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学传播形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延安文学独立于国统区、沦陷区之外,在自成一体的传播系统中遵循着独特的规律不断发展,并取得了重大历史成就。它是一种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学,政治意识形态通过对文学情感性、审美性的利用和渗透,最终使文学成为革命战争中与枪杆子同样重要的政治宣传和革命动员的工具。意识形态全面控制着延安文学传播系统、传播模式,这使得延安文学的传播形态具有了历史独特性,表现出不同于现代文学其他阶段、其他区域的新质。
     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使延安文学研究经常陷入政治问题的纠缠,这就需要我们走出纯文学研究的封闭视野,代之以综合多元的文化观察方式。而现代传播学理论向来注重对信息传播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对话与合作的整体研究,其开放、客观的理论视角可以有效避免从纯文学角度观照探索延安文学可能导致的局限和偏颇。因此,本文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延安文学,观察延安文学的历史存在形态,以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对这一独特的传播系统加以分析和阐释,并关注各传播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影响,就更具有针对性。只有重回延安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历史场域去触摸与领悟,才能避免从先在的观念出发,对延安文学做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近几年来,文学的传播研究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陈平原认为,从大众传播角度入手,可以更加迅速地把握、感知现代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和精神。目前来看,站在“文学的周边”,比如从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的关系、受众接受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来研究现代文学,业已硕果累累。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只着眼于现代文学传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要素,把现代文学的存在与发展看作一个完整的传播体系,对现代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及反馈的整个传播过程进行宏观考察,这种提法和研究还不多见,只有王本朝从现代文学制度层面有所介入。作为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延安文学的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媒介、接受主体等要素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样本意义颇为独特,值得我们从传播角度进行梳理、探索。利用相关传播学理论对延安文学做传播方面的探讨,目前所见只有《延安文学的传播学意义初探》、《容纳与建构:1935-1948延安报刊与文学传播》、《读者的分化与延安文学的转型——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等零星文章。这些文章在延安文学生产、传播机制和传播媒介等方面有所分析和讨论,但从其理论延展的模式来看,并没有自觉地把传播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可靠方法对待和使用,没有看到文学的传播作为文化现象的实质,对延安文学传播各要素的把握还不足,对各要素间的意义关联尚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为本课题留下了研究空间。
     本文以延安文学传播形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延安文学传播系统中各传播要素的存在形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总结延安文学各传播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构成的特定传播模式。论文对延安文学传播系统中的传者和受众从不同层面进行类型分析,比较符合延安文学的传播实践。其中,把延安中共领导群体作为特殊的传者和受众,准确阐释其对延安文学传播所发挥的控制作用,较有新意。论文对延安文学期刊、报纸文艺副刊和图书出版等大众传播媒介详细、准确的分析,有助于人们从媒介因素理解延安文学。论文还首次按照传播学经典传播模式观察分析延安文学的传播形态,提出了延安文学传播意识形态统摄下的“四级控制模式”——政治意识形态、领袖人物议题策划对传者的把关控制;对传播媒介的控制;对受众接受趣味的塑造和控制;对具体传播内容的控制。
     论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包括五章。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延安文学的传播环境。延安文学生成、传播于以延安为中心的特定环境之中,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条件与延安文学传播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延安文学的传播语境。特定的传播场域和语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学传播图景和模式。本文着重分析了地理、文化、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封闭性,延安文学控制与传播主体构成的多元与流动所带来的文学资源的封闭与开放,以及基于战争背景和农民文化的人文改造、延安领导层在文化上的创新追求等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延安文学的制约与影响。
     第二章着重讨论了延安文学传播主体构成,并试图与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现代文学传播主体进行比较,以考察延安文学传播主体的心态特点与变化。研究特定文学,首先要追问的就是谁在控制、传播文学。具体到延安文学,其传播主体非常复杂,包括具有“五四”启蒙背景的外来知识分子作家、苏区作家、本土知识分子作家和工农兵作家等等,可以从不同层面去认知。不同的传播主体,意味着不同的文学传播目的、动机与诉求。在不同传播观的碰撞与冲突中,知识分子作家在个体自由与组织规范之间挣扎彷徨,艰难地完成了由知识分子文化精英到党的文艺战士的身份认同。他们接受了革命家推崇的重在革命教育与政治宣传的文学传播观,并积极走向工农兵大众,进行革命意识形态的另类启蒙:发现、改造民间艺人,培养、扶植工农兵大众进行革命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努力实现延安文学传播主体的最大化。传播主体不同的角色身份意识和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力制约下的文学传播意图,必然映射到文学的内容选择与传播方式上,对延安文学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第三章为延安文学的受众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向读者传播。只有读者接受、认可,文学传播过程才不会中断,文学传播主体的一切努力才不会付之流水。文中特别强调了延安文学政策的创设者、阐释者——党政军领导与主流理论家、批评家和工农兵大众这两个接受群体的接受期待、接受水平,对于延安文学的规约与塑造。
     第四章集中讨论延安文学的传播渠道和媒介。现代媒介理论提醒我们,传播媒介或传播方式往往比所传播的内容更具认识意义。从传播方式来说,延安文学传播应该说是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方式的综合利用。各种基于不同媒介的传播方式,在延安文学的传播系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空间。其中,文学期刊和副刊等大众传播媒介是延安文学传播的主流媒介。与和平时期不同的是,在战争的制约下,延安文学传播媒介呈现出数量众多、依赖党的组织而生命力短暂的特点。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文艺月报》等为代表的文学媒介,不仅培养了延安文学传播的新生力量,还促进了工农兵文学观念的传播,使文学创作与传播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文学传播媒介控制者对其所传播的文学作品的主题、形象、形式以及文学批评、文学潮流等所进行的适应时代语境要求的制约和把关,彻底改造了延安文学的内在品质与外在构成。
