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用之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将熊十力“体用不二”的逻辑架构与其前后期思想的转化结合在一起,揭示出熊十力哲学的客观性追求,并清理出其后期思想中一直被人忽视的知识论建构的崭新路向,从而展现出现代新儒学在“道德形上学”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向度。
     第一章考察熊十力的哲学观。熊十力认为哲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但他并非单纯的哲学民族主义者,而是主张在中西融合会通中创造新的哲学形态,以此为解决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并顺利地移植西方现代文明打下基础。宇宙的真实性问题与人生价值问题是熊十力全部哲学思考的核心内容,这一点在其早期的哲学体悟中便有所展现,因此对熊十力哲学的考察不能割裂其前后期的一贯性。
     第二章考察熊十力的体用哲学进路。“体用不二”是一个动态过程,而熊十力后期思想与前期思想的差别实际是对这个动态过程的补充和完善,前期的“以体摄用”与后期的“以用显体”是同一个义理结构的两个组成部分。所以,熊十力哲学不存在所谓的“后期转向”,只有后期对整个义理结构的继续完善和修补。那么学界存在的两种看法:第一,“摄用归体”和“摄体归用”二者相矛盾;第二,后期的“摄体归用”缺少独立性——也都是站不住的。
     第三章结合熊十力的易学思想,揭示出熊十力体用哲学的灵魂是“生生”,并论证其在“以体摄用”、“以用显体”和“体用不二”中的核心作用。“生生”作为易学本体论的核心命题,其本身就具有时间性;在熊十力的体用哲学中,“生生”一方面以“恒转”与“流行”分别贯穿在体用之中,同时也以“翕辟成变”的方式为“体用不二”提供前提。这样,“生生”一方面起到贯通体用的作用,另一方面则赋予了体用哲学不竭的生命力,使得熊十力后期哲学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最终使体用哲学达到完善。
     第四章结合对心物观的整体考察,重点揭示出熊十力心物观的基本进路。由于熊十力将心物问题归结为“用”的两个方面,其心物观得以摆脱德性与知性互不统摄的矛盾,因而能够在体用哲学的大背景下解决心物关系问题。本文从熊十力晚年著作《明心篇》中梳理出熊氏后期知识论“两端说”,这是本文在研究熊十力后期思想过程中的创获。熊十力借助“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验主义科学方法和因明学的三支比量,将王阳明的“致良知”与朱子的“格物致知”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儒家心性论中纳入现代科学方法,这是新儒学“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又一范例,是体用哲学的完成阶段。
     第五章在整个新儒学发展历史的背景下对熊十力哲学予以评价,并探讨其对于中国哲学进一步发展的意义与启发。本文指出,从1945年的《读经示要》开始,新儒学就走上了两条岔路:一条是牟宗三等人的“道德形上学”进路,另一条是熊十力继续完善其“体用不二”体系而发展出的独特进路。在新儒学“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努力中,相较于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熊十力的“两端说”是一条更加积极的进路。同时,海外新儒学一直强调熊十力的“后期转向”,并对这种转向表示不满,也可以视为海外新儒学对其正统的偏离。
The paper integrates Xiong Shi-li's logical construction of "oneness between essence and application"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 thoughts in the earlier and later period, reveals the objective pursue in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and cleans up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n Epistemology in his later period which has been neglected in a long time, thus demonstrates a new possible dimension beside the Moral Metaphysics of the Modern Neo—Confucianism.
     Chapter 1 investigates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View. Xiong Shi-li thinks that the philosophy has outstand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but he is not a pure nationalist, he argues to create a new philosoph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y and Western philosophy, thus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th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the universe and life. The problems about the trueness of the cosmology and life value which have been demonstrated in his early philosophical realization are the core of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so we can't separate the consistency in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Chapter 2 investigates the philosophical course of Xiong Shi-li's substance-function philosophy. "Oneness between substance and function " is a dynamic processes, the difference in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of the later period and the earlier period is actual a complement and perfect of this dynamic processes, the earlier Substance-cover-function and later Function-cover-substance are the two constituent parts of the same connotation frame, so there is not a Later Turning in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The two views of the scholar circle:first, Substance-cover-function and Function-cover-substance is incoherent; second, the later Function-cover-substance is lack of independence, are ill-founded.
