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视野下的梁漱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直以来,梁漱溟被视作新儒家的开山人物名动天下。实际上,他最具原创性也是最有价值的思考还在于其中国问题研究,尤其是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绝对主题,自号“问题中人”的梁漱溟之问题意识正是由此而来。可是,一直以来,他却被当成反现代化的典型。本文借用“国家——社会”的研究框架,不仅诠释了他一生一以贯之之道——致力于自下而上地从社会入手的另类现代化,而且对其“反思现代性的现代性”有同情之理解。
     在西方的逼使和范导之下,古老的中国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现代转型。原本的强国家弱社会体制松动,资产阶级和新知识群体等新兴社会力量得以生长,独立的经济领域、公共领域成型,标志着独立于国家的“society”的萌生。这一新生的社会反过来又推动着中国的现代转换。在西方原发地,正是国家政权建设和公民社会之间的漫长地良性互动推动着现代化进程。但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时代精英们基本都倾向于急就章地自上而下政治权威的现代转型,而无意于缓慢地启蒙培育仍太过弱小也不成熟“社会”(“五四”新文化时期或许是唯一的例外,也是因为现实政治的不可为)。他们这一单向度激越推进的现代化进路一再地遭遇挫败,势所当然。面对新者未立旧者已坏的转型乱局,原本也对政治变革寄予甚深的梁漱溟意识到,转换时局的关键在下而不在上——社会的无力使看似堂皇的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建立不起来。由是,他选择并且坚持(在风云变幻的现代中国,“坚持”还真不是很容易的事)以自下而上“造社会”为其终生志业。他的“造社会”主要体现在其“乡建”理论与实践中。受洛克、卢梭以至奥本海关于国家、社会善恶对立的西方社会思想影响,其“乡建”坚持与现政府分离的社会本位立场。而且,它又以培育独立自治的团体组织为己任,如村学乡学。村学乡学既是独立自由的经济性社团,奠定了“社会”的经济基石;亦是地方自治团体,培育着自由、民主的乡村公共领域。无论是按照洛克之国家与社会分离,或孟德斯鸠之独立社团,或斯密之自由经济领域,或哈贝马斯之公共领域等市民社会定义,都可以见出梁漱溟的“乡建”体现了市民社会的核心内涵。并且他不是对西式市民社会的亦步亦趋,而有反思和超越。一是,他强调社会与政府分离对立的同时,也承认两者合作的必要。而其理想的未来式社会与国家关系,则是有社会无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二是,他意识到经济之于社会的基石作用,又对个人本位自由竞争经济不苟同,倡导自由的合作经济;三是,他借鉴了西方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团体组织,却对其团体组织之道个人主义心有不满,欲融以更高的“人生向上”“伦理本位”的中国固有精神。他的中国问题(政治社会方面)与其人生问题(文化方面)也由此合流成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其公民社会呈现出显然的儒家色彩。
     凡此种种,其实与梁漱溟以乡村为公民社会之重心密切相关。中国庞大的乡村社会底座固是其建构乡村公民社会的客观现实考虑,更深层的缘由还在于其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乡村经济的高度分散、细碎,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的熟人社会传统,和合作社经济、儒家文化相适应的。而西方原初意义上高度集中、流动性的工商业城市社会即civil society,却和利己主义、竞争、强制性的法等等联系在一起。对于后者,梁漱溟也不是不承认,只不过他的理想是“城市为中心”“乡村为重心”二者并行不悖的新型文明。可以说,他寻求的是一种“反思现代性的现代性”。那些将他当成反现代化之典型的人,正因不察转折之后的这一层深言大义。当然,“乡建”虽是其“造社会”之核心,但他面向“社会”的努力并不仅如此。之后的“民众动员”,参与创建“民盟”、《光明报》等等都是其“造社会”之继续。可惜的是,他一生致力地自下而上从入手的种种现代化努力都在时势逼使下无疾而终,其意义也因具象的失败不彰。本文意在挖掘梁漱溟在中国问题——即中国的现代转型上被湮没的价值,对今天尚在现代化路上的我们,他自下而上从社会入手的现代化路径和其对西式现代化的批判继承实在是值得珍视的思想资源。
For long time, Liang Shu-ming was famous for as the founder of the New-Confucianism. In fact, Liang’s thoughts on Chinese problems had the most creative and valuable, specially his theory and practice on rural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is the absolute them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Liang proclaimed himself the person liking to ponder problems, he always thought the problem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But he regarded as a typical character of anti-modernization. Using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nation and society, the dissertation not only annotated Liang’s firm conviction that the way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should be making the society modernization, but also expressed the comprehension to his modernization theory to anti-modernization.
     With the Western coercion and leading, Old China began to change to modernization consciously or nonconsciously. It indicated the society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nation came into being in China. With the structure of powerful nation and weak society relaxing, the new and developing social strength just like the bourgeoisie and new intellectual growing up, independent economic realm and communal domain being in finished form. The newborn society propelled China forward to modernization. In West, it was the virtuous interact as both cause and effect between the building national political power and citizen society for long time that promoted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But as the up-and-coming modernization, all of the Chinese elite of the times advocated to make the political authority modernized from above to below, having no intention of nurturing slowly the still small and weak and non-mature society. Of course,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of the May 4th maybe was an exception. So the elite’s efforts would be doomed to failure. Facing the confusion situation that old system having been ruined and new system having not been founded, Liang Shu-ming realized that the key of changing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was in the society not in the politics. The small and weak society could not make the political superstructure established, so Liang chose and persisted that remaking society from below was his cause for life. But in the age of rapid change of modern China, it was hard to persisting in.
     Liang’s theory and practice on rural development reflected his thoughts of remaking society.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social thoughts on the antithesis between nation and society of John Locke’s, Jean-Jacques Rousseau’s and Lassa Francis Lawrence Oppenheim’s, Liang’s theory on rural development held the position of society divided from current government, and he regarded nurturing independent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as his duty, such as village school, rural school, etc. Village and rural school were not only an independent and fre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o lay an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society, but also a local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to nurtures freedom democracy in village. It could be seen that Liang’s theory on rural development indicated the core intension of towmpeople society, according to John Locke’s thoughts on nation separating from society, or Montesquieu’s thoughts on independent mass organization, or Adam Smith’s thoughts on free economy, or Habermas’thoughts on public realm. Of course, Liang’s thoughts did not blindly follow suit the Western thoughts on towmpeople society, but introspected and transcended the Western thoughts. Firstly Liang emphasized society separating from government, he also admitted the necessary cooperation between society and government. Secondly Liang was conscious that economy was the basic foundation to society, but he could not agree on free competition economy basing on personal standard, so he advocated free cooperative economy. Thirdly Liang appreciated the organization that was structural element, but he was dissatisfied at individualism existing in the organization. So he wanted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be put in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pirit, i.e. personal advancement and moral principles first. Liang’s Chinese problem about politics and his outlook on life about culture had become two aspects of an internal whole. His citizen society appeared obvious the spirit of Confucianism.
