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藏汉文原始史料,对吐蕃王朝(the Tu-Bo Dynasty)东向发展与融合的历史,以及赤祖德赞(khri gtsug lde brtsan)进行了全面而又较为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约十六万字。第一章,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价值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从多种学科的角度分析并申述了藏汉历史渊源关系,证明自古以来西藏高原与中原文明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同时,从历史大观纵横两面立体地探讨了吐蕃东向发展的动因与融合的纽带。并且认为:吐蕃处于隋唐——中国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吐蕃的东向发展与融合,正是她加入到这一时代进程的具体表现。由此不仅丰富了我国隋唐时代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内容,促进了藏族自身的最终形成,而且加快了吐蕃与中原文明的交流及藏族的发展,加速了藏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甚至对后来我国河西陇右等地区的民族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章,介绍了吐蕃东向发展的主要过程,其中讨论了吐蕃东向发展的手段战争与融合的交叉关系及其影响。宏观地展现了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唐蕃之间包括战争在内的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融合与发展途径。第四章,探讨了吐蕃时期融合的特点、内容和方向。重点讨论了吐蕃进入河陇地区的历史以及在吐蕃治下河陇部族的融合情况;此外对陷蕃的唐人(如使者、俘虏等)的作用以及文化交流(如佛教往来)对融合的作用等问题也做了讨论。
     第五章至第八章,是以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为大背景,对赤祖德赞及其历史地位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如,分析和探讨了他继位的复杂背景、继位后采取的政策和推行内部革新及其原因、过程、性质和结果等问题;讨论和分析了赤祖德赞时期的唐蕃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Bo and the Tang Dynasties)进程,特别是系统分析了赤祖德赞和钵阐布(dpal chen po)采取措施推动唐蕃关系改善直至实现了长庆唐蕃会盟的经过;此外还细研了引发宫廷政变以至于赤祖德赞被弑的真正原因,详细地分析了发生这一系列事件的深刻而真实的社会、政治等背景和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是佛本斗争所致。论文还对赤祖德赞做出历史的评价;对所谓朗达玛灭佛进行了分析;等等。论文对这一系列问题做了新的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期望把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and fully using both Tibetan and Chinese historic materials, this thesis does comprehensive and quite deep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Tu-bo Dynasty's easter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and khri gtsug lde brtsan.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nine chapters, including about 160 000 words.The first chapter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meaning of this topic, the value and the basic research thinking. The second chapter explains the histo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an and Chinese from the angle of multidisciplinary and proves the close connections between Chinese Tibet and Chinese Central plains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Tu-bo's eastern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ties in a macro-history wa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u-bo dynasty is an very important period during Tang dynasty in which Chinese nationality formed and developed. It is Tu-bo's eastern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that exactly embodys Tu-bo being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thus enriching the national integration during Sui and Tang dynasty of China, promoting the final formation of Tibet nationality, speeding up the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 nationality and its involvement into the diversified unity of Chinese nation, even having a deep effect on the nationality distribution of Hexi and Longyou.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the eastern development of Tu-bo, including the intercross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two means, i.e., war and integration. This chapter also exhibits various means of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Tu-bo during about 200 years. The fourth chapter is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 the cont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during Tu-bo period,especially on the history that Tu-bo entered into Helong and on the integration situations under Tu-bo's rule. In addition, it also debates the influence of Tang people who surrendered to Tu-bo (such as messengers and captives) and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ch as Buddhism communication)
     Chapters from the fifth to the eighth ar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u-bo's easter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studying the king khri gtsug lde brtsan and his historical role systemicly and deeply. For example, how the king khri gtsug lde brtsan succeeded to the throne and what measures he took after his taking over and the reasons, process, character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l reforms are discuss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bo and the Tang Dynasties and the measures that king khri gtsug lde brtsan and dpal chen po took to promote Tang-Tu-bo relationship until Changqing meeting was realized are systemicly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real reason of the coup leading to king khri gtsug lde brtsan's being murdered is studied and historic judgements to him are made.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so-called glang dar ma persecution of Buddhism from a new angle. This thesis makes some new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y so to make some progress in this field.
