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院与桐城文派的传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书院作为有别于传统官学体系的教育形式,通过创建者的学术提倡、著名学者的学术示范和生徒间的相互影响,在学术发展、学风形成、流派传衍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了清代书院与桐城文派传衍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寻书院在桐城文派确立、发展及传衍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书院对清代学术及文学的影响。本章从整体上把握清代书院政策的变迁及其对主要学术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影响。清代书院之设立及其施教方针体现了朝廷的文教导向,朝廷对书院政策的不断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书院的建设与发展。随着清廷对书院政策的不断放开,书院对清代学术及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苏州紫阳、南京钟山、徽州紫阳、洋川毓文、扬州安定、梅花、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江阴暨阳等书院对乾嘉汉学、程朱理学以及桐城文派、阳湖文派的发展壮大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姚鼐与书院。本章论述姚鼐的文学理论体系、书院教育历程以及姚门弟子对桐城文论的继承与发扬,突出书院在桐城文派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方苞是桐城派的开山祖师,但桐城派之所以能够成为派,还要归功于姚鼐,姚鼐是桐城派的奠基者。姚鼐在继承了方苞的“义法”说,刘大櫆的“神气、音节、字句”说的基础上,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形成了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为桐城文派统治清代文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桐城派所以能巍然成派,相当程度上依托于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制度。通过书院讲学培养人才,使得桐城派的人员构成迅速扩展,成为一个超地域的文学派别,为桐城派发扬光大做好了队伍建设上的准备。姚鼐一生在书院讲学达四十年之久,传播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古文义法。通过遍布大江南北的姚门弟子和再传弟子的努力,桐城古文的影响遍及天下,在清代文坛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第三章:岭西五大家与书院。本章论述“岭西五大家”的古文理论、成长历程和通过书院教学致力于桐城文论传播的文化贡献。“岭西五大家”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广西桐城派的作家群体,他们包括吕璜、朱琦、彭昱尧、龙启瑞和王拯。这五人以其对桐城派理论的笃诚和活跃的创作热情,迅速崛起,成为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中坚。他们的成长、壮大并最终在清代文坛确立其历史地位,离不开吴德旋和梅曾亮的精心指点,离不开他们早期在广西省城书院学习切磋的经历,更离不开五大家在学有所成或步入仕途之后,致力于书院讲学或支持书院建设传播之功。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对广西书院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一地人才的培养和桐城文学理论的传衍。
     第四章:曾国藩与书院。本章论述曾国藩对桐城文派的继承与改造、对书院的扶持和建设以及曾门弟子对桐城文派的传承与发扬。作为桐城文派殿军式代表作家,曾国藩被时人称为“桐城古文的中兴大将”,他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及理论建树给予近代文坛深远的影响。他奉桐城方苞、姚鼐为“文学正宗”,继承桐城传统,但针对桐城派“文敝道丧”,提出“气盛”主张、要求引入骈辞,增加“经济之学”种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中兴桐城”的夙愿。曾国藩高度重视书院的兴办和修复,积极捐助膏火,亲自延聘山长,并时常督课阅卷,对清末书院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书院教育内容而言,曾国藩强调必须以“礼”为根本,推行“义理之学”,他选择山长的标准也要求是集经师、人师、时文、诗赋于一身,皆为经明行修之士,对一地学风之形成以及桐城文学之传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曾氏谢世后,张裕钊、薛福成、黎庶昌、吴汝纶继承了曾国藩所开创桐城文派中兴局面,在散文创作和理论方面均有各自的成就和贡献,成为桐城派后期很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张裕钊、吴汝纶致力于兴学重教,通过在保定莲池等书院几十年的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桐城文派在北方的传播。
     第五章:古文文选与桐城文派的发展。本章论述桐城代表人物编选的古文文选对桐城文派确立、发展及其传衍的作用。选本是文学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对于文学的学习往往是从选本开始的。特别是在传媒、出版十分落后的古代社会,文学选本的示范价值和学术影响力是不可限量的,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了编纂者的文学主张和学术思想。桐城文派的几位大家,诸如方苞、戴名世、刘大櫆、姚鼐、曾国藩等都曾编纂过文选,特别是方苞的《古文约选》、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和王先谦、黎庶昌的《续古文辞类纂》影响十分深远,凝聚了桐城文派的思想精华,有力地推进了桐城文派的传承与发展。
The ancient academ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 system, played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forming of study and spreadof Schools. This paper selects rel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academy and Tong Chengschool as the object to investigate. Exert all my powers to seek that the academy played animportant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and spread in Tong Cheng school. This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Chapter Ⅰ:The influence of academy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academies of QingDynasty's establishment and teaching policy reflected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the court.The court of evolving college polic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is to a great extent. As the Qing Dynasty of the policy of the release, the Academy of QingDynasty academic and literary influence more and more. Such as Suzhou Ziyang Academy,Nanjing Zhongshan Academy, Huizhou Ziyang Academy, Yangchuan Yuwen Academy,Yangzhou Anding Academy, Yangzhou Meihua Academy, Hangzhou Gujing Academy,Guangzhou Xuehai Academy, Jiangyin Jiyang Academy,etc. They had direct and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ianjia school, the Tongcheng school andthe Yanghu school.
     Chapter Ⅱ: Yao Nai and the academ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heritance and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system, Yao Nai's course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Yaodisciples of Tongcheng literary theory, the important value of outstanding college inTongcheng school development process. Fang Bao was the inaugurator of Tongchengschool, but Yao Nai was the founder of the Tongcheng school. Yao Nai inherited the FangBao and Liu Dakui’s literary theory,Form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a solid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uling Qing Dynasty literary arena playing for the Tongchengschool. In addition, the Tongcheng school can therefore stand into school, to a great degreedepend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y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academyteaching, the Tongcheng school’s leaguers had a rapidly expansion, became a super regional literature faction. Yao Nai gave lectures in academy for forty years,to spread hisacademic ideas and literary theory. Yao Nai’s students came from all over thecountry.Through their efforts,the Tongcheng literary theory system occupied the absolute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literary arena.
     Chapter Ⅲ: the Tongcheng school’s five masters in Guangxi Province and theacadem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five masters’s literary theory, growth process andcultural contributions."The five masters" was the Tongcheng school writers groups inGuangxi, they include Lu huang, Zhu Qi, Peng Yuyao, Long Qirui and Wang zheng. Thefive masters rose quickly and become the backbone of the Tongcheng school in Jiaqingperiod. Owing to Wu Dexuan and Mei Cengliang's careful guidance,"The five masters"began to study and spread the Tongcheng school literary theory.They had made their own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es in Guangxi,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talent cultivation and Tongcheng literature theory derivation.
     Chapter Ⅳ: Zeng Guofan and the academ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on Zeng Guofan's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ngcheng theory, Zeng Guofan's support andconstruction to the Tongcheng School and the academy. As the the last representativewriters of Tongcheng school, Zheng Guofan was referred to as "the Tongcheng literaryZTE will". His achievement which influenced modern literature far-reaching to literarycreation. He regarded Yao Nai as "authentic literature", inherited traditional Tongcheng.According to the Tongcheng literature theory’s corrupt practice, he increased the"economy literature theory " all sorts of measures, to achieve "ZTE Tongcheng"long-cherished wish to some extent. Zeng Guofa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set up andrepair the academy, and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revival of learning. In terms ofcontent of academy education, Zeng Guofan stressed the need to "ritual" as thefundament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eory of righteousness", he chose the teacherwho needed to be good both in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cholarship scholar. In Zeng'sposthumous, Zhang Yuzhao, Xue Fucheng, Li Shuchang, Wu Ruguan inherited ZengGuofan’s Literary theory system.They had their own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inprose creation and theory of Tongcheng school. Especially Zhang Yuzhao and Wu Ruguanwas dedicated to education in Baoding Lianchi academy for dozens of years.They trained alarge number of trained personnel and promoted the Tongcheng school in the north of thepropagation.
     Chapter Ⅴ: the classical prose anth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ngcheng school.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ose anthology edited Tongcheng representative of Tongchengschool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and spread effect. This is an important way ofcommunication of literature, the literary learning is often start from anthology. Especiallypublishing and media very backward in the ancient society, the literature anthologydemonstration value and academic influence was limitles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lassicalprose anthology directly reflected the idea of literature and academic thoughts of compilers.Several Tongcheng school people, such as Fang Bao, Dai Ming-shi, Liu Dakui, Yao Nai,Zeng Guofan had compiled a selected works. Especially,"The classical prose"by Fang Bao,"anthology of classical prose" by Yao Nai,"history of100Miscellaneous notes" by ZengGuofan and "continued anthology of classical prose " by Wang Xianqian and Li Shuchanginfluenced far-reaching, condensed the essence of Tongcheng school, effectively promoted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ongcheng school.