     In fact, all of these were closely related that Liang Shu-ming advocated village was the focus of citizen society. Liang Shu-ming constructed rural citizen society based on the objective reality, i.e. innumerable Chinese rural society. However the key reason was that Liang Shu-ming introspected to Western modernization. It was suited to cooperative economy and Confucian cultures that high scattered and small rural economy and the rural society hating to leave native land. And in West, civil society which was high central and mobile industry and commerce society was related to egoistical, competitive and compulsory law. Of course, Liang Shu-ming admitted to the later, but he advocated the new civilization that both of urban centre and rural centre could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coming into conflict. That meant Liang Shu-ming sought a modernization to anti-modernization. The people who regarded Liang Shu-ming as a typical character of anti-modernization had not understood this fact.
     Of course, rural development was the core of his remaking society. And Liang Shu-ming devoted himself to remake society, such as arousing rural development movement, participating in mass movement, involving himself in founding Democratic United League of China and guangming Neswpaper. It was a pity that Liang’s efforts got no results at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ts meaning did not manifest due to practice failure. The dissertation intended to promulgate the value of Liang’s thoughts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It is a valuable thoughts resources that Liang’s modernization method on China and criticism to Western modernization.
引文
①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414
    ②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6
    ③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 (9): 10
    ④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1
    ①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3
    ①艾凯.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 4
    
    ①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433-434
    ②王宗昱.梁漱溟.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92, 3
    ③郑大华.梁漱溟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72
    ①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3
    ①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31
    ②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15
    ③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8-39
    ④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9
    ⑤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0
    ⑥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17
    ①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85
    
    ①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90-91
    ②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436
    ①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7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33
    ③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1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19
    ⑤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19
    ⑥与之对照的是,西方中世纪地方分权、教俗二分及相随而来的市民社会力量的蓬勃兴起,终酿成不可遏的近代化浪潮。
    ①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 www.cc.org.cn, 2004-08- 25
    ②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27
    ③曹景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江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533
    ④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 www.cc.org.cn, 2004-O8- 25
    ①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2
    ②梁漱溟.桂林梁先生遗书叙目.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62
    ③指“传统政治秩序是皇权制度与传统社会结构的主干,以及传统文化体系核心思想的三元组合”,此出自张灏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155)一书。
    ①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27
    ②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2000, 86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50-151
    ④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17
    ⑤吴柏均.中国工业化的发轫.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年).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95
    ①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7-28
    ②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18
    ③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8
    ④玛丽???克莱尔?贝热尔.中国的资产阶级, 1911-1937年.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费正清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712
    ⑤曹景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江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532
    ⑥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1
    ①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4
    ②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41
    ③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66
    ④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42
    ⑤袁伟时.编者的话.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袁伟时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438
    ①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8
    ②陶鹤山.清末明初市民群体研究(1895-1920年):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1998,35
    ③朱英.20世纪中国民间社团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9,(4):70
    ④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9
    ⑤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31
    ⑥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43
    ⑦袁伟时.编者的话.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袁伟时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440
    ①梁漱溟.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44
    ②陶鹤山.清末明初市民群体研究(1895-1920年):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1998,81
    ③韩毓海.一九一五:复辟时期的文化界.许纪霖编.中国现代化史(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146
    ④梁漱溟.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44
    ⑤陶鹤山.清末明初市民群体研究(1895-1920年):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1998, 81-82
    ⑥按梁漱溟的定义,“理性,宽泛言之,就是人们的心思作用,狭义则指人心所有之情义”。即“情理”,区别于西方偏重“物理”之义。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08-209
    ②费孝通.论师儒.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29
    ③费孝通.论师儒.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37
    ④费孝通.论师儒.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38
    ⑤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54
    ①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04
    ②当然,梁漱溟从原儒典籍中,描画的抱持“民胞物与”儒者情怀“得君行道”的理想主义士子形象,在漫长的帝制时代,还是有寥寥的践行者,如海瑞、包公等。但他们在民间得到近乎神的传扬,正反证了其稀缺与寂寞。
    ③曾国藩就深谙此道。他收复洪杨占据多年的江浙地区后,其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科考,收拾士人心,使当地很快安定下来。
    ①李秀领.“新政”的替代物.中国现代化史.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217
    ②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0
    ③袁伟时.编者的话.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袁伟时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438
    ④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0
    ⑤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⑥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www.cc.org.cn, 2004-08- 25
    ⑦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www.cc.org.cn, 2004-08 -25
    ①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②据金观涛的考察,在西方,“公共空间作为将‘私’合成‘公’的场所,其前提是对个人(私)自主性的尊重和保护”。公共空间的本质,“恰恰在于将‘私’合成‘公’,它一定要是一个既非公共又非私人的领域。”因此,“公共空间存在的首要前提,是对私人领域的保护,使其不会因‘公共’领域的形成,特别是国家的扩张而消失。”而且,“由于私人领域是一种稳定而坚固的存在,在西方只要公共空间存在,国家权力就受到监督,公共领域不会压倒私人领域”。可以说,“只有西方权利自由主义成为‘社会’背后的支持意识,个人自主性和私人领域才有意识地处于保护之下,这时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才可能稳定地确立”(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民国90年,第35期.转引自《世纪中国》网站www.cc.org.cn2004-O8-25)。
    ③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www.cc.org.cn, 2004-08 -25
    ④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136-137
    ⑤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⑥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www.cc.org.cn, 2004-08- 25
    ⑦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www.cc.org.cn, 2004-08- 25
    ①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②但根据杨念群的考查,“‘社会’这个概念真正被使用,实际上是在一战以后。一战以后,无政府主义为了对抗愈演愈烈的国家崇拜之风,而提倡拓展‘社会’空间,从而避免‘国家’对生活状态的过多干预。当时,陈独秀写了一篇《偶像破坏论》。他就认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太尊崇国家了,太从民族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包括梁启超更是这样。结果早期的政党之间互相打来打去,一片混乱。一战之后,西方作为现代国家出现危机,‘社会’观念在中国由此出现。当然,这和俄国革命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关系”(杨念群.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开放时代,2006,(1):78)。如此,“社会”在中国出现时间似有不同解释,究其然,当是一则指“社会”一词的流行;一则指“社会”观念的使用。
    ③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④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134-135
    ⑤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第83
    
    ①袁伟时.编者的话.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袁伟时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38
    ②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138
    ③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50
