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秦汉葬日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漢简牍中所见的葬日原则,如“男女日”、“叢辰家”、“建除家”等,只是早期葬日制度的一個部分。秦漢的葬日制度一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從甲骨文、金文中的记载都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從商到漢,葬日制度经歷了一定的继承和演變,形成了机密而又繁复的體系。商代商王和贵族使用的以天干为日名的制度與葬日有密切的聯繋,甲骨文中亦能见個别具體的葬日例子。见诸西周诸多金文文献顯示,周代與商代的葬日制度有紧密的继承性。东周以降,春秋时期的葬日又能從《左傳》等傳统文献中得到體现;戰国、秦漢时期葬日的具體原则制度则可在近年出土的简牍文献中见到。战国到漢代,各類数術集中出现,使得葬日的占選出现體系上的分流。其中,叢辰和建除是两個最大的派别,虽然叢辰與建除都出自楚地,但流行的地區、时间和对後世的影響各不相同。
     由此,筆者從商代的日名制度出发,广泛利用傳世和出土文献,考證葬日制度從商到漢的流變,並歸纳出由占卜由以天干为本到以地支为本逐渐转變的體系,並初步探讨了该體系流變背後的思想根源。
The principle of burial-day of The Ch'in and Han dynasty consisted in the bamboo slips just a part of the hole system of the early Chinese.From the Shang and Chow dynasty,the system has been experienced a certain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formed a close and complicated one.The Kings and Nobles used a form named Jih-ming(日名)to record their burial-day in Shang time.And the people in Chow dynasty inherited their traditions.In the Spring and Fall time,we could find the Kings and Dukes'burial-day in the book of Tso-Chuan(《左傳》)And then,form Warring states to Han, several kinds of divination mostly appeared and made a complete system. Among them, Ts'ung-ch'en(叢辰)and Chien-ch'u(建除)were the two famous factions.
引文
1 1972年11月,陕西省户系朱家堡和系城医院各赣现涣墓一座,出土朱書陶瓶2件。该件文字後会有2道早期道教符录。另1件文为:“太阳之精,随日为德。利以丹沙……百福得。如律令。”兑禚振西:《陕西户系的两座漢墓》,载《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1期。
    2[汉]鄭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羲:《禮记正羲》。
    3英国汉学家鲁唯一(Michael Loewe)认为,困汉代人心的主要问题很可能與其他文化,如以色列人或希人所面的相差无。他们關心上界力量的本贾,以及他们能否被識别、按触和膜拜。中国人渴望确定人死之後的命运,以及保障其来生幸福的最佳途径。有些人试固瞭解人類置身於其中的这个世界的笵围及其运行模式:或者,他们追问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及其與其他生物的關保。有些人试固避免看不兑的邪恶影磐的最恶劣结果,另一些人则想法设法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兑Michael Loewe, Faith, Myth and Reason in Han China, Hackett Publishing co., Rome Italy,1994
    4范志军:《從<日書>看漢代人的葬日》,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宋(?)萍:《先秦秦漢喪葬習俗中的数術行为》,载《管子学刊》,2008年第2期。
    5支表甲骨编虢为合37986,为武丁时期甲骨。兑胡厚宣繱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歷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甲骨文合集(正绩)》,中华書局,1978-1982年。在甲骨卜辞中,如何记载占卜的情况,都有一套格式。一條完整的卜辭包括数辭、命辭、占辭和验辭四个部分。辭是记载占卜的时间,即干支日,和占卜的人,即王或贞人;命辭是要卜问的事项;占辭是占卜後根掳卜兆作出的吉凶判断;验辭是補记的事情结果,或封占卜情况是否應验的记錄。以干支记日的六十甲子在卜辭中完整运用,歷法上已将一月分为三十天,年分十二佃月,阎年有十三個月,闰月柟十三月。该卜辭可能为贞人学干支表或相当於日常使用的一種工具書。肇者認为,天干地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神话时期。《世本》曰:“容成造歷,大橈作甲子。”大橈是黄帝峙的史官,天干地支的使用應该至少早於商代,或为傅说中的黄帝峙代。《尚书·橈典》:“乃命羲和,敛若吴天。”这里的羲和指小时掌天文的最高官吏。《世本》又云:“黄帝使羲和占日,常義占月。”《山海经·大荒南经》云:“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这里所说的常義就是後世的嫦娥。羲、娥古音同属歌部疑母,可互通假。《说文·我部》云:“羲”,從我、從羊。”《说文·兮部》谓“羲,從兮、義聲”。《莊子·马蹄》陵德明《经典釋文》云:“羲,本作羲”。是“羲”通作羲。《禮记·檀弓上》睦德明《经典释文》:“義,又作蛾”。《文撰·畏杨赋》李善诛:“蛾,古義字”。这样,早期“生十有二月”的常羲,後来就演燮为奔月的嫦娥了。者認为这佃神话可以解词为:“羲和占日,制订十佃天干:常羲占月,制订十二個地支。”这是天干地支由来的一個早期神话。
    6[魏]张揖:《廣雅·释天》。《廣雅》認为“干”以木为部首,本指树木的主干,枝则为主干分出的枝条。
    7黄怀信:《大戴禮记睡校集注》,页618,三秦出版社,2005年。[清]王聘珍:《大戴禮记解诂》,页99,《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83年。
    8[漢]郑玄主,[唐]贾公彦疏:《周禮注疏》。
    9[漢]刘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页254,中华书局,1989年。
    10[宋]典祖:《楚辭谱注》,页174,凤凰傅媒出版集团.2007年。
    11书·小典》注文“歷象月星辰”云:“日月所会,谓日月交会於十二次也。寅曰析木,卯曰大火,辰曰寿星,巳日郭尾,午曰郭火,未曰鹑首,申曰实沈,酉曰大梁,戌曰降娄,亥曰取皆,子曰玄号,丑曰星纪”。意思是说,每年夏歷十二月的朔时,太阳舆月亮處於同一方位。这时,日月相会的那個地方就叫做辰。一年共相会十二次,所以有十二辰。古人依次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與黄道十二次相对應。见刘道超:《择吉與中国文化》,页165,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厚宣繱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歷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甲骨文合集(正绩)》,中华书局,1978-1982年。
    13[晋]杜预诸,[唐]孔颖连等正羲:《春秋左氏傅正義》。
    14[漢]郑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義:《禮记正義》。
    15[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等正義:《周易正義》。
    16[汉]刘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褚子集成》本,页218,中华书局,1989年。
    17[晋]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模子内篇校釋》,《新编诸子集成》本,页301,中华书局,1985年。
    18[清]王夫之:《周易外傅》卷七,页247,中华書局,1977年。
    19[漢]司马遷:《史记》,页91-110,中华书局,1959年。上甲微之前,《史记》尚记载有先王8人,先後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国、冥、振。其中契为傅说中的商族始祖。《史记·殷本纪》曰:“殷契,母曰簡狄,有氏之女,为帝容次妃。三人行浴,见玄岛随其卵,筒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诗·商颂》:“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從契至汤凡十四代,《史记索隐》引《国语》曰:“玄王勤商,十四代典。玄王,契也。”契大约在舜帝峙期,《史韶·殷本纪》帝舜封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由契至振的殷先王中有相土、冥等见於卜辭,可参见王国维之《殷卜辭中所兑先公先王考》。但卜辭不能连绩其世系,皆属於殷王朝建立以後封还祖的祭祀。且契至振的殷先王按时代排序應在夏代中早期,故本文在讨论商代先公先王峙,從有明确的谱系记载的上甲微開始。
    20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郭沫若全集》,页168、页191-192,科学出版社,1983年。
    21《古本竹书纪年》,湖北官害局刻本,清光绪三年。
    22[魏]王肃伪孔安国傅,[唐]孔颖连等正羲:《尚書正義》。
    23张富祥認为日名制度於殷王族的婚姻制度有關,“十日之名作为此種特殊符唬,不过代表古代贵族男子娶同姓女子的十房而已,只是任何一位男性佃艘因为要避開血缘關系过分亲近的婚姻,同时又受到是否狄合通婚的其他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一般都不可能占满十房。”张富祥:《商王名虢舆上古日名制度研究》,载《歷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4[清]陈立:《白虎通疏證》,页409,《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書局,1994年。
    25[漢]郸玄注:《纬書八種》卷上,清道光八年福建重修乾隆武英殿聚珍版书;《易纬》卷上,《叢書集成初编》影印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
    26《史记·殷本纪·索隐》引黄甫谧云:“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名,蓋自微始。”又《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纪》云:“帝祖乙以乙日生,故谓之帝乙。孔子所谓五世之外锡命疏可同名者也。是以祖乙不为纬,蓋殷禮也。”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第893册,页791,台湾商務印书馆,民国75年。
    27[宋]吕大:《考古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第840册,页153,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
    28王国维:《殷卜醉中所兑先公先王考》,《觀堂集林》卷九,页424,中华書局,1959年。
    29王国维:《殷禮征文·殷人以日为名之由来》,《王国维遗书》第9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30董作賓:《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国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種《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步论文集》上册,页326,民国24年。
    31吴榮光:《筠清馆金文》卷一“商祖乙解”,南海吴氏校刊本,清道光王寅年。
    32陈萝家:《商王廟虢考》,《考古学报》第八册,1954年。
    33陈萝家:《殷墟卜辭综述》,页405,中华书局,1988年。
    34李学勤:《论殷代亲族制度》,载《文史哲》,1957年第11期;《评陈萝家<殷墟不辭综述>》,载《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35张光直:《商王廟虢新考》、《谈王亥與伊尹的祭日並再论殷商王制》,载《中国青铜时代》,台湾聊经出版社,民国73年。
    36马承源:《阴於商周贵族使用日干柟谓问题》,载《王国维学術研究论文集》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7年。
    37朱凤翰:《金文日名统计與商代晚期商人日名制》,载《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陈研讨会论文集》,1989年。同载於《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38王国维:《殷卜辭中所兑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卷九,页424,中华书局,1959年;张光直:《中国青铜峙代》,页186,三联署店,1983年;榻希枚:《從讳名制、祖系同名制看商王廟号问题——张光直著<中国青铜峙代>讀後(摘要)》,载《先秦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1期。
    39李学勤等:《英国所藏甲骨》,第2674片,中华書局,1985年
    40李学勤:《论殷代亲族制度》,载《文史哲》,1957年第11期。
    41李学勤:《论殷代亲族制度》,载《文史哲》,1957年第11期。
    42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页783,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43埋葬日若被视位廟号的话,那麽,商代最後一位王纣王是被烧死的,因而就彦生了疑问:埋葬日为何是辛日?但是《墨子·明鬼下》记载给了我们一侗暗示,他的埋葬是可能的:“武王逐奔入宫,偶年梓株,折纣王而系之赤环,载之白旗,以为天下诸侯谬。”即纣王被周武王杀死,存在著被埋葬的可能。造個问题在下文中将详细论及。
    44胡厚宣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歷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甲骨文合集》,第32384片,中华書局,1978-1982年。以下皆同。
    45王国维:《殷卜辭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觀堂集林》卷九,页440,中华書局,1959年。
    46[春秋]左丘明(傳):《国语》,页112,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47于省吾:《释上甲六示的廟号以及我国成文歷史的開始》,见《甲骨文字释林》,页193-198,中华書局,1979年。
    49包括可以隸定,但还不知道确叨含義的字。不可以隸定的字移錄原文。见赵诚:《甲骨文字学纲要》,“字型璁”25页,中华書局,2005年。这個统计不包括工国维所考釋出来的王亥、工俊等人名。王国维考释文章兑《殷卜辭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讀考》,找《观堂集林》卷九,中华书局,1959年。
    50张光直:《谈王亥與伊尹的祭日並再论殷商王制》,载《中国青铜时代》,台湾聊经出版社,民国73年。
    53连劭名:《商代的日書舆卜日》,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3期。孩文中提到的若干“日名”,大多数不應解釋为具體的祭日或祭祀之名,如“又(有)日”等。但“可日”和“言日”较为正确,可以理解为具體之日名。