     同时,为了更好地阐释延安文学传播系统突出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和功利性的由来与必然,论文第五章讨论了延安文学传播的主要控制策略与方式,分析了延安文学传播系统中各要素是如何被精心组织与控制起来的,最终形成了操作性非常强的传播模式,使延安文学成为取得民族战争与解放战争胜利的另一支军队。延安文学传播内容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一对主体的控制和传媒的控制实现的,因而没有单列章节。
     延安文学传播实践为现代文学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与模式,作为当下文学生产与传播的理论和实践资源,这种传播模式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对其历史局限与弊端,我们却更应该予以警醒。
Yan'an literature, independent from the areas ruled by Guomindang and Japanese, had been being developed constantly with the unique regularity, and made a great history achievement. As the literature with strong ideological color, Yan'an literature has showed the conversion to political ideology, which had changed itself into the tools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revolutionary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and permeability to the aesthetic sensibility and emotion of literature. That Ideology had comprehensively controlled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mode of Yan'an literary had given it uniqueness historically and showed the different quality from other stages and other areas.
     You cannot avoid the "Yan'an thought" when you study Yan'an literature, whatever way you look at it. So we must think beyond the pure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and replace it by multi-culture observation method. Modern communication theory commits to the interaction,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various elements, and its opening and objective theoretical viewpoint has avoided the incorrectness studied from the angle of pure literature. Therefore, this text appears more appropri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an'an literature, which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this communication system from restricting and influence of related elements. Only when we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field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touch the literature itself, could we avoid a prior conception and to simply judge Yan'an literature.
     The communication study of literature has been a hotpot in recent years. Chen Pingyuan has indicated, we can grasp 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and spirits of modern literature from mass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in a short time. Although several study results of literature have been made from mass, however, most of them just paid attention to the one of the links or elements. Wang Benchao is one of very few peop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a complete communication system, who gave a study ab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the dissemination ,acceptance and the feedback of modern literature. As a special stage in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the main factors such as the communicative environment, the subjective, the media, the accepting objective, etc. of Yan'a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Had had a great change, it is worth to explore from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this stage, there are some papers such as a primary stud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of Yan'an literature; Accommodation and construction: Yan'a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nd LiterarySpreadingl935-1948; Reader's differentiation and Yan'an literature reforming------the literatur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Yan'an Liberation Daily supplement, which have made som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o the productio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of Yan'an literature, Unfortunately, they could not consider communication science as a effective method to study literature ,to grasp the elements, the relation and the meanings of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There is the great space for further study.
