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关涉到弱势群体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是弱势群体真正摆脱弱势地位,融入主流社会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弱势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本文把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置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运用建立在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透视基础之上的道德社会学研究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演绎相统一、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佐证的研究思路,探索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并尝试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体系。
     伦理关怀以“人是目的”作为指向和尺度,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肯定的一种深层次关怀。伦理关怀的“伦理性”不仅体现在关怀方式、方法上,而且还体现在关怀的内容上。从人的三种存在方式来分析,伦理关怀有物质—精神—道德三个维度,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必须从这三个维度展开;从道德责任的角度来分析,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责任主体有政府、社会、弱势群体个人。其中,政府和社会是弱势群体改变弱势地位不可或缺的外部支持。弱势群体个人必须承担起“自我关怀”的责任,积极改造弱势心理,主动增权,提高自我关怀能力;从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方式来分析,必须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公平与倾斜原则和发展原则,运用伦理的手段和伦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伦理关怀和支持,促进其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从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道德实践分析,应坚持“以生存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以权益为保障,以尊严为目的”为路径取向。其中伦理救助是维护弱势群体尊严,构建弱势群体精神家园,实现对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深层次需求。在伦理救助路径选择层面,本文探讨了思想道德教育在弱势群体伦理救助中的价值、意义以及策略方法。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xpress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era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it involves the freedom, harmony,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vulnerable groups, and it is a guarantee for vulnerable groups to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vulnerable positions and to emerge into the main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promotes the good interactions between vulnerable groups and other social groups, which is a necessity of achieving social harmony. This dissertation grounds the study of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background of a transforming society in China, explores a fundament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employing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moral sociology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rossing perspectives of ethics, sociology, politics and so on, adher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unification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logical deduction and the cross-reference of empirical analysis and normative research, and tries to construct a system of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conforming to the Chinese situation and the transforming China.
     Ethical concern takes "human being is purpose" as orientation and scale, and it is a deep care which affirms human dignity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humanity. The "ethics" of ethical concern is embodied not only in means and methods of care, but also in content of ca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human "being", ethical concern has three dimensions which are material, spiritual and ethical, on which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must be based. Analyzed from the ethical responsibility, the responsibility subjects of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involves the governments, the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s of vulnerable groups, among which the governments and the society are the indispensable external factors for changing the weak positions of vulnerable groups. The individuals of vulnerable group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of the concern. Analyzed from means of the concern,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must stick to the humanitarianism principle, the fair-inclined principle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are about and support the vulnerable groups to improve their free, harmonious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Analyzed from the moral practice of the concern,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should adhere to the policy orientation that takes being as the core, development as the objective, rights as the guarantee, and dignity as the purpose. Among these, ethical aid is a good way of sustaining dignity of vulnerable groups and of realizing the deep needs of ethical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Concerning the approach option of ethical ai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importance and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ethical aid to vulnerable groups.
引文
①关于“社会断裂”的观点参见孙立平教授的文章:《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2.
    ①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6):130.
    ②杨团.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J].前线.2001(5):21-22.
    ③材料来源民政部网站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906/20090600031762.shtml.
    ④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⑤人民网,作者:杜宇.参见http://nc.people.com.cn/GB/61866/9337568.html.
    ⑥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6):130.
    ①刘建军.谨慎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N].学习时报,2005-7-25-4A.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商务印书馆,1981:61.
    ③该部分祥见拙作《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3期,第32-35页。作者:李俊奎、梁德友。
    ①李俊奎、梁德友.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J].社会科学辑刊2009(3):32-35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0-61.
    ②[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14.
    ③转引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2-13.
    ①[澳]罗伯特·E·古丁.保护弱势:社会责任的再分析[M].李茂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①关于弱势群体概念的综述参见吴玲,施国庆.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4(9):73-74.
    ①关于弱势群体概念的综述参见吴玲,施国庆.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4(9):73-74.
    ①梁德友,李俊奎.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54-58.
    ①[澳]罗伯特·E·古丁.保护弱势:社会责任的再分析[M].李茂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31-132.
    ②骆群.“弱势群体”再界定[J].南京社会科学,2007(3):86.
    ①参见李俊奎、梁德友.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J].社会科学辑刊2009(3):32-35
    ②参见刘祖云.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J].江汉论坛,2002(9):89.
    ①参见戴桂斌.阶级与阶层:社会分层的两种模式[J].宁夏社会科学,2007(1):48-49.
    ①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75.
    ②[美]戴维·波普诺,刘云德,王弋译.社会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73.
    ③洪长安.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桂海论丛,2006(6):11-12.
    ④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4.
    ① Taylor, D.M.&.Moghaddam, F, M, (1987),Theories of inter-group relations:International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Praeger.
    ②罗桂芬,白南风,仇雨林.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深层次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4(4):61.
    ③亚当.库柏等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1989:642.
    ④转引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J].社会科学,2004(4):7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9.
    ③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6):131-132.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62-263.
    ①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8.
    ①王沪宁.政治的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②[加]大卫·莱昂著,郭为桂译.后现代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38.
    ①Nel. Noddings.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15.
    ②Nel.Noddings.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15.
    ③Nel.Noddings.Educating Moral Peopl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2:13-14.
    ①Nel.Noddings.Educating Moral Peopl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2:14.
    ②“诺丁斯对关怀的伦理解读”部分观点参见:(1).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出版社,1999:132;(2).何艺,檀传宝.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4(1):81-82.
    ③王亚琳.母亲的声音——试述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38.
    ④王亚琳.母亲的声音——试述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38.
    ⑤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32.
    ⑥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32.
    ①摩尔.伦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②李西杰.摩尔《伦理学原理》的知识合法性立场[J].前沿,2009(10):62.
    ③吴成钢,金明华.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9.
    ④孟凡平.伦理关怀:弱势群体问题的现代视角[J].齐鲁学刊,2006(6):139-14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②转引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4.
    ③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0.
    ①关于本部分内容详见李俊奎、梁德友.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J].社会科学辑刊2009(3):32-35.
    ①关于“人的道德存在”,目前国内学界大多是从物质与精神统一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的。中国人民大学张康之教授把道德从人的精神中分化出来,指出人有物质、精神、道德三种存在。本文受其启发。具体内容参见张康之教授的系列文章《道德存在:把握完整的人的必要维度》(《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人的道德存在将成为制度设计的基石——兼谈当代哲学或伦理学的任务》(《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
    ③张康之.论人的道德存在以及人的自我完善[J].甘肃社会科学,2005(6):55.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
    ⑤帕斯卡尔.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57.
    ①[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91.
    ②关于本部分内容详见李俊奎、梁德友.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J].社会科学辑刊2009(3):32-35.