引文
[1]《通典》[唐],杜佑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
    [2]《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3]《隋书》[唐]魏徵等撰,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4]《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1990年。
    [5]《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
    [6]《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月版。
    [7]《唐会要》[宋]王溥,中华书局排印本,1990年。
    [8]《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
    [9]《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6月版。
    [10]《通鉴吐蕃史料》,苏晋仁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册府元龟>吐蕃史料校正》,苏晋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全唐文》,[清]董诰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13]《全唐文全唐诗·吐蕃史料》,范学宗、王纯潔编,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唐蕃书翰集释》(25封书信),王尧先生手抄本。
    [15]《新唐书·吐蕃传笺证》,王忠,科学出版社,1958年。
    [16](明)计有功《唐诗记事》之《金城公主入藏诗集》。
    [17]《敕吐蕃宰相钵阐布》,见《全唐文》卷六六五页三上;《吐蕃金石录》第49-50页引录。
    [18]《使吐蕃经见记略》,刘元鼎著,《全唐文》卷七百一十六。
    [19]《吐蕃金石录》,王尧编著,文物出版社,1982年。
    [20]《吐蕃简牍综录》,王尧、陈践编著,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版。
    [21]《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陈践,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版。
    [22]蒋斧本《沙州文录》中《沙州释门索法律窟铭》。
    [23]《噶琼寺建寺盟证碑文》,载《贤者喜宴》(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09-413页。
    [24]昌都察雅县强敦区日达乡《丹玛扎杂摩崖碑文》,译文引自恰白·次旦平措等著、陈庆英等译《西藏通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25]《唐代吐蕃资料选辑》,张云、黄维忠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2005年12月。
    [26]《吐蕃彝泰赞普名号年代考》,陈寅恪文集之三《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
    [27]《吐蕃文化》,王尧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版。
    [28]《敦煌吐蕃文献选》,王尧、陈践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29]《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王尧、陈践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30]《西藏文史探微集》,王尧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1]《西藏文史考信集》,王尧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32]《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版。
    [33]《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
    [34]《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5]《文史探微》黄永年撰,中华书局,2000年10月版。
    [36]《隋唐民族史》,卢勋、萧支兴、祝启源,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版。
    [37]《吐蕃政教关系史》,石硕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王小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39]《唐代南诏与李唐关系之研究》,王吉林,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76年。
    [40]《角厮罗——宋代藏族政权》,祝启源,青海人出版社1988年8月版。
    [41]《吐谷浑史》,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42]《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张云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43]《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三版。
    [44]《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45]《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
    [46]《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石硕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
    [4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48]《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东噶·洛桑赤勒著,陈庆英译,民族出版社,1985年7月。
    [49]《西藏通史》,恰白·次旦平错等著,陈庆英等译,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和2004年版。
    [50]《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1]《藏族简史》藏族简史编写组,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2]《藏族史要》,王辅仁、索文清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
    [53]《西藏地理》,白玛主编,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54]《西藏自治区文物工作三十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载《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55]王尧.《吐蕃“钵阐布”考论》,《藏学学刊》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56]王尧.《唐蕃会盟碑疏释》,《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57]王尧.《吐蕃兵制考略——军事部落联盟剖析》,《中国史研究》1986年1期。
    [58]王尧.《藏汉佛经对勘释读之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西藏研究》,1989年3期。
    [59]王尧.《藏汉佛典对勘释读之三——(大乘无量寿宗要经)》,《西藏研究》,1990年2期。
    [60]王尧.《吐蕃大相嫡孙唐拨川郡王考》,《西藏文史考信集》(王尧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16页。
    [61]王尧.《吐蕃译师管·法成身世事迹考》,《西藏文史考信集》(王尧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7-33页。
    [62]苏晋仁.《蕃唐噶尔(论氏)世家》,(上、下),《中国藏学》,1991年第1、4期。
    [63]谭立人、周原孙.《唐蕃交聘表》,《中国藏学》1990年第2期。
    [64]王献军.《唐代吐蕃统治河陇地区汉族琐谈》, 《西藏研究》1989年2期。
    [65]文江.《吐蕃治下的汉人》, 《西藏研究》1982年3期。
    [66]安应民.《论赤松德赞时期唐蕃关系的曲折发展》,《西藏研究》1990年3期。
    [67]吴丰培.《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后裔五世仕唐考》, 《西藏研究》1983年4期。
