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视角的国家软实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90年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教授提出“软实力"概念之后,引起了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兴趣。次年,这个概念便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2005年以前国内学者对它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但之后形成了一种研究热潮。这个热潮是由中国经济总量在国际排名的迅速上升、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大、中国人民对国家前途的自信与期待以及中国领导人对国家软实力的强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由此,软实力成为学界、政界与媒体的热门话题。
     这种热潮虽然有利于我们从多维度的视角来认识与研究软实力,但也较容易使人们陷入误用与滥用的境地之中,奈本人就这样认为。造成误用与滥用的原因在于奈的软实力理论自身的内在缺陷,以及他在概念内涵与外延解释上的前后不一致。不过,从根本上说,奈的软实力理论的缺陷源于美国政治文化内含的矛盾性。此外,软实力体现方式上的复杂多样与层次上的交织渗透等特性也导致了人们对国家软实力的认识不一致。但是,奈的软实力理论对过去,尤其是冷战时代以文化观念形态(尤其是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国家之间的软性力量竞争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总结与提炼,不失为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贡献。正是因为这个概念根植于刚过去的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关于军事经济等硬的实力和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软的实力的斗争,所以软实力概念及其理论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中国的关注。西方学者虽较少讨论软实力理论,但对中国的软实力却比较关注。
     从目前国内的软实力相关研究来看,从政治文化视角对软实力进行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这也许是国内目前对软实力误读与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误读与滥用,一方面在于脱离了奈的文本整体语境的限定,另一方面在于将奈的软实力理论脱离了美国政治文化的限定。这种脱离政治文化语境后的“软实力"运用于中国软实力的研究时,既妨碍人们理解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在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也妨碍了人们对增强与提升中国软实力的路径选择。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古代史上的雅典对今天西方文明的影响是深远的;而近代英国能在16世纪悄然兴起并走向19世纪时的“日不落帝国”,其政治文化都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性作用。现代的美国,之所以能在短短的百多年里实现了崛起,政治文化可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很有意思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主要目的正在于如何对新兴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美国的民主、人权、自由等政治文化观念的传播与渗透,也即美国政治文化的研究本身就是与国家软实力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政治文化不可能脱离政治制度而单独存在,政治文化在发生作用时往往也体现了政治制度的效力。正因如此,奈认为,美国既可以依靠经济军事硬实力来领导世界,更能依靠它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显示出来的软实力来领导世界。因此,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政治文化如何对一国软实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唐朝无疑是一个拥有强大软实力的时代,而清朝却又是一个刚好相反的例证。中国从唐时的高峰跌进清朝时的低谷,较全面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传统中国软实力的影响轨迹。从当代来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共同构成中国政治文化格局的主干部分。目前中国战略界的一个观点是,中国当前与未来的软实力均让人担忧。这个担忧的理由可能在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结构性矛盾与水平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冲突与混乱,妨碍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彰显,为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设置了重重困境,从而使中国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依靠经济上的相对成功来获得。这种缺乏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说服力支撑的国家软实力是虚弱的,也是靠不住的。中国软实力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还是需要从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做起。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但是,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着手,无疑会给中国软实力建设在重重迷雾中指明方向——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终极目标。
In 1990, after the concept of "soft power" was proposed by United States scholars Joseph S.Nye,Jr., researcher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ere interested in it. In the next year, this concept came into the scholars' research field in China. The present statistical data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not too much domestic studies in this field before 2005,but then it has been a research upsurges. This boom was formed by the rapidly rising international ranking of China economic volume,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a, the Chinese confidence in national future, and China leaders'emphasis on the national soft power. So, the concept of soft power has became a hot topic in scholars, politicians and the media.
     This upsurge helps us understand and research on soft power from the angle of multi-dimensional, but it is easy to lead people into a situation of misuse and abuse about the concept, and Nye just thinked so. The reason causing misuse and abuse about the concept is that the soft power theory has internal defects,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about the concept. The defects of the soft power theory derived from the contradictoriness of America's political culture connotation fundamentally. In addition, the complicated and interlaced of soft power also led the different cognition of people to national soft power. The soft power theory in the past,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ar (especially with political thought, political values and political ideology) showed a comprehensive induc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ft power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with a cultural concept shape, which was a contribu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Just because this concept was rooted in the cold war, it was led by a struggle about the hard power of military, economy and the soft power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 political culture between the capitalist camp headed by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cialist camp headed by the Soviet union, so the soft power concept and the related theory have caused attention by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China. In this process, the western scholars discussed the soft power theory less than China.
     From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 of soft power, the related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ulture is weak, this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why the research on domestic soft power was misunderstood and abused. On the one hand, this kind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abusing was depart from the limit of the whole text context what Nye had said,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ft power theory was outside of the limits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USA. When this kind of soft power breaking away from the political culture was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f China's soft power, it not only hinders people from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ft power, but also interferes with the people to choice the way to promote China's soft power.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cient Athens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today, and in the course of modern British arising sadly in the 16th century then going towards " 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culture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some degree. Now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world's unique country which has acquired preeminent soft or hard power in just only more 100 years, the political culture may rise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in it. Interestingly, the 1950s and 1960s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ise of emerg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how to spread and penetration the socialist country for American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freedom of political culture,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e is itself closely with the national soft power associat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course, the political culture can not exist independently from 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 the role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event often reflects 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 For this reason, Nye believes that the U.S. can rely on both economic and military hard power to lead the world, and it can better rely on its soft power demonstrated by its 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political culture rationally and effectively to be the leadership in the world. Therefore, we can from the historical angle to analyze how the politic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decisive influence on soft power.
     From the history of China, Tang Dynasty was undoubtedly a powerful era about soft power, and Qing Dynasty was a contrary one. China's soft power has falled down from Tang dynasties' peak into Qing Dynasties' valley, this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evolution clearly in which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of China influenced on the traditional soft power of China. In recent times,the traditional dominants political culture,the western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ulture constitute the backbone part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pattern collectively. Now there is a view of China's strategy community that China's current and future soft power are worrying about. The reason of it may be that China's political and social inner conflict and chaos caused by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of multiple structure and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which obstructed th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with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political culture, and intercalated numerous difficulties for China to construct the soft power, so that China's soft power is largely rely solely on the economic success relatively. This national soft power lacking of a socialist 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political culture of convincing support is weak, and it is unreliable. China's soft power how to get out of difficulties needs reform and improvement about 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begin to build a socialist political culture. This is a long and arduous historic task. However,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ulture will surely give China's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a direction in the heavy fog——to build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socialist country will become the ultimate goal of China's soft power building.
引文
①[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③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构:比较政治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9页。
    ①《2000美国总统大选:戈尔VS布什 美国最高法院一锤定音》,载http://book.ifeng.com/special /usademocracy,2008-11-01.
    ②[美]罗森邦:《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2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7页。
    ④[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45-546。
    ①新华社:《泰国政治纷争可能致旅游业损失近百亿美元》,载http://news.sina.com.cn/w/2009-04-14/ 020415460056s.shtml,2009-04-14。
    ②[加拿大]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③郭洁敏:《论软权力的基础、条件及其运用准则》,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3期,第54页。
    ④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载《复旦学报》1988年第3期,第55页。
    ①[美]伊多·奥伦:《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②[美]伊多·奥伦:《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③[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编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5页。
    ④景跃进、张小劲:《政治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13-314页。
    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8页。
    ①Michael Brint,A Genealogy of Political Culture,Boulder:Westview Press,1991,p.2-6.
    ③[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编译,北京:中国政
    ②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7-448页。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5页。
    ①[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刘青、牛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序言》,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③[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钟开斌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81页。
    ④[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⑤叶娟丽:《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①[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②Ronald Inglehart,The Renaissance of Political Cultur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2,No.4, Dec.,1988,pp.1203.
    ③G.A.Almond,Comparative Political Culture,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18,No.3 (August 1956),pp.396.
    ④[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①转引自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②L.W.Pye and S.Verba,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New Yo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6,p.7-8.
    ③唐光华:《政治文化的沈思者——白鲁恂》,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86-94页。另:在台湾,L.W.Pye译为“白鲁恂”或“斐鲁恂”,本文正文统一使用“派伊”这一译法。
    ④[美]罗森邦:《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4-6页。
    ①Peter R.Moody,Jr.,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The China Quarterly,No.139 (Sep., 1994),pp.740.
