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熊十力哲学思想的根本要点在于说明万事万物和本心本体的关系,彰显了道德的主体的自发自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道德的形上学。
     境论是熊十力哲学的核心。熊十力认为,本体既是宇宙实体,也是人之本心,并通过翕辟成变和相反相成的法则将此二者沟通为一。就宇宙实体而言,具复杂性,因而能起变化。心物都为本体变化之势用,而不即是本体。但心毕竟能主宰物而不为物所主宰,能显发本体之德,亦可说心即是本体。宇宙实体即是大全,自身即能创生宇宙万物而亦无所作意,因而是即仁即寂,即刚健即寂静,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实体之德即是生德,人之本心是宇宙实体之辟势,因而有宇宙的大心之德用。从一本的立场出发,熊十力反对理气(器)二分的观点,认为理和气(器)是一种体用关系。在这样的结构中,熊十力的本体论成了“二本”之学:一方面是绝对的宇宙实体,一方面是人之本心。熊十力试图以宇宙生成的方式将此二者沟通为一,但此一思路在后康德哲学的背景下是明显缺乏说服力的。
     量论讨论了熊十力对知识和证体问题的基本看法。一方面,熊十力继承了旧唯识学的基本义理和问题意识,对宇宙万物如何可能进行了说明,是为俗谛;另一方面又将现象的根源归结到本体,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证体,是为真谛。在知识论的问题中,熊十力罗列了认识的基本条件,阐述了认识发生的机理,并讨论了知识的基本范畴。但由于熊十力对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了解不够,因而造成了诸多的问题。熊十力认为,对本体的说明则有两种方式:一是用遮诠的方法说明本体不是什么,一是用证会的办法直接体证本体即是人之本心。即一方面遮拨现象,一方面实证本体。前者是逻辑进路,后者是功夫论。可以说,量论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说明本体,因而说其量论亦是本体论的组成部分。
     心性论则延续了宋明儒的基本课题,并继承了孟子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进路,以心、性、理、命、仁等基本概念和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熊十力的心性论,凸显出了道德的主体与道德本体的功能义,体现了刚健不已、生生不息的人生观,以及绝对自律的道德意识。但熊十力的心性论,无法说明道德本体的内容是如何可能的。我们认为,本体必然是功能义(能义)与原理义(所义)的统一。功能义是指本体的能力,即良知本心的自发自觉。此种能力是“天之所与我者”,为先天的。原理义是从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中掘发出来的,有着发生学意义上的来源,但在道德实践的具体境遇中有着先验或先在性质。本体既具功能义,又具原理义,那么要建立本体论就必须对这两方面都有适当的安顿。而熊十力的本体只能证成先天的能义而不能证成所义。也就是说,熊十力只肯定了本体的自发自觉,而对本体的内容是如何可能的无有理论上的说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熊十力认为本体性质只能是先天的,而对习染等经验内容持负面的看法。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无法成为本体内容的来源,那么本体的原理义是无法证成的。熊十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现象的真实性,肯定了人文历史与社会生活的价值,但在其本体论的架构中,人文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本体性质是无法证成的。这样,熊十力的道德本体论是不完整的。另外,由于熊十力坚持宇宙实体为绝对一本的立场,导致其对恶之问题的看法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熊十力的形上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肯定一宇宙实体的基础上说明宇宙生成,并以进化论模式说明人之本心如何即是宇宙之心,彰显了人生的本来面目即是生生不已,精进不息的;二是从道德本心的角度,以唯识的义理来说明宇宙万物乃至宇宙本体即是人之本心的开显,宇宙万物和宇宙实体因人之本心而证成其存在,并具有了价值和意义。前者是宇宙论形上学,后者是道德的形上学。熊十力囿于其宇宙生成论的立场,在其试图建构的道德的形上学中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此一矛盾为其后学牟宗三所继承。论文在后论部分试图指出熊十力和牟宗三在此一问题上的困境,并讨论现代哲学背景下的道德的形上学是如何可能的。
The fundamental point of Shili Xiong's philosophy is that he establishes The Moral Subject and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by illustra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world and Ben Xin(本心).
     Ontology is the core of Shili Xiong's philosophy. He considers that the noumenon is not only cosmic substance but also Ben Xin, and they will be combined by a dialectic relection of beings and becoming and the law of opposite but complementary. Since the cosmic substance is complexity, it has the ability of diversification. Meanwhile, Ben Xin and objects are the results of the diversification. We have the conclusion that Ben Xin and objects are not the noumenon directly. However, Ben Xin predominates the objects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noumenon. According to this reason, we can say that Ben Xin is noumenon.
     Cosmic substance is Da Quan(大全)and can create all the things in the cosmos. So, we can say it is Ren and comfort, energetic and quiet. It does nothing, however, it does everything. The virtue of cosmic substance is creation, and Ben Xin is the expanded state of cosmic substance. With an opinion that the world has only one noumenon, Shili Xiong thinks the relation of Li(理)and Qi (气)is like the relation of Ti(体)and Yong(用),and they are not separated. So we can see, Shili Xiong's ontology has two noumenons: one is the absolute cosmic substance, and the other is Ben Xin. Meanwhile, Shili Xiong attempts to combine them by the creation of cosmos. However, it is not convinc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We attempt to discuss Shili Xiong's basic opinions on knowledge and proving the being of noumenon in Liang Lun(量论).On one side, inheriting the basic teachings of The old Mere-Consciousness Theory(唯识学)and its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 he tries to explain the possibility of the being of cosmos. This is called Su Di(俗谛).On the other side, Shili Xiong takes the noumenon as the root of phenomenon, and he believes that the basic mission of philosophy is to prove the being of noumenon. And this is called Zhen Di(真谛)I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hili Xiong sets out the basic condition of cognition, elaborates the beginning mechanism of cognition, and tries to discuss the basic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However, because of knowing littl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Shili Xiong gets many problems. He explains noumenon by two ways: one is to explain noumenon is not the things he enumerates, and the other is to directly feel that the noumenon is Ben Xin(本心).The former is a method of logic, and the latter is Kong Fu theory(工夫论).So we can say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Liang Lun is to clarify the noumenon, and in this sense, we will say that Liang Lun is a part of ontology.
     The theory of inwardness inherits the scholars' subjects of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nd it also inherits the thoughts of Mencius, Jiuyuan Lu and Yangming Wang. This theory unfolds itself with a central discussion of Benxin, Xing(性),Li, Ming(命),Ren(仁),etc. Shili Xiong's theory of inwardness highlights the functions of moral subject and moral noumenon. It represents a philosophy of energetic life and perpetual becoming, and it also represents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of self-discipline. However, since he does not confirm the noumenal function of humanistic history and social life, he can not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he principles of moral noumenon, which find the moral noumenon theory from common value consciousness. An integral moral noumenon should be the unity of function and principle. We should get the moral noumenon theory from the unknown awareness, from which comes humanistic history and social life. The moral noumenon theory has a preexistent meaning in moral practice. In addition, Shili Xiong's theory has an inevitable contradiction about evil, because he persists that the world has only one noumenon called cosmic substance.
     Shili Xiong's metaphysic has two sides:through the first side, we can see he explains the becoming of cosmos on the basis of confirming only one cosmic substance, and by using evolutionism theory, he explains how Ben Xin is also the hart of cosmos. These tell us that human should live an energetic and positive life. On the other side, he tells us that Ben Xin is the cosmos noumenon, the being and the value of cosmos noumenon need the existence of Ben Xin. The former is called Cosmologic Metaphysics, and the later is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Now we can see, that Shili Xiong's metaphysics of morals has an inevitable contradiction, because of his cosmogonical point of view, and the contradiction is inherited by Zongsan Mou—his pupil. I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 will point out this dilemma and discuss how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 is possible in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philosophy.
