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章将历史上师生关系的变化置于儒学演变的背景中来考察。在先秦从儒到儒学的演变过程中,儒学吸纳了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两汉时期,儒学宗派化、神学化和政治化,表面上独尊,实际上丧失了“学”的独立性,变为一种服务于皇权的“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在与佛教和道教的纷争、交融中曲折发展。两宋时期,经朱熹之前几代人上百年的努力,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后,增强思辨性,以理学的形态出现,更能圆融地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理论体系更为成熟。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哲学,影响扩大。到了晚明时期,理学逐渐僵化,走向形式教条,于是心学兴起,但其极端抛弃礼法,纵情声色,因而也遭到抨击。明亡,有人归因于心学,纷纷声讨其空谈误国。清初,统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理学一度回光返照,但终不敷时用,影响渐弱。国门洞开后,西方思想对国人的影响日益扩大,儒学与之发生冲撞,并遭一些人批判。随着科举的废除和清朝的灭亡,儒学的主要传播途径被切断,政治支柱倒塌,其衰落就成了历史必然。但儒学中一些思想并未消失,而是附着在其他理论中,继续发挥着影响。
     儒学对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是通过这样的机制发挥作用:一是儒学塑造人。儒学通过影响人的价值观、人性观,并通过对师生伦理的规范而影响师生关系;二是构筑尊师氛围。当儒学观念被广泛认同时,教师地位就高,尊师风就盛;反之,则轻师。
     所以,儒学在变,师生关系也在变。先秦时期,是师生关系的萌芽和发展阶段,孔门师生结合的纽带是道义,比较纯粹,师生的等级不分明,总的来说比较平等,师生可以相互批评。百家争鸣中,各家各派思想逐渐交汇,相互影响,战国后期乃至秦,法家得势,荀子思想中“师道尊严”的影响随之扩大,这不但拉大了师生距离,也使师生关系趋于不平等。两汉时期,是师生关系的确立期。汉初,荀子的徒子徒孙传经的多,其“师道尊严”也随之流播,及至董仲舒的“独尊儒术”被采纳实施,儒学政治化,通经成了入仕做官的必要条件,于是经学热出现了。又由于受传播媒介的制约,求学得靠老师。而经学的门派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师法家法,又使得学生对老师的依附性大为增强。师生交往中加入了功利性因素,也就不那么纯粹,师生间的不平等就很显著。及至东汉末年,党锢之祸又使士人疏远政权,加之做官主要靠门第,于是求学积极性低落,师生关系从魏晋到唐,都处于摇晃中。到了宋代,一方面,理学强调人伦礼仪,师弟子关系又受到重视,学派内师生关系紧密;另一方面,在官学中,随着“三舍法”的实施,有的官学教师利用取士权利徇私舞弊,给师生关系打上功利化色彩,疏离了师生关系。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受到推崇,科举和各级教育受其支配,官学中师生之间等级森严。但在私学中,也有超越功利以追求道义而结合成的师弟子群体。
     所以,儒学之变和师生关系之变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它们的演变都不是一种单一的固定模式,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既有总体特征,又有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和诸多不同的表现形态。
The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in the history was review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fucianism evolvement. In pre-Qin period, " Ru" changed into Confucianism, and some other theories were absorbed; In Han dynasty, Confucianism was separated, delighted and governed. In WeiJin SuiTang period, Confucianism developed in competing and blending with Buddhism and Taoism. In Song dynasty, in the efforts from Zhou Dunyi to ZhuXi, after absorbing Buddhism and Taoism, Confucianism increased reason, and behaved in "Liism". So, it can explain social and nature phenomenon. In Yuan-Ming-Qing period, "Liism" became official philosophy, and spreaded its influence. In post-Ming period, feudalism System corruption, Confucianism rigidified, and walked into doctrinism formalism. So it couldn't restrain human nature. Wang Yangming's "Xinxue" rose. But its extremists put away moral courtesy and standard, and enjoyed them to the full. So they suffered attack. Some thought that Ming died of "Xingxue". So they attributed the dying to Xinxue, and condemned it. In early-Qing period, governors called for Confucianism. But its moralism couldn't afford the social need. After Opium War, west-thinking affection increased. There was conflict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west theory. The Confucianism's conservation and corruption were showed. So Confucianism was abandoned. With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s passing away, the broadcast approach was cut off. The political backbone fell. So the Confucianism's decline was certain. But some ideas were not perished. They cling to other theories, and continued to work on.
     Confucianism influenced the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in such way:first, Confucianism shape man. Confucianism influence value view and human nature view, and regulated ethic rule between teacher-students. Second, Confucianism built up phenomenon to respect teachers. When Confucianism was identified, the teachers' status was high, and teachers were honored. On the contrary, the teachers were looked down on.
     So, Confucianism changed with development of teachers-students relationship. In pre-Qin period, it was the begi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The teacher-students' bondage was ethic. The rank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was almost equal. Teacher and student could co-criticize. In Multi-Contend, theories blended. Dignified teacher increased the space between teacher-students. In Han dynasty, it was the time to establish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early-Han period, there were many Xunzi's students. So, XunZi's thinking was spread. Dignified Confucianism Only was adopted; it was necessary to master Confucianism, if someone wanted to become an officer. The students had to cling to teacher, because only teachers had books. The material ingredient was added into the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Teacher-students were not equal. In end of West Han dynasty, the clan disaster forced the intellectuals leave regime. To secure an official position mainly depended on family status. So enthusiasm to study was low. The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wasn't firm from WeiJin to Tang dynasty. In Song dynasty, Liism emphasized the ethic. So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was strengthened. But, in the schools owned by government, with the "San She Fa" putting into practice, some teachers took advantage from power. This polluted the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In Yuan-Ming-Qing period, Confucianism was raised to high position.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education was governed. The relationship was strict. But in private schools, there were teacher-students group surpassing profit.
     In the all, the Confucianism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wasn't corresponding. The change modes behaved in complex form. There were collective characters, detailed traits and many shapes.