引文
2徐雁平:《清代书院研究的价值、现状及问题——以江南地区为讨论范围》,《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吴孟复:《<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序》,载《吴孟复安徽文献学研究丛稿》,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7页。
    ①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第429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②《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学校部》,卷三八三。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九,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53页。
    ②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第431页。
    ③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第432页。
    ①《清世宗实录》卷四十三,中华书局影印本。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56页。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礼部,卷三十三,清光绪二十五年夏御制本。
    ①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连载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十集第111—114期,1929年12月—1930年1月。
    ②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连载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十集第111—114期,1929年12月—1930年1月。
    ③《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二十,中华书局影印本;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57页。
    ④《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
    ②《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七百四十六,中华书局影印本。
    ①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②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③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④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⑤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①《东华录》,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己巳条。
    ②《讨粤匪檄》,《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32页。
    ③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④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46页。
    ①参见刘琪、朱汉民《湘水校经堂述评》,载《岳麓书院一千零一十周年纪念文集》第26—3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565—566页。
    ③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567页。
    ④林乐知:《中西书院条规》,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第2071—207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⑤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第2489页。
    ①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2页。
    ②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第6页。
    ③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十二《紫阳书院示诸生》,同治八年刻本。
    ④柳冶徵:《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第4期,1931年出版。
    ①光绪《苏州府志》卷二五《学校一》,清道光九年刻本。
    ②《苏州府志》卷二五,《学校一》之《紫阳书院掌院题名》。
    ③钱大昕:《陈先生祖范传》,《潜研堂文集》卷三十八。
    ④参见钱东壁、东塾《皇清诰授中宪大夫上书房行走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广东全省学政显考竹汀府君行述》,《嘉定钱大昕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⑤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四《汉书正误序》。
    ⑥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四《古文尚书考序》。
    ①何元锡:《竹汀先生日记钞·跋》,《竹汀先生日记钞》卷末。
    ②钱庆曾:《竹汀居士年谱续编》,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六十六岁条。
    ③钱东壁,东塾:《皇清诰授中宪大夫上书房行走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广东全省学政显考竹汀府君行述》。
    ①杨绳武:《钟山书院规约》;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1—1496页。
    ②晏斯盛:《钟山书院规约跋》;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5—1496页。
    ③根据柳怡徵《卢抱经年谱》:卢文弨曾于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三年,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三年两次执掌钟山书院;《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一年刊》,民国十七年。
    ④柳诒徵:《卢抱经年谱》,见《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一年刊》。
    ⑤钱大昕:《竹汀日记》,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岁三月十九日己卯条称:“晴。午后秦太守来,致江宁高相国札,延予主钟山书院讲席,前院长卢抱经学士以母老辞归故也。并致布政陶公易、十府粮道孙公廷槐、盐道朱公履忠会衔帖,江宁府章公攀帖。随作札复高公,并回各宪帖,付江宁来人,约四月下旬赴江宁。”
    ⑥钱大昕:《竹汀居士年谱》,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五十一岁条。
    ⑦钱大昕:《竹汀居士年谱》,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五十四岁条。按钱东壁、东塾《行述》,被奖赏者中,又列有谈泰。
    ①吴景贤《紫阳书院沿革考》,《学风》第4卷第7期,第25页,1934年版。
    ②刘玉才:《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第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洪亮吉:《卷施阁文乙集》卷二。
    ④孙星衍:《重刊宋本说文序》,《孙渊如外集》卷二,国立北平图书馆铅印本,1932年。
    ⑤事见朱筠《婺源县学生汪先生墓表》,《笥河文集》卷十一,清嘉庆二十年椒华吟舫刻本。
    ⑥洪亮吉:《书朱学士遗失》,《更生斋文甲集》卷四,中华书局《洪亮吉集》本,2001年版。
    ①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第88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②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第91—92页。
    ③吴景贤:《洋川毓文书院考》,《学风》第7卷第4期,第1—34页,1936年版。
    ④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第4期,1931年出版。
    ①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第40页。
    ②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第44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22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李斗著,陈文和点校:《扬州画舫录》卷三,第38页广陵书社,2010年版。
    ①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第906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张崟《诂经精舍志初稿》,《文澜学报》第二卷第一期,转自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1387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阮元:《西湖诂经精舍记》,《诂经精舍文集》卷三,清嘉庆七年扬州阮氏琅嬛仙馆刊本,转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1391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张崟《诂经精舍志初稿》,《文澜学报》第二卷第一期,转自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1388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⑤张崟《诂经精舍志初稿》,《文澜学报》第二卷第一期,转自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1387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①孙星衍:《诂经精舍题名碑记》,《孙渊如诗文集》,《平津馆文稿》卷下,《四库丛刊》本。转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170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三,杂记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86页。
    ④《广州府志》卷六十六,清光绪五年刊本。
    ⑤吴岳:《新建粤秀山学海堂记》,阮元编《学海堂集》卷十六,清道光五年启秀山房刻本。
    ⑥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86页。
    ⑦林伯桐编、陈澧续补:《学海堂志》“建置”,清光绪九年续刊本。
    ①民国·古公愚《学海堂述略》,载《新民月刊》第1卷第7、8期。
    ②民国·容肇祖《学海堂考》,载《岭南学报》第三卷第三期。
    ③清·孙星衍《平津馆文稿》卷下,《孙渊如诗文集》,《诂经精舍题名碑记》,《四部丛刊》本)。
    ④杨念群《儒家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第441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⑤钱泳《履园丛话》丛话二十三,杂记上,转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1391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⑥王建梁《清代与汉学的互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第84页。
    ⑦参见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91页。
    ①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十,直介斋丛刊本。
    ①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10,《名臣·张清恪公事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②李春光:《一代廉吏张伯行述评》,《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费元衡《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加二级赠太子太保谥清恪敬庵张先生行状》,(清)钱仪吉《碑传集》卷17,中华书局,1993年。
