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作为一个与“世界”相对照的术语,在“世界”被全球化和普适化的时候,它作为反面愈发凸显出积极的作用。同样“民族文学”也是如此,它在文学的全球化的断裂处生存,对异质性的保存又使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此“民族文学”本身就成为了全球化的一部分。那么“民族”是什么?“民族文学”是什么?“少数民族文学”又是什么?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可是要真正去解决这些本质化的问题,又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情。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以及格尔茨的“地方性知识”理论告诉了我们原因:这些概念在历时态中本身就是现代性建构的产物,是在权利运作中话语的话语构成,在共时态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那么它们在多维的坐标中都是一种具有边界的知识类型。而在全球化运动之中,这些具有边界有效性的概念怎样获得跨文化、跨国界、跨民族的传播则是我们研究的任务。这样一种“文化翻译”的方法便被前景化了。
     文章首先将要说明研究对象“少数民族文学”在建构过程中被那些话语形式所决定,这些话语形式包括:“民族”“少数民族”“民族文学”等等,而谱系学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流变及其背后的权力作用。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地方性知识(虽然它们标榜普遍理性)迻译过程中,怎样改造中国的认识结构,怎样从“民族”中生产出“中华民族”,怎样在“民族文学”中生产出“少数民族文学”的。
     而文章的重点就在于我们怎样运用文化翻译的方法去重新审视这种被建构起来的“少数民族文学”,这样一种多层次的翻译过程就被揭示出来,正是这些过程最终造就了现代的“少数民族文学”样式。这些过程包括:(1)民族“文学”的翻译,也就是“少数民族”接受“大写的”文学的过程;(2),民族“文字”的翻译,突出体现在“少数民族”作家的非母语写作现象上;(3)民族“文化”的翻译,也就是通过“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去“翻译”民族的文化和民俗。
     对于民族“文学”的翻译,我们试图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生史的揭示来证明西方“大写的”文学怎样进入中国和中国少数民族语境之中,并开始对中国全民族的文本实践进行约束,同时逐渐改造了“中华民族”(包含少数民族)“小写的”文学概念。“少数民族文学”被建构的过程也是学科名称、学科制度、研究机构以及学术圈等众多权力运作的结果。
     而对于民族‘文字’的翻译,特别在中国的语境中,由于汉族的不自我指涉性,“少数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学”的代名词,而“少数民族”作家的非母语写作则某种程度上是“少数民族文学”的代名词。这种非母语写作的形式由于涉及到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的直接转换,也让更具有翻译性。我们通过非母语写作与“双语写作”“流散写作”“翻译文学”之问的对比,揭示它“混杂”的文化形式,以及它既不同于母语民族文学,也不同于非母语民族文学的间性形态。这种形态为我们理解非母语写作带来了双重障碍,但同时它又积极地改造着民族文学本身。
     对民族“文化”的翻译而言,我们试图从概念内部出发去消解概念的本质性,也就是被认为是民族文化承载形式的“民族文学”所描述的民族文化或者民俗本身就是被建构的产物,大量的非民族成分和被改造和虚构的“伪俗”在“民族文学”之中并不罕见。藉此我们去瓦解“民族文学”本真性的神话。
     最后我们将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思路,那就是作为“方法”的少数民族文学,以此来超越东方/西方和主流民族/少数民族的二元对立,以“少数民族文学”(“小写的”文学)的视野去审视文学本身,以获得文学研究的另
"Nation" as a concept in contrast to the "world", when globalization and the universal-oriented, it become more prominent as the opposite of a positive role. Similarly, so is national literature, it lies in the fragmentation of globalization literatur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eterogeneity also makes it a mor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central issue of global interaction is the tesion between cultural homogenization and cultural heterogeneous, thus "national literature" itself has become a part of globalization. Then What is the Nation? What is National literature? what is Minority literature?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front of us. But to solve these problem of Essentialism is a very hard work. Foucault's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and "genealogy" and Geertz's "local knowledge" tells us why. The reason is these concepts is a produ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and is the discourse constitutes in the the discourse of rights in Diachronic,and in Synchronic, it a kind of "local knowledge", then they have the boundary of knowledge in multi-dimensional coordinates.
     In the globalization movement, how these concepts which have boundarys communication cross the cultural and the border of nation is our research mission. Such a "cultural translation" approach will be foregrounded.
     The paper first want to show which kinds of discourses would Impact "minority lit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these discourse forms include nation, minority, national literature and so on.
     The genealogical approach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se concepts and the underlying power behind them. Of course, we also need to note that,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these local knowledge (although they advertised universal reason), how to impact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knowledge, and how to product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nation, and how to product "minority literature" from "national literature ".
