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传播形态和媒介市场也不断在变革。现在一种媒介很难单纯只凭自己优势在传媒市场中发展壮大,媒介和媒介之间的横向联合行为已成为当今的媒介场景:传统媒体借助各种新媒体拓展渠道;各种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完成内容架构,吸引新媒体受众。而各种媒介横向联合常又创造出例如手机报之类的独特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需要。媒介融合和融合媒介已成为传播领域中的焦点。
     当微博以即时、快速、互动等独特传播特征出现,就吸引了大批拥趸的目光。报纸、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拥抱微博,借助微博这种社交平台为自己服务。同时微博平台上也汇聚了众多传统媒体,成为它的优质资源,是黏住微博受众的重要手段。两种媒介的互相交融联系,是机遇还是挑战?是利用还是被取代?电视和微博的融合,非常需要全方位观察、全景观察、全面分析。很多研究者都是从微博的角度出发,研究微博给电视造成的巨大挑战。
     本文新辟一种观察视角,从电视的角度出发,第一次采用“电视机构→电视栏目→电视传媒人→受众”的分层循环研究方法。在电视机构与微博的研究篇章中,笔者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电视机构,观察电视机构与微博融合的效果。笔者发现:电视媒体已借助微博为传统新闻生产注入新力量,同时也借助微博第一次采用“拟人化”的语态和受众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彻底颠覆了以往冷冰冰机构形象。另外,电视媒体也和其他传统媒体在微博上联合互动,形成了强有力的传播矩阵,产生了“传统媒体微博集群”效应,成为引用舆论话语场最有利的力量。笔者认为微博舆论场中,传播学的“把关人”理论并未失效,虽微博等社交平台赋予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倘若没有传统媒体等强大舆论领袖的帮助,麦克风就不能插上最关键“电源”,将沦为不能发声的麦克风,人人手中的握着的只能是随风摇摆的小“麦秆”。
     在电视传媒人使用微博情况篇章中,笔者对62位电视传媒人发放了调查问卷,深度访谈数十位电视媒体人,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电视传媒人的微博进行了详尽分析。同时文中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第一次实证研究了电视传媒人在微博舆论领域中的关系图。笔者发现:电视人微博已构建了带有强烈职业特征的“个人传播体系”,即“记者自媒体”;微博舆论领域里,传媒人不是随波逐流的普通人,他们凭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传统媒体塑造的形象,成为了微博场域的“孔雀舆论领袖”,他们带着特属自己的庞大粉丝群,拖着“漂亮长尾”在舆论场中翩翩起舞,主导着舆论的方向和场域;微博传播并不是单纯的病毒式裂变,微博是一种特殊的“分层开屏”传播方式,“孔雀舆论领袖”和其他“虎豹型舆论领袖”、“猫兔型受众”采用“分层开屏”传播方式,才能不断地推动舆情的发展。
     本文第一次展开了专门针对受众如何看待电视微博的调查,借用权威调查公司的调查库,分层抽取一至三四线城市共1103名调查者,调查受众的社交媒体的选择习惯及对电视微博的印象研究。本文发现:电视媒体仍旧是受众使用率最高的,也是受众最喜欢的媒介,受众非常愿意借助微博和电视媒体进行交流。他们认为电视媒体开设的微博能给自己带来正面引导作用,而电视人微博中个人生活观点对青少年受众有着强烈的引导作用。
     此外,很多人研究者认为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会导致传统媒体在重大事件中失势失语。但笔者研究表明,当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后,87%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会等候传统媒体主流权威的报道。在重大事件中,受众绝大多数仍愿相信主流权威的传统媒体的报道。这份调查结果是对“传统媒体已没落”言论的强有力量的反击,但同时也给主流权威媒体提出了新要求:新旧媒体横向融合的大时代里,传统主流媒体要更加仔细研究新媒体的特征、了解受众的真正需求,认真思考如何在多媒介融合环境中继续坚持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大旗,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the communication form and media marketare changing by the time. Nowadays, it is hard for a single medium developing in this market only byitself. It needs lateral co-operation with other types of media, for example, traditional media expand theirchannels with the help of the new media, and the new media try to attract audience by complementingits their content structure with the help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at is becoming a popular scene inthe media market nowadays. Sometimes the lateral ties between media would create some unique forms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cell-phone newspaper, to fulfill demands of audiences. Therefore, mediaconvergence and integration have already been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communication field.
