。
    ④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302页。
    ①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版,第458页。
    ①周光大:《现代民族学》(上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2版.第699-700。
    ①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6页。
    ①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
    ②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页。
    ①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①麻树兰:《湘西苗族民间文学概要》[C],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版。
    ②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凤凰县志》[Z],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5页。
    ①龙生庭:《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凤凰县志》[z],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7页。
    ①周光大:《现代民族学》[Z](上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597页。
    ①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Z](上卷),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490页。
    ②娜木罕:《构建主义视野下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龙志先,龙林章:《走上美术课堂的苗家服饰艺术》,载湘西自治自治州教育学会、湘西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民族教育与文化》,2009第4期。
    ①周光大:《现代民族学》)(上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180页。
    ②柏贵喜著:《转型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③许启贤、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形成和演变》,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①袁振国:《当代教育学》[Z],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84页。
    ①周光大:《现代民族学》(上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86页。
    ①周光大:《现代民族学》[Z](上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160页。
    [1]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中国苗族民间制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版。
    [3]《湘西苗族》编写组:《湘西苗族》,1982版。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编印:《湘西民间文学资料》(第一集远古民间故事)。
    [5]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版。
    [6]曲木铁西:《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版。
    [7]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版。
    [8]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
    [9]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版。
    [1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版。
    [1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
    [1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版。
    [13]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14]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
    [15]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6]《保靖县民族志》编纂小组.保靖县民族志.2007年版。
    [17]勃罗姆利伊:《民族与民族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C.恩伯、M.恩伯著,杜彬彬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邓佑玲:《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土家语濒危现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版。
    [21]秦可国,李小平:《湘西民族传统体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熊光红:《云南苗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孟铸群,陈红涛:《中国民族教育论丛》(二),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4]段超:《土家族文化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5]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7]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8]《凤凰县民族志》编写组编:《凤凰县民族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
    [29]古丈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古丈县民族志》,湖南省保靖印刷厂1992年版。
    [30]候钧生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2]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3]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
    [34]梁远邦:《可爱的湘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吴述明、谭善祥:《苗学研究文选》,深圳: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36]张应和、田仁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麻荣远、龙晓飞、周纯禄、龙文玉:《苗汉语的历史比较》,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郑重信:《教育人类学导论》,台湾:台湾三联书局,1980版。
    [40]王连生:《教育人类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之研究》,台湾:台湾三联书局,1980年版。
    [41]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3]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1版。
    [46]林耀华:《金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47]韩达:《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云南、 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8]沈红:《一个乡村的现代性》,万卷图书公司,2006年版。
    [49]孟立军:《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0]孟立军:《民族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1]孟立军:《论中国民族教育》,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2]孟立军:《历史性跨越: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5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54]周光大:《现代民族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5]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6]李昌俊、彭继宽:《湖南民族关系史》(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7]刘黎光:《传说的湘西》,湘西吉首微小印刷厂,1999年版。
    [58]刘黎光:《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卷》,湘西保靖印刷厂1989年版。
    [59]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0]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1]罗康隆:《族际关系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62]马戎编:《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马戎:《西方民族社会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5]麻根生:《湘西墟场文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6]苗族简史编写组编:《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6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8]宋蜀华、白振声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孙秋云:《核心与边缘:18世纪汉苗文明的传播与碰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0]谭必友:《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71]吴仕明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72]伍新福:《苗族文化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73]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74]武吉海:《湘西州》,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7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7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丛书·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78]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9]湘西自治州统计局编:《湘西统计年鉴2007》,怀化市国瑞印刷厂,2008年版。
    [80]张翅翔:《湖南风物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1]杨昌鑫、杨正存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学校总览》,秀山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刷厂1993年版。
    [82]郑英杰:《文化的化理剖析:湘西民族伦理文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83]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4]中国民族年鉴社编:《中国民族民族年鉴2007》,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85]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4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5年版。