    ①吴德刚.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2008(4):3-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9.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0.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0.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3.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9.
    ②杨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与改革,2006(4):145-146.
    ①叶蓬.人的全面发展与伦理教育[J].广东社会科学,1998(1):75-7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2-373.
    ③关于“道德对幸福的价值意义”的有关内容,参考王东莉著《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48-155页。
    ④Kant, Immanuel.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82.转引自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①梁德友,李俊奎.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54-58.
    ②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81.
    ③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81.
    ④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22.
    ⑤例如,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人的道德来源干一个永恒的普遍的善性,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思想。强调道德和幸福是一致的,只有有美德才有幸福。持有此观点的学者很多,不在此一一列举。
    ⑥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164.
    ①黄鸣奋.需要理论与文艺创作[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1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86.
    ③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109.
    ④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110.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1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9.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
    ④姚顺良的.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109-11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9.
    ②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109-113.
    ③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9.
    ①李保润.需要层次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37-57.
    ②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109-113.
    ③关于马克思“人的需要三个阶段”部分观点参考了姚顺良教授的《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详见《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第109-113页,在此表示感谢。
    ①李强.中国扶贫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7.
    ①王新生,罗志刚.以人为本视角下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理论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145.
    ②[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02.
    ③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M].谢地坤译,漓江出版社,2000:208.
    ④[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40.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02-303.
    ②齐美尔.齐美尔社会学文选·贫穷社会学[M].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76-410.
    ①郭继严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7-3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35,54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②王新喜,王险.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关怀[J].江汉论坛2005(11):34-38.
    ③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63.
    ④田圣斌,柳红兵.我国弱势群体的救助方略[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25.
    ①[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91.
    ①转引杨震.社会主义价值观与青年学生思想教育[N].光明日报,2009-10-23-A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①仇婷婷.我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救助思想与制度的历史变迁[J].政法论丛,2008(3):84-88.
    ①转引许宝键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评述中国成功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N]。经济日报1999-2-28.
    ②娜云特.国救荒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8:38.
    ③转引自岑大利,高永建.中国古代的乞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5.
    ④转引许宝键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评述中国成功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N],经济日报1999-2-28.
    ①转自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3:42-43.
    ②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D].南京大学:2001:7-11.
    ③参见: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④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D].南京大学:2001:7-11.
    ①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3:43.
    ②吴越春秋[M].转引王书奴编著.中国娼妓史[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影印,1988:37.
    ③谢肇制.(明)五杂俎(上)[M].第329—330页。
    ④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D].南京大学,2001:7-11.
    ⑤严寄湘辑:救荒六十策[M].
    ⑥《唐会要》第八十五卷。
    ⑦陈高华:《元代的流民问题》,《元史论丛》第4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⑧李洵.试论民国的流民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0(3):68.
    ⑨何嗣焜.《致江苏刘景提刑书》,《存悔斋文稿》卷三。
    ①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D].南京大学,2001:7-11.
    ②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1999(2):116-121.
    ①参考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7-62.
    ②参考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7-662.
    ①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D].南京大学,2001:17-18.
    ②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6:156.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61.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78.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48.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4.
    ⑦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6:51,573,588,573.
    ⑧参考丁原明.儒学的人文关怀与现代制度文明[J].齐鲁学刊2005(3):7-8.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35,36.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4.
    ③丁原明.儒学的人文关怀与现代制度文明[J].齐鲁学刊.2005(3):7-8.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74.
    ⑤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6:449,356,129,47.
    ⑥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6.
    ⑦丁原明.儒学的人文关怀与现代制度文明[J].齐鲁学刊,2005(3):7-8.
    ①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6:529,501.
    ①宋会要辑稿[M].《食货》(卷68).
    ②时正新,廖鸿主编.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27-30.
    ③文廷式.《条陈养民事宜折》,见邵之棠:《清朝经世文统编》卷38《内政部·养民》。
    ①《宋史》卷178,《食货志》,第4339-4340页。
    ②参见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J].学术月刊,2007(12):120-128.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M].天禧五年十二月戊子,第4册。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0)[M].天禧五年十二月戊子,第4册。
    ①仇婷婷.我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救助思想与制度的历史变迁[J].政法论丛,2008(3):84-88.
    ②刘华丽李正南.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综述[J].南昌高专学报,2003(1):8.
    ③语出《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④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J].学术月刊,2007(12):120-128.
    ①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8—198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109.
    ②国新,刘晓,贺耀敏.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1卷)(1949—1956)[M].南宁:广西人民出社,1994:78.
    ③马维纲.禁娼禁毒[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7.
    ④孟昭华,王明寰.中国民政史稿[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292.
    ⑤财政科学研究所编.十年来财政资料汇编(第1辑)[M].北京:财政出版社,1959:60.
    ⑥孟昭华,王明寰.中国民政史稿[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292.
    ①财政科学研究所编.十年来财政资料汇编(第1辑)[c].北京:财政出版社,1959:6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编.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M].法律出版社,1.958:13-14.
    ③袁志平.解放初期上海对失业工人的救济和就业安置[J].中共党史研究,1998(5):48.
    ①1951年—1952年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问题史料选[J].档案与史学(上海),1998(2):36.
    ②人民日报[N].1950-12-01.
    ③李光田.试论建国初期失业工人的救济与安置[J].北京党史研究,1993(2):18,20,22.
    ④李新慧.论建国初期失业的治理及启示[J],理论界(沈阳),2007(7):55-56.
    ①北京市档案馆编.北平和平解放前后[M].北京出版社,1988:398.
    ②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5(4):78-84.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编.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1.
    ④董志凯.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97.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编.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7.
    ⑥人民日报[N].1949-12-20:1950-1-8.
    ⑦蒉延芳.关于华东生产救灾工作的报告[N].解放日报,1950-7-18.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编.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1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编.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M].1958:20.
    ①中国经济论文选编辑委员会编.1950年中国经济论文选(第3辑)[C].1951:242,244.
    ②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5(4):78-84.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422-423.
    ②白益华,吴忠泽.社会福利[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2-3.
    ①参见周传蛟.社会转型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31-44.
    ②成海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5):50-52.
    ①周传蛟.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31-44.
    ②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J].文史哲,2007(1):121.
    Harrison. D. 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London:Unwin Hyman, Ltd.1988:56.
    ③蔡明哲著.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66,69.
    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李培林执笔).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J].社会学研究,1997(1):3-5.
    ①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41-54.
    ②张雄.历史转折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199-203.
    ③陈宴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6-8.
    ④周传蛟.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45-46.
    ⑤和学新.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35-136.
    ⑥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9.
    ②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李培林执笔).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J].社会学研究,1997 (1):3.