    ②[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6页。
    ③广义、中义与狭义的三类划分及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相关代表人物的观点,在王乐理著的《政治文化导论》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具体可参见该书的37-41页。
    ④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⑤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0页。
    ⑥燕继荣: 《什么是政治文化》,载《学习时报》,2005-05-10。
    ①李春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0页。
    ③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④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110页。
    ⑤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序言》,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3页。
    ⑥汪波:《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文化分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3页。
    ①参见[美]特里·N.克拉克、文森特·霍夫曼-马丁诺编:《新政治文化》,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②魏晓阳:《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透视日本宪政的百年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③孙正甲:《政治文化》,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④[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⑤L.W.Pye And S.Verba,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New Yo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p.7-11.
    ①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234页。
    ②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3页。
    ③燕继荣主编:《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④景跃进、张小劲主编:《政治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⑤Douglass C.North,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ombridg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94.
    ①[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②刘绛华:《国家软实力分析》,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25-26页。
    ③[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谭朝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页。
    ④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一——软实力概念》,载唐晋主编:《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0页。
    ①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载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151页。
    ②吴雨苍: 《中国软实力的迷思:奈伊理论及相关争辩》,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iii页。
    ③Bates Gill and Yanzhong Huang,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s' Soft power',Survival,Vol.48,No.2 (Summer2006),pp.17.
    ④Young Nam Cho and Jong Ho Jeong,China's Soft power:Discussions, Resources and Prospects,Asian Survey, Vol.48,No.3 (May/June 2008),pp.455.
    ①如美国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巧实力委员会负责人卡罗拉·麦吉弗特(Carola McGiffert)主编的研究报告集(共14位学者的研究报告):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Competition and Coor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 Report of the CSIS Smart Power Initiative,March,2009;乔舒亚·库兰茨克(Joshua Kurlantzick)的专著: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再如,韩国学者李淑钟(Sook-Jong Lee)的研究报告:China's Soft Power:Its Limits and Potentials,2007。
    ②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19页。
    ③庞中英:《中国软力量的内涵》,载《瞭望新闻周刊》,2005-11-07。
    ④阎学通:《从和谐世界看中国的软实力》,载《环球时报》,2005-12-16。
    ⑤刘杰:《中国软力量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⑥郭洁敏:《论软权力的基础、条件及其运用准则》,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3期,第54页。
    ⑦刘绛华:《国家软实力分析》,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27页。
    ⑧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2页。
    ②Hongying Wang and Yeh-Chung Lu,The Conception of Soft Power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Taiw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7(56),August 2008,pp.427.
    ③刘庆、王利涛:《近来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3期,第40页。
    ④童世骏:《文化软实力》,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⑤许少民:《中国发展软实力困境初探》,载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0147, 2009-11-3。
    ①苏长和:《国际制度与中国软实力》,载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②参见陈拯: 《反美主义:美国软权力的悖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
    ③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载《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第93页。
    ④谢晓娟:《论软权力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9期,第19页。
    ①乃风、孔琳: 《“国家软实力构建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报道》,载《国际公关》2007年第2期,第3页。
    ②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二——国家软实力》,载唐晋主编:《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③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四——文化软实力》,载唐晋主编:《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④Shen Lijun,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symmetrical Strategic Partners,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2, No.3,1999,pp.155.
    ④庞中英:《中国软力量的内涵》,载《瞭望新闻周刊》,2005-11-07。
    ⑤程天权:《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载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 57487/6584095.html,2007-11-27.
    ①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②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③刘绛华:《国家软实力分析》,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27页。
    ④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①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20页。
    ②Hongying Wang and Yeh-Chung Lu,The Conception of Soft Power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Taiw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7(56),August 2008,pp.431.
    ③许少民:《中国发展软实力困境初探》,载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0147, 2009-11-3.
    ④吴雨苍: 《中国软实力的迷思:奈伊理论及相关争辩》,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iii页。
    ①乃风、孔琳: 《“国家软实力构建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报道》,载《国际公关》2007年第2期,第l页。
    ②董立人等:《关于中国的“软实力”及其提升的思考》,载《探索》2005年第1期,第143页。
    ③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20页。
    ④参见张小明: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
    ⑤刘庆、王利涛:《近来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3期,第39页。
    ①刘绛华:《国家软实力分析》,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27-28页。
    ②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第43-44页。
    ③张剑荆: 《“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第13-14页。
    ④邓显超: 《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载《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18-19页。
    ⑤房桦:《十年来中国软实力发展研究综述》,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期,第58-60。
    ①[美]伊多·奥伦:《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86-187,165页。
    ①董立人等:《关于中国的“软实力“及其提升的思考》,载《探索》2005年第1期,第143-144页。
    ②章一平: 《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11期,第58页。
    ③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18页。
    ④杨冬云:《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载《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98页。
    ⑤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⑥刘建飞主编:《政治文化与21世纪中美日关系·前言》,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9页。
    ①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载http://www. gov.cn/ldhd/2006-11/10/content_439332.htm,2006-11-10。
    ②参见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第2期,第18-20页。
    ③刘杰:《中国软力量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④如奈的论文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韩国学者李淑钟(Sook-Jong Lee)的研究报告China's Soft Power; Its Limits and Potentials等也持这种观点。
    ①[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①唐慧云: 《国内学术界中国软实力研究现状述评》,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8-19页。
    ②[美]吴旭:《中国软实力不能吃老本——兼与阎学通、陆钢两位教授商榷》,载《环球时报》,2007-06-27。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2页。
    ①F.M.Barnard,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Herder's Suggestive Insight,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3,No.2(Jun.1969),pp.379-397.
    ②《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页。
    ③《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①[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下),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3页。
    ②张文:《列宁“文化革命”思想探析》,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96页。
    ③George Frost Kennan,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foreign Affairs,Vol.25,No.4,Juillet 1947,pp.566-582.
    ①[美]伊多·奥伦:《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②[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③中外部分学者指出了奈的软实力理论上的一些明显缺陷。如,张小明的《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庞中英的《重新定义国家软力量》,Alexander Bohas 的"The Paradox of Anti-Americanism:Reflection on the Shallow Concept of Soft Power",吴雨苍的《中国软实力的迷思:奈伊理论及相关争辩》等论文。
    ④李辉编:《董乐山文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页。
    ⑤"soft power""soft power"■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②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 Issue 80,Fall1990,pp.166. Affairs,Vol.77,Issue 5,1998,pp.86.
    ③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Jr.,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Foreign
    ④[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⑤[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前言》,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⑥杨晴川:《中国提升“软实力”乃明智之举——专访美国著名国际问题学者约瑟夫·奈》,载《参考消息》,2006-08-10。奈为什么提出软实力的实体还包括团体与个人,本文将在第四章分析这个问题。
    ①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第36页。
    ②马庆国等:《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③[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④Joseph S.Nye,Jr.,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05,No.2,1990, pp.177-192.
    ⑤[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⑥Joseph S.Nye,Jr.,The Benefits of Soft Power, http://hbswk.hbs.edu/archive/4290.html,2004-08-02.
    ①Joseph S.Nye,The Power We Must Not Squander,The New York Times,January 3,2000.
    ②《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③Jay M.Shafritz,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3.p.318.
    ④杨鸿玺: 《塑造优秀国民性格是重要的软实力建设》,载《光明观察》,2006-12-14。
    ⑤具体参见《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奈在该书中多处提到这个观点。
    ⑥[美]约瑟夫·奈: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15页。
    ②[美]约瑟夫·奈: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③刘庆、王利涛:《近来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3期,第40页。
    ④[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⑤陈玉刚:《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38页。
    ⑥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载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①Joseph S.Nye,Jr.,The Benefits of Soft Power,http://hbswk.hbs.edu/archive/4290.html,2004-08-02.
    ②庞中英认为,在关于美国软实力的研究中,奈的一个非学术性行为是,他实际上把一系列东西任意“软实力化”了,同样,中国学者在讨论“软实力”时,实际上也把一系列东西任意命名为“软实力”(参见庞中英:《重新定义国家软力量》,载白岩主编:《新世纪的思考》第6卷,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这说明,对于难以明确界定的“软实力”及其资源,无论是奈,还是国内一些著名学者,都难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本文更是难以避免,还祈望见谅!