    ④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32
    ⑤袁伟时.编者的话.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440
    ①董罗民.梁启超的国民运动思想.社会科学论坛, 2005,(8):151
    ①许纪霖陈达凯.总论.中国现代化史.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20
    ②陶鹤山.清末明初市民群体研究(1895-1920年):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1998,81-82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52
    ④陶鹤山.清末明初市民群体研究(1895-1920年):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1998,83
    ①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王跃高力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2
    ②郑大华认为,梁漱溟对农民力量的认知灵感来源于当时中共领导的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通过梳理他对中国问题思考的内在脉络,其投身“乡建”,应主要还是源自其对当时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的洞察。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52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59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59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59
    ⑦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60
    ⑧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50
    ⑨梁漱溟.我们政治上的第二个不通的路.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8
    ⑩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15
    
    ①强世功.民族国家、宪政与法律移植——晚清国家转型中的合法性重建.战略与管理, 1997,(6):102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6
    ①许倬云.许倬云自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206-207
    ②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4
    ③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年):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第106-107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4
    ②杨念群.士大夫的流产变革.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年)(第一卷).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134
    ③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157-158
    ④杨念群.士大夫的流产变革.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年)(第一卷).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134
    ①董罗民.梁启超的国民运动思想.社会科学论坛.2005,(8):148
    ①杜亚泉.大战终结后国人的觉悟如何.杜亚泉文存.许纪霖田建业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09
    ②梁漱溟.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5
    ③梁漱溟.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6
    ①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162
    ②杨念群.士大夫的流产变革.许纪霖编.中国现代化史(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116
    ③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157
    ④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157
    ⑤杨念群.士大夫的流产变革.许纪霖编.中国现代化史(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134
    ⑥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⑦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⑧杨念群.士大夫的流产变革.许纪霖编.中国现代化史(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134
    ⑨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 205-206
    ①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 205
    ①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72
    ②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93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4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4-435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5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5。当代学者张朋园的《梁启超与民国政治》一书则认为,梁启超的转变觉悟云云并不彻底,其重心还在政治,只是时不予已。“民国六年年终之际,梁任公退出了政坛,结束了短暂的正面政治生涯,但他并不甘心退隐。他的做法,犹如前述,是从文化运动方面去准备,希望数年之后卷土重来。”(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 19)
    ③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④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4
    ⑤董罗民.梁启超的国民运动思想.社会科学论坛.2005, (8):148
    ⑥梁漱溟.纪念梁任公先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44
    ①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穷:梁漱溟自述文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4
    ②如他们视梁漱溟为“新文化的敌人”。而梁漱溟却称:“我们都是一伙子!……我们同胡适之、陈独秀都是难得遇着的好朋友呀!我总觉得你们所作的都对,都是好极的,你们在前努力,我来吆喝助声鼓励你们!因为,你们要领导着大家走的路难道不是我愿领大家走的么?我们意思原来是差不多的。”(梁漱溟.答胡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43-744),虽然他也承认两者存在差异。只不过,梁氏对异见抱持着和而不同的宽容。
    ③谢文郁.“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会.开放时代, 2006,(3):15
    ④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66
    ⑤张继罗家伦.思想革命真是救中国的根本方法.袁伟时编.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97
    ①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王跃高力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7
    ②袁伟时.编者的话.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袁伟时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5
    ③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49-50
    ④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王跃高力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7
    
    ①涵庐.民众运动的目的.袁伟时编.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466
    ②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 207
    ③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 207-208
    
    ①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 208
    ②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 208
    ③罗志田.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的文化与政治.社会科学研究,2006,(4):140
    ①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4):51
    ②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4):51
    ③这被认为是,学生辈随其信同崇奉的师友不同发生的分化。时人黄日葵1923年就说,北大学生中“新潮社一派,隐然以胡适之先生为首领;国民杂志社一派,隐然以陈独秀先生为首领”(黄日葵.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演进中的北大.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二.北京:三联书店, 1979, 35)
    ④顾昕.无政府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435
    ⑤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7, 68
    ①本杰明·史华慈.论五四及其以后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剑桥中国史》第十二卷第八章(节译).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王跃高力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113-114
    ②本杰明·史华慈.论五四及其以后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剑桥中国史》第十二卷第八章(节译).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王跃高力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113-114
    ③罗志田.“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历史研究,2006,(4):117
    ④只有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举国欢庆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时刻,大悲观,选择以自杀警醒世人。
    ⑤罗志田.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6):132
    ①罗志田.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6):134
    ②尤小立.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 2006,(6):91
    ③尤小立.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2006,(6):94
    ①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袁伟时编.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148
    ②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袁伟时编.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148
    ③许纪霖.中国自由主义的乌托邦——胡适与“好政府主义”.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320
    ①姜义华.从抗争到妥协:人权论战的困境.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340
    ②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113
    ③萧功秦.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战略与管理,1997,(4):29
    ④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70
    ⑤梁漱溟.我们政治上的第二个不通的路——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4
    ①梁漱溟.答乡村建设批判.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28-629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08
    ③1928年,再次出现面向“社会”的时潮。“因北伐完成,全国统一,大家的注意点又从上而转移到下,如地方自治、民众教育、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县政改革等,作种种调查最而这恰恰是后者最为注目的。才其正当陈、研究、设计、实验。此唱彼和,影响传播直到现在。虽然其问题名目非一,然而由上而下,由整个总解决到零碎个别研究,注意社会实际问题,取途于文化运动,则总为一个风气”(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5)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4-435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5-436页。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6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7
    ②邓正来.引言.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2页。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5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6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5-436
    ④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及1949年之后全能政治体制的建立,使梁漱溟逐渐失去了他作社会运动的空间。然而,他个人面向社会的努力一直未停歇, 1946年秋到1949年冬,他潜心于文化研究、创办勉仁学院等。直到解放后,他还向毛泽东建言,设立中国文化研究所。而1953年和毛的冲突,批林批孔运动中言明的儒者匹夫之志及其后“否定文革的第一人”都辉映了其作为一个社会大公民的形象。
    ⑤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3
    ①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6
    ②李春馥.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清史研究,2004,(20):48
    ③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0
    ④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206
    ⑤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3
    ①弗兰茨?奥本海.论国家.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4-5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6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6
    ④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0
    ⑤刘小枫.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嬗变.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490
    ⑥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0
