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语言的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历史比较法。但是在汉藏语言历史比较
    实践中,我们发现历史比较法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史以来,由于汉藏语言民族历史
    上频繁接触、交融,有时侯即使我们找到了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也不能确定这种
    对应是何种性质的对应,即是同源对应还是接触对应,不能排除历史上早期借词形
    成的对应。要确定对应的性质是同源对应,就必须借助历史文献证据,但是这一点
    正是汉藏语言所缺乏的。
     我们认为历史比较法的缺陷在于没有提供语言演化过程的普遍性描述方法或模
    型。导致这个缺陷的原因是:由于印欧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证据的先天条件,在
    无需创建演变过程理论的基础上,其自身的语言历史也能因此而得以建立。与此同
    时,印欧语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汉藏语言民族也根本不同。所以以印欧语为基础
    形成的历史比较法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汉藏语言。为此,对历史比较法进行补充完
    善的工作主要是对语音对应关系进行演变过程的论证,探讨由原始母语分化为同源
    语言/方言的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了解可能的演变和不可能的演变,以及为什么按
    照这种方式演变而不是按照另一种方式演变。另外,从方法论上看,由于汉藏语言
    的亲属语言很多,我们不可能对每个语言的每个音素单个研究,因此必须从语音演
    化中归纳出有一定理论价值的历史音变模型,用音类的演化模式来概括具体语音演
    变。
     就语言演化的原因、条件来看,文章强调了单纯的语言研究很难自足证明或充
    分解释历史久远的复杂语言关系,因此,把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关联起来考虑是极
    为必要的。
     语言演化是有方向性的,这个方向就是语言系统的有序演化,达到最佳的信息
    处理水平。我们把这个演化过程称为语言的进化。那么语言的有序演化是怎样发生
    的呢?文章认为语言的有序演化在历史的长久过程中不可能是偶然的行为,反之,
    必定有某种稳定的组织行为所使然。当然,我们不能设想有某种外力,包括人自身
    在内,来担负这种组织职责。语言演化有其自身的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语言自己
    组织了自己的演化行为。因此,我们把语言系统依靠自身机制形成有序(即进化)
    结构的过程称为语言系统的自组织。
     自组织概念是借鉴系统论以及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这个概念和方法
    分析语言时,与该方法相随而至的则是系统科学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包括:
    复杂性与演化、开放与封闭状态、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有序与无序、非线性相干
    作用、涨落现象、内在随机性、微观状态与宏观属性、熵的概念等等。这些方法作
    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利于完整地解释语言历史演化的各类现象。不过,我们根
    据语言研究实际对这些技术分析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作了解释和定义,我们认为科学
    
    
    方江在任何学科都是相通的,只要结合具体学科的实际,不是生搬硬套,就会有所
    创新。本文遵循了这个原则,也因此而阐释了部分语言历史演化现象。
     由于语言的历史演化涉及起变的原囚,演化的条件,演化的方向;演化的速度,
    以及参与演化的要素和演化的过程。文章讨论了语音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语音结构的
    复杂属性,讨论了语言系统演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刻画复杂演化的方怯。更重要
    是,我们认为语言系统状态是语言演化的核心,语言系统的开放状态和封闭状态(相
    对)诀定语言系统的有序和无序(相对)性质,语胃的系统件质又决定了它演化
    的迫路,当语言处于封闪状态;语寻要素采用弛化;寅化模。Ylh语言处于开放状总,
    涪言要素采用耦化和其他活跃的非线性演化模式。【分了这些某不概念和关系 现
    代抬言错综复杂的关系就能比较清晰地按照它们的系统状态和演化模式昂现出来。
     文童通过大量例证讨沦了藏缅恰言的元音、辅音和声调问题 并通过这些讨论
    建立起语音演化的各种历史音变模型。包括元音演化的7种模型;长元音在演化中
    卜移,短元音在演化中下移,元音复音化的演化原理 后元音在演化中前移,元音
    央化的演化原理(元音在升放系统状态前移成土移;刑在封闭系统状态内移):声
    母演化的4种模型:弛化模型,耦比模型,嫡化模型和特址投射馍型,以及各种模
    型的合一作用;声调方面,文章独辟躁径,透过台段层面提出了自主与不自主调控
    型嗓音机制原理,认为人类嗓音发声特征的变迁是声调起源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囚
    g。
     通观全文,可以认为文章巧妙地将具有历史又献的臧语和缅语从古至今的产韵
    母演化观象基本作出了演化过程以丛演化原团的阐释,与其柏伴随的则是对藏语言
    民族以及缅语言民族的社会系统与署言系统状态作出厂相关关系说明。因此,-定
    程度上这些论述也可以看作藏语和缅语语音演变的简义义章最后 我们简略地U
    沦了语音系统的总体演化方式。包括平行演化万式、分化演化方式和合流演化万式。
     作为本文研究的结论:我们认七,迂言系统的遍化与社会系统的演化密切相关
    社会系统的状态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语言系统的状态。而语喜系统的状态及其自组织
    机制支配着语音结构和语音要素的演化付质
引文
A·梅耶:《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国外语言学论文选译》,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阿尔贝·多查:《法语各阶段发展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奥德利古尔:《海南岛几种语言的声调》,《民族语文》1984年第4期;
    奥德利古尔:《越南语声调的起源》,《民族语文情报资料集》1984年第7辑
    欧德里古尔:《东南亚语言中的塞边音》,《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4)》。
