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讲的自学,既包括学习者完全没有教师指导的绝对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所进行的相对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离开学习者自学的教育活动都是低效和无用的。因此,在学校教育制度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倡导学生自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学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我国古代学习者多以自学为主,然而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普及,传统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被以“教”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所取代,学生的自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习自由得不到彰显。因此,自近代以来就有人不断倡导学生自学,学校自学思想由此兴起。那么,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人们对学生自学有着怎样的看法和主张?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有着怎样的演进历程?对当前和未来的学校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因此,我将《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本文在广泛搜集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将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历程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中华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兴起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取代“学”成为教育体系的中心,学习者的自学精神日益式微,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因此而不断遭到批判。受西方自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在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推动下,自动、自学思潮在我国逐步兴起。
     第二阶段是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分化阶段。这一时期在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交相激荡下,学校自学思想发生了分化:一些人受欧美新教育运动的影响,改革班级授课制度,推广西方特别重视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些人眷恋中国传统书院的自学之风,试图用书院的自学精神改造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另外在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将自学作为教学法的最高原则,学校自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第三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教育大革命开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沉寂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意识形态发生改变,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强化,学生的自学相对受到贬抑。民国时期各种强调学生自学的教学思想遭受清理和批判,我国学校自学思想整体处于沉寂阶段。
     第四阶段是从教育大革命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复苏阶段。这一时期受教育大革命和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我国开始反思教学领域中“少慢差费”的问题,对制约学生自学的某些教学思想进行了批判。1960年代中期毛泽东关于自学的谈话发表后,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学生自学的重视,倡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
     第五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自学思想的畸变阶段。“文革”期间的教育革命深受毛泽东自学思想的影响,“要自学,靠自己学”成为“文革”期间的流行语。受此影响,学校自学思想向脱离学校教育、脱离教师指导的极端化方向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被无限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遭到否定、学校教育制度遭受严重削弱。
     第六阶段是从“文革”结束至1980年代末学校自学思想的勃兴阶段。“文革”结束后我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重新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后各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涌入,尤其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受到重视,各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不少强调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
     第七阶段是1990年代学校自学思想的转型阶段。19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提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1980年代以知识学习为导向的自学观逐步向以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为导向的自学观转变。
     第八阶段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自学思想的蜕变阶段。新课改将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重要内容,强调学生自学成为新课改的重要标志,各地涌现了不少以特别重视学生自学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其背后理论基础的偏激和执行上的偏差,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出现“唯自主化”的倾向,学术界因此对此展开了学术争鸣。
     通过对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变的整体分析,文章认为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变呈现出螺旋式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与“学”两者博弈过程的反映,体现了教育理念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向。认为学校教育制度重“教”轻“学”的痼疾是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发生演变的根源,知识观的变迁是影响学校自学思想演变的重要因素。文章对学校自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认为倡导学校自学应深刻反思知识观与自学、教师主导与自学、制度化教育与自学这样三对关系,树立辩证的知识观、坚持教师的有效指导、建设学习型学校。提出应继承传统,树立“著乎心”和“随事学”的学校自学观;区分自学的两个不同层次;把握自学的适宜度;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小班化教学;推进教材的“学材化”;重视信息化对学校自学的影响;辩证看待学生负担与自学的关系等建议。
Self-study defin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absolutely independent learning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learners without any guidance of instructors, as well as relatively autonomous learning activities by learners with the guidance of instructors. Any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ithout the self-study of learners, in a certain sense, are inefficient and useles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self-study and develop students'ability of self-study within the system of school education. Self-study has a long tradition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had long been learning-centered, which was later,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spreading of the modern school system in our country, replaced by the teaching-centered modern school educational system. Under this new system, students'self-study spirits have been constrained, meanwhile learning freedom has failed to demonstrate. So many people advocated schooling self-study, hence the rise of self-study thought. Then what have people been holding of self-study in the past100years? How have the self-study thought course evolved in the past100years? What revelation does it have to current and future school education? All of these issues are important and worthy of study.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d specialized research on them in the academia up to now. All of these considered,"Ideological History of Self-study at School in China in the Past100Years" is chosen as the topic of my PhD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ideological history of self-study in China in the past100year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sees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in eight periods.
     The first period was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schooling self-study ideology, lasting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May4th Movement. During this period, with the set-up of th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eachers'"teaching" became the core of educat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was constrained. And the modern school system was constantly being criticiz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Republic of China in1912, self-study thought emerged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democrat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education thoughts.
     The second period, from the outbreak of the May4th Movement to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about the deviation of the self-study ideolog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elf-study ideology was deviated under the impact of both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ducation systems.Some people reformed the mod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posed the idea of self-study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the children-centered thought in Europe and America. Some were still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 the traditional academy of classical self-learning and tried to reform th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Moreover, in the Communist Party Revolution Base, self-study was viewed as 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self-study enjoy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being highly practical.
     The third period,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starting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on Educ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silence of the self-study ideology. Along with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the national ideology chang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Kaiipob, an educationalist of the Soviet Union, teachers became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students' self-study was questioned and criticized. The schooling self-study thoughts of the reform on classroom teaching system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t criticized and abandoned. That is why this period is called the Silence Period of self-study ideology.
     Next is the active period from the year the Great Revolution of Education started to the yea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egan.The critique about the "fewer, slower, poorer and costlier" phenomenon in teaching was carried out in China with the impact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of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middle of1960s, Chairman Mao gave several talks concerning self-study, which promoted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self-study. Advocating students'invigorating study in their own initiatives became the main theme of that period.
     The fifth period covered the whol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was regarded as the distortion period of the self-study. In this period,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elf-study thought advocated by Chairman Mao.A popular saying now is "to study on our own". Schooling self-study was distorted into the self-study practice, separating from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ers' guidance. Under this kind of thoughts, the role of the students was magnified to the utmost, the role of teachers was not acknowledged, and the schooling education system was almost on the verge of withering away.
     Then came the prosperous period, respectively marked by the end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advocating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dea. The end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eestablished the teacher's leading role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ith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new education thoughts, especially the Lifelong Education theory, great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th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reform, many valuable self-study of changing class teaching models were put forward nationwide based on practice.
     Transition is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seventh period in the1990s. In pace with the coming up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dea and the subjectivity education thought in1990s, students'role in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put to a high prominence. Knowledge-oriented self-study idea in the1980s began to change into whole person's overall development-oriented self-study.
