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起始于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教育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课程制度,是以国家课程为主导、地方或校本课程为补充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体系。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呼唤着制度层面的变革,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构建适应现代化课程建设的制度改革成为了时代的命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在“国家在体育课程上实现宏观的管理”和“制定一个衡量体育课程的标准”两个方面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也在权利下放、构建地方、校本课程制度方面预留了空间。历经8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与实施,在取得丰富、繁荣的教改成果的同时,与传统观念、体制的碰撞,也愈演愈烈,课程制度问题凸现在迈向现代化的课程改革的进程之中:长期习惯于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惯性,难以适应多元化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面临巨大的困难;长期闭锁于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体系,在制度层面难以适应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呼唤课程制度的现代化,但在课程制度的建设方面,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思想认识局限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据此,尝试探讨、解决与体育课程现代化发展相一致的课程制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成为引起文本研究的动因。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体育课程向法制化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为体育课程制度向现代化发展提供认识基础;为现代化体育课程制度的构建与实施提供的有益的参考。
     本文在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想支撑下,以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以继承、批判、反思、构建的研究思路,对体育课程制度的发展史和现实问题,做客观性分析研究。对体育课程制度的作现代性审视,探索能够体现现代性体育课程制度的思想、特征和内涵,提出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途径与策略。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在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课程与课程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综述基础上,探讨体育课程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2)通过中外体育课程发展衍变的历史和比较研究入手,剖析中国体育课程制度的演变规律和发展特征;3)从教育制度发展变迁的过程,以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的视角,分析与探讨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制度的特征与利弊;4)分析、阐述现代化体育课程制度的特征与内涵,为构建符合当代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体育课程制度提供立论基础;5)探讨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体育课程制度改革的构建策略与实施途径。
     本研究试图在研究视角、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三个方面有所创新。用现代性研究视角统摄全文,以此观照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化进程,阐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向;理论研究主要在丰富和完善现有理论体系方面作了尝试,以期深化认识,指导实践;而在实践研究方面,则设计规划了体育课制度现代化进程的构建策略与保障措施,使其具备践行品格。总之,本研究对推进当前体育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效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和现实的实践指导价值。
China’s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started from the begining of the century and made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Our curriculum system has experienced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which was leaded by the country,supplemented by administration in schools and cities for a long time. In the new century,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calls for the changes of the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three-grade curriculum.To establish a system that adjust to the modernization has been the topic of our age.
     The standard of the curriculum of the physical culture and health has performed excellently on the macro-administration of the PE curriculu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PE curriculum.It also leaves some space for delegating decision–making power to lower levels, establish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cities and schools.The experiment and implemen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has experienced 8 years has achieved a lot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clashed with some tradition heavily.The problem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exhibits on the lack of modernization.The curriculum system has been used to the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and is hard to adjust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To establish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three-grade curriculum is very challenging.It is very hard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which latch on the discipline-based and society-based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focouses on people oriented and intergrated development.To develop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 education needs to modern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ness of the base,the limi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cognition,the deficiency of the practice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so trying to explore and solve all these problems become my power to do such a research. I wish my research can help thePE curriculum to develop towards legal system,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e ideology that combine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PE curriculum system objectively by making much use of multiple methodologies,such as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research, comparison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research;the ideas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dialetics; thinking of research,such as inherit, criticize, think.It also views the PE curriculum system from the aspect of modernization and explore the idea,feature,implied meaning that can embody the modernization of this system and put forward the rules,ways and strategies of establishing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three-grade curriculum.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ncludes: 1.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modernization and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system, it explore the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PE curriculum system.2. Analyzing the the decilipine and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 curriculum between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3.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oday’s P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from the modernizd view.4. It elaborates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reveals the modernized character and the content of PE curricula.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find a theoretical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PE curriculum system 5. It clarified detailed approaches and policies for a re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be different in the angle of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a modernized sense of sight, it studies modern physic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explains the problems and weakness of the PE modernization and prospects its tendenc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enriches and perfects the PE curriculum system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direct practice, while the practical research designs the improvement plot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for practice.Overall, this study plays a theoretically constructive and realistically instructive role significantly in advanc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PE curriculum,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object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引文
①何元春,钟亿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约束力与灵活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
    ②张华,创新教育本质论,教育参考[J],2000,(5)
    ①陈亚鹏,《当前我国增强课程执行力的策略探析中》,[J],当代教育科学,2005,(7)
    
