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会之“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习惯法研究作为一门跨越法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交叉领域,为重新反思“法是什么?”这一问题提供了自下而上的视角和深度的文化关怀。在对汉人社会民间习惯法的研究中,国家和社会框架、法律文化论和法律多元论相继成为具有支配性的理论范式,但实质上仍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在汉人乡村的纠纷实践中,国家法、习惯法、宗族法、宗教法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规范和控制方式对于人们法律行为的选择和调适过程的影响。然而把视角投射到民族地区的习惯法研究中,尤其是在解放前不受中央政府支配的彝族社会,这些范式不同程度的失去了理论预设的基础之一,即假定作为统一规范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重要作用的中心权威并不存在于彝族社会中。大凉山彝族社会的纠纷调解是建立在口传条文、家支势力和荣誉、婚姻和亲属制度以及宗教仪式的基础上,才能在现实的纠纷调解中发挥作用。
     从生态环境上来看,解放前的大凉山彝族人们居住在高山地区,而峭壁深壑的地形自然隔开了人们聚居的区域,形成了以血缘和地缘紧密结合的家支制度。而大凉山贫乏的土地和粗放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人们对于土地等生存资源的争夺相当激烈,土地、粮食和财富对于家支的声誉和势力极其重要。此外,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和崇尚血亲复仇的习俗,这些传统因素共同决定了彝族人们在解放前更倾向于通过家支之间的复仇和战争来解决争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传统的彝族纠纷解决更像是通过政治和军事而非法律途径来解决争端。彝族的家支系统在婚礼、丧礼、大型宗教仪式和纠纷调解中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其中,而且在诸如婚姻、伤害和人命等纠纷中姻亲也会被列入到支付和分配赔偿的过程中。因此,彝族的婚姻和亲属制度又把各个家支之间的关系置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调解作为一种避免所有家支全面战争的替代性手段。
     但是,现代彝族的法律制度更加复杂的是,国家法的触角不可避免地深入到大凉山地区,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传统纠纷解决的赔付方式。但相对来说,彝族人们还依赖于家支制度对于成员的全面安排和保护,在农村地区调解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依然起着支配性的作用。一方面,彝族习惯法正经历着与国家法律之间的调适过程;另一方面,对当前彝族习惯法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习惯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Since1990s, studies on customary law became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among science of law,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and provided a bottom-up approach to reflection on the subject of "what is law?".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folk-customary-law in Han society, state-society scheme, legal culturalism and legal pluralism became the dominant theoretical paradigm one after another. Essentially, these theoretical paradigms all tried to explain the virables, such as state law, cunstomary law, patriarchal clan law, religious law and other forms of social control and rules, which how to impact rational decision and accomodation in people's legal behaviors. But if we turn to focus on studies on customary law in minority region, especially in Yi society which is not govern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before1949. As a result, these paradigms that assumed the central authority which has played a big role in people's ordinary life didn't exist in traditional Yi society. But these were oral tradition, Jiazhi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power and reputation, marriage and kinship, and religious ritual, that have determined the process of disputes resolution in ordinary legal practice of Yi society.
     From the view of social mophology, native Yi people inhabited in high-moutain area for hundreds year, the physical geograghy of Ta-liang Mountain (Daliangshan) features in vertical cliffs and deep gullies, it is the topography which seperated Yi people's living area into pieces naturally and shaped into inseparable combination of kinship and geopolotics. In addition, the poor land and extensive production pattern in Ta-liang Mountain which determined people desired and strived for living resources such as land, grain, and fortune, these things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ower and reputation of one's own Jiazhi system. Yi people lived in a relative closed society and advocated the custom of feud, all th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metioned above that determined Yi people tend to resolve disputes by feud and war between opposed Jiazhi system before1949. It is more likely to resolve disputes by political or military rather than legal approach. But the cross marriage system and kinship in Yi society put all of Jiazhi systems into a relative banlance, mideation functioned as an alternative way of avoiding the total war between all Jiazhi systems.