    ④张师栻、张师载编:《张清恪公年谱》,康熙46年丁亥,57岁条。
    ⑤张伯行:《鳌峰书院记》,福建《福州府志》卷十一,清乾隆十九年刊本。
    ⑥张师栻、张师载编《张清恪公年谱》,康熙46年丁亥,57岁条。
    ①赵尔巽等纂:《清史稿·列传52》,卷265,中华书局,1977年。
    ②张伯行:《鳌峰书院记》。
    ③张伯行:《正谊堂全书·福建通志》,中华书局,1985年。
    ④钱仪吉:《碑传集·张伯行行状》第504页,中华书局,1993年。
    ⑤张伯行:《正谊堂全集》卷9,《紫阳书院碑记》,中华书局,1985年。
    ⑥张伯行:《正谊堂全集》卷9。
    ⑦同治《苏州府志·书院》卷25,清光绪九年刊本。
    ⑧费元衡:《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加二级赠太子太保谥清恪敬庵张先生行状》,(清)钱仪吉《碑传集》卷17,中华书局,1993年。
    ①张师栻、张师载编:《张清恪公年谱》,康熙53年甲午,64岁条。
    ②张伯行:《正谊堂全集》卷12,《紫阳书院读书日程》,中华书局,1985年。
    ③张伯行:《正谊堂全集》卷8,《紫阳书院落成告朱夫子文》,中华书局,1985年。
    ④(清)王昶:《春融堂集》卷六十五《沈起元传》,嘉庆十二年王氏塾南书舍刻本。
    ⑤(清)王昶:《沈起元传》,《春融堂集》卷65,嘉庆十二年王氏塾南书舍刻本。
    ⑥《敬亭公年谱》卷下,“丙子72岁”条。
    ⑦《嘉庆大清一统志》卷103,《江苏太仓直隶州·学校》,台北商务印书馆,1966年。
    ⑧《敬亭公年谱》卷下,“丁丑73岁条”、“戌寅74岁条”。
    ①沈起元:《敬亭文稿》卷六《娄东书院规条》,乾隆十九年刻增修本。
    ②沈起元:《娄东书院规条》。
    ③沈起元:《娄东书院规条》。
    ④沈起元《续集·泺源书院课艺序》,《敬亭文稿》卷8,乾隆十九年刻增修本。
    ⑤沈起元:《娄东书院规条》。
    ⑥沈起元:《娄东书院规条》。
    ①沈起元:《娄东书院规条》。
    ②李慈铭:《书沈光禄起元题水西书屋藏书目录后》,《越縵堂文集》卷6,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③沈起元《娄东书院规条》。
    ④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光绪八年虚受堂刻本。
    ①《清史稿·文苑二》第44册,第13396页。
    ②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46页,岳麓书社,1986年版。
    ①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五,《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第203页,黄山书社,1989年版。
    ①恽敬:《大云山房文稿二集》自序,民国《四部丛刊缩》印本。
    ②恽敬:《上曹俪生侍郎书》。
    ③恽敬:《大云山房言事》。
    ②语出黄体芳《养一斋诗集序》,见李兆洛《养一斋诗集》卷首,清光绪八年刊本。
    ①蒋彤编:《武进李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从刊本,第87—88页。
    ②蒋彤:《养一子述》,缪荃孙,《续碑传集》。
    ③魏源:《武进李申耆先生传》,缪荃孙,《续碑传集》。
    ④蒋彤:《养一子述》,缪荃孙,《续碑传集》。
    ①上述李氏江阴籍弟子和他们的学术成就,均见光绪《江阴县志》和《江阴县续志》。
    ②蒋彤:《养一子述》。
    ③陶澍:《重修暨阳书院增置沙田记》,《江阴县志》。
    ④蒋彤:《养一子述》。
    ⑤包世臣:《李凤台传》,缪荃孙,《续碑集传》。
    ⑥蒋彤:《武进李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91页。
    ①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57页。
    ②蒋彤:《武进李先生年谱》,第171页。
    ③蒋彤:《武进李先生年谱》附录,第203页。
    ④陈思、缪荃孙等纂修:《江阴县续志》卷十五人物·缪尚诰。
    ⑤李祖陶:《迈堂文略》卷三,清同治刻本。
    ①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9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清史稿·文苑·姚鼐传》。
    ③方宗诚:《桐城文录序》。
    ④姚莹:《惜抱先生行状》、《中复堂全集·东溟文集》卷六,同治六年刊本。
    ①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①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六,《复鲁絜非书》,同治丙寅春省心阁重刊本。
    ②姚鼐:《惜抱轩尺牍》卷二,《与翁覃溪》,成都昌福公司排印本。
    ③戴名世:《与刘大山书》,《戴名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页。
    ④吴汝纶:《答陈静潭》,《吴汝纶全集》(一),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56页。
    ⑤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邵学士家传》。
    ⑥郑福照编,《姚惜抱先生年谱一卷》,《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107册,第581页。
    ①姚鼐:《复张君书》。
    ②姚鼐:《复汪进士辉祖书》。
    ③姚鼐:《惜抱轩尺牍》卷一,《与刘海峰先生》,成都昌福公司排印本。
    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899页。
    ①顾炎武:《日知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6页。
    ②魏禧:《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11页。
    ③戴名世:《戴名世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页。
    ④戴名世:《戴名世集》,第5页。
    ⑤关爱和:《姚鼐的古文艺术理论及其对桐城派形成的贡献》,《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
    ⑥周中明:《姚鼐文选·前言》,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⑦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⑧刘师培:《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①姚鼐:《惜抱轩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224页。
    ②姚鼐:《惜抱轩全集》,第63页。
    ③姚鼐:《惜抱轩全集》,第35页。
    ④姚鼐:《惜抱轩全集》,第36页。
    ⑤姚鼐:《惜抱轩全集》,第71页。
    ⑥姚鼐:《惜抱轩全集》,第36页。
    ⑦姚鼐:《惜抱轩全集》,第37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序》,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②戴名世:《戴名世集》,第109页。
    ③戴名世:《戴名世集》,第109页。
    ④方苞:《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①姚鼐:《惜抱轩全集》,第46页。
    ②姚鼐:《惜抱轩全集》,第46页。
    ③姚鼐:《惜抱轩全集》,第6页。
    ④姚鼐:《惜抱轩全集》,第195页。
    ①姚鼐:《惜抱轩全集》,第46页。
    ②戴名世:《戴名世集》,第4页。
    ③戴名世:《戴名世集》,第4页。
    ①刘大櫆:《论文偶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姚鼐:《古文辞类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③姚鼐:《惜抱轩全集》,第210页。
    ④姚鼐:《惜抱轩全集》,第63页。
    ⑤吴孟复:《古文辞类纂评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8页。
    ⑥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⑦吴孟复:《古文辞类纂评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3页。
    ⑧姚鼐:《惜抱轩全集》,第71页。
    ①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29页。
    ②刘大櫆:《论文偶记》,第6页。
    ③刘大櫆:《论文偶记》,第6页。
    ④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29页。
    ⑤姚鼐:《惜抱轩全集》,第222页。
    ⑥上述关于“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内涵阐释,多有参照周中明先生所编《姚鼐文选》前言部分。
    ⑦关爱和:《姚鼐的古文艺术理论及其对桐城派形成的贡献》,《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
    ⑧姚鼐:《惜抱轩全集》,第35页。
    ①姚鼐:《惜抱轩全集》,第71页。
    ①姚鼐:《惜抱轩全集》,第35页。
    ②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③金天翮:《皖志列传稿》,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①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篹>序》,光绪丁未年上海商务版。
    ②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惜抱轩文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③姚鼐:《左笔泉时文序》,《惜抱轩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①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并序》,《惜抱轩文集》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②姚鼐:《惜抱轩文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33页。
    ③姚鼐:《惜抱轩诗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4页。
    ①姚鼐:《再复简斋书》,《惜抱轩文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②姚莹:《惜抱先生行状》,《东溟文集》卷六。
    ③叶昌炽著:《缘督庐日记》卷四,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④戴震:《与姚孝廉姬传书》,《戴东原集》卷九,乾隆五十七年(1792)段氏经韵楼刻本。
    ①姚鼐:《再复简斋书》,《惜抱轩文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②姚鼐:《再复简斋书》。
    ③姚鼐:《漫咏》,《惜抱轩诗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9页。
    ④姚鼐:《杂诗》,《惜抱轩诗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68页。
    ⑤姚鼐:《于朱子颍……所作诗题赠一首》,《惜抱轩诗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63页。
    ⑥姚鼐:《王叔明山水卷》,《惜抱轩诗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77页。
    ⑦上文参见周中明:《姚鼐评传》。
    ①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惜抱轩文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②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八,第114页。
    ③姚鼐:《惜抱轩诗集》卷八,第554页。
    ④李斗:《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2页。
    ⑤李斗:《扬州画舫录》,第65页。
    ①陈用光:《姚先生行状》,见《太乙舟文集》,卷三,咸丰四年孝友堂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本),第291页。
    ②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传二》
    ③王文治《梦楼诗集序》,见《梦楼诗集》卷首,乾隆六十年食旧堂刻本道光二十九年补修本(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01页。
    ④李斗:《扬州画舫录》,第67页。
    ⑤李斗:《扬州画舫录》,第64页。
    ⑥李斗:《扬州画舫录》,第73页。
    ⑦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61页。
    ①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第585页。