     Adjustment of the self-study ideology finds its way in the last period when the New Course Reform was put into effect to the present. The New Course Reform Self-study was marked with self-study because it takes the alter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model as its core. There emerged a lot of teaching reform models with self-study as its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because the schooling self-study is too extreme in theory and inaccurate in actual application practice, 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teachers'leading role in teaching practice, even there is a tendency of "being absolute independent" in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triggers academic conten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of schooling self-study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100years,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that this course takes on a process of spiral progress. It was also a process of competition game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flecting the turn of teaching-centered education system to the learning-centered education system. It is hel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at the emphasis of teaching over learning is the source of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of schooling self-study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100years. The shift of knowledge outlook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This dissertation holds that three respec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study and knowledge outlook, teachers' leaning and educ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advocating schooling education. It is the appropriate practice to develop scientific knowledge outlook, uphold effective teaching guidance and build up learning schools, propose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 establish the schooling self-study outlook of "Learning by heart everywhere and all the time". In actual practice, it is advisable to distinguish the two levels of self-study, moderate the self-study degrees, reform class teaching models, exercise small class teaching,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arning materials from being teacher-oriented to student-oriented, emphasize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zation on self-study at school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burden and self-study dialectically.
引文
① 刘秀峰.学校教育制度下的我们当如何学习?——重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J].教育科学研究,2012(9).
    ① 章太炎.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35.
    ② 白吉庵.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93.
    ③ 梁启超.梁任公近著(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147.
    ④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90.
    ⑤ 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
    ① 周炎根,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② [美]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7.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69.
    ②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04.
    ③ 叶忠海.自学学概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8.
    ① 唐坚.自学学——自学的规律与艺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7.
    ① Zimmerman B.J.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J].Contemporary Education,1986 (4).
    ②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③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7.
    ① 余文森.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总结[J].教育研究,1999(3)
    ② 余文森,王永,张文质.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总结[J].教育研究,1999(3).
    ① 钟秉林.自我教育是体现本质、真正生效的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3(1).
    ① 新课改以来以华东师范大学和钟启泉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两人为代表的两派对新课改理念、走向等的问题展开学术争鸣,有着较大的学术影响。
    ②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7).
    ③ 吕型伟.要学点教育史——关于教育创新的一次谈话[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④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90.
    ① 叶圣陶.小学教育的改造[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33-39.
    ② 这九大教学范式分别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具体详见:九大“教学范式”解读[N].中国教师报,2010-4-14.
    ③ [美]海伦·帕克赫斯特.道尔顿教育计划[M].陈金芳,赵钰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1.
    ① 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①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
    ② 刘良华.我国学导式教学实验范式的形成和发展[J].教育科学,1995(4).
    ①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② 黄忠敬.移植与重建:中国中小学教学的话语转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③ 陈平.中国主体性教育思想和方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④ 胡小林.中国学习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申国昌.中国学习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① 我国教育学者陈桂生将人类教育演变过程概括为为: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教育形式化的过程),从形式化教育的出现到教育实体的形成(教育实体化的过程),从古代教育实体的发生到近代学校的兴起(教育制度化的发端),从学校的诞生到学校系统的形成(教育制度化的发展),从学校系统的形成至今,教育制度化达到了成熟的程度,它开始成为反思的对象。详见陈桂生.“制度化教育”评议[J].上海教育科研,2000(2).
    ① 杜成宪.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
    ② 申国昌.中国学习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序言.
    ③ 乔炳臣.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学本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3).杨平,唐文中.试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教学思想[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④ 人们对“教学相长”一词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主要有“教学关系观”和“教师成长观”两种,前者针对师生两个主体,后者仅针对教师一个主体。笔者认为这两种认识都未尊重《学记》的本意,是对“教学相长”一词望文生义的误解,“教学相长”所指向的主体是学生,意为学生的自觉而学和效师而学这两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益处。详见:刘秀峰.“教学相长”新解[J].教育科学研究,2013(2).
    ⑤ 转引自.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12-317.
    ① 转引自.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88.
    ② 转引自.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16.
    ③ 转引自.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25.
    ④ 转引自.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50.
    ⑤ 转引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4.
    ⑥ 刘宇庆.自学学初探[J].江海学刊,1982(1)
    ① 俞子夷.小学教学法上的新旧冲突[A].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4.
    ① 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M].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1986:453.
    ② 林良夫.二十世纪前叶新教育中国化道路的回顾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0(5).
    ① 俞子夷.小学教学法上的新旧冲突[A].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4.
    ② 俞子夷.小学教学法上的新旧冲突[A].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4.
    ③ 一语出自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一部著述的名称,南怀瑾认为,生为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击,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与烦躁,充分显示出这个时代的冲突与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们的病态心理。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④ 杜成宪.以“学”为核心的教育话语体系——从语言文字的视角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学”现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① [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A].刘统.早年毛泽东[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14.
    ② [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fA].刘统.早年毛泽东[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15.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30.
    ④ 萧三.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A].刘统.早年毛泽东[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65.
    ⑤ 杨贤江.学生自动之必要及其事业[A].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杨贤江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
    ⑥ 叶圣陶.小学教育的改造[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33-39.
    ⑦ 叶圣陶.枯坐听讲[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57.
    ① 舒新城.我和教育[A].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下)[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46.
    ② 陈桂生.“制度化教育”评议,上海教育科研,2000(2).
    ③ 杜成宪.寻找到表达现代教育概念的方式——民国建立在教育上的一项重要建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
    ①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Al.陶行知教育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4.
    ②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A].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5.
    ③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29.
    ④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33.
    ⑤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50.
    ①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58.
    ② 周谷平认为,中国近代的教育理论,从以日本为媒介转而直接从欧美尤其是美国输入,并不是骤然完成的,其间有一个发展和过渡的时期。见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29.
    ③ 马荣根.蒙台梭利方法述评[J].外国教育动态,1984(1).
    ④ 范琦.教育哲学[M].台北:世界书局,1973:66. ① 王壁如.现代教育概观[M].上海:北新书局,1930:139.
    ② 任钟印.杨贤江全集(第六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8.
    ③ 孙世庆.中国之初等教育[A].舒新城.中国新教育概况[C].北京:中华书局,1928:71.
    ④ 林砺儒,程时煌.中国之中等教育[A].舒新城.中国新教育概况[C].北京:中华书局,1928:95.⑤ 志厚.新开发教授论[J].教育杂志,1912(5)
    ① 天民.中学校亟须改革之点[J].教育杂志,1918(9).
    ② 天民.今后之学校[J].教育杂志,1918(1).
    ③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恽代英教育文选[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38.
    ① 杨祥麟.算术科之自学辅导法[J]教育杂志,1916(10).
    ② 隐青.实施自动教育的先决条件[J].教育杂志,1920(1).
    ① 俞子夷.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一斑[A].董远骞.俞子夷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80-485.
    ② 吴研因,沈百英.小学教学法概要[J].教育杂志,1924(1).
    ③ 任钟印.杨贤江全集(第六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7.
    ④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下)[M].长沙:岳麓书社,2010:660.
    ① 隐青.英法自动教育之趋势[J].1920(5).
    ② 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A].白吉庵,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8.
    ③ 杜威.学校与社会[A].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2.
    ④ 杜威.学校与社会[A].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0.