     The focus of the paper lies in how to research "minority literature" with the method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so a multi-level translation process was revealed, which ultimately created a modern "minority literature" style. These processes include:(1) translation for national literature, which is the process of minority's accepting of "capitalized" Literature; (2) translation for national text, specially is the minority writers'non- native writing; (3) translation for national culture, that is, the minority literature how to translate minority's culture and folklore.
     Translation for national literature, we have tried to through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inority literature to reveal how the West "Literature" to enter the context of China and Chinese minorities, and start to limit the practice of text, while impact the concept of Chinese national literature. Minority literature is also the resul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name, the subjec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cademic circles.
     As for translation for national language, 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minority literature is synonymous with national literature, and minority writers' non-native writing is e synonymous with minority literature.
     The non-native writing involve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two cultures and two languages, so it has more translationity. Through the contrast between non-native writing and bilingual writing, diaspora writing and translational literature, non-native writing is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hybrid cultural form, this bring us a double barrier whem we research the non- native writing, and also it transform the national literature positively.
     Translation for national culture, we try to proceed from the interior of the concept to deconstruct the essential concept——many na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 are considered the products which are constructed, a large number of non-national elements and fakelore lie in the minority literature, which could deconstruct the authenticity of national literature.
     Finally, we will provide a approach of minority literature, and that is minority literature as "method" which could beyond the East/West and majority/minority and research literature through minority literature.
引文
1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7-48页。
    2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载汪辉、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7页。
    3 Roman Jakobso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In L.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67, pp113-118.
    1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页。
    2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18页。
    1 J·丹纳赫等《理解福柯》,刘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1汪民安《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2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页。
    1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2参见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2页。
    3参见T. F. Hard,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p309.
    4参见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16页。
    2 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p6.
    3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5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6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版,第21页。
    7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页。
    8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见《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9-117页。
    1贺国安《刘克甫谈汉民族研究与民族理论问题》,《民族研究》1987(4)。
    2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页。
    3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8页。
    4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页。
    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版,第22页。
    2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5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页。
    6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版,第28页。
    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版,第31页。
    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版,第31页。
    4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5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1卡尔霍恩《民族主义与族群》,载翟学伟等编译《全球化与民族认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213页。
    2关于中文“民族”源流考辨的文章可参看: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的问题》,《历史研究》1963(2);金天明、王庆仁《中国近代谁先用“民族”一词》,《社会科学辑刊》1981(2);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的出现及其初期使用情况》,《民族研究》1984(2);韩锦春、李毅夫编《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印,1985年版;彭英明:《关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步考察——兼谈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辩证理解》,《民族研究》1985(2);茹莹《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世界民族》2001(6);黄兴涛《“民族”一词究竟何时在中文里出现》,《浙江学刊》2002(1);方维规《论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与中国》,《二十一世纪》2002(4);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民族研究》2004(2);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004(3);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6)等。
    3茹莹《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世界民族》,2001(6)。
    1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004(3)。
    2彭英明《关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步考察——兼谈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辩证理解》,《民族研究》,1985(2)。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1赵汀阳《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世界哲学》,2003(5)。
    2顾炎武《日知录》,卷13,《正始》。
    3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1卢义《民族概念的理论探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7)。
    2小森阳一《近代日本国语批判》,陈多友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1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1 A·M·列舍托夫《论“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贺国安译,《民族译丛》,1992(4)。
    2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2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1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1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1参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1页。
    2参见刘小新《论文学的民族性与民族主义》,《福建论坛》,2008(2)。
    3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4艾米莉·阿普特《全球市场上的翻译》,载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1李鸿然《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和确定》,《民族文学研究》,1999(2)。
    1卢克·拉特斯《人类学的邀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2德佳斯威尼·尼朗佳纳《表述文本和文化:翻译研究和人类学》,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99年版,第281页。
    1 Godfrey Lienhardt. Modes of Thought. The Institutions of Primitive Society. Oxford:Basil Blackwell,1954, p97.
    2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载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8页。
    3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载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0页。
    4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载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3页。
    5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载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5页。
    6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载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3页。
    7段峰、刘汇明《民族志与翻译:翻译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参看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 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2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海上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第43页。
    3 Susan Bassnett. 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e Studies. In:Constructing Cultures.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8,p125.
    1 Susan Bassnett. 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e Studies. In:Constructing Cultures.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8,p126.
    2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6)。
    3托马斯·杜波依斯《民族志诗学》,《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
    4参见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87页。
    1杨利慧、安德明《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载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10页。
    2 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 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p.133.
    1申雨平编《西文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2桂乾元《翻译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3德佳斯威尼·尼朗佳纳《表述文本和文化:翻译研究和人类学》,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1谢天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个突破和两个转向》,《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2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构建与文化转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00页。
    1 Jonathan Culler, The Literary of Theory, in What's Left of Theory, ed. Judith Butler,John Guillory & Kendall Thomas, 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2000,p289.