     This paper, has chosen the communication forms of yan'an literature as the study object, has studied the forms of different factors and mutual rel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summarized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on mode being constructed and restricted by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elements. This Paper gives a type analysis of the disseminators and audiences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Yan'an literature. In this study, we make the Yan'an's communist party leaders as the special disseminators and audiences and analysis their control action to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Yan'an literature through a precise way. This Paper displays an accurate study of the mass media such as literature periodical, newspaper supplement and publications in Yan'an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Yan'an literature better. It has also studied the communication forms of Yan'an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mode, proposed the "four_ hierarchical control model", that is, political ideology, the strictly control of the planning issues by the leaders, the control to the media, the control to the interest of the audience and to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on content. The paper has five chapters, and inclu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has analyzed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of Yan'an literature.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elements of Yan'a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constituted the communication context of Yan'an literature.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loseness and openness of geography, culture, education and economic factors which formed the specific mode, and also analyzed the restrict and effect of various soci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humanistic reconstruction to the peasant culture on the war background and the creative pursue about the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has emphasized to discuss the constitution of communication subject of Yan'an literature , and has compared them with the others from different areas and stages, so as to inspect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elings of communication subject including the external intellectual writers who had the "May 4th" enlightenment background and the Soviet Area writers, the native intellectual writers and local worker-peasant-soldier writers who should be though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he different subjects had different literary purpose, motivation and pursue so that they had struggled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elite culture and the party's soldier's identity. They accepted the point of the revolution and political propaganda, tried to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subject of Yan'an literature maximization diligently.
     Chapter three is the study of the audiences of Yan'an literature. Literary work s 'value and the significance rely on its dissem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s to the readers. Only accepted and enjoyed by the readers, the literary spreading process would not be interrupted. This paper has emphasized specially on the provisions and establishment to Yan'an literature by the interpreters' acceptance and expectation from the leaders and mainstream theorists, critics and workers - peasants- soldiers mass.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hannel and media of Yan'a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Modern media theory reminds us that media or propagation mode is often more important than content. Viewed from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Yan'a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forms which are mass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coll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have different performance and space based on the propagation of different media. Among them, the mass media such as literature periodical magazines and supplements, for example, the literature supplement of "liberation daily", "literary magazine monthly", are the mainstream medias of Yan'a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 Under war's restriction, the Yanan literature media presents many 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umerous in quantity and short in life, relying on organization , and they have reconstructed inner quality and outer constitution of Yan'an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origin and inevitability of political ideology attribute and utilitarian better of Yan'a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fifth chapter of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main control strategies and method of Yan'a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and analyzed how the elements of Yan'a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system had been organized and controlled carefully, and how the operational mode has been formed and Yan'an literature become another army in the war. The content control of Yan'a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is by control disseminators and audiences and media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so there is no single chapter about it.
     The practice of Yan'a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to provide a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the mode for modern literature's dissemination, but also contribute the theory resourc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With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_pursuing_the economic benefits excessively,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to avoid the absence of literature in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development, we should reference a few of useful methods, ideas, organization from Yan'a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to promise certa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iterature's.
引文
[1]参阅袁盛勇:《命名、起讫时间和延安文学的性质——从一个侧面论如何构建一部独立而合理的延安文学发展史》,《延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延安文艺社:《延安文艺需要什么稿子?》,《解放日报》,1946年9月3日。
    [3]丁玲:《研究延安文艺,继承延安文艺传统(代发刊词)》,《延安文艺研究》(创刊号),1984年。
    [1]王富仁:《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参见《反思与重启:延安文学及其研究的当代性(专题讨论)》,《学术月刊》,2006年2月号。