引文
①(意)贝纳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1页。
    ②(法)费尔南·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载《资本主义论丛》,顾良张惠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③(意)贝纳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页。
    ④(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⑤这样的例子不少,如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采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手法塑造恶霸地主刘文彩,并在批林批孔、批四人帮时,将其作为陪绑;文革中,“评法批儒”、“儒法斗争”一系列“影射史学以及“批周公”、“批《水浒》”,把历史和现实弄得一塌糊涂。这种比附和影射史学是我们要反对的,因为当把历史当成任人打扮的驯服的女孩子的时候,史学也就和江湖骗术差不多,与政治上的阴谋诡计合谋了。
    ⑥(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⑦当然,由此引出的问题是,用后起的概念术语形成的对历史的分析框架,虽可使历史认识更为清晰,但也存在方圆凿枘之嫌。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③ (苏)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4页。
    ④据报道,2010年四川、贵州有中学因饭菜质次价高导致学生打砸抢食堂的事件发生。
    李瑾瑜:《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建构》,《教育实验与理论》1994年3期。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张相乐:《我国古代教育家师生关系论及其现实意义》,《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③刘厚琴:《论儒学与两汉师生关系》,《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1期。
    ④刘继青:《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师生关系畸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期。
    ⑤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中国学报》(北平),1912年第1期。
    ②《孔教会杂志》,1913年,第1卷第3、第6、第7、第8期;1914年,第1卷第12期。
    ③张宗舜:《简谈孔子师徒间的意见分歧》,《齐鲁学刊》,1988年第1期。
    ④张鸿莉:《孔子师生关系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⑤李剑亮:《孔门风范——论孔子与孔门弟了》,《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⑥赵志坚、李栋柱:《试论孔子及孔门弟子所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群》,《管子学刊》,1997年第4期。
    ①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②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年版。
    ③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萧承慎:《师道征故》,台湾师大书苑2000年版。
    ①梁漱溟认为,西方是个团体社会,中国是个家庭社会,但又不是家庭本位,而是伦理本位。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载《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80页。
    ②王风喈:《中国教育史》,国立编译馆1945年版,第4页。
    ③此说法源于自组织理论,参见张彦、林德宏:《系统自组织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88页-140页。此外,也受布罗代尔的启迪,他在《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先以大量篇幅反映背景——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进而探讨该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和文化生活,最后才论述该地区的政治演变。
    ④陈衡哲:《西洋史·导言》,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王风喈:《中国教育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2-3页。
    ②吕思勉:《史学四种》,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8页。
    ③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④正史记载的多是非常之人事,寻常人事往往被过滤掉了,我们现在读到的就只是特选人事。因此.由历史文本获得的历史生活画面总是残缺不全的。
    陈寅恪:《陈寅恪文集》(五),《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问题》,载1928年《中华教育界》17卷2期。
    :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台湾里仁书局1982年版,19页。
    (美)鲁宾孙:《新史学》,齐思和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60页。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第三章修订工作总结》(1958年4月4日),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年4期。
    ③也受年鉴主义的影响,如布罗代尔在《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致力于搜集描述性细节,于是征引了时人书信乃至文学作品(如随笔、小说)作为史料。当今两方历史教学中,强调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文本,照片、电影、报纸上的讽刺画、绘画、信件、演讲摘要、地图、各种统计资料、音乐、诗歌、艺术品等,都是史料。
    吕思勉:《史学四种》,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5页。
    ②笔者以为,挑选史料就是一个抽样过程,抽样偏态是要警惕的,应努力避免,前辈学者对此告诫谆谆。陈衡哲说:“历史的材料无限,任凭你用哪一个观念,都可以得到一点材料来做凭证。但这是一件危险的事。”见陈衡哲:《西洋史·导言》。又,胡适曾批评弟子罗尔纲,说他的文章《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有些概论无根据,缝隙之大,甚至有可能漏掉吞舟之鱼。见罗尔纲:《师门五年记》,三联书店1995年版。严耕望说:“若只留意有利于自己意见的史料,那几乎任何问题都可以照自己意见的方向去证明,这是抽样作证,是很主观的。”见严耕望:《治史三书·不要忽略反面证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③先验论在历史研究中的体现是,作者预先设想一个结论性的框架,再选择一些史料作填充式的注释和证明。宋史专家邓广铭曾切中肯綮的说:“凡抱持一种狭隘的历史观的人,莫不强史以就我,对于所有与自己理论不相符合的材料则必视若无睹,因而一般标榜唯物论的人们,常是成了最为唯心论者,肆臆而言,架空立说。”见《邓广铭全集》第10卷,《评周谷城<中国通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孟宪承在谈编写中国古代教育史时也说:“立了条目,然后去挑选资料,这种做法,……在观点与方法上有问题。”见《编写(中国古代教育史)先要认清一些问题》(1961年5月2日),载瞿葆逵、杜成宪主编:《孟宪承文集》第1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343页。
    ④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⑤畴官:学术与职位都世代相传的官员。章炳麟在《检论·礼隆杀论》中说:“《周官》三百七十有余品,约其文辞,其凡目在畴人世官。”“畴人,谓世世相传者也。《史记·历书》:‘畴人子弟分散。’”《集解》引如淳曰:‘家业世世乡传为畴。律:年二十三,传之畴官,各从其父学,义训甚明。《龟策列传》云:‘虽父子畴官,世世相传,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是卜筮之官,世居其职者,亦称畴官。
    据《宋史·选举志三》:“贡士至辟雍不如令者,……教官罚会。……常州中选者多,州守及教授俱迁一官。”《明史·选举志一》:“太祖时,教官考满,兼复其岁贡生员之数,八年颁学校格式,……每月考试,三月学不进,训导罚俸半月,……二十六年定学官考课法,专以科举为殿最,九年任满,核其中式举人,府九人,州六人,县三人为最。”
    ②(法)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载《资本主义论丛》,顾良、张惠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①(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在关国的兴起》,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页。
    ②(法)雅克·勒高夫:《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钱钟书:《管锥编》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6页。
    ②(英)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页。
    ③当然,移情体验并非易事,要把握好尺度:“移情体验虽然可以深化历史认识,但它是把双刃剑,存在一定风险,对史家的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方面,移情是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情感,做到此步并非易事。要求体验要准确真切,移情体验者与被体验者之间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经验阅历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否则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就历史研究而言,由于史家与自己研究的历史人物大多相隔久远,在经验阅历上也相去甚远,有的历史人物甚至生活在完全相异的文化背景下,要达到这种相似性显然更难。这对史家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经验阅历等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史家唯有在这些方面苦心孤诣作出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在移情体验上更为准确真切。做不到这点,简单的以已度人,史家往往容易以个人的思想情感来替代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结果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另一方面,移情体验通常包含着一种思想情感共鸣,一种了解后的同情,一种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心理。长期移情体验中,史家与历史人物在思想情感上相互交流、渗透、融合,就容易被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所感染甚至同化,逐步喜欢上自己所研究的历史人物。这种倾向发展下去,对历史研究无疑是危险的。可能溢美,所以史家移情体验时必须保持清醒,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叶帆:《移情体验与史家修养》,载《人民日报》2011年3月3日第23版。)
    ④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见《审查报告一》,载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432页。
    ⑤陈衡哲说:“历史不是叫我们笑的,也不是叫我们哭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他的。我们研究历史时,应该采取这个态度。……上古人和中古人的行为,在今人眼光中,有许多是奇怪可笑的,有许多是可骇的。……历史家的态度,是要求了解一切过去和现在的现象的。……应该明白那时群众的心理,给他们以相当的同情。这便是研究历史的正当态度。”载陈衡哲:《两洋史·导言》,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⑥何兆武、张文杰:《历史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译序
    《湖北通志·义例商榷书一》。
    ②陈东原在《中国教育史·自序》(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中(?)说:“历史的探究,并不是要我们在过去的事件中找着今日需要的答案,而是使我们从过去因变的研究,学习到找寻今日答案的方法。”
    ③恩格斯:《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序言》,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⑤笔者还略去了五代十国等,如此处理是否恰当,还有待方家指正。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1页。
    孟宪承:《关于大学问题》(1961年6月8日),载瞿葆奎、杜成宪主编:《孟宪承文集》第1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3页。