    鲍怀翘:《藏语拉萨活元音声学分析》,《中国语言学报》第7期。商务出版社1995年版。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音字汇》,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版。
    本尼迪克特:《汉藏语言概论》,197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
    B·A·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版。
    Bolinger:《语言要略》,外语教中和研究出版社1993年版。
    曹剑芬:《论清浊与带音不带音的关系》,《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
    车谦:《古藏语有复合元音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陈其光:《汉藏语声调探源》,《民族语文》1994年第6期。
    陈保亚:《论语言接触和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陈康:《彝语的紧调类》,《民族语文》1988年第1期。
    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戴庆厦:《藏缅语族某些语言的音节搭配律》,《民族语文》1979年第4期。
    戴庆厦:《藏缅语族松紧元音研究》,《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声调研究》,《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戴庆厦:《多角度、多方法是深化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必由之路》,《中国民族语言论丛·2》,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戴庆厦:《汉藏语概论·彝语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戴庆厦:《谈谈松紧元音》,《少数民族语文论文集》,中华书局1958年版。
    戴庆厦:《载瓦语的声调》,《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道布:《关于语言比较研究的几点思考》,《民族语文》1997年第3期。
    丁邦新:《汉语上古音的元音问题》,台湾史语所集刊1994年历史语言学会议论文集。
    丁邦新:《汉语声调源于韵尾说之检讨》,《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丁邦新:《上古汉语的音节结构》,《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董为光,曹广衢,严学宭:《汉语和侗台语的亲属关系》,Compuca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 African Languahges,1984.No.22。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房德里耶斯:《语言》,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傅爱兰:《怒语的声调》,《藏缅语新论》1994年版。
    傅斯年:《姜原》,史语所集刊第2本第1分册。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1935年。
    G.方特:《言语产生中的相互作用现象》,载《言语科学与言语技术》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盖兴之:《基诺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中译文重印本。
    
    
    龚煌城:《古藏文的y及具相关问题》,台湾历史语言所集刊第48本二分册,1977。
    郭易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大安:《送气分调及相关问题》,台湾历史语言所集刊,1989年60—4。
    (?)哈肯:《信息与自组织-复杂系统的宏观方法》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坦:《藏语(拉萨话)的声调研究》,《民族语文》1980年第1期;
    (?)坦:《汉藏语概论·藏语》(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坦:《藏语的语素变异何语音变迁》,《民族语文》1984年第3期。
    (?)坦:《略谈规则与例外》,《民族语文》1993年第4期。
    (?)侃、林博甲:《安多藏语口语词典》,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侃:《安多藏语声母的几种特殊变化》,《民族语文》1983年第3期。
    黄布凡:《藏缅语声母对韵母演变的影响》,《中国语言学报》1991年第4期第231-244
    黄布凡:《藏语方言声调的发生和分化条件》,《民族语文》1994年第3期。
    黄布凡:《道孚语》,载《藏缅语十五种》,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
    黄布凡:《十二、十三世纪藏语(卫藏)声母探讨》,《民族语文》1983年第3期。
    黄布凡,《从藏缅语同源词看藏缅族群的史前文化》,《民族语文》1998年第5期。
    黄备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黄行:《论语言的变异与回归—以藏语音系演变为例》,《中国民族语言论丛2》,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黄行:《语言的系统状态和语言类型》,《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第28—34
    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I·麦迪森,P·拉狄福其特(1985):《中国四种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紧音和松音》,《民族语文情报资料集》。
    江荻,鲍怀翘:《复杂声母的非线性演化分析》,《第三届全国语音学会议论文集》1996年。
    江荻,孔江平:《藏语合音现象的词汇扩散分析》,《民族语文》1990年第2期。
    江荻:《20世纪的历史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江荻:《藏语sr-声类变化的扩散及中断》,《民族语文》1996年第1期。
    江荻:《藏语动词的历史形态研究》,《中国藏学》1991年第1期。
    江荻:《藏语复杂声母系统及复杂演化行为》,《中国藏学》1996年第4期。
    江荻:《历史比较法是古具有普适性?》,载1999年《中国民族年鉴》,民族出版社。
    江荻:《论藏语声母高低分化的嗓音机制》,《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城市大学1998年版。