    2参见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文艺研究》,2002(6)。
    3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1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2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3埃德温·根茨勒《翻译、后结构主义与权力》见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4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载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236页。
    5陈永国《翻译的文化政治》,《文艺研究》,2004(5)。
    1陈永国《翻译的文化政治》,《文艺研究》,2004(5)。
    2参见Jenny Thomas. 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 London:Longman,1994.
    3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88页。
    4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1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Routledge,1992, p14.
    2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Routledge,1992, p15.
    3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Routledge,1992, pp16-17.
    1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Routledge,1992, p15.
    2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页。
    3 Sherry Simon. Translation and Interlingual Creation in the Contact Zone. In:Paper for Translation as Culture Transmission Seminar. Concordia University, Montreal,1996.
    4 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 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p.133.
    5 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 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p.133.
    1 Law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2埃德温·根茨勒《翻译、后结构主义与权力》,载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3 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4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5页。
    5 Lawence Venuti.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p11.
    1 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 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p.136.
    1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4页。
    2埃德温·根茨勒《翻译、后结构主义与权力》,载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3吴文安、朱刚《翻译策略的语境和方向》,《外国文学评论》,2006(2)。
    4参见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的“译序”,《中国翻译》,2002(7)。
    1张冰《蒂尼亚诺夫的动态语言结构文学观》,《国外文学》,2008(3)。
    1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7)。
    2 Itamar Evans-Zohar: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Leuven:ACCO,1978, pp 117-127.
    3伊塔马·埃文-佐哈尔《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庄柔玉译,载《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4 Susan Bassnett: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e Studies. In:Constructing Cultures.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p127.
    1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外国语》,2001(4)。
    2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外国语》,2001(4)。
    3伽达默尔《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见《真理与方法》第2卷,台北: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03页。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3-135页。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90页。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90页。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94页。
    2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7页。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92页。
    4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1保罗·德曼《“结论”:瓦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载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26页。
    1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71页。
    2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26页。
    3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73页。
    1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35页。
    1 Rene Wellek. Discriminations:Further Concepts of Criticis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0.
    2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37页。
    3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37页。
    4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38页。
    1发表于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二期。后收录于《独秀文存》,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5-98页。
    1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1918年4月15日第四卷第四号。
    2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1918年4月15日第四卷第四号。
    3可参见梁文道《汉字、国家与天下》,《国学》,2009(6)。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参见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2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1-184页。
    3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11月27日创刊号。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教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1朱栋霖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参见朝戈金《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中国民族》,2006(5)。
    1苏光文《爱国主义:1937-1945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心话语》,《民族文学研究》,2000(1)。
    2刘大先《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文艺理论研究》,2005(2)。
    1西胁隆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论序言》,何鸣雁译,《民族文学》1985(3)。
    1茅盾《发刊词》,《人民文学》1949年10月第1卷第1期。
    2李鸿然《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与确定》,《民族文学研究》,1999(2)。
    1可参看梁庭望《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发展》,《民族文学研究》,2000(4)。
    1参看王锦强《当代民族文学与语言》,《文艺争鸣》,1992(3)。
    1田原《在远离母语现场的边缘——浅谈母语、口语和双语写作》,《南方文坛》,2005(5)。
    1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1朝戈金《中国双语文学:现状与前景的理论思考》,《民族文学研究》,1991(1)。
    1杨镰《元代江浙双语文学家族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09(5)。
    2戴良《九灵山房集》卷二一,转引自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明代卷),第417页,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编《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5页。
    4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朝戈金《中国双语文学:现状与前景的理论思考》,《民族文学研究》,1991(1)。
    2朝戈金《中国双语文学:现状与前景的理论思考》,《民族文学研究》,1991(1)。
    3朝戈金《中国双语文学:现状与前景的理论思考》,《民族文学研究》,1991(1)。
    1乔治·斯坦纳《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15页。
    2朝戈金《中国双语文学:现状与前景的理论思考》,《民族文学研究》,1991(1)。
    1刘洪一《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中国比较文学》,2006(2)。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1威廉·萨弗让《现代社会中的流散者:祖国与回归的神话》,《流散者》,1991(1),第83-99页,转引自苏德西·米什拉《流散者批评》,阎嘉主编《文学理论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350页。
    1参见王赓武2004年3月17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海外华人写作与流散研究高级论坛上的主题发言:《作为海外华人的写作:没有解脱的两难?》(Writing as Chinese Overseas:Dilemma without Relief?)。转引自王宁《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性特征》,《中国比较文学》,2004(4)。
    2参看欧阳桢《传统未来的来临:全球化的想像》,见薛晓源、王宁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7页。
    3参看欧阳桢《传统未来的来临:全球化的想像》,见薛晓源、王宁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4参看欧阳桢《传统未来的来临:全球化的想像》,见薛晓源、王宁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1参看朱光潜先生作的注,见《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3页。
    2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3页。
    3转引自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58页。
    1钱中文《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春之卷。
    2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7-48页。
    1王宁《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性特征》,《中国比较文学》,2004(4)。
    2霍米·巴巴《献身理论》,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1转引自饶芃子、蒲若茜《从“本土”到“离散”——近三十年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评述》,《暨南学报》,2005(1)。
    1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构建》,《跨文化对话》,1999(2)。
    2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徐卫翔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页。
    3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1王宁《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性特征》,《中国比较文学》,2004(4)。
    2霍米·巴巴《献身理论》,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1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5页。
    2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4页。
    3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5页。
    1卫景宜《全球化写作与世界华人文学——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裘小龙谈话述评》,《国外文学》,2004(3)。
    1吴重阳《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北京: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2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8页。
    1单超《试论民族文学及其归属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3(2)。
    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3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35页。
    1钱锺书《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页。
    2钱锺书《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页。
    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3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423页。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3页。
    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页。
    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页。
    3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245页。
    4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页。
    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页。
    1 Susan Bassnett. When is a Translation not a Traslation. In:Constructing Cultures.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8, p28.