    ②钱基博:《古文辞类篹解题及其读法》序,中华书局,1929年版。
    ③姚鼐撰,姚永朴训纂,《惜抱轩诗集训纂》,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363页。
    ①姚鼐,《敬敷书院课读四书文》,不分卷,道光十三年重刊本。
    ①管同,《因寄轩文集》卷八,清道光十三年管氏刻本。
    ②梅曾亮,《复陈伯游书》,《柏枧山房文集》卷二。
    ③刘开,《刘孟涂集文集》卷十,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④刘开,《刘孟涂集骈体文》卷二,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①姚莹:《惜抱先生与管异之书跋》。
    ②朱庆元:《柏枧山房文集跋》,《柏枧山房诗文集》附,咸丰六年(1856)杨以增杨绍谷刻本。
    ③梅曾亮:《答朱丹木书》,《柏枧山房文集》卷二,咸丰六年(1856)杨以增杨绍谷刻本。
    ①梅曾亮:《春秋溯志序》,《柏枧山房文集》卷二。
    ②梅曾亮:《复邹松友书》,《柏枧山房文集》卷二。
    ③梅曾亮:《赠汪写园序》,《柏枧山房文集》卷三。
    ④梅曾亮:《复姚春木书》,《柏枧山房文集》卷二。
    ①梅曾亮:《复邹松友书》,《柏枧山房文集》卷二。
    ②梅曾亮:《闲存诗草跋》,《柏枧山房文集》卷五。
    ①梅曾亮:《与孙芝房书》,《柏枧山房文集》卷二。
    ②梅曾亮:《台山氏论文书后》,《柏枧山房文集》卷六。
    ③梅曾亮:《复陈伯游书》,《柏枧山房文集》卷二。
    ④梅曾亮:《黄香凝诗序》,《柏枧山房文集》卷五。
    ①梅曾亮:《太乙舟山房文集序》,《柏枧山房文集》卷五。
    ②梅曾亮:《杂说》,《柏枧山房文集》卷一。
    ③梅曾亮:《杂说》,《柏枧山房文集》卷一。
    ④梅曾亮:《黄香凝诗序》,《柏枧山房文集》卷五。
    ⑤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
    ①徐子苓:《诰授通议大夫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姚公墓志铭》。
    ②《中复堂全集》附录姚莹年谱。
    ③姚莹:《复陆次山书》。
    ④姚莹:《与姚春木书》。
    ⑤姚莹:《侯林制军书》。
    ⑥姚莹:《复程中丞书》。
    ①姚莹:《答李斋信论台湾治事书》。
    ②姚莹:《复黄又园书》。
    ③姚莹:《康輶纪行》。
    ④姚莹:《复光律原书》。
    ⑤黄霖:《姚莹与桐城派》,《江淮论坛》,1982年第5期。
    ⑥章翅,《论姚莹的经世思想及其形成原因》,《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⑦姚莹,《东溟文外集》卷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①姚莹,《东溟文集》卷三,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②姚莹,《师说上》,《东溟文集》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③姚莹,《师说中》,《东溟文集》卷一。
    ④姚莹,《东溟文外集》卷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⑤姚莹,《通论上》,《东溟文集》卷一。
    ①姚莹:《答张亨甫书》。
    ②姚莹:《康輶纪行》。
    ①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②姚莹:《汤海秋传》。
    ③姚莹:《张亨甫传》。
    ①方东树:《汉学商兑》三序
    ①方东树:《答姚石甫书》,《考槃集文录》卷六,光绪二十年刻本。
    ②姚鼐:《与胡雒君》,《惜抱轩尺牍》卷三,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
    ③姚鼐:《与陈硕士》,《惜抱轩尺牍》卷六。
    ④方东树:《汉学商兑序略》,《书林扬觯》,《书目类编》,据苏州文学山房排印本影印本。
    ⑤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1页。
    ①本段未标注引文均出自方东树:《汉学商兑重序》,《考槃集文录》,光绪二十年刻本。
    ②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考槃集文录》卷一,光绪二十年刻本。
    ①方东树:《辨道论》,《考槃集文录》卷一。
    ②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考槃集文录》卷一。
    ③方宗诚:《柏堂集前编》卷七,光绪六年刊本。
    ①方东树:《答姚石甫书》,《考槃集文录》卷六,光绪二十年刻本。
    ②方东树:《切问斋文钞书后》,《仪卫轩文集》六。
    ③方东树:《合刻归震川圈识史记例意刘海峰论文偶记跋》,《仪卫轩文集》六。
    ④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
    ①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
    ②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
    ①朱琦《自记所藏<古文辞类纂>旧本》,《怡志堂文集》卷六,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①王拯:《十月廿五日广州登舟从弟芝庭宁氏两甥袁氏侄送至花埭舟中》九首之七,《龙壁山房诗集》卷十四。
    ②李宗瀛:《读九芝堂集》,《杉湖十子诗钞》卷十七。
    ①杨新益、梁精华、赵纯心:《广西教育史——从汉代到清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②龙启瑞:《经德堂文集》卷四,《彭子穆遗稿序》,光绪四年(1878)京师刻本。
    ①赵尔撰:《清史稿·列传百六十五》,卷三百七十八,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②《平南县志》,第97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唐鉴:《学案小识》卷五,光绪十年(1884)重镌四砭斋原本。
    ④吕璜《自撰年谱》,见《月沧文集》卷末。
    ⑤《清史稿·列传百六十五》,卷三百七十八。
    ⑥《朱御史传两浙忠义录》,见张景祁等纂《浙江忠义录》卷二,同治十二年(1873)浙江采访忠义总局刊本。
    ⑦转引自张维:《“岭西五大家”与书院》,《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⑧李绂,《穆堂别稿》卷三十《修全州学记》,乾隆五年无怒轩刊本。
    ①李绂:《穆堂别稿》卷三十《复修宣成书院记》,乾隆五年无怒轩刊本。
    ②曾国藩:《曾文正公文钞》卷一《欧阳生文集序》,同治十二年(1873)上海醉六堂刊本。
    ③龙启瑞:《经德堂文集》卷四,《彭子穆遗稿序》,光绪四年(1878)京师刻本。
    ①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卷一,《大学格物解》文后自注,光绪癸未善化向氏校刊本。
    ②谢元福:《粤西五家文钞序》,见《粤西五家文钞》卷首,光绪二十四年刊本。此条材料及以下关于岭西五家之论述,多有参考张维《岭西五大家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之处,特此说明。
    ③民国·黄蓟:《岭西五家诗文集·跋》,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①民国·黄蓟,《岭西五家诗文集·跋》,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②民国·魏继昌,《岭西五家诗文集·后跋》,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③朱琦.《怡志堂文初编》,同治四年运甓轩刻本,卷六,《自记所藏古文辞类纂旧本》,第246页,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④龙启瑞,《经德堂文集》卷四,《彭子穆遗稿序》,光绪四年(1878)京师刻本。
    ①吕璜:《月沧文集》卷四《赠赵生梦龄序》,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②吕璜:《月沧文集》卷四《沈石斋学博六十寿序》,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③刘师培:《清儒得失论》,见民报十四号,1907年6月8日出版。
    ④邹明鹤:《德经堂文集序》,见龙启瑞《德经堂文集》卷首,光绪四年(1878)京师刻本。
    ①吕璜:《月沧文集》卷一《书元祐党籍石刻后》,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②钱基博:《读清人文集别录》,见钱基博《中国文学史》附录,中华书局,1993年。
    ③吕璜:《月沧文集》卷三,《寿堂杂著序》。
    ①朱琦:《怡志堂文初编》卷六《自记所藏古文辞类纂旧本》,同治四年运甓轩刻本,第246页,民国24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②曾国藩:《曾文正公文钞》卷一《欧阳生文集序》,同治十二年(1873)上海醉六堂刊本。
    ①吴德旋:《初月楼文集续钞》卷八《姚惜抱先生墓表》,光绪十年(1884)刻本。
    ②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第221页,黄山书社,1989年版。
    ③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第221页。
    ④吴德旋:《初月楼文集》卷五《七家文钞后序》,光绪十年(1884)刻本。
    ⑤吴德旋:《初月楼文集续钞》卷八《姚惜抱先生墓表》,光绪十年(1884)刻本。
    ⑥吴德旋:《初月楼文集》卷五《七家文钞后序》,光绪十年(1884)刻本。
    ⑦姚椿:《吴仲伦先生墓志铭并序》,见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七十七,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
    ⑧吕璜:《月沧文集》卷二《与吴仲伦先生书》,民国二十四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⑨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第221页。
    ⑩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第222页。
    ①吕璜:《自撰年谱》,见《月沧文集》卷末。
    ②吴德旋:《吕月沧墓表》,见《月沧自编年谱》卷首,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年谱珍本丛刊本),第429页。
    ③吕璜:《自撰年谱》。
    ④吕璜:《月沧文集》卷二《上陈硕士先生书》。
    ①吕璜:《月沧文集》卷三《应未堂先生时文序》。
    ②吴德旋:《初月楼文集》卷四,《小岘山人文集序》,光绪十年(1884)刻本。
    ③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④吴德旋:《初月楼文集》卷五,《七家文钞后序》。
    ⑤吕璜:《月沧文集》卷二《上陈硕士先生书》。
    ⑥吕璜:《自撰年谱》,见《月沧文集》卷末。
    ①吕璜:《月沧文集》卷二《答毛生甫书》。
    ②吴德旋:《初月楼文集》卷二《答张皋文书》。
    ③吕璜:《月沧文集》卷三《陈厚斋文集序》。
    ④吕璜:《月沧文集》卷三《归春泉诗集序》。
    ⑤吴德旋:《月沧吕君墓表》。
    ⑥吕璜:《自撰年谱》。
    ⑦吴德旋:《初月楼文集续钞》卷二《复吕月沧书三》。
    ⑧吕璜:《月沧文集》卷二《与吴仲伦先生书》。
    ①姚莹:《东溟文集外集》卷十《惜抱先生与管异之书跋》,同治丁卯安福县刊本。
    ②吴敏树:《柈湖文录》卷六《梅伯言先生诔词》,同治八年(1869)刻本。
    ③朱琦:《怡志堂文集》卷六《柏枧山房文集书后》,民国二十四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④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
    ①姚莹:《东溟文后集》卷十《惜抱先生与管异之书跋》。
    ②李详:《论桐城派》,《清文举要》,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248页。
    ③朱庆元:《柏枧山房文集跋》,《柏枧山房诗文集》附,咸丰六年(1856)杨以增杨绍谷刻本。
    ①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卷十四《汤海秋墓志铭》,咸丰六年(1856)杨以增杨绍谷刻本。
    ②赵尔巽:《清史稿》卷四四,《文苑三·梅曾亮传》,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曾文正公全集》文集卷三,李瀚章编辑,李鸿章校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沈龙云主编,文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④朱琦:《怡志堂文集》卷六《柏枧山房文集书后》,民国二十四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⑤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卷一《归熙甫项脊轩记后》,《岭西五家诗文集》,桂林典雅铅印本1935年版。
    ①岭西五大家与书院的关系研究,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张维副教授潜心钻研,用力至深,成果显著,她的《岭西五大家研究》、《岭西五大家与书院》等专论论述深刻,材料详实,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本节在论述过程中也多有借鉴,在此谨表谢意!