    54[漢]荀爽:《九家易解》,《漢魏遗书钞经翼》初集,清嘉度三年刻本。
    55[魏]王弼、[晋]韩康伯诸,[唐]孔颖连等正羲:《周易正義》。
    56《冠子》第五,《四部铺要》本,民国25年。
    57[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诸子集成》本,2006年。高明:《帛書老子校注》,页222,中华書局,1996年。此语同见於敦煌本《老子》:P.2255等;吐鲁番本《老子》:大谷8111等;石刻本《老子》:焦山本等。
    58[南齊]顾欢(托名):《道德经注疏》,《吴舆刘氏嘉業堂叢書》刻本,民国7年。
    59[漢]司马遷:《史记》,页3220,中华书局,1959年。
    60[魏]王肃伪孔安国傅、[唐]孔颍连等:《正義尚书》。
    61[漢]司马遷:《史记》,页105,中华书局,1959年。
    62兑王国维:《观堂集林》,页429。在漢代以前文献中,封商纣的认呼大致有两種:《尚書》一律写作受:《周易》、《禮记》、《左傅》、《论語》、《孟子》都写作纣。《尚害·西伯勘黎》孔颖连引郊玄日:“纣,帝乙之少子,名辛,帝乙受而欲立焉。虢曰‘受德’,时人傅聲作‘纣’也。史掌书,知其本,故曰‘受’。”《史纪·殷本纪》日:“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郑玄和司马遷都認为纣的本名为辛。
    63即周武王十一年二月甲子(五)日,《史记》、《逸周書》等记载是正确的。《史记·商本纪》:“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臺,衣其賓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颐,系之大自旗。毅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间。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绩殷祀,令修篮庚之政。殷民大悦。於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後世眨帝唬,號为王。而封殷後为褚侯,属周。”1976年出土的青铜器利簋文日:“武王征商,惟甲子朝。葳鼎,克。昏莫有商。”上博楚筒《容成氏》曰:“甲子昧爽,威鼎克商。武王乃出革车五百乘,带甲三千,以宵会诸侯之邮於牧野。纣不知其未有成政,而得失於民之辰也,或亦起师逆之。武王於是乎素冠冕,以告闵於天,曰:‘纣为无道,昏者百姓,择约诸侯,绝種侮姓,土玉水酒,天将诛焉,吾励天威之。’武王索甲以隙於殷郊牧野,使师尚父與百夫致师,以大卒驰纣师。纣师虽罘,皆无心戰,心欲武王橙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畔纣。纣走,返入登於鹿壹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兑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逸周书·世俘》曰:“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於上,则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
    64武王伐纣之峙,關於帝辛之死歷来有雨種说法,其一即《逸周书·世俘》所言“刘商王纣”,即杀纣。《墨子·明鬼F》:“(武王)舆殷人戰乎牧野,王禽费中、悪来,畔百走。武王逐奔入宫,年梓株,折纣而系之赤环,载之自旗。”《荀子·正论》:“昔这武王伐有商,诛纣断其首,系之赤旗。”《战国策·趟策》:“文王拘芰里,武王羁於玉门,卒靳纣之頭。而懑於太白者,是武王之功也。”《尸子》:“武王亲射悪来之口,亲砟殷纣之頭,手污於血,不温而食。常此之时,猫猛默也。”又有纣王被擒的记载,《韩非子·喻老》:“文王兑置於玉门,颜色不燮,而武王擒纣於牧野。”《吕氏春秋·简選》:“武王虎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事於牧野,而纣为禽。《风俗通羲》引《逸書》:“武王戒车三百雨,虎贲八百人,禽纣於牧之野。”《竹書纪年》:“武王亲擒受於南车之臺。”其二即纣自焚而死。《逸周害·克殷》:“商师大崩,商辛奔内,登於鹿臺之上,屏遮而自燔於火。”《逸周书·世俘》:“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史记·殷本纪》:“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臺,亦其賓玉衣,赴火而死。”《史记·周本纪》:“纣走反入,登於鹿臺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纣王死後,又被武王断死斩首,燧旗示罘。《逸周書·克殷》:“(武王)先入嫡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後下车,而攀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系诸大白。”《史记·周本记》:“(武王)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後下车,以轻会擎之,以黄钺靳纣頭,系大白之旗。”《史记》记载纣自焚皆来自《逸周书》,然而《逸周书》中有明顯的矛盾之處,即纣王自焚之後“四千庶玉 销於火”而王屣留存,以待武王斩首,故纣王當不是死於自焚,而为武王所杀。
    65《逸周书》,《四部维要》本,中华書局,民国25年。以下皆同。
    66纣王墓在淇系城束8公里河口村北,淇河口大橘北侧淇河大堤内,墓冢高大。其北还有两個小冢,一日娘娘冢,一曰妲已冢。《嘉靖淇系志》曰:“在系东北十五里四流口社淇河内,相傅殷纣葬於此。”《水经注》卷九云:“淇水又东出山,分为二水,水会立石堰,遏水以沃自满,左为菀水,右则淇水。自元甫城东南,迳朝歌系北。《竹書纪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於收衔,即此也。淇水又束,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流。老人晨将渡水,而沈吟暵济。纣间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賓,故畏寒也。纣乃於此断经而视髓也。其水南流东屈,迳朝歌城南。《晋书地道记》曰:‘本沫邑地。’《诗》云:‘爱采唐矣,沫之榔矣。’殷王武丁,始遷居之,为殷都也。《禹贡》:‘纣纣都在冀州大逵之野’,即此矣。有糟邱酒池之事焉。有新聲靡,号邑朝歌。晋灼曰:‘《史记·樂書》,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峙也。故墨子闻之,悪而回车,不迳其邑。’《论语撰考澈》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拚目,宰予独顾,由蹙堕车。’宋均日:‘子路患宰予顾视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堕车也。’”见[北魏]郧道元著,隙橘瞬校證:《水经注校證·淇水》,页223,中华书局,2007年。
    67[春秋]左丘明(傅):《国语》,页327,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68《殷虚文字乙编》6951片。董作寅:《殷虚文字乙编》,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民国37年。
    69《殷虚文字乙编》3092片。董作賓:《殷虚文字乙编》,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民国37年。
    70《卜辭通纂》373片。郭沫若:《卜辭通纂》,《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2卷,科学出版社,1983年。
    71《殷虚文字乙编》5296片。董作寅:《殷虚文字乙编》,中央研究院歷史藉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民幽37年。
    72《卜辭通纂》369片。郭沫若:《卜辭通纂》,《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2卷,科学出版社,1983年。
    73《卜辭通纂》367片。郭沫若:《卜辭通纂》,《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2卷,科学出版社,1983年。
    74《卜辭通纂》373片。郭沫若:《卜辭通纂》,《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2卷,科学出版社,1983年。
    75關於商人的先祖死後的地位,從殷墟甲骨文字可以看出,这些次於上帝一等的帝不慬作为上天的神明,而且依收可以和他们活著的後人还行相互的交流。“至於造些次级的帝,由於先前都是人世间的成员,他们與人间任然保持著之间的關联。與帝的交流,或者可以通过这些帝的後裔直接还行,或者可以藉助於受到超自然力量保佑的専门媒介。”兑Michael Loewe, Faith, Myth and Reason in Han China, Hackett Publishing co., Rome Italy,1994
    76[魏]王肃伪孔安国傅、[唐]孔颖连等:《正義尚書》。
    77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青铜时代》,页9-22,科学出版社,1983年。
    78王国维:《殷卜辭中所兑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卷九,页438,中华書局,1959年。
    79周明初校注:《山海经校注》,页167,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80周明初校敲:《山海经校注》,页131,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81[漢]刘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页254,中华書局,1989年。
    82郭沫若《释干支》指出十天干麇生分两个阶。第一阶甲、乙、丙、丁,生於渔獵时代,其字象形於焦身之物:甲像鱼鳞,乙像鱼肠,丙像焦尾,丁像焦晴。第二阶是戊、己、庚、辛、壬、癸,彦生於金石並用时代或青铜时代,其字象形於金属武器。由他向考古学上之证明,殷代已有青铜之证,與此十干文字之後六字相恰和。用知此六字至少當为除人之補造。郭沫若:《释干支》,见《甲骨文字研究》,科学出版社,1983年。
    1宋代学者如吕大,则以金文中有无日名作为铜器断代标怀,他在《考古固》“庚鼎”、“辛鼎”、“癸鼎”下提到:“按《史记》夏商未有益,其君皆以甲乙为号,则此三器疑皆夏商之器。”[宋]吕大區:《考古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40册,页153,台湾商務印書馆,民国75年。
    2羅振玉:《殷文存》序,上海掷藁山房石印本,民国6年。
    3张懋镕:《周人不用日名说》,《载《歷史研究》,1993年第5期;《西周青铜器断代两系说句議》,载《考古学报》,2005年第1期。
    4张氏统计的8件使用日名的西周铜器是:召公後代所翁的6件铜器,即燕侯作父辛鼎、伯苏鼎、苏爵、伯惠岙、惠鼎、叔遂鼎:平顶山應国墓地8号墓出土的愿公鼎;漾姬簋(《三代》08.01.1)。同时,张氏以《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会编》一书中的160件器物做了统计,指出有159件不用日名,用日名焉應公鼎一件。这159件为:虢季器40件,虢仲器1件,号宫父器1件,虢硕父器1件,應公器1件,應事器1件,應侯器5件,應侯冉器6件,應伯器1件,應侯见工器5件,柞伯器1件,鄭伯器1件,蔡叔器1件,柴仲器1件,毛伯器1件,康伯器1件,燕侯克器2件,召伯虎器1件,邢叔器1件,来器31件,鲁侯器2件,芮公叔器1件,晋侯封器1件,晋侯稣器21件,晋侯昕器5件,晋侯器5件,晋候焚马器4件,晋侯邦父器1件,晋侯喜父器1件,晋叔家父器1件,叔矢器1件,晋仲章父器1件,晋韦父器1件,晋 伯隆父器1件。张懋镕:《再論周人不用日名说》,载《文博》,2009年第3期。
    5[晋]杜预註,[庸]孔颖達等正義:《春秋左氏傳正義》。
    6周寶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释》,《史密簋銘文集释》,页145,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7[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語注疏》。
    8[漢]司马遷:《史记》,页111-116,中华書局,1959。
    9周原甲骨H11:1—27:1。见陈志方、侯忠義、陈敏:《西周甲文注》,页1,学林出版社,2003年。亦见王宇信:《西周甲骨述論》,载《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二辑,页348-353,上海古籍書店,1986年。
    10關於西周中华使用謚號,本文從王国维说,是基本正确的结论。西周一代若從文王算起,共歷13王。據史籍,他们的稱號依次是文、武、成、康、昭、穆、恭、懿、孝、夷、属、宣、幽。而根據古代文献的一些记述,这些稱號则是依照各王生前的行状由臣子们議定的。《藝文類聚·禮部下·謚》引《五经通義》:“謚之言,列其所行。身虽死,名常存,故谓之謚。”根據托名於周公而實成书於战国之际甚或更晚的《逸周书·謚法》,西周前十一王都为美謚,唯厲、幽二王为恶謚。《左傳·襄公十三年》:“楚子疾,告大夫曰:‘不谷不德,少主社稷”。“若以大夫之靈,獲保首领以没於地下,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请为‘霞’若‘万’,大夫择焉。”杜预註曰:“欲受恶謚以歸先君也。戮殺不辜曰厲。又《宣公十年》:“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亂,研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謚之曰靈。”幽公为子家所弑,事见於《宣公 四年》经傅。此言“改葬幽公,議之曰囊”,知其前益为“幽”,今改議“囊”,则“幽”为悪益燕疑。故《孟子·离娄上》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杀团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曰‘万’,雕孝子慈系,百世不能改也。”王国维虽掳金文材料提出“周初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号而非益也”,“議法之作,其在宗周共、懿诸王以後乎?”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八,《通敦跋》,页895,中苹書局,1959。
    11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郭沫若全集》考古编,页198,科学出版社,1983年。
    12[漢]司焉遷:《史纪》,页1621,中华書局,1959年。
    13[漢]司马遷:《史记》,页1481,中华书局,1959年。
    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平顶山應国墓地八号墓发掘簡报》,载《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15李孕勤:《谈盂方鼎及其他》,载《文物》,1997年第12期。
    16[漢]郸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義:《禮记正義》。
    17[清]王聘珍:《大戴禮纪解诂》,页183,《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書局,1983年。
    18洛阳北周墓M347:6出土。洛阳市文物工作陈:《洛赐北窑西周墓》,页87,文物出版社,1999年。
    19《左傅·喜公十年》狐突語:“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晋]杜预注,[唐]孔颍连等正義:《春秋左氏傅正羲》。
    20李学勤:《试论新发现的版方鼎和榮仲方鼎》,载《文物》,2005年第9期。
    21《集成》5922,陈介祺收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5922号,中华书局,1984~ 1994年。刘雨等:《商周金文著錄表》,页892,中华書局,2002年。
    22《集成》930,美国著金山亚洲美術博物馆布伦戴奇藏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930虢,中苹害局,1984~1994年。刘雨等:《商周金文著錄表》,页152,中华书局,2002年。