    [86]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苗族古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87]关荣华:《四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8]罗廷华、余岛:《贵州苗族教育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89]朱俊杰、马昌忠:《湖南民族教育五十年:1949—1999》,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0]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1]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2]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6版。
    [93]李廷贵等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4]岑秀文:《苗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9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6]麻树兰.:《苗族民间文学概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97]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98]钟涛:《苗族剪纸》,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99]谭志松:《武陵地区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00]谭志松:《武陵地区民族教育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01]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钟敬文:《口承文艺在民俗学研究中的位置》,《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2]刘锡诚:《保护民间文化的迫切性》,《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3]赵琳:《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2009年第5期。
    [4]隆名骥:《苗族风俗中祖先崇拜》,《吉首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5]郑英杰:《湘西文化生态及其影响》,《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6]陆群:《试论湘西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特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谭必友:《苗疆边墙与清代湘西民族事务的深层对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1期。
    [8]明越玲:《湘西苗疆边墙与白帝天王崇拜文化》,《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9]段超:《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情况及其对策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0]李甫春:《湘西旅游产业开发与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复兴》,《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11]滕久文:《建国前湖南民族地区教育概况研究》,《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12]石邦彦:《古代湘西苗区学校教育探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13]姚金泉:《历史上湘西苗疆的学校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14]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15]袁同凯:《地方政治权力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广西民族研究》,2004第4期。
    [16]关荣华:《四川苗族教育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第5期。
    [17]李慧:《村落视野中的民族教育嬗变与区域文化适应》,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8]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对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9]谭忠秀:《布依族社会变迁与家庭教育研究——贵州独山县中安村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20]杨昌国:《国外苗学的历史梳理》,《贵州民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1]罗林:《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
    [22]龙炳辉:《苗区语文双语教学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3期。
    [23]龙叶先:苗族刺绣工艺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一湘西凤凰苗族农村社区(榔木坪村)个案分析),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24]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25]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2期。.
    [26]衢州莲:《对腊尔山苗族地区“扫盲”教育的思考》《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27]艾比布拉:《关于湘西州民族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南民学院学报》,1996年第16卷第1期。
    [28]朴泰铢、金永林:《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及其重要性》,《教育评论》,1998年第4期。
    [29]余传贵:《湘西地区的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2期。
    [30]吴桂鸿:《解析湘西苗族的传统婚恋教育》,《怀化学院学报》,2009第28卷第6期。
    [31]张大庆:《着力构建教师培训的“湘西模式”》,《教师》,2009年第5期。
    [32]丁万录:《基督宗教对苗族教育的影响分析——以贵州石门坎为例》,《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3]陈忠勇王波:《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原因分析——以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苗族教育为例》,《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24卷第2期。
    [34]周亚辉:《浅谈湘西苗族锉花艺术》,《美术大观》,2009年第12期。
    [35]王竹青:《湘西苗族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征初探》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36]郭世偲:《湘西苗族舞蹈的形成及其审美艺术的研究》,《长沙大学学报》, 2009年第23卷第6期。
    [37]张飞,曹能秀:《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为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卷第1期。
    [38]吴爱月:《侗族传统教育与文化传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8卷第6期。
    [39]高滨鹤:《学校与家庭合作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8卷第3期。
    [40]程方平:《简论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41]李伟:《论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8卷第4期。
    [42]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中国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43]巴战龙:《简论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4]李锦平:《简论苗族文化语言的影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期。
    [45]袁定基,张原:《苗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总25卷第4期。
    [46]张建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的内涵》,“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3。
    [47]袁定基,刘德昌:《苗族五缘文化论纲》,《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48]石群勇:《论家庭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27卷第7期。
    [49]苏晓红:《(仰婀莎)诗与苗族文化传承关系研究.》,《文化学刊》,2009年7月第4期。
    [50]杨正伟:《苗族民俗与苗族民间文学》,《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2期。
    [1]Apple, Michael, ed.,1982,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American Education:Essays in Class, Ideology, and the State. Boston:Routlege and Kegan Paul.
    [2]Althusser, Louis,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pys. London:New Left Books.
    [3]Aronowitz, S., and H. A. Giroux,1981,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n Schooling.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4]Aubery, Carol, et al.,200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l Research:Issues in Methodology and Ethnics. London:Routledge/Falmer.
    [5]Altschull, J.H,1984, Agents of Power: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 New Yourk:Longman.
    [6]Anyon, J.,11981, "social Class and School Knowledge". Curriculum Inquiry 11(1):3-423
    [7]Apple, Michael,1982, Education and Power. New York:Routledge.
    [8]Apple, Michael W., and Lois Weis.,1983, Ideology and Practice in Schooling.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9]Barnes, E. and Mary Barnes,1896, Education among the Aztecs. Stanford, CA.: Leland Stanford Jr. University.