    ⑤ 杜威.学校与社会[A].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2.
    ① 单中惠,王凤玉.杜威在华教育讲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01.
    ②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的演说辞)[J].教育杂志,1920(13)
    ③ 陈科美.新教育纲要[M.]北京:开明书店,1931:57.
    ④ 赵廷为.教材及教学法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7.
    ⑤ 赵廷为.教材及教学法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7.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A].梁启超全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974.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A].梁漱溟全集(第一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525.
    ③ 刘琪.书院研究与学校教育改革——五四时期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④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国立编译馆译,1932:14.
    ① 于述胜.学术与人生——解读舒新城和他的道尔顿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
    ② 舒新城.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来教育生活史[M].上海:中华书局,1945:55.
    ③ 舒新城.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来教育生活史[M].上海:中华书局,1945:45.
    ① 如胡适在1923年12月在南京东南大学做《书院制史略》的演讲时,就强调他之所以要重提书院是由于“古时的书院与现今教育界所倡的‘道尔顿制’精神大概相同。”胡适.书院制史略[J].东方杂志,1924(3).
    ② 舒新城.什么是道尔顿制[J].教育杂志,1925(11).
    ③ 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M].王建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84.
    ① 1982年丁证霖访沈百英笔录.转引自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A].教育学文集:教学(上)[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42.
    ② 李建勋.《设计教学法辑要》序言[A].许椿生,陈侠.李建勋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2.
    ① 许兴凯.道尔顿制的实际[J].晨报副刊,1925(1234).
    ② 吴淞中学在1922年前是中国公学中学部,1922年改名为吴淞中学。
    ③ 沈仲九.国文科试行道尔顿制的说明[J].教育杂志,1922(11).
    ① 舒新城.今后的中国道尔顿制[A].舒新城.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21.
    ② 邱椿.评道尔顿制[J].新教育评论,1926(4).
    ④ 廖世承.中学实施道尔顿制的批判[A].廖世承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24.
    ① 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170.
    ① 舒新城.今后的中国道尔顿制——并将两次参加道尔顿制实验失败的经验呈读者[A].吕达.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23.
    ②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上海:民智书局,1929:23.
    ③ 陶行知.新旧时代之学生[A].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12.
    ④ 陶行知.新教育[A].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5.
    ⑤ 陶行知.新教育[A].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5.
    ⑥ 陶行知.新旧时代之学生[A].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12.
    ① 陶行知.新旧时代之学生[A].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12.
    ② 陶行知.教学合一[A].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1.
    ③ 陶行知.教育的新生[A].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82.
    ① 陶行知.教育的新生[A].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82.
    ②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讨论集[A].陶行知全集(第2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0.
    ③ 如在1921年陶行知在金陵大学演讲《活的教育》时,曾倡导过设计教学法。
    ④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讨论集[A].陶行知全集(第2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6.
    ① 书院制度之复活[J].浙江图书馆馆刊,1935(5)
    ② 章太炎.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35.
    ③ 梁启超.梁任公近著(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147.
    ①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90.
    ②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62.
    ③ 胡适.书院制史略[A].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93.
    ④ 胡适.书院的教育[A].季蒙,谢泳.胡适论教育[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8.
    ① 梁漱溟.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A].梁漱溟全集(第4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658.
    ② 梁漱溟.梁漱溟自述[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12.
    ① 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A].梁漱溟全集(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621.
    ② 梁漱溟.自传[A].梁漱溟全集(第7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635,
    ③ 梁漱溟.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A].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37.
    ① 梁漱溟.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A].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37.
    ② 梁漱溟.办学意见述略[A].梁漱溟全集(第6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0-67.
    ③ 梁漱溟.办学意见述略[A].梁漱溟全集(第6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0-67.
    ① 陕甘宁边区教育厅.边区教育的宗旨和实施原则[A].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册[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34.
    ② 《解放日报》1944年7月17日社论.论普通教育中的学制与课程[A].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86.
    ③ 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06.
    ①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辑.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5.
    ② 江西省教育学会.苏区教育资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120.
    ① 毛泽东论教育(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
    ② 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1976:48.
    ③ 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1976:47.
    ④ 徐特立.陶行知的学说[A].金德群,孟超.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6册,补编,1945-1949)[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21.
    ⑤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关于“新教育方针”的初步意见[A].教育改革论文集[C].冀鲁豫书店,1947:59.
    ① 常道直.小学教学法概要[J].教育杂志,1924(1)
    ① 受世界新教育运动潮流的影响,1920年代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曾在苏联风行一时,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及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都曾对苏联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① 陈侠.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1.
    ②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朱智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30.
    ③ 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102—110.
    ④ 湖北人民出版社.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127.
    ① 滕大春.批判杜威的教学论[A].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61.
    ② 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A].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102.
    ③ 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A].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102.
    ④ 滕大春.批判杜威的教学论[A].文化教育出版社.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61.
    ① 《新教育》杂志由新教育社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办事处出版,1950年3月创刊,是建国初较有影响的教育期刊之一。
    ② 刘佛年.自学辅导制在小学教学中是否适用?[J]新教育,1950(3).
    ① 阿尔辛节夫.自学辅导除了降低教师的作用,还有别的缺点吗?[J].人民教育,1951(6)
    ② 程今吾.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学[J].人民教育,1950(4).
    ① 葛天民.反对自学辅导的倾向[J].新教育,1951(3).
    ② 葛天民.反对自学辅导的倾向[J].新教育,1951(3).
    ③ 关梦觉.新教育的萌芽——黑嫩省教育工作考察报告[M].黑嫩省政府教育厅,1947:1-2.
    ④ 蔡子香.学习与贯彻毛主席的教育思想的笔谈——以小组教学为例[J].浙江文教,1951(2).
    ① 泰州专署.小组教学和形式主义的批判[J].新教育,1951(1).
    ② 育棠.“小组教学”是否不能采用?[J].新教育,1951(4).
    ③ 泰州专署.所谓“小组教学”是不能采用的![J].新教育,1951(4).
    ④ 沃连汀.小组教学不能采用[J].新教育,1951(5).
    ① 吴自强.所谓“小组教学”可以采用吗?[J].新教育,1951(6).
    ② 朱觉.为什么要反对“小组教学”[J].新教育,1952(1).
    ③ 朱觉.为什么要反对“小组教学”[J].新教育,1952(1).
    ① 杨长俊.小组教学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四川教育,2000(4).
    ② 曹佩杰.小组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6).
    ③ 薛丽景.高效课堂的推动器——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2(12).
    ④ 董纯才.学习苏联改造我们的教育[J].河北教育,1949(5).
    ① 赵敏政.对反动的设计教学法的批判[J].开封师院学报,1956(1)
    ② 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A].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102.