     Combining the Yi-ology, Chapter 3 reveals that Sheng-sheng is the soul of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and demonstrates it is in the core position in Substance-cover-function, Function-cover-substance and "oneness between essence and application". As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the Yi-ontology, Sheng-sheng has timeliness in itself. In the substance-function philosophy of Xiong Shi-li, Sheng-sheng passes through the Substance and Function in the form of Heng-zhuan and Liu-xing,and offers the prerequisite for "oneness between essence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orm of Xi-pi-cheng-bian. Giving life to substance-function philosophy, Sheng-sheng makes the philosophy of later Xiong Shi-li can constantly innovate and makes substance-function philosophy develop to its perfect level.
     Combining the whole observing, Chapter 4 reveals the basic approach of the view of mind and matter. For Xiong Shi-li attributes the problem of mind-matter to the two aspects of Function, his view of mind and matter can get rid of the contradiction of Morality and Intellectuality non-link, therefore he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mind-matter in the background of substance-function philosophy. The paper dissects Idea of Two-origins in Epistemology of later Xiong Shi-li from Essay on Mind, which is an important discovery in the study of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ist method of "Bold hypothesis careful verification" and Buddhist Logic, Xiong links Wang Yang-ming's "The Extension of Innate Knowledge" and Zhu Xi's "From Object-observing to Knowledge" together, therefore he integrates the modern scientific method into the Confucian inwardness theory. This is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the theory of Inner sage out new king of Neo-Confucianism,and is the stage of completion of substance-function philosophy.
     Chapter 5 evaluates Xiong Shi-li's Philosoph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hol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Neo-Confucianism, and investigates its meaning and illumination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the paper notes, Neo-Confucianism took two roads from Essentials for Reading the Classics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45, one is the "moral metaphysics" of Mou Zongsan, the other is the unique approach of Xiong Shili through the continued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Substance-function-non-binary. In the efforts of the theory of Inner sage out new king of Neo-Confucianism, Xiong Shi-li's Theory of Two-Origins is a more positive approach than Mou-Zongsan's idea of Self-neg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overseas modern Confucians always stress Xiong Shi-li's later shift and dissatisfied with it, this can be regarded as a straying from the orthodoxy.
引文
[1]熊十力:《熊十力全集》(1—8卷及附卷上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熊十力:《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
    [3]熊十力:《体用论》,北京:中华书局,1994。
    [4]熊十力:《十力语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
    [5]熊十力:《读经示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蔡仁厚:《熊十力先生学行年表》,台北:明文书局,1991。
    [7]蔡仁厚:《牟宗三先生学思年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
    [8]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
    [9]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程恭让:《华梵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1]程恭让:《抉择于真伪之间——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成中英、麻桑:《新新儒学启思录——成中英先生的本体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3]成中英:《合外内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书版社,2001。
    [14]丁为祥:《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5]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6]杜维明:《杜维明文集》(全五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17]樊志辉:《内在与超越之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8]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19]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0]冯友兰:《贞元六书》,北京:三联书店,2007。
    [21]冯友兰:《南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7。
    [2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四卷(书信),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3]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
    [24]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
    [25]郭朋:《中国近代佛学思想史稿》,成都,巴蜀书社,1989。
    [26]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7]郭齐勇:《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28]郭齐勇:《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8。
    [29]韩强:《现代新儒学心性理论评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30]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31]贺麟:《人心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2]胡伟希:《观念的选择——20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透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3]胡伟希:《转识成智——清华学派与20世纪中国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4]黄玉顺:《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35]景海峰:《熊十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
    [36]景海峰:《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37]景海峰:《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8]李明辉:《当代儒学的自我转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9]李维武:《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0]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1]李翔海:《寻求理性与德性的统一:成中英本体诠释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42]李远杰:《近现代以佛摄儒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
    [4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44]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
    [45]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8。
    [46]林安梧:《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存有学探索》,读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47]林安梧:《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