     As the state law goes down to grassroots level in nowadays, and accompany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makes contemporary legal situation in Yi society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As a result, there will be a accomodation process between Yi society's traditional customary law and state law in one hand. But in other hand, the studies on contemporary customary law in Yi society also may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f studies on Chinese customary law.
引文
2 杨成志,“从西南民族说到独立罗罗”,《考古学杂志》,1932年第1期,第32-54页。该文为作者1929年6月7日在云南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作者注)演讲记录。
    3 凉山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11 陈金全、巴且日伙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5-126。也有学者把彝族早期阶级分为居于统治阶级的兹、莫、毕,处于中间地位的格(匠人和商人)以及沦为下层社会的卓,参见: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84页。
    12 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71页。马长寿也把彝族分为三个阶级,一说为司目、黑彝和白彝,彝族的土司和土目持这种说法;一说为黑彝、白彝和奴隶,这几近于林耀华的说法。参见: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328-329页。
    13 也有学者认为彝族的黑白只是次族群的划分,彝族贵黑是学者建构的结果。参见:巫达,“颜色、象征与国家权力”,载于《中国彝学》(第二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87-103页。史料亦有彝族为白爨、黑爨,或“黑白蛮”之说,参见:(元)李京撰,《云南志略辑校》,张叔武校注,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这说明黑白彝最初可能只是族群的划分,但到后来随着黑彝征服白彝而产生隶属关系,至少明景泰(1450—1456年)年间就有“爨有黑白之分,黑爨贵,白爨贱”的说法,参见:景泰,《云南志》卷二,转引自:白庚胜,《色彩与纳西族民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14 《美姑县巴普区三个乡的社会调查材料》第34--35页。转引自:周自强,《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4页。具体标准各乡略有不同,曲伙和阿加也有相同的划分,只是标准不同,参见:周自强,1983年,第45-51页。四川雷波县上田坝乡彝族各等级的财富级别分为耶莫、耶都、耶沙和耶玛四级,诺的耶玛一级只有3、4升种的坏地或完全租别人的地,有1--3只羊,每年缺半年以上的粮食。而且不同的财富级别在家支打冤家赔命金时义务也不一样,并随着经济地位的升降而改变,具体参见:李绍明、施修霖,“四川省雷波县上田坝乡‘独立白彝’社会调查”,载《四川广西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4页。
    15 胡庆钧,《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3-114页。亦可参见: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57-164页。
    16 清代以来的黑彝反土司斗争以及社会阶层的相对固定过程,参见:胡庆钧,《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9-252页。
    17 如林耀华曾举一个例子,雷西乌角哨的胡家首领胡兴民因为政治的野心,欲图从妻党背景以扩张势力。他首先联络势力较大的恩札支以张势力,又因为他是熟彝,汉化较重,因此以双祧的名义,在原妻里区氏之外,又娶吴奇氏以便于增加自己的权力。后因其两妻党背景浓厚,势力增长,成为有名的彝族首领。详见:林耀华,《凉山夷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18 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四川:巴蜀书社,2006:407。
    21 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第240-249页。
    22 马尔子,“浅谈凉山彝族德古”,《凉山民族研究》(创刊号),1992。类似的看法见:曲木伍各,“德古’;彝族民间的纠纷调解人”,《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杨玲、袁春兰,“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背景下的彝族司法调解人——‘德古’”,《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也有学者把德古视为一种纠纷调解机制,或等同于民间司法官,参见:陈金全、李剑,“简论凉山彝族的‘德古’调解制度”,《贵州民族研究》,2007(3);杨玲、袁春兰,“彝族民间司法官‘德古’刍议”,《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11)。不管怎样理解德古,他们在彝族纠纷调解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认。
    23 马长寿主编,《凉山美姑九口乡社会历史调查》,李绍明整理,2007:101。近年对彝族德古的研究很多,里面提到白彝德古,甚至民主改革后还出现了女性白彝德古,但是在一些严重的案例中,黑彝的德古更易以“权力”的面貌出现并使双方乐于服从。参见:陈金全、巴且日伙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6。
    25 这几个案例都是来自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一文,第244—245页。
    26 关于人格减等的具体细节和分析,参见:盖尤斯,《盖尤斯法学阶梯》,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44-45;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89。
    29 根据四川民族调查组1956—57年在美姑甲谷、美姑巴普、越西普雄、雷波、甘洛等五个地方调查的68件打冤家,起因经统计如下:为了争夺土地、掠夺牲畜及财物而引起的打冤家22件,争夺、包庇和保护娃子而引起的11件,由于父母包办婚姻一方不愿,或与别人私通,或男子侮辱了其他家的女子引起的15件,因赌博、酗酒、斗殴等事引起的8件,因白彝家支反抗黑彝家支压迫引起的8件,为了争夺投保者及保护投保人所引起的2件,其他原因2件。参见:李绍明,《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冤家械斗》,载《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8-200页。
    30 本节家支头人资料来源于:中共凉山工委办公室,《彝族上层人物登记表》,1953年9月20日。
    31 四川省美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美姑县志农业志》,1992年,第2页。
    34 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调查资料选辑》,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第119-120页,第137页,第317页,329-330页。
    38 美姑县人民法院,《关于惹克重婚一案的调查报告》,1992年12月25日。
    39 《美姑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1992)美自法刑字第01号。
    45 朱晓阳使用“语言混乱”的概念,是指在地的和外来的正义观各有其表达系统,由此产生的术语混乱甚或认识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冲突。参见:朱晓阳,2007,“‘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106-17页。
    46 在情、理、法的讨论中,情被理解为人际关系中的人情,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正是其适应于社会实际和民间习俗。见: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47 "all being born free and equal, none alienates his freedom except reasons of utility. " Jean-Jacques Rousseau, Discourse on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Social Contract,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Christopher Bet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46.