    [2]同上。
    [1]袁盛勇:《直面与重写延安文学的复杂性》,参见《反思与重启:延安文学及其研究的当代性(专题讨论)》,《学术月刊》,2006年2月号。
    [1]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2]方晓红:《报刊、小说、市场——晚清报刊与晚清小说发展关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4]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参见陈平原、山口守:《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6]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1]李明德,郑娟:《延安文学的传播学意义初探》,《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7月。
    [2]杨琳:《容纳与建构:1935-1948延安报刊与文学传播》,《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10月。
    [3]韩晓芹:《读者的分化与延安文学的转型——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4](英)丹尼斯·麦奎尔,(瑞)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1](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7页。
    [2](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10月,第98-99页。
    [2]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45页。
    [1]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2]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71、72页。
    [3](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12月版,第27页。
    [4]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9页。
    [5]黄霖:《延安轶事》,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111页。
    [1](美)冈瑟·斯坦因:《红色中国的挑战》,新华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1、6页。
    [2]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3](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4]特德:《在华二十年》,转引自(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9页。
    [1]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9页。
    [2]朱鸿召:《公营工厂的工人工资》,《上海文学》,1999年第8期。
    [3]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2页。
    [1]李耀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建设与成就》,《人文杂志》,1995年第6期。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62页。
    [2]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58页。
    [1]张香山,孙铭:《外国记者看延安》,《延安文艺丛书·散文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30页。
    [2](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73页。
    [3]万国庆:《延安文学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57页。
    [2]《改造二流子》,《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2月24日。
    [3]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8页。
    [1]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2]立波:《秧歌的艺术性》,《解放日报》,1944年3月2日。
    [3]《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21页。
    [1]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11月版,第137-138页。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1]杨作林:《自然科学院初期的情况》,见《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384页。
    [2]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3]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279页。
    [4]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1]《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解放日报》社论,1941年6月10日。
    [1]《解放日报》,1944年8月15日。
    [2]《解放日报》,1944年6月12日。
    [3]爱泼斯坦等:《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外国人士作品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721页。
    [4]爱泼斯坦等:《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外国人士作品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1246-1247页。
    [1]黄炎培《延安五日记》,见朱鸿召:《众说纷芸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6页。
    [2]黄炎培《延安五日记》,见朱鸿召:《众说纷芸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92页。
    [1]刘半农:《中国之下等小说》,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163页。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
    [3]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4]毛泽东:《关于报纸和翻译工作问题给何凯丰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页。
    [1]周扬:《中苏英美文化交流》,《解放日报》,1943年2月6日。
    [2]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60页。
    [1]何满仓:《延安文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杂交融合》,《学术界》,2006年第6期。
    [2]葛一虹:《俄罗斯、苏联戏剧在中国传播的三十年(1919-1949)》,《戏剧论丛》,1957年第4期。
    [1]陈春生:《叙事模式的渗透与扩张——关于延安文学接受苏联文学影响的深层思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2]艾思奇《旧形式,新问题》,柯仲平《介绍<查路条>并论创造新的民族歌剧》,杨松《论新文化运动中的两条路线》,罗思《论美术上的民族形式与抗日内容》,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
    [1]艾思奇:《两年来延安的文艺运动》,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0-62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3]茅盾:《旧形式·民间形式·民族形式》,《中国文化》第2卷第1期,1940年9月25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2]同上。
    [3]吴敏:《试论延安文人的“文学——政治”观》,《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1]袁盛勇:《民族——现代性:“民族形式”论争中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呈现》,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1]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2]参阅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3]王云凤主编:《延安大学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16页。
    [4]同上。
    [5]柯仲平:《延安与青年》,《柯仲平诗文集》第一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第79页。
    [1]白长青:《永远的歌声——马加传略》,《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2期。
    [2]王琳:《狂飙诗人·柯仲平传》,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第416页。
    [3]丁玲:《七月的延安》,严辰等:《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1]何其芳:《我歌唱延安》,《延安文艺丛书·散文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7页。
    [2]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五四—1960年代)》,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212页。
    [1]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4页。
    [1]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4页。
    [2]王蒙:《我心目中的丁玲》,《读书》,1997年第2期。
    [1]何其芳:《文学之路》,《解放日报》,1942年5月19日。
    [2]何其芳:《杂记三则》,《何其芳文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3]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4](荷)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页。
    [1](荷)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页。
    [2]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1928(2)。
    [3]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0页。
    [4]周文:《文化大众化实践中的意见》,《中国文化》,1940(9)。
    [5]丁玲:《作家与大众》,《大众文艺》,1940(2)。
    [1]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何其芳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23页。
    [2]《周立波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0页。
    [3]张庚:《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解放日报》,1942年9月11日—12日。
    [4]王地子:《延安演出剧目》,《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3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第216页。
    [1]张庚:《回忆延安鲁艺的戏剧活动》,《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3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第6页。
