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语境下“新而中”建筑的探索表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提出国内近些年来兴起的一轮“新而中”的建筑风潮,首先分析了传统建筑现代继承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这次“新而中”风潮里国内较优秀的代表作品,总结了它们主要的设计手法以及特征,旨在实践创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在宏观角度上给予一定的评价与总结性研究,提出在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道路上,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一.绪论部分。
     主要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起因背景、主要的研究范围,最后阐述一下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论文主要的框架结构。
     二.概念的界定和主要历史的回溯。
     对本课题所提出的“新而中”的建筑风潮给出定义和概念的界定,通过近现代历史中出现的类似风格给予分析和总结,并分析出兴起原因与前景。
     三.代表作品的分析研究。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新而中”的建筑风潮,找到近些年国内所涌现的优秀代表性作品,包括公共建筑与住宅类作品,分析其主要的设计思路、手法以及优点所在。
     四.总结设计原则和方法。
     根据对国内优秀代表作品的分析成果,总结其主要的设计手法,通过纵向——自然观及人文观,横向——空间、形体、材料与色彩等将其设计特征与手法进行归纳总结。
     五.总结及未来展望。
This essay puts forward a new round of "Chinese New Style of Building" which rises in China in resent years.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is style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in modern China,introduces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the present age in China,and concludes their major designing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stics.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to the practice of creating,give certain judge and research of conclusion from the angle of macroscopic view and bring forward problem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n the way of discovering "Chinese New Style of Building".
     This article is to open out mainly as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
     Ⅰ.Exordium
     Mainly discuss the cause and background of researching the question,major range of research and finally expound the specific method of research and the main framework of the essay.
     Ⅱ.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 and traceback of major history.
     Provide definition and concept of "Modern Chinese Style of Building",analyze and conclude through similar style existing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and analyze the reason of rising and its prospect.
     Ⅲ.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Aiming at "Modern Chinese style of building" researched in this article,find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China in resent years,including public buildings and residence.Analyze its major designing mentality,technique and merits.
     Ⅳ.Conclusion of designing method
     Through analysis of excellent works in China,conclude its major designing technique,and conclude its designing traits and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layout,form,material and color,space,environment.
     Ⅴ.Conclusion and Future outlook
引文
[1]邹德浓.中国现代建筑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7
    [1]引自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
    [2][荷]亚历山大·楚尼斯等著王丙辰译.批判性地域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9
    [1]王绍森.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文化倾向[J].新建筑,1990(3):37
    [2]高亦兰.建筑形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引自王绍森.透视“建筑学”—建筑艺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69
    [1]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96
    [1]郝曙光著.当代中国建筑思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9
    [1]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7
    [1]戴念慈.论建筑的风格、形式、内容及其他[J].建筑学报,1986(2):3
    [2]陈重庆.为“大屋顶”辩[J].建筑学报,1980(4):23
    [3]陈世民.“民族形式”与建筑风格[J].建筑学报,1980(3):34
    [4]张绍桂.提倡“形神兼备”[J].建筑学报,1981(4):38
    [1]余军.从大屋顶的生与死看现代中国建筑文化[J].建筑学报,1989(3):9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
    [3]艾定曾.走向新建筑[J].建筑学报,1987(11):21
    [1]曾坚邹德侬.传统观念和文化趋同的对策—中国现代建筑家研究之二[J].建筑师,1998(8):83
    [2]李先奎.建筑文化与创作[J].建筑学报,1999(10):12
    [1]金江、李玉堂.简约之美—论当今极少主义建筑的流行[J].华中建筑,2002(3):9
    [1]郝曙光著.当代中国建筑思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65
    [2]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5
    [1]邹德侬,刘丛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面和前瞻,建筑学报,2002(5):5
    [1]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荷]亚历山大·楚尼斯等.王炳辰译.批判的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常青,张昕译.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戴志中,舒波等.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钟华楠,张钦楠.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跨文化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1]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2][美]肯尼斯·弗朗姆普敦.张钦楠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4][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刘绯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5]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6]杨承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7]郭黛妲主编.20世纪东方建筑名作[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8]王其钧.图说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9]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0]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2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2][美]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3]邹德侬.中国建筑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4]彭一刚.中国传统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5]王绍森.透视“建筑学”——建筑艺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6]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7]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28]齐康.建筑思迹[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9][韩]C3设计.吕晓军译.安藤忠雄[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0]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2]邹德侬,窦以德.中国建筑五十年:1949-1999[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33]赵绪东.反思本土文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4][意]布鲁诺·赛维.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5]关肇邺.关肇邺选集1956-2001[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6]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路易斯·巴拉干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7]诸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8]史永高.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9]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0]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1]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2][德]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3][日]卢原义信.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4][英]罗杰·斯克鲁顿.刘先觉译.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5]沈福煦.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6]汪江华.形式主义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7]莫尚勤.第五园·蓝山·万科印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8]王天锡.建筑的美学评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9]杨永生 王莉慧.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地域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0]王澍.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1]张永和.平常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2]赵辰.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3][日]古田正雄.ANDO[M].Germany,2007.