    48 "for a state, there are limits to the size that it can have, in order that it should neither be too large to be well governed, nor too small to continue to exist its own."同上引,第81页。
    49 共和国的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民主政治;而当最高权力集中在一部分人民手中时,则是贵族政治。君主政体中君王应依照基本法律治理国家,因此最高权力理应是法律。专制国家中专制者本人即是最高权力。参见: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7-18页。
    Montesquieu, The Spirit of Laws Vol. Ⅱ(The Fifth Edition), translated by Thomas Nugent, Dublin:G. Faulkner & T. Ewing,1752, p292.
    1.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2. 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3. 埃文斯-普里查德,《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4. 埃文斯-普理查德,《努尔人》,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5. 白庚胜,《色彩与纳西族民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 编写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7.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8.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9. 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丁国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0.曾昭抡,《大凉山夷区考察记》,上海:求真社,1945年。
    11.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2.常隆庆、施怀仁、俞德浚,《四川省雷马峨屏调查记》,重庆:中国西部科学院,1935年。
    13.陈金全、巴且日伙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陈金全、李剑,“简论凉山彝族的‘德古’调解制度”,《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5.程雅群、景志明,“彝族习惯法中的祖先崇拜因素刍议——以伤害耳罪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6.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7.杜鲁贝克,“论当代美国的法律与发展运动(上)”,王力威译,《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2期。
    18.杜鲁贝克,“论当代美国的法律与发展运动(下)”,王力威译,《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3期。
    19.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20.弗里德曼,“论法律发展”,陈鲁宁、甘德怀译,《法制现代化研究》,1997年。
    2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海拉乃莫、曲木约质、刘尧汉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3.黑比阿伍、李进,“略论凉山彝族民间调解”,《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4.胡定康,“凉山彝族地区白银流通始末”,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1991年。
    25.胡庆钧,《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6.胡庆钧主编,《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7.盖尤斯,《盖尤斯法学阶梯》,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
    28.黄宗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载: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29.黄宗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载: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30.黄宗智,“中国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
    31.黄宗智,“中国法律的现代性”,《清华法学》第十辑,2007年。
    32.黄宗智,“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1期。
    33.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2001年。
    34.霍贝尔,《原始人的法》,严存生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5.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佳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36.嘉日姆几,“论凉山彝族族属认同的蛋形构造”,《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37.江应樑,“凉山夷族的奴隶制度”,《珠海学报》,1948年第2集。
    38.江应樑,《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年。
    39.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40.“雷马峨屏考察团深入大小凉山”,载《四川月报川边》,1934年第2期。
    41.李京,《云南志略辑校》,张叔武校注,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42.李景汉,“凉山罗罗的氏族组织——一个实地调查的介绍”,《边政公论》,1941年第3期。
    43.李绍明,《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人民出版社,1995年。
    44.李绍明、施修霖,《四川广西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5.李永勤,“彝族习惯法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6.凉山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47.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杨春宇、周歆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8.梁治平,“‘法’辩”,《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49.梁治平,“习惯法、社会与国家”,《读书》,1996年第9期。
    50.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51.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52.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53.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4.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渠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5.林耀华,《凉山夷家》,载《民国丛书社会学丛刊乙集第五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56.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57.龙明礼,“小凉山彝族纠纷解决的程序”,《社科纵横》,2014年第3期。
    58.马尔子,“浅谈凉山彝族德古”,《凉山民族研究》(创刊号),1992年。