引文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①《先世述要》,《熊十力全集》卷8,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68页。熊十力的著作有多种版本,各有优劣,其中以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熊十力全集》资料最为详实,本论文所有引自熊十力的文献著述均出自全集本。另外,由于全集本有诸多文字、标点和排版上的错误,本文对其文字上的错误加以改定并标注,对标点和排版上的错误径直改定,不再标注。以下所引熊十力的著述不再注明版本。
    ②《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424页。
    ③《先世述要》,全集卷8,第875页。
    ④《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41页。
    ⑤《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80页。
    ①《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425页。
    ②《熊子真心书》,全集卷1,第20页。
    ③《尊闻录》附录,全集卷1,第659页。
    ④《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425页。
    ⑤徐复观:《有关熊十力先生的片鳞只爪》,《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13页。
    ⑥《尊闻录》附录,全集卷1,第659页。
    ⑦《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425页。
    ①转引自郭齐勇:《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第29页。
    ①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1页。此为郭齐勇总结熊十力思想的用语。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42—143页。
    ①转引自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152页。原文出自欧阳渐:《竟无内外学·内学杂著》,支那内学院蜀院1944年1月刻本。
    ②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③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155页。
    ④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155页。
    ①参见吕澄:《吕澄复熊十力(1943年4月2日)》,全集卷8,第424页;及《吕澄复熊十力(1943年4月12日),全集卷8,第427—-430页。
    ②吕澄:《吕澄致熊十力(1943年4月13日)》,全集卷8,第431页。
    ①太虚:《略评新唯识论》,载于《太虚大师全书》第16编第50册,香港,1956年版。又载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32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11页。
    ③《读经示要》卷三,全集卷3,第914—915页。
    ①《二程遗书》卷十二,《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5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38页。
    ③《十力语要》卷四,全集卷4,第461页。
    ④《明心篇》,全集卷7,第271页。
    ①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249页。
    ②《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80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又载于《熊十力全集》附卷下934—-935。
    ②《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184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09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25页。
    ⑤《与友论新唯识论》,全集卷8,第337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94页。
    ⑦《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1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34页。
    ②参见《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41—-42页。
    ③《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41页。
    ④《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114—-115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344页。
    ②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208页。
    ③《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89页。
    ④《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85—-386页。
    ⑤《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24页。
    ①《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458页。
    ②《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667页。
    ③《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19页。
    ④《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03页。
    ⑤《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24页。
    ①《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60页。
    ②《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61页。
    ③《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60页。
    ④《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62页。
    ⑤《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62页。
    ①《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63页。
    ②《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63—-564页。
    ③参见《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81—626页。
    ④《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48页。
    ⑤《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45页。
    ⑥《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46页。
    ⑦《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567页。
    ①《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458—459页。
    ①蔡元培:《熊子真心书序》,全集卷1,第3页。
    ②郭弃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8页。
    ③郭齐勇在《熊十力年谱》和《熊十力哲学研究》中说到熊十力代替粱漱溟到北大讲授唯识学(《熊十力全集》附录一《熊十力年表》和《熊十力哲学研究》第9页)是因为梁漱溟要到山东办学。但根据《梁漱溟年谱》记载:“先生(梁漱溟——引者注)讲:‘熊先生之到北大讲唯识论,亦是我介绍的。我在北大哲学系先讲授印度哲学,……又添讲佛家唯识学,写有《唯识述义》,先后有两薄册(京华印书馆印),第三册却未敢付印,盖自觉对于唯识学不全明白。……于是邀熊先生讲。’熊先生冬天到北京,与先生一起居住在地安门吉安所。同住的还有当时北京大学学生陈亚三、黄艮庸、朱谦之、王显珠等。”(《梁漱溟年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而且根据《梁漱溟年谱记载》,梁漱溟在1922年到1924年虽在山东办学,但一直没有辞掉北大的讲席,而且其也一直在北大上课。
    ④《十力语要》卷四,全集卷4,第454页。
    ⑤《十力语要》卷四,全集卷4,第455页。
    ①蔡元培:《新唯识论序》,《熊十力全集》卷2,第5页。
    ②徐复观:《悼念熊十力先生》,《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03—1404页。
    ③牟宗三:《我与熊十力先生》,《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36页。
    ④牟宗三:《我与熊十力先生》,《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20页。
    ①徐复观:《有关熊十力的片鳞只爪》,《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14页。
    ②转引自郭齐勇:《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第153页。
    ③《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7-28页。
    ④《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5页。
    ①钱穆:《忆十力、锡予诸友》,载于《玄圃论学集》,第28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35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03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36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36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6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1页。
    ③《读经示要》序,全集卷3,第556页。
    ④《读经示要》序,全集卷3,第557页。
    ⑤当然之经,是就文献或思想中所简称为“经”所指向的经典或文献典籍。《新唯识论》将大乘的经典简称为“经”,“经”之一词通常指佛教典籍。而在《读经示要》、《原儒》和《乾坤衍》等著作中,“经”之一词则一般指儒家经典,尤其是“六经”。
    ⑥《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75页。
    ⑦参见《新唯识论》删定本,全集卷6,第3—-4页。
    ⑧《新唯识论》删定本,全集卷6,第4页。
    ①《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27页。
    ②《体用论》,全集卷7,第5页。
    ①《体用论》,全集卷7,第7页。
    ②《体用论》,全集卷7,第7页。
    ③《存斋随笔》,全集卷7,第899页。
    ①参见刘述先:《当代新儒家的超越内省》,载于刘述先著,东方朔编:《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展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0页注1。
    ①翟志成:《长悬天壤论孤心——熊十力在广州(1948—1950),《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543—1545页。
    ②刘述先:《当代新儒家的超越内省》,《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展开》,第69页。
    ①刘梦溪:《学术与思想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②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72页。
    ③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75页。
    ④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73页。
    ⑤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71—772页。
    ⑥丁敬涵校点:《马一浮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04页。
    ⑦全集卷8,第779页。
    ⑧全集卷8,第813页。
    ⑨全集卷8,第821页。
    ⑩全集卷8,第822页。
    ①转引自刘述先:《长悬天壤论孤心——熊十力在广州(1948—1950),《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577页。
    ②刘述先:《如何正确理解熊十力——读<长悬天壤论孤心>有感》,《熊十力全集》附卷,第1576—1577页。
    ③徐复观:《悼念熊十力先生》,《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06页。
    ①牟宗三:《我与熊十力先生》,《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36页。
    ②王元化:《记十力先生二三事》,《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77—1484页。
    ③参见王元化:《思辨随笔》,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④翟志成的檄文是批判熊十力人格的极论。另外,余英时的《钱穆与新儒家》(见其所著《犹记风吹水上鳞》,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版,第31—98页),刘梦溪著的《学术与思想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李山等著《现代新儒家传》(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陈锐著《马一浮儒学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等牵涉到熊十力的部分,对熊十力都有意无意地有所贬损。
    ①刘述先:《儒学的理想与实际》,《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展开》,第417页。
    ①牟宗三:《我与熊十力先生》,《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20页。
    ②牟宗三:《我与熊十力先生》,《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420页。
    ③参见刘述先:《当代新儒家的超越内省》,《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第71—74页。
    ①梁培宽:《熊十力与梁漱溟——各走一路的至交》,台湾《当代》第106期(1995,2),第59页。
    ②本文将儒家的本心仁体说为两层,一层是原始的,自然的,一层是文化的,由历史所证成的,前者表功能义,后者表原理义(普遍的文化意义)。具体参见本文的本论四的心性论部分。
    ①刘述先:《儒学的理想与实际》,《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其未来展开》,第417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344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5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36页。
    ③《原儒》,全集卷6,第519页。
    ④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208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自序“,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②牟宗三:《时代与感受》,台北鹅湖出版社1984年版,第328页。
    ①《为诸生授新唯识论开讲词》,《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537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5页。
    ①参见《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6—7页,
    ②部分研究熊十力思想的学者认为,研究熊十力之哲学主要应该以《新唯识论》文言与语体文本为主,辅之以《十力语要》与《十力语要初续》。郭齐勇在《熊十力思想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见《熊十力思想研究》,第29页)。笔者曾有机会向刘述先请教这一问题,刘也持相同的观点。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页。
    ④此又可说为宇宙本体论与道德本体论。
    ⑤《明心篇》,全集卷7,第274—27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4页。
    ②《休用论》,全集卷7,第1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59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153页。
    ③此只为熊十力在《新唯识论》中的看法,在后期《体用论》和《乾坤衍》中,熊十力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体的真实性,即其由《新唯识论》时期的“摄用归体”到晚期逐渐转变为“摄体归用”,此一思想之转变在熊十力后期甚为明显。参见第七章第二节。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页。
    ⑤参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73页。
    ②《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55页。
    ③《体用论》,全集卷7,第15页。
    ④《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41一42页。
    ⑤《体用论》,全集卷7,第11一12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38页。引文中间之小字注未引。
    ①《读经示要》卷三,全集卷3,第916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5页。
    ③《张东荪答函》,《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174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47页。
    ②《体用论》,全集卷7,第104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01页。
    ④参见岛田虔次:《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220页。
    ⑤岛田虔次:《中国思想史研究》,第219—220页。
    ①《体用论》,全集卷7,第63—64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76页。
    ③《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76页。
    ④《新唯识》语体本,全集卷3,第151页。
    ①本节只就翕辟义而说本体之用。本心之用将在本章的第三节有梳理。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8—239页。
    ③以上三段引自《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9—240页,有删减。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74—275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41—-42页。
    ②参见《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48—5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7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8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09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77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6页。
    ①《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29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1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46—247页。
    ①《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39—40页。
    ②《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358—359页。