    ①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1
    ②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08
    ③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09
    ④梁漱溟.在晋讲演笔记(十篇).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77-678
    ⑤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27
    ⑥梁漱溟.中国此刻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69
    ⑦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6
    ⑧梁漱溟.在晋讲演笔记(十篇).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78
    ①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16-417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6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1
    ④虽然“社会”概念输入当时的中国,只是缺乏事实支持的悬浮物。但正如杨念群所言,“‘社会’当然是作为一个概念,一个话语从晚清以后才开始出现,但在中国本身的现代性构造之中,是否有一个相当于‘社会’的这样的一个历史空间作为背景因素在起着实际作用,这个‘空间’融入了某种现代性的因子,甚至有被型塑的可能,但并非完全是一种新生的被构造的东西”(杨念群.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开放时代,2006,(1):79)
    ⑤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
    ⑥刘小枫.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嬗变.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493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16
    ②据社会学者吴飞考查,“其实无论是当时的激进主义还是梁先生这样的守成主义,甚至当时许多的职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把社会理解成一种礼俗”,并“被赋予了照管众人的灵魂和幸福的意涵”“完成政治所无法完成的提升灵魂的幸福的任务”(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社会学研究, 2005, (5): 231-233)这正是儒家的理想。梁漱溟将儒家与“社会”联系起来,应与此大思想背景相关。
    ③王焱.陈寅恪政治史研究发微.自由与社群.刘军宁王焱编.北京:三联书店, 1998, 341
    ①秦晖.“杨近墨远”与“为父绝君”:古儒的国-家观及其演变.人文杂志,2006,(5):45
    ②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30-131
    ③秦晖.“杨近墨远”与“为父绝君”:古儒的国-家观及其演变.人文杂志, 2006,(5):45
    ④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42
    ⑤王焱.陈寅恪政治史研究发微.自由与社群.刘军宁王焱编.北京:三联书店, 1998, 342
    ⑥秦晖.“杨近墨远”与“为父绝君”:古儒的国-家观及其演变.人文杂志, 2006,(5):45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5-36
    ②秦国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国家的开端,因为其用以立国的法家讲求的“‘刑无等级’,‘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壹刑”思想,有力地摧毁了旧的宗法制度,使国家组织凌驾于其他社会组织之上”。即国家顶层组织与社会底层组织或国家政权与民间社会发生了分离。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特征。(强世功.民族国家、宪政与法律移植——晚清国家转型中的合法性重建.战略与管理, 1997,(6):95)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9
    ④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84
    ⑤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85
    ⑥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72
    ⑦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2
    ①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84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3
    ③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0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3
    ⑤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04-105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4-335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3-74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4
    ④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9-10
    ⑤饶是如此,中国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家邓正来仍对“否认中国以亲情血缘为基础的文化网络之于整合中国市民社会的正面意义,忽视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对于形成中国市民社会品格的可能性”(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98)的做法,表示怀疑。可见,亲缘关系与市民社会,也不是完全不能兼容的。
    ⑥明清之际的党社运动,倒颇类“染有近代色彩的由独立的个人自愿形成的民间社群”,在朝廷之外形成一政治社会。此得到陈寅恪的高度评价。他在全能型政治建立之后,倾注全部心血作《柳如是别传》,立意当如是。可惜,在高度专制政治之下,几社昙花一现。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8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98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04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6-27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78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58
    ①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1
    ②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92
    ③刘小枫.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嬗变.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492
    ①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
    ②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1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98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22
    ⑤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48
    ⑥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79
    ①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社会学研究, 2005,(5):233
    ②如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里呈现的温情脉脉伦理社会图景,可以说是其父梁济一代醇儒的流风余韵。
    ③当然,梁漱溟自己是不承认的,“我分析历史社会的说法与纯粹哲学无关(有人以为我的乡村建设理论背后有我的哲学为根据,这是一种皮相的看法),只就历史事实来说明事实。”(梁漱溟.论方法兼谈理智与理性.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68)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18
    ⑤宣朝庆.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和乡村建设实践——16世纪中国民众思想研究: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2004,103
    ⑥宣朝庆.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和乡村建设实践——16世纪中国民众思想研究: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2004,182
    ⑦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40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9
    ②宣朝庆.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和乡村建设实践——16世纪中国民众思想研究: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2004,183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87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8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43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5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9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4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63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42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30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42
    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87
    ⑧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0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8
    ②梁漱溟.北游所见记略.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10
    ③可巧的是,梁漱溟对政府与社会所作的这种性质区分与当下市民社会理论家的观点基本接近。“政治国家将不同的个人统一起来的整合原则是一致和强制,而市民社会将他们统一起来的整合原则则是肯定差异基础上的自愿、契约、同意。正是由于整合原则的不同才使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区分为不同的两个领域”(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73)这也表明,他对社会与政府的分离及由此有意识的“造社会”的“乡建”,与当下热议的公民社会存在同义性。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5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84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8
    ⑦此处吉迪恩·贝克定义的“自我克制的革命”,其“所有解释的共同的内核……是公民社会的概念,或者是这一概念的某些成分。大家都同意公民社会代表着除了国家之外的并且与之不同的一个领域”,即“自我克制”与国家之外的“公民社会”是同义反复。
    ⑧吉迪恩·贝克.公民社会和民主:理论和可能性之间的差距.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84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是什么? .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377页。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437页。
    ③同上,第437页。
    ④同上,第345页。
    ⑤同上,第581页。
    ⑥同上,第580页。
    ⑦同上,第344页。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三大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33
    ②梁漱溟.广西国民基础教育与乡村建设.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36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81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9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2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45
    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18
    ⑧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81
    ①梁漱溟.答湖北政务研究会参观团问.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83-684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5
    ③万永光.梁漱溟先生及其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28
    ④梁漱溟.村学乡学之具体办法.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42
    ⑤戈兰·海登.公民社会、社会资本和发展:对一种复杂话语的剖析.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08
    ①不过,后来论者以此视梁漱溟及其“乡建”为此路不通的失败典型,则有失公平。这从当下类近的印度KSSP民众科学运动的蓬勃兴盛,可见其并非必然。
    ②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社会学研究》,2005, (5): 232
    ③秦晖韩德强.关于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讲话(上).社会科学论坛, 2006,(8):114
    ①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81
    ②在县以上,梁漱溟为照顾抗战似有退让,行政机关主之。而在下他仍坚持惯有主张,行政机关教育化。
    ③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82
    ④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82-183
    ⑤梁漱溟.村学乡学之具体办法.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036-1037
    ①梁漱溟.我的努力是什么——抗战以来自述.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89
    ②这可能是大战开打后一般人的正常反应,直到战事日长,根本性问题逐渐显露,才会想及深层的变革。梁漱溟的难得之处在于,其始终能以平常心作最深刻的思考,超越一时一地之想。这使得他难以为时人理解接受,虽然时间最后会证明一切。他倒是能被当时特立独行的人引为知己,蒋百里就对梁氏民众动员兴趣浓厚,亲往深谈。
    ①梁漱溟.我努力的是什么.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15
    ②祝东力.中国:文化大国的兴衰与重建.天涯,2008,(3):14-15
    ③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 2003, (2):78
    ④梁漱溟《.光明报》发刊词.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13
    ①梁漱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言论公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14
    ②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 2003, (2):86