    ③严少雄:《小事可以反映美国的吸引力:为何中国留学生不回国》,载http://news.21 cn.com/luntan/retie/ 2008/02/20/4366711.shtml。
    ④[美]约瑟夫·奈: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③Joseph S.Nye,The Power We Must Not Squander,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3,2000.
    ①Philip Bowring,Bush's America Is Developing an Image Problem,The New York Times, May 31,2001.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前言》,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③[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④[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⑤刘杰:《中国软力量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04页。
    ⑥Joseph S.Nye,The Power We Must Not Squander,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3,2000.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②王希:《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l期,第5-8页。
    ③具体参见刘继南、何辉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载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⑤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Jr.,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Foreign Affairs,Vol.77,Issue 5,1998,pp.87.
    ⑥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一——软实力概念》,载唐晋主编:《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⑦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18页。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蔡江浓编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页。
    ①[加拿大]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②参见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参见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④[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谭朝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⑤参见[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4,69页。
    ①[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③洪国起、董国辉:《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人权主权霸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④[美]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①[加拿大]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玉涛:《金正日酷爱NBA奥尔布莱特赠送神秘厚礼》,载http://sports.sina.com.cn/basketball/200010/ 2572688.shtml,2000-10-25。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6页。
    ④[美]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9页。
    ①[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Joseph S.Nye,Jr.,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05,Issue 2, 1990.pp.182.
    ③Joseph S.Nye,Think Again:Soft Power,Foreign Policy,Posted February 2006,http://www.foreignpolicy. com/story/cms. php?story_id=3393.
    ④[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⑤[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⑥肖滨:《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⑦参见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115页。
    ①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0-61页。
    ②[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③[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页。
    ④[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0-31页。
    ⑤[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①[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③[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4页。
    ④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形象工程大滑坡》,2004-05-06。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②[美]戴维·蓝普顿:《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姚芸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③汪红伟: 《论军事软实力视野下的中国军事外交》,载《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238页。
    ④[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⑤[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页。
    ⑥Joseph S.Nye,Think Again:Soft Power,Foreign Policy,February 2006,http://www.foreignpolicy. com/story/cms. php?story_id=3393.
    ⑦Sheng Lijun,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symmetrical Strategic Partner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2,No.3,1999,pp.163.
    ⑧Thomas Molloy,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as a Projection of Soft Power,The DISAM Journal, Summer 2003,pp.101.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8,21页。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页。
    ③[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①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下),载《学术界》2001年第1期,第79页。
    ②庞中英:《重新定义国家软力量》,载白岩主编:《新世纪的思考》第6卷,北京: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275页。
    ③[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80页。
    ④[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西方的技术和日本的民族精神》,胡国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7页。
    ①[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西方的技术和日本的民族精神》,胡国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290页。
    ②[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05页。
    ③[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④林晓光:《民族主义:日本政治与外交的文化考察》,载刘建飞主编:《政治文化与21世纪中美日关系》,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⑤[美]罗伯特·克里斯托弗:《大和魂》,陈如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l页。
    ⑥[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①许知远:《推荐序一 兴衰的秘密》,载[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②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页。
    ④国内关于“普世价值”的激烈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仍然处在世界主流话语体系的边缘。之所’以我们在有些本来看来很有利于中国国家影响力与吸引力的活动,却由于在话语权上的问题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2009年10月中国作为主展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即为一例。
    ⑤[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页。
    ⑥Ian Hurd,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53, No.2, Spring 1999,pp.381.
    ①[英]J.S.密尔: 《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8页。
    ②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6页。
    ①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312页。
    ②丁则民等:《美国通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③丁则民等:《美国通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④[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光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10页。
    ①肖德甫:《美国崛起沉思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版,第276页。
    ②[美]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③[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美]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前言》,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②[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序》,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④[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⑤[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吴雨苍: 《中国软实力的迷思:奈伊理论及相关争辩》,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6-67页。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15页。
    ①Henry Kissinger,Our Nearsighted World Vision,The Washington Post,January 10,2000.
    ②秦亚青: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形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170页。
    ③奈认为“霸权”在受美国的软实力影响较大的国家,这个词较少使用,或较少带有贬义。他援引了基欧汉的观点:如果把霸权解释为一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能力,那么它仅仅表示美国拥有优势,而不一定对他国即进行操纵和控制(参见《美国霸权的困惑》第16-17页)。为避免词义上的冲突,本文把“霸权”视为中性词,而把“霸权主义”视为贬义词。
    ①政治学家乔·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一书中认为,希腊城邦决不等于我们惯称的城市国家,它是一种城市共同体,如果把希腊的制度说成是民主国家,那就犯了术语上和概念的严重错误。本文为了叙述的方便,把雅典城邦作为西方古代国家的典型代表。
    ②姚国华: 《大学:现代文明的轴心》,载唐晋主编:《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③[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6页。
    ⑤[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l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7页。
    ①[英]西蒙·霍恩布洛尔:《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创立与发展》,载[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公元前508年到1993年》,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②王永本等编著:《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力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13页。
    ①[英]约翰·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王永本等编著:《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①[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9页。
    ②[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2页。
    ③顾准:《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页。
    ④[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页。
    ①顾准:《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页。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5页。
    ③[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页。
    ④[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①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页。
    ②[英]G.E.R.劳埃德:《古希腊的民主、哲学和科学》,载[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公元前508年到1993年》,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62页。
    ③[英]保罗·卡特里奇主编:《剑桥插图古希腊史》,郭小凌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英]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杜汝楫、戴雅民译,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195页。
    ①[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1-192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④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⑤[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⑥[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①[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0页。
    ②[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页。
    ④西方文明在线: 《伯里克利演讲》,http://www.zfwmw.com/article.asp?id=2027。
    ⑤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64页。
    ①[英]约翰·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②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72页。
    ③顾准:《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
    ④[英]辛西娅·法勒:《古希腊政治理论:对民主的回应》,载[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公元前508年到1993年》,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⑤[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页。
    ①[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6页。
    ②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112-113页。
    ③明辉:《陶片放逐:西方民主传统的制度渊源》,载《人民法院报》,2008-01-21。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②[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③纪宝成主编:《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④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载《复旦学报》1988年第3期,第55页。
    ①[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②[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④(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卷二八,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
    ⑤(唐)吴兢等:《贞观政要》卷第一,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⑥参见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⑦黄朴民: 《“贞观之治”的三大特征》,载《光明日报》,2007-02-26。
    ⑧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页。
    ①转引自王春瑜:《唐代政风与唐代监察制度:开放、包容与宽容》,载《北京日报》,2006-12-07。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卷一九二,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1页。
    ③雷家骥:《帝王的智慧——<贞观政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④[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①雷家骥:《帝王的智慧——<贞观政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②(唐)吴兢等:《贞观政要》卷第二,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张国刚: 《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载《光明日报》,2007-02-26。
    ④纪宝成主编:《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⑤[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⑥(唐)吴兢等:《贞观政要》卷第一;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⑦(唐)吴兢等:《贞观政要》卷第二,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3-74,74,133页。
    ①吴宗国:《<贞观政要>与贞观君臣论治》,载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9页。
    ②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
    ③雷家骥:《帝王的智慧——<贞观政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④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4-65页。
    ⑤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125页。
    ⑥[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①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②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
    ③参见[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9-201页。
    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页。
    ⑤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8页。
    ①曹印双:《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2页。
    ②李兴濂:《唐朝的言论自由》,载《杂文月刊》2008年第12期,第29页。元万顷曾为辽东总管记室,奉令作文檄高丽,有讥高丽不知守鸭绿江之险语。
    ③李浩: 《细品开放自信的盛唐文化》,载《三秦都市报》,2008-07-07。
    ①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卷一九八,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5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下)卷二三二,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8页。
    ①陈建宪:《文化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200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①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51页。
    ②李浩: 《细品开放自信的盛唐文化》,载《三秦都市报》,2008-07-07。
    ③[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④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集和晚清的中西文化冲突》,载《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第38页。
    ⑤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七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6-1617页。
    ②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3页。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54页。
    ④[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⑤[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①[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365页。
    ②[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③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④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⑤[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2-93页。
    ⑥参见季乃礼:《论君国同构》,载马普德、[加]威尔·金里卡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四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3页。
    ⑦[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300页。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刘汉东:《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利弊谈》,载《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220页。
    ③[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④[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①[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05页。
    ②[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294页。
    ③[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5页。
    ④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51页。
    ⑤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8页。
    ⑥[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301页。
    ①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7页。
    ②[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③[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1页。
    ④[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⑤[美]罗森邦: 《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45页。
    ⑥参见[美]罗森邦:《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51-55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11页。
    ②转引自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1-82页。
    ③[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页。
    ④参见[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盖建玲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4-11页。