    ③姚登权.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底线[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87.
    ①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19-22.
    ①我国贫富悬殊不断加大,收入差距为12.66:1,参见:http://news.sohu.com/20090618/n264599419.shtml.
    ②刘国光.向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过渡[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5):9-10.
    ③黄任民.当前困难职工群体的特征及突出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4):21.
    ④姚登权.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底线[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87.
    ①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实务[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0.“自序”。
    ②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商务印书馆,2000:13,14.
    ③唐钧.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11.
    ④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0.
    ⑤关于“积极救助”与“消极救助”的提法,详见洪大用.社会救助的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的评估[J].甘肃社会科学,2007(4):160.
    ⑥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8.
    ①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J].文史哲,2007(1):121-125.
    ②http://cws.mca.gov.cn/article/tjkb/200902/20090200026333.shtml.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R].民政部网站。
    ①李迎生,肖一帆.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的路径选择[J].江海学刊,2007(6):120-126.
    ②徐道稳.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2001(4):62-63.
    ①中国历年社会组织和社会福利业基本情况统计(2004—2008),参见:搜数网SOSHOO.https://vpn2.seu.edu.cn/ IrisBin/,DanaInfo=www.soshoo.com.cn+Text.dll?db=TJ&no=551264&cs:5055689&str=&kz:0.
    ②洪大用.社会救助的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的评估[J].甘肃社会科学,2007(4):159-160.
    ③唐钧,王婴.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DB/OL].http.//www.socil-policy.info./992.htm,
    ①李迎生,肖一帆.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的路径选择[J].江海学刊,2007(6):120-126.
    ②吴玲.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23.
    ③梁德友,李俊奎.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4-58.
    ①公元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后,基督教及其社团——后来衍化为教会组织,被罗马帝国正式承认,因此可视作社会性制度安排。
    ①徐德刚.西方人权理论评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06-107.
    ①金立.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论发展溯源[J].经济论坛,2007(24):47-48.
    ①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②金丽馥,石宏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2000.
    ③蒋孟引.英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④顾俊礼.福利国家分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①吕学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②吕学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③魏继华.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以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考察为基础[J].河南社会科学2007(5):88-89.
    ④Allan Moscovitch,The Welfare State in Canada:A Selected Bibliography 1840-1978[M].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1983, pxii.
    ①Charles Lipton, The Trade Union Movement of Canada 1827-1959[M].NC Press,1978. pp.44-45.
    ②Leonard Marsh, Report on Social Security for Canada[M].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5. pix.
    ③John Meisel ed., As I recall Si je me souviens bien:Historical Perspectives [M].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Public Policy (IRPP),1999. p145.
    ①[德]马克斯·韦伯,黄晓京,彭强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①王三秀:西方社会救助制度的流变[J].中国社会导刊,2008(6):44-46.
    ②王三秀:西方社会救助制度的流变[J].中国社会导刊,2008(6):44-46.
    ①李强.中国扶贫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283.
    ②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35-36.
    ①梁国春.责任政府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J].沈阳干部学刊,2006(3).
    ①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35-36.
    ②冯钢.责任伦理与信仰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新康德主义[J].社会学研究,2002(4)32-38.
    ①周义程.治理理论与我国第三部门的教育[J].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3):47-50.
    ②周宝妹.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以利益平衡理论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③尹乃春.我国社会保障主体责任的缺陷与法律完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15-118.
    ①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42.
    ②卡尔·米切姆著.技术哲学概论[M].殷登祥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93,72,79.
    ③布莱克维尔.政冶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652-653.
    ①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35-36.
    ②罗国杰.伦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87.
    ③曹凤月.解读“道德责任”[J].道德与文明,2007(2):84.
    ④高兆明.道德责任: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
    ①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J].前线,2001(5):23.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3.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0.
    ③[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
    ①郑启新.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N].中国社会报,1991-5-17.
    ②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3:109-113.
    ①2008年中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①尹乃春.我国社会保障主体责任的缺陷与法律完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5-118.
    ②国家统计局.2003中国人口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365-368.
    ③何金颖.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兼评中国的政府责任问题[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6)103-104.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
    ②卢珂.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转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109.
    ①陈建国.弱势群体与政府责任[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4):157-158.
    ②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14-15.
    ③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近期难圆的梦[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秋季卷),1993:176.
    ①颜如春.从“共治”到“善治”——中国社会治理模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总173):208.
    ②关于第三部门与弱势群体关系的相关解释及理论,本文将在下节“4.3.3节”具体论述。
    ①颜如春.从“共治”到“善治”——中国社会治理模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208.
    ②王海明.新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1:5.
    ③陈宇光.论制度性弱势群体及其保障[J].学术界,2006(6):164.
    ①罗杰群.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阶层和谐的实现[J].中国行政管理,2007(11):36.
    ①陈宇光.论制度性弱势群体及其保障[J].学术界,2006(6)167:168.
    ②[英]斯宾塞.社会静力学[M].张雄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262-263.
    ①李秉勤,John G. Pinel.能力、贫困、社会排斥及福利[J].转引丁开杰.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1):57.
    ②皮埃尔·斯特罗贝尔.从贫困到社会排斥:工资社会抑人权社会[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7(2):21-35.转引自马良灿.贫困解释的两个维度:权利与排斥贵州社会科学[J],2007(1):42.
    ③彭华民·社会排斥概念之解析[C].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5.
    ④[印]阿马蒂亚·森,王燕燕摘译.论社会排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
    ①李爱芹.农民工阶层的社会排斥研究[J].晋阳学刊,2007(2):49.
    ②访谈内容参见韩克庆.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28-29.访谈序号为笔者加注。
    ③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46.
    ④郭星华,杨杰丽.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59.
    ①蔡防.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四:转轨中的城市贫困问题[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162.
    ②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820.
    ③刘曙辉.宽容:历史、理论与实践[J].哲学动态,2007(7):4146.
    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
    ②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呼吁城管要对小贩宽容一些,小摊贩也很需要就业。家厉以宁认为如果把他们管得太紧,矛盾会更尖锐,不利于稳定。其实,他们带来的问题无非是两个,一是他们摆摊的地方周围环境很脏,二是挡了交通。多雇人打扫卫生和引导交通就行了。见《广州日报》,2009-05-07A6,记者黄蓉芳等。
    ③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
    ④转引诺曼·巴里.福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3.
    ①Hillery, George A. Jr 1955,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Areas of Agreement". Rural Sociology 20:111-123. Hillery, George A.1968, Communal organizations; a study of local societi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②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络——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9.
    ③陈宁.加强对社区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J].社会科学,2003(6):73-78.
    ④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301-303.