    ③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 2003, (2):85
    ④梁漱溟.我努力的是什么.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52-253
    ⑤梁漱溟.我的努力与反省.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81
    ①梁漱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59
    ②梁漱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55
    ③强世功.民族国家、宪政与法律移植——晚清国家转型中的合法性重建.战略与管理, 1997,(6):102
    ④强世功.民族国家、宪政与法律移植——晚清国家转型中的合法性重建.战略与管理, 1997,(6):102
    ①梁漱溟.中国——理性之国.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67
    ②梁漱溟.开场的话.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19
    ③梁漱溟.开场的话.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20
    ①梁漱溟.谈当前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3
    ②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10
    ③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14
    ④梁漱溟.宪政建筑在什么上面.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83
    ①萧功秦.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战略与管理,1997,(4):27
    ②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07
    ③张君劢.立国之道之国民生活风气之改进.精神自由与民族文化——张君劢新儒学论著辑要.吕希晨陈莹选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544
    ④弗雷德?夏尔.宪政主义的背景.天涯,2000,(4):21
    ⑤程汉大.英国宪政传统的历史成因.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1):31
    ⑥程燎原.关于宪政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现代法学,1999,(8):67
    ①梁漱溟.中国此刻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70
    ②成学炎.梁漱溟先生谈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79
    ③成学炎.梁漱溟先生谈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79
    ④梁漱溟.中国此刻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67
    ⑤许章润.宪政:中国的困境与出路——梁漱溟宪政思想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2):91
    ⑥成庆.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现代中国思想史中的两种民主观——以张君劢与张东荪为例.天津社会科学,2005,(4):139
    ①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15
    ②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03
    ③梁漱溟.中国到宪政之路.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91
    ④强世功.民族国家、宪政与法律移植——晚清国家转型中的合法性重建.战略与管理,1997,(6):100
    ⑤石毕凡.历史性妥协的瞬间:近代中国移植西式宪政之最后尝试.社会科学战线,2004,(4):218
    ①梁漱溟.由当前宪法问题谈到今后党派合作.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46
    ②梁漱溟.论当前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4
    ③王人博.宪政的中国语境.法学研究,2001,(2):137
    ④程华.宪政的社会基础.[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法学院,2001, 4
    ⑤梁漱溟.预告选灾,追论宪政.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28
    ①梁漱溟.中国政治问题研究.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93
    ②王长江.推进党内民主,要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南方周末,2009-8-27
    ③梁漱溟.中国政治问题研究.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93
    ④梁漱溟.论当前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4
    ⑤这里所说的“党派“,被视作以知识分子为中坚、具有理想之社会运动的领导者,而非政客。
    ①石毕凡.历史性妥协的瞬间:近代中国移植西式宪政之最后尝试.社会科学战线,2004,(4):218
    ②许章润.宪政:中国的困境与出路——梁漱溟宪政思想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2):76
    ③成庆.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现代中国思想史中的两种民主观——以张君劢与张东荪为例.天津社会科学,2005,(4):139
    ①梁漱溟.答胡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44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06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9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7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0
    ⑤梁漱溟.东游观感记略.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28
    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19
    ②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28
    ③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92
    ④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13-14
    ⑤何增科.导论.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3
    ⑥戈兰·海登.公民社会、社会资本和发展:对一种复杂话语的剖析.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12
    ⑦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6-7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0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6
    ①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23-324
    ②赖志凌.导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2004, 8
    ③赖志凌.导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2004, 11
    ④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80
    ⑤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0
    ⑥梁漱溟.中国社会构造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52-853
    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25
    ⑧梁漱溟.答乡村建设理论批判.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32
    ⑨梁漱溟.答乡村建设理论批判.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32
    ①袁伟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156-157
    ②20世纪30-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萧条”和苏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就的鲜明对照,使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连一贯主张“小政府大社会”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如胡适,都对强调政府干预的“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颇为青睐。中国经济年会第11届年会的议题,便是“中国实行统制经济之商榷”。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51
    ①乡村工作讨论会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民国丛书(第四编第十五卷),乡村书店上海书店, 1939, 140-141
    ②当代学者黄平从新时期的新认识高度,论证了合作道路在当下中国的必要性。“包含多种文明形态和多种文化的整个中国,它的人多地少既是历史制约,也恰好孕育一种互助的基础”“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引者注:即指以合作为基础),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依据,就是前面提到的,走对内剥削压迫、对外殖民侵略的道路已经不可能了,这也不只是个道德承诺的问题,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已经不可能走西欧北美之路了”(黄平.“北京共识”还是“中国经验”.天涯, 2005, (6): 14-11)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1
    ④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19
    ⑤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119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13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96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13
    ④梁漱溟.略述乡村建设运动要旨.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64
    ⑤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108
    ⑥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42
    ⑦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44
    ①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44
    ②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44
    ③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45
    ④罗伯特?W?赫夫纳.公民社会:一种现代理想的文化前景.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29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19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7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41-542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46
    ③当代学者卜国群坦言:“1931年以后,合作运动突然真正变成了一个运动,而这,如果没有国民党政府的认真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卜国群.中国三十年代的合作运动及乡村改良潮.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4):130)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546页。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43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47
    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6-537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0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43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96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3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9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9
    ⑦梁漱溟.自述.我的努力与反省.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7, 153
    ⑧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6
    ①梁漱溟.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43
    ②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160-163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3
    ④梁漱溟.中国合作运动之路向.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09
    ⑤秦晖韩德强.关于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讲话(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8):85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96
    ②秦晖韩德强.关于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讲话(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8):98
    ③秦晖韩德强.关于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讲话(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8):85
    ④张汝伦.第三条道路.读书, 1999, (4):54
    ⑤梁漱溟.答乡村建设批判.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29
    ①周其仁.公司理论与中国改革.南方周末, 2008-10-9
    ②秦晖韩德强.关于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讲话(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8):85
    ③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7
    ④保罗·海纳.权利·自由·乡镇自治——重温托克维尔.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 1998, 210-212
    ⑤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从两份未刊残稿谈起.中国文化, 1996, (14):205-206
    ①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8
    ②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8
    ③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8
    ④戈兰·海登.公民社会、社会资本和发展:对一种复杂话语的剖析.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 2000, 109
    ⑤张皓.民国时期乡村自治推行之前因后果——从《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谈起.史学月刊, 2003, (5):77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8