    ①[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36页。
    ②[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③[英]J.S.密尔: 《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9页。
    ④[美]斐鲁恂:《中国人的政治文化》,胡祖庆译,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⑤[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5页。
    ①[日]沟口雄三:《对中国思想研究视角的探索》,载马普德、常士訚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②[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③[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①杨阳:《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页。
    ②[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③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④[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①[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63页。
    ②[美]费正清、刘光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③[英]J.S.密尔: 《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4页。
    ④[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
    ⑤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⑥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与增进方略》,在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①[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7-8页。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盖建玲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9页。
    ①李侃等编著:《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8-19页。
    ①唐晋主编:《大国崛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462-463页。
    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154页。
    ①苏振兴:《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②刘景华、丁笃本主编:《“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③参见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卷首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①[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0页。
    ②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④转引自[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①[美]戈登·伍德:《民主与美国革命》,载[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公元前508年到1993年》,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①[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页。
    ②于语和、王辰:《试论西方中世纪教会法中法治理念的形成及发展》,载马普德、常士訚主编:《中西
    政治文化论丛》第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105页。
    ③参见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159页。
    ①[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93页。
    ②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页。
    ③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④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⑤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①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②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③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④转引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⑤[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04页。
    ①[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②[美]巴里·R·温格斯特:《有限政府的政治基础:17-18世纪英格兰的议会和君主债务》,载[美]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③刘景华、丁笃本主编:《“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①[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册),杨国标、张儒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44-145页。
    ②[美]巴里·R·温格斯特:《有限政府的政治基础:17-18世纪英格兰的议会和君主债务》,载[美]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③[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页。
    ④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105页。
    ⑤转引自刘景华、丁笃本主编:《“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①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310页。
    ②刘景华、丁笃本主编:《“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③[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刘庆林、张光博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112页。
    ①[英]埃克哈特·赫尔穆特:《18世纪后期英国政治文化转变面面观》,载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②[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③[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刘庆林、张光博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183页。
    ④冉隆勃、王振华: 《当代英国——政治、外交、社会、文化面面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①新华社:《英国庆祝女王80寿辰》,载http://shrb.dzwww.com/shrbxw/gjxw/t20060422_1424378.htm, 2006-06-19.
    ②刘景华、丁笃本主编:《“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③《列宁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④刘景华、丁笃本主编:《“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①[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②[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③[美]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美国通史》,吴金平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④[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年版,第2页。
    ⑤[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⑥计秋枫、冯梁等;《英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①计秋枫、冯梁等:《英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页。
    ②[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册),杨国标、张儒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45页。
    ③李剑鸣:《美国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④[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①[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②甄小东: 《英国殖民部的形成和演变论略》,载《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83页。
    ③[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04页。
    ④[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⑤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⑥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①[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转引自[英]约翰·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③[英]约翰·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④阎照祥:《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5-86页。
    ⑤[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70页。
    ①阎照祥:《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3页。
    ②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③[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光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
    ①沈汉:《英国宪章运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340页。
    ②[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③[美]罗森邦: 《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79-80页。
    ④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前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加拿大]爱维戈尔·艾森伯格:《多元主义,合作主义,差异群体的公民身份与社会凝聚力问题》,载马普德、常士阎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8页。
    ③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③参见[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②阎照祥:《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③[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④[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2页。
    ⑤[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①[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②[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③[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0页。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50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89页。
    ③[英]埃克哈特·赫尔穆特:《18世纪后期英国政治文化转变面面观》,载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1页。
    ④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页。
    ⑤崔树义:《当代英国阶级状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①[英]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5页。
    ②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①[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册),张慰慈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②[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高祖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2页。
    ③转引自[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高祖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6页。
    ①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291页。
    ②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③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78页。
    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614页。
    ①[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③[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15页。
    ④[美]奥托·纽曼、理查德·德·佐萨:《信息时代的美国梦》,凯万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美]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②[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一分册),戴瑞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页。
    ④黄安年在《美国的崛起与发展》(载《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0期(上))一文中对“崛起”和“崛起后”作了较为详细的区分。他认为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是美国崛起的标志,此后美国属于“崛起后”的大国。不过,这个时间与布卢姆等人有差异。
    ⑤[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56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58页。
    
    ④参见[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顾肃、吕建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⑤[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⑥[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⑦洪国起、董国辉:《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人权主权霸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①李剑鸣、杨令侠主编:《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②黄安年:《美国的崛起与发展》,载《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0期(上),第114页。
    ①[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册),杨国标、张儒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2页。
    ②[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盖建玲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④[英]约翰·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⑤[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56页。
    ①[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历程》,时殷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②[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谢延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18页。
    ③[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下册),张慰慈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4页。
    ①[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谢延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18页。
    ②李剑鸣:《美国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③[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册),杨国标、张儒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16页。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6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2页。
    ②[美]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4页。
    ③[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5页。
    ④[美]罗森邦: 《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00页。
    ①参见杨捷:《19世纪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案及其影响》,载《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第34页。
    ②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③余志森等:《美国通史》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④参见丁则民等:《美国通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5-388页。
    ①[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一分册),戴瑞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4页。
    ②丁则民等:《美国通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6页。
    ③[美]弗雷德·赫钦格、格雷丝·赫钦格:《美国教育的演进》,汤新楣译,北京: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1984年版,第5页。
    ④[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顾肃、吕建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78-579页。
    ⑤Josef Joffe,Gulliver Unbound:Can America Rule the World? The Twentieth Annual John Bonython Lecture, 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 Sydney,Australia,August 5,2003.
    ⑤[美]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07页。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87页。
    ③[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④[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⑤[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历程》,时殷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⑥[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75页。
    ⑦[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2页。
    ⑧[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56页。
    ①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②刘国平:《美国民主制度输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①[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谢延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②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375页。
    ③[英]伦纳德·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1-62页。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33页。
    ⑤谢芳:《美国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35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38页。
    ③[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3页。
    ④[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①[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南北战争以来的经历》,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766页。
    ②[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谢延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③[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④[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页。
    ⑤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上),载《学术界》2000年第6期,第64页。
    ①这可具体参见刘澎所著的《当代美国宗教》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参见Michelle Boorstein,15 Percent of Americans Have No Religion,The Washington Post,March 9,2009.).
    ②[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杨国标、张儒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96页。
    ③[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页。
    ④[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页。
    ①[美]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③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言》,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页。
    ④[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84页。
    ①[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6页。
    ②[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杨国标、张儒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16-217页。
    ③王焱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写在前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页。
    ①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②[美]罗森邦: 《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16页。
    ①[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顾肃、吕建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665页。
    ②陈玉刚:《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38页。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④于时语: 《美国总统选举的大赢家——“软力量”》,载《海外星云》2008年第5期。
    ①[美]H·S·康马杰:《美国精神》,南木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06。
    ②Joseph S.Nye,Jr.,Limits of American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7,No.4 (Winter 20022003),pp.554.
    ③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④[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⑤[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⑥王希:《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第28页。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②Joseph S.Nye,The Rising Power of NGO's,Project Syndicate,June 2004,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 commentary/nye 10.
    ③[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④Chalmers Johnson,Blowback:The Cost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Empire,New York:Henry and Company,1999,p.216-217.