    ① Park, R. E. (1916) The City:sugges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Reprinted inR. Sennet. (1969)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 NewYork:Appleton Century Crofts. p13.
    ②钱宁.“社区照顾”的社会福利政策导向及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思想战线,2004(6):70-74.
    ③钱宁.“社区照顾”的社会福利政策导向及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思想战线,2004(6):70-74.
    ①参见.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906/20090600031762.s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②Deleuze,G.1979, "Foreward:The Rise of the Social. " in J. Donzelot,The Policing of Families:Welfare versus theState, London:Hutchinson & Co. (Publishers)Ltd.1979:ix-xvi转自熊跃根.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
    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1(1):92.
    ③王绍光.多元系统——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①胡果文.第三部门崛起:现状、问题及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6(4):58-59.
    ②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M].见谢庆奎,童福玲主编.福利型政府与和谐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9-352.
    ③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906/20090600031762.s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①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3:297-300.
    ②解亮.温州免费粥摊一夜红遍网络[N].老年日报,2008-12-4-02.
    ③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和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4.
    ①如宁波奉化市近年来成立的全国首个外来人员社区——力邦社区,入住了来自17个省(区、市)的2700余名务工人员。
    ②习近平.以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解决农民工问题[N].学习时报,2005-9-19.
    ③胡小武.精神的救赎:白领“义工”与社会服务的结构重塑[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33-36.
    ④胡小武.精神的救赎:白领“义工”与社会服务的结构重塑[M].中国青年研究,2007(12):33-36.
    ⑤[加]大卫·莱昂著.后现代性[M].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38.
    ⑥根据陆学艺的研究这十大阶层主要指以下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人员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
    ②刘志锁 王凤珍.强势群体: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课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27.
    ③转引自高国希.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J].探索与争鸣,2007(5):15.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47.
    ①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3-74.
    ②刘易斯.发展计划[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86.
    ③范大中.熊振林展示了绝望者的可怕[N].现代快报,2009-122-22A.
    ①曹洪民.“关于贫困问题的几点思考”[C].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2000(21).
    ①参见民政部《200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②《世界人类义务宣言》,转引自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69-7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73.
    ④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②李红专.当代西方社会历史观的重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4(4):57.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1.
    ④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71.
    ①唐钧等.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2.转引马皑,乐国安.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J].政法论坛,2004(2):157.
    ①马皑,乐国安.势群体与心态失衡[J].政法论坛,2004(2):161-162.
    ②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3:326-327.
    ①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3:337-338.
    ②李灿伦.-3℃,民工兄弟露宿街头仍怀揣梦想[N].南京晨报,2008-12-6-A6.
    ③马用浩.消除能力贫困: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新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3(2):113.
    ④阿马蒂亚·森,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2-63.
    ①人民网/时政/部委信息,2006-2-6.
    ②何慧超.中国城市贫困与治理:基于可行能力的视角[M].学习与实践,2008(2):122.
    ③马用浩.消除能力贫困: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新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3(2):114.
    ④“丰裕中的贫困(poverty in themidst of plenty)"是凯恩斯在他的经典之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来的。我国学者用它来解释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中存在的大量贫困现象。参见谭崇台《论快速增长与‘丰裕中的贫困’》,载《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1期;彭刚《丰裕中的贫困》,载《教育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①转自[美]保罗·库尔兹,肖峰等译.21世纪的人道主义[M],东方出版社,1998:388.
    ①关于“人道主义”解释,可参考《哲学百科全书》“人道主义”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696-700:《简明哲学辞典》“人道主义”条目,罗森塔尔,尤金编,北京:三联书店.1973:1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1,118-11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0.
    ②[德]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4-535,649.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4,760.
    ⑥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46.
    ①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38.
    ②林毓生.热烈与冷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84-185.
    ③003年3月17日晚10时许,结业于武汉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上街,被作为“三无”人员送至天河区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后转送至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3月20日,孙志刚被打致死。被媒体称为“滴血的收容站”。参见http://news.sina.com.cn/c/2003-06-05/0221189182s.shtml.
    ④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三联书店,1988:237.
    ①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4.
    ②林文凯.沟通行动与社会连带:哈贝马斯与涂尔干社会理论之比较[A].阮新邦,林端.解读<沟通行动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6.
    ③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274-275.
    ④重庆南坪要求低保户每日指纹打卡被指逼人变懒[N].重庆晚报,2009-05-07.
    ①萨托利.民主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340.
    ②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70-71,256.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④李德顺主编.价值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502.
    ⑤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421.
    ⑥王宗福,刘海年主编.中国人权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435,871.
    ⑦张友渔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284-285.
    ⑧萨托利.民主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340.
    ①郑慧.何谓平等[J].社会科学战线,2004(1):161-16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71.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0.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1,136-140.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1-12.
    ⑥李招忠.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思想[J].哲学研究,2007(5):24-27.
    ⑦郑慧.何谓平等[J].社会科学战线,2004(1):161-167.
    ⑧[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0-61.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3.
    ②[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70.
    ③刘晓靖.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及其当代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9-20.
    ④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正义论[M].来源: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136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2.
    ②转引许宝强等编.发展的幻像[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
    ①转引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92.
    ②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成都:西南政法大学,2004:75.
    ③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
    ④马克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1.
    ②郭广银等.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82.
    ③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70-75.
    ④《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第11,12条。
    ①汝信主编.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6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
    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2.
    ③徐律一.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问题解答[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23.
    ④转引王琪.作为具体权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现实考察——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和吴忠两市为标本[J].宁夏社会科学,2007(5):2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78-79.
    ②杨宜勇.下岗失业群体产生、演变和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17-18.
    ①杨宜勇.下岗失业群体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17-18.
    ②参见周沛.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现状与救助机制研究——以南京市白下区为个案[J].唯实.2006(3):47.
    ③周庆刚,董淑芬,李娟等.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和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19.
    ④“低保户得知可报销部分医疗费过度激动猝死”。据媒体报道,某城市低保户朱某因病住院,所在社区领导前来看望,承诺帮助报销部分医疗费。低保户朱某听后非常激动,血压升高导致主动脉破裂而死亡。见《扬子晚报》2009-5-5-A12版。
    ①田毅鹏,漆思等.弱势群体调查报告。http://www.studa.net/renkou/080423/15592118.html.
    ①蔡禾.失业者的生活状况——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M].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5):26.又见:唐均《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及评价》,2002.
    ②杜宇.人民网, http://nc.people.com.cn/GB/61866/9337568.html.
    ③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6):2.
    ①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6):2.
    ②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2006:115.
    ①“城市工作中的贫穷者”是1972年国际劳工组织描写肯尼亚非正规就业者状态的用语,这里用来描述我国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转自朱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7:46.