    2参见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213页。
    1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2关于《景善日记》和《光辉之城》的考辨文章,可参见孙慧怡《“源于中国”的伪译——《景善日记揭示的文化现象》《20世纪末伪译个案研究》,收录于《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221页。
    3孙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4孙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2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载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乔治·斯坦纳《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15页。
    2欧阳桢《传统未来的来临:全球化的想像》,见薛晓源、王宁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1 Itamar Even-Zohar.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Leuven:ACCO,1978, pp117-127.
    2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5页。
    3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5-160页。
    4 Susan Bassnett. 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e Studies. In:Constructing Cultures.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p127.
    1刘俐俐《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05(2)。
    2梅米《殖民者与受殖者》,载许宝强、罗永生编《解殖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9页。
    1陈永国《翻译的文化政治》,《文艺研究》,2004(5)。
    2刘禾《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1 《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为《巴别塔之后》节译本,庄绎传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版。
    2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1参看胡继华《第三空间》,载汪民安主编《主题先行》,2008(7),http://www.ztgzs.net/html/ztxxb/20080721/1405.html.
    2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1参看史安斌《“边界写作”与“第三空间”的构建:扎西达娃和拉什迪的跨文化“对话”》,《民族文学研究》,2005(3)。
    2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11)。
    3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载汪辉、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7-543页。
    4埃德温·根茨勒《翻译、后结构主义与权力》,载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5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08页。
    1 Law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p20.
    2 Lawence Venuti.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p11.
    3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10页。
    4凌津奇《“离散”三议:历史与前瞻》,《外国文学评论》,2007(1)。
    1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1比尔·阿希克洛夫特等《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刘自荃译,台北:骆驼出版社,1998年版,第47-79页。
    2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9-90页。
    1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2户晓辉《民间文学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3 T. F. Hard.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p177.
    4 Alan Dundes. Who Are the Folk?.In:Interpreting Folklore.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pp]-19.
    1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7页。
    2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7页。
    3参看缪勒《比较神话学》,刘魁立主编,金泽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 Robert Redfield. The Folk Societ. Amer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49(52). pp293-308.
    2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3多尔逊《城市里有民吗?》,转引自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4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5 Alan Dundes. Who Are the Folk?.In:Interpreting Folklore.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pp1-19.
    1 T. F. Hard.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p271.
    2参看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80页。
    3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7页。
    2 J·H·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李扬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1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2 Maria Leach.Funk and Wagnalls Standard Dictionary og Folklore,Mythology and Legend.New York:Funk andWagnalls,1949,p400,中文可参见张紫晨编《中外民俗学词典》附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弗朗西斯·李·厄利特《民间文学:一个实用定义》载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9页。
    1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4页。
    1户晓辉《民间文学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5页。
    2瑞吉拉·本迪克斯《探求本真性:民俗研究的形成·绪论》载李扬译著《西方民俗学译论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3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1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2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1小松和彦《名为“灵魂”的记忆装置——围绕“民俗”概念的素描》,载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77-402页。
    2户晓辉《民间文学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3-94页。
    1郑志明《民间文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展望》,载《文学民俗与民俗文学》,台湾南华管理学院1999年版。
    2张福三《实用·解释·巫术·礼仪——对民间文学功能的再认识》,《民族艺术研究》,2004(4)。
    1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海上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威廉·R·巴斯科姆《民俗学与人类学》,载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9页。
    2 J·H·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李扬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3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1阿切尔·泰勒《民俗与文学研究者》载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2可参看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 Susan Bassnett. When is a Translation not a Traslation, In:Constructing Cultures,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8, p28.