    [10]Berreman, Gerald D.,1968, "Ethnography:Medthod and Product". In James A. Clifton, ed.,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Essays in the Scop and Methods of the Science of Man, pp.337-373.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
    [11]Barry, H., Bacon, M.K., and Child, I.L.,1957, "A Cross Cultural Survey of Some 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iz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55: 327-332
    [12]Berman, David R.,1984, State and Local Politics. Boston:Allyn and Bacon, Inc.
    [13]Berry, J. W.,19990, "the 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In J. Berman, edu.,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s: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pp.201-234.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s.
    [14]Bernstein, B.,1977, Class, Codes and Control: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Traqnsmission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7, "Social Class, Language and Socialization". In J. Karabel & A. H. Baker, V. J.,1988, The Blackboard in the Jungle:Formal Education in Disadvantaged Rural Area:Sri Lankan Case. Netherland:Eburon Publisher
    [15]Benedict, R.,1934, Patterns of Cultures.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Halsey, 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pp.473-486.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Blauner, R.,1969, "internal Colonialism and Ghetto Revolt". Social Problems 16:393-408
    [17]Bock, J. C.,1982,"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A Conflict of Meaning". In P. G. Altback, R. F. Amove and G. P. Kelly, eds., Comparative Education, pp.78-101.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8]Boas, F.,1928, "Education, Conformity and Cultural Change". In Anthropology and Modern Life. New M:W. W. Norton. ——1941,Race, Language, and Culture. New York:Free Press.
    [19]Borman, Kathryn M., Amy E. Fox, and Bradley A. U. Levinson,2000,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Contemporary Schools". In Bradly A.U. Levinson, edu., Schooling the Symbolic Animal:Spe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 of Education, pp.239-247. Lanham, M.D.:Rowan & Littefield Publishers.
    [20]Bond, G.. C.,1981," So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A Review Article"-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2(4):227-257.
    [21]Greenberg. P.,1989, "Parents as Partners in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 New American Fad?" Young Children 44:61-75.
    [22]Greewood, D.J. and Morten Levin,1998, Introduction to Action Research:Social Research for Social Change.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23]Grindal, Bruce,1972, Growing up in Two Worlds:Education and Transition among the Sisala of Northern Ghana.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24]Heyman, Richard D.,1970, The Role of Carnegie Corporation in African Education,1925-1960. Th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25]Kacha-Ananda, Chob,1997, Thaiand Yao:Past, Present, and Future.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26]Labov, William,1972,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7]Ledlow, S.,1992, "Is Cultural Discontinuity and Adequate Explanation for Dropping out?"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31(3):21-36.
    [28]Marcus, George and Michael Fischer,1986,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9]Ovington, G.,2000, "Local Knowledge in Vietnamese Higher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Two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GR. Teasdale and Zane Ma Rkhea, eds., Local Knowledge and Wisdom in Higher Education, pp.127-151. Oxford: Pergramon.
    [30]Postiglione, Gerard A. ed.,1999, 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Culture, School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Falmer Press.
    [31]Psathas, G.,1968, "Toward A theory of Occupational Choice for Women".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52:253-266.
    [32]Rasinski, T.V. and Fredericks, A.D.,1989, "Dimensions of Parent Involvment". Reading Teacher 43:180-182.
    [33]Schneider, David M., 1980, American Kinship:A Cultural Accoun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4]Simmons, J.,1980, "An Overview of the Policy Issues in the 1980s". In J. Simmons, ed., The Education Dilemma:Policy Issu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1980s, pp.19-66. Oxford:Paragon Press.
    [35]Trueba, Henry T. and Yali Zou,1994, Power in Education:the Case of Miao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American Culture. Washington:The Falmer Press.
    [36]Upton, Janet L.,1999,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hool-based Tibetan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P.R.C.". In Gerard A. Postiglione, ed., 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Culture Schooling, and Development, pp.281-340. New York:Falmer Press.
    [37]Ward, M.C.,1971, Them Children:A Study in Lanugage Learning. Prospect Heights, IL.:Waveland Press.
    [38]Redfield.R., Linton. R.,&Herskovits, M J. Mo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49-152.
    [39]Spindler(1974)《教育与文化过程》(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40]Trueba(1987)《成功还是失败?》(Success or Failure? Learning and the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