    ②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1
    ③梁漱溟.敢告今之言地方自治者.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41
    ④许章润.宪政:中国的困境与出路.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2):81
    ⑤但对转型社会而言,因为往往以模仿、移植为特征“多数情形下本不遑预为铺垫,乃不得不作此颠倒(以规则造成事实,“无中生有”,以被模仿者的终点为自家模仿活动的起点),以颠倒带动铺垫功夫的长进,最终求得事实与规则的切合无悖”(许章润.法意阑珊不得不然.读书, 2001(6): 89)
    ⑥梁漱溟.敢告今之言地方自治者.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41
    ⑦梁漱溟.敢告今之言地方自治者.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41-242
    ①梁漱溟.敢告今之言地方自治者.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43
    ②梁漱溟.敢告今之言地方自治者.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44
    ③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1
    ④梁漱溟.敢告今之言地方自治者.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1-312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9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00
    ②梁漱溟.广西国民基础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36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00
    ④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45
    ①梁漱溟.广西国民基础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36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2
    ③张皓.民国时期乡村自治推行之前因后果——从《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谈起.史学月刊, 2003, (5):73
    ④张皓.民国时期乡村自治推行之前因后果——从《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谈起.史学月刊, 2003, (5):72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3
    ⑥万永光.梁漱溟先生及其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 32
    ①梁漱溟.村学乡学须知.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62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4
    ③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县政建设实验区邹平县实验计划.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81
    ④梁漱溟.县政建设实验区实验计划绪言.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86
    ⑤梁漱溟.县政建设实验区实验计划绪言.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86-387
    ⑥梁漱溟.县政建设实验区实验计划绪言.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87
    ⑦梁漱溟.广西国民基础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36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5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74
    ③成学炎.梁漱溟先生谈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 83
    ④成学炎.梁漱溟先生谈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 83
    ①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3
    ②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2
    ③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23
    ④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22。
    ①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22
    ②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24
    ③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28
    ④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28
    ⑤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28
    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2
    ⑦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3
    ⑧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4
    ①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4
    ②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4
    ③梁漱溟.村学乡学释义.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38
    ④梁漱溟.我的一段心事.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6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92
    ⑥梁漱溟.我的努力与反省.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89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80
    ②梁漱溟.村学乡学须知.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61
    ③梁漱溟.村学乡学须知.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61
    ④梁漱溟.村学的做法.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49
    ⑤梁漱溟.村学的做法.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49
    ①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 2003, (2): 79-80
    ②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 2003, (2): 79
    ③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 2003, (2): 80
    ④令人讶异的是,时至今日,一部分深怀“乡建”梦想的知识分子如肖今,也开始做起同样的事情。他们的具体做法,也是“给农民建立一个人们可以自由地聚会、得到外部信息的场所”,而“农村唯一可用的地方是学校”(温特军等.中国大陆的乡村建设.开放时代, 2003, (2):35)
    ⑤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94
    ⑥郑大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366
    ①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91
    ②后来论者大多以中共农民革命的胜利判定其必然失败的命运,其实是有失公允的。建设固然达不成革命的目的,但革命也不能完成建设的使命。梁漱溟提出的乃是一个建设方案,在当时也许不合时宜,在革命之后的中国反能彰显其意义。从印度KSSP运动、日本17故乡再造中,我们都可以看见梁漱溟方案的当下意义,诸如“农民要动不动”“知识分子下乡”问题,在他们多年实践中已不再是问题,并都结出了累累果实。
    ③梁漱溟.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8
    ④梁漱溟.抗战与乡村——我个人在抗战中的主张和努力的经过.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9
    ⑤梁漱溟.抗战与乡村——我个人在抗战中的主张和努力的经过.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2
    ①“第三部门”即指相对于政府(第一部门)的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rmental Organization),或异于企业(第二部门)的非营利组织NPO(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这一部门,“致力于全社会的繁荣以保护其成员体现无私价值”,讲求“合作性”“利他主义”,是对经济市民社会利己主义的过分贪婪的纠偏。它的发展,被认为“与时代的道德文化的变化密切相关”。故为当下的公民社会理论家看好,视作未来更强大的公民社会。(以上引述均出自萨尔多瓦·吉内尔.公民社会及其未来.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73-174)梁漱溟要求“乡建”同人们,刻意与政府区分、坚持社会立场,同时又勉励“以出家精神做乡村工作”建立非营利的合作组织。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其“第三部门”性质,虽然“乡建”社会同人尚无坚实的组织。
    ②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5
    ③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5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0
    ②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79-280
    ③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78
    ④梁漱溟.帮助大家对讨论问题作一准备——指点给大家讨论问题时应有的一个眼光.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97
    ⑤梁漱溟.帮助大家对讨论问题作一准备——指点给大家讨论问题时应有的一个眼光.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97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97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97
    ③梁漱溟.帮助大家对讨论问题作一准备——指点给大家讨论问题时应有的一个眼光.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97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65
    ⑤众所周知,儒家精神追求的是一种“作为德性的自由”的积极自由。“作为德性的自由则是一种内在的自由或者真正的个体自由,它是一种黑格尔式的‘理性’战胜‘任性’的自由,也是一种突显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天人合一和顶天立地的道德自由。”(胡水君.法律疏密与社会治乱.读书, 2004,(8):18-19)。
    ⑥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张君劢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学海, 2005, (1):18
    ⑦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8
    ⑧谢晓东.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徐复观殷海光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 2008, 127
    ⑨谢晓东《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徐复观殷海光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 2008, 132
    ①秦晖等.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天涯, 2003, (4):58
    ②秦晖等.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天涯, 2003, (4):58
    ③秦晖等.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天涯, 2003, (4):58
    ④秦晖等.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天涯, 2003, (4):58
    ⑤秦晖等.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天涯, 2003, (4):58-59
    ⑥晚年他接受艾凯访问时,几乎是得意地提及马歇尔对他的这一溢美之词。他亦曾专门撰文,向甘地致敬。
    ⑦李秋成.理性的国家与自由的消解——张君劢宪政思想评析.现代法学, 2002, (4):19
    ①梁漱溟.为北京《益世报》出版五千号纪念所写赠词.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02
    ②王人博.中国宪政文化之自由理念.现代法学, 1997, (6):19
    ③这恐怕是新儒家的集体共识。当代新儒蒋庆也认为,“民主制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把人的私利欲求放在政治的首位,作为政治的根本点与出发点”“民主存在的最大问题,在道德上是很低的,是功利性的,是平庸性的,甚至是庸俗化的”(蒋庆盛洪.以善致善——蒋庆盛洪对话.上海:三联书店, 2004, 56)。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60-261
    ⑤秦晖等.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天涯, 2003, (4):58-59
    ⑥蒋庆盛洪.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上海:三联书店, 2004, 57-58
    ①蒋庆盛洪.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上海:三联书店, 2004, 54
    ②张汝伦.旅泰遐思.读书, 1998, (1):62
    ③张汝伦.旅泰遐思.读书, 1998, (1):62
    ④蒋庆盛洪.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上海:三联书店, 2004, 38
    ⑤蒋庆盛洪.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上海:三联书店, 2004, 36
    ⑥张汝伦.康德二百年祭.读书, 2004, (8):66
    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99
    ⑧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7, 80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98-299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98-299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99
    ④张汝伦.旅泰遐思.读书, 1998, (1):66-67
    ⑤张汝伦.旅泰遐思.读书, 1998, (1):66-67
    ⑥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8
    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25-226
    ⑧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06
    ①谢晓东.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徐复观殷海光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 2008, 95
    ②梁漱溟.沈著《家庭新论》序.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99
    ③梁漱溟.沈著《家庭新论》序.梁漱溟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04
    ④他在文中还特别指出“权势范围很宽”,包括父兄对其子弟,师长对其学生,最普通当然还是“政治上或宗教上的权势”。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69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69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69-270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62
