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中的士族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主要是反映士族家庭生活的,本文试图从考察《颜氏家训》入手,对《颜氏家训》中所反映出的士族文化进行研究,并且通过与《袁氏世范》的对比,探求士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至第五章以《颜氏家训》为研究对象,探讨南北朝时期士族文化的特征,试图对南北朝时期的士族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文章从《颜氏家训》的“归心篇”入手,考察颜氏的佛教信仰。佛教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深入发展的阶段,上层的知识分子直接参与了佛教的翻译和传播,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士族文化,佛教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内容。“归心篇”作为《颜氏家训》二十篇之一,集中了颜之推对佛教的理解。
     士族阶层贵族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对文学的追求。文学意识觉醒于魏晋时期,逐渐在士族阶层中间繁荣发展起来,对文学的追求既是当时士族阶层的文化时尚,也是家学传承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学的文化特质不同于士族阶层传统的家学——经学,甚至与传统儒家经学的文化特质相背离,这是颜之推所担心的。笔者认为,对文学的追求与门阀士族的发展之间有着微妙而重要的联系,有必要深入思考和探讨。
     对人物的品评,反映出颜氏所代表的士族家庭的观念和文化价值取向。文章从历代人物和传说人物两个方面做了分析考察。
     《颜氏家训》所体现出来的士族文化是一种贵族文化,他们既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保障,同时又拥有其他阶层所无法企及的文化优势,因此他们能够演绎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为优雅与艺术的人生,他们的贡献在于在纷乱的历史时期中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并有所创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和积淀的,这种酝酿与积淀有赖于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努力与挣扎。
     第六章把《袁氏世范》与《颜氏家训》相比较,重要的差异就是贵族文化的消失。《袁氏世范》将世人分为“贵人、富人、中产之家、贫人、佃客婢仆”,这种分类已经不存在文化因素的考虑,而是一种财富视角的划分。
     《袁氏世范》显示,这些阶层之间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对文化的垄断和二三百年家学的积淀与传承,使得南北朝时期的门第士族与其他阶层之间有着无法攀越的藩篱,但是《袁氏世范》所反映出的宋代社会富人与贫者之间并无这样的藩篱存在。丧失了对文化的垄断地位,不再具有文化优势,是存在了二三百年之久,甚至更长时间的士族阶层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
     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颜氏家训》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Yan Zhitui’s Yan Family Instructions reflected mainly the family life ofgentry classes in the Northern Qi Dynasty.This thesis tries to study the clture ofgentry class reflecting from Yan Family Instructions and pursue the features ofgentry class culture by comparison with Yuan Family Precepts for Social Life.
     Yan Family Instructions is taken as the study object in from Chapter One toChapter Five, inquiring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try class culture in theperiod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attempting to get a basicunderstanding of it.
     This thesis observes Yuan Family’s Buddhism belief in Chapter Centeringon Buddhism. Buddhism was enjoying its highly prevailing stage during the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hen the top class intellectuals personallytook part in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Texts and
     preaching. Buddhism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it is something that can not be overlooked if the gentry class culture of the timecould be studied better. Centering on Buddhism, as one of20Chapters,concentrates on Yan Zhitui’s understanding of Buddhism.
     Another important expression of the gentry class culture is the pursuit of literature.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began to be aroused in Wei Jin period,literature gradually got to flourish among gentry classes and became not only avogue but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family learning heritage. Theculture trait of litera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which was the gentry classes’ traditional family learning heritage, evendeparting from it, this was what Yan Zhitui worried about. The author thinks thedevelopment of gentry classes had a subtle and important link with the literaturepursuit, this should be further thought over and 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of characters in the book reflected the social idea and thevalue orientation in culture of gentry family’s that Yan Family stood for. Thisthesis observes and analyzes both the ancient characters and the legendarypersonages in the book.