    金鹏(主编):《藏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瞿霭堂:《藏语的声调及其发展》,《语言研究》1981年第1期;
    瞿霭堂:《藏语韵母的演变》,《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瞿霭堂:《藏语韵母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瞿霭堂:《谈淡声母清浊对声调的影响》,《民族语文》1979年第2期;
    孔江平:《阿细彝语嗓音声学研究》,《中国民族语言论丛》,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孔江平:《哈尼语发声类型声学研究及音质概念的讨论》,《民族语文》1996年第1期。
    孔江平:《苗语浊送气的声学研究》,《民族语文》1993年第1期。
    李方桂:《原始台语的声调系统》,《民族语文情报资料集》1977年第7集。
    李方桂:《藏语前缀音对於声母的影响》,史语所集刊第4本第2分,第135-57。
    李赋宁:《英语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李永燧,王尔松:《哈尼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李永燧:《缅彝语言声调比较研究》,《民族语文》1992年第6期。
    李振麟,呼延烨:《关于英语语音的规范问题》,《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4期。
    李政:《赫梯文明与外来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林涛,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廖小波:《藏语德格话声调的实验研究》,中央民族学院1987年硕士论文。
    林茂灿:《普通话声调的声学特征和知觉征兆》,《中国语文》1988年第3期。
    林茂灿、颜景助、孙国华,1988,声带紧张度(VCT)和声门下压力(PS)在北京话两字组语音基频(FO)产生中作用的初步实验,《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
    刘光坤:《麻窝羌语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刘光坤:《论羌语声调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语文》1998年第2期第1-8
    刘光坤:《羌语复辅音研究》,《民族语文》1997年第4期第25-32
    刘建丽、汤开建辑校:《宋代吐蕃史料集·二》,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罗秉芬,安世兴:《浅谈历史上藏文正字法的修订》,《民族语文》1981年第2期。
    罗秉芬:《古藏语复辅音韵尾中d的演变》,《民族语文》1991年第3期第57-58
    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罗杰瑞:《汉语概说》,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洛伦兹:《混沌的本质》,气象出版社1997年版。
    梅耶:《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国外语言学论文选译》,语文出版社1992年
    孟和达来,黄行:《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关系词的词阶分布分析》,《民族语文》97年1期。
    欧阳觉亚:《声调与音节的相互制约关系》《中国语文》1979年第1期。
    Placzek,J.:《声调来自台语:东南亚语言声调系统分布特征》,《民族语文情报资料集》(13)卷1985。
    帕墨尔:《语言学概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马学良,罗季光:《我同汉藏语系语言元音的长短》,《中国语文》1965年5月号。
    马学良:《倮文作祭献药供牲经译注》1948年。
    梅祖麟:《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语言研究》1981年第1期。
    欧阳觉亚:《声调与音节的相互制约关系》,《中国语文》1979年第1期。
    欧阳觉亚:《珞巴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潘悟云:《汉藏语历史比较中的几个声母问题》,《语言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庞朴:《黄帝与混沌——中华文明的起点》,《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
    普利高津:《结构、耗散和生命》,《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蒲立本:《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中华书局2000年版
    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秀白:《英语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版。
    石学儒:《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探索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台湾商周出版公司1998年版。
    末豫秦,李亚东:《“夷夏东西说”的考古学观察》,《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局96年版。
    孙宏开:《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孙宏开:《藏缅语复辅音的结构特点及其演变方式》,《中国语文》1985年第6期。
    
    
    孙宏开:《藏缅语复辅音研究》,第十七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1984年。
    孙宏开:《藏缅语若干音变探源》,《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孙宏开:《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孙宏开:《关于汉藏语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存在问题》,《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
    孙宏开:《关于汉藏语系分类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3期。
    孙宏开:《六江流域的民族语言及其系属分类》,载云南《民族学报》1983年版。
    孙宏开:《论羌语支语言》,藏缅语羌语支语言研讨会,1999,8,台湾。