    ①参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出版的诺姆·乔姆斯基《霸权还是生存——美国对全球统治的追求》一书中的《出版说明》。http://yuhaiyi.blshe.com/post/8050/242709。
    ②[美]诺姆·乔姆斯基:《霸权还是生存——美国对全球统治的追求》,张鲲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31页。
    ③[美]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①[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4页。
    ②王缉思:《美国丢不下意识形态》,载《中国日报》,2003-8-11。
    ③[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①[美]小阿瑟·施莱辛格:《暴力》,转引自梁茂信:《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362页。
    ②[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①[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一分册),戴瑞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页。
    ②李剑鸣:《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③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编:《奴役与自由:美国的悖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主席演讲集(1961-1990)》,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6页。
    ①[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②[美]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7页。
    ③[美]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8页。
    ①Joseph S.Nye,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83,Issue 3,May/Jun 2004,pp.16.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③[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75,378,374页。
    ④王晓德:《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①俞正梁、颜声邦:《美国行为及其根源》,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第79页。
    ②汪波:《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文化分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③[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76页。
    ④[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中文版序言》,顾肃、吕建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①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1995-2005》,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②[美]罗森邦: 《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204页。
    ③Chalmers Johnson,Iraqi Wars,http://www.antiwar.com/orig/johnsonl.html.January 10,2003.
    ④[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⑤[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前言》,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⑥[美]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1页。
    ①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37页。
    ②[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③[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②汪波:《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文化分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3-74页。
    ③陈拯: 《反美主义:美国软权力的悖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第105页。
    ①G.John Ikenberry and Charles-A.Kupchan,Socialization and Hegemonic Powe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4,No.3,Summer 1990,pp.315.
    ②Hubert Vedrine.France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1,p.3.
    ③Alexander Bohas,The Paradox of Anti-Americanism:Reflection on the Shallow Concept of Soft Power, Global Society,Vol.20,No.14,2006,pp.395.
    ①[美]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5页。
    ②[加拿大]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③陈拯: 《反美主义:美国软权力的悖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第105页。
    ④陈拯: 《反美主义:美国软权力的悖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第106页。
    ①[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293页。②Joseph S.Nye,Jr.,Anti-Americanism:America Must Regain Its Soft Power,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9,2004.
    ③Josef Joffe,How America Does ItForeign Affairs,Vol.76,No.5,September/October 1997,pp.27.
    ②[美]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18页。
    ⑤Joseph S.Nye,Globalization and Anti-Americanism,Project Syndicate,October 2004,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nye14/English.
    ⑥Joseph S.Nye,Globalization and Anti-Americanism,Project Syndicate,October 2004,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nye14/English.
    ①[美]奥托·纽曼、理查德·德·佐萨:《信息时代的美国梦》,凯万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②Alexander Bohas,The Paradox of Anti-Americanism:Reflection on the Shallow Concept of Soft Power. Global Society, Vol.20,No.14,2006,pp.412.
    ③马剑:《俄罗斯立法严防“颜色革命”》,载《环球时报》,2005-11-25。
    ①[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Joseph S.Nye,Think Again:Soft Power,Foreign Policy, Posted February 2006,http://www.foreignpolicy. com/story/cms. php?story_id=3393.
    ③[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④[美]威廉·恩道尔:《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吕德宏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⑤[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88页。
    ①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上),载《学术界》2000年第6期,第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③肖德甫:《美国崛起沉思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①Ronald Inglehart,The Renaissance of Political Cultur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2,No.4 (Dec.,1988),pp.1203-1229.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1页。
    ③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下),载《学术界》2001年第1期,第95页。
    ④Joseph S.Nye,Jr.,Conflicts After the Cold War,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19,No.1,1995,pp.5-24.
    ⑤[美]奥托·纽曼、理查德·德·佐萨:《信息时代的美国梦》,凯万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⑥[加拿大]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①[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3页。
    ②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③丁垒: 《别怕留学生不回国》,载《中国青年报》,2009-03-27。
    ①[美]J.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731页。
    ③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①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载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 content 5648188.htm,2007-01-24。
    ②李赢:《全国政协召开“国家软实力建设”专题协商会》,载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61/ 90780/90785/6026704.html,2007-07-24。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④Young Nam Cho and Jong Ho Jeong,China's Soft power:Discussions,Resources and Prospects,Asian Survey,Vol.48,No.3 (May/June 2008),pp.455.
    ⑤陆宜逸: 《公众外交,中国软实力增长的盲点》,载《参考消息》,2007-07-20.
    ⑥丘峦:《文化实力未彰显 中国软实力有限》,载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7/4/9/ 10037493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374931&mdate=0525063022,2007-05-25.
    ①参见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 《中国崛起“难度系数”调查》,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14期,第16-19页。
    ②张剑荆:《“大国热”冷思考:软实力致胜》,载《人民论坛》,2007年第1期,第22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10-11。
    ①张耀南:《“中国式思维”与读经》;载雷家骥:《帝王的智慧——<贞观政要>·序言》,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②戚华: 《中国文化影响力缘何不及国力》,载《环球时报》,2009-04-04。
    ③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载《复旦学报》1988年第3期,第58页。
    ④俞可平:《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主要特征》,载《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第30页。
    ⑤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建中:《政治稳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②虞崇胜、李艳丽: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分析》,载《学习论坛》2004年第11期,第5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④金太军、李善岳:《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载《人文杂志》1998年第6期,第27页。
    ①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页。
    ②马庆钰: 《中国政治文化论纲》,载《理论学刊》2002第6期,第30-31页。
    ③吕庆春:《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建构着的中国政治文化》,载《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第1-2页。
    
    ⑤沈传亮:《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56页。
    ⑥何增科: 《患上“民主恐惧症”是危险的》,载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702/0209_23_74735. shtml,2007-02-09。
    ⑦于毓蓝: 《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悖论”》,载《学海》2003年第6期,第151页。
    ①沈传亮:《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②胡锦涛:《领导干部应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观念》,载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0-01/12/ content_19223693.htm,2010-01-12。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④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⑤沈传亮:《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⑥尹保云:《现代化通病——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⑦王婧:《两院新增院士超8成为现任官员引发质疑官而优则院士?》,载《中国新闻周刊》,2009-12-17。
    ①《中国科研经费分配虽不寡却不公》,载http://scitech.people.com.cn/GB/53753/53781/3912923.html, 2005-12-04.
    ②参见:谭世贵、曲涛:《依法治国的新思考》,载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李春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③沈传亮:《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④胡耀邦: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2-09-01。
    ⑤[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①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②许纪霖:《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载唐晋主编:《大国软实力》,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③(《人民论坛》2009年第24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②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③Lucian W.Pye.The Mandarin and the Cadre: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8.p.154.
    ④Lucian W.Pye,The Mandarin and the Cadre: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8.p.155.
    ①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284页。
    ②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③杜蒲:《极左思潮的历史考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④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01-09。
    ⑤韩国志:《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探析》,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08-111页。
    ⑥Peter R.Moody,Jr.,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The China Quarterly,No.139 (Sep., 1994),pp.733.
    ①新民华人网:《美国<新闻周刊>评出12大国的20大“文化符号”》,http://bbs.xmhuaren.com/redirect phptid= 1105&goto=lastpost.
    ②刘继南、何辉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③《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的“软实力”与发展——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访谈录》,2003-06-19。
    ①肖滨:《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②戴逸:《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载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代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③顾伯平:《关于知识经济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光明日报》,1999-02-05。
    ①[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65页。
    ②丘峦:《文化实力未彰显 中国软实力有限》,载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7/4/9/ 10037493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374931&mdate=0525063022,2007-05-25。
    ①吴建民: 《构建中华主流文化成当务之急》,载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6474278.html, 2007-11-02。
    ②韩方明:《孔子学院:如何成为中国的软力量?》,载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61123/xw/sd/ 200611230061.asp,2006-11-23.
    ③张健:《孔子学院,“洗脑机构”?》,载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70621/wh/whxw/ 200706210040.asp,2007-06-21.