     The gentry class culture reflected in the book was no doubt a kind ofaristocratic culture. Aristocrats in that time had both the guarantee of abundantmaterial life and the very cultural advantage that beyond the reach of any otherclasses, so only they were able to develop the most graceful&tasty intellectuallife of ancient China, what they did contributed a lot to preserve the traditionalChinese culture in chaotic historical period, making it continue and achieve the new. All of these were not accomplished at one stroke, it resulted from a longperiod of gestation and accumulation made by the gentry classes of the timethrough their endeavors.
     Comparing with Yan Family Instructions, we can find in Yuan FamilyPrecepts for Social Life that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gentry class culture wasthe key difference. In Yuan’s book, social people were classified as“high-ranking, rich, middle class, common people and tenant&servant”, suchdivision was not done in the consider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but according tothe more or less of wealth.
     Yuan Family Precepts for Social Life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lot ofmobility among these different classes. The family status barrier between gentryclasses and other classe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resulted fromthe monopoly on culture and the long-time accumulation and inheritance offamily learning heritage could be in no way climbed over, but Yuan’ s bookrevealed there was no such barrier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n Song societyLosing the status to monopolize culture and having no longer the cultureadvantage were the fundamental causes for gentry classes which once existed afew of centuries to step down the history stage.
     The cultur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Yan Family Instructions aresummarized in the conclusion.
引文
1唐长孺《读〈颜氏家训·后娶篇〉论南北嫡庶身份的差异》,《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2《金石萃编》一○一《颜氏家庙碑》。
    3《三国志》卷一六《魏志·仓慈传》称之为“京兆太守济北颜斐”,见该条裴注所引《魏略》。
    4《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孝友》。
    5《梁书》卷五○《颜协传》。
    6《梁书》卷五○《颜协传》。
    7《南史》卷七二《颜协传》。
    8《南史》卷七二《颜协传》。
    9《南史》卷七二《颜协传》。
    10《梁书》四十八卷,列传第四十二《儒林》。
    11《梁书》四十八卷,列传第四十二《儒林》。
    12钱穆:《国史大纲》,第272页,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修订第3版。
    13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第185页,《中国学术思想论丛(三)》,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
    14《梁书》四十八卷,列传第四十二《儒林》。
    15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第188页,《中国学术思想论丛(三)》,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
    16《北齐书》四十五卷,列传第三十七《文苑》。
    17《北齐书》二十卷,列传第十二。
    18《梁书》五卷,本纪第五《元帝》。
    19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20《梁书》六卷,本纪第六《敬帝》。
    21《北齐书》四十五卷,列传第三十七《文苑》。
    2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23《北齐书》三十九卷,补列传第三十一《崔季舒传》。
    24《陈书》三十四卷,列传第二十八《文学》。
    2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26见《周书》四十卷,列传第三十二。
    27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8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9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0钱穆:《国史大纲》,第359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本。
    31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第195页,《中国学术思想论丛(三)》,三联书店,2009年版。
    32钱穆:《国史大纲》,第365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本。
    3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0页,三联书店,2008年版。
    3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6页,三联书店,2008年版。
    3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21~22页,三联书店,2008年版。
    3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七卷第1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7《论语·卫灵公》。
    38《孟子·告子上》。
    39陈东霞:《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的思想矛盾》,《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40钱穆:《刘向列女传中所见之中国道德精神》,《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第39页,三联书店2009年版。
    41钱穆:《刘向列女传中所见之中国道德精神》,《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第39页,三联书店2009年版。
    45《庄子·让王》。
    46《庄子·骈拇》。
    47《庄子·齐物论》。
    4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91页,三联书店,2008年版。
    4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92页,三联书店,2008年版。
    5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99页,三联书店,2008年版。