    23[春秋]左丘明(傅):《国語》,页120,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24[秦]吕不韦撰,许维通集释:《吕氏春秋集釋》,《新编诸子集成》本,页49,中华書局,2009年。
    25[魏]王肃伪孔安国傅,[唐]孔颖连等正羲:《尚书正羲》。
    26[春秋]左丘明(傅):《国语》,页120,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27[春秋]左丘明(傅):《国语》,页215,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28[漢]司马遷:《史记》,页133,中华书局,1959年。
    29《集成》4330,前国立中央博物馆寿浦處收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4330号,中苹书局,1984-1994年。刘雨等:《商周金文著錄表》,页643,中华書局,2002年。
    30[晋]杜预注、[唐]孔颖连疏:《春秋左傅正羲》。
    31温廷敬:《沈子订釋》,载《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月刊》第3卷3期,民国23年。
    32《集成》3980,陕承裘收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3980号,中华书局,1984~1994年。刘雨等:《商周金文著录表》,页581,中华书局,2002年。
    33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字中心编:《金文资料库》1.0,廣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3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页121,文物出版社,1989年。
    35[漢]郑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義:《禮记正義》。
    36[清]顾炎武撰,陈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卷四,页199,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漢]郑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義:《橙记正義》。
    38[漢]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義禮注疏》。
    39[漢]郑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義:《禮记正義》。
    40[漢]毛亨傅、郑玄建、[唐]孔颖连等正義:《毛诗正義》
    41[漢]鄭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義:《禮记正義》。《礼记》义曰:“明日附于祖父祭,其變而之占祭也。比至於附,必於是日也,接不忍一日未有所也。殷练而附,周卒哭而附,孔子善殷。”中認为虞祭过後,先人依附祖廟。
    42[漢]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義禮注疏》。
    43以下材料皆见诸《左傅》,出處兑後各年,不复列出[晋]杜预注、[唐]孔颖连疏:《春秋左傅正義》。
    44[秦]吕不章撰,许维遹集釋:《吕氏春秋集釋》.页582,新编褚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9年。
    45子弹库楚帛书於1942年被盗掘,流入美国。商承祚藏有13残片。见商志谭:《记商承祚教授藏长沙子弹库楚国残帛書》,载《文物》,1992年第11期。
    46《论语·公冶长》日:“子张问:‘一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
    47陈夢家通过对甲骨卜辭的深入研究證明:“殷代的帝是上帝,和上下之‘上’不同。卜辭的‘天’没有作‘上天’之義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甲骨文的表示人頭上的天空,並没有神性,而且不與上帝通用。“卜辭並无明顯的祭祀上帝的记录。”殷代的帝王認为自己的祖先死後回歸“帝廷”,“賓於帝”,是上帝永遠的客人。他们只能通过祭祀祖先,将自己的意願轉告给上帝,從而得到上帝的祐護。陈夢家:《殷墟卜辭综述》,页581,中华书局,1965。
    48[魏]王肃伪孔安国傳,[唐]孔颖達等正義:《尚书正義》。
    49[漢]毛亨傳,郑玄笺,[唐]孔颖達等正義:《毛诗正義》。
    50[漢]毛亨傳,郑玄笺,[唐]孔颖達等正義:《毛诗正義》。
    51[魏]王肃伪孔安国傳,[唐]孔颖達等正義:《尚书正義》。
    52[魏]王肃伪孔安国傳,[唐]孔颍達等正義:《尚书正義》。
    53[魏]王肃伪孔安国傳,[唐]孔颍達等正義:《尚書正義》。
    54[魏]王肃伪孔安国傳,[唐]孔颖達等正義:《尚書正義》。
    55[魏]王肃伪孔安国傳,[唐]孔颖達等正義:《尚書正義》。
    56[漢]郑玄注,[唐]孔颍達等正義:《禮记正義》。
    1從甲骨文看,及本文第一章所述,《日書》可能彦生於商代,至少與商代的佃别卜辭關系密切,至战国、秦漢时大为流行。《史记·日者列傅》云:“自占受命而王,王者之與何当不以卜巫决於天命哉。其於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人,任於卜者。太卜之起,由漢举而有。”司马贞《索隠》曰:“名卜曰日者以墨,所以卜巫、占候、时日、通名,日者故也。”由此可见,周、秦、漢三代是日者大举之畴,日者即属社会中的一门専取,與此相應生了著述《日书》。漢代封卜葬日非常重视,汉代负责卜日的官员为太史。《後漢书·袁张韩周列傅》日:“太史卜日。”卜葬日亦是其取。东漢时赵咨反对厚葬,並立下反封卜日的遗言。《後漢書·趟咨傅》曰:“勿卜时日。”漢顺帝峙吴雄,少峙葬母,违背了卜宅和卜日的原则,也反應了卜日在丧葬活勤中的重要性。《後漢書·吴雄傅》:“雄少峙家贫,丧母,營人所不对土者,择葬其中。丧事趣辨,不问时日。”在汉代的作品中渗透著術数,亦有専门著书立说者。《後漢书·王景傅》:“初,(王)景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上,質於奢,而裂書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家術数文書,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狄於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云。”李贤注释“冢宅紧急”为:“葬送造宅之法,若黄帝、青岛之书也。”其实就是先秦的卜宅兆,不过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大衍玄基》及各地择日術的出现,说明秦漢峙期择葬術已经不再由専门的政府官员操纵,而成为大尕化、普通化的一种術数。黄帝、青岛之书是専门的择宅书,出现在魏晋以後。青岛在後代被认为风水,是堪舆的一種,是専门相阴宅的術数。《青岛先生葬经》云:“先生漢峙人,精地理阴阳之衍,而史失其名。晋郭氏《葬書》引经日为诬者即此是也。先生之言简而磁约,而当诚是後世云阳之祖书也。”漢代文献无记载有關青乌的资料,但被晋代郭璞认引,應孩去漢不速。青岛在漢代似乎还没有成为相隂宅衍的代名词,到了魏晋时期,道家始将其作为相地之衍。葛洪《报模子》日:“相地理则书青岛之说。”唐代之後,青乌便成相云宅之術了。《售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藝文志》皆有《青岛子》三卷。
    2刘樂賢:《简帛数衍文献探論》,李学勤主编《新出简帛研究叢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何整全:《漢简<日书>叢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歷史系编《簡版学研究》第二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4吴小强:《秦简日書集释》,页43,岳麓書社,2000年。
    5吴小强:《秦筒日书集釋》,页166,岳麓書社,2000年。
    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釋》,页214,岳麓書社,2000年。
    7放马滩秦简《日書》甲種第1簡至第4简下部。秦筒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簡甲種<日書>釋文》,《秦漢筒版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漢墓简讀》,“第五節、竹简與木板”,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
    9刘樂賢:《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页72,文津出版社,1994年。
    10[汉]董仲舒撰,苏舆義證:《春秋繁露義證》,《新编诸子集成》本,页446,中华书局,1992年。
    11[漢]王充著,王晖校释:《论衡校釋》,《新编诸子集成》本,页782,中华書局,1990年。
    12[漢]班固:《漢書》,页2744,中华書局,1962年。
    13[漢]董仲舒撰,蘓舆義證:《春秋繁露羲證》,《新编诸子集成》本,页446,中华书局,1992年。
    14[漢]京房:《京氏易傅》,兑《四库術数類叢书(六)》,页44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5[漢]桓宽撰,王利器校注:《髓缄论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页557,中华书局,1992年。
    16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泉汉簡釋粹》,页178-17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8[晋]杜预注,[唐]孔颖连等正義:《春秋左氏傅正義》。
    19[漢]司马遷:《史记》,页1361,中华书局,1959年。
    20[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语主疏》。
    21[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输語主疏》。
    22[汉]毛亨傅,郑玄笺,[唐]孔颖连等正羲:《毛诗正義》。
    23[漢]郑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羲:《禮记正羲》。
    24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页337,中华书局,1993年。
    25[漢]刘安撰,到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页141,中华書局,1989年。
    26[汉]王充著,王晖校释:《论衡校釋》,《新编诸子集成》本,页871,中华书局,1990年。
    1[漢]王充著,王晖校释:《论衡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页989,中华書局,1990年。
    2[漢]司马遷:《史记》,页3222,中华書局,1959年。
    3饒宗颐:《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页11-12,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
    4稷,《广韻》子力切,原意为一種農作物。《爾雅·釋草》日:“粢,稷。”邢昺疏:“郭雲‘今江东人呼粟为粢’,然则粢也、稷也、粟也正是一物。”北魏贾思勰《齊民要術·種穀》曰:“穀,稷也,名粟。”说,为高粱的别名。《廣雅·釋草》王念孫疏证曰:“稷,今人谓之高粱。”《说文·禾部》玉裁註引清程瑤田《九榖考》曰:“北方谓之高粱,或谓之红粱。”又一说,谓不黏的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稷》曰:“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又为古代主管農之官。《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曰:“稷,田正也。”孔颖達疏曰:“正,长也,稷是田官之长。”《国语·周语上》:“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韦昭注日:“稷,官也。”又为五谷之神。《禮记·祭法》曰:“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榖;夏之衰也,周棄继之,故祀以为稷。”孔颖達疏曰:“‘故祀以为稷’者,谓農 及棄,皆祀之以配稷之神。”亦为祭祀谷神。《莊子·庚桑楚》曰:“子胡不相與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荀子·禮论》:“故社,祭社也;稷,祭稷也。”或为祭祀谷神之處所。《漢書·郊祀誌下》曰:“聖漢興,禮儀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於官社後立官稷。”
    5《原本玉篇残卷》无椶字。椶字见《大廣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6年。
    6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页334,中华書局,1993年。
    7[漢]司马遷:《史记》,页1950,中华书局,1959年。
    8诸祖耿:《戰国策集注隧考》,页112,凤凰傅媒出版集国,2008年。
    9[漢]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義禮注疏》。
    10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褚子集成》本,页334,中华书局,1993年。
    11[清]郭庆藩:《莊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页170,中华书局,1961年。
    12[秦]吕不韦撰,许维遹集释:《吕氏春秋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页173,中华書局,2009年。
    13[涣]揚雄撰,刘韶军集注:《太玄集注》,《新编诸子集成》本,页124,中华书局,1998年。
    14[漢]鄭玄注,[唐]孔颖连正義:《禮记正羲》。
    15《六韬》,《四部借要》本,中华书局,民国25年。
    16[漢]王充著,王晖校释:《论衡校釋》.《新编褚子集成》本,页680,中苹书局,1990年。
    17[三国]范华:《後汉书》,页259,中华书局,1965年。
    18[漢]司马遷:《史记》,页2723,中华书局,1959年。
    19[春秋]左丘明(傅):《国语》,页267,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24吴小强:《秦筒日書集釋》,页35-36,岳麓書社,2000年。
    25吴小强:《秦简日書集释》,页189-191,岳麓书社,2000年。
    26[漢]刘安撰,别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页218,中华書局,1989年。
    27《孔叢子》,《四部僃要》本,中华書局,民国25年。
    29[春秋]左丘明(傅):《溺语》,页325,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30又如《山海经·海外西经》日:“(啓)乘雨能,雲蕊三层,左手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墨子·非樂上》引《武观》曰:“啓子淫溢康樂,野於欲食。将将锽锽,筅磐以方。湛属於酒,渝食於野。蔺舞翼翼,章闻於天,天用弗式。”
    31[魏]王肃伪孔安国傅,[唐]孔颖连等正義:《尚书正義》。
    32[汉]郑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羲:《禮记正義》。
    33见《禮记·表记》。[漢]郑玄注,[唐]孔颖连等正義:《禮记正義》。
    34见《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
    35[漢]桓谭:《新論》,《四部備要》本,民国25年。
    36[漢]班固:《汉書》,页1666,中华书局,1962年。
    37见《汉書·淮南王傅》。[漢]班固:《漢书》,页2145,中华書局,1962年。
    36《新中国考古发现研究》,页419-434,文物出版社,1984年。