    ① 根据蔡迪《什么是设计教学法?他的错误在哪里?》一文整理。蔡迪.什么是设计教学法?他的错误在哪里?[J].人民教育,1955(9).
    ② 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A].文化教育出版社.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102.
    ① 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165.
    ② 吴再兴.对道尔顿制的批判[J].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7(1)
    ③ 徐特立.教育讲座[J].河北教育,1950(3,4).
    ① 陈元晖.教学法原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22.
    ① 叶苍芩.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J].人民教育,1953(7).
    ② 短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人民教育,1956(9)
    ③ 社论.学习总路线,贯彻总路线[J].人民教育,1958(8).
    ① 陆定一.教学必须改革[N].人民日报,1960-4-10.
    ② 杨秀峰.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J].人民教育,1960(6)
    ① 陆定一.教学必须改革[N].人民日报,1960-4-10.
    ② 张焕庭.批判资产阶级教育学的“量力性原则[J].江海学刊,1960(9).
    ③ 潘以明.火烧教学方法上的少慢差费[J].福建教育(初等教育版),1960(15).
    ① 刘佛年.教学工作中的群众路线问题[N].文汇报,1958-10-14.
    ② 徐福康.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N].文汇报,1958-12-10.税国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N].文汇报,1958-12-10.刘培坤.清除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N].文汇报,1958-11-24.
    ③ 社论.论教师的主导作用[N].文汇报,1959-3-21.
    ④ 上海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教育大跃进从书“跃进中的教学工作”(第三辑)——中学教法革新的经验[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8:79-82.
    ② [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A].刘统.早年毛泽东[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14.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30.
    ④ 萧三.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fAl.刘统.早年毛泽东[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65.
    ① 1964年3月10日,毛泽东发出《对“北京一个中学校长提出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意见”的批示》,也被称作三·一〇指示。
    ② 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谈话[A].毛主席论教育革命[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17.
    ③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49.
    ④ 毛泽东.与毛远新谈话纪要[A].毛主席论教育革命[q.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2.
    ① 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的讲话[A].毛主席论教育革命[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34.
    ② 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谈话[A].毛主席论教育革命[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17.
    ③ 毛泽东.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A].毛主席论教育革命[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1.
    ① 社论.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J].人民教育,1964(2).
    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69.
    ③ 许宗实.冒牌的马克思主义教学论[J].人民教育,1965(2).
    ④ 卢逸民.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的大杂烩——对一本《教育学》的“教学原则”的批判[J].人民教育,1965(4).
    ⑤ 李放.教学方法从烦琐哲学中解放出来[J].人民教育,1965(5).
    ① 吕沙.关于教学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J].人民教育,1965(2).
    ② 社论.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J].人民教育,1964(2).
    ③ 社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N].人民日报,1964-3-26.
    ④ 短评.采取启发式的教授法[N].人民日报,1964-4-3.
    ① 社论.培养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风气[N].人民日报,1964-4-11.
    ② 宋玉鹏.力争学习的主动权[N].光明日报,1966-1-8.
    ③ 张安国.教师主导作用思想要重新评价[N].光明日报,1966-1-12.
    ④ 马言声.取消教师主导作用将产生什么后果?[N].光明日报,1966-1-31.
    ① 段力佩.教海浮沉话甘苦[J].上海教育(中学版),1989(3).
    ② 段力佩.教改的回顾与前瞻[J].上海教育,1984(10).
    ③ 段力佩.教海浮沉话甘苦[J].匕海教育(中学版),1989(3).
    ① 段力佩.关于领导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N].光明日报,1963-4-16.
    ② 段力佩.关于领导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N].光明日报,1963-4-16.
    ③ 张煦棠,刘文峰,沈景华.育才中学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J].上海教育,1964(4).
    ① 上海市教育局共青团,上海市委调查组.育才中学对减轻学生负担、改进学校工作的认识和做法[J].人民教育,1965(9).
    ① [美]普莱西,斯金纳,克劳德.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M].刘范,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② 陈沛霖.教师座谈程序教学[J].心理科学通讯,1965(3).
    ③ 万传文.心理研究所程序教学座谈会纪要[J].心理科学通讯,1965(3).
    ④ 陈沛霖.教师座谈程序教学[J].心理科学通讯,1965(3).
    ① 陈立.程序教学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通讯,1965(2).
    ② 陈沛霖.关于程序教学的一些看法[J].心理科学通讯,1965(2)
    ③ 卢仲衡.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10).
    ④ 卢仲衡.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10).
    ⑤ 卢仲衡.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10).
    ① 卢仲衡.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10).
    ① [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李向前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584.
    ② 社论.实行启发式教学方法[N].人民日报,1969-7-31.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587.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97.
    ① [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A].刘统.早年毛泽东[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18.
    ② 毛泽东论教育(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
    ③ 毛泽东论教育(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5.
    ④ 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1976:15.
    ① 洪教史.“教学阶段”论是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的翻版[N].文汇报,1970-3-23.
    ② 洪教史.“教学阶段”论是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的翻版[N].文汇报,1970-3-23.
    ③ 何欣.这里也是课堂——记淮海中学直流电机修理厂[J].学习与批判,1974(10).
    ④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万岁——上海市中小学教育革命经验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287.
    ① 揭开育才中学“教改”的黑幕[J].教育革命(北师大井冈山建立革委会经验),1967(9).
    ② 育才中学黑“教改”出笼前后[J].上海市育才中教育革命联络站,1967.
    ① 短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人民教育,1956(9)
    ②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23.
    ① [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李向前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584.
    ② [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李向前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583.
    ① 转引自.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255.
    ② 小将上讲台——北京草地场中学在教育革命的一项创举[N].光明日报,1969-11-18.
    ① 教育革命的一条好经验[N].光明日报,1969-11-18.
    ② 郭华.从“克己复礼”看“师道尊严”的极端反动性[J].吉林教育,1974(4).
    ③ 广东师院中文系二年级第三教学班大批判组.评韩愈的《师说》[J].教育革命参考资料,1974(6).
    ① 四川师范学院革命大批判组.戳穿“天才教学”的画皮[A].彻底批判唯心主义的“天才观”[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2:103.
    ② 刘舒生.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主[N].人民日报,1978-6-24.
    ③ 韩作黎.必须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N].光明日报,1978-7-22.
    ① 刘秀峰,廖其发.新时期我国终身教育发展述评[J].继续教育,2011(6).
    ② 虞承洲.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向高等教育提出的新问题[J].中国教育学会通讯,1980(2).
    ③ 高连贞.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4).
    ④ 徐正贞.漫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人民教育,1983(12).
    ① 比较教育学术刊物,1972年创刊,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主办,2001年更名为《全球教育展望》。
    ② 中国最早的比较教育学术刊物,1965年创刊,由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室主办,后因”文革”停刊,1980年复刊,1992年起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
    ③ [苏]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
    ④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50.