    ③《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359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2—36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3—36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4-36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7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392页。
    ①《十力语要》卷四,全集卷4,第461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5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4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4—15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5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5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8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8页。
    ①《体用论》,全集卷7,第1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5页。
    ③《体用论》,全集卷7,第14—15页。
    ④吴汝均花费了巨大精力构思了其纯粹力动现象学,认为“这力动是纯粹的,是纯粹力动,没有经验类容。它是超越的力动,自身即是活动,是力用,不必为它向外面找一个实体性的东西,作为它的源头”(吴汝均著:《纯粹力动现象学》,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1页),并批评熊十力的“本体如何能从抽象的状态变成具体的、立体的物体,始终是一个问题”(同上书,第10页)。吴汝均的目的在于建构一纯粹的力动作为本体,沟通“绝对有”和“绝对无”,并消除体与用的差别,其认为熊十力在逻辑上而言还存在体与用的分离,不够彻底,因而须对熊十力的体用论作出改造。我们认为,熊十力的本体即是“恒转”、“能变”、“功能”,就是纯粹力动,即体即用,即用即体,在本体论中本不须分体用,而体用之分是从现象与本体的区分上说,说现象,必然说本体之用。我们认为,吴汝均的纯粹力动现象学,也只是就本体的性质说,而就知识如何建构说,其也必须说其是纯粹力动的显现,此与熊十力从实体之流行大用上成立现象和知识无有差别。熊十力的本体论,就是一力动论,功能论。熊十力自己即明言:“误解体用义的人,或以为本体上具有一种作用,即由此作用生起宇宙万有。如此便将体和用及万有析成三片,此便大误。”(《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40页。)
    ①《新唯识论》,全集卷3,第237页。
    ②《新唯识论》;全集卷3,第96页。
    ③《易传》系辞上,第六章。
    ①《体用论》,全集卷7,第15—1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9页;又参见《体用论》卷7,第17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9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05页。
    ①《体用论》,全集卷7,第17页。
    ②《体用论》,全集卷7,第22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05—506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08页。
    ②《体用论》,全集卷7,第34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4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4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09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12页。
    ②《体用论》,全集卷7,第104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01页。
    ④《乾坤衍》,全集卷7,第509页。
    ⑤《体用论》,全集卷7,第136—137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129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12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120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25—526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26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525—527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35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73—74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8—289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24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23—524页。
    ②《新唯识论》,全集卷3,第118页。
    ①《新唯识论》,全集卷3,第118页。
    ②《新唯识论》,全集卷3,第119页。
    ③《新唯识论》,全集卷3,第128页。
    ④《体用论》,全集卷7,第14—15页。
    ①《新唯识论》,全集卷3,第130—131页。
    ②《原儒》卷下,全集卷6,第68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0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1—173页。
    ①《印行十力丛书记》,全集卷4,第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92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5—406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7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87页。
    ③《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56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75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53页。
    ③对于熊十力前后思想前后期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但就文本而言,其对体用关系的看法在《十力语要初续》中的思想已经与《新唯识论》时期有了一些不同。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5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288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44页。
    ④《乾坤衍》,全集卷7,第546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50页。
    ②《原儒》卷上,全集卷6,第564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64页。
    ④《读经示要》,全集卷3,第934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5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566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66页。
    ④《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14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09—110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80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82页。
    ③《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467页。
    ④《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99—100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6,第92页。
    ②《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49页。
    ①《十力语要》,全集卷4,第9页。
    ②《十力语要》,全集卷4,第35—36页。
    ③《十力语要》,全集卷4,第36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7—37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55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63—46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87页。
    ②《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199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205—206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602页。
    ①《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71—72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592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01—502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650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647页。
    ④《乾坤衍》,全集卷7,第538页。
    ⑤《乾坤衍》,全集卷7,第504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31—532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539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916页。
    ②《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7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59—460页。
    ①《读经示要》,全集卷3,第916—917页。
    ②《读经示要》,全集卷3,第917页。
    ③《读经示要》,全集卷3,第917页。
    ④《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954—955页。
    ⑤《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955页。
    ⑥《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84页。
    ⑦《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931页。
    ⑧《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78页。
    ①参见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前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参见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页。
    ②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③《形而上学》991b9—17。
    ④《巴门尼德篇》133C。
    ①《形而上学》991b10。
    ②《形而上学》991b1—3。
    ③赵敦华:《基督教神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225页。
    ①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前言,第5页。
    ①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11页。
    ②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58页。
    ①关于《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两句在中国哲学界的的相关争论,请参见陈赟:《形而上与形而下:以隐显为中心的理解——王船山道器之辨的哲学阐释》(台湾《清华学报》2001年第31卷第1—2期)一文,该文对程颢、朱子、王船山和戴震关于此一问题的理解有详细介绍。
    ②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8页。
    ①道德的形上学之说明与境论论衡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却是后面所论的道德的形上学的基础,由于牵涉到不同的本体论和形上学的对比,在此一并提出。
    ②张岱年指出:印度哲学及西洋哲学讲本体,更有真实义,以为现象是假是幻,本体是真是实。本体者何?即是唯一的究竟是在。这种观念,在中本来的哲学中,实在没有。中国人讲本根与事物的区别,不在于实幻之不同,而在于本末、源流、根支之不同。万有众象同属实在,不惟本根为实而已。以本体为唯一实在的理论,中国哲人实在不主持之。南宋初胡宏说:“释氏见理而不穷理,见性而不尽性,故于一天之中,分别幻华真实,不能合一,与道不相似也。”(《知言》)于一天之中,“分别幻华真实”,即分现象与实在为二。亦即现代应该哲学家怀特海之所谓“自然之两分”。此种分现象与实在为二的思想,中国哲人对之,皆持反对态度。胡氏此语,实为一般中国哲学之普遍态度之明白表示。(《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10页。)谢遐龄指出:1、中国先秦哲学及魏晋玄学未曾区分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世界二者,换言之,中国本体哲学未曾产生过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所创建的本体论。虽然佛教哲学兴盛时期,分世界为空色两界的观念牢牢占据中国士人头脑,那毕竟是外来的,是根植于梵语之中的。所以,说中国本土哲学未产生本体论,不会带有根本性质的错误。2、古代汉语无系词。(《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第22页。)
    ①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②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8页。
    ①参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22页。
    ②当然此中《中庸》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但《中庸》的地位比较特殊。《中庸》的形上学思想可以说综合了《易传》与《论语》、《孟子》,将天道、天命与人性、教化联系在一起,打通了形上之天和人之本性,成为一直贯的思想体系。单就超越的形上学而言,其和《易传》较为接近,就内在而超越形上学而言,其又和《论语》、《孟子》有所关联。所以有学者指出,《中庸》有的形上课题有两个,一是将仁与性打合为一,仁就内化为仁性,为儒学初步建立起道德本体,二是将天命与性打合为一,是为天命之性,性根于天,极成了道德终极根源。(参见杨少涵:《中庸哲学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09年博士论文,第109页。)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将《中庸》与《易传》划为一类,是因为《易传》和《中庸》都证成了道德本体的终极根源,然道德本体的根源是否为天,此则另说(见本文心性论部分)。但就道德的形上学而言,实则《孟子》已经隐含,并由后来的象山和阳明所开出。由孟子、阳明之良知本心义而开出的道德的形上学并不需要一客观的天作为保证,只需通过良知本心之开显即可证成。
    ①牟宗三认为:“王阳明之四句教尚不是究竟圆教,但只是究竟圆教之事前预备规模。究竟圆教乃在王龙溪所提出之‘四无’,而四句教则为‘四有’也。”(牟宗三:《圆善论》,《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2,第307页。)牟宗三此处之圆教是就德和福的关系而言,也是就存有论的圆满而言,存有论之圆满即是道德的形上学之极致。因此牟宗三实则认为王阳明之“四有”不是存有论的圆满,亦即不是道德的形上学之极致,而“四无”则是存有论的圆满和道德的形上学之极致。但在笔者看来,王龙溪之“四无”实则包含在王阳明的“四有”之内。王龙溪言:“夫子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体用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即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王畿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此中“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四句即是“四无”。钱绪山和王龙溪就“四无”和“四有”的关系问题有过争论,后来王阳明在“天泉证道”中说:“吾教法原有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若能互相取益,使吾教法上下皆通,始为善学耳。”(《王畿集》,第2页。又参见《传习录》第315条。)可见王阳明对“四无”说并不否认,而且认为此是上根之人的教法。就“四有”之“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而言,实则可以包含“四无”的意义在内。另外,我们可以在《传习录》中发现类似“四无”句的说法,如“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第155条);“心也、性也、天也,一也”(第192条);“性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第273条)。阳明之语,多是上下其讲,是指点语,针对不同的人开不同的方子,实则“四无”之意在阳明处也很明显。因此,本文即以阳明之良知学为道德本体论和道德形上学的圆教模型。
    ①《传习录》卷下,第315条(本文中《传习录》的材料全部引自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传习录》卷下,第261条。
    ③《传习录》卷下,第269条。
    ④《传习录》卷上,第3条。
    ⑤《传习录》卷中,第135页。
    ⑥《传习录》卷下,第274条。
    ⑦《传习录》卷中,第179条。
    ①《传习录》卷上,第3条。
    ②如岛田虔次就认为“良知就是天地万物,也就所谓自然界的根据,也就是他们的原理”。(参见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第17页。)
    ①牟宗三认为王龙溪代表了圆教模型,是从圆善的角度而言的。但圆善之模型却必须建立在存有论的圆教模型之基础上。实则王阳明的体系中已经包含了此一模型,王阳明既肯定钱绪山从“四有”角度理解良知,也肯定王龙溪从“四无”角度阐发良知,就是肯定上下其讲的路数。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41页。
    ③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序》,第4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55页。
    ②参见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87—98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47—24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9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74。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82。
    ⑤《为诸生授<新唯识论>开讲词》,《摧惑显宗论》。郭齐勇认为他熊十力在此处吸收了华严宗的思想(参见《熊十力思想研究》,88页注)。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1页。
    ⑦《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1—52页。
    ①《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5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53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16页。
    ⑤参见第本文第八章“遮诠与证会”一节。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1页。
    ⑦《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1页。
    ①《体用论》,全集卷7,第5—6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511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546—547页。
    ①《体用论》,全集卷7,第7页。
    ②《体用论》,全集卷7,第43—44页。
    ③《存斋随笔》,全集卷7,第820页。
    ④陈赞:《熊十力晚年思想的转变》,《玄圃论学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⑤《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435页。