    ④[美]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载[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⑤具体可参见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⑥石岩、马捷婷: 《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震动高层》,载《南方周末》,2006-09-28。
    ①参见[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②[美]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载[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5页。
    ③刘继南、何辉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④庞中英: 《关于中国的软力量问题》,载《国际问题论坛》(春季号)2006年第42期,第12页。
    ⑤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382页。
    ①金太军、李善岳:《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载《人文杂志》1998年6期,第29页。
    ②龚鹏程:《生活儒学的重建:东亚儒学发展的新途径》,载马普德、常士訚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③杨阳:《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221页。
    ④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页。
    ①[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译者前言》,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9页。
    ③邵汉明: 《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7页。
    ④[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9页。
    ⑤陈建宪:《文化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191页。
    ①[美]罗伯特·克里斯托弗:《大和魂》,陈如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114页。
    ②[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76页。
    ③魏晓阳:《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透视日本宪政的百年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74页。
    ④[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48页。
    ①[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7,60页。
    ②[日]南博:《日本人论:从明治维新到现代》,邱琡雯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③[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11页。
    ④[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5-276页。
    ①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②[荷]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页。
    ③[法]霍尔巴赫: 《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眭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30页。
    ④[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1页。
    ①赵有田等:《综合国力竞争与文化冲突》,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193页。
    ②柏维春:《政治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对比分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③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④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①尹保云:《现代化通病——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页。
    ②任剑涛:《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
    ①杨阳:《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②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③[美]辈鲁恂:《中国人的政治文化》,胡祖庆译,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①沈传亮:《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②[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22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09-1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5页。
    ③李雨谦:《2009年中国GDP很可能超日本》,载《中国经济时报》,2010-01-18。
    ④庄俊举:《“中国模式”研究的回顾》,载《人民论坛》2008年第24期,第18页。
    ⑤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载《学习时报》,2009-12-07。
    ⑥施雪华:《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载《学习时报》,2009-12-07。
    ①邱耕田:《当务之急是注重科学发展》,载《学习时报》,2009-12-07。
    ②朱铁志:《“赞誉”声中更要头脑清醒》,载《学习时报》,2009-12-07。
    ③党建军:《给“中国GDP将超日本”泼点冷水》,载]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11/content_12787556.htm,2010-01-11。
    ④Too Much Consensus, Foreign Policy, Sep/Oct 2004, Issue 144, pp.16-17.
    ⑤[美]乔舒亚·库伯·雷默:《北京共识》,新华通讯社《参考资料》编辑部译,载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⑥马晶: 《北京共识之父:“中国在培育一种创新文化”》,载《新京报》,2005-04-05。
    ⑦[美]约翰·威廉姆森:《华盛顿共识简史》,苏延芳、应琛译,载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①[美]乔舒亚·库伯·雷默:《北京共识》,新华通讯社《参考资料》编辑部译,载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Young Nam Cho and Jong Ho Jeong,China's Soft power:Discussions, Resources and Prospects,Asian Survey,Vol.48,No.3 (May/June 2008),pp.464.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9页。
    ①任剑涛:《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③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近中期趋势与潜在危机》,载李培林等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1页。
    ①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②[美]奥托·纽曼、理查德·德·佐萨:《信息时代的美国梦》,凯万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②参见吕芳:《制度选择与国家的衰落》,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82页。
    ③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④参见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55-73页。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②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293页。
    ③Minxin Pei,Corruption Threatens China's Future, Carnegie Endowment Policy Brief No.55,October 2007, pp.1.
    ④王辉耀:《中国梦谁的梦》,载《商界评论》2009年第8期,第32页。
    ⑤张锐: 《商业贿赂:谁让跨国公司疯狂》,载《中国青年报》,2009-08-03.
    ①Andrew Wedeman,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rruption in China. The China Ouarterlv. No.180.Dec..2004.pp.920.
    ②刘继南、何辉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③[美]罗森邦: 《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54页。
    ④唐光华:《政治文化的沈思者——白鲁恂》,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98页。
    ⑤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128页。
    ①George J.Gilboy,The Myth Behind Chin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Vol.83,Issue 4,Jul/Aug 2004,pp.33-48.
    ②Paul Krugman,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Vol.73,No.6,November-December 1994,pp.75-76.
    ③李雨谦:《2009年中国GDP很可能超日本》,载《中国经济时报》,2010-01-18.
    ④[美]克里斯多夫·J.福斯特:《中国的秘密武器?——科学政策与全球实力》,载[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1,63页。
    ⑤Bates Gill and Yanzhong Huang,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s'Soft Power', Survival, Vol.48, No.2(Summer 2006),pp.27.
    ①韩康:《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的反思》,载《中国经济时报》,2010-01-18。
    ②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④[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④Bates Gill and Yanzhong Huang, 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s'Soft Power', Survival, Vol.48, No.2(Summer 2006),pp.27.
    ①Bill Powell,The Limits of Power,Time,Jul.19,2007.
    ②Carola McGiffert,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Competition and Coor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 Report of the CSIS Smart Power Initiative,March,2009.pp.126.
    ①资中筠:《冷眼向洋》(上卷),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8页。
    ②Sook-Jong Lee, China's Soft Power:Its Limits and Potentials, EAI Issue Briefing No. MASI 2009-07, October 20,2009,pp.7.
    ③Joshua Kurlantzick,China's Charm: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Policy Brief,No.47, June 2006,pp.1.
    ①Fareed Zakaria,Does the Future Belong to China? Newsweek, U.S. Edition, May 9,2005,pp.26-37.
    ②Fareed Zakaria,Does the Future Belong to China? Newsweek, U.S. Edition, May 9,2005,pp.26-37.
    ③Joseph S.Nye,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December 29,2005.
    ④刘杰:《中国软力量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⑤Fareed Zakaria,Does the Future Belong to China? Newsweek, U.S. Edition, May 9,2005,pp.26-37.
    ⑥Young Nam Cho and Jong Ho Jeong,China's Soft power:Discussions, Resources and Prospects,Asian Survey,Vol.48,No.3 (May/June 2008),pp.456.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96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09-19。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9-18。
    ②Joseph S.Nye,Jr.,Soft Power,Hard Power and Leadership,http://www.hks.harvard.edu/netgov/files/ talks/docs/11_06_06_seminar_Nye_HP_SP_Leadership.pdf,2006-11-06.
    ③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28.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06-30。
    ②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22.
    ①李希光、刘康:《美国媒体为什么消极报道中国》,载《环球时报》,2000-10-13。
    ②[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37页。
    ①王岳川:《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载唐晋主编:《大国软实力》,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美]戴维·蓝普顿:《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姚芸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①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序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Ⅱ页。
    ②《国际先驱导报》:《专访英国首相布朗:我对科学发展观非常感兴趣》,http://www.china.com.cn/ international/txt/2008-01/18/content_9552714.htm,2008-01-18。
    ③庞中英:《重新定义国家软力量》,载白岩主编:《新世纪的思考》第6卷,北京: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④刘继南、何辉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5-12-22。
    ①Joshua Kurlantzick,China's Charm: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Policy Brief,No.47,June 2006,pp.2.
    ②史丽萍、李成:《1997年成功抗击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展现大国风范》,载http://news.sina.com.cn/c/sd/ 2009-09-08/164018606822.shtml,2009-09-08.
    ③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35-36.
    ④杨光斌、李月军:《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⑤Christian Wagner,From Hard Power to Soft Power? Heidelberg Papers in South Asian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Working Paper No.26,March 2005,pp.2.
    ⑥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202.
    ①[法]魏柳南:《中国的威胁?》,王宝泉、叶寅晶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Joshua Kurlantzick,China's Charm: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Policy Brief,No.47,June 2006,pp.2.
    ③Sheng Ding,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China's Soft Power Wielding in the Global South,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Vol.13,No.2,2008,pp.199.
    ④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203.
    ⑤《大公报》:《从果敢事件看中国智慧》,http://www.chinanews.com.cn/hb/news/2009/09-04/1849908.shtml, 2009-09-04。
    ①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5.
    ②“和谐世界”的提法在国内外部分学者看来仍然值得认真研究。如许少民的《和谐世界:口号还是战略》,载http://www.comment-cn.net/politics/politicalidea/2009/0115/article 14571.html,2009-01-15;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相蓝欣的《戒言崛起,慎言和谐》,载于2006年3月26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及其评论文章:"Why Washington Can't Speak Chinese", The Washington Post,Sunday, April 16,2006。
    ③[美]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载[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④Joseph S.Nye,China's Re-emergence and the Future of the Asia-Pacific,Survival,Vol.39,Issue 4, Winter 1997, pp.65.