     As soon as the micro-blog appears, it drew a great amount of fans with its instantaneity,immediacy, and interactivity. In order to use this new form of media to serve themselves, then, thetraditional media like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TV started to embrace this newcomer,. At the meantime, those traditional media are willing to show themselves on the web pages of the micro-blog toattract their audiences. So, how could we se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media, a challenge or anopportunity, the replacement or taking advantage of each other? To study the convergence of micro-blogand TV, we need a panoramic observation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s for now, many researchersfocus on how the micro-blog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TV.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create a new angle of ob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V, it willinitiate the research method titled "layered cycle" including “Television organizations, TV columns,media workers, audiences”. In the chapter of “TV organizations and micro-blog”, as a journalist workingin the front line, the author closely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egration between micro-blog and TVorganizations by the method of fieldwork. The author exclusively find that, based on the help of themicro-blog, TV has injected the new energy into the news producing of traditional media, besides, it also,initially, interacts with the audiences in an anthropomorphic voice, and completely discards its coldimage in front of the public previously. Moreo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V and some other traditionalmedia on the new platform offered by the micro-blog forms a powerful media matrix, creates aconstella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media on micro-blog, and is becoming a most strong power in thepublic opinion fields. The author also indicates that, within the micro-blog opinion fields,"Gatekeeper"theory is still working. Although the Micro-blog offers everybody a "microphone", without the help andguidance of traditional media, it will become a slight “wheat-straw” in the hands, which is just like adead "microphone" being unable to sound without the power on.
     In the chapter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V and micro-blog, the author operated questionnaire surveyon62TV workers, had depth-interview with dozens of TV men,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sampling micro-blogs of the TV workers with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in addition, based on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is paper is an groundbreaking empirical research unveiling the relationshipschema of TV men in the micro-blog fields. The author discovers that the micro-blog has alreadyestablished a "self-communication system" showing intens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lso titled as"journalist self-media". In the fields of micro-blog, media figures are not the ordinary people driftingwith the tide, on the contrary, they are becoming the “peacock opinion leaders” with their professionalquality and images built by traditional media. Surrounded by a huge bunch of fans, swinging theirgorgeous tails, they are leading the trend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topics in the public.. Thedisseminating approach of micro-blog is “layered spreading” communication, rather than single virusfission. Accompanying with other disseminating methods, such as "tiger and panther opinion leaders”and “cat and rabbit audience","peacock opinion leaders” can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communication only under the help of “layered spreading”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operates a special survey on how audiences look upon "TV micro-log" initially. Withthe assistance of the data library of authoritative survey companies, a total of1103respondents havebeen chosen hierarchically in cities from first to fourth class. It has been surveyed that their selectinghabits of social media and their impression on “TV micro-blog”. The article exclusively finds out thatTV Media is still the most used and well-accepted one, and the audiences are willing to communicatewith TV media via the micro-blog. They think the micro-blog which is set up by TV media would bringa sound guidance to them, especially for teenagers.
     Moreover, many researchers demonstrate that wi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net, micro-blog andmicro-message, the traditional media are losing their influential and discursive power in the big events.However, in this research, it has been found that more than87%of respondents think they will wait forthe authoritative reports from mainstream media when the big event happens.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is a strong fight-back to the views that "traditional media are declining", meanwhile, it as well as puts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o the mainstream media that, in the great era of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andold media, traditional mainstream media should study careful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aswell as the true demands of audience. Besides, they should learn how to continually develop the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media with the assistance of new media, and reflect on how to wave the bannerof reality, objectiveness, justice and equity, in order to lead the public opinions in a correct way and offeraudiences faster and better services.