    ①《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442页。
    ②《体用论》,全集卷7,第219页。
    ③《乾坤衍》,全集卷7,第452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47—549页。
    ②《乾坤衍》全集卷7,第550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79—80页。
    ①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69—771页。
    ②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7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4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8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4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0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0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7—378页。
    ⑤《十力语要》卷2,全集卷4,第183页。
    ⑥《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51—352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明心上》开篇就言:“吾前不云乎,心者恒转之动而辟也。……故心之实性即是恒转,而无实自体焉。”就着就顺《转变》章的意思叙述了心如何演化而来。而《明心下》则以本心与习染对,本心的本体义甚显。
    ②《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423页。
    ③《新唯识论》文言本绪言,全集卷2,第9页。
    ④《马一浮集》第3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2—1143页。
    ①李清良:《马一浮对熊十力<新唯识论>中<明心>章之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5期,第25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3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2页。
    ②《摧惑显宗记》附录,全集卷5,第544页。
    ③《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413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81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页。
    ①《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15—316页。
    ②《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16—318页。
    ③《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18页。
    ①《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24页。
    ②《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24页。
    ③《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25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6页。
    ⑦《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4页。
    ⑧《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4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1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8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6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6—27页。
    ①熊十力将唯识学中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综合而名曰感识。参见《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7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9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9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9—30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0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3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3页。.
    ⑦《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3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6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4—1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3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8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3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13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4页。
    ③《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202页。
    ①《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189—190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1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6页。
    ③《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1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2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4—-375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5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5页。
    ⑦《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16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文本,第4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3—374页。
    ④参见下节。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8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4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5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5—56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6—57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9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9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9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0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0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1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5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8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7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0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9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1—-6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0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09—31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0—311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3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3—314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4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5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5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6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8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9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26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3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0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3页。
    ①《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29页。
    ②《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29页。
    ③《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32页。
    ④《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35—636页。
    ①《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39页。
    ②《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40—641页。
    ③《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45—646页。
    ①《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56页。
    ②《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405页。
    ③《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63页。
    ①《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66—667页。
    ①《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67—668页。。
    ②原文为“而有致之之功”,疑有误,今改为“而有致知之功”。
    ③《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68页。
    ①《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40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7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1—4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9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2—4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2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25页。
    ①《成唯识论校释》,玄奘译,韩廷杰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页。
    ②三性之说,本起于空宗,其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三性中偏执所计性和起性都是空无的,只有证得圆成实性,才是证得真如。说偏执所计和依他其皆为空无,就是为了破相显性。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5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10—11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1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2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0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10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19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1—23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83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09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8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9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9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2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86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2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0页。
    ⑥《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63页。
    ⑦《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6—407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7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6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64页。
    ①《致吕澄(一九四三年四月七日)》,全集卷8,第426页。
    ②《吕澄复熊十力(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二日)》,《熊十力全集》卷8,第428—429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93—395页。
    ②参见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四章第三节。
    ①《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5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76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3页。
    ②《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8页。
    ③《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13—14页。
    ①物自体在狭义上讲,就是认识对象本身在其自己,此是一消极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无伦理学上的意义。从广义上而言,物自体应包含上帝、灵魂、自由等积极概念,此有伦理学上的意义。此处用物自体一词取广义。
    ②《实践理性批判》,第152页,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181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3,第39页。
    ①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第57页,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
    ②参见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第282—28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37—-38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77—7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78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5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93—94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5页。
    ①《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17—318页。
    ①《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18页。
    ②《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18—319页。
    ①《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24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4—25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5页。
    ③《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37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全5,第145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35—-36页。
    ③《体用论》,全集卷7,第33页。
    ④《乾坤衍》,全集卷7,第532页。
    ⑤《乾坤衍》,全集卷7,第555页。
    ①《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43页。
    ②《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4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0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0—31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1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3页。
    ⑤参见《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1—312页。
    ①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28—30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31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34—35页。
    ④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7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2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28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7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10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25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937页。