    ①(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27—130页
    
    ①黄翔.论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基于课程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6,(4)
    ②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①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
    ②曹世敏.校本课程的制度意蕴与学校德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4)
    ③陈亚鹏.当前我国增强课程执行力的策略探析中[J].当代教育科学,2005,(7)
    ①任永星.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
    ②郑信军.课程的文化建构和文化关注[J].教育评论,2002,(6)
    ③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P3
    ④姚海鹰,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大学教育科学,2005,1期
    ①马健生,试论教育改革中的制度变迁,教育科学,2003,3期
    ①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70
    ②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33年7月,中国《申报月刊》就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发表26篇文章,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道路。
    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70
    ④布莱克著,杨豫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⑤[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②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4
    ①[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M].三联书店,2005,P308
    ②尤根·哈贝马斯著,赵千帆译,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方案[M].1997,参见:www.Nma.cn
    ③[德]尤根·哈贝马斯著,严平译.论现代性[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9-10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88,P16
    ⑤[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三联书店,2002,P13
    ⑥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P5
    ①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①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P5
    
    ①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P7
    ②景海峰:现代性与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阐释[J].学术研究,1998,10
    
    ①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P8
    ②任剑涛: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
    ③W??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李霞等译:组织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2,P5
    
    ①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176
    ②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P20
    
    ①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产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P102
    ②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产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P104
    ③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P184
    ①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P23
    ①教育百科辞典编审委员会:教育百科辞典[M].台?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4,P419
    ①杰?阿基比鲁著,董占顺等译:教育哲学导论[M],春秋出版社,1989,P109
     ①黄翔.论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基于课程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6,(4)
    ①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②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199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①李晋裕,等,《中国学校体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行)》,2001
    ①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①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①蒋廷黻:《知识阶级与国防建设》,《新经济》,第六卷第十期
    ②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
    
    ①郭齐家,葛新斌:《西学东渐与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教育研究》,1997, 7
    ②曾承志,等:清末学校体育制度探骊——从“尚文轻武”到“文武兼修”[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
    
    ①《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P106
    ②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P54
     ①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P160
     ①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①董宝良,周宏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P238
    ②见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近现代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P76
    ③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P61
    ④徐一冰:《二十年来体操谈》,《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
    ⑤曾绍舆:《今后我国学校体育实施之我见》,《体育》,第四期
    ①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P10
    
    ①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13
    ②教育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6,12,20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725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献》(1991-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3467-3473
    ②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文生工作文件选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25页
    
    ①《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6,12,20
    ②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文生工作文件选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125页
    ③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法规制度选编》, 1998,156页
    
    ①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文生工作文件选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5页
    ②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公室,课程研究所《建国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汇编》1986年,13-71页
    ③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文生工作文件选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16页
    ④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文生工作文件选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40页
    ①《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59页
    ①《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90~791页
    
    ①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文生工作文件选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40页
    ②教育部等,《关于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粮食定量和教学工作(运动)服装供应问题的通知》,1978
    ③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1981
    ①曲宗湖,顾渊彦主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①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
    ①关于课程制度的基础理论,本文主要参阅康永久著《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①康永久,教育制度化概念的厘定[J],当代教育论坛,2002(01):37-39
    ②所谓分层社会,基本上是指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群的社会,这些群体之间有高低等级之分,有特权、报酬、限制和义务方面的明显差别,成员资格是相当固定或者难以渗透的。
    
    ①林清江著:《教育社会学新论——我国社会与教育关系之研究》,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78
    ②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7
    
    
    ①A?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P160
    ②[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P387
    
    ①戴成萍,体质人类学的文化视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43-45
    ②陈明,佛教思想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 05) : 23-25
    
    ①王卫荣,儒道两家养生思想的比较研究[J],民族传统体育,2006 (10):23-27
    ②王卫荣,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J],湖北体育科技,2007(02): 34-36
    ③刘家瑞,儒、道两家“人文奥运”理念的比较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7(08):36-38
    
    ①陈秋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和独特风格[J],山东体育科技, 2005(03):41-44
    ②陈胜,论儒家养生思想对古代体育哲学产生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4,18
    ③程梅玲,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J],体育文化导刊, 2002(03):30-33
    ①胡乐举,何启安,论我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构成及其特征,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曾承志,清末学校体育制度探骊——从“尚文轻武”到“文武兼修”[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
    ②吕达,《课程史论》,人们教育出版社,1999,25-27
    ①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2
    ①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175页
    ②谷世权,杨文请:《中国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体育史教学组,1981(内部出版),第347页
    ③高教部:《一般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大纲和关于实施大纲的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
    
    ①吴健,基础教育三级体育课程的管理体制[J],体育学刊, 2005(05):35-37
    ②李健,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管理体制决策权力的整合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5(04):45-48
    ①[美]斯坦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999年05月新1版
    ①顾渊彦著《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峰等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页。
    