    51《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52汤用彤:《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5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5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5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41页,见注释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57《梁书》四十八卷,列传第四十二《儒林》。
    58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59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60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57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61《朱子语类》卷十八。
    6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6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64黄启江:《宋代的经译润文官与佛教》,《故宫学术期刊》第七卷第四期,1998年。
    65参看《金明馆丛稿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66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第207页,《中国学术思想论丛(三)》,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
    67钱穆:《国史大纲》上册第374页,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修订版。
    68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第191页,三联书店,2009年版。
    69《汉书》六十五卷,列传第三十五。
    71《汉书》五十七卷,列传第二十七。
    72《汉书》六十四下卷,列传第三十四。
    7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74《史记》一百九卷,列传第四十九。
    75《汉书》三十六卷,列传第六。
    76《汉书》九十九卷,列传第六十九。
    77《汉书》九十九卷,列传第六十九。
    78《后汉书》八十上卷,列传第七十上。
    79《后汉书》四十下卷,列传第三十下。
    80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81《后汉书》八十下卷,列传第七十下。
    82《后汉书》二十八下卷,列传第十八。
    83《后汉书》六十下卷,列传第五十下。
    84《三国志·魏书》二十一卷,列传第二十一。
    8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86《三国志·魏书》十九卷,列传第十九。
    87《后汉书》八十上卷,列传第七十上。
    88《三国志·魏书》二十一卷,列传第二十一。
    89《三国志·魏书》二十一卷,列传第二十一。
    90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91《三国志·魏书》二十一卷,列传第二十一。
    92《后汉书》七十卷,列传第六十。
    93《后汉书》八十卷下,列传第七十下。
    94《三国志·魏书》十九卷,列传第十九。
    9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96《晋书》四十九卷,列传第十九。
    97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98《晋书》四十七卷,列传第十七。
    99《晋书》五十六卷,列传第二十六。
    100《晋书》五十四卷,列传第二十四。
    101《晋书》五十五卷,列传第二十五。
    102《南史》三十四卷,列传第二十四。
    103《南史》十九卷,列传第九。
    104《南史》二十一卷,列传第十一。
    105《南史》十九卷,列传第九。
    106《春秋左传正义》卷五九“哀十四年”,《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172~2173页。
    107《春秋左传正义》卷五九“哀十四年”,《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172~2173页。
    108《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八“哀十四年”,《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352~2353页。
    109《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八“哀十四年”,《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353页。
    110《孔子家语》卷四,《四部备要》,第16页。
    11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112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
    113隋书经籍志:易统通卦验玄图一卷。不着撰人。
    114《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许慎著,成于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9353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同文1163字,解释十三万余字。此书在流传中叠经窜乱,今本与原书颇有出入。本书首创部首编排法,为后世字书所沿用。本书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贡献极大。在清代研究《说文》成为专门学问,给它作注的就有数十家。
    115隋书经籍志:韵集六卷,晋安复令吕静撰。
    116《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元王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颜师古注:“凡言传者,谓为之解说,若今《诗》《毛氏传》也。”)、
    117月令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个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的一篇《月令》,惟后者已佚失
    118《通俗文》,东汉末服虔撰。这是我国第一部俗语词辞书,在小学史与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此书早已亡佚,前人对这部辞书性质的认识存在一些分歧,如胡奇光先生在《中国小学史》中认为:“它有不同于《说文》的特色,就在专收新字。那新字不仅指外来字,主要是指汉代新造的通用字,当然也收《说文》漏收的先秦古籍上的正字。”段书伟先生在《通俗文辑校》中认为:“是我国第一部专释俗言俚语、冷僻俗字的训诂学专著。”《通俗文》中保有当时大量的口语、俗语成分。对研究中古汉语,尤其是中古汉语的方言、俗语有着很高的文献价值。《通俗文》已经亡佚,只能通过后代典籍中的引文来对此书进行钩沉。
    119文学派之一。指汉初燕人韩婴所传授的《诗经》。“韩诗”于汉文帝时立为博士,成为官学,西汉时与鲁诗、齐诗并称三家诗。当时传“韩诗”的有淮南贲生、蔡义等。韩诗著作甚多,有《学古堂集》、《寒山问答》等书。
    120《广雅》,训诂书。三国魏时张揖撰。张揖字稚让,魏明帝太和中为博士。张揖在《上广雅表》里说,《尔雅》一书所集训诂还很不完备,所以把群书中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的都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其意在增广《尔雅》,因此所释仍用《尔雅》旧目,自《释诂》、《释言》、《释训》以下,直至《释兽》、《释畜》凡19篇。其书搜集极广,举凡汉代以前经传的训诂,《楚辞》、《汉赋》的注释,以及汉代的字书、《方言》、《说文解字》等书的解说都兼括在内。为研究汉魏以前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著作。
    121《风俗通义》,汉唐人多引作《风俗通》,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原书三十卷、附录一卷,今仅存十卷。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后人卢文弨《群书拾补》中辑有《风俗通逸文》多条,系十一卷补之所逸,中有“女娲造人”、“李冰斗蛟”;、等神话,皆为首见于记录者。
    122西晋时司马彪亦写成《续汉书》83卷,范晔著书时也曾经参考过。今传本《后汉书》中的30卷志即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志。因为范晔的书没有写完范晔就遇害,所以后人就将司马彪的志拿来补到范书中。刘昭为此书八志作注,
    分为30卷。
    123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124关于古代占卜法的书。
