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研究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而言,都不能局限或归属于某一特有学科,迄今为止各种形式的文化研究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跨学科性。本文借鉴了文化人类学通过移植生态学的规律所创立的文化生态理念,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全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导论部分属于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国外有关文化生态问题研究的理论积淀,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其中也包括了对文化哲学的论述。
     第一章提供了全文所依赖的理论基点。首先从基本概念入手,区分了文化与文明、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然后分析了文化生态形成的前提——文化多样性,对文化多样性进行了生态考察,主要涉及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主要表现以及多样文化的分类、多样文化间的生态关联。从历时的视野对文化生态的演化作了分析,认为文化生态的演化包括文化生态的遗传和变异两个层面,文化生态的遗传要求人们坚持传统的民族精神,文化生态中的变异要求人们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但强调文化生态遗传与变异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生态面临着不同的环境,所以有必要对影响文化生态演化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国际环境进行探讨。
     第二章将目光聚焦在中国文化生态的当代转型。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文化生态建设的成就:在建国初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生态向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演替: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生态运行的基本规范;维护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文化生态中的“优势种”地位。其次,总结了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文化生态建设的教训: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建设缺少商品经济的催化剂和根基;维持社会主义文化生态正常运行的“双百”方针在实践中遭到挫折;“左”倾错误导致文化生态中亚文化的缺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上市场经济的推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中国文化生态出现了当代转型,考察了中国文化生态当代转型的评判标准。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格局的失衡与调整。分析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内三种具体文化形态形成的分制格局:以政治话语为基调的主导文化;以人文话语为基调的精英文化;以世俗话语为基调的大众文化,指出了它们的关联性。然后考察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格局失衡的表现:主导文化的关心度下降;精英文化的衰退;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三种文化形态之间也存在冲突。这种文化生态格局的失衡势必会给中国的社会稳定、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去对失衡的文化生态格局进行调整:对主导文化地位的坚持与巩固:对精英文化的认同与繁荣;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与规范。这样才能够达到中国文化生态格局的和谐与平衡。
     第四章分析了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生态格局的影响。在全球化的景况下,中国文化生态建设无疑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正常文化交流的一面,也有西方发达国家依仗其强大的实力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的一面,并且这种文化霸权具有隐蔽性与欺骗性、强制性与霸道性、复合性与多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西方文化霸权对我国文化生态格局的渗透是全面的。因此我们进行文化生态建设还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国家文化生态安全预警系统;提高我国文化创新能力;坚持社会主义主导文化,提倡多样性,坚持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御西方文化霸权。
     第五章从文化生态理念的视野分析了文化和谐。区分了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认为文化和谐是我国文化生态建设的目标与归宿,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文化生态建设。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分别在不同层面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着支撑分力,但这种分力只有在文化生态的整合下凝聚成一股合力才能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第六章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在探析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建设的中国特色时,首先考察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结果,它包含了文化生态中所有优秀文明成果,而文化生态更多的体现为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文化优秀成果整合的过程,经过文化生态建设,能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营养。接着讨论了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生态的个性发展与中国文化生态建设过程中独特的价值取向。在考量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建设的世界眼光时,侧重分析了中国文化生态建设面向世界的宽广眼界,中国文化生态建设在世界文化体系建构过程中的话语权,以及构建和谐世界进程中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价值。
     最后在结束语部分展望了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和平发展,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达至和平崛起,就必须创建、缔造中国现代文化,以中国文化多样性为基础,实现对中国文化生态新的优化。
Cultural study can not be limited to or belong to a unique discipline whether in the broad sense or in the narrow sense. Until now, various kinds of cultural study have a common feature: interdisciplina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problem by making use of the cultural ecology idea established by cultural anthropologists through transplanting the law of ecology from a brand-new angle of view of cultural philosophy. The whole paper has mainly conducted the stud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introduction is the part to summarize the documents, mainly introducing the accumulation of overseas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ecology research,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e ecology problem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frame, research methods, innovation and the inadequacy of this paper. This part also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philosophy.