    ⑤《环球》: 《中国描绘人类未来积极图景——<环球>杂志对话约瑟夫·奈》,2007-10-16。
    ⑥[美]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载[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⑦陶季邑:《美国部分学者关于中国“和谐世界”国际战略的研究述评》,载《国际论坛》2009年第5期,第31页。
    ①Sheng Ding,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China's Soft Power Wielding in the Global South,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Vol.13,No.2,2008,pp.210.
    ②[美]戴维·蓝普顿:《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姚芸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③[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历程》,时殷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④[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0页。
    ⑤Joseph S.Nye,Jr.,The Benefits of Soft Power,http://hbswk.hbs.edu/archive/4290.html,2004-08-02.
    ①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133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29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④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与增进方略》,在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⑤[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7页。
    ⑥[法]魏柳南:《中国的威胁?》,王宝泉、叶寅晶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⑦[美]戴维·蓝普顿:《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姚芸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①洪国起、董国辉:《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人权主权霸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②Joseph S.Nye,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December 29,2005.
    ①唐光华:《政治文化的沈思者——白鲁恂》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00页。
    ②[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6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唐光华:《政治文化的沈思者——白鲁恂》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62页。
    ②[美]威廉·恩道尔:《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吕德宏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①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②Joseph S.Nye,Jr.,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Foreign Affairs,Vol.83,Issue 3,May/Jun 2004, pp.16-20.
    ③[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⑤[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文化与民主》,载[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①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②参见资中筠:《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上卷),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86-298页。
    ③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载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④郑彭年:《日本崛起的历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页。
    ①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22页。
    ②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Jr.,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Foreign Affairs.Vol.77.Issue 5,1998.pp.87.③[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文化与民主》,载[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④刘建飞主编:《政治文化与21世纪中美日关系·前言》,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⑤[加拿大]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⑥Hongying Wang and Yeh-Chung Lu,The Conception of Soft Power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Taiw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7(56),August 2008,pp.429.
    ①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与增进方略》,载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③[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相关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全集》相关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唐)吴兢等:《贞观政要》,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11、柏维春:《政治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对比分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白岩主编:《新世纪的思考》第6卷,北京: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13、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陈建宪:《文化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崔树义:《当代英国阶级状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蔡琪、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0、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21、丁则民等:《美国通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23、杜蒲:《极左思潮的历史考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4、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第四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25、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顾准:《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7、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30、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1995--2005》,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2、洪国起、董国辉:《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人权主权霸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33、黄硕风:《综合国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4、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5、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6、计秋枫、冯梁等:《英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37、纪宝成主编:《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景跃进、张小劲:《政治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梁茂信:《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刘国平:《美国民主制度输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1、刘澎:《当代美国宗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2、刘继南、何辉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刘继南、何辉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刘景华、丁笃本主编:《“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45、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刘建飞主编:《政治文化与21世纪中美日关系》,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
    47、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48、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49、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0、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李侃等编著:《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52、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构:比较政治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李春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5、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李培林等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7、李剑鸣:《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8、李剑鸣:《美国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9、李剑鸣、杨令侠主编:《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0、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61、雷家骥:《帝王的智慧——<贞观政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6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3、吕芳:《制度选择与国家的衰落》,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马普德、常士訚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5、马普德、常士訚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马普德、[加]威尔·金里卡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四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7、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8、马建中:《政治稳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0、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1、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72、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73、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74、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7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76、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7、冉隆勃、王振华: 《当代英国——政治、外交、社会、文化面面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8、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79、任剑涛:《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0、邵汉明: 《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1、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2、孙正甲:《政治文化》,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8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4、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5、沈汉:《英国宪章运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6、沈传亮:《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7、苏振兴:《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8、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90、唐晋主编:《大国软实力》,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91、唐晋主编:《大国崛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2、唐晋主编:《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93、唐光华:《政治文化的沈思者——白鲁恂》,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94、童世骏:《文化软实力》,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9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96、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7、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8、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9、王焱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0、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1、王晓德:《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2、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3、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104、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5、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6、王永本等编著:《世界上古中古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7、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汪波:《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文化分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9、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110、魏晓阳:《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透视日本宪政的百年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1、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版。
    112、肖德甫:《美国崛起沉思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版。
    113、肖滨:《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4、谢芳:《美国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115、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6、徐大同总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1--5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7、阎照祥:《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8、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9、燕继荣主编:《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0、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21、杨阳:《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2、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23、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4、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杨光斌、李月军:《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6、叶娟丽:《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尹保云:《现代化通病——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8、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9、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30、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2、余志森等:《美国通史》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3、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4、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5、资中筠:《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6、赵有田等:《综合国力竞争与文化冲突》,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137、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8、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9、郑彭年:《日本崛起的历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0、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141、[美]加里布埃尔·A.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4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4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5、[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46、[英]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杜汝楫、戴雅民译,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
    147、[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48、[美]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49、[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张慰慈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0、[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杨国标、戴瑞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51、[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历程》,时殷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52、[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谢延光等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7年版。
    153、[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南北战争以来的经历》,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54、[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55、[美]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5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15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58、[英]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59、[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0、[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61、[美]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2、[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公元前508年到1993年》,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64、[美]威廉·恩道尔:《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吕德宏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165、[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66、[美]费正清、刘光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67、[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68、[加拿大]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169、[美]斐鲁恂:《中国人的政治文化》,胡祖庆译,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2年版。
    170、[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71、[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 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72、[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钟开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3、[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4、[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5、[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7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77、[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79、[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80、[英]约翰·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8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8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8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84、[美]弗雷德·赫钦格、格雷丝·赫钦格:《美国教育的演进》,汤新楣译,北京: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1984年版。