    ①《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36页。
    ②《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32页。
    ③《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285页。
    ①《解孟子口之于味章》,《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278—280页。
    ②《解孟子口之于味章》,《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281页。
    ①《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338页。
    ②《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353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13页。
    ②《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296页。
    ③《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40页。
    ④《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53页。
    ⑤《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31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11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15页。
    ②《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14页。
    ③《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16页。
    ④《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17页。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239—240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1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2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2页。
    ①参见《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4—366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7页。
    ③郭齐勇:《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第108页。
    ①《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229页。
    ②《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48页。
    ①《原儒》卷下,全集卷6,第666页。
    ②《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697—698页。
    ①《原儒》卷下,全集卷6,第667页。
    ②《原儒》卷下,全集卷6,第668页。
    ③《原儒》卷下,全集卷6,第674页。
    ①《原儒》卷下,第669页。
    ②《原儒》卷下,全集卷6,第668—669页。
    ③《读经示要》,全集卷3,第918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694—695页。
    ②《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697页。
    ③《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69页。
    ④《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695—696页。
    ⑤《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696页。
    ⑥《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699—700页。
    ⑦《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01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02页。
    ②《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04页。
    ③《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04—705页。
    ④《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08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4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47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6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46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29—430页。
    ②熊十力并不认为心与意是两个层面,认为良知即是主宰,不能“离良知而别觅主宰”“意”是依良知本心之发用而得名。并批评刘蕺山在良知中,又建立一层主宰为“意”,“念台言意有定向,不悟有定向者,乃良知之发用自然如是,非可于良知或心体之上别构一重意来说有定向也。”(《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19页。)又说:“良知备万理,无知无不知,是吾人内在主宰,不可于良知或心体之中又建一层主宰名意。”(《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20—21页。)在关于刘蕺山以“意”为主宰的问题上,熊十力和唐君毅有比较激烈的争论。此一问题参见郭齐勇:《论熊十力与唐君毅在刘蕺山“意”与“诚意”观上的讨论与分歧》,载于《玄圃论学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25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9页。
    ④《新唯识论》删定本,全集卷6,第21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9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2,第398页。
    ②在熊十力的理论中,命之一词非从命定论,而是以生命言。
    ③《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79页。
    ④郭齐勇:《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第104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35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1—372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3页。
    ④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48页。
    ⑤《明心篇》,全集卷7,第149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74—375页。
    ②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187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10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5—16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7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8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页。
    ⑤《明心篇》,全集卷7,第234—238页。有删减。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241—24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7,第262—263页。
    ②陈来:《熊十力哲学的明心论》,原载《当代新儒学论文集》(内圣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载于《熊十力全集》附卷下。
    ③《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4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页。
    ②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198—199页。
    ③陈来:《熊十力哲学的明心论》,《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319页。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252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254页。
    ③《现象与物自身》,《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1,第127页。
    ④郑家栋认为,牟宗三的良知坎陷一方面“以佛家‘执’之观念来融摄康德所说的现象界”,即用“识心之执”来说明康德哲学的知性范畴的性质及其作用;另一方面则要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分解部来充实这个‘执’,因为佛家言识心之执是泛心理主义的,重在说烦恼,认知主体不凸显故”。(参见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09页。)此即说牟宗三是以“一心开二门”开说明良知本体与良知坎陷,此与熊十力用体用关系来说性智与量智、本心与习心,当然不同。但牟宗三对良知的绝对肯定以及如何说明良知与知识和现象界(执的存有)的关系之问题意识则是从熊十力那里过来的。
    ①姜允明:《熊十力哲学思想中的“本心”概念及其恒转功能》,载于《玄圃论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97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232—233页。
    ③《明心篇》,全集卷7,第234—235页。
    ①此四点参见《明心篇》,全集卷7,第234—235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256—257页。
    ③《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8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9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150—151页。
    ③《明心篇》,全集卷7,第149页。
    ④《明心篇》,全集卷7,第149页。
    ⑤《明心篇》,全集卷7,第148—149页。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231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244页。
    ③《明心篇》,全集卷7,第230页。
    ④《明心篇》,全集卷7,第242页。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244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251页。
    ③《明心篇》,全集卷7,第245页。
    ④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5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3页。
    ③《明心篇》,全集卷7,第22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2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58页。
    ③《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109页。
    ④《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38—39页。
    ⑤《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80页。
    ⑥《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81—82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84页。
    ②《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84—85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9—50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95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215页。
    ③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第53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28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28页。
    ③《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28页。
    ④《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228—229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53页。
    ②《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88页。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184—185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286—287页。
    ③《明心篇》,全集卷7,第298页。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157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158页。
    ③《明心篇》,全集卷7,第160页。
    ④贺麟:《当代中国哲学》,第12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第15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第44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第44页。
    ④在儒家中,“四端”当然是指道德情感,从而与“喜、怒、哀、乐、悲、恐、惊”之七情区别开来。七情说为生理上的或经验上的,无关哲学问题。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158—159页。
    ①成中英:《家的精神性——终极本源性、内在创造性、整体实现目的性》,载于《当代儒学与精神性》,第24—25页。
    ①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85页。
    ②陈来认为:心即理的思想,在一般的性善论立场上可能易于接受,在礼仪规范方面则会遇到困难,因为,社会礼仪的规定明显地更少先验性,而更多地具有人为地特点(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的哲学精神》,
    ①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①参见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第1—12页。
    ①《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1页。
    ②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论衡》,第235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58页。
    ②《胡宏集》,第11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61页。
    ④《胡宏集》,第12页。
    ⑤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61页。
    ①《胡宏集》,第26页。
    ①杨泽波以伦理心境解孟子的良心本心后,留了一个尾巴。否认了良心本心的根源为天、天道等先天的根源,即否认了良心本心有一个形上学实体的根据,但同时对孟子的性善论是否有先天的根源这一问题存而不论(参见《孟子性善论研究》,第82—85页)。
    ②《胡宏集》,第41页。
    ①《陆九渊集》,第410页。
    ①参见李明辉《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一书与杨泽波《论“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一文(《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另见《牟宗三三系论论衡》第282—300页)。
    ②参见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第151—153页。
    ③参见杨泽波:《“性”的困惑,以西方哲学研究儒学所遇困难的一个例证——(孟子心性之学)读后书评》,《中国学术》2005年第4辑,总第2辑。
    ④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29页,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31页。
    ⑤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38页,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43页。
    ①此一问题的论述参见李明辉所撰《儒家与康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中《儒家与道德自律》、《孟子与康德的自律伦理学》、《再论孟子的自律伦理学》与《孟子的四端之心与康德的道德情感》四篇文章,此四篇都牵涉到孟子是不是自律伦理学的讨论。李明辉认为,康德伦理学并非自律伦理学的惟一形态,能挺立“道德主体”的伦理学都应划为自律伦理学的范围,包含道德情感的儒家伦理学尤其是心学当然应归为自律伦理学。
    ②李明辉:《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第13页。
    ③李明辉:《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第20页。
    ④李明辉:《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第7页。
    ⑤参见李明辉:《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第45—57页。
    ①李明辉:《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第5—6页。
    ②关于这一问题,有较多的争论,参见杨泽波《论“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牟宗三三系论论衡》,第282—300页;又载于《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③当然,杨泽波认为儒家的伦理学是仁性伦理学,而康德的伦理学是智性伦理学。其差别主要是从康德是要从此“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中用理性抽象出最高的道德法则,将其上升为与自然规律同等重要的自由规律。而孟子则牢牢沿着孔子仁学的思维特点发展,始终固守“伦理心境”这个基础,并不关心射门分析方法,也不热心讲良心本心上升为自由的规律。但在笔者看来,就康德的道德法则的来源与伦理心境的关系而言,其都是“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
    ①杨泽波在《论“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一文中,对李明辉以“理性事实”和“隐默之知”作为孟子和康德伦理学的理论起点,从而认为康德和孟子基本一致的看法持否定态度。具体观点与论述可参见该文。在本文中,笔者在此一问题上的立场与杨泽波基本一致,即认为还需要追问“理性事实”和“隐默之知”的形成机制,而不认为此两者即为伦理学的绝对起点。当然,笔者和杨泽波关注的细节不同,杨泽波主要是从“伦理心境”的角度进入,认为经验和熏习内化而为潜意识的伦理心境即是“理性事实”和“隐默之知”。笔者却是从德性与知性之关系的角度考虑,认为伦理心境固然是一种道德本体,然却是道德本体的功能义与原理义的合体,而不只是熊十力意义上的功能义。当然,杨泽波不一定同意熊十力关于本体的立论,此是另外一个问题,此处不加讨论。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170页。
    ②《明心篇》,全集卷7,第173页。
    ③《明心篇》,全集卷7,第173页。
    ④《明心篇》,全集卷7,第174页。
    ⑤《明心篇》,全集卷7,第176页。
    ⑥《明心篇》,全集卷7,第176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72—27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73页。
    ③《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54页。
    ④《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56页
    ⑤《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58页.