    ②参见杨新益、梁精华、赵纯心:《广西教育史——从汉代到清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③张维:《“岭西五大家”与书院》,《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①《广西资料辑录(五)》,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②张维:《“岭西五大家”与书院》。
    ③郑祖琛:《创建榕湖经舍记》,见黄沁《临桂县志(卷十四)》,光绪31年刻本。
    ①苏宗经:《广西通志辑要(卷四)》,光绪15年刻本。
    ②刘典:《永福县志(卷三)》,民国6年刻本。
    ③吕璜:《月沧诗集(卷三)》,《应未堂先生时文序》,民国24年桂林典雅铅印本。
    ①吕璜:《月沧诗集(卷二)》,《示经古书院诸生之三》,民国24年桂林典雅铅印本。
    ②吕璜:《自撰年谱》,见《月沧文集》卷末。
    ③吕璜:《月沧文集》,民国24年桂林典雅铅印本。
    ④梁章钜:《皇清浩授奉政大夫浙江西塘海防同知除名月沧先生墓志铭》,见《月沧文集》卷首。
    ⑤彭昱尧:《致翼堂文集》卷二《吕月沧先生哀辞》。
    ⑥朱琦:《怡志堂诗集(卷二)》,民国24年桂林典雅铅印本。
    ①彭昱尧:《致翼堂文集》卷二《吕月沧先生哀辞》。
    ①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46—247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第l154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2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第55页。
    ①欧立军:《胶着与裂变——从“经济”观看桐城派散文的近代化》,《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92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咸丰元年七月。
    ④姚鼐:《与王铁夫书》,《惜抱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89—290页。
    ⑤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475页。
    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第7496页。
    ⑦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第5766页。
    ⑧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554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595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第934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105页。
    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第934页。
    ⑤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49页。
    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44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554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读书录·东坡文集)》,第327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第827页。
    ④钱基博:《清代文学纲要》,见钱基博《中国文学史》附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⑤方东树:《汉学商兑序》,见《仪卫轩文集》卷五。
    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34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62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62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475页。
    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第80页。
    ⑤曾国藩:《海宁州训导钱君墓表》《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43页。
    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第1971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699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62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204页。
    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第436页。
    ⑤吴汝纶:《与姚仲实》,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第398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⑥朱东润:《中国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4页。
    ①戴名世:《与刘言洁书》,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第21—22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第8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33—334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书归震川文集后》,第149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重刻茗柯文编序》,第322页。
    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73页。
    ①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第374页。
    ②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太平天国》(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版,第327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37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58页。
    ④郭嵩焘:《曾文正公墓志铭》,见李瀚章编撰,李鸿章校刊《曾文正公全集》(一),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版,第34页。
    ⑤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75页。
    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32页。
    ⑦慕玄父:《柏堂师友言行记序》,见《柏堂师友言行记》卷首。
    ⑧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卷七,李瀚章编撰,李鸿章校刊《曾文正公全集》(一),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版,第158页。
    ⑨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卷九,第204页。
    ①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卷九,第204页。
    ②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卷七,第160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二),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053页。
    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128页。
    ⑤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367页。
    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477页。
    ⑦《曾文正公书札》,卷二十九,光绪二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96页。
    ⑧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卷三,民国十五年京华书局铅印本,第71页。
    ①翁长森(邓嘉缉代):《石城七子诗钞》,卷首,光绪十四年。
    ②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第42页。
    ③曾国藩:《复吴竹如侍郎》,见李瀚章编撰,李鸿章校刊《曾文正公全集》(七),第167页。
    ④曾国藩:《复吴竹如侍郎》。
    ⑤曾国藩:《复吴竹如侍郎》。
    ①曾国藩:《复丁果臣》,见李瀚章编撰,李鸿章校刊《曾文正公全集》(七),第37页。
    ②曾国藩:《复丁果臣》。
    ③李联琇(1820—1878)字季莹(一作秀莹),号小湖,别号好云楼主人。清代诗人、学者。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二年(1852)大考第一,擢侍读学士,充会试同考官,署国子监祭酒,期满调福建学政。咸丰三年,擢大理寺正卿。五年调江苏学政,任满,乞病居通州数年。后受曾国藩相邀主讲钟山、惜阴二书院,请业者云至。李联琇学识渊博,且重切实之学,凡天文舆地、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琐闲轶事、考证解释等均有独到见解。平生治经学重汉、唐注疏及宋儒义理之说,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评曰:“其学精于治经,而诗文亦戛戛独独,无一语落人窠臼。”见钱仲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第
    151页。
    ④曾国藩同治四年正月初六至十四日的日记中有阅读李小湖《好云楼全集》的记录。
    ⑤曾国藩:《致李小湖大理》,见《曾文正公书札》,卷二十九,第594—595页。
    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119页。
    ⑦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120页。
    ⑧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卷三,第74页。
    ⑨柳诒徵:《国学书局本末》,见《江苏省国学图书馆第三年刊》,第1页。
    ①章洪钧、陈作霖编,魏家骅重编:《泾舟老人洪琴西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417页。
    ②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卷三,第74页。
    ③上述引文见《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117—1805页,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
    ①保定教育局史志办公室编,《保定教育史料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第38页。
    ②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33页。
    ①容阂:《西学东渐记》,长沙:岳麓书社,1981年版,第110页。
    ②李志茗:《晚清四大幕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③徐坷:《清稗类钞(幕僚类)》,第12—13页。
    ④方宗诚:《柏堂集补存》卷二。
    ①曾国藩:《曾国落全集(奏稿)》(八),第4711页,岳麓书社,1989年。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5年,第338页。
    ③郭嵩焘:《胡林翼行状》,《胡林冀全集》(上)卷首,大东书局版。
    ④方宗诚:《柏堂集续编》卷十一。
    ⑤方宗诚:《柏堂集后编》卷十三。
    ⑥杜文澜:《平定粤寇纪略》,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8页。
    ⑦转引自高照明:《湘军与晚清传统教育》,《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①杨怀志,潘忠荣:《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②《清史稿·张裕钊传》。
    ③张裕钊:《与黎莼斋书》。
    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418页。
    ⑤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545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913页。
    ②费简:《近代名人小传》,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80年版,第33—34页。
    ③张裕钊:《答李佛笙太守书》。
    ④张裕钊:《答吴挚甫书》。
    ⑤张裕钊:《答刘生书》。
    ⑥张裕钊:《答查冀甫书》。
    ⑦张裕钊:《重修南宫县学记》,《濂亭文集》,光绪八年刻本。
    ①张裕钊:《重修南宫县学记》,《濂亭文集》,光绪八年刻本。
    ②张裕钊:《赠吴清卿庶常序》。
    ③河北省保定莲池书院管理处编:《莲池书院》,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第93页。
    ①张裕钊:《送黎莼斋使英吉利序》,《后期桐城派文选译》,王凯符译注,巴蜀书社,1997年6月出版,第149页。
    ②闵尔昌:《清碑传合集》,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4436页。
    ③郭立志:《桐城吴先生年谱》卷一,北京:琉璃厂豹文斋,1938年。
    ④王树楠:《冀县志》,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919年。
    ①贺涛:《贺先生文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914年。
    ②潜山:《谈谈以往的莲池》,《河北月刊》,1937年第5期。
    ③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443页。
    ④贺涛:《贺先生文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914年。
    ⑤闵尔昌:《清碑传合集》,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2978页。
    ⑥傅振伦:《傅振伦文录类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294页。
    ⑦郭立志:《桐城吴先生年谱》卷一,北京:琉璃厂豹文斋,1938年。
    ⑧《桐城吴汝纶年谱》,第101页,见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七十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①《桐城吴汝纶年谱》,第107—108页。
    ②《桐城吴汝纶年谱》,第107页。
    ③《清史稿·列传273》文苑3
    ④《桐城吴汝纶年谱》,第112页。
    ①《桐城吴汝纶年谱》,第146页。
    ②《桐城吴汝纶年谱》,第147页。
    ③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六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第10页。
    ④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⑤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第166页。