    孙宏开:《羌语支属问题初探》,《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
    孙宏开:《原始藏缅语构拟中的一些问题—以“马”为例》,《民族语文》,1989年第6期。
    孙宏开:《原始汉藏语的复辅音问题—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一》,《民族语文》1999年第6期。
    孙宏开:《再论藏缅语中动词的人称范畴》,《民族语文》1994年第4期。
    孙宏开,江荻:《汉藏语言系属分类之争及其源流》,《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2期。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谭克让、孔江平:《藏语拉萨话元音、韵母的长短及其与声调的关系》,《民族语文》1991年第2。
    汤因比:《历史研究》 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唐作藩:《从同源词窥测上古汉语的复辅音》,《中国语言学报》,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Uriel Weinreich,William Labov,Maivin Ⅰ. Herzog:《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4期,1989年第1期。
    汪大年:《缅甸语中辅音韵尾的历史演变》,《民族语文》1983年第2期。
    汪大年:《妙齐提碑文研究: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汪大年:《仰光话和土瓦方言比较研究》,《民族语文》2000年第1期。
    汪大年:《缅甸语中的弱化音节》,《东方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王会昌:《古典文明的摇篮与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理嘉:《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和语音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力:《汉语史稿·语音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王士元:《词汇扩散理论:回顾和前瞻》,《中国语言学论丛》1996年第1期。
    王士元:《美国语言学家谈历史语言学》,《语言学论丛》第13期,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王士元:《以现代科技拯救濒危语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通讯》1998年第3期。
    王志康:《论复杂性概念——它的来源、定义、特征和功能》,《哲学研究》1990年第3期。
    吴安其:《汉藏语的渊源和历史分期》,《中国民族语言论丛2》。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吴安其:《语音系统的特点》,《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
    吴宗济,曹剑芬:《实验语音学知识讲话(4)》,《中国语文》1979年第5期。
    吴宗济,林茂灿主编:《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吴宗济:《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
    伍云姬:《从长沙方言的异读词看历史音变的若干方式》,《音韵学研究》第二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
    萧素英:《汉语方言声母送气对声调影响之声学研究》,《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1998年。
    邢公畹:《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民族语文》1996年第4期。
    
    
    邢公畹:《汉台语比较研究中的深层对应》,《民族语文》1993年第5期。
    徐世璇:《缅彝语几种音类的演变》,《民族语文》1991年第3期。
    徐通锵,陈保亚:《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语言学》,载《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徐通锵:《声母语音特征的变化和声调的起源》,《民族语文》1998年第1期。
    雅洪托夫:《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声母》,《汉语史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严学窘:《汉语声调的产生和发展》,《人文杂志》1959年第1期。
    严学窘:《论汉语同族词内部屈折的变换模式》,《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
    严学窘:《原始汉语复声母类型的痕迹》,《古汉语复辅音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顺安:《面向声学浯音学的普通话语音合成技术》,社科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伊·普利高津,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伊恩·斯图尔特:《自然之数—数学想象的虚幻实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游如杰,钱乃荣,高钲夏:《论普通话的音位系统》,《中国语文》1980年第日期。
    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游汝杰:《中国语言系属研究述评》,《云梦学刊》1996第3期。
    俞敏:《汉藏两族人和话同源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俞敏:《汉藏同源字谱稿》,《民族语文》1989年第1期。
    袁家骅:《汉藏语声调的起源和演变》,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张德水:《夏国家形成的地理因素》,《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96版。
    张公谨:《文化语言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光直:《商周神话之分类》,《中国青铜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张济川:《藏语拉萨话声调分化的条件》.《民族语文》1981年第3期。
    张济川:《古代藏语方言差别与正字法》.《民族语文》1996年第3期。
    张均如:《壮侗语族语音演变的趋向性、阶段性、渐变性》,《民族语文》1986年第1期。