    [68]蒲文成.《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生卒年考》(二),《西藏研究》,1984年2期。
    [69]才让.《从<五部遗教)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与影响》,《西藏研究》,2002年1期。
    [70]李天右.《论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西藏研究》,2001年2期。
    [71]刘进宝.《关于吐蕃统治经营河西地区的若干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1期。
    [72]黄文焕.《河西吐蕃式写经目录并后记》, 《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一集。
    [73]邵文实.《尚乞心儿事迹考》,《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2期。
    [74]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民族研究通讯》,1980年第1期。
    [75]才让太.《古老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85年第2期。
    [76]才让太.《七赤天王时代的吐蕃本教》,《中国藏学》1995年第1期。
    [77]贾兰坡.《我国西南地区在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载《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78]童恩正、冷建.《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有关问题》,载《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79]石硕.《西藏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对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价值》,《中国藏学》1992年第1期。
    [80]安志敏等.《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载《考古》1979年6期。
    [81]郭元兴.《[山海经]之西荒地理与印度、释典及西方古地志》,载《印度宗教与中国佛教》(南亚研究增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2月版。
    [82]龙西江.《再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载《西藏研究》2004年1期。
    [83]刘起钎.《周姬姜与氐羌的渊源关系》.见《华夏文明》(第二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
    [84]夏元敏、吴融酉.《藏族体质形态的初步研究》,中国人类学会编《中国八个民族体质调查报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5]刘武.《蒙古人种及现代中国人的起源与演化》,载《人类学学报》1997年第1期。
    [86]吴安其.《汉藏语的渊源与历史分期》,载《中国民族语言论丛》(2),云南民族出版,1997年。
    [87]俞敏.《汉藏两族人和话同源探索》,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88]冯智.《吐蕃南诏神川铁桥》,《西藏研究》,1992年,第2期。
    [89]冯智.《唐初的突厥问题与全国的民族关系》,《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90]冯智.《吐蕃译经与吸收多边文化刍议》,《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91]《拔协》,拔·塞囊,佟锦华、黄布凡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
    [92]《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藏文),多杰杰博整理,民族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93]《柱间史》(藏文),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94]《贤者喜宴》(藏文),巴俄·祖拉陈瓦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6月版。
    [95]《(贤者喜宴>摘译》黄颢译注,(吐蕃内容)载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4期至1984年2期。
    [96]《古代象雄与吐蕃史》(藏文),南喀诺布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
    [97]《如意宝树史》,松巴堪布著,蒲文成、才让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7月版。
    [98]《布顿佛教史》,布顿大师著,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6年
    [99]《西藏王臣记》,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民族出版社,2000年2月版。
    [100]《汉藏史集》,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101]《新红史》,班钦·索南查巴著,黄颢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2]《青史》,廓诺·熏奴贝著,郭和卿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3]《红史》,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等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4]《土观宗教源流》,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5]《娘氏教法源流》,娘·尼玛韦色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6]《赞普天神之子达磨及其后裔的王统世系述略》,(英)桑木丹·噶尔美著,米松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五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107]《本教史》,噶尔梅著,王尧、陈观胜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第二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1987年。
    [108]《敦煌出土藏文禅宗文献的性质》,木村隆德著,李德龙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二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9]《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美]李方桂、柯蔚南著,王启龙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110]《西藏佛教史考》,[日]矢崎正见著,石硕、张建世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
    [111]《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美]查尔斯·巴克斯著、林超民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112]《西藏考古》,[意]杜齐著,向红笳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3]《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英],F·W·托玛斯著,李有义、王青山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114]《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法]A·麦克唐纳著,耿升译,王尧校,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5]《吐蕃僧诤记》(Demieville;Le Concile cle Lhasa,又作《拉萨僧诤记》),[法]戴密微著,耿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6]《吐蕃在敦煌统治形式的变迁》,山口瑞凤载《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 1期。