    ⑥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六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第10页。
    ①《德宗实录》卷493。
    ②锺广生:《陶庐文钞序》,民国四年(1915)新城王氏刻本。
    ①赵尔巽:《清史稿张百熙传》。
    ①吴闿生:《吴门弟子集序》,保定莲池书社,民国十九年刊本。
    ②徐寿凯、施培毅校点:《吴汝纶尺牍答日野恒次郎》,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227页。
    ③吴闿生:《先府君哀状》,《桐城吴先生全书传状》。
    ④东京《朝日新闻》1902年9月29日,见《东游日报译编》。
    ①参阅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②吴闿生:《吴门弟子集》卷八《冀州唱和诗序》,民国十九年莲池书杜刻本。
    ①赵衡:《序异斋文集》卷四《贺先生行状》,民国廿一年天津徐氏刻本。
    ②马其昶:《抱润轩文集》卷八《范伯子文集序》,民国十二年桐城马氏刻本。
    ③范当世著,马亚中、陈国安校点:《范伯子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④吴汝纶:《吴汝纶全集》,合肥:黄山书杜,2002年版,第405页。
    ①吴汝纶:《吴汝纶全集》,第410页。
    ②吴汝纶:《吴汝纶全集》,第410页。
    ③吴汝纶:《吴汝纶全集》,第484页。
    ④吴汝纶:《吴汝纶全集》,第410页。
    ⑤吴汝纶:《吴汝纶全集》,第409页。
    ⑥吴汝纶:《吴汝纶全集》,第424页。
    ①范当世著,马亚中、陈国安校点:《范伯子诗文集》,第102页。
    ②贺涛:《贺先生文集》卷二《题西山精舍图》,民国三年刻本。
    ③赵衡:《序异斋文集》卷四《贺先生行状》,民国廿一年(1932)天津徐氏刻本。
    ④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O4年版,第582页。
    ⑤潜山:《谈谈以往的莲池》,《河北月刊》卷五第二期,1936年2月15日出刊;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870页。
    ①吴汝纶:《尺牍卷一答贺松坡》,《吴汝纶全集》第三册,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②赵衡:《序异斋文集》,民国廿一年(1932)天津徐氏刻本。
    ①孟醒仁,《桐城派三祖年谱》,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①赵尔巽:《清史稿·选举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49页。
    ②曾国藩:《谢子湘文集序》,《曾国藩全集(诗文)》,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19页。
    ③方苞:《古文约选序例》,《方望溪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303页。
    ①方苞:《古文约选序例》,《方望溪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303页。
    ②李元度:《古文笔法百篇序》,李抚九选编,黄仁黼纂定:《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3年版。
    ③戴名世:《方灵皋稿序》,王树民编校:《戴名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页。
    ①方苞:《又书贷殖列传后》,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第37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方苞:《古文约选序例》,《方望溪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303页。
    ①方苞:《古文约选序例》。
    ②方苞:《古文约选序例》。
    ③方苞:《古文约选序例》。
    ①见素尔讷等撰《学政全书》卷四《颁发书籍》,《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影印辽宁省图书馆藏清乾隆三十九年武英殿刻本。
    ②刘季高校点《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82页。
    ①梅曾亮:《陈石士先生授经图记》,《柏岘山房文集》卷10,咸丰六年刊本。
    ②吴承学:《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③林云铭:《古文析义》,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联墨堂刻本。
    ①《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四库禁燬书丛刊》,第94册,影印康熙吕氏家塾刻本。
    ②叶瑛:《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09页。
    ③叶瑛:《文史通义校注》,第508页。
    ④钱仲联:《桐城派古文与时文关系问题》,见钱仲联《梦苕庵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28页。
    ①戴钧衡:《方苞集集外文补遗》卷二。
    ②刘季高校点《方苞集》,《书柳文后》,第112页。
    ①《古文约选》,《与高司谏书》评语。
    ②《古文约选》,《春秋论下》评语。
    ③《古文约选》,《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评语。
    ④《古文约选》,《上韩枢密书》评语。
    ⑤《古文约选》,《序越州鉴湖图》评语。
    ⑥《古文约选》,《释秘演诗集序》评语。
    ⑦《古文约选》,《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评语。
    ⑧《古文约选》,《诗义序》评语。
    ①《古文约选》,《书论》评语。
    ②《古文约选》,《超然台记》评语
    ③《古文约选》,《梁书目录序》评语
    ④吴汝纶:《桐城吴先生评选古文读本》,北京华新书局排印。
    ⑤郭豫衡:《中国散文史》(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17页。
    ①戴震:《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9页。
    ②戴震:《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4页。
    ③洪亮吉:《洪亮吉集·卷施阁文甲集·邵学士家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1页。
    ①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79—581页。
    ②姚鼐借《古文辞类篹》的编撰建立桐城文统之意,清代方东树的《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吴敏树的《与筱岑论文派书》和当代学者邬国评、王镇远的《清代文学批评史》、王达敏的《桐城派的建立与乾嘉学派的关系》均有论述。
    ③王齐洲:《中国文学观念论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②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107、108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67—68页。
    ③《晋书》卷五十一《挚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27页。
    ④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十《序志第五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页。
    ⑤洪顺龙:《从分类视点论〈文心雕龙〉文体学》,见《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文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页。
    ⑥《〈文选〉序》,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⑦《〈文选〉序》。
    ⑧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50页。
    ⑨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见《正续古文辞类纂》,第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据民国戊午年(公元1917年)上海会文堂书局依滁州李氏求要堂精校印本影印,1998年版。
    ①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29页。
    ②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
    ③储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2页。
    ①刘季高校点《方苞集》,第890页。
    ①姚鼐《与张撝约》,见《惜抱轩尺牍》,陈用光编,成都昌福公司排印本。
    ②姚鼐《答张梧冈》,见《惜抱轩尺牍》。
    ③萧穆:《校刊<古文辞类纂>序(代)》,见《敬孚类稿》,卷二,光绪丙午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09页。
    ①此表参阅徐雁平教授,《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54页。
    ②吴孟复、蒋立甫《<古文辞类纂>评注》(下册)附录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谕纪泽》,第476—477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31页。
    ③王定安:《求阙斋日记类钞》,光绪二年传忠书局刻本。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第637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二日《复吴敏树》,第1154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154页。
    ①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序例》,岳麓书社,2009年版。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送周荇农南归序》,第162页。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咸丰十年三月十五日,第474—475页。
    ②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咸丰元年七月。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②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第375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谕纪泽纪鸿》,第662页。
    ①刘声木:《苌楚斋三笔》卷一:《王先谦书论编辑续古辞类纂》,中华书局,1998年版,483页。
    ②刘声木:《苌楚斋三笔》卷一,483页。
    ①金梁:《近世人物志》,第260页;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②王先谦:《葵园自定年谱》,第133页;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③王先谦:《葵园自定年谱》,第134页。
    ④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第375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
    ②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
    ①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
    ②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光绪八年虚受堂刻本。
    ③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
    ④吴汝纶:《记校勘古文辞类纂后》,《吴汝纶全集(文集第三)》,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174页。
    ①王先谦:《骈文类纂序例》,《虚受堂文集》卷十五,第502页,续修四库全书第1570册。
    ②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序例》。
    ③王先谦:《葵园自定年谱》,第136页;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①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光绪八年虚受堂刻本。
    ②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卷十一),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第183页。
    ③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第375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④《拙尊园丛稿序》,薛福成庸庵海外文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62册,第352页。
    ①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导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卞孝萱、徐雁平主编:《书院与文化传承》,中华书局,2009年版。
    陈澹然编:《方柏堂先生谱系略》,《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63册。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美健、孙待林、郭铮:《莲池书院》,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
    陈文和:《扬州书院与扬州学派》,见《清代扬州学术研究》,台北学生书局,2001年版。
    陈用光:《太乙舟文集》,道光刻本。
    陈元晖、王炳照等:《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陈钟珂编:《先文恭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95-96册。
    陈祖壬编:《桐城马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84册。
    大久保英子:《明清时代书院の研究》,国书刊行会,1976年版。
    戴钧衡:《味经山馆文钞》,续修四库全书本。
    戴钧衡编:《南山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87册。
    戴名世:《戴名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邓洪波,彭爱学:《中国书院揽胜》,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楹联》,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丁刚、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段玉裁编:《戴东原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04册。
    范当世著,马亚中、陈国安校点:《范伯子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方苞:《古文约选》,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方苞:《方望溪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
    方苞著,刘季高校点:《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方东树:《考槃集文录》,续修四库全书本。
    方东树:《汉学商兑》,苏州文学山房排印本。
    方东树:《仪卫轩文集》,同治刊本。