    主位思维和客位思维是族志学(民族志)研究强调的方法之一,笔者借用来说明本研究:主位思维要求研究者走进历史,从“历史人”的角度来对待历史;客位思维要求研究者把自己从历史中抽离出来,从“研究者”的角度来分析历史。没有主位思维(即不进入历史),就难以有历史感;而没有客位思维,就不成为研究。
    ①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有完全的对应,而社会科学中的概念一般不是“定律性”的存在,只是一种概率性的抽象,严重依赖具体的情境,其作用在于帮助研究者提升对某些类似情境的敏感性。
    ②陈衡哲:《西洋史·导言》,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③陈衡哲:《两洋史·导言》,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这一时期,相当于陈青之所说的“儒家思想的前生时期”。在《中国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的“编前语”中,陈青之将教育的历史分为:“儒家思想的前生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儒家思想的流传时期”、“儒家思想的动摇时期”以及“孙中山学说的支配时期”。
    ②“史”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管理文书的人,即史官。
    ③(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④萧承慎:《师道征故》,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3-15页。
    《太平御览》卷一四六引《尚书大传》云:“古之帝王者必立太学、小学,使公卿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十有三年始入小学。”
    《左传·成公十三年》。
    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114页,片号—一六二
    ④《孝经·开宗明义》。
    杜成宪:《以“学”为核心的教育话语体系——从语言文字的视角谈中国传统思想的重“学”现象》,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3期。
    ②高华平:《先秦教育思想观点的演变史——论楚简中教字的几种写法》,载《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
    ③唐甄:《潜书》。
    ④这个故事孟子也引用了,人名稍有出入,内容是相似的。见《孟子·离娄下》。
    ①关于儒的起源,说法较多。徐中舒认为,“儒”的本义为“像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因为祭祀前为表虔敬要沐浴。见《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载《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徐山认为,“需”的字形原型是“上为雨,下为人状”,源于原始的雷神崇拜,祭祀雷神的原始方式是燎祭,目的在于求雨。见徐山:《雷神崇拜——中国文化源头探索》,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两种说法都说儒是从事祭祀活动的人。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尽心上》。
    ④《孟子·公孙丑上》。
    在战国末年至汉武帝时期,荀子及其弟子在传经中居十主要地位,“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汪中:《述学·补遗·荀卿子通论》)皮锡瑞也说:“荀卿传经之功甚钜。”“能传《易》、《诗》、《礼》、《乐》、《春秋》,汉初传其学者极盛。”(《经学历史·经学流传时代》)据陆德明等说法,《诗》的传播体系是:孔了授《诗》子夏,六传至荀子,荀子授《诗》浮丘伯,浮丘伯传毛亨:《易》的传播体系:商瞿子木传子庸,子庸传馯臂子弓,子弓传荀子,荀子传浮丘伯,浮丘伯传陆贾和穆生。其他如《春秋》、《礼》的传播中,都有荀子的功劳。在传经过程中,荀子师道尊严的主张该也随之流布。
    ②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13页。
    ③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编前语”。
    ①范文澜:《关于中国教育史中一些问题的讨论》,载《文汇报》,1962年1月15日2版。
    ②张瑞瑶主编:《中国教育哲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
    ③《史记·孟子苟卿列传》。
    ④《史记·货值列传》。
    ⑤张拭:《南轩集·孟子讲义序》。
    ⑥《朱文公集》卷24。
    ⑦如宋代朱熹、陈亮的王霸之辨,元代许衡的治生论。章太炎认为儒生只是一些追逐功名和现实利益的人:“他(孔子)教弟子,总是依人作嫁,最上是帝师王佐的资格,总不敢凯觎帝位,及到最下一级,便是摄行相事的时候,总得依傍鲁君,到得七十二国周游数次,日暮途穷,回家养老,那时并且依傍季氏,他的志气,岂不日短一日么?所以孔教的最大污点,是使人不脱离富贵利禄的思想。自汉武帝专尊孔教之后,这热衷于富贵利禄的人,总是日多一日。”(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词”,载姜玢:《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143页。)
    ⑧《论语·里仁》。
    ⑨同上。
    《孟子·梁惠王上》。
    《荀子·荣辱》。
    《荀子·大略》。
    《墨子·经上》。
    《墨子·耕柱》。
    ①《墨子·贵义》。
    ②《韩非子·显学》。
    ③《老子》19章。
    ④《论语·述而》。
    ⑤《吕氏春秋·察微》载: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子贡)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会,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日:“鲁人必拯溺者矣。
    《论语·述而》。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雍也》。
    ④《孟子·离娄上》。
    ⑤《孟子·尽心下》。
    ⑥《孟子·告子下》。
    ⑦《荀子·儒效》。
    ⑧《荀子·不苟》。
    ⑨《荀子·性恶》。
    《论语·雍也》。原文是:“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口:‘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②《孟子·滕文公下》。
    ③《苟子·致士》原文是:“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诗》日:‘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④《论语·卫灵公》。
    ⑤《论语·里仁》。
    ⑥萧承慎在《师道征故》中将“师道”剖析为“为师之道”、“尊师之道”和“求师之道”,是有道理的。 现在人们使用“师道”一词,要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
    ①《论语·子罕》。
    ②《论语·公冶长》。
    ③(清)黄式三:《论语后案》,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④当然,《论语》中也有些内容经不起仔细推敲,参见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论语>结集脞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98-119页。
    ⑤《论语·学而》。
    ⑥《论语·子张》。
    ⑦《论语·卫灵公》。
    ⑧《论语·子张》。
    ⑨《子见南子》见于《论语·雍也》,是桩历史悬案。原文很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给后人留下了想象空间。《史记》上说,二人是隔着帘子,简短问候了几句,并没有面对面。有学生就此向朱熹请教,朱熹说这是“圣人出格事”,要学生们不要管它。电影《孔子》将此悬案演绎成一段情感故事。“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一向有多种理解,一是李泽厚的说法:孔子的意思是“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天会惩罚我的!”二是南怀瑾的说法:孔于告诉子路,你们对南子的看法都不对,我所否定的人是那种不可救药的人,不但人讨厌他,天也讨厌他,那种人我是不会与他来往的,可是南子不是这样的人。
    ①《论语·雍也》,原文见上。
    ②《论语·阳货》,原文为:公山弗肸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③《论语·子路》。
    ④《尚书大传》。
    ⑤《论语·先进》。
    ⑥《论语·学而》。
    ⑦杨树达:《积微居论语疏证》,台北大通书局1974年版,第3页。
    ⑧《学记》。
    《论语·季氏》。
    ②《论语·子路》。
    ③《论语·八佾》。
    ④《论语·阳货》。
    ⑤叔孙武叔对人说:“子贡贤于仲尼。”后来又诋毁孔子,了贡知道后就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奉劝此人不要不自量力,因为孔子如日月一般,他人是超不过的,说孔子的坏话也损伤不了孔子形象。(《论语·子张》)即便在国君面前,子贡也尽力称赞孔子:齐景公谓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鲁仲尼。”日:“仲尼贤乎?”曰:“圣人也,岂直贤哉!”景公嘻然而笑日:“其圣何如?”子贡曰:“不知也。”景公勃然作色曰:“始言圣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贡曰:“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构,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景公曰:“先生之誉,得尤太甚乎?”子贡曰:“臣赐何敢甚言,尚虑不及耳。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士而附泰山,其尤益亦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把泰山,无损亦明矣。”景公曰:“善。”(《韩诗外传》卷八)
    ①《孟子·公孙丑下》。
    ②《孟了·尽心上》。
    ③《孟子·滕文公上》:“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④《孟子·梁惠王上》。
    ⑤《孟子·告子上》。
    ⑥《孟子·公孙丑上》。
    ⑦《孟子·尽心上》。
    ⑧《孟子·离娄下》。
    ⑨《孟了·离娄上》。
    ①《孟子·尽心上》。
    ②《孟子·尽心下》。
    ③《孟子·尽心上》。
    ④《孟子·离类下》。
    《礼记·学记》。
    《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离娄上》: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日:“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后来的《白虎通·辟雍》给出的解释是:“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世渎也。又授之道当极说阴阳、夫妇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
    ③《离娄上》。
    ④《公孙丑下》。
    ⑤《滕文公下》。
    《荀子·修身》。
    ②《荀子·劝学》。
    ③《荀子·儒效》。
    ④《吕氏春秋·尊师》。
    ⑤《荀子·劝学》。
    ⑥同上。
    ⑦《荀子·致士》。
    ①《荀子·修身》。
    ②《荀子·劝学》。
    ③《礼记·曲礼上》。
    ①《吕氏春秋·劝学》。
    ②《吕氏春秋·诬徒》。
    ③《吕氏春秋·劝学》。
    ④《荀子·大略》。
    ⑤据说为管仲所作,清代洪亮吉认为“乃古塾师相传以教弟子者”,清代庄述祖也认为是“古者家塾教弟子之法”。郭沫若认为是稷下学宫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则和纪律要求。
    《礼记·曲礼上》。
    ②《吕氏春秋·尊师》。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卫灵公》。
    ③《史记·孔子世家》。
    ④《孟子·滕文公》。
    在《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讲了一个“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对那些不顾羞耻求富贵的人大加讥讽。
    ⑥《孟子·滕文公下》。
    ⑦《荀子·荣辱》。
    ⑧《荀子·修身》。
    ⑨《吕氏春秋·劝学》。
    ⑩《吕氏春秋·诬徒》。
    ①《孟子·万章下》。
    ②《论语·子张》。
    ③《孟子·尽心下》。
    ①《论衡·讲瑞》载:“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三虚,唯颜渊不去。
    ②《荀子·礼论》。
    ③《春秋繁露·玉杯》。
    ④《荀子·礼论》。
    ⑤《荀子·大略》。
    ⑥《荀子·修身》。
    ⑦《荀子·劝学》。
    ⑧《苟子·修身》。
    ⑨《荀子·修身》。
    ①《荀子·大略》。
    ②《吕氏春秋·诬徒》。
    ①《论语·公冶长》。
    ②《论语·子罕》。
    ①《论语·八佾》。
    ②《汉书·儒林传》。
    ③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格局有多种观点,有人认为儒家文化为主体,有人认为是道家,还有人认为是儒道佛。赵吉惠认为自汉武帝后,中国文化就形成了儒道互补的结构和格局。见赵吉惠:《21世纪儒学研究的新拓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20页,27页。
    ⑤周桂钿:《董学探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⑥《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③《春秋繁露·玉英》。
    ④《汉书·董仲舒传》。
    ⑤《续汉志》载:“(杨震)教授二十余年,州请召,数称病不就。少孤贫,独与母居,假地种殖,以给供养,诸生尝有助种蓝者,震辄拔更种,以拒其后。”又,《太平御览》卷996《百卉部三·蓝》引《谢承书》:“弘农杨震字伯起,常种蓝自业,诸生恐震年大,助其功佣,震喻罢之。”