    [117]《原始汉语与藏语》,包拟古著,潘悟云、冯蒸译,中华书局,1995年。
    [118]《汉藏语言概论》,P.K.本尼迪克特著,乐赛月、罗美珍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印,1984年版。
    1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7页。
    2 同上,第7页。
    1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05,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页30下。
    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三版,第256页。
    2 王尧教授给博士生授吐蕃史时的授课记录。
    1 王尧编.《吐蕃金石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10月,第49页。《唐蕃会盟碑》记载:“同平章事兼理内外国政大沙门钵阐布允丹”。
    1 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第1页(内容提要)。
    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三版,第256页。
    2 同上,《东晋门阀政治》,第249页。
    1 贾兰坡.《我国西南地区在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载《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2 童恩正.《西藏考古综述》,《文物》1985年9期。
    3 石硕.《西藏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对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价值》,《中国藏学》1992年第1期,第53-63页。
    4 昌都卡若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碳14测定年代距今4655+100年——4280+100年,晚期距今3930+80年。参见童恩正、冷建.《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有关问题》,载《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5 同上,又见童恩正.《西藏考古综述》,《文物》1985年9期。
    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粟的国家,最早的粟发现于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北武安 磁山遗址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二者距今约70008000年。
    1 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29页。
    2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拉萨曲贡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文物》1985年9期;侯石柱.《西藏考古工作述略》,《中国藏学》1992年1期。与拉萨曲贡遗址属于同一文化的遗址还有林芝县的六星、红光、居木、加拉马,墨脱县的背崩村、马尼翁、乃东县的钦巴村等共十一处这类遗存。在拉萨曲贡遗址中陶器以泥质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另外在林芝、墨脱地区十一处这类遗存中发现的磨光黑陶等,是甘肃、青海地区齐家文化中常见的遗物。因此,拉萨曲贡文化与齐家文化存在某种联系。
    3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西藏考古工作的回顾》,载《文物》1985年9期。
    4 安志敏等.《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载《考古》1979年6期。该文认为西藏细石器应属于中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早期。
    5 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第35页。石硕.《西藏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对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价值》,《中国藏学》1992年第1期,第53-63页。
    1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西藏考古工作的回顾》,载《文物》1985年第9期。
    2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西藏考古工作的回顾》,载《文物》1985年第9期。
    3 同上,又见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载《考古与文物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7至42页。
    1 徐中舒.《夏史初曙》,载《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2 李学勤.《殷代地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5-78页。
    3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18、19页。
    4 《周易·既济》,第93页。另据卜辞记载,商王朝曾对“龙”与“羌”一并用兵:“贞,口弗其口羌龙?”(铁。105.3)。又“龙其执羌?”(乙。3017)“龙来氐羌?”(河。626)即龙将被俘羌人赠送给商王朝。 祖先源于东非,汉族和藏、苗等少数民族本出同源”。
    1 王鸿良:《汉藏同根》,见《北京日报》2001年5月23日第9版。
    2 参见:(意)古瑟普·詹纳著,杨元芳、陈宗祥译.《西藏拉萨出土的古人类遗骸》,载《中国藏学》1990年4期。夏元敏、吴融酉.《藏族体质形态的初步研究》,载中国人类学会编《中国八个民族体质调查报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7至100页。《藏族的体质特征》,载《人类学学报》1985年8月,第4卷第3期。
    3 参见刘武.《蒙古人种及现代中国人的起源与演化》,载《人类学学报》1997年第1期;吴安其.《汉藏语的渊源与历史分期》,载《中国民族语言论丛》(2),云南民族出版,1997年。
    4 跞石文化是指旧石器晚期华南、华中的跞石文化系统,它被认为是新石器时期的汉藏、南岛和南亚语系文化的共同源头。
    5 龙西江.《再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西藏研究》2004年1期,第1-9页。
    1 包拟古著,潘悟云、冯蒸译.《原始汉语与藏语》,中华书局,1995年版。作者在该书中讨论了485个相互关联的藏汉语字。
    2 俞敏.《汉藏同源词谱稿·续》,载《民族语文》1989年第2期。俞敏.《汉藏两族人和话同源探索》,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龙西江.《再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西藏研究》2004年1期第1-9页。
    3 P.K.本尼迪克特著,乐赛月、罗美珍译《汉藏语言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印,1984年,第181页。
    4 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5 张云.《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42页。
    1 前揭书.《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第115-159页。
    1 前揭书,《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第145-146页。
    2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面积约12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东西最长处相距2000公里,南北最宽处相距1000公里。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和四川省相望,东南部在横断山区和云南省相连,西部和南部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约4000公里。