引文
①喻国明:刊首语,《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期。
    ④[美]克莱舍基著:《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胡泳、沈满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道(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②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道(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7页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7-278页。
    ①尹韵公:《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期。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朱志淼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25页。
    ①Courtenay Honeycutt, Susan C. Herring. Beyond Microblogging:Conversation and Collaboration viaTwitter. Proceedings of the4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9. p1-p10
    ②Nicholas A. Diakopoulos, David A. Shamma:Characterizing Debate Performance via aggregated twittersentiment.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April,2010
    ③Tbomas Roach:The Twitter Opportnnity. Rock Products: Nov/Dec2010, p40
    ④Meredith Ringel Morris, Jaime Teevan, Katrina Panovich:What Do People Ask Their Social Networks,and Why? A Survey Study of Status Message Q&A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CHI2010, p.1739-1748
    ⑤Neil Savage:Twitter as medium and messag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March2011, vol.54, No.3,p18-20
    ⑥Cynthia Chew, Gunther Eysenbach: Pandemics in the Age of Twitter-Content Analysis of Tweets duringthe2009H1N1outbreak. PLoS ONE. November2010, Volume5, Issue11, p1-13
    ①Dejin Zhao, Mary Beth Rosson. How and Why People Twitter: The Role that Micro-blogging Plays inInformal Communicationat Work. Proceedings of the ACM200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work (2009), p243-252
    ②Jana Herwig, Liminality and Communitas in Social Media——The Case of Twitter[EB/OL],http://homepage.univie.ac.at/jana.herwig/PDF/herwig_ir_liminalitycommunitastwitter_v5oct09.pdf
    ③Mor Naaman, Jeffrey Boase, Chih-Hui Lai:Is it Really About Me Message Content in SocialAwarenessstreams[EB/OL],http://www.mendeley.com/rescarch/earthquake-shakes-twitter-users-realtime-event-detection-social-sensors-3/
    ④BA Huberman, DM Romero: Social Network that Matter Twitter under the Microscope. First Monday,January2009, Volume14, Number1–5
    ⑤Sarita Yardi1, Danah Boyd. Dynamic Debates——An Analysis of Group Polarization over Time onTwitter[EB/OL]. http://www.danah.org/papers/2010/BSTS-TwitterPolarization.pdf
    ⑥Vincent Miller. New Media, Networking and Phatic Culture[EB/OL].http://con.sagepub.com/cgi/content/abstract/14/4/387
    ①Martin B hringer. Really Social Syndication: A Conceptual View on Microblogging. Sprouts: WorkingPapers on Information Systems,9(31)
    ②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青年记者》,2010年第7期。
    ③谢耘耕,徐颖:《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①杨善顺:《微传播时代的来临与传统媒体的利用》,《传媒》2009年第8期。
    ②张力:《浅析微博的传播形态》,《青年记者》,2010年第4期。
    ③宁妮娅:《Twitter在大众传播语境中的表现》,《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2期。
    ④喻国明:《微博影响力发生的技术关键与社会机理》,《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0期。
    ⑤栾絮洁,王军:《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9期。
    ⑥谢耘耕,徐颖:《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⑦谢耘耕,徐颖:《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⑧栾絮洁,王军:《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9期。
    ⑨靖鸣,王瑞:《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9期。
    ⑩薛国林,何子君:《微博写作:迈向人性与正义—对“微博打拐”的传播学分析》,《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3期。
    11程曼丽:《2010年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特征分析》,《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2期。
    12苟培德:《重建信任的媒体作为》,《中国记者》,2011年第10期。
    13吉洁、杜俊飞:《“维基解密”热的冷思考》,《信息网络安全》,2011年第2期。
    ①吴姗:《浅析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微博活跃“两会”报道》,《新闻世界》,2010年第5期。
    ②应吉庆:《微博客:发现新闻和发布新闻的新途径》,《新闻实践》2010年第4期。
    ③丁青:《从7·23事故看自媒体力量和报纸应对》,《传媒观察》2011年第9期。
    ④赵战花,来向武:《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
    ⑤喻季欣:《微博对新闻传播的拓展》,《新闻战线》,2010年第5期。
    ⑥段钢:《微博时代:报纸“变”与“不变”》,《中国记者》,2010年第4期。
    ⑦胡靖,田超,黎泽潮.:《试论微博在党报营销中的应用》,《东南传播》2011年第1期。
    ⑧陈海明:《微博对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启示》,《青年记者》,2010年第4期。
    ⑨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传媒观察》,2008年第10期。
    ⑩陈昌凤,曾福泉:《微博如何改变着新闻业》,《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期。
    ①[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②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③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④蔡雯:《媒体融合和融合新闻》,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⑤许日华,郭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人民大学谈媒体融合》,人大新闻网站,2006年4月11日,http://news1.ruc.edu.cn/102392/49491.html。