    ⑥(东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岳麓书社2008年版,241页。
    ⑦《后汉书·儒林传》。
    《汉书·孙宝传》。
    《后汉书·儒林传》。
    ②《后汉书·方术传》。
    ③元代的贡师泰就指出:“为教授,亦自知所以为重乎?不知其为重,故州郡辄以属吏视。教授不自知其所以重,故教授亦甘以上官事州郡。此学校所以日坏,而风化所以日隳也。”认为教师舍弃教学、专营钱财、一味巴结讨好上司的做法,最终导致师道的丧失:“窃钱谷以苟餔缀,委辞章而事佚游者哉!于是勾稽出入之防念密,奔走逢迎之礼愈谨,而先王建学立师等贤养老之初意,遂不可复振矣。”参见贡师泰:《玩斋集·送曹季修赴建宁路儒学教授序》。
    ④《论语·卫灵公》。
    ⑤《论语·宪问》。
    ①《汉书·夏侯胜传》。
    ②《汉书·韦贤传》。
    《后汉书·桓荣传》。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131页。
    ⑤按传播学理论,信息的发源地是一元化中心,从中心逐级向下有完全的控制力,可以限制和规定下边的指定的信息量,一边从上到下越来越小,下层信息量小,失去了选择根据,就容易盲从。至于东汉时期王充有新奇思想,那是由于他在太学读书时,经常到附近的书肆看书,所以,信息量大了,就不盲从了,能够问孔刺孟。
    ⑥王充:《论衡·问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35页。
    《汉书·元帝纪》。
    ②《汉书·萧望之传》。
    ③《后汉书·桓荣传》。
    ④《后汉书·儒林列传》。
    ⑤《后汉书·张酺传》。
    ⑥《汉书·儒林传》。
    ⑦同上。
    ①《后汉书·郑玄传》。
    ②《汉书·扬雄传》。
    ③《后汉书·桓荣传》。
    ④《后汉书·儒林传》。
    ⑤《后汉书·儒林传》。
    ⑥《后汉书·儒林传》。
    ⑦《后汉书·李固传》。
    ⑧《后汉书·儒林传》。
    ⑨《隶释》卷七《泰山都尉孔宙碑》。
    《隶释》卷九《司隶校尉鲁峻碑》。
    《法言·学行》。
    ②《法言·学行》。
    《法言·修身》。
    ②《后汉书·酷吏传》。
    ③《汉书·彭宣传》。
    ④《后汉书·贾逵传》。
    ⑤《后汉书·鲁恭传》。
    ⑥《汉书·云敞传》。
    ⑦《后汉书·廉范传》。
    ①《汉书·扬雄传》。
    ②从《三国志·邮原传注》,可以看出,私学中,学生是要交学费的。老师出于同情邴原是孤儿,才说:“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
    ③《御览》卷八七引《东观汉纪》。
    ④荀悦:《后汉纪》卷23。
    ⑤《三国志·刘表传》引谢承《后汉书》。
    ⑥《后汉书·桓荣传》。
    ⑦《后汉书·李固传》。
    ⑧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载《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
    《汉书·叔孙通传》。
    ②《后汉书·儒林列传》。
    徐干:《中论·谴交》。
    ②《风俗通义·愆礼》
    ③当然,笔者如此说,并非断言当时读书人全为利禄。董仲舒说:“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汉书·董仲舒传》)应该说当时两类人都有,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化,求仁义与求财利的比例处于消长变化中。
    ④钱穆说,科举乃“才智测验”,以知识换取权力、利禄。参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159页。
    ⑤功,会意字,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利,会意字,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引申为重要的,又引申为利益。
    ⑥《汉书·儒林传》。
    ⑦《汉书·儒林传》。
    ⑧《汉书·桓荣传》。
    ⑨《后汉书·延笃传》。
    ①《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
    ②恩情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如张謇感恩翁同和,乃是出于翁在殿试阅卷上对自己的照顾。
    ③《汉书·景十三王传》。
    ①陈寅恪:《冯有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251页。
    ②同上,250页。
    ③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载《鲁迅全集》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这里如此表述,不是说儒学就不影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了。正如李泽厚指出的那样:“孔学在历史中已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习俗、思维、情感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事务、关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积淀为一种文化一心理结构。它不完全、不直接依赖于经济的基础或政治的变革,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民族性格,具有适应不同历史阶段和阶级内容的功能与作用。”(李洋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34-35页。)余英时也认为,通过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种种制度的建立,儒学已一步步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上自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凡此自上而下的一切建制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正是由于建制化的发展,儒家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30,237页。)
    ⑤《后汉书·儒林传》。
    ⑥唐长孺:《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⑦《后汉纪》卷十二。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4页。
    ②宋孝宗赵昚语,转引自刘谧著《三教平心论》卷上。
    ③《隋书·隐逸传》。
    ④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67页。
    ⑤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⑥杜甫:《奉赠韦丈左丞二十二韵》。
    ⑦韩愈排佛,但又深受佛学影响,他的《师说》多处借鉴了佛教的思想。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78-482页。
    顾炎武:《日知录》卷246“清谈”条。
    《宋书·顾琛传》载,顾琛因与.上司张茂度的门生顾硕头同坐而被免职,说明门生地位低下。而两汉时期师生地位的悬殊和后来唐代的师道不传、拒为人师之间有内在联系。
    《后汉书·马融传》。马融的行为,从礼教来看,是不守规矩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马融的教学方法是有价值的:绛纱帐可以使老师保持一定的神秘性,便于维持老师的威信,音乐可使师生轻松愉快,和一度流行的罗扎洛夫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有些神似。
    ①《北齐书·儒林传序》。
    ②《北齐书·高昂传》。
    ③《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④《三国志·魏书·刘馥传》。
    ⑤《隋书·刘焯传》。
    ⑥《魏书·儒林传·张吾贵传》。
    ⑦陈寿:《三国志·杜畿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⑧房玄龄等:《晋书》卷27,《五行志》(上),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⑨《晋书·儒林传·徐邈传》。
    ⑩《颜氏家训·勉学篇》。
    ①吕温:《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吕和叔文集》卷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②《贞观政要》卷六《慎所好》。
    ③《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
    ④唐高宗时在东都洛阳设立东国子监,就是七学二馆。
    ⑤《唐会要》卷66,“国子监”条。
    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69页。
    ②据《新唐书·选举志上》载:国子学“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太学“以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若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为之”;“四门学,生千三百人,其五百人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子为之,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律学、书学、算学“以八品以下子及庶人之通其学者为之”;弘文馆、崇文馆“以皇鳃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到唐后期,这种严格的等级限制逐渐松动。
    ③(后晋)刘劬《旧唐书·儒学传序》,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李观:《请修太学书》,《全唐文》卷532。
    ⑤《旧唐书·韦思谦传》。
    ⑥《旧唐书·儒林传序》。
    ①《旧唐书·儒学传序》。
    ②《全唐文》卷7,《唐中宗令入学行束脩礼敕》。
    ③释奠释菜礼,起初祭仪简略,没有舞蹈、诗歌、音乐,祭品就是芹藻之类的水生植物,讲究的是心诚,不在乎贵重。用芹、藻、茆作祭品,是有含意的:采芹比喻士之于学,揽其芳臭;采藻比喻学文;采茆比喻知道之味而嗜学,三种植物都长在水中而不被污染,“取洁已以进听先圣先师之教也”。
    ①《新唐书·礼乐志》。
    ②《旧唐书·代宗本纪》。
    ③《旧唐书·礼仪志》。
    ④李观:《请修太学书》,《全唐文》卷532。
    ⑤《旧唐书·归崇敬传》。
    ⑥吕温:《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吕和叔文集》卷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全集》卷1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柳宗元:《师友箴》,《柳宗元全集》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学校部奏议》三,《册府元龟》卷六〇四。
    ③《投诸·寄判》,《文苑英华》卷五一〇判八《情教》。
    ④《释菜争论》,《文苑英华》卷一判九《教授文书》。
    ⑤柳宗元:《与诸生喜诣阕留阳城司业书》,《柳宗元全集》卷3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⑥韦应物:《赠旧识》,《全唐诗》卷一八八。
    ⑦《学校部·奏议》三,《册府元龟》卷六〇四。
    ⑧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234页。
    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①《晋书·王裒传》
    ②《南齐书·高逸·顾欢传》。
    ③《南齐书·张绪传》。
    ④《南史·贺琛传》。
    ⑤《北史·儒林传》。
    ⑥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43-144页。
    ①《晋书·孝友·王裒传》。
    ②《晋书·隐逸·陶潜传》。
    ③《宋书·谢灵运传》。
    ④《宋书·沈勃传》。
    ⑤《宋书·颜竣传》。
    ⑥《梁书·顾协传》。
    ⑦《陈书·姚察传》。
    ①《南齐书·陆慧晓传》。
    ②《孟子·离娄上》。
    ①《颜氏家训·教子篇》。
    ②《颜氏家训·治家篇》。
    ③《颜氏家训·教子篇》。
    ④《颜氏家训·教子篇》。
    ⑤袁采:《袁氏世范·父母爱子贵均》。
    ⑥《颜氏家训·治家篇》。
    ⑦《墨子·所染》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东汉末年的魏昭拜师郭泰,也说:“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见《后汉纪》卷23。
    ⑧《颜氏家训·慕贤篇》。
    ①武宗时李德裕为相,按惯例礼部放榜要先呈请宰相过目,会昌三年(843年)王起知贡举,问李德裕指示,李回答说:“安用问为,如卢肇、丁棱、姚鹄岂可不与及第耶?王起当然按其指示放榜。再如,李景让的弟弟李景庄,也是靠了当沾当高官的哥哥的光,才登科的。后来发展到金钱贿赂。至十“冬烘”的来历更反映了科举重门第。以上见《唐语林》卷六、卷七。所以,明代的王世贞说:“唐代贡举,本号词场,而牵压俗格,阿趣时好。上第巍峨,多是将相私人,座主密旧。甚乃律私禁脔,自比优伶,关节倖珰,身为军吏。下第之后,尚尔乞怜主司,冀其复进。是以性情之真境,为名利之驹途。诗道日卑,宁非其故。”(王世贞:《全唐诗说》)
    ②《新唐书·王铎传》。
    ①《柳河东集·与顾十郎书》。
    ②《全唐文》卷631。
    ③《旧唐书·韦保衡传》。
    ④《新唐书·王铎传》。
    ⑤《旧唐书·萧遘传》。
    ⑥《旧唐书·郑余庆传》。
    ⑦《旧唐书·王起传》。
    ①白居易:《白香山集》卷16,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卷中,《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149页。
    ③《云溪友议》卷中《弘农忿》。
    ④(唐)刘崇远:《玉泉子》,中华书局1991年版,67页。
    ⑤《旧唐书·张仲方传》。
    ⑥《柳河东集》卷30。