    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民国十五年京华书局铅印本。
    归有光:《震川文集》,中华书局,1912年版。
    归有光:《归震川先生尺牍》,虞山明月楼,康熙刻本。
    管同:《因寄轩文集》,清道光十三年管氏刻本。
    郭立志编:《桐城吴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75-176册。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光绪刻本。
    贺涛:《贺先生文集》,民国三年刻本。
    洪亮吉著,刘德权校点:《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洪亮吉:《毓文书院志》,中国历代书院志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胡适:《书院制史略》,《东方杂志》第21卷3期,1924年2月。
    胡适:《书院的教育》,《胡适遗稿及秘藏书集(第五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
    黄蓟:《岭西五家诗文集》,民国24年桂林典雅铅印本。
    黄彭年:《莲池书院肄业日记》,中国历代书院志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黄彭年编:《莲池书院日记》,清光绪五年刻本。
    季羡林:《论书院》,《中国书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中华书局,2008年版。
    江藩撰,《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蒋彤编:《武进李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1册。
    孔继涵编:《熊文端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83册517页。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版。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广陵书社,2004年版。
    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版。
    李国钧:《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李瀚章编:《曾文正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57册。
    李元度撰,《国朝先正事略》,清光绪二十五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印本。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光绪八年刻本。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诗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李志茗:《晚清四大幕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刘大櫆:《刘大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刘大櫆:《论文偶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锦藻等编:《清朝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刘开:《刘孟涂集》,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黄山书社,1989年版。
    刘声木:《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年版。
    刘玉才:《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柳诒徵编:《卢抱经先生年谱》,《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一年刊》。
    龙启瑞:《浣月山房诗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龙启瑞:《经德堂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吕璜:《月沧文集》,民国24年桂林典雅铅印本。
    吕璜:《月沧诗文偶存》,道光刻本。
    吕璜:《月沧自编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5册。
    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马其昶:《抱润轩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梅曾亮撰,彭国忠,胡晓明校點:《柏枧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10年版。
    孟醒仁:《桐城派三祖年谱》,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缪荃孙纂录,《续碑传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彭昱尧:《致翼堂文集》,民国24年桂林典雅铅印本。
    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清光绪二十五年夏御制本。
    《清世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
    钱大昕编:《钱辛楣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05册。
    钱仪吉编,《碑传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钱仲联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钱仲联:《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华书局,1996年版。
    容阂:《西学东渐记》,岳麓书社,1981年版。
    阮元:《揅经室二集》,四部丛刊本。
    阮元:《揅经室再续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三联书店,1958年版。
    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7年。
    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中华书局,1934年版。
    苏惇元编:《方望溪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89册。
    孙岱编:《归震川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49册1页。
    孙彦民:《宋代书院制度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1963年版。
    汤椿年:《钟山书院志》,中国历代书院志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王昶:《春融堂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兰荫:《河北书院制初稿》,载1936年师大月刊25期及29期。
    王树枬编:《陶庐老人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82册。
    王学勤:《桐城姚仲实先生年谱》,见《桐城派研究》2002年第4辑。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光绪癸未善化向氏校刊本。
    王拯:《龙壁山房诗草》,续修四库全书本。
    魏颂唐:《敷文书院志略》,中国历代书院志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吴德旋:《初月楼文集》,光绪十年刻本。
    吴德旋:《初月楼文集续钞》,光绪十年刻本。
    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吴闿生:《吴门弟子集》,民国十九年莲池书杜刻本。
    吴闿生:《吴北江先生文集》,民国十三年文学社刊本。
    吴孟复、蒋立甫主编:《古文辞类纂评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吴汝纶:《吴汝纶尺牍》,黄山书社,1990年版。
    吴汝纶:《吴汝纶全集》,黄山书杜,2002年版。
    吴汝纶:《桐城吴先生全书》,光绪三十年家刻本。
    谢国桢:《近代书院学校制度变迁考》,《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会论文集》,1937
    年1月。
    邢赞亭:《莲池书院回忆录》,《河北文史资料选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徐世昌编,沈芝盈,梁运华点校,《清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
    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薛福成:《庸庵文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严荣编:《述庵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05册。
    杨布生等:《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杨怀志,潘忠荣:《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7
    年版。
    杨绳武:《钟山书院讲学录》,乾隆刻本。
    姚椿:《晚学斋文集》,咸丰二年刻本。
    姚濬昌编:《姚石甫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8册。
    姚鼐:《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姚鼐:《敬敷书院课读四书文》,道光十三年刻本。
    姚鼐:《惜抱先生尺牍》,咸丰刻本。
    姚莹:《东溟文后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姚莹:《东溟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姚莹:《中复堂全集》,同治刻本。
    姚永概:《慎宜轩文集》,民国排印本。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黄山书社,1989年版。
    俞樾:《诂经精舍自课文》,中国历代书院志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1994年版。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岳麓书社,2009年版。
    张伯行:《正谊堂文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
    张謇:《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张鉴等编:《阮元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张师栻、张师载编:《张清恪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86册。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张崟:《诂经精舍志初稿》,中国历代书院志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张裕钊:《濂亭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张裕钊:《张廉卿先生文集》,宣统元年刻本。
    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赵所生、薛正兴:《中国历代书院志》(全十六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郑福照编:《方仪卫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4册。
    郑福照编:《姚惜抱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07册。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赵统:《江阴书院史话》,黄山书社,2005年版。
    朱汉民:《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朱汉民:《中国的书院》,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朱琦:《怡志堂文初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朱琦:《怡志堂诗初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朱孝纯:《海虞诗钞》,乾隆刻本。
    鲍红:《归有光与桐城派的渊源关系》,《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卞孝萱:《桐城派与书院》,《南京晓庄师范学院》,2006年第1期。
    卞孝萱,武黎嵩:《从<桐城麻溪姚氏宗谱>看姚鼐与宋学》,《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连载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十集第111—114期,1929年12月—1930年1月。
    陈光贻:《谈<古文辞类纂>等书的选文标准》,《文献》,1984年第4期。
    陈进忠:《姚莹论》,《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4期。
    陈进忠:《姚莹与<康輶纪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陈孔祥:《论学术名流与徽州书院的兴盛》,《历史档案》,2005年第4期。
    陈平原:《文派、文选与讲学——姚鼐的为人与为文》,《学术界》,2003年第5期。
    陈耀东:《太华三峰质文兼美——论方苞、刘大櫆、姚鼐散文的杰出成就》,《浙江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程嫩生,陈海燕:《奖惩措施与清代书院文学教育酵母》,《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程嫩生,孙彦:《课试禁忌与清代书院文学教育》,《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程嫩生,陈海燕:《课艺评点: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侧记——以钟山书院、经古精舍的
    课艺评点为例》,《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慈波:《<古文辞类纂>系列选本及其文学史意义》,《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代亮:《<经史百家杂钞>与<古文辞类纂>之异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邓洪波:《清代省会书院:遍布全国的教育学术中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高黛英:《<古文辞类纂>的文体学贡献》,《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龚敏:《论方东树的学术渊源》,《江淮论坛》,2007年第5期。
    顾易生:《方苞姚鼐的文论及其历史地位》,《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
    关爱和:《姚鼐的古文艺术理论及其对桐城派形成的贡献》,《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
    关贤柱:《浅谈黎庶昌的<续古文辞类纂>》,《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3期。
    郭延礼:《论曾门弟子张裕钊、吴汝纶的文论》,《娄底师专学报(曾国藩研究专辑)》,1995年第3期。
    何景春:《晚年吴汝纶略论》,《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
    黄爱平:《<汉学师承记>与<汉学商兑>——兼论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中国文化研
    究》,1996年冬之卷。
    黄克武:《诂经精舍与十九世纪中国教育、学术的变迁》,台北《食货月刊》第13卷5、6期,1983年9月;