    39《新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页419-434,文物出版社,1984年。
    40《新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页419-434,文物出版社,1984年。
    41高至喜:《马王堆漢墓的楚文化因素分析》,载《湖南博物馆文集》,岳麓出版社,1991年。
    1[漢]郑玄註,[唐]贾公彦疏:《周禮註疏》。
    2[漢]司马遷:《史记》,页1239,中华書局,1959年。
    3《鹖冠子》第五,《四部備要》本,民国25年。
    4[漢]司马遷:《史记》,页1291,中华書局,1959年
    5[漢]班固:《漢書》,页1274,中华书局,1962年。
    6[漢]刘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页117,中华書局,1989年。
    7[漢]王充著,王晖校釋:《论衡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页101,中华书局,1990年。
    8[清]允禄:《协纪辨方书》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害》子部第八十一册,台湾商務印害馆,民国75年。
    9兑於睡虎地秦筒《日书》甲種的建除十二值在後代一直沿用,并流傅到周国家。《钦定協纪辨方书》引《歷書》曰:“歷家以建、除、平、定、赦、破、危、成、收、開、闭凡十二日,周而复始,觀所值以定吉凶。每月交节,则雨值日。其法從月建上起建,與斗杓所相應,如正月建寅,则寅日起建,顺时十二辰是也。”日本云阳道文献《韾簋内傅》卷二《十二客事》分别记载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纳、開、闭十二客的行事宜忌,並列出了造十二客與地支的搭配表。《歷林问答》中“释十二直第二十二”则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開、闭为十二直,亦逐一例举了各日的行事宜忌。9这些记载,和睡虎地秦简《日書》甲種《秦除》篇所记载的秦系建除法基本一致,唯《蛊肯内傅》作“纳”较属特别。《蛊肯内傅》解释说:“纳者,窘纳藏日也”,“纳者,怀,钠大蕔内日也”。由此可见,纳舆收意義相同,为收的同羲替代。兑中村璋八:《日本阴阳道书の研究》,页261-263,汲古書院,平成5年。
    10 1995年公布的江陵九店M56楚墓出上楚国《日書》。自13號至24虢简为(二)组,记的是楚建除家言此组简分上下两欗书写。上欗是年十二個月的建除十二直日辰表,下欗是十二直的占辭。
    1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九店楚简》,页64-69,中华書局,2000年。
    12饒宗颐言,见《云萝秦简日书研究》之“建除家言”,页4,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
    13曾侯乙墓出土1号简,见《曾侯乙墓》,中华书局,1995年。
    14睡虎地秦筒《日书》里有雨種“除”,甲乙種各有两篇。第一篇甲種名为《除》(一正至一三正),乙種没有篇名(一至二五);第二篇甲種名属《秦除》(一四正至二四正),乙種名为《除》(二六至四六)。從“除”的名等方面看,甲、乙種第一篇是同一種“除”的雨佃不同的本子。睡虎地泰筒《日書》“除”第一篇有雨套十二名。第一套是建除十二名,第二套是叢辰十二名。睡虎地秦简《日書》“除”第一篇所记建除十二名與本组简建除十二名基本相同,可兑第一篇是楚除,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種第二篇名为《秦除》,顯然是封楚除而言的。为述方便,将睡虎地秦筒《日书》甲、乙種“除”认为“楚除”。
    15“《日书》研讀班”:《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载《文博》,1986年第5期。所出《日书》的睡虎地M11下葬年代在秦始皇三十年(BC217),同墓所出的《编年纪》避秦始皇伪,而《日書》不避,则虢明《日书》不是秦王政时期的作品。根據《日書》通用的歷法是《烦项歷》,推定《日书》成書上限不早於秦昭襄王时期。《日书》列有“秦楚月名封照表”,推测《日書》成害之峙秦国已经占领了楚国的国都郧。而秦将白起拔郢的畴间是秦昭襄王二十九年(BC278),所以《日書》應该成书於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後不久。同时,李学勤以秦铭文字字體演燮为标尺,推断睡虎地秦筒的写成时间不早於秦昭王王晚年。见李学勤:《秦筒的古文字学考察》,载《雲萝秦筒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7月。
    16吴小强:《秦简日書集釋》,页20-24,所簏書社,2000年。
    17吴小强:《秦簡日书集釋》,页183-189,岳麓书社,2000年。
    18见刘樂贤:《睡虎地秦简日書研究》,页406。两種日書中,乙種的写成时代似乎比甲種稍早一些,它的單篇比甲種中对應的單篇要简單粗略一些。郑刚認为,两本在字體上有明顯的区别,乙本有很明顯的篆意,與法律部分《效律》、《为吏之道》一样,字體方正,笔畫书有棱角,接近於秦刻石、權量的文字。乙本的内容大多见於甲本,而且较为详盡,而甲本的内容很多不见於乙本。见郑刚:《论睡虎地秦簡日書的结构特徵》,载《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1尹湾汉墓简牍的照片和释文,兑过雲港市博物馆:《尹湾漢墓简牍》,页121,中华书局,1997年。
    4考證兑陈吴:《吐鲁番臺藏塔新出唐代曆日研究》,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卷,2007年。
    5唐代实隙无永淳三年,永淳二年十二月高宗改元弘道,常月高宗崩,中宗嗣位,改元嗣圣,故该曆應是高宗改元弘道前已颁下的。考證兑隙昊:《吐鲁番壹藏塔新出唐代歷日研究》,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卷,2007年。
    6见鄧文宽:《敦煌天文歷法文献辑校》,敦煌文献分類錄校叢刊,P111-11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此件正面为藏文《八千颂般若波羅蜜经》,曆日抄於背面。由六月建己未,知正月建甲寅,年天干为戊或癸。敦煌文书S.V.0612《五子元例正建法》:“戊.癸既從军位起,正月直须向甲寅求。”由残歷所记並推得四月小壬子朔,五月大辛巳朔,六月小辛亥朔,推定为唐元和三年曆日。见藤枝晃:《敦煌歷日谱》,载《束方学报》,京都版,第54册,P385,昭和51年。
    12见鄧文宽:《敦煌天文曆法文獻辑校》,敦煌文献分類錄校叢刊,P180-19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此件抄在一《書儀》残卷背面,存正月一日至五月廿一日。由正月建丙寅知年天干为甲或己。由残曆推得:正月大,戊子朔;二月小,戊午朔;三月大,丁亥朔;四月小,丁巳朔;五月大,丙戌朔;六月[?],[丙辰朔]。又據敦煌文书S.6349《易三備》尾题:“於时歲次甲申六月丙辰[朔]十九日甲戌申时寫訖”,六月朔日與残曆一致。而敦煌曆甲申歲六月丙辰朔僅唐咸通五年才有可能。
    13见鄧文宽:《敦煌天文曆法文献辑校》,敦煌文献分類錄校叢刊,P234-24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空颖连正羲:《周易正羲》,中华害局,1980年
    [漢]京房撰:《京氏易傅》,载《四库術数類叢害(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漢]荀爽:《九家易解》,《漢魏遗害钞经翼》初集,清嘉废三年刻本。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吴系周孝垓校刊本,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宋]程颐:《程氏易傅》,中华害局,1981年
    [清]王夫之:《周易外傅》,中华害局,1977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94年。
    [漢]王肃伪孔安国傅,[唐]孔颖连正羲:《尚书正義》,中华書局,1980年。
    [清]皮锡瑞:《尚害大傅疏登》,畏沙思暨书局,清光褚刻本。
    [清]系星衍撰:《尚害今古文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86年。
    [漢]毛亨傅,鄧玄笺,[唐]孔颖连正義:《毛师正義》,中华书局,1980年。
    [漢]韩婴傅,许维遹校释:《韩诗外傅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
    [清]属瑞辰:《毛诗傅笺通释》,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86年。
    [清]胡承珙:《毛诗後笺》,魔雅書局叢害本,清光绪十六年刻本
    [宋]朱熹傅:《诗集傅》,中华害局,1985年。
    [漢]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禮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清]系怡让:《周禮正羲》,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87年
    [漢]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義禮注疏》,中华書局,1980年。
    [漢]郑玄注,[唐]孔颖连正羲:《禮记正羲》,中华书局,1980年。
    [清]系希旦:《禮记集解》,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書局。2007年
    [清]朱彬:《禮嚣训纂》,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96年。
    [清]孔廣森:《大戴禮记補注》,孔氏家刻本,乾隆甲寅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83年。
    [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连正義:《春秋左傅正義》,中华書局,1980年
    [漢]何修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晋]范甯集解,[唐]榻士助疏:《春秋毂梁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語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清]刘賓南:《论語正義》,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90年
    [漢]趟岐注,葺题[宋]系爽疏:《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清]焦循:《孟子正羲》,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97年
    [宋]朱熹:《四害章句集注》,中华害局,1983年。
    [漢]静慎撰,[清]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雨雅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清]郝懿行:《雨雅羲疏》,湖北官书局,光绪十三年刻本。
    [清]王先谦登:《释名疏禮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陈]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中华书局,1985年。
    [陈]顾野王,[宋]隙彭年補:《大廣益舍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
    [宋]隙彭年:《廣馥》,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重刊宋本,1982年。
    [宋]洪适:《隸释》,中华书局,1986年。
    [漢]董仲舒撰,[清]苏舆義證,锺哲點校:《春秋繁露羲登》,中华書局,1992年
    [漢]班固撰,[清]陈立疏證:《白虎通疏登》,中华书局,1994年。
    [漢]郑玄注:《纬害八種》,福建重修乾隆武英殿聚珍版书,清道光八年。
    《易纬》,《叢害集成初编》影印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
    [漢]司属遥:《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漢]班固:《漢害》,中华书局瞩,1962年。
    [到宋]范华:《後漢书》,中华书局,1993年
    [晋]隙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62年。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87年。
    [漢]高诱注,何建章注释:《戟团策注释》,中华書局,1990年
    [漢]刘珍撰:《束觀漢记》,中华书局,2008年。
    [三国]章昭注:《国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晋]孔注:《逸周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王先谦:《漢害補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北魏]郦道元撰,谭属春點校:《水经注》,岳麓害社,1996年
    [晋]郭璞注:《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系固志》,中国古代地理志叢刊,中华书局,1983年。
    [宋]樂史:《太平寰宇记》,中国古代地理志叢刊,中苹书局,2007年
    [宋]王存:《元豊九域志》,中国古代地理志叢刊,中华书局,1984年
    [清]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王摸等辑:《世本八種》,中华书局,1958年。
    [宋]薛尚功:《歷代穜鼎彝器款識》,辽藩书社,1985年。
    [宋]吕大:《考古固》,文渊阁《四库全害》第840册,台湾商務印书馆,1986年
    [清]吴榮光:《筠清馆金文》,南海吴氏校刊本,清道光壬寅年。
    [清]朱谦之校注:《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
    [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诸子集成本,2006年
    高明:《帛害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
    [南済]顾欢(托名):《道德经注疏》,吴與刘氏嘉業堂叢害刻本,民国7年
    [清]郭度藩集释,王孝焦點校:《莊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5年。
    [清]王先谦集解:《莊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書局,1987年
    [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
    [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
    黄怀信:《蝎冠子匡校集注》,中华书局,2004年。
    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
    蒋禮鸿:《商君害锥指》,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
    《孔叢子》,四部普要本,中华书局,民国25年。
    《尸子》,四部谱要本,中华书局,民国25年。
    [秦]吕不章撰,许维通集释:《吕氏春秋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9年
    [漢]到安著,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9年
    [漢]桓竟著,王利器校注:《盥缄输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年。
    [漢]蔡邕:《独断》,抱经堂刻本,清乾隆五十五年。
    [漢]王充著,王晖校释:《论衡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