     Chapter I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which the whole paper relies on. It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cepts, differentiating the cultural from the civilized, the cultural ecology from the ecological culture, then analyzes the premise of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ecology—culture multiplicity, carries on the ecological inspection to the cultural multiplicity, mainly referring to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the main manifestation as well a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connections of diverse cultures. It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successively, thinks that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heredity of cultural ecology and the varia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The heredity of cultural ecology requests people to insist on traditionally national spirit; the varia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requests people to hold the direc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but there is an emphasis on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eredity of culture ecology and the variation of culture ecology. Because different countries' cultural ecologies face different cultural environ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at have influences on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Chapter II focuses on the modern re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First, it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It realized the succession from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al ecology to the socialist culture ecolog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ew nation, established the basic standard of the movement of the socialist cultural ecology and maintained Marxist-Leninism's status of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cultural ecology. Next, it summarized the lessons of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The socialist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lacked catalyst and foundation of commodity economy. The policy "Double Hundred" which maintaine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ocialist cultural ecology encountered setbacks in practice. "Leftist" mistakes caused the lack of inferior culture of cultural ecolog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up,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hanges with the commodity economy's impetus in economy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 politics, which led to the modern re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andard of the modern reformation.
     Chapter III discusses the patterns of three specific forms of cultural formations, that is, the dominant culture taking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as the core; elite culture taking the humanistic discourse as the core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taking the secular discourse as the core, it studies the internal imbalances and adjustment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It analyze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imbalanc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the declining concern of the dominant culture, the wane of the elite culture, the spread of the mass culture and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three cultural patterns. The imbalance of the cultural ecology is bound to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national solidarity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unbalanced cultural ecology: the adherence to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dominant culture; the upgrad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elite culture and the guidance and normalization of the popular culture. Thus, it can gain the internal harmony and balance of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hapter IV is about the impact that western cultural may give to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Because of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undoubtedly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culture, on one hand western cultural may give positive impact to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on the other hand,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relying on their strong strength carried on cultural hegemony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is sort of cultural hegemony ha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covert, deceptive, coercive, compound and diverse.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cultural hegemony into the area of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the dominant culture, the elite culture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Therefore, when we carry on the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we must als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ecurity and warning system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ecology to enhance China's abilit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dvocate the socialist dominant culture, carry forward the theme and promote divers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ffectively resist to western cultural hegemony.
     Chapter V makes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harmony advocated vigorously by China from the theoretical vision of cultural ecology. The paper distinguishes the harmonious culture from the cultural harmony which is easy to confuse. It is thought that cultural harmony is the goal and destination of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only way i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The dominant culture, the elite culture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provide supporting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t different levels, but the components can play a more prominent role only being condensed into a force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ultural ecology.
     Chapter VI is abou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orld's vision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Among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it first studies the differences and association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and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nking that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result, which contains all the achievements of outstanding civilizations in the cultural ecology, while the cultural ecology embodies more as a process, which is an ongoing process discarding the dross and the false and selecting the essential and the true. Only the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can continue to provide nutrition to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n, it discusses the personality publicity of the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uniqu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In the world's vision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it focuses on the broad vision of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facing the world, the discourse right of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of world's cultur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looks forward to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will get peaceful developments, and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To make China become a world power, we must create a modern Chinese culture to realize the new integration of the China's cultural ecology based on the diversity of Chinese culture.
引文