    1阿兰·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周惠英译,《民间文化论坛》,2004(5)。
    2陈子艾《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开端》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3陈子艾《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开端》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结构主义及俄国形式主义述评》,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1参看朝戈金《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中国民族》,2006(5)。
    1赵景深《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2丁伯铨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词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26页。
    1阿切尔·泰勒《民俗与文学研究者》载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2刘俐俐:《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6(2)。
    1李云忠:《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概观》,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50页。
    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97页。
    2刘俐俐《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6(2)。
    3参看刘俐俐《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6(2)。
    1张清华《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南方文坛》,2004(2)。
    2马丽华《灵魂三叹——扎西达娃及其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97(2)。
    3关于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详细的分析,可参看本书附录。
    1刘俐俐《一个有价值的逻辑起点——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南开学报》,2005(2)。
    2刘俐俐《一个有价值的逻辑起点——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南开学报》,2005(2)。
    3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页。
    1可参看刘俐俐《一个有价值的逻辑起点——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南开学报》,2005(2)。
    1克里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3-74页。
    2尹虎彬《从单重文化到双重文化的负载者》,《当代文艺思潮》,1986(6)。
    3刘俐俐《走进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民族研究》,2002(4)。
    1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2林惠祥《怎样研究民俗学》,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9页。
    1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2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4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1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页。
    2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0页。
    1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3页。
    2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页。
    3可参看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和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等。
    4贺学君《从书面到口头:关于民间文学研究的反思》,载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9-90页。
    1 Richard Baumen. The Field Study of Folklore in Context. In:Handbook of American Folklo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3, pp362-386.
    2尹虎斌《口头诗学与民族志》,《民俗研究》,2002(2)。
    1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2钟敬文《谈谈民俗志》,《文史知识》,1998(7)。
    3高丙中《“民俗志”与“民族志”的使用对于民俗学的当下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07(1)。
    1董晓萍《民族志式田野作业中的学者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6)。
    2高丙中《“民俗志”与“民族志”的使用对于民俗学的当下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07(1)。
    3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6)。
    1德佳斯威尼·尼朗佳纳《表述文本和文化:翻译研究和人类学》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段峰,刘汇明《民族志与翻译:翻译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1)。
    3 Godfrey Lienhardt. Modes of Thought. The Institutions of Primitive Society. Oxford:Basil Blackwell,1954,p97.
    1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载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8页。
    2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载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0页。
    3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载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3页。
    4段峰,刘汇明《民族志与翻译:翻译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1)。
    5有没有所谓的作家的“人类学写作”,学术界仍然存有争议,2008年11月29—30日在贵州花溪贵州民族学院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年会”就将“文艺创作的人类学转向”作为一个议题。可参看会议提交论文:吴秋林《“人类学写作”质疑》;孟华《词语·术语·物语——人类学写作的三种方式刍议》;夏敏《中间路线:无所谓圣俗的人类学书写》;潘年英《文学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文学涵义辨析》;徐新建《人类学写作:科学与文学的并置交融》;王菊《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的人类学倾向浅谈》;安琪《史学、文学与人类学:跨学科的叙事与写作》;刘珩《民族志式的传记——人类学写作的可能性探索》;王立杰《写作的人类学:认识“间距”与在“间距”中认识》等。
    1李立《小说化:民族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9)。
    2徐新建《从文学到人类学——关于民族志和写文化的答问》,《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1)。
    1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页。
    1王铭铭《远方文化的谜——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冬季卷。
    1阿切尔·泰勒《民俗与文学研究者》,载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2 Richard Dorson. American Folklo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p4 另见 Richard Dorson. Folklore and Fakelor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 Richard Dorson. Folklore. Zeitschrift fur Volkskunde,1969, p60.
    4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1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2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3瑞吉拉·本迪克斯《探求本真性:民俗研究的形成·绪论》,载李扬译著《西方民俗学译论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1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2米切尔·舒德生《文化与民族社会的整合》,载戴安娜·克兰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3 Alan Dundes. Nationalistic Inferiority Complexes and the Fabrication of Folklore. Journal of Floklore Research,1985(22).
    4阿兰·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民间文化论坛》,周惠英译,2004(5)。
    1 Alan Gailey. The Nature of Tradition. Folklore,1989(2).
    2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1页。
    3 Ronald Baker.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 in Folklore and Literature. Western Folklore,2000春季号,p107.