    ① 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J].江苏教育(小学版),1980(10)
    ② 何宗传.清除“传统教育影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J].教育研究,1982(1).
    ③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6)
    ① 叶圣陶.排除“空瓶子观点”[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88-189.
    ② 叶圣陶.小学教育的改造[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33-39.
    ③ 叶圣陶.为了达到不需要的教[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27.
    ④ 叶圣陶.读书和受教育[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93-294.
    ① 叶圣陶.自力二十二韵[A].叶圣陶集(第八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412.
    ② 何炳章.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8.
    ③ 万里强调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N].人民日报,1984-2-12.
    ④ 1980年2月《教育研究》杂志召开“教育实验座谈会”,正式提出“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的口号。
    ① 邱学华,苏春景.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0.
    ② 邱学华,苏春景.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1.
    ③ 邱学华,苏春景.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1.
    ① 段力佩.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读读、议议、练练、讲讲[A].段力佩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70.
    ② 段力佩.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读读、议议、练练、讲讲[A].段力佩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70.
    ① 黎世法.异步教学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21.
    ② 黎世法.异步教学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22.
    ③ 黎世法.异步教学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23.
    ① 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前言.
    ② 卢仲衡.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10).
    ① 钱梦龙.50年代:和语文教学结缘[J].人民教育,2009(18).
    ② 钱梦龙.50年代:和语文教学结缘[J].人民教育,2009(18).
    ③ 钱梦龙.50年代:和语文教学结缘[J].人民教育,2009(18).
    ④ 钱梦龙.从“基本式教学法”到“语文导读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1).
    ① 钱梦龙.不甘心于仅仅捡几枚贝壳——回顾我的教学生涯[J].中国教育学刊,1988(12)
    ② 钱梦龙.从“基本式教学法”到“语文导读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1)
    ③ 魏书生.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略(代序)[A].魏书生文选(第一卷)[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5.
    ① 魏书生.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略(代序)[A].魏书生文选(第一卷)[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5.
    ② 魏书生.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略(代序)[A].魏书生文选(第一卷)[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6.
    ③ 魏书生.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A].魏书生文选(第一卷)[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2-4.
    ① 魏书生.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A].魏书生文选(第一卷)[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27.
    ② 魏书生.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A].魏书生文选(第一卷)[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31.
    ③ 于述胜.学术与人生——解读舒新城和他的道尔顿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
    ① 涂艳国.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
    ① 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1989年6月9日)[N].人民日报,1989-6-28.
    ② 王海.从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4).
    ③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
    ④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
    ⑤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① 安平.“教育与人”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10).
    ② 安平.“教育与人”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10).
    ③ 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1989(8).
    ④ 王道俊,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J].教育研究,1989(9).
    ⑤ 王道俊.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
    ① 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J].教育研究,1994(10).
    ② 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J].教育研究,1994(10).
    ③ 冯建军.向着人的解放迈进——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④ 杨小微.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一个基本取向[J].教育研究,1996(9).
    ① 王策三.对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的一些认识[A].王策三.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23.
    ② 王策三.对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的一些认识[A].王策三.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25.
    ③ 王策三.对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的一些认识[A].王策三.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26.
    ④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2)
    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2).
    ① 湖北荆门市象山小学课题组专家组.以主体性品质培养为主旨的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
    ② 郭文安.小学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2).
    ③ 郭文安.小学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2).
    ①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
    ②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
    ③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
    ④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①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
    ②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
    ① 蜕变本来是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这里一方面表示新课改以来学校自学思想摆脱传统教学认识论的束缚,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表示学校自学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时遭遇着阻隔,并非一帆风顺。
    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
    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
    ① 石中英.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
    ②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③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④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① 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②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8.
    ③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0.
    ④ 温正胞.知识观的变化与主体性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
    ① 周建平.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② 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③ 程少堂.第三只眼睛看课改[N].深圳特区报,2004-11-2.
    ④ 朱开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
    ① 陈振华.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6).
    ② 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
    ③ 查有梁.十年新课程改革的统计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2(11).
    ①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②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2).
    ③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2).
    ④ 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0(1).
    ①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② 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③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④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7)
    ① 刘硕.“重建知识概念”辨[J].教育学报,2006(1).
    ② 潘新民.反思“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J].教育学报,2009(3)
    ③ 孙振东.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2).
    ① 该词最早见于日本学者佐藤学《学校的挑战》一书,佐藤学认为,“世界的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在欧美国家,以黑板与讲台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课堂,以教科书为中心习得知识技能并且通过考试来评价的教学,已经进入历史的博物馆了。进入新世纪,即便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课堂也开始发生静悄悄的变革。中国大陆的新课程改革成为其中的一个案例。”[日]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14
    ② 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1.
    ① 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31.
    ② 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2.
    ③ 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2.
    ④ 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72.
    ⑤ 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99.
    ① 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① 常道直.小学教学法概要[J].教育杂志,1924(1)
    ① 吴研因,沈百英.小学教学法概要[J].1924(1).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62-263.
    ① 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9.
    ②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0.
    ③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恽代英教育文选[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38.
    ④ 钟秉林.自我教育是体现本质、真正生效的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3(1).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30.
    ⑥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90.
    ① 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37.
    ②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8.
    ① 赵廷为.教材及教学法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7.
    ② 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102-110.
    ①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0.
    ② 肖川.知识观与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
    ① 郸城县周楼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纪念毛主席 《五·七指示》发表十周年[J].开封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3).
    ② 张济洲.课程改革的“代价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5(8)
    ①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6.
    ② 天民.自学自习之方法[J].教育杂志,1914(1).
    ③ 赵廷为.教材及教学法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7.
    ① 1982年丁证霖访沈百英笔录.转引自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A].教育学文集:教学(上)[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42.
    ② 朱开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
    ③ 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① 刘秀峰.儿童读经是否引发儿童教育观之辩——与刘晓东先生商榷[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②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
    ③ 叶圣陶.小学教育的改造[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33-39.
    ① 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A].梁漱溟全集(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621.
    ②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3.
    ③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55.
    ④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55.
    ① 丰子恺.无学校的教育[J].教育杂志,1927(7).
    ② 石中英.论学生的学习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③ 陈桂生.“制度化教育”评议[J].上海教育科研,2000(2).
    ① 舒新城.今后的中国道尔顿制[A].吕达.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22.
    ① 舒岩.读书灯——中国古代读书劝学文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
    ② 张潮.幽梦影[M].北京:中华书局,2008:156.
    ③ 袁枚.随园诗话[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1.
    ① 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170.
    ① 缪进鸿.对一门新的学科分支——比较人才学创始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下)[J].人才开发,2011(8).
    ② 江山野.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1983(9)(10).
    ① 查有梁.十年新课程改革的统计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2(11).
    ① 段力佩.教海浮沉话甘苦[J].上海教育(中学版),1989(3).