    59.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60.马林诺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夏建中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61.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上、下两册)》,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62.马长寿主编,《凉山美姑九口乡社会历史调查》,李绍明整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63.梅里曼、克拉克、弗里德曼,“‘法律与发展研究’的特性”,俗僧译,《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3期。
    64.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65.美姑县人民法院,《关于惹克重婚一案的调查报告》,1992年12月25日。
    66.《美姑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1992)美自法刑字第01号。
    67.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68.莫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3年。
    69.莫斯,《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林锦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70.莫斯、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71.潘蛟,“试论凉山彝族社会等级制度的起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5期。
    72.曲木伍各,“‘德古’:彝族民间的纠纷调解人”,《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73.舒贝克、布莱克、戈派、亨德利等,“法律与发展”,李力译,《法制现代化研究》,1998年。
    74.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调查资料选辑》,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75.四川省美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美姑县志农业志》,1992年。
    76.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77.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78.王飞、吴大华,“国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综述”,《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79.王明雯,“凉山彝族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断裂及成因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4期。
    80.王启梁,“法律是什么?——一个安排秩序的分类体系”,《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
    81.王彦斌,“科塞与达伦多夫的冲突论社会学思想比较研究”,《思想战线》,1996年第2期。
    82.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83.魏晓欣,“凉山彝族的‘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模式——以社会学法学的视角”,《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84.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85.巫达,“颜色、象征与国家权力”,载于《中国彝学》(第二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86.徐铭,“彝族‘死给’的社会心理学探析”,《民族学刊》,2014年第2期。
    87.徐益棠,“雷波小凉山儸民调查”,《西南边疆》,1941年第13期。
    88.徐益棠,《雷波小凉山之儸民》,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印,1944年。
    89.徐益棠、杨国栋,“打冤家——倮倮氏族间之战争》,《边政公论》,1942年第1卷第7、8期。
    90.杨成志,“从西南民族说到独立罗罗”,《考古学杂志》,1932年第1期。
    91.杨成志,《杨成志人类学民族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92.杨成志,“罗罗说略”,《岭南学报》,1930年第3期,第134-152页。
    93.杨成志,《云南民族调查报告》,载《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十一集》,1930年。
    94.杨洪林,“德古’与‘莫’——凉山彝人社会中的世俗权威与纠纷解决方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8期。
    95.杨玲、袁春兰,“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背景下的彝族司法调解人——‘德古’”,《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96.杨玲、袁春兰,“彝族民间司法官‘德古’刍议”,《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97.杨怀英,《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
    98.杨志伟,《断裂的凉山彝族习惯法》,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1006,2003年。
    99.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00.尤陈俊,“困境及其超越: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法律人类学”,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期。
    101.张朝霞,“‘法律与发展研究’评析——兼谈‘法律移植’的若干问题”,《中外法学》,1992年第4期。
    102.张冠梓,《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103.张冠梓,《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
    104.张居盛、曲木伍各,“彝族法文化的传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
    105.张居盛、曲木伍各、张晓松,“彝族纠纷解决研究的意义”,《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06.张卫,“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5期。
    107.张晓蓓,“论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与法文化的联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天文社科版),2008年第7期。
    108.赵旭东,“法律为何?——以文化建构反思为基础的法律人类学札记”,《清华法律评论》,2007年第2卷第1辑。
    109.赵旭东,“习俗、权威与纠纷解决的场域——河北一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10.赵旭东,“秩序、过程与文化——西方法律人类学的发展及其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5期。
    111.周建国,“人际交往、社会冲突、理性与社会发展——齐美尔社会发展理论述评”,《社会》,2003年第4期。
    112.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
    113.周自强,《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4.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15.庄孔韶、杨洪林、富晓星,“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16.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宁属考察报告第7号)》,西康省政府印行,1941年。
    117. Abel Greenidge,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see Gaius, Institus of Roman Law, with a translation and commentory by Edward Poste, The Forth Editio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04.