    ①[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7页。
    ②[德]马克斯·舍勒著,艾彦译:《知识社会学问题》,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①朱敏,论体育课程决策主体的多元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6):39-42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②张建平,试论杜威的教育哲学观及其启迪[J],教书育人, 2008(09):19-22
    
    ①陈树林.启蒙精神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J】.学术交流,2004,(6):6—9。
    ②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96.
    ③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M】.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3.
    ④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97
    ⑤以上参阅: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博士论文,2005,4—5
    ①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31页.
     ①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50-352
    ①虞小燕,谈阳光教育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7,19
    ①王平,从科学发展观谈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32-34
    
    ①周兵,《现代体育课程评价论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②周兵,《现代体育课程评价论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8-79
    ①王乐华,从现代课程论视角审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36-38
    
    ①吴长青,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6(03):45-48
    ②谭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 2003(02):39-42
    
    ①陈海,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几点建议[J],浙江体育科学,2003(05):26-29
    ②罗蓉,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发展性评价观[J],江西教育, 2005(12):33-35
    ①陈树林,启蒙精神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J],学术交流, 2004(06): 22-25
    
    ①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2 - 113
    ②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①周兵,《现代体育课程评价论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7-78
    ②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2)
     ①王而冶,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其运作规范[J],课程.教材.教法200005:56-59
    ①顾渊彦,“约束力”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理论基础[J],体育学刊2002(01):34-37
    ①王而冶,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其运作规范[J],课程.教材.教法200005:56-59
    ①董翠香,“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体育学刊, 2007(06):39-42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②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1年8月16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②国务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国务院颁布
    ①陈寿强,谈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02(10): 34-36
    