    4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5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1王霄冰《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06(3)。
    2 Venetia J. Newall. The Adaptation of Folklore and Tradition (Folklorismus). Folklore, Vol.98,1987(2), p131.
    3瑞吉纳·本迪克斯《民俗主义:一个概念的挑战》,载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69页。
    4瑞吉纳·本迪克斯《民俗主义:一个概念的挑战》,载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72页。
    5瑞吉纳·本迪克斯《民俗主义:一个概念的挑战》,载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72页。
    6王霄冰《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06(3)。
    7瑞吉纳·本迪克斯《民俗主义:一个概念的挑战》,载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79页
    1 Baron and Spitzer. Public Folklore. Washington,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1992, p1.
    2杨利慧、安德明《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载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25页。
    1刘俐俐《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05(2)。
    2阿切尔·泰勒《民俗与文学研究者》,见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1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2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瑞吉纳·本迪克斯《民俗主义:一个概念的挑战》,见《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编》,周星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69页。
    1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2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3页。
    3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1阿兰·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周惠英译,《民间文化论坛》,2004(5)。
    2马种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民族研究》,2001(1),第18-28页。
    3阿兰·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周惠英译,《民间文化论坛》,2004(5)。
    4阿兰·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周惠英译,《民间文化论坛》,2004(5)。
    1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1孙歌《亚洲意味着什么——文化间的“日本”》,台北:巨流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2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3陈光兴教授此文发表于《台湾社会研究季刊》,56期,2004(12)。后经过修订收于《去帝国》一书之中。《去帝国》,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年版。
    4陈光兴《去帝国》,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页。
    1孙歌《作为方法的日本》, 《读书》,1995(3)
    2参看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曾倚萃《沟口雄三的中国方法——超克亚洲的知识脉络》,台北:台大政治系中国中心,2008年版,第2页。
    1曾倚萃《沟口雄三的中国方法——超克亚洲的知识脉络》,台北:台大政治系中国中心,2008年版,第4页。
    2可参考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参看沟口雄三《“知识共同”的可能性》,戴焕译, 《读书》,1998(2)
    4曾倚萃《沟口雄三的中国方法——超克亚洲的知识脉络》,台北:台大政治系中国中心,2008年版,第5页。
    1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林右崇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年版,第106页。
    2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林右崇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年版,第106页。
    3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林右崇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年版,第107页。
    1沟口雄三、小岛毅等《中国的思维世界》,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沟口雄三、小岛毅等《中国的思维世界》,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沟口雄三、小岛毅等《中国的思维世界》,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4本文初稿首讲于2002年12月18日台湾大学华夏学会,后结集于《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2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3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1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222页。
    2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载汪辉、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7页。
    3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载汪辉、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9页。
    1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2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1陈光兴《去帝国》,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1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孙周兴、李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关纪新《打造全向度的民族文学理论平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3姚新勇《对当代民族文学批评的批评》, 《文艺争鸣》,2003(2)
    4刘大先《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 《文艺理论研究》,2005(2)
    5曹顺庆《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民族文学研究》,2005(3)。
    6陈光兴《去帝国》,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1陈光兴《去帝国》,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页。
    1阿布杜勒·贝·詹穆哈默德《走向一种少数话语的理论:应该做什么?》,王逢振译,《外国文学》1994(4)。
    2德勒兹、迦塔利《哲学是什么》,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3德勒兹、迦塔利《哲学是什么》,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4德勒兹、迦塔利《哲学是什么》,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1德勒兹、迦塔利《哲学是什么》,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2德勒兹、迦塔利《哲学是什么》,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1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林右崇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年版,第44页。
    2王佑夫《中国古代民族诗学初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3王佑夫《中国古代民族诗学初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1王佑夫《中国古代民族诗学初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2王佑夫《中国古代民族诗学初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1张清华《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南方文坛》,2004(2)。
    2马丽华《灵魂三叹——扎西达娃及其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97(2)。
    1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王文融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2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4页。
    1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375页。
    3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373页。
    2蔡志纯、黄颢编《活佛转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3周炜《佛界——活佛转世与西藏文明》,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4王绯《魔幻与荒诞:操在扎西达娃手心儿里的西藏》,《当代作家评论》,1993(4)。
    5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6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1李湛忞《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杨彩霞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1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2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227页。
    3傅新毅《佛教中的时间观念》,《江苏社会科学》,2003(2)。
    4姚治华《大圆满及海德格尔的四维时间》,《现代哲学》,2006(1)。
    1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1页。
    2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8页。
    1姚新勇《西部与小说“叙事革命”》,《暨南学报》,2004(1)。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
    白靖宇.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比尔·阿希克洛夫特等.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刘自荃译.台北:骆驼出版社,1998