    ⑥邵培仁:《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①陈国权:《市场机制比融合更重要—一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为例反思媒介融合兼谈媒介分化》,《新闻记者》,2010年12月。
    ②邓建国:《媒介融合:受众注意力分化的解决之道-兼与“反媒介融合”商榷》,《新闻记者》,2010年9月。
    ③黄斐:《试论媒介融合的认知及其实践误区》,《新闻记者》2010年8月。
    ①蔡雯:《媒体融合和融合新闻》,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①资料来源:《2011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读本》。
    ②黄金:《媒介融合的动因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③[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②喻国明:《微博影响力发生的技术关键与社会机理》,《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0期。
    ③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青年记者》2010年第7期。
    ①周廷勇著:《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微时代”主流舆论的结构域重振》,《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②靖鸣、王瑞著:《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监督中的作用和问题》,《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9期。
    ③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道(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7页。
    ④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道(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道(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②[加]戴维·克劳利,保罗·海尔编:《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董璐,何,王树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4页。
    ①[美]罗伯特·L·西利亚德,迈克尔·C.基思著:《美国广播电视史》(第5版),秦珊,邱一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7页。
    ②吴小坤、吴信训著:《美国新媒体产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③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2)》,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④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2)》,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⑤崔保国主编:《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43页。
    ⑥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2)》,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8页。
    ⑦崔保国主编:《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64页。
    ①崔保国主编:《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08页。
    ②艾瑞网:《优酷土豆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解读》,2013年3月1日,http://video.iresearch.cn/sharing/20130301/193960.shtml
    ③喻国明:《新型传播方式的崛起与传统媒介的价值落点》,《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7期。
    ①崔保国主编:《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页。
    ①崔保国主编:《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页。
    ①笔者《记者使用社交媒体的调查问卷》:2013年1月3日—3月3日
    ③周鸿雁:《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版,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页。
    ①笔者采访:T-L,2012年3月6日,采访地点: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转引自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页。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胡理文:《CNN网络新闻频道的互动特色分析》,《东南传播》,2009年第1期,第10页。
    ②笔者访谈: T-M,2013年2月24日,采访地点: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
    ③[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⑤南振中:《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国记者》,2004年第4期。
    ①尹韵公:《两个社会舆论场给我们提出挑战》,《紫光阁》,2009年第9期。
    ②尹韵公:《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期。
    ③尹韵公:《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期。
    ④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道(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7页。
    ①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道(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朱志淼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75页。
    ③[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①胡正荣、段鹏、张磊著:《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②姚盼、任大鹏、喻敏:《网络时代对“主动受众”的认识》,《新闻前哨》2011年第11期。
    ③笔者的《受众对社交媒体使用调查报告》,2013年3月。
    ①笔者的《受众对社交媒体使用调查报告》,2013年3月。
    ①笔者对普通微博使用者的采访:2013年2月19日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③徐百柯:《网上行事切忌智力递减而暴戾递增》,中国青年报,2012年06月04日
    ①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页
    ②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99页。
    ③笔者对广东东莞一家都市媒体同行N-X的采访,2013年2月25日
    ④笔者对广东东莞一家都市媒体同行N-X的采访,2013年2月25日。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P150。
    ①[美]迈克尔·舒德森著:《新闻的力量》,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86页。
    ①彭兰:《记者微博: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江淮论坛》2012年第2期。
    ②纪莉、张盼:《论记者在微博上的媒介使用行为及其新闻伦理争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学科版)》2012年第3期。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P57
    ①[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48页。
    ①笔者访谈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2013年2月6日,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梅地亚中心