    185、[英]伦纳德·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86、[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眭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87、[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高祖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88、[英]保罗·卡特里奇主编:《剑桥插图古希腊史》,郭小凌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189、[美]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美国通史》,吴金平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190、[美]H·S·康马杰:《美国精神》,南木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91、[美]罗伯特·克里斯托弗:《大和魂》,陈如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19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93、[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194、[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95、[美]戴维·蓝普顿:《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姚芸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196、[美]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97、[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9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9、[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盖建玲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200、[美]J.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02、[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03、[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204、[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5、[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0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7、[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08、[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09、[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0、[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1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 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3、[美]罗森邦:《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214、[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215、[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16、[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光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1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18、[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219、[英]J.S.密尔: 《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20、[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编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1、[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2、[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24、[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5、[美]奥托·纽曼、理查德·德·佐萨:《信息时代的美国梦》,凯万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26、[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谭朝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27、[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228、[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29、[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30、[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1、[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232、[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33、[美]道格拉斯·C.诺思: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34、[日]南博:《日本人论:从明治维新到现代》,邱琡雯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36、[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顾肃、吕建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237、[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38、[美]诺姆·乔姆斯基:《霸权还是生存——美国对全球统治的追求》,张鲲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239、[美]乔·萨托利: 《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40、[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41、[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西方的技术和日本的民族精神》,胡国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42、[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3、[美]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4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46、[荷]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47、[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48、[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249、[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50、[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5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52、[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刘青、牛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3、[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4、[美]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255、[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6、[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57、[法]魏柳南:《中国的威胁?》,王宝泉、叶寅晶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5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力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5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260、[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6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62、[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63、[美]伊多·奥伦:《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4、[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刘庆林、张光博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265、[美]特里·N.克拉克、文森特·霍夫曼-马丁诺编:《新政治文化》,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66、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编:《奴役与自由:美国的悖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主席演讲集(1961-1990)》,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7、邓显超: 《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载《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
    268、董立人、寇晓宇、陈荣德:《关于中国的“软实力”及其提升的思考》,载《探索》2005年第1期。
    269、冯钢:《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载《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70、郭洁敏:《论软权力的基础、条件及其运用准则》,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 3期。
    271、葛荃:《拿来与创新: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272、黄安年:《美国的崛起与发展》,载《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0期(上)。
    273、韩国志:《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探析》,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74、金太军、李善岳:《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载《人文杂志》1998年第6期。
    275、李月军:《近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与分析》,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76、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77、李浩: 《细品开放自信的盛唐文化》,载《三秦都市报》,2008-07-07。
    278、吕庆春:《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建构着的中国政治文化》,载《天府新论》2006年第l期。
    279、刘庆、王利涛:《近来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3期。
    280、刘绛华:《国家软实力分析》,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81、刘伟:《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简论》,载《理论月刊》2002年第4期。
    282、罗运璇:《试论国家软实力中的民族意识问题》,载《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283、马庆钰: 《中国政治文化论纲》,载《理论学刊》2002第6期。
    284、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285、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
    286、乃风、孔琳:《“国家软实力构建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报道》,载《国际公关》2007年第2期。
    287、庞中英: 《关于中国的软力量问题》,载《国际问题论坛》2006年总第42期。
    288、秦亚青: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形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89、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中国崛起“难度系数”调查》,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14期。
    290、唐慧云:《国内学术界中国软实力研究现状述评》,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91、陶季邑:《美国部分学者关于中国“和谐世界”国际战略的研究述评》,载《国际论坛》2009年第5期。
    292、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载《复旦学报》1988年第3期。
    29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载《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294、王希:《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1期。
    295、王希:《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
    296、谢晓娟:《论软权力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9期。
    297、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298、许少民:《中国发展软实力困境初探》,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9-11-3。
    299、杨冬云:《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载《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300、杨捷:《19世纪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案及其影响》,载《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01、俞正梁、颜声邦:《美国行为及其根源》,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302、俞可平:《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主要特征》,载《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
    303、虞崇胜、李艳丽: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分析》,载《学习论坛》2004年第11期。
    304、于毓蓝:《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悖论”》,载《学海》2003年第6期。
    305、甄小东:《英国殖民部的形成和演变论略》,载《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06、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集和晚清的中西文化冲突》,载《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307、张剑荆:《“大国热”冷思考:软实力致胜》,载《人民论坛》2007年第1期。
    308、张剑荆:《“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309、张文:《列宁“文化革命”思想探析》,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310、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l期。
    311、张骥、崔立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载《探索》2005年第6期。
    312、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上),载《学术界》2000年第6期。
    313、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下),载《学术界》2001年第l期。
    314、资中筠: 《二十世纪后半叶世界舞台上的美国》,载《美国研究》1993年第2期
    315、章一平: 《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11期。
    316、庄俊举:《“中国模式”研究的回顾》,载《人民论坛》2008年第24期。
    317、陈拯: 《反美主义:美国软权力的悖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
    318、陈玉刚:《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319、北京大学软实力课题组:《中国的软实力有哪些不足?》,载人民网,2009-09-16。
    320、曹印双:《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21、吴雨苍:《中国软实力的迷思:奈伊理论及相关争辩》,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2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11-08。
    32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3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5-12-22。
    1、Michael Brint,A Genealogy of Political Culture,Boulder:Westview Press,1991.
    2、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
    3、Chalmers Johnson,Blowback:The Cost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Empire,New York: Henry and Company,1999.
    4、Douglass C.North,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erformance,Co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L.W.Pye And S.Verba,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New York:Princeton University,1966.
    6、Lucian W.Pye,The Mandarin and the Cadre: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8.
    7、Jay M. Shafritz,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3.
    8、Hubert Vedrine,France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1.
    9、Bates Gill and Yanzhong Huang,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s'Soft Power',Survival, Vol.48,No.2,Summer 2006.
    10、Ian Hurd,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3,No.2,Spring 1999.
    11、Ronald Inglehart,The Renaissance of Political Cultur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2,No.4,Dec.1988.
    12、G.John Ikenberry and Charles.A.Kupchan,Socialization and Hegemonic Pow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4,No.3,Summer 1990.
    13、George Frost Kennan,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Foreign Affairs,Vol.25,No.4,1947.
    14、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Jr.,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Foreign Affairs,Vol.77,Issue 5,1998.
    15、Henry Kissinger,Our Nearsighted World Vision,The Washington Post,January 10,2000.
    16、Paul Krugman,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gin Affairs, Vol.73,No.6,November- December 1994.
    17、Sheng Ding,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China's Soft Power Wielding in the Global South,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Vol.13,No.2,2008.
    18、Joshua Kurlantzick,China's Charm: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Policy Brief,No.47, June 2006.
    19、Sook-Jong Lee,China's Soft Power:Its Limits and Potentials,EAI Issue Briefing No. MASI 2009-07,October 20,2009.
    20、Thomas Molloy,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as a Projection of Soft Power,The DISAM Journal,Summer 2003.
    21、George J.Gilboy.The Myth Behind Chin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Vol.83,Issue 4.Jul/Aug 2004.
    22、Josef Joffe,Gulliver Unbound:Can America Rule the World? The Twentieth Annual John Bonython Lecture,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Sydney,Australia,August 5,2003.
    23、Josef Joffe,How America Does It,Foreign Affairs,Vol.76,No.5,September/October 1997.
    24、Carola McGiffert,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Competition and Coor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 Report of the CSIS Smart Power Initiative, March 2009.
    25、Peter R.Moody,Jr.,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The China Quarterly, No.139,Sep.1994.
    26、Philip Bowring,Bush's America Is Developing an Image Problem,The New York Times, May 31,2001.
    27、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Issue 80,Fall 1990.
    28、Joseph S.Nye,China's Re-emergence and the Future of the Asia-Pacific,Survival, Vol.39, Issue 4, Winter 1997.
    29、Joseph S.Nye,The Power We Must Not Squander,The New York Times,January 3,2000.
    30、Joseph S.Nye,Think Again:Soft Power,Foreign Policy,February 2006.
    31、Joseph S.Nye,Jr.,Limits of American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7,No.4, Winter 20022003.
    32、Joseph S.Nye,Jr.,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05,Issue 2,1990.
    33、Joseph S.Nye,Jr.,Conflicts After the Cold War,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19,No.1, 1995.
    34、Joseph S.Nye,Jr.,Re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Vol.78,No.4,1999.
    35、Joseph S.Nye,The Rising Power of NGO's,Project Syndicate,June 2004.
    36、Joseph S.Nye,Jr.,Anti-Americanism:America Must Regain Its Soft Power,The New York Times,May 19,2004.
    37、Joseph S.Nye,Globalization and Anti-Americanism,Project Syndicate,October 2004.
    38、Joseph S.Nye,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Foreign Affairs,Vol.83,Issue 3,May/Jun 2004.
    39、Joseph S.Nye,Jr.,The Benefits of Soft Power,http://hbswk.hbs.edu/archive/4290.html, 2004-08-02.
    40、Joseph S.Nye,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December 29, 2005.
    41、Joseph S.Nye,Jr.,Soft Power,Hard Power and Leadership,http://www.hks.harvard.edu, 2006-10-27.
    42、Minxin Pei,Corruption Threatens China's Future,Carnegie Endowment Policy Brief No.55,October 2007.
    43、Bill Powell,The Limits of Power,Time,Jul.19,2007.
    44、Alexander Bohas,The Paradox of Anti-Americanism:Reflection on the Shallow Concept of Soft Power,Global Society,Vol.20,No.14,2006.
    45、F.M.Barnard,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Herder's Suggestive Insight,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3,No.2,Jun.,1969.
    46、Michelle Boorstein,15 Percent of Americans Have No Religion,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9,2009.
    47、Sheng Lijun,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symmetrical Strategic Partners,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22,No.3,1999.
    48、Young Nam Cho and Jong Ho JeongsChina's Soft power:Discussions,Resources and Prospects,Asian Survey,Vol.48,No.3,May/June 2008.
    49、Hongying Wang and Yeh-Chung Lu,The Conception of Soft Power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Taiwa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7(56),August 2008.
    50、Christian Wagner,From Hard Power to Soft Power? Heidelberg Papers in South Asian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Working Paper No.26,March 2005.
    51、Andrew Wedeman,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rruption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 180,Dec.2004.
    52、Fareed Zakaria,Does the Future Belong to China? News week,U.S.Edition,May 9,2005.
    53、G.A.Almond,Comparative Political Culture,The Journal ofPolitics,Vol.18,No.3,August, 19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