    [漢]王符撰:《沿夫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漢]到向撰:《列仙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漢]應劭撰:《风俗通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漢]荀悦撰:《申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晋]崔豹撰:《古今注》,商务印书馆,1956年。
    [晋]干賓撰:《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
    [晋]强华撰:《博物誌》,中华书局,1980年
    [晋]葛洪撰:《抱椩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晋]葛洪撰:《神仙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害局,1997年。
    《黄帝内经太素》,小曾户洋益修《东洋善本医学叢书》影印仁和寺本,昭和56年。
    《黄帝内经素问》,人民书生出版社,1982年
    《黄帝内经霍區》,人民衔生出版社,1982年
    《黄帝甲乙经》,人民術生出版社,1980年。
    [宋]朱熹注:《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宋]洪與祖:《楚辭捕注》,凰凰傅媒出版集团,2007年
    [唐]欧阳询撰:《藝文類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最可均校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国六朝文》,中华害局,1987年。
    [唐]徐坚:《初学记》,中华害局,1962年。
    [宋]李昉:《太平廣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秦克诚點校:《日知绿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
    北京大学、连慕思大学、中国社舍科学院:《新出简帛研究》,新出筒帛国隙学術研言讨会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1-4集,中华害局,1982-1988年。
    陈槃:《漢晋遗筒識小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隙萝家:《漢筒缀述》,中华书局,2004年。
    隙国燦:《斯坦因所獾吐鲁番文害研究》,武漢大学出版社,1994年
    隙松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筒牘》,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1年
    蔡靖泉:《楚文化流燮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敦煌学研究资料中心:《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论著目錄卷(1900-1999)》,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丁四新主编:《楚地出社筒帛文献思想研究》第一、二、三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007年。
    鄧文宽:《敦煌天文暦法文献辑校》,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鄧文宽:《敦煌吐鲁番出社暦日》,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郑文宽:《敦煌吐鲁番天文歷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日]大庭惰著,徐世虹词:《漢筒研究》,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博物馆、武漢大学屋史系:《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至九册,文物出版社,1981-1990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吐鲁番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
    国立中央研究院屋史語言研究所简牍整理小组:《居延漢筒捕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屋史語言 研究所,民国87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屋史研究所
    《居延新筒—甲渠候官和第四燧》,秦漢魏晋出土文献叢书,文物出版社,1990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文肇院屋史系:《简牍学研究》第一、二、三、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2004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漢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甘肃文物工作除、甘肃省博物馆:《漢筒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威漢簡》,考古学専刊乙种第十二虢,2005年。
    高文:《漢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郭峰:《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除所獾甘肃新疆出土漢文文書—未经马斯伯樂刊布的部分》,甘
    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九店楚筒》,中华害局,2005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漢墓简牘》,文物出版社,2006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湖北省荆沙域路考古除:《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湖北省荆沙藏路考古除:《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
    湖南省博物馆:《畏沙属王堆1虢漢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
    胡平生、强德芳:《敦煌戆泉漢筒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胡平生、李天虹:《畏江流域出社簡牘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叢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歷史文献词錄》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屋史文献词錄》第二至七卷,文献出版社,2003-2010年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筒》,文物出版社,1998年。
    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员含:《孔孟之榔石刻碑文撰》,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
    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丽沮秦漢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
    荆州博物馆:《荆州高臺秦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
    [辕]具圣姬:《漢代人的死亡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洛阳匾考古发掘除:《洛阳橈瀼漢墓》,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専刊丁種第六虢,科学出版社,1959年。
    迪雲港市博物馆:《尹湾漢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
    林梅村:《樱蘭尼雅出土文害》,秦漢魏晋出土文献叢害,文物出版社,1985年。
    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怯虚文害(初集)》,秦漢魏晋出土文献叢书,文物出版社,1988年。
    林刽鸣:《簡牍概述》,秦漢史研究叢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均明、何笺全:《散见筒牘合辑》,秦漢魏晋出土文献叢书,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均明:《古代筒牘》,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李玉漯:《先秦丧葬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李玉福:《秦漢制度史论》,山束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如森:《漢代丧葬禮俗》,潘阳出版社,2003年。
    李零:《中国方術概观》,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零:《简帛古害舆学術源流》,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李学勤:《筒帛佚籍與学術史》,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李勇:《月龄歷藉舆夏商周年代》,世界固害出版公司,2004年。
    到鬃賢:《睡虎地秦筒<日害>研究》,大陵地區博士論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刘樂賢:《简帛数術文献探输》,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到文镀:《沙海古卷释稿》,中华害局,2007年。
    刘雨、沈丁、虚鼹、王文亮:《商周金文德著绿表》,中苹书局,2008年。
    刘燦章:《漢碑全集》,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刘彬徽:《江漢文化舆荆楚文明》,凰凰出版傅媒集团,2008年。
    吕志峰:《东漢石刻礴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会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马王堆漢墓帛害整理小组:《属王堆漢墓帛害》[壹][叁][肆],文物出版社,1980-1985年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戟国楚竹书》(一)(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02年。
    蒲慕洲:《墓葬舆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中华书局,2008年。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文化論叢》第一至十一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2004年。
    [俄]丘古耶夫斯基,王克孝释:《敦煌漢文文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饒宗顾、曾会通:《雲萝秦筒日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
    饒宗顾、曾会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種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
    榮鹿华编集,王世民校订:《1949-1989四十年出土墓蒜目绿》,中华书局,1993年。
    容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见知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苹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上博馆藏载国楚竹书研究》,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
    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上博馆藏戟国楚竹害研究绩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沙知、孔祥星:《敦煌吐鲁番文害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英]斯坦因著,向连词:《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上海:中华害局,民国25年。
    睡虎地秦墓竹筒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
    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屋史語言研究所:《居延漢简補编》,中央研究院出版,民国87年。
    武漢大学屋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敦煌吐鲁番文害初探》初编、二编、三编,武漢大学出版社,1983-1990年。
    武漢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第一至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009年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錄》,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王重民:《敦煌遗书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
    王国维著,胡平生、焉月华校注:《简牍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謦潘:《吐鲁番出土文書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
    王献唐:《那羅延室稽古文字》,济鲁书社,1985年。
    魏謦鹏:《简帛文献<五行>笺登》,中华书局,2005年。
    魏启鹏:《马王堆漢墓帛书<黄帝书>笺登》,中华书局,2004年
    衔绍生:《中国古代占卜術》,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吴小强:《秦简日害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
    吴九能:《银雀山漢筒释文》,文物出版社,1985年
    吴仍让、李永良、马建华:《敦煌漢筒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苟国鼎:《中国歷史纪年表》,中华害局,1978年。
    香港中华文化促淮中心、中国敦煌吐鲁番学舍、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泰国华桥崇
    圣大肇中国文化研究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一至十二辑,北京大罩出版社,1995-2009。
    夏商周断代工程専家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成果报告》,世界固害出版公司,2000年。
    薛英群:《居延漢筒通输》,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居延漢筒释文合校》,秦漢魏晋出土文献叢書,文物出版社,1987 年。
    许建平:《敦煌经籍叙錄》,中华书局,2006年