    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赵元任:《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版。
    周植志:《佤语细允话声调起源初探》,《民族语文》1988年第3期。
    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郑张尚芳:《汉语与亲属语同源根词及附缀成分比较上的择对问题,[美国]《中国语言学报》Monograph No.8,1995。
    郑张尚芳:《上古声母系统及演变规律》,《语言研究》1991年增刊
    Alves, Mark. 1995: Tonal featur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etnamese tones,Working Paper in linguistics Univ of Hawai'i.
    Beekcs, R.S.P., 1995: Comparative Indo-European Linguistics。
    Bradley, David, 1977: Akha and Southern Loloish in Papers in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s, No.5.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Bradley, David: Arakanese Vowels. in Thurgood,Graham,1985, Linguistics of the Sino-Tibetan Area: The State of the Art, Pacific Linguistics.
    
    
    Catford. J.C., 1977: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Phonetics, Edinburg University Press.
    Coblin, W., South: 1986. A Sinologist's Handlist of Sino-Tibetan Lexical Comparisons. Stylet Verlag, Nettetal.
    Comrie, Bernard, 1981: Language Universal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negan, Patricia, 1993: On the Phonetic Basis of Phonological Change.
    Fangkui Li, 1972: Languages and Dialects of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1.
    Gimson, A.C., 197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Edward Arnold Second Edition.
    Goyvaerts, D.L., 1975: Present-Day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E.Story-Scientia P.VB.A. Scientific Publishers Ghent-Antwerp.
    Grassmann, Hermann, 1863: Concerning the Aspirates and their Simultaneous Prcsense in the Initial and Final of Roots. English version in Lehman 1967:109-31.
    Gnerson, G.A., 1909: Linguistic Servey of India. Vol. I,Part I .
    Hale.Austin, 1982: Research on Tibeto-Burman I anguages.Mouton publishers.
    Hock, Hans Henrich, 1986: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Mouton de Gruyter.
    Hombert, Jean-Marie, 1978: Consonant type, vovel quality, and tone, in Tone :A Linguistic Survey.
    Hooper, J, 1977: Word Frequency in Lexical Diffusion and the Source of Morphophonological Change, in Current Progres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Hunter,Sir William Wilsou,1868: A Comparative Dictionary of the Languages ot India and High Asia.
    Hyatt Moore & el., 1991: The Alphabet Makers. HUNTTNGTON Beach, California, I.Lehist. 1970: Suprasegmentals. The MIT. Press
    Jakobson.R. & G.Fant, & M.Halle,1956: Preliminaries to Speech Analysis,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their Correlates
    Karlgren. B, 1933: Word Families in Chinese. BMFEA5, P5-120.
    Labov, W.. 1974: On the use of the present to explain the past, in: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inguistics. Vol.2. Also in: Readings in Historical Phonology, the Pennc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abov, William, 1981: Resolving the Neogranunanan controversy. Language, vol. 57:2,
    Labov, William, 1991: The Three Dialects of English, in New Ways of Analyzing Sound Change, Edited by Penelope Eckert, Academic Press, Inc.
    Labov, William, 1994: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Volume 1: Internal Factors. Blackwell.
    Ladefoged. P., 1997: Linguistic Phonetic Descriptions. in The handbook of Phonetic Sciences. Edited by William J. Hardcastle & John Laver. Blackwell, 1997.