    125书今佚,有张澍、茆泮林辑本。
    126晋中兴书七十八卷,起东晋,宋湘东太守何法盛撰。
    127隋书经籍志:玉篇三十一卷,陈左将军顾野王撰。唐书经籍志:三十卷。今本同唐志。
    128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亦称《中经新簿》。全书正文十四卷,另附佛经两卷,共著录图书1885部、20935卷。只记书名、卷数与撰人,没有提要或解题。该书按甲、乙、丙、丁四部分类,甲部收录六艺、小学,乙部收录古诸子、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收录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收录诗赋、图赞、汲冢书。《晋中经簿》是古代图书分类体系的一次变革,较好地反映了从汉至晋三百余年的学术发展状况,开创了四部分类法的道路。东晋李充依《晋中经簿》编成《晋元帝四部书目》,将乙、丙两部更换,使甲部纪经书、乙部纪史书、丙部纪子书、丁部纪集部书。从此,四部分类法成为后世官修目录的定制。
    129隋书经籍志:王俭又撰七志: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诸子志,纪古今诸子;三曰文翰志,纪诗赋;四曰军书志,纪兵书;五曰阴阳志,纪阴阳图纬;六曰术艺志,纪方技;七曰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其道、佛附见,合九条。
    130隋书经籍志:东宫旧事,十卷。唐书经籍志:东宫旧事,十卷,张敝撰。新唐书艺文志:张敝晋东宫旧事十卷。说郛卷五十九收一卷,题晋张敝撰。
    131作者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晚年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
    (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帝王世纪》是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一部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史记》及两《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分星野,考都邑,叙垦田,计户口,“宣圣之成典,复内史之遗则,远追绳契,附会恒滋,揆于载笔,足资多识”(清宋翔凤《帝王世纪集校序》),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32以《苍颉篇》为上卷(包括《爰历》、《博学》),以西汉扬雄《训纂》为中卷,以东汉贾鲂《滂喜》为下卷,也合称为《三苍》。又作《三仓》,为四言韵文,便于学童诵读记忆。
    133陈智超《宋史十二讲》,第4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社2010年2月第1版。
    134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第286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5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第299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6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第300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7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第254页,巴蜀书社,2008年版。
    138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139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第325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0(美)伊佩霞《宋代的中国与家庭——〈袁氏世范〉》,序言,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41(日)守屋美都雄:《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第3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42刘镇:《袁氏世范序》,《丛书集成初编》第0975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43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巴蜀书社,2008年版。
    144参见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中有关家谱方面的章节,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5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146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第167页,巴蜀书社,2008年1版。
    147徐梓:《家范志》,第2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8陈延斌、徐少锦:《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9巴永贵:《从社会制度解读传统家训的萌芽、生产和发展》,《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第3期。
    150张艳国:《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意义》,《中州学刊》1994年第5期。
    151曾凡贞:《中国传统家训起源探析》,《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4期。
    152林庆:《家训的起源和功能——兼论家训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53刘剑康:《论中国家训的起源——兼论儒学与传统家训的关系》,《求索》2000年第2期。
    154(日)守屋美都雄:《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第3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55钱穆:《国史大纲》,第220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版。
    156钱穆:《国史大纲》,第191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版。
    157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巴蜀书社,2008年版。
    158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9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160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第167页,巴蜀书社,2008年版。
    161徐梓:《家范志》,第2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2刘守旗:《〈颜氏家训〉与家庭教育科学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63伍文:《评〈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华中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164诸伟奇:《〈家训〉浅论》,《安徽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65谈敏:《历代封建家训中的经济要素》,《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
    166陆静、蒙一丁:《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对门阀士族颓风的批判》,《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167唐长孺:《读〈颜氏家训·后娶篇〉论南北嫡庶身份的差异》,《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68封海清:《琅琊颜氏研究——兼论文化在世族仕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昆明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1](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版。