    徐吉罩、贺雲翱:《中国丧葬禮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法]谢和耐,耿昇释:《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選萃》,中华書局,1993年。
    《霎萝睡虎地秦墓》编写组:《霎萝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日]永田正英,张学峰词:《居延漢筒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于省吾:《商周金文绿遗》,中华书局,1992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漢簡甲编》,文物出版社,1956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漢簡甲乙编》,中苹害局,1980年
    中国社舍科肇院筒帛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二○○二-二○○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06年。
    中国秦漢史研究会:《秦漢史論叢》第五辑,法律出版社,1992年。
    中国秦漢史研究会:《秦漢史论叢》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
    中国秦漢史研究会:《秦漢史论叢》第九辑,霎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屋史地固集编辑组:《中国屋史地固集第二册-秦、西漢、东漢时期》,中华地固学社出版,]975年。
    强家山二四七虢漢墓竹筒整理小组:《张家山漢墓竹筒(二四七虢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
    张守中、张小治、郝建文:《郭店楚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
    翟兑之:《漢代风俗制度考》,北平廣業书社,民国17年。
    郑阿财、朱凤玉:《敦煌学研究论著目绿1908-1997》,漢学研究中心编印,2000年。
    郑良榭:《義禮士丧禮墓葬研究》,台湾中苹害局,1971年
    郑有国:《中国简牍学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安徽省文物局文献研究室:《阜阳漢筒筒介》,载《文物》,1983年第2期。
    包山墓地竹筒整理小组:《包山2虢墓竹筒概述》,载《文物》,1988年第10期。
    陈直:《洛阳漢墓群陶器文字通释》,载《考古》,1961年第11期。
    陈昊:《吐鲁番臺藏塔新出唐代暦日研究》,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卷,2007年
    陈昊:《吐鲁番洋海1虢墓出土文書年代考释》,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卷,2007年。
    隙伟:《覆沙市周家臺秦简札记》,载简帛研究论坛网站(www.bamboosilk.org),2002年5月5日。
    隙平、王勤金:《俄徵胥浦101虢西漢墓<先令券害>初考》,载《文物》,1987年第1期。
    隙明连:《漢代的石阙》,载《文物》,1961年第2期。
    陈江凤:《漢書像“神鬼世界”的思维形態及其藝衍》,载《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
    蔡军章:《东漢永嘉二年镇墓瓶陶文考略》,载《考古》,1989年第7期。
    岑裔:《石刻杂谈》,载《文物》,1961年第8期。
    《成都晚报》通飘:《成都燃瞪寺发现一座漢碍拱墓》,载《成都晚报》,1983年5月21日
    程少奎:《山东肥城发现“永平”纪年書像石》,载《文物》,1990年第2期。
    初仕賓:《關於敦煌文物研究所收藏的一组漢筒》,载《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
    [日]池田知久:《<老子>的二種“孝”和郭店楚简<語叢>的“孝”》,载《池田知久筒帛研究输集》,中华害局,2006年。
    定系漢墓竹筒整理组:《定系40虢漢墓出土竹筒简介》,载《文物》,1981年第8期。
    鄧文宽:《敦煌文献中的天文暦法》,载《文史知識》,1988年第8期。
    鄧文宽:《敦煌古暦叢識》,载《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
    鄧文宽:《敦煌具注暦日與<四时纂要>的比较研究》,载《敦煌研究》,2004年第1期。
    鄧文竟:《敦煌暦日文献研究的歷史追意》,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七卷,2004年
    鄧文宽:《敦煌具注暦日選挥神煞释登》,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八卷,2005年。
    鄧文宽:《扫羲军张氏家族的封爵舆郡望》,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漢语大辭典出版社,1990年。
    鄧文宽:《比<步天歌>更古老的通俗識星作品—<玄象诗>》,载《文物》,1990年第3期。
    丁祖春:《四川的漢晋石阙》,载《考古舆文物》,1987年第6期。
    范志军:《徒<日害>看漢代人的葬日》,载《河南社会科罩》,2006年第5期。
    范邦瑾:《一瑰现存最大的熹平石经残石考释》,载《考古舆文物》,1990年第1期。
    方诗铭:《再输“地券”的离别-答李寿同先生》,载《文物》,1979年第8期。
    方步、王子今:《商南富水出土漢代“亭阙”書像礴》,载《考古舆文物》,1987年第5期。
    樊英民:《山束充州磁山出土漢代刻字碑》,载《文物》,1996年第2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戆泉漢筒释文選》,载《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咀子6虢漢墓》,载《考古》,1960年第5期。
    高明:《秦筒日害建除舆彝文日害比较》,载《江漢考古》,1993年第2期。
    高大偷、贾饔明:《漢初平元年朱書镇墓陶瓶》,载《文物》,1987年第6期。
    高同根:《简述浚系束漢书像石的雕像藝術》,载《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
    郭伟民:《沅陵虎溪山一虢漢墓发掘记》,载《文物天地》,1999年第6期。
    湖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张家界古人堤遗址舆出土筒牍概述》、《湖南张家界
    古人堤简牍释文舆筒注》,载《中国屋史文物》,2003年第2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河南现存的漢碑》,载《文物》,1964年第5期。
    何笺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種<日害>释文》,载《秦漢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何全:《敦煌系泉和漢筒文害的特徵》,载日本丽西大学束西学術研究所《漢筒研究的现状和展望》,平成5年。
    何笺全:《漢筒<日害>叢释》,载《简牍学研究》第二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黄留珠:《秦漢祭记综義》,载《西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黄啓方:《倦禮士丧禮中的丧俗》,载《中国束亚学術研究计委员会年报》,1970年第9期。
    黄一晨:《敦煌具注暦日新探》,载《新史学》第3卷第4期,民国81年。
    黄盛璋:《江陵凰凰山漢墓簡牍及其在歷史地理研究上的僵值》,载《文物》,1974年第6期。
    黄盛璋:《褒斜道舆石门石刻》,载《文物》,1963年第2期。
    黄承宗:《西昌东漢、魏晋时期礴室墓葬调查》,载《考古舆文物》,1983年第1期。
    黄士斌:《漢魏洛阳故城出土的有文字的瓦》,载《考古》,1964年第5期。
    黄留春、张照:《河南襄城系发现漢书像石》,载《文物》,1988年第5期。
    黄中幼、强柴华:《江津沙河发现束漢纪年崖墓》,载《四川文物》,1994年第4期。
    黄文弼:《羅布淖雨漢筒考释》,载《黄文弼屋史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胡文辉:《居延新筒中的<日害>残文》,载《文物》,1995年第4期。
    胡平生:《阜阳漢筒<年表>整理札记》,载《文物研究》第7期,黄山害社,1991年。
    洪石:《东周至晋代墓所出物疏简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载《考古》,2001年第5期。
    韩国河:《试输漢晋时期合葬禮俗的渊源及发展》,载《考古》,1999年第10期。
    辕伟:《關於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载《文物》,1986年第4期。
    金身佳:《敦煌写本宅经中的除踢宅修造吉日》,载《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金身佳:《敦煌写本P.2831<占葬書>中的麒麟、凤凰、章光、玉堂》,载《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
    姜守裁:《试論<太平经>的“解除”術》,载《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4期,2008年7月。
    蒋华:《揚州甘泉山出土东漢刘元臺贾地碑券》,载《文物》,1980年第6期。
    蒋英炬:《“河平三年八月丁亥漢里禺墓”拓片辨伪及有關目题》,载《考古》,1989年第8期。
    蒋英炬:《略论曲阜“东安漢里書像”石》,载《考古》,1985年第12期。
    蒋英炬:《关於“鲍宅山凤凰書像”的考察舆管见》,载《文物》,1997年第8期。
    景竹友:《治永明绑崖墓稠查筒报》,载《四川文物》,1997年第1期。
    洛踢古代藝術馆:《洛阳古代藝術馆介绍》,载《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吕梁地匾文物局:《山西吕梁地區徽集的漢書像石》,载《文物》,2008年第7期。
    李零:《讀九店楚筒日害》,载《考古擎报》,1999年第2期。
    李晓束:《從日害看秦人鬼神觀》,载《歷史研究》,1987年第4期。
    李学勤:《睡虎地秦筒<日害>舆楚、秦社会》,载《江漢考古》,1985年第4期。
    李学勤:《放马潍秦筒中的志怪故事》,载《文物》,1990年第4期。
    李学勤:《论葛陵楚筒的年代》,载《文物》,2004年第7期。
    李正宇:《土地廟遗害的发现、特點及其入藏年代》,载《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
    李宏:《漢代丧葬制度的偷理意向》,载《中原文物》,1986年第4期。
    李宏:《追求不朽-漢代書像石主题输》,载《中原文物》,1990年第1期。
    李复苹、曹丹:《樂山漢代崖墓石刻》,载《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5期。
    李银德、隙永清:《束漢永寿元年徐州從事墓薏》,载《文物》,1994年第8期。
    李蔚然:《南京富贵山发现晋恭帝玄宫石碣》,载《考古》,1961年第5期。
    李辉:《重庆忠系鄧家洼石阙的初步認識》,载《文物》,2007年第1期。
    李献奇、杨海钦:《洛阳又发现一批西漢空心書像碑》,载《文物》,1993年第5期。
    李锦山、文光:《东莊市发现束漢纪年残碑》,载《文物》,1983年第6期。
    李文信:《辽阳北国壁书古墓记略》,载《国立潘阳博物院筹镛委具会会刊》,民国36年。
    李南可:《徒东漢“建寜”、“熹平”雨槐黄肠石看曩帝文陵》,载《中原文物》,1985年第3期。
    李洪甫:《江苏连霎港市花果山出土的漢代筒牘》,载《考古》,1982年第5期。
    刘樂賢:《反支篇及相關问题》,载《筒帛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刘樂賢:《讀<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筒牍>》,载《江漢考古》,2001年第4期。
    到国膀:《港中大馆藏漢筒<日书補译》,载《简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刘永明:《敦煌本<六十甲子暦>舆道教》,载《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3期。
    到操南:《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残暦讀记》,载《敦煌研究》,1992年第1期。
    割德银:《江陵王家蔓15虢秦墓》,载《文物》,1995年第1期。
    刘心健、张鸣雪:《山东莒南发现漢代石阙》,载《文物》,1965年第5期。
    刘云潘:《山束莒系束莞出土漢書像石》,载《文物》,2005年第3期。
    刘衔鹏、李朝阳:《咸阳店出土的东漢朱书陶瓶》,载《文物》,2004年第2期。
    刘尊至:《徐州出土晋代记事碑及相關问题略考》,载《中原文物》,2004年第2期。
    刘培桂、郑建芳、王彦:《郡城出土束漢書像石》,载《文物》,1994年第6期。
    羅振玉:《敦煌石室碎金》,载《束方学会叢害初集》,民国13年
    羅二虎:《四川漢代碍石室墓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2001年第4期。
    梁宗和:《山西离石系的漢代书像石》,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5期。
    梁文骏:《四川郫鲧束漢墓门石刻》,载《文物》,1983年第5期。
    吕品:《登封漢代石阙》,载《文物》,1979年第8期。
    吕名军:《漢碑新访錄》,载《中原文物》,2000年第5期。
    陵平:《港中大馆藏漢简<日书>校释》,载《筒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勞斡:《居延漢筒考释序》,载《勞斡罩術论文集》甲编上册,台湾藝文印害馆,民国65年
    连劭名:《洛阳延光元年神瓶朱害解除文述略》,载《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连劭名:《商代的日害舆卜日》,载《江漢考古》,1997年第4期。
    骆承烈:《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载《文物》,1979年第7期。
    林榭中:《望都漢墓壁書的年代》,载《考古通飘》,1958年第6期。
    马雨偷:《山东沂水系发现“军假司焉”印》,载《考古》,1986年第1期。
    孟强:《關於漢代升仙思想的雨點看法》,载《中原文物》,1983年第2期。
    谬永舒:《南川傒漢崖墓石刻研究》,载《四川文物》,1989年第3期。
    [法]茅甘(Par Carole Morgan):《敦煌写本中的乌鸣占凶吉书》(La Divination d'apres les croassements des corbeaux dans les manuscrits de Dunhuang),载《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選萃》,中苹害局,1993年。
    彭锦华:《周家臺30虢秦墓“秦始皇三十四年暦谱”释文舆考释》,《文物》,1999年第6期。
    彭锦华、刘国膀:《沙市周家臺秦墓出土腺描固初探》,载《筒帛研究》,2001年。
    秦筒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筒甲種<日害>释文》,载《秦漢筒牘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裘锡圭:《释》,载国隙中国古文字学研讨舍编《古文字学論集》初编,香港,1983年
    裘锡圭:《湖北江陵凰凰山十虢漢墓出土筒牘考释》,载《文物》,1974年第7期。
    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舆考释》,载《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饒宗颐:《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建初四年“序寜病筒”舆“包山簡”》,载《华夏文明舆傅世藏害》,1996年