    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王文融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查·索·博尔尼.民俗学手册.程德祺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陈光兴.去帝国.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蔡志纯、黄颢编.活佛转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戴安娜·克兰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丁伯铨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词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德勒兹、迦塔利.哲学是什么.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结构主义及俄国形式主义述评.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北京:三联书店,1997
    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林右崇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
    沟口雄三、小岛毅等.中国的思维世界.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桂乾元.翻泽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关纪新、朝戈金著.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
    韩锦春、李毅夫编.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印,1985
    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海上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户晓辉.民间文学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J·H·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李扬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J·丹纳赫等.理解福柯.刘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诲龙、张家一《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卡尔·瑞贝卡.世界大舞台.高瑾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
    ------帝国的话语政治.杨立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卢克·拉特斯.人类学的邀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罗选民、屠国元主编.阐释与解构:翻译研究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李扬译著.西方民俗学译论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李云忠.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概观.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李湛忞.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杨彩霞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99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缪勒.比较神话学.刘魁立主编.金泽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帕尔塔·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范慕尤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乔治·斯坦纳.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钱锤书.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见: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石凤珍.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孙歌.亚洲意味着什么——文化间的“日本”.台北:巨流出版社,2001
    ------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孙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申雨平编.西文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文化研究立场十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编.文化研究(5).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吴重阳.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北京: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
    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孙周兴、李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
    汪辉、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构建与文化转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汪民安.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
    ---------羌在汉藏之间.北京:中华书局,2008
    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
    ------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王佑夫.中国古代民族诗学初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许宝强、罗永生编.解殖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许娘光.美国人与中国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徐卫翔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小森阳一.近代日本国语批判.陈多友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
    ---------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薛晓源、王宁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朱栋霖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编.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周炜.佛界——活佛转世与西藏文明.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
    曾倚萃.沟口雄三的中国方法——超克亚洲的知识脉络.台北:台大政治系中国中心,2008
    张紫晨编.中外民俗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郑志明.民间文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展望.载文学民俗与民俗文学.台湾南华管理学院,1999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直心.边地寻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Literary Fame. Routledge, 1992
    Baron and Spitzer. Public Folklore. Washington,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1992
    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Godfrey Lienhardt. Modes of Thought. The Institutions of Primitive Society. Oxford:Basil Blackwell,1954
    Gideon Toury.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Jenny Thomas. 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 London:Longman,1994
    Kathleen Davis.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London:Taylor & Francis Ltd.,2001
    Law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Maria Leach. Funk and Wagnalls Standard Dictionar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 New York:Funk and Wagnalls,1949
    Maria Tymoczko, Edwin Gentzler. Translation and power, 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2
    Richard Dorson. American Folklo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Folklore and Fakelor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Rnne Wellek. Discriminations:Further Concepts of Criticis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
    T. F. Hard.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A·M·列舍托夫.论“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贺国安译.民族译丛,1992(4)
    阿布杜勒·贝·詹穆哈默德.走向一种少数话语的理论:应该做什么?.王逢振译.外国文学,1994(4)
    艾米莉·阿普特.全球市场上的翻译.见: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阿兰·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周惠英译.民间文化论坛,2004(5)
    朝戈金.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中国民族,2006(5)
    ---------中国双语文学:现状与前景的理论思考.民族文学研究,1991(1)
    曹顺庆.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05(3)
    陈永国.翻译的文化政治.文艺研究,2004(5)
    高丙中.“民俗志”与“民族志”的使用对于民俗学的当下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07(1)
    ---------关于《写文化》.读书,2007(4)
    段峰,刘汇明.民族志与翻译:翻译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1)
    德佳斯威尼·尼朗佳纳.表述文本和文化:翻译研究和人类学.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董晓萍.民族志式田野作业中的学者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6)
    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004(3)
    傅新毅.佛教中的时间观念.江苏社会科学,2003(2)
    方维规.论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与中国.二十一世纪,2002(4)
    沟口雄三.“知识共同”的可能性.戴焕译.读书,1998(2)
    关纪新.打造全向度的民族文学理论平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贺国安.刘克甫谈汉民族研究与民族理论问题.民族研究,1987(4)
    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的出现及其初期使用情况.民族研究,1984(2)
    胡继华.第三空间.载汪民安主编.主题先行,2008(7)