    [2]荒煤:《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当代》,1992第3期。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861页。
    [3]《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第232页。
    [4]毛泽东:《给丁玲、欧阳山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7页。
    [1]孔厥:《下乡和创作》,《文艺生活》,1949年8月6日。
    [2]陈云:《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3274页。
    [1]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2]宋金寿:《为王实味平反的前前后后》,《中共党史资料》,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114页。
    [1]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4页。
    [2]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
    [3]王首道:《回忆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对干部的培养和关怀》,《南方日报》,1978年12月17日。
    [4]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5-876页。
    [2]《加强对于学习的领导》,《解放日报》社论,1942年6月2日。
    [3]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4]丁玲:《关于立场问题之我见》,《谷雨》,1942年第5期。
    [1]严辰:《关于诗歌大众化》,《解放日报》,1943年4月11日。
    [2]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革艺术》,《何其芳全集》第二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0页。
    [3]何其芳:《记王震将军》,《何其芳全集》第二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209页。
    [1]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1]中国文艺协会:《“苏区的一日”征文启事》,《红色中华》,1937年1月21日第2版。
    [2]齐礼:《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474页。
    [3]文协编辑委员会:《关于“五月在延安”的集稿》,《新中华报》,1938年5月10日第4版。
    [1]周文:《创作生活与集体生活》,《大众文艺》,第1卷6期,1940年9月15日。
    [2]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3]《纪念左权同志延安文艺界创作剧本》,《解放日报》,1942年7月5日。
    [1]厂民(严辰):《关于诗歌大众化》,《解放日报》,1942年11月1日。
    [2]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解放日报》,1945年6月2日。
    [3]陈波儿:《集体导演的经验》,《解放日报》,1944年12月17日。
    [1]周扬:《延安市文教会艺术组秧歌座谈会撮要·前记》,《解放日报》,1944年10月5日。
    [2]贺敬之:《<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6页。
    [1]转引自旷新年:《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3]杨劫:《赵树理和孙犁——“延安小说”变革的艺术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4]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见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89页。
    [5]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
    [6]杨劼:《赵树理和孙犁——“延安小说”变革的艺术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1]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85页。
    [2]王春:《赵树理是怎样成为作家的?》,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2页。
    [3]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64页。
    [4]赵树理:《我们要在思想上跃进》,《赵树理全集》第四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91页。
    [5]黄修己:《赵树理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1]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57页。
    [2]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86页。
    [1]孙犁:《谈赵树理》,《孙犁文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8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1页。
    [1]黄修己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二)》,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1984年,158页。
    [2]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3]黄修己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二)》,中央电大出版社,1984年,第58页。
    [4]黄修己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二)》,中央电大出版社,1984年,第99页。
    [5]丁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七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115页。
    [6]贾芝:《延安文艺丛书·民间文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1]艾青:《吴满有》,《解放日报》,1943年3月9日。
    [2]周扬:《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6日。
    [3]艾青:《汪庭有和他的歌》,《解放日报》,1944年11月8日。
    [4]萧三,安波:《练子嘴英雄拓老汉》,《解放日报》,1944年9月9日。
    [5]丁玲:《民间艺人李卜》,《解放日报》,1944年10月30日。
    [6]林山:《改造说书》,《解放日报》,1945年8月5日。
    [7]付克:《记说书人韩起祥》,《解放日报》,1945年8月5日。
    [8]子冈:《韩起祥和陕北的说书》,《大公报》,1949年7月12日。
    [9]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实》,《新文学史料1992(3)》,第217页。
    [10]贾芝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民间文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4页。
    [1]胡孟祥:《今日韩起祥》,《群众文化》,1987年第7期。
    [2]原载《文艺月报》第10期,1941年10月,转引自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0-81页。
    [1]原载《文艺月报》第12期,1941年12月。
    [2]叶澜:《文艺活动在延安》,原载《新华日报》1941年9月12日,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94页。
    [3]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9页。
    [4]同上。
    [1]《请和我们携手》,《解放日报》,1943年4月23日。
    [2]赵卫东:《工农兵文学思潮:大众意识形态的确立与播撒》,《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3期。
    [1]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的任务》,《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0页。
    [2]《毛泽东讲演略词》,《红色中华》,1936年11月30日。
    [3]《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4]赵海编著:《毛泽东延安纪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第55页。
    [5]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9页。转引自金宏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版本与修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0-874页。
    [3]《中央总学委关于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解放日报》,1943年10月22日,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102页。
    [1]《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解放日报》,1943年11月8日,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107页。
    [2]《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解放日报》,1943年11月8日,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108-109页。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98页。
    [2]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03页。
    [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32-233页。
    [4]赵浩生:《周扬笑谈历史功过》,《七十年代》月刊(香港)1978年9月号。转引自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1]王培元:《从亭子间到土窑洞——三四十年代周扬的文艺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5期。
    [2]于蓝:《难忘的课程——<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有感》,见戴淑娟编:《文艺启示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58页。
    [1]参见杨献珍:《<小二黑结婚>出版经过》,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88-89页。
    [1]参见张庚:《回忆延安鲁艺的戏剧活动》,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468页。
    [1]《文化奖励暂行条例》,《华北文化》,1942年第1卷第3期。
    [2]参见郭国昌:《文艺奖金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1]《“七七七”文艺奖金公布以后》,《山西文艺史料》第2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71页。
    [2]张庚:《回忆延安鲁艺的戏剧活动》,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463页。
    [3]谢冕:《文学的绿色革命》,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8页。
    [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4页。