    ⑥《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59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60页。
    ②以上三断引自《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60—65页。有删减。
    ③《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62页。
    ④《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67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有编者注:作者在自存本上加有眉批云:“佛家说根本智及后得智。根本智缘真如(缘者知义,真如即本体),后得智缘事(事者事物)。根本智即证体之智。智虽假说为能缘、如’(真)虽假说为所缘,而实则智即是如,无有能所可分。就体(如)上自知之用,假说为智。由根本智起已,方乃起后得智,缘虑一切事物。此后得智,虽行乎事之中,而随顺世间故,元无迷妄执着,所谓‘知一切法不留一切法,泯一切相而不拒诸相’是也。此后得智亦是根本智之发用是也。故曰全体即智,妙用无穷。儒者所谓‘德性之知’即根本智,所谓‘见闻之知’即后得智。”此处,熊十力认为佛家有根本智与后得智,根本智即真如,亦即儒家之“德性之知”,而后得智即是儒家之“闻见之知”。(全集卷2,第147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69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71—72页。
    ④《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92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104页。
    ②《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全集卷2,第63页。
    ③《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全集卷2,第42—43页。
    ①《明心篇》,全集卷7,第274页。
    ②《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60页。
    ③由于熊十力的《明心篇》下篇未出,所以不能知道熊十力是如何具体论证这个问题的。但从其已有的表述而言,习心对道德的作用基本是负面的。
    ④《明心篇》,全集卷7,第297页。
    ⑤陈来:《熊十力哲学的明心论》,《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3—-20页。
    ①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54页。
    ①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55—756页。
    ②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57页。
    ③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60页。
    ①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59页。
    ②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761—762页。
    ①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198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85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87页。
    ②《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437页。梁漱溟之文见《熊十力全集》附卷上第766页。
    ③杜守素:《略论〈新唯识论)的本体论》,《浙江学报》1947年第一卷,第二期,又载于《熊十力全集》附卷上。
    ①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95页。
    ①参见张锦青:《儒家的“天人合一”的进路》,载于《当代儒学与精神性》,第89页。
    ②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第203—204页。
    ③徐复观认为,熊十力和唐君毅所建立的形上学与孔子的性格无关,因为熊十力是透过阴阳概念,唐是藉助古希腊哲学的资源来建立形上学(参见《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第282—283页)。而牟宗三则更多地是从良知本心的角度来谈形上学,其形上学的基础更多地为心,逻辑上有了更多的可行性,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合理性。但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其中还是有客观的面向。参见本文第十七章。
    ①《传习录》卷上,第45条。
    ①参见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65页。
    ②《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牟宗三全集》卷20,第249—250页。
    ①参见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第303—318页。
    ②其实就康德哲学的物自身而言,应有对应于现象的物自身与对应于价值的物自身两层含义。
    ①参见李明辉:《当代儒学的自我转化》,第27—33页。
    ②李明辉:《当代儒学的自我转化》,第43页。
    ③李明辉的《当代儒学的自我转化》一书于1995年在台湾出版(200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大陆出版),邓晓芒批评牟宗三的文章在李明辉此书出版之后,即使没有李明辉的说明,牟宗三对康德哲学“智性直观”一词基本含义的改动也是应有之意,尤其是在《现象与物自身》一书中,牟宗三已经充分表明了对康德哲学批判继承的态度。
    ①杨泽波在此文中之分析了“自觉”的理论及其意义,而对于“觉他”不加讨论,据本人之了解,杨泽波认为“觉他”为不可能,牟宗三所说的“智的直觉”只有“自觉”义,而无“觉他”义。笔者在此一问题上和杨泽波持立场的立场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觉他”在儒家即可说为良知本心可以涵摄宇宙万物并使宇宙万物而有道德的意义而言,此是证成道德的形上学之基础。就“自觉”之如何说明的问题,则可再讨论。
    ①参见杨泽波:《牟宗三“自觉思想的理论意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参见谢遐龄:《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谢遐龄:《心即理辨》,载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七卷第四期,第25—41页。
    ③谢遐龄:《心即理辨》。
    ④谢遐龄:《心即理辨》。
    ①成中英:《儒家的精神性——终极本源性、内在创造性、整体实现目的性》,《当代儒学与精神性》,第36页。
    ②成中英:《儒家的精神性——终极本源性、内在创造性、整体实现目的性》,《当代儒学与精神性》,第37页。
    ①成中英对“宇宙即我心”与“我心即宇宙”的区分是说孔子“克己复礼”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主体性的问题,而是表现为一个主客互动的本体开放的过程,“宇宙即我心”即是挺立道德主体,“我心即宇宙”即是说要将我的主体性与世界的客体性的相互挺立构成人文化成的人类文明与精神,此不仅肯定一道德主体,还要求把此主体的本性之明之善落实为具体可行的、成果卓然的行为规范与知识制度(参见《儒家的的精神性——终极本源性、内在创造性、整体实现目的性》,载于《当代儒学与精神性》,第32页)。
    ②成中英:《儒家的精神性——终极本源性、内在创造性、整体实现目的性》,载于《当代儒学与精神性》,第32页。
    ③丁为祥:《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第333页。
    ④《与梁漱溟(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全集卷8,第759页。.