    ②柯兰春,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15.
    ③在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中,建筑业的工资拖欠问题仍然最为严重,制造业次之,服务业最好。
    ④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6):2.
    ①潘泽泉.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J].社会,2007(4):48-49.
    ②柯兰春,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2.
    ③柯兰春,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导论),2001:5.
    ①王秋实.老汉抢劫并求重刑[N].京华时报,2008-12-22-6A.
    ②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61011_402358407.htm.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之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
    ①叶旭军.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82-83.
    ②李爱.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岳论丛[J].2007(5):79-80.
    ③李爱.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岳论丛[J].2007(5):79-80.
    ④国务院妇工委(编):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M],1992年。
    ⑤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J].社会福利,2002(10):28-34.
    ①刘继同.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02(1):30-31.
    ②张齐安,杨海宇.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和救助对策[J].社会福利,2002(9):18-22.
    ③马桂花.漫漫归家路[N].中国日报,2000-10-23.
    ①童晓频,陈云嫦,肖广英.广州市流浪儿童调查[J].社会工作研究.1994(2):28.
    ②赵莉.重塑心灵:救助中心内流浪儿童的心理干预实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14.
    ①转引李舒.流浪儿考验救助制度[J].瞭望,2006(52):6.
    ②景天魁.论底线公平[N].光明日报,2004-8-10.
    ①转引自孙雅芳.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4):82.
    ②杨宜勇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参见http//www.showchina.org/gqbg.
    ③杨立雄.通过社会救助实施社会保护——基于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重构[J].中国软科学,2004(7):8.
    ①赵青平.忧患中国卫生体系[J].数据,2005(8):48.
    ②常华堂,张大勇.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市弱势群体住房保障问题探析——关于经济适用房政策争议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5-76.
    ①公屋政策是政府福利性政策,有明确的实施范围和标准。通过公屋政策,香港政府成功解决了占全港人口一半的中低收入市民的问题,也有效地抑制了房价的过快增长。
    ②张艳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形成及救助对策[J].学术交流,2003(12):137.
    ③转自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21-25.
    ④李春玲.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3(3):64-76.
    ①余秀兰著.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M].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21.
    ②《论语·泰伯》第九章。
    ③任洁琼,陈阳.教育救助(上)[J].社会福利,2002(11):58-59.
    ④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J].青年杂志,1915(2):1.
    ⑤蒋梦麟.和平与教育[A].马勇.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43.
    ①杨东平.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华[J].大学教育研究,2008(3):9-12.
    ②参见杨东平.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华[J].大学教育研究,2008(3):9-12.
    ③新中国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发布会.新华网http://news.qq.com/a/20090928/000861.htm.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3-53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8.
    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2004年调查显示: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仍偏低。从技能培训情况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28%,未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仍占七成以上。参见:http://view.news.qq.com/a/20070830/000029_1. htm.
    ③《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④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57-60.
    ①月薪8000元技工难求珠三角产业升级凸显技工荒[N].新华网,2009-10-18.
    ①胡二猛.教育本质的回归——构筑指向发展的农民工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6):6.
    ②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之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
    ③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④赵利生.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动态考察[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89-94.
    ⑤陈晓蓓.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大部分就学有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3-11-06.
    ①关于大邑县农村文化调查报告.参见:www:econ.swufe.edu.cn/college/sxx/625K 2007-10-29.
    ②吴海鸿.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6-7-10。
    ①中国信息报(网络版).2006-10-25,http://www.zgxxb.com.cn/news.asp?id=4672.
    ②吴海鸿.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6-7-10.
    ①农民工子女怎样同享品质教育。参见: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3.jsp?id=1263454816031372.
    ②钱宁.文化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内源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2.
    ③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2-63.
    ①戴园晨,姚先国。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开发:管理战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118.
    ②月薪8000元技工难求珠三角产业升级凸显技工荒[N].新华网,2009-10-18.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曹沛林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9.
    ②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J].社会科学,2003(10):45,48.
    ③[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32.
    ④曲秀岩.拓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工会论坛,2009(1):8.
    ①引自大河网(郑州),http://news.163.com/09/0717/12/
    ②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陈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①关于“底层政治”的观点参见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7-20.
    ②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J].青年研究,2005(2):23-30.
    ①曹筠武.“以地缘为纽带的维权”浮现东南[N].南方周末,2005-04-14.
    ②“人民内部矛盾”考验和谐理念.[OB/OL].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15/Content 3881084.htm.
    ③张居永.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消极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M].科学社会主义,2006(6):53.
    ④王庆功.关于社会弱势群体与群体性事件问题之思考[M].山东社会科学2006(10):37-38.
    ⑤阿马蒂亚·森,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2-63.
    ①洪大用.完善社会救助,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社会救助实践与研究的新进展[J].东岳论坛,2006(3):25.
    ②柯尔库夫.新社会学[M].钱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①洪大用.完善社会救助,构建和谐社会[J].东岳论坛,2006(3):25.
    ②陆永平.城市弱势群体的政策救助和道德救助[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③吴成钢,金明华.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④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现代哲学,2003(1):65.
    ⑤转引自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64。
    ①肖祥.意义生存: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天府新论,2009(2):37-39.
    ②亚里士多德,苗力田等中译本,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③[英]大卫·休漠著.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6,27.
    ④[前苏联]阿尔泰·古留加著.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6.
    ⑤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2-33.
    ⑥北京大学编.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650.
    ⑦李伯黍主编.品德心理研究[M].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105.
    ①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②彭帕林.道德需要[M].上海三联书店,2007:18.
    ③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79-280.
    ④姚新中.道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9.
    ⑤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M].现代哲学,2003(2):66-71.
    ⑥参见王桂芬.当前我国弱势群体道德价值观特点实证解读[M].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分省市农民工思想状况的调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5):39-41.另,笔者在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的的调查中也发现,弱势群体思想主流是好的,深受中华优良传统熏陶的他们身上大都保留着质朴的传统美德。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23.
    ②[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③迪帕.纳拉扬等.谁来倾听我们的声音[M].付岩梅,崔惠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6.
    ①迪帕.纳拉扬等.谁倾听我们的声音[M].付岩梅,崔惠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9.
    ②胡宜安.论弱势群体的道德底线[J].伦理学研究,2006(3):38-4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6:167.
    ①Noddings, Nel.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P15.
    ②余卫东,戴茂堂.伦理学何以可能?——一个人性论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649.
