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回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入手,通过梳理中外农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从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资源渐强稀缺假设、利益偏好多样性假设、农民和政府Z行为模式假设,并将之作为整个理论的构建前提,从而明确阐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将农村经济社会系统划分为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指出各子系统的详细组成要素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量衡量与系统运行的有序度衡量,通过因果关系图描述了农村的经济社会系统;在从战略层面和特征层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阶段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理,包括:子系统功能互补原理,发展的三重性原理,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统一原理,统筹城乡发展原理、代际兼顾发展原理,指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和平衡力,从而系统构建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
    在较为全面地分析农村经济社会系统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三个对策:通过系统研究经济GDP、绿色GDP和人文GDP的内在关系及其增长途径,提出把在全社会强化三个GDP协调增长的理念作为方向性和前提性的新措施;抓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分流这一重要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Cournot均衡进行了拓展,研究并开创了农业产业化的Cournot均衡分析方法,提出了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分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依托政策平等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民主化、文明化和农民现代化,综合规划了构筑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平台。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对策研究,力求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乃至全面建设农村的小康社会具有指导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
    1.提出了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与路径,构建了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分流、有序转移微观机理。
    3.对Cournot均衡进行了拓展,研究并开创了农业产业化的Cournot均衡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4.制定了包括政策平等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民主化、文明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框架与对策。
    5.系统分析了有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并指出诱导技术变迁
    
    
    模型具有工业化带动模型和改造传统农业模型无可比拟的完整性、综合性、兼容性,因而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6.分析了有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了农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7.构建了农村社会经济系统运行图,研究了经济GDP、绿色GDP和人文GDP的内在关系及其增长途径。
Begin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rural area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treamlining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both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conducted a analytic study of the basic theories about the coordinated growth in economy and social undertakings in the rural areas. The analysis was made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s, sociology, ecology and systemization theory.
    
    Three hypotheses were made by taking the view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that of increasing shortage of resources, of variety of interest and preference, and of peasants and government behavior pattern. Based on these hypotheses, an explicit explanation was made on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areas. By way of systematic mode of thinking the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ub-systems: economic sub-system, social sub-system and ecological sub-system. Also explained were components of each sub-system in detail and the gross and degree-of-order measurement of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The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 was also described in a consequence chart. On the basis of an overall expounding of the stages of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growth in the rural areas, from both the strategic and featuring aspects, some principles were established. These include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subs-systems, that of ternary of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material, ecological, spiritu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s, of concerted development of both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etc. The theory of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was hence established, indicating the motive force and balance force that facilita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thre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d been studied and presented. These include: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the economic GDP, green GDP and human cultural GDP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orientation and premise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Cournot balance analytic method was developed during the research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which suggest that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transfer and arrangement of the rural labor should be deemed as a new approach to propel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a new platform for stag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as planned in an overall manner depending on the trends of equality of policies, new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general adoption of the market principle, democracy, civilization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this thesis serves as a guid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areas, or eve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ell-being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 innovation point of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includes:
    1 .Have put the forward route and the mechanism of rural socio-economic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and then I has founded rural socio-economic coordin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2 .Have analyzed rural labor force assign redundant civil servants to other jobs reasonably shift microscopic mechanism by order.
    3 .For Cournot equilibrium extended, research has started the Cournot equilibrium analysis method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 and this is base on the analyzed influencing factor and the condi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n foundation.
    4 .Have established to include policy equa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 market economy,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peasant modern rural socio-economic coordination develop frame and countermeasure.
    5. Have analyzed systemicaly the theoretical pattern of
引文
主要参考文献
    [1] 胡鞍钢.中国战略构想.发展导报.2002年2月2日.
    [2] 关锐捷.纵论华夏农村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际环境合作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1997.
    [4] 郭克莎、王延中主编.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经济形
    式分析与预测.1993-2002年各卷.
    [6] 王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对上海近郊农村的调查分析.上海经
    济研究.2003年第3期.
    [7] 车明诚、王慧颖.对农业经济中绝对地租范畴的理论思考.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年第1期.
    [8] 杨德才.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对我国若干农业问题认识的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9] 靳相木、胡继连.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理论.调研世界.2000年第5期.
    [10]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1]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3] 丁泽霁,杜志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调研世界.2001年第
    6期.
    [14] 王浩.美国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借鉴.经济纵横.1999年第3期.
    [15] 吴群、郭贯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 2002年3
    月第1期.
    [16] 周才方.法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特色浅析.南京农专学报.2003年1月第1期.