    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民族研究,2004(2)
    ---------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6)
    贺希格陶克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1)
    黄兴涛.“民族”一词究竟何时在中文里出现.浙江学刊,2002(1)
    金天明、王庆仁.中国近代谁先用“民族”一词.社会科学辑刊,1981(2)
    卡尔霍恩.民族主义与族群.载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翟学伟等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刘大先.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文艺理论研究,2005(2)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之检省.文艺理论研究,2007(6)
    李鸿然.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和确定.民族文学研究,1999(2)
    刘洪一.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中国比较文学,2006(2)
    凌津奇.“离散”三议:.历史与前瞻.外国文学评论,2007(1)
    李立.小说化:民族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9)
    刘俐俐.大历史观与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当代作家评论,2010(2)
    ---------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性质与作为——阿库乌雾人类学散文集《神巫的祝咒》述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2)
    --------- “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文艺理论研究,2010(1)
    --------- “美人之美”:多民族文化的战略选择.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5)
    ---------汉语写作如何造就了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品——以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作品为例.学术研究,2009(4)
    ---------关于文学“如何”的文学理论.文学评论,2008(4)
    ---------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地位、路径和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8(3)
    ---------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6(2)
    ---------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05(2)
    ---------一个有价值的逻辑起点——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南开学报,2005(2)
    ---------走进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民族研究,2002(4)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11月27日创刊号
    罗斯玛丽·列维·朱姆沃尔特.头口传承方法纵谈.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6)
    梁庭望.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发展.民族文学研究,2000(4)
    梁文道.汉字、国家与天下.国学,2009(6)
    刘小新.论文学的民族性与民族主义.福建论坛,2008(2)
    卢义.民族概念的理论探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7)
    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的问题.历史研究,1963(2)
    马丽华.灵魂三叹——扎西达娃及其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97(2)
    马翀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民族研究,2001(1)
    彭英明.关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步考察——兼谈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辩证理解.民族研究,1985(2)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1918年4月15日第四卷第四号
    钱中文.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春之卷
    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构建.跨文化对话,1999(2)
    饶芃子、蒲若茜.从“本土”到“离散”——近三十年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评述.暨南学报,2005(1)
    茹莹.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世界民族,2001(6)
    史安斌.“边界写作”与“第三空间”的构建:扎西达娃和拉什迪的跨文化“对话”.民族文学研究,2005(3)
    单超.试论民族文学及其归属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3(2)
    苏德西·米什拉.流散者批评.载阎嘉主编.文学理论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
    孙歌.作为方法的日本.读书,1995(3)
    苏光文.爱国主义:1937-1945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心话语.民族文学研究,2000(1)
    托马斯·杜波依斯.民族志诗学.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
    田原.在远离母语现场的边缘——浅谈母语、口语和双语写作.南方文坛,2005(5)
    王绯.魔幻与荒诞:操在扎西达姓手心儿里的西藏.当代作家评论,1993(4)
    王锦强.当代民族文学与语言.文艺争鸣,1992(3)
    卫景宜.全球化写作与世界华人文学——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裘小龙谈话述评.国外文 学,2004(3)
    王铭铭.远方文化的谜——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冬季卷
    王宁.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性特征.中国比较文学,2004(4)
    -----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11)
    乌热尔图.不可剥夺的自我阐释权.读书,1997(2)
    吴文安、朱刚.翻译策略的语境和方向.外国文学评论,2006(2)
    王霄冰.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06(3)
    谢天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个突破和两个转向.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徐新建.从文学到人类学——关于民族志和写文化的答问.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1)
    西胁隆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论序言.何鸣雁译.民族文学,1985(3)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文艺研究,2002(6)
    尹虎彬.从单重文化到双重文化的负载者.当代文艺思潮,1986(6)
    杨镰.元代江浙双语文学家族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09(5)
    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6)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泽,2002(7)
    ---------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庄柔玉译.载西方翻泽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姚新勇.对当代民族文学批评的批评.文艺争鸣,2003(2)
    ---------西部与小说“叙事革命”.暨南学报,2004(1)
    姚治华.大圆满及海德格尔的四维时间.现代哲学,2006(1)
    张冰.蒂尼亚诺夫的动态语言结构文学观.国外文学,2008(3)
    张福三.实用·解释·巫术·礼仪——对民间文学功能的再认识.民族艺术研究,2004(4)
    钟敬文.谈谈民俗志.文史知识,1998(7)
    朱姆沃尔特.头口传承方法纵谈.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外国语,2001(4)
    张清华.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南方文坛,2004(2)
    赵汀阳.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世界哲学,2003(5)
    Alan Dundes. Who Are the Folk?. In:Interpreting Folklore.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Nationalistic Inferiority Complexes and the Fabrication of Folklore. Journal of Floklore Research,1985(22)
    Alan Gailey. The Nature of Tradition. Folklore,1989(2)
    Itamar Evans-Zohar.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Leuven:ACCO,1978
    Jonathan Culler. The Literary of Theory, in:What's Left of Theory, ed.Judith Butler, John Guillory & Kendall Thomas,, 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2000
    Richard Baumen. The Field Study of Folklore in Context. In:Handbook of American Folklore.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3
    Richard M. Dorson. Folklore. Zeitschrift fur Volkskunde,1969
    Robert Redfield. The Folk Societ. Amer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49(52)
    Roman Jakobso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In:L.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67
    Ronald Baker.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 in Folklore and Literature. Western Folklore,2000春季号
    Sherry Simon. Translation and Interlingual Creation in the Contact Zone. In:Paper for Translation as Culture Transmission Seminar, Concordia University:Montreal,1996
    Susan Bassnett. 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e Studies. In:Constructing Cultures.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Venetia J. Newall. The Adaptation of Folklore and Tradition (Folklorismus). Folklore, Vol.98, 198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