    3 吐蕃地势由上、中、下三种结构组成,即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四如,下部多康六岗。这与地形学是吻合的:西藏的地形的三个阶梯,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藏南谷地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藏东峡谷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下,总的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4 巴桑旺堆.《宗嘎唐代汉文摩崖碑铭补考——兼论吐蕃古道》,《西藏研究》1996年第3期,第56-63页。
    1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载《民族研究通讯》,1980年第1期。
    2 《册府元龟》卷970的记载:“附国……大业中并遣使朝贡”。《隋书》卷83附国传也记载:“大业四年(608),其王遣使素福等八人入朝”。
    3 《册府元龟》卷957。
    4 《册府元龟》卷961。
    5 《旧唐书》卷198《西戎传》。关于吐谷浑的迁徙和融合等历史,参见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4-7页。
    6 同上。
    1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5至6页。
    2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第6页。
    1 [美]查尔斯·巴克斯著,林超民译.《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译者序,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8页。
    2 《贤者喜宴》第七品,第25页,转引自《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18页。
    3 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5月,第6页。
    1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81页
    2 前揭书,林超民泽.《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第8页,译者序-
    3 武德二年(619)向唐进攻。二月,突厥南进至夏州(今陕西大理河一带),又占晋州(太原)郡以北。其间,突厥始毕可汗死, 其弟处罗继登汗位,不过一年,处罗亦卒,由始毕二弟颉利继位可汗。武德四年(621),突厥继续进发,四月,颉利兵临雁门关。次年(622)“再入雁门”,进攻并州(在今山西汾水中游地区)。至624年(武德七年),颉利与其侄突利连营南下。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1,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页5989。
    5 参见冯智.《唐初的突厥问题与全国的民族关系》,《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96-99页。
    6 《资治通鉴》卷193,页6066-6067。
    7 《资治通鉴》卷193,页6073。
    1 如贞观年间,先后有十多个唐朝公主嫁往回纥、突厥、契丹、吐蕃、吐谷浑等各族部地区。唐太宗曾在用兵之后下诏使少数民族“复国”,妻以宗女。如《资治通鉴》卷195,页6148—49记载:630年灭突厥,至639年,唐太宗又重新给突厥立了可汗,恢复其国,令其重返故地。突厥首领阿史那思摩(639645在汗位)在长安齐政殿向太宗奉觞上寿曰:“奴等破亡之余,分为灰壤,陛下存其骸骨,复立为可汗,愿万世子孙恒事陛下”。640年唐军先后灭高昌和焉耆,646年又灭龟兹及于阗。此后,唐太宗均许它们继续保持其国,唯高昌未许复国。
    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303页。
    3 刘昫.《旧唐书》卷1,《高祖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 《资治通鉴》卷197,页6202。
    5 《资治通鉴》卷193,页6061-6062记载:唐太宗说:“汝国方乱,君臣未定,何言请婚!”
    6 《资治通鉴》卷193,页6065。
    1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90页。
    2 《拓跋氏与中原土族的婚姻关系》,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181页。
    3 贞观八年(634),吐蕃“始遣使朝贡”(《旧唐书》卷196)。吐蕃使者十一月抵达长安,之后唐遣使冯德遐“往抚慰之”。次年,松赞干布见冯德遐,“大悦”(《册府元龟》卷970;卷978)。
    4 吐谷浑原是慕容鲜卑族,西晋末年自辽东西迁至河西,又徙进河源,在伏俟城建都,兼有河源、河西一带。因在其境内吐谷浑长期与西羌人生活,实际也尽被羌化了。吐谷浑鼎盛时期其势力曾西远至且末、于阗;东与中原接界;南领党项、白兰诸羌;北与东突厥结好。据《新唐书》卷221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至伏允可汗末世吐谷浑国势逐渐衰落。至贞观九年(635)在唐的强大军事压力下,吐谷浑归顺了唐朝。参见前揭书《吐谷浑史》,第27-31页。
    5 《旧唐书》卷196上
    1 刘元鼎.《使吐蕃经见记略》,《全唐文》卷716。
    2 此事发生在建中二年,常鲁随崔汉衡出使吐蕃时,赞普向常鲁展示汉地的各种茶。《册府元龟》卷98,外臣部出使门。《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
    3 同上,《汉藏史籍》第123至126页。
    4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2至5页,打球。阴法鲁.《唐代西藏马球戏传入长安》,《历史研究》,1959年号,41至43页。
    1 王尧.《吐蕃文化》,第105页。
    2 巴俄·祖拉陈瓦.《贤者喜宴》(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183页。
    3 多杰才旦.《试述十七条协议的伟大历史意义》,《民族研究》1991年4期。
    4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1987年版,第6页。
    1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第47页。
    2 初有“二十五邦”,后又出现“十二邦”和分散各不相统的“四十小邦”。黄颢译.《<贤者喜宴)摘译》,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0至81页。
    3 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P.T.1286:小邦邦伯家臣及赞普世系》,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173页。
    4 王尧.《吐蕃文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53页。
    5 《吐蕃文化》,第54页。
    6 《吐蕃文化》,第61-62页。
    1 汉文史书中的“牦牛羌”与藏文古籍中记载的“六牦牛部”应与雅隆部落为同一部属。
    2 据《新唐书》拉脱脱日宁赞作“佗土度”,28代赤年松赞作“揭利失若”,29代卓年德如作“勃弄若”,30代达日年塞作“讵素若”等等。
    3 《隋书》卷83西域传,女国。
    4 王尧、陈践.《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130页,《赞普传》。
    1 据《册府元龟》卷958,《外臣部·国邑一》记载象雄:“辫发毡裘,畜牧为业”。《隋书·女国传》则载苏毗:“以射猎为业”。
    2 地望约在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以北,南与雅隆部落联盟隔江相对,东北与今青海玉树相接,西接今西藏阿里南部(恒河源头一带)。治所在今拉萨和日喀则一带。《新唐书·苏毗传》称其“号孙波,在诸部最大”。《新唐书·西域传》亦载:“苏毗,本西羌族……户三万。”按一户5口计,人口已多达15万人以上。
    3 羊同又分大小羊同。据《册府元龟》记载:“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见《册府元龟》卷958,《外臣部·国邑一》。
    4 象雄十个千户(东岱)见《贤者喜宴》上册,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188页。
    1 才让太.《古老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85年第2期。
    2 在青藏高原东部,“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余里,即汉之西南夷也。……其国南北八百里,东西千五百里。……国有二万余家,号令自王出。”该国地理复杂,其地“近川谷、傍山险”,“其土高、多风少雨”。见《隋书》卷八十三,附国传。
    3 《隋书》卷83,吐谷浑传。
    4 《隋书》卷八十三。
    1 关于吐蕃的这一建制,参见王尧.《吐蕃文化》,第37-38页。