    [17] 亚当·斯密著,田翠欣、王义华译.《国富论》.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 孙剑平.《经济学——从浪漫到科学的思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9] 尹伯承.《西方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0] 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1] 张遂、马慧琴.《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2] 刘功成、祁艾燕.农业中的经济流失与可持续发展.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
    [23] 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4] 温军.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5] 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6] 孙媛媛.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观察.2003年第2期
    [27]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8] 王树德、柴寿生.精确农业:我国21世纪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崭新模式.经济师.2003年
    第5期
    [29] 吴育华、杜纲.《管理科学基础》.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0] 莱因哈德·泽尔腾著,黄涛译.《策略理性模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1] 赵予新.新时期政府与农户的博弈关系分析.农业经济.2001年第11期
    [32] 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3] 叶民强.《双赢策略与制度激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4] 梁吉义、任家智.区域经济系统复杂性探析.系统辨证学学报.2003年.第11卷第2期
    [35]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6] 王海林、罗光勇.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及评价.研究与咨询.2000
    [37] 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8] 张润君、李宗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灰色关联分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第39卷第2期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ianjin University)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39] 刘思华.《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0] 韩玲冰硕士论文“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支柱产业选择”
    [41] 斯蒂芬·马丁著,史东辉等译.《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2] 刘志彪、石奇.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流派.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43] 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4]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1997年度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45] 孙宁、胡汉辉.《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6] 陈柳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应采取对策.求实.2003年第8期
    [47] 王景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5卷第1期
    [48] 刘茂松.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及其借鉴价值.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7卷第5期
    [49] 傅殷才.《制度经济学派》.武汉出版社.1996
    [50] 张旭昆.关于制度演化分析及其方法.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1] 马洪、孙尚清.《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2] 何智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3] 邓大才.农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特征及创新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3
    期
    [54] 李新然.农村社会学与农业发展.农村经济.2000年第4期
    [55] 周维德.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中国农村现代化.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4卷第3
    期
    [56] 何楠、张永奇.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9年.第15
    卷增刊
    [57] 张黎明.中国农村社会各群体分析
    [58] 徐琴.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学海.2000年第1期
    [59] 袁宁.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及对策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4卷第4
    期
    [60] 苏俊峰、宋明爽.《农村社会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1] 李占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再审视.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第4期
    [62] 徐国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的突出矛盾及其完善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
    [63] D·G·鲁恩伯杰著、袁天鑫、黄午阳译.社会动态系统引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64] 肖桂云、张蓉.《农村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65] 王纪.农村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效用.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66] 王昌义.过剩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心理特质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福建论
    坛.2000年总第212期
    [67] 严厉文.谁为21世纪农民养老.经济工作导刊.2001年2—3期
    [68] 张金屯.《应用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3
    [69] 沈青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70] 张耀辉.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原理的探讨.农业环境保护.1998年.第17卷第5期
    [71] 刘文波、周宇.人性与价值的预设:生态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2年.第31卷第5期
    [72] 杨玉华.从人类生存危机的凸现看人类中心主义.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18卷第1
    期
    [73] 江畅.正确认识人类中心主义.沙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卷第1期
    [74] 潘玉君、王丽华.走进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4期
    [75] 袁祖社.现代人的新启蒙:走向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福建论坛·人文科学社会
    版.2002年第2期
    [76] 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77] 成升魁、闵庆文、谢高地、孙新章.生态农村——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维.资源科
    学.2003年第1期
    [78] 陈佑启.论农村生态系统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8期
    [79] 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80]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ianjin University)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81] 王谋.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意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3卷第9期
    [82] 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科学出版社.2000
    [83] 桂穆文.《人类社会协同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4] 韩明谟.《社会系统协调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85] 李文政.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前沿.2003年第7期
    [86]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87] 陈池波.《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88] 李玉宝.农产品价格机制作用及其调控.山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89] 冯海发.论我国农产品供求平衡策略的选择.农业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7年第2期
    [90] 马晓河.新时期我国重要农产品供求平衡与支持政策选择.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第1卷第5期
    [91] 彭秋莲.试论中国农村制度创新.农业经济.2003年第8期
    [92] 李俊.产业化经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2003年第5期
    [93] 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分析
    [94] 邓军.从投入产出表看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经济问题.1995年第7期
    [95] 杨江峰、罗红彬.农业产业化模式探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卷第2期
    [96] 田向利.树立全新发展观 实现三个GDP协调增长.中国青年报.2003
    [97] 黎桂康.实践“三个代表”要在发展上下功夫.东莞日报.2003年10月29日
    [98] 黎诣远.《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9] 廖明球.国民经济核算中绿色GDP测算探讨.统计研究.2000年第6期
    [100] 张忠法 崔传义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特点和经验
    [101] 范小玉 且淑芬,中国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
    [102] 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
    [103]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中译本[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04] 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5] 钱纳里、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106] 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
    [107] 桑中仁,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2,(4): 49~51。
    [108] 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09]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10] 孙连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制度因素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河南纺织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1): 23~26。
    [111] Giacomo Bonanno , Barry Haworth .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and the choice between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
    1998,16 : 495–510.
    [112]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 [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13] Mussa, M., Rosen, S., Monopoly and product qu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J]. 1978,18: 301–317.
    [114] E. AHMED and H. N. AGIZA, Dynamics of a Cournot Game with n—Competitors[J],Chaos, Solitons &Fractals, 1998, 9(9): 1513~1517.
    [115] Gaudet, G., Salant, S.W., Uniqueness of Cournot equilibrium: new results from old method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399~404。
    [116] Ngo Van Long,Antoine Soubeyran,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Cournot equilibrium: a contraction mapping approach[J],Economics Letters,2000,
    [117] 赵新顺,史本山,王性玉,Cournot 模型与Stackelberg模型性质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30(3):308~312.
    [118] 黄灼明,一部全面探讨美国农业经济的新著——评介《当代美国农业经济研究》[J],南方经济,1997,(4):60~61。
    [119] 罗佐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