    ⑤景海峰:《熊十力》,第32页。
    ①本文中道德的形上学一词,借用了牟宗三的概念,但却与其有很大的区别。牟宗三所言道德形上学,是从主观面和客观面而言。本文所言道德的形上学,只从主观面而言。具体参见本文后论第十七章第一节。
    ①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第165页。
    ②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第215页。
    ①《传习录》卷下,第288条。
    ②《传习录》卷上,第117条。
    ③《传习录》卷中,第189条。
    ④《传习录》卷中,第192条。
    ①《传习录》卷下,第336条。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32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28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41页。
    ②牟宗三将道德本体分疏说为心体与性体,而又通而一之。其目的在于说心体的活动义和性体的客观义,道德本体的活动义是由心体来保证的,而道德本体的客观义是由性体来保证的。牟宗三以性体来说明道德本体的客观义,其思路即是说性体即是道体,道体即是“於穆不已”的实体,而此“於穆不已”的实体即是《易传》中的易体。《周易》是一宇宙论的思路,其客观义甚重。牟宗三说明道德本体的客观义的思路即是在逻辑 上肯定此道体、易体的先在性,如果道体、易体的先在性得不到肯定,那道德本体的客观义也无法保证。牟宗三虽然不再讲客观的宇宙生成,但在道德的形上学上却依然肯定一“於穆不已”的实体,以说明道德客观性之根据,此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继承了熊十力的宇宙论思路。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28页。
    ①参见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文化:中国与世界》(一),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6月。
    ②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16页。
    ①《胡宏集》,第2页。
    ①《张载集》,第25页,中华书局,1978年版。
    ②此“心之廓之”牟宗三说为“智的直觉”,并以智的直觉解熊十力与心学智内证的思维方式(参见《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0,第237—260页)。
    ①《王阳明全集》,第9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传习录》,第189条。
    ③《传习录》,第336条。
    ④《现象与物自身》,《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1,第458页。
    ⑤即阳明所说: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⑥此是牟宗三评价王阳明语。见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188页。
    ⑦《王畿集》,第1页。
    ⑧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189页
    ⑨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192页。
    ①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193—194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心体》上册,第120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18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20页。
    ①牟宗三:《指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53页。
    ②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160页。
    ③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41页。
    ④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42页。
    ⑤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46页。
    ⑥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第256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276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5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276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7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7—8页。
    ④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20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18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48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48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275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9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53—154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55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55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61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74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32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41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42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42页。
    ④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59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59—60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61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77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73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76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52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78页。
    ②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78页。
    ③牟宗三之所以如此强调超越的天道实体,是为了以天道实体的客观性来说道体和心体,以保证心体的客观性,这是从如何克服王学的流弊的问题意识出发的。但在牟宗三的体系中,道德的实践和道德的形上学是贯通的,因此这一思路必然存在在其道德的形上学中。
    ①此即说以道德本心存有宇宙万物而达至“天体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19—120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120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18—319页,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304—305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21页,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307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22页,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307—308页。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22页,邓晓芒、杨祖陶译校本第308页。
    ①牟宗三认为在儒家的理论中,与康德一样,是讲至善(圆善)的。“儒家自孔子开始,通过孟子而至《中庸》、《易传》,此是先秦已有之发展,后来再经过宋明儒之发展,其中义理多端,此亦必须有一判教始能将那纵贯讲的圆教彻底显出。”(《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2,《圆善论》,第297页。)在牟宗三看来,儒家之所以为圆教首先在其无限的智心的确立,“依此无限的智心之润泽一切,调适一切,通过道德的实践而体现之,这体现之之极必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一体即是无一物能外此无限智心之润泽。”(《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2,《圆善论》,第298页。)而“圆教依无限智心之自律天理而行即是德,此为目的王国;无限智心于神感神应中润物、生物,使物之存在随心转,此即是福,此为自然王国。”(《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2,《圆善论》第323页。)在这里,牟宗三以无限智心之功用而说德和福。此非康德哲学之本意。此一问题之说明较复杂,笔者限于精力与篇幅,在此非能论及。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休》上册,155页。
    ①谢遐龄《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谢遐龄:《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27页。
    ③谢遐龄:《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28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8页。
    ①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第4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洪汉鼎的译文为:“……趣味概念最早市道德性的概念,而不是审美性的概念。趣味概念描述一种真正的人性思想……。”根据谢遐龄,将“趣味”一词代之以“鉴赏”。
    ②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第41页。
    ③参见谢遐龄:《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①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第40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81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79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7页。
    ③《十力语要》卷一,全集卷4,第30—31页。
    ④《乾坤衍》,全集卷7,第535页。
    ⑤《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页。
    ⑥《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23页。
    ⑦《二程集》上册,第121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①《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221页。
    ②《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23页。
    ③道德本心如何即是认识的习心,熊十力的说明说明可以说是不大令人满意的,其弟子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论要清楚得多。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24页。
    ②《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431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58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01页。
    ①《乾坤衍》,全集卷7,第593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12—414页。
    ②参见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82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8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14页。
    ③《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640—-641页。
    ④《读经示要》卷一,全集卷3,第577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414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397—398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0页。
    ③《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19页。
    ④《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3页。
    ①《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56—557页。
    ②《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67页。
    ③《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69—570页。
    ①《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81页。
    ②《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74页。
    ③《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75页。
    ①《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78—579页。
    ②《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20—321页。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545—546页。
    ②《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80页。
    ③《原儒》下卷,全集卷6,第567—568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52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51页。
    ②《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468页。
    ③《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76—777页。
    ①《摧惑显宗记》附录,全集卷5,第539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59页。
    ③《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86页。
    ④《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04—105页。
    ①《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452页。
    ②《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104页。
    ③《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12页。
    ①《答马格里尼》,《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199页。
    ②《答马格里尼》,《十力语要》卷二,全集卷4,第200页。
    ③《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05页。
    ①《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710页。
    ②《读经示要》卷二,全集卷3,第860页。
    ①《十力语要初续》,全集卷5,第86页。
    ②参见《圆善论》序言,《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2,第12页。牟宗三说:“依儒家义理而说儒家圆教必顺王学之致良知教而发展至王龙溪之‘四无’,再由此回归于明道之‘一本’与胡五峰值‘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始正式显出。”牟宗三讲圆教与圆善是直接从《孟子》讲起,顺孟子是天爵、人爵的区分前进,融通儒、佛、道和康德哲学,以期解决康德意义上的圆善(至善)问题。其中有诸多的纠结和理论上的失误,但在存有的意义讲儒家的圆教和圆善,则是牟宗三的伟大创建,而其思想资源则须追溯到熊十力这里。
    ①《新唯识论》语体本附录,全集卷3,第499页。
    ①《为诸生讲授<新唯识论>开讲词》,《摧惑显宗记》,全集卷5,第542页。
    ②《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集卷3,第254页。
    ③《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52页。
    ④《原儒》上卷,全集卷6,第352页。
    ⑤《明心篇》,全集卷7,第274页。
    ⑥《明心篇》,全集卷7,第274页。
    ①《新唯识论》文言本,全集卷2,第6—7页。
    ①由于林安梧对熊十力和牟宗三的反叛和批评,故其思想争议颇大。另外,由于其思想到现在并未能完整地展现出来,因此也还需观察。
    ②参见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③三代四群是刘述先综合各方的意见而提出的,具体如下:第一代第一群: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第一代第二群: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第二代第三群: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第三代第四群:余英时、刘述先、成中英、杜维明。(参见刘述先:《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①参见刘述先:《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171页。
    ①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全集校订版,第70—71页。
    ②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自序,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全集校订版。
    ③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第1页。
    ④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第7页。
    ①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自序。
    ②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第6页。
    ①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②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序,《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0。
    ③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第102页。
    ④说牟宗三的哲学是“陆王心学的现代形态”,是从广义的角度而言的,事实上,牟宗三认为五峰、蕺山一戏才代表圆融的体系,而象山、阳明一系在客观地挺立天道、性体方面不免“稍须歉”。但他同时认为:五峰、蕺山与象山、阳明“可会通而为一大系,当视为一圆圈之两来往”。因此,我们说其是“陆王心学的现代形态”,是从其对陆王的肯定之方面而言。事实上,牟宗三以“一心之升展,一心之朗现,一心之遍润”为基础展开其道德的形上学,与陆王学完全是一内在的逻辑理路。
    ①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湾学生书局,92
    ②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序,《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1。
    ①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第120页。
    ②新外王三书:《政道与治道》、《历史哲学》、《道德的理想主义》。
    ③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第121页。
    ①徐复观:《儒家对中国历史运命挣扎之一例》,《民主评论》,6卷20-22期,1955年10、11月,载《中国思想史论集》,第253—296页。
    ①“在现代社会之内讲圣学的学人”,是刘述先用来指称熊十力、牟宗三等人(《如何正确理解熊十力》,载《当代新儒家人物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刘述先如此评价熊十力和牟宗三等人,认为只能如此理解即熊十力和牟宗三等人。相反,我们认为,用“在现代社会之内用传统方式讲圣学的学人”来评价牟宗三之后包括刘述先自己在内的后牟宗三儒家学者们更为贴切,可以说其为“在现代社会之内用现代方式讲圣学的学人”。熊十力在理论的内在逻辑上而言是传统的儒者无疑;牟宗三虽然借助康德哲学来讲儒学,并期望沟通中西哲学,然从其根本的理论取向而言——比如对性体、道体的看法,.其还是传统的,因此讲熊十力和牟宗三等人说为“在现代社会之内讲圣学的学人”须有严格意义的区分。
    ②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③徐复观:《心的文化》,《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④参见徐复观:《心的文化》,《中国思想史论集》,第213—216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58页。
    ③徐复观:《心的文化》,《中国思想史论集》,第212页。
    ④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载于《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⑤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载于《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第282页。
    ①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载于《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②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载于《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第288页。
    ①徐复观:《心的文化》,《中国思想史论集》,第216页。
    ①刘述先编:《熊十力与刘静窗论学书简·序》,台北时报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17页。
    ②刘述先:《论“回环”问题的必要与重要性》,载于《论儒家哲学的三个时代》,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页。
    ③刘述先:《儒家思想与现代化》(景海峰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74页。
    ④刘述先:转引自姚才刚:《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5页。原文出自刘述先:《当代中国哲学论:问题篇》,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年版,第257页。
    ①刘述先:《儒家思想的开拓性尝试》,第13页。
    ②此处之“然”字疑为编辑错误所加,抑或是“必然”二字。
    ③刘述先:《儒家思想的开拓性尝试》,第99页。
    ④刘述先:《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第291页。
    ①刘述先:《如何正确理解熊十力》,《当代新儒家人物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又载于《熊十力全集》附卷下。
    ②转引自姚才刚:《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3页。原文出自刘述先:《当代中国哲学论:问题篇》,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年版,第26—27页。
    ①李翔海:《论后牟宗三时代儒学的发展趋势》,《孔子研究》2002年第3期。
    ②朱汉民、肖永明选编:《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①郭齐勇、郑文龙主编:《杜维明文集》(第五卷),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435页。
    ②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台湾学生书局1998年版,第308页。
    ③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9页。
    ①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58—259页。
    ②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94页。
    ③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95页。
    ④林安梧:《从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学可能——后新儒学的思考角度》,《玄圃论学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⑤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的诠释与重建》,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373页。
    ①林安梧:《从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学可能——后新儒学的思考角度》,《玄圃论学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309—316页。
    ①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264—266页。
    ②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序言。
    ③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59—62页。
    ④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31页。
    ①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第63页。
    ①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7—58页。
    ①《当代新儒家人物论》,导言,第3页。
    ②《十力语要》卷三,全集卷4,第368页。
    [1]熊十力.熊十力全集(1—8卷)[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熊十力哲学评论集粹[C].见:郭齐勇.熊十力全集附卷(上、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中华书局,1994.