    2 “茹”(大行政区),相当于唐朝的“道”。是吐蕃较大的地方性军政区划组织,在“茹”的地域内,分设长官、元帅、副将等,组成地方一级的军政管理机构,以不同颜色的旗帜和马匹,作为区别各如部的标志。每个如分上下两部分,共辖61个千户所(即桂东岱),千户所之下又分为若干部落。东岱相当于唐朝的州、县。61个千户所的划分情况为:乌茹、约茹、叶茹和茹拉四茹共设各种千户所40个,此外,在苏毗茹设置11个千户所,羊同地区设有10个千户所。
    3 《吐蕃文化》,第45-46页。
    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三版,第256页。
    2 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页。唐朝边界推展到乌浒水域与河中地区,建立起昆陵、濛池、月氏三羁縻都护府及若干羁縻州、都督府。
    3 656年,吐蕃为平白兰羌叛乱,禄东赞统兵一十二万进击白兰,“屯兵境上以侵掠之”(《册府元龟》卷995外臣部,交侵)。吐蕃还占据了昆仑山北部地区。 左武威卫将军,上柱国公,……光和四年(809)七月十日寝疾……惟贞名瑀,以字行,从还凤翔,迁光禄卿,为元帅前锋讨击使,战陕州,以功进殿中监。《全唐文》卷479。
    1 苏晋仁.《蕃唐噶尔(论氏)世家(下)》,《中国藏学》,1991年第4期,第90-110页。
    2 《大事记年》,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第149页。
    3 如剑南道茂州都督府所领西羌悉州于长安二年(702)十月遭受吐蕃赞普率兵万余之攻掠,茂州都督陈大慈与吐蕃进行了四次大战,“皆破之。”《册府元龟》卷358将帅部,立功十《新唐书》卷4,本纪。
    4 经考证,铁柱不在滇池,遗址在漾濞县城,证明当年铁柱立在漾濞。
    5 当时,甘州刺史李通汉开置屯田,“尽其水陆之利。旧凉州粟麦至数千,及通汉牧率之,后数年丰稔,遂斛至数千钱,积军粮可支数十年。”(《册府元龟》卷503邦计部,屯田);于是“牛羊被野,路不拾遗”(《册府元龟》卷429将帅部,守边)。
    6 《册府元龟》卷504邦计部,交市。
    7 《大事记年》,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页。
    8 《大事记年》,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第149页。
    1 据《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缘孝和皇帝时旧宰相入盟者并无,不重新盟誓,彼此不相信,要须新立盟誓……阿舅书上虽道和好,意中不专、知有何益”。此孝和皇帝即指中宗。
    2 《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
    3 《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
    4 《册府元龟》卷980外臣部,通好。
    5 关于争夺勃律及吐蕃在中亚的活动,参见才让.《吐蕃史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17-120页。
    6 早在716年唐军北伐,取得讨伐东突厥汗政权的彻底胜利后班师。但不久默啜可汗的侄子默钜又复建汗国,建号毗伽可汗。至718年唐将王睃统兵谋划再次北伐,并调东路的奚和契丹、西路的拔悉密,以及沿边唐军,欲于719年会师漠北。但因拔悉密孤军先发,被突厥全歼,致使北伐流产。时,西域车鼻施酋长苏禄又重建突骑施汗国,占据碎叶为其牙庭,唐册立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迫于苏禄之压力,应召不朝。为避免突骑施汗国与大食、吐蕃结盟,唐朝于719年正式承认了突骑施汗国,遣使册封。
    7 《大事记年》,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51页。
    8 《大事记年》,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第151页。
    1 《新唐书》卷221,《大食传》载:“贞元时,与吐蕃相攻,吐蕃岁西师,故鲜盗边”,德宗贞元时期,亦即赤松德赞在位末世。此时,黑衣大食推行伊斯兰教,消灭佛教,而吐蕃赤松德赞极力弘扬佛法,召徕各地高僧,以护法王自居,中亚佛教徒都往吐蕃避难,此举为大食所不容,双方宗教对立。
    2 《册府元龟》卷973外臣部,助国讨伐。
    3 《册府元龟》卷995外臣部,交侵。
    4 《资治通鉴》卷233,贞元三年,引《实录》。
    5 《资治通鉴》卷233,贞元四年。
    6 《旧唐书》卷197,南诏传。
    7 《赞普传》七,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141页。
    1 《册府元龟》卷756,总录部,孝六,8997上
    2 《册府元龟》卷367,将帅部,机略七,4363上。
    3 转引自汶江.《吐蕃治下的汉人》,载于《西藏研究》1982年第3期,第30至39页。
    4 《册府元龟》卷444,将帅部,陷落,5273上
    1 谭立人、周原孙.《唐蕃交聘表》,载《中国藏学》1990年第2至3期。
    2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第83页。
    1 五世达赖喇嘛著.《西藏王臣记》(刘立千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45页。
    2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252-253页。
    1 转引自《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2 《沈下贤文集》卷10,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
    3 《全唐文》卷716;又见刘元鼎《使吐蕃经见记略》, 《吐蕃金石录》第56页。
    4 据《新唐书》卷37·志第27·陇右道之数字统计。因缺临州狄道郡户数、口数,故准确数字不可得。
    5 《旧唐书》卷133·李晟传。
    6 《通鉴考异》卷十七·德宗建中元年。
    7 《新唐书·吐蕃传》
    1 前揭书,刘元鼎《使吐蕃经见记略》。
    2 《通鉴》卷216·天室十二载八月条。
    3 《通鉴》卷236。
    1 前揭书, 《吐蕃僧净记》,第379页。
    2 王献军.《唐代吐蕃统治河陇地区汉族琐谈》,载于《西藏研究》1989年第2期第36页。
    3 《吐蕃僧净记》,第379页。
    4 王忠.《新唐书吐蕃传笺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5页。
    5 P.T.1078号卷子,见《敦煌古藏之文选》Ⅱ。
    1 王忠.《新唐书吐蕃传笺证》,第116页。
    2 《全唐文》卷716。刘元鼎《使吐蕃经见记略》。
    3 《旧唐书·李泌传》
    4 《旧五代史·外国传·第二》
    5 《通鉴》卷249。
    6 《张淮深变文》见《敦煌变文集》第121页。
    7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8 黄文焕.《河西吐蕃式写经目录并后记》,《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
    1 敦煌文献,第2736号卷子,斯10082号卷子。
    2 [法]戴密微.《吐蕃僧诤记》(耿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9页。
    1 《册府元龟》卷980·外臣部·通好。
    2 如敦煌卷子中记载的“汉人部落使”、“汉人千户长”、“汉人都督”、“汉人节度使”“刺史”、“督护”之类的官职不胜枚举。
    3 据《沙州文录》载:他曾使“神圣赞普,虞奉如真,诏临和尚,愿为国师,黄金百镒,驿使亲驰。”
    4 敦煌卷子P.T.1083号。
    5 《旧五代史·外国传·第二》。
    6 《敦煌藏文文选》巴黎影印本,第二册,伯1263号。
    7 陈陶陇西行,《全唐诗》第十一承,第四册。
    8 《张司业诗集》,卷七,陇西行。
    1 《吐蕃金石录》第41页。
    2 王尧.《吐蕃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3 《全唐文》卷665,页3上。
    4 《全唐文》卷665,页3上。《吐蕃金石录》第49-50页引录。
    1 刘元鼎.《使吐蕃经见记略》,见《全唐文》卷716。
    2 《唐会要》卷97,吐蕃条。
    1 前揭书:恰白·次旦平错等.《西藏通史——松石宝串》(陈庆英等译):1996年版,第164页。
    2 见前揭书:《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1 《谐拉康碑文》,见王尧.《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116页。
    2 《吐蕃金石录》,第117页。
    3 《吐蕃金石录》,第20页。
    4 《全唐诗》卷二,名悉腊诗。又见[明]计有功《唐诗记事》。
    5 《谐拉康碑甲》,见《吐蕃金石录》第116页。
    1 《吐蕃金石录》,第115页。
    2 王尧.《吐蕃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2-33页。
    3 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页。
    1 《册府元龟·帝王仁慈部》;《新唐书·吐蕃传》。
    2 《新唐书·吐蕃传》。关于此次出使的时间,《新唐书》记为元和五年,《资治通鉴》卷237记为元和四年,以后者是。