    ③周永姣.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心理探微。http://dx.fuyang.gov.cn/upload/Attachment/2008-11-2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①张小军,裴晓梅.城市贫困的制度思维[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33、34、19、44、46、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5.2004.2008.2006.2001.2003、2004.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8]列宁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江泽民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澳]罗伯特·E·古丁,李茂森译.保护弱势:社会责任的再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斯科特,陈立显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3]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4]约翰·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5][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Fuller, V.& Stevenson,0. (1983).Policies,Programmes and Disadvantage:A review of Literature. 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6]萨托利.民主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
    [17]Rothman, J. (1995).Practice with Highly Vulnerable Clients:Case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 New Jersey:Prentice Hall.P3-4.
    [18]Doyal, L.& Gough, I. (1991). A Theory of Human Need, 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Spicker, P. (1995). Social Policy:Themes and Approaches. London:Prentice Hall. P26.
    [20]Gitterman, A. (1991).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Vulnerable Population. Handbook of Social Work, pp.1-32; Gitterman. A.& Shulman, L. (1994), Mutual Aid Groups, Vulnerable Populations, and the Life Cycle. Prentice Hall. PI.
    [21]Noddings, Nel. 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22]Harrison, D. 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London:Unwin Hyman, Ltd.1988.
    [23][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苗力田等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6][德]康德,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7][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8][英]休谟,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9][美]内格尔.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0][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31]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2][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3][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4]Howard E. Kiefer and Milton. Kmunitz(ed). Ethics and Social jusitce, Alban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70.
    [35]Nino, Carlos Santiago. The Ethics of Human Rights, Oxford:Clareddon Press, 1991.
    [36]阿马蒂亚·森,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7]柯尔库夫.钱翰译,新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8][英]大卫·休漠,曾晓平译.道德原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9]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0][加]大卫·莱昂著,郭为桂译.后现代性[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1][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
    [42]Taylor, D. M., & Moghaddam, F. M. (1987). Theories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Praeger.
    [43]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4]Nel Noddings.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45][美]刘易斯.发展计划[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6][美]保罗·库尔兹.肖峰等译,21世纪的人道主义[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
    [47][美]科利斯·拉蒙特,贾高建等译.人道主义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4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49][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0]Cecile Fabre. Social Rights Under the Constitution Government and the Decent Life, Oxford:Clarendon Press Hardback,2000.
    [51][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2]Hillery, George A. (1968). Communal organizations:a study of local societi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3][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4][奥地利]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5][美]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6]Sills, David L.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Reprinted.(v.15-17), New York:Macmillan Co.:Free Press,1972-1991.
    [57][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8][美]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跨文化视野中的分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59]Blocker, H. Gene & Smith, Elizabeth H. (ed.). John Rawls'.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 Athens:Ohio University Press,1980.
    [60]RiChard Norman. Free and Equal:A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 of Political Valu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61][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三联书店,1998.
    [6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4][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5]Lowry, Ritchie P, Rankin, Robert P. Sociology: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concern 2d ed. New York, Scribner 1972.
    [66][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7][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68][美]内尔·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怀——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9][英]奥斯本.启蒙面面观-社会理论与真理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0][美]Hobart A. Burch,库少雄译.社会福利政策分析与选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71]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72][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73]Leonard Marsh.Report on Social Security for Canada.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5.
    [74][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75][美]戴维·波普诺,刘云德,王弋译.社会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6]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7]H.R.Kerbo.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Class Conflict in Histo 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McGraw-Hill,Inc.,1991.
    [78][法]卢梭,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962.
    [79]Solomon,B.B. (1976).Black 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80][德]尼采,谢地坤译.论道德的谱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81][德]叔本华,任立,孟庆时译.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2][美]汤姆·L·彼彻姆,雷克勤、郭夏娟、李兰芬、沈珏译.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3][德]马克斯·韦伯著,黄晓京、彭强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84][英]洛克,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M].商务印书馆,1964.
    [85]Manning, Rita C. Speaking from the Heart:A Feminist Perspective on Ethics. Rowman and Littlefield,1992. Oliver, Kelly, ed.
    [86]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邓正来等译.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7][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88]迪帕,纳拉扬等著,付岩梅、崔惠玲等译.谁倾听我们的声音[M].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1.
    [89]Weber, Max,.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90][英]亚当·斯密,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91][美]A·麦金太尔,龚群、戴扬毅等译.德性之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92]Robert J. Lieber and Ruth E. Weisberg, Globalization, Culture and Identities inCrisis, New York:Human Sciences Press,2002.
    [93][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94][美]卡罗尔·吉利根,肖巍译.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95][法]爱弥儿·涂尔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6][德]哈贝马斯,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97][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8]Noddings,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 London:Teachers College Press.
    [99][美]康芒斯,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97.
    [100][英]齐格蒙特·鲍曼,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
    [101]Allan Moscovitch.The Welfare State in Canada:A Selected Bibliography 1840-1978,Ontario: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1983.
    [102][美]黑泽尔·E.巴恩斯,万俊人等译,冷却的太阳——一种存在主义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03][美]德尼·古莱,高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4][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蒋庆、王守昌等译.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05]卡尔·米切姆著.殷登祥等译.技术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06]布莱克维尔,邓正来译.政冶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07]诺曼·巴里.福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08]罗国杰.伦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09]王海明.新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1.
    [110]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2]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13]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14]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987.
    [11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6]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117]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92.
    [118]宋希仁.当代外国伦理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19]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0]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主编.伦理学大辞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2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22]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123]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24]姚大志.现代之后[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
    [125]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126]吴国盛.现代化之忧思[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27]唐凯麟,龙兴海.个体道德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128]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129]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3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1]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32]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33]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4]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35]葛晨虹.德化的视野——儒家德性思想研究[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8.
    [136]肖群忠.道德与人性[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137]张之沧,王小锡.人性与伦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138]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9]郭广银,杨明等.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0]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41]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142]张国珍.善与恶的角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43]彭帕林.道德需要[M].上海:三联书店,2007.
    [144]姚新中.道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4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6]刘祖云主编.香港社会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47]张晓玲主编.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障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148]李强.中国扶贫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49]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保障弱势群体的公平受益:云南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文化产业化过程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报告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50]余少祥.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51]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52]张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153]张彩萍,高兴国.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154]李明等.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155]熊友华.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56]蔡明哲著.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
    [157]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8]谢庆奎,童福玲主编.福利型政府与和谐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0]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61]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62]陈宴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163]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64]金丽馥,石宏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65]余秀兰.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66]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167]刘润葵.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168]周庆刚,董淑芬等.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和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169]周永华.新疆地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与社会稳定发展关系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170]李文长等.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益研究:理念、政策与制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71]李航.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72]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73]吴碧英.中国城镇经济弱势群体救助系统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174]顾俊礼.福利国家分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75]李强.中国扶贫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76]李保润.需要层次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
    [177]钱再见.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8]齐延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79]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80]周长明.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81]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182]王广虎.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83]吕学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84]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中国青少年弱势群体系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85]严书翰.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186]孟昭华,王明寰.中国民政史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87]时正新,廖鸿.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
    [188]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M].法律出版社,1958.