    118. Alain Pottage, "Introduction:The Fabrication of Persons and Things", in Law, Anthropology,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ocial:Making Persons and Things, edited by Alain Pottage and Martha Mundy,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19. Alain Pottage, "Law After Anthropology:Object and Technique in Roman Law", i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31,2014.
    120. Ann Maxwell Hill, "Provocative Behavior:Agency and Feuds in Southwest Chin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s, Vol.106, No.4,2004.
    121. Anne Griffiths, Gender, "Power, and Difference:Reconfiguring Law from Bakwena Women's Perspectives", PoLAR, vol.23, No.2,2000.
    122. Anne Hellum, "Human Right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Postcolonial Africa:Options and Limits for the Subjects of Legal Pluralism", Law and Social Inquiry,2000.
    123. Ernest Henry Wilson, A Naturalist in Western China:With Vasculum, Camare, and Gun, London: Methuen & Co. Ltd,1913.
    124. Geertz, Local Knowledge: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Basic Books, Inc.,1983.
    125. Jean-Jacques Rousseau, Discourse on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Social Contract,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Christopher Bett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26. John Comaroff and Simon Roberts, Rules and Processes:The Logic of Disputes in an African Contex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127. John P. Ziker, "Sharing, Subsistence, and Social Norms in Northern Siberia", in Jean Ensminger and Joseph Henrich edited, Experimenting with Social Norms:Fairness and Punishment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14.
    128. Max Gluckman, Custom and Conflict in Africa, Oxford:Basil Blackwell,1956.
    129. Max Gluckman, Politics, Law and Ritual in Tribal Society, Chicago:Aldine,1965.
    130. Melissa Demian, "Custom in The Courtroom, Law in The Village:Legal Transformations in Papua New Guinea", Journal of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Vol.9,2003.
    131. Meyer Fortes and E.E. Evans-Prichard eds. African Political Syst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0.
    132. Montesquieu, The Spirit of Laws Vol. II (The Fifth Edition), translated by Thomas Nugent, Dublin: G. Faulkner & T. Ewing,1752.
    133. Narendra Subramanian, "Legal Change and Gender Inquality:Changes in Muslim Family Law in India", Law and Social Inquiry, Vol.33, Issue 3,2008.
    134. Paul Burke, Law s Anthropology:From Ethnography to Expert Testimony in Native Title,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2011.
    135. Pitman B. Potter, China s Legal System, Cambridge:Polity Press,2013.
    136. Sally Falk Moore, "Certainties Undone:Fifty Turbulent Years of Legal Anthropology 1949-1999",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y Institute, Vlo.7, No.l,2001.
    137. Simon Roberts, Order and Dispute:An Introduction to Legal Anthropology, New Orleans:Quid Pro Books,2014.
    138. Stevan Harrel edited, Perspectives On The Yi of Southwest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