    [48]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49]刘述先:《新时代哲学的信念与方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50]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51]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
    [52]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3]马一浮:《马一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54]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台湾学生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
    [55]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1。·
    [56]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57]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8]牟宗三:《才性与玄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9]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0]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之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2]牟宗三:《四因说讲演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3]牟宗三:《周易哲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4]宋志明:《熊十力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65]宋志明:《现代新儒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6]太虚:《法相唯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7]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8]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1]唐文明:《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7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全四卷),北京,三联书店,2008。
    [73]王恩洋:《中国佛教与唯识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74]吴学国:《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5]吴学国:《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7]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8]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79]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0]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2]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83]颜炳罡:《当代新儒学引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84]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85]杨儒宾、祝平次主编:《儒学的气论与功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6]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论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7]郁振华:《形上的智慧何以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沉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8]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89]张光成:《中国现代哲学的创生原点:熊十力体用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0]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1]张学智:《心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2]郑家栋:《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93]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4]郑家栋:《现代新儒学概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1]白欲晓:《良知坎陷:牟宗三的思想脉络与理论开展》,《现代哲学》2007年第4期。
    [2]陈赟:《熊十力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文化蕴涵》,《江汉论坛》1998年第2期。
    [3]陈阵:《现代新儒家的科学观》,《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第4期。
    [4]傅斯毅:《试析吕澂先生对“性寂”与“性觉”义之抉择——以吕澂与熊十力的论学函稿为中心》,《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
    [5]韩强:《直觉的辩证法——中国哲学思维的特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6]胡军:《知识论与哲学——评熊十力对西方哲学中知识论的误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7]胡伟希:《从康德到熊十力:“知智之辨”》,《文史哲》2002年第2期。
    [8]贡华南:《从“相”到“象”——熊十力哲学的易学归向》,《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
    [9]高秀昌:《熊十力对儒家民主思想的阐扬》,《学习论坛》2008年第8期。
    [10]郭齐勇:《熊十力对佛教唯识学的批评》,《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2期。
    [11]景海峰:《中国哲学体用论的源与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2]景海峰:《试论熊十力的体用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85年第3期。
    [13]李翔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传统三题》,《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
    []4]李翔海:《论后牟宗三时代新儒学的发展走势》,《孔子研究》2002年第3期。
    [15]李翔海:《“内圣”开出了“新外王”么?》,《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16]李翔海:《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说述评》,《东岳论丛》1993年第3期。
    [17]李翔海:《评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说》,《人文杂志》1993年第2期。
    [18]刘兴淑:《熊十力对程朱理欲观的发展》,《天府新论》2006年第2期。
    [19]卢兴:《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20]罗同兵:《太虚对熊十力<新唯识论>的批评》,《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1]倪梁康:《客体化行为和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关系问题——从唯识学和现象学的角度看“识”和“智”的关系》,《哲学研究》2008年第11期。
    [22]唐邦明:《熊十力先生易学思想管窥——读<乾坤衍>》,《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23]秦淮:《试论吕澂佛学思想的后期变化——从吕澂与熊十力辩佛学根本问题说起》,《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4]吴宝珍:《熊十力体用不二思想的宇宙论解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5]吴学国:《体用与性相——略论熊十力对佛教唯识学的继承与改造》,《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6]颜炳罡:《熊十力易学思想探微》,《周易研究》1990年第2期。
    [27]郁振华:《论熊十力的唯心论的本体—宇宙论的形而上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8]张汝伦:《察异以求会通——熊十力与西方哲学》,《文史哲》2009年第4期。
    [1]孟令兵:《圆融无碍的生生之美——论熊十力的佛学思想及其诗性精神》,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11月。
    [2]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从康有为到熊十力》,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1]月。
    [3]刘连朋:《在佛学与哲学之间——熊十力与牟宗三哲学方法论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4]郭丽娟:《熊十力“乾元”易学思想探析》,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5]陈永杰:《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②李翔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传统三题》,《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
    ①秦平:《近20年熊十力哲学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①翟志成:《长悬天壤论孤心——熊十力在广州》,《熊十力全集(附卷下)》。
    ①胡伟希:《转识成智——清华学派与20世纪中国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熊十力全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卷,第248页。以下所引《熊十力全集》简称《全集》。
    ②熊十力:《十力语要·与张东荪》,《全集》第四卷,第114-115页。
    ③熊十力:《十力语要·与张东荪》,《全集》第四卷,第114-115页。
    ④刘连朋:《在佛学与哲学之间——熊十力与牟宗三哲学方法论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第109页。
    ①《新唯识论·明宗》
    ②《新唯识论·明心上》
    ③《新唯识论·明宗》
    ④《新唯识论·附笔札》