    [189]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90]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191]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92]张和清等.弱势群体的声音与社会工作介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93]阎青春.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94]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195]龚长宇.义利选择与社会运行——对中国社会转型期义利问题的伦理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96]尚晓援.中国弱势儿童群体保护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00.
    [197]陆士桢.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98]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99]白益华、吴忠泽.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200]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01]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02]刘润葵.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20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04]韩明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205]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06]柯兰春、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07]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08]唐钧.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209]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0]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实务[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0.
    [211]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12]周宝妹.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以利益平衡理论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14]王颖.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5.
    [215]John Hassler and Jose V. Rodriguez. Integence, Social Mobility, and Growth [J].The American conomic Review,2000, (4).
    [216]Seyla Benhabib. Modernity and the Aporias of Critical Theory, TELOS 49 (Fall 1981). New York:Telos Press.
    [217]Yaohui, Zhao.The Role of Mirant Networks in Labor Migrant:The Case of China[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03,(4):500-511.
    [218]Crouch, Rosemary B. A community-based stress management programme for an impoverished population in South Africa. [J].Occup Ther Int 2008(15):2.
    [219]Irwin, J;LaGory, M;Ritchey, F, et al. Social assets and mental distress among the homeless:Exploring the rol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other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on depression[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8(67):12.
    [220]Prenovost,Mary Angela,.How low-income individuals plan for and cope with government support loss Ph. D., Boston College,2009.
    [221]Beaulac, Julie. A promising community-based hiphop dance interven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psychosoci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among youth living in a disadvantaged neighbourhood. Ph. D., University of Ottawa(Canada),2008.
    [222]Rosales, Monica S. Life in the field:Migrant farm workers'perceptions of work related injuries. Ph. D.,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2008.
    [223]Dalziel, M. M. M., M. D. Socially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Europe improving heatlh. A comparison of 20 projects across 8 capital cities in Europe.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2005.
    [224]Lai, Yvonne, M. A. Empowerment, participation and sense of community in disadvantaged groups, York University(Canada),2005,.
    [225]Khoury Liyona. Interpersonal discrimin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race, gender, and sexual orientation:A methodological study. Ph. D., Loma Linda University,1999.
    [226]Andrea Moro and Peter.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Public polic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h. 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8.
    [227]Pinderhughes, E·E. Empowerment for Our Clients And for Ourselves [J].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al Work,1983,64(6).
    [228]高兆明.道德责任: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
    [229]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14-15.
    [230]冯钢.责任伦理与信仰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新康德主义[J].社会学研究2002(4).
    [231]徐道稳.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2001(4):62.
    [232]杨立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社会,2003,(4):20.
    [233]吴玲.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34]江树革,比约恩·古斯塔夫森.国外社会救助的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4):78—83.
    [235][印]阿马蒂亚·森,王燕燕摘译:论社会排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
    [236][日]小林直树.生存权理念的展望,转自:李龙.论生存权[J].法学评论,1992(2)。
    [237]景天魁.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J].社会学研究,2004(6).
    [238]吴忠民.论公正的社会调剂原则[J].社会学研究,2002(6).
    [239]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4-102.
    [240]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58-63.
    [241]郑杭生、李迎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242]宋希仁.保护弱势群体是“德治”的应有之义[J].前线,2001(5).
    [243]罗杰群.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阶层和谐的实现[J].中国行政管理2007(11).
    [244]陈成文.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2-16.
    [245]赵宇霞,王承亮.试析入世对中国弱势群体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
    [246]李斌.市场推进下的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及其利益受损分析[J].求实,2002(5).
    [247]陈岗。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特征、来源及类型初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3).
    [248]咎剑森.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成因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
    [249]覃丽华.对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2(3).
    [250]岳天明.人道思想是社会保障的灵魂[J].社会保障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2(8).
    [251]王文祥.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52]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D].南京大学,2001.
    [253]赵迅.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D].湖南大学,2008.
    [254]徐建.社会排斥视角的城市更新与弱势群体[D].复旦大学,2008.
    [255]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
    [256]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57]潘洪阳.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58]于建星.自由与权力: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59]孙志祥.转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研究: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与管理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D].中国人民大学,2007.
    [260]张玉.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61]杨洪.弱势群体教育发展与政策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
    [262]邵华.自组织权利救济研究:以弱势群体为视角[D].武汉大学,2006.
    [263]周林刚.社会支持网与障碍人士的权能感研究:基于广州和兰州两城市的调查[D].中山大学,2005.
    [264]盛会莲.唐五代社会救助研究[D].浙江大学,2005.
    [265]许向东.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
    [266]吴成钢.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弱势群体伦理生态与伦理关怀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D].中山大学,2004.
    [267]马用浩.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04.
    [268]李俊.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50封联名上访信的解析[D]。南京大学,2003.
    [269]曹子玮.攀援的绳索: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城市生活世界的建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270]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
    [271]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7.
    [272]叶旭军.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
    [273]戚攻.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社会回应机制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274]蔡君.弱势群体更需要道德的关怀[J].湖南社会科学,2005(5).
    [275]吴成钢,金明华.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2006(7).
    [276]周麟.试论城市社区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4).
    [277]彭子细,刘光斌.伦理关怀:弱势群体问题的新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5).
    [278]廖加林,罗建文.关于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思考[J].学术交流,2006(1).
    [279]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6).
    [280]杨团.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J].前线,2001(5).
    [281]吴玲,施国庆.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4(9):73-74.
    [282]张立今.弱势群体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7(2).
    [283]刘德顺.转型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研究综述[J].社会,2004(10).
    [284]刘祖云.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J].江汉论坛,2002,(9).
    [285]戴桂斌.阶级与阶层:社会分层的两种模式[J].宁夏社会科学,2007(1):48-49.
    [286]洪长安.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桂海论丛,2006(6):11—12.
    [287]罗桂芬,白南风,仇雨林.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深层次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4(4).
    [288]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J].社会科学,2004(4):74.
    [289]候晶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90]吴成钢,金明华.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9.
    [291]孟凡平.伦理关怀:弱势群体问题的现代视角[J].齐鲁学刊,2006(6):139—142.
    [292]张康之.道德存在:把握完整的人的必要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6(3).
    [293]张康之.人的道德存在将成为制度设计的基石——兼谈当代哲学或伦理学的任务[J].甘肃理论学刊,2005(5).