    [54]Botond Bognar.Kengo Kuma[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e,2005.
    [55]Peter Rowe.Architecture Encounters With Essence and Form in Modern China[M].The MIT Press,2002.
    [56]Aldo Rossi.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M].The MIT Press,1975.
    [1]邹德侬等.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建筑学报,2002(5).
    [2]吴良镛.北京宪章[J].华中建筑,1999(2).
    [3]吴良镛.探索面向地区实际的建筑理论:“广义建筑学”[J].建筑学报,1999(2).
    [4]王绍森.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文化倾向[J].新建筑,1990(3).
    [5]关肇邺.浅析建筑与地域文化[J].长江建设,2004(2).
    [6]秦佑国.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J].建筑学报,2004(6).
    [7]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转塘校园设计[J].世界建筑,2005(8).
    [8]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6).
    [9]范雪.苏州博物馆新馆[J].建筑学报,2007(2).
    [10]黄健敏.回响与重现——体验贝聿铭暨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J].时代建筑,2007(3).
    [11]朱建平.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J].时代建筑,2006(3).
    [12]魏闽.中式意境,现代感受—“九间堂”别墅区总体及建筑单体设计的解读[J].时代建筑,2006(3).
    [13]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J].建筑师,2004(10).
    [14]邱文峰.浅析“现代中式”住宅的设计策略[J].华中建筑,2008(2).
    [15]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的问题[J].建筑师,2004(6).
    [16]刘晓都,孟岩,王辉.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J].时代建筑,2006(3).
    [17]吴志宏.现代建筑“中国性”探索的四种范式[J].华中建筑,2008(10).
    [18]王澍,陆文宇.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J].建筑学报,2008(9).
    [19]吴焕加.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J].建筑学报,2005(1).
    [20]彭一刚.从彰显到含隐—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J].建筑师,2006(2).
    [21]朱宏宇.从传统走向未来—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J].建筑师,2004(6).
    [22]齐康.地区的、现代的新建筑[J].江苏建筑,2003(8).
    [23]李百进.发展中的中式传统风格建筑[J].建筑科技,2006(4).
    [24]王信,陈迅.中国式住宅项目一览[J].时代建筑,2006(3).
    [25]杨国权.论建筑的地域性[J].建筑学报,2004(1).
    [26]齐康.地区的、现代的新建筑[J].江苏建筑,2003(8).
    [27]金江,李玉堂.简约之美—论当代极少主义建筑的流行[J].华中建筑,2002(3).
    [28]李翔宁.当代欧洲极少主义建筑评述(上)[J].时代建筑,2000(2).
    [29]李翔宁.当代欧洲极少主义建筑评述(下)[J].时代建筑,2000(3).
    [1]沈怡.批判的地域主义与中国建筑实践的相关线索[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赵曼丽.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试探[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于莉.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建筑文化分析[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邱亦锦.地域建筑形态特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赵鸿灏.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多种建筑因素关系的解析[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王宝卓.从当代中式建筑典型案例分析看中国风的兴起[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赵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我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扬崴.中国现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9]吕晶.可持续建筑的环境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朱金良.当代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汤鹏.中国当代中式住宅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程晓喜.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3]于志渊.从现代角度看中国传统建筑手法[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康续瀚.当代极少主义建筑的特征和细部[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