    ⑤《新唯识论·明心上》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2页。
    ②熊十力:《读经示要》,《全集》第三卷,第页。
    ①熊十力:《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全集》第四卷,第559页。
    ①熊十力:《十力语要初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①梁漱溟:《读熊著各书读后》,《勉仁读书录》。
    ②马一浮:《致梁漱溟》,《马一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二册,704页。
    ③熊十力:《致梁漱溟》,《全集》第八卷,第758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76页。
    ①熊十力:《心书·船山学自记》,《全集》第一卷,第5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篇》,《全集》第七卷,第105页。
    ②熊十力:《体用论篇》,《全集》第七卷,第73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2页。
    ①熊十力:《读经示要》,《全集》第三卷,第791页。
    ①参见张光成:《中国哲学的创生原点——熊十力体用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①熊十力:《为诸生授新唯识论开讲词》,载《摧惑显宗记》,《全集》第五卷,第539页。熊十力在文中列举了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并说:“如上四类,在西洋哲学中或不免分截太甚,而在中国哲学上向无此等分类之名目。”又说:“四类中唯本体论是万理之所从出,一切学术之归宿处,一切知识之源。”可以看出熊十力已明确意识到中国哲学本体论与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只是他尚没有把中西本体论进行比较,而是直接借用了这个概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13页。
    ③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14-15页。这一段话本是钱学熙在将《新唯识论》文言本译为语体本时所加的按语。按熊十力在序言中所说:“义有增损,则余所随时口授,学熙无擅改也。”则译者按语也可以代表熊十力本人的观点。以下再引译者按语时不再加注。
    ①《体用论》中概括的本体四种义为:一、本体为万理之原、万德之端、万化之始。二、本体即无对即有对、即有对即无对。三、本体是无始无终。四、本体显为无穷无尽的大用,应说是变易的,然大用流行,毕竟不曾改易其本体固有生生、健动、乃至种种德性,应说是不易的。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20页。
    ②熊十力:《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全集》第四卷,第567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19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24-25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80页。
    ②熊十力:《读经示要》,上海中正书局,第37页。
    ③熊十力:《新唯识论》,第100-101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第7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397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第54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第6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414页
    ②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104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56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407页
    ③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408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383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385页
    ③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389-390页
    ④印顺:《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53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49页
    ②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99页
    ③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17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19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第45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75页
    ②熊十力:《读经示要》,《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668页
    ③熊十力:《读经示要》,《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670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52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49页
    ②熊十力:《读经示要》,《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670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96页
    ①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7页。
    ①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2页。
    ②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第234页。
    ③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杨儒宾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30页
    ①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①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下文转述傅斯年先生的观点都来源于此书,不再另注出处。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168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
    ③参见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1381,中华书局1996年,第二册
    ④参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三章“文法”,117—118页
    ①参见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1381
    ②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1381
    ③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引论》047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442页
    ④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118-119页
    ①张岱年:《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前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3期。
    ②熊十力:《读经示要》,《全集》第三卷,第791页。
    ①熊十力:《十力语要》,第69页
    ①熊十力:《读经示要》,第24-25页
    ②熊十力:《读经示要》,第47页
    ③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16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53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12页。
    ②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36页。
    ③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12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330页。
    ①熊十力:《体用论》,《全集》第七卷,第34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61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66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66页。
    ④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67页。
    ⑤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53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53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55-156页。
    ①熊十力:《存斋随笔》,《全集》第七卷,第791页。
    ②熊十力:《存斋随笔》,《全集》第七卷,第763页。
    ③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283页。
    ④熊十力:《存斋随笔》,《全集》第七卷,第791页。
    ①熊十力:《存斋随笔》,《全集》第七卷,第767-768页。
    ②此信原载于1947年6月《学原》第一卷第二期,收于《十力语要·答牟宗三(附来函)》,又以《答牟宗三问格物致知书》为题收于《全集》第八卷,第288-300页。
    ①熊十力:《读经示要》,《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668页
    ②熊十力:《读经示要》,《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670页。
    ③《答牟宗三问格物致知书》,《全集》第八卷,第288-289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全集》第三卷,第13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全集》第三卷,第14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1页。
    ④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1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1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1-232页