[1]参见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一文化生态学》,《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参见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参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5]参见潘艳、陈洪波:《文化生态学》,《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6]王玉德:《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生态文化》2003年第1期。
    [7]王东昕:《环境与文化互动关系的文化生态学反思》,《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8]梁渭雄、叶金宝:《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学术研究》2000年第11期。
    [1]参见陈淳:《考古学文化与文化生态》,《文物季刊》1997年第4期。
    [2]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理论学刊》2004年第10期。
    [3]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管宁:《文化生态与现代文化理念之培育》,《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5]王玉德:《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生态文化》2003年第1期。
    [6]罗曼、马李辉:《西部大开发加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建议》,《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7]参见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1]朱谦之:《文化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页。
    [1]张汝伦:《大众文化霸权与文化生态危机》,《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2]参见梁渭雄、叶金宝:《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学术研究》2000年第11期。
    [3]参见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参见钟淑洁:《积极推进文化生态的健康互动》,《长白学刊》2001年第6期。
    [5]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第3期。
    [6]谢洪恩、孙林:《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
    [1]孙怀卫:《文化生态--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视野》,《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吴圣刚:《文化的生态学阐释和保护》,《理论界》2005年第5期。
    [3]参见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范围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刘京希:《政治生态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参见李峰:《当代艺术生态里的几个人与几个环节》,《东方艺术》2007年第21期。
    [5]参见王志涛、王立家:《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参见蒋骁华:《典籍英译与文化生态平衡》,《澳门理工学报》2007年第2期。
    [7]参见何菁:《从普通话与方言之争看构建和谐文化生态》,《青年记者》2007年第2期。
    [8]参见黄泽:《试论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1]衣俊卿:《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
    [1]陈由:《痛苦的智慧--文化学说发展的轨迹》,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1]张汝伦:《文化研究三题议》,《复旦学报》1986年第3期。
    [2]庞朴:《要研究文化的三个层次》,《光明日报》1986年1月17日。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1]C·伯恩、M·伯恩:《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0页。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页。
    [1]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2]周鸿:《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2]王勤田:《现代文化思潮与青年教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197页。
    [1]参见R.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302页。
    [2]《张岱年全集》第6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7页。
    [1]《原则宣言·世界文化大会》,第一条第一款、第三款。
    [2]欧文·拉兹洛编:《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146页。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页。
    [2]参见秦榆:《中国文化性格》,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
    [1]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文汇报》2007年10月16日,第3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463页。
    [1]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2]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4-565页。
    [1]高建明:《文化界定三题》,《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秦书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管窥》,《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法]吉尔·利波维茨基、[加]塞巴斯蒂安·夏尔:《超级现代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2]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6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7页。
    [3]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1]参见http://www.shjubao.cn/epublish/gb/paper148/20001231/class014800006/hwz281416.htm
    [1]《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页。
    [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8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2]《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61页。
    [1]吴小明:《德赛二先生与社会主义--陈独秀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1年版,第97-98页。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709页。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0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642页。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1-752页。
    [3]《人民日报》,1952年1月30日。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781页。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页。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3-784页。
    [2]《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2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2页。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2页。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1页。
    [2]丹纳著 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3页。
    [1][美]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八),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2页。
    [3]转引自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00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1]陈清泉、宋广渭:《陆定一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41页。
    [1]周谷城:《评茹行先生的艺术评论》,《新建设》1963年第9期。
    [1]即所谓八亿人八个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白毛女》、《杜鹃山》、《海港》。
    [2]即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1]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66、189页。
    [1]宋进:《邓小平理论的品格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2]宋进:《邓小平理论的品格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3]宋进:《邓小平理论的品格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8-559页。
    [1]马克斯·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页。
    [1]翁杰明等主编:《与总书记谈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273页。
    [2]参见凌志军、马立诚:《呼喊:当代中国的五种声音》,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3]参见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知识分子立场”从书,就是以这三大主题分册。
    [1]参见赵有田著:《综合国力竞争与文化冲突》,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1]韩少功:《夜行者梦语》,《读书》1993年第5期。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4页。
    [1]托可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页。
    [1]袁幼鸣:《诗人何为--93中国“21世纪新空间”文化研讨会综述》,载《钟山》1994年第2期。
    [2]郭镇之:《传播论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3]R.威尔逊:《商业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载《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8期。
    [1]Norman Jacobs,Mass Media in Modern Society,2~(nd),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2.P113.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1]《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4页
    [1]高丙中:《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异》,《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2]潘知常:《“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关于20世纪文化遗产的反省之二》,《百花洲》1999年第2期。
    [1]徐圻:《冲突中的交融》,《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2]高丙中:《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异》,《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3]《人民日报》,2003年8月13日。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1][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1]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赵鲁杰:《美国全球霸权与中国命运》,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1][法]伊波特里·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53-354页。
    [1]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4页。
    [1]赵淑平、王银柱:《美国电视纵横》,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1]关世杰:《因特网与文化帝国主义》,《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
    [2]Philip H Coombs,The Fourth Dimension of Foreign Policy Educational and Affairs,New York:1964.ⅩⅠ
    [1]《“人才流动”代替“人才流失”》,《参考消息》2003年3月25日。