    ②李娟:《职业记者在微博使用中的自我呈现》,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第30页。
    ①张志坚:《媒体人微博的性质与功能》,南华大学学报,2012年10月第13卷第5期。
    ⑥笔者受众调查:2013年2月25日到2013年3月12日,总样本量为1103人。
    ⑦[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①[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②笔者访谈:2013年3月1日T-G,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梅地亚中心
    ③笔者访谈:2013年3月7日T-M,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梅地亚中心
    ④Lowery,S.A.,Fleur,M.L.D:《传播研究里程碑》,王嵩音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
    ①陈嬿如:《心传:传播学理论的新探索》,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曾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②[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①赵茹:《新媒介环境下现代公共舆论形态解析》,《新闻界》2010年第1期。
    ①[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学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86-387页。
    ②Plato:《The Republic》,Book VII。转引自[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①李静敏:《二次传播初论》,《中国记者》,1993年第5期。
    ①文建编译:《怎样规范使用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路透网络报道守则》,《中国记者》,2010年第六期。
    ①卞清:《从“职业新闻人”到“在线行动者”》,《现代传播》,2012年第12期。
    ①[美]凯斯·R.桑斯坦著:《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郭彬彬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②张志坚:《媒体人微博的性质与功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月第13卷第5期。
    ①[美]伊莱休卡茨等编:《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①尹韵公:《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期。
    蔡雯:《媒体融合和融合新闻》,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嬿如:《心传:传播学理论的新探索》,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邓建国:《强大的弱连接——中国Web2.0网络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段京肃:《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雷蔚真:《网络迷群与跨国传播——基于字幕组现象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黎斌:《电视融合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
    李军:《传媒文化史:一部大众话语表达的变奏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牛慧清:《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邵培仁:《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时统宇、吕强:《电视知识分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王虎:《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王晓华:《媒介议程与公众认知:传播对人影响的实证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吴小坤、吴信训:《美国新媒体产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年版。
    许正林:《欧洲传播理论史》,上海三联书局,2005年版。
    熊澄宇、金兼斌:《新媒体研究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易绍华:《电视的活路——数字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尹韵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新闻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张玉川:《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巴蜀书社,2011年版。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周鸿雁:《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版。
    BA Huberman, DM Romero: Social Network that Matter Twitter under the Microscope. FirstMonday, January2009, Volume14.
    Barrie Gunter:Media Research Methods:Measuring Audiences,Reactions and Impact,SagePublications,2000.
    Courtenay Honeycutt, Susan C. Herring. Beyond Microblogging: Conversation andCollaboration via Twitter. Proceedings of the4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ciences,2009.
    Cynthia Chew, Gunther Eysenbach: Pandemics in the Age of Twitter-Content Analysis of Tweetsduring the2009H1N1outbreak. PLoS ONE. November2010, Volume5, Issue11.
    Dejin Zhao, Mary Beth Rosson. How and Why People Twitter: The Role that Micro-bloggingPlays in Informal Communicationat Work. Proceedings of the ACM2009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2009).
    Roger D.Wimmer,Joseph R.Dominick: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Russell K.Schutt: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World,Thousand Oaks,California,London,New Delhi.Martin B hringer. Really Social Syndication: A Conceptual View on Microblogging. Sprouts:Working Papers on Information Systems,9(31).
    Meredith Ringel Morris, Jaime Teevan, Katrina Panovich.:What Do People Ask Their SocialNetworks, and Why? A Survey Study of Status Message Q&A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CHI2010.
    Mor Naaman, Jeffrey Boase, Chih-Hui Lai: Is it Really About Me Message Content in SocialAwareness Streams[EB/OL],
    http://www.mendeley.com/rescarch/earthquake-shakes-twitter-users-realtime-event-detection-social-sensors-3/
    Neil Savage:Twitter as medium and messag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March2011, vol.54,No.3.
    Nicholas A. Diakopoulos, David A. Shamma:Characterizing Debate Performance viaaggregated twitter sentiment.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April,2010.
    Tbomas Roach.:The Twitter Opportnnity. Rock Products: Nov/Dec2010.