    Ladefoged, Peter & Maddieson, Ian, 1996: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Blackwell.
    Ladeibged. Peter, 1996: Elements of Acoustic Phonetics. 2nd ed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ss, Roger, 199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ver, Roger, 1994: Principles of Phone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histc, Hse, and Peterson, G E,1961: Some basie considera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intonation,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33,
    Lehman. W.P., 1972: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and Indo-European Studies. Publications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87:976-993.
    Lelmann.Winfred P.(ed.) 1967: A Reader in Nineteenth-Century Historical indo-European Linguistics.
    Bloomn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Lindblom, Bjo m, 1986: Phonetic Universal in Vowel Systems, in Experimental Phonology. Edited by John J. Ohala, el. Academic Press, Inc. 1986.
    Lanner.C., 1862: Ausnahmen der ersten Lautverschiebung. English version: Exceptions to the First Sound Shift, in
    
    Lehman, 1967.
    Maddieson,I., Universals of tone.in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s.Stamford Un PR
    Maren, La Raw, 1973: On Becoming a Tone Languages: A Tibeto-Burman Model of Tonogenesis.
    Matisoff, J.A.,1973: Tonogenesis in southeast Asia, in Consonant Types & tone. University of S.California.
    Matisoff, J.A., 1976: Austro-Thai and Sino-Tibetan: an examination of body-part contact relationships, in Genetic
    Relationship, Diffusion and Typological Similarities of East &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Tokyo, Japan.
    Matisoff, J.A., 1978: Variation Semantics in Tibeto-Burman, The "Organic" Approach to Linguistic Compariso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 Philadelphia U.S.A
    Larry M. Hyman, 1973: Consonant Types & Tone, ed.,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atisoff,J.A., 1997: "Issues in the Subgrouping of Tibelo-buratan in the Post-Benedict Era" .Paper on 30th ICSTL.
    Malisoff.J.A., 1992: Follow the Marrow: two parallel Sino-Tibetan etymologies, LTBA, vol. 15:1.
    Matisoff,J. A., 1985: Languages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lisoff,J.A.,1991: Sino-Tibetan Linguistits: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0.
    Matisoff,J.A.,1985: "New Direction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s", in G.Thurgood.
    Mazaudan, 1976: Tibeto-Burman Tonogenetics LTBA, 3 2
    Nishi, Yoshio, 1999: Four Papers on Burmese Toward the History of Burmese. ILCAA OF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Ohala, John J., 1978: Production ol'Tone, in Tone: A Linguistic Survey,
    Ohalajohn J.,1973: The physiology of tone,in Consonant Types & tone Univ.of S.Calitbrnia.
    Ohala,John. J., 1993: The Phonetics of Sound Change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Edited by Charles Jones. Longman
    Pe Maung Tin, 1922: Phonetics in a Passport, journal of the Burma Research Society, vol. 12.
    Ramat, Anna Giacalone & Ramat, Paolo, 1998: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s. Routledge.
    Sagart, Laurent, 1995: Some remarks on the ancestry of Chinese, in William S-Y Wang
    Shafer, Robert, 1974: Introduction to Sino-Tibetan. OTTO HARRASSOWITZ WIESBADEN
    U Thein Tun,1982: Some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ones in Burmese. Papers in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s, No 8:
    Tonation. Edited by David Uradley.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ang, William S-Y, & Chinfa Lian, 1993: Bidirectional Diffusion in Sound Change,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ed. by Charles Jones. Longman Publishing.
    Wang, William S-Y, 1969: Competing Change as a Cause of Residue. Language, vol. 45:1.
    Wartburg, W.von,. 1943: Problems and Metheods in Linguistics English version: Basil Blackwell, Oxford, 1969.
    Watkins, Calvert, 1998: Proto-Indo-Euroupean: Comparis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Anna Giacalone Ramat & Paolo Ramat.
    Whalen, D.H. & Levitt, A.G., 1995: The University of intrinsic FO of vowels. Journal of Phonetics,23
    Wolfenden, Stuart N., 1937: Concerning the Variation of Final Consonants in the Families of Tibetan, Kachui. and Chinese. JRAS(oclober)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