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的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塑造责任政府,对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构合理的、有序的、完善的行政问责制,是实现有限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制度支撑。但我国行政问责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通过对行政问责制予以理论上的分析,针对其在实践中所产生各方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对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有所裨益。使其发挥对构建责任政府、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作用。
Present China is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regulate the exercis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to shape a responsible governmen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rule of law is very important. Construction of a reasonable and orderly, a sound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ystem is to achieve limited government, responsible government, an important support system. However, China's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ystem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there are many issues need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ystem to b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its arising in practice in all its aspects, and propose solutions, expected to be of sound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ystem in our country benefits. To play to build a responsible governmen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rule of law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ety.
引文
①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2009)[Z]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①[美]杰·M·谢菲尔茨.公共行政实用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①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84页.
    ①张国庆.行政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86页.
    ②皮纯协、胡锦光主.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221页.
    ③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①张创新、赵蕾.从“新政”到“良政”: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②韩志明.当前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③薛瑞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建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④梁妍慧.问责制—深化党政领导千部监督管理的重要一环[J].中国党政十部论坛,2004年,第9期.
    ⑤张春艳、宇光.论行政问责制[J].沈阳干部学刊,2007年,第1期.
    ⑥刘厚金.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05年,第11期.
    ①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①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②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视角[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9页.
    ①[英]洛克.政府论[M].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②何栋梁.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4月.
    ③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谢延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66-68、202页.
    ④尹明.从社会契约理论看人民主权[DB].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2008年7月.
    ①陈闻桐.从社会契约论和国家观看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②李卫民.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4月.
    ①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56-58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商务出版社,1961年,第154页.
    ①[美]布莱恩·A·加纳主编.布莱克法律词典[M].西部出版公司,1979年,第1180页.
    ②牛娜娜.我国官员问责制构建的理论支撑[J].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10期.
    ①[英]H·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①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5页.
    
    ①[英]M·J·C维尔.苏力译.宪政与分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30页.
    ②[美]潘恩.马清槐等译.潘恩选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54页.
    ③张成福.政府责任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①刘慧华.说一说欧美的官员问责制[N].环球时报.2004年,第5期24版.
    ②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①龙小泉.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大学,2007年4月.
    ①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
    ②李永清.高官问责制:香港行政体制的重大改革[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9期.
    ①曾荫权.难订机制罢免犯错官员[N].明报,2002年4月26日,第4版.
    ①宋涛.行政问责模式与中国的可行性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
    ②金太军.引咎辞职的双重效应分析[J].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①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3页.
    ①刘军宁.中国如何走向真正的问责制[DN].载中国政治学网,2004-5-16.
    ①何栋梁.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4月.
    ①李倩倩.对责任政府与公民奋与理念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美]特里·库拍.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①[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刘军宁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12页.
    ①刘莉.中国公共行政问责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年5月.
    ①陈党.问责法律制度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225页.
    ①王雪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激励机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
    ①张创新、赵蓄.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初始建构与效能提升[J].探索2004年,第5期.
    [1]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
    [2]张国庆.行政法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皮纯协、胡锦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年
    [4]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
    [5]文正邦.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6]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
    [7]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9]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视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1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上册.商务出版社,1961年.
    [12]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3]洛克.叶启芳等译.政府论[M](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4] [美]特里?L?库拍.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 [美]布莱恩?A?加纳主编.布莱克法律词典[M].西部出版公司,1979年.
    [16]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7] [英]M?J?C维尔.苏力译.宪政与分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8] [美]潘恩.潘恩选集[M].马清槐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19] [英]H?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20]钱福臣.宪政哲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1]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刘军宁译.三联书店,1989年.
    [2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4]陈党.问责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25]陈明明.权利、责任与国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7]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28]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下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29]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9年.
    [32]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33] [美]杰?M?谢菲尔茨.公共行政实用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4]龚祥瑞、罗豪才.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
    [35]杨解君.秩序、权力与法律控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36]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37]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
    [38] [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9]陈国权.政治监督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
    [40]薛瑞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建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1]刘厚金.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05年,第11期.
    [42]梁妍慧.问责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一环[J].中国党政十部论坛,2004年,第9期.
    [43]张春艳、宇光.论行政问责制[J].沈阳干部学刊,2007年,第1期.
    [44]陈闻桐.从社会契约论和国家观看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45]牛娜娜.我国官员问责制构建的理论支撑[J].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10期.
    [46]张成福.政府责任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7]宋涛.行政问责模式与中国的可行性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
    [48]李永清.高官问责制:香港行政体制的重大改革[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9期.
    [49]金太军.引咎辞职的双重效应分析[J].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50]张创新、赵蓄.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初始建构与效能提升[J].探索2004年,第5期.
    [51]王雪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激励机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
    [52]李倩倩.对责任政府与公民奋与理念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3]郭磊.论政府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5月.
    [54]李卫民.完善我国问责制的法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6月.
    [55]何栋梁.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4月.
    [56]龙小泉.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大学,2007年4月.
    [57]刘莉.中国公共行政问责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5月.
    [58]梁明山.行政问责的比较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4月.
    [59]刘慧华.说一说欧美的官员问责制[N].环球时报.2004年第5期24版.
    [60]曾荫权.难订机制罢免犯错官员[N].明报,2002年4月26日,第4版.
    [61]尹明.从社会契约理论看人民主权[DB].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2008-9-15..
    [62]刘军宁.中国如何走向真正的问责制[DN].中国政治学网,2004-5-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