    ④梁漱溟.政教合一.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第670-671
    ①梁漱溟.我们当前的民族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75
    ②梁漱溟.什么是政教合一? .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92
    ③梁漱溟.什么是政教合一? .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89
    ④梁漱溟.什么是政教合一? .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89
    ⑤赵东辉.浅析梁漱溟的民主思想.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3):74
    ⑥梁漱溟.民主的涵义.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60
    ①赵东辉.浅析梁漱溟的民主思想.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3):76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4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4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4
    ⑤张汝伦.民主的基本条件.天涯, 1999, (2): 52-53
    ⑥张汝伦.民主的基本条件.天涯, 1999, (2): 52
    ⑦张汝伦.民主的基本条件.天涯, 1999, (2): 52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77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66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64
    ④钱永祥.在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北京,三联书店, 2002, 241
    ①钱永祥.在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北京,三联书店, 2002, 243
    ②蒋庆盛洪.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上海:三联书店, 2004, 32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93
    ④赵东辉.浅析梁漱溟的民主思想.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3):74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84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1
    ②在我们当今这个据说是已经现代化的社会(尤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有人开始反思这种工具化的人际关系。田松在《被功能化的我们》一文中对“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像沙粒,像齿轮,彼此界限分明,因为功能而接触,又因为功能而分离”导致好友自杀的社会现象,心痛不已。他转而追怀那个“人与人之间如土壤般胶着在一起,生长着数不清的爱恨情仇”的传统时代。这也许能予我们某种启示,理解梁漱溟对人与人情谊关系追求的可欲性。
    ③梁漱溟.中国民众的组织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94
    ④梁漱溟.三种人生态度.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2
    ⑤梁漱溟.三种人生态度.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2
    ⑥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北京:三联书店, 1991, 8
    ①杜维明陈明.儒家与自由主义.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北京:三联书店, 2001,第117
    ②梁漱溟.我的一段心事.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37
    ③梁漱溟.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59
    ④话虽如此,梁漱溟一手设计的村学乡学制度有着显然的分权制衡痕迹。“学长即监督教训作用,教员即推动设计作用,学众即立法作用,学董即行政作用”(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79)。
    ⑤徐友渔.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浅议宪政原理.江苏社会科学, 2003,(6):9
    ⑥如秦晖言,“如果要设计一种可行的制度,就不能不把‘人有可能自私’或者‘不能保证人不会自私’作为出发点”“我希望大家性善,但是我要防着性恶。如果性善最好…但我们不能把这当成制度预设”(秦晖韩德强.关于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讲话(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8):96-111)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89
    ②梁漱溟.自述.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0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9
    ④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及其当代困境——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一.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36(6): 107
    ⑤赖志凌.中介关系:走出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困境的关键——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二.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2005, (10): 83
    ⑥赖志凌.中介关系:走出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困境的关键——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二.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2005, (10): 84
    ⑦解见伟.张君劢的新儒家政治哲学.南开学报, 1994, (5): 12
    ⑧张汝伦.欧克肖特基本思想述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 3(2):92-93
    ⑨顾忠华.民主社会中的个人与社群.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 1998, 102-104
    ①徐树人.我担任邹平实验县县长的前前后后.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 102-103
    ②李波.法法治与宪政.开放时代, 2003, (5):25-26
    ③许章润.法律的实质理性——兼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 2003, (1):160
    ④夏勇.法治与公法.读书, 2001, (5):119
    ⑤王元化.近思札记.东南学术, 2001, (3): 34
    ⑥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孔子研究, 2001, (1): 8
    ⑦梁漱溟.中国文化的两大特征.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42-143
    ①程汉大.英国宪政传统的历史成因.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1): 32
    ②苏力.“法”的故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7
    ③王焱.陈寅恪政治史研究发微.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 1998, 337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的两大特征.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44-145
    ⑤梁漱溟.敬答严敬斋先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59
    ⑥梁漱溟.帮助大家对讨论问题作一准备.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06-907
    ①梁漱溟.帮助大家对讨论问题作一准备.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09-910
    ②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孔子研究, 2001, (1): 8
    ③梁漱溟.帮助大家对讨论问题作一准备.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09-910
    ④梁漱溟.帮助大家对讨论问题作一准备.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11
    ①梁漱溟.答湖北政务研究会参观团问.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81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43
    ③夏勇.法治与公法.读书, 2001, (5):118
    ①王焱.陈寅恪政治史研究发微.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 1998, 340
    ②夏勇.法治与公法.读书, 2001, (5):118
    ③苏力.“法”的故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6
    ④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梁漱溟全集(第五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38-340
    ⑤费孝通.礼治秩序.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3
    ⑥许章润.法律的实质理性——兼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 2003, (1): 160
    ①刘星.村学乡学:乡村制度的话语构建,2002, (6): 46
    ②许章润.法律的实质理性——兼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 2003, (1): 160
    ③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孔子研究, 2001, (1): 12
    ④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67
    ①许纪霖.灾难带来的思考.天涯, 2008, (4): 29
    
    ①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188
    ②萨尔瓦多?吉内尔.公民社会及其未来.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53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7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17
    ③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 2006, (8): 97-99
    ①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4
    ②说新也不确切,如前述梁漱溟就自承秉持了王阳明、王艮等泰州学派儒学“社会化”路向。他投身“乡建”,与当年泰州学派的“乡建”实践,确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③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 2004, 41
    ④关于儒学的现代命运问题,就笔者简陋的见闻所知,就至少有杜维明的儒学哲学化、蒋庆的儒学重新建制化等看法。
    [1]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中最后觉悟.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四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5]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 2001, (9): 10
    [6]艾凯.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7]王宗昱.梁漱溟.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92
    [8]郑大华.梁漱溟传.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9]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0]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1]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12]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13]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90-91
    [1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6]金观涛.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001年, (35)
    [17]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8]曹景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江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19]梁漱溟.桂林梁先生遗书叙目.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0]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2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2000
    [22]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3]吴柏均.中国工业化的发轫.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年).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24]玛丽???克莱尔?贝热尔.中国的资产阶级, 1911-1937年.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费正清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25]袁伟时.编者的话.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袁伟时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26]陶鹤山.清末明初市民群体研究(1895-1920年):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 1998, 35
    [27]朱英. 20世纪中国民间社团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9, (4): 70
    [28]韩毓海.一九一五:复辟时期的文化界.许纪霖编.中国现代化史(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29]费孝通,论师儒,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30]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1]李秀领.“新政”的替代物.中国现代化史.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32]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 1996, (14): 204
    [33]杨念群.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开放时代, 2006, (1): 78
    [34]董罗民.梁启超的国民运动思想.社会科学论坛, 2005, (8): 151
    [35]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2007