    [2]宋国涛、金歌:《中国国际形势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1]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王松涛译:《论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1]李忠杰:《论建设和谐文化》,《光明日报》2006年10月9日。
    [2]雷莹,白显良:《建设和谐文化笔淡:先进文化 和谐文化 文化和谐》,《光明日报》2006年05月16日。
    [3]参见http://bbs.newssc.org/dispbbs.asp?boavdid=70&id=296695
    [1]胡蓉:《探索警察文化建设新路》,《广东警治研究》2006年第4期。
    [2]郭诏彬:《贯彻科学发展观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文化支撑--“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0日。
    [3]《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综合研究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举办“建设和谐文化”研讨会综述》,《光明日报》2006年06月05日。
    [4]李德顺:《用改革和发展打造“和谐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第9期。
    [5]《论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参见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118569。
    [1]梁桂全、田丰等:《在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53页。
    [1]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38页。
    [1]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1页。
    [2]人类进步基金会:《共同创造地球的未来》,《国外理论动态》1994年第19期。
    [1]沈壮海:《先进文化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1]胡锦涛:《在省部2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日。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2]祁述裕:《市场经济中的文艺作品》,《东方》1995年第3期。
    [1]《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2]《人民日报》,1992年2月19日。
    [3]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4年3月7日。
    [4]《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7页。
    [5]《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6]《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7]《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8页。
    [8]《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1]司马云杰:《社会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2]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转引自顾蓓熙:《从全球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参见:http://www.bie.edu.cn/xxgl/news.asp?new:7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1]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沈晓阳:《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载《理论学习》2002年第10期。
    [1]陈锡喜:《邓小平理论重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与当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2]参见孙如意:《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内在机制》,载《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1]韩庆祥:《如何进行“能力建设”》,载《学习时报》2001年12月7日第三版。
    [1]《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1]黑格尔:《伦理体系》,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4-30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1]参见[法]乐黛云、勒比雄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第27页。
    [2]吴健:《东方价值:世界文化共享》,《理论导刊》2004年第1期。
    [3]李光耀:《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2004年4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慧玲译《李资政: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年4月22日。
    [1]《大英百科全书》第26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1]赛曼·杜林:《全球化与后殖民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1]《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7、《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邓小平理论专题摘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卢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现时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陈锡喜:《邓小平理论重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与当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宋进:《邓小平理论的品格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余玉花:《思想道德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程伟礼:《全盘西化的外衣与东方文明的躯体》,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7、姜国祥、潘英:《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关保英:《行政法的私权文化与潜能》,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张远新:《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王荣发:《现代职业伦理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2、周浩然、李荣启:《文化国力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3、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25、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潘定智:《民族文化学》,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7、胡潇:《文化现象等》,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28、丁晓原:《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9、武文:《文化学论纲--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徐良高:《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2、张景荣:《文化根本任务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吴冠军:《多元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4、江德兴:《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张骥:《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6、张新生等:《全球化:时代的标识》,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37、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李小娟:《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0、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41、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2、李兆翔、牟树勋、马言宝:《社会发展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梁柱等:《历史智慧的启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王立诚:《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沪江大学的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李希光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7、田丰:《文化进步论--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的哲学思考》,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8、俞思念:《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0、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1、韩震:《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52、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3、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国翻译出版社2003年版。
    54、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陈药泉、李景源:《新世纪文化走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6、郭建宁:《当代中国文化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北京: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9、李金蓉:《文化与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的思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0、严春友、严春宝:《文化全息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1、朱旭东:《全球化历史进程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2、光明日报编辑部:《和谐文化建设专家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63、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曹泳鑫、赵平之:《先进文化与现代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5、黄力之:《先进文化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66、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7、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68、[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9、[美]尼克松·理查德:《1999,不战而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70、[英]安东尼·D·史密思:《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71、[美]普洛格、贝茨著,吴爱明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2、[日]梅棹忠夫著,王子今译:《文化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73、[英]理查德·刘易斯,关世杰译:《文化的冲突与共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74、[美]欧文·拉兹洛戴侃著、辛未译:《多种文化的星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5、[英]汤林森,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6、[美]克利福德·格尔兹,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77、[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7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79、Raymond Williams:Marxism and Literatur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80、David B.Clarke: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Postmodern City,London:Rout ledge,2003.
    81、John Tomlinso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
    82、Mile Featherstoneed,Global culture:Nationalism,globalization,and modernity:a 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 special issue,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90.
    83、 Richard J.Payne,Jamel R.Nassar: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New York:Longman,2003.