    ①《独异志》卷下“崔群庄田条”,《唐语林》卷四《贤媛》记载与之略同。
    ②《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③《唐摭言·没用处》。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朱文公文集》卷55。
    《朱文公文集》卷55。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一,广陵书社2003年版。
    ⑥《宋史·选举志三》。
    ⑦(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⑧《宋史·马仁璃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0,元祐元年10月。
    ②《宋元学案·泰山学案》。
    ③《安定言行录》。
    ④周敦颐:《通书·师第七》。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〇〇。
    ②北宋禁止收取学生束脩,宋徽宗政和四年二月三日,明确规定教师“不许受束脩。”见《宋会要·崇儒》二之二二。政和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宋徽宗根据臣僚的奏请规定:“大学、小学教谕受赇,并以赃论。茶果酒食也不能收。”见《宋会要·职官》二八之二〇。
    ③神宗元丰元年正月诏令规定:“自今学官非公筵,不得豫妓乐会。”见《宋会要·职官》二五之三三。
    ④宋神宗元丰二年,针对太学教师在考校“太学内舍、上舍生中选者免解、或免礼部试”的过程中,“不无挟情,容有私取”的情况,专门责成国子监制定了敕令式和学令一百四十三条,其中的一条规定:“以升补人行艺进退,计人数多寡为学官之赏罚。缘升舍为奸者,论如违制律,不用去官赦原。”见《长编》卷三〇一。
    宋神宗元丰三年八月进士肖之美上直言策,提到推荐斋长、斋谕的徇私问题:“斋长、斋谕之职,恃之以表帅倡导者也。今乃使学正、学录举其人以充之,其举者不以朋友,则以相识。乞自今斋长、斋谕,须 学谕举之于正录,正录举之于博士,判、鉴察其可以充职,然后使为之。”神宗诏令“御史台根究。”见《长编》卷三〇七。
    《长编》卷二九五。
    ②《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七,卷二五八。
    ③《长编》卷三九四。
    ④《宋会要·职官》二八之一九。
    ⑤《长编》卷二九九。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0,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文献通考·选举与学校部汇考》。
    ③《宋史·选举志四》。
    ④《朱文公文集》卷69。
    ⑤《续文献通考》卷50。
    ①萧承慎:《师道征故》,台湾师大书苑2000年版,113页。
    ②这一术语来源于荀子,他说:“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影)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网: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又说:“主能治近不治远,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则远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事正。”(《荀子·王霸》)
    ③《二程集》,423页。
    ④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04。
    ①《进思录》卷十。
    ②《二程集》,429页。
    ③《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④《宋史·程颢传》。
    ⑤《宋元学案·伊川学案》。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07。该书是朱熹长期讲学的记录稿,由门人九十多人记录朱熹的讲学问答。
    ②吕祖谦:《东莱集·别集》卷5,《家范》5《学规》。
    ③《论语·颜渊》。
    ④《礼记·曲社上》。
    ①《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
    ②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26,崇宁元年8月。
    ③《宋史·陆佃传》。
    ④《宋史·杨时传》。
    ⑤朱熹:《延、平先生行状》,《延平答问》,第352页。
    朱熹:《挽延平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第308页。
    ②樵川樵叟:《庆元党禁》,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张伯行:《正谊堂文集·续集》卷六,《答冉永光检讨》,正谊堂全书本。
    ④《易·坤·文言传》。
    《安定言行录》。
    黄宗羲等:《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③黄宗羲等:《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⑤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胡先生墓表》卷25。
    ⑥《宋史·胡瑗传》。
    ①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胡先生墓表》卷25。
    ②《宋史·蔡元定传》。
    ③《观西山怀岳麓以为莫能相下也》,载《朱子全书》(第十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①蔡重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②蔡重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③同上。
    ④(宋)翁易:《蔡氏诸儒行实》,载《蔡氏九儒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⑤同上。
    戴震:《盂子字义疏证》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文学的方式明确批判封建礼教“吃人”,而礼教的理论支柱就是程朱理学,鲁迅的其他作品,如《祝福》等,也有类似含义。后来巴金的《家》,曹禺的《北京人》等也从不同角度揭露批判了礼教的罪恶。
    ③准确说,应该是打倒朱家店。
    如纪晓岚曾叙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一日,相邀会讲,生徒侍坐者十余人。方辩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吊贤。忽微风飒然,吹片纸落阶下,旋舞不止。生徒拾视之,则二人谋夺寡妇田,往来密商之札也。此或神恶其伪,故巧发其奸欤?然操此术者众众矣,固未尝-一败也。闻此札既露,其计不行,寡妇之田竟得保。当由茕(音穷,孤单,孤独)嫠(音丽,嫠妇,即寡妇)苦节,感动幽冥,故示是灵异,以阴为呵护云尔。载《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
    ②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明史·选举志一》。
    ②黄佐:《南雍志》卷一〇,《谟训考》。
    ①黄佐:《南雍志》卷九,《谟训考》。
    ②(明)彭时:《彭文宪公笔记》,载周光培编:《明代笔记小说》15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李时勉管学”和“李时勉祭酒待诸生恩义”条。
    ③《明史·陈敬宗传》。
    ①(明)何良骏:《四友斋丛说》卷三八,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明)黄宗周:《小学约》。
    ③《清史稿·选举志二》。
    ④《客座赘语》“师法”条。
    ①《明史·李时勉传》。
    ②《明史·陈敬宗传》。
    ③《明史·李时勉传》。
    ④(明)黄宗周:《小学约》。
    ⑤(清)李颙:《关中书院会约》,载《二曲集》卷13,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明)薛论道:《林石逸兴》卷五,载路工编:《明代歌曲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②(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9,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③(清)唐甄:《潜书·吴弊》,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④(清)龚炜撰:《巢林笔谈》卷3,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⑤(明)凌濛初:《迭居奇程客得助》,载《二刻拍案惊奇》卷3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⑥王守仁:《送别省吾林都宪序》,载《王阳明全集》卷二二,外集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⑦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耿定向:《黄忍江先生传》,载黄宗羲编《明文海》卷409,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耿定向:《黄忍江先生传》,载黄宗羲编《明文海》卷409,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①李贽:《焚书》卷二,《与焦若侯》。
    ②李贽:《续焚书》卷二,《论汇·论交难》。
    ③(清)《皇朝政典类纂》卷二二〇。
    ④(清)《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书院”。
    ⑤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师法”,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⑥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师说》,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⑦《醒世姻缘传》26回就有,汪为露在县学中当生员,只是为了分胙肉,一年中才到学一两次。《儒林外史》中的老学生王玉辉说:“往年就是本学老师,门生也不过是公堂一见而已。”见第48回:“徽州府烈妇殉夫,泰伯祠遗贤感旧。”
    ①海瑞:《海瑞集》上编《教约》,中华书局1981年:17-18。
    ②李乐:《见闻杂记》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250-251。
    ③管志道:《从先维俗议》卷2,《剖座主举主国学乡学督学提调诸师真似议》,《太昆先哲遗书》本。
    ④李乐:《见闻杂记》卷10,801页。
    ⑤黄宗周:《小学约》。
    ⑥钱大昕:《与友人论师书》,《潜研堂文集》卷三三。
    ⑦《清会典事例》卷三九五。
    ⑧(清)《续文献通考》卷一百。
    ①《续文献通考》卷一百。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版第1辑下册,第155-157页。
    ③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三回。
    ④王昶:《天下书院总志序》,《春融堂集·文集》卷86。
    ⑤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
    ⑥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1893年十月初五日记。
    ⑦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一回“学究训顽儿,乡绅勖后进”。
    ①黄省曾:《仕意篇下》,载黄宗羲:《明文海》卷儿二,《文渊阁四库全书》集三九三,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阳明全书》卷七。
    《求是斋文存·桐乡书院四讲见》。
    ①张自烈:《芑山文集》,《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一六六,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②韩愈:《师说》,载《韩昌黎全集》卷十二
    ③宋仪望:《赠大理右少卿吕公迁南光禄卿序》,《华阳馆文集》,卷二。四库存口丛书影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二年宋氏中和堂刻本。
    ④正德十六年(1521)七月,王守仁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军务,十一月,进封新建伯。
    ①刘熙载:《寤崖子传》。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③《王阳明年谱》,力行要览编辑社1933年版。
    ①《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04页。
    ②《教约》卷一。
    ③《语录三》,《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④《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第1306-1307页。
    ⑤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
    ①《清史稿·儒林传》。
    ②《明史·王守仁传》。
    ③《诸生来》,《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第1107页。
    ④《诸生夜坐》,《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第1108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四,《寄李道夫》。
    ②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
    ③《明史·王守仁传》。
    ④《明史·黄绾传》。
    ①李平书:《李平书七十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16页。
    ②《民国续修兴化县志·人物志》。
    ③《民国续修兴化县志》卷十三,《刘熙载传》。