    3 《谐拉康碑甲》,见《吐蕃金石录》第116页。
    4 《资治通鉴》卷232,唐纪贞元三年九月条。
    1 《旧唐书》卷198,大食传;《唐会要》卷100,大食条。
    2 《旧唐书》,卷140,韦皋传。
    1 《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下。
    2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7页。
    3 《白氏长庆集》卷39,敕吐蕃宰相沙门钵阐布。
    4 因为白居易《敕吐蕃宰相尚绮心儿等书》中已提到“去年论与勃藏来,即云覆取进旨”等语,由此知去年(810)是“论与勃藏来”后致书钵阐布,故现在是今年(811)事。
    1 《全唐文》卷665,页4下
    2 邵文实.《尚乞心儿事迹考》,《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2期,第16-23页。
    3 廓诺·讯鲁伯.《青史》(藏文),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3页。
    1 《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三年。
    2 《吐蕃僧诤记》(耿舁汉译),页316-317。
    3 《大事记年》,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页。
    1 《吐蕃僧诤记》,页319。
    2 《西藏通史》(陈庆英等译),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50页。先后继位的是次子和幼子,三子牟笛茹赞普因击杀尚结赞之子而被流放北鄙,未继承王位。
    3 赞普乞立赞即乞黎苏笼猎赞(赤松德赞)的简写,足之煎又作足立煎,即牟尼赞普。
    4 《旧唐书·吐蕃传》:“赞普以贞元十三年四月卒,长子立,一岁卒,次子嗣立。”《资治通鉴考异》亦载:“赞普以贞元十三年四月卒,长子立,一岁又卒,次子嗣立。”
    5 但据吐蕃文书等记载,至二十年(804)三月甲申(4月22日)唐廷接到牟茹赞普的死讯。可见,赤松德赞死后,先是有牟尼赞普(797798在位)继位,接着牟茹赞普(798804在位)和赤德松赞(804815,一说798815在位)先后执政。见王尧:《敦煌出土吐蕃历史文书》页275-276,附吐蕃赞普位序表。
    6 《谐拉康碑甲》,见《吐蕃金石录》第116页。
    7 如在805年德宗薨,顺宗立,吐蕃遣使去吊唁。元和二年(807)八月,又将“没蕃僧惟良阐等四百五十人自蕃中还。”接着释放了被俘的唐朝官员,归还他们的财物等,并就归还“三州”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赤德松赞和主政大臣钵阐布等人对唐朝做出友好举动的同时,吐蕃奴隶主军事集团极力反对,但王室已经为和盟做出了积极努力。特别是元和五年(810),唐朝赐钵阐布书。双方和盟与解决书信中的这类问题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
    1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7页。
    2 《谐拉康碑乙》,见《吐蕃金石录》第127页。
    3 现存的赤德松赞时期碑铭均与弘法有关,主要有《工布刻石(第穆萨摩崖刻石)》《谐拉康碑》、《昌珠寺钟》和《赤德松赞墓碑》等。工布石刻在今工布地区林芝不远的第穆(de-mo)地方,记载了吐蕃王室与工布小邦的盟誓,以及工布小邦对吐蕃王室的义务等内容。《赤德松赞墓碑》在山南琼结县的吐蕃藏王墓所在地,记载了九世纪初叶吐蕃社会的某些情况。
    4 《贤者喜宴》(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09-413页;译文转引自《西藏通史》(陈庆英等译)1996年版,第161-164页。
    1 同上,《贤者喜宴》(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09-413页。
    2 同上,《贤者喜宴》(藏文),第409-413页。
    3 同上,《贤者喜宴》(藏文),第409-413页。
    4 同上,《贤者喜宴》(藏文),第409-413页。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98页。
    2 见《四库全书》总目五一,史部杂史类《蒙古源流》。
    3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100页。
    4 蒲文成.《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生卒年考》(二),《西藏研究》,1984年2期
    5 《资治通鉴·考异》二一,《唐纪》一三,会昌二年二月吐蕃来告达磨赞普之丧条。
    6 《吐蕃金石录》第43页。
    7 F.W.Thomas:Tibtan Documents Concerning Chinese Turkestan pp.71,72. Journal of 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Jan,1928.
    8 《吐蕃金石录》第59页。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101页。
    1 拔·塞囊.《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
    2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21页。
    3 王尧.《吐蕃“钵阐布”考论》,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主编《藏学学刊》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78页。
    4 娘·尼玛韦色.《娘氏教法源流》(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23-424页。
    5 拔·塞囊.《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注),第62页。
    1 赤祖德赞为适应佛经翻译的需要,开展了藏文文字规范化运动。佛教从汉地、印度,又有来自克什米尔、尼泊尔,以及西域于阗或者中亚一带等地多方传入吐蕃,佛经翻译规模小而零散,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泽例互不统一;各地译师将佛经译成藏文时赋予了不同的特色和风格。为了统一翻译风格、名词术语和规范,进行了藏文文字的改革运动。从而,规范藏文拼写规则,统一泽名,制定了译名标准。此外继续赤松德赞时期以来的编订佛经目录,完成了秦浦目录(mchims-phu dkar-chag)、旁塘目录(vphang-thang dkar-chag)和丹噶目录(ldan-dkar dkar-chag)等三大目录的编订。
    2 拔·塞囊.《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第61-62页。
    3 陈寅恪文.《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107页。
    1 《汉藏史集》(藏文),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203页。
    2 才让.《吐蕃史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14页。
    1 《贤者喜宴》128-131页,转引自《西藏通史——松石宝串》(陈庆英等译),西藏社科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63页。
    2 王尧.《吐蕃“钵阐布”考论》,《藏学学刊》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77页。
    3 《王统世系明鉴》第94页,转引自《吐蕃金石录》第50页。
    4 《吐蕃金石录》第50页。
    1 《吐蕃“钵阐布”考论》,《藏学学刊》第3辑,第79页。
    2 《新唐书》卷216《吐蕃传》下。
    3 《资治通鉴》卷246,开成三年四月条。
    1 拔·塞囊.《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第63页。
    2 同上,《唐代吐蕃史论集》第205页。
    3 《新唐书》卷216,吐蕃传下载:贞元十四年(798)十月吐蕃攻盐州,败于夏州节度使韩全义。《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下亦载:贞元十六年(800)攻盐州,又兵败乌兰桥。同年(800)七月,剑南节度使韦皋攻吐蕃,并克末恭城,八月克颐城。
    4 《唐会要》卷97载:801年七月,吐蕃陷麟州,“大掠居人,驱党项部落而去”。对此据《册府元龟》卷993外臣部,备御六载:唐朝“诏西川节度使韦皋分遣偏将,勒步骑二万出成都西山,南北九道并进”。至九月(据《册府元龟》卷987外臣部,征讨六)“韦皋奏大破吐蕃于雅州”,但同月(据《旧唐书》卷13,德宗本纪下)盐州则为蕃军攻陷,“盐州刺史杜彦先委城奔庆州”。
    1 《册府元龟》卷987外臣部,征讨六。
    2 《册府元龟》卷987外臣部,征讨六。
    3 《册府元龟》卷419将帅部,以少击众。
    4 《册府元龟》卷980外臣部,通好,载:吐蕃遣使“论颊热等至”,唐乃“以右龙武将军薛还兼御史大夫,使于吐蕃”。
    5 《吐蕃“钵阐布”考论》,《藏学学刊》第3辑,第78页。