    崔保国主编:《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黄升民、周艳主编:《互联网的媒体化战略》,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年版。
    胡正荣主编:《新媒体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马凌、蒋蕾编:《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庞井军主编:《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2)》,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谢耘耕、陈虹主编:《新媒体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阿尔文·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朱志淼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戴维·斯沃茨著:《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2006年版。
    [加]戴维·克劳利,保罗·海尔编:《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董璐,何,王树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曾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丹·吉摩尔著:《草根媒体》,陈建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美]Erik Qualman:《颠覆: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刘吉熙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版。
    [美]凯斯·R.桑斯坦著:《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郭彬彬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美]克莱·舍基著:《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胡泳、沈满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肯·多科特:《传媒经济学——信息传播的12种新趋势》,何训、徐继华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Lowery,S.A.,Fleur,M.L.D:《传播研究里程碑》,王嵩音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学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A.海科特、威廉姆·K.凯诺尔:《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李异平、李波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罗伯特·L·西利亚德,迈克尔·C.基思著:《美国广播电视史》(第5版),秦珊,邱一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迈克尔·舒德森著:《新闻的力量》,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皮埃乐·布迪厄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著:《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程之行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伊莱休·卡茨等编:《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卞清:《从“职业新闻人”到“在线行动者”》,《现代传播》,2012年第12期。
    陈昌凤,曾福泉:《微博如何改变着新闻业》,《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期。
    陈海明:《微博对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启示》,《青年记者》,2010年第4期。
    陈国权:《市场机制比融合更重要—一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为例反思媒介融合兼谈媒介分化》,《新闻记者》,2010年12月。
    程曼丽:《2010年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特征分析》,《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2期。
    邓建国:《媒介融合:受众注意力分化的解决之道‐兼与“反媒介融合”商榷》,《新闻记者》,2010年9月。
    丁青:《从7·23事故看自媒体力量和报纸应对》,《传媒观察》2011年第9期。
    段钢:《微博时代:报纸“变”与“不变”》,《中国记者》,2010年第4期。
    苟培德:《重建信任的媒体作为》,《中国记者》,2011年第10期。
    胡靖,田超,黎泽潮.:《试论微博在党报营销中的应用》,《东南传播》2011年第1期。
    胡理文:《CNN网络新闻频道的互动特色分析》,《东南传播》,2009年第1期。
    黄斐:《试论媒介融合的认知及其实践误区》,《新闻记者》2010年8月。
    吉洁、杜俊飞:《“维基解密”热的冷思考》,《信息网络安全》,2011年第2期。
    纪莉、张盼:《论记者在微博上的媒介使用行为及其新闻伦理争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学科版)》2012年第3期。
    靖鸣,王瑞:《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9期。
    李静敏:《二次传播初论》,《中国记者》,1993年第5期。
    栾絮洁,王军:《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9期。
    南振中:《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国记者》,2004年第4期。
    宁妮娅:《Twitter在大众传播语境中的表现》,《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2期。
    彭兰:《记者微博: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江淮论坛》2012年第2期。
    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传媒观察》,2008年第10期。
    文建编译:《怎样规范使用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路透网络报道守则》,《中国记者》,2010年第六期。
    吴姗:《浅析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微博活跃“两会”报道》,《新闻世界》,2010年第5期。
    谢耘耕,徐颖:《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薛国林,何子君:《微博写作:迈向人性与正义—对“微博打拐”的传播学分析》,《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3期。
    杨善顺:《微传播时代的来临与传统媒体的利用》,《传媒》2009年第8期。
    姚盼、任大鹏、喻敏:《网络时代对“主动受众”的认识》,《新闻前哨》2011年第11期。