    ①景海峰:《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②参见景海峰:《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③参见景海峰:《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第二章第二节“熊十力哲学的量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1-158页。
    ④熊十力:《原儒》,《全集》第六卷,第316页。
    ①熊十力的港台弟子们因熊十力在《原儒》一书中使用“辩证法”等新词汇而愤怒,认为熊十力迫于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哲学初衷。事实上,按照熊十力随手使用概念的习惯,即使其所用概念全部翻新也毫不惊奇,重要的是其内容的一贯性。即便不考虑政治立场的问题,单就哲学创作习惯而言,他的弟子们对乃师的了解也多属想当然。
    ②熊十力:《原儒》,《全集》第六卷,第317-318页。
    ③熊十力:《原儒》,《全集》第六卷,第323页。
    ④这个范畴体系包括空时、有无、数量、同异、因果五对范畴。和康德一样,熊十力强调这些范畴只能应用于现象界,不能用于本体界。详见《新唯识论》。景海峰教授曾对这个内容做过较详尽的梳理,参见景海峰:《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第二章第二节“熊十力哲学的量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5-137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集》第三卷,第309-310页。
    ①熊十力:《原儒》,《全集》第六卷,第325-326页。
    ②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杨儒宾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30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2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4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4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3页。
    ④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4页。
    ⑤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4页。
    ⑥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4页。
    ⑦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4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7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8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6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74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63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7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4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75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74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3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45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8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48页。
    ④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48-249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49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0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1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0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0页。
    ④熊十力:《原儒》,《全集》第六卷,第315页。
    ⑤参见巫寿康:《<因明正理门论>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5页。
    ⑥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48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47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44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47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1、295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1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3页。
    ④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52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74页。
    ②参见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第五章“自由意志”,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90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91页。
    ③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303页。
    ①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78-179页。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179页。
    ①这些内容叠加的著作主要包括:《新唯识论》的多个版本、《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其余著作诸如《读经示要》、《原儒》、《存斋随笔》等,在涉及到“体用”哲学体系的时候也都是在重复着相近甚至相同的内容。
    ①林安梧:《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存有学探索》,读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7月版,第312页
    ①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台湾学生书局1998年版,第259页
    ②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308页
    ③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59页
    ④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95页
    ⑤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58-259页
    ⑥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58页
    ①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台湾学生书局1998年版,第259页
    ②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315-316页
    ③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309页
    ④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65页
    ⑤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120页
    ⑥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170页
    ⑦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65-266页
    ①林安梧:《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存有学探索》,读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7月版,第313页
    ②同上,第369页
    ③刘连朋:《在佛学与哲学之间——熊十力与牟宗三哲学方法论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学校代码10055,学号022206,第162页
    ①卢兴:《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①熊十力哲学与牟宗三哲学都是继承陆王心学而来,因而其本体概念都是一元多用的,即可以表达为本心、良知、性、道等不同词汇。但由于在熊十力的“两端说”中,“良知”一词既可指为本体层的本心、本体,也可作为“用”,即含有具体内容的“仁”与“智”。故而此处使用“本心”而不使用“良知”。
    ②熊十力:《明心篇》,《全集》第七卷,第237页。
    ①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第184页。
    ②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87页。
    ③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88页。
    ①成中英:《现代新儒学建立的基础:“仁学”与“人学”合一之道》,《当代新儒学论文集·内圣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第130页。转引自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②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237页。转引自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第109页。
    ③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转引自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第110页。
    ①参见梁漱溟:《读熊著各书读后》,《勉仁读书录》,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
    ①参见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9-110页。
    ①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993年,第6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