    [5]玄奘译,韩廷杰校释.成唯识论校释[M]..中华书局,1998.
    [6]程颢,程颐.二程集[M].中华书局,2004.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8]胡宏.胡宏集[M].中华书局,1987.
    [9]陆九渊.陆九渊集[M].中华书局,1980.
    [1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王畿.王畿集[M].凤凰出版社,2007.
    [1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见:戴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3]欧阳渐.竟无内外学·内学杂著[M].支那内学院蜀院,1944.
    [14]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15]马一浮.马一浮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6]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7]吕澄.吕澄复熊十力(1943年4月2日).熊十力全集卷8[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424.
    [18]吕澄.吕澄复熊十力(1943年4月12日)[A].熊十力全集卷8[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427—430
    [19]吕澄.吕澄致熊十力(1943年4月13日).熊十力全集卷8[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431.
    [20]太虚.略评新唯识论[A].熊十力全集(附卷上)[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2—37.
    [21]太虚.《新唯识论》语体本的再略评.熊十力全集(附卷上)[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57—159.
    [22]梁漱溟.读熊著各书书后[A].熊十力全集(附卷上)[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715—777.
    [23]贺麟.当代中国哲学[M].上海胜利出版公司,1947.
    [24]蔡元培.《熊子真心书》序[A].熊十力全集卷1[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
    [25]蔡元培.《新唯识论》序,熊十力全集卷2[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5.
    [26]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台湾:学生书局,1991.
    [28]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M].台湾:学生书局,1991.
    [2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0]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M].台湾学生书局,1991.
    [3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2]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4]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5]牟宗三.我与熊十力先生[A].熊十力全集(附卷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418—1443.
    [36]牟宗三.圆善论(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2)[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37]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0)[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38]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1)[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39]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M].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
    [40]徐复观.有关熊十力先生的片鳞只爪[A].熊十力全集(附卷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408—1417.
    [41]徐复观.悼念熊十力先生[A].熊十力全集(附卷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403—1407.
    [4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3]徐复观.心的文化[A].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44]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A].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45]徐复观. 儒家对中国历史运命挣扎之一例[A,J].香港:民主评论,1955,6(20-22).又见: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46]徐复观.有关中国思想史中一个基题的考察——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A].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47]杜守素.略论《新唯识论》的本体论[A,J].浙江学报.1947,1(2).又见:熊十力全集(附卷上)[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689—709.
    [4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9]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0]Wing-tsit Chan, trans, and comp.,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NJ: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51]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52]方克立,李锦全.现代新儒家学案(下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3]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M].三联书店,2008.
    [5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5]刘述先.如何正确理解熊十力[A].李明辉.当代新儒家人物论[M].台北文津 出版社,1994.
    [56]刘述先.熊十力与刘静窗论学书简[M].台北时报文化事业公司,1984.
    [57]刘述先著,景海峰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8]刘述先.当代中国哲学论:问题篇[M].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
    [59]刘述先.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60]刘述先.儒家思想的开拓性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1]刘述先著,东方朔编.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展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2]杜维明著,朱汉民,肖永明编.文明的冲突与对话[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63]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64]谢遐龄.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65]谢遐龄.“心即理”辨[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25—41.
    [66]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
    [67]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M].台湾学生书局,1998.
    [68]林安梧.从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学可能——后新儒学的思考角度[A].玄圃论学续集[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9]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的诠释与重建[M].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
    [70]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A].文化:中国与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87.
    [71]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三联书店,2004.
    [72]成中英.儒家的精神性——终极本源性、内在创造性、整体实现目的性[A].见: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M].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公司,2008.
    [73]岛田虔次.中国思想史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4]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当代儒学与精神性[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50.
    [75]郭齐勇,郑文龙.杜维明文集(第五卷)武汉出版社,2002.
    [76]郭齐勇.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77]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78]郭齐勇.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M].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88.
    [79]郭齐勇.论熊十力与唐君毅在刘蕺山“意”与“诚意”观上的讨论与分歧[A].见:玄圃论学续集[C].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80]杨泽波.牟宗三“自觉思想的理论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81]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论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2]杨泽波. 论“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A,J].见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论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又见:中国哲学史,2002,1.
    [83]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4]杨泽波.“性”的困惑,以西方哲学研究儒学所遇困难的一个例证——《孟子心性之学》读后书评[J].中国学术,2005,2.
    [85]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6]高瑞泉.默识与体认——熊十力哲学理论述评[A].见:玄圃论学续集[c].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87]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8]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9]赵敦华.基督教神学1500年[M].人民出版社,1994.
    [90]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1]陈来.熊十力哲学的明心论[A].见:熊十力全集(附卷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312—1340.
    [92]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3]景海峰.熊十力[M].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
    [94]姜允明. 熊十力哲学思想中的“本心”概念及其恒转功能[A].见:玄圃论学集[c].北京三联书店,1990:197—-214.
    [95]李清良.马一浮对熊十力《新唯识论》中《明心》章之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21—25.
    [96]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3.
    [97]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4.
    [98]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2.
    [99]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00]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1]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6.
    [102]李明辉.儒家与康德[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103]李明辉.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M].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4.
    [104]李明辉.当代儒学的自我转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5]吴汝均.纯粹力动现象学[M],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
    [106]丁为祥.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07]张锦青.儒家的“天人合一”的进路[A].见: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当代儒学与精神性[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94.
    [108]李翔海.论后牟宗三时代儒学的发展趋势[J].孔子研究,2002,3.
    [109]李渊庭,阎秉华.梁漱溟年谱[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0]陈赞.熊十力晚年思想的转变[A].见:玄圃论学续集[C]..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11]陈赟. 形而上与形而下:以隐显为中心的理解——王船山道器之辨的哲学阐释[J].台湾:清华学报,2001,31(1—2).
    [112]姚才刚. 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研究[M].巴蜀书社,2003.
    [113]杨少涵.中庸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