    ④《明史·儒林传二》。
    ⑤《王文成公全书》卷26《教条示龙场诸生》。
    ⑥李塨:《颜元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32页。
    ①同上,第631页。
    ②同上,第746页。
    ③冯辰等:《李恕谷先生年谱》卷二,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④同上,卷一
    ①(明)黄佐:《南雍志》卷九,《学规本末》。
    ②(明)张尔岐:《送邓温伯之莘县训导任序》,载《蒿庵集》卷二。
    ③(明)黄佐:《南雍志》卷九,《学规本末》。
    ④(明)张尔岐:《送邓温伯之莘县训导任序》,载《蒿庵集》卷二。
    ⑤顾明远总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3-1464页。
    ⑥(清)丁柔克:《柳弧》,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2页。
    ①《福建省志·教育志》,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221页。
    ②蔡元培:《自写年谱》,载王世儒编:《蔡元培先生年谱》(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③《先生教我人之初》,载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36页。
    ④(清)崔学古:《幼训》,“爱养”条。
    ⑤(清)石天基:《训蒙辑要》卷一
    ⑥(清)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五,《训蒙法》。
    ①周馥:《忆师》,载《秋浦周尚书(玉山)全集》卷2,《玉山诗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1218页。
    ②(清)魏禧:《日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59页。
    ③同上,65页。
    ④同上,52页。
    ⑤同上,14页。
    ①(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7页。
    ②同上,360页。
    ③(清)魏禧:《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4页。
    ④(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00页。
    ⑤同上,329页。
    ⑥同上,378页。
    ①(清)魏禧:《魏叔子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127页。
    ②(清)魏禧:《日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页。
    ③(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28页。
    ④(清)魏禧:《日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9-501页。
    ⑤同上,31页。
    ①(清)魏:《魏叔子文集》,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29页。
    ②同上,328页。
    ③(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315页。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919页。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680页。
    ②温聚民:《魏叔子年谱》,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134-135页。
    有人认为汉代的“三纲五常”实际源于韩非:“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董仲舒继承了此说,后来《白虎通》明确规定:“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白虎通·三纲六纪》)强调下对上的义务,上对下具有绝对的权威,而无责任。而先秦五伦建立在仁学基础上,双方是对等关系:夫妇有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礼臣忠、朋友有信。双方既有义务又有权利,独立人格,无绝对服从。见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5页。如果考虑到儒法道墨融合的现实,这种说法是能够成立的。
    ②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朝廷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经学讨论会,由皇帝亲自主持,这个会议的记录后来由班固整理编辑成《白虎通德论》,也称《白虎通义》,简称《白虎通》,是当时官方经学的标准答案,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孟子·滕文公上》。
    如明代霍韬任会试主考,认为录取的进士唐顺之等轻视自己,便宣布不承认师生关系。见《明史·霍韬传》卷一百九十七。再如《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中,举人赵温去京城会试,顺便去拜见乡试的房师,房师以为赵是土财主,送的钱多,一看礼单,大失所望,就叫门房开销他,永远都别再来了。
    ②謦欬:咳嗽,引申为谈笑。意思是弟子在和师长朝夕相处中,从细微的地方领略师的风采。从内隐学习理论来看,师弟子的近距离接触,可以学到缄默知识。
    ③《荀子·劝学》。
    ④《法言·学行》。
    ①《中庸或问》。
    ②胡承诺(1607-1681)明末清初湖北天门人,字君信,自号石庄老人,明崇祯举人。
    ③胡承诺:《读书说》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④胡承诺:《绎志》卷十一,立教篇第四十,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⑤魏禧(1624-1681)清代散文家、教育家。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江西宁都县人。
    ⑥魏禧:《日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216页。
    ⑦唐甄(1630-1704),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
    ⑧《潜书·讲学》
    ⑨《周敦颐集·通书·下》
    ⑩“禮”字在甲骨卜辞中作“豊”。王国维认为,商代祭祀至上神或者祖宗神,都要用两块玉盛在一个器皿里去作供奉,表示对于上帝或先祖的敬意。这就是“豊”。所以“登”字就从“珏”从“豆”。从“珏”是表示双玉,从“豆”是表示盛珏的器皿。见《观堂集林》卷六《释礼》。
    舒新城:《我和教育》,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140页。
    黄绾:《明道编》卷一。
    ②这里的“谢”不是感谢之意,而是拒绝的意思,即不认老师,断绝师生关系。章谢俞源于章炳麟倡革命排满,于是师生分途。有种说法是,章炳麟其实足怕自己参加革命,连累俞樾,故意“谢本师”的。周谢章是因章炳麟与军阀孙传芳打得火热,热衷于反赤活动,引起周作人的不满。后来章炳麟复归讲学,师徒又和好。有种说法是,章炳麟其实是怕自己参加革命,连累俞樾,故意“谢本师”的。
    ③沈启无是周作人的学生,曾与俞平伯、废名、江绍原并称“周门四大弟子”,他对周作人鞍前马后出力甚多,周作人出任伪教育总署督办后,安排沈担任伪北大文学院国文系主任兼图书馆主任,沈觉得周作人给自己安排的官职太小,对周深怀不满,就以假名发表文章,攻击周作人。周作人弄清情况后,在报上发表《破门声明》,将沈启无逐出门下。沈也不甘示弱,在《中国文学》(1944年5月20日)发表诗歌《你也须要安静》:“你说我改变了,是的/我不能做你的梦,正如/你不能懂得别人的伤痛一样/是的,我是改变了/我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重负/我就封闭我自己所应走的道路。”也就是“谢师”。
    ①丁文江:《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0页。
    ②毛注青等编:《时务学堂札记》,载《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4-6页。
    ③梁启超:《盾鼻集》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④孙敬文:《教育,别丢了民族之魂》,《人民日报》2010年11月2日5版。
    ①顾炎武:《日知录·教官》。撝:离也;浇兢: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
    ②平衡理论是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 Heider)1958年提出了改变态度的理论。上图根据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49页。
    ③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形成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可能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或同学。
    ①《孔子家语·困誓》。
    ②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10页。
    ③《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差等),尊贤之等,礼之所由生也。”意思是,亲其所当亲,是仁;尊其所当尊,是义;依“亲亲之杀,尊贤之等”作出的差序性反应,是礼。可见,儒家的仁义和墨家的兼爱大为不同。
    容闳:《西学东渐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138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载《梁漱溟全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488页。
    ③胡适自中国公学出来后,王云五曾推荐他去华童公学任教,有段时间胡适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酒醉后和巡捕打斗,被关进巡捕房,还被罚款才放出,他很后悔,觉得毁坏了学校的名誉,也无颜面对学生,就自动离职了。(见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后来他一直注意“爱惜自己的羽毛”舒新城说:“我从前的生活,都是固定在教育的圈子里的:教育家虽然也是人,但因为事事要顾及到‘为人模范’,对人生的真滋味也就尝的有限。”(见舒新城:《蜀游心影》,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2页。)很显然,他们顾及到了“为人师范”的面子。自尊自爱是师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教师获得学生尊重的重要条件。蔡元培长北大时期,认为“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于是延聘教师时,重“知”轻“德”。对此,有人评论道:“为师者之‘道’被解构,……师之‘尊’自然难以为继。”见刘继青:《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师生关系畸变》,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期。笔者觉得,现在的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和一些教师在言行上有失检点、不讲师德有关。按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教师应是社会代表者,“社会代表这一角色的基本特征是社会规范性,它迫使教师不仅必须向学生示明何谓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而且其自身首先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范型,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与文化熏陶。”(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04页。)
    ④《论语·颜渊》。
    ⑤《孟于·滕文公上》。
    舒新城:《我和教育》,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85页,另载于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同上,57页。
    ③《论语·雍也》。
    ④《中庸》。
    ⑤《论语·学而》。
    《论语·子张》。
    ①《论语·述而》。
    ②《荀子·致士》。
    ③《宋书·顾琛传》。
    ④《蔡忠惠公文集》卷三十三《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
    ⑤《击壤集》卷18。
    ⑥《周敦颐集·通书·师七》。
    ⑦《近思录》卷10。
    ⑧《少仪外传》卷上。
    ⑨《蒙学要义·父师善诱法》。
    崔学古:《蒙学录》。
    ①《论语·里仁》。
    ②《雍也》。
    ③《学而》。
    《曲礼上》。
    ②《中庸》。
    ③许晓川:《儒家文化传统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载《晋阳学刊》2003年第4期。
    ④傅维利:《传统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载《教育评论》1987年第5期。
    ⑤《鲁迅书信集》卷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380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84,洪武六年八月丁丑,1498页。
    ②《清史列传》卷26。
    ③岁有生:《清代州县的祭祀经费》,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3期。
    ④有关祭孔的详细情况,参见后面附录。