    尹韵公:《两个社会舆论场给我们提出挑战》,《紫光阁》,2009年第9期。
    尹韵公:《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期。
    应吉庆:《微博客:发现新闻和发布新闻的新途径》,《新闻实践》2010年第4期。
    喻国明:《新型传播方式的崛起与传统媒介的价值落点》,《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7期。
    喻国明:刊首语,《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期。
    喻国明:《微博影响力发生的技术关键与社会机理》,《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0期。
    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青年记者》,2010年第7期。
    喻季欣:《微博对新闻传播的拓展》,《新闻战线》,2010年第5期。
    张力:《浅析微博的传播形态》,《青年记者》,2010年第4期。
    张志坚:《媒体人微博的性质与功能》,南华大学学报,2012年10月第13卷第5期。
    赵茹:《新媒介环境下现代公共舆论形态解析》,《新闻界》2010年第1期。
    赵战花,来向武:《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
    周廷勇:《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微时代”主流舆论的结构域重振》,《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黄金:《媒介融合的动因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李娟:《职业记者在微博使用中的自我呈现》,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推特公布2012年热点数据伦敦奥运会1.5亿条居榜首》,上海青年报,2012年12月14日。
    徐百柯:《网上行事切忌智力递减而暴戾递增》,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4日。
    艾瑞网:《优酷土豆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解读》,2013年3月1日,http://video.iresearch.cn/sharing/20130301/193960.shtml
    大江网:《报网微博强势联动四大平台诚征行业爆料》,2013年2月28日,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3/02/28/012305417.shtml
    第一财经日报网:《<国金融时报>下月停刊德国纸媒“噩耗”频传》,2012年11月28日,http://www.yicai.com/news/2012/11/2284027.html
    Jana Herwig, Liminality and Communitas in Social Media——The Case of Twitter[EB/OL],
    http://homepage.univie.ac.at/jana.herwig/PDF/herwig_ir_liminalitycommunitastwitter_v5oct09.pdf.
    李玉:《2012年微博年度报告发布:微博增速减缓尚未探索出盈利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在线,2013年1月4日,http://www.csstoday.net/2013/01/04/41149.html
    人民网:《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2012年12月2日,http://news.sina.com.cn/m/news/roll/2012-12-02/204425712568.shtml
    人民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2013年1月23日,http://www.wenming.cn/xwcb_pd/cmcy/201301/t20130123_1041427.shtml
    人民网:《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2010年2月2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10906658.html
    人民网:《“言说时代”就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2009年6月23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GB/9527704.html”
    Sarita Yardi1, Danah Boyd. Dynamic Debates——An Analysis of Group Polarization over Timeon Twitter[EB/OL]. http://www.danah.org/papers/2010/BSTS-TwitterPolarization.pdf.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室:《2011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http://www.docin.com/p-404931485.html
    腾讯科技:《重新定义电视!尼尔森欲将流媒体计入收视率》,2013年2月27日,http://www.newhua.com/2013/0227/200292.shtml
    Vincent Miller. New Media, Networking and Phatic Culture[EB/OL],http://con.sagepub.com/cgi/content/abstract/14/4/387
    网易:《奥巴马总统:2月14日,Google+上不见不散喔》,http://mobile.163.com/13/0212/17/8NHFK3LM001165GM.html
    新华网:《奥巴马Google+主页遭中国网友评论刷屏》2012年2月29日,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1202/29/t20120229_23113864_1.shtml
    新京报:《“学习粉丝团”去留何以那么“敏感”》2013年2月14日,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3/02/14/248380.html
    新浪传媒:《尼尔森报告称美国家庭电视收视率持续下滑》,2012年5月14日,http://www.sina.com.cn/m/2012-05-14/101624413620.shtml
    《新浪联合70余家媒体推微博爆料平台支持匿名投递》,2012年4月18日,http://news.mydrivers.com/1/225/225344.htm
    许日华,郭嘉著:《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人民大学谈媒体融合》,人大新闻网站,2006年4月11日,http://news1.ruc.edu.cn/102392/49491.html
    尹韵公:《正视新媒体传递网络正能量》,2013-03-05,人民网,http://it.people.com.cn/BIG5/n/2013/0305/c1009-20678695.html
    中国经济网:《法国第二大经济类报纸<论坛报>停刊》,2012年2月1日,http://intl.ce.cn/qqss/201202/01/t20120201_23032989.shtml
    中文科技资讯:《尼尔森2012年12月27日宣布将联手Twitter推电视社交收视率》,2012年12月18日,http://www.citnews.com.cn/selected/201212/167525.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