    [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03页。
    [2]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7页。
    [1](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参见罗钢等:《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45-358页。
    [1]袁盛勇:《难得自由:文艺整风之前的延安文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1]《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解放日报》1941年6月10日社论。
    [2]陈云:《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页。
    [3]毛泽东:《反投降提纲》,《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4]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9-620页。
    [1]张闻天:《正确处理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问题》,《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292页。
    [1]参见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4-295页。
    [2]丁玲:《我们需要杂文》,《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3日。
    [3]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
    [1]韩晓芹:《读者的分化与延安文学的转型——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1]原载《解放日报》1942年6月24日,引自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404页。
    [2]王首道:《回忆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对干部的培养和关怀》,《南方日报》,1978年12月17日。
    [3]高陶:《萧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第295页。
    [1]黎辛:《<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2]萧军:《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底我见》,《解放日报》,1942年5月14日。参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137页。
    [3]黎辛:《喜儿又扎上了红头绳——兼述延安时期<白毛女>书面座谈》,《大舞台》,1996年第1期。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2]丁玲:《适合群众与取媚群众》,参见雷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散文杂文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1154页。
    [3]刘白羽:《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记》,《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6日。
    [1]朱鸿召:《众说纷纭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6页。
    [2]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4页。
    [1]参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5-13页。
    [2]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92页。
    [3]南帆:《革命文学、知识分子与大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1]李欧梵:《来自铁屋子的声音》,《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0页。
    [2](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9页。转引自南帆:《革命文学、知识分子与大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1]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4页。
    [2]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6页。
    [3]茅盾:《我所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3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56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6-857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9页。
    [2]李耀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建设与成就》,《人文杂志》,1995年第6期。
    [3]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44页。
    [4]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5]黄修己:《赵树理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6]王普:《赵树理印象记》。参见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8-19页。
    [1]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八册,第427页。
    [2]《南方局党史资料》(三),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50页。
    [3]《解放日报》,1942年9月9日。转引自胡现岭:《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
    [4]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9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页。
    [2](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3]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172页。
    [1]葛洛:《我的主家》,《解放日报》,1941年6月22日。
    [2]雷加:《孩子》,《解放日报》,1941年6月24日。
    [3]韦君宜:《群众》,《解放日报》,1942年8月2日。
    [4]立波:《牛》,《解放日报》,1941年6月6日。
    [5]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6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5页。
    [3]杨劼:《赵树理和孙犁——“延安小说”变革的艺术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4]丁玲:《丁玲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页。
    [5]《欧阳山文集》第十卷,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4075页。
    [6]《欧阳山文集》第十卷,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4095页。
    [1]袁盛勇:《论后期延安文学中的“语言”》,《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1](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144页。
    [2]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第113页。
    [3]参见钟敬之等:《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电影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10月。
    [1](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4页。
    [2]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1]张闻天:《正确处理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问题》,《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
    [1]周扬:《我们的态度》,原载《文艺战线》创刊号,参见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91页。
    [2]《给读者们》,原载《草叶》第5期,参见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35-736页。
    [1]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万方数据库。
    [1]参见王敬:《延安<解放日报>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314页。
    [2]参见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参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7页;
    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
    [1]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注释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2]丁玲:《刊尾随笔》,《红色中华》,1936年11月30日。
    [1]韩晓芹:《读者的分化与延安文学的转型——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2]李述:《愉快的心情》,《延安文艺丛书·散文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92页。
    [1]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万方数据库。
    [1]茅盾:《某一天》,《解放日报》,1942年2月1日。
    [1]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参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57页。
    [2]丁玲:《适合群众与取媚群众》,参见雷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散文杂文卷(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1154页。
    [3]丁玲:《一年》,参见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4]欧阳山:《祝<文艺>的百尺竿头》,《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
    [1]丁玲:《编者的话》,《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
    [2]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参见《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1-62页。
    [3]参见丁玲:《编者的话》,《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
    [1]丁玲:《编者的话》,《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
    [1]丁玲:《大度、宽容与<文艺月报>》,《文艺月报》,1941年第1期。
    [2]丁玲:《我便是吃鲁迅的奶长大的》,《丁玲文集》第五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3]《延安各界举行大会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1日。