    任步雲:《甲渠候官漢简年号朔闰表》,载《漢筒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系危:《内蒙古阿拉善漢遗塞碑铭调查记》,载《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系华:《重麈忠系泰始五年石柱》,载《文物》,2006年第3期。
    系华、辇发明:《平杨府君阙考》,载《文物》,1991年第9期。
    系太初:《新发现的漢延光四年刻石》,载《文物考古资料》,1957年第9期。
    系贯文:《北京大学固書馆藏歷代石刻拓本草目》,载《考古学集刊》,1994年第8期。
    苏度元:《徒葬俗看秦文化舆中原文化的差異》,载《寅雏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苏莹辉:《敦煌所出北魏写本歷日》,载台湾《大陵杂志》,一卷九期,民国39年。
    沈刚:《睡虎地秦筒<日害>所见的秦时民间信仰活勤探微》,载《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第22卷,2009年第1期。
    沈年润:《释东漢三老赵掾碑》,载《文物》,1964年第5期。
    商承祚:《戟国楚帛害述略》,载《文物》,1964年
    商志悼:《记商承祚教授藏长沙子弹库楚国残帛害》,载《文物》,1992年第11期。
    宋墅萍:《先秦秦漢丧葬习俗中的数術行焉》,载《管子学刊》,2008年第2期。
    施萍亭:《敦煌暦日研究》,载《一九八三年全国敦煌学術研讨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罩育辰:《1900年以来出土简帛一览》,载《筒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邵茗生:《漢幽州害佐秦君石阙释文》,载《文物》,1964年第11期。
    闪修山:《漢郁平大尹冯君儒人书像石墓研究捕遗》,载《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
    [日]甄内清:《斯坦因敦煌文献中的暦害》,载《东方学报》京都版第35期,1964年。朴
    竟哲释文,题马《研讨推定斯坦因收集的敦煌遗害中的暦害年代的方法》,载《西北史地》,1985年第2期。
    吐鲁番文害整理小祖、新疆博物馆:《吐鲁番晋-唐墓葬出土文害概述》,载《文物》,1977年第3期。
    陶磊:《<日书>舆古暦法研究粽述》,载《中国史研究勤態》,2004年第9期。
    陶鸣宽、曹恒钩:《盖山系的东漢石刻》,载《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
    唐金裕:《漢初平四年王氏朱書陶瓶》,载《文物》,1980年第1期。
    唐光孝:《试析四川漢代葬俗中的商品化问题》,载《四川文物》,2002年第5期。
    唐畏寿:《樂山柿子湾崖墓書像石刻研究》,载《四川文物》,2002年第1期。
    田昌五:《周原出土甲骨中反映的商周关系》,载《文物》,1989年第10期。
    [日]藤枝晃:《敦煌歷日谱》,载《束方学报》京都版第54期,昭和48年。
    《文物参考资料》编辑:《畏沙北门桂花国发现晋墓》,载《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
    《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四川宜賓市郊发现东漢墓九座》,载《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0期。
    《文物参考资料》编辑:《江苏新沂细胞车发现漢墓》,载《文物参考查料》,1955年第6期。
    《文物参考资料》编辑:《河北文安系有漢代石碑一座》,载《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
    《文物参考资料》编辑:《河北望都系清理古残墓发现彩会壁书》,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微山系文物管理所:《山束微山傒近年出土的漢書像石》,载《考古》,2006年第2期。
    吴仍让:《敦煌系泉遗址筒牍整理筒介》,载《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吴天颖:《漢代贾地券考》,载《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吴榮会:《镇墓文中所见的束漢道巫关保》,载《文物》,1981年第3期。
    吴镇烽:《秦晋雨省东漢書像石题记集释》,载《考古学报》,2006年第1期。
    吴小强:《论秦人宗教思维特徽》,载《江漢考古》,1992年第1期。
    王重民:《敦煌本暦日之研究》,载《东方杂志》第34卷第9虢,昭和12年
    王明钦:《王家臺秦墓竹筒概述》,载《新出筒帛国隙学術研讨会論文集》,北京大学,2000年。
    王育成:《洛阳延光元年朱害陶瓶考释》,载《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
    王育成:《南李王陶瓶朱害舆相關宗教文化问题研究》,载《考古舆文物》,1996年第2期。
    《文物参考资料文物》工作报道:《河北文安系有漢代石碑一座》,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8期。
    王思禮:《山束肥城漢書像石墓调查》,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
    王從禮:《试论楚人信鬼重记的习俗》,载《江漢考古》,1989年第4期。
    王光永:《宝熙市漢墓发现光和舆永元年间朱害陶器》,载《文物》,1981年第3期。
    王上海、李国利:《试析南昌青雲藉梅湖东晋纪年墓铭文礴》,载《文物》,2008年第12期。
    王金元:《山西离石石盤漢代書像石墓》,载《文物》,2005年第2期。
    王恩田:《诸城京臺系琮書像考》,载《文物》,1985年第3期。
    王漢珍、傅嘉義:《西安漢建章宫遗址出土带字碡》,载《文物》,1979年第12期。
    王子岗:《试論四川束漢崖墓的研究價值》,载《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
    王建樟:《渠系漢阙》,载《四川文物》,1987年第3期。
    王竹林、许景元:《洛阳近年出土的石经》,载《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
    王步毅:《褚蘭漢書像石及有關物像的認識》,载《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
    王丹:《吉林大学藏漢墓文字》,载《北方文物》,1988年第4期。
    王腾利:《再谈楚国暦法的建正问题》,载《文物》,1990年第3期。
    魏殷臣:《密系发现漢书像石题记》,载《中原文物》,1984年第2期。
    徐州博物馆:《徐州发现束漢元和三年書像石》,载《文物》,1990年第9期。席宗澤、鄧文宽:《敦煌残暦定年》,载《中国屋史博物馆刊》综第12期,1989年
    谢雁翔:《四川郫系犀浦出土的东漢残碑》,载《文物》,1974年第4期。
    谢凌:《四川地区现存主要铭文石刻及其藝術特色》,载《四川文物》,2000年第4期。
    谢国桢:《跋漢左元異墓石陶片拓本》,载《文物》,1979年第11期。
    徐信印、鲁纪亨:《陕西安康近年发现的處书像》,载《考古》,1987年第3期。
    徐如森:《西漢石刻文字初探》,载《文物》,1964年第5期。
    许景元:《新出熹平石经簡书残石考略》,载《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
    许玉林:《辽南地區花纹碑墓和花纹碑》,载《考古》,1987年第9期。
    晓菡:《长沙马王堆漢墓帛书概述》,载《文物》,1974年第9期。
    晏昌贵:《<日害>札记十则》,载《楚地出土筒帛文献思想研究》第一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晏昌贵:《孔家坡漢筒<日害>的篇题舆分篇》,载《筒帛》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晏昌贵:《略论睡虎地秦筒<日害>封楚简<日害>的继承和改造》,载《楚地出土簡帛文献思想研究》第三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殿文僳:《敦煌残議》,载《中华文史论发》第3辑,1983年。
    由弘一:《江陵凰凰山10号漢墓出土简牍初探》,载《文物》,1974年第6期。
    于弗:《新蔡葛陵楚墓竹筒的繇辭》,载《文物》,2005年第1期。
    袁延滕:《新出<漢景雲碑>及相關问题》,载《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
    榻爱国:《漢代書像石榜题略论》,载《考古》,2005年第5期。
    杨泓:《谈中国漢唐之间葬俗的演燮》,载《文物》,1999年第10期。
    尤振尧:《江苏泗洪曹廟东漢書像石》,载《文物》,1986年第4期。
    俞伟超:《束漢佛教固像考》,载《文物》,1980年第5期。
    张家山漢筒整理小粗:《强家山漢简概述》,《文物》,1985年第1期。
    张俊民:《散件“系泉漢簡”》,载《敦煌研究辑刊》,1997年第2期。
    张铭洽:《雲萝秦筒日害占卜術》,载《文博》,1988年第3期。
    强明连:《巴东发现束漢纪年墓》,载《江漢考古》,1980年第1期。
    强铭洽、王育龍:《西安杜陵漢牍<日书>“晨事篇”考辨》,载《漢文化学術研言讨会论文集》,南阳师范学院,2002年。
    张培瑜:《试论新发现的四種古暦残卷》,载《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五集,科学出版社,1989年
    张昌平:《随州孔家坡墓地出土筒牍概述》,载《新出筒帛国际学術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张德芳:《筒论系泉漢筒的学術價值》,载《光明日报》,2000年8月25日C4版。
    张勤燎、袁曙光:《四川省博物馆藏漢代吕后族人墓葬石刻表及其相關问题》,载四川大学屋
    史系编《中国西南的古代交通舆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强全民:《曹魏景元元年朱害镇墓文讀解》,载《考古学报》,2007年第2期。
    朱晓海:《建除名稻臆说》,载《筒帛》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朱江:《四件没有发表遇的地券》,载《文物》,1964年第12期。
    朱锡禄:《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漢書像石》,载《文物》,1982年5月。
    赵贞:《敦煌占卜文害残卷零拾》,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八卷,2005年。
    趟超:《山东嘉祥出土束漢永寿三年書像石题记捕考》,载《文物》,1990年第9期。
    赵超:《滕州漢書像石中的持幡固舆墓中解除瞀俗》,载《中原文物》,1999年第3期。
    赵雪野:《甘肃高臺魏晋墓墓券及涉及的神祗和宅卜固》,载《考古学报》,2007年第2期。
    赵漢成:《夹江爽榻府君阙释疑》,载《四川文物》,1987年第4期。
    赵志文、贾连敏:《永城保安山二虢墓文字试析》,载《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
    郑杰祥:《南阳新出土的束漢强景造土牛碑》,载《文物》,1963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漢魏洛踢城一虢房址和出土的瓦文》,载《考古》,1973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陈:《1984至1986年洛阳市區漢晋墓发掘筒报》,载《考古学集刊》第7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一九五五年洛阳涧西區小型漢墓发掘简报》,载《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
    河南省文物工作除:《河南襄城茨溥漢書像石墓》,载《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除:《河南南阳杨官寺漢書像石墓发掘筒报》,载《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容阳长村漢代壁书墓调查》,载《文物》,1996年第3期。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除:《河南陕西刘家渠漢墓》,载《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除:《洛阳东屯束漢元嘉二年墓发掘筒报》,载《考古舆文物》,1997年第2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除:《洛阳西漢石榔墓》,载《考古》,1984年第9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陈:《洛阳李屯东漢元嘉二年墓发掘筒报》,载《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2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除:《洛阳发掘的四座东漢玉衣墓》,载《考古舆文物》,1999年第1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除:《洛阳西郊漢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除:《洛阳唐寺门雨座漢墓发掘简报》,载《中原文物》,1984年第3期。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陈:《洛阳涧演东漢黄踢石墓》,载《文物》,1993年第5期。
    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发现束漢许阿瞿墓书像石》,载《文物》,1974年第8期。
    南阳地區文物馆:《河南唐河傒石灰村書像石墓》,载《文物》,1982年第5期。
    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市独山西坡漢書像石墓》,载《中原文物》,1985年第3期。
    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河南南阳蒲山二虢书像石漢墓》,载《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东漢姚孝经墓》,载《考古》,1992年第3期。偃师文管会:《偃
    师系南蔡莊嫏漢肥致墓发掘筒报》,载《文物》,1992年第9期。
    河南省偃师系文物管理委员会:《偃师系南蔡茌绑漢肥致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92年第9期。
    河南商丘文物工作除:《河南永城黄土山三虢漢墓发掘簡报》,载《考古舆文物》,1998年第2期。
    商丘地區文化局、永城系文化馆:《河南永城前漢代石室墓》,1990年第1期。
    周口地區文物工作站、淮阳系博物馆:《河南淮踢北關一虢漢墓发掘簡报》,载《文物》,1991年第1期。
    周到、李京苹:《唐河针織漢書像石墓的发掘》,载《文物》,1973年第6期。
    郭建邦:《河南孟津送莊漢黄肠石墓》,载《文物资料叢刊》,1981年第4期。
    黄士斌:《河南偃师系发现漢代贾田约束石券》,载《文物》,1982年第1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系漢墓发掘簡报》,载《文物》,1981年第8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定系北莊漢墓出土文物簡报》,载《文物》,1964年第12期。
    湖南省博物馆:《畏沙子弹库戟国木梆墓》,载《文物》,1974年第2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沅陵虎溪山一虢漢墓发掘筒报》,载《文物》,2003年第1期。
    衡阳市博物馆:《湖南衡阳茶山坳束漢至南朝墓的发掘》,载《考古》,1986年第12期。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雲萝西漢墓发掘筒报》,载《文物》,1973年第9期。
    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马王堆二、三虢漢墓发掘簡报》,载《文物》,1974年第7期。
    湖北省博物馆:《胡北房系的东漢、六朝墓》,载《考古》,1978年第5期。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1987年湖北房系松嘴戟国雨漢墓发掘筒报》,载《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