    ② 邱学华,苏春景.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0.
    ③ 魏书生.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A].魏书生文选(第一卷)[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27.
    ④ 贡如云.杜朗口模式的哲学反思[J].教育学报,2010(3).
    ② 张德伟.日本基于新学力观和生存能力观的教材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2(10)
    ① 隐青.实施自动教育的先决条件[J].教育杂志,1920(1).
    ② 恽代英.编辑中学教科书的先决问题[J].中华教育界,1920(3).
    ③ [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6.
    ① 叶圣陶.排除“空瓶子观点”[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88-189.
    ② 叶圣陶.瓶子观点[A].叶圣陶集(第十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99.
    ③ 卿素兰.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④ 段力佩.教海浮沉话甘苦[J].上海教育(中学版),1989(3)
    [1]唐铖,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Z].商务印书馆,1930.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19191949)[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6]金铁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Z].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7]何东昌.中华人们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梁启超.梁任公近著(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
    [2]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3]舒新城.中国新教育概况[M].北京:中华书局,1928.
    [4]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上海:民智书局,1929.
    [5]沈百英.设计教学法演讲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6]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国立编译馆译,1932.
    [7]张怀.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平辅仁大学,1940.
    [8]赵廷为.教材及教学法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
    [9]舒新城.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来教育生活史[M].上海:中华书局,1945.
    [10]董渭川.旧教育批判[M].上海:中华书局,1949.
    [11]广东教育与文化月刊社.新教学法的基本内容[M].广州:华南人民出版社,1952.
    [12]陈侠.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13]湖北人民出版社.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
    [14]文化教育出版社.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
    [15]人民教育社编.“活教育”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16]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17]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
    [18][苏联]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朱智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19]傅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
    [20]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1]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
    [2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23][美]普莱西,斯金纳,克劳德.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M].刘范,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2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中学教学改革经验选辑[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66.
    [25]毛泽东.毛泽东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26]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编写组.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初稿)[M].北京师大革委会《教育革命》编辑部,1969.
    [27]辽宁新华书店.教育大批判文选——批判凯洛夫修正主义《教育学》[M].辽宁新华书店,1969.
    [28]天津人民出版社编.革命大批判文选——彻底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1.
    [29]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1976.
    [30]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1][苏]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4]江西省教育学会.苏区教育资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35]段力佩.段力佩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3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杨贤江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7]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38][瑞士]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9]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编.教育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0][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1]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M].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1986.
    [4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43]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44]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5]麻星甫.杨秀峰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6][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7]叶忠海.自学学概说[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
    [48]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9]黎世法.异步教学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50]李敬尧,韩树培.导学式教学体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52]丁刚.文化的传递与嬗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3]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恽代英教育文选[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5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6]刘舒生.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57]唐坚.自学学——自学的规律与艺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8][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李向前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
    [59]丁钢.书院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60]瞿葆奎.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教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1]许椿生,陈侠.李建勋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2]王敏勤.国内著名教改实验评价[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
    [6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64]张武升.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65]杜成宪.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
    [66][美]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67][美]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68]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八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69]白吉庵.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0]魏书生.魏书生文选(第一卷)[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71]梁漱溟.梁漱溟自述[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72]赵家骥.中国当代新教学法大全[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7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5]张彬.从浙江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76]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77]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78]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79]黄崴.主体性教育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80]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1]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82]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3]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84]朱仁声.自学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85]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86]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87]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88]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89]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0]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1]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9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4]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95]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6]邱学华,苏春景.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97]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9]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0][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101]胡适.胡适全集(第20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0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3]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04]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5]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6]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107][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8]吕达.舒新城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09]陈平.中国主体性教育思想和方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10]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2]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113]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4]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115]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6]章太炎.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7]刘统.早年毛泽东[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118][美]海伦·帕克赫斯特.道尔顿教育计划[M].陈金芳,赵钰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9]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20][美]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卫鑫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21]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2]申国昌,史降云.中国学习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23]彭泽平.嬗变与超越: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史[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12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5]李彦军,李洪珍.中国当代教学流派[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26]季蒙,谢泳.胡适论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27]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128]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29]单中惠,王凤玉.杜威在华教育讲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30]黄忠敬.移植与重建:中国中小学教学的话语转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131]廖其发.当代中国重大教育改革事件专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32]郑金洲.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33]人民教育出版社.毛泽东论教育(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34]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135]霍力岩.影响新中国教育的外国教育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136]丛立新,郭华.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7]张荣伟.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138]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下)[M].长沙:岳麓书社,2010.
    [139]肖川,周颖.新中国基础教育典型学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140][日]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42]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1]蔡文森.美日教育制度之比较[J].教育杂志,1911(2).
    [2]费俊.敬告小学教师[J].教育杂志,1912(4)
    [3]志厚.新开发教授论[J].教育杂志,1912(5)
    [4]贾丰臻.今后之教育界[J].教育杂志,1912(6)
    [5]贾丰臻.理想的学校[J].教育杂志,1912(8)
    [6]杨鄂联.自学辅导主义之教授法[J].教育研究,1913(5).
    [7]天民.自学自习之方法[J].教育杂志,1914(1)
    [8]杨祥麟.算术科之自学辅导法[J]教育杂志,1916(10)
    [9]天民.今后之学校[J].教育杂志,1918(1).
    [10]天民.中学校亟须改革之点[J].教育杂志,1918(9).
    [11]姜琦.自动主义的根本思想[J].教育杂志,1920(1).
    [12]隐青.实施自动教育的先决条件[J].教育杂志,1920(1).
    [13]恽代英.编辑中学教科书的先决问题[J].中华教育界,1920(3)
    [14]沈仲九.国文科试行道尔顿制的说明[J].教育杂志,1922(11)
    [15]余家菊.道尔顿制之精神[J].中华教育界,1923(7)
    [16]吴研因,沈百英.小学教学法概要[J].教育杂志,1924(1)
    [17]邱椿.评道尔顿制[J].新教育评论,1926(4)
    [18]雷澹天.儿童中心教育概要[J].中华教育界,1930(11)
    [19]董纯才.学习苏联改造我们的教育[J].河北教育,1949(5).
    [20]柳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教育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0(1)
    [21]刘佛年.自学辅导制在小学教学中是否适用?[J].新教育,1950(3).
    [22]程今吾.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学[J].人民教育,1950(4)
    [23]葛天民.反对自学辅导的倾向[J].新教育,1951(3).
    [24][苏联]阿尔辛节夫.自学辅导除了降低教师的作用,还有别的缺点吗?[J].人民教育,1951(6)
    [25]张凌光.评活教育的基本原则[J].人民教育,1951(4)
    [26]姜乐仁.评小先生制[J].人民教育,1951(4).
    [27]蔡子香.学习与贯彻毛主席的教育思想的笔谈——以小组教学为例[J].浙江文教,1951(2).