    ⑤善化荣湾《罗氏族谱》,光绪二十六年修订的《新增家训》,载罗文华、聂鑫森:《中华姓氏通书·罗姓》,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120页。
    ①霍韬《家训》:“三曰尊师。”《渭庢文集》卷十,康熙乙丑刻本。
    ②黄道周:《杖后示儿书》,载《黄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五,《续修四库全书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③《文昌帝君阴骘文·敬师长》。
    ④《复教育部书》。
    ⑤《孔教会序二》,《不忍》第1期,《孔教会杂志》第1卷第2号。
    鲁迅:《鲁迅日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195页。
    ②《兴学宜求实效说》,载《申报》光绪廿九年六月初七日。
    ③《学生滋事宜筹善后说》,载《申报》光绪廿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④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收入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75-76页。
    ①《左传宣公十五年》: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洛,魏颗败秦师十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日:“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续齐谐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汉书·杨震传》)
    ②《荀子·致士》。
    ③白栋:《思亲亭记》,载《鲁斋遗书》卷14。
    ④(宋)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⑤汪辉祖:《双节堂庸训·授徒勿误人子弟》,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⑥钱唐谈友居士辑录,光绪9年重刻,公安涤凡居士增汀。
    (清)龚炜:《巢林笔谈》卷六,中华书局1997年版,一六五页。
    ②袁啸波编:《民间劝善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369页。
    ③《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以上根据《严修年谱》(齐鲁书社1990年版)和《严修日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改写。
    ②舒新城:《免费问题》,载《教育杂志》20卷第6号(1928年6月)。
    《我和教育》是舒新城1930年12月5日中央大学教育学院的演讲,载《中华教育界》19卷第2期。
    蔡元培:《在北大哲学门学生欢送李煜瀛赴法会上的演说词》(1918年12月12日),载《蔡元培文集》卷
    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宣言》,载《东方杂志》第二十卷第六号(1923年)。
    ④舒新城:《道尔顿制与中国教育》,1922年12月7日的谈话,载《中等教育》杂志第1卷第1期。
    参见鄢光哲:《郴州一教师自伤折射困惑的师道尊严》,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12日第6版;《师德困境:老师取悦学生盼重塑尊严》,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10日第5版。
    《清高宗圣训》卷215。
    ②郑樵:《通典》。
    《后汉书·礼仪志上》。
    具体内容,可参考黄金裕的《至圣先师孔子释英解说》12-29页,2001年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出版。
    ②杜维明:《尊师重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关十定9月28日孔了诞辰为“尊师日”的看法》,载《文汇报》2010年9月27日第10版。
    龚鹏程:《2004年祭孔谬闻》,载《读经有什么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刘成友:《祭孔传承》,载《人民日报》2010年9月29日16版。
    ①陆世仪:《桴亭先生遗书》,载《思辨录辑要前集》卷一
    ②张履祥:《与钱子固》,载《杨园先生全集》卷十三。
    ③《钝吟杂录》卷一,页一一。
    ④关书,也称关聘,上载所任之事及酬报之数,其实即契约。送关书时,必附以聘金。全帖,旧时礼帖的一种。用红纸制成,共有十面,横叠而成。用全帖表示恭敬郑重之意。
    《青毡述苦文》,见《绘图解人颐》下。
    ②《聊斋志异》卷九。
    《章氏遗书·杜燮均家传·丁太孺人家庆图题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②崔学古:《蒙学录》。
    ③《论语·述而》。关于“束脩”,有多种解释,通常理解为十块小干肉;另一理解为“年十五以十”为“束脩”,即十五岁以上的人,孔子才收为弟了。但即便是前一解,也是孔子习俗接受的见面礼。连颜回这样家徒四壁的人也能交得起,显然入学门槛不高。
    ④杨海儒收集,载《文献》1988年4期。
    王利器、王贞珉合编:《宽度量》,《解愠编》卷之一,载《历代笑话集续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转引自陈东原:《郑板桥评传》,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152页。
    李永祥:《蒲松龄传》,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②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③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中,纪献唐所说,纪献唐的人物原型是年羹尧。
    ④李绿园:《歧路灯》,栾星校注,中州书画社1980年版。
    (清)张行简:《塾中琐言·啸孙轩攒存》,光绪刻本。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墨子:《墨子》,李小龙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庄子:《庄子》,孙通海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荀子:《荀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韩非子:《韩非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吕不韦:《吕氏春秋》,毕沅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6.(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8.(汉)刘向:《说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9.(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0.(东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1.徐干:《中论》,龚祖培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王肃注:《孔子家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3.(晋)陈寿:《三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4.(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5.(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6.(北朝)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17.(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18.(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19.(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0.(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1.(后晋)刘劬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2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23.(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4.(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7.(宋)王应麟:《玉海》,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
    28.沈文绰校点:《王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9.(宋)叶梦德:《避暑录话》,《宋代笔记小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0.(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1.(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宋)洪迈:《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33.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34.(宋)王谠:《唐语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5.(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36.(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37.(宋)杨简:《象山全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
    38.(宋)樵川樵叟:《庆元党禁》,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9.(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40.(元)许衡:《许鲁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1.(元)吴澄:《吴文正集》,台北:台湾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
    4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3.(明)黄佐:《南雍志》,影印本。
    44.(明)海瑞:《海瑞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45.(明)何心隐:《何心隐集》,容肇祖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46.(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47.(明)李乐:《见闻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8.(清)徐松:《宋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9.(清)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0.(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1.(清)王昶:《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52.(清)王昶:《春融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6.(清)胡承诺:《读书说》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7.(清)胡承诺:《绎志》,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8.(清)魏禧:《日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9.(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60.(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1.(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62.(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3.(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64.(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5.(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66.(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一)《太祖实录》。
    67.(清)冯辰等:《李恕谷先生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68.(清)李塨:《颜元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69.袁啸波编:《民间劝善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70.《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续修兴化县志》,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71.(清)福格:《听雨丛谈》卷六,北京:中华书局,清代笔记史料丛刊本1984年版。
    72.(清)张行简:《塾中琐言·啸孙轩攒存》,光绪刻本。