    ①邓双喜,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保障体系的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02):14-17
    ②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35-38
    ①仲云才,论高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03): 27-29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周兵.现代体育课程评价论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8]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产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9]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0]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1]教育百科辞典编审委员会:教育百科辞典[M]...:..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4
    [12]李晋裕,等.中国学校体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4]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5]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1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7]董宝良,周宏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9]康永久著.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0]林清江著.教育社会学新论——我国社会与教育关系之研究[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21]宋林飞着.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2]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近现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23]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5]袁振国.教育改革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6]李松龄.价值理论与经济制度[M].上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7]张孝德.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8]肖力.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问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9]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0]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
    [31]刘敏,陈爱武.现代仲裁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32]]]尔·]·]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3]彭海斌.公平竞争制度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4]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35]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6]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7]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8]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9]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0]顾渊彦.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1]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4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3]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戚业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5]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6]钟启泉,]]..新课程的理]与创新-师范生]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7]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8]温世仁.教育的未来[M].北京:生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9]毛振明.体育教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0]袁振国.教育新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1]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3]金季春.世界体育教育峰会主报告论文[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4]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5]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6]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7]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8]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9]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0]陈小蓉,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1]高孝传,杨宝山,刘明才.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2]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6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64]瞿葆荃.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65]杨德广.现代教育理]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6]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7]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90年版)
    [68]顾渊彦着.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
    [69]曲宗湖,顾渊彦主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70]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3][英]雷蒙·威廉斯着,刘建基译关键词[M].上海:三联书店,2005
    [74]尤根·哈贝马斯着,赵千帆译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方案[M].1997,参见:www.Nma.cn
    [75][德]尤根·哈贝马斯着,严平译.论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6][英]安东]·吉登斯着,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上海:三联书店,1988
    [77][英]齐格蒙特·鲍曼着,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78]]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9]理查德.斯格特着,黄],李]等译: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0]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1]]莱克着,杨豫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82][美]塞缪尔·亨廷顿着,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3]].阿基比鲁着,董]顺等译.教育哲学导论[M].春秋出版社,1989
    [84][美]斯坦斯塔夫里阿诺斯着,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M].()1999年05月新1版
    [85][美]华勒斯坦等着,刘峰等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北京:生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86][美]华勒斯坦等着,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书[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87] [德]马克斯·舍勒着,艾彦译知识社会学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着:《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9]A.哈?克着,?正来译.自?秩序原理(?)[M].北京:生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90][美]乔.乔乔利着,乔克利、乔克文.《民主新论》[M]..北:东方出版社,1998
    [9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9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献》(1991-1997)[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93]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文生工作文件选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94]《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5]谷世权,杨文清.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体育史教学组,1981(内部出版)
    [96]高教部:一般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大纲和关于实施大纲的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97][美]小威廉姆斯.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8]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
    [99]蒋廷黻.知识阶级与国防建设[J].新经济,第6卷第10期
    [100]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3
    [101]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博士论文,2005,4—5
    [10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03]许瑞勋,张建,段金].现行教育体制?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制度[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陈亚鹏,当前我国增强课程执行力的策略探析中[J].当代教育科学,2005,(7)
    [104]何元春,钟亿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约束力与灵活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
    [105]张华.创新教育本质论[J].教育参考2000,(5)
    [106]陈嘉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博士论文,2005,4—5
    [107]马健生.试论教育改革中的制度变迁[J].教育科学,2003,3期
    [108]姚海鹰.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1期
    [109]黄翔.论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基于课程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6,(4)
    [110]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111]景海峰.现代性与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阐释[J].学术研究,1998,10
    [112]任剑涛.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
    [113]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114]郭齐家,葛新斌.西学东渐与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J].《教育研究》,1997,7
    [115]曾承志.等.清末学校体育制度探骊——从“尚文轻武”到“文武兼修”[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
    [116]徐一冰.二十年来体操谈.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
    [117]曾绍舆.今后我国学校体育实施之我见[J].《体育》,第四期
    [118]陈明,佛教思想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10月第5期
    [119]王卫荣.儒道两家养生思想的比较研究,民族传统体育[J].2006年,第10期
    [120]胡乐举,何启安.论我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构成及其特征[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21]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05,P5
    [122]陈树林.启蒙精神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J].学术交流,2004,(6):6—9。
    [123]薛天祥、周海涛.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系统创新[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124]]大为、何]英.个性化、多元化教育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哈佛、?鲁的本科课程制度及其启示[J].思想战线,2006,(2)
    [125]朱迎波.简论高校课程体系创新[J].现代传播,2002,(3)
    [126]魏青云,张立新.课程能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
    [127]李荣侠.论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课程改革[J].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1999,(1)
    [128]周新桥.职业中学课程改革的基本对策[J].职教通讯,2000,(9)
    [129]?刚,陈放,张斌.以人为本与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J].吉首大学学报,2006,(1)
    [130]亓臻.谈技工学校的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1999,(11)
    [131]郑信军.课程的文化建构和文化关注[J].教育评论,2002,(6)
    [132]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133]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
    [134]张祖春.新课程呼唤管核文化的创新[J].湖北教育,2004,(8)
    [135]王健.论高等师范教育实践课程的变革[J].江南大学学报,2003,(4)
    [136]贺恒德..体育潜课程的层次结构及其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5)
    [137]马健生.试论教育改革中的制度变迁[J].教育科学,2003,(3)
    [138]黄英豪.挑战与机遇共存——校本课程开发背景?的体育教师[J].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8)
    [139]杜书凯,张小微,孙长武.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140]陆作生,赵权忠.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141]盛冰.推行弹性学习制度: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J].外国教育研究,2004,(4)
    [142]曹世敏.校本课程的制度意蕴与学校德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4)
    [143]张相学.学校课程管理:赋权后的困惑与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
    [144]王冰、乔立安.试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6,(3)
    [145]衣金梅.论大力推进公安教育创新[J].公安研究,2003,(7)
    [146]吴健,陈及治基础教育三级体育课程的管理体制[J].体育学刊,2005,(5)
    [147]李波,康利则.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148]任永星.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2)
    [14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150]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1年8月16日
    [151]教育部等,《关于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粮食定量和教学工作(运动)服装供应问题的通知》,1978
    [152]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1981
    [153]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公室,课程研究所《建国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汇编》1986年
    [154]国务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国务院颁]
    [155]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
    [156]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157]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法规制度选编》,1998
    [158]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13
    [159]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行),2001
    [160]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16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6
    [162]人民共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63]教育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6,12,20
    [164]中国《申报月刊》刊出15“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发表26篇文章,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道路。
    [165]魏所康,教育现代化:理想、使命与制度[J] .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月号
    [166]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7(13-14):8-11
    [167]马苗苗,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J] .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月号
    [168]. Gremin, L. 1961. The Visible H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Progressivism in American Education, 1876-1957,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69]. Featherstone, M. 1988.“In Pursuit of the Postmodern: An Introduction.”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5 (2-3):195-217
    [170]. Watkins, J. W. N. 1957, 1973. Historical Explan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Reprinted in Mode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d. J.O’Neil, pp. 166-178. London: Heinemann.
    [171]. Prigogine, I. ,& Stengers, I. (1984). Order out of chaos: Man’s new dialogue with nature. New York: Bantam Books. [ 172 ] . Olive, D. (1990, September).Grounded knowing: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8, 64-69
    [173]. Aoki, T.T.(1993). Towards a dialectic between the conceptual world and the lived world: Transcending instrumentalism in curriculum orientation. Journal ofCurriculum Theorizing, 5(4), 4-21
    [174]. Bell, D. (1973). The coming of a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forecasting. New York: Basic Books.
    [175]. Von Bertalanffy, L.(993). Modern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