    [3](宋)窦仪等:《宋刑统》,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5](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宋)吕祖谦:《宋文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7]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版。
    [8](宋)袁采《袁氏世范》,《知不足斋丛书》本。
    [9](宋)欧阳修:《文忠集》,《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本。
    [10](宋)司马光:《传家集》,《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本。
    [11](宋)司马光:《家范》。《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1986年本。
    [12](宋)朱熹:《朱子语类》,《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即1986年本。
    [13](宋)朱熹:《晦庵集》,《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即1986年本。
    [14](宋)范公偊:《过庭录》,中华书局,2002年。
    [15](宋)范祖禹:《范太史集》,《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即1986年本。
    [16](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006年重印)。
    [17](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8](宋)吕祖谦:《少仪外传》,《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即1986年本。
    [19](宋)徐积:《节孝集》,《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即1986年本。
    [20](宋)刘清之:《戒子通录》,《京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即1986年本。
    [21]《尚书》,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2]《诗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3]《礼记》,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4]《周易》,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5]《左传》,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6]《论语》,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7]《孝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8]《史记》,中华书局本。
    [29]《汉书》,中华书局本。
    [30]《后汉书》,中华书局本。
    [31]《三国志》,中华书局本。
    [32]《晋书》,中华书局本。
    [33]《魏书》,中华书局本。
    [34]《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35]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8月第1版。
    [36]张溥辑、段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3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
    [38]《旧唐书》,中华书局本。
    [39]《新唐书》,中华书局本。
    [40]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丛书集成初编》本。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
    [2]刘俊文主编,索戒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3年。
    [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4]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
    [6]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钱穆作品系列,三联书店,2009年12月北京第1版。
    [7]钱穆《中国史学名著》,钱穆作品系列,三联书店,2009年12月北京第1版。
    [8]钱穆《中国文学论丛》,钱穆作品系列,三联书店,2009年12月北京第1版。
    [9]钱穆《国史新论》,穆作品系列,三联书店,2009年12月北京第1版。
    [10]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穆作品系列,三联书店,2009年12月北京第1版。
    [1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11年7月北京第1版。
    [13]陈智超《宋史十二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14]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4月第1版。
    [1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6月北京第1版。
    [16]张培锋《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17](日)守屋美都雄《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18](美)伊佩霞《宋代的中国与家庭——〈袁氏世范〉》,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0]徐梓《家范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1]赵忠心编《古今名人教子家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2]赵忠心编《古今家教文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3]赵忠心编《中国家训名篇》,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4]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26](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王献生、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27](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8]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9](英)阿盖尔着;陈彪译:《宗教心理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31]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王善军:《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3]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34](日)滋贺秀三著,张建国、李力译:《中国家族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35]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36]邹重华、粟品孝主编:《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37]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8]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文物出版社,1999年。