    1、陈绪新:《文化生态:以一种对话的视野回救现代性》,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2期。
    2、吴圣刚:《文化的生态学阐释和保护》,载《理论界》2005年第5期。
    3、李浥:《艺术创新与文化生态》,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4、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载《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2期。
    5、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6、康敬东:《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7、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8、詹冬华:《精神文化生态问题随想》,载《环境教育》2005年第7期。
    9、王裕毛:《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载《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10、段华明:《社会主义与生态问题》,载《开发研究》1996年第4期。
    11、黄云霞:《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12、刘建祥、郭松:《论文化生态的多元化》,载《求索》2002年第5期。
    13、陈治桃、李三虎:《生态的政治化与政治的生态化》,载《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4、孙卫卫,华丽:《文化生态变迁的道德意蕴》,载《求索》2005年第10期。
    15、孙卫卫:《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载《理论探索》2004年第3期。
    16、孙卫卫:《文化生态: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兼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及其培育》,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7、孙卫卫:《大众文化规约与文化生态培育》,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8、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9、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0、王玉德:《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载《生态文化》2003年第1期。
    21、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载《学术探索》2002年第4期。
    22、叶南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递进轨迹与转犁机理》,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8期。
    23、管宁:《文化生态与现代文化理念之培育》,载《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24、陈琦:《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基因与文化生态平衡》,载《装饰》2003年第4期。
    25、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26、范大平:《论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载《求索》2005年第2期。
    27、武秋萍、许瑾:《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载《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4期。
    28、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载《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9、南方:《文化生态浅议》,载《中国出版》2001年第8期。
    30、于硕:《“发展”概念与跨文化生态》,载《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4年增刊第3期。
    31、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载《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2、谢洪恩、孙林:《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3、徐学福:《着力营造先进文化生态系统》,载《理论视野》2004年第5期。
    34、谢洪恩、孙林:《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载《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
    35、金德万:《论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载《理论月刊》2000年第7期。
    36、王凤歧、林雄辉:《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扩张与渗透》,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2期。
    37、汪亭友:《论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演变中的作用》,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5期。
    38、李建军:《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与对策》,载《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9、罗捷:《析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文化霸权》,载《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40、潭英华:《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对青年的影响》,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41、张冠文:《视听传媒中的西方文化霸权及抵御对策》,载《前沿探索》2004年第1期。
    42、左小平:《美国的文化霸权及我们的应对方略》,载《探索》2002年第6期。
    43、刘莉:《经济全球化、文化霸权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载《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44、许加梅:《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东欧“和平演变政策”特点剖析》,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45、王忠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载《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
    46、朱爱东:《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4期。
    47、赵明:《多级世界的文化冲突与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载《观察家》2001年第3期。
    48、李素萍:《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载《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9、董海琳:《全球化与语言文化霸权》,载《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0、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载《光明日报》2006年7月25日。
    51、李慎明:《汲取世界各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载《光明日报》2006年7月26日。
    52、梁树发:《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载《人民日报》2000年1月24日。
    53、刘丁香:《重塑新世纪形象--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谈中国文化策略》,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6月13日。
    54、卢子震:《谈谈文化融合》,载《光明日报》2000年4月4日。
    55、董伟:《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载《理论周刊》2002年1月15日。
    56、吴旺宗:《当代世界--亨廷顿重谈文化冲突与融合》,载《学习时报》2001年12月10日。
    57、李国强:《世界文坛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接受多样化接受差别》,载《文艺报》2000年11月7日。
    58、熊春菊:《论文化创新》,载《湖南日报》2003年3月6日。
    59、姜义华:《论先进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二)》,载《文汇报》2001年3月26日。
    60、李泽泉:《积极推进文化创新》,载《浙江日报》2001年12月17日。
    61、包泉万:《民族文化也要建立生态保护区》,载《中国文化报》2001年第3期。
    62、[加拿大]张裕禾:《教·科·文·卫文化融合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2月11日。
    63、汪健:《新世纪中国文化大趋势》,载《中国社会报》2001年1月6日。
    64、周熙明:《以开放的姿态建设先进文化》,载《学习时报》2000年12月11日。
    65、薛萍:《中国文化选择的轨迹》,载《光明日报》2003年4月9日。
    66、顾乃忠:《中国文化转向何方》,载《社会科学报》2002年9月5日。
    67、纪宝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载《光明日报》2001年5月29日。
    68、宋育英:《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二》,载《光明日报》2000年5月30日。
    69、士衣:《寻求文化的生态平衡》,载《中国青年报》2002年11月24日。
    70、董光璧:《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载《学习时报》2002年第5期。
    71、陈锡喜:《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建构的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5期。
    72、程伟礼:《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五大趋势》,载《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3、宋进:《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的文化成因》,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4期。
    74、顾钰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2期。
    75、余玉花:《探寻中国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载《江汉论坛》2000年第9期。
    76、唐莲英:《论江泽民创新思想的现实意义》,载《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4期。
    77、王荣发:《邓小平文化理论及其指导意义》,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78、张远新:《试论江泽民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载《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79、Homi Bhabha K:The Commitment to Theory,New Formations 5,1998.
    80、Demetrakis z.Demetrious:Connell's Concept of Hegemonic Masculinity:a Critique.Theory and Society 30,2001.
    81、Amazon Town:Energy and the Evoultion of Culture,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5 2005.
    82、Philip H Coombs,The Fourth Dimension of Foreign Policy Educational and Affairs,New York:1964.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