    [36]许纪霖,陈达凯.总论.中国现代化史.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37]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王跃高力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38]强世功.民族国家、宪政与法律移植——晚清国家转型中的合法性重建.战略与管理, 1997, (6): 102
    [3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40]柯亨·阿拉托.社会理论与市民社会.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41]叶青.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队伍分化与嬗变原因再探讨.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0, (2): 122
    [42]许倬云.许倬云自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43]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年):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44]杨念群.士大夫的流产变革.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年)(第一卷).许纪霖陈达凯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45]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46]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7]唐德刚.袁氏当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8]马勇.超越革命与改良.上海:三联书店, 2001
    [49]萧功秦.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战略与管理, 1997, (4): 33
    [50]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 2004
    [51]陈独秀.国会之用处在捣乱.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袁伟时编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52]杜亚泉.大战终结后国人的觉悟如何.杜亚泉文存.许纪霖,田建业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09
    [53]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54]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穷:梁漱溟自述文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5]谢文郁.“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会.开放时代, 2006, (3): 15
    [56]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57]张继,罗家伦.思想革命真是救中国的根本方法.袁伟时编.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58]涵庐.民众运动的目的.袁伟时编.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59]罗志田.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的文化与政治.社会科学研究, 2006, (4): 140
    [60]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 2002, (4): 51
    [61]黄日葵.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演进中的北大.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二.北京:三联书店, 1979
    [62]顾昕.无政府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63]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7
    [64]本杰明·史华慈.论五四及其以后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剑桥中国史》第十二卷第八章(节译).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王跃高力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65]罗志田.“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历史研究, 2006, (4): 117
    [66]罗志田. 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 2004, (6): 132
    [67]尤小立.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 2006, (6): 91
    [68]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袁伟时编.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69]许纪霖.中国自由主义的乌托邦——胡适与“好政府主义”.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70]姜义华.从抗争到妥协:人权论战的困境.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71]萧功秦.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战略与管理, 1997, (4): 29
    [72]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3]李春馥.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清史研究, 2004, (20):48
    [74]弗兰茨?奥本海.论国家.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75]刘小枫.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嬗变.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
    [76]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社会学研究, 2005, (5): 231-233
    [77]王焱.陈寅恪政治史研究发微.自由与社群.刘军宁王焱编.北京:三联书店, 1998
    [78]秦晖.“杨近墨远”与“为父绝君”:古儒的国-家观及其演变.人文杂志, 2006, (5): 45
    [79]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0]宣朝庆.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和乡村建设实践——16世纪中国民众思想研究: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2004, 103
    [81]吉迪恩·贝克.公民社会和民主:理论和可能性之间的差距.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82]王先明,李伟中. 20世纪30年代的县政建设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以五个县政建设实验县为基本分析样本.史学月刊, 2003, (4): 94
    [83]万永光.梁漱溟先生及其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
    [84]戈兰·海登.公民社会、社会资本和发展:对一种复杂话语的剖析.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08
    [85]秦晖,韩德强.关于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讲话(上).社会科学论坛, 2006, (8): 114
    [86]祝东力.中国:文化大国的兴衰与重建.天涯, 2008, (3): 14-15
    [87]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 2003, (2): 86
    [88]张君劢.立国之道之国民生活风气之改进.精神自由与民族文化——张君劢新儒学论著辑要.吕希晨陈莹选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89]弗雷德?夏尔.宪政主义的背景.天涯, 2000, (4): 21
    [90]程汉大.英国宪政传统的历史成因.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1): 31
    [91]成学炎.梁漱溟先生谈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
    [92]许章润.宪政:中国的困境与出路——梁漱溟宪政思想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2): 91
    [93]成庆.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现代中国思想史中的两种民主观——以张君劢与张东荪为例.天津社会科学, 2005, (4): 139
    [94]石毕凡.历史性妥协的瞬间:近代中国移植西式宪政之最后尝试.社会科学战线, 2004, (4): 218
    [95]王人博.宪政的中国语境.法学研究, 2001, (2): 137
    [96]程华.宪政的社会基础: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法学院, 2001, 4
    [97]王长江.推进党内民主,要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南方周末, 2009-8-27
    [98]李渊庭,阎秉华.梁漱溟先生年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9]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13-14
    [100]赖志凌.导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2004, 8
    [101]乡村工作讨论会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民国丛书(第四编第十五卷).上海:乡村书店上海书店, 1939, 140-141
    [102]黄平.“北京共识”还是“中国经验”.天涯, 2005, (6): 14-11
    [103]罗伯特?W?赫夫纳.公民社会:一种现代理想的文化前景.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29
    [104]卜国群.中国三十年代的合作运动及乡村改良潮.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 (4): 130
    [105]梁漱溟.自述.我的努力与反省.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7, 153
    [106]张汝伦.第三条道路.读书, 1999, (4): 54
    [107]周其仁.公司理论与中国改革.南方周末, 2008-10-9
    [108]保罗·海纳.权利·自由·乡镇自治——重温托克维尔.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 1998
    [109]张皓.民国时期乡村自治推行之前因后果——从《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谈起.史学月刊, 2003, (5): 77
    [110]许章润.法意阑珊不得不然.读书, 2001, (6): 89
    [111]温特军等.中国大陆的乡村建设.开放时代, 2003, (2): 35
    [112]郑大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13]萨尔多瓦·吉内尔.公民社会及其未来.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何增科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14]胡水君.法律疏密与社会治乱.读书, 2004, (8): 18-19
    [115]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张君劢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学海, 2005, (1): 18
    [116]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8
    [117]谢晓东.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徐复观殷海光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 2008
    [118]秦晖等.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天涯, 2003, (4): 58-59
    [119]李秋成.理性的国家与自由的消解——张君劢宪政思想评析.现代法学, 2002, (4): 19
    [120]王人博.中国宪政文化之自由理念.现代法学, 1997, (6): 19
    [121]蒋庆盛洪.以善致善——蒋庆盛洪对话.上海:三联书店, 2004
    [122]张汝伦.旅泰遐思.读书, 1998, (1): 62-67
    [123]张汝伦.康德二百年祭.读书, 2004, (8): 66
    [12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7
    [125]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126]赵东辉.浅析梁漱溟的民主思想.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3): 74-76
    [127]张汝伦.民主的基本条件.天涯, 1999, (2): 52-53
    [128]钱永祥.在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北京:三联书店, 2002
    [129]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北京:三联书店, 1991
    [130]杜维明陈明.儒家与自由主义.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北京:三联书店, 2001
    [131]徐友渔.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浅议宪政原理.江苏社会科学, 2003, (6): 9
    [132]秦晖,韩德强.关于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讲话(上).社会科学论坛, 2006, (8): 96-111
    [133]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及其当代困境——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一.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36(6): 107
    [134]赖志凌.中介关系:走出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困境的关键——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二.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2005, (10): 83-84
    [135]解见伟.张君劢的新儒家政治哲学.南开学报, 1994, (5): 12
    [136]张汝伦.欧克肖特基本思想述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2): 92-93
    [137]顾忠华.民主社会中的个人与社群.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 1998
    [138]徐树人.我担任邹平实验县县长的前前后后.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
    [139]李波.法法治与宪政.开放时代, 2003, (5): 25-26
    [140]许章润.法律的实质理性——兼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 2003, (1):160
    [141]夏勇.法治与公法.读书, 2001, (5):119
    [142]王元化.近思札记.东南学术, 2001, (3): 34
    [143]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孔子研究, 2001, (1): 8
    [144]苏力.“法”的故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45]费孝通.礼治秩序.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3
    [146]刘星.村学乡学:乡村制度的话语构建, 2002, (6): 46
    [147]许纪霖.灾难带来的思考.天涯, 2008, (4): 29
    [148]顾红亮.梁漱溟乡村概念与生活世界. http://www. cuhk. edu. hk/ics/21c, 2006-1-27
    [149]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 2006, (8): 97-99
    [150]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 2004, 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