    [28]泰州专署.小组教学和形式主义的批判[J].新教育,1951(1).
    [29]育棠.“小组教学”是否不能采用?[J].新教育,1951(4).
    [30]沃连汀.小组教学不能采用[J].新教育,1951(5).
    [31]吴自强.所谓“小组教学”可以采用吗?[J].新教育,1951(6).
    [32]朱觉.为什么要反对“小组教学”[J].新教育,1951(1).
    [33]刘舒生.批判我的“生活教育”思想[J].东北教育,1952(4)
    [34]蔡迪.什么是设计教学法?他的错误在哪里?[J].人民教育,1955(9).
    [35]吴再兴.对道尔顿制的批判[J].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7(1)
    [36]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红旗,1958(7)
    [37]陆定一.教学必须改革[N].人民日报,1960-4-10.
    [38]张焕庭.批判资产阶级教育学的“量力性原则[J].江海学刊,1960(9).
    [39]潘以明.火烧教学方法上的少慢差费[J].福建教育(初等教育版),1960(15).
    [40]段力佩.关于领导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N].光明日报,1963-4-16.
    [41]敢峰.“谁说教育战线无战事”[J].人民教育,1963(10).
    [42]社论.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J].人民教育,1964(2)
    [43]红阳.“智育第一”思想必须批判[J].人民教育,1965(3).
    [44]许宗实.冒牌的马克思主义教学论[J].人民教育,1965(2).
    [45]卢逸民.形而上学和繁琐哲学的大杂烩[J].人民教育,1965(4).
    [46]社论.坚决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J].人民教育,1965(2).
    [47]李放.教学方法从繁琐哲学中解放出来[J].人民教育,1965(5).
    [48]吕沙.关于教学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J].人民教育,1965(2).
    [49]社论.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J].人民教育,1964(2).
    [50]社论.培养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风气[N].人民日报,1964-4-11.
    [51]张煦棠.育才中学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J].上海教育,1964(4).
    [52]敢峰.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改革我们的教学[N].人民日报,1965-2-5.
    [53]车文博.论少而精和启发式[N].文汇报,1965-6-2.
    [54]上海市教育局,共青团上海市委调查组.育才中学对减轻学生负担、改进学校工作的认识和做法[J].人民教育,1965(9).
    [55]陈沛霖.教师座谈程序教学[J].心理科学通讯,1965(3)
    [56]万传文.心理研究所程序教学座谈会纪要[J].心理科学通讯,1965(3)
    [57]陈立.程序教学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通讯,1965(2)
    [58]陈沛霖.关于程序教学的一些看法[J].心理科学通讯,1965(2)
    [59]宋玉鹏.力争学习的主动权[N].光明日报,1966-1-8.
    [60]张安国.教师主导作用思想要重新评价[N].光明日报,1966-1-12.
    [61]苏渭昌.新的师生关系与教师主导作用[N].光明日报,1966-1-31.
    [62]靳承翼.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好[N].光明日报,1966-1-31.
    [63]马言声.取消教师主导作用将产生什么后果?[N].光明日报,1966-1-31.
    [64]李豫生,张兴孟,蔡金发.人民大学七位学生写信要求坚决彻底迅速地砸烂旧的教育制度: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建议实行崭新的文科大学学制[N].人民日报,1966-7-12.
    [65]师延红.打倒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N].人民日报,1967-7-18.
    [6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革命联合总部.狠批中国赫鲁晓夫和陆定一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N].人民日报,1967-12-6.
    [67]社论.小将上讲台——北京草地场中学在教育革命的一项创举[N].光明日报,1969-11-18.
    [68]社论.教育革命的一条好经验[N].光明日报,1969-11-18.
    [69]洪教史.“教学阶段论”是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的翻版[N].文汇报,1970-3-23.
    [70]洪教史.“教师中心”论是资产阶级的黑货[N].文汇报,1970-3-16.
    [71]上海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J].红旗,1970(2).
    [72]何欣.这里也是课堂——记淮海中学直流电机修理厂[J].学习与批判,1974(10).
    [73]郭华.从“克己复礼”看“师道尊严”的极端反动性[J].吉林教育,1974(4)
    [74]广东师院中文系二年级第三教学班大批判组.评韩愈的《师说》[J].教育革命参考资料,1974(6).
    [75]教育部大批评组.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岂容篡改[N].光明日报,1976-11-23.
    [76]《光明日报》编者.深入揭批“四人帮”,正确处理教育工作中的几个关系问题[N].光明日报,1977-3-14.
    [77]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78-4-26.
    [78]刘舒生.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主[N].人民日报,1978-6-24.
    [79]韩作黎.必须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N].光明日报,1978-7-22.
    [80]杨铭.日本中学的启发式教学[J].日本问题研究,1980(3).
    [81]范杰.近代教学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简介(下)[J].内蒙教育,1982(2)
    [82]刘宇庆.自学学初探[J].江海学刊,1982(1)
    [83]江山野.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1983(9).
    [84]高连贞.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4)
    [85]徐正贞.漫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人民教育,1983(12).
    [86]张小平.从杜威到布鲁纳——看美国教学论思想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3(1)
    [87]郭令吾.古代学校教育中的自学[J].人民教育,1984(9).
    [88]段力佩.教改的回顾与前瞻[J].上海教育,1984(10)
    [89]万里强调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N].人民日报,1984-2-12.
    [90]瞿葆奎,丁证霖.“道尔顿制”在中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2)
    [91]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3).
    [92]瞿葆奎,丁证霖.“文纳特卡制”在中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6(1).
    [93]陈翰笙.从道尔顿制教学法所想起的[J].群言,1986(6)
    [94]丁证霖.中国近现代改革教学方法的历史与经验[J].教育评论,1986(1).
    [95]杨广让.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概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1)
    [96]陈昌岑.奥苏贝尔的理论与教学[J].教育研究,1986(7).
    [97]王策三.对近年我国教学实验的教学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6).
    [98]段力佩.教海浮沉话甘苦[J].上海教育(中学版),1989(3)
    [99]安平.“教育与人”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10)
    [100]刘琪.书院研究与学校教育改革——五四时期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101]余文森.试论讲授法的理论依据、功能及其局限[J].教育科学,1992(2)
    [102]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J].教育研究,1994(10)
    [103]胡德海.论教育和自我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
    [104]王道俊.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
    [10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2)
    [106]乔炳臣.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学本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3).
    [107]杨平,唐文中.试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教学思想[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108]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
    [109]涂艳国.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
    [110]刘良华.我国学导式教学实验范式的形成和发展[J].教育科学,1995(4)
    [111]张天宝.“学生主体论”质疑[J].上海教育科研,1995(10)
    [112]许成人.毛泽东早期对旧教育的批判[J].江西教育科研,1995(3)
    [113]杨小微.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一个基本取向[J].教育研 究,1996(9).