    [294]张康之.论人的道德存在以及人的自我完善[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295]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
    [296]吴德刚.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2008(4).
    [297]雷振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6-17.
    [298]杨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与改革,2006(4).
    [299]叶蓬.人的全面发展与伦理教育[J].广东社会科学,1998(1):75-79.
    [300]王新喜,王险.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关怀[J].江汉论坛2005(11):34-38.
    [301]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
    [302]仇婷婷.我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救助思想与制度的历史变迁[J].政法论丛,2008(3).
    [303]李洵.试论民国的流民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0(3).
    [304]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1999(2).
    [305]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7-62.
    [306]丁原明.儒学的人文关怀与现代制度文明[J].齐鲁学刊,2005(3).
    [307]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J].学术月刊,2007(12).
    [308]袁志平.解放初期上海对失业工人的救济和就业安置[J].中共党史研究,1998(5).
    [309]李光田.试论建国初期失业工人的救济与安置[J].北京党史研究,1993(2)。
    [310]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5(4).
    [311]周传蛟.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
    [312]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J].文史哲,2007(1).
    [313]和学新.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314]刘国光.向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过渡[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5):9—10.
    [315]黄任民.当前困难职工群体的特征及突出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4):21.
    [316]洪大用.社会救助的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的评估[J].甘肃社会科学,2007(4).
    [317]曹凤月.解读“道德责任”[J].道德与文明,2007(2).
    [318]李迎生等.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的路径选择[J].江海学刊2007(6).
    [319]魏继华.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以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考察为基础[J].河南社会科学2007(5):88—89.
    [320]梁国春.责任政府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J].沈阳干部学刊2006(3).
    [321]周义程.治理理论与我国第三部门的教育[J].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3):47-50.
    [322]尹乃春.我国社会保障主体责任的缺陷与法律完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15-118.
    [323]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J].前线,2001(5):23.
    [324]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战略与管理,2002(3).
    [325]何金颖.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兼评中国的政府责任问题[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6).
    [326]陈建国.弱势群体与政府责任[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4):157-158.
    [327]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近期难圆的梦[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秋季卷):176.
    [328]颜如春.从“共治”到“善治”——中国社会治理模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08.
    [329]陈宇光.论制度性弱势群体及其保障[J].学术界,2006(6).
    [330]任喜荣.制度性歧视与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功能——以农民权利保障为视角当代法学[J].当代法学,2007(2):3-5.
    [331]郑功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误区与政策取向[J].理论与实践,2003(9).
    [332]李爱芹.农民工阶层的社会排斥研究[J].晋阳学刊,2007(2).
    [333]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
    [334]郭星华,杨杰丽.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
    [335]刘曙辉.宽容:历史、理论与实践[J].哲学动态,2007(7):41-46.
    [336]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
    [337]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络——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9.
    [338]陈宁.加强对社区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J].社会科学,2003((6):73-78.
    [339]钱宁.“社区照顾”的社会福利政策导向及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思想战线,2004(6):70-74.
    [340]熊跃根.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1(1).
    [341]胡果文.第三部门崛起:现状、问题及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6(4).
    [342]刘志锁、王凤珍.强势群体: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课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27.
    [343]胡小武.精神的救赎:白领“义工”与社会服务的结构重塑[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2):33-36.
    [344]马用浩.消除能力贫困: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新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3(2):113.
    [345]何慧超.中国城市贫困与治理:基于可行能力的视角[J].学习与实践,2008(2):122.
    [346]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5).
    [347]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74-78.
    [348]姚润皋.人道主义的深度开掘——评《断裂与还原——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历史之迷》[J].江淮论坛,2007(3):23-24.
    [349]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350]王海明.平等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5).
    [351]李招忠.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思想[J].哲学研究,2007(5):24-27.
    [352]刘晓靖.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及其当代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9-20.
    [353]郭文亮张居永.我国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6).
    [354]杨宜勇.下岗失业群体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
    [355]周沛.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现状与救助机制研究——以南京市白下区为个案[J].唯实.2006(3):47.
    [356]蔡禾.失业者的生活状况——一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5):26.
    [357]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7(6):2.
    [358]李祖平.和谐社会的构建路径: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兼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关怀制度[M].学术交流,2006(4).
    [359]黄巧玲.农民的环境弱势地位与制度的伦理关怀[M].理论探讨,2009(1)。
    [360]李爱.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岳论丛,2007(5):79-80.
    [361]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J].社会福利,2002(10):28-34.
    [362]刘继同.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02(1):30-31.
    [363]童晓频、陈云嫦、肖广英.广州市流浪儿童调查[J].社会工作研究,1994(2).
    [364]赵莉,重塑心灵.救助中心内流浪儿童的心理干预实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14.
    [365]孙雅芳.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4):82.
    [366]杨立雄.通过社会救助实施社会保护——基于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重构[J].中国软科学,2004(7):8.
    [367]张艳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形成及救助对策[J].学术交流,2003(12):137.
    [368]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21-25.
    [369]李春玲.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3(3):64-76.
    [370]任洁琼、陈阳.教育救助(上)[J].社会福利,2002(11).
    [371]杨东平.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华[J].大学教育研究,2008(3):9-12.
    [372]赵利生.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动态考察[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4):89.
    [373]钱宁.文化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内源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74]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J].社会科学,2003(10):45、48.
    [375]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76]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J].青年研究,2005(2):23-30.
    [377]周林刚,朱昌华.伤残农民工“私了”的去权机制分析——以激发权能理论为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9(1).
    [378]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现代哲学,2003(1):5.
    [379]王庆功.关于社会弱势群体与群体性事件问题之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6(10).
    [380]洪大用.完善社会救助,构建和谐社会[J].东岳论坛,2006(3).
    [381]陆永平.城市弱势群体的政策救助和道德救助[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82]张居永.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消极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J].科学社会主义2006 (6) :53.
    [283]吴成钢、金明华.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384]王桂芬.当前我国弱势群体道德价值观特点实证解读[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85]胡宜安.论弱势群体的道德底线[J].伦理学研究,2006(3).
    [386]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网,2003-10-14.
    [38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网,2006-10-18
    [388]苑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N].中国企业报,2002-04-12(13).
    [389]刘建军.谨慎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N].学习时报,2005-7-25-4.
    [390]许宝键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评述中国成功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N].经济日报,1999-2-28.
    [391]陈晓蓓.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大部分就学有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3-11-06.
    [392]曹筠武.“以地缘为纽带的维权”浮现东南[N].南方周末,2005-04-14.
    [393]中国应用伦理学网站.http://www.aecna.com/List.Asp?ClassID=20&NclassID.
    [39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39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门户网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