    [39]邢铁:《唐宋分家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0]邢铁:《家产继承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邢铁:《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2]邢铁:《中国家庭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时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43]苗春梅主编:《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44]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5](美)韩森着,包伟民译:《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46]杨倩描:《南宋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47]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8](美)韩明士,皮庆生译:《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马西沙:《中国民间宗教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0]游彪:《宋代特殊群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51]朱晓鹏:《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2]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3]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54]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5]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6年复印)。
    [56]张邦炜:《婚姻与社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57](美)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胡志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89]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58]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立足于女性生育、疾病的考察》,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59]蒋祝开主编:《中国婚姻家庭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巴永贵:《从社会制度解读传统家训的萌芽、生产和发展》,《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第3期。
    [2]张艳国:《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意义》,《中州学刊》1994年第5期。
    [3]曾凡贞:《中国传统家训起源探析》,《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4期。
    [4]林庆:《家训的起源和功能——兼论家训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刘剑康:《论中国家训的起源——兼论儒学与传统家训的关系》,《求索》2000年第2期。
    [6]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7]刘守旗:《〈颜氏家训〉与家庭教育科学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8]伍文:《评〈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华中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9]诸伟奇《〈家训〉浅论》,《安徽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0]谈敏:《历代封建家训中的经济要素》,《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
    [11]陆静、蒙一丁:《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对门阀士族颓风的批判》,《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12]唐长孺:《读〈颜氏家训·后娶篇〉论南北嫡庶身份的差异》,《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3]封海清:《琅琊颜氏研究——兼论文化在世族仕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昆明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14]陈东霞:《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的思想矛盾》,《松辽学刊》,1999年,第3期。
    [15]李宗长:《由<颜氏家训>看颜之推的心态》,《历史文化研究》,1999年1月,第20卷,第1期。
    [16]潭家健:《试谈颜之推和<颜氏家训>》,《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17]王玲莉:《<颜氏家训>的人生智慧及其现代价值》,《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18]段文阁:《<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初探》,《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
    [19]钱国旗:《在礼与情之间——<颜氏家训>对礼俗风尚的论述和辩证》,《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20]朱明勋:《从<颜氏家训>看南北朝时期的某些社会风俗》,《西华示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1]王钦法:《<颜氏家训>与中国传统家教》,《民俗研究》,1993年第1期。
    [22]许晓静:《由<颜氏家训>看南北朝社会的世族风气》,《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3]杨仁立:《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立身之道)——简评<颜氏家训>》,《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24]李鹏辉:《<颜氏家训>的人文关怀及现代启示》,《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1月,第32卷,第1期。
    [25]陈毓峰:《试论颜之推与<颜氏家训>》,《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2年第3期。
    [26]傅仔、彭燕:《颜之推与<颜氏家训>》,《湖南教育》,2004年第15期。
    [27]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28]谈敏:《历代家训中的经济要素》,《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
    [29]吴旭霞:《试论宋代婚姻重科举士人》,《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30]龙登高:《略论宋代士大夫家庭的经济生活》,《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
    [31]龙登高:《个体小农家庭经营方式的历史演变》,《思想战线》1992年第2期。
    [32]王桂清:《略述“三言”中商人的婚姻及家庭》,《学术交流》1996年第1期。
    [33]徐少锦:《中国古代商贾家训探析》,《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8年第1期。
    [34]唐群:《宋代“榜下捉婿”之风及其影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5]杨华星:《从家训看中国传统家庭经济观念的转变——以宋代社会为中心的分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4期。
    [36]赵振:《试论唐宋家训文献的转型与特点》,《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7]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年第1期。
    [38]刘树友:《从〈夷坚志〉看宋代下层居民》,《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39]朱瑞熙:《宋代社会风尚》,《抚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40]林文勋:《宋代商人心态初探》,《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
    [41]程民生、白连仲:《论宋代官员、士人经商——兼谈宋代商业观念的变化》,《中州学刊》1993年第2期。
    [42]吴旭霞:《浅谈宋代妇女的就业》,《学术研究》1997年第10期。
    [43]张邦炜:《两宋妇女的历史贡献》,《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