    [114]张玉昆,胡继渊,沈正元.教会学生学习——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报告[J].教育研究,1997(2)
    [115]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116]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117]卢仲衡.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10).
    [118]郭文安.小学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2).
    [119]余文森.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学“指导一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总结[J].教育研究,1999(3)
    [120]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121]陈桂生.“制度化教育”评议[J].上海教育科研,2000(2).
    [122]陈桂生.终身教育的精义何在[J].上海教育科研,2000(4).
    [123]韩清林.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0(5)
    [124]郑若玲.科举与自考:历史与现实的观照[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125]林良夫.二十世纪前叶新教育中国化道路的回顾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0(5)
    [126]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127]庞维国.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探析[J].心理科学,2001(1).
    [128]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
    [129]周建平.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130]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13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132]董标.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古典学校教育批判的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33]任一明.关于道尔顿制实验中国化历程的再认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134]张德伟.日本基于新学力观和生存能力观的教材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2(10)
    [135]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36]李亦菲,杨宝山.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四个误区[J].中国教育学刊,2002(6).
    [137]葛新斌,郭齐家.关于中国教育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理论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138][日]佐藤学.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J].钟启泉译.全球教育展望,2003(7)
    [139]陈恩伦.论学习权[J].中国教育学刊,2003(2).
    [140]高广方.生本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教育走向生本》北京研讨会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141]温正胞.知识观的变化与主体性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
    [142]肖川.知识观与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
    [143]张华,仲建维.研究性学习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教育科学研究,2004(3).
    [144]吴永军.再论学习方式对于新课程的意义[J].教育科学,2004(5).
    [145]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4(6)
    [146]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147]阚兆成.对新课程实施中几个偏差问题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148]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149]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150]宋秋前.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2005(6).
    [151]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152]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153]张济洲.课程改革的“代价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5(8)
    [154]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155]郭元祥.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知识观的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156]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157]刘硕.“重建知识概念”辨[J].教育学报,2006(1).
    [158]陈金芳.道尔顿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教育史研究,2006(3)
    [159]刘君,臧晓华.告别偏误,执著前行——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7)
    [160]朱开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
    [161]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162]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2)
    [163]张建伟,孙燕青.从“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探究学习的理论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
    [164]孙振东.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2)
    [165]周谷平,叶志坚.赫尔巴特教育学在中国:一个跨越世纪的回望[J].教育学报,2006(5).
    [166]练至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讲授法的反思与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7(4).
    [167]吕星宇.讲授法怎么了?——讲授法辩护之辨证逻辑进路[J].当代教育科学2007(10).
    [168]郭思乐.从主要依靠教到主要依靠学:基础教育的根本改革[J].教育研究,2007(12).
    [169]田正平.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170]于述胜.学术与人生——解读舒新城和他的道尔顿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
    [171]陈桂生.根据地教学改革中的教学法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172]刘如正.要敢于对教育改革中不切实际的现象说“不”[J].中国教育学刊, 2007(9).
    [173]刘继青.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师生关系畸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174]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
    [175]折延东.知识论视野中的教学改革路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8(10)
    [176]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7)
    [177]钟启泉.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9(3)
    [178]钟启泉.新课程改革开启中国课程发展新纪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9-22.
    [179]潘新民.反思“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J].教育学报,2009(3)
    [180]刘训华.清末学潮与学生阶层的崛起[J].探索与争鸣,2009(4).
    [181]李江源,蒋映洪.自由:教育的价值之维[J].社会科学战线,2009(1).
    [182]郝志军,田慧生.中国教育实验30年[J].教育研究,2009(2)
    [183]刘秀峰.倡导自学风气,建设学习型社会[J].成人教育,2009(9).
    [184]刘秀峰.论孟子的自学思想[J].教育史研究,2009(5).
    [185]刘秀峰.弘扬社会教化传统,建设学习型社会[J].成人教育,2009(12).
    [186]袁慧芳,彭虹斌.20世纪中期美国科学课程改革及其成效[J].教育学报,2009(5).
    [187]徐学福.论探究学习的失范与规范[J].教育学报,2009(2).
    [188]卿素兰.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189]蒋艳.语文课堂教学“表演”现象探因[J].中国教育学刊,2009(11).
    [190]冯建军.向着人的解放迈进——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191]刘秀峰.我国古代自学风气形成原因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
    [192]刘秀峰.论叶圣陶的自学思想[J].现代教育论丛,2010(11).
    [193]谢丽娜.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异化及合理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0).
    [194]杜成宪.以“学”为核心的教育话语体系——从语言文字的视角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学”现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0(3).
    [195]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部.终身学习的进展、发展趋势和制度建设——上 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综述[J].教育研究,2010(10)
    [196]杨才林.论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弊病[J]历史档案,2010(1)
    [197]王策三.台湾教改与“我们的课改”[J].教育学报,2010(3).
    [198]贡如云.杜朗口模式的哲学反思[J].教育学报,2010(3).
    [199]钟启泉.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兼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J].全球教育展望,2011(1).
    [200]李兵.批评与借鉴:民国学者对书院改制的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01]郑刚.民国时期书院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1(2).
    [202]邓洪波.晚清书院改制的新观察[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03]杜成宪.寻找到表达现代教育概念的方式——民国建立在教育上的一项重要建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
    [204]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
    [205]张华.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的方向[J].基础教育课程,2011(12)
    [206]刘秀峰.论毛泽东的自学思想[J].教育史研究,2011(3).
    [207]张俊列.生成性教学的兴起、失范与规范[J].中国教育学刊,2011(6).
    [208]周钧.建构主义在教育实践中不当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209]刘永和.课程改革本身也需要不断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1(9).
    [210]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211]陈振华.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6).
    [212]刘永康.“自主学习”的是与非[J].中国教育学刊,2011(9).
    [213]刘秀峰.儿童读经是否引发儿童教育观之辩——与刘晓东先生商榷[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214]张良.反思我国教学实践变革中的简单性思维[J].中国教育学刊,2012(9).
    [215]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2(9)
    [216]李本友,李红恩,余宏亮.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途径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2)
    [217]刘秀峰.学校教育制度下的我们当如何学习?——重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J].教育科学研究,2012(9).
    [218]刘秀峰.“教学相长”新解[J].教育科学研究,2013(2).
    [219]钟秉林.自我教育是体现本质、真正生效的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3(1)
    [220]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221]卢浩.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近代教育模仿美国的主要推动者[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22]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23]陈的非.“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小学课堂与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24]杨一鸣.走入民国的书院——书院复兴与近代学术传承[D].台湾东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25]杨大伟.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26]韩永宏.论自我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27]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28]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29]汪少华.中国教育从以“学”为中心向以“教”为中心的转变[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Zimmerman, Barry.J.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1994(8).
    [2]Zimmerman, Barry.J.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An overview [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