    1 《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第255-256页。
    2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第108页。
    3 黄奋生.《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其中记载:“吐蕃兵五万九千人,马八万六千余匹,能战的三万人,余为幼童。”
    4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
    1 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陈庆英等译),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1 同上,译文参阅《西藏通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等。
    2 同上,《西藏通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3 恰白·次旦平措先生等认为:当时,唐蕃唐蕃开始和谈的时间是“大唐文武孝德皇帝,”即唐德宗皇帝(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之时。所以,赤德松赞王在位时,丹玛摩崖石刻的立文年“猴”年是唐德宗去世的前一年,即公元804年,藏历阳木猴年。
    1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7页。
    2 《册府元龟》外臣部·征讨6·11588下。
    3 《通鉴》卷233。
    4 《通鉴》卷233。
    5 《通鉴》卷233。
    6 《册府元龟》外臣部·助中国征讨·11435上。
    7 王尧.《吐蕃“钵阐布”考论》,《藏学学刊》第3辑,第78页。
    1 《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
    2 刘元鼎.《使吐蕃经见记略》,收录于《全唐文》卷716;《吐蕃金石录》第56页转录。
    3 《吐蕃金石录》第43页。
    1 该碑高4.78米,宽0.95米,厚0.50米,上有石帽覆盖,四面皆有文字。其西面是会盟的藏汉双语对照,汉语部分含6行竖排汉字,藏文部分有77行横排藏文;东面只用藏文铭刻了赤祖德赞的敕令,共有71行,简要叙述了到当时为止汉藏关系的发展,并说明此次会盟是何地何时完成的,此碑是何时立的。首先确定了会盟内容,唐朝于公元821年在长安签署,吐蕃于公元822年在拉萨签署。盟文中立碑的确切时间是“长庆三年”,即公元823年。北面用藏汉双语记载了参加会盟的吐蕃官员姓名,计17人;南面用汉藏双语记载了参加会盟的唐朝官员姓名,计18位。参阅王尧(1982):《吐蕃金石录》;李方桂,柯蔚南(1987)《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的有关章节等。
    2 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10月,第41页,。
    3 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3页。
    1 《新唐书》216下,《吐蕃传》。
    2 《新唐书·李德裕传》卷180。
    1 王尧.《吐蕃“钵阐布”考论》,《藏学学刊》第3辑,第78页。
    1 (英)桑木丹·噶尔美著.米松译.《赞普天神之子达磨及其后裔的王统世系述略》,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五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4页。
    2 同上,《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五辑)第5页。
    3 拔·塞囊.《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注),第63、64页。
    4 同上,《拔协》,第63、64页。
    5 《娘氏教法源流》之记载,转引自《西藏通史——松石宝串》(陈庆英等译),1996年版,第178页。
    1 见前揭书《贤者喜宴》(藏文)第421页。
    2 《西藏通史——松石宝串》,西藏社科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80页。又见李方桂.《钵掣逋考》,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集刊》,1952年第23页本下册,443446页。
    3 关于赤祖德赞的卒年,说法各异,有的说是838年,还有的说是841年。在吐蕃历史的年代记载方面颇为准确和权威的《资治通鉴》记为838年,我们姑且采纳这一说法。
    4 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郭和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9页。
    1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09页。
    1 陈寅恪文集之三:《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99页。
    2 《新唐书·吐蕃传》卷216.
    3 《吐蕃金石录》第43页。
    4 《西藏通史——松石宝串》,第185页。
    5 《资治通鉴》卷245。
    6 P.T.130 译文,见《唐代吐蕃资料选辑》,第378页。
    1 (英)桑木丹·噶尔美著.米松译.《赞普天神之子达磨及其后裔的王统世系述略》,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五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6页。
    1 [日]矢崎正见.《西藏佛教史考》(石硕、张建世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59-60页。
    2 《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66页。
    1 黄颢.《<贤者喜宴>译注(十四)》,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2期。
    2 黄颢.《<贤者喜宴>译汪(十四)》,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2期。
    3 《佛教大宝藏论》(郭和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80页。
    4 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75页。
    5 “康”(或“喀木”)在古藏语中意即“边地”。据《白史》载;“所言康者,系指其边地,如边属小国‘康吉贾阵’也。”
    6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2-23页。
    1 《贤者喜宴》第七品,第140叶。转引自《西藏文明发展史》第85页。
    2 《旧唐书》卷18下,宣宗本纪,大中三年八月条;《资治通鉴》卷248,唐纪,大中三年六月、11月条。
    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三版,第254页。
    2 《资治通鉴》卷250,咸通三年十二月条。
    1 《五代会要》卷30《吐蕃传》。
    2 《册府元龟》卷976,外臣部褒异三。《五代会要》卷30作开平二年,误。
    3 《宋史》卷492《吐蕃传》。
    4 《旧五代史·吐蕃传》。《宋会要辑稿》方域21之14《西凉府》。
    5 《宋史》卷492《吐蕃传》。《宋会要辑稿》方域21之14。
    6 《隆平集》卷20《彝狄》。
    7 《宋史》卷492《吐蕃传》。
    1 《宋史》卷492《吐蕃传》。《宋会要辑稿》册八,方域、蕃夷诸条。又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载:凡“接连汉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居深山僻远,横遏冠略者谓之生户。”
    2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第91页。
    3 贾大泉.《宋代四川等地同吐蕃的茶马贸易》,载《西藏研究》1982年第1期。
    1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第85页。
    2 汤开建.《五代宋金时期甘青藏族部落的分布》,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
    3 逯耀东著《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第19页。
    1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内容提要,第1页。
    2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引言,第2页。
    1 《西藏通史——松石宝串》,第18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