    [4]丁玲:《我们需要杂文》,《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3日。
    [1]张宣:《关于反党八股》,《解放日报》第三版“信箱”栏,1942年3月20日。
    [1]参见陈家鹦、舒庭毅:《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文史月刊》,2006年第10期;
    黎辛:《毛泽东和<解放日报>副刊》,《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1921—1949),新华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30页。
    [3]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3页。
    [1]《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解放日报》,1943年11月8日。参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108、109页。
    [2]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11月版,第129页。
    [3]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11月版,第130页。
    [1]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3页。
    [2]张闻天:《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9页。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8页。
    [1]参见赵晓恩:《延安出版的光辉》,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9页。
    [2]毛泽东:《论政策》,《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9页。
    [3]张闻天:《发展文化运动》,《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9页。
    [1]肖效钦,钟兴锦:《抗日战争文化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页。
    [1]参见苏一平,陈明:《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1]参见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50页。
    [2]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9页。
    [3]军法处通讯小组:《钟万财起家的经过》,《解放日报》,1944年3月19日。
    [4]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11月版,第107页。
    [1]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52页。
    [2]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3]吴伯箫:《歌声》,《光明日报》,1961年10月1日。
    [4]茅盾:《忆冼星海》,《茅盾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09-310页。
    [1]《街头诗运动宣言》,《新中华报》,1938年8月10日。
    [2]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1]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1]参阅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2]《老舍文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29页。
    [1]梁实秋:《关于文艺政策》,《文化先锋》,1942年第8期。
    [2]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216页。
    [3]郭沫若:《抗战与文艺问题》,《自由中国》1938年3月号,转引自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212页。
    [1]见(瑞典)达格芬·嘉图:《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76页。
    [1](德)菲舍尔·科勒克:《文学社会学》,参见张英进,于沛:《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8页。
    [2]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34-535页。
    [1]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86页。
    [2]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8页。
    [1]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4页。
    [2]毛泽东:《关于整顿三风》,《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0页。
    [1]温济泽:《王实味事件经过》,朱鸿召:《众说纷纭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2]温济泽:《斗争日记》,《解放日报》,1942年6月28日。
    [3]周扬:《文学与生活漫谈》,《解放日报》,1941年7月17-19日。
    [4]王首道:《回忆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对干部的培养和关怀》,《南方日报》,1978年12月17日。
    [5]黄昌勇:《生命的光华与暗影——王实味传》,《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1期。
    [6]《毛泽东号召整顿三风要利用报纸》,《解放日报》,1942年4月2日。
    [7]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8]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09页。
    [2]范文澜:《论王实味的思想意识》,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61页。
    [3]周文:《从鲁迅的杂文谈到实味》,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9-380页。
    [4]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见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86-387页。
    [1]黄昌勇:《生命的光华与暗影——王实味传》,《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1期。
    [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98页。
    [3]温济泽:《王实味事件经过》,朱鸿召:《众说纷纭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
    [1]董大中:《赵树理年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4页。
    [2]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00页。
    [3]董大中:《赵树理年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1-62页。
    [4]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61、162页。
    [1]李大章:《介绍<李有才板话>》,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71页。
    [2]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3]周扬:《<赵树理文集>序》,《赵树理文集》第一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第2页。
    [4]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1页。
    [1]万国庆:《延安文学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2]郭沫若:《<板话>及其他》,原载1946年8月16日《文汇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原载1946年9月出版的《北方杂志》第1、2期。茅盾:《关于<李有才板话>》,原载1946年9月出版的《群众》第12卷第10期;《论赵树理的小说》,原载1946年12月出版的《文萃》第2卷第10期。
    [3]《沪文化界热烈欢迎解放区作品》,《解放日报》,1946年8月29日。
    [4](美)杰克呗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109页。
    [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345页。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
    [1]以群:《抗战以来的中国报告文学》,《中苏文化》1941年第9卷第1期,转引自赵凌河等:《国统区文学传播形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2]毛泽东:《给丁玲、欧阳山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7页。
    [3]见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466页。
    [1](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1]张闻天:《正确处理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问题》,《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页。
    [2]总政治部、中央文委:《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见《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8页。
    [1]《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解放日报》社论,1941年6月10日。
    [2]胡绩伟:《胡绩伟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
    [3]《中央书记处关于统一延安出版工作的通知》,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70页。
    [1]朱鸿召:《只读<解放日报>》,《上海文学》,2004年第2期。
    [2]《关于出版<解放日报>和改进新华社工作的通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54页。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
    [1]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58页。
    1、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2、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4、陈平原,山口守:《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5、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
    7、(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8、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
    9、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新华出版社,1980年。