    73.(清)徐轲:《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74.王利器、王贞珉合编:《历代笑话集续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75.(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1.《严修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版。
    2.《严修日记》,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李平书:《李平书七十自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6.陈寅恪:《陈寅恪文集》(五),《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7.吕思勉:《史学四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陈衡哲:《西洋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9.舒新城:《我和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版。
    10.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
    11.杨树达:《论语疏证》,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74年版。
    12.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13.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
    14.陈东原:《郑板桥评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1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6.梁启超:《民国学术经典文库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7.舒新城:《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1893-1938),上海:中华书局1945年版。
    18.郭沫若:《郭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9.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0.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出版社1930年版。
    21.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2.萧承慎:《师道征故》,台北:师大书苑2000年版。
    23.胡适:《四十自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版。
    24.蒋梦麟:《蒋梦麟自传:西湖与新潮》,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25.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广州: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6.许正绶:《安定先生言行录》,丛书集成续编36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27.温聚民:《魏叔子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8.蔡尚思:《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9.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1.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2.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版。
    3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4.何兆武、张文杰:《历史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3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张瑞璠主编:《中国教育哲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张瑞璠,王承绪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9.高时良:《孔子教育语义集解》,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1.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
    42.萧启庆:《元代史新探》,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版,
    4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4.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5.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6.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7.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8.刁培萼:《教育文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9.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赵吉惠、赵馥洁等主编:《中国儒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1.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3.吴康宁主编:《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4.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5.张彦、林德宏:《系统自组织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6.李树:《科举史话》,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57.李永祥:《蒲松龄传》,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58.刘鄂培:《孟子大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9.赵守正:《管子通解》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60.郝树侯:《傅山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1.李零:《丧家狗一一我读<论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2.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3.徐梓、王雪梅辑:《蒙学须知》,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64.夏晓虹:《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65.张世欣:《师道观的解读与重构》,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6.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赵吉惠:《21世纪儒学研究的新拓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8.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中国中心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4.(法)勒高夫:《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5.(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6.(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7.(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西周生辑:《醒世姻缘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曹雪芹:《红楼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文康:《儿女英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6.吴承恩:《西游记》,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
    7.李绿园:《歧路灯》,栾星校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0年版。
    8.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9.汪曾祺:《汪曾祺小说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宣言》,载《东方杂志》第二十卷第六号(1923年)。
    2.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问题》,载1928年《中华教育界》17卷2期。
    3.舒新城:《免费问题》,载《教育杂志》20卷第6号(1928年6月)
    4.舒新城:《我和教育》,载《中华教育界》19卷第2期。
    5.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6.查昌国:《友与两周君臣关系的演变》,载《历史研究》1998年5期。
    7.高敏:《魏晋南朝“送故”制度考略》,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8.刘志琴:《晚明世风漫议》,载《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3期。
    9.俞启定:《论中国古代的师道观》,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10.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1.熊召政:《明朝的座主与门生》,载《文史博览》2006年第1期。
    12.傅维利:《传统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载《教育评论》1987年第5期。
    13.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载《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
    14.胡宗仁:《变迁社会中的晚清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5.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6.王海燕:《清末江浙地区乡民毁学现象分析》,华东师大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7.曹永国:《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后现代性批判》,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9期。
    18.王伦信:《先秦“师”概念的发展及其教育意涵的获得》,载《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19.盖金伟:《汉唐官学学礼研究》,华东师大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20.张鸿莉:《孔子师生关系探析》,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21.李剑亮:《孔门风范一论孔子与孔门弟子》,载《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22,赵志坚、李栋柱:《试论孔子及孔门弟子所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群》,载《管子学刊》1997年第4期。
    23.王春:《孔门弟子思想分化研究》,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24.王甘草:《中国传统书院的人格教育与师生关系之研究》,台湾彰化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25.许晓川:《儒家文化传统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载《晋阳学刊》2003年第4期。
    26.施克灿:《中国古代教育家理想教师标准探究》,载《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27.柴俊青:《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理念透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8.张相乐:《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关系论及其现实意义》,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9.孟爱杰,于景敏:《师生关系内涵刍议》,载《文化学刊》2008年第4期。
    30.张东娇:《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载《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
    1.光绪年间《申报》。
    2.《中国教育报》1999-2009。
    3.《中国青年报》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