    黄霖:《论姚门四杰》,《江淮论坛》,1985年第2期。
    黄霖:《姚莹与桐城派》,《江淮论坛》,1982年第5期。
    胡适:《书院制史略》,《东方杂志》1924年第3期。
    季红花:《试论姚鼐的阳刚阴柔风格论》,《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11期。
    贾文昭:《评姚鼐<述庵文钞序>》,《江淮论坛》,1986年第1期。
    江小角,方宁胜:《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安徽史学》,2004年第6期。
    江小角:《张裕钊与吴汝纶教育思想的共同特征》,《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江小角,朱扬:《姚鼐主讲安徽书院述略》,《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靳志朋:《从经世致用到融合中西——晚清莲池书院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
    版)》,2008年第4期。
    靳志朋:《莲池书院与晚清直隶文化》,《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李兵,朱汉民:《书院大师:中国古代大学教育与学术创新的中坚》,《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0期
    李春光:《一代廉吏张伯行述评》,《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李帆:《姚鼐学术思想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
    李和山:《曾国藩对姚鼐学术思想、古文理论的改造与创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李墨:《黄彭年与莲池书院藏书》,《贵图学刊》,2008年第1期。
    李柱梁:《姚鼐辞官原因新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林存阳:《苏州紫阳书院与清代学术变迁——以钱大听为研究视角》,《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刘来春:《曾国藩对桐城派文论的发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刘相雨:《论桐城派与清代政治、文化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刘晓莉,熊贤勇:《论清代科举及书院与姚鼐的为文》,《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刘玉才:《论清初书院的理学与教化》,《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刘再华:《一个主张维新的旧文学流派——后期桐城派作家的经学立场与文论话语》,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柳春蕊:《莲池书院与以吴汝纶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东方论坛》,2008年第1期。
    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1931年第4期。
    陆联星:《桐城文派的兴衰》,《文史知识》,2000年第6期。
    罗书华:《<古文辞类纂>的双重意义》,《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2期。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理论——兼论桐城派》,《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马亚中:《试论姚鼐古文的艺术特色》,《江淮论坛》,1983年第6期。
    孟伟:《方苞<古文约选>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欧立军:《胶着与裂变——从“经济”观看桐城派散文的近代化》,《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潘务正:《回归还是漂流——质疑吴汝纶对桐城文派的“复归”》,《江淮论坛》,2004年第3期。
    潘志和:《从<古文辞类纂>到<经史百家杂钞>——论曾国藩与桐城派的承传关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庞礴:《从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看桐城古文派的理论得失》,《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1期。
    彭小舟,周晓丽:《曾国藩与莲池书院》,《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彭志琴:《分析姚鼐<古文辞类纂>选文标准之源流关系》,《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屈宁:《方东树礼学思想评议》,《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荣方超:《<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与<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述评>,《图书
    与情报》,2008年第6期。
    尚小明:《门户之争,还是汉宋兼采?──析方东树<汉学商兑>之立意》,《思想战线》,2001年第1期。
    沈黎:《梅曾亮研究》,苏州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沈艳:《理学经世路线与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施立业:《姚莹与桐城经世派的兴起》,《清史研究》,2004年第2期。
    宋巧燕:清代书院文学教育制度述论——以诂经精舍、学海堂为考察对象》,《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孙运君,杨振姣:《从书院祭主变化看晚清学术思想之转圜——以诂经、南菁两书院
    为例》,《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邰红红:《曾国藩与桐城中兴》,上海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汪长林:《张裕钊与方宗诚交游述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
    汪效驷:《吴汝纶与莲池书院》,《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汪祚民:《<古文辞类纂>李刻本校勘原委与学术价值》,《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汪祚民:《<古文辞类纂>评选辞赋发微》,《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汪祚民:《<古文辞类纂>圈点系统初探》,《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汪祚民:《<古文辞类纂>重视辞赋选录的理论指归》,《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王高宇:《<古文辞类纂>与续补三种的异同》,《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建梁:《清代与汉学的互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
    王坤:《清代苏州书院研究》,苏州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王丽红:《后期桐城派作家与近代教育转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王树林:《张謇散文的师承渊源和审美取向》,《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王卫平:《张伯行书院教育实践及其理学思想的传播——以苏州紫阳书院为中心》,《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
    王友胜:《方东树论苏诗对桐城家法的承继与突破》,《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魏际昌、吴占良:《桐城古文学派与莲池书院》,《文物春秋》,1996年第3期。
    魏晓虹:《梅曾亮对桐城派的发展》,《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4期。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吴洪成,李占萍:《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失落——保定莲池书院个案研究》,《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吴景贤:《安徽书院志》,连载于《学风》1932年二卷第4期到第8期。
    吴微:《吴汝纶与桐城派古文》,《文史知识》,2003年第12期。
    吴未意:《曾国藩的文体观研究》,四川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吴新雷:《南菁书院的学术研究及其对文化界的贡献》,《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吴修成:《近十年来近代桐城派研究综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武海军:《<涵通楼师友文钞与“岭西五大家”缘起>》,《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第3期。
    徐美君:《论中国古代书院的学术功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徐雁平:《清代书院研究的价值、现状及问题——以江南地区为讨论范围》,《南京晓
    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徐雁平:《书院与桐城文派传衍考论》,《南京晓庄师范学院》,2006年第1期。
    许丽英:《曾国藩教育思想渊源探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许维勤:《论鳌峰书院及其对闽台教育文化的影响——兼及闽台学缘》,《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6期。
    晏富宗:《宋代书院师生关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杨布生:《姚鼐从事书院教育40年考略》,《益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杨纯:《学术与书院》,《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
    杨佑茂:《近代文化名人贺涛》,《衡水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杨佑茂:《李鸿章与莲池书院》,《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杨佑茂:《吴汝纶与冀州的文教》,《衡水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元英:《从章法的关注到审美的强调——<古文辞类纂>评点的美学价值》,《美与时代》,2005年第10期。
    曾光光:《变法维新思潮中的吴汝纶与桐城派》,《江淮论坛》,2001年第3期。
    曾光光:《徘徊于“文”、“道”之间的桐城派》,《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
    曾光光:《桐城派的传承与传统教育》,《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曾光光:《桐城派与嘉道时期的经世致用思潮》,《江淮论坛》,2003年第5期。
    曾光光:《桐城派与汉学关系辨析》,《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3期。
    曾光光:《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l2期。
    曾光光:《桐城派与晚清社会思潮》,《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曾光光:《桐城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江淮论坛》,2004年第6期。
    曾光光:《晚清桐城派嬗变的文化轨迹》,《江淮论坛》,2006年第1期。
    曾光光:《文学流派与学术变迁——论桐城派与清代理学的流变》,《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张后铨:《张裕钊革新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张静:《瑰玮俊迈,诙诡恣肆——曾国藩对桐城派阳刚文风之张扬》,《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第3期。
    张静,雷新明:《试论曾国藩对桐城派之变革与超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张静:《试论曾国藩对桐城派之传承与对接》,《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张静:《桐城文派一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曙光——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题语>析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张娟娟:《姚鼐的阳刚阴柔说》,《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月。
    张宁:《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研究》,郑州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张维:《“岭西五大家”与藏书》,《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4期。
    张维:《“岭西五大家”与书院》,《南京晓庄师范学院》,2006年第1期。
    张维:《清代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中坚——岭西五大家》,《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章翅:《论姚莹的经世思想及其形成原因》,《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章启辉,徐雷:《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理学经世特征》,《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4期。
    赵栋栋:《桐城文派的形成及其古文理论意义之阐释》,陕西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赵杏根:《桐城派与江苏》,《文教资料》,1998年第5期。
    赵子云等:《姚鼐与钟山书院》,《江苏地方志》,2011年第1期。
    钟扬:《兼济·兼容·兼美——姚鼐古文理论及其文化背景概说》,《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周进,高鹏,白菲:《清代书院的兴衰及其学术活动》,《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周远政,《<古文辞类纂>版本述略》,《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5期。
    周中明:《论姚鼐的语言艺术》,《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周中明:《论姚鼐的政治思想──纪念姚鼐逝世180周年》,《安徽史学》,1995年第4期。
    周中明:《姚鼐“不关心国计民生”吗?──论姚鼐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周中明:《姚鼐对君子人格理想的坚守和追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周中明:《姚鼐追求自我的思想嬗变过程及其时代特色》,《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朱达明:《阳湖派与桐城派的异同》,《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朱洪:《胡适论桐城派》,《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