    畏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凰凰山西漢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6期。
    长瓣库區红花套考古工作站:《湖北宜昌前坪包金頭束漢、三国墓》,载《考古》,1990年第9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文物局:《随州孔家坡墓地M8发掘筒报》,载《文物》,2001年第9期。
    荆州地區博物馆:《江陵高臺18虢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3年第8期。
    荆州地區博物馆:《江陵强家山雨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筒》,载《文物》,1985年第1期。
    荆州地區博物馆:《江陵王家臺15虢秦墓》,载《文物》,1995年第1期。
    湖北荆门博物馆:《荆门郭店一虢楚墓》,载《文物》,1997年第7期。
    湖北省江陵系文物局、荆州地區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漢墓》,载《考古罩报》,2000年第4期。
    宜昌地區博物馆、宜都瓢文化馆:《湖北宜都刘家屋埸东漢墓》,载《考古》,1987年第10期。
    鄂城系博物馆:《鄂城束吴系将军墓》,载《考古》,1978年第3期。
    江陵系文物局:《江陵岳山秦漢墓》,载《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山束省博物馆:《曲阜九龍山漢墓发掘筒报》,载《文物》,1972年第5期。
    山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束淄金爷镇一虢漢墓》,载《考古罩报》,1999年第1期。
    山东省博物馆、苍山系博物馆:《山束苍山元嘉元年書像石墓》,载《考古》,1975年第2期。
    山东省菏泽地区漢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山出土西漢墓》,载《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畏清區文物管理所:《済南市畏清區大觉寺村一、二虢漢墓清理筒报》,载《考古》,2004年第8期。
    济南市文化局文物處、平阴系博物馆:《山东平阴孟莊东漢書像石墓》,载《文物》,2002年第2期。
    济宁地區文物组、嘉祥系文管所:《山束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漢書像石》,载《文物》,1982年第5期。
    济寜市博物馆:《山束济寜师専雨漢墓群清理筒报》,载《文物》,1992年第9期。
    菏泽地區博物馆,梁山系博物馆:《山东梁山东漢纪年墓》,载《考古》,1988年第11期。
    嘉祥系文管所:《山东嘉祥纸纸纺書像石墓》,载《文物》,1986年第5期。
    陈昆麟:《山束束阿系鄧廟漢书像石墓》,载《考古》,2007年第3期。
    程继林:《泰安大汶口漢书像石墓》,载《文物》,1989年第1期。
    顾承银、卓先腾、李登科:《山东金榔鱼山发现雨座漢墓》,载《考古》,1995年第5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吕梁地區文物管理處、离石系文物管理所:《山西离石再次发现东漢书像石墓》,载《文物》,1996年第4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吕梁地區文物管理處、离石系文物管理所:《山西雕石焉茂莊东漢书像石墓》,载《文物》,1992年第4期。
    山西省考占研究所、军城地區文化局、夏系文化局博物馆:《山西夏系王村东漢壁書墓》,载《文物》,1994年第8期。
    汾地區文化局、曲沃系文化馆:《晋南曲沃蘓村漢墓》,载《文物》,1987年第6期。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写作小粗:《米脂束漢書像石墓发掘筒报》,载《文物》,1972年第3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潼關吊橘漢代杨氏墓群发掘简记》,载《文物》,1961年第1期。
    西安市文物保考古所:《西安中华小區东漢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2年第12期。
    咸阳秦都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漢墓清理筒报》,载《考古舆文物》,1986年第5期。
    妥德系博物馆:《陕西妥德漢書像石墓》,载《文物》,1983年第5期。
    妥德系博物馆:《陕西妥德发现漢书像石墓》,载《考古》,1986年第1期。
    妥德系博物馆、榆林地區文管会:《陕西妥德系四十里铺書像石墓调查簡报》,载《考古舆文物》,2002年第3期。
    唐金裕、郭清华:《陕西勉系红廓东漢墓清理筒报》,载《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4期。
    王育能:《西安昆会敞束漢墓清理记》,载《考古舆文物》,1989年第2期。
    台安志、马志罩:《畏安系南李王村漢墓发掘简报》,载《考古舆文物》,1990年第4期。
    强蕴、华延湍:《咸阳塔雨坡漢墓清理筒记》,载《考古舆文物》,1987年第1期。
    禚振西:《陕西户系的雨座漢墓》,载《考古舆文物》,1980年第1期。
    安徽省文物工作除、阜阳地區博物馆、阜阳系文化局:《阜阳笺古堆西漢汝云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安徽省文物工作除、和系文物粗:《安徽和系西晋纪年墓》,载《考古》,1984年第9期。
    安徽省文物工作除:《安徽南陵系麻桥束吴墓》,载《考古》,1984年第11期。
    王步毅:《安徽宿系褚蘭漢書像石墓》,载《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的漢墓舆六朝墓》,载《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高淳固城东漢书像碑墓》,载《考古》,1989年第5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溧阳系吴凰凰元年墓》,载《考古》,1962年第8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溧阳果园东晋墓》,载《考古》,1973年第4期。
    南京博物院、连雲港市博物馆:《海州西漢霍贺墓清理筒报》,载《文物》,1974年第3期。
    南京博物院、泗洪系固害馆:《江蘓泗洪重崮的漢书像石墓》,载《考古》,1986年第7期。
    南京博物院、邳系文化馆:《东漢彭城相缪宇墓》,载《文物》,1984年第7期。
    南京市博物馆:《江蘓高淳固城东漢书像墓》,载《考古》,1989年第5期。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8虢、9虢、10虢墓发掘筒报》,载《文物》,2000年第7期。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李家山东晋李氏家族墓》,载《文物》,2000年第7期。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仙鹤观东晋墓》,载《文物》,2001年第3期。
    阳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发现雨座南朝書像礴墓》,载《考古》,1984年第3期。
    扬州博物馆、邗江系固害馆:《江蘓邗江胡埸5虢漢墓》,载《文物》,1981年第11期。
    镇江市博物馆:《镇江市东晋刘尅墓的清理》,载《考古》,1964年第5期。
    连霎港市文管舍办公室 连雲港市博物馆《连雲港市束连岛束海琅琊郡界域刻石调查报告》,载《文物》,2001年第8期。
    徐州博物馆:《徐州发现束漢元和三年书像石》,载《文物》,1990年第9期。
    吴文讯:《江苏六合瓜埠西晋墓清理簡报》,载《考古》,1973年第2期。
    王黎琳、李银德:《徐州发现东漢書像石》,载《文物》,1996年第4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瑞安桐溪舆蘑蒲古墓清理》,载《考古》,1960年第12期。
    金华地區文管会:《浙江金华古方六朝墓》,载《考古》,1984年第9期。
    吴玉賢:《浙江上虞蒿塥东漢永初三年墓》,载《文物》,1983年第6期。
    牟永抗:《浙江金华系竹马馆发现晋墓》,载《考古通飘》,1957年第1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新都區东漢崖墓的发掘》,载《文物》,2007年第8期。
    伯山市崖墓博物馆:《四川伯山市沱港嘴东漢崖墓清理簡报》,载《文物》,1993年第1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棉踢市文物管理局、三臺系文物管理所:《四川三臺妻江崖墓群柏林坡1虢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5年第9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4年第9期。
    内江市文管所、筒阳系文化站:《四川简阳系鬼頭山东漢崖墓》,载《文物》,1991年第3期。
    樂山市崖墓博物馆:《四川樂山市沱瀼嘴束漢崖墓清理筒报》,载《文物》,1993年第1期。
    四川灌系文教局:《都江堰出土东漢李冰石像》,载《文物》,1974年第9期。
    吉木布初、關榮华:《四川昭觉系发现束漢石表和石阙残石》,载《考古》,1987年第5期。
    丁祖春:《四川大邑系马王填漢墓》,载《考古》,1980年第1期。
    郭永棣、高文:《温江出土漢代書像石墓门書像》,载《四川文物》,1994年第3期。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金沙系漢書像石墓清理》,载《文物》,1998年第10期。
    黄泗亭:《贵州留水系发现的蜀漢崴墓和摩崖题记及晨书》,载《四川文物》,1986年第1期。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雷臺漢墓》,载《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咀子漢墓发掘》,载1960年第9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天水放马滩戟国秦漢墓群的发掘》,载《文物》,1989年第2期。
    廣东省博物馆:《广东韶關市郊古墓发掾报告》,载《考古》,1961年第8期。
    廣束省博物馆:《廣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漢墓清理筒报》,载《文物资料叢刊》,1981年勰第4期。
    唐束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深圳市南頭红花园漢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90年11月。
    廣西文物工作陈:《魔西壮族自治匾融安系南朝墓》,载《考古》,1983年第9期。
    廣西壮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除、贵港市文管所:《廣西贵港市孔屋东漢墓》,载《考古》,2005年第11期。
    王增新:《辽阳市棒臺子二虢壁書墓》,载《考古》,1960年第1期。
    静玉林:《辽宁羞系东漢墓》,载《文物》,1993年第4期。
    新疆维吾雨自治區博物馆:《吐鲁番系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清理简报》,载《文物》,1972年第1期。
    新疆博物馆:《新疆巴楚系脱库孜沙来古城遗址发现古代木筒、带文字纸片等文物》,载《文物》,1959年第7期。
    北京市文物工作除:《北京怀柔城北束周雨漢墓葬》,载《考古》,1961年第11期。
    天津市文物管理處考古际:《武清束漢鲜于璜墓》,载《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
    A.M.Boyer、E.J.Rapson、E.Senart、E.S.Noble:Kharossthi Inscriptions Discovered by Sir Aurel Stein in Chinese Turkestan(《斯坦因爵士在中国土耳其斯坦发现的怯鏖文害集校》),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20-1929。
    Mark Aurel Stein:Serind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isa' and Western-most China(《塞林提亚,中亚舆中国西域考古记》),5Vols,Oxford,1921。
    Edouard Chavannes:Les documents chinois de couverspar Aurel Stein dans les sable du Turkestan(《斯坦因在东土耳其斯坦考察所得漢文文害》),oriental.1 Vol,Oxford,1913。
    Mark Aurel Stein:Intermost Aisa' Detailed Report ofExploiations in Central Aisa' Kansu and Eastern Iran(《亚洲腹地,中亚、甘肃和伊朗束部考古记》),4Vols' Oxford,1928。
    Henri Maspero:Les documents chinois laTroisieme Eepedition de Sir. Aurel Stein en Asie Centralel(《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獾漢文文害》),Vol,London,1953。
    Richard C.Rudolf and Yu Wen:Han Tomb Art of 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51
    Yu Ying-shih, Life and Immortality in the Mind of Han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25,1964-1965。
    Cheng Te-Kun:Han Burial Remains in the Huangh Basin.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擎报》,第14期,1983年。
    August Conrady:Die Chinesischen Handschrifien und Sonstigen Kleinfunde Sven Hedin in Lon-lan.Vol.1,Stockholm:Generalstabens Litografiska anstalt,1920.
    Edouard Chavanes:Chinese Documents from the Sites of Dandan-Uilig,Niya and Endere,Appendix A.part Ⅱ,Ancient khotan, Les documents sur bois de Niya,1907.
    Edouard Chavannes:Les documents chinois decouverts par Aurel Stein dans les sables du Turkestan oriental,Vol.1,Oxford,1913.
    Henri Maspero:Les documents Chinois de la troisieme expedition de Sir Aurel Stein en Aise central,Vol.1,London:British Museum,1953.
    中村清二:《敦煌古曆の研究》,载《学燈》53卷1期,昭和31年。
    中村清二:《敦煌古曆再研究》,载《学燈》53卷3期,昭和31年。
    中村璋八:《日本阴隔道书の研究》,汲古害院,平成5年
    村山修一:《隂阳道基础史料集成》,束京美術出版株式会社,昭和62年。
    内藤乾吾:《楼蘭出土刃魏晋簡》,载《書道全集》卷三,平凡社,昭和34年
    大谷光瑞:《西域考古図谱》,国华社,大正3年
    小林市太郎:《厚葬の俗と薄葬论》,收于《漢唐古俗と明器土偶》,京都,一條害房,1947
    日原利国:《漢代思想の研究》,束京,研文出版社,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