    11、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12、黄霖:《延安轶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13、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美)冈瑟·斯坦因:《红色中国的挑战》,新华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15、(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6、(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7、万国庆:《延安文学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19、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0、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
    2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22、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23、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24、朱鸿召:《众说纷纭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5、王云凤主编:《延安大学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版。
    26、王琳:《狂飙诗人·柯仲平传》,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
    27、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五四—1960年代)》,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
    28、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荷)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吴子敏等:《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1、《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32、李辉主编:《丁玲自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5月。
    33、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中、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35、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
    36、黄修己:《赵树理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7、孙犁:《孙犁文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8、黄修己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二)》,中央电大出版社,1984年。
    39、张炯主编:《丁玲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0、赵海编著:《毛泽东延安纪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4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华夏出版社, 2000年。
    42、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罗钢等:《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5、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
    46、(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85年。
    48、《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50、(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1、丁玲:《丁玲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52、(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6月版。
    5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4、赵凌河等:《国统区文学传播形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55、《胡绩伟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6、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
    57、(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58、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9、王敬:《延安<解放日报>史》,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60、丁玲:《丁玲文集》六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1921—1949),新华出版社,1980年。
    62、何其芳:《何其芳文集》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84年。
    63、张闻天:《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4、赵晓恩:《延安出版的光辉》,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1月版。
    65、(瑞典)达格芬·嘉图:《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66、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7、孔范今:《孔范今自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8、王兆鹏等:《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中华书局2006年版。
    69、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70、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71、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7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3、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74、《孙犁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75、《赵树理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
    76、程中原:《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
    77、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78、温济泽等:《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
    79、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80、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81、何锐等:《画梦与释梦:何其芳创作的心路历程》,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82、何满仓:《延安文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杂交融合》,《学术界》,2006年第6期。
    83、金梅:《孙犁自叙》,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
    84、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会:《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系列,重庆出版社,1992年。
    85、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系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86、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87、《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
    88、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89、《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90、钱理群:《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到抗战的历程》,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91、杨劫:《赵树理和孙犁——“延安小说”变革的艺术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92、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93、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94、吴敏:《“倾斜”与“缝隙”——试论延安文人40年代的思想转变》,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95、朱德发,贾振勇:《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96、袁盛勇:《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97、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98、《毛泽东文集》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6年。
    99、席扬:《多维整合与雅俗同构:赵树理和“山药蛋派”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0、杨琳:《重构民间性与大众化:延安时期秧歌剧的革新及传播》,《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6卷第2期,2008年3月。
    101、杜霞:《翻身道情:解放区小说主题叙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 店,2002年。
    103、(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4、(美)尼姆·韦尔斯:《续西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
    105、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6、袁良骏:《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7、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8、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0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十二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
    110、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1、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2、延安《解放日报·文艺》,1941—1947年。
    113、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读书》,2004年第5期。
    114、石凤珍:《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2月版。
    115、南帆